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给妈妈教案(优秀20篇)

时间:2023-12-11 06:20:31 作者:笔尘

教学工作计划还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选择,以及评价方式和时间的合理安排。接下来是一份完整的教学工作计划,从教案编写到课堂活动设计,都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和指导。

《玩具给妈妈》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探索制作弹性玩具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的乐趣。

2.进一步理解弹性的特点,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二、活动准备:。

伸缩球的范例,报纸,彩纸,胶带纸,橡皮筋。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认识这个玩具吗?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伸缩球”。

师:为什么叫它“伸缩球”?

(二)制作弹性玩具。

1.组织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师:怎样来做这个玩具呢?

2.幼儿动手制作。

3.幼儿相互交流制作方法。

师:你是怎么来制作这个玩具的?

(三)幼儿玩制作玩具。

师:这个玩具可以怎么玩?你是怎么玩的?

(四)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弹性的东西呢?谁能说出生活中哪些东西有弹性的?"。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弹性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幼儿生活中常接触的,他们很感兴趣。通过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践,让他们感知弹性物体的特征,探索弹性的秘密,从而使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

但是,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们感觉,对大班幼儿来说,内容多了一些,尽管活动的前半部分,我利用各种弹性物品让幼儿充分感知了弹性物品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并且知道了弹性可以再不同的物体上都能找到,也基本理解了弹性的特质。但是活动的后半部分,我利用铅丝让孩子们进行弹性物品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一是在材料的选择上,制作弹簧的铅丝弹性度不够,不能充分的展现弹簧的特征;二是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如何绕?怎么绕?搞不清楚,原因是:作为弹簧本身就有许多的知识点可以给孩子们讲解,其实弹簧本身就能作为一个活动来展开,从而能更好的让孩子们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认识弹性,理解弹性物品。

本次活动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是总体来说,孩子们对于最后的作品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在日常生活中可尝试的让他们利用相关的材料制作出更有创造性的东西。

《玩具给妈妈》教案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转动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利用废旧材料能够做出一个会转动的玩具。

教学难点:能够积极大胆地进行想像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造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塑料小瓶、吸管、线绳、彩色纸等材料,演示操作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线绳、吸管、小瓶罐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会转动的示范玩具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能够转动。

三、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会转动的玩具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让学生讨论风车、陀螺等玩具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要根据需求选取材料的概念。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通过想像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会转动的小玩具,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力图做出与别人不同的玩具。

教师指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困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会转玩具必须有转动的中心轴这一道理,有些学生在选材方面出现问题,要告诉学生根据玩具的性质来确定,如风车要求材料轻薄,转动轴要求坚固等。

学生在观察示范作品或其他资料时,无形中会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框框。所以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改变玩具的局部造型、突破现有装饰美化等手法,做出与众不同的玩具。

五、作品展示:

把制作出来的玩具作品集中在一起,学生自己评议,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会转的玩具在同学面前展示表演一下,并说说自己的制作设计思路。

六、小结:

部分没完成的同学让其课后继续做完,让学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告诉学生回家去寻找更多会转动的玩具,搞清玩具为什么会转的原因。

板书设计:

会转的玩具。

有了中心轴才能转动。

《玩具给妈妈》教案

想从道理上去说服孩子是没有指望的,因为孩子对待玩具的爱恋和执着至真至纯。除此之外,孩子紧紧抓住旧玩具不放,可能因为内心存在着极大不安,为了消除这种不安,用旧玩具作为精神慰藉。如果孩子对脏旧衣服爱不释手而且特别厌恶新装的.话,则有可能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表现,需要去看医生。

场景四:容易玩腻的玩具。

“那个玩具花那么多钱买回来,这么快就玩腻了?”“我已经会玩它了。”“再动动脑筋,多想些玩法不好吗?”

分析:妈妈用高价买来的电动机器人,结构的确很精巧,但是,对孩子来说,一旦掌握了它的拆卸和组装技巧之后,就再也不感兴趣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玩具只是大人动脑筋设计制作的,而没有让孩子开动脑筋。不让孩子开动脑筋的玩具是再无聊不过的了。

中班社会帮猪妈妈运玩具教案

最近中午在园内吃饭的幼儿没有午休,都是玩玩具的情况下,很多幼儿都来园较早,就是为了早点分得自己喜欢的玩具,由于没层楼只有一个值班老师,所以有时候小朋友将玩具到处乱扔乱放,甚至到后来有争抢玩具的行为出现。

1.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收放玩具的习惯。

2.引导幼儿拿玩具时轻拿轻放,不乱扔乱放玩具,知道玩结束之后能把玩具放回原处,能给玩具归类。

3.有玩具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分享。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小朋友能将自己喜欢的玩具拿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共同分享。

课件,班级桌面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引出主题。

2.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要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

3.玩玩具;根据本班幼儿情况引导幼儿怎样玩玩具,怎样将玩具分类收好,并对正确收放玩具的幼儿进行表扬。

4.再次发放玩具,实践操作对玩具进行归位。

5.让小朋友将玩具摆放在指定的位置。

6.小结: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玩具?为什么要帮玩具归类找家?

(让幼儿养成整理爱护玩具的习惯)。

在中午玩玩具的时候,老师多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玩具掉地上的及时提醒捡起来,收玩具时没有分好类的要及时提醒幼儿分类,对来得迟的小朋友要相互分享玩具,有好东西大家一起玩,以暗示引导的方式提醒幼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很多幼儿学会了爱护整理玩具,知道和同伴共同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加强了同伴之间的团结友爱。

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想加入让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享受和朋友一起分享的快乐!

《玩具给妈妈》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情境图,让学生在认识玩具中数出1―5,并且正确书写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2、培养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2、正确书写数字1-5。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绍、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12345(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p6。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

2、你是怎样数的?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2、小组合作:数出自己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请看书上p6田字格里的示范数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书上的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p7练一练1。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4、数序。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p7练一练3。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作业设计:

完成第8页第2、4题。

板书设计:

玩具。

1、2、3、4、5。

《玩具给妈妈》教案

如果总是把命令、催促、斥责、惩罚、威胁等态度与玩具整理联系在一起,其结果就是孩子既不想玩也不想收拾。那么,怎么做?当妈妈遇到玩具满地狼藉的场面时,千万不要做出双眉紧锁的表情,不妨笑吟吟地对他说:“哟,你玩得多开心呀!”并且利用这种气氛顺势再加一句:“来,让妈妈和你一起收拾吧!”这样就轻松、愉快地把玩耍和整理玩具的教育结合在一起了。

场景二:不肯放弃玩脏的玩具。

“那只小熊好脏呀!”妈妈说。“不脏。”宝宝抱着脏兮兮的小熊说。“快把它扔掉吧。”妈妈劝他。“我不!”“我再给你买一个新的,更好的。”妈妈诱惑他。“不要!”宝宝更紧地抱住了小熊。

分析:对于玩具的价值,大人只晓得好看、价钱贵就是好,而孩子却不然。在孩子看来,脏无所谓,这是多年来与自己相随做伴的亲密朋友,它已经不是一件物品或玩具了,而是一个小伙伴,已和自己融为一体了。孩子之所以固执己见,其原因就在于此。

《玩具给妈妈》教案

活动目标:

1、探索多种不同玩具的玩法。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请每位幼儿准备一个玩具(电动的,长毛绒的,木质的,等多材质种)活动重点:会玩不同的玩具。

活动难点:能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过程:

1,幼儿自己介绍带来的玩具,并自由玩玩具教:今天呀,小朋友带来了好多的玩具,阿姨请英雄介绍一下他带来的玩具,和小朋友说一说他是怎样玩的。。

教学反思。

风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这节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关于风这一自然现象的一些简单常识。我最大限度的调动自然资源,选择生活中可利用的实物进行了此堂课,让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风,只有让幼儿亲自感受到风的存在,才可以体会到单凭口说理解不了的知识。

中班社会帮猪妈妈运玩具教案

1、初步建立等量概念。

2、能够发现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3、体验快乐学习的乐趣。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玩具若干,玩具篓两个;苹果标记10个,西瓜标记8个;红色、黄色发圈各5个,蓝色、绿色发圈各9个。

1、引出等量问题。

(1)师交代比赛规则: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运玩具比赛,大家在规定时间内跑到指定地方拿玩具,每次只能拿一个。

(2)幼儿随着《运动员》的音乐出发“运玩具”。比赛结果:苹果队获胜。

(2)幼儿互相讨论。(一个一个地数;小朋友手拉手,谁没有好朋友就是多了)(3)苹果队和西瓜队的幼儿手拉手,发现苹果队幼儿多了两个,让其中的一个幼儿把苹果标记换成西瓜标记。

(4)师:现在大家都有了好朋友,也就是两队人数一样多了,我们再次进行公平的“运玩具”比赛。

3、提出新要求(1)师:我们分男孩子和女孩子再来一次比赛,请女孩子自由选红色和黄色发圈。幼儿自选后,发现两队不等,由男孩子帮助检查并调整。

(2)女孩子进行“运玩具”比赛,男孩子做啦啦队为女孩子加油。

(3)同样的方法,男孩子自由选绿色和蓝色发圈。幼儿自选后,发现两队不等,由女孩子帮助检查并调整。

(4)男孩子进行“运玩具”比赛,女孩子做啦啦队为男孩子加油。

(5)引导幼儿说说哪队运玩具多又快,为获胜队发奖牌。

(6)大家戴上奖牌一起跳舞庆祝。

4、放松活动。

培养分享意识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这次活动通过让幼儿与大家一起玩玩具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意识。活动通过介绍玩具、玩玩具、观察活动等形式,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主体验到要与他人分享。但在整个活动中,我在组织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玩球时,没能指出观察的方法、重点等具体内容,这样一来,幼儿会觉得茫然,看着别人游戏只是会觉得开心,并不懂得去记忆、模仿。

《玩具给妈妈》教案

场景一:乱扔玩具不收拾“已经到了收拾玩具的时间啦……收拾完了吗……赶快把玩具收拾好……再不收拾,等下就把玩具都扔掉!”从妈妈嘴里连珠炮似的发出收拾玩具的命令,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收拾玩具,母子关系搞得很紧张。

分析: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妈妈总是说我到处乱扔,可我只是在玩玩具,没有到处乱扔呀。还有,每逢我玩得起劲儿的时候,她就喊收拾玩具,最后又是一句狠话:“通通给你扔出去!”妈妈为什么要说出这种欺负人的话呢?我又没做什么坏事儿。

小班社会《我的玩具在哪里》教学反思小班社会我的好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数的大小给一组(3个)物体排序,并匹配相应的物体。

2、能按要求操作材料,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娃娃若干套(每套大、中、小各1个),、彩球、积木、小铃若干套(每套大、中、小各1个)。

2、幼儿用书第1页的标记图若干。

活动过程:

1、娃娃做客,联系排序。

看一看。

教师出示3个娃娃:看,来了几个娃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娃娃的大小不同)娃娃排队。

教师:娃娃要做操了,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呢?谁来试试给娃娃排排队?(请个别幼儿在标记图上给娃娃按顺序排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娃娃排列的顺序)送给娃娃教师:玩具要找娃娃做好朋友,应该把哪辆送给哪个娃娃呢?(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大送大娃娃,小送小娃娃。

2、小组操作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地选择送彩球、送积木、松小铃、送瓶盖等小组才做活动。

教师观察幼儿活动,引导幼儿先给娃娃按大、中、小或小、中、大顺序排排队,再为大、中、小娃娃配送合适的玩具。

鼓励幼儿边送边说:大彩球送给大娃娃;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中班社会帮猪妈妈运玩具教案

1.初步掌握两人近距离互相抛接球的方法。

2.能集中注意力,观察球的飞行方向接球,提高接球能力。

3.愉快地参加活动,体验合作活动的乐趣。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5.了解五官的作用,掌握保护五官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1.球人手1个,球筐8个。

2.小猪胸饰人手1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一)准备活动。

1.幼儿佩戴胸饰扮小猪,教师扮猪妈妈:小猪们,每人拿一个球跟妈妈一起来做操吧!

2.教师放音乐,幼儿持球听音乐做“猪小弟运动操”(教师自编)。结合操节动作进行抛接球、滚球、拍球等活动。

3.幼儿自由玩球,教师提醒幼儿用各种方法玩球。

(二)游戏“你抛我接”。

1.教师:我刚才发现有两个小朋友探索出了新玩法,请他们表演给大家看。

2.请两名幼儿示范互相抛接球。

3.教师:他们的手是怎么拿球的?在抛接球时,怎样抛接才能使球不掉地?

4.教师边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五指分开,双手持球,抛向对方(接住球)。

5.幼儿自由结伴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圆圈抛接球:幼儿站成一个大圆,教师站在圆圈中间,边喊幼儿的姓名边向他抛球,被喊到的幼儿接住球,迅速站到中间喊另外一名幼儿的姓名并向他抛球,然后回原位,第二名幼儿接住球后再循环游戏,依次传球。

(三)游戏“猪小弟运西瓜”。

1.向幼儿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听信号、每队排头从球筐里取出一个球,转身抛给第二个幼儿,依次抛到最后的幼儿,该幼儿接球并将球放到排尾的球筐里。最快将“西瓜”运完的队伍为优胜。若球没接住,则必须重新抛接,再向后传。

2.幼儿游戏2~3次。

(四)结束游戏。

1.幼儿进行放松整理。

2.师幼共同收拾器材,回活动室。

活动孩子们都十分喜欢,玩的非常开心,参与性非常积极。并在活动中较好地遵守规则,规则明确化,合作与竞赛让幼儿发挥团队精神。体育活动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动作,但是单调的导入,会让幼儿觉得动作的学习枯燥乏味。通过故事情景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兴趣,角色的担当让幼儿感受游戏的快乐。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通过游戏化活动过程让幼儿体验了快乐的运动,快乐的参与。使幼儿明白身体锻炼是非常快乐的事情。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玩具同教案

1、能大胆、清楚的介绍自己喜欢的玩具以及玩具的特征。

2、愿意和同伴交换玩玩具,体验分享玩玩具的快乐。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过程】。

一、玩玩具导入,激发幼儿的讨论兴趣。

1、教师出示玩具。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2、师:对,这是我们喜欢的玩具小汽车。

二、幼儿根据调查表,介绍自己喜欢的玩具。

2、请个别幼儿来回答。

师:小朋友们喜欢的玩具可真不少,有不同的颜色、形状、玩法。

3、师:你愿意向你的好朋友介绍下自己喜欢的玩具吗?

请幼儿根据调查表,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玩具。

4、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记录。

教师小结:小朋友喜欢的玩具可真不少,有毛绒玩具、塑料玩具、木质玩具、电子玩具、益智玩具等。

三、分享玩玩具,体验分享玩玩具的乐趣。

1、请幼儿将玩具和同伴交换。

师:你愿意把你的玩具和边上的'好朋友交换玩吗?

2、将幼儿的玩具全部展示出来。

师:我们所有小朋友的玩具都放在一起,有这么多呢,这些玩具真好玩!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如果我们不愿意和别人分享,那么我们永远只能玩一种玩具,如果你愿意和别人交换着玩,可以玩到很多玩具,认识更多的朋友,这样会更快乐!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玩具》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学生说话)。

导入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玩具、柜台、售货员、光芒、药品、咱们、抢着说、富裕。

三、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课文中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把它们放在课文句子中会读了吗?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指名朗读各段。

4.相互交流。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文)。

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下面的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2.分角色读好第8~13自然段。(老师扮作妈妈或售货员阿姨)。

3.朗读感悟第1~7自然段。

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4.朗读感悟最后两段。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五、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六、课后作业。

1.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七.板书设计。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玩玩具教案

拖拉瓶子玩具制作分享:

制作材料:油瓶、绳子、各类广告纸、水彩笔等。

[制作方法]:将油瓶洗净,然后请孩子用广告纸剪下自己喜欢的图案或绘画自己喜欢的画面贴于油瓶外,最后将绳子套在油瓶口上即可拖拉。

[活动方法]:

幼儿手拉油瓶的一头绳子在家里来回走动。

【教案准备】。

1、各种清洗干净的饮料瓶、豆子、80cm长的`绳子若干。

2、瓶内装有少许豆子的饮料瓶一个。

【教案流程】。

手指游戏。

小朋友们,今天和老师一起来变魔术好吗?(好)。

一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毛毛虫,爬爬爬;

两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白兔,跳跳跳;

三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喵喵喵;

四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螃蟹,走走走;

五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大老虎,啊呜,啊呜,啊呜。

我的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拳头藏起来。

藏好了吗?(藏好了)现在老师施加魔法,看,变出了什么?(饮料瓶)这个饮料瓶和你见过的一样吗?(里面有豆子)是个装有小豆子的饮料瓶,肯定很好玩,你想玩一玩吗?(想)你想怎样玩?(摇一尧滚一滚)。

小朋友的玩法可真多,小班亲子活动老师这里还有一种玩法。在瓶口系上绳子,拖着瓶子在教室里走一圈,看他会跟着我走,跑,跳,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变成了一个有趣的拖拉玩具。

你想玩一玩吗?(想)找两名幼儿玩一下。

大家都想玩,可是只有一个,怎么办呢?(轮流玩)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我们可以轮流玩,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拖拉玩具,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玩了,好吗?(好)。

我们怎样来做拖拉玩具呢?可以让一个小朋友先说一下。你说的真棒,看,先拿来一个空饮料瓶,打开瓶盖,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捏豆子,1、2、3、4、5,1、2、3、4、5小豆子都装完了,拧上瓶盖,把绳子打一个小结,记在瓶口,我的拖拉玩具做好了。

我的玩具做好了,请小朋友也动手做一个吧。(小朋友自己选一个饮料瓶)先练习拧瓶盖,来,我们一起拧瓶盖,拧开了吗?(拧开了)。好了,现在开始做玩具了,小班科学教案幼儿自己操作,教师观察指导。教给孩子系绳子的方法,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

我们的玩具做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幼儿说说自己的玩法并展示。(注意安全)。

小豆瓶想和小朋友一起到外面去玩一玩,现在我们出发吧!

《送玩具》教案

1、体验身体运动及自由想象的乐趣。

2、发展受部及腿部动作,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1、利用大可乐瓶制作成的拖拉玩具人手一件(瓶内装有少许豆子,瓶口系一根80厘米长的绳子)。

2、用木制线轴、保鲜膜芯、卫生纸芯、易拉罐、大透明胶带芯制成的拖拉玩具若干,上系较长的绳子。另备装有少量水的可乐瓶拖拉玩具若干。

3、一块较大的、安全的户外场地。

4、每人自带一辆玩具汽车。

1、引导幼儿玩可乐瓶玩具。

(1)、幼儿手拿拖拉玩具,来到活动场地。

(2)、今天我们每人都有一只瓶子,它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还会跟着你跑,跟着你走。不信,你们拉着玩玩看!

(3)、请幼儿自由寻找空地玩拖拉玩具,感受运动的快乐。鼓励幼儿边玩边跟拖拉玩具“对话”,如:快来追我!我们去旅行吧!等等。

(4)、引导幼儿想出其他办法玩这种玩具。如:模仿钓鱼动作(让可乐瓶直立在地,手持绳子一端上提)、模仿洗衣动作及搓面团动作(将绳子横卧在地,两手搓动可乐瓶,嘴里发出“哼唷哼唷”的声音)、模仿放鞭炮动作等。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注意安全。

2、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其他拖拉玩具。

(1)、请幼儿自由选玩其他拖拉玩具,体验它们与可乐瓶玩具有什么不同。

(2)、建议幼儿呼唤玩具,体验不同的感受。如:有的重(装水的可乐瓶)、有的轻;有的会滚动(木制线轴的.)、有的不会滚动;有的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有的不会等等。

3、游戏:倒车请注意。

(1)、请每个幼儿将拖拉玩具的拉线一端与玩具汽车的尾部相连,边说“倒车请注意”,边把长绳子回绕到卷轴上。

(2)、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游戏,比比谁先把车子倒回“车库”。

《送玩具》教案

1、能按数的大小给一组(3个)物体排序,并匹配相应的物体。

2、能按要求操作材料,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1、娃娃若干套(每套大、中、小各1个),汽车、彩球、积木、小铃若干套(每套大、中、小各1个)。

2、幼儿用书第1页的标记图若干。

1、娃娃做客,联系排序。

看一看。

教师出示3个娃娃:看,来了几个娃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娃娃的大小不同)娃娃排队。

教师:娃娃要做操了,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呢?谁来试试给娃娃排排队?(请个别幼儿在标记图上给娃娃按顺序排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娃娃排列的顺序)送汽车给娃娃教师:玩具汽车要找娃娃做好朋友,应该把哪辆汽车送给哪个娃娃呢?(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大汽车送大娃娃,小汽车送小娃娃。

2、小组操作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地选择送彩球、送积木、松小铃、送瓶盖等小组才做活动。

教师观察幼儿活动,引导幼儿先给娃娃按大、中、小或小、中、大顺序排排队,再为大、中、小娃娃配送合适的玩具。

鼓励幼儿边送边说:大彩球送给大娃娃……。

本文扩展阅读: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

玩玩具教案

1、介绍个人的玩具。

(1)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

教师可让幼儿边介绍边示范,以激发幼儿玩的兴趣和愿望。

教师可边介绍边将玩具归类。

(1)幼儿相互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老师观望不提示,让幼儿自然地交换玩具,相互交往。

(2)讲评。

老师小结。

(3)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玩具店教案

1.学习不受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物体数量的差异。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记录表、铅笔、橡皮、玩具12种2组、标有数字标记的货架。

1.感知10以内的数量。

(1)教师以玩具店进了许多玩具为题,引出课题。

小熊玩具店新进了许多玩具,让我们数数有几种新玩具!(6种新玩具),但是这些新玩具有多少呢,小熊不知道,让我们帮它数一数,并记录下来,告诉它。

(2)请幼儿观察各种玩具分别有多少,并出示记录表。

看,小鱼玩具有多少,我们一起数一数,数好后立即记录在小鱼标记后,用小圆点表示,几个玩具就用几个圆点表示。

(3)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要数清楚记录;圆点记录要整洁;不管你记录到多少种玩具,老师琴声响,立刻回位置。

2.教师评价。

对记录结果进行检查,对记录得又多又快地幼儿进行表扬。

3.比较玩具的多少。

以“玩具店摆放玩具”游戏,引导幼儿不受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比较玩具的多少。

(2)教师引导幼儿用数一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玩具的多少。

玩具数量点好了,请小朋友帮助小熊把玩具放上架。请幼儿将玩具放在相应数字标记的货架上。

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幼儿的活动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集,它常常出现在幼儿的身边,源于幼儿的生活。

搬玩具教案

1、在活动中说说、玩玩各种玩具,理解10以内的序数。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口头表达能力。

10个带有数字的实物玩具、玩具柜(标记)、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一、说说自己喜欢的玩具。

1、出示玩具:

提问:这几天我们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看看你喜欢哪些,为什么?

提问1:可是,今天这么多玩具在一起碰到了麻烦,它们吵着要排第一,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它们的忙,排排队。看看玩具上面都有什么呀?按照数字宝宝从小到大排队。

提问2:说说排在最前面的是哪个玩具?排在最后面的是哪个?

提问3、说说自己喜欢的玩具,它们排在哪里。

提问1:这是玩具的家,看看玩具的家有几层?每一层有几间房子?

提问2:这是玩具的地址,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吗?

3、每个幼儿根据玩具上的地址帮玩具找到家。

4、集中交流。

提问:看看玩具宝宝都送对了吗?

《玩具》教案

1.能在理解文中抒情、议论语句的`基础上,解读文章的主旨。

2.认识玩具与时代、文化的关系及其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3.品味语言情味,体会作者情感。

1.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

2.了解金波的文学常识。

3.识记和理解文章的生字生词。

1.读了课文后,你能告诉我作者都写了些什么吗?

2.你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吗?

1.作者感到猪蹄儿灯的制作过程是“最大的乐趣”,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2.朗读课文,找出表达“我”对儿时玩具喜爱的句子,说说我喜爱的原因。

3.文章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1、阅读时要把握好三种玩具的不同侧重点。“猪蹄儿灯”在“制”,“陀螺”在“抽”,“兔儿爷”在“玩赏”,喜欢的原因各有不同。

2、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儿童情趣,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去观察描述事物。

3、建议课外调查成年人儿童时期喜爱的玩具,并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话题。

4、作者时代离我们比较远,建议查找资料辅助理解。

全文依据玩具类别自然分成了三部分。每部分既可独立成文,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玩具,都能体现童趣。玩具是自己做的,玩耍方式是自己创造的。做着玩着,我们就慢慢长大了。

它们身上都凝聚着创造者的创造和才华。这些玩具反映着民俗民情。在这些玩具上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那个年代的物质水平、文化水平决定了玩具的特征。

1.试着评价不同时代的孩子、不同时代的玩具。

2.那些现在看起来非常土气的玩具引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思考。

调查一下你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他们在童年时候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再调查一下现在的小朋友们玩的是一些什么玩具,看看玩具对人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