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心得体会范例大全(18篇)

时间:2023-11-06 16:17:41 作者:FS文字使者 事迹心得体会范例大全(18篇)

写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可以提升自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

学习抗击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范例]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无私无畏全心全意守护着自己的患者;为了尽快阻断疫情传播,社区志愿者勇敢地加入到转运疑似患者的队伍中,冲锋在前。

晚上11点,马凌从驻地出发前往火神山医院,他要在重症监护室值守后半夜,刚刚进入病房,27号病床病人的心率监测就报了警。

经过半小时的抢救,病人各项指标逐渐趋于平稳,而马凌和其他医务人员们早已大汗淋漓。与生命赛跑的战斗,每天都会遇到。

原本应该花20分钟佩戴正压头套等更高等级防护的马凌,看到患者情况紧急,很快就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来不及多想,他只进行了三级防护就对患者进行了抢救。

作为心血管内科专家,马凌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手术治疗及心血管急危重症急救。由于这一次新冠肺炎的患者往往不止是单独的器官受损,而是多器官的病变,所以需要不同方向的专科医生来联合诊疗,马凌擅长的专业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凌晨,接班的医生准时到达。

要彻底遏制疫情,就必须要阻断传播。目前,武汉市已组织市区**.*万多名干部职工下沉到社区工作队,共同参与疫情防控。一些普通市民也加入到转运疑似患者就医的志愿者队伍中,徐金陆就是其中一位。

早上8点半,徐金陆准时来到永清街道办。穿好防护服,仔细给自己驾驶的转运车辆消毒。刚刚做完这些准备,他就接到了第一个任务——将4名患者送往武汉市第一医院诊治。

徐金陆有近20年党龄,非典时就冲在一线照顾学校学生。去年他刚刚结束自己三年的援藏工作,这次加入志愿者转运车队,已经转运了30多位疑似患者。

由于转运时间长,经常工作到深夜,回到家的时候女儿已经休息了,徐金陆会趁着白天转运间隙,和女儿视频谈谈心。

“43803”,看到微信运动里自己当天的步数记录,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区护士长徐晓宏有些惊诧:在活动范围仅有200米的医院隔离病区,自己竟走了4万余步。

其实,在最近10多天里,徐晓宏已连续“登顶”微信运动排行榜,每天平均步数达3万多步。这些步数串联起了她在疫情防控医院里的每一个环节,也是一名医护人员一线奋战的见证。

“疫情当前,我要战斗在一线。”徐晓宏果断放弃了与远方亲人团聚的机会,主动向组织请愿奔赴“战区”。

后勤管理、生活保障、对外联络、托运货物、设备消杀……每天在医院各个楼层各个病房,徐晓宏不知道要走多少个来回。

如果说医院是战“疫”的主战场,那么隔离病区就是前沿阵地,徐晓宏便是这里的“前哨”哨兵。“你们守护患者,我来守护你们。疫情当前,主动请愿进隔离区的护士都是各个科室的青年骨干,我要保护好、照顾好大家!”徐晓宏说。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徐晓宏主动承担了隔离病区护理团队日常生活管理工作。按照防控要求,她手机24小时开机,一天接近百个电话都是常事,经常忙得来不及喝水、去卫生间。每天凌晨,她还会主动准备好热腾腾的夜宵,给值班医护人员送去。

2月15日,医院里一批痊愈患者顺利出院。一名患者在和他们道别时这样说:“是你们的迎难而上,守护了我们的健康,也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等过了隔离期,我愿意到医院来做一名志愿者,给大家提供服务……”

这番朴实的言语彰显了“爱心传递”的力量,也让徐晓宏等在场医护人员深受感动。“身边那些90后护士主动剪去秀美飘逸的长发,保洁员阿姨每天背着沉重的消毒设备穿梭在各个楼层……大家身处不同岗位,但都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徐晓宏家与医院只有一路之隔,但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就再没回过家。读初中的儿子每天晚上都会发来微信,主动跟她“汇报”网上学习进度和自学心得,每次还都会说一句“妈妈保重,平安归来”。

“现在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守护好大家健康,齐心协力战胜疫情,期待春暖花开。”徐晓宏边说边戴上手套、口罩,准备起身下楼协助转运物资。

崔肖(1995年生)——。

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支援。

春节前,武汉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护士崔肖回到家乡黑龙江过年。关注着疫情,崔肖的心也不断揪紧:“马上飞回武汉,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支援。”

2月1日晚9时许,崔肖赶回武汉。第二天,崔肖就回医院报到。3日起,她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门诊上班,主要负责收发物资和诊区消毒工作。消毒器一手拎不起来,就让同事帮忙抬起来背到肩上;每次消毒一个小时、每天消毒3次。一天下来,肩膀被勒得生疼,胳膊也抬不起来。

此外,她还要监督同事规范穿戴防护设备。现在,一天6小时的班,加上穿脱隔离衣、交接班的时间,崔肖通常要在诊区待上7个小时。工作更累、风险更大,但崔肖毫不畏惧: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吉琴(1995年生)——。

希望一切都能快点好起来。

“1号床,心率有些快,等下复测,多关注。”

“32号床,要核酸检测复查。”

2月15日上午,在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吉琴迅速地将医嘱记在本子上。吉琴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护士,也是此次支援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医疗队员。

“抗击疫情,我责无旁贷。”吉琴说,刚得知湘雅二医院要组建援助医疗队时,她就报了名。2月4日,吉琴跟着救援队抵达武汉。

从5日开始,吉琴就一直忙个不停,预检分诊、协助查房。即使完成了本班的职责,吉琴和同事们也会随时待命,“一有紧急情况,我们就要顶上去。”

吉琴说:“这里的患者很热情,非常配合治疗,医患相互加油打气。我喜欢武汉,希望一切都能快点好起来。”

吉琴老家在湖南沅陵,哥哥是一名医生。“医生护士,救死扶伤。这是一份价值无法衡量的工作。”吉琴说。

余琳欢(1995年生)——。

想家,但武汉更需要我“病毒我不怕你,你快给我走开!”1月29日,余琳欢在日记中给自己加油。从这天起,她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浙江支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医疗队队员。

凌晨3点上班,上午9点下班,连续工作10多天,这个25岁的姑娘声音略显疲惫。“疫情发生后,我每天都刷微博、看新闻,眼瞅着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心里又急又难过,当时就报名来支援。”没过多久,余琳欢便被选中。

入院后,余琳欢与另外两名护士照顾40多名患者。定时巡视病房、观察生命体征、上药抽血补液……十几天奋战下来,如今的余琳欢心里有底、手下不慌。“戴着两层手套,也能快速摸到静脉抽血;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也不影响倒水送饭。”余琳欢说。

2月14日,余琳欢护理的两名患者治愈出院,她非常兴奋:“特别开心,这是我们团队战斗的成果。”

最近几天,余琳欢明显感觉许多患者变得更积极乐观。“前两天给一位大叔送药,他突然说了句,你们都来了十几天了,想家吧?等疫情过去,再来武汉我给你们当导游。”余琳欢鼻子一酸,却还是露出微笑:“当然想家,但这里更需要我!”

贾娜(1996年生)——。

痊愈后毅然重返岗位。

2月15日,是贾娜重回战场的第五天。从早上8点开始,她一刻不歇地为患者打针、上呼吸机、抽动静脉血、写护理文书,连吃饭的时间都很紧张……工作虽然忙碌,她却十分笃定。

贾娜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去年才刚入职。自1月以来,急诊科每天都要接诊大量发热病人,贾娜负责护理观察室里的患者。

医生告诉她,病灶比较小,暂时回家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做到“三好”——吃好、睡好、心态好。

刚居家隔离时,她内心十分煎熬,不断找同事、好友线上聊天,转移注意力。接下来,她调整心态,按时吃药,自己做饭保证营养。同时,每天都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

2月4日,立春那天,贾娜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她痊愈了。“我是一个普通人,但普通人的抵抗力也能战胜病毒。不要恐慌,就算真的被感染了,也不要放弃与病毒做斗争。”

2月11日,贾娜重新穿上了那身熟悉的“战袍”。看着镜子前的自己,她暗自打气:病毒不可怕,一起战胜它!

(四)“没有阳光的日子,我们携手共同度过,你大声地告诉我,我们会胜利欢呼,我把英雄的城市,写成这首歌……”在武汉市第三医院,为了给战友和患者打气,急诊科医生李玉涛创作了一首歌,取名为《英雄城市》。

“军队中有军歌鼓舞士气,我们也是战士,也需要歌曲激励。”李玉涛说,由于长期疲劳作战,一些同事出现了情绪低落的情况,他便利用休息时间创作了这首歌。之所以取名《英雄城市》,是因为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而在抗疫过程中,医护人员们不分昼夜与病毒作战,正是一个个穿着白衣的英雄。

“他是个乐天派,是病人的治愈系。”同事严华说,李玉涛每天在一线救治病人,不知疲倦。

“乐天派”的李玉涛每天到医院的第一件事,便是详细询问病人的情况。“他挨个看望病人,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然后对症调整治疗方案。”护士长赵晶说。

让赵晶感动的是,查房时,李玉涛总会不厌其烦地鼓励患者,哪怕患者已经昏迷。他对同事说:“相信我,患者一定能听见的。”

严华说,天天笑呵呵的李玉涛,其实年前就检查出患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同事劝他早点做手术,他却说:“现在正是需要医生的时候,等疫情结束我肯定去。”

“治疗重症病人,最重要的是爱心和耐心。”李玉涛说。2月10日,58岁的王女士被确诊感染,她家里几个人也被感染了,分别在不同的医院治疗。渐重的病情和心理的恐惧,让王女士情绪不太稳定。李玉涛一边给她治疗,一边哼唱《英雄城市》。慢慢地,王女士平静下来,更加配合治疗。现在她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转。

“我的普通话不标准,但很多患者听了都有共鸣。”李玉涛说,这是他自创的心理疗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下去,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总书记的话激励着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社区防控一线和各行各业万千的普通工作者尽职担当,奋勇向前。

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白衣做战袍,在最危险的阵地上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是抢救危重症病患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里的医生护士们已经连续奋战了1个多月。

“女汉子”们不仅要负责翻身、拍背、吸痰,时刻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即使是拉着60斤重的氧气罐也是健步如飞。

尽管每天的工作环境危险大、责任重,但重症监护室的全部***名护士轮流倒班,24小时守候在危重病人身边。

在中部战区总医院,57岁的女军医江晓静已经和同事们奋战了1个多月。1月4日,医院感染科收治了第一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随后几周,发热门诊的数量迅速攀升。有着34年从业经历的江晓静感到一场战役即将来临,原本过完春节就该退居二线的她第一时间又冲上了第一线。

重症病房是最危险的“红区”。沿着这条不长的楼道,江晓静记录下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状况、检测指标和治疗方案。疫情发生以来,在江晓静的医院和她一起奋战的战友已经增加到100多人,微信群里记录着各个科室的紧急增援,而这一道道深深的勒痕则见证着她们不分昼夜的工作。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社区的干部们争分夺秒摸底排查、协助转运患者,拉起了联防联控保护网。

夏兰兰是武汉市新洲区汽渡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她所在的社区共有1***名居民,对发热人员进行摸底排查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几经劝说,董女士终于同意去检测。由于她的孩子都在外地,夏兰兰约好救护车陪着董女士一起,安置好她,已经是凌晨2点多。每天都要与发热人员打交道,夏兰兰说,也不是不担心,但只有自己淡定了,居民们才能安心。这是工作,也是责任。

“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和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需要新一批的方舱医院尽快投入使用,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的电力员工们全力投入到了用电设施的保障工作中。

在武汉江岸区的红桥工业园内,陈世雄和他的班组成员正在为新建的长江新城方舱医院搭建用电设备。昨天(2月15日)半夜接到指令后,他们需要在今天一天时间内完成整个园区的供电送电,保证2月17日就能收治病人。从大年三十开始,陈世雄先后参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应急照明和低压电源保障工作。短短20多天,这已经是他和同事们接到的第4个建设项目了。

学习抗击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范例]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下好全国一盘棋,顽强作战,奋力攻坚,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一起来看看最新抗击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例文精选5篇,欢迎查阅!

亲爱的白衣天使:

你们好!我是一名小学生。这些天,我听到你们许多感人的故事,看到你们多张让人泪目的照片,内心百感交集。感动、感激、感恩之情似泉水汩汩涌出。

记得小时候,妈妈抱我去医院看病,我一看到穿白大卦的医生与护土就哭个不停,那时候你们在我心中就是个“坏人”,是专门给小孩打针的“坏蛋”,我怕你们,又恨你们。就是现在,我每次打疫苗,看到你们的身影,仍心惊胆战。

但这几天通过新闻,我了解到你们为了救死扶伤不顾生死奔赴疫区的感人事迹,很受感动。你们的形象瞬间在我心里变的那样高大挺拔。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你们不是我小时候心中的“坏人”,而是守护人类健康的“天使”!

谢谢你们,你们的背影成了最美的逆行;谢谢你们,你们的英雄精神永驻;谢谢你们,你们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你们替我们负重前行!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穿上了白大卦在奋力工作。

最后,祝愿你们多保重!注意休息!盼望你们都能早日平安归来!

此致

敬礼!

习总书记近日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对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来说,总书记的话多么贴心和暖心!

经过持续艰苦的鏖战,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已经进入全面总攻阶段,3万余名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携手当地同行,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展现出惊人的意志和战斗力,也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挑战。

这些天,我们也一直被这些白衣战士感动,脸上被口罩勒出了道道压痕,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都已湿透,为了不影响工作穿尿不湿上岗……这些怎能不让人心疼!

广大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他们不能垮!他们的身体健康,他们的信心意志,对于战胜疫情至关重要。这个时候,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都要再给他们一些实实在在的保护、关心、爱护,让他们能持续健康、心无旁骛地投入战斗。他们的家人,还有我们所有人,都在等着他们凯旋。

中国是一个有担当的国家。一方面,依靠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强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中国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才没有在国际上形成新冠肺炎大规模扩散蔓延。

首先,中国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科研人员经过日夜攻坚,迅速识别出病原体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分享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随后又将基因序列公布在开放式知识库中,供科研人员免费使用,这为国际社会准备测试和诊断工具并采取措施赢得宝贵时间。中方高度重视其他国家疫情进展,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与各方保持密切沟通,加强合作,全力应对。

其次,中国有效遏制了疫情大规模扩散。发达城市的每一个社区和偏远乡镇的每一个村落,同步推进疫情防控政策宣传;现代化科技力量与传统手段,因地制宜相得益彰;上至中央下到基层,言出法随、令行禁止。近期,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湖北新增确诊病例波动下降,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人数15连降——这是在企业陆续复工背景下取得的战绩。

此外,团队出境游主动暂停。出境游已经成为中国人热捧的“新年货”,2019年春节中国长假出境游人次约700万之巨。但在疫情之下,中国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有力切断病毒和恐慌情绪向海外蔓延渠道。

中国采取的果断有力措施,得到世卫组织及许多国家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与武汉和湖北相比,世界其他地方仍然更加安全,这就是我所说的中国为我们争取的一个机会窗口。”在他看来,“中国的行动让世界更安全”。

中国是这次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流行性疾病需要各国合力应对。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阶段。世卫组织从专业角度多次呼吁,所有国家不要过度反应。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唯有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和平、安全、繁荣的世界。

敬爱的白衣天使:

你们好!

2020年春节如约而至,全国人民正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忙采购、忙打扫、忙欢聚……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在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让成千成百的人们生病了,而且是很重很重的传染病。

大年三十,无数的白衣天使们奔赴武汉,和一直在前线的医护人员一起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可是,你们为了我们大家的身体健康,冒着被病毒感染的巨大风险,在医院治病救人。我看到电视上的报道,你们在医院的地板上睡觉,吃着盒饭,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的道道血痕,我心疼极了。各位白衣天使,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样你们才能更好的治病救人呀!我现在一定听你们的话,在家好好学习,不出门不给你们添麻烦。

祝:

疫情早日离去你们安全归来。

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强调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党中央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统筹调配全国救治防护资源集中支援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要求抓好防治力量的区域统筹,建立对口支援机制,明确由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武汉以外地市,为我们决胜武汉、决胜湖北、决胜全国,坚决夺取这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峻斗争的全面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对口支援是我国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从汶川地震后的恢复重建,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对口支援机制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连日来,19个省份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第一时间与受援地市精准对接,第一时间制定对口支援工作方案,第一时间动员集结精锐力量奔赴受援地市,和当地一道齐心协力坚决打赢这场阻击战。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湖北省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必须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采取更大的力度、更果断的措施,把我国制度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把对口支援的各项部署要求坚决落实到位。

下好疫情防控的全国一盘棋,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必须坚持联防联控、协同作战。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必须统筹调配全国资源,优先保障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的急需急用,坚决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湖北和武汉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健全指挥体系,做到令行禁止,坚决有力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各支援省份要落实好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联动,既做好本地防控工作,又做好受援地市的防控工作。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采取防控举措时,既要考虑本地区本领域防控需要,也要考虑对重点地区、对全国防控的影响。疫情防控也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力的,对不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本位主义严重的,必须敢于批评、责令整改,问题严重的要坚决问责。

下好疫情防控的全国一盘棋,关键在责任包干、落细落实。19个省份对口支援吹响了“集结号”、划分了“责任田”、明确了“任务书”,现在最紧要的,就是把工作抓实抓细。各支援省份要和受援地市共同协商,确定支援安排,以解决当地医疗卫生资源缺口为基础,组建由医护、管理、疾控专业人员组成的支援队伍,实地支持与远程医疗服务相结合,多措并举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努力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受援地市要提高工作主动性,千方百计保障好支援人员的防控物资和生活需求,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下好全国一盘棋,顽强作战,奋力攻坚,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学习龙增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例

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要把龙增刚同志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面镜子,深入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的崇高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深入践行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

一是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优秀品格。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坚忍的斗志,努力在发展中创新思路,在改革中寻求突破,在开放中开创新局面。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锐意开拓进取,争当脱贫攻坚先锋,在“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脱贫攻坚中建功立业。

二是学习他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把老百姓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老百姓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老百姓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竭尽全力为百姓多办事、办实事、解难事,做百姓的贴心人。

三是学习他爱岗敬业、鞠躬尽瘁的实干精神。要坚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扎根基层,忠诚履职、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精彩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业绩。

四是学习他敢于担当、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加强党性修养和服务群众意识,淡泊名利、做人严实,坚守清廉底线,认真履行职责,服务于大局、服务于群众,不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截至5月10日,该镇15个村(社区)已全部召开专题党员大会传达学习了“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龙增刚先进事迹,全镇党员干部已上交学习心得50余篇,全镇上下掀起了学习“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龙增刚先进事迹热潮。

学习抗击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范例]

生死前沿何所惧,白衣英雄大爱仁心;逆流而上斩死神,危险时刻唤醒春天的声音。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定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一起来看看2020抗击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查阅!

2019年春节前夕,一则新闻登上了微博热搜,一开始我并不以为然。以为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那天和朋友出去玩,她也知道这个消息。我们那天路过一个药店,看到有人再买口罩,但还是被侥幸心理给抑制了。

我们没有买口罩。

但是事情的发展愈演愈烈。从大年三十回家到现在一直笼罩在这种阴霾中,微博热搜的前几名永远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武汉疫情、新增案例、等等等等。

在这个时候我的妈妈也感冒了,整个家庭都陷入沉重的气氛,幸好与这次的疫情无关。大年初一那天,出门拜年的人也少之又少。呆在家一整天都不出门,口罩也到处买不到,到处脱销。医护人员过年也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为这次疫情做贡献,奉献自己的力量。

大年初二各地开始封锁。我坐标于山东青岛,是山东第一次发现疑似病例的地方。人心惶惶,各地口罩告急,各个小区和村庄开始劝返并且设立了劝返点。我们趁着封锁前的时候顺利回到了家里。

到处都能看见关于此次疫情的温馨标语,各个地方的一户人员也在积极赶往湖北进行支援,也有很多人在捐款和提供物资。我不禁心头有一股暖流划过,眼眶里涌出一股热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有人都在为此次疫情担心,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我们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

很多学校都发布了延迟开学的通知,很多学生只能被迫在家里上课,很多店铺也暂时关门了。但是国家为我们做了很多,防止口罩价格上涨,大量工人被召回生产口罩,为了让所有人都能有口罩戴,祖国一直在努力。也把粮食蔬菜也基本稳定在合理的价位。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隔离疫情,不隔离关怀;同心战疫,中国加油!我们一直都在。白衣天使会为我们奔赴前线,工人们会为我们加急加急赶制口罩,国家会为我们开放各个超市,稳定物价。

每个人都希望此次疫情尽快过去,每个人都希望武汉安好,家家安好,各地安好,国家安好。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默默为他们祈福,为感染者祈福,为各地祈福,为国家祈福,为全天下人祈福。

有多少中国人期待着,期待着2020的到来,期待着2020的第一次春暖花开,期待着一个个未知的奇迹,然而在这之前我们迎来的是一场“特别的战斗”,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这场战斗的参与者,尤其是奋斗在一线的“战士”,他们是“天使”,是“逆行者”,是“最美逆行者”!

在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中,他们面对疫情逆风而行,用信念与责任为人民的安全护航,用坚持和勇气撑起生命的保护伞,为多少家庭换来了无数的希望。但我也想说,这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是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也不过是等待着大年三十回家吃团圆饭的爸爸,妈妈,儿子,或者是女儿,他们也会害怕,也会思念,也会疲惫,但是这些只是被他们掩藏在了口罩下坚强的微笑里,藏在了护目镜后坚定的目光下。所以致敬那些可爱可敬的逆行者,致敬那份勇敢奋斗在前线的每一位。

现在众所周知,病毒扩散十分可怕,不被感染便是为国出力,由最初几人爆发至上千甚至上万人了。无需接触,病人口中的飞沫即可使人感染。所以医护人员们需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但即便这样,仍有无数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倒下了。他们长期劳累,休息时间非常珍贵,但是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一丝后悔,如果没有逆行者们,抗击病情就不会有进展。我们将一直生活在病毒的阴影下,正是他们,不顾“小我”,为“大我”奋斗,才让我们看到胜利的曙光。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在过年,而他们在帮我们过关。无论是医术高超的医护人员,还是任劳任怨的志愿者,无论他们普通与否,在奔赴抗疫前线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伟大,注定应该得到每一个人对他们的尊重。

尤其让我们为之敬佩的是八十三岁的钟南山爷爷,他几乎可以说是这次逆行者的领头人,他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风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来,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终未变。他该成为我们为之赞叹的偶像,当之无愧。同时慨叹,该有多少这样的勇士,一路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生死前沿何所惧,白衣英雄大爱仁心;逆流而上斩死神,危险时刻唤醒春天的声音。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定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致敬。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希望每一位逆行者也能尽可能的注意自己的身体,平安凯旋,一起见证车水马龙,一起迎来春暖花开,繁华与共!

在2019年冬天一位不速之客他到来了,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它的出现使我们在这一个美丽的季节出现了一些不好的情况,本应该是春节,应该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可是因为他我们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年,我们本应该挨家挨户的去拜年,去串门,可是因为他的到来,我们我们有本来的串门,改成了视频通话,通过打电话发消息来表达自己对家人们的新年祝福,即使我们虽然不在眼前,但是我们的情谊却是我们一直凝聚在一起,这次的疫情是我们全国人民共同应该去支持的,全国人民都自觉的呆在家中,尽量减少外出,他只是以为短暂的不速之客,我们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没有打不过的仗。

在这个艰难时期,我们最应该支持的最应该相信的就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科研人员,曾经参加过非典斗争的钟南山院士,他即使已经84岁了,但他还是依然毅然决然的去武汉,去科研调查,无数医护人员前往武汉,他们累到不能自己累到一倒地就困,他们剪去头发穿上尿不湿,只为了早点打赢这场仗,一名火神山医院护士母亲过世,她不在身边,她只能向家的方向三鞠躬,看到这里,我不禁泪目,这次我觉得最累的就是他们,是他们不怕被感染的风险,不怕劳累,守护在病人的身边,帮助他们痊愈出院,他们不能与家人团聚,不能拥抱家人,不能和家人在一起过年,但是全国人民的心都与他们在一起,我们无时无刻不支持他们,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他们到底要付出怎样的决心才能前往一线去和疫情抗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勇气。一个人惟有对同行,对同胞,对时间到一有如此炙热的感情,才能不断逆病毒而行,才可能多次以权威判断指明方向,安定人心。

在这次疫情期间,人民却做起了“小偷小摸的事情”,全国多地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人们往高速站的检查口,公安局医院门口扔下物资就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他们的心是无限的,虽然我们没有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去前线帮助病人结束全国的这场疫情,但是我们有自己的一颗心,我们想去帮助,非洲岛国科摩罗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100,欧元虽然很少,但是,在我们看来却是无限大的,日本著名的松山芭蕾舞团用中文演唱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国加油,他们说全世界都相信英雄般的中国人民一定会战胜疫情!在这个紧要关头,不仅是中国团聚体,全世界都为中国提供了一份援助之手,如果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勇敢去前线,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给我们提示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待在家中不外出,戴好口罩,勤洗手防病毒。

虽然这个春天的开始,我们并不美好,但是在樱花开放的四月,我们一定能出去看到美好的景象,我们一定会送走这位不速之客,迎来一个新的美好的季节。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这个特殊的春节,注定意义非凡,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亦是如此。

疫情面前,如何陪伴好孩子,是“宅在家”的每一位父母绕不开的话题。有父母自创形式百样的趣味休闲活动,与孩子一起度过亲子时光;有父母趁此为孩子讲一讲敬畏自然的重要性……其实,父母做好防范,自觉遵守防控各项要求,就无形中为孩子树立起榜样。平日里许多父母希望能够找到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灵丹妙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在这段特殊的时光里,告诉孩子在家里做些什么可以来支持疫情防控,向身边坚守岗位的叔叔阿姨表达祝福和敬意,就是对感恩与担当意识的一种唤醒。

对于冲锋在一线,需要坚守岗位的父母来说,孩子是最坚实的“铠甲”。有多少奋战在防控一线的“逆行者”,内心同样有犹豫与畏惧,但他们更想成为那个“孩子们心中最勇敢的爸爸/妈妈”。“想到女儿,我们就充满了力量”“保护好居民群众不受病毒的侵害,就是保护了我的女儿”……简简单单的朴素话语,道出无数为人父母者的心声,流露出“逆行者”的侠骨柔情。sars肆虐的时候,许多孩子懵懵懂懂,被全社会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如今,众多“90后”“95后”挺进防控一线,反过来兢兢业业地守护家人和世界。当年的被守护者,成为今天的“逆行者”,这样一种身份的转变,这样一种爱与责任的传递,让人对“保护好孩子,就是呵护希望和未来”有着更为深入和动情的认知。

在我的眼中,逆行者不只是消防员,还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也是属于“逆行者”,比如说我们熟知的警察,他们的工作是面对坏人的刀枪而英勇的与坏人作斗争;还有社会各界的一些志愿者他们同样也是“逆行者”他们总是会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去帮助别人,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不想干的事;还有救援在第一线的医生和护士,比如说在2002年发生的那一场全国范围的非典疫情,护士长叶欣就是在拯救他人与病魔作斗争时倒下的,还有许多医护人员他们在在抢救病人的时候也是极有可能被传染的,所以医生护士他们也都是“逆行者”。总之那些在最危险和最艰苦的环境下敢于冲在最前面,为了挽救他人而不怕牺牲的人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逆行者”!

逆行者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值得我们敬佩的,让我们向每一位逆行者致敬!

除夕夜,在全国团聚迎新年的时候,上海、广东等地的医生、武警等“最美逆行者”,乘着岁末迎春的列车奔赴武汉。大年三十本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只为一句“武汉需要你”,就逆行远去,舍弃了自己的团聚时光。正是这些“逆行者”,让这个春节增加一份温情,更添一份感动。

八十四岁的钟南山爷爷,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十七年前,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来,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终不变。当医务人员脱下穿了12小时的防护服,满脸都是压痕与汗水,却依然露出微笑。

疫情面前,逆行回去参加战斗的绝对不止们,“以身犯险”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人还有很多。为了能让这个春节,有更多的人可以健康安心的过年,他们放弃了团圆,严阵以待、不顾自身安危。是他们给了大家希望,给了国人信心!

为了赢取防疫控疫的胜利,“逆行者们”在全国各地忙碌着。当许多人都在奔赴回家的路上时,武汉外地务工人员自觉的退了自己回家的车票、飞机票,只为阻止疫情蔓延的可能。在人们都远离公众场所的节点,铁路工作人员逆向而行,扎根人潮涌动之中,只为保障人们的回家旅途顺畅。这是职责所在,更彰显了大爱和担当。李荣浩的《同根》中写道“只为同根,想做点什么,能力范围内,哪怕给句安慰能安慰到谁吗,好多感人事迹,好想哭想参与,别给感染任何机会”这是一位歌手用自己的力量与病毒抗争,他用自己的歌声赞“最美逆行者”!

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逆行者”注定是孤单的,我们更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最有效的帮助,最大限度的关爱。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在我们为“逆行者”点赞的同时,也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外出戴口罩,注意饮食勤洗手,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及时就医诊治,同时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我们做好自己,就是对“逆行者”的最大支持。

袁隆平英雄模范事迹心得体会范例范文

2021年5月24日,注定是值得铭记的日子。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我盼行至您的梦里,良田万里,禾下乘凉”“知道他走了,一定要来送送他。我们种田的,对他有感情”……各地群众手持鲜花赶来吊唁,其中不乏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脸上有泪,眼中有光。

人世间,“吃饭的事情”,袁隆平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件的事情。对中国人来说,“袁隆平”三个字,是嵌入百姓粥饭、天下粮仓的重要符号;对全球而言,他的“东方魔稻”“营造了一个粮食更为富足、粮食安全具有保障的更加稳定的世界”。

虽然今后无法再看到这位一生为民谋稻粱的耕耘者,但他播在每个人心头的种子,化作千千万万个“他”,蕴含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种力量,有着爱国为民的情怀。“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我是学农的,我应该在这方面尽我的努力!”在他心中,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

这种力量,有着信念坚定的分量。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他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这种力量,有着矢志不渝的勇毅。“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他更因此立下收徒“门规”---“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这种力量,有着勇于创新的担当。充分尊重科学规律,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他的一生。

这种力量,有着朴实无华的品质。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总与水稻有关,是一位直到入院前还心心念念要下田看看、绝不愿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中国“老农”。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斯人已逝,风范永存。他留下的“种子”,将在无数后来者和奋斗者的代代传承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今天的中国,一项项代表着科技前沿的成果凝聚着全球关注的目光,同时,在尖端科技领域也有不少“卡脖子”问题,还有一些体制机制障碍阻隔着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面对成绩与不足,以自立自强的精神在科技领域不断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的正是这种力量,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用“脚踏实地”的作风成就“顶天立地”的成果。

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一颗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光芒闪耀。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我们定会坚守,定去拼搏,定将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天地。

“隆平高科”是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2000年上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现任该公司名誉董事长,持公司5%股份,每年分红20多万元。10月6日,重回母校、出席前身为博学中学的武汉四中110周年校庆的袁隆平,在回答记者“是否关注‘隆平高科’的股价”的提问时,平静地说:“我从来不管这个事。”

袁隆平是人不是神,他也要吃饭穿衣,自然不能脱俗地拒绝金钱。但是,他尊重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袁隆平说:“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兴趣。”

与此事业观相呼应的是袁隆平的平民生活观。他说自己每月工资6000多元,还有股份分红、稿费、咨询费等“额外收入”,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这位八旬老人坦承自己的财富观:“钱是要的,因为要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所以,袁隆平对“隆平高科”股价的“从来不管”,语气虽然“平静”,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名科学家对名利的淡泊,对科技事业的执着。没有正确的荣辱观,没有对毕生追求的事业的热爱,面对滚滚而来的股票红利诱惑,也许就不会有头顶烈日、脚踏泥地进行田间科研的耐心,超级杂交稻亩产700公斤的纪录,也许就将作为袁隆平一生的终结标签载入历史。但是,我们的亩产现在达到了800公斤。袁隆平还说,杂交稻亩产900公斤有希望在2012年实现,比预计提前3年。

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不是说袁隆平就应该劳作一生,“每天都要下田”,用稻穗书写成大写的人,只是当我们听老爷子表述着自己只管自己份内的事,学有专长的事,我们才感到,人原来并不是万能的主。袁隆平当然可以挂着他“杂交水稻之父”的招牌,坐在气派的“隆平高科”老板桌前“指点江山”,而且我丝毫也不怀疑以他的聪明才智,赚取的必将是大笔的钞票。但袁隆平的“兴趣”却让我坚信,即便他家中多出了成吨的票子,世界却少了亩产900公斤1200公斤的水稻田,袁隆平一定依然若有所失,视为人生的耻辱。一份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袁隆平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或许,他就觉得这是对他的侮辱。

都说“术业有专攻”。袁隆平对持有5%股份的公司“从来不管”,当是对许多自诩的“能人”当头棒喝。用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一心无二用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谋求更大的作为,这是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也是对自己一生的珍惜。学学袁隆平对“本职工作”内外的“野心”和“平静”,也许会有更多的人能用平凡充实的人生创造出不平凡的功勋。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

袁隆平,为了实现绿色的梦,为了科学上的突破,为了解决饥荒的恐惧。他埋头苦干,不畏艰辛。他坚定、执着、饱含着激情,他立志要让载着生命根源的种子,长出累累的稻穗,养活一双双饥饿的眼眸。天道酬勤,穿越过50多年风雨的艰辛,杂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袁隆平为了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一次次人为的恶意破坏,让精心培养的秧苗毁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灾所难,让科研进程举步维艰。但是50多年的艰难险阻最终都在梦想的力量下低了头,都在与梦想的较量中败下了阵来。他对科学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是无论在什么时代背景,什么外界威胁下都不会变质的,因为他的一生在为科学研究而歌,为他的事业而唱。

袁隆平够执着,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他最后获得成功。他的执着体现在以苦为乐,逆境中也常开玩笑;他的执着体现在痴心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只想着杂交水稻;他的执着体现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没有国家和别人的支持,他也要将杂交进行到底。他的成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用电脑算出来的,而是长年累月蹲在田间地头一点一滴摸索总结出来的。他顶着烈日酷暑,不分黑白昼夜,从一般杂交稻研究到超级杂交稻研究,一步一步向科学高峰攀登,为的是产出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粮食,最终取得了成功,创造了震惊中外的当代神话。有多少人能像袁隆平那样能甘于寂寞、吃苦耐劳、不怕失败、不屈不挠呢?虽历经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袁隆平最后获得成功。支持他如此执着的是其心中牢牢坚持的“为民谋食,使人类不再忍受饥饿煎熬”的精神。

现今,他已成为国人敬仰、举世瞩目的伟大科学家,各种荣誉数不胜数,可谓功成名就。但他并没有就此功成身退、颐养天年,他仍然是一身布衣、一顶草帽、一双高高挽起的裤腿、一副黝黑且布满皱纹的脸庞,穿梭于乡村原野,守候在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奋斗终身”的诺言。这就是袁隆平,执着追求,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淡泊名利的袁隆平。读《袁隆平传》,不仅让你感受到科学的力量,更感觉到人格的力量。

我们要以袁隆平的行为为楷模,以他的精神为榜样,向他学习,学习他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坚持不懈、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奋斗一生。

看完袁隆平生平事迹的心得体会范例

袁隆平把毕生精力用在了杂交水稻的培育创新上,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袁隆平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身上所释放的精神却令人感动。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农业科学家,1953年,23岁的他从西南农学院毕业之后,扎根基层,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为了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他呕心沥血,把科研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科研成果写在人民群众饭碗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我们哀悼和纪念袁隆平,就是要学习他立志为国为民的追梦情怀。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依然牵挂着一方稻田,心心念念的依然是自己毕生追求的梦想。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像袁隆平那样,敢于播散梦想的种子,并让梦想生根发芽,抽穗结果。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深深扎根于广袤的大地,努力地吸取阳光与水分,奋力向上生长,哪怕做一株小小的秧苗,也要开出最绚丽的稻花,也要结出金灿灿的稻谷。袁隆平的一生是奋斗创新的一生。作为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敢于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而且始终淡迫名利,始终奋斗。面对鲜花与掌声,他始终牢记自己的“种子梦”。耄耋之年,依然奋斗不息。“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入院之后,袁隆平还牵挂着第三季杂交稻。敢于有梦,奋斗筑梦,青春追梦。“90”后的袁隆平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依然穿行在稻田之中。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创新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向袁老致敬!禾下乘凉,吾辈接棒!”。

“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当灵车缓缓驶出医院时,在闻讯前来送行的市民悲恸高呼中,在车辆的呜咽鸣笛中,在每个人的泪水中,在湖南长沙,在全国各地,在国内外,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表达一种哀思与缅怀。为啥袁隆平的离去会触动亿万人心,关键就在于他始终心怀人民,心系人民的温饱。面对上世纪60年代的粮食短缺,作为学农的袁隆平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提高粮食产量作为了他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理想要高雅一点,要向前看,不要专门向钱看。赚钱可以,但要赚对社会、对老百姓有益的钱。”心里装着人民、装着社会,人民才把他高高举在头上。“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袁隆平始终脚踩大地,专务于伟大事业,才赢得了人民的热爱与拥戴。

世间从此再无袁隆平,但在遥远的太空,有一颗星星更加闪亮,那就是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星”。我们在表达哀思的同时,赓续他献身祖国和人民事业的伟大精神,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与追思。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那位永远不服老、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国家功勋获得者的“90后”袁隆平老院士永远离开了我们。斯人已去,精神长存。缅怀先生,踏着他奋斗的方向努力前行。

传承追求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袁隆平院士生前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院士是亲力亲为的,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到田里检查,他对所带的研究生说“培养研究生,因为是搞水稻的,我第一个要求你要下田,不下田,我就不培养”。正是有着异于常人的科学精神,吃苦奋斗精神,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最高产量达到了亩产1500公斤,在江苏南通的海水稻试验田,最高亩产802.9公斤。打赢种业攻坚战、端好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才有保障。袁隆平未竟的事业,将由中国水稻科学家们奋斗实现,他所弘扬和代表的杂交水稻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

学习他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人格品质。袁隆平院士从来不关注金钱的多少,即便获得各方面的奖金,他也把这些奖金用在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费中。穿几十元的衬衫,戴十几元的领带。即便荣誉无数,他仍然能够扑下身子,两脚沾满泥土来到水稻中研究水稻长势。淡泊名利,才能矢志于毕生致力的事业。他已经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钟南山院士对袁老的评语真挚和简约。这是袁隆平院士的人生写照,也应是每一位中国人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精神标杆。

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安全。袁老的梦想是解决吃饭问题,但另一方面,浪费无度问题又从另一方向抵消着增产的努力。就在不久前,《反食品浪费法》刚刚获得通过。在袁老去世后,有网友称“今天他好好吃饭了,一粒米也没剩”。确实如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牢记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以珍惜每一粒粮食来永远缅怀这位不知疲倦的老院士。

如今,天问一号已经着陆火星,祝融号已经开始巡视火星。天宫一号飞翔太空,更多的成就正在创造,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业,将在每一位中国人身上延续,将在每一位自强国人的奋斗中实现。

国士无双,彪炳千秋。袁隆平院士逝世后,无数湖南人,亿万中国人纷纷深切缅怀袁隆平,联合国官微高度赞誉。荣誉无数,难抵亿万民众的口碑,这就是袁隆平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处。

“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这是袁隆平为歌曲《我有一个梦》写下的歌词,也是他梦想的寄托。

一个人,一颗种子,一个梦想,一生追求,歌声犹萦绕耳畔,斯人已去。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但让我们记住袁隆平,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也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英雄。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他“从土地里来,到白云中去”,他走了,但我们都在他的“稻穗下乘凉”,他的故事、他的精神永远伴随我们,也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国人缅怀、尊敬和学习。

他一心为民,永葆初心。中国是农业大国,却不是农业强国。袁隆平青少年时期就立志要让中国的老百姓远离缺粮的威胁,1949年夏天高中毕业后,父亲打算让他报考南京中山大学,但他毅然选择了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当农业科学家,为中国的粮食增产作贡献,成为他的青春理想,他也真正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土地,交给了祖国和人民。“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条挂在袁隆平试验田的横幅,就是他对祖国、对人民诚挚热爱的真实写照,他一生奋斗在杂交水稻事业上,实现着他的“豪言壮语”,践行着他的为民初心,无愧于“共和国勋章”的至高荣誉。

他尊重科学,永远攀登。袁隆平以科学报国,不屈不挠,勇攀高峰,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半个多世纪,为今天14亿人民饭碗装上中国粮食作出了卓越贡献。一路走来,他的科研也不乏质疑、失败、挫折,但如他所说,“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正是他对科学的尊重与执着地追求,才闯出一片新天地,不断成就着他的科研梦想。

他锲而不舍,永生奋斗。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但袁隆平却一辈子专注杂交水稻研究这一件事,直到耄耋之年,梦想依存,他曾表示,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此,他一生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试验田里劳作、观察、研究,每天到稻田地“打卡”成为习惯,也体现出他“农民科学家”的本色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两年前,他还曾说:退休对我来讲是不存在的,只要身体好,只要不老年痴呆,我就一直工作,一直坚守我的“禾下乘凉梦”。“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儿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这虽只是一个梦,却彰显了袁隆平活到老、奋斗到老的精神,因此,才让他梦想不断成真。

我们在他的“稻穗下乘凉”缅怀袁隆平。今天,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任重道远,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就是要像袁隆平那样追梦,像一个90后,永葆青春活力,永远精力充沛,在平凡岗位上,不屈不挠、不懈追求,努力奋斗、创造卓越,为民造福、为国奉献。让袁隆平的精神、力量和成果薪火传承、永不熄灭,如此,也才是对他最好的缅怀与学习。

学习龙增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例

近日,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追授龙增刚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向龙增刚同志学习。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龙增刚同志先进事迹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

2015年8月13日,龙增刚同志因积劳成疾,引发呼吸衰竭、肾衰竭,经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7岁。参加工作26年来,他拼搏实干,忘我工作,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长期扎根基层,心中始终装着群众,带领干部群众建水库、修公路、抓发展、创和谐,造福一方百姓。

他视事业如生命,在乡镇工作期间走遍所在乡镇的家家户户,在机关工作期间走遍全县99个村,一摞厚厚的工作笔记,记录着所到地方干部群众反映的点点滴滴,在生命最后时刻仍然不忘工作。他做人严实,始终严守组织人事纪律和廉政纪律,坚持公心处事,坚守清廉底线,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亲友办私事,从不违背原则打招呼,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困难和要求,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龙增刚同志虽然离世了,但他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是“两学一做”的先进典型和标杆。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一丝不苟落实党组织决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心甘情愿与群众共甘苦的公仆情怀;学习他爱岗敬业、鞠躬尽瘁,对待事业和工作“安专迷”的实干精神;学习他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甘于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

要以他为镜,向他看齐,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自觉成为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事迹心得体会范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优秀事迹和评述,这反映了人们对于高尚品德和积极向上精神的追求。事迹心得体会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优秀事迹的内涵和价值,也让我们学习到感悟和收获,形成了独特的思想认识和个人风格。在这篇文章中,将分享我在阅读事迹时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赞扬与学习。

优秀事迹往往体现了人们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在这些事迹中,我发现一些共同点,比如:勇敢、坚强、无私、奉献、诚实、宽容等等。这些品质和行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和倡导的。通过认真学习他人的事迹,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努力去改正和进步,把他们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第三段:反思与启示。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一些反面情感和负面因素。比如,一些事件和人物的故事反映了封建主义和压迫社会的一些弊端和不公平待遇,这让我们深刻反思并借鉴教训。此外,我也看到了科技和社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利益和改变,这启示我们要不断自我创新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第四段:表达和分享。

事迹心得体会给予我们独特感悟和思考,这些心得感悟只有通过表达和分享才能更好的传递和拓展。在这个时代,我们有很多的平台和渠道可以对事迹进行表达和分享,比如网上博客、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等。通过分享和交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交流和了解别人的思想和看法,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想法和体验,构建起一种新型的交流和发布平台。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总之,事迹心得体会是一种具有立体性和独特性的体验,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一些优秀事迹和行为,也让我们领悟到一些心灵的感悟和思想的启迪。通过学习、反思、分享和传播,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和表达我们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也让自己和他人都受益于这样一种交流和文化传承。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投身于事迹心得体会这一积极向上的活动中,携手共同开创美好的人生。

事迹心得体会范例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位先进工作者的工作场所,着实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体会到了先进工作者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思维。在这里,我将从五个方面回顾这次难忘的参观,分享我的心得与体会。

第一部分:主动进取。

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成功,让我深感主动进取的重要性。在她的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不同的挑战和困难,并需要跟进各种解决方案。但是,她总是以最热忱的态度,迎接这些挑战和困难,并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这让我意识到,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当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不断学习和适应。

第二部分:不怕困难。

在参观中,我发现这位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十分困难,许多工作需要用重机器和高技术解决。但是,这位工作者总是表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勇敢地面对挑战。在过程中,她不但不退缩,而且不断追求卓越,最终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我深刻了解到,困难往往是成功的铺路石,只有不怕困难才能战胜自我,从而开创事业的新局面。

第三部分:关注细节。

在实践中,我看到这位工作者对细节的高度关注。她始终注重工作的质量细节,严格执行工作流程,真正做到精益求精。这让我明白到在工作中,这种追求细节的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最终带来事业的成果。

第四部分:团队合作。

除此之外,我也看到这位工作者总是注重团队合作。在与同事、客户交往中,她总是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协作,互相帮助,迅速形成了高效团队。在那个团队中,每个人都相互信任,共同努力,成就了共同的成功。这使得我深入体会到,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只有在团队协作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取得事业大展。

第五部分:心怀感恩。

最后,我也看到这个先进工作者心怀感恩的品质。她习惯于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感恩生命中每个人对她的帮助,从而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通过她的感恩之心,我觉得到她获得的动力和能量,再次认识到感恩的力量,感恩让我们体会到生命价值和快乐幸福。

总之,参观高产的先进工作者的过程,使我受益良多。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她们的团队协作、追求卓越和不怕困难的精神,这些品质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与此同时,我深刻体会到“心怀感恩”的思想和精神,这个品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积极向上,实现事业的成功。

事迹心得体会

在河南最美教师颁奖晚会上,我看到了无数的乡村教师在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都奉献给了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孩子们实现梦想的事业中,他们的确是我们心中最值得尊敬的好老师。我心情澎湃,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我被这十位教师的精神所感动,被他们的坚持和执着所感动,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但他们用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伟大教师的形象,也是对最美教师最好的诠释。

看了这场感动人心的颁奖晚会,我感到了这些优秀教师的心底语言:那就是“良心”和“爱心”。当然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觉得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变化,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学校的环境,也是为了承担起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责任,看着其他老师们都在为着新学校接纳平台小学师生在忙碌着,我也主动向校领导提出能够为新学校尽点绵薄之力。做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要看得起自己的职业,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精通自己的职业。我做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在工作中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把对工作的热情传递给孩子们,把知识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

最美乡村教师之所以“美”,是因为他们有自己坚定的理想,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放弃、不服输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执着和博爱谱写了人间大爱,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

我也是一位乡村教师,我的工作环境却比他们好很多,我也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困难解决不了的时候,我很气馁很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自己选择这份工作的由衷。但看了他们的事迹后,我觉得自己很渺小,我用在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太少,所以我的孩子们没有那么亲近我。我感到工作的压力,只因我的内心不够强大,我想临阵脱逃,只因为我缺乏足够的勇气,我感到不厌其烦,只因为自己没有事事亲为,巨细无遗的耐心。最美乡村教师们给我传递的正能量,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坚定了将爱进行到底的决心。

当颁奖嘉宾和现场的孩子们齐声向最美乡村教师问声“老师好!”的时候,每位老师都热泪盈眶,这不是简单的问候,是一种尊重、一种认可。我相信此刻站在领奖台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职业带来的幸福,也都会感慨“做一位老师真好”!

是的!做一位老师真好。当我走在街上遇到玩耍的孩子们,他们立刻停止游戏恭敬地问声“老师好”的时候;当我放学时走到校门口,家长们问声“老师好”的时候;当我流连在热闹的商场,已经参加工作了学生问声“老师好”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做老师的快乐,感受作为教师独有的幸福,只因你有一个孩子而我却有许许多多爱着我和我爱的孩子们。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是我无悔的选择,我将以这些最美教师为榜样,做一位无私奉献的老师,做一位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事迹心得体会

今年新冠病毒的蔓延让我们全国人民纷纷加入了这场疫情防控工作当中,许多人在这场疫情防控当中,坚决做到不出门、不出席重大活动、在家等候的方式来做到避免病毒的传染,用自己的行动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来贡献。毕竟疫情防控的关键阻断病毒的传播。

这个时候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就明显地体现出来,许多医护人员为了抢救患者夜以继日地进行了工作,他们的英雄事迹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赞誉,而在众多的医护人员当中,钟南山就是杰出的代表。今年已经84岁的他早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但是,他还是为我们国家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早在20__年非典期间,钟南山就为了疫情防控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工作,终于确认病毒的起源这样为做好打赢非典攻坚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7年后的新冠病毒病毒蔓延后,钟南山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不顾年事已高,多次往返于北京和湖北省,深入救灾第一线指导工作。钟南山因为超负荷的工作,表情略显疲惫,但是从他透露出的坚定信心,更让我们百姓吃了定心丸,相信我们国家有这样顶级的科学家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打赢疫情防控的攻坚战。早日恢复原来的社会秩序。

钟南山最近向普通人的建议。

最近钟南山说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已经过去,这对于大家来说确实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另外,我们国家也开始研究预防病毒的疫苗,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投入市场可以说这对许多患者来说是一个福音。现在我们国家要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建设两手抓两不误。所以有人就担心,疫情防控的关键期过后,许多工人要返回城市进行生产劳动人们在生产当中怎样做到两不耽误。

钟南山指出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关键期,但是人们不能心存任何的麻痹心理,因为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使得这项工作前功尽弃,人们在出行时一定要记得牢记戴上口罩,另外在家里,要做到勤洗手,勤通风,这样才能避免被病毒感染,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卫生健康工作,就是对这次防控工作的最大的支持。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感谢钟南山这样原始的辛勤付出。

心得体会范例

段落1:引言(100字)。

心得体会是人们在经历一定的事件或经历后,总结出的个人感受和体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和改进的方向。心得体会是一个人成长的见证,是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的收获和成果。以下将以个人经历为例,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段落2:描述经历(200字)。

在大学期间,我当选为学生会主席。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求我负责组织各种活动和解决学生问题。面对这个新的角色,我感到非常兴奋,但也感到压力倍增。一开始,我碰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例如组织活动时遇到的团队合作问题,处理学生问题时遇到的沟通障碍等。然而,我没有放弃,而是利用这些困难和挑战,不断学习和成长。

段落3:反思总结(400字)。

通过担任学生会主席的经历,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首先,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学到了如何与不同性格和背景的人合作,如何有效地沟通和协调工作。团队合作需要相互尊重和包容,以及明确的目标和分工。其次,解决问题时需要善于倾听和理解。有时候,学生的问题可能并不简单,背后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作为学生会主席,我学会了倾听每个人的声音,并尽力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最后,领导力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作为主席,我意识到领导力不仅仅是指挥和控制,还包括激励和支持团队成员的能力。通过不断反思和总结,我意识到自己在领导力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段落4:应用成果(300字)。

通过这次经历,我已经开始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首先,我主动寻求机会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课程,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其次,我尝试将倾听和理解的技巧应用到日常交往中,与同学和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最后,我逐渐学会了更好地管理时间,以便更好地安排工作和学习。

段落5:结论(200字)。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理解到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经历,我不仅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更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反思,并将心得体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相信通过心得体会,我们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事迹心得体会

周秀芳何许人也?为何获此殊荣、引来那么多关注?她就是年逾古稀,却长期扎根深山播撒希望的浙江省宁波市退休教师!

据报道,20__年以来,周秀芳怀揣支教梦想、不远千里来山区支教助学,用大爱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点燃了梦想之灯、用真情在大山深处根植下一棵棵幼苗,为贫困地区脱贫架起爱心之桥、为边远山区的明天播撒希望种子。

为此,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她为——“支教奶奶”!

说是奶奶,名副其实,因为周秀芳已经72岁的高龄,而且对待非亲非故的孩子甚至比对待自己的孙子都还要好。

“她非湘人,一心行善舍家离子,千里驰援湘西南。年逾古稀,二次奉献支教扶贫,三年募款建九校……”这是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给周秀芳的颁奖词。

如今,3年时间过去了,对周秀芳来说,改变的只是年岁的增长,还有不断刷新的希望小学数量,不变的永远是那种支教的真诚情怀和对贫困地区的真心帮扶!

说起周秀芳在溆浦的支教故事,得从一个意外开始。

20__年春节期间,正在贵州支教的周秀芳听到朋友讲起溆浦县北斗溪镇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老师被艰苦的条件吓跑了,孩子们没有一间像样的教室学习。

周秀芳不大相信。眼见为实,便萌生了到北斗溪镇实地看一看的想法。

经过连续20多小时的路程颠簸,周秀芳从东海之滨的宁波来到海拔900余米的溆浦县北斗溪镇桐林小学。

回忆起当时那一幕,她说那是永远也忘不了的情景:“当天下着雪,17个孩子围坐在3个火盆前,听一位拄着拐杖、当地口音很重的老教师讲课,孩子们小脸冻得发红,浑身瑟瑟发抖。”

看到这一幕,周秀芳流下了心酸的泪水,深深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弦,她当即决定留下支教,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孩子们建所明亮整洁的学校。

一次探访,从此成为一生牵挂。就这样,周秀芳与溆浦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大山里的孩子过上了朝夕相处的生活。

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我局开展了学习向于海河同志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于海河同志的生平简历,于海河同志的感人事迹。于海河工作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平凡又感人,令人潸然泪下。于海河同志对工作认真,对群众友善,对父母孝顺,对自己要求严格,真正做到了心系百姓,敬业奉献,燃烧自己,温暖百姓。于海河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忘我工作,为宝清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曾先后被评为市第二xx届劳动模范、市第八届十佳公仆、市农村工作先进个人,市优秀共产党员。xx年11月6日,于海河同志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年仅51岁。学习于海河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于海河同志入党26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向于海河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学习于海河同志,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忘我工作的崇高境界。于海河同志从事农业农村工作20余年,在本职岗位上始终做到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一班人全力以赴投身农业事业,常常一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无私奉献,毫无怨言。工作期间,先后争取农业重要项目30余项,争取项目资金7.9亿元,扶持了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一手筹划建设了宝清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去世前一天下午还带领大家实地研究工作,直到去世前的最后时刻还忍着剧痛在病床上修改关于园区建设的汇报材料。于海河同志把一生最大限度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高风亮节。

学习于海河同志,就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真情为民的公仆情怀。于海河同志为民服务意识强,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经常深入村屯了解情况,能扑下身子和普通百姓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想方设法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是百姓眼中难得的“好官”、“贴心人”。于海河同志患有严重的关节疾病多年,主治医师和家人曾多次劝他卧床休息养病,但是他一直拖着病腿坚持工作在一线,忍着病痛深入百姓家中访贫问苦、解决困难,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爱戴,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得知他不幸离世的消息,数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参加告别仪式,痛哭着为他送行。于海河同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体现出党员领导干部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本色。

学习于海河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于海河同志在工作上高标准、在生活上低要求,生活简朴、为政清廉,从不贪图享受。他衣着朴素,生活节俭,同事们都说他不像领导干部,天天一瘸一拐、满面风尘的背个大包出入在田间地头、村屯小道,是典型的“农民”形象,即使出公差跑项目,他也坚持吃住简单,从不讲排场,尽量为组织减轻负担。尽管于海河同志长期担任宝清县乡镇和县直重要部门党政主要领导职务,却始终经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秉公办事、严于律己,从不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和家人谋求私利。于海河同志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办事,全心全意为民,以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先进形象。

于海河,中国千千万万个名字中的一个普通名字,中国千千万万个基层领导干部中的一名普通干部,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于海河,却用自己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感人篇章,他用生命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他用生命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风采。

作为一名公安干部,要学习于海河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于海河同志工作以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作为一名公安干部,我们就是要像于海河同志那样,牢固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用自己的奉献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作为一名公安干部,要学习于海河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于海河同志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村工作,他在艰苦的环境下始终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带领一班人全力以赴投身农业事业,去世前的最后时刻还忍着剧痛在病床上修改汇报材料。于海河同志把自己一生最大限度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高风亮节。作为一名公安干部,我们是党的基层工作的纽带,就要像于海河同志那样,把为人民服务做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和奋斗目标,始终以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实干精神,多多的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

事迹心得体会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自媒体的兴起,一些歪曲历史、恶搞英烈的事件在网上屡有发生。

甚至,对于在凉山大火中以身殉职的30名烈士,网上也有人公然侮辱和诋毁。这样的言行已经践踏了人类文明的底线。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挑战文明底线的小丑不久就被抓获,为自己愚蠢的言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互联网的出现拓宽了人类的自由。但自由并不意味着肆意妄为,自由从来就与规则并行。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言论自由不应突破公序良俗,更不能超出法律的边界。一旦越界,所面临的必然是法律的严惩。

络时代的基本社会规范,也是现代公民所应有的基本素质。

事迹心得体会

入汛以来,黑龙江省雨量集中,全省主要江河洪水来势凶猛、险情多发、灾情严重。面对洪涝灾害,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抗洪抢险救灾,在灾区一线成为抢险救灾最可靠的“主心骨”,在大雨大水之中成为灾区群众最依赖的“贴心人”。

“灾害无情党有情”

灾害发生之后,省委书记王宪魁连续主持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抗洪抢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到省防指坐镇指挥,并赴同江市等灾情最为严重的防洪一线检查指导抗洪抢险工作。省委常委和其他省级领导也都全面投入抗洪抢险工作之中。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泽洲作出批示,要求省委组织部立足职能,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省委组织部迅速下发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灾情当命令,切实在防汛抗洪救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抬头看见三个局长”

逊克县的抗洪形势非常严峻。汛情发生以来,逊克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的人一天天减少,堆放的抢险物资一天天增多。“干部去了哪里?”群众都知道,党员干部都去了抢险一线;“物资在哪里?”群众也都知道,抢险物资就在党组织那里。

截至目前,逊克县26个党工委、7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3400名在岗人员中,有1186人被抽调到一线,有700多名女干部在后方服务保障。全县共有294名科级、30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承担了具体抢险工作任务。逊克县委组织部只留下了两名年轻工作人员值班,其他人都去了抗洪抢险一线。

在逊克县防洪抢险三个重点乡镇之一的奇克镇黎明村的坝堤上,发改局局长吴权乐、法制局局长宋国富、就业局局长副段平,分别率领着本单位的党员干部挥汗如雨。黎明村的村民说:“在我们村的坝上抗洪,一抬头你就能看到三个局长!”在一面“青年突击队”的旗帜下,吴权乐带领全局40名干部已经连续奋战了10天。他笑着说:“虽然很累,但是我很感动。这几天大家都很苦,但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叫累,大家带头抗洪的心气很足!”

而在奇克镇的光明村,教育局局长宋连玉则带领着一些干部和骨干教师在动员群众撤离。他说:“我们知道这次工作的难度,有些群众故土难离不愿意走,我们也理解。但是不撤不行啊,我就特意挑选了一些‘口才好’的同志,耐心劝导群众。9天的时间里已经组织撤离了800多人。我们把工作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了起来。你能不能成功把群众劝走,就直接体现出你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了。”光明村被撤离的村民丛江说:“我不想走,怕走了以后啥都没了。可党组织让我们撤,我们想党组织肯定是为我们好。有党组织在,我们就啥也不怕。党组织就是我们的‘主心骨’!”

“因为我是党员”

在灾情同样严重的抚远县,县粮食局负责乌苏镇闸门至南岗村堤坝的加固驻守任务。入汛以来,党委副书记李元友始终坚守在抗洪第一线,白天有危险,他第一个冲在前面,晚上他总是劝别的同志休息之后,再巡视一遍堤坝才肯去休息。

农场局的陈常存在通江分场队工作多年,对当地地形地貌比较熟悉。入汛后,他主动请缨到一线去。8月6日,他带领村民巡查到通乌大堤断桥至团结段时,发现了5、6个渗水处,必须马上将渗水处铺上防水布,然后打桩固定,再堆上砂袋进行截渗。但问题的关键是由谁来跳进江水中固定防水布?面对湍急的江水,陈常存毫不犹豫跳了进去,直到将所有渗水处都做好了防渗处理,他才从江水中回到岸上。同事们问他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就跳进洪水中,不怕有危险吗?他十分平淡地说:“咱是党员,在这样危险的时候,咱不上让谁上?”

水灾发生后,浓江乡生德库村党支部书记万仁军第一时间将村里受灾严重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随着大堤陆续出现管涌,万仁军和乡亲们在一线上抓紧时间用沙袋进行围堵。中途他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说现在村里开始搬家,自己家仓库里还有七、八万元的粮食没有运出去,希望他回去安排一下。但他仍坚守在抗洪一线,他说:“作为一名党员,这里需要我,我必须留在这里。”

事迹心得体会

观看完“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后,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关心: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经历的挫折也很少,进入大学后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生活环境,学习方法,舍友相处等等,他们的心理能力承受能力并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站在学生的立场替学生考虑,更多的去关心,去正确的引导。

爱心:爱心就要求我们对学生施之以爱,用情感人。我们要始终记得我们的职责,是引导学生能够顺畅的上完大学迈入社会,而不是和他们呈对立面,单纯的管教和被管教。我们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最终得到学生的信任。

耐心:耐心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与辅导员交心。现如今的大学生越来越缺乏自理,会有很多问题需要辅导员来帮助解答,包括学习,生活,情感等各种大小事情。我有个学生曾经半夜三点钟给我打电话问我说拉肚子了应该怎么办。这就需要辅导员非常的有耐心,仔细聆听,耐心讲解,做一名好的听众和解惑者。

严管:严管和爱心并不是对立的,爱心并不等于溺爱。在班级工作管理中,对待学生犯错误,不能放任,特别是一些学生随着入学时间的增长,渐渐地对一些校规校纪熟视无睹,屡次犯错,这就应该依照学生手册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我对每一位接受处分的学生都说过这样一句话“处分不是目的,而是警醒,要像警钟一样常挂在心头,警醒自己不要再去违反学校纪律”,处罚和引导要同时进行,二者缺一不可。

严教: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像涉及到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等课程教学当中,也要做到严格教学,让学生能够切切实实的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而并不只是一味的应付课程教学,能够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严考:创办人一直希望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步入社会都能够独当一面,能够通过自身水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就需要加强学生平时的考试管理,杜绝一些学生去使用不正当的手段通过考试,这样会让学生滋生一种“我平时不学习考试照样可以通过”这样的心里,这样只会得意一时,迈入社会以后将会后悔一世。

事迹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经历,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快乐的,也有痛苦的。在经历这些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也要总结自己的经验,从中汲取力量,不断成长。下面我将分享几个人物的事迹,以及我从中获得的心得感悟。

第二段:孟子与公输般。

孟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我们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据说,孟子曾经在路上遇到了公输般,公输般当时正在帮助人们修桥铺路。孟子向公输般问了一句话:“为什么要修桥铺路?”公输般回答说:“自己不过,却帮助别人过去。”孟子感叹:“这就是仁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公输般一样,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第三段:爱迪生与他的坚持。

爱迪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创造了数不清的发明。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爱迪生在创造电灯泡的过程中失败了一千多次。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最终成功了。爱迪生创造了很多发明,但是,他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坚持精神。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尝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四段:玛丽·居里的奉献精神。

玛丽·居里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经发现了放射性。但是,她在研究这项科学的过程中,却遭受了非常多的打击,包括毒害和死亡威胁。但是,她并没有退缩,她继续坚持自己的研究,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告诉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才能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第五段:关于事迹的总结。

通过上述人物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路途,遇到不同的困难,但是,我们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说,人性的善良、时刻坚持的精神、为社会献身的决心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热爱生活,勇敢面对挑战,保持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逆境中成长,不断塑造自己。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