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古诗的教案(热门18篇)

时间:2023-12-04 23:26:15 作者:念青松

二年级教案,是针对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中所使用的一种教学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准备和授课安排。我们需要制定一份二年级教案了吧。这些教案范文囊括了各个学科和领域,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学生需求。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教案

1、学会7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

2、学习两首古诗,熟读成诵,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生字卡片、课外阅读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介绍作者,诗名。

《春雨》唐杜甫。

《春晓》唐孟浩然。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认读古诗以及生字词;

2、指名读古诗,指导正音;

3、齐读生字词,齐读古诗。

三、解读诗文,读通诗句。

《春雨》。

1、春雨的特点是什么?

2、重点理解:

好雨——。

知时节——。

乃——。

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朗读。

《春晓》。

1、重点理解:

眠——。

不觉晓——。

啼鸟——。

知多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人们对春天有怎样的感情?

3、朗读。

四。理解诗情,读好诗句,熟读成诵。

1、欣赏感受。听老师介绍和古诗有关的课外资料,进一步理解诗情,练习朗读;

2、指名诵读,品评指导。

3、齐读(配乐)。

4、背诵。

五、课后作业设计。

1、收集2-3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

2、朗读背诵《春雨》、《春晓》;

3、预习生字。

第二课时。

六、朗诵古诗,巩固复习。

七、拓展体会。

1、小组汇报收集的诗歌;

2、老师评点。

八、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2、自学生字,主动记字。

3、老师重点指导:随、晓。

4、学生临描,老师巡视。

九、课后作业设计。

1、“春天的歌”诗歌朗诵会。

2、“我爱春天”书法比赛。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

锄禾悯农。

日当午汗滴春。

一粒盘中餐辛苦。

秋万颗。

饿死。

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

课外:背诵课文。

一、谈话导入  。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解释“古诗”的意思。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

二、初读指导。

1、板书:锄禾,领读。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

(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

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一、复习检查。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

1、板书课题,领读。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

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教师介绍粟。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

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

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锄禾〉、〈悯农〉的意思。

3、背诵〈锄禾〉、〈悯农〉。

4、再次朗读〈古诗两首〉,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禾午粒辛苦农收闲夫。

2、这几个字里,你认为哪几个比较好写?说说你是怎么写好的。学生自学后逐字讲每个字写时的注意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和小结。

3、按笔顺描红。

三、作业 。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选择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把诗意写下来。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

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爸爸说:“天冷了,许多花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爱它。”

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更好看了。

《看菊花》教案。

设计说明: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篇课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读文中9个生字,学会“放、点”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写本课9个生字。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1.“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指导朗读与理解。

2.“放”的笔顺。

教学准备:

1.课件。

2.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看菊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4.指导读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看菊花?芳芳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生自由读文,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3.初学生字。

(1)课件出示一组生字(都会读了吗?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2)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3)去音节读,课件出示一组词语:菊花爸爸妈妈紫红的开放离去许多一点儿。

(4)开火车读;齐读。

4.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读文,师相机正音。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第一自然段。

1.谈话: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去公园玩,你的心情怎么样?瞧你说得多开心呀!能不能把这种愉快的心情带到第一自然段中呢?你来试试。

2.指名读第一段;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二)第二自然段。

1.过渡:要到公园看菊花了,多高兴呀,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2.课件出示一大片菊花及文字_________呀,公园里的菊花_________。

公园到了,看到菊花,你想说……指名说。

老师也想说了: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画面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3.指导读,你也想这样说吗?指名读,说一说“好看极了”什么意思;再读读看。

4.课件出示:黄、白、淡绿、紫红色的菊花。

师:是呀,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它们都穿着五彩的衣裳,有黄的,有白的,有淡绿的,有紫红的,真漂亮呀!谁愿意来试着读读看。

5.扩展:你还看过其它颜色的菊花吗?

6.指名读,齐读。

7.导入下一句:它们穿得那么漂亮,在干什么呢?……的菊花可真多呀,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8.课件出现一组画面,板书“朵”,请学生上来用“朵”数最上面一幅;再数下面一幅,数不过来呀,怎么办呢?板书“丛”,别着急,老师送你一个词,再数;数第三幅,一丛丛也数不过来了,那我们只能用“片”了,板书“片”。是啊,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数都数不过来,让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来数吧,齐读。

9.谈话:咦,这儿怎么只有菊花?其它的花都到哪去了呀?原来它们都怕冷,有的谢了,有的……只有菊花,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指名读: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10.看着这么美的,这么不怕严寒的菊花,人们怎么舍得离去呢?指名读: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

1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齐读。

12.尝试背诵(师范背,你能学着老师这样吗?)。

(三)三、四自然段。

1.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他们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说。

2.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我们来听听爸爸是怎么说的,放录音。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4.听了爸爸的话,你有什么感想?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好“更好看了”。

四.学写生字,掌握写法。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读后用生字口头组词。

2.自学书后笔顺,指名说,课件出示笔顺,帮助记忆。

3、师范写生字,讲清书写要求。

4、在书上描红。

5、完成《习字册》。

《看菊花》教学反思。

二、三段是本课的重点段。第二段中的的第一句,具体写菊花的不同颜色以及公园里菊花的数量多,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朗读时注意不顿读的要读轻声“一朵朵,一从从,一片片”这里有“一”的变声,学生必须理解这些才能读好。这里描写了菊花开放的数量由少到多,范围有小到大,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占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听了老师的范读,能够更好的掌握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我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评价,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还让学生读重点词、句,让他们从读中感悟,再让学生互问,互评。不仅在评价的过程中找出别人的缺点,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相互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这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课堂上的一些细节问题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磨练,不断向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来。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朋友便生气了:“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教案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1、用自己的话讲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2、能正确、端正地书写6个字。

1、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字词卡片,电脑课件或挂图。

3课时。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的古诗吗?谁愿意背一背呀?(同学们背诵古诗)。

2、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1、设计问题:“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此处为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理解)。

2、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有什么感受。(留空白,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强调一点:山上寺院里的楼很高)。

3、请学生打开书,自由读古诗,体会诗人作诗时的感受。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古诗内容)。

1、学生研究、合作、体验。

(1)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诗句,查字典解决。

(2)让学生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汇报诗中关键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小组汇报。

(1)通过小组学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了?(指名说)。

(2)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请学生质疑,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老师加以引导。)。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说一句诗的意思。

(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高)。

(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这首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学生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读古诗)。

2、教师配乐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尊重学生,以学生评析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播放音乐,全体学生起立,根据诗意加上动作背诵古诗。

利用课外资料,请同学们把已经查找好的李白的其他诗,读给大家听听。

回家后请你把这首古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你也可以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

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欣赏了李白的《夜宿山寺》,感受到了山寺夜晚奇特的景象,让我们共同再欣赏一下那美景吧。(一边放课件,一边背诵。)。

2、除了欣赏美景,我们对于如何学习古诗也有了一些尝试,这节课我想与同学一起再欣赏一首古诗,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学们,请大家读一读这首古诗,首先看看这首古诗是谁写的,你还记得他吗?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古诗?(简介作家,说出自己读过的作品。)。

(2)请你再看看今天的这首古诗,你自己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呢?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同学们自读古诗)。

2、创设情景感受诗境。

(1)小组之间互读诗文,说一说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诗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里的景色呢?这里的景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再读一读古诗。

(3)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读,结合书上的注解自己先学一学。

(4)把你的学习成果向旁边的伙伴做汇报。

1、我们一同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同到江边走一走,看一看。

(1)出示课件1。怎样的景象就可以和书中描写的诗句一样了呢?请同学们动手选择。

(2)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3)现在是怎样的景象了呢?(充分理解“满”“压枝低”)。

(4)出示课件2。让同学感受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5)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句古诗的意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想想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3、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

4、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听。

5、老师配乐范读后,也请学生配乐练习朗读。

6、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7、总结:

第一句:从整体上说花的样子。

第二句:从局部说每枝花的样子。

第三句四句:讲蝶莺对花的喜爱。

1、请学生边看课件边背诵这首诗。

2、可以和小伙伴合作,一人背一句。

1、请同学们想想,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呢?

2、你也可以根据你的理解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

1、联系春游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合诗句说说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鸟这些景物的特点,再动笔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绘成一幅画。

2、请你再找出一些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写在你们的好词好句本上。

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练习朗诵两首古诗,边读边体会诗的意境,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2、检查背诵。(播放课件,请同学看着课件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练习,全班齐背。)。

1、请同学自学会认字。(大声地读,读不准的字请多读几遍。)。

2、分组学习会写字。

(1)请同学读准字音,分析字形。

(2)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字,可以用儿歌的方式,结合诗的意思记忆一些字。

3、请学生分组汇报学习的情况,说说:你记住了哪几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4、请同学们给本课的字组词。

5、请学生说说:哪几个字最难记?

6、针对学生的疑问,老师和同学共同想办法解决。

独:右边是“虫”字,下面的一笔是提不是横。

寻:“寸”的一横最长。

1、请学生看看课后的会写字表,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通过课件,重点指导反犬旁的字,由于本课反犬旁的字比较多,有四个字,所以要提醒同学在写的时候,不要把反犬旁写得太直。

3、另外,本课有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学生注意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请学生练习描红,然后自己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占格,注意眼睛和书本的距离。)。

老师请写完的同学拿写好的的字在全班展示,请同学们互相评比,给写字正确规范的同学发小红花。

小学语文二年级古诗教案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两课时

切入举偶: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

这篇课文选取了王冕的《墨梅》和于谦《石灰吟》作为教学内容。诗人运用借物言志的方法,表现了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诗歌中充分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来描写梅花和石灰的外形、颜色,并赋予这些事物以人的精神,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讲写: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课文。体会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4、继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继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配古乐的课文朗诵录音。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新课并指名读。

2、请学生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说说古诗的特点。

3、检查预习。分别指名读三首诗,检查字音是否准确以及读得是否熟练。

请学生为生字注音,并书写。

展示预习资料。

(1)、作者的生活年代、生平故事。

(2)、其他的诗。

二、讲读《墨梅》。

1、听配乐课文朗读。

2、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3、重点讨论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梅花”开了,和“淡墨痕”的关系?

(2)、“颜色”是指什么的颜色?一般会有什么颜色?

(3)、“清气”是什么?

(4)、为什么作者说“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练。(2)、教师指导练习。(3)、当堂背诵。

检查背诵,练习反馈。

作者用梅花赞美注重_______,而不注重_________的人。

四、背诵《墨梅》。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1、背诵《墨梅》。

2、作者用梅花比喻什么样的人?

3、回忆方法。

二、讲读课文《石灰吟》。

1、听指名朗读。

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

3、把仍未理解的诗句在小组中提出,共同解决。

重点讨论:

(1)、石灰在成为建筑材料之前经历了哪些考验?

(2)、作者写石灰其实是想写谁?写什么品格?

三、指导朗读、背诵。

四、巩固练习:

1、“石灰”的特性与人_____精神相近。

2、背诵《石灰吟》。

五、归纳总结。

1、古诗除了第一节课所提到的特点,还具有哪些特点?

2、这课书所学的三首古诗,都是明写什么,暗写什么?

3、其共同特点都用物的什么特点赞美人的什么?

4、运用特性比喻精神注意什么?

六、能力训练。

1、自学收集的其他托物言志的诗歌。

2、分组向同学介绍。

3、按诗意给《墨梅》配画。

4、连线:梅坚忍不拔。

二年级语文古诗教案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是老师用自己温暖的手给予学生慈母般的爱。体会到爱的伟大力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写8个字,会认13个字。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他常这样握孩子的手,但在道格拉斯的心里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课时分配。

教具准备。

字卡、录音机。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这画上有什么?(一只手)画的是谁的手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老师的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并且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

3.我发现同学们学得都非常认真,生字学得怎样呢?老师考考你们。

(1)教师喊,学生找。

(2)学生喊,教师找。

(3)小组的同学互相做一做。

4.同学们都非常聪明,生字很快就学会了,这首诗你们读得怎样呢?

请5个同学读课文,一人一节。

三、精读课文,体味银杏树的爱。

1.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自学,有没有信心?老师有个。

小小的建议。出示:

a.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歌来读。

b.通过读这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c.小组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2.学生按建议自学。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读,比赛读,评价读示范读。教师指导读。)(随机板书)。

学习两个自然段。

4.自学其他的三小节。

5.指名配乐通读课文。(刚才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读的课文也特别棒,谁能勇敢的站起来,完整的读一遍课文给大家听。)。

学习两个自然段。

4.自学其他的三小节。

5.指名配乐通读课文。

谁能勇敢的站起来,完整的'读一遍课文给大家听。)。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2、自己读,再思考这个问题。

3、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初步了解银杏树的爱。

六、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1、教师进行生字检测,会认的生字进行组词。

2、小组合作学习:

(1)、微型小组讨论难记字的记字方法。

(2)、学生当小老师教认生字。

(3)、小游戏:看谁抢的快。

七、教师总结全文。

说一下你的收获!

老师的手。

班级上课家庭赐给。

表扬佳肴永恒握手。

兴致勃勃表里如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级语文古诗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偏旁“青”,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第一课时

课前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给生字“英”和“诗”注音)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古诗?(生:我们学过的古诗有《鹅》、《锄禾》、《华山》)

谁能把这几首诗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

背得好!你们在家里学过的古诗背给长辈们听吗?

二、解释课题,教学有关生字词。

1.这一题目告诉我们谁学古诗?(英英)对,英英是一位小朋友的名字。

2.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记住题目中的“英”和“诗”?

3.要求学生进行书空练习,记住“英”和“诗”。

4.再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看图。

(1)课题右面的这一幅插图,画了哪两个人?(英英和奶奶)她们在做什么?(说话——谈古诗)

(2)小结: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她们谈的话题是有关学习古诗方面的。

(3)第二幅插图上画的是什么?(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大诗人李白在窗前望着明月,正在思考着什么)

2.自学课文。

(1)教者问: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分步揭示自学要求

(3)教学生字词。

四、朗读全文

五、课堂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静夜思》的意思。

2.课后练习3。

一、复习提问

1.听写词语:英英一首意思古诗静夜思

“静”的偏旁是什么?(青)出示词卡订正。

2.《英英学古诗》这篇文章里,英英说了几次后?各讲的什么内容?

3.指名两人读课文,一人读英英说的话,一人读奶奶的话。(评议)

二、精读训练

1.学生轻轻地读《静夜思》教者板书或用投影仪出示《静夜思》全文。

2.理解“静夜思”的意思:“静夜”就是静静的夜晚,“思”想念地意思。

3.诗中哪些诗句的意思你已经懂了?你是怎么弄懂的?

4.这首诗的意思,实际上大家已经基本理解了,有不少小朋友是通过联系下文弄懂的。这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英英是怎么讲的吧。

5.提问:《静夜思》的作者是谁?(唐代大诗人李白)

6.朗读指导。

(1)《静夜思》的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2)“疑是”、“低头”读时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停顿要长一些,表示感情一步步发展。

三、课堂作业

练习背诵《静夜思》。

一、导语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静夜思》,并且弄撞了它的意思。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画了些什么。

这个人是谁?(唐代大诗人李白)

你们能够想象出筒子里插的是什么吗?

二、想象与说话训练

1.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幅图,再把课文轻轻两遍,想象当时的情景,说给大家听听。

2.提示:想一想:李白这时在哪里?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会怎么做?

3.各自练习说,同桌互相试说,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4.指名当众口述。

三、背诵《静夜思》

1.《静夜思》的第一句写什么?(景色)谁能把它背出来?

2.第二句写了诗人的哪两个动作?(举头望、低头思)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思乡之情)

3.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解全诗的意思。

4.指名朗读《静夜思》。

5.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四、总结谈话

小朋友们,连同今天学的《静夜思》,我们已经学过好几首古诗了。你们觉得古诗怎么样?

五、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他要描红的生字

六、课堂练习

1.描红练习。

2.背诵《静夜思》。

小学二年级中秋节古诗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翻译:

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

2、《中秋月二首・其二》唐代: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翻译:

3、《中秋》唐代: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翻译:

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4、《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翻译:

5、《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翻译:

二年级古诗《绝句》教案

1、理解《绝句》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复习《早发白帝城》。

1、介绍作者。

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一生写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了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一组即景小诗。兴到随笔,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绝句描写了他的住所——草堂前的明媚秀丽的景色。

2、默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草堂一幅怎样的画面。

3、小组学习。

(1)组内读诗,说说这首诗讲的什么意思?

(2)你们感受到诗人当时什么心情?哪句感受到的?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4、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人写了千年的积雪、扬帆待发的船只,为整首诗平添了一种气魄。一个“含”字,不仅把很远的景物移到近前来了,而且把西岭的积雪和草堂的建筑和成了一个整体,使浣花溪的景色在广阔的背景中显得更加明媚秀丽。《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体验,借助图片或录像片,展开想象,感悟诗句的意境。诗人身在草堂中,透过窗口远眺积雪终年不化的西岭,那雪岭的壮丽景色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再向门外一看,见到停泊在岸边的来自东吴的船只。“泊”,停靠,“万里”,虚指遥远。船只来自远方的东吴,又将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这只有在和平环境中才能做到,对刚刚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来说,看到船只畅行万里,是多么令人振奋和欣慰啊!“万里船”是从空间来讲,“千秋雪”是从时间来说的,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

5、看图说一说诗的意思。

1、运用本诗学习方法,阅读杜甫另一首《绝句》,与课文对比,想一想,有什么相同之处。

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即春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春意盎然的春景图,流露出诗人闲适、欢悦的心情,格调清新,对仗工整,自然流畅,描摹景物清丽细致,与课文中《绝句》异曲同工。

2、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弘扬祖国的五千年的文化。

1、把通过想象把《绝句》中的美好景色写出来。

2、介绍关于古诗文方面的书,找找关于这两位诗人的其他作品。

二年级语文古诗教案

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

2、齐读、指名读。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学生自学讨论}

(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生谈)

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

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 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 编故事。

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二、赠汪伦

教学目的:

1.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达到会背,会默写。

3.欣赏李白的诗(小学生必背古诗中的)。

教学准备:挂图,录音机,写好的书法作品:李白的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画故事引入,激起兴趣

1.出示图画,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放录音:有关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小故事,和《赠汪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二、自读自学,领悟诗意

1.检察预习,你查了什么资料,了解了什么知识?

2.自读古诗,说说读懂了哪些内容。

3.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连起来说说诗意。

三、感情朗读,理解背诵

配乐有感情朗读,提高兴趣,体会感情。

四、表演诗意,创造理解

表演诗中描绘的场面,创造性地理解古诗,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扩大阅读,欣赏古诗

先回忆学过的李白写的诗,感情朗读。

然后欣赏小学生必背古诗中李白的诗,是老师事先写好的书法作品,扩大阅读面,激起兴趣,为课后题奠定基础。

(附课后选做题:举办一次书法比赛。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写成书法作品,比一比谁写得好。)

小学二年级古诗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的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展现了一幅乡村的美好画面,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

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译文】。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

【白话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1]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一致好评。对它的学术研究,时至今日也经久不衰。

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1)自由记生字。

2)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

一首儿歌。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指导写字。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复习。

1、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朗读感悟、理解古诗。

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

2、全班齐读《春晓》、《村居》。

3、学生自由读,思考: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汇报自读情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分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6、反馈释疑,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背诵古诗。

1、指导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师范读。

2)自愿读。

3)比赛读(同桌赛、小组赛)。

2、背诵古诗。(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

指导书写。

1、口头扩词:

古()()()声()()()。

多()()()处()()()。

知()()()忙()()()。

2、书写生字处、知、忙。

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

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

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

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扩展活动。

班里开展一次放风筝活动。

二年级《古诗》教案二年级古诗必背

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if—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

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的树林()高山。(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

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

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练习背诵。

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

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3、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提高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提高自己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教学难点:想象并写出《村晚》景象。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古诗两首》之一《村晚》。

教学目标:

1、学会古诗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

3、能想象古诗意境,并写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录音挂图。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绚丽多彩的春天已离我们而去,让人向往的夏日风情将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宋代的诗人雷震带来的古诗《村晚》。

2、板书课题——村晚。

3、看了课题,想象一下,古诗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欣赏古诗。

1、共定学习目标。

2、按学习目标自学古诗。

3、交流学习的收获。

(1)古诗中的生字:陂衔漪。

(2)交流读后的感受。

(3)结合插图谈谈对诗句的感悟,体会古诗意境。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你能把你对诗句的感悟用你的声音来表达吗?

5、你不想把这么美的夏日风情留在记忆中吗?(背诵指导)。

三、布置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回去多搜集一些关于夏日的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教学准备:图片。

一、创设课堂情境。

1、背诵古诗《村晚》,说说这首诗给我们带来了感悟与体验。

2、出示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欣赏古诗。

1、出示古诗。(配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自读古诗,并交流初步感受。

3、欣赏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过渡:诗人为何发出这样的感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想象画面,低声吟诵。出示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感受。发自内心的赞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配乐诵读古诗。

5、同桌交流。

三、诗人体验大行动。

过渡:诗人因对景色有独到的感受,就用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同学们,想不想过把诗人隐?播放荷花图片。

小组讨论,现场作诗。

全班交流。

四、作业。

交流课前搜集的夏日古诗和描写花的古诗。

二年级语文上古诗教案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课件中出示标题)。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xxx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茂盛牛羊怎么样?肥壮板书: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茫茫静。

(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动。

(茂盛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基于原诗、合理想象、注意抒情)歌曲欣赏中结束本课。

小学二年级中秋节古诗

《赠刘景文》作者:苏轼(宋代诗人)。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作者:杜牧(唐代诗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二首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第三首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第四首剑客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第五首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第六首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第七首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八首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第九首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第十首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