最新特色产业发展心得体会(汇总5篇)

时间:2023-09-30 09:48:41 作者:梦幻泡 最新特色产业发展心得体会(汇总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色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一

关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日,黟县人大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宏村镇木坑竹海景区、金家岭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打鼓岭景区和洪星乡长春村长坑村民组等地,考察了解农业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旅结合的情况,同乡村干部、县乡人大代表、农林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认真分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下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农业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要求,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旅结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桑园面积3.6万亩,茶园面积3.2万亩,其中经认证的优质无公害茶园面积2.63万亩;果园面积0.4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11万亩,有林地面积95万亩;生猪饲养量9.4万头,家禽36.8万羽;农村经济总收入28.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9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3135元,工资性收入2467元,各项惠农政策转移性收入438元。

1、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县突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蚕桑,茶叶、木竹、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主要有五里为中心的3000亩水蜜桃基地;以五溪山为中心的2800亩有机茶基地,以黄姑为中心的l200亩的生态茶园基地;以碧东、叶村为中心的千亩高效桑园基地;以洪星为中心的47000亩竹木制品原料基地;金家岭、同川村的50000羽蛋鸡基地,碧山村60000羽肉鸡基地,柯村乡皖南花猪和黄山黑鸡保种养殖基地。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植专业示范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黄姑村、宏潭乡宏潭村及碧阳镇五里村荣获省级特色专业示范村。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发展,产业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营销收入达7.04亿元;华盛集团和杉森木业两家企业营销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中从事茧丝绸业的3家,从事食品加工业的6家,从事粮食加工业的1家,从事竹木制品生产的9家。五溪山茶厂有限公司利用宏潭五溪山优良生态自然环境条件,投资建立有机茶园2800亩、有机茶转换茶园2000亩,开发出“五溪山”牌生态有机茶省级知名品牌,茶农鲜叶价格大幅提高,实现企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双赢效果等;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地带动了我县蚕桑、茶叶、粮食和木竹生产基地的建设和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在蚕桑、茶叶、木竹、蔬菜、养殖、土特产品等行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6家,其中蚕桑类14家、茶叶类15家、木竹类20家、果蔬类4家、畜牧类9家、粮食加工类3家、其他类11家,入社农户约占全县农户的12%。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培训,种子、苗木、肥料的统一采购,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解决了广大农民在单一经营生产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黟县碧东漳溪蚕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4、农旅结合有了新突破,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前景喜人。开发了木坑竹海、塔川秋色、西递鸳鸯谷、美溪打鼓岭、黄姑小桂林、柯村油菜花等一批以农业生态观光休闲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景点,涌现了“竹海人家”、“五里农庄”、“秀里农庄”等一批乡村旅游“农家乐”示范户;宏村镇星光村木坑组过半数农户利用本地的“竹海”资源开办“农家乐”,从事住宿和餐饮等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达十万元以上。农旅结合还带动了竹笋、茶叶、香榧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推动了黟县民间徽菜技艺的提高和传承,广大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诸多实惠和效益。

5、“阳光工程”技能培训,为农民工转移就业搭建了新的平台。国家实施阳光工程就是将“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意愿的农民,由政府的财政补贴,在输出地开展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近年来,共开展农村“阳光工程”培训132场次,培训新型农民4635人;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0场次,培训农民工2438人;举办新春企业用工招聘会7场次,达成就业意向的1721人次;相关部门为农民工在计生、户籍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通过“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大多数农民工都学到了一些专业技能和法律等相关知识,为外出务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015年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2100人,其中到外省市县务工的9380人,在本县从事二三产业的27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1、农村产业规划布局不尽合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化,附加值不高,企业带动作用力不够强。

2、以农产品为基础的旅游商品开发和农家乐旅游服务管理滞后,与我县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够协调。

3、农业科技队伍人员缺乏,服务职能弱化,不能满足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4、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水平偏低,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1、加快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品质量提升,依托结构调整促增收。要充分依托自身资源条件,不断增加投资力度,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蚕桑、茶叶、粮食、果蔬、木竹、养殖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促进我县农业产业规模和质量的大幅提升。鼓励和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组织农产品质量有机认证,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

2、加快旅游商品开发,促进农旅深度结合,支持农民创业促增收。借助“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申报成功的契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高效农业,积极扶持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户,规范旅游服务管理。充分利用我县旅游市场优势和丰富徽文化底蕴,加大旅游食品、纪念品等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积极支持农民创办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延长旅游商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创建一批旅游商品知名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路径,推动黟县旅游经济再上新台阶。

3、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带动效应,依靠科教兴农促增收。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及时解决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积极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4、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增收。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帮助农村劳动力提高文化科技水平和就业技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尚发展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村高技术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鼓励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

特色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二

近年来,特色产业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所在的乡村也深度参与了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我深刻体会到了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经验。在这里,我将就特色产业的定位、优势挖掘、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享我所得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特色产业的定位十分关键。特色产业的定位要符合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寻求与地区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进而形成独特的产业品牌。例如,我所在的乡村拥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和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因此,我们以手工艺和农产品加工为特色产业的定位。这一定位使得我们能够充分发掘地方特色优势,形成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产品,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

其次,优势挖掘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根本。在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挖掘和培养独特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独特资源和技术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例如,我们利用当地的优质水果资源,经过精湛工艺制成各种果酱和蜜饯,以口感独特、品质卓越的产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同时,我们还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使得我们的特色产品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品牌建设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决定着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品牌建设,树立强大的品牌形象和文化认同。我们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我们的特色产品和品牌故事,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此外,在产品设计上,我们注重与品牌形象的一致性,通过产品的包装和设计,塑造品牌的独特风格,使得消费者在购买时能够迅速辨识和选择我们的产品。

第四,市场开拓是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无论产品多么优秀,如果没有市场,再好的产品也无法实现商业价值。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开拓市场和扩大销售渠道。我们与各大旅游景区、酒店和旅行社积极合作,将特色产品引入到旅游经济的各个环节中,扩大了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渠道。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各类展览会和农产品博览会,通过展览和展示,扩大我们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市场开拓对于特色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寻找新的销售机会和市场空间,才能保持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最后,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其长远发展的基础。特色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是一时的热潮和短暂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在保护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和改善农民生活等多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注重生态平衡,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系统。我们还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农民收入的提升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善,使得农民能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进一步激发其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的繁荣和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定位、优势挖掘、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实现特色产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我相信,在广大农民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特色产业的茁壮成长将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繁荣。

特色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三

特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腾飞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在长期从事特色产业发展的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重要性和经验。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分享我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心得体会。

首先,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政府在特色产业的选择、规划和政策支持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特色产业的研究与了解,深入了解当地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找准特色产业的方向和重点。其次,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包括财政资金的倾斜、税收优惠、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措施。最后,政府还需要担纲重要领导职责,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与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

其次,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企业的创新和担当。作为特色产业的主要推动力量,企业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市场担当意识。首先,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其次,企业要加强市场营销能力,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再次,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提升消费者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最后,企业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在当今社会,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特色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引领。首先,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育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团队,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其次,要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再次,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创新创业,为创新者提供有利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最后,要加强对新兴科技的研究和应用,积极探索新的产业模式和经营方式,推动特色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第四,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资源。首先,要加强教育培养,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满足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其次,要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的人才来投身特色产业,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再次,要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推动人才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最后,要加强人才激励和保障,营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激励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总之,特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只有充分发挥各方的主体作用,形成科学的发展机制,推动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才能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成果,实现地区经济的腾飞。希望各方能够深入研究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引进,共同推动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特色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地区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成为了各地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特色产业发展的经验丰富,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在我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我深深感受到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下面将分五个方面的体会来论述。

首先,选择合适的特色产业至关重要。特色产业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发展方向和竞争优势。合适的特色产业能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优势,形成发展集聚效应。例如,我所在的地方是一个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城市,政府通过发展矿业特色产业,利用资源充分优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在选择特色产业时需要深入研究,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经济环境、本地资源等因素。

其次,政府的支持措施是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有力支持。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以推动特色产业走上发展之路。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对特色产业的宣传推广,提高市民的认识度和对特色产业的支持度。例如,我所在的地方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到特色产业,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创新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特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同时,创新也需要不断投入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整个特色产业链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我所在的地方有一家以农业特色为主的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推出了一系列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此外,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注重产业链的整合。特色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某个环节或某个层面,而是需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的整合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生产制造和下游市场销售等多个环节。通过整合产业链,可以形成协同效应,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例如,我所在的地方的某个特色产业,通过整合产业链,实现了从矿石开采到加工生产再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发展,使得整个特色产业链的效益得到了最大化的提升。

综上所述,特色产业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特色产业、政府的有效支持、持续不断的创新、产业链的整合等方面的努力,特色产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从而为地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更大的贡献。特色产业发展的道路前景广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特色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特色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五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巨大,随着时代的变迁,旧的产业结构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为了了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状,正确的认识和研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相关问题,本人于2013年7-8月份暑假期间对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野鸡坪镇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中采用了个案调查、实地考察、寻访资料等方式从多方面对野鸡坪镇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经验、教训,并对当地今后的调整提出了建议。

野鸡坪镇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多阴雨,夏暑期长,秋多干旱。耕地29万亩,其中水田24万亩,森林覆盖率32%,是一个农业大镇。近年来,野鸡坪镇紧抓机遇,结合本地实际,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抓住了乡域特色,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调查得知,野鸡坪镇在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1.主要粮食种植种类调整

水稻是野鸡坪镇的传统优势农作物,近年来,在保证水稻产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对主要粮食种植种类进行了大力调整。由于野鸡坪镇容易受到旱灾的影响,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加大了旱粮生产力度。玉米、红薯、马铃薯是当地主要的旱粮作物,经过调整后,旱粮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增加,如今的种植面积比5年前增加了30%左右。

2.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在政府的领导下,野鸡坪镇的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资助购进了催芽机、抛秧软盘等设备,建成了多个催种温室,在多个村实现了统一浸种、统一育秧的生产模式。另外,逐步采用以“天灯地鸭”、“猪—沼—粮”为核心的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旱作节水、病虫草害综合防控为主的抗灾避灾技术等。

3.经济作物生产发展较快

野鸡坪镇的主要经济作物有黄花菜、柑桔等。邵东黄花菜是地理标志产品,野鸡坪镇的黄花菜产量十分可观,种植黄花菜成为当地人民提高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邵阳柑桔产业曾一度辉煌,现正在向柑桔产品加工转型。野鸡坪镇作为邵阳柑桔的主要产地之一,大力发展柑桔种植确实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4.农业生产产业化

薯片粉加工是野鸡坪镇的特色产业,有近百年的历史。如今已经产业化生产,以平陵、联谊、建新三个村为中心向周边村辐射,从业人员达300多户2000余人,年产值达3000万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缺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观念。

野鸡坪镇有许多农民都习惯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他们在种植的种类很多,但是生产的产品数量少,只能到附近的集市上出售,获取的利润低。他们对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不了解,不愿改变。

2.不知道如何调整。

经营规模小是野鸡坪镇在农村产业结构产业调整中存在的大问题,野鸡坪镇虽然已经逐步实行承包和合作社等制度,但是以户为单位的经营模式还是随处可见。由于缺乏农民合作组织,难以形成对种植的统一规划、指导,也难以形成由市场规范的收购加工体系,造成生产率低、无序竞争、产业化发展严重滞后等后果。

1.解放思想,提高农民觉悟

政府应该利用各种渠道来宣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知识,并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增加商品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破除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的思想,提高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奠定思想基础。

2.进行产业化经营

农业不仅天生就脆弱,而且利润很薄。一旦遇到天灾还可能亏本。因此要将农业生产产业化,即实现产品、加工、销售、商品一条龙服务。产业化可以将许多小农户组织到一起进行大规模种植,这样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而且产业化生产过程中对农产品进行了加工,实现了农产品多次增值。野鸡坪镇的黄花菜和柑桔若能加工后再出售,定能提高农民收入。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必须符合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特点,优化地域布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关键在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即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同地区凭借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黄花菜和柑桔是野鸡坪镇的特色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应该继续完善相关产业。

4.加大政府推动力度,提供服务与政策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灾能力和农产品的调剂运输能力;建立健全农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促进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质量的提高,使之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提供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各种信息,指导农民有目的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并确保能够得到执行,保证农产品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

经过调查,可以看到近年来野鸡坪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上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践表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有关部门应该利用有效资源,发挥地区优势,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