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热门23篇)

时间:2023-11-23 10:02:03 作者:琉璃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热门23篇)

教案应该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教学的需求和变化。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总结的二年级教案,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15个,2、会写字8个。

3、能有感情的分角色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自立的重要性,养成从小不依赖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动物中谁森林之王吗?它为什么能被封为森林之王呢?(板书课题:小狮子)。

2、初读课文,3、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的读读课文,2、画出不3、认识的字。

4、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学不5、认识的字。

6、学生汇报:通过自学,7、你认识了什么子?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认识的?

(指名认读--学生领读--齐读)。

9、生字游戏。

4、熟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认真听,3、并标4、明自然段。

5、小组比赛读课文,6、请学生当评委。

5、课堂评价。

1、两人一组拿生字卡片,相互测试。

2、练写田字格的生字。

第二课时。

1、复2、习。

1、听写生字。

2、认读词语:狮子、懒洋洋、晒太阳、练功、原来、

饭来张口、一辈子、享福、劝告、依赖、必须、凭着、滚、咬、

3、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思考: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狮子?说说你的理由。

3、四人一组交流交流。

4、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词语来形容这只小狮子:懒惰、知错就改、勤奋、聪明、听话、自立、真正等)。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拨:(主要是围绕“知错就改”和“真正”这一主题来展开学习)。

(1)小狮子刚开始有什么表现?他为什么不(2)练功?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理解“饭来张口”

(4)分角色读课文1--6自然段。

(5)后来,(6)小狮子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呢?

(7)女同(8)学读狮子妈妈说的话。

(9)联系课文理解:什么样的狮子才是真正的狮子?

4、课外延伸。

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真正的小学生应该是怎样的呢?

5、课堂评价。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看读得怎样?是否能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书的世界》

3、同学们说的可真好!原来书中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知识,怪不得人们常说“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贴字)哪位小朋友愿意带着大家读一读这句话?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课件)。

(二)了解获得书的途径。

新世纪出版社。

1、今天,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王老师邀请了两位十分可爱的小朋友和大家一起去逛逛图书一条街,想认识一下他们吗?好!他们来了(课件)让我们也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2、牛牛遇到困难了,让我们来帮助他,好吗?可是,这两个字我们平时也没见到过,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的好方法,赶快行动吧!谁有答案了?这个词连起来怎么读?(齐读,帖字)。

3、它是干什么的地方呢?工人叔叔很辛苦,把书进行排版,打印,最后才能印刷出一批又一批有趣的图书。看来大家平时都很注意积累知识,让我们继续前进吧!(课件)。

新华书店。

1、咦?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国古代汉字书写起来非常烦琐,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简化,形成现在我们写的简体字。新华书店的简体字是这样的:(齐读,贴字)。

图书馆。

2、图书馆里什么样?让我们一起进去吧!(课件)这是哪?从阅览室中你可以看到什么?图书管理员把图书分成好多类来摆放,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哪些类?儿童文学类的书大多是写给孩子们看的,像一些童话故事等。你们希望这里面有哪些书?科幻故事是通过想象写的一些科学家幻想故事,比如发生在宇宙。太空中的一些神奇的事情。人物传记常常整本书都是写一个人的,或者写这个人一生当中都发生了哪些事情,或者写这个人为国家作出了哪些贡献。记得上学期我们开过一个《学赖宁》的班会,大家还记得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赖宁的故事》就属于人物传记类的书。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每一类中究竟会有哪些书呢?哪一组想知道儿童文学类的?--下面我们就来分组读一读每一类中书的名字。小组派代表读。

3、你们想不想亲自去看一看我们学校的藏书室每一类都有哪些书?让我们和图书管理员汪老师一起看看吧!

4、王老师看出来了,大家都非常喜欢读书。我们就来作个游戏,名字叫“猜猜看”。(进行游戏过程)。

5、阅读时要注意什么?

音像店。

1、(课件)学生质疑:音像店怎么也在图书一条街里?渗透非文本图书。

你看过或听过哪些非文本图书呢?

(三)办图书馆。

1、我们想要读书有这么多地方可以去,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在班级就可以读到好多书呢?

2、小组内展示书。

3、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图书?

4、请同学们拿起你喜欢的书,把书的名字大声的读给你的好朋友或周围的老师听一听!

5、请大家把书放到你们组的书架上面,空闲的时候大家可以读一读书中的故事。

6、总结放书方法。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好多有关书的知识,你们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下课的时候可以把你喜欢的书介绍给你的好朋友。我们看看牛牛想和大家说什么(课件)再见!

《书的世界》

目标预设:

1、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书的知识。

2、会认8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3、了解获得书的途径。

4、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激发读书的兴趣。

相关资料:

1、教师准备:书的资料。

2、学生准备:利用周末时间在爸妈的副食下买一本适合自己看的书。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购书的途径。

2、认识书的封面、封底、目录和序文。

3、认字2个,写字1个。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流程:

一、组织交流扩展读书途径。

1、上周末,老师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外出,购买一本适合自己看的书,你们买到了吗?学生展示已买到的书。

2、你们买了什么书?在哪儿买的?学生交流书名及购书的途径。

3、观察图画,你发现哪些地方图书很多?生活中你在哪些寺方能见到图书?

4、老师出示词卡:新华书店、图书馆、阅览室、文化站、报刊亭,认读词卡。

(孩子进行买书实践,为学习书的封面,学会查找目录打下基础。)。

二、认识图书。

1、老师出示图书:从封面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著作名称、作者、出版社名称等)书的封底有什么?(发行单位、书号、定价、条形码等)一本书除了封面、封底、正文外,还有什么?(扉页、序言、目录等)。

2、展示台投示,认识目录。

你们知道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吗?你是从哪儿发现的?咱们学会看目录,有什么好处?学生通过看目录,感受目录的作用。

3、课件演示认识序文:我们拿到一本书要想快速了解它的主要内容,你们知道怎么做吗?介绍序文,认识序文及其作用。

(指导学生了解目录、序文的作用,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三、自主识字、写字。

1、我们全面认识了图书,这几个词语你能读读吗?

2、抽读生字。’。

3、学生扩词:封()录()()。

4、怎么写“录”字才美观呢?

5、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书写,学生评价。

(巩固认识生字,进一步认识图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选择好书做朋友。

2、学会给图书分类。

3、认字6个,写字3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你最喜欢什么书?为什么?

二、图书会。

1、丁丁冬冬也有许多爱看的书,瞧,他们请来了图书朋友,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家的故事、中国古代传说、伊索寓言、丑小鸭、宝葫芦的秘密、木偶奇遇记、小王子等)。

2、学生介绍自己看过的书。

3、这么多朋友,为什么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手拉手站在一排?

4、你听说过四大名著吗?能介绍一下相关的资料吗?

(识字与介绍课外书巧妙结合,让学生重点了解四大名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大多没看过四大名著,可引导其认识名著的作者,鼓励今后读书。)。

三、和好书交朋友。

1、出示句子: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

2、爱书的孩子,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

3、教师出示两本书:《蜡笔小新》与《新语文读本》你喜欢哪本书?为什么?(小组合作讨论:《蜡笔小新》是漫画书,知识容量小,书里有一些不文明的语句,读后收获很少。《新语文读本》有许多优美的文章,知识丰富,读后受到做人做事的教育。)。

(引导学生挑选好书,帮助其分清良莠,通过相互讨论,不但使学生知道了许多好书的书名,增长了见识,还在口语交际中锻炼了说话能力。)。

四、为好书安家。

1、图书也有自己的家,它们的家在哪儿?你在书店查找图书方便吗?为什么?

2、我们在家里整理图书,可以将它们分为几类?教师相机出示词卡:杂志、工具书、教科书、连环画、童话书等。

3、学生朗读后,做游戏:给好书找家。

将自己手中的书按“杂志、工具书、教科书、连环画”分类,将它们分别送回自己的家,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4、好书是我们永远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学生介绍护书方法)。

(给图书找家,既有利于学生寻找图书,又培养了学生动手爱书护书习惯。)。

五、自主识字写字。

1、出示词卡:杂志、工具书、教科书、连环画、西游记、小王子。

2、认识这些生字吗?有什么办法记住它?给它们组组词吧。

3、谁能把下列生字写得美观?义、丑、王。

4、学生练一练,自评、互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复习字词:开火车认读词语。

二、参观图书室。

1、给自己的图书安家之后,让我们去看看学校的图书之家吧。

2、参观图书室,图书室分哪两部分?(阅览室和藏书室)。

3、参观藏书室,了解这里的图书是怎么分类的?

4、我们怎样在图书室借阅图书?请图书管理员做介绍。

(借阅图书的过程较为复杂,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同时练习借阅。)。

三、学写读书笔记。

1、读书后为什么要写读书笔记?(巩固知识,积累优美词句)。

2、怎么写读书笔记:(摘抄优美句子,写体会、剪贴文章;提问解答等)。

3、老师示范,学生练习。

(读书笔记贵在坚持,它既是对生字的巩固,又是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四、拓展性学习:你还喜欢看哪些书?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所得写出来让大家欣赏。

《丁厄针》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认一认。

勇敢特别害怕浑身没劲。

体温紧张护士又酸又痛。

2、考一考。

(1)这里有一棵大树。

(2)()大夫微笑着对丁丁说。

3、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丁丁为什么要打针?

1、亮闪闪()()()。

2、又酸又痛又()又()又()又()。

3、造句一边一边。

五、书写生字。

1、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子。

2、重点指导。

六、作业。

写生字词。

《书的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语的同时扩大学生识字量。

2了解书的知识,获得书的途径。

3通过本组学习,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读书卡、每人准备1-2本图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厚薄大小不相同,世界万物都包容,只要你能打开看,增加知识力无穷。同学们你们猜它是什么?(书)你们喜欢书吗?为什么?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就让我们一起到书的世界里走一走吧。

二新课:

1书的构成:(三人小组合作学习,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同学们带来的书籍)。

同学们,请你们动手翻翻桌子上的书,小组内的同学相互找一找,看看书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同学们分小组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学生汇报,“封面”出示词语封面,读一读这个词语,指名领读。课件出示一本书的封面,让同学们看一看,你在封面上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作者、出版社。出示这两个词语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再指名领读,同桌互读。书还由什么构成?指名说“目录”,出示词语目录,请你们读一读这个词。录这个字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生字朋友,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它。你是怎样记住它的?指名说。请你把这位生字朋友写在桌面上吧。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下面别写成水字。用录字扩词。请你在语文书中找到目录。你们会看目录吗?(会)《小马过河》在书中的第几页呢?指名回答。

2书的分类:

同不们,瞧,桌子上的书都被你们弄乱了,你们能帮老师整理好吗?怎样整理才能让其他的同学很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呢?(分类整理)在每组的桌上都有小书签,每一个小书签上都写出了一个书的种类,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我们要整理的书,有哪几个种类。学生自己读,指名领读,边读边把书签举起来。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这四个种类,给书分类。学生动手分书、摆书。汇报,把每一类的书举起来集体订正。

3能找到很多书的地方:

4认识各种书籍:

你们想和乐乐姐姐一同去图书馆吗?(想)要去图书馆,你们就要有图书馆的借书卡。接下来的学习中,看谁能得到借书卡。同学们你们和乐乐去图书馆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图书馆里有哪些好书。看,黄色卡片就是我们学校图书馆里一部分好书的名字,赶快读一读吧。黄卡: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丑小鸭、小王子、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家的故事、中国古代传说、伊索寓言、宝葫芦的秘密、木偶奇遇记。不认识的字让你身边的小老师教会吧。学生自读。指名读。说一说你想去借哪本书?出示三国演义,义字是我们要认识的又一个生字朋友,你能一下子记住它吗?请写在桌面上。出示丑小鸭,丑字是我们要认识的又一个生字朋友,请你记一记它,写在桌面上。乐乐想借什么书呢?让我们一起问一问他们吧。乐乐:同学们我听说你们学校的图书馆里有四大古典名著,你能帮我找出来吗?你知道四大古典名著都是什么吗?请你在卡片中找到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出示四大古典名著。这四大著作就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你记住它们了吗?赶快记一记吧。学生记忆。谁记住了,赶快告诉乐乐吧。指名说。乐乐:谢谢同学们,我要去图书馆看我最喜欢的书了,不过你们在注意去图书馆借书时要有礼貌,保持图书馆内的安静。再见吧。

5拓展认书:

除了这些书特别值得我们去看之外,老师这里还有许多的好书值得我们来读一读,和你的同桌一齐读一读这些都是什么书?你能记住哪些书的名字呢?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老师希望你们有时间要常去书店、图书馆、阅览室来看一看这些好书,你们能做到吗?(能)。

6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在书的世界里认识了很多好书,也了解了很多关于书的知识。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古代,书并不是象现在这个样子的。它是由一片片的竹片连成的,叫做竹简。今天老师就布置一项作业,回去收集一下关于书的历史方面的资料,下节课,我们要专门研究书的发展历史。

分物游戏

预设目标:(第一课时)。

1.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浮、池”。

2.学会正确地朗读全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预设教程:

一、导入新课,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猜猜我是什么?

三、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四、读通全文,同桌检测。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通过读书,让学生明白水是怎么变的过程。

2.感受云的变化美。

3.写“浮、池”这两个字。

六、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知道云碰到冷风,又会变成雨、雹子、雪。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落”、“打”、“飘”这三个词的准确性。

3.再次识记“雹”等生字。

七、学习第三自然段。

1.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理解品味“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的含义。

2.指导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3.范背第三自然段,激发学生背的兴趣。

八、初步感知第四自然段。

1.通过读书感受水的脾气的变化:有时候温和,有时候暴躁。

2.再次巩固记字。

九、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我是什么。

雨雹雪。

第二课时。

一、交流“生活中你见过水在变吗?”

二、再次巩固要求会认的“浮、雹”等11个生字及课后“我会读”的词语。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中“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的句子,拓展练习“人们管住我们的办法有哪些?”

四、学习“冲、晒、黑、器、灾、害”等生字,“冲”和“池”、“浮”对比学习。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进行展示。

《书的世界》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温和”说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教具准备:

cai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悬念激趣,导入新课。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猜“我”是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将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认读生字、新词。

三、学习全文。

1.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向别组同学提问。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在书上。

2.学生自由读课文,准备问题。

3.小组交流问题。

4.学生一问一答,教师根据学生问题随机重点指导。

5.梳理全文,完善板书。

6.学到这里,你还想了解哪些课文里没有的有关水的知识呢?学生自由提问。

四、扩展练习。

课件出示三项作业,你想做哪一个就做哪一个。

1.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2.收集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3.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板书设计:

19我是什么。

形态汽云雨雹子雪。

水状态静动。

性格温和暴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丁厄针》

1认识“针、大”等10个生字,会写“夫、疼”等8个生字。(重点)。

2能用所学生字组词,还会写一句话。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学提示。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课文思考问题:

丁丁为什么要去看大夫?

和大夫的对话中丁丁的心里怎么想?脸为何红?

护士怎样给丁丁打针的?

丁丁后来怕打针吗?

2同桌之间读课文回答上面的问题。

3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三交流汇报。

四自学生字。

5介绍偏旁病字框,再让学生说出有关的汉字。

五小结。

六作业布置。

[作业设计]。

1火眼金睛。

天()体()脸()。

夫()休()检()。

2我会组词。

针()()()。

脸()()()。

体()()()。

分物游戏

分物游戏(修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把小数目的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画图或用语言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过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能解决小数目的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把小数目的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教具:梨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我们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生日,今天是小猴淘淘的生日,他邀请了好朋友来和他一起过生日,看看都谁来了?(课件出示:2只猴子,3只小兔,3只小狗)淘淘还非常热情,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要分给大家。可是怎么分呢?下面我们一起帮助小猴分一分吧。(揭示课题:分物游戏)。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活动一:分桃子。

(1)师:4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可以有几种分法?(指名学生说)。

生1:每只猴子2个桃子。

生2:一只猴子1个桃子,一只猴子3个桃子。

课件出示两种分法:

a一只猴子3个,一只猴子1一个。

b每只猴子两个。

(2)讨论:引出“平均分”。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分法,有什么不一样?

指名学生说。

生:第二种分法公平,第一种分法不公平。

师:像这样每份一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课件出示:每份分得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齐读。

(课件出示:把桃子平均分成(),每份()个。)。

师:根据刚才的分法,你可以把这句话填完整吗?

指名多个学生填,全班一起填。

3、活动二:分萝卜。

(1)师:淘淘希望能把12根胡萝卜公平的分给三只小兔子,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指名学生说)。

生1:分的时候要公平。

生2:要平均分。

(2)学生自由用梨卡片代表萝卜分一分。(师巡视)。

(3)组织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怎么分的?几次分完的?结果是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指名不同分法的学生回答)。

生甲::我是4个4个分的,一次分完,每只兔子4根萝卜。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甲:我想着三四十二,那3只兔子,每只兔子能分到4根萝卜。

师:你是用乘法来想的,真不错。你是怎么分的?

生乙:我是1根1根分的,分了四次,每只兔子分到4根萝卜。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丙:……。

师:刚才三位同学分法都不一样,你觉得哪种分法更简便?

生:用乘法想着分,更快,更简便!

(4)师小结:是的,用乘法来想着分,更简便。刚才我们给小猴子分了桃子,给小兔子分了萝卜,虽然我们分的过程不同,但最后让他们都很满意,因为分完后它们都分的一样多,这种分法在数学中我们把它教学做--“平均分”.(板书副标题:“平均分”)。

师:那你能像桃子那样把这句话说完整吗?

课件出示:把()平均分成(),每份是()。

指名学生说。

3、活动三;分骨头。

(1)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都分到几根?

师:平均分给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平均分。

(2)同桌合作分一分。(师巡视)。

(3)汇报:在幻灯机上摆一摆分的过程。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分法?(巡视时找好学生的分法)。

生1:1根1根分,分5次,每只小狗5根骨头。

生2:先2根2根分,再1根1根分,分4次,每只小狗分到5根骨头。

生3:……。

师:现在这句话该怎么说了?

课件出示:把()平均分成(),每份是()。

学生说。

4、活动四: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分骨头的过程。

师:现在我想把同学们在黑板上摆的过程记录下来,怎么办?你看,老师要把这位同学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师板画学生分的记录。(用圆圈表示3只小狗,竖线表示骨头)。

师:你能看懂老师的这种记录方法吗?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位同学的记录方法。

(1)出示三种记录方法,说一说它们是怎样分的。

指名学生说。

(2)第三幅图:课件出示静态图和动态图。

看懂用的是连线的方法,每次拿出三根来分,每只小狗分一根,正好五次分完,每只小狗分到五根骨头。

师:仔细观察这种分骨头的记录方法,他为什么要三根一圈呢?

生:……。

师:15根骨头可以分成5个3,每次拿出3根来分,每只小狗分1根,正好5次分完,每只小狗分到5根骨头。

(4)画一画自己的分法,说一说。

师:接下去请你在书上空白的地方画一画你刚才的分法。

生画分骨头记录,师巡视。

5、小结:刚才同学们帮助淘淘用平均分的方法给小动物们分了好吃的,虽然同学们分的次数有多有少,但最后小动物们对分的结果都很满意,因为分完后它们得到的食物的数量都怎么样?(学生回答“一样多”,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

的表象。)。

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1)判断是否平均分。(课件出示)。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说说刚才多次出现的那句话吗?

把()平均分成(),每份是()。

(2)插花。

每个花瓶插的花一样多,每瓶插()只花。

(3)分铅笔。

平均每个铅笔盒放()支铅笔。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说一说:把()平均分成(),每份是()。

2、变式练习。

(1)出示两幅图并读题:

每层放的杯子一样多,每层放()个。

平均每人分到()个气球。

(2)独立思考并填空,然后选择其中的一道题把分的过程用画图的方法记录下来。

(3)全班交流分法,用“把()平均分成(),每份是()”说一说。

(4)小结:我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了许多生活中的物品,在分的过程中,你分了几次才把物品分完,最后每一份分得的结果都同样多。

3、拓展练习。

出示一幅图,看图填空:

一共有()个橘子,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

(1)数一数有多少个橘子?你能把这些橘子平均分吗?先分一分,再完成填空。

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个。

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个。

平均分成9份,每份有()个。

(2)观察思考:观察大家分橘子的四种情况,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

四、课堂总结。

1、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虽然有的时候我们分了一次就分完了,有的时候分了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但是分到最后每一分都是一样多的,这就是平均分。

《书的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你喜欢什么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学生谈。

二、观察图画,了解获得图书的途径。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也来了,你们看!出示课件。

这里可真繁华,这都是些什么地方呢?谁愿意帮助他们?

生:学生看图片,说出名称。

师:谁去过新华书店(或图书馆),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学生介绍。(说的真好!)。

师: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发表见解。

师:你还知道什么地方图书很多吗?

生:发表见解。

师:点击图片出现。看!丁丁和冬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生:发表见解。

师:点击。这又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什么?

生:发表见解。

师:让我们跟着一起来认识这些地方,好吗?(师指生读。)。

师:谁能当小老师领大家读?男女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棒!认识了这么多有书的地方。希望你们能多读书,增长知识。

师:你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把你的想法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的办法可真多!

三、学习看封面。

师:出示一本书,师指封面。谁知道这叫书的什么?点击:封面。读几遍。

师:找一找:封面上有什么?

生:交流汇报。

师:点击出现:作者、出版社。读这几个词,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师:出示另一本书的封面:师指生说。

四、给书分类。

师:出示一些书,你能读出这些书的名字吗?(大约十本)。

生:读书的名字。

生:理解词语意思。

师:点击出现:我们把这一类书叫做著作。

出示连环画:你知道这些书属于什么?点击出现:连环画。

出示字典:它属于什么?点击出现:工具书。

出示课本:它属于哪一类?点击出现:教科书。

出示几本杂志:这些是什么书?点击出现:杂志。

生:读词语,巩固读。

师:出示全课的生字新词,有信心把他们都读下来吗?我们和丁丁冬冬一齐读、抢读、男女比赛、开火车读。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丁丁冬冬一起畅游了书的世界,他们的收获可多了,想听吗?

丁丁冬冬说,他们特别开心,认识了很多有书的地方,还知道了许多和书有关的新知识,跟大家一起学习真快乐。

你有收获吗?谁来说一说?

分物游戏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温和”说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教具准备:

cai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悬念激趣,导入新课。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猜“我”是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将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认读生字、新词。

三、学习全文。

1.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向别组同学提问。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在书上。

2.学生自由读课文,准备问题。

3.小组交流问题。

4.学生一问一答,教师根据学生问题随机重点指导。

5.梳理全文,完善板书。

6.学到这里,你还想了解哪些课文里没有的有关水的知识呢?学生自由提问。

四、扩展练习。

课件出示三项作业,你想做哪一个就做哪一个。

1.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2.收集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3.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板书设计:

19我是什么。

形态汽云雨雹子雪。

水状态静动。

性格温和暴躁。

分物游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www.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小圆片小棒。

四、教学方法:

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导入语,创设故事情境。

待:有8个桃子、12条小鱼、18根骨头。可是你们瞧,小猪正皱着眉头,手抓头皮。咦,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小猪正在为该怎么分食物烦恼?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猪分食物吗?(能)。

2、揭示课题: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猪来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给小猴,鱼分给小猫们,骨头分给小狗们)。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小猪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用8个小圆片代替桃子。(先自己分一分,再四人小组讨论分法并在全班汇报,看哪组的分法多)。

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为什么?

生:每只猴子分4个。因为这样两只猴子分的同样多。

师:你说的真棒!(板书“同样多”)谁还想再说一说?

生:每只猴子分4个。因为这样两只猴子分的一样多。

师:说的对,(板书“一样多”),分得同样多或一样多都是一样的意思,这种分法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词语叫平均分。

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

生:每堆3个木块是平均分。

师:为什么?

2、现在,小猪手上有12条鱼,请你帮他分给4只小猫,要求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

(同桌合作、全班反馈交流、在题卡上圈一圈)。

5、小狗在旁边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来,小猪该来给我分食物了。小猪急忙拿出18根骨头,请同学们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分到()根。(请同学们在书上圈一圈)。

(投影出示学生分得结果,集体交流评讲)新课标第一网。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

1、12根筷子,可以分成()双。(师:一双筷子有几根?有两。

根就是一双,也就是说每2个圈一个圈)在书上圈一圈。

2、投影出示14支铅笔,2个文具盒,连一连平均每盒放几支?说说你是怎样连的?

3、实物出示20个圆圈,每5个圆圈拼成一个奥运会图标,可以拼几个?(有5个圆就可以拼成一个,那我们就要看什么?生:有几个5,也就是说每5个圈一个圈)。

16只蜜蜂在采蜜,飞走了一半,还剩()只。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五、同学们表现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个游戏,想玩吗?数学游戏--尝试平均分物体。

师:下面请12个同学站在中间,看谁平均分得快。

师:谁先来试一试,说一说?

生1:(上讲台分配人数)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2组,一组男。

同学6人,一组女同学也是6人。

师:同学们,这种分法,你们同意吗?(掌声鼓励)。

生2: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一组3个人。

生3: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3个组,每组4个同学,是学习上的合作小组。

生4:老师:我有不同的。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2人,教室里2个同学坐在一起学习。

生5: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12组,每组1个同学。

师:棒,棒,你们真棒!(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的想法太棒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么多。这几位同学是学习上的小能手,奖给他们小星星奖章。

六、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你在生活中平均分过东西吗?你是怎么分的?说说看。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影子桥

我的影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影子是光学现象,文章围绕形和影子、光源和影子,动作和影子几方面写“我”观察到的现象,“我”的想象以及“我”的感觉,一个活泼、好奇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设计思路】。

1、谜语导课,引起兴趣。

2、趣学教材,小组交流、讨论、实验、相互合作,得出答案。

3、户外观察,进行实践、创新。

4、课后扩展,满足好奇心。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基本脱离了幼儿时期的幼稚,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对什么事情都想弄个明白,课间休息时,常常有学生兴冲冲地跑到我跟前问长问短,问东问西。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影子的变化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认读本课10个二类字,会口头组词、扩词;能写好本课的7个生字。

3、能仿照课文中的几种例句造句,如会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认读10个二类字;写好7个生字,会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学习难点】。

理解影子的形成以及影子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习准备】。

1、手电、实物。

2、观察阳光下自己的影子。

【学习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谜语:一只小黑狗,沉默不开口。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运用学过的办法认出生字(看上下文猜字、看拼音、查检字表、问别人、查字典……)。

2、请生尝试读课文。

3、听课文录音,要求听清字音。

4、分析句子的语气,再尝试读课文。

5、全班齐读,自我评价。

三、合作识字。

1、小组交流二类字,相互帮助。

2、小老师领读词组。

四、学文解趣,点燃火花。

1、随机学习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1)丁丁说自己的影子很有趣,你认为呢?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影子有趣?

学生读课文,说说自己读到的内容,全班交流。

(2)这是丁丁在哪里照出来的影子?

(3)你们还知道在哪里有影子?

2、学习第四自然段,探究影子的变化。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质疑:影子为什么会变来变去呢?

学生进行实验、讨论、交流。(手电、实物、照照影子)。

(3)汇报。

抓住两点:

a、要有影子,必须要有光和形。

b、影子的变化是因为光源或者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五、户外活动,实践强化。

六、课外延伸,自主探索。

回家或上学的路上、课间十分钟、夜间注意观察自己或物体的影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专心致志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认字14个。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典、楼”。

4、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时运用字典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字14个。

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写字“典、楼”。

三、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卡片、挂图。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诗歌,题目是:“字典大楼”。

指名读课题(2人)。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初步学习诗歌。

1、谁预习这篇课文了?你是怎么预习的?(3人说)。

2、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3、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4、同学们拿出字典来查一查“钠”“砝码”“拜访”,看看字典能不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查字典。全班交流。

“钠”: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容易氧化。

“砝码”:天平上作为重量标准的物体,通常是金属块。

“拜访”:敬辞,访问。

5、字典的用处真大,文中的小作者管它叫字典大楼,还说要经常去拜访专家。你有什么想法吗?就带着自己的感想认真读一遍课文吧!

6、全班分小节读。

(三)学生字。

1、同学们课文读的好,生字也一定认的不错,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如果你认识,轻轻地举起手,不读出声。

(检测学生认字情况,找出问题多的字全班一起学习。)。

全班认的好的字让学生组词或说一说记字的方法。

2、黑板上贴出学生有问题的字:“登、盐、添、瓦”。

下面小组一起商量这几个字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3、小组派代表讲字。

4、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记字,真了不起,老师奖励大家做个找朋友的游戏。(用下面的字组成词)。

典、登、品、按、址、钠、盐、验、砝、码、急、血、添、瓦。

(四)写字。

1、出示生字表:“典、楼”

观察生字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2、指导:‘典’字。说一说字的结构,应该怎样写?

学生写,反馈(说一说哪写的好,哪写的不好。)再写两个。

(五)小结并留作业。

作业:1、有语气地读课文。2、自己用生字卡片认生字并组词。3、写生字。

五、板书设计: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巩固识字14个。积累词语。

3、指导学生书写“教、科”等6个生字。

4、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写字6个。

难点:1、书写习惯的培养。

2、积累词语。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书、本。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字典大楼”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谁愿意读这篇课文?(请5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的怎么样?一会儿来评一评。

2、读完之后评议。

先说一说谁读的好,什么地方读的好?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3、小组内读书比赛。自选一个小节参赛。

小组比赛读课文。

4、全班一起读课文。

5、照样子说一说:

(认真)地背诵()地背诵()地背诵。

()地听()地说()地()。

(三)巩固生字、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字组词。

2、这节课要求同学们会写的生字有……,老师一边摆生字卡片大家一边读。

3、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5、练习写字。

5、反馈写的情况,再写一个。

6、小结。

作业:1、朗读课文。

2、积累成语。

3、写生字。

专心致志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过程,同时掌握正确口算除法的方法。

2.能对被除数或除数进行适当地估算,能运用于口算除法中。

3.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出示口算练习:(开火车报答案)。

20×360×480×530×470×840×9。

400×5500×7110×6200×9150×3。

2.提问:指出150×370×8400×5你是怎么算的?

3.总结:整十或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一)生活情境:

1.出示课本情境图:学校要准备开运动会了,在入场仪式上每个班级都要拿着气球入场,最后一起放飞气球,庆祝运动会开始。现在就是小红跟小明代表自己班级去总务处林老师那里领气球。这时,林老师出了一个问题考他们:

这里还剩80个气球,每个班分20个,还有几个班没有领到气球?

2.提问:你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列出算式80÷20。

3.揭题:口算除法(板书)。

(二)自主探究,展示各种算法。

1.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内进行交流。

2.各组汇报:80÷20=4。

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a.由20×4=80,想乘法算除法,得出80÷20=4。

b.8÷2=4,则80÷20=4(引导学生说出80看成8个10,20看成2个10,从而让学生明白8÷2=4与80÷20=4的商的大小为什么是相等的,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学生展开评价,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说说你的理由。

4.拓展进行估算:老师那里还有83根彩带,每班也2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

b.83÷20=4……3(对于这种方法肯定,但是不进行引导。因为这是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变式练习:改成有80根,每班19根呢?分几个班?

5.小结:对于整十除以整十的口算的方法:是看成一位数除以一位数进行口算。对于除数与被除数不是整十的,要进行估算,把除数与被除数估成整十。

(三)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60÷20=90÷30=80÷40=。

60÷20≈90÷30≈80÷40≈。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计算。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2.学生进行独立思考:120÷30=。

学情预设:学生会能够运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行口算。

a.12÷3=4则120÷30=4(把120看成12个10,30看成3个10.这里强调让学生进行说一说他的算法过程是怎么想的,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b.30×4=120,则120÷30=4。

3.想一想:122÷30≈120÷28≈。

4.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180÷30=240÷40=420÷60=。

184÷30≈240÷37≈420÷58≈。

四、练习巩固、提高应用。

1.要求口算:

90÷30=150÷30360÷40=。

143÷70≈632÷90≈240÷77≈。

2.解决问题:练习十三第2题。

每包有30本书,一共要邮寄240本书,要捆多少包?

练习十三第5题: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2.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第*页,书上练习十三第3题。

板书预设。

口算除法。

这里还剩80个气球,每个班分20个,还有几个班没有领到气球?

80÷20=4(个)。

专心致志

1、认字17个,会写9个,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感悟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懂得立志后应该付诸行动,努力去实现目标做出一番成绩。

3、激发学生学习居里夫人专心致志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并在感悟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懂得立志后应该付诸行动,努力去实现目标做出一番成绩。

2、激发学生学习居里夫人专心致志学习的精神。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手段。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谈话。

1、了解居里夫人。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居里夫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听。

2、提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3、设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新课。

(一)自学。

自主读课文,鼓励学生独立阅读识字。

1、自读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运用学过的方法独立解决。

2、识字反馈。把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听,度做一次小老师考考别人,同桌记载下认字的情况,反馈后老师要了解全班认字的情况。

3、朗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检查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字的情况。

(二)写字。

1、认读生字卡并扩词。

2、独立书写。

3、评价反馈。

自评,分三个等级:好、较好、再努力。

互评。同桌或小组互检互查中,帮助个别学生纠正错别字。

展示。小组推荐优秀作业或自荐进步作业给予学生交流展示机会。鼓励学生在认字基础上正确美观书写。

(三)交流。

在读中解惑,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

1、充分自读,加强自主实践。

识字、写字又快又好!相信课文也一定会读得正确!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读议结合,体会可贵精神。

引导读议,理解含义。

深入读书,创造表达。

第二、三自然段是学生抓住重点、突出难点的关键学习环节。

画:能够表现玛丽亚专心致志学习的词语或句子。

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玛丽亚是怎样做的。

读:把你对玛丽亚的钦佩之情读出来。

议:从玛丽亚的言行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任何志向,都要靠努力去做才能实现。

(四)欣赏。

拓宽知识,升华情感体验。

课件演示居里夫人的生平资料片。

“理想的琴键,只有扣动奋斗的琴弦,才能奏出人生美好而动听的乐章。”这是《居里夫人传》中的一句话,很多人把它当做座右铭,激励自己实现理想。把这句话送给你们,让我们用不懈的努力实现自己远大的志向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读中感悟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交流。

读议结合,加强实践,创造互动空间。

1、朗读课文,感悟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2、联系自我,说说为了实现志向你会怎样做?

3、课外阅读,加深理解。

(1)自读童话《爱写诗的小螃蟹》。

(2)讨论问题:小螃蟹为什么哭得很开心?你有和小螃蟹一样的经历吗?

(3)交流点拨,使学生明白:要实现愿望,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暂时失败,或者别人不承认,也不要放弃。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应该懂得自己不能总是听赞扬和鼓励的话,谁都可能有失败,重要的是“坚持”下去。

(4)分角色配乐读文。

(5)自选练习,可以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想法或类似的经历。

(二)练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贡献吵闹亚军致力。

2、找成语。

专心致志()()()。

本单元的成语有:浓眉大眼、日月星辰、筋疲力尽、恼羞成怒。

练习设计。

读一读《爱写诗的小螃蟹》,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再请他们评一评。

板书设计。

掩耳对待。

金质奖章。

专心致志吵闹。

诺贝尔奖。

不能吸引。

不懂就问

把我的反思和交流的心得和大家交流交流。

课文学习没有一个好的顺序,不利于学生掌握好的学习习惯。

无声’的情况?”……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词语的意思,还知道了怎样运用。”这样处理很好。

再说。”……(具体可以看“春之声个人空间”)。

这就是情景教学吧,我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专心致志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认字17个。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孙、私”。

4、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字17个。

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写字“孙、私”。

三、教学准备:

孙中山的资料、生字卡片、挂图。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故事,课文的题目是:“不懂就问”。

指名读课题(2人)。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初步学习课文。

1、谁预习这篇课文了?你是怎么预习的?(3人说)。

2、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3、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板书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照例”是什么意思?

(2)孙中山是个名人吗?

(3)“先生”是谁?

(4)“戒尺”是什么?

(5)什么是“私塾”?

(6)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要壮着胆子?

(7)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其他同学都吓呆了?)。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

4、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7个自然段)。

5、这个小故事说的是孙中山小时候的事,谁在课前查找资料了,能给大家讲一讲孙中山。

(学生自由介绍资料,以小组形式介绍、自己向全班介绍。)。

老师补充介绍资料。

附:资料。

孙中山生平简介。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94年创立兴中会。19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孙中山图片。

在孙中山小的时候是没有学校的,想上学就要到私塾,私塾是那个时候由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没有教材,也没有学习的年限。那个时候称呼老师为“先生”。先生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切都得听老师的,学生不许多问。

6、了解了这些事情,同学们小组合作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是不是能读懂一些了。

小组合作读课文。

7、同学们课前提的问题小组一起讨论一下,争取在小组里解决。

各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解决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8、请同学们拿好书,认真读一遍课文。

(三)学生字。

1、大家课文学的真好,老师奖励同学们玩个小游戏:生字对对碰。要想做好这个游戏我们先来认认生字,这些生字,如果你认识就大声读出来。

2、请你一边摆生字卡片一边读。

3、下面我们开始做游戏吧!老师说字,学生找,老师说:“对对碰”,学生同桌对卡片。“诵”“思”(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这个字)“糊涂”“吓”(组词)“鸦雀无声”“拿”(说记字方法)。

4、一边读一边收生字卡片。

5、有几个字娃娃特别淘气,刚才跑出去玩,现在又回来了,谁愿意当小老师教一教大家。(“私、段、晃、既、养”)。

小组内商量怎样记字。全班交流。

(四)写字。

1、课文中有一些字是要求同学们会写的。老师一边摆生字卡片大家一边读。

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孙、私”这两个字。

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3、练习写字。

4、反馈写的情况,再写一个。

5、小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作业:1、朗读课文3遍,思考: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做?

2、读认字表,组词。

3、写生字。

专心致志

教材依据:

体验山寨的美丽与神奇,从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设计思想:

入境,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山寨之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山寨”的朦胧和美丽。

2、学人4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练习自学形声字。

3、通过朗读、背诵,学习句式“分明(明明)是……,怎么……”。

4、借助课文的语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感受上山寨路上的景色,体验山寨的美丽与神奇。

教学准备:彩色笔、山寨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那里拜访一下吗?今天我们就一期走进美丽的山寨去看一看。(板书课题,随题识字:寨)。

2、观看山寨图片。

3、说说山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走进文中再次感受山寨之美吧。

体会山寨之美的独特性。】。

二、感知课文。

1、自由试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反馈:

集体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句: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客人唤到门前。试着用多亏说句话。

词,单独学习不易记忆,宜在语句中学习。】。

2)指名读课文,正音纠错。

3)全班齐读全文。

三、理解并感悟课文,进一步体会山寨之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请找一找文中直接描写山寨的句子。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了解:课文题为何是“山寨”,写的却是去山寨路上的景象。】。

2、细读课文。

由读,指名读)。

忽隐忽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指名读第二段,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看起来山寨近在眼前,却一走就是半天,这与山路的什么特点有关?

为什么到了寨边,又一户人家都不见呢?

怎么读出上山人这有点失望和感到奇怪的语气?(自由读,小组赛读)。

点。】。

4)观看图片,体会“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的感觉。

(自由读,指名读)。

要鼓励学生反复朗读,边读边思考,自主提问】。

的?同桌合作,用铅笔试着画一画。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四、走了这么长时间大家一定很累了吧,想不想到山民家中去歇歇脚?

出示少数民族山寨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欣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农家院落及屋内的特点。

【设计意图:欣赏图片感受农家院落、屋内的特点,拓展学习空间,练习口语交际。】。

五、朗读全文,尝试背诵。

单元的学习之中。】。

六、拓展阅读与训练:

自读《盘山公路》畅谈学习体会,向别人介绍山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汇报方式,表现了对学生极大的信任。信任,就是最好的尊重。

二、注重词语积累。

用结合,达到学以致用。

绝非简单的字义理解所能比拟的,而这些形象的理解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感。如理解“林遮树掩”

根于让学生的心。

语乃至读好句子、篇章的重要方法,相信几经练习,学生的朗读能力势必会迅速提高。

三、注重培养能力。

但是意思到位:山路盘曲,时隐时现,“抖着蛇行,明火可见”。充分体现了对课文的理解。

专心致志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巩固识字17个。积累词语。

3、指导学生书写“诵、思”等7个生字。

4、继续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写字7个。

难点:1、书写习惯的培养。

2、积累词语。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书、本、词典。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不懂就问”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谁愿意读这篇课文?(请7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的怎么样?一会儿来评一评。

2、读完之后评议。

先说一说谁读的好,什么地方读的好?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3、出示:“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4、你对这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比较喜欢或者有感想就读这几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读课文。

5、课文中有一个词“一字不错”照这个样子也写几个“一()不()”的词。

允许学生查词典。

(三)巩固生字、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字组词。

2、这节课要求同学们会写的生字有……,老师一边摆生字卡片大家一边读。

3、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4、练习写字。

5、反馈写的情况,再写一个。

6、小结。

作业:1、朗读课文。

2、读认字表,组词。

3、写生字。

初步认识角

教科书第77~78页例3、例4、课堂活动第3题及练习十五的第3~5题。

教学目标分析:

1.能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操作求出除法算式的商。

2.在分一分求商的操作活动中发展数感,培养直觉思维,体验猜测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理解平均分,除法意义基础上,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12根跳绳,15枝花,3个花瓶(可用杯子代替)。

学具: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主要活动内容调整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二、自主探索。

三、巩固运用。

学生:平均分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1.教学例3。

学生:12÷3。

教师:猜一猜,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可能直觉地感到4个小组就可以了,有的可能把12和3结合起来思考,想几个3合起来是12。不管哪种思考均应给予肯定。

教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请用小棒分一分。把分的结果写在后边。

教师抽学生说算式的意义。12÷4,12÷6它们的商是多少呢?请你先猜一猜,再用小棒分一分。把分的结果写在等号后面。

教师:把这几个除法算式按除数的多少排一排,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不要求完整、规范。

2.教学例4。

(出示15枝花,3个花瓶)教师:为了布置教室,需要3瓶花,要把这些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猜一猜,每个花瓶里插几枝花?学生自由猜测。学生可能根据每瓶花大致的多少猜测每个花瓶里插几枝花,也可能把15和3结合起来,想3个几合起来是15。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学生用圆片代替花瓶,小棒代替花摆一摆,再写出除法算式的商。

3.验证结合。

15枝花和3个花瓶想“15÷3”表示什么意思,估计商是多少。再用小棒分一分进行验证。

练习:

(1)教科书第80页第3,4题,第81页第5题。

(2)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学生说出问题,其余同学用除法算式解决。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专心致志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师生收集有关桥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影子,什么地方有影子呢?你见过桥的影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影子桥》。

二、新课。

(一)自学。

初读课文,独立识字。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用学过的方法认识它们。

2、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解决自学时遇到的困难。

(二)识字。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掌握生字。

1、指名读文。其他人认真听读,再次巩固不熟悉的字。

2、抽读生字卡、

“追”是翘舌音,“藏”是平舌音。组词、造句读。把识字教学与词语运用、口语交际结合起来。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三)交流。

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同桌互读,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2、全班汇报,交流感悟。

学生可能喜欢语言优美的第2、5自然段,充满情趣的3、4自然段,以及体现小作者爱护大自然的最后一段。当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后,一定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喜爱之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让课堂上充满良良的读书声,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去感悟、体会文章的内容,而不要陷入繁琐的分析中去。

如:第三自然段“我明白了,石拱桥为什么待在这儿,它是在照自己的影子哟!”要把“自己的影子”读得重一些,活泼一些,从而体现出作者已经把石拱桥当成了朋友,当成有生命的人去写的。体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第四自然段可能有学生看不懂,老师可点拨:鱼儿怎么会在“桥上”追来追去呢?或者看看上一段写了什么?老师可把课后练习引入到这部分教学中,请学生试着给“一忽儿”换词,从而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和在桥的倒影上追来追去的生动画面,并引导学生读出情趣,读出喜爱之情。

(四)练习。

把重点句子抄写下来。

如: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多快乐。

“字”只有以词语的形式出现,才表达意思,因此要引导学生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写,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而且速度要慢,请学生互相检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去“影子桥”游览了一番,也走入了丰富多彩的桥的世界,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桥呢?出示课后练习e。

1、题目限定“哪些种类的桥”是扩充知识的练习,而不是“用桥组成的词语,如果学生说”桥面、桥洞等,要引导他们读题理解题义。

2、桥前面按要求加几个的字词,字数也可多些,但要着重看搭配是否恰当,并注意纠正。

(二)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知道的桥的相关知识。

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1、说桥: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概括成一段话,用一、二分钟的时间介绍给大家,而不是单纯地念资料。

2、画桥:用绘画的方式介绍桥。除了是自己知道的桥外,还可以是自己想象设计的桥。

3、议桥:随心所欲、七嘴八舌,只要是关于“桥”的或由“桥”说开去的话题都可作为议论的内容。老师要注意把握话师的广度。并适时给正确的指导的评价。

(三)扩展。

引导学生学写启事。

出示教材中关于“桥”的启事。

1、向学生交代启事的作用:如果有什么设想对大家说,或有什么有别人帮忙,都可以写启事。它是个人与集体交流的好形式。

2、启事类似便条,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是写启事的人应该把要对大家讲的事情讲清楚,签上自己的名字,写上日期、招领启事不要把捡拾物口都描述清楚,以免冒领。

(四)写字。

1、巩固字音。有目的地巩固难字字音,如“模、逐、追、藏”等。

2、指导书写。“修”字中间小竖不要丢掉。“钓”字不要写成“钩”

(五)练习。

1、多音字组词。

模()藏。

2、找朋友。

拱wen。

纹cuan。

钓gong。

逐diao。

蹿zhu。

3、如果你是作者,你想在桥上写什么?

4、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了吗?想不想写个启事,请大家帮忙?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风》教学设计

这是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描写的风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整天在山野间游戏,使得树叶颤动,林木点头,河水起波,诗歌想象力丰富,将孩子们经常看到的景物描写得如诗如画.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情境教学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我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始,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2,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以形式多样的朗读,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发现,鼓励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

4,扩展思维,激发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积极挖掘教材,因此我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倡导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来认识世界,感悟自然万物,力求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和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原则。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尝试种种做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想,有空间可拓展,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情感受、动手制作、动口表达等综合语文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并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风》以儿童的口吻描述大自然风的特征,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这是一首清新、优美的诗歌,描写的风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整天在山野间游戏,使得树叶颤动,河水起波纹,花儿点头,诗歌想象力丰富,将孩子们经常看到的景物描写得如诗如画。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教学中,我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始,谜语激趣,导入新课。上课时,我先编了一个谜语给大家猜:禾苗见他弯腰,花儿见他点头,小树见他招手,云儿见他让路。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我趁机追问道:你见过风吗?在学生兴趣大增时,我介绍说,风是没有形也看不到的,我们有怎样知道风呢?随后,我一句导语:我们也来读读一首关于“风”的诗歌,看看诗人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中。

2、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以形式多样的朗读,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我设计了多处读文,初读时解决字词正音,语句读通,渗透识字方法;再读时正确、流利,标明小节序号,理清结构;听读时,学会边听边批注,找到描写风的语句;细读时,具体而深入,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想象诗句内容,从而内化理解。他们通过反复的吟诵、质疑及对关键字、词的琢磨中领悟诗的意境,感受到栩栩如生的“风”的形态,特别在一些重点词语颤动、点头、起波纹的理解上,为避免机械乏味的分析,变枯燥的讲解,我为学生营造积极主动思索、感悟的氛围,进行换词、表演读、想象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后,我请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诗句,由于学生有了“自悟”的过程,学生对这首诗歌已有了较深的体会,大部分学生已能吟诵得琅琅上口、入情入境了,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风中了。学生的语感进一步得到培养,语文素养也在读中进一步提高。

3、扩展思维,激发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积极挖掘教材,因此我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学完诗歌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进行拓展:写风,如果你喜欢写,就写出我藏在哪?画风,如果你喜欢画,就画出我藏在哪?颂风,如果你喜欢读,就读读有关风的文章。课堂完成了第一和第三项内容,同学们忙开了,编儿歌时兴趣盎然,当孩子们当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时,你不得不对他们的“成就”表示赞叹!学生说:“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风车转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和风车做游戏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小草弯腰的时候,我们知道风跑来玩耍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红旗飘扬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哪里了。”……由于紧密联系生活,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答案真是多姿多彩、令人赞叹。读小诗风时,更是兴趣高涨,入情入境。课后学生积极完成画风及搜集有关风的文章并在班内评比,学生们好认真,他们在学习课文中,观察,想象,搜集,积累等能力不断得到有效培养,真是一举多得呀!

诗歌,蕴含着很丰富的教学资源,诗歌的教学也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通过《风》这一课的教学和思考,我又有了不少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