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方案(优质21篇)

时间:2023-12-10 23:21:30 作者:曼珠

在合作中,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专长和经验,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使整体更加完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作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体系:初中语文教材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即第一、第二学期,要求是联系生活,着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安塞腰鼓》收入九义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中。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整体领悟,发表见解。

文章内容:本单元是反映精神文化生活的,共有两篇讲读课文,三篇阅读课文。《安塞腰鼓》是第二篇讲读课文,文章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鼓荡澎湃的活力。

文章的作用和地位: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港台流行歌曲充斥校园,学生们追星火热的时候,本文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是巨大的。

目标制定:上课前,我先请学生预习文章,提出本文他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并拟定出来,综合学生意见,依据大纲及本单元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研究课文的表达方式,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3:能力目标:巩固运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把握文章的方法。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形式美与内在美。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文的学习重难点是通过对文章的揣摩朗读,感悟其中的深意与情感。

由于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体,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根据。

本文内容,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读感悟式,注重学生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课堂上提倡自由研讨,允许下位置交流意见。根据“大语文观”的要求,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写作、生活实践相结合,以深化对文章的感悟,提高学生审美、写作能力,深化对学生心灵的影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自主探究学习理论也认为:“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可见,学习的基础是自主,而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根据创新学习的思想,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进行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突出重难点,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不求全,不求面面俱到,这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的。

为了拓宽课堂,实现生活、语文、课堂的对接,体现大语文观,实现综合学习,在上课之前首先布置两项任务:

1: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可以是录相、音乐、文本等等)。

2:仔细聆听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写一篇感悟文章。

教具准备:扫描仪、多媒体课件(1: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击鼓场面。2:塞腰鼓的大型演出)。

我的教学过程由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创造性作业设计三个环节组成。我准备用大约三课时时间完成本文教学,具体课时划分将根据课堂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

(一):导入新课。

统导入的局限,创设了一种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与本文的教学、学习思想符合。

学生在欣赏了自己的作文以后,迫切想知道同样类型的文章,作家刘成章又是怎样写的呢?他在文章中又要表达些什么呢?这种求知的渴望与需要,产生了学习的强大动力,使学生主动、自觉的进入下一环节------新课的学习。

(二):学习新课。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转变师生角色,真正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在课堂上,我将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予者,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讨论,相机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根据本文的教学思想及模式,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板块,在这些板块的学习中,我将大部分学习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发挥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及小组、班级合作的精神,通过自己反复读书、讨论而领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标。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海达本站: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模板)1,创设文章情境。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读文章,解决生字词,提出在读中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相互交流讨论,实在不能解决的,再留到以后的学习中处理。利用课件的情境,让学生反复揣摩文章的朗读技巧,力求能最大限度的展现文章内容。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练习,提倡合作交流,从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中初步把握文章,初步感受文章的形式美以及其中的深情,实现知识目标。学生将被本文深深的震撼,不知不觉实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潜移默化。

在对文章进行初步钻研,有了整体的感知以后,学生们都想更深入的研究,这,就进入了精读阶段。

第二板块:精读文章,感悟探究。

在这一板块中,主要是采用“课题研究”策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提出研究课题,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解决文章的重、难点。侧重实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

教师点拨:对于这篇文章,你们想对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学生与老师的共同确定并板书出以下主要的小课题:(允许学生有别的小课题)。

1:对安塞腰鼓的研究。

2:对本文语言的研究。

3:对本文主题思想的研究。

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定研究题目,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合作探究。这些小研究题目,要求学生一定要深入思考,结合全文,参照课后练习,集小组的智慧于一起,才能得到一个较为完美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应当肯定。同时,用扫描仪代替板书,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钻研的热情,培养合作与深入钻研的精神。在这几个课题的研究中,学生已经明了本文的写作特点、对安塞腰鼓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对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有了铭心的感受,而且,能够结合文章体味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将来,增强民族自豪感。现在,同学们最想的,就是将自己心里的更多感受对老师、对同学,说出来,水到渠成的开始了品读、表达。

第三板块:品读文章,赏析表达。

这个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再朗读的优化训练,从读中深化对文章的感悟。侧重于实现情感目标。

1:展示课件2,对于学生们的研究成果作必要的补充完善。使大家对安塞腰鼓的认识更深入,体会更深刻。

2:展示课件1,播放课文的朗读伴音。

听了课文的朗读录音之后,借鉴朗读的方法,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处理读法。读书方式不加限定,可自读,可读给别人听,可与同学共同揣摩朗读,可默读等。然后,可配合画面表演读。同学们给以评价。

3:质疑:说说现在你的新感受,或新的发现(问题)。

中去探究答案”。古人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是思维的火花,是进步的阶梯,更是成功的关键!在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钻研后,请学生自由提问,相互质疑问难。打破思维束缚,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性、创造性、多角度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与批判等环节,拓展了思维空间受到了情感熏陶,享受到了审美乐趣。我将无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并将给以高度的评价与鼓励。

最后,进入第四板块:熟读课文,整体深化。

在这一板块中,主要是将课内课外结合,将学生作文与课文结合,升华情感,渗透人文精神,实现能力的拔高与迁移。

1:教师点拨:结合自己的作文谈谈学了本文之后,自己有些什么收获?

学生们将畅所欲言,在文章的比较中,学生将明白自己的得与失,提高写作的素养,同时又对本文的学习进行了梳理与巩固,远远胜过教师的讲解。

2:欣赏、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用扫描仪将学生收集的文本材料进行扫描,直接投影在屏幕上。对于学生的音乐、录相材料运用多媒体进行播放。)。

学生们听到了粗犷雄浑的音乐,看到了引人入胜的材料,谈论着自己的收获。这时的语文课已经不仅仅是语文课了,它将欣赏课、音乐课、地理课、社会课等综合在了一起,体现了大语观综合学习的思想,小小的课堂有效的拓宽了、延伸了。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更深入了。加之先进手段的运用,学生的成就感是非凡的,热情是高涨的。

可是,假如我们满足于以上的成果,那是远远不够的,文章的人文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同样是意犹未尽,按照创新教育思想,我设计了第三个教学环节。

(三):创造性作业设计。

结合学生的精神生活与接触的社会生活,紧承本文文化内涵,我设计了以下富有创新精神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一个,允许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另外,学生也可以自行设计作业题目。从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发展。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心得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摸索,总结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经过试用,总觉得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有合作学习这种方法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某一个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型学习。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因而如何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成为我们教师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通过对初中语文新教材三年的教学实践,整理了几个自认为较有心得的合作学习的案例片段,以求同行们的批评与指正。

[案例1]。

《走进中秋》是七年级的语文综合活动课,以综合学习为主,结合写作和口语交际。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懂得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资料,了解中秋节,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步骤一:把学生分为三组,"中秋节来历"学习小组、"中秋节习俗"学习小组和"中秋节诗词歌赋"学习小组。

步骤二:经过一个月的资料搜集,各个小组展示成果(制作成课件,并有专人解说)。

步骤三:重新分四人小组,选取小组成员感兴趣的内容制作手抄报,一人任版面设计,一人负责绘画,一人选材料,一人抄写。

步骤四:举办《中秋知识擂台赛》,设立了小组合作必答题和写作题,小组合作必答题中有“第一发言人答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补充、答题过程中小组分工明确,合作愉快加十分”,在写作题中有“合作完成,一人表述的规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学会了获取资料的方法、分门别类整理资料的方法,还体会了分工、合作的乐趣。

[案例2]。

《父母的心》是八年级(上)的课文,属略读课文,通过本文的教学,要求学生能梳理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表达的挚爱亲情。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本单元中的三篇表现亲情的文章,已初步掌握分析文章思想感情、体会语言特色的方法,所以,这篇课文适合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一课时内完成。

教学前,教师先布置学生查找文章的背景资料,独立阅读课文,再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文章的结构、思想感情、语言特色等方面设计自认为最重要的五个题目,并做好解答。

第一步骤: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题目与答案:题目设计是否合理、明确;答案是否正确;去掉重复的问题并做整理。教师巡视、指点后表扬问题设计较好的小组。这是本节课内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第二步骤:让问题设计较好的几小组向其他组发起挑战(向他们提问自己小组讨论整理的问题),挑战组可指定应战组内任何一位同学回答问题,应战同学如遇到难题,可先向组内成员求助,如不成功,可再向其他组求助。教师在旁适时点拨、点评。这是班级内各小组之间的合作及小组成员之间的进一步合作。

最后,评选最佳挑战组、最佳应战组和最佳援助者。这样,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既培养了提问意识和能力,又弥补了个人考虑问题不全面、不透彻的不足,使困难、中、优三类学生各有所获,且兴趣盎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不懂得如何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以为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分组讨论,所以在课堂上特别是有“花架子之嫌”的“千锤百炼”的公开课上,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动不动就互动式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一两分钟后,让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有时还是安排的),外加“声、光、电”,真是一堂“上上下下”都满意的课。不敢苟同,我只能在私下里自己认为,这种“合作学习”实在没什么成效。似乎是最近才明白,其实这种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组织者、检查者、记录者、协调者、报告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再如,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否则,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从而无法达到通过合作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通过对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认为,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如何使每个学生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否则,合作将流于形式;我们还应要求小组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提高;合作结束后还应对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估,才能促使学生去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说:

1、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2、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3、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点。如果小组讨论接下来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

4、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会相同,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影响他人。

6、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心得

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明确了探究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协助、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学习方法,它改变了学生以往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相应发生了改变,这就使得教师在吸收新知,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均会投入相当多的心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教师也由于小组互动的机会能多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并能以学生的角度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缩短了师生在课堂上的距离。

二、了解了探究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老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在此,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这些角色具体表现为:

1、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二种情况:闲聊(与课题不相干的交谈);冷场。此时老师要合理地进行组织、调控,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头就夭折,或者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2、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3、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真正完成了任务。如果确实完成了,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等。

三、小组成员的组成有了更科学的分配。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差生,二名是中等生。这样异质分组的最大好处在于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让每个人的价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出团队学习的最大成效。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但异质分组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低分生由于不能高质量的参与而变的消极,聪明爱炫耀的学生也是消极的,因为他们认为同伴太差而不想总是给同伴解释。如果有时能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不同适当进行一些同质分组,学生的合作效果会更好。比如学习任务较开放,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结论,这时就可采用同质分组,这样更利于发挥积极性,更利于交流。

四、掌握了探究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专用来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应该用于解决知识的难点。对有疑难的问题,本课的重难点,教师在作一适当引导后,让学生去合作、探索,运用集体的智慧去攻克难关。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

1、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此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的合作,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多用在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处。这时运用集体的智慧,全班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以好带差,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就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此外,在意见不一,有必要争论时;人人都需要内化知识时;当学生举手如林,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时;当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需要与人分享时,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五、明确了探究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

近来,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有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后四人马上聚在一起,满教室嗡嗡声,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动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这种几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组建了合作小组后,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议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小组合作还需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分工:领导者、记录者、联络者、检查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增进角色的互赖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关注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出工不出力”,“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都是不行的。同学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而另一些人在小组掩护下逃避责任。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决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演变成“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

六、了解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与传统教学不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呈现出多种途径。从评价内容看,有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其中以过程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小组合作水平,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及参与程度,以评价形式看,有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小组自评与组间互评。从评价功能看,主要有导向功能:通过评价引导学生的探究行为在科学、正确的轨道上进行,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小组合作活动中;激励功能:通过评价,肯定和鼓励被评价者,使其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教师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断引导着、激励着每一位学生。

自课题探究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为了更好地运用合作学习,我将继续边实践边思考。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片段练习。

三、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要求:(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摘录例句: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

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有什么”使我们明白了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更形象、生动,这三点就是描写三原则。

5、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修改。

6、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

7、美文共赏:朱自清的《春》分析:春天里“有什么”?春天里“怎么样”?春天的事物“像什么”?8、作业:每人发一张图片——小鸭游水图,让同学们课后按图片所画进行描写练习。要示:用词准确,100字左右。

9、板书设计:三式妙法巧绘大千世界。

1、有什么(对象)描写三原则:2、怎么样(细致)3、像什么(修辞)10、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对描写的练习,同学们都有一个感觉:原来作文很简单。这也是这节课,我要告诉同学们的一个道理——作文并不难。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词句匮乏,以后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词句的积累。

初中八年级语文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1.能研读优秀作品,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确定仿写点。

2.能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行仿写,不仅形似,更求神似,在模仿中有所创造。

3.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课时。

第一课时。

有一位哲人说过:“仿写是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是酝酿的基础,是想象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很多大的作家,他们的创作也是先从“仿写”开始的。文学巨匠茅盾说:“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那么什么是仿写?我们又该怎样仿写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仿写。

仿写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效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仿写不是机械模仿,更不是抄袭。

莫怀戚的《散步》,可以从哪些角度学习仿写?

【明确】莫怀戚《散步》取材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小事,篇幅短小却精致优美,深得大家喜爱,究其原因,是文章那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波澜产生了无穷魅力。再看我们自己的作文,往往在材料的裁剪、组织上不讲究,平铺直叙,简单平淡。因此,我们应好好揣摩《散步》的写法,画出情节发展变化图,标出每次变化所蕴含的情感,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制造波澜,使主题不断得到丰富和提升,并想想这种写法如何模仿、借鉴。

这样的阅读积累多了,作文时就能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自然联想到这些优秀作品,选择模仿对象,确定仿写点,依样临摹,学习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2.学习仿写还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堂上学到什么课文,课文中有哪些精彩语段,马上就“依葫芦画瓢”练一练,学习写一组排比句,写一系列动作,再到写一个场景、个细节,这是模仿的初级阶段。能模仿优秀作品的选材、组织、构思、立意,这是模仿的中级阶段。到了迷上哪位作家或哪位作家,行文风格不自觉地接受影响,自己的文章无意间也有了那个“味儿”,这才是模仿的高级阶段。

初学作文,不能不有所依傍和借鉴,正如练字要临帖一样。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模仿、借鉴优秀作品的某些写作特色进行仿写训练,这是进入创作之前的基础。

1.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不出“宽”和“严”两方面,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显得杂乱。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2.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比如《安塞腰鼓》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样,是蹦跳的脚步……”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事物,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再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作者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再赞叹他的非凡之处,前后形成一种张力,让人读后对托尔斯泰印象更为深刻。

初中八年级语文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1.根据所写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

2.以读促写,研读优美的范文,探究和掌握仿写的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仿写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写作。

2.从仿写精美文章中学会观察生活,认识自我,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根据所写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教学难点。

1.以读促写,研读优美的范文,探究和掌握仿写的技巧。

2.学会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仿写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写作。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是朱熹对前人写作经验进行的总结。的确如此,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韩愈模仿孟子,成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又模仿韩愈,成为一代宗师。由此可见,仿写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仿写仍然是提高写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文题展示。

1.《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2.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

3.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三、写作指导。

1.(1)找出所选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

(2)想想你要描写一个怎样的场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2.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文章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

(1)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使读者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2)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

(3)景物烘托,即绘景而显情。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渗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

(4)心理概述。使用第三人称,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评价。能比较细腻地表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还可以表现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感情变化、内心斗争。

3.首先,重读这两篇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穿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其次,要了解借物抒情类文章一般的行文结构:物——事(人)——情。再次,要理清写物与抒情的关系:写好这类文章,借物是虚,抒情、言志、寄意是实;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由于抽象、空泛的情、志、意,只有借具体、浅近的事物来表现,才能变得生动、形象,易于领悟和理解,使读者乐于阅读,因此要善于以所寄之“意”的形态、性质、情境等方面的特征,对“物”加以描绘和渲染,从而使“意”的表现自然、恰当,水到渠成。

另外,对所借之物的具体描绘,在写出其特征的同时,还应当融入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写物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所以在对所借之物进行描写时,切忌让事物的描写游离于抒情之外,要始终将立足点放在抒情上,否则就无法完成借物抒情的最终目的。

四、范文评析。

难忘家乡小巷。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中秋。望着窗外皎洁的月亮,我忽然想起家乡的小巷——那个曾留下我童年记忆的地方。

在我的印象中,家乡的小巷是美丽无比的。它四通八达,幽深曲折,宛若一张脉络分明的网。每一条小巷都铺着青石板,两边是低矮而拥挤的小阁楼,屋檐向前挑着,显得古朴、典雅,似乎与外面的喧闹、繁华极不协调。

当你独行在小巷,听着脚踏青石板发出的“啪啪”声和水滴敲击石板的“滴答”声,你的心会一下子变得安然沉静。向前望,小巷尽头透着时隐时现的灯光,你会忽然感到一阵舒畅,一阵温馨。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自然,没有任何修饰。

小巷里的热闹景象是永远让人怀念的。每到傍晚,当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时,听吧,小巷会奏出一首锅碗瓢盆交响曲。接着,一股夹杂着各种味道的人间烟火气便弥漫在狭窄的小巷中了。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有的逗着小狗乱窜,有的不亦乐乎地斗着蛐蛐,有的蹑手蹑脚地偷摘老头们的鸟笼……天真的嬉笑打闹一时间为平静的小巷注入了活力。主妇们在低矮的阁楼里做饭,不一会儿,肉香、蛋香便混杂在一起一个劲儿地往你的鼻子里钻,令人馋涎欲滴。老头们仰面躺在太师椅上,悠然地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戏曲,不时地哼上几句……此时,小巷又像一幅市井风情画,没有大红大绿的渲染,却透着一股朴实——朴实的人,朴实的生活。

窗外虫声啾啾,拉回了我遥远的思绪。我离开家乡已好几年了,再也听不见那熟悉的声音,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小巷了。小巷还在吗?奶奶依旧在月夜下哼着儿歌吗?小巷还在,不过奶奶更老了;小巷还在,不过我已难得再见到它了,只有这洒满屋子的月光还和多年前一样,依旧皎洁、醉人。

我什么时候能再回到家乡的小巷呢?

总评:这是一篇优美的借物抒情的佳作。文章由表及里,由物到人,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感染力极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描写细腻优美,给人以非常形象具体的感受。文章描写小巷,既调动了各种感官来展现小巷的特点,又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突出小巷鲜活的生命力,读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小巷之中,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初中八年级语文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场景。

1.可以结合片段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不同作用。

2.要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把作文训练同培养自己的观察、领悟、想象、自学等基本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夏天悄悄地来到了人们的身边。(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悄无声息地来了)整个城市都渗透出一种清新与自然,人们都在吮吸着这个夏天带来的清爽!公国里,公路边,大街上,无处看不到夏天的踪迹!(运用排比,写出了夏天的到来有不可阻挡的气势)夏天像一位血气方刚的战士,那似火的骄阳日便是他闪亮的盔甲;夏天像一位充满活力的少女,那满树的绿叶便是她艳丽的裙装;夏天像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孩,那时而风,时而雨,时而艳阳的天气便是他鲜活生动的表情。(运用比喻、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的特点:火热有个性、活力四射、顽皮可爱。使文章的气势更加雄壮有力。)。

本选段写出了夏天的特点——先是毫无预兆,悄悄到来,给人们带来清爽,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天逐渐深入,人们感受到它的火热、活力、顽皮。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富有文采。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1)21世纪,国际间的交流会更加广泛,跨国合作会更加普遍。现在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力军。入世将使竞争、合作深入到各个领域,要使未来的主力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因为会合作是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必备条件。

(2)近年来,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过多地强调了以学生个体训练为主线的发展过程,却忽视了以人际互动为中心的社会化过程,而合作意识又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针对当前少年儿童信息发展特征所表现出的在学习与生活中缺乏与他人合作意识的现状,本课题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期通过课堂合作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3)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被教师广泛采用。如今几乎所有的语文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仔细观察,告诉我们多数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仅有形式而无实质,应用的随意性很大,有时合作学习甚至被异化成教师的表演秀。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调查表明因为教师为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形式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重合作操作技术,轻合作精神的培养,以至合作效果不理想。

(4)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值得教师研究的课题,也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提出的一个新挑战。可以说对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在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合作能力,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2、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国外,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已成体系;在国内,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试验过程中出现了有形式而无实质的现象,本课题侧重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旨在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拓展延伸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空间,端正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丰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提供区域里可借鉴的合作学习的有效流程。

二、国内外关于本研究的综述

1、合作是一种古老的思想,在原始社会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证。合作学习在理论上依据于教育社会学、教学心理学和团体动力学。

2、18世纪末,英国的兰开斯特和贝尔两人,倡导采用合作学习团体施教。

3、合作学习观念在1806年传至美国,到19世纪早期,美国出现了共同学校运动,十分强调合作学习的运用。

4、美国教育家杜威非常重视合作学习在教学上的运用。他在20世纪30年代自办了一所大学研究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鼎盛。

5、现在合作学习已发展出十几种教学方法,产生了许多流派。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美国的david·johnson和art·johnson兄弟俩。他们建立了一个合作学习的理论模式,并以二到三年出一本书的速度不断推进课堂理论的研究。

6、21世纪,合作教育思潮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合作学习被作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予以倡导。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学会共同生活”(或译作“学会共处” )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列为教育的四大支柱,认为这是今日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

7、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政策对合作学习的方式是鼓励提倡的。

8、《新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它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进度和质量。

9、《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创设民主平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分享与合作,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三、本课题的界定

合作学习即英文cooperative learning。对学生而言,它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它则是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策略,它依据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个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作、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成团体目标。据此可知,合作是至少二个以上个体之间或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行为,其要义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或完成任务,也就是说生与生,师与生,组与组之间互动均属合作,共同观察,共同实验,提问、讨论、活动都是合作的行为。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是本学习方式的重要内涵。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初中八年级语文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1.初步领会形同神似的仿写要求。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仿写的基本类型,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了解仿写的基本类型,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教学方法:指导、训练、评议。

2课时(1课时重在写作指导,2时完成学生习作,集体评议。)。

有一位哲人说过:“仿写是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是酝酿的基础,是想象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

什么是仿写?

仿写作文是将平常阅读的优秀作文通过适当的改装加工,变成自己的考场作文,并可以获得高分的一种写作技巧。

仿写作文要做好那些准备?

1、阅读积累优秀范文,越多越好。

2、熟练掌握仿写技巧。

盼望着,盼望着,随着成群大雁的南飞,秋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是阳光灿烂的样子。果子熟了,秋虫叫了,天气凉了。

小草偷偷地像老年人样无精打采地垂下了头。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我们学校后面的健身园活动的人真多,有的打太极拳,有的下象棋,有的踢毽子,真是丰富多彩的秋日生活图。

梧桐树、法桐树、银杏树、柳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叶子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一片片金黄的树叶像蝴蝶似的翩翩起舞,马路上铺满了金黄的落叶,像一条金色的大路,引导人走向金色的明天,金色的未来。花坛里的花儿都凋谢了,只有很少的月季花还在开着。闭了眼,花坛里仿佛还呈现着夏季时五颜六色的花,给人们带来美得享受。

秋天来到果园里,葡萄熟了,仿佛一串串的紫项链。金黄色的香蕉,挂在树上,好像黄月亮。柚子也不甘示弱地在树上高昂着头。

秋天像一个成熟的女人,让农民收获丰富。秋天像一个耐心的老伯,他等待着。

秋天像一个不屈的斗士,向人们呈现着他的战绩。(二)仿写鲁迅的《藤野先生》:

月光轻轻推开窗,漫步在书桌上,洒下一片银光。提起笔,写下了朦胧中你和我的点点滴滴??上帝制造了太多的巧合,沿着生命的轨迹,你我相遇。那是来校报到的一天,你逆着光向我走来,阳光在你的身后泛滥,你的笑容如天使般纯真。就这样,我们相识。

和将要过去的。

习惯每个课间无条件的陪你,在校园里争吵着哪朵花最美,哪棵树最茁壮,踩着铃声被你拽着一路狂奔闯进教室。

你知道吗?从那时起我就相信,我们是好朋友,一辈子的那一种。我习惯了你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眼神,每天贪婪地享受你给我的快乐和忧伤。

秒针不停的转动,很快就到了拔河比赛的那一天,向来不爱凑热闹的我,被你拉着站在校园的中间。看着不顾形象拼命喊“加油”的你,我也不由得加入,你我相视一笑,那是不用言语的默契。记得那场比赛,男生们僵持不下,我不禁为他们捏一把汗。这时你竟然哭了,我以为你是害怕他们输,谁知却从你断断续续的叙述中得到相反的答案:你看他们脸都涨的通红,你不想让他们继续了。原来你竟是这般可爱!

还记得每次伤心时,你总会送我一颗有闪亮包装纸的巧克力糖,你说,吃了糖,心里会甜些。

你说你要转学,我沉默了。阳光从肩与肩的缝隙穿过,一粒粒灰尘惊慌不安。我不舍得转过头,望着你,想将你的模样定格,变成永恒。

距离阻碍不了你我,你常常给我写信。那次你提起我们在雨中漫步的事,说你独自一人在雨中走时,没了那种洒脱和惬意,还会被人当作疯子。你在信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我却感到无尽的凄凉。

小作者仿照《藤野先生》一课的写作手法,汲取范文中的优点并能努力更胜一筹。在选材上能从身边小事入手来表现中心。在取材上以点带面,穿珍珠法,条理清楚。文章语言朴实,读此文,犹如听小作者在一旁娓娓而谈,轻声讲述着她和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往事,听起来声声入耳。小作者能积累动情的素材,渲染动情的内容,交代动情的原因,让感情充满作文的全过程,令读者不禁动容。

1、《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2、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

四、写法指导,掌握要点看课文,学习仿写作文技法:首先,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附板书设计。

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注意借鉴范文的写作手法。

观摩评议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秋天的怀念》《背影》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一)如何仿写作文?

1、定范文。拿到考试作文题目,迅速审题,确定中心、立意、选材,然后选择一篇与考试作文的各项要求都最合适或者最贴近的范文作为仿写的模板。

2、仿写作文的关键在于“改”,换句话说仿写也就是“改写”。改什么?

a、改开头b、改结尾c、改中间过渡句d、改关键词e、改小标题(二)仿写作文注意事项:

1、切切忌照抄,没有“仿”和“改”,就会生硬,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破绽,作文就会被判成五类(最低分),所以仿写作文的境界是仿写改写得了无痕迹,天衣无缝。没有人知道你是仿写,没有人敢说你是仿写,即使有点怀疑,还不得不给你打高分。

2、形式上有了变化,内容上也要争取更加丰富,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思考和感悟,而且这种中心思想要和考试作文的要求和暗示相吻合。

3、多背诵范文,你才可以得心应手。

4、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平常的要求还要努力做好:比如运用比喻、排比、引用开头,文中要有适当的人物景物描写点染等。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心得

随着“双减”政策的到来,我们的“新课改”也是一轮接一轮的有序进行着。20__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出台了,它如一缕微风迎面而至,给疫情下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让我们的教学有了新的改观,大家如获珍宝似的开心不已,学校也开展了学习新课标活动,我们语文组的全体教师对新课标进行了集体学习、共同讨论、个人自学,并对新课标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大家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领悟到了语文教学的方法,还知道了自己今后在教学中的奋斗目标,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现将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和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认真钻研新课标,领会课改精神。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观察、参与社会的生活能力,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形势,让孩子们在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乐中学,我们更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的乐园。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本次课改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自觉获取知识。

二、根据各学段要求,完成教育任务。

每个人所带的学段不同,所要掌握的内容也不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要了解各学段的学情,如: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新课标让我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也给我指明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我的课堂教学更加游刃有余、有的放矢。三、树立新的教师观。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转变,教师角色也随着发生变化。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制定再完美的计划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从教导者转变为倾听者、服务者、组织者、引导者、陪伴者和参与者,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这样才能将学生与教师融为一体,逐步把学生塑造成为自主学习者。四、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语文课堂。

在“双减”的政策下,老师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上课之前,必须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也就是说,要想上好一节有特色的语文课,不论是在教材的编写意图、重点难点上都要细心研读课标,吃透教材;接着就是学生方面,要想上好一节有特色的语文课,学生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去探索学生将会怎么学,从而制定出属于自己的教学计划。最后,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所以,要想上好一节有特色的语文课,不论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问题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直观教学,还是奖励机制、自主学习法,只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课后多总结、多反思,久而久之,慢慢就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语文课堂。

五、与时俱进,成为终身的学习者。

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顺应时代要求,走进新课程,学习新理念,实现课程目标,学习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去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学科是一门育人的学科,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还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将坚持终身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领悟其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学生共同成长,让自己的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再上一个新台阶。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中小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的学习目标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小组的集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因而,合作与交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推动因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

目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开展并不普遍。虽然素质教育已全面推行,但实际课堂教学中“讲授——接受”的传承式教学仍是主流,仍然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虽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很早就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实际教学中还远未做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更谈不上创造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实际上我们在第二方面做得较多。为追求步调一致,教师包得过多,统得太死,压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事实上,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必须改革过去师讲生听、以教师为主的双边信息交流方式,构建以学生为核心、多边多向的互动交流体制,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中实践与创新的要求。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了异质就近组合和任务驱动组合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1.异质就近组合。

异质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更为适宜。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和分组议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的、松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因此,为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在班级开展合作学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开始实施时,教师还要示范性地与学习小组一起制定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标,安排恰当的、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由学生自己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的活动可以在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找出学习的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也可在预习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比如,预习《中国石拱桥》时,让小组成员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整理和归纳有关桥的种类和形状等。教师还可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每次确定一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拿来较厚的纸共同搭出不同形状的桥,学生从中不仅理解了“拱形”的意思,还比较出了“拱形桥”承受力较大的优点;还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赵州桥的形状,并陈述自己为什么这样画的理由,由此,学生理解了“各有”的意思,也为进一步体会石拱桥的优点提供了直观和体验。又如,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运用激昂的语言引导学生“来到”袁家沟,并让学生都感觉自己就是当时正在眺望北方雪景的毛泽东,根据诗歌内容想象所望景色,让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思想方式,感情和性格特点去感受作品,再通过组内、组间交流,准确全面地把握词作所传达的丰富感情。再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围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展开讨论和交流。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

教师还应注意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置小组组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课文内容复述的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2.任务驱动组合。

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任务驱动组合学习一般以2~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

任务驱动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上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初一上册第三单元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小组学生共同讨论,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整理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并指出其优劣,讨论交流后,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比如,教学“不要写错别字”后,开展找错别字活动,要求学生到自己的日记本、作文本上找错别字,到报纸、杂志上找错别字等;教学“正确使用字典和词典”后,开展查字、词典比赛,要求学生制作词语卡片等;教学说明文时,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研究教室里的盆栽枯萎的原因,运用学过的说明文写作知识写一篇介绍植物的说明文。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导学的作用,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体现了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道探讨,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初中语文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初中语文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课题研究方案

子课题名称/研究方向。

研究人员。

(四)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4、2、17---2014、3、2)。

(2)全组认真学习习近平五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试卷试题,研究学考动向,学习市统一阅卷情况及评分细节处理和注意事项。

(3)各子课题明确研究任务、方向,形成可预测的系统的研究策略。

形成各研究子课题规范的策略,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验证,各子课题进行阶段性报告。

第二阶段(2014、3、3---2014、6)。

对课题进行分析归纳,形成各研究子课题的实证总结报告。

初中八年级语文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情,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度。200字左右。

1.重读《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课》的相关段落,归纳心理描写的方法,如综合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作为自己仿写的指导。

2.选择自己熟悉的写作素材,是亲身经历过的心理历程。

今天是我第一次升旗,我端端正正地走上了升旗台。这时我的心里非常紧张,心砰砰地跳着,仿佛是一分钟里跳了一亿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心里紧张的程度)这时校长宣布:“升旗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随后,一阵雄壮的交响乐声回响在整个校园的上空,我忙抓起了升旗台上的绳子,开始用力地向下拉,心里想着妈妈对我说的话:“别害怕,别紧张,你一定会很出色地完成的。”终于,国旗升上了顶端,呼啦啦地迎风招展。我心里暗自高兴:“最紧张的时刻终于结束了。”(写出了升旗后的心理活动,轻松、愉快)。

这个片段真实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升旗时的紧张心理及升旗后的轻松心理,小作者都写得真切细腻,使文章显得丰富、生动。

学习仿写,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然后再想想自己怎样去仿点的写法,适当时也可以模仿一下。

当然,仿写只是写作入门的途径之一,想要真正把文章写好,除了懂得怎样仿写,还应学会变通和创新。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仿写,这节课,我们来当堂完成写作实践三:模仿课文《背影》《秋天的怀念》,写一篇亲情题材的文章,抒发对亲人的真挚情感。

小组交流《背影》《秋天的怀念》写作上可供借鉴的要点。

【明确】。

《背影》。

1.构思精巧,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

2.文章语言平实自然简洁,不造作,生活气息浓厚。

3.突出细节描写,感人至深。

《秋天的怀念》。

1.运用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母亲的坚韧、顽强。

2.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3.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学生确定描写对象,确定文章题目和仿写的点,开始写作。

写作完成后,组内同学互相根据评价表互评交流,修改完善。

初中八年级语文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体味优美语言的魅力,掌握塑造语言美的方法。

能化抽象为具体,化直白为含蓄,化无形为有形。

讲练结合(点拨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决定中考作文成绩的因素尽管很多,但从评卷实践来看,制约作文成绩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语言表达”。因为,在审题、结构、内容等方面不出现“硬伤”的前提下,语言成为感动“特殊读者”(评卷人)的主要因素。试想,赤日炎炎,挥汗如雨之时,评卷教师每天要评阅大量的试卷,难免身心疲倦。读着语言无味的文章,更加重了疲惫感。评卷时“一个读者,两三分钟”,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要打动评卷人,文采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科学备考中考作文,就不能不重视文采训练。而且,文采训练也易见成效。那么,如何进行文采训练最有效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黄山松,我读懂了你!

你能读懂黄山峭壁上的那株迎客松吗?

云缠它,雾绕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大自然仿佛容不得它的存在,定要除之而后快。然而,它不低头,不让步,不畏风刀雪斧的剔抉,在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声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切生之渴望、生之奋斗、生之抗争,都在这由苍松摇出的命运交响曲中展现出来了。

读黄山松,你不觉得我们的安徽正是一棵伟岸挺拔的劲松吗?

安徽,襟江带淮,千年激荡,几经兴衰,这片辽阔的大地上曾上演过多少群雄逐鹿、惊心动魄的故事啊!

这里曾经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老庄道学,三曹华章,新安文学,桐城散文……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出了多少人世沧桑;一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道出了安徽人民的勤劳和艰辛。

文房四宝,徽派建筑,芜湖铁画,黄梅戏,凤阳花鼓……这些,全是江淮儿女智慧的结晶啊!

千年前*了秦王朝残暴统治的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千年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无数勇士可歌可泣的事迹,无不印证了江淮儿女不畏压迫、抵御欺凌的铮铮铁骨。

黄山松,我读懂了你!黄山松,你是徽魂!

简评:本文立意深远,作者以“黄山松”为象征物,通过对黄山松的描写,表达了对安徽文化、安徽人民的精神的讴歌、赞美之情。从黄山松入手,切入口小,但能小中见大,虚实相间,构筑黄山松与“徽魂”的相似点。这篇文章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不止在于它的立意,语言也很值得我们学习,你认为语言好在哪里?(学生交流)文采飞扬是其一大特点,整散句交错使用,“引用+排比”的修辞,抒情酣畅,气势充沛,扩充了文章的,强化了对黄山松、对徽魂的赞美之情。

:

中考《考试说明》关于“有文采”是这样描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要做到使文章“有文采”,就要摒弃枯燥乏味干瘪的信息语言,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她是一棵孤单的树,忧愁宛如层层水雾将她笼罩。(借用比喻)。

她的忧愁“剪不断,理还乱”,恰如春水绵绵不绝。(借用古诗词)。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就从修辞和引用化用诗句的角度打造作文语言。

1、学生大声读一遍,初步感知语言文采的魅力。

2、提问:你认为这一段文字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

(1)比喻?将什么比作什么?有什么好处?——它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形象美。

(2)排比?有什么好处?——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气势,读起来很有感染力,具有气势美。二者合用形象开阔。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特点:比喻+排比(形象之中彰显气势之美)。

【例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爱迪生品读一千多次的失败,最终成功地发明电灯;越王勾践品读丧国的失败与苦涩,卧薪尝胆,最终一举灭吴雪辱;兰斯阿姆斯特朗品读癌症的痛苦,最终战胜了病魔,回到了深爱的自行车赛场。失败与痛苦是一种磨砺,一种考验,让真金在火炼中焕发光彩,让凤凰在浴火中涅盘重生。

1、学生大声读,初步感知语言文采的魅力。(学生交流)。

(1)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作者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列举了三个典型的史事。并且它们不是简单的堆积在一起,而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安排材料。这样不但营造了一种文化意境,而且语言动人。

(2)用对偶,严谨整齐,使语言具有对称美。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特点:排比+引用+对偶(气势之中蕴含深刻哲理)。

师:修辞,犹如语言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的插上几枝,那就会为我们的文章增添几分亮丽的色彩。(板书:巧用修辞)。

读惯了李清照“寻寻觅觅”的婉约窈窕,“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儿女情长,那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是不是如羽调商声转成黄钟大吕般出人意料呢?追本溯源,却是那乱离之世,家国之恨,才使这位柔肠百转的女词人对着滚滚湘江,一弯残月,把浅唱低吟换作仰天长啸。意外吗?不,这种变化是同情理紧密结合的。意外,是浮涌在情理玉颜上的一层薄纱,揭开了它隐隐约约的掩盖,情理露出了最意味深长的微笑。

[赏析]文段的画线处用到修辞中的设问,问后再答,能引起人的注意和思考,语段中的两个问句使材料很好地与话题相呼,与文题相合,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适时地用到修辞中的反问、设问,不仅能造成句式上的变化,还能让人随时明白文章的主题所在。

[小结]善用修辞是使文章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最常用的有绽放艺术的比喻,增强气势的排比,浓化情感的拟人,也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用到其它修辞手法,总之,为了文章的神采飞扬要善于巧用、妙用。

[学生练笔]。

1、展开联想,巧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以“母亲”为话题,写一组句子。(交流评点)。

示例: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

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辨不清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

老师小结:修辞用与不用,确实有着天壤之别!但要注意:多用并非越多越好,我们千万不能抓来就用,生搬硬套。修辞一定得用得自然、贴切,精妙,方能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否则只会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

老师陈述:古代诗文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许多诗词名句犹如一粒粒明珠,放射着迷人的光芒。因此,适当引用一些诗文名句,会使你的文章流光溢彩,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会体现考生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板书:化用诗文)。

【例3】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诗意地生活,抑或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指名读)。

老师提示:写作时适当地引用、仿用与化用古诗词文,可让作文语言锦上添花。但名句、诗文的运用,可以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明引,是指引用时明白指出所引文字的出处,我们刚才的用得都是明引;有时也可直接将引文编织在自己的语言中,属于“暗引”。

【例5】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学生练笔]。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让作文语言“靓丽”起来的两种方法,巧用修辞可以使形象美,化用诗文能达到古典美的效果,在写作中合用多法一定能美不胜收。

(板书:形象美古典美合用多法美不胜收)。

大家一定要在语言表达上狠下工夫,字斟句酌,精心锤炼,不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也应“言不细雕不入文”,为你的思想着上美丽的外衣。但是一定要注意“语言优美”不等于“语言炫耀”,不能因辞害意,影响文章内容的表达。请看一位考生作文片段:“诚信在哪里?诚信也许在维纳斯的断臂上,诚信也许在蒙娜丽莎的微笑里,诚信也许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传说中……”(屏显)这段文字就形式来说也许是美的,但写的是什么内容,让人很费解。过分刻意地追求形式,把形式作为第一性,必然事与愿违,妨碍作品内容的表达。事实上形式和内容应该是有机和谐的统一,对作品形式的惨淡经营必须和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苦苦探索相结合,才能收到预期的理想效果。语言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但只要大家积极自觉地阅读,表达时精心组织,你的作品语言就一定能靓起来。

以“思念”为话题,用引用的手法,写一段话。(交流评点)。

讲究文采。

巧用修辞形象美合用多法。

化用诗文古典美美不胜收。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小学习作多思教学研究课题方案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的音,形、义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8个字。区别:“长长”和“常常”这两个同音词。

2、读懂句、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的小英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9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情境教学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软件、录音机、生字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放软件或口述)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干尽了坏事。

他们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中国人民的血流成河。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与日本鬼子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人民群众也自动组织起来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其中有一个团叫儿童团,里面的团员都是和大家一样的小孩子。

现在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好听的音乐,注意听,然后我要问你问题的。(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提问:这首歌说到了一个小英雄是谁?(王二小)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放课文录音一次。

三、学习课文。

提问这篇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5个)在课文上标好序号。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图,看图听老师朗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2、王二小是什么人?(儿童团员)刚刚说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组织的团就叫儿童团,属于儿童团里的小朋友就是儿童团员了。

a、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3、出示两个句子。

b、王二小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读这两个句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常常”能否找个词来代替?(经常)这说明什么?(说明王二小经常给八路军放哨,不止一次。)。

4、现在老师再给你看一个词,也是读“常常”,(媒体出示“长长”,这个长长是指什么东西很长的意思,跟“常常”的意思是不同的)。

5、媒体出示选词填空。(即课后练习第3题)。

长长常常。

小军()帮助王爷爷取牛奶。

大象有一个()的鼻子。

6、课本上说王二小常常“放牛”和“放哨”两件事同时做,用了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的?(一边……一边……)为什么王二小要一边放牛,一边放哨呢?(这样做,既不耽误放牛,又可以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好,我们来看第二幅图,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二自然段)。

2、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听同学读了这一段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看图,大家看敌人凶不凶啊?(凶)。

请几位学生来表演敌人的凶狠样。

3、再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到敌人那么凶恶,王二小怕不怕啊?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

2、王二小是不是真的给敌人带路?(不是)“装着顺从”是什么意思?(不是真的,是假装给他带路)实际上把敌人带到了哪里?(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大家说王二小勇敢吗?聪明吗?(勇敢、聪明)。

3、请同学再把第三自然段读一遍。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地方不懂的吗?四面八方是什么意思?(指周围各个方向,说明敌人陷入了八路军的火力包围之中。)。

2、想想这一段应该怎样读?请同学来读,若没读出感觉,再听老师读,感受一下,应该怎样读?“突然”这一句要读得快一点,后一句小英雄王二小被杀害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既沉痛又惋惜)所以这一句要读得慢一点。

3、再一次全班读第三自然段。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是敌人胜利了,还是八路军胜利了?请男同学来读一下第五自然段。

2、请一位女同学来说,是谁胜利了?(八路军)。

那你们高不高兴啊?请你读出高兴的语气来,齐读。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王二小教学设计的内容。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关于。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生活态度。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不需要独立学习和竞争,而是让学生把相互帮助作为目标,把他人当作合作对象。首先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好处。在与别人的思维与观点的碰撞中能学到更多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合作中能学会如何交朋友以及如何与不同的人群交往;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能使学习变得更加生趣盎然。其次教师既是组织者,也要“蹲下身”,有时不妨把自己当作普通一生参与讨论,营造和谐宽松合作的课堂气氛。最后制定合作规则。如: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人人参与;不懂就问;提出不同意见要注意措词与礼节;批评时对事不对人;帮助别人却不要代替别人去做;少说或不说与合作讨论内容无关的话等等。可以说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

二、精心组织是保证。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们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班级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比如我在教《羚羊木雕》,文中结尾道“可是,这能全怪我吗?”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件事主要怪谁?”接着根据学生的观点把全班分为三组:一认为主要怪父母,二认为主要怪“我”,三认为主要怪万芳。然后要求三组学生先从文中、资料或生活实际中找出依据,再每组选出三位辩手,参加辩论赛。这种以学生观点或兴趣建立的合作学习小组,虽然打乱了学生的座位,有点乱,可如果组织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般的合作学习,每组以4-6人为宜,分组应考虑“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结对就近”的原则,此分组方法若分工明确,组织得当,效果很好。

对于合作学习小组,我们还可以不定期进行重组,并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组内应设组长、副组长各一人,分设学科小组长记。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副组长的主要职责负责纪律和协助组长的工作,学科小组长负责该学科的课堂活动及学科常规管理。(2)科学的评价机制。课堂展示分等级评价,鼓励教会后进生,关注后进生的课堂表现。(3)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精心组织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的保证。

三、优化内容是关键。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比如教学鲁迅的散文《雪》,在学生整体感知作者笔下南方的雪和北方雪的特点,在阅读后面对本文的赏析,初步把握文章的主题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更喜欢南方的雪,还是更喜欢北方的雪?请说出依据。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大组中又分为若干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可以说学习内容的优化是合作学习取得实效的关键。

四、及时干预有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教师的干预不可忽视。教师要适当介入,比如要特别关爱极少发言者,要适时把讨论引向深入。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就要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你可以这样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还是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很多学生在讨论时都认为父母重财轻义,我就启发道:

“羚羊木雕在父母的眼里仅仅是因为它的价钱吗?”学生思考讨论后觉得,羚羊木雕是父亲从遥远的非洲带回来的,蕴含着父母的爱,哪能轻易送人呢?从而把学习引向深入。因而我们要掌握介入的时机,使合作学习有序有实效。

五、总结评价促发展。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的特征是“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也无论是对小组集体评价还是对个人评价,都必须“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例如: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内容、频次、效度,小组成员的参与度,达成小组研究结果的方式等等,都应当成为对集体的过程评价的重要观察视角;个人对分担任务的态度,执行及完成情况,小组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如何与同伴互助合作,个人对问题研究的贡献(是否有创新),个人达成研究结果的方式以及对集体研究结果的作用等等,则应当成为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的视角。我们应该多用此类的评价:“你们小组„„真是充满活力的团队!”“第几小组讨论时没讲一句废话,真是不容易,真是一支高效率的团队。”„„总之,合理的评价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思维的迸溅中产生思想的火花。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小学习作多思教学研究课题方案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学习小英雄王二小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2、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理解图意。

3、了解王二小对敌斗争的经过,知道王二小是为帮助八路军消灭日本鬼子而光荣牺牲的小英雄。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5、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练习用“常常”、“帮助”各写一句话。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儿童团员、放哨、扫荡、顺从、埋伏圈。

2.“帮助、英雄”几个字笔画较多,易错地方要多强调。

3、教给学生怎样造句。

教学难点:

1、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不要背诵课文)。

2、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课文有一定困难。

一、揭示课题,情景识字。

2、老师来考考你们,听了这首歌,你知道这首歌是歌唱谁的吗?(根据回答,板书王二小)那王二小他会一种本领,这个本领是什么呢?放牛。

3、王二小不仅是位放牛娃,还是一位小英雄呢。想不想跟英雄交朋友啊。赶快把他请出来吧!谁来叫叫他的名字,(找一个孩子来读课题)。

学生可能会说在别人的名字里或者读故事的时候见过。

大家可真会观察,在生活以及阅读中识字是一种非常好的识字方法。我们一起再来叫叫他的名字吧!

一个小孩子就能够被称为是小英雄,可真了不起,我们赶紧读读课文,来认识一下他吧!(3分钟)。

二、小组合作,解决生字。

自学环节一。

在读的时候老师有三个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读,边读边标出自然段。(3分钟)。

2、把你在预习时在课文中圈出的我会认的字,一个字读三遍。(1分钟)。

3、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黑板上的词语,不能解决的一会儿小组来解决。(1分钟)。

完成一个小任务,请你在下面画一个对号,全部完成用姿势告诉老师。

小组合作环节一。

1、组长逐个询问伙伴,你们还有哪个词语不认识?然后,小组内其他成员帮助他解决不认识字的字音。(2分钟)。

2、组长带领学习伙伴读词语。(可以采用这些方法:齐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男女赛读)(2分钟)。

3、小组内讨论展示的方法。(可开火车读、一人读一行、男女赛读),讨论之后,在组内练习两遍。(1分钟)。

刚才大家读得可真认真,想不想来展示一下?

其他小组在读的时候要求先对这组进行评论。然后再展示读。

如果几个小组站起来同时展示,可以让方法相同的小组来比赛。(2分钟)。

三、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自学环节二。

1、自己来读一读这些生字,一个字给他找两个词语朋友。(2分钟)。

2、读完之后,找两个你认为你最得意的两个字的识字方法,一会儿小组内来交流一下。(1分钟)。

小组合作环节二。

想不想把你的学习成果和你的伙伴交流一下?赶快在小组内来说一说你最得意的两个字的识字方法吧,一个人在说的时候,其它人注意补充。注意小组内交流时,如果你们两个是一样的不要再交流。

要求。

1、组长按顺序要求每位伙伴交流自己最得意的两个字的识字方法。(2分钟)。

2、小组内讨论一会儿在全班交流的四个字。一人说识字方法,其它三个人组词或者说句子。在组内练习一遍。(2分钟)。

全班交流。

王方法:减一减,玉减去一点。组词:大王、王子。

助方法:加一加。组词:帮助、助手。

哨方法:熟字换偏旁,消。组词:口哨、哨兵、吹哨。

敌方法:熟字加偏旁,舌加反文旁。组词:敌人、敌情。

荡方法:熟字加偏旁,草字头加汤。组词:扫荡、坦荡荡。

顺方法:熟字加偏旁。组词:顺路、顺便。

突方法:熟字加偏旁,组词:突然、突出。

枪方法:熟字换偏旁,抢。组词:枪声。

杀方法:猜谜语的方法。杀害、杀掉。

害方法:组词。害怕、厉害。

英方法:熟字加偏旁。英雄、蒲公英。

雄方法:组词。雄大、英雄。

冲方法:熟字加偏旁。向前冲、冲水、冲洗。

部方法:形近字,都。组词:部首、部分。

交流分享时要求:一个小组到前面来说,说完一个字时其他人补充词语或句子。

特别注意:助、杀、雄学生在说识字方法时有一定的难度,用组词的方法即可,鼓励孩子用猜谜语的方法。

今天大家顺利的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老师送你们一个大拇指。(12分钟)。

三、生字回文(3分钟)。

生字宝宝现在回到了句子中,你还认识他们吗?赶快自己来读一读吧!

出示句子。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敌人来扫荡,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指名读,其他人读的时候可以说“我想跟他比一比”“我来评价一下”。

四、开心写字(3分钟)。

这节课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顺利的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下面到了我们的开心写字时间了。

1、出示带有田字格的“王”字。

这个字我们不但要会认,还要把它写漂亮,仔细观察怎么写好它。(生观察说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师范写学生练写。特别注意:三个横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2、下边我们再来写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出示带有田字格的“从”

请学生观察后指名说,这个字有什么特点。左右都是人,但是左边的最后一笔是点,左右宽度基本相同。

师范写,学生描红并练写这两个字。

3、评比展示,请一名小朋友上台展示,然后同桌互评。你认为你的同桌写的好就送它一个大拇指,不好,你就帮帮他。

五、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接近了尾声,在课堂上你们把自己的优秀、聪明展示给了大家,你们是最棒的。下节课我们就走走课文去仔细了解一下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王二小教学设计的内容。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初中语文课本教学设计方案精选

教学目的:

1、诵读全文,体会作者情感。

2、按照游览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

1、背诵全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课内容较多,教参建议两课时学完,我设想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能调动起学生借助多种感官接受知识的特点,特拟定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进程:。

一、导课:

以“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导入写景散文《小石潭记》的学习。(课件展示:“驴不胜怒,蹄之……”的画面)。

二、预习情况检测:

1、解释(课件展示)。

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

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

2、理解(课件展示)。

全石以为底斗折蛇行凄神寒骨。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展示:朗读录音)。

四、分析课文内容:(朗读――思考―讨论――分析――点拨相结合)。

(课件展示: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2、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3、溪流和溪岸有什么特点?)。

五、分析写景顺序:(课件展示)。

小结:景色特点:

石奇树美水清鱼乐。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写景顺序:

按照游览的顺序,即:游踪。

发现――近观――远望――感受。

六、体会并感悟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考:(课件展示)。

2、浏览重叠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3、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

小结: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七、学生自读、齐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

八、检查学习效果:(课件展示)。

背诵向导。

九、小结全文: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十、知识迁移(课件展示:景物图片)。

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再尝试用语言描绘,注意学习作者的写法。

十一、板书设计。

柳宗元。

景美情凄。

情景交融。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小学习作多思教学研究课题方案网友来稿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水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时安排]二课时。

[双色ab案]。

a案。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将根据儿童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点,以孩子普遍喜爱的谜语导入。在教学生认字的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遵照《课标》随文识字的要求在读书中识字。在识记过程中方法多样,方式灵活,注重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讲多读,引导学生明白不同语句用不同语气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自已感知课文。并利用童趣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条谜语,你能猜出谜底吗?

师说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学生猜,随机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带着问题我是什么试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生字,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样把每一个字读准确的,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4.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词卡片,师相机指导正音。

重点指导读准以下字、词:

zaozai。

躁灾。

暴躁灌溉冲毁灾害睡觉散步飘浮。

5.小组分别交流识字方法。

6.分小组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没有钩;四点底的四点不同的排列方向。

4.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检测巩固识字。

1.点名读课后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2.分小组比赛读,加强记忆。

五、作业。

1.多向交流记字方法(小组交*交流)。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给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言语激趣,引入课文学习.

小朋友,聪明的你知道我是什么了吗?请你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抓重点段进行朗读感悟.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我是水的?(找出第三自然段)。

1.自己练读,评议指导:

你的朗读很流利,你想听听水自己是怎么说的吗?

2.(课件出示水滴):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

(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读出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时的不同语气。

4.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生自由放声朗读。

(课件设计与上同,语言内容变化。)。

(3).生自由找、画,师随机板书:(汽、云、雨、雹子、雪)。

(4).出示课件:你最喜欢我的哪种样子啊,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课件设计出现江河、小溪、大海三处不同的水珠,形态各异。)。

学生分别找出不同自然段进行赛读、点评。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组合作读第四自然段,老师巡视辅导。

(2)引导学生在反复练读中体会水温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3)提出不懂的词语,相机理解温和、暴躁、灌溉、淹没、冲毁、灾害等词语的意思。

(4)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水不同的状态和温和、暴躁的双面性,齐读课文。

(5)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反馈。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

四、拓展思维。

1.水是我们亲密的朋友,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水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好事吗?

2.说话练习。

用假如我是水结合课文中介绍的知识说一段话。

五、作业。

1.把今天新认识的字读给父母或朋友听听。

2.找找水的资料,看看我国水资源情况怎样。

b案。

[设计思路]:

本教案的主要特点是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合作识字,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教学中,先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解决课文中会认字,会写字的基础知识问题。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自悟课文内容。小组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个性化朗读和表演。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师生一起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老师描述班上一个学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让其他学生猜一猜看是谁。)后,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还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重点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的字音。

如:躁、灾、庄稼中的稼是轻声。

3.读书、质疑。

再次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词语、句子)。

三、识字。

1.出示课文中会认字11个,引导学生小组互认。

2.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卡片、生字词。

4.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进行检测。

5.分组开始比赛读、随机正音,表扬。

6.分男女生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学生自由观察。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

4.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师重点指导两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

6.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五、自主学习。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边表演边读,和好朋友一起读。

(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有效地学习。)。

六、汇报。

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说说你给生字找了哪些朋友。(可以给生字组一些什么词)。

2.请你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听。

3.试着表演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二、启发思考。

(一)出示问题。

1.水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变成什么呢?

2.你除了知道水会变化以外,还知道有关水的什么知识吗?

(二)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弄懂以上的问题。

(三)交流学习方法。

1.小组读书,边读边找。

2.用表格的形式表现水的变化。

3.用图示表现水的变化过程。

4.用画画的形式体现水的变化。

5.用查资料反馈的形式理解水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给各小组适当指点,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分小组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

2.教师深入各小组,参加各小组的自主学习,因生而易,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

四、展示自学成果。

1.分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1)读出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2)用图示法演示水的不同状态。

(3)分小组读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

(4)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可以适当改用自己的语言,能简单复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就行。)。

2.教师随机用课件结合学生的汇报,帮助全体学生巩固认识,加深理解。

3.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特别表扬会合作,方法新颖的小组。

五、拓展。

1.你还知道水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六、指导感情朗读。

1.用课件(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水滴教我读书的方式(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告诉学生为了体现水在不同状况下的不同表现,我们读书的语气、语速也不一样。

2.学生进行阅读挑战赛。

七、演一演、背一背。

1.请出代表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六名同学上台表演读,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2.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

1.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的变化,分别画出水不同的样子,并分别配上词语或一句话。

教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在这两套教案的上课伊始,分别采用猜谜语和游戏两种儿童喜爱的感兴趣的,而且易于接受的形式,导入教学。为学习后面的学习激起了强烈的渴望。

而在形式多样的阅读过程中,注入课评展示和语言渲染,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边体验。这一点正是依照《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要求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总结、体验、感悟。

从学生课堂反映和课后作业情况来看,我的兴趣导入注重体验的设计效果是非常好的。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它以人为本,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较好的帮助。

我于20xx年开始对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经验,来谈一谈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看法。

一、制定常规,形成习惯。

由于一些班主任在座位安排上主要根据成绩、身高和纪律,较少考虑学生性别、个性、气质、基础等因素,而日常课堂教学如果简单的把前后桌的同学分成一组,就很容易造成各组之间水平相差悬殊。如此能力较强的一组,很容易地成为活动中的“明星”。反之,弱势学习小组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受挫而成为旁观者,使小组合作学习失去意义。一些班别的小组虽然精心设计,并且是名实相符的,但是也存在合作学习的学生个体各自的参与程度严重不均的问题。学习优秀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思维活跃,俨然是小组中的“权威”,其他学生则似乎成了“多余人”,懒于思考,坐享他人之成。这使得合作学习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因此,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相互尊重、差异互补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的关键,“让每一个人都动起来”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首先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亲和等把四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充分发挥组长的带头作用,鼓励不爱讲话的同学先说、多说,教会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可以避免优生“唱戏”,差生“观戏”的局面出现,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自主性,产生强烈的内驱力,使全体都得到了锻炼。例如: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收集资料、分享资源、讨论疑惑、代表发言、整理组合新的内容,每个小组角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样,保证了每个组员的全程有效参与,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能活跃语文课堂气氛,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为了确保教学程序有效的展开,小组内必须对组员进行明确的的分工。一般我们先选出一名工作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以安排任务,监督进程。其他成员或是记录员,或是汇报员,或是其他的角色,小组长再根据本组组员的能力情况,选用相对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探究、讨论、交流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在小组内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授《让细节描写扮靓文章》一课,我事先给学生分发了一篇中考失分作文,在教授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后,我要求学生对作文进行细节补加,学生做完后,要求先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选出一篇共同修改,最后请汇报员综合大家的意见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这样,全班42名同学全部进行了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些活动性或操作性强的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给组内成员安排不同的任务。例如学习了《孔乙己》一课,学生表演课本剧时,我要求每组推荐一名导演,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在组长带领下讨论分工合作。一会儿工夫,节目就开始了,孔乙己、小伙计、店掌柜、长衣帮、短衣帮、小孩子等先后出场,生动的话语,形象的动作,同学们演得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了共鸣,小组合作演课本剧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想象与创造能力,又激发了兴趣,增强了合作意识。

二、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为了确保语文教学小组的高效合作,语文教师对古诗文、文言文、现代文、作文讲评课教学,也应摸索出相应的较为固定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有规律可循。

比如,对文言文教学,我的方法是:

前半节课----组内预习:

第一步:组内读文(自读,轮读,齐读)(每种文体的文章都有这个步骤)。

第二步:自译,快速翻译并画出不会之处。

第三步:组内合作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解释题目,查看教辅书,翻译全文。

后半节课----教师分配任务,各组完成。

步骤:翻译句子----解释字词(主要是识记生僻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说明句子的作用----概括段意----设计要提问的问题(1~2个)----组内试讲。

有了明确的学习方法,课堂上的无效教学大大地减少了,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活而有序”。

三、加强指导,培养习惯。

为了使课堂教学顺利的推进,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方法外,语文教师还需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培养学生欣赏同伴的习惯,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有了这些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做到“活而不乱”。

四、创设氛围,以生为本。

为了能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语文教师还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不同学科的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宽松、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共性”。因此,教师要在语文课堂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学习工作,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倦。”因此,教师要充分创设合作氛围,以生为本,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之前,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找找有关春天的歌曲,摘录有关春天的优美词句,在上课之前去体验、去感受春天的美。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分享,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高。

不管教师创设的情境有多吸引人,学生参与的热情有多高,能够一帆风顺、毫无困难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毕竟是少数。要使学生在困难和挫折中依然积极、主动地去想办法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教师全程观察、督促鼓励、即时帮助非常关键。例如文言文学习初期比较困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在他们遇到困难、思路受阻时,适当启发、点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待、欣赏、鼓励、理解和帮助无处不在。

对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例如小组评改作文,教师应做好示范,适时引导。可以先印发两篇中等水平的文章,对其中的一篇精评,以给学生做示范。另一篇文章让学生分小组当场修改,小组讨论哪些地方应该改,哪些地方写得精彩,要求各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简评,最后,组长对习作做总结,写出本文的赏析感悟。教师始终在学生中间,帮助学生解决发现的问题。教师的点评既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又使学生思维得到升华,体现教师的主导角色。

五、规范评价,激发热情。

1、等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很有意义的评价建议:“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法,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资料。”我设计一份“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成长记录”,其中包括“课堂表现”、“合作主持语文学习活动”、“合作参与语文课外活动”、“课内外作文评价”、“合作态度”、“写作及参赛成果”等项目,每周开一次小组长会议评价,从而指导下周的学习。我认为语文和其他科目不一样,不应该以分值来衡量,而应该以“优、良、中”三个档次来衡量。

2、情感评价。

课堂上引导学生注意倾听,评价到位。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首先要耐心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时要善于倾听他人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还要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各种不同意见难以统一时,学会保留自己的见解,以便进一步探讨。反馈评价时将学生的自评、互评与老师师评相结合,其次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合作的情感、态度、表现等及时进行恰当的点评。

3、注意评价的技巧,重视小组结论。

合作结束进行发言汇报时,教师要引导各小组的代表汇报时,把“我认为”,表达为“我们认为”。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应该把常常说的“你说得真好”表达为“你们说得真好”。这样的评价使学生认为教师评价的不是最后发言者的功劳而是小组的功劳,并为小组而骄傲。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小组结论。

中学生蕴藏着极为丰富和巨大的创造潜能,关键是我们的教育能否提供他们发挥其创造潜能的机会。合作性学习的适时提出,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的,尤其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的,有利于他们的探究与创新。抓住合作学习的特点,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在语文课堂上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成长,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初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调查报告

2、在我校课题研究小组的统一安排指引下,对七至九年级3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发出320份,收回320份。

4、调查方式:阅卷法、谈话法。

(一)学生自主学习方面问题设置。

自主学习体现人数及配比。

其它。

学习中遇到不懂处。

自己查书思考的108人,占34%大部分是等待老师上课解答或向老师请教。

如何参与课堂活动。

自主思考、讨论、请教107人,占33%多数是课堂上有问才回答。

学习情况。

自主的120人,占38%布置才看,我乱翻一通现象严重。

查找相关资料。

主动者120人,占38%有兴趣才找和没条件占62%。

希望怎样学习。

自主学习,有问题向老师和他人请教132人,占41%等待讲解占59%。

作业自主性。

能主动完成任务64人,占20%不得不完成20%,能完成任务55%,完不成5%。

经常参与160人,占50%有时参与36%,没兴趣占14%。

作业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

与师生一起讨论170人,占53%放弃或小试后放弃150人。

是否常与别人计记交流。

喜欢与别人讨论交流144人,占45%有时讨论和不讨论176人,占55%。

合作探究性学习已有良好的开端,有待提高和加强引导训练,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还是积极的,但在谈话中发现,有些学生不能积极承担合作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共同完成和互助性学习不足,农村教室中小组合作的客观条件不成熟。

(三)学生对学法的选择。

掌握学习方法。

自己有一套方法和借鉴别人的方法121人,占38%除交之外别无办法占62%。

喜欢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153人,占48%靠老师教或家教164人,占52%。

学生对学习方式选择和方法是喜忧参半,有一部分学生尝到了好的学习方式的甜头,有些人漫无目的,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不习惯主动获取知识。

(四)对教师方法方面。

对老师采用多种多样方法教学的看法。

认为很好,气氛活跃,有积极性和主动性211人,占66%只有少数态度不明。

你喜欢的老师。

幽默、风趣、不拖堂,采用多种方法激发积极性233人,占73%。

(五)学生对课堂教学意见和建议。

为了能在教学中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搞好校本教研。通过调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与启示。

1、教师方面:问卷中反映学生喜欢幽默、风趣、不拖堂并能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保持一颗童心,以积极活泼的姿态面对学生,打破教学中传统的“师为生纲”的定式、平等的、和谐的、幽默的走近学生,并与之作心与心的交流。不拖堂,还学生自由、自主、快乐的生活、放松休息,为下节课作充分准备。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点很重要,要求我们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并运用到不同的课堂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并朝着自主、合作、探究的轨道上走,让学生变成我想学、我能学和我会学!教师要授之于渔,不可授之于鱼。教育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方法适当,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