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职业道德论文(热门19篇)

时间:2023-11-27 14:29:02 作者:书香墨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金融行业的新闻报道和评论,让我们一起关注行业动态。

职业道德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庄严的医学生誓词中,我们走进了神圣的医学殿堂。从此,我们叩开了悬壶济世的大门,踏上了救死扶伤的征途,开始与病魔斗争,与死神赛跑,为肩上沉甸甸的生命而努力!

从入学的第一天,老师就淳淳地告诫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第一步得先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总的来说,医生的优秀不仅体现在能够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上,还体现在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气上。对于医学生也是如此。

学生学生,以学为本。作为一名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也是成为一名优秀医学生的根本前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医学,讲究的是实干加方法。面对浩瀚的医学海洋,自身的勤奋刻苦是有力的桨,积极主动是张满的帆,老师的引导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那短短的50分钟,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治疗方法;在课堂外,则应该做到“三早”――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社会,早接触实践。通过临床见习与实习,帮助自己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如果说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优秀医生的硬实力,那么职业道德和职业风气就是优秀医生的软实力。

职业道德和职业风气,即医德和医风。医学生应该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还应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培养未来医生对病人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的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我认识,进而将内在的认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和习惯,塑造“止于至善”的完美医德医风。

激扬青春,缝中的幼苗正在茁壮成长;激扬青春,茧中的蛹儿将会幻化成蝶;激扬青春,海中的蚌贝终能含石成珠。我们一路摸索,一路前进;我们激扬青春,立志弘医!

职业道德

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下方就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教师新形象谈一谈自我的点滴感受。

在眼下这个社会,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越来越有点让人寒心了。每当看到新闻某某老师亵渎学生是在是太让人们干到寒心。家长有心送孩子去上学却不想羊入虎口。由此可见当今社会充分认识提高师德师风的重要好处。教育关乎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要认识到自我身上肩负的社会职责。当前受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有所下降,教师自身职责心显得不足。因此,提高学校师德师风十分必要。

教师作为广大学生的启蒙者和培育祖国的花朵和栋梁之才的引导者,就务必具备好的职业技术道德和搞得素质。在中国这种教育制度里,教师不仅仅代表学校的形象更在必须程度上代表着祖国的素质形象。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就必须要具有职业道德规范认识。要做到爱国守法。热爱祖国,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学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个性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别,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进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有革新潜力的人才。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就是透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教师对民族、对人民的感情融汇于对学生的培养上,教师对社会的职责与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是息息相关的,教师把自我的才智、精力、热情献给社会是以献给学生开始的,又落实在桃李满天下的伟业中。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加深,一方面不仅仅会激励自我更加精益求精,而且会为了学生而更加注意锤炼自我的品德素养。师徳最重要的资料之一就是谦虚和无私奉献,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会促使教师把各种完美的道德在教学过程中以隐性的或显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促使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用心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以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

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还有应对日新月异飞速进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够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承担多重主角,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潜力,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讨"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论述,运用论述,钻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发扬探讨和革新精神,为教育事业不断攀登,终生奋斗。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师德的养成,除了教师本身的基本素质决定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教育引导。要透过岗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师德师风教育与业务活动相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等不一样方式,使教师明确自我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自我在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中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自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来。

教师都理应是社会公德的楷模,然而良好师德师风的持续和提高,光靠教师的自觉性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制定必须的规范,从制度约束方面来保证提高师德师风措施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师德师风规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行为指南,制定出贴合我校实际状况的师德师风规范,对教师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同时,还应出台一套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师中存在的师德师风问题,表彰激励先进模范。

所以我们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构成良好师德师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职业道德氛围人是在环境中存活的,环境对人的价值观构成与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营造有利于高职生职业道德构成的校园环境,务必推进以良好师德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不仅仅要在提高教师待遇方面继续努力,扩大受益幅度,努力减少与其它职业的差距;而且要为学校教师在教书育人、教学科研等方面用心营造健康向上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和职责心,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我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够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职业道德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特殊教育事业中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而当前,我国并没有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结合特教工作实际,对当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无歧视性、客观准确、保护隐私、注重合作、提高专业水平、与时俱进、为人师表等规范性建议。

教师职业道德(以下简称师德)是一般社会道德或职业道德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在教师的职业实践中形成,反过来又指导着教师正确地处理教育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成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20xx年,教育部修订颁布了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等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然而,截止当前,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求不一,标准不一。因而出现了诸多师德问题。随着时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给予了重点关注。如何建立和完善当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笔者结合特教工作实践,认为特教教师职业道德应当具备以下几点。

一、无歧视性,以人为本。

特殊教育的对象是特殊儿童,他们或在生理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存在差异性和特殊性。这就对特教教师提出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无歧视性、公平公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以种族、肤色、信仰、性别、国籍、年龄、政治活动、家庭、社会背景、性倾向或异常方面的不同而歧视特殊人群;(2)在测量和评价过程中,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儿童,而非因人而异,随性而为。

二、尊重人格,维护儿童自尊。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有尊重的基本需要。每个人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其中当然包括特殊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可以说特殊儿童对于自尊和尊重有更加明显的需求。在教育实践中,特殊教育教师应该更加关注特殊儿童的尊重需要和心理需求,保障他的人格和尊严,切忌简单粗暴对待、讽刺挖苦、冷漠、无耐心、管教过严等行为。

三、客观准确,实事求是。

特殊教育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特殊儿童的成长、发展和评价具有重要影响。这要求教师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客观准确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在教育训练、管理和咨询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事实资料、准确数据为依据,客观准确地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价,向行政部门、同仁和家长提供资料。

四、保护隐私,坚持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特殊儿童的个人隐私更应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操守是保护特殊儿童的隐私,对特殊儿童的各项资料进行严格保密,绝不向任何商业机构、非法团体或个人泄露特殊儿童的隐私信息,或以非道德的方式以特殊儿童的隐私来获利,而是在尊重彼此隐私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五、注重合作,畅通渠道。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特教事业的发展,服务特殊儿童和特殊群体。特教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也离不开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因此,特教教师应和其他专职者、相关人士、特殊儿童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相互合作,相互鼓励,共同努力,不断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畅通特殊教育服务渠道,促进特教事业发展。

六、提高专业,激发潜能。

特殊教育教师是一个专门化的职业,也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要求不断提高的职业岗位。特殊教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营造合适的环境,采用恰当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向特殊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生活和学习的潜能。这也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特殊学生的发展。

七、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为保证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特殊教育教师应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专业会议等继续教育计划,参加专业学术团体的活动等来保持对特殊教育和相关教育领域先行研究和文献学术动态的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八、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在特殊教育工作中,教师的道德水平集中体现在对待特教事业的态度上,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根本要求,也是根本的师德要求。因此,热爱教育事业是特教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搞好特教工作的前提和动力。特殊教育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操守,用行动践行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绝不容忍、也不做违纪违法违规、有损职业操守的事。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区别于其他行业,究其原因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特殊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其自身的特点直接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性质和要求。如何更好地促进特殊学生的发展,规范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思考,才能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职业道德

外貌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美;华丽的外衣并不是真正的美,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

美在于心灵。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就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他心中只有仇恨,生活从此而改变;一个人如果拥有了道德,就拥有了一切,关爱、温暖、快乐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人生就如一颗宝石,如果用道德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光彩耀人。

在班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其中测试那天,我们都被紧张的气氛淹没着,空气也凝固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二场考英语时,监考老师发现自己坐的凳子上不知谁吐了痰。是谁?这个同学失去了最纯朴的美——道德,他丢失了一切。也许他没在乎这件小事,随意的,可从这件小事中却反映出了大道德。他不单单毁坏了自己,也丢失了一颗无价珍珠——道德。

美在于心灵。道德在人生旅途中是至关重要的:人生就像是一只船,道德便是船桨,只要拥有道德的人,船就会有前进动力,一步步到达成功的彼岸,到达人生的最巅峰;如果一个人没有了道德,船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慢慢地往后滑,越滑越快,最终回到原点,这个人的一生就没有任何意义、任何价值,彷徨一世,暗淡而平静,温饱而平庸;如果我们要想成功,就要有奋斗目标,就好好拿稳这块无价宝石,掌好这只船桨,不应该随意虚掷,稍不留神它就离你而去,但重新找到它却很难,就如大海捞针。

有这样一位60多岁的农场主,他种了600多公顷土地,尽管平时非常忙碌,但他坚持参加赞助青少年眼疾患者协会。除了每年捐款100美元外,还参加义务募捐活动,收入用来为青少年治疗眼病。“人们最大的快乐来自于对别人的帮助。”这位老人既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别人,这也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更是一笔无法比拟的财富。拥有道德是快乐的,是美好的。

小行为,大道德。的确,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质、思想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讲道德是一种美,最纯朴的美,它会给我们人生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完美,道德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拥有道德眼前一片晴空;从生活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你会快乐一生,终身受用。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店录取员工,又许多大学生都来应聘,却意义淘汰了。当轮到一名没有大学生文化高、学历偏低的年轻人时,他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废纸,便顺手拿起扔进垃圾桶里。然而,正是因为这看似平凡的举动是他被录取,其他大学生看不起这小事,把道德远远抛在了一边。从中我们看到了道德有时也会使你迈向成功的大门。看一个人并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而是看他品质如何、道德如何,这样的人才会成功,如果再有文化与知识,没有道德的支撑也是没有用的。

永远记住:美在于心灵,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

职业道德论文

在当前严酷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压力之下,一些学校出现了明显的“偏向”,把资源和精力倾斜向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职业道德的教育.高职的学制又比较短,校方就更加把有限的时间都集中到“看得见”的那些上面.相对之下,对于“看不见”的,就不那么重视.人才培养上,重技能,轻道德;重知识,轻品质;重实践,轻素质.课程设置上更加偏重专业技术的学习和技能实践的训练以求更高的实效.学校只在一些不重要的“边角料”时间分给职业道德教育开设很少的一点课程,而且可能还是选修.考核也比较宽松,学生只要来上课,大部分都能过关,学生根本不会认真对待.

1.2专业师资欠缺。

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以前的中专学校直接或者整合后升级而成,基础不够坚实,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师资力量也是参差不齐.至于专业的科班出身的道德教育老师就更少了,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老师更是少上加少.有的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课是由其他课程的老师在本学科课程之外兼授职业道德教育课,其道德教育理论不够完善,道德教育实践也不够丰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授课的质量如何,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1.3教育方式刻板。

大部分的高职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象征性的开几节课的层面上,用的还是教师“满堂灌”的讲述的方法.这样刻板的教育方式,用在严格考核的、直接用得着的、与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科目上,学生还可能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但是用在与学生切身利益关系不那么密切、考核又比较宽松的课上,他们学习的热情就没有多少了.学生本来对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就没有热情,加上纯理论的讲述缺乏变化,又调动不了他们的积极性,上课的效果就大大地打了折扣.

1.4学生认识不足。

在经济大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注重的是自身实际的利益,对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不太重视的,甚至是淡漠和排斥的,社会公德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很多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庸俗化、功利化倾向,唯私利是求,只注重眼前的个人利益,过分注重实际的待遇,职业视角完全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有的高职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频繁“跳槽”,究其原因,就是敬业精神不强,职业道德操守缺乏,集体意识不足,吃不得苦,受不了气,忍不了暂时的困难.随之而来的就是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不满意和低评价.长此以往,高职学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竞争力都会大大下降.不仅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前途和利益,也会对高职院校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2.1学校给予职业道德教育应有的足够重视,开设常规的职业道德教育必修课程。

作为高职学生的培育者和引导者的校方,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到和职业技能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宏观上,引领职业道德教育的正确方向;在政策制定上,向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倾斜;在日常行动上,加大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频率和力度;在制度上,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常规课程、必修课程来开设,严格把关.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课程内容,并针对专业特点对毕业生进行各自的就业指导,在平时就着力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就业观.

2.2培养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教师,并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素养。

要培养一批专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教师,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的水平,用最先进的理论、最科学的方式、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校整体师资的锤炼和整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尤其是师德素养.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言行是对学生最好的示范.教师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比如认真的敬业精神、谨严的工作态度、不计回报的付出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要抓好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道德影响力.

2.3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改进和完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职业道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抽象的概念,如果仅仅把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刻板的课堂讲授的方式灌输给同学们,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同学们的感觉就是这是干巴巴的理论学习,而不是和自己切身相关的品质锤炼和提升.要想职业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成效,还需要我们丰富和创新其教育的形式,使其具有多样性、灵活性.还需要我们把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在职业实践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得二者的紧密关系为学生所正确认知,也使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在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教训更深刻,也更实际,实践中认识到的职业道德更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和思考.如组织学生实地实习和观摩学习,切身体会职业道德重要意义.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到学校合作的各个实习工厂单位去实习和观摩学习,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去切身体会行业的魅力,以及职业道德对于行业和从业者的重要意义.更加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密切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长效机制.

2.4正确地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学好.尤其职业道德是形而上的问题,不像法律有明文规定,职业道德靠的是行业要求和从业人员的内心认同,它的施行更多的是依靠个人的自律.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业者自身做出很大的努力.学校要在平时就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需要加大力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动起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2.5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实用的职业道德教育平台。

丰富学校的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的学风建设和道德建设,营造校园良好的道德氛围,为职业道德教育创设良好的校园大环境.良好道德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下,学生明辨了是非,明确了取舍,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寓教于无形.积极开展与职业道德学习有关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如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才艺比拼等,寓教于乐.同时,搭建实用的职业道德教育平台,比如:校方可以设置专门的部门和协会来负责职业道德教育这一块,学生会内部可以设立负责这一块学习和交流的学习部,学校定期举办讲座等.也可以邀请一些本校毕业的在各行各业表现出色的职业道德模范代表来学校里做交流,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用榜样的道德品格力量来激励学生.

2.6和其他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科结合到一起,互为支撑。

高职院校多为理工科,国家对理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提出更高的人文素质要求:更宽的知识面,更新的知识结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审美和形象思维的训练,重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对学生价值观导向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职业道德教育是从属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大类,要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政治、美术、历史学、心理、哲学、社会学等这些其他课程结合起来.哲学和历史学能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经济社会学法学等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文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术音乐摄影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心理学则可以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养成,都是可以为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坚实的内部的“软件”支撑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这些人文教育学科家合起来,势必将形成一个巨大合力,收到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良好效果.

职业道德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这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道德——诚信。

诚信,如沙滩上的贝壳,纵然海浪再大也抹不去职业道德五光十色的缤纷。善良的人将诚信视为珍宝,将职业道德放在心灵的一块净土上,悉心培养,用自己的行动为职业道德浇水施肥。邪恶的人,将诚信视为粪土,将职业道德丢弃在腐烂的发霉的垃圾场中,这也注定了他们要为了自己的行动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我们所谓的真诚;如果没诚信,就没有我们所谓的友情;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我们所谓的爱情。任何想要取得更好成绩的手段就是诚信,然而在充满诱惑的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已经失去了自我原则,看起诚信,他们也许会为一时的风光失去很多,甚至生命。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无立”,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让我们争做诚信人,多做诚信事,让社会都充满诚信把!

道德——善良。

善良,如十字路口的路标,在你迷失方向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善良是一个动作,善良是一句话语,善良更是一段经历。《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说得就是多做善事,就会拥有高尚的品德。教师是善良的,因为他无私奉献;母亲是善良的,因为她养育了你;社会是善良的,因为职业道德使你分辨人心真善美。

如果没有善良,就没有我们所谓的爱心;如果没有善良,就没我们所谓真心;如果没有善良,就没有我们所谓孝心……善良是一种品质,人人都会有,人人都会用,但不是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会有帮助,奉献就是善良。当我们看见同学在生活上有困难时,我们应使用善良;当孤儿无家可归时,我们应使用善良;当盲人过马路时,我们应使用善良……这些才是正确的善良。

善良是火,点燃生命的灯;善良是灯,照亮生命的路;善良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愿我们都能找到那片曙阳,走向黎明!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宽容本身是,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我们所谓的温暖;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我们所谓的海阔天空;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我们所谓的幸福。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得不仅仅是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

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让我们携手共创有道德素养的明天!

职业道德

教师在教育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的基本观点。因为教师的特定活动对象是学生们,他根据一定的社会委托,对学生们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他跟学生们的关系是据此而产生的。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通过教师来体现,教师是一定社会教育方针、政策去培养人,使学生们的身心朝着社会的要求方向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其次,教师术有专攻,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教师知之在先,知之较多,在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教育计划、大纲主要靠教师去组织实施。而学生们则知之在后,知之较少,教师要针对学生们实际,对前人的文化成果,加以消化,进行一番取舍、组织、加工、转化为学生们的知识、能力和观点,教师不仅用丰富的知识观点哺育学生们,还要教给学生们获得知识能力的正确方法,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路者。美国的心理学家科克实验证明:“学生们的成优劣与指导多寡成正比,指导越具体、细致,成绩越优,缺乏指导,成绩最差,各组的成绩均因指导的增加而上升。”

第二,教师又是年青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加里宁曾说过:“教育是什么意义?这就是影响学生们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要在整整十年的学生们期间内,从一定方向上影响学生们地就是说,要把学生们造就成人。”

儿童步入学校后,他的知识,智力的开拓和发展,道德观、人生观,个性的形成都与教师的启蒙和塑造密切相关,不仅如此,教师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有重要作用,教师是塑造学生们心灵的工程师,是使学生们健康成长发展的保健师,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者,这种建设者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正因如此,党和国家对教师寄予莫大的希望。

此外,“凡是学生们都感到自己是学生们,都有一种‘向师性’,都会产生‘学生们感’,他要学习,要听教师的指挥。”这种属性,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起着主导作用,这有客观上也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教育起主导作用并不属于教师说的算,教师可以包办、代替,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当成“白纸”、“瓶子”、“罐子”,将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成果移植到他脑中去,因为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学生们,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生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相反,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精心培育的结果,所以,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观点的重要标志。

可见,无论从教与学的全过程看,或者是从认识的角度上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都起主导作用。这就是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显然那种认为教师应该放弃主导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然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其主导作用能否发挥或发挥多大,与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客观的工作条件密切相关。

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的作用,是和教育这一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的。人类要把历代长期积累的社会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社会思想、哲学思想等一代地传下去,不能没有教育,没有教师,否则人类文化遗传的传递就在中断,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延续和发展。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传播者,他在人类社会有继承和发展中启着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人物跟新一代的中介……他感到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人类由于有了这个环节,才有光辉的未来。

但是,由于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因此,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教师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同样体现了一定阶级的要求。教师在客观上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需要培养他们所需要的继承人。尽管这样,我们也不能因此从总体上否定教师在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在人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教育在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批的人才,而“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在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教师的工作将直接影响着社会四个现代化的成败,影响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

教师对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永恒的,这是由教育的永恒所决定的。列宁把教育现象称之为永恒的范畴,因为只要人类社会的存在,就需要教育,教师的职业出就不可缺少,即使阶级消灭,教师职业永存,教师的职业与社会其存亡。

教师的劳动任务和劳动特点,决定了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完成任务。

教师的职业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模和道德准则,它是教育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的作用。教育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基本教育准则。如前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是长期复杂的,它不是单凭经济招待会手段、行政命令及立法措施所能奏效的,教师为认识自己的劳动对象并能掌握和改变他们,所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是无法估量的,它的工作量往往超过社会规定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有时还要超越他们自身的负荷,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而所得的劳动报酬却往往和他们的劳动支出不相适应。因此,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革命理想和献身精神,充分认识自身工作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才能树立从事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以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去点燃学生们智慧的火花。

热爱学生们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具体表现。热爱学生们与否是对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不热爱学生们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热爱学生们,是基于学生们是革命的后代,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正因为如此,教师热爱学生们应该表现在对学生们的全面关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们的身上,对他们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不侮辱学生们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们,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们,使他们发展各自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只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们的唯一标准。教师对学生们要做到严慈相济、情理结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提高。

一所学校要强而有力,首先靠的是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学生们的塑造也靠教师集体的劳动智慧。教师集体是一个由共同的教育任务组成复杂的整体,要使这一集体能够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有效地进行工作,所有成员力量的协调一致非常必要。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本份工作负责,同时,彼此之间还要对整个“事业”负责。如教师所教的每门学科都是形成学生们完美的个性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科教师就不能采取贬低其他学科的方式来提高本学科的威信,每个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之一,教师钻研教材主要依靠个别劳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也往往是面对学生们单独进行,这就容易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工作的成绩仅仅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努力。可是这种个别性劳动的形式更需要教师确立正确的产物道德观点,这样正确处理好教师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做到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心理相容,通力协作。

教师的劳动始终具有示范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们,他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治学精神以至劳动态度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都无法代替的。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们而对面交往的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人的心灵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可见教师自身的修养和业务的提高显得特别重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一切行为举止中,以身作则地成为学生们的表率,成为其有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广泛的文化修养和渊博的知识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学生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不屡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智能素养才能做好教育工作。

金融职业道德范例心得体会

金融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它直接推动着整个经济机制的运转。而金融职业道德则是保证金融行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的关键。在金融职业中,我们需要不断探寻道德的规范,努力践行,这样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得到好的发展,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金融从业者。本文将以笔者的自身经验,探讨金融职业道德中的相关问题,包括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金融行业的职业道德与实践和未来应如何维护金融职业道德。

第一段: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与重要性。

职业道德是指一种规范,是指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如何在工作中应该做什么,做到哪个程度。尊重客户,保护客户利益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此外,职业道德还包括的内容有:诚实、守信、勤奋、专业知识、社会责任等等。在金融行业中,尤其要重视职业道德的要素,因为金融行业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一个错误的决策,不仅会给自身带来损失,更会给客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从而危及整个社会。

职业道德在金融行业中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当我们将职业道德有效地实践到具体的工作中来,才能真正体现职业道德的价值。金融行业的从业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通过艰苦努力与刻苦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同时,对客户不仅要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还需要依据客户独立的身份慎重把握风险。如果从业者不能够认真做好职业道德实践与风险把控的工作,势必会给客户带来不良的影响,严重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

第三段:金融从业者未来应如何维护金融职业道德。

作为金融从业者,我们面临着不断发展的金融环境,未来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重要。如果想要在这个行业中有更长远的发展,首先要维护好自身的职业道德,要保持自身的匠人精神,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努力保护客户的权益。其次,我们应该始终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适应并调整自己的服务内容。最后要维护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第四段:学习努力是维护好金融职业道德的关键。

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学习不断提升是保持良好职业道德的必经之路。不断阅读行业相关的书籍,了解前沿的经济理论与市场趋势,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深入实践,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五段:总结。

金融行业是一个非常严谨的领域,职业道德是行业内最重要的规范。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并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强化自己的服务,实现自身职业的价值,最终不仅给自己带来了职业上的成功,更给行业带来良性的发展,激发出更为广泛的职业价值。

职业道德论文

康复医学是一个促进残疾人和病人,人的康复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康复医学是恢复功能的预防中的应用目的、诊断、评价、处理,一个医学训练和治疗。康复医学被称为“第三药”(临床医学是第一药,预防医学是第二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预防、医疗和康复已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身体。康复医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近百年来,现代康复医学蓬勃发展。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关键词:康复医学、脑卒中、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器械训练。

正文:

1.学科起源和认识:

起源: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

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患者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素质,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2.康复案例:

2.1.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随着医学水平的迅速提高,中风抢救成功率也随之提高,从而降低了病死率,但脑卒中的残疾率却有所增加,因此,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训练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独立、心理应对,有利于对社会的再适应,防止继续残疾,并利用残留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肢体被动运动:主要是为了预防关节活动受限,另外可能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强感觉输入的作用。先从健侧开始,然后参照健侧关节活动范围活动患侧。一般按从肢体近端到远端的顺序进行,动作要轻柔缓慢。重点进行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在急性期每天做两次,以后每天做3遍。患者意识清醒后尽早开始做自助被动运动。

2)体位变换:主要时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另外,由于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位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一般1-2h变换体位一次。体位变换包括被动、主动向健侧和患侧反射,主动、被动向健侧和患侧横向移动。

3)神经促进技术:可酌情选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的技术、rood技术和pnf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以诱发粗大运动、抑制异常运动。

4)功能性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疗法:对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关节活动度、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形成都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效果,可酌情应用。

5)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训练均可酌情进行。

6)言语治疗:有言语障碍者应进行评估和治疗。

7)心理治疗:由于发病后时间较短,一般一时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常有否认、拒绝、恐惧、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障碍。首先评定患者现在的心理障碍,再根据病员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加用适当药物配合治疗等。

2.2.小儿脑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疾患。其主要危险因素先后以胎儿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等为主。由于小儿的大脑在不断地成熟和分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如能对脑性瘫痪的儿童进行早期康复,即争取在出生后6—9个月的阶段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并且可以防止肌腱挛缩和骨关节畸形等合并症,从而降低致残率。

1)药物治疗目的是改变患儿的生理异常,促进脑发育,减轻残疾程度,改善功能或预防残疾发生,一般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2)物理疗法可配合采用水疗(水中运动疗法)、电疗、生物反馈疗法等。

3)中医疗法中医、针灸对脑瘫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疗效,应充分发掘并利用。

4)手术疗法通过改善患儿的解剖异常来消除其功能障碍。

5)康复护理为巩固患儿的治疗和训练效果、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脱穿衣裤鞋袜、刷牙洗漱、独自进食、大小便处理)、防止并发症等。

7)作业疗法常使用功能性作业疗法和儿童作业疗法,目的是改善患儿上肢的活动能力和手部运动的灵巧性等,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

8)语言治疗对语言发育迟滞和有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儿进行语言训练,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

9)矫形器等辅助器具的应用采用特殊装置或人工方法帮助患儿改善肢体功能或替代已受损的功能。

10)文体疗法根据小儿活泼好嬉戏的特性,通过游戏、体育比赛等形式调动患儿的情绪和主动性来提高其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促进患儿全身心的功能改善。

3.感受和建议:

经过上半年的短暂研究,我意识到,疾病的康复不仅需要良好的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后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疾病的后遗症更是如此。临床医生在掌握临床治疗方法的同时,也应熟悉康复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上半年的学习一直很开心,但因为时间少了一点,学不完相关内容的系统,只是略读了一下内容,带着一些遗憾,就这些感觉的基础上。

建议我们以后可以多补充一点时间,我们可以以具体操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模仿康复治疗的相关方法,说明注意事项。那会更形象更容易记住。

职业道德论文

以美育德模式是指为解决道德教育问题,在一定的德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用以组织和完成教育任务的美感教育理论、手段、途径、程序、机制等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笔者在此提出的在“以美育德”模式下开展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利用美育和德育在育人目标、育人内容等方面的内在统一性,把职业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创设审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在美和善的感知、体验、实践中受到熏陶和教育,自觉接受和认同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并付诸道德行动,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如理想信念淡薄,热衷于追求薪酬和待遇,缺乏集体观念,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有所减弱,等等。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显得尤为迫切。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人们欣赏优美的事物时,也就不能不受到其崇高的内在意蕴和精神的熏陶,这势必会促进人们内在道德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在“以美育德”模式下,将艺术和现实生活的美与职业道德要素相融合,学生通过愉悦的审美体验获得感知、感悟,进而深化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自律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当代艺术类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的职业道德教育难以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而以美育德模式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优势,正如蔡元培所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在该模式下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美育“以美导善、以情化人、寓教于乐”的特点,使职业道德教育生动形象、直观感人。把职业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让学生在“美”和“善”的熏陶中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职业道德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原则,并形成内在的道德需要,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以美启知,树立理性的职业道德观念。

以美启知即用美的艺术启迪学生,使其在对“美”的鉴赏、感受和体验中,获得职业道德规范、原则的认知和理解。任何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都富有独特的内涵和人文情怀,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来认知和理解艺术形象,在分辨善恶美丑的同时自身的思想也得到感化。在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从德育的角度充分挖掘美育资源,利用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的直观性、形象性、愉悦性等特点来陶冶和教化学生,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力。(1)要充分利用艺术类专业课程的优势,发挥艺术教育本身特有的德育功能。利用美术、动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在专业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介入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导,用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对是非、善恶、对错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提高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了解;(2)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在美的艺术学习中加强对专业、职业、行业的理解,增进对未来职业角色的认同。例如,开设各类艺术选修课、组建各类艺术社团、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等,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觉参加,由被动的“知之者”变为主动的“好之者”,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化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二)以美怡情,激发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感。

以美怡情以艺术类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审美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借助一定具体、有形、可感的审美对象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寓教于形,以形悦目,以情感人,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践行某一职业道德观念时获得内心积极的情感支持。

1.高校要努力营造美的教育环境。“大学是一个‘大染缸’、‘泡菜坛子’,其构成的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高校可以在工作室、艺术展厅、作品陈列室等艺术专业场所中植入职业道德要素,渗透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荣誉感、耻辱感等。另外,充分发挥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优势进行校园环境化设计。如美术、艺术设计类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教室走廊、宿舍等进行手绘创作,开展“图说职业道德”系列活动,将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精神教育融入精美的画作中,使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得以形象化、生动化、立体化,能够极大地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完善教师形象,以美好的人情人性浸润大学生的心灵。“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和道德示范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特别是艺术类专业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受学生的尊重和敬仰。加上他们与艺术生接触多,关系密切,学生容易“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专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更应该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言传身教中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以美炼意,培养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以美炼意,即在情动于衷、辨识道德的基础上,通过“美”和“善”教育和感化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自觉性,锻炼道德意志,使其能够在处理职业生活矛盾和问题时产生支配行为的力量。学校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艺术类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广泛吸引学生参与。学生可以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和锻炼,逐步培养对活动或事业的责任心、荣誉感、使命感。参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磨砺职业道德意志的过程。如邀请知名企业家、艺术类行业领军人物、优秀校友举办职业道德专题讲座,介绍有感染力的成才、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大学生在聆听“真、善、美”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受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大力开展音乐、舞蹈、书法、摄影、漫画、海报设计等课余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知美、爱美、创造美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将“诚信”、“责任”、“创新”等职业道德理念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和感化。另外,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成长特点,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心理工作坊、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形式,帮助他们克服实用至上、个人至上、物质至上等不良社会思潮和职业道德观念的影响,提高分析于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引导他们在择业、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以美导行,调控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

以美导行即在一定的职业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支配下,在社会实践中自觉主动地以美的标准约束和调节自身行为,促进职业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高校在对艺术类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意识与行动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体验美、实践美来领悟职业道德的真谛,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1)要充分利用校内艺术专业实践平台。利用版画、漆画、陶艺、摄影等艺术工作室进行创意项目设计,将职业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贯穿在整个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在创造作品、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性、合作性、责任心、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2)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接受职业道德的熏陶与锻炼。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构筑学生审美、创造美的舞台,组织学生到农民工子弟小学、敬老院、社区等地开展文艺演出、艺术创作等形式的志愿者活动,促进其践行责任、奉献、服务、合作的职业道德理念;(3)可以选择一些本地区的企业、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创意园等作为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将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教育实习等与各类职业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将专业美、职业美的体验升华为精神美、道德美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达到“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中求发展”的良性教育状态。

文档为doc格式。

职业道德的论文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授业而不授课的特殊群体,在学生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出发,这要求辅导员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本文试图对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教师作为学校传授知识的主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高校教师群体中,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的目的不在传授专业知识给学生,却是学生成长道路的陪伴者。这一群人就是思想政治辅导员。他们需要兼顾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的事情,时刻关心着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需要他们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这要求高校辅导员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即高校教师在从事职业活动中要符合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在泥沙俱下的网络时代,高校教师既要扮演起学生专业领域的导师,也要担起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选择上的良师。如此,辅导员在学生培养中承担起双重角色,这增加了对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就目前整体而言,辅导员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也较为良好,但其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缺乏专业型人才,人员构成比例不合理。

全国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总人数已经超过十三万,但是其中师范、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型人才比例较低;同时,男女比例不均衡、新老人员交替导致的结构性人才缺失现象也较为明显。

2.辅导员角色认同感低,主体岗位意识不强。

相对于专业教师,辅导员的专业性不高,进入门槛较低。这种情况导致了在辅导员发展过程中,更替频繁,导致辅导员的主体岗位意识不强,很多人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暂时性工作,当做职业生涯的一个跳板而非长期稳定性的工作。原因在于,一是辅导员工作内容较繁杂,每天都是和学生面对面的打交道,处理的事情重复性较高,日复一日基本都是相同的工作内容,容易产生倦怠心理。二是辅导员工作压力较大。

既有学生各种日常和突发事件处理,又有学院领导、教师相关事件处理,还有学校学工部门等工作处理,工作量大导致辅导员压力徒增。三是辅导员工作评价较低。评价辅导员工作主要不在于工作开展的成就上,而是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换言之,对于辅导员而言,工作亮点不太得到单位、领导、同行的认可,而工作失误却很容易成为评价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重点。与此同时,社会对于辅导员工作工作评价注重负面评价而非正面评价,不容易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这些原因直接造成了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下降,缺乏职业认同感,主体岗位意识下降的问题。

3.辅导员工作任务烦琐、压力大,职业倦怠感增强。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的扩招,高校层次化程度不断加深,学生来源也呈现层次性和多元化,学生之间差异愈加明显。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学生需求也变得多元多样,这种情况更加加大了对辅导员的能力和要求。辅导员不仅仅作为双重角色而存在,而是成为一个全能型人。一是作为学生的学习帮手。辅导员虽然不具体承担学生的专业课教学,但作为接触学生时间最多的老师之一,关心学生学习是辅导员的必备职责,而关心学习离不开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只是这种辅导更多的强调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

二是作为学习的生活助手。当前大学生更多的是独自子女,这些学生因为家庭、社会等原因,生活自理能力、集体互动能力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才离开父母,离开家乡进入集体生活,这使得他们的大学生活出现不适应情况。这种不适应情况需要辅导员及时关注和调整。成为学生的生活帮手是辅导员工作的必然要求。三是成为学校的工作的执行者。辅导员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学校各部门工作具体落地,通向学生,必然离不开辅导员而开展。辅导员必须对学校诸如后勤、学工、党团等部门工作落地负责。具体执行面向学生的各种长期性重复性的工作,辅导员产生的是职业倦怠感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成就感。

4.个别辅导员在价值取向上发生偏差。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入侵校园,当然也影响到了辅导员。交换、交易成为个别辅导员的行事准则。面对学校工作,面对学生请求,面对领导要求,个别辅导员奉行金钱主义,一切以金钱衡量。要求加工资、要求送礼,要求报酬成为这些辅导员的经常选择。一定意义上,这些辅导员已不能称其为辅导员。但这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是一个事实。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以利己主义为中心,凡事首先考虑自身,遇事首先考虑代价,而不考虑辅导员身份与自己行为的一致性。

5.心理素质需要完善。

因为辅导员的种种要求和现状,导致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呈现年轻化趋势,且很多都是高校应届毕业生。这种年轻化给辅导员接近学生提供了先天性的优势,但同时也给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题。这些年轻辅导员刚刚就业,缺乏社会经验,对应辅导员能力要求,还有一些不达标之处,尤其是非相关专业的辅导员缺少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也因为其年龄原因,部分辅导员存在情绪化工作,对于自身情绪控制和心理控制不能完全把控,遇到突发事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而丧失处理事件的关键时期。

1.完善人员结构,规避结构性人才缺失现象。

有针对性的选聘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进入高校从事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合理分配男女教师比例,防止辅导员队伍比例结构性失调;有效规避因新老交替而出现的结构型人才流失,防止各年龄阶层辅导员断层,建立有效机制防止人才断层现象的产生和应对已经出现的风险。

2.引进严格的竞争机制,建立发展激励机制。

首先要对思想政治辅导员本身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认同其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充分了解并帮助解决辅导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引进更加严格的竞争机制,同时将其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在高标准严要求的条件下给予辅导员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促进辅导员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高校领导应掌握辅导员心理特点,通过宽渠道多形式,了解他们的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通过座谈、工会活动等多种形式,主动接触,让辅导员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怀,和他们成为朋友,积极争取改善他们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他们解决职业困惑和生活困难等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积极投身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去。

辅导员职业道德在于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优秀的道德品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中去,在学生工作中扮演好“严父慈母”的角色,具有奉献精神,不仅仅将辅导员工作看成是一个工作,更应该将其看做一种的事业。同事每个辅导员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在我们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坚持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和坚持教师职业准则,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4.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制度。

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成败关系着辅导员职业能否全面发展,而辅导员职业能否全面发展又反向作用着整个辅导员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的成败,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必须要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队伍建设应紧跟时代发展确实,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保证辅导员队伍的时代性、专业性。可以引进职业化理念,培育专业型人才,完善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机制,让辅导员队伍保证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通过在思想教育专业中建设新的专业,来为高校培养专业的高校辅导员,并进行辅导员的理论研究[3]。这样就能让辅导员免除后顾之忧,在奉献社会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人生价值。

5.开展团队拓展训练。

辅导员工作繁琐,重复度高、压力大,在工作中很容易产生懈怠和抗拒心理。而同时辅导员工作有需要旺盛的精力很强的工作热情;对于辅导员本身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因此我们需要解决这种不良现象。团队拓展训练不仅能够释放压力、调节心态、哦诶样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促进人身体健康,同时团队的组织训练还可以有效的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同事之间团结互助的团队凝聚力和荣誉感。这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高校辅导员在整个大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起作用会愈加明显,他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三位于一体,它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学生管理者出现在学生和社会面前,更是学生事务的具体执行者,更是一个能以言传身教的形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成长的角色。简而言之,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整个社会对辅导员队伍的评价,影响着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未来的走向,因此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建设刻不容缓。

金融职业道德范例心得体会

现代社会,金融行业日益发达,而与此同时,相关的金融职业人员在工作中也面临着众多的机会和诱惑。然而,正是他们的职业道德能够保证公司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树立了整个行业的良好形象。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从自己的经历中领悟到了它的实际意义。

在金融工作中,职业道德至关重要。作为金融从业人员,我们要时刻保持职业操守,树立正向形象,秉持公正、诚实、谨慎、守信的态度和行为。这些行为准则不仅仅意味着我们要遵循相关法规和内部制度,也需要我们要切实担负所承担的职责,对客户、公司、社会负责。在这一点上,我所学的金融职业道德范例奠定了我工作的基石,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在公司工作时,我们要做事认真,不仅仅是把工作完成,更要将每一件事情处理得尽善尽美,时刻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我的经历中,我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在工作中的实际意义。我曾经负责帮公司和客户进行一笔并购交易,由于交易所涉及的资金和利益巨大,各方的诱惑也非常之多。在交易过程中,我始终贯彻实事求是、保证交易公正的职业原则,保证了交易的纯洁性和可靠性。这次交易不仅成功实现并购目标,也树立了我们公司的公信力和专业性,让客户更有信心与我们合作,有效地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

同样的,职业道德同样要求我们保持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在我的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我经常被反复强调金融行业的社会责任感,即要把自身职业发展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仓促追求利润,忽略社会影响的金融行为是不能够接受的。事实证明,顶级金融机构的成长,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但是它们却深知体贴客户服务和创造积极社会影响的重要性,这正是一家公司经营得好的根基。

此外,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也学到了适度竞争的重要性。金融行业充满了机会和挑战,同时也存在诸多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面对的困难也越来越大。然而,职业道德告诉我们,竞争不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唯一动力,我们更应该关注长远发展,尊重其他竞争者的利益,把力量汇聚在推动整个行业共同发展的方向上。

总之,金融行业有其特殊性和诱惑性,但无论怎样,职业道德是行业最为重要的支撑和保证。正如著名的金融家沃伦•巴菲特所说:“把金钱放在行业内有良好的道德准则的企业里,那将是你最明智的决定。”与此同时,也应该注重在不断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来弥补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缺陷,帮助自己成长为更加全面、负责的金融从业人员。

职业道德论文

:近年来药品行业事故频出,公众对药品行业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药品行业事故的背后,往往反映了个别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缺乏。如何提升药品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高职院校作为药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摇篮,其德育工作对未来药品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十分重要。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更新德育理念、营造德育氛围、通过改革教育方法、深化校企合作等手段来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德育水平。

药品行业的质量水平不仅仅关乎其从业人员的事业发展,更关乎全人类的文明建设。因此,药品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要有更高的道德水准,药品行业从业人员必须要时刻严于律己。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学生已经成为药品行业潜在的第一大劳动力来源。高职院校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必须肩负起做好学生职前道德培训的重要责任。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忽视对药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工作。具体表现为德育工作形式化、学生本身不重视、外界干扰太频繁等等。许多高职院校对德育工作缺乏监管、德育手段缺乏新意,导致教师经常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而许多学生由于课业繁忙,无暇关心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有些药学专业学生甚至没有职业道德的概念,这对我国未来药品行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是极大的隐患。

3.1更新理念。

只有学生、老师、领导都不断地更新理念,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且更新理念的工作应由上之下的开展,首先是高职院校负责药学专业学生德育工作的领导要更新理念,领导要了解学生整体德育水平,把握德育工作开展力度,领导也要知晓时事,引导德育工作开展方向。最主要的,领导要重视对药学专业学生的德育工作,真正地把德育作为自己的职业,只有领导的思想正确了,学校整体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教师作为德育工作具体执行人,其理念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质量。学生也迫切地需要更新理念。许多学生认为德育工作仅仅是一种形式,自己不必投入太多精力,有些学生盲目自信,认为自己不至于在职业道德上出现问题,结果事实证明药品行业因职业道德问题造成事故的案例基本都是起源于一时的贪念、一时的疏忽。

3.2营造氛围。

针对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高,因此对高职院校相关工作的要求也越高。院校不仅要重视硬性的品德培养,还要重视软硬的德育熏陶,通过在校内营造出德育氛围,让药学专业学生时刻提醒自我,把提升自身职业道德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3.3丰富德育手段。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设立德育典型,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通过先进个人,带动其周围同学的德育风气,达到以先进带动后进的效果。学校亦可完善相关的奖惩制度,对于德育表现良好的学生,学校应给予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这不仅对其个人有激励作用,还能在校内造成更大影响,促使其他同学加强自身德育工作。对于品德表现差的学生,学校应作出适当的惩罚,以此展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决心,给学生起到警醒作用。通过奖惩分明的制度,可以在校内形成良好的德育风气,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内部良性竞争。学校也可以开展各类德育活动,或者把德育元素融入到现有活动中,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4.1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为了加强药学专业学生的德育工作效果,应当大力拓展相关活动,尽量模拟从业实况,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现今高职院校往往忽视德育活动的质量,搞形式化、套路化,不能给学生真切的体验,就不能引发学生深层的感悟。而高职院校又普遍缺乏模拟环境的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学会利用校外资源,尝试与企业等单位合作,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4.2改善教学方法。

许多高职院校没有设置专门的针对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学些学校名义上把一些思想政治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划分到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中,其实他们的内涵有很大差别。高职院校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开设相关课程,把德育课程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素质要素之一。开设课程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德育体系、提高学生重视、加快德育工作的进展速度。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德育档案的建立,如果高职院校能够为药学专业学生设置职业道德档案,将其在校期间所有与职业道德培养有关的表现全部记录到档案之中,必然会提高学生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学生会害怕自己的不良记录进入档案,这既损害其自尊,又可能影响其日后在业内的发展,所以学生会敬畏德育工作,自然也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德育工作之中。

提升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需要全校的重视,需要丰富的手段,需要长久地规划、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高职院校虽然职前道德培养,但只要德育方法得当、德育体系完善、德育手段新颖,一定会给药学专业的学生奠定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为其日后在药品行业的良好表现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3]郭祖炎,刘雪影.领导干部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构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xx(04):85-87.

论职业道德的论文论职业道德的论文题目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以及高校的扩招政策,高校学生越来越多,而对学生档案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也成为了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越来越受到学校重视,而从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者也成为关注的对象,这就引发了人们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视。一方面,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责任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对自己承担的工作负责,具备极高的责任感,认真对待各项工作。因为在一项工作中,只有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才会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勤奋工作的状态,热爱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取得成功。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严谨的工作,一定要严格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以便更好地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同时也有益于学校今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进行,高校要切实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保障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以便更好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进行。

(一)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缺少向上发展的空间,也没有什么创造性,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校领导的重视,常常把学校内部其他人员安排去兼任档案管理人员,使得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较多非专业人员,他们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一个系统、明确的认识,导致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充分运行。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致使自身整体素质低下,不能妥善地处理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影响到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整个体系的运行。

(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感。许多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都没有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认为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而忽略了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对档案管理系统工作缺乏责任心,加上有的工作人员对档案的保密和放置具有较大随意性,任意堆放档案资料,在档案管理工作整个过程中没有严谨对待工作,没有做到热爱本职岗位,缺乏高度责任感。

(三)高校档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管理高校人员的重要方式之一,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学校其他工作的进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毕业生加入到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来,他们对事物具有独特的看法,观点新颖,创新性强,为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活力,这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益处。但是,由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受重视,使得档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吸引新员工,高校也没有注重改进管理方式,久而久之,容易出现人才流出的现象。

(一)定期组织培训。档案管理工作是一系统化的工作,与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息息相关,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因此,高校一定要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这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运行具有重大影响。鉴于此,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培训课程,结合实际,制定各项课程,专门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强化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提高他们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使档案管理工作整体得到提高。

(二)强化心理素质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高校档案包含着高校的重要文件资料、学生个人信息等内容,如果泄露,不仅不利于高校今后的发展,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建设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对各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管理,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健全档案管理机制。高校一定要重新界定档案管理工作,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高校档案管理机制,从而更好地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健全的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高校要把规范健全档案管理机制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科学分析档案管理工作,合理安排人员位置,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得到高效发展。同时,高校要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并要积极引进先进设备,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来完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

四、结论。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必须要重视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而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也能够积极推进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对高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高校也要重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建立系统、高效的档案管理模式,加强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共同努力,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新商务周刊,2016.

[2]徐盈.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长江丛刊,2016.

[3]刘海燕.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统计与管理,2016.

职业道德论文

道德和职业道德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和经济关系中产生的,是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保持人类社会有序和发展服务的。金融职业道德首先属于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现象,它最终由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决定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维系的,是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金融职业道德,同时又是由职业关系决定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劳动和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对各种从业人员规定的、起自我约束作用的行为准则,金融职业道德是金融从业人员应当遵循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因此,金融职业道德不仅具有道德基本的特性,同时具有行业的独特性。

理想性是指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既有来自现实的一面,又有高于现实的一面。道德提倡的行为不全是人们已做到的,而是人们应该有的行为;不仅是人们能够做到的,而且是人们经过努力才能够做到的,正因为这样,金融职业道德就要成为引导职工的精神力量,成为金融职工的精神追求。

道德归根到底是诉诸内心信念、自觉自愿而不是强迫的。法律调节社会关系凭借的是国家政权、司法机关等外在的强制性,道德凭借社会舆论、内心信念,诉诸个人良心,靠自觉选择行为。可见,金融职业道德就是要求职工将外在的金融工作规则规范,通过教育学习和实践,不断地内化为自身自觉自愿的思想和行为。

法律总是在立法范围内调节社会各种关系,相对于社会生活总是有限的。道德不仅干预法以内的事,而且干预一切人与人、人与自然发生的关系的行为。道德还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现实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各种行为都涉及“合理不合理”“应当不应当”的问题。基于道德广泛性的特点而生的金融职业道德同样具有广泛性,金融职业道德涉及到金融工作的方方面面。4)金融职业道德的稳定性。稳定性是从道德作用时间的长短来说的。道德能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成为信念、情感,成为民族传统习惯和社会心理的组成部分。金融职业道德就是应该成为金融行业的长久稳定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准则。只有恒久稳定的职业道德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金融行业的建设发展。

1)客户利益大于天,人民的利益大于天,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

“客户”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金融行业服务对象而言的,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广大的客户其实就是人民大众。客户利益大于天,也就是人民的利益大于天,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这是金融业广大员工第一重要的道德规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商业银行、证券期货、保险、投资等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只有坚持把客户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来达到。金融业只有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良的存贷、结算、信息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在满足客户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盈利。只有在金融职业道德中坚持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才能实现,否则就是一句空话。为人民服务,也正符合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内容,即也是金融职业道理想性特征在现实中的具体展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金融职业道德的一种精神追求,就是一种内心的理念,是全体金融职工认同的并愿意践行的理念。

2)坚持“诚信为本”的金融行业的生命线不动摇。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的确,诚信是每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也是每一个行业繁荣昌盛的基准。金融的诚信建立在金钱和财富之上,然而却比那些有形的财富显得更加珍贵。把诚信作为根基,金融的生命之厦才会更加稳定,社会的经济体系才会更加稳定。我们身为金融人,引以为傲的金融这个行业能为无数人带来了福祉,但骄傲同时,考验着我们的又是人们心中对信用的定义。当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是否会坚定自己的原则,是否让信用不变质留存,值得拥有强大的灵魂来占据邪恶的根源。讲诚信、严守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金融行业发展的基础,是金融事业发展的立业之本。金融业专门经营货币这一特殊的商品,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必须依赖于建立牢固的与客户之间的信用关系。因此,“诚信为本”这一金融职业道德就是金融业的生命线。纵观整个经济体系,诚信无疑是社会游戏的基本规则,蔑视诚信会使自己的信用破产。因此,金融行业的员工不但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金融政策、法规和法令,还要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比如银行员工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维护银行素有的三铁即“铁账、铁款、铁算盘”的形象;保险员工面对客户就要把各项条款解释清楚;证券期货员工就要把各项数据和各项条款真实呈现,努力做到恪守信用,品德高尚,公私分明,严守机密,确保信誉。

3)坚持礼仪修养,提高服务质量。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的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是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有道德的人,往往是一个知礼、守礼、行礼的人,他必定时时处处按照一定的礼仪风范。金融礼仪修养是指金融行业员工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要求,结合金融行业特性,在礼仪品德、意识等方面所进行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也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为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正衣冠、注言行、讲礼仪、重修养”,金融行业的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合理地运用礼仪规范,不仅可以塑造服务人员和金融企业良好的形象,更可以树立起受客户欢迎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技巧,能让服务人员在和客户交往中赢得理解、好感和信任。同时,作为服务人员来说,学习和运用服务礼仪,不仅是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双效益、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对于服务人员来说,如何做好服务工作,不仅需要职业技能,更需要懂得服务礼仪规范:热情周到的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灵活、规范的事件处理能力。礼仪修养对于提升个人职业水准素养具有重要的衡量意义,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所服务的企业或行业的形象。

3正确理解金融行业对员工业务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以往学术界的相关论述中,很多观点都是把金融行业员工业务要求和金融职业道德相提并论,没有很好地理清楚金融职业道德的科学内涵。行业内部关于岗位职责等规定既有对员工业务能力的要求,也有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快速高效,开拓创新”是对员工业务能力的要求:“热情大方,服务周到”主要基于员工职业道德的考量。作为理论研究,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金融职业道德的独特内涵,科学完整地理解把握金融职业道德的本质,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了头脑,才能在运用理论实践中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不可能把金融职业道德从业务中完全剥离出来,相反,金融行业更应该将职业道德有机地融入到各项具体的业务工作中。作为金融这个行业,不仅仅是坚守自己的本分和岗位,更是坚守自己对金融的热忱和希望。我们用心去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坚守内心对金融的奉献精神,坚持以完美作风的习惯,严格规范自己的道德水准,坚持金融职业道德的修养。

金融职业道德范例心得体会

金融行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其职业道德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金融行业内,道德失范的行为不仅仅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更是会在社会发出恶劣的影响。因此,金融人士必须保持高度的职业道德意识,时刻谨记自己的职业责任,做到堂堂正正地赚取利润,服务人民群众。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个人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范例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1、诚实、守信。

首先,作为金融行业人士,我们的职业道德必须建立在诚信和守信的基础上,金融行业的关键是信任。如果我们随意违法规定,或者暗中做出不能被公众认可的行为,那么我们失去了信任,我们失去了客户,我们失去了一切。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初心,做到诚实守信,不卖假货,不虚假宣传。

2、敬业、专业。

在工作岗位上,我们无论是做银行、财富管理、投资分析等行业,必须做到敬业和专业。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了解市场的变化动态,熟悉行业的各种投资工具和风险。而且,我们还需要完整和准确地披露所提供的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不能隐瞒重要信息和风险点,以免误导客户。

3、保护客户权益。

金融行业的核心在于为投资人提供服务和保护客户的权益,我们必须时刻保护客户的利益,并且遵循合规标准,始终坚持理性、公正、透明、负责的投资原则。当出现误操作或者风险事件时,我们也应该主动向客户说明情况,及时采取妥善措施,减少损失,妥善处理客户的投诉或意见反馈。

1、雷曼兄弟事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了,美国的雷曼兄弟公司是导致这一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公司为了赚取高额的投资回报,抵押贷款风险进行证券化,然后将这些证券抵押给美国银行,获取了大笔的投资款。然而,当这些风险事件爆发时,雷曼兄弟公司却未能及时披露风险,导致其严重亏损,随后破产法庭申请了破产,并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破产公司之一。

2、中国证券市场暴跌。

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轮大幅度的波动和抛售,伴随着的是大量的投资者抛盈逐利心态。这样的结果是让许多投资者心态破产,并对于中国的整个证券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此时,金融从业者应该及时出手捍卫市场规则和劝导客户理性投资,保证市场稳定,而不是逐利寻找自己的利益和破坏市场规则。

3、美国医生贪污事件。

2019年,美国的500名医生和其他从业人员被起诉部分原因是他们接受了药品和设备公司的贿赂,从而在医疗行业获得额外的收入。而这些贿赂为此后的医疗行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行业的道德问题和医疗行业并不相同,但这一事件充分体现出了行业内保持道德本色的重要性。

四、反思。

以上的这些范例反映出来的都是金融行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标准。而事实上,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变化,金融行业的职业道德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在工作岗位上健康发展。

五、结论。

在金融领域,我们不能因为眼前利益而忘记了我们应该保护的人民的利益,应该变得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并遵循诚实、守信原则。在明天的金融岗位上,只有在职业道德范例的基础上,才能赢得客户信任和赢得整个社会的尊重,迎接更加辉煌的未来。

职业道德论文

随着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伤残人群和病后康复人群日益增多,个性化、专业化的康复、保健按摩人员需求不断增大。康复保健按摩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疗效,也可能给他们带来二次伤害。加强专业康复保健按摩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事业的迫切需要。

康复;保健按摩;职业道德;综合素质。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饮食结构及习惯发生变化,造成亚健康及慢性病患者日益增多,各种疾病治疗后需要病后康复人群和频发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单亲人群、伤残人群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和养生保健意识的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和愿望不断发生变化,健康理念和要求也出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人们已不满足于有病治病的传统治疗方式,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保健按摩新要求。保健按摩社会需求大幅度上升,这就使康复保健按摩行业日渐兴盛,各种保健按摩馆、康复中心,甚至康复医院及综合医院康复科相继建立,并很快受到了行业的重视,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而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康复医疗、保健、推拿按摩人才更是大受欢迎。然而,现有康复治疗从业人员大多是从神经内科、护理、骨伤及中医等其他学科进修后转过来的,专业技术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性规范化培养,虽有专业康复人员但数量甚微,而且多数刚从学校毕业出来时间不长,既缺乏经验又未取得资格证书,很难得到行业认可。保健按摩行业更是鱼龙混杂,人员素质也良莠不齐,大多是通过短期训练或是进所谓“速成班”培训后从业,甚至还有未经任何培训现学现用的。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也给行业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因此,加强专业康复保健按摩人才培养,同时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职业化、全程化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都能成为优秀的康复推拿按摩技师,仅仅拥有娴熟的康复推拿按摩技术也不能成为优秀的技师,一名优秀的康复推拿按摩技师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更要具有良好的、规范的职业道德素质。尤其在以高品位康复保健按摩日益盛行的今天,一个优秀康复保健按摩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人际沟通能力、工作环境、职业形象、服务质量等不仅会影响患者疗效,影响从业人员的声誉,甚至影响行业的发展。该研究结合自身教育工作实践,就康复保健按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谈几点认识。

康复按摩治疗过程是直接和服务对象近距离接触的过程,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较高的职业情商,积极的心态,耐心的沟通,良好的表达能力等等,可以说是既要软件又要硬件的专业技师,需要非常优秀的人才从事的职业。如果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个人修养不高,被服务对象就会对其产生抵触情绪,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也会造成服务的对象流失。所以优秀的康复按摩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加强自身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行为,培养职业情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以高尚的职业操守和精湛的技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才能得到患者的尊敬和认可。

1.1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有深刻的职业认识。

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在执业过程中不断认识和理解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认识自己在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强烈的服务意识,自觉履行岗位职责、规范自身行为,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和技巧,按时优质地完成职业过程。

1.2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有深厚的职业情感。

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从自身工作的社会意义和性质上去认识自己的职业,有意识地从点点滴滴的工作中寻找乐趣,不断修炼自己职业情商,打造良好的职业心态,以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职业活动中。要乐于从业,精于职业,从内心中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强化职业自觉性、主动性和高效性,增强个人职业竞争力。

1.3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有坚定的职业信念。

康复、保健、按摩大多数都是一个漫长的服务过程,执业人员长期与病患接触,不仅要耐心周到地对患者热情服务,而且还要正确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妥善解决和克服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不仅要承受社会闲言碎语的舆论压力,还要承受一些患者的无理取闹,甚至身心攻击和伤害。因此,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既要严守职业道德,洁身自好,还要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和超乎常人的勇气。

1.4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职业习惯。

康复保健按摩是在人体特定部位进行的有一定力量、有目的、有规律的手法或辅助器材操作过程。执业人员个人形象、卫生习惯、职业操守等对疗效和患者情绪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在深刻理解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在专业训练中,在职业活动中不断克服自身的不良陋习,注重个人品行修养和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言行举止和卫生习惯,加强人文知识学习,培养个人气质,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并达到崇高的职业境界,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1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是奠基石。

“打铁需要自身硬”。一位专业的康复保健按摩人员要成功就业并在本行业立足发展,必须要练就一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该行业的行家里手,才能在行业竞争中不被淘汰。因此,合格的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不仅要认真完成诸如《中医学》《人体解剖学》《传统康复治疗学》《推拿临床治疗学》《手法学》《中医推拿学》《经络学》《腧穴学》等康复治疗及推拿按摩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掌握国内外各种保健按摩术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熟悉和精通各类康复技能、按摩技巧和手法。学习《心理学》《保健学》和《营养学》等相关知识,熟知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民俗文化、人文社科、宗教禁忌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保健按摩术、按摩器械、递质及发展趋势,学习保健按摩室经营管理知识,掌握保养、维修按摩器械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基础,才能突破行业局限性,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才能成为不仅能够从事伤残、病后及亚健康等传统康复保健服务,而且还能够提供心理、精神等方面服务的康复保健按摩专业化人员。

2.2良好的敬业精神是源动力。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态度是职业康复保健按摩人员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也是造就优秀康复保健按摩师的源动力。一个人只有从内心中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崇敬自己的职业,才能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在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中实现职业升华,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康复保健按摩亦是如此,如果一个职业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自身都不热爱本职工作,甚至瞧不起这份职业,何谈敬业、尽职、守责,更谈不上创新,自然也就不可能在这一行有所建树,甚至影响行业的形象。因此,康复保健按摩从业人员要突破世俗的歧视和束缚,坚信康复保健按摩也是中华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劳动行业,它需要继承和发扬,需要有人去从事这种劳动,要从内心克服职业自卑感,增强职业自豪感,这样才能爱自己的职业,敬业守业,才能在在业务上有所建树,在技能上不断提高。

2.3精湛的专业技能是生命力。

康复保健按摩专业化非常强,尤其是按摩讲求的是一种“零缺陷”服务。因此,精湛的专业技能是成就优秀职业康复保健按摩师的法宝,也是吸引患者的磁铁,熟练掌握各种康复保健按摩手法,能迅速准确诊断患者的病症,并能按患者体质、习惯和要求,合理选用各种手法或器具对患者自如施诊,是优秀康复保健按摩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秀的康复保健按摩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不仅要精,而且还要新,不仅要在实践中努力练就“真本领,硬功夫”,还要努力钻研业务,挖掘自身潜能,不断探索创新,推出“特色”,拿出“绝活”,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医风,不断推动行业发展。

2.4适宜的工作环境是助推器。

专业康复保健按摩人员所具备的设备、设施、环境不仅要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行业规定和卫生标准,而且还要根据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以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一切适应患者为目的,努力创造一个科学合理、切合实际、规范安全的硬件环境,还要营造一个即能体现个性和特色,又能体现文化内涵和品位的软件环境,即让患者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还能增强康复保健按摩效果。

2.5恰当的沟通交流是润滑剂。

康复保健按摩过程也是一项医生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艺术活动。作为专业康复保健按摩人员不仅要精通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在治疗或保健过程中,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发现患者的禁忌证,准确把握患者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既能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也能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升康复保健按摩疗效。但也要注意,对患者的康复治疗保健按摩是主,言语交流、环境布局等都是辅助,二者把握恰当才为上佳,尤其是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精力、情绪等灵活应变,切不可生搬硬套人人都用。综上所述,康复保健按摩是人类在同疾病与死亡斗争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康复保健方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于人们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病后恢复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从业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优秀的职业素质、精湛的专业技能,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治疗和保健按摩服务,才能夯实职业活动基础,奠定事业成功的基石,才能不断促进行业向健康、清洁的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不断推动康复保健按摩行业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正规化、规范化的朝阳行业的优秀品牌。

[1]赵玉琴.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m].北京:中央民族大家出版社,20xx:9.

[6]贾海玲.如何提高盲人按摩师综合素质[j].考试周刊,20xx(56):196.

职业道德的论文

: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会计职业道德为工作准则。人的道德素养并非天生所具有,而是后期的自身修养和监督教育所形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在整个经济建设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其中会计职业道德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谈起;其次介绍了会计职业道德所具有的特征:政治性、原则性、科学性、时代性、无私性、廉洁性、规范性、约束性等;再次从四个方面简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最后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指的是在会计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经济关系行为规范的总称。具体表现在会计进行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能够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行为规范。在进行会计活动利益关系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当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经济主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结合相关法律条款,对其进行调整。

2.1鲜明的政治性和原则性。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原则性。具体表现在政治性特征,会计的各项工作与国家政治息息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会计工作的经济目的和政治目标都很明确。会计工作本身是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所以会计工作具有原则性特征。因此,在会计的具体工作中,更要求会计人员能够遵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会计相关法规办事,做到秉公执法、公正不阿,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经济时代发展的方向,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科学性和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工作也有着相应的变化,其道德的标准也有所差异。如何发挥会计的社会职能,这就要求会计工作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正是体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2.3无私性和廉洁性。

会计工作与钱分不开,所以对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秉公执法、公平公正、严谨自律。要能够以企业和国家的利益为上,不以权谋私,要坚持己见,对于领导的授意,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保持会计的独立性,无论何种情况,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困难,要用专业的技能去解决,而不是投机取巧。

2.4规范性和约束性。

会计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显著,所以对在会计工作中进行操作的会计人员,要有制度的约束和规范。约束其工作行为时,对其画出一定的界限。这正是体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性和约束性的特征。

(1)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是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补充内容。会计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是要遵守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一项法律法规都无法将其代替。(2)会计职业道德从根本上对会计工作中一些会计行为进行规范,这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工作作了如下的要求:公平、公正、真实、准确、诚实等,引导会计从业人员有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观。(3)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前提条件。会计目标的内容是在会计工作的各种关系中的对象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如果一旦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目标就会偏离实际,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虚假的会计信息,就会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所以,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有约束,同时也是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内容。(4)会计职业道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具有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在工作中勤勤恳恳、爱岗敬业、踏实苦干等,这是会计职业道德中所要求的,同时也是会计工作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对会计行为的一些规范。会计行业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2)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利益心切,在会计工作中,一些人员的道德观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偏差。会计工作在企业中所占的地位举足轻重,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观的偏差,其价值观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表现在会计资料的不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假账坏账频出等现象。所以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必须加强,从会计人员自身抓起,提高其自身的素质,规范会计工作行为,进行定期培训,抵制道德偏差带来的隐患。

(1)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体系制度。定期的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培训,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标准,时刻以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工作,认真对待会计的每一项工作,在工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利益和权势所左右。形成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监督评价体系,对每一个阶段的职业道德动向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与此同时,要实行对职业道德标准评价结果,采取相应奖励和惩罚的方式。(2)对会计人员定期培训,加强专业知识理论的培养,提高会计道德水平,使其加强法律意识,从而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标准。加强对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继续教育,规范其工作行为,有效提高社会审计监督。(3)实行岗位轮换制度,避免贪污行为的发生。使会计工作具有独立性,会计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5.1敬业爱岗,刻苦钻研。

会计从业人员,不仅应该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提高自身的修养,端正工作的态度。首先,会计从业人员要有职业的自豪感,意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其次,会计工作人员要能对工作一丝不苟,在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保持认真钻研,不断学习的精神,养成敬岗爱岗的工作精神和习惯。

5.2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为了保证会计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国家制定了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会计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一旦违背,对企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就会有很大的伤害,对市场的经济秩序也有一定的干扰。会计从业人员肩负的责任重大,在熟知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必须依法按照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办事,同时要能够维护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5.3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无论任何行业都需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也是我们国家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会计工作者,要求必须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能够将企业经营情况真实准确地通过会计数据反映出来,同时会计还应具有维护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职责,在对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归纳、处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判断,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5.4熟悉情况,提高效益。

会计人员在干好本职会计工作的同时,要能够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掌握企业的经营内容和各项经济活动的情况,为企业的管理服务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运用适当的会计方式方法改善企业的管理,提高效益。对已经发生的会计信息和会计经济活动,预测企业的经营规划,为企业提供有战略规划意义的建议,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5.5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会计工作的接触面广泛,不仅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级领导,还要涉及社会的一些政府部门和群众。作为会计人员,要能够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热情的态度,解决各种问题,对于一些难题,要尽量用制度说话,以理服人。与此同时,会计的一些工作内容属于隐私内容,要做好保密的工作,对于企业领导、投资人以及法律规定的人可以公开外,其余人员一律对其做好保密工作。

总而言之,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应该保持正义的精神,一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公正不阿、客观认真,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也敢于说不,要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观,不谋私利、刻苦钻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企业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为企业的决策出谋划策。

[1]李思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探析[j].财会学习,2017(10).

[2]马玉博.完善中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对策[j].北方经贸,2017(05).

职业道德论文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本文着重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等三个方面来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向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迈进。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特殊形式和重要补充。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在范围上,它存在于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中间,是家庭、学校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容上,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形式上,它具有具体、多样和较大的适用性。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个复杂而又协调的整体,各行各业与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行业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劳动态度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各行各业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起彼此协作和谐的关系,社会化大生产速度才能提高。

(二)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保证作用社会风尚的好坏.往往是通过各行各业的职业风气这一“窗口”表现出来。各行各业的风气是职工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总体现,而整个社会的社会风尚又是各行各业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综合反映。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社会风尚好转、巩固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起促进作用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工作技能,但能否尽职尽责关键在于他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可以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自觉钻研业务改革创新、提高效率、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职业道德原则的具体化,是职业范围内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要求,它在职业活动中调整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都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一)、在岗爱岗敬业乐业在岗爱岗、敬业乐业就是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忠实地履行岗位责任,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人,才可能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才会尽心尽力地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人们把这种道德现象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敬业精神。

(二)、诚实守信平等竞争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遵守诺言。平等竞争是指参与市场活动的人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在市场面前一律平等,即面对同等的条件,享有同等的权利,履行同等的义务,处于同一个竞争起点。

(三)、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办事公道、廉洁自律指从业人员在行使职业职权时要公平公正、公私分明,约束好自己的行为。这一道德要求就是提倡从业人员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克己奉公、不谋私利,自觉维护公众利益,抵制行业歪风,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四)、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五)、注重效益奉献社会注重效益.是指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合理地利用劳动时间.以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奉献社会,指的是在人具有奉献意识和奉献能力的条件下,当社会需要的时候.自愿将自己的体力、智力、财力甚至生命,奉献给社会的行为。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最终要体现在其劳动成果上。

(一)、树立自信,自觉、自主地进行自我修养。在职业道德修养上,自觉是非常重要的,人一旦有了自觉性,才能在道德活动中处处留心,时时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格。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相对较差,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若能从自己内心培植职业道德的土壤,建立长效自我约束机制。就会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谦逊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情上,以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荣,以自己的劳动成果能为社会和他人带来幸福为乐.从而更好地在自我教育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二)、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三)、向新时期涌现的职业模范人物和身边的榜样学习。

(四)、自觉地进行内省和慎独。

(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循序渐进。大学生正处在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练就技能本领的大好时期,只有在平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培养,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在道德修养中,要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他人没有做到而原谅自己.或自己也不去做;也不能因为社会存在不正之风。还有许多不道德的现象出现而放纵自己、原谅自己,甚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朝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去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形成一种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信念和品质。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着很大变化.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许多新的问题。尽管如此,职业道德修养仍然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当代大学生戒们更应首当其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向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迈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