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设计范文(17篇)

时间:2023-12-05 22:25:07 作者:温柔雨

梦想是一种创造未来的力量,它激励我们不断创新和追求卓越。下面是一些梦想的定义和解读,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和探讨梦想的真正含义。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提高理解能力。

4、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更好地理解全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马丁•路德•金遗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40多年前的8月28日,即1963年8月28日,在美国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天,美国25万人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集会,浩浩荡荡地从华盛顿纪念碑出发,分两路游行到林肯纪念堂。在林肯纪念堂前,一位30多岁的黑人汉子被众多黑人簇拥着,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演讲,这次演讲就是举世闻名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黑人就是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多媒体显示马丁•路德•金遗像)。

2、背景简介。

三、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或指定学生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

1、多媒体显示: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2、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发言。

明确:(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五、学生精读课文,分组计论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

1、学生讨论,各组组长组织学生发言,组长做好记录。

2、选交流较好的小组 面向全体同学发言,其佘各组点评。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六、布置作业。

2、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问题探究。

二、读课文的第二.三部分,有意识地指导同学们诵读本部分中的重点段落,并注意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而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1、诵读课文,注意情感的分配、语调的缓急和语音的轻重。

2、请同学们试读课文的2、3自然段。

(2)学生再读以上两段,同学之间互评。

3、学生试读第5、7、8段。

(2)学生再读以上段落,大家互评。

4、同学再读10到14自然段。

(2)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5.朗读第18段到第25段.

(2)学生声情并茂朗读第18~25段。

三、总结归纳演讲词的特点。

1、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联系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张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秋天”与“酷暑”分别指什么?)。

3、课文第26段到课文结尾,谈一谈自已在朗读时,是如何处理的?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  。

第2、3小题由学生自主回答,教师以鼓励为主。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的17段到结尾。 。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设计

1、知识与技能: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和主张;体会演讲稿中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1、体悟马丁路德金崇高的献身精神。

2、体会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理解马丁路德金崇高使命以及献身精神所产生的时代背景。

1课时。

同学们:1963年8月28日,25万名美国黑人群众聚集在华盛顿,举行了和平示威集会,争取应该属于他们的自由、民主权利。在这次集会上,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演讲词,一起来感受这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演讲中震撼人心的力量。

提示:这是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讲词,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感情和气势。教师给学生范读第二段。然后学生自己读,并且思考以下问题:

1、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梦想。

2、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3、马丁路德金主张怎样去实现梦想。

问题导入:这是一篇富有文采,热情洋溢的演讲,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请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或几段,大声地朗读,并且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出示朗读要求:感情充沛,掌握好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由总结出演讲稿语言方面的特点:

“学贵有疑”,同学们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是否还存在疑问,是否有新的发现。请大胆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探讨。(预设: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或者他有哪些精神品质?)。

请同学们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段简短的演讲词,表明你对未来的展望。(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1、师生配乐朗诵诗人国风的诗歌《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大地不再凄凉没有破坏、掠夺和污染秀美的江河一片蔚蓝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将化为美好的希望让我们携起手来,迎接这一天的来临用我们的爱实现梦想。

2、结束语:同学们,我们今天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通过无数人的血与泪熔铸而成的。请让我们珍惜时光,珍重生活,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吧!也让我们一起祈祷:愿全人类美梦成真!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马丁路德金。

梦想:平等、自由、正义、友爱。

热爱和平。

原因:没有兑现承诺。

崇高的理想。

主张:非暴力。

有恒心。

有信心。

坚定的信念。

多用修辞:排比、比喻。

增强气势、感染力。

多用整句多用整句。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鉴赏课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

2、共同鉴赏,讨论交流,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仿写中进一步体会演讲的要求。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要点,写出每段大意;

2、查找有关马丁•路德•金的生平资料及本次演讲的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两千两百多年前亚圣孟子曾经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敬他,而在此两千年后的1963年在美国也有一个人高喊出“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他就是人类良知的代表,黑人世界的明星——马丁•路德•金。

请同学介绍马丁•路德•金。(多媒体同时展示相关图片)。

明确:1、梦想是什么: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拥有正义和自由;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概括:用非暴力手段争取自由、民主、平等)。

2、为什么要实现: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社会将出现动荡。

3、怎样实现:采用非暴力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三、赏读——演讲一定要煽情,一定要让听众与自己产生共鸣,作为一位黑人政治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一定是充满激情而又极富感召力的(多媒体播放一段马丁•路德•金演讲的原声录音),虽然他讲的是英文,我们也听不大清楚,但仍能受到他的激情的感染,请大家散读一遍课文,讨论一下,文中哪些地方最有感染力,为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多媒体显示问题)。

散读、讨论、交流、朗读(个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相结合)。

第2、3自然段——明确: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已”、“故土家园”。第三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权利”。

第5、7、8段——明确:经过3、4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者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至于7、8自然段,因其内容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它的语调是平和的。是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

10到14自然段——明确: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公的质问,作者定会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又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好演讲一定要煽情,但要把握好一个度。

第18段到第25段——明确:本段快要接近演讲的尾声,从内容上讲是对末来的展望与描绘,和前边一段相比,应舒缓一些。作者驰骋想像。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深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末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未想,说黑人之未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

教师小结——这就是马丁•路德•金,一个杰出的黑人政治领袖,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他是用心在演讲,他是用生命在呼唤。

四、拓展——从他的演讲中,我们感受到他的深情,他的憧憬,其实作为学生,我相信每一位同学也都有自己的梦想,课前我请大家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过一篇作文,下面请几位同学也以演讲的形式来跟大家分享他的梦想。

五、课后作业——请每位同学把自己写的《我有一个梦想》修改成演讲稿,整理在随笔本上。

六、教案说明——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想就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从对教材的理解方面。

本篇课文是我们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三篇自读课文,是一篇演说词。旨在培养学生能进行自主鉴赏,善于思考,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我们的学生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要担负起开创未来,繁荣祖国的重任,这一点是他们所应具备的。所以这篇文章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我们有责任把它上好。

2、从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方面。

在本堂课中,我采用指导----活动的教学模式。现在我们老师绝不能再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了。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进程也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始终贯穿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和预习质疑,在课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组织小组讨论,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想与做法方面。

二期课改告诉我们,我们教师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自然有它的工具性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语文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必须的,但我认为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这些基础知识与技能,我们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领悟点什么,对于他们的学习甚至生活上还有哪些实际的好处,这是我们老师应该要教育与培养的。就这篇文章而言,我觉得是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情感体验的绝佳途径,现代的学生,特别是寄宿制高中的学生,相对封闭的生活学习方式已使他们身心俱疲,本文涌动的激情正是唤起他们蓬勃生机的很好媒介。

4、从教学目标方面。

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真正的生活、思索则同样可贵。所以在课上我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新念,在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得有针对性,有实用性。

七、教学反思——这堂课的亮点在于后两部分的赏读和拓展,可以充分的体现二期课改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理念,但课前若没有充分的准备,是不会达到这样的效果的,于是我想,是不是每节课都能有这样充分的准备呢当然不能,可是怎样才能解决时间紧,课文多,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少的矛盾,这只有靠我们不断地总结,不断的努力。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二、 体会演讲思路的逻辑性。 。

教学难点 : 。

一、 文章的整体思路发展 。

教学流程: 。

一、 导入  语 。

1、请同学说说当你在学习烦闷时是什么支持你继续学习? 。

2、请同学欣赏下面的一段话 。

二、 简介作家 。

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 。

三、 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说辞的时代背景(六十年代民权运动) 。

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

我们现在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看看有哪些段落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的。 。

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

现在,请根据这六个排比,具体说说“梦想”的内容: 。

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 。

拥有正义和自由 。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

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

小节:这六个句子不但极具气势、形式整齐。而且,内在逻辑严密。 。

引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一个可以和马丁媲美的人物——墨子 。

在战国时代,他就提出了兼爱非攻思想,希望天下人人平等 。

八、 怎样实现梦想?段落是——6——16段(40字内) 。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

      要分析文章的层次,主要是抓议论和评论性的句子 。

小节:要让文章写得层次分明,需要注意逻辑关系 。

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不但体现在段落之间,而且在某些段落内部也同样严谨举例: 。

课文一、二段,齐读一遍。 。

第一段作者告诉了什么?和第二段怎样联系起来的?废奴是灯塔 。

(然而,连词来连接,联系紧密,当然也方便听众理解) 。

请画出第二段四句话之间关系的结构图(并列、递进、总分) 。

(1) 总(2)(3)分(4)总为什么? 。

穷困的孤岛:黑人穷困而孤立无援 。

十一、在马丁逝世后的今天,你认为在美国,马丁的梦想实现了吗?

《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我有一个梦想》是苏教版语文课本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英名与事业”板块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演讲稿,作者马丁·路德·金作为一名杰出的黑人领袖,他的演讲说出了黑人的心声,对于黑人的苦难、对美国政府的不公对待、对自由幸福的向往他慷慨陈词;同时,作为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崇尚和平,反对暴力,面对“等待在正义之宫心急如焚”的人们,他恳切地呼吁,耐心地劝导、说服“不要采取错误的手段”;作为一名基督教牧师,他的演讲有《圣经》修辞的影响,借助了对比、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词句优美,极富感染力。

2·学生分析:

对于“黑奴”的历史及美国黑人的情况,学生可能还不了解,为了能更好的走进文本,适当补充相关知识。本文词句优美,有学生可能在朗读时处理为朗诵,应让学生了解演讲与朗诵的区别。

4·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思路,了解“我有一个梦想”的内涵,理解作者结构安排中体现的演讲智慧。

(2)·在模拟演讲中感受作者追求自由平等的强烈愿望、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及对和平的推崇。

(3)·在点评分析时总结演讲的特点:听众意识。

(4)·在了解历史时,体悟“英名与事业”的板块内涵,激发为人类进步而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

5·教学设想:

我把这篇文章当作演讲的例文来教,希望学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演讲,并通过模拟演讲体会演讲的特点,实践演讲的技巧;同时又要兼顾与专题、板块内容的融合,让学生思考“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改善人类生存状况,推动人类进步的伟大梦想;了解作者的“英名与事业”,激发激发为人类进步而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

6·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堂教学。

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1·通读全文,找出相关段落,概括回答以下这几个问题。

(2)·如何理解“这个梦想是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4)·怎样实现这个梦想?

2·选取你认为富有感染力的段落,熟读成诵,体会情感,准备模拟演讲。

(二)教学过程。

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了解“我有一个梦想”的内涵,理解作者结构安排中体现的演讲智慧。补充历史资料,创设情境。在模拟演讲中感受作者追求自由平等的强烈愿望、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及对和平的推崇。在点评分析时总结演讲的特点:听众意识。在了解演讲之后的历史时,体悟“英名与事业”的板块内涵,激发为人类进步而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

1·走进历史,创设情境。

见ppt。

2·了解“我有一个梦想”的内涵,理解作者结构安排中体现的演讲智慧。

民主、自由、公正。

(2)·如何理解“这个梦想是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补充:

1866年生效的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规定了黑人作为t“_parent“美国公民的权利,使其得到在法律之下平等的保护。随后的1870年第十五修正案给予所有美国公民以选举权,无论他们的“种族、肤色或是否曾是奴隶”。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体会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

1.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强烈的感情色彩。

2.体会本文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特色。

学习时数   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作者与背景介绍。

1、 马丁•路德•金(1929~1968),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2、背景简介。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二、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

2、黑人处在怎样的处境?请提取文中的词语进行概括。(理解黑人悲惨处境)。

3、比较阅读,删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4、概括为什么要实现梦想的原因和目的。(60字内)。

5、怎样实现梦想?(40字内)。

三、学习课文思路。

对比以前的议论文,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没有按提出观点--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非常新颖。逻辑上环环相扣,非常严密,别致。梦想放在后边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引人思索让人振奋,影响深刻。

(提示:要分析文章的层次主要是抓议论和评论性的句子要让文章写得层次分明,需要注意逻辑关系。)。

参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三部分(17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补充: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

四、拓展训练:

出示四画面。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成山、沙尘暴。让学生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恶化的渴望。

参考:

我有一个梦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成山,让每一个孩子在绿树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长。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设计

本篇课文是我们语文新教材第三单元第三篇自读课文,是一篇演说词。旨在培养学生能进行自主鉴赏,善于思考,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

在本堂课中,我采用指导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进程也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期望贯穿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和预习质疑,在课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组织小组讨论,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期课改告诉我们,我们教师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自然有它的工具性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语文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必须的,但我认为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这些基础知识与技能,我们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领悟点什么,对于他们的学习甚至生活上还有哪些实际的好处,这是我们老师应该要教育与培养的。就这篇文章而言,我觉得是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情感体验的绝佳途径,现代的学生,特别是高中的学生,相对封闭的生活学习方式已使他们身心俱疲,本文涌动的激情正是唤起他们蓬勃生机的很好媒介。

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真正的生活、思索则同样可贵。所以在课上我意图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新念,在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得有针对性,有实用性。

《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1、揣摩重点语段的含义及感情色彩。

2、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2、合作探究非暴力主义的精神内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2、树立学生热爱祖国、追寻和平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读中揣摩重点语段的含义及感情色彩,把握作者情感。

2、树立学生热爱祖国、追寻和平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难点】。

1、探究非暴力主义的内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梦想有一天,能够站在更广阔的讲台上展示自我,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我们一起朗读,一起思考,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感谢今天,感谢你们。

刚才我说了我的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马丁·路德·金。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马丁·路德·金,去聆听他的梦想。

二、分析文本,指导朗读。

1、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

明确:人人生而平等。

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要把它作为梦想来追求?请在文章找到相关的内容。

明确:第2自然段。

请你把找到的内容带着自己的理解展示给大家。

马丁·路德·金是怎样来描述黑人现在的生活的?有哪些关键词?

明确:镣铐、枷锁、蜷缩、穷困的孤岛、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马丁·路德·金看到自己的黑人兄弟受到了这样的迫害内心是怎样的?

愤怒、痛苦、悲伤等等。所以在读的时候要沉痛有力。

作为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要读的充满激情,三个连续的“一百年后的今天”读时要一气呵成,并且每一次语调都要比前一次有所提升。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一起朗读本段文字。

2、本自然段用形象化的语言体现了美国黑人生活的悲惨遭遇。现在就让我们回到那个特殊的时代去感受一个普通的美国黑人家庭生活。

(口述,创设情境)。

然而这个人他在哪儿呢?展示图片。

随机点一至两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同学们,当你看到自己的同胞被如此残忍的屠戮你会怎么做?

三、合作探究。

3、马丁·路德·金呼吁大家采用怎样的斗争方式?请在文中找出依据。

用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板书)。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3.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4.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简介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

2.教师课堂播放课件《马丁·路德·金》和《我有一个梦想》的音频片断。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怎样划分本文的演讲思路?

讨论后明确: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第二部分(7-16)段,陈述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第三部分(17-32)段,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第一部分是这次游行活动的原因,也是演讲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这次活动的策略与目标,也是演讲的发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讲的高潮与结局。

讨论后明确: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下梦想》的灵魂。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词的主线。演讲者从“结束种族奴役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我梦想着”的灿烂前景;把梦幻、新曲、圣歌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这种情感又在与听众的心理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三、具体研习。

1.演说辞开篇阐明了“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这是保障黑奴权利的一部法典。作者高度评价了宣言的巨大意义,说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样,作者首先为黑奴争取民权自由运动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说明美国自颁布宣言以来,黑奴就应该而且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就将美国政府置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也为以后的斗争扫清了舆论上的障碍。

从内容上看,在阐明宣言的意义后,作者笔锋陡转,向人们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国让人失望的现实,“黑人仍生活在富裕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黑人的这种悲惨的处境与首段中宣言的光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对敌的战斗力和内容的感染力。

2.由演讲辞第二部分能看出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吗?

明确:能。第二部分分为三层:第一层(第7段至第8段),提出斗争原则和对白人的态度。斗争的原则是不使用暴力。这和马丁路德金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对白人的态度,不应该全不信任,因为普通白人的命运与黑人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第二层(第9段到第14段),指出斗争的目标:黑人获得自由,争得正义的权利。这一层使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飞瀑直泻,表达了黑人争民权,争平等,争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层(第15段至第16段),指出坚定的信念。斗争是长期的,不是这一次游行就能解决的,黑人的境遇也许暂时还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但只要我们怀着不变的信念和热忱,坚持下去,正义的愿望终会实现。

总而言之,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包括五个维度:原则——不使用暴力,因为暴力易造成更大的情感伤害;态度――团结大多数白人,由此能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目标――黑人必须获得自由,达到的目的绝不含糊;信念――长期斗争才能成功,胜利总会实现;激情――蕴含着理性的导向,因为斗争仅仅有激情没有理智往往失败。

3.本文是怎样运用排比句演讲的?运用这样的排比句演讲有什么效果?

明确: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是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第5段:“现在是从……现在是把……现在是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坚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第27段连用五个“一起”在分句之间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则使这个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排比语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设计

2.学案6-12。

教材分析《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一年级模块二第四单元第二课。它是位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与悼词《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之间的一篇政治演讲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启下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多种修词手法的运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2)学生具备一定的散文阅读基础。

难点教学难点: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等。

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演讲的主要内容,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探究语言的深层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预测。

(一)。

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通过这个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此引入本课主题。

目标达成预测。

(二)。

解题与回顾。

1: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就是这样一位伟大斗士。

1963年8月28日,他来到了林肯纪念碑下,面对25万人,面对美国发表了一篇演讲。“ihaveadream”,(显示)。

2: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全文的题眼是什么呢?点明:题眼为梦想。

3:回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各有所答。

点明文章主题,梦想包含哪些内容。

分析演讲特点。

(三)。

课文阅读与理解。

教学步骤。

1、上节课老师布置作业让同学预习课文并思考一个问题。

讲解课文中黑人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梦想及。

实现的手段,通过第前17自然段的分析,引出排比和反复的写作手法。

教师活动。

讨论。

朗读。

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了解演讲词的写作手法及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目标达成预测(三)。

课文阅读与理解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演讲时的情感起伏。

(四)。

筛选信息。

理解课文。

1:针对第18——25自然段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加深理解。问题:作者的梦想包含哪些内容。

2:体会这几段中作者的情感起伏变化。学生自己总结问题,根据阅读的印象进行思考、回答。

逐步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

课文小结。

再次回顾与总结整节课所教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揣摩其中的感情。

品味语言、深化认识,感悟情感。

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

课后作业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充分利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演讲稿。

(七)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二、体会演讲思路的逻辑性。

教学难点 :

一、文章的整体思路发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语。

1、请同学说说当你在学习烦闷时是什么支持你继续学习?

2、请同学欣赏下面的一段话。

二、简介作家。

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

三、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说辞的时代背景(六十年代民权运动)。

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我们现在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看看有哪些段落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的。

六、请根据这些句子,在结合文章背景,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15字内回答)。

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现在,请根据这六个排比,具体说说“梦想”的内容:

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

拥有正义和自由。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小节:这六个句子不但极具气势、形式整齐。而且,内在逻辑严密。

引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一个可以和马丁媲美的人物——墨子。

在战国时代,他就提出了兼爱非攻思想,希望天下人人平等。

(告诉学生,在进行概括时,应注意一些议论句和总结句,因为它们能显露作者的观点)。

七、为什么要实现梦想呢?哪些段落写到?1——5集会的原因和目的。(60字内)。

八、怎样实现梦想?段落是——6——16段(40字内)。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要分析文章的层次,主要是抓议论和评论性的句子。

小节:要让文章写得层次分明,需要注意逻辑关系。

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不但体现在段落之间,而且在某些段落内部也同样严谨举例:

课文一、二段,齐读一遍。

第一段作者告诉了什么?和第二段怎样联系起来的?废奴是灯塔。

(然而,连词来连接,联系紧密,当然也方便听众理解)。

请画出第二段四句话之间关系的结构图(并列、递进、总分)。

(1)总(2)(3)分(4)总为什么?

穷困的孤岛:黑人穷困而孤立无援。

故国家园:美国    流亡者:没有归宿感(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例子,海外游子)。

十一、在马丁逝世后的今天,你认为在美国,马丁的梦想实现了吗?

《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设计

对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地认识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学生学习收获知识。

1.知识目标。

进一步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

2.能力目标。

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是应用文,我主要采用诵读法与讨论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知识,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对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

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教学中最成功地案例简述环节八:拓展训练:出示四画面。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成山、沙尘暴。让学生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恶化的渴望。

几分钟后指定两生读自己的作业,师读自己写的。

这是我听课时随手写的课堂作业:

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我们的双眼;。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儿快乐的嬉戏;。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再涂抹滚滚的浓烟,让每一只鸟儿自由的翱翔;。

我有一个梦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成山,让每一个孩子在绿树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长。

教学失误及补救措施。

1、坚决贯彻诵读教学,将琅琅书声还给语文课堂。

2、教师不越俎代庖,教学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范文二:

12月28日下午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听了我的一堂公开课,从课后老师们的评价来看,我的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作为一名课改大潮中的新青年教师,面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课改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现将本课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1、总体来说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都得以落实。

2、本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中,我始终贯穿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和预习质疑,在课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本课教学思路清晰。我首先为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同学们面对本文的文题时,你们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呢?学生的回答是:“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这个梦想”。这是学生的思路,我没有按照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思路来分析课文,而是按学生的思路来分析课文,并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所对应的段落并加以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这个梦想?学生自己出结论后,也就理清了作者的演讲思路。

4、读写结合运用较好。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所以在课上我让学生通过比较诵读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新念,在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正如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的:“精彩片段,不惜重锤敲打,直到打出火花。”所以重点段落我让学生读了两遍。学生能体会到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和排比句式的效果和妙处,顺水推舟,引出课堂练笔,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的渴望,5分钟后让学生读自己的作品,然后师生共同点评。读写结合使学生学得有针对性,有实用性。

本课教学有以上优点外,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足之处是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踊跃,我分析原因有如下三点:

1、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充分,所以害怕答错问题。

2、我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有些短,学生还未思考好,我就提出问题。

3、我所设置的个别问题过难,学生很难回答。比如:让同学们用排比句的形式来评价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六个排比句),提示:可以从文采、表达效果、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经过我的提示学生只能回答出表达效果,其它的根本回答不出来。

如果再次施教,我将会把有些问题设置的更有趣味性,这样更能有助于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且多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让他们能更好的思考并回答好问题。对于个别过难的问题我决定改变题型来提问,比如:让同学们用排比句的形式来评价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六个排比句),提示:可以从文采、表达效果、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个问题我打算改成填空题来出现,并且给出文采方面的评价,这六个排比,(文采)如长虹贯日、瑰丽绚烂;其它两方面的评价用填空的形式来完成,(表达)如、;(结构)如、;相信再次经过这几方面的改正,我的这堂课一定会更加完善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文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       体会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1.       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强烈的感情色彩。

2.       体会本文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特色。

一.导语:大家都听过《爱我中华》这首歌吗?那么它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中国是一个各民族亲如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各民族平等,团结,和睦相处。)然而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能作到人人平等,表现最突出的是人权问题,既一个国家内部或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的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现象。所以,我们经常在报纸上或网上看到这样一些消息:某某地群众游行示威,某某地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等等。

前不久,就在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美国一直标榜着自由,民主与平等。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这里有些材料:

1992年4月30日,洛杉机爆发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暴乱,造成59人死亡,2300人受伤,起因在于4名白人警察殴打一名黑人,但法院宣判他们无罪释放。

1996年10月24日,佛罗里达发生冲突事件,起因是一名白人警察杀死一名黑人驾驶员,15人受伤。

最近,美国辛辛那提市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地一名 叫托马斯的黑人被白人警察开枪打死,原因只是托马斯有一些轻微犯罪,包括无证驾驶和开车不系安全带问题,当手无寸铁的托马斯试图逃跑时,警察竟开枪向他射击。

由此看来,美国公民中有一类人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这些人是(黑人),可以说,种族歧视问题成为美国“人权记录”中最不光彩的一页。

现在,我们把时间往前推一下,也就是20世纪60,70年代。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窗口来了解一下那时美国黑人的社会状况,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重要而有激情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族运动的领袖,非暴力主义者。

(1)他1929年出生于亚特兰大市一个黑人家庭,长大后成为一名牧师。他积极参加和领导了美国黑人运动,并成为南方基督教工人运动的领袖。

(2)他曾获诺贝尔和平奖,并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捐给了自由组织,这期间,种族极端分子不断地恐吓和威胁他,并炸毁了他的房子。但他并没有放弃斗争。

(3)1963年,他率25万黑人民众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进军,在那里,他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他把自己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4)但1968年,马丁路德金死于种族极端分子的暗杀,年仅39岁,然而他的遇刺激起全美一百多座城市暴乱,其中也有无数名白人。

为什么他有如此大的震撼力,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篇演讲词,感受一下马丁路德金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幻灯片)看一下本文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重点。

四:研习新课。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并思考这个梦想究竟是什么?

明确:

政治:选举权。

经济:就业权。

五:下面我们通过看一些图片,更深地了解一下这种种族压迫的历史。(放幻灯片)。

(一):图片(1),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掠夺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黑人受到的是非人的待遇,遭到任意地打骂和侮辱。他们常常像牲口一样被人卖掉,尤其是那些黑人孩子,刚刚懂事,就被迫离开母亲,被带走,被卖掉。例如《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就是被买来的。

18世纪,美国发生了内战,林肯总统宣布了《解放黑奴宣言》,但这只是从法律上条文规定,实际上黑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平等。

20世纪60、70年代,黑人仍就是处在受压迫,受歧视的地位,如黑人和白人不能通婚,黑人只有5%的人有选举权,而且必须通过一项阅读测验。黑人儿童在专为黑人设置的学校上学,黑人儿童的教育经费不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在一些公共场所都设有黑人隔离区,如在公共汽车上,黑人只能坐在后车厢,中间也可以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让座。

一次,一位黑人妇女坐在了白人专座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被警察带走。这一事件激起全市黑人的强烈抗议,马丁路德金就领导了这次运动,他组织全市黑人拒绝乘坐公共汽车,一直坚持了一年多时间,最终迫使法院宣布公共汽车公司对黑人的隔离属于非法,这次运动黑人取得了巨大胜利。

(二):在历史上,不仅是美国,在其他一些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种族歧视,例如在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了几乎灭种的灾难。

因为在这部影片里也有同样的镜头,这位钢琴家也是一名犹太人,在战争来临以后,他遭到了同样的迫害,他被关在集中营中,每天要起来跑步,周围站满了纳粹兵,如果有一天哪个军官心血来潮,就会随意从队伍里点出或拉出几名犹太人,让其爬在地上,然后从背部开一枪,一条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所以,这些犹太人每天都在死亡线上挣扎。

(三):在纳粹分子迫害犹太人期间,他们还要研制一些武器,如毒气。那么他们就需要一些实验品,这些可怜的犹太人变成了无辜的牺牲者,这些人当中有大人而更多的则是一些孩子。

图片(3),这些孩子在恐吓和威胁下生活,个个骨瘦如柴,然而此时,生存对他们来说已成为一种奢望,最终将成为纳粹的实验品。

(四):   就是不成为牺牲品也会在饥寒交迫中痛苦的挣扎。

如图片(4),其中的小女孩已在饥寒中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此时,你有何感想?有人说想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希望全世界的孩子都不要重复这样的历史,不要再继续这样的历史,我们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健康、快乐的生活。

(五):  我们再来看一部影片的图片——《 辛德勒名单》。

图片(5),这里也有一个孩子,穿着红色小裙子的小女孩,作为一名犹太人,她也在囚禁和监控之内,然而天真活泼的小家伙好象并不懂周围到底发生了什么。犹太人被要求排队前进,她也走在队伍里,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天真。此时的画面,除了她那红色的小裙子,其他任何事物都是黑白颜色。在那灰暗低沉的背景之下,恰似一团火焰在燃烧,显得是那么的鲜艳夺目,迸发着一种活力,一种生命热情。

然而残酷的纳粹分子有没有珍惜、爱护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没有。最终小女孩也倒在了他们的屠刀之下。

(六): 图片(6)是辛德勒与朋友收葬了小女孩,她的小裙子依然是那么得鲜红,撩人心目。

以上是犹太民族受歧视,受压迫的图片。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我们中国人的境况,别的不说,就拿中国的留学生到了美国,美国的一些民众打出了“中国鬼滚出去”的旗号。

六:  下面,通过以上种种事件,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以下参考:

(1)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无论是什么样的肤色,什么样的种族,都没有高低贵*之分。我们应该互相尊重和理解对方,互助互爱,和睦相处。

(2)                   人都应有一颗博爱之心,表现为一种人类关怀。这种精神,我们可以追溯到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他有一部著作《复活》,它不仅要求在物质上的复活,更强调精神上的复活,宣扬一种爱的哲学,表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这样,人类才不会有压迫和战争,不再流血和牺牲,不再有饥饿和痛苦。

(3)                   从一个国家角度来讲,国家必须强大,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他的人民才不会被人瞧不起。那么,国家强大,由谁来担负这个重任呢?(我们青少年)《少年中国说》中这样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少年应趁风华正茂之时,为中华的复兴,崛起而努力奋进。

七:本文演讲词的特点。

文章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黑夜”的期待开始,到对“黑人的生活现状”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兑现支票”的义正言辞,再到“我有一个梦想”热烈憧憬。作者想人民之所想,讲人民之所讲,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正义的呐喊,时代的呼声,征服了在场的所有听众,这将永久的成为后人为自由,平等,人权奋斗的里程碑。所以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可以说是激情洋溢,发挥得淋漓尽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八:再一次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最后听一下它的英文录音。

《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3.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4.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课前准备。

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简介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怎样划分本文的演讲思路?

讨论后明确: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第二部分(7-16)段,陈述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第三部分(17-32)段,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第一部分是这次游行活动的原因,也是演讲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这次活动的策略与目标,也是演讲的发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讲的高潮与结局。

讨论后明确: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下梦想》的灵魂。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词的主线。演讲者从“结束种族奴役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我梦想着”的灿烂前景;把梦幻、新曲、圣歌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这种情感又在与听众的心理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三、具体研习。

1.演说辞开篇阐明了“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这是保障黑奴权利的一部法典。作者高度评价了宣言的巨大意义,说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样,作者首先为黑奴争取民权自由运动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说明美国自颁布宣言以来,黑奴就应该而且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就将美国政府置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也为以后的斗争扫清了舆论上的障碍。

从内容上看,在阐明宣言的意义后,作者笔锋陡转,向人们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国让人失望的现实,“黑人仍生活在富裕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黑人的这种悲惨的处境与首段中宣言的光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对敌的战斗力和内容的感染力。

2.由演讲辞第二部分能看出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吗?

明确:能。第二部分分为三层:第一层(第7段至第8段),提出斗争原则和对白人的态度。斗争的原则是不使用暴力。这和马丁路德金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对白人的态度,不应该全不信任,因为普通白人的命运与黑人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第二层(第9段到第14段),指出斗争的目标:黑人获得自由,争得正义的权利。这一层使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飞瀑直泻,表达了黑人争民权,争平等,争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层(第15段至第16段),指出坚定的信念。斗争是长期的,不是这一次游行就能解决的,黑人的境遇也许暂时还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但只要我们怀着不变的信念和热忱,坚持下去,正义的愿望终会实现。

总而言之,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包括五个维度:原则――不使用暴力,因为暴力易造成更大的情感伤害;态度dd团结大多数白人,由此能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目标dd黑人必须获得自由,达到的目的绝不含糊;信念dd长期斗争才能成功,胜利总会实现;激情dd蕴含着理性的导向,因为斗争仅仅有激情没有理智往往失败。

3.本文是怎样运用排比句演讲的?运用这样的排比句演讲有什么效果?

明确: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是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第5段:“现在是从……现在是把……现在是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坚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第27段连用五个“一起”在分句之间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则使这个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排比语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四、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本文是一篇演说辞,作者面对着集会群众充满了热情,但激昂的情绪并没有使其结构有丝毫的紊乱。文章紧紧围绕着争取黑人民权这一中心,先谈美国让人激动的历史,然后揭露百年后让人失望的现实,由现实中政府兑现诺言的紧迫性自然而然地引出自己的梦想。全文线索清晰,丝丝入扣,整体性强。其冷静深入地分析,稳健严谨的结构,使得文章周密老到,无懈可击。

《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情感脉络。

2.体会演讲辞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感受马丁•路德•金为民请命的战斗精神和反对“以暴易暴”的远见卓识。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演讲辞情感脉络的基础上,用朗读再现强烈的鼓动性和巨大的号召力。

教学难点:

理解马丁•路德•金提出的“非暴力抵抗”的斗争方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55年12月1日,在美国蒙哥马利市的一辆公交车上,发生了一桩再平常不过的事:一个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裁缝因为拒绝为白人让座而遭到逮捕,理由是蔑视蒙哥马利市关于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的法令。

当拒绝乘坐公交车的口令通过一个教堂传到另一个教堂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黑人都给予了响应。他们忍受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奔走在家和工作的地方之间。为此,许多黑人被白人老板解雇。但他们并没有屈服,他们坚信一个人的尊严是上帝赐予的,任何律法和威权都不能将其剥夺。因而当他们唱着灵歌,唱着那些由祖先们的苦难浸泡出的深沉旋律、手挽着手上班时,路两旁的许多人泪流满面。

1960年1月31日,一个叫裘瑟夫•迈克乃尔的黑人大学生,来到一家连锁店的吧台买酒,遭到拒绝,理由是“我们不为黑人服务”。

黑人大学生平静地进入任何拒绝为黑人服务的地方,礼貌地提出要求,以最有尊严的目光请求服务,得不到就不离开。为此,许多大学生遭到围观、嘲弄、甚至身上被浇满番茄酱。但他们不卑不亢、不喜不怒,得不到服务,就坐在那里做作业,读书,研究学问。

这是一场黑人民权运动。它的领导者就是马丁•路德•金,他意识到黑人心中压抑百年的尊严已经觉醒,历史性反抗的时机成熟了,他号召黑人以“非暴力抵抗”的方式,向这个充满歧视的国家发起挑战。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首都华盛顿广场的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黑人集会。他面对25万听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让我们走近马丁•路德•金,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伟大历史时刻。

二、整体感知。

1.“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我”指的是谁?有什么样的梦想?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不仅是马丁•路德•金,更是千千万万的黑人同胞。

首先要争取正义和公正(“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我们现在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指通过黑人民权运动,要还黑人以正义和公正。在马丁•路德•金看来实现正义和公正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有可能通过斗争来实现的。)。

其次梦想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满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是梦想的核心内容。)。

再次是终于自由的理想境界(“有了这个信念……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如果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终有一天我们会达到自由的理想境界。)。

2.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有坚定的信念(“要求兑现诺言”“时间的紧迫性”“黑人的决心”)和正确的方法(采取“非暴力抵抗”的方式)。

3.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对此他的感受又如何?

面对“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对此马丁•路德•金心情非常悲愤。

小结:黑人所处的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激起了马丁•路德•金的悲愤。他号召成千上万的黑人团结起来,怀着坚定的决心去争取民权运动的胜利。首先把正义和公正还给黑人,将来能实现人人生而平等,最终不论种族,不论宗教信仰,都能达到自由的境界。

通过整体感知,我们了解了演讲辞严密的逻辑结构,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它的情感力量。

三、诵读赏析。

1.我们一起来演讲课文的第2段,如何表现出悲愤的心情?

“悲惨”“骇人听闻(让人震惊)”指的是同一种状况“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请你把这个句子读出来。

把找到的这些词重读,可以使演讲听起来音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加深听众对所讲内容的印象,从而收到良好的演讲效果。

“镣铐”“枷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在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之下,黑人艰于呼吸视听。“压榨”一词,仿佛是黑人被挤干了最后一滴油,似乎黑人永远是白人奴役和剥削的对象。“蜷缩”一词,黑人只能抱头蹲在阴暗的墙角里,美国社会跟本没有黑人的立锥之地。“充裕”“贫困”“故土家园”“流亡者”,这组词形成的鲜明的对比,写出在黑人没有地位,不被尊重。

我们一起来演讲文章的第二段。

2.我们一起来演讲课文的第5、6段,什么地方能表现出黑人坚定的决心?

第5段,可以用偏快的语速来强调时间的紧迫性。五个排比句式,“现在是……的时候”,能增强语言气势,每一次的语调比前一次有所抬升。

第6段,四个假设关系的复句,都是反向的假设,正句都不随假设的变化而变化。一系列的否定词,可以轻声重读,以表现黑人坚定的决心。

这是对未来人人生而平等的憧憬与描绘,声音轻柔,语气舒缓。特别是“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一句,描绘的一幅带有宗教色彩的,令人向往的图画,仿佛在大家眼前徐徐展开。

文中大量运用了排比句,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让聚集在林肯纪念堂前的黑人感到震撼,倍受鼓舞。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马丁•路德•金澎湃的激情,犹如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

四、课堂小结。

读罢马丁•路德•金的激情澎湃的演讲,我们掩卷而思,奥巴马的成功当选,不正是部分实现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了吗?同时,我们也为演讲的魅力深深折服。

五、板书设计。

情感悲愤坚定憧憬。

重音(快读、轻声重读)(轻柔、激昂)。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随处都能听到“谢谢”、“您好”、“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那时候的我已经是一名即将步入中学校园的中学生了我的梦想是能作为一名奥运志愿者到赛场为中国健儿加油呐喊。并能用自己所学的外语知识给外国人讲解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让他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等到奥运会开幕式上,奥运圣火点燃的那一瞬间,我一定能目睹娇健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方队,定能见到“飞人”刘翔,“神奇”小伙子朱启南,“中国力士”石智勇,“柔道冠军”洗东妹,“开门夺金”杜丽等许许多多优秀健儿的飒爽英姿。

我深信,有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有体育健儿的顽强拼搏,梦想中的北京奥运会一定会圆满成功。那时候的中国会被全世界所认可,那时的北京将更加绚丽多彩。我要大声的欢呼:“中国加油!北京加油”!

祝:

20奥运会圆满成功!

简评:文笔流畅,心存高远,说出多少中华儿女的心愿.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3.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4.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课前准备。

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简介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

2.教师课堂播放课件《马丁·路德·金》和《我有一个梦想》的音频片断。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怎样划分本文的演讲思路?

讨论后明确: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第二部分(7-16)段,陈述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第三部分(17-32)段,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第一部分是这次游行活动的原因,也是演讲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这次活动的策略与目标,也是演讲的发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讲的高潮与结局。

讨论后明确: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下梦想》的灵魂。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词的主线。演讲者从“结束种族奴役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我梦想着”的灿烂前景;把梦幻、新曲、圣歌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这种情感又在与听众的心理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三、具体研习。

1.演说辞开篇阐明了“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这是保障黑奴权利的一部法典。作者高度评价了宣言的巨大意义,说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样,作者首先为黑奴争取民权自由运动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说明美国自颁布宣言以来,黑奴就应该而且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就将美国政府置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也为以后的斗争扫清了舆论上的障碍。

从内容上看,在阐明宣言的意义后,作者笔锋陡转,向人们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国让人失望的现实,“黑人仍生活在富裕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黑人的这种悲惨的处境与首段中宣言的光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对敌的战斗力和内容的感染力。

2.由演讲辞第二部分能看出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吗?

明确:能。第二部分分为三层:第一层(第7段至第8段),提出斗争原则和对白人的态度。斗争的原则是不使用暴力。这和马丁路德金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对白人的态度,不应该全不信任,因为普通白人的命运与黑人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第二层(第9段到第14段),指出斗争的目标:黑人获得自由,争得正义的权利。这一层使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飞瀑直泻,表达了黑人争民权,争平等,争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层(第15段至第16段),指出坚定的信念。斗争是长期的,不是这一次游行就能解决的,黑人的境遇也许暂时还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但只要我们怀着不变的信念和热忱,坚持下去,正义的愿望终会实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