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体育教学论文(模板20篇)

时间:2023-12-06 19:32:04 作者:紫薇儿

编写范文范本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写作功底和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捕捉作品的要点和特点。这些范文范本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参考。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通常是以一些基本的动作与练习方式进行的,这对于强化学生体制具有显著作用,它以其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特点,调节着体育教学的氛围,使之富有浓郁的趣味性,对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游戏中,学生依照规定的游戏规则,通过一系列的智力与体力比赛实现自己的目标。体育游戏运用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的体质健康,提升他们运动的水平与适应能力,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性思维。由此可见,体育游戏的特点主要有健身性、趣味性、竞技性、娱乐性以及规则性,其应用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加强学生自身体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行为,更能通过规则教育的功能全面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品质,提高思想品德意识,挖掘学生潜在智力与思维,对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体育游戏对学生的作用。

1、集中注意力加强兴奋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活动准备阶段通过游戏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他们体育学习的兴奋度,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避免教学中的厌学情绪出现,也能借此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便于加大运动量与强度。

2、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游戏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促进作用,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便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兴趣,一定程度范围上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把重要的教学内容反复练习,这一过程必然是单调与枯燥的,教师合理运用游戏的教学形式加以练习,可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3、促进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体育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质健康,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游戏能体现教学思想与教育思想。同时,它能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与发展。如:“跳绳”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双脚跳、蹲跳、跑跳等,这些跳绳方法都能充分调动学生全身运动,促进学生肌肉的发育和体能发展。

1、在教学的开始与准备阶段的应用。体育课前,大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课间活动与上节课的影响,很难在体育课开始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本课堂上。教师在开课前的首要任务是调节学生情绪,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项目活动中,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注意力,消除学生的懒惰情绪,便于体育游戏的顺利进行。开始阶段为基础热身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展开与视觉、听觉和姿势等有关的游戏,为后面的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做好铺垫,但热身游戏尽量要简单与简短。只有将开始环节的准备活动做好,学生才能从内心真正地消除惰性,随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用游戏的教学方式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熟练掌握技巧与技能,也可以通过传球练习与小型竞赛体力活动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在基本的体育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基本的体育技术技能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些技术教学内容是单调与乏味的,因此,在体育的基础技术技能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积极主动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地引入“活动篮筐”与“投球晋级”诸多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化过程中,掌握最基本的运球与投篮技巧,进而激活课堂教学方法,增添动作练习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练习中,便于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能与技巧。多引入带有竞技性的体育游戏,游戏具有竞争性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在体育教学结束环节中的应用。体育教学结束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个阶段往往消耗了学生的大量体力,身心有一定的疲惫,为了能让学生顺利轻松地投入下一堂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系列轻松有趣的体育游戏,帮助学生恢复体力、放松身心,让学生在欢悦的体育教学氛围中结束本堂课,增加他们对下节课的体育内容的期待。总而言之,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恰当地应用体育游戏,不仅能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还能因为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与情节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身为一名中学体育老师,要善于发现条件与创造条件,以学生的心理特点,恰当地安排体育游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最终形成强身健体的运动意识。

中专体育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中专生优良的思想品质,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本文在分析中专生心理状况,并结合体育团队特征基础上及团队重要性,从而总结出培养中专生团队精神的基本方法。

中专及职业院校的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体育教学是中专及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并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目的的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专生心理状况。

我校是一所民族学校,有来自广西各地的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目前中专办学有十多个专业:计算机应用、模具与数控技术、汽车维护与营销、机电一体化、现代会计、物资经营与管理、商务英语、艺术教育、民族歌手班、双语教育、越南语、泰国语等等,在校生3000多人,可以说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但由于学生来自民族地区,教育背景和民俗文化都有一定的差别,社会经验很少,缺乏一定团队协作的精神。其主要表现在:。

1.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影响团队协作意识的养成。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造就了独生子女这一社会群体,由此也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如,中国的“小皇帝”、“小少年”、“小公主”现象,相对来说比较“孤芳自赏”或者说是“自私自利”。

2.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是“单个教育”,注重单个人才的培养。有人戏称中国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中专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加上一些学生是刚从山里走出来,社会认识能力相对较差,缺乏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

而这阶段中专生的心理发展基本特征是由少年时期半幼稚、半成熟向逐渐成熟过度,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培养他们团队精神,有利于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团队精神的现实重要性。

1.“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是21世纪的人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体育运动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合作,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以提升学生的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让学生的身心在学习中得到健康发展。

2.现阶段的中专学生普遍缺乏集体观念,更缺乏团队精神,需加强团队精神培养。“中专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13%的用人单位认为当代中专生最缺乏的就是团队精神。因此,面对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体育运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显得极为重要。

由此看来,在中专教育中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对学生个体是迫切需要的,它有利于学生提高社会竟争力,更快地发展自我,适应社会。

三、团队精神的特征。

1.团队与团队成员的关系上表现为“同损共荣”,休戚与共。

2.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优势互补。

3.团队成员对团队工作态度上表现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团队的绩效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即“1+12”。

1.通过开展体育竞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竞赛是检验团队精神的一种有效方法。有竞赛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协作。在体育教学中,安排系列竞赛,创设竞赛情境,提供竞争机会,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让学生们在竞争中增强团队精神。例如:学生在掌握了排球垫球和传球技术后,我按队列分组进行排球比赛,各组班干组织本组人员参加比赛,实行三局两胜制,输了就不能进入“冠亚军”争夺战。这样,各组人员都纷纷来为队员呐喊助威,为队员送水等后勤工作,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互助意识和友谊。之后,又从队员中选出“精英”分子,与同年级的班级开展比赛,这样既有竞争性,又强化了团队精神的培养。

2.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消除彼此间的.疏离感。

归属感属于文化心理范畴,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件或一个现象的认同程度。学生的归属感是学生对班级或学校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我校学生来自广西的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对掌握技术困难的学生,同学之间要互助帮助,团结友爱,友爱互助,消除学生间的疏离感,使他们自觉的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

3.利用团队的荣誉感,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每一个团队都向往集体荣誉。在平时教学中,游戏性分队比赛、分组接力比赛、球类项目的分组比赛是经常被采用的,也是学生最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体育教师应以表扬为主,特别是进行组队比赛时更不能“冷嘲热讽”,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影响了学生团体荣誉感。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体育竞赛中,不要单一地以比成绩、比体能,还要比团结,比友爱。这样做是充分利用团队荣誉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方法。

4.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团队的向心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因为,在体育竞赛中,要想取得好成绩,一是要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要有大局意识;二是队员(同学)之间必须平等坦诚,彼此关系和谐;三是相互信任和尊重,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四是在竞赛中要全力以赴,不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要“善始善终”。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又促使社会责任力的形成。同时,通过体育竞赛可以酿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忱与自信心,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团结互助,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努力进取,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校是一个多民族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一个值得深探的课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与改进。

参考文献:

1乔守.注重团队精神培养提高学生索质[m].山西教育,2002(11)。

2章义伍.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以往中学体育教师为了应付上课,学生往往处于被接受的状态,他们缺少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这样的后果是扼杀了中学生的个性,一味死板的学习和放羊式的教学,与体育个性化的发展也是背道而驰。在体育个性化的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为培养方向以崇尚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和完善为最终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培养他们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差异,根据实际情况,确保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来施展才华,发展自己的个性魅力。

3.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体育教学与个性化教学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也就是说既要学习书本上的体育理论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思维,更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根据当前体育教学的规律特点,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个性差异,并结合教育对象的发展性、层次性、差异性,不断寻找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3.3教师教法要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所谓特色就是特长与课堂的结合,是教法与学法的结合,就是在教学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教学特色是教师个性特征在教学上的全面反映,是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特点和达到实效、高效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学习探索、凝结经验和创造的结果。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技巧等方面进行创新。备课时不能单纯地依靠教材,要将重点放在学生身上,也就是说,体育教师设计体育课程时,在参考新课程标准规范的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发出来,从而有效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体育的个性化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重视学生学法指导。要迎合学生的要求,多了解学生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最后确定学习目标。

3.4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要把传统的、被动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接受过程变为主动的、双向的、交流式的认识过程。切实树立学生在整个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体现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人翁的权利,从而做到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发展个性,在发展个性中完善个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与此同时,生生关系也是上好体育课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体育课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集群性很多项目的练习和开展都要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团队精神尤其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和谐的氛围,上好、上活一堂体育课是很艰难的,所以教师要在他们之间建立友谊的桥梁,使他们的关系和老师的关系更加坚固。

4结束语。

我们国家正在对中学体育进行改革,中学体育教育模式相比过去正发生重大转变,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等教育思想为中学个性化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但我们也要看到体育个性化教学发展的不足,在很多地方体育个性化教学还没有能力开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还需要一线的教师更多地探索和付出,相信体育个性化教学定将开启美好的明天。

透析中专体育课的创新性教学论文

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和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才培养也逐渐转变为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导向,通过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建设精准化学科以适应现代医疗服务需要[1]。体育教学是现代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的人文教育理念与现代医学的人文精神不谋而合。同时,高等医学院校因其专业性质、培养目标、校园文化环境、体育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其体育教学更应结合自身实际,选好切入点,走医体融合特色发展之路。本文从“医体融合”的角度剖析当代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相应改革策略,为其他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脉路。

二、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陈旧、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目前我省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即学生在教学中以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忽视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师在学生锻炼方法和习惯的养成方面所起的作用有限。而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如健身运动处方模式、体育锻炼与医疗体育相结合等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契合度不多[2]。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主要以普通体育课和专项体育课为主,教学内容单一。而体现医学院校特色内容,如运动医学、运动养生、运动生理、医疗保健等则少有涉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也应逐步融合到预防医学教育中,体现医学院校办学特色,建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医学院校学生具备储备体育保健知识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走体育锻炼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体育教学道路,将成为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取向。

(二)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策略不合理高等医学院校拥有完善的医学教育师资力量,在开设体育保健、医疗体育、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课程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能够充分发挥医学专业教师和体育教师的资源优势。可是纵观国内诸多医学院校,基本都在走传统体育教育的老路。由于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等人为因素,体育教学总是同外语、计算机一起被安排在公共课程教学行列,与体育关联的医学内容都被分散在学生的医学专业教学环节之中,而医学专业教师由于不懂体育专业知识,往往在教学中对相关知识不能详细的予以解释,体育教学资源和医学教学资源没能够有效整合,从而导致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并没有反映出其“医体融合”的办学特色。

(三)体育教学方式与医学专业契合度不高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方式主要局限于体育教师对运动专项技能的传授,学生则以掌握这些技能为目的,而教师和学生针对动作给人体生理机能所带来的影响、变化分析甚少,这显然不符合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也不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毕业后,多数学生要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而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应向健身化、保健化、兴趣化转化。所以,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医学生的知识能力构成、专业特点、职业需要和适应社会需求。建设医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对原来教材内容体系进行精简、重组、整合,体现出医学体育的职业性,同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

三、安徽医科大学“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创新体育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医学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基本观点和认识,从体育的角度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应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发展,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自身的职业需要,加强体育专项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因此,如何贯彻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理念,发挥其在医学教育的育人环境中应有的作用,体现出医学院校的特殊性,便成为改革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突破口。“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要结合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的特点,以适应和服务社会需要为目标开展教学,让学生们明白,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体育是强身健体,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将医学与体育的结合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现阶段改革出发点就是要使学生从多维度、多层面接受医学体育教育,如体育保健、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养生、体育健康教育等多维观念,凝练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特色。

(二)提高部门协同效率安徽医科大学的体育教学改革应从实际出发。施行“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主要有以下策略:首先,就“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专题汇报,附属医院从人员、设备上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学校教务处从体育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材的选定、“医体结合”体育课程的安排、外聘教师课时计划、教学工作量计算等诸多方面都给予认可与支持;再次,学校科研处从科研项目立项、科研经费投入、学校与附属医院人员的科研交流合作等都做出计划与安排[3],并给予“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专项经费支持。多部门的有效协调,使得“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软硬件得到有效保障,也是安徽医科大学“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能够成功迈出第一步的重要保证。提高各系部院辅导员的体育意识,“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得到他们的认可与支持,是高等医学院校“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好基础力量,“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加强医体知识互融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广大学生在“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中充分体会到知识性、新颖性、趣味性、实效性。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新的举措。“请进来”即邀请学生时代的优秀运动员现在已是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的专家和教授,定期来学校为本科生上“医体结合”的专题理论课,他们结合自身将医学与体育融会贯通的体会和经验,以及生动、翔实的.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目标有了清晰的设定[4]。“走出去”即让本科生以小班为单位,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参观附属医院的相关科室,参观的过程中医生们会回答学生们的各种提问,使学生们了解体育对医学治疗、医学康复的帮助,同时,让学生们明白学好体育知识与技能,对自己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一定会有较大的帮助[4]。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我们开设了体育选修课程,考虑到部分研究生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再回到学校来读书的现状,他们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开医学处方的能力,所以,我们选择了健身运动处方模式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体育教研室选派在“医体结合”方面最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负责该班级“医体结合”健身运动处方模式的教学,每学期约有三分之一的课程由任课教师聘请附属医院运动医学方面的专家来课堂教学,回答学生们的提问,指导学生们如何选择健身运动处方,实现学生既能开诊断处方,又能开健身处方。

(四)研发新教材,医学体育贯穿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是教学模式的具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势必要求更具实效性的教学内容。为此,从改革体育教材入手。改革教材要从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前社会对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把医学体育的相关知识融入体育教材之中。教材要充分体现高等医学院校“医体结合”体育教育理念,从理论上阐述高等医学院校实行“医体结合”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5]。安徽医科大学在学生体育必修课中设立体育保健课,把体育保健课程作为“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实现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相结合[6]。在体育保健课实践教学内容中,选择了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八段锦、五禽戏、大舞等气功内容。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医学体育的内容不少于10%,并在体育成绩评定中给予加分奖励。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评价体育课成绩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特色就是要把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相结合,要实现和完成好这一目标与任务就必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体育教师队伍。在“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是“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7]。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扩大体育教师的知识面,特别是医学知识的进一步加强与提升,同时,为教师在职读研和进修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力度,多方面鼓励教师提升“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水平。第二,加强体育教师和医学专业人才的交流。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学习到现代医学知识和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努力把体育教师培养成“半个医生”,使医学和体育这两个不同的专业在“医体结合”体育教学这个平台上相互交融,让医学体育在高等医学院校发挥更大作用[8]。第三,合理评价体育课成绩。体育课成绩的合理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投身医学体育的学习热情,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统一规定医学体育知识占总成绩的10%,并且采用奖励加分的形式记入总分,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出卷考试、讨论问题、课堂提问等多种形式给予评定。

四、启示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程的精髓,身体练习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而身体练习正是医学体育知识运用最好的载体[9]。

“医体结合”的体育教学内容极大地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涵,对于医学院校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健身体育思想理念已被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界广泛接受,我们的“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通过近年来不断地摸索与试验,我们得出以下启示:第一,争取学校政策的支持是我们进行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力量源泉。第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科学合理地设计体育教学改革方案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每所高校所在的省情不一样,每所高校的人文环境不一样,每所高校的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场地设施状况也不一样,我们只有从学校的自身实际出发,量身定做体育教学改革方案,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第三,加强人际交流,争取院系部的支持[10]。现代社会人脉关系也是一种资源,高等学校的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一般不承担学生的管理职能,而体育教学改革的最后载体是学生,所以,和院系部各级领导与辅导员建立良好的友情,并取得他们的配合与支持,是贯彻和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措施的关键所在。

中专体育教学论文

当前,大部分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体育教学与素质教学理念相背离,导致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学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很少考虑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过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不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规定的运动技能和知识传授为主,没有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教学计划,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三是课堂教学活动单一,每堂课延续着“开始、准备、活动、结束”的教学结构,学生没有选择学习内容、练习方法的自主权,只能重复模仿或机械化训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四是体育教学评价以达标测试为主要衡量尺度,只关注学生体质、体能方面的测试,而没有将学生思想品德、审美、创新思维、终身体育能力等内容纳入到评价范围内。

参与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上述教学现状,其运用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中专体育与其它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所强调的是学生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真正了解并掌握体育运动的要领,若是教师单方面的传授,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鉴于此体育教师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它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教师从以往只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授逐步向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所转变,这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而且还能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了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的机会,由此可以使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获得提升。

(二)有利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与式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内容、以全员参与为途径、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其对于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专体育本就应当是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开放性课堂,参与式教学的运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体现的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全过程当中,都应当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保持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逐步对其产生兴趣,不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还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自行设计准备活动。

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可组织学生自行设计准备活动方案,调动起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体育教师可转换慢跑、徒手操等传统的准备活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设计准备活动,并将设计方案以书面形式上交给教师,教师合理采纳学生提出的建议,并在课堂准备活动环节予以实施。如,教师可采纳学生提出的民间游戏,包括“跳山羊”、“老鹰抓小鸡”、“抢凳子”等,丰富课堂准备活动形式。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营造轻松的活动氛围,使每一名学生都舒展开身体,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自由选择学习项目。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合理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借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中专学生在小学和中学的体育学习中,对体育项目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很多学生也都有喜欢的运动项目和方式,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可以开展体育课选修项目,具体分为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健美、武术等,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体育项目,并从中得到乐趣和满足,由此能够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他们从心里上接受体育活动,并自觉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育项目,既能够达到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目的,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可为学生创设轻松、活跃、有趣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将体育活动与情感体验相结合,通过直观感受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情感和意志。教师可将故事、游戏、实物演示等融入到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教师也可在教学中组织多样化游戏和比赛活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如,在排球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传授相关排球运动技巧的基础上,组织各小组成员进行排球比赛,使排球学习成为一项集体性的活动,调动组内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积极性。

(四)运用综合评价方式。

中专体育在学习效果的评价上多是以达标测试来衡量学生的体育能力,在这种评价模式下,学生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终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化的发展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在体育学习评价中,运用综合评价方式,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意志品质、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合作与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评价予以重视。鉴于此,可将定量与定性评价、过程与终结评价、相对与绝对评价等方式结合到一起,着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形式。通过对体育学习的评价,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应当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同时,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出评价的作用和效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对推动体育教学改革,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有着重要意义。参与式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学生展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为此,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合理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创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学生个性能力施展和身心健康发展。

中专体育教学论文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性质的学科,其本意是对本国语言的一种教育,因而语文不仅仅存在于我国,还包括其他国家,像美国的语文,教授的主要是英语。教材选文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它能够给予学生最为直接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也可以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对中外小学教育语文教材选文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提出了部分见解。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材;中外。

引言。

小学语文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基础科目之一,其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不仅仅教会了学生基础的识字读文,还使学生幼小无知的心灵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并且给予了学生成长的希望,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对学生的行为形成规范和约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小学语文还是教会学生基础技能的主导者,通过小学语文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懂得怎样与人交流,交流的时候应当使用哪些礼貌用语,并且可以规范自身的各种行为,对不同的社会行为产生相应的认知判断。而这些内容的实现,无一例外地需要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因而在进行中外小学教育语文教材的选文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本文主要综合了一些中外语文教材选文的不同状况,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以提供相应的选文借鉴,使我国小学语文选材更加科学合理。

1中外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差异的主要表现。

中外在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上,有着很明显的差异。首先,中外所选择的小学教材,在编写方向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以美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其并不像国内的小学语文教学那样,对课程有着深层次的重视,而是十分注重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其语文教材选材上,所选择的课文内容往往是一些最新的学术文章段落,而且还在文章的后面配置了相应的教学思路。可以看出,美国的选文第一原则便是创新,鼓励学生去进行创新。其次,中外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是按单元分类的综合型语文教材,但是国外的更多是一些分编语文教材,这类教材将阅读和语言实现了完全的分离,即分为两本教材,但是我国的语文教材却是完全的一体化。最后,中外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很多时候会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但是侧重点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的小学语文选文原则,更多地是一些有关道德思想和趣味故事一类的文章,而美国的则是涉及一些创新的科技事物,其中掺杂了一部分教育文章。这样的选文原则使我国的语文教育与国外的语文教育呈现出了两种不一样的形态,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完全不同。我国的小学生呈现出了中规中矩、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而国外的小学生是一种积极创新、顽强拼搏的学习状态,这也影响了学生以后的人格走向。

2中外小学语文教材选材的基础原则差异。

2.1主体方向。

中外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的差异性相当大,而且这样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将主导的方向放在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素质培育上,因而其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各种塑造人格的文章,所关乎的主题也是诚信、自强、自信等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同时,为了迎合当前世界发展一体化的趋势,我国也适时引入了一些国外的课文,这些课文与中国的道德教育思想十分相似,并且对于学生的教育也集中在思想层面上,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国外的小学语文教材则不然,以日本的语文教材为例,其更多的是在宣扬自身的民俗文化色彩。而且,在很多的课文当中极力地推崇民族信仰,将一些日本古代的诗词歌赋及将臣的传奇故事融入其中,鼓励学生从小培养自身的民族信仰,以更好地为国家服务。美国的小学语文选材则将主导的方向放在了创新上,其中的很多课文都与现代科技有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2教育内涵。

中外小学语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教育内涵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一点在基础的课文选择上有着明显的体现。首先,我国的小学语文选材,必然会选择一些和谐美好的事物,如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以及各种童话故事,这样的教材选择使小学生经历了美好的教学熏陶,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的生活,并逐步培养出积极健康的人格。外国的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将主要的方向放在了学生的成长观念上,美国的教材强调英雄主义和创新思想,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向往,督促他们付出同样的努力,换取更大的成功。中外小学语文在选材的过程中,许多时候会根据教育内涵的不同,选择不一样的文章。如我国十分推崇五千年文化历史,因而诗词歌赋穿插于每个年级的语文课文中。但是国外则完全不同,其仅仅有一部分涉及到了历史文化,他们在极力地宣扬自身的民族发展精神,将更多现代化的内容实时地融入到语文教材当中,使学生的学习富于现代化气息。笔者认为,这虽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与学生实际的认知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善。

3中外小学语文教材选材的主体差异。

3.1文化差异的选择。

在中国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许多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很多人认为将这部分课文添加到实际的语文教材中不合理,容易诱导学生产生虚幻的想法。对于这部分课文的选择,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第一,通过对这些神话故事的引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并产生相应的追随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在教学中需要一些美好的神话故事给予他们相应的引导,使他们对自己的想象充满好奇,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优化其对社会的主体认知。国外的小学语文选材更加渴望迅速地教会学生一些实用性的生存技能和实践方法,因而大部分内容都与现实社会有关。这与当地的生活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3.2思想教育的差异性。

中外小学语文在选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教育方式往往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的小学语文课文,更多的是通过正能量的故事直接感染学生。国外将现实社会的各种事物引入教材当中,给学生最为直接的心灵冲击,使学生自己尝试改变自身的各种想法和思路。同时,我国的小学语文思想教育,习惯于采用一些美好的故事性课文,去积极引导学生深化自身的思想意识,对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做出合理的分析,并逐步改变整体的教学效率。但是国外的语文思想教育,却选择了一些现实生活当中的琐事教材,由学生自己进行相应的理解,因而国外的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教育并不多,更多地接受着技能教育。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外小学教育语文教材在选文的过程中,所坚持的方向有着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基础的教育方向,还是深层次的教育思考,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实质的教学效果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罗燕.基于国际化视角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

[2]赵佩珊.大陆与台湾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

[4]张明非.中美小学语文教材对比分析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中专体育教学论文

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与教学体制的改革,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逐渐受到学校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从学生成长方面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与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价值观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职业中专学校是中等教育的进一步充实,且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新时期背景下,职业中专体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式。因此,联系职业中专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性格特征,并在分析与探讨体育教学对其价值观影响的基础上改善中专体育教学方式以及内容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价值观概述。

价值观是一种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思维感官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也就是说在认知、解析、判别等心理活动基础上对事物是非作出正确的辨别,从而充分发挥出人、事、物的作用与价值。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产生于社会实践中,其观点主要由价值的定义、价值的评判、价值的构建组成。价值观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的体现,其中目标的追求更为重要;二是人的价值尺度、行为标准的体现,或者可以理解为行为所遵循的标准与原则。一定程度上说,价值观的形成对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且起着积极指导作用。

(二)价值观培养的意义。

一方面,价值观是人们认识水平的体现。一般而言,思维感官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所以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与评判的直接反馈,也是体现实际生活中主观思维主要途径之一。

另一方面,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人的价值观存在差异性,其中人的社会行为的体现是最为突出的展现。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社会行为,即人的社会行为的认可程度取决于价值观的影响,正确价值观影响下,往往人的社会行为普遍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与认可;错误价值观影响下,人的社会行为则受到社会大众的谴责与反对,主要是因为错误价值观会引起一系列不良行为,如斗殴、违反法律法规、偷窃等。

此外,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支持。自然与人文环境对价值观的影响与价值观的形成息息相关,价值观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树立良好的生活态度,以便于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难处;价值观直接关系着人的性格特征,一般坚毅不屈、尊重他人爱护自己的性格特征深受价值观的影响,也就是说价值观对其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价值观还对人有着积极引导作用,即帮助人们相信理想并激励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行动。

(一)学校和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高。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专体育教学,且此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加之体育课程不属于高考考试的范畴,所以体育学科一直没有受到学校以及学生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从学校角度而言,学校在聘请体育教师时没有考虑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只要是体育教师就可以,且没有对体育教师规定相应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甚至部分学校直接让其他学科的教师暂任体育教师;从教师角度而言,体育教师对体育活动没有深刻的认识,认识体育教学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甚至有时会把体育教学时间让给其他学科的教师,即其他学科教师利用体育课时间讲述他们的教学内容;从学生角度而言,受教师对体育教学不重视性的影响,加之体育教学枯燥单一,大多数学生对体育学习都没有兴趣,宁可选择在教室自习。

(二)考试评分模式长期保持单一性。

大多数职业中专体育学科的考试评分方式都长期保持单一性,在体育学科考试中,过分注重相关运动项目的成绩,且将运动项目的成绩作为体育学科考试评分的主要依据以及代替学生实际课堂的成绩,缺乏对学生身心健康、身体素质等内容的考核,这样的考试评分模式与体育教学的实际目标与质量背道而驰,从而阻碍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三)体育学科课程设置不合理。

相关统计调查,大多数职业中专体育学科的课程设置都不合理,一般体育学科一学期的学时大概是三十多个学时,其中理论课的学时更少,只有三个学时左右。由此可见中专体育学科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教授学生其他教学内容,甚至有时连基础体育运动知识都无法完全教授。

(一)实施层次化教学。

层次化教学,一方面不断设计与创新中专体育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升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在层次化教学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体育水平与身体素质进行分组,且每个小组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都不同,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总之,层次化教学的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学生“身体促进”与“自我实现”的价值取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好奇与兴趣,他们才会有继续探索的欲望,因而设计合理有趣的教学活动尤为重要,且是引导学生“娱乐缓压”价值取向的关键。职业中专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需求,即需要改善教师示范学生反复模仿的方式,应营造一种快乐体育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三)实施合作学习。

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模仿的榜样,一般而言学生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长于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学生的人生启蒙教师。因此,在实践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拓展师生互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人际交往”的价值取向。

(四)体育与德育相结合。

体育与德育的有效结合旨在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思想观念,既要重新认知体育运动的概念又要正确对待体育运动结果;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个体服务于集体的思想,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质,避免出现部分学生为了个人成败而作出不合理行为的现象,从而影响体育教学质量。此外,体育教学与爱国主义的有效结合也至关重要。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价值观的形成既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因而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应受到职业中专的高度重视,中专体育教学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以及在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更适宜的体育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中专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是中专学生都非常喜欢的科目。因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中专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发挥出学生自由的本性,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而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彻底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出来,并且通过分组加强学生团结意识、积极性、运动技能发挥等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本文围绕分组教学模式的分组方式以及成功运用的作用进行探讨,了解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成功运用带来的好处。

一、分组教学的分组方式。

分组教学模式的展开按照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配,因为只有将学生通过合理的分配,才能充分发挥分组教学模式的作用,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发展。将通过学生分别按照学习水平、兴趣、体质、心理等方面进行分类,然后将其综合起来进行最合理的分配,以避免不公平性的产生[1]。

(一)将学生通过学习水平进行分组。

中专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对新知识的接收水平也不一样。而且体育教育并不是只有运动,还有一些例如足球历史、篮球规则等等理论上的知识需要学习。所以在分组教学模式下,学生首先需要就学习的水平进行分组,并且根据分组的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设定同等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水平低的学生设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之所以看学生的学习水平,因为很多的规则理论知识都需要学生记住才行。比方说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裁判会举黄牌、红牌都是什么意思,这些在进行足球比赛之前都会进行教学,只有将规矩记得牢的与规矩记得不牢的学生进行穿插分组教学,才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记牢规则。

(二)通过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

体育运动包括了很多种,有篮球、足球、羽毛球、田径等等,但是学生对每个运动的喜爱程度是不一样的,甚至有的体育运动学生还不是很喜欢。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某一学生对某一运动不感兴趣的时候,就会觉得体育教学特别乏味,以此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教学,也就达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所以选择按照兴趣进行分组教学,既能够提高体育的教学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上体育课的积极性[2]。

(三)通过学生的体质进行分组。

中专学生有的学生可能从小体质就非常的好,而有的学生可能生来就体质差。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的体质做一个观察,记录每个学生的体质问题,并且通过根据每个学生体质进行分组。比方说,将学生的体质分为可以加强体质、极限体质、待加强体质三种体质模式。在体育教学进行训练的时候,教师规定跑800米,那么加强体质的学生可以挑战1000米,极限体质跑800米就行,对于待加强的体质只需要跑下来600米就行。这样一来,可以保证体育教学的效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四)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分组。

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对体育教师一个最大的挑战,因为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特别坚强类型,有的就是特别自卑类型,有的又是不服管教类型的。所以心理素质的分组是必须的`,教师在分组教学的时候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采用不同的方式。比方说,对于坚强型的学生来说,他们本身的心理已经够强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错了就是错了,对了就是对了,一定要指出来[3];对于自卑型的学生,因为他们会比较爱瞎想,总觉得自己不行,教师就要学会用语言的魅力,进行不断的鼓舞,告诉他们是最棒的,如果真的做错了也要委婉告知;对于不服管的孩子就只要让他能够认可教师,他就会听教师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能够震慑住他们的,因为他们内心非常崇拜强者。只要教师比学生强,就会听教师的。所以心理素质进行分组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可以促进中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分组教学的模式,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在通过心理素质分组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心性得到完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去除学生骄傲的心理,让学生能够明白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使学生从中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心理素质还是需要进行加强锻炼的。同时通过分组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兴趣,能够提高学生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比方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训练学生跑步的时候,有的学生会因为体质的问题比不过那些体质好的学生就会觉得非常的自卑。但是通过分组进行教学,学生在同级别的小组中就不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进而全力以赴进行训练,由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4]。

(二)可以提高中专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分组的教学模式,因为分组之后是至少5个人以上的小组,那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学生会学会思考,并且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得出最后整个小组都认为最棒的解决办法。比方说,在进行足球比赛的时候,一般都是11个人一组,整个小组中有体质低的,也有体质高的,有协调能力强的,同样也会有差的。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解决这种问题,通过沟通、讨论,进而设定合适的方案。例如体质高的就负责掌控全场,体质差的可以掌握半场并负责传球等等。这样一来,通过分组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结意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沟通的能力[5]。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体育一直都是中专学生都非常喜欢的科目。因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素质,而且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发挥出学生自由的本性。而分组教学模式也是目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很多学科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因此,对分组教学模式分组方式以及作用进行积极探讨,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成功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样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沟通的能力,以此提高中专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喜.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8:115+117.

[2]刘经贵.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a].《同行》9月(上)[c].:1.

[5]薛小峰.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10:164.

中专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课以身体姿势变化为主要手段,进而促进人体健康,是我国学校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同样也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修课之一。,我国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其中提出了4个基本理念,新课标充分展示了体育教学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本的思想。

1新课标与教学改革。

早在20,我国就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至今已走过,期间各方面专家对其从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但各方面专家一致认为,体育应以“促进健康”“终身练习”为宗旨,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总目标,以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为基点,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会生活,学会适应社会。

2.1教学目标改革。

传统中专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锻炼身体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新课改中专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在学习运动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新课标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具体有5个目标(见图1),以课程总目标为中心,保证运动参与的前提下,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2.2教学内容改革。

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构建形成的内容体系。与传统中专体育教学内容不同,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内容更加详尽,层次更加分明,教学内容范围广泛,除了基础健康教育外,还包含有球类运动、体操运动、田径运动、水上运动、民族运动、冰雪运动和新兴体育运动等;教学内容也更加注重趣味性。

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较,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更具自主性,有报道称,在中专篮球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以运球、传球、投篮等为主,而新课改背景下,中专篮球教学更加注重技战术教学、游戏教学。

2.3教学管理改革。

传统中专体育教学由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教学大纲,而教师只是命令的执行者。而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管理部门对体育课的规定明显减少,教师体育教学的自主性明显提高。虽然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等同于教师的能力水平,但学历作为一种受教育的标尺,间接反应教师的整体能力,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省会城市,中专体育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为20%,本科学历教师为63%,说明我国中专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整体上有了提高,但仍有6%的体育教师为中专学历;而45岁以下的教师比例为75%,说明中青年教师人数较多;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为4:1,女教师的比例有所提升。

2.4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改革。

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讲解示范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此法首先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进行分组模仿练习,最后教师进行指正;而合作教学、自主教学和探索教学是新课改实施后所提出的教学方法,而在我国,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教学、自主教学和探索教学只被30%左右的教师采纳。

教学组织形式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面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所不同。调查中发现,中专体育教学中,有48%的班级采用行政班教学,30%的班级采用兴趣分组教学,另外有14%的班级采用男女分班教学。以行政班教学,忽略了不同性别、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容易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存在一定的弊端;而按兴趣分班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生的主动性。

2.5教学评价改革。

体育教学评价通过测试的形式,对教学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价。体育教学评价不仅有利于学校体育规范管理,更有助于教师、学生的自我诊断,为目标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体育教学评价不仅可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评测教师的教学水平,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教学所处的阶段不同,评价的形式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几种评价融合于整个过程。

调查发现,中专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技能评定和成绩达标为主要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考勤、进步幅度、学生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的考评比相对较低。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评价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学生的差异,通过增加考勤、阶段性评价等方式,给底子薄、基础差、体质弱的学生酌情加分。但目前,中专体育教学评价,尤其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的过程评价。

中专生相对而言喜动,在体育课堂上要增加游戏性项目。从个体角度出发,培养方案要注重不同年龄段中专生的兴趣。从实践角度出发,培养方案要注重社会实践性,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3.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中专生自制力有限,体育教学过程中注意要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法、自主法,避免枯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切忌填鸭式教学。教师还应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温馨的环境。

3.3努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多方面地诱导学生,启发学生,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尽量给学生多的空间、时间去思考,让学生在自我思考中完成创新。

4结语。

新课标的实施,是各位体育教师共同前进的方向,但是体育教学过程并没有固定“模式”,因此要求各位同仁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寻求创新,否则将很难适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

透析中专体育课的创新性教学论文

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加强素质教育,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是摆在我们从事学校体育教育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从我国中专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改革体育教学的创新性途径。

国家、民族的进步需要创新,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也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加强素质教育。作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体育工作者,我们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开发创新教育,把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贯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只有时刻贯穿创新教育,才能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使我们的民族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教育是以全面、充分发展学科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适应知识化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思想,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形式,是对现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它涉及到教育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是对人类的智慧、特质、个性和主体精神全面培养的教育模式,是通过一切教育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纵观目前普通中专校体育课程现状以及社会发展对中专体育提出的新要求,中专体育教学还存在着若干重要问题亟待解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育课组织形式、体育成绩考核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目前在中专体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学历都比较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所受教育大多仍是传统的体育系、科的教育,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导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基本上围绕着竞技体育的活动规律和方法来进行。教师对应试教育比较熟悉,在教学中只注重技术学习和专项素质,而轻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忽视思想教育和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从教学内容上看,普遍存在着内容重复、教材容量大,而且教材内容对技术要求过高。而教学方法上则是以技术教学为主的模式,以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为主,以“讲解——示范——练习——纠错”作为不变的程序。这种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偏重于教师灌输知识,以学生获得运动技能为目标,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体育课成绩考核主要是以学生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作为评分标准,这种做法过于单一,反映不了学生体质发展状况。只强调了体育考核的绝对评价,忽略了体育考核的相对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健康以及兴趣、特长、身心的同步发展。

1.明确体育改革的思想和观念。

终身体育是近年来流行于国内外教育界的一种新思想,这种思想的提出对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未形成一个特殊的教学模式,有待于我们探索。就目前的情况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体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学校体育课的价值,在于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作用及为社会培养体质健康的人才。因此,体育教学要突破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旧体系,建立以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根本目标,重视体育文化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结合身体锻炼,形成体育、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新体系。

2.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我们知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管得过多、过死的现象,整个课堂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现象,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注重促进探究、质疑和好奇心,应当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全力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这样才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得以提高。

3.改进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在体育教学中根据思维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多种方案。如在改进和提高学生投篮技术和命中率的教学时,首先提出“利用学过的知识、技术,你采用哪些方法?”学生就会从记忆中努力演练出多种方法,即原地双手胸前投篮、跳起单手投篮、高手投篮等。这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收敛思维的训练,即指导学生对每种动作方法进行比较,从中体验、摸索出一种最佳的'方法。在学习动作技能时,学习者只能觉察自身的一部分动作,而难以看清整个动作的表象。因此,教师从旁指点、评价就非常重要。而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直接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阐述有关理论与技巧。接着再让学生做,老师发现问题,从理论与技巧方面加以指导纠正。最后由老师以提问形式来总结,激活学生的思维,领会动作要领,以加深、巩固感性知识与理论知识,深化一步引导学生去比较各种基本动作的异同,并互相借鉴运用。

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在体育竞赛中,要想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有良好的纪律性,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其次,相互之间必须建立起平等坦诚协调一致的人际关系;第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宽容别人所犯的错误;第四,在竞赛中要兢兢业业,不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要从一而终。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无疑会促使社会责任力的形成。另外,它可以酿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忱与自信心,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驱除懒散,焕发热情,遵守规则,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追逐成就,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4.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但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搞平均主义,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迈相同的步子,而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发展,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目标,又要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又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素质基础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应该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专项意识、领悟能力、心理素质与刻苦程度等方面差异,加以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施加不同的影响,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引导,提供不同的学习上的帮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如有些学生身材不高,在学习跳高、投掷项目相对处于劣势,就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发展专项速度和力量,改进技术,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有个别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在练习跳高、跨栏、跳山羊时畏缩不前,就用橡皮筋代替横杆降低高度等手段,减少其畏惧感,同时以言语的鼓励并带动全体同学为该生的每一点进步喝彩。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协调性较差的学生,教师不应忽视,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对他们进行具体的辅导。要善于抓住进步快的后进生典型,以此带动一整班人,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对于基础素质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应在掌握正确动作与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使他们达到较高的水平。

5.在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体育课不仅是一堂专项课或训练课,而是一堂集体育精坤、体育道德和风格为一体,纳社会学、政治学、美学为一身的综合性课。这样才能深化学生对体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扩大学生感受时代要求的广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牢记自己是一个肩负历史重任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明确有了这个大方向,才能自觉地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教学中去。其次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体育教师要以自己好的思想作风和优良品质来感染学生,用自己对祖国对人民满腔热情的爱来带动学生,以德育人、以情动人。如今,我国是国际奥委会的承办国,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举办,奥运精神在我国已经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应该看到,现代体育运动中所提倡的参加与取胜的思想,团结、友谊、和平的精神,公正、诚实、礼貌等风范,引申到民族无不与爱国主义息息相关。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对这些精神进行宣传教育,把这些哲理加以推广运用,这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6.改革考核方式。

体育课成绩考核目的是为了推动和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目前的体育课成绩考核主要是以学生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作为评分标准,这种做法过于单一,反映不了学生体质发展状况。只强调了体育考核的绝对评价,忽略了体育考核的相对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健康以及兴趣、特长、身心的同步发展。在体育课成绩考核中,既要对教学中应掌握的体育知识和对体育的认识程度以及培养的技术、技能等进行考核,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对他们课外自学的体育知识、技术,特长项目或自创性的动作或锻炼身体方法,以及每个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技能提高的程度等进行综合测试,以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个性和体育兴趣,促进其养成锻炼的习惯,培养其终身体育能力的意识。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学生的重视越来越高,优越生活使得绝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的考验和锻炼,相对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较低,心理问题普遍偏高。据有关调查显示:热爱体育游戏的人产生懦弱、焦虑、恐惧等心理的机率大大低于那些不喜欢体育游戏的人。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学生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可以体验到胜利或者失败的感觉。一方面,经历过多次游戏比赛后,学生对比较的胜负表现出平常的心态,他们的情绪不会受结果的影响而过于激动或产生自负,自信心也不会受很大影响,他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调整自我心理素质,养成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得失的习惯,有利于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游戏教学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它摆脱了枯燥、单一的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技术动作,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学习兴趣,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比如,在篮球教学的“运球折返跑游戏”中,教师若单纯的针对学生在原地进行篮球拍球训练,肯定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相反,教师如果把学生分成几队,采用竞争的锻炼方法对运球进行折返跑比赛活动,必然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通过提高学生的活动量,增加学生积极参与的动力与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随着体育教育的改革和更新,初中体育教学的课程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新型教学模式下的新课程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初中体育教学为了实现课堂内容的多样化可以借鉴高等院校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丰富的授课内容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取决于初中体育教学能否对俱乐部授课方式进行良好的应用。例如在平时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外,可以鼓励男同学自发组织篮球俱乐部、女同学积极组建健美操俱乐部等,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之下,利用课余时间互相之间交流俱乐部组建成果,沟通俱乐部体育项目训练成果,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体育教学效果,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浓厚的体育锻炼兴趣,还能够增强其身体素质,为文化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体育游戏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排球、兵乓球、足球、篮球以及健美操等体育相关课程。另外,社团式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体育活动课平台将学生进行组织,不仅有利于整体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初中体育教学课堂的整体规划,学生可以接触和进行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体育教学的规划和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体育教学活动是广大的体育教师们公共关注的问题,将创新理念贯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参与,需要学校和老师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因此,关注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活动,对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体育教学论文发

体育教学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体育教学常规建设、体育教研、体育教学人员情况、体育教学设施四个子系统构成,其是整个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基础,其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运行效果。

体育教学常规建设信息主要包括教学常规文件信息、学科和专业建设信息、课程建设信息等,这三个方面的管理信息主要内容有:有关日常教学文件、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包括名称、日期和内容等要素信息。体育教学常规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系部开设专业相关的教学文件名、建设日期、内容,学科专业建设名称、日期、内容和课程建设名称、日期、内容等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数据管理,便于快速高效地查询、增减、统计与分析相关信息。

1.2体育教研信息的管理。

体育教研信息主要包括体育教改与教研指南信息、体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立项信息和体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实施信息等。具体信息有:教改与教研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名称、日期和内容,教学改革与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成果名称、建设日期和内容等。体育教学与研究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系部体育教学与研究的各类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准确把握系部教学改革和研究发展动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系部体育教学和研究的相关动向和实施情况。

体育教学人员信息主要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师业绩考核信息、教师培训进修信息和教师工作酬金信息等。具体信息有姓名、性别、籍贯、民族、出生年月日、政治面貌、专业、学历、学位、职称、工作时间、职务、获奖统计、联系方式、业绩考核、进修培训等。体育教学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以上各种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

体育教学设施建设信息主要是指体育教学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的相关信息,如场地设施建设、场地设施使用、场地设施管理等。体育教学设施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现有的体育教学场地设施进行有效查询和统筹管理,有效提高场地设施的使用效率,教师也可以根据查询结果合理安排上课地点,有效提高课堂组织及教学的效果。

体育日常教学信息管理、教学文档信息管理、教学工作量信息管理、群体工作信息管理、运动队训练竞赛信息管理构成了体育教学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核心。

体育日常教学管理信息主要包括学生选课、教师安排、教材订购、教学进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编制、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学生评教、同行评议、课程考核、缓考补考、重修补修等。体育日常教学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快速有效的对以上各类信息进行查询和数据管理,合理安排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体育教学工作量信息指教师的教学工作人员选聘、教学工作量的核算、教学编制的确定等,如:选聘人员姓名和工作内容与要求、系部教学工作总量、教师个人教学工作量、教学编制设定和要求等。体育教学工作量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既可以方便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对以上信息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也可以方便其他相关人员对相关信息的查询。

2.3教学文档信息的管理。

教学文档信息主要有系部各个专业的教学规划、教学管理制度、教改与教研、教学评估信息等。教学文档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以上各类信息进行有效查询和管理,提高系部教学文档管理规范化水平。

2.4群体工作信息的管理。

群体工作信息主要是指校运动会和各类竞赛的有关信息,如活动开展的时间、项目,比赛项目的设置,比赛时间的安排,比赛成绩的`登记。群体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能够方便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对以上信息进行查询和数据管理,有效保障学校各类群体活动的有序开展。

2.5运动队训练竞赛信息的管理。

运动队训练竞赛信息主要包括运动队训练和竞赛方面的有关信息,如运动队名称、人员情况、训练时间、参加比赛的时间、比赛成绩等。运动队训练竞赛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可以对以上信息进行有效查询管理,为学校运动队的科学训练提供保障。

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分析、教学质量评价共同构成了体育教学质量与评价管理体系,是整个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关键,体育教学质量与评价信息的完善对于及时反馈教学情况,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是指系部领导评教、教师之间评教、专家评教、教研室评教、学生评教等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和课程考核成绩控制信息等,主要评教主体、评教客体、评教的时间和内容、评教结果及课程考核及格情况等内容进行管理。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便可以很轻松地对以上各类信息进行查询和数据管理,为日常教学监控奠定基础。

体育教学质量分析信息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成绩的分析和实践技术课成绩的分析,如分析的时间、分析的结果等。建成的体育教学质量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教学管理人员查询和管理相关信息提供便利,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监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的管理。

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是指教学理念、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学科专业、教学常规、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教学评价、学生学风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如培养定位信息、队伍结构信息、教学中心地位信息、评价主体信息、评价个体信息、评价内容和时间信息、发展优势和特色信息、学风建设成果信息等。建成后的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既可以为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及时反馈各类教学信息提供便利,又可以为系部做出有关教学管理的正确决策提供帮助。

4.结语。

众所周知,教学管理规范化是当前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当前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探索和实现体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构建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不但是高校自身生存的需要,而且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选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体育课教学论文

如今社会经济水平处于不断上升的重要阶段,人本思想也在逐渐深入,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体育也应该不断改革创新,因此需要引入分层教学方法,在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实施分层教育,强化学生整体能力,在高校田径课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更加强化。分层教学法依照学生的个体差别将其分成不同小组,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需求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感受到田径运动的乐趣,激发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能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1.分层教学法的重要性。

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本身具有很明显的影响力,高校田径教学效果的提升也离不开分层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会得到大大的提升,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会减轻。

1.1分层教学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自我特点和个性实施的,所以能够促进每一位体育运动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可以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学生安排与其自身水平和能力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田径运动中去,同时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进步。

1.2借助于分层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明显提升,学习的质量也会有所提高,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方法完全适应学生的自身情况,课程的开展与学生的能力水平完全吻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吸收。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教师在了解学生实际能力的基础之上为学生量身定做相应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明显提升。除此之外,分层教学方法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会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与进步。最后,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在分层教学方法中也会有所提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组织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将会得到大大提升。分层教学的模式让教师必须依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征来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挑战性的工作方法有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也会使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对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2.分层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如今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入,高校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分层教学方法广泛的应用到了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对分层教学内容进行研究,考察清楚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学生的身体特征等,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评定,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2.1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的前提就是了解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和能力,教师应该在实施教学方法之前就采取调查的方法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全体同学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在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不同层次的水平之后再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保证分层教学方法应用的成功。比如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田径运动的调查问卷,由学生完成这些问卷的填写,通过审查这些调查问卷的方法初步了解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为了保证分层的准确性,教师还可以展开体能拓展训练,通过测试的结果掌握真实的数据。

2.2合理划分运动小组,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之后就需要根据得出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组,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情况以及田径运动水平分成3个层次:首先是身体素质较好的,有一定田径技术基础的学生分成一个层次;其次是身体素质较好但是田径运动水平较差的,这些学生放在同一层次;最后一个层次是身体素质非常薄弱,而且田径基础能力也比较弱的学生,同时,对田径运动缺乏兴趣的同学也归在这个层次的小组中。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应该采取探究性的教学方法,主要围绕着教学内容对学生现有的知识进行拓宽,为学生传授一些难度较高的田径运动动作,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动作的难度,这样的动作可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田径运动的激情。为了更好的调动课堂气氛,可以让这批学生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做一些表演示范性的动作,展现自身的能力,也能为其他层次的学生树立榜样。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系统性教学方法,首先需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住田径运动的动作要领,能够吸收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可以让这部分学生依次演示田径运动,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动作给予正确的指正与引导,让学生快速掌握运动的精髓部分,从而促进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由于第三层次的学生田径运动水平和能力比较低,而且还存在着不喜欢田径运动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这一层次学生的教学,可以亲自为学生演示田径运动,将田径运动动作要领划分成不同的步骤,教师分步骤为学生做演示,学生跟着教师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演示动作,还需要为学生及时指正问题。教师应该对那些缺乏田径运动兴趣的同学采取不同的方法,经常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并给学生提供更加有趣的运动项目,让这些学生喜欢上田径运动,并积极投身到田径运动中去。

2.3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除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之外,教师还应该对其设定不同的目标要求,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运动要求。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身体素质能力以及田径运动水平都是不同的,如果为所有的学生设定相同的'运动目标,那么第三层次的学生肯定达不到要求,可能还会因此产生自卑的心理,导致其更加不喜欢田径运动。所以根据学生层次设定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在进行400米短跑训练的时候,不能要求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应该分层次设定完成的时间,比如说第一层次的学生可以要求在1.5min以内跑完,第二层次的学生要求在2min内跑完,第三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时间。

2.4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分层次教学中,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都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田径运动水平更是截然不同,所以田径成绩差别自然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对其田径成绩进行分层评价。上文中提到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与其相吻合的分层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区别性的评价,检验每一位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掌握情况,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从而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

3.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程中的应用要求。

分层教育方法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实施的基础在于确定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以下几点要求来进行:

3.1需要遵循全体性的要求。因为在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首先需要按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保证全体学生在自身基础之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3.2要掌握协调补充的原则。分层次教学的方法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教育,但是在完成初次分组之后,还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根据后期的水平和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让每一位同学所学到的知识都与自身水平相适应。

3.3注重激励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是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时非常值得重视的一项原则,教师不可以完全以严厉的教学态度对待学生,应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获得不断进步的动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想办法为学生解决困难,并告知其解决办法,以便日后学生能够自己处理问题。如果学生在田径运动中获得成功,教师还应该给予其足够的奖励。分层次教学必须要以体育课教学大纲为前提,在参考体育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再考虑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不能让学生一直停留在同一层次的水平上,如果由学生水平出现落后的情况,还要降到下一个层次中,水平得到提升的学生要提拔到上一层次。

4.结束语。

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的顺利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分层教学方法的支持,分层教学方法坚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宗旨,同时深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共同发展与进步,促进每一位学生田径运动能力的提高,为不同阶段的同学设计出与其自身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所有同学都能感受到自身水平的提升,感受成功的喜悦。但是,高校田径运动教学在应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掌握原则,重视教学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实施,这也是关乎于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田径教学中应用效果的重要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廖恺仲.谈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j].甘肃教育,2011.

[2]宋若飞.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2013.

[3]薛冰.田径课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引入并运用各类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进行活动体验,既能通过实际感受、实践体验和实在感悟,借助自主化分析、归纳、总结和探索等去理解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抽象概念,又能从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情感与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情感与正确认识,让他们充分感受蕴藏其中的欢乐与愉悦,逐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独特发展与个性化成长的一种教学形式活动。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在于“学生主体性”“亲身经历性”“全程参与性”等方面。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活跃期,体验式学习对他们来说显得既十分必要又非常重要。就初中体育课程而言,学生若能从中体验到情趣和快乐,就会自然形成继续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自觉享受运动所带来的愉悦情感,充分调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而有效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培养全面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帮助他们形成终身运动观而奠基铺路并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1、以构建和谐教学关系为追求,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体验式课程活动。

“成功的教学不在于强制,而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情感丰富、活泼好动,自控意识的能力偏低,情绪化现象严重,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他们来说,有认知便有情感,没有无情感的认知活动,情感越深,认知效果越明显,反之亦然。认知情感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主要来自于良好和谐的教学关系,比如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信任与尊重;由教师人格魅力逐步凝练的向师力;寓教于乐的吸引力;亲师信道的良好效应;体验式教学产生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等。以田径类体育项目为例:跑步训练体力消耗较大,且单调、枯燥、乏味。如果采取简单而直接的训练方式,则很难让学生产生体验式情感,效果也难以尽如人意。鉴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赛、接力赛的形式,或通过“警察缉盗”“老鹰逐兔”“猫捉老鼠”等游戏活动进行变式训练,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又能让他们产生积极良好的活动体验。前后相比,效果自然不言而明。

2、以创新多元教学方式为抓手,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体验式课程活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长期以来,教师多以传统竞技项目为主,普遍采取要领讲解―动作示范―学生训练―纠偏改错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俨然成了课堂活动的中心和主角,学生只能被动地、整齐划一地勉强完成规定动作,几乎不能“越雷池一步”。在如此缺少欢声笑语的情形下,又何谈学习情感、活动体验和个性发展呢?如在足球项目教学中,教师可打破传统的示范讲解方法,让学生之间通过亲身实践、合作探讨和相互交流等方式,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对足球训练和比赛进行生动的演示,帮助他们在反复总结中认识并掌握传球的技巧和角度,等等。教师本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纠正,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又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深刻而持久的体验,并逐步走向熟能生巧的发展之路。再如,把一些技术难度较大和易错的动作形成“多媒体集锦”,让学生在正误对比中自我反思、体验、总结和提升。

3、以优化使用教材内容为支撑,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体验式课程活动。

教材固然是从事各类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和基础内容。然而,教材编排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也有相对滞后的不足。我们不应故步自封、削足适履,被人为地限制甚至拘泥于“本本”之中。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就是几个例子。”它意在强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个性发展,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和施教原则,大胆破除“以本为本”的传统教材观,与时俱进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善于让教材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样本,以较好地适应教学实际需要,让学生从中享受快乐体验。比如,改标准篮球架为实用篮球架,让学生过一把“nba”的瘾;通过增减发球距离、降低排球网高度、增加双方发球次数等,让学生把“发、垫、传、扣、拦”的动作有效地串起来,在增加回合中饶有滋味;适当改变教材使用的先后顺序;把各类广场舞等生活流行元素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4、以实施教学评价为激励手段,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体验式课程活动。

教学评价既是课程活动体系的有机组成和重要环节,更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个性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活力源泉。“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就初中体育课程而言,实施激励评价的根本目的,并非为了证明学生能力的高低,也不是为了甄别体育才能的优劣,而是为了促进他们更好学习和全面发展。我认为教学评价应向以下方面倾斜:倾斜于过程性而非终极性评价;倾斜于心理品质而非身体技能方面的弹性评价;倾斜于学生体验式而非教师传授式评价;倾斜于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而非教师的单一性评价等。比如“短跑”教学,它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丰富,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掌握。因此,教学评价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反应、行为表现和实践体验,让他们在充分体验中较好地了解并掌握预备跑的准备方式、快速跑的基本方式以及腿臂的使用方式等,这样才能赢得寓教于乐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强调体验式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是对“生本化、学本化”课程模式的自然回归,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体育课教学论文

“分层次教学”是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完全符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要求。本文以湖北经济学院级金融学院选修网球课的150名学生(男80名,女70名),分为中级班(70名)和初级班(80名)进行分层教学。对照组:2010级会计学院选网球课的150名学生(男80名,女70名)进行不分层教学。两个组按照各自既定的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实验前后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网球的技能掌握的情况,按照湖北经济学院网球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测试,便于试验后对比分析,旨在为高校体育层次教学改革研究提供详实的案例,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现实的参考。

1.学生对体育层次教学改革的态度、认知情况。

针对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在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的基础上,以教育学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体育分层次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学评价体系,为了及时掌握金融学院学生对采用网球分层式体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认识等,我们制定了专题问卷调查表。以金融学院2010级选网球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50份,其中男生80份,女生70份;回收问卷150份,回收率为100%。两周后,我们采用再测法,比较了两次调查结果,并求出两次测试答案间的相关系数。其再测信度系数为r=0.87(p0.01)。对金融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92.5%的学生肯定了体育课分层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因此,91.3%的学生乐意参加体育层次的教学活动,8.5%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体育分层教学改革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喜欢,是因为学生认为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习最基本的技术,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锻炼热情,同时还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归纳起来主要是:有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56.4%),能满足健身娱乐的需要(28.1%),能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38.7%),能提高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25.8%)。基于对层次体育教学方式的.认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动机也相对一致,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为了强身健体的选择频率为58.7%,满足兴趣爱好的选择频次为47.1%,增强人际交往的选择频次为24.7%,而为了取得学分和消遣娱乐的选择频次则分别为12.5%和7.2%。

2.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状况。

由于两个是实验组采用的体育教学形式不同,体育课教学内容与目标各有侧重,为较客观地分析和说明问题,实验初期,对金融学院和会计学院选网球课的学生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男女50米、男1000米,女800米、实心球)等三项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发现其中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经过一年的体育学习与锻炼后,两个实验组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显著性变化(p0.05)。具体地表现为,金融学院学生的50m和男1000m(女800m)的总体平均成绩要明显好于会计学院学生的总体平均成绩。金融学院和会计学院学生的实心球平均成绩没有明显差距。将实验前后成绩进行纵向比较,我们发现学生通过一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后,身体素质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其中金融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提高的幅度最为显著。其中的具体原因在于:身体素质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它具有明显的可塑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由于体育分项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水平的分类,教学内容更适合自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热情较高,学习和锻炼的时间多。因此,通过一年的学习后,金融学院的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好于会计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这说明了体育课分层的教学法是是一种更为理想的体育教学方式。

3.实验前后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对比分析。

4.1高校体育层次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创新过程,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随着现实条件的不断变化,须适时地对体育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体制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

4.2高校体育俱层次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多方的通力配合与协调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建议在进行体育层次教学改革时,必须要得到学校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

4.3高校实施体育分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对自身素质进行全面检验的过程,建议在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的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4.4加强师生间的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法”可能会产生“标签效应”(特别在起始阶段),即被分到较低层次组的学生在心理上可能产生一些消极的思想,对自己缺乏信心,以致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真诚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必要时教师可以采用非指导性技术鼓励或指导学生弄清楚概念,再帮助学生掌握技能。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学生克服困难技术技能有所提高时教师应无条件给予认可和关注,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5分层教学要适时地修订与分层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加强教与学的信息联系及反馈,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级别的技术练习和组织竞赛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形式的评价与鼓励。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驾驭分层教学的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更大空间的提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国家富强从孩子抓起,近些年国家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国家相关的教育部门就已经提出了,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从小就抓好学生的教育问题。现阶段国家更是逐渐的重视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把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放在了首要位置。因为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还能提高学习其他学科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就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的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个科目,课堂气氛相对活跃,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但是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普遍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懒教,遇到比较难的教学项目就直接略过,没有积极的应对态度,对于教学形式,“百年不变”,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本文浅谈一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所需的人才已经有考试型转变为能力型。因此,现代教育的不足慢慢的暴露在人们的眼前,当前教育背景下的教育产物就是我们常说的“书呆子”,而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既有理论知识做背景,又有动手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就要重视小学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说:“带球跑步”的游戏,这个游戏的道具是每队参赛者加上一个气球,同时准备若干气球备用,两根绳子,标注下起点和终点。让每个队员找一个搭档,给每对搭档发一个气球,之后让每对搭档把自己的气球吹起来,缚住气嘴。让所有参赛搭档站到起跑线之后,告诉参赛队员们这里马上开始一场带球赛跑比赛,赛程是从起点跑到终点,再从终点跑回起点。第一个回到起点的小组获胜。这种游戏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1.2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步入社会不能适应,虽然他们有很好的学历,但是因为适应不了社会的压力,导致于不能找打很好的工作,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就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游戏《老鹰捉小鸡》游戏,在游戏开始前分配好角色,即一人当老鹰,一人当母鸡,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依次排成队,站在母鸡的背后,老鹰叫着做赶鸡的动作,众小鸡在母鸡的后面东躲西藏,做惊恐状。如果老鹰碰到小鸡,小鸡就要从队伍中出来,一场游戏之后,在重新分配角色。通过让学生们一起参加这个游戏提高学生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2.1教育观念落后:

传统的教育观念有些落后,所以体育课的上学时间收到了其他学科的压制。比如说: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经常性的占用学生的体育课,这种现象就造成了孩子对于体育课的不重视,从而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2缺乏管理体系: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管理体系的弊端。例如:很多小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都不高,这就造成了很多体育教师都是非专业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小学体育课堂的活动比较匮乏,并没有完善其体育设备。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的降低了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要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有加大优秀体育教学的宣传梯度,才能够为正确的体育教学模式树立良好的基础。

(1)采用自主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着重指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形式都是为了学生服务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这里我们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的'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学习目的行不强,如果没有正确的教学引导很难达到教学效果,他们往往认为只是换个方式玩而已,对体育教学没有什么概念,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应用合适的自主式学习方法。(2)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教学现状,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要求落实不到位,教学方法创新较少,仍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捆绑游戏开提高学生的合作关系。所谓的“捆绑行动”就是用一根拔河长绳和若干长跳绳,将一个小队的人捆绑成一团,然后一起走过百米长的障碍区,完成之后谈谈自己的感想。这个游戏是要靠整个小组齐心协力才能够完成的任务,所以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时候,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式学习。

根据上文叙述可知,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小学的体育教学,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是极其重要了。以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其发展的形式并不乐观。我们在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多注重体育的实际目的,实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根本教学目标。从各个角度,进行体育学习,多创新体育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合理应用和转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自觉中爱上体育运动,成为积极、健康、努力、向上的茁壮成长的花朵。只有学生爱上了体育锻炼,才能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提高其它学习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中要有效益意识就是在体育活动中要有所收获。体育教学的效益要看学生的变化,而且是很快的变化,而不是浪费时间的变化。体育教学目标要与教学效果是一致的,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个人的教育需求,从大的方面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具体的说,有效的体育教学是教学结果要与教学计划相符合,与预期的目标、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吻合的。所以,为了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家长、社会的需求,就要进行体改革,使体育教学科学化有效化。

体育有效教学不是理论就可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进而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改革,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在创新的实践中进行改进。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不断的领会,并把这些理论逐步实施在课堂教学中,能在实践时与理念进行对比,形成新感悟,而实践周而复始,这样问题就会发现并在分析中解决。落实与贯彻新课标就是一个反思性的教学过程。如果体育教学教师缺乏创新精神与反思精神,那么,新课标准的精神就会无法理解,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进度也很慢,体育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改革的实践者。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后作业等向个环境的实施都需要一定的策略,在每个策略中落实有效教学,如果我们无法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那么,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下面就体育教学的两个阶段中重点来谈一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1。准备阶段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这一阶段的实施策略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或者上课前的教学行为,或者说是教案的制定、场地器材的准备、学生的情况了解等。其中,教学设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学设计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使体育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而策划的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学的特点,把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中。在操作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写在纸上的教案,还有一种是写在头脑中的教案。写在纸上的教案是死的,它适用于所教的几个班级,在几个班级的教学时,方案是一致的。而写在头脑中的教案是以纸上的教案为准的,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就要用到活的教案,根据班内的不同学生,上课的不同时间,发生的不同的事情等灵活的处理纸上的教案,使教案活起来,甚至让纸上的教案变得更科学。

在教学设计前,我们要弄清楚几个问题:第一,学生的实际是最重要的,每个班中的学生风气、兴趣爱好、原来的体育知识、技能水平等。第二,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比如学习态度、心理特点等要求达到一定的水平,应该作为教学的一个目标来做。当教师了解这些之后,教师就把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疏理,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选择、排序、改造、补充等,再筹划有效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比如:课程的结构、所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情境、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意外、如何处理这些意外等等。这些准备都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准备,有了这些预案,才可以打一个胜仗。教师们不要怕花费多于上课几倍的时间去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2。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实施是教学有效性的主要过程,在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采取的一系列行为策略。课堂实施才能真正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教学的核心。有效性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环境的创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参与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那种死气沉沉的环境无法让学生兴奋起来,在活动时也无精打采。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主动的参与活动,与同伴一起探究合作学习。良好的教学环境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师生之间是民主的,是朋友关系,教师对于学生的好奇心应该鼓励,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之间能有正常的交流,能有竞赛也有合作;教师能根据教学情况设置一定的情境进行教学,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识,教学内容趣味化。

第二,学会学习的方法。教师的教给学生知识与技术,不如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这是他们终身学习的保障,他们能自己进行活动,这是主动性的前提,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学习的指导。比如说,在学习跳远时,有的小学生不能做出蹲踞式的动作,自己多次尝试都失败了,这时,教师提醒她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进行试跳,比如,可以站到高的地方跳下,在空中体会蹲踞的动作,接下来就可降低起跳的高度,直到体会蹲踞动作为止。其实,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学不会,那是因为他没有找对方法,如果教师给以指导,他们就会很快掌握,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方法的学习过程。

第三,体育教师要保持教学的热情。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对于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上课时没有精神,不想说话,处处表现得懒洋洋的,学生的精神肯定也不会足,他们更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口号宏亮、运动敏捷、表情丰富,他的这种情绪很快就传染给学生。这种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后,学生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喜欢跟着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练习时也表现的格外卖力。当然,体育课堂需要高涨的热情,在体育学科的研究中也需要高涨的热情。表现出对自己的体育工作热爱,喜欢去探索与研究体育,不断学习体育知识来开拓自己的视野,有较高的热情去研究体育教学改革。

在教学评价中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体育教学的评价改变以传统上以技能与体能的评价方法,而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态度、情感、价值观等,能在学习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人格。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评价时,既要有知识、技能,还要有情感体验。评价时也要注意平时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有同伴对其的评价,也可以把家长的评价引入评价体系中来。这样的评价就会更为全面,更为客观的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因此,学生也会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好的方面继续发扬,不足之处能迅速改正。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体育教学要做到有效,有效的程度判断主要以学生的进步为准,本着学生的发展为原则进行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不断反思,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和其它的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体育教学对于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场地的需求量较高。但是有些大专院校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是其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场地狭小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学生们得不到充足的锻炼,体育教学也会逐渐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大专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包括竞争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具体来说可以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的社会必将呈现出一定的知识性和竞争性。对大专院校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是保证其能够更好地接受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逐渐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可见,进行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在步入社会的时候可以成为一个有竞争意识,同时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可以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发挥自己的价值,而且,自身的进取心和拼搏能力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2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大专体育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来进行不同的体育教学。这种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传授的知识也比较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针对现如今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大专体育教学课程采用了变化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表现在体育课堂中,在其它的科目的教学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都有所体现。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3对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身的组织能力是其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还是步入社会之后,这种能力有助于提升个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能力。在大专的体育教学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行比赛,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设置体育游戏和竞赛,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基础上对自身组织能力进行锻炼,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4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现如今,想要在社会的某个领域发挥自身的价值,处于优势地位,都取决于兴趣和爱好。体育教学完全可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如果学生能够经常参加体育比赛和表演,必然会丰富其业余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体育教师需要对体育项目的内涵以及实际的训练规则进行分解处理,学生们每一个环节都掌握了,才能够从总体上增强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促进其精神的满足。

2.5对学生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大专院校的学生走入社会之后,如果反应能力较强,则其成功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尤其是学生们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反应能力和其处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大专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很多教学环节都会对这一能力进行培养,其中包括教师在教授篮球传球以及进攻的技巧时,需要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和反映,用较短的时间赢得更多的机会。可见,学生们可以从体育教学中发现自己反应能力的不足,进而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1学习技术能力的训练。

只有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才能注重加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体育课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针对学习目标尽量多的设计几项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和创设各种手段进行健身的能力,加入新型的田径项目,如: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课程,才能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体育教学中的田径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在田径普修课中,教师应在传授基本技术、技能、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参加训练的自觉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

大专院校体育教学基础理论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应当把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体育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加以理解。此外,还应当重视体育教学技能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时所应具备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形成较高的教学能力,这些课程主要有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科研与方法等。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知,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增强学生基本体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加强。体育教学要和社会的发展和岗位的需要相结合,避免出现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无法适应的现象。另外,大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对其实践能力要求比较突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除了该文介绍的几种能力的培养之外,还需要重视学生的社交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这也是促进体育教育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教学论文

摘要:

足球是大学体育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足球教学中,由于学生足球基础知识和技术不健全使得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如何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大学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引导学生认识足球、应用现代教学资源、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及采用多种教学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师生之间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积极地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但体育教学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并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实效。随着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涌现出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调动他们的学习性和积极性;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考虑他们的需求和感受;要让小学体育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小学生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空间,提倡“玩中学、玩中练”;要让小学体育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在师生教学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不仅是建构知识的平台,也是人际交往的场所。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有强烈的欲望,有积极的情绪,有充沛的精力与体力;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迸发思想火花,产生奇思妙想。建立平等、友爱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运动环境,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开阔心胸去理解学生,然后再敞开胸怀去关爱学生,这是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首备条件。教师要利用生动亲切的语言渲染课堂环境,“蹲下身”和学生在“同一个高度上”活动,逐步将自己融入孩子们中间,像一个和平使者用智慧传递知识技能,用爱心连接学生之间的情谊。

你给孩子一份理解和关爱,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和信任!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敞开胸怀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他们,他们会逐步接纳你,更加尊重你。这样的例子发生了几次,我总是把握时机,与孩子们走近,与他们成为朋友。

玩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喜欢体育课的第一直接原因就是体育课有得玩,他们认为玩是体育课的主调。的确,体育课如果丢了这一点,孩子就会不喜爱甚至讨厌上体育课。所以,我以“游戏”为“家常饭”,以“竞赛”为“家常菜”,力图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在玩中乐。

记得那是我上的.第一节课,教材是立定跳远,我采用较为“程式”的方法进行技能教学,结果学生练得垂头丧气。课后我经过与同事交流,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调整,第二堂课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样是立定跳远课,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一上课我就问:“同学们,今天想不想做游戏?”同学们急切地回答:“想!”。“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叫做‘剪刀,石头,布’。我接着说:“游戏的方法是这样的:各人自己找朋友,两个同学一组,先设置好起点,然后通过猜拳‘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胜负,赢的一方双脚蹬地向前跳一次,输的一方原地双脚向上跳一次。每五次为一组,最后看哪人离起点远,距离者胜,距离最远的将赢得全班总冠军。大家一听游戏中还要比赛,一个个跃跃欲试。一会儿各自找到了朋友,学伴间玩得既紧张又活泼。一会儿找同学测量,一会儿找老师评判。15分钟的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大家练得满头大汗。这时我再评价同学的跳跃动作,请做得规范和跳得远的同学出来示范的讲评……通过这一竞争性的游戏,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课后,我最深的感受是:学生看似玩,实际上做的是双脚用力蹬的立定跳远动作;形式的变换,让他们在欢快中达成了教学目标。对于孩子们,这种教学方法远比教师不断地讲解、示范,学生排着队不停地轮流练习要强得多。从孩子们的笑脸上,我能感受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

这次教学启发了我,后来我通过合理的创编、科学的安排,推出一些游戏性、竞争性强的学习内容,采用“新、奇、活”的、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玩,在玩中掌握知识和运动技能,在玩中逐渐养成自主意识、纪律观念和组织能力。体育游戏是体育课上必不可少的,他能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创!以下4点就是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

1、锻炼性原则。

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合理地确定游戏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

2、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还应具有思想教育的价值,即游戏的教育功能。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必须与游戏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

3、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吸引学生的基本动力。为了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技术及智力水平,在游戏的情节、形式等方面多下功夫。

4、安全性原则。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重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

给孩子们一定的时空自主权的内容选择权,是体现课堂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也师生教学互动的出发点和生长点。其一是给学生自主练习的空间。低年级小朋友年龄虽小,但兴趣广泛,并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都由教师组织,师生一起做同一活动的做法,而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习空间,使学生找到练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是给学生自主表现的空间。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运动员,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的活动,通过表现来实现他的愿望;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来练习,培养了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想出了新花样,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劲别提有多得意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孩子。

体育与其他科目一样,学生存在先天体质、能力和心理上的差异,要清楚地认识到体育“后进生”才是最需要体育和多参与锻炼的人。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来弥补或消除“后进生”的缺陷。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简化要求,使其在初步体验成功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树立信心。特别要提出的是,对个别因为身体因素不能达标的学生,可以选项测试,防止发生因测试不合格而对体育课产生心理阴影,久而久之他们会远离体育活动与课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稍有进步时,当学生顺利完成某一动作时,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一个充满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总能让其体验到进步的愉悦和成功的乐趣,倍感自信,激情满怀。

总之,一切发展的基础在课堂,只有你深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才会深爱你。因为教育的秘诀就是真爱,有了这个秘诀,你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才会更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将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努力创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对于低年级教学,我一直都主张游戏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这样既能能提高学生兴趣,更能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

社会主义,人际交往,教学论文,教学方法,小学生。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