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调研报告(汇总16篇)

时间:2023-11-13 20:34:24 作者:GZ才子

调研报告是通过实地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对某一特定问题或主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文献形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研报告范文。

学校安全调研报告

安全工作是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对于学校而言,为师生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保障人员及财产的安全和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意义所在。近年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日增强,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学习,加深了解,笔者通过对学校的安全工作检查、走访了解、相互交流等形式,对全县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安全工作制度基本完善。

学校对安全工作都非常重视,将安全工作提到学校的议事日程。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学校一把手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内部人员都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职责,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所有学校都制订了安全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重点做好行政值班、教师值日工作,加强一日常规的落实和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2、安全教育得到加强。

各学校在宣传教育方面做得很好,都能根据要求和本校实际对师生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各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墙报、校园广播、班队会课、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预防疾病、道路交通安全、防火、防触电、防溺水等有关知识;各学校每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知识专题讲座。通过组织学习,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防范措施得到落实。

学校领导安全防范意识得到加强,学校内部防范体系较为健全,绝大部分学校人防、技防、设施防、制度防协调发展,重点部位(如电化教室、微机房)安全防范责任落实,措施扎实,做到教育现代化设施的配置与防范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安装、同步使用。

4、是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实施“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崇尚科学,拒绝邪教”、“远离网吧”签名和宣誓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平安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今年在教育局的领导下,由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县中小学生“遇险自救”现场演练活动,切实增强了青少年应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有效促进了广大师生投身“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发挥了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

5、是加大排查力度,及时消除隐患。

各单位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对校舍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防汛安全等进行了拉网式的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接送学生的车辆状况有了好转,交通秩序良好,保证了师生的交通安全。

适应当前安全形势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坚持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为指导思想,以“教育无小事,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原则,人防、物防、技防同步发展,加大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力度和深度,逐步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防范体系。

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对安全防范工作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教育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将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继续实行“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管理”,将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作为年终考核学校的标准之一,在安全工作上实行一票否决制。

2、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在近几年校园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与有关部门合作进行校园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治安工作。

3、预防为主,教育先行。

我们深刻认识到,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关键是教育。为此,要定期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防汛安全、防火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同时也要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这方面的宣传教育。

4、加大检查力度,积极消除隐患。

检查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今后的工作当中要严格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排查,对于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整改,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学校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时打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协调解决。

5、加大人防力度,积极推广技防。

要不断加大人防力度,加强教师值班和领导带班;在做好人防的基础上,要积极推广技术防范,增强安全防范的科技含量,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6、提高防火意识,加大防火工作力度。

要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抓防范、抓责任、抓落实,把防火工作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及时开展防火安全大检查,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排除各种隐患,特别是冬春两季,排除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火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防火意识。

7、加强德育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并引入科学理论,扎实开展德育工作,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德育工作实践。另外,要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坚持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继续依托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减少和杜绝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

1、交通安全隐患亟需消除。一些学校临近马路,在学生上学放学较集中的时间段,车来人往秩序混乱,有待于进一步协调交通管理,防患未然。

2、安全用电需进一步规范。随着电脑、班班通等各种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学校用电量猛增,原有线路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对用电线路进行检查,更换老化的线路,确保学校用电安全。

3、学生上网问题仍未得到有效制止。绝大部分学校学生上网问题严重,上网低龄化、沉迷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现已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难题。

4、各种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不健全,没有预警机制,没有应急措施,职责不明确,

安全防范工作是事关学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要切实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把学校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安全现状调研报告学校安全的基本情况

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的集体场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有坚实的安全防范工作做保障,否则,不仅会破坏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会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该乡共有中小学7所,笔者通过对这7所学校的实地查看,以及对相关负责人的走访,对该乡中小学安全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硬件。

1、校园建筑设施。

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建筑总面积23080平方米,危房703平方米,d级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3.05%。建淮中心小学、万圩中心小学、蚌山中心小学共维修校舍面积521平方米,新建校舍283平方米,共计投入28万元。投入9万元维修三河尖初级中学校舍300平方米,投入7.56万元维修正和希望小学校舍252平方米。并规划投入26.08万元为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校舍567平方米。就总体而言,校舍安全状况较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改观。目前多校已经告别了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校园建筑造成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步减少。

2、操场改造。

操场是学生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在校园安全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并新建了环行跑道。新的操场使得学生的活动及体育锻炼多了些安全保障。但是,部分学校的操场还存在安全隐患:篮球架是用石头压住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摇摇欲坠;操场凸凹不平,有些地方还堆积有建筑垃圾。

3、消防设施。

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教育系统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对消防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新,仅今年上半年就添置灭火器1000个,维修灭火器300个。现在各基层单位的灭火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消防部门的规定。该乡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校园学生宿舍都装有应急灯和安全通道指示牌,。但是有的学校楼房由于建筑年代比较久远,所以没有消防栓,而且因水压不够,建消防井也不起作用,消防隐患比较大,目前采取的硬件措施是增加灭火器数量。

4、电路改造。

该乡对所有学校的电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废除了过去的老线路,同时更新了各种电气设备,消除了过去老线路的各种安全隐患。但是,各种用电器数量猛增,用电量大大增加,所以也要求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通过实地查看,笔者发现有些学校的墙壁上的日光灯的开关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急需改进。

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有在校生1756人,其中在校就餐的学生占多数,学校新建了学生餐厅,采取私人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饮食卫生,经常就卫生问题召开承包者座谈会,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对餐厅的食品卫生进行不定期检查。目前,该餐厅未发生一起学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二)软件。

1、组织机构。

健全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关键,乡教育办公室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同时要求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负责人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负责校园安全工作。各学校专门配备了保卫人员,负责日常校园安全事务,每天都会安排值班老师巡查校园安全状况,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2、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作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该乡各学校的都能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安全方面的教育,各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校园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交警大队或是派出所民警宣传安全知识、普及法制教育,并且通过黑板报、读报栏做宣传工作,使得安全意识深入广大师生员工内心。

二、对该乡校园安全问题的思索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取得的成绩:校园危险建筑正在不断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宽敞、平坦的操场成为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安全地带;一排排的灭火器成为校园安全的守护神;日光灯、各种教学电器设备走进了教室,让孩子们享受到了科技乐趣;学校的餐厅也总能吃上放心饭;各个学校针对安全工作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宣传教育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

但是,与成绩同在的是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硬件方面的安全隐患还是很常见的,年久失修的房屋,操场上固定不到位的体育器材,不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裸露的日光灯开关等等都是校园隐型杀手。软件方面,各组织机构对安全问题存在侥幸心理,不够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方式也有待进一步改进,使得安全成为人人乐于关心的话题,安全意识深入每个人内心。

实际地反映了当前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状况,希望此次调研对三河尖乡中小学校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进行有所启示,相信在社会各界的齐力配合下,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中小学校交通安全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维护城乡道路交通安全,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按照要求,结合“安全建设年”活动,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精干力量,开展了城乡道路交通安全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城市出口问题:xxxxx市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周边公路出口多(普通公路为xxxxx个,高速公路xxxxx个)且开发区都是围绕城市公路出口进行建设,出口沿线企业、商家多、居民多。

2、建筑垃圾随意倾倒问题:xxxxx市为xxxxx省西部地区建筑材料生产地,近年来随着建设速度的飞速发展,建筑垃圾激增,随意往公路倾倒建筑垃圾情况极其普遍。

3、占道经营问题:沿线商户多采取出户经营方式,并且几处多年自然形成的集贸市场颇具规模,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并且公路两侧店铺林立,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擅自摆放牌匾幌和活动灯箱。

4、农村公路问题:由于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路基、路面狭窄,沿线随意堆放现象较严重,农村公路交通事故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公路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造成险桥、险涵数量增多,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5、车辆超限超载问题:xxxxx市城市发展速度快,对各类建筑材料需求量不断加大,导致车辆超限超载现象严重。

1、xxxxx市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公路等级高,网络密度大,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同时城市周边公路出口多,且开发区都是围绕城市公路出口进行建设,出口沿线企业、商家多,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公路部门受法律条文交叉、资金、人员及管理手段多因素制约,城市公路出口管理水平停滞不前一直是我们力求突破的难点问题。

2、农村公路的投资、管理主题为辖区内地方政府,由于资金配套不足,缺少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是普遍存在的。

严重,一方面是有效管理不配套,甚至出现管理真空。检测人员按照法律规定只能在站内实施卸载和劝返,对暴力抗法、恶意闯关无能为力。而且超载车辆长时间在检测站停留,也对公路的安全畅通和站内正常运作带来极大压力。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办法。

1、加强了公路养护。通过长期的清理整治工作,基本达到了路面平整无坑洼、无积水、无垃圾杂物;路肩、边坡、边沟规则标准,排水畅通;路树修剪美观、无残枝落叶、无悬挂白色垃圾;各种标志齐全鲜明,全市出口路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极大改观。

3、加强对非公路标志的清理。组织环城全体路政人员,必要时动用全地区路政人员开展集中行动,对公路出口的灯箱和牌匾幌进行集中清理,前期下达告诫书,责令其自行拆除,若不拆除,采取强制措施,集中收缴。通过集中整治,使出口的路容路貌发生根本改变。

4、强化日常巡路。建立起完善的巡路制度,保持了巡路工作的连续性。我们在坚持平时正常巡路和遇有特殊和重大活动时,采取白天巡路和夜间巡路相结合的办法,不分时节,在公路两侧倾倒垃圾行为多发的地段,加大巡查和看守力度。及时处理各类路政案件。

5、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各项安全工作。一是摸底排查,消除各类隐患。全面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在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二是加强公路险桥险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对易发生事故的险桥险段等实施重点监控。市处要求路政人员对国省道及重要县道公路上的所有桥梁、涵洞进行拉网式排查,检查中对桥涵实施拍照、录像,用影像直观的记录下桥涵的技术等级、通行状况及又无病害等基本情况。同时通知相关单位组织人员修复;三是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巩固隐患排查工作;四是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治超并举。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调研报告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如何,作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今年春期开学后,珙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县教育部门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和基础情况的全面调查摸底,形成了珙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专题调研报告,现报告如下:

据调查,全县公立中小学校、幼儿园共61所,学校食堂37所(教师食堂4所、学生食堂33所),其中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23所,无证14所,无学校食堂的24所(三所食堂在修建中),就餐人数达8200余人,从业人员数125人;民办幼儿园52所,其中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4所,供餐却无证的28所,就餐幼儿数达2700余人,从业人员数48人。

通过调查发现,经过近年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深入开展,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逐步好转,但由于学校食堂的硬件投入不足以及广大师生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以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安全隐患仍较为突出。

通过调研发现,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但由于地域位置的限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主要问题概况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校食堂硬件投入不足。调研中发现,除极少数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外,大多数学校食堂投资欠账太多,基础设施设备十分落后陈旧,卫生环境达不到要求。具体表现为:餐厨面积狭小,生产加工流程布局达不到要求,无冷藏保鲜设备及消毒保洁的专用设施设备,无专供师生用餐的餐具,有的甚至使用低廉的一次性餐盒餐筷,“三防”(防鼠、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全。

(二)学校食堂管理机制不健全。调研中发现,学校食堂管理机制不健全,有的甚至没有建立相关制度,有的建立了也只是应付了事,未按规定很好地执行。具体表现为食品原料的购销台账未建立或记录不全面以致无法追踪溯源、索证索票不齐全、食物留样不符合规定(样品未密封、留存时间不足48小时、样品留存不齐全等)、食品添加剂未严格按“五专”要求进行管理、超范围经营小包装副食品(多数为“三无”食品)、“三防”措施极不到位。

(三)食品安全意识淡薄。调研中发现,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流动性较大,卫生习惯较差,执行能力较低,待遇较差,培训对他们而言大多也是流于形式,他们还停留在按照以往经验来处理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上,食品安全意识亟待提升;广大师生食品安全知识匮乏,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有待通过针对性强的培训加以增强食品安全知识及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四)无证经营现象较为突出。调研中发现,全县半数以上的学校食堂特别是民办幼儿园无证经营现象较为突出,其中有的经过整改基本可以达到许可条件、有的则根本达不到许可要求。按照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以取缔,但这样会给师生用餐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隐患。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逐步完善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学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应把学校食堂建设作为最基础、最优先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经费投入,完善食堂的.硬件设施建设,确保食堂功能齐备,设施完善,也可借鉴“南溪经验”(政府与社会资金投入相结合,实行学校食堂连锁管理,主管部门不定期考核,逗硬奖惩),并结合我县实际,探索切实可行的“珙县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食堂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二)健全机制,完善管理,全面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将学校食堂监管责任分解明确到具体部门和具体责任人,责任制落实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对食堂的日常检查和督促,使学校食堂严格落实采购、加工、管理等各方面的食品安全措施;当地政府、食品药品监管、教育部门要逐级签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书,县政府要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到对当地政府的考核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制,严格考核,逗硬奖惩;逐步建立县(部门)、镇(乡)、学校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

(三)明确职责,加强监管,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落到实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保证监督频次,使监管常态化;加快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辖区内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档案,对纳入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的,在依法查处的同时,要进行重点监管;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学校食堂食品抽检数,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坚决予以严惩并通报或曝光;每年要利用春秋季开学之际与教育部门组织联合检查,同时,县目标督查办要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落到实处。

(四)加大宣传,强化培训,营造全社会关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氛围。各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相互配合沟通,继续以人性化培训为切入点,采取广播、宣传册、展板及讲座等形式让师生和从业人员进一步了解学习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和提升食品安全意识,促使养成卫生、科学、健康、安全的饮食习惯,借助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平台,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学校安全调研报告

本文目录。

安全工作是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对于学校而言,为师生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保障人员及财产的安全和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意义所在。近年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日增强,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学习,加深了解,笔者通过对学校的安全工作检查、走访了解、相互交流等形式,对全县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安全工作制度基本完善。

学校对安全工作都非常重视,将安全工作提到学校的议事日程。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学校一把手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内部人员都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

责任书。

明确职责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所有学校都制订了安全工作的有关。

规章制度。

应急预案。

重点做好行政值班、教师值日工作加强一日常规的落实和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2、安全教育得到加强。

各学校在宣传教育方面做得很好,都能根据要求和本校实际对师生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各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墙报、校园广播、班队会课、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预防疾病、道路交通安全、防火、防触电、防溺水等有关知识;各学校每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知识专题讲座。通过组织学习,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防范措施得到落实。

学校领导安全防范意识得到加强,学校内部防范体系较为健全,绝大部分学校人防、技防、设施防、制度防协调发展,重点部位(如电化教室、微机房)安全防范责任落实,措施扎实,做到教育现代化设施的配置与防范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安装、同步使用。

4、是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实施“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崇尚科学,拒绝邪教”、“远离网吧”签名和宣誓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平安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今年在教育局的领导下,由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县中小学生“遇险自救”现场演练活动,切实增强了青少年应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有效促进了广大师生投身“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发挥了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

5、是加大排查力度,及时消除隐患。

各单位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对校舍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防汛安全等进行了拉网式的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接送学生的车辆状况有了好转,交通秩序良好,保证了师生的交通安全。

适应当前安全形势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坚持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为指导思想,以“教育无小事,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原则,人防、物防、技防同步发展,加大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力度和深度,逐步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防范体系。

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对安全防范工作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教育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将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继续实行“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管理”,将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作为年终考核学校的标准之一,在安全工作上实行一票否决制。

2、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在近几年校园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与有关部门合作进行校园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治安工作。

3、预防为主,教育先行。

我们深刻认识到,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关键是教育。为此,要定期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防汛安全、防火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同时也要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这方面的宣传教育。

4、加大检查力度,积极消除隐患。

检查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今后的工作当中要严格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排查,对于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整改,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学校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时打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协调解决。

5、加大人防力度,积极推广技防。

要不断加大人防力度,加强教师值班和领导带班;在做好人防的基础上,要积极推广技术防范,增强安全防范的科技含量,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6、提高防火意识,加大防火工作力度。

要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抓防范、抓责任、抓落实,把防火工作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及时开展防火安全大检查,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排除各种隐患,特别是冬春两季,排除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火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防火意识。

7、加强德育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并引入科学理论,扎实开展德育工作,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德育工作实践。另外,要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坚持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继续依托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减少和杜绝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

1、交通安全隐患亟需消除。一些学校临近马路,在学生上学放学较集中的时间段,车来人往秩序混乱,有待于进一步协调交通管理,防患未然。

2、安全用电需进一步规范。随着电脑、班班通等各种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学校用电量猛增,原有线路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对用电线路进行检查,更换老化的线路,确保学校用电安全。

3、学生上网问题仍未得到有效制止。绝大部分学校学生上网问题严重,上网低龄化、沉迷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现已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难题。

4、各种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不健全,没有预警机制,没有应急措施,职责不明确,

安全防范工作是事关学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要切实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把学校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实处。

返回目录。

安全工作是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对于学校而言,为师生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保障人员及财产的安全和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意义所在。近日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日增强,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学习,加深了解,通过对学校的安全工作检查、走访了解、相互交流等形式,对安顺十中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安全工作的现状。

1、安全工作制度基本完善。

学校对安全工作都非常重视,将安全工作提到学校的议事日程。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学校一把手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内部人员都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职责,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所有学校都制订了安全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重点做好行政值班、教师值日工作,加强一日常规的落实和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2、安全教育得到加强。

学校在宣传教育方面做得很好,都能根据要求和本校实际对师生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并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墙报、校园广播、班队会课、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预防疾病、道路交通安全、防火、防触电、防溺水等有关知识。通过组织学习,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防范措施得到落实。

学校领导安全防范意识得到加强,学校内部防范体系较为健全,重点部位(如校园门卫、电化教室、微机房)安全防范责任落实,措施扎实,做到教育现代化设施的配置与防范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安装、同步使用。

4、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实施“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崇尚科学,拒绝邪教”、“远离网吧”签名和宣誓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平安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今年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开展了“地震自救”现场演练活动,切实增强了青少年应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有效促进了广大师生投身“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发挥了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

5、加大排查力度,及时消除隐患。

各单位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对校舍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防汛安全等进行了拉网式的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了师生的安全。

二、安全防范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适应当前安全形势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坚持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为指导思想,以“教育无小事,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原则,人防、物防、技防同步发展,加大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力度和深度,逐步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防范体系。

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对安全防范工作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教育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将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继续实行“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管理”,将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作为年终考核学校的标准之一,在安全工作上实行一票否决制。

2、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在近几年校园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与有关部门合作进行校园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治安工作。

3、预防为主,教育先行。

我们深刻认识到,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关键是教育。为此,要定期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防汛安全、防火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同时也要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这方面的宣传教育。

4、加大检查力度,积极消除隐患。

检查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今后的工作当中要严格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排查,对于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整改,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学校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时打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协调解决。

5、加大人防力度,积极推广技防。

要不断加大人防力度,加强教师值班和领导带班;在做好人防的基础上,要积极推广技术防范,增强安全防范的科技含量,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6、提高防火意识,加大防火工作力度。

要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抓防范、抓责任、抓落实,把防火工作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及时开展防火安全大检查,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排除各种隐患,特别是冬春两季,排除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火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防火意识。

7、加强德育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并引入科学理论,扎实开展德育工作,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德育工作实践。另外,要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坚持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减少和杜绝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交通安全隐患亟需消除。学校临近马路,在学生上学放学较集中的时间段,车来人往秩序混乱,有待于进一步协调交通管理,防患未然。

2、安全用电需进一步规范。随着电脑、班班通等各种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学校用电量猛增,原有线路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对用电线路进行检查,更换老化的线路,确保学校用电安全。

3、学生上网问题仍未得到有效制止。绝大部分学校学生上网问题严重,上网低龄化、沉迷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现已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难题。

4、各种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不健全,没有预警机制,没有应急措施,职责不明确,

返回目录。

安全工作是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对于学校而言,为师生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保障人员及财产的安全和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意义所在。近日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日增强,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学习,加深了解,通过对学校的安全工作检查、走访了解、相互交流等形式,对安顺十中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安全工作的现状。

1、安全工作制度基本完善。

学校对安全工作都非常重视,将安全工作提到学校的议事日程。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学校一把手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内部人员都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职责,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所有学校都制订了安全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重点做好行政值班、教师值日工作,加强一日常规的落实和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2、安全教育得到加强。

学校在宣传教育方面做得很好,都能根据要求和本校实际对师生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并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墙报、校园广播、班队会课、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预防疾病、道路交通安全、防火、防触电、防溺水等有关知识。通过组织学习,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防范措施得到落实。

学校领导安全防范意识得到加强,学校内部防范体系较为健全,重点部位(如校园门卫、电化教室、微机房)安全防范责任落实,措施扎实,做到教育现代化设施的配置与防范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安装、同步使用。

4、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实施“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崇尚科学,拒绝”、“远离网吧”签名和宣誓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平安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今年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开展了“地震自救”现场演练活动,切实增强了青少年应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有效促进了广大师生投身“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发挥了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

5、加大排查力度,及时消除隐患。

各单位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对校舍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防汛安全等进行了拉网式的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了师生的安全。

二、安全防范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适应当前安全形势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坚持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为指导思想,以“教育无小事,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原则,人防、物防、技防同步发展,加大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力度和深度,逐步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防范体系。

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对安全防范工作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教育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将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继续实行“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管理”,将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作为年终考核学校的标准之一,在安全工作上实行一票否决制。

2、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在近几年校园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与有关部门合作进行校园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治安工作。

3、预防为主,教育先行。

我们深刻认识到,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关键是教育。为此,要定期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防汛安全、防火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同时也要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这方面的宣传教育。

4、加大检查力度,积极消除隐患。

检查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今后的工作当中要严格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排查,对于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整改,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学校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时打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协调解决。

5、加大人防力度,积极推广技防。

要不断加大人防力度,加强教师值班和领导带班;在做好人防的基础上,要积极推广技术防范,增强安全防范的科技含量,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6、提高防火意识,加大防火工作力度。

要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抓防范、抓责任、抓落实,把防火工作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及时开展防火安全大检查,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排除各种隐患,特别是冬春两季,排除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火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防火意识。

7、加强德育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并引入科学理论,扎实开展德育工作,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德育工作实践。另外,要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坚持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减少和杜绝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交通安全隐患亟需消除。学校临近马路,在学生上学放学较集中的时间段,车来人往秩序混乱,有待于进一步协调交通管理,防患未然。

2、安全用电需进一步规范。随着电脑、班班通等各种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学校用电量猛增,原有线路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对用电线路进行检查,更换老化的线路,确保学校用电安全。

3、学生上网问题仍未得到有效制止。绝大部分学校学生上网问题严重,上网低龄化、沉迷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现已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难题。

4、各种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不健全,没有预警机制,没有应急措施,职责不明确,

安全防范工作是事关学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要切实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把学校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实处。

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调研报告

为了真正掌握黄金小学校园安全的真实现状,我校在曹裕华校长的带领下于2月28日进行了调研,通过走访、现场查看等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了解,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整理,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学生情况汇总:

(1)关于学生之间打架现象,部分同学认为有这种现象;

(4)学生性格不同,大多数都很听话,但是性格倔强的、孤僻的哪个班都有,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往往容易出现问题。

(二)教师情况汇总:

(2)对于学校潜在的事故隐患,大多教师选择的是交通隐患;

(3)对于最应该关注的学生,老师们的认识依次是:性格孤僻学生,双差生,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对于信息渠道对学生的影响,老师们的认识依次是:社会,家庭,电视,网络。

(4)多数教师认为家庭教育很关键,但多数家庭仅仅满足于孩子写完作业,其他放任自流。

1、校舍安全问题,中心小学食堂裂缝问题;

2、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不到位;

4、辖区内池塘水库多,防溺水;

5、个别学生自身的先天性疾病,如癫痫等,强烈体育运动等容易导致问题。

1、加大安全教育、管理力度,建立一套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每项工作都责任到人。

2、协同相关部门给学校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特别是交通环境。

学校安全调研报告

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集体场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有坚实的安全防范工作做保障,否则,不仅会破坏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会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该乡共有中小学7所,笔者通过对这7所学校的实地查看,以及对相关负责人的走访,对该乡中小学安全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1、校园建筑设施

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建筑总面积23080平方米,危房703平方米,d级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3。05%。xx年建淮中心小学、万圩中心小学、蚌山中心小学共维修校舍面积521平方米,新建校舍283平方米,共计投入28万元。xx年投入9万元维修三河尖初级中学校舍300平方米,投入7。56万元维修正和希望小学校舍252平方米。并规划投入26。08万元为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校舍567平方米。就总体而言,校舍安全状况较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改观。目前多数学校已经告别了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校园建筑造成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步减少。

2、操场改造

操场是学生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在校园安全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xx年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并新建了环行跑道。新的操场使得学生的活动及体育锻炼多了些安全保障。但是,部分学校的操场还存在安全隐患:篮球架是用石头压住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摇摇欲坠;操场凸凹不平,有些地方还堆积有建筑垃圾。

3、消防设施

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教育系统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对消防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新,仅今年上半年就添置灭火器1000个,维修灭火器300个。现在各基层单位的灭火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消防部门的规定。该乡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校园学生宿舍都装有应急灯和安全通道指示牌,。但是有的学校楼房由于建筑年代比较久远,所以没有消防栓,而且因水压不够,建消防井也不起作用,消防隐患比较大,目前采取的硬件措施是增加灭火器数量。

4、电路改造

xx年该乡对所有学校的电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废除了过去的老线路,同时更新了各种电气设备,消除了过去老线路的各种安全隐患。但是,各种用电器数量猛增,用电量大大增加,所以也要求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通过实地查看,笔者发现有些学校的墙壁上的日光灯的开关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急需改进。

5、学校饮食安全

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有在校生1756人,其中在校就餐的学生占多数,学校xx年新建了学生餐厅,采取私人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饮食卫生,经常就卫生问题召开承包者座谈会,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对餐厅的食品卫生进行不定期检查。目前,该餐厅未发生一起学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1、组织机构

俊全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关键,乡教育办公室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同时要求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负责人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负责校园安全工作。各学校专门配备了保卫人员,负责日常校园安全事务,每天都会安排值班老师巡查校园安全状况,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2、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作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该乡各学校的教师都能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安全方面的教育,各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校园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交警大队或是派出所民警宣传安全知识、普及法制教育,并且通过黑板报、读报栏做宣传工作,使得安全意识深入广大师生员工内心。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取得的成绩:校园危险建筑正在不断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宽敞、平坦的操场成为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安全地带;一排排的灭火器成为校园安全的守护神;日光灯、各种教学电器设备走进了教室,让孩子们享受到了科技乐趣;学校的餐厅也总能吃上放心饭;各个学校针对安全工作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宣传教育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

但是,与成绩同在的是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硬件方面的安全隐患还是很常见的,年久失修的房屋,操场上固定不到位的体育器材,不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裸露的日光灯开关等等都是校园隐型杀手。软件方面,各组织机构对安全问题存在侥幸心理,不够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方式也有待进一步改进,使得安全成为人人乐于关心的话题,安全意识深入每个人内心。

学校调研报告

20xx年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教育工委部署在全区高校开展“清风校园”建设工作。近期,我带领二室人员对全区高校开展“清风校园”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导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各高校高度重视“清风校园”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清风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清风校园”建设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措施,定期向全校师生通报落实情况,接受师生监督。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等院校以‘清风校园’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整体工作思路,严格做到组织领导、任务分工、监督落实“三个到位”。每年对“清风校园”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认真总结好的做法,梳理存在的问题,对好的做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限时要求责任部门进行整改,确保了“清风校园”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高校党委将党风廉政建设和“清风校园”建设工作同安排,同推进,同考评。制定印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工》等文件,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逐级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把“清风校园”建设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同频共振,互为补充,共同推进。把反腐倡廉、“清风校园”建设和行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将反腐倡廉工作职责落实在基建、财务、人事、招生、采购、后勤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行政事务中,通过发挥统领、共管、组织协调等作用,形成惩防合力。

(三)加强教育,道德育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载体,抓好领导干部、教师队伍和学生的廉洁教育。通过对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教育,提高为政清廉意识,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通过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教育,引导他们廉洁从教,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良学风教风;通过对学生敬廉崇洁教育,引导他们切实做到学术诚信、考试诚信、就业诚信,努力形成风清气正、阳光向上的校园氛围。北方民族大学着力抓好“五个一”工作,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两课”教学和党校培训课,使廉政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宁夏医科大学大力推进廉政文化“三进”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敬廉崇洁教育,举办多种主题实践活动。学生们自发成立“清风社”学生社团组织,配合学校积极宣传敬廉崇洁思想,产生了较好的宣教效果。宁夏大学把大学生廉洁教育贯穿于入党培训、入学离校、社团活动中,针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设“大学生敬廉崇洁意识养育”选修课,培养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宁夏师范学院积极推进廉政建设进校园、进课堂、进公寓,每年结合“12·4”法制宣传日,通过廉政文艺演出、发放廉政宣传单、开展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宣传廉政知识,营造浓厚的校园廉政氛围。

(四)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强化对关键岗位、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监督管理,着力构建监管促廉长效机制。各高校加强对领导干部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监督,在年终干部考核中,每位领导干部都要进行廉政述职,由教职工进行测评,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在民主生活会上,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查自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党内外的批评和建议。处级以上干部建有完整的廉政档案,将每年述职述廉、年终考核、民主生活会、廉政承诺书等情况归入个人廉政档案,作为向党委反映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基础材料。

(五)健全制度,全力保廉。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这一预防腐败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注重制度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近两年,结合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从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执行程序、强化监督检查三个方面,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梳理和修订,建立新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廉政工作机制,强化了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源头工作。

一是工作连续性不强。个别高校对开展“清风校园”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抓党风廉政建设和“清风校园”建设连续性不强,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二是个别单位对“清风校园”建设抓的不深不细,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没有将“清风校园”建设工作落实在教学教育和队伍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成效不够显著。

(一)规范管理,用制度保障发展。建立规范的校园管理模式,明确管理要求,强化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职责,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活动有章可循。进一步深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创新校务管理、教学科研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等,并不断增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实效性。

(二)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优化党风廉政软环境。一是高校各级领导和教师必须增强廉政文化意识,增强当好廉政文化传播者、组织者、开拓者的责任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三是注重校园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橱窗、课堂等文化载体的充分运用,不断拓展廉政文化的传播渠道,拓宽廉政文化教育覆盖面,使廉政文化融入学校的各个方面。四是不断丰富教育和活动形式,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廉政文化真正入目、入耳、入脑,成为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一项活动。

(三)预防高校职务犯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立有效的行政决策负责机制,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由裁量权,切断“公权”与“私利”的内在联系。完善责任分解、责任报告、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四位一体的责任制工作机制。认真解决少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视不够、对规范管理投入不足的问题。

(四)加强教学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要加强教学经费使用的监管,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单位行政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保证教学单位教学经费合理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要完善教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加强对各教学科研单位广大教职工特别是中青年科研骨干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在经费使用上的廉政意识,形成廉洁自律的科研作风。三要加强横向课题、纵向课题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将科研项目管理的关注重点从重视验收转移到过程监控,提高研究课题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科研项目顺利结题验收。

安全调研报告

为认真做好我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根据地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要求,我区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各环节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食品安全信息分布状况开展调查研究,并对试点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试点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局基本情况。

**区始建于1965年,1970年设区建制,从而形成政企合一体制。区政府辖五个镇(林场)区(局)机关设在小扬气镇内,总面积459048公顷,人口49611人,其中镇内23397人,形成面广、人疏、线长的自然情况。

**区人民政府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项大事常抓不懈,积极推行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和综合评价,加大对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为保证全区人民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我区食品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38户,其中,豆制品加工19户,面食类加工8户,熟食加工8户,冷饮加工3户,已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4家,占总数的36%。这些企业,生产厂房布局合理,环境卫生较好,加工设备较落后,产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只有1家,5人以下家庭式作坊居多。各类食品经营企业有280家,年销售额五十万元的有6家。餐饮业(包括食堂)有37家,其中饭店32家。食堂5家,全区共37户学校食堂和餐饮企业进行了量化分级信誉度等级评定,共分为、b、c、d四个等级,经过地区评定小组认真检查评分,我区评为b级的餐饮单位共有3家,其余34家均为c级单位。

以上反映出我区的食品加工业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生产加工能力差,种类偏少,是外地生产加工食品的销售区;食品流通业处于一般水平,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餐饮业具备一定的基础,呈逐步扩展的趋势。

三、近年来我区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近年特别是20xx年以来,我区借助“食品放心工程”这一有效载体,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集中各方力量开展了不同种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严厉查处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酒、饮料、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0类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认真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无证照生产小作坊的取缔力度,对有制假劣迹和质量不稳定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和整治,对提高全区食品质量的总体好转起到了明显效果。

四、我区部分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1、我区肉制品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突出表现在:牛、羊肉定点屠宰尚未实行,没有检验、检疫设备,肉类品种的检验、检疫工作等于没有开展,导致我区鲜肉的安全质量没有保证;少数城乡结合部定点屠宰操作尚不规范,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整顿规范。

2、豆制品行业。我区豆制品生产企业有19余家,都为家庭作坊式,加工设备简陋,工艺简单,环境卫生不符规定。而且都未办理生产许可证,虽进行多次清理整顿,但仍难以改变。

3、街头饮食摊点的卫生状况甚忧。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有特色的街头小吃摊点增多,尤其是夏季夜市开始,绝大多数小吃摊点也随之开张,他们对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够,加之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容易形成监督的盲点和病从口入的隐患。

4、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现象依然存在。我区经济欠发达,为了生存,一些人无视法律法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由于牵涉到社会稳定,使查处取缔的力度大打折扣。

五、目前我区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1、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情况。

我区于20xx年6月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的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负责对全区食品安全总体分析、部署安排工作。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使区政府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有了一个“抓手”。这个机构成立以来,通过定期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针对发现的问题整体部署各类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等活动的开展,集中了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执法资源和力量。

在该机构运转过程中,我们感到虽然协调委员会在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感到这是一个议事的、协调的机构,统一性、权威性特别是高效性难以得到真正树立,如果要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比较明显的改观,需要有一个更有力的机构具体进行实施。

2、检测监测情况。

要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一方面在规范食品进货渠道的同时加强食品的检测和监测非常重要,我区目前还没有检测监测设备,要想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很难达到的。

3、人员、经费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重、范围广、责任大。目前,我局仅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而无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经费。给食品综合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六、有关思考建议。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我区食品安全现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发挥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加大综合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力度,通过分析评估食品安全的隐患,在预警和控制上下工夫,形成一个快速预警系统,提前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防止事件的发生。

3、加大食品检测监测资金的投入。

4、食品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根据我区食品现状调查,我们选择了3家企业作为食品信用体系试点单位,(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试点单位:**区林格贝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为我区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年销售金额为五十万元,生产厂房布局合理,环境卫生好,加工设备先进,主要产品为加工提取华青素,生产前景好。(2)**区南味饭店:在我区餐饮业中为规模较大酒店,此企业进行了量化分级信誉度等级评定,经过地区评定小组认真检查评分,被评为b级餐饮单位,为**区最高等级评分。(3)**区东兴商店:此企业为批发兼零售食品超市,为**区信誉好的一家企业。

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农委、质监、工商、卫生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我区已召开了动员会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试点企业进行了培训,并建立了诚信档案。

5、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全社会对信用的价值还缺乏深刻的认知,加之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失信行为没有受到有效的防范和严格的惩戒,违规失信已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面对突出的信用供需矛盾,只有从体制、机制和法制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才能促进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食品市场环境的形成,才能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对我区食品现状调研情况看,我区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势在必行,通过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可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对我区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安全调研报告

北地区包括**省**市、**市、**市、自治州,面积7.1万平方公里。二十世纪末原有合法煤矿近300对,每年生产原煤300多万吨,死亡70人左右,百万吨死亡率高达20以上。经过几年来的整顿关闭,现有煤矿138对,去年生产原煤近500万吨,死亡34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了6;今年前十个月,生产原煤约350万吨,死亡18人,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5左右。尽管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矿点减少,产量增加的情况下,煤矿事故死亡人保持了平稳下降的趋势,但是,煤矿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重大事故事故时有发生,顶板事故多发,同当前的煤矿安全生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较,与实现安全发展的要求相比较,与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地方国有煤矿积重难返。

北地区现有地方国有和国有改制煤矿36对,目前仍有5对矿井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些地方国有矿井积重难返,存在诸多问题:

1、包袱沉重,身份扭曲。**地区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在上个世纪末,一些国有煤矿因为市场低迷、机制不活、管理不善等多方面的原因,亏损严重,寅吃卯粮导致采掘极度失调,生产无以为继,相继停产或下马,甚至破产,煤矿职工生活相当困难。目前,自治州卡棚、龙家寨煤矿2矿3对州属矿井仍处于停产状态,**市辰溪县孝坪煤矿的2对井正融入民间资本整顿改制,**市桑植县3家县属国有矿的3对矿井整体承包给私人经营管理。地方国有煤矿过去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现在职工多,安置困难大,实现破产买断的难度更大,随着煤炭市场的好转,部分国有煤矿为解决职工生活问题,大量融入民间资本,恢复矿井生产,形成国有煤矿牌子、乡镇企业管理水平,私人租赁承包经营的局面,煤矿身份扭曲。

2、关系复杂,管理失控。部分国有煤矿处于边远山区,监管难度大。自治州卡棚煤矿由当地人强行承包租赁,实行掠夺式开采,既不服从煤矿的管理,也不服从煤炭管理等部门的监管,多井口出煤,井下无风作业。面对严重的安全隐患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20xx年下半年,政府不得不组织公安等多个部门干预,强行终止合同,停止生产,对煤矿实行公开拍卖改制。

3、证照难办,违法生产。国有煤矿范围广、储量大,需交纳巨额资源价款和环境治理备用金,才能办理采矿许可证。去年,有些国有煤矿为了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临时办理了有效期不到半年的采矿许可证。自治州洛塔、向阳2对州属国有煤矿的采矿许可证,年初就已经到期,因包袱重、成本高、效益差,无力交纳巨额费用,延期申请一直未被批准。在证照不全的情况下,职工为了生存,继续组织生产,地方政府为保稳定,防止矛盾激发,对煤矿的生产行为,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国有煤矿因其资金积累有限,资源市场不完善,未来办理采矿许可证(延期)的困难会越来越大。

二、煤矿安全技术人才极度匮乏。

从1991年开始到现在为止的20xx年间,北地区煤矿新增的大中专学校毕业的煤矿安全技术人员不足10人,而煤矿原有安全生产技术骨干因退休、转行等原因流失达60%以上,煤炭安全生产技术力量包括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在内,具有技术职称的不足100人,平均不足0.5人/矿,现有的技术人员绝大部分在40岁以上,年龄老化,青黄不接,而培养一名合格的技术人才,包括3年专门学校学习和3-4年实践锻炼时间,至少需要6-7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煤矿安全技术人员的匮乏程度将会更严重,因技术力量不足带来的严重问题会进一步显现。

1、煤矿企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据统计,北地区在矿井一线直接服务的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才不足60人,平均每4对矿井配备1人,按照煤矿生产情况估算,至少需要技术人员250人以上,现有技术人员配备率不到25%,技术人才缺口巨大,绝大部分乡镇煤矿没有技术人员可供配备,导致煤矿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千篇一律,与煤矿的实际情况根本不符,煤矿工程技术图纸填绘不及时或根本无人填绘,安装的瓦斯监控系统无人使用,形同虚设,经常因无法预见、识别、有效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导致重大事故。

2、煤矿监管部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辖区4市州、9个采煤县、55个产煤乡镇的煤矿安全管理部门中,配备煤矿安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40名,全部配备在市州、县区一级,甚至个别重点产煤县没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重点产煤乡镇在内的所有产煤乡镇都没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煤矿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太少,无法有效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指导煤矿安全生产,个别县区的煤矿安全生产检查指导工作处于失控的境地。

三、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急需提高。

相对而言,煤矿作业环境复杂,各种灾害危险程度高,需要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职工队伍,但现实情况是:近2万名煤矿从业人员,从矿长,到一般现场管理人员,到采掘一线从业人员,离高素质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

1、煤矿企业管理水平与严峻的安全现状极不相称。224对矿井中,矿长具备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的不足80人,大部分仅具有初中学历,部分仅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矿长不具备安全生产管理必要的理论知识水平是导致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2、井下现场安全管理与急需的实际要求极不适应。北地区现有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3000多名,实际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50%,必要的煤矿现场安全管理理论知识缺乏,凭经验管理,凭经验操作,是导致煤矿现场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3、煤矿职工素质与恶劣的作业环境极不适应。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始终是吸引农村青年打工的最佳场所,留下的井下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50%以上达不到小学毕业文化,有的为养家糊口,甚至身体有缺陷也下井工作。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下,不具备必备的安全生产理论知识,不了解瓦斯等严重煤矿隐患的危害程度,甚至带烟火下井,违章蛮干,冒险瞎干,是导致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几年来的事故调查表明,没有一起的主要原因不是职工严重违章作业造成的。

四、煤矿生产经营环境恶化。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和煤炭市场的好转,煤矿的效益有了一定起色,煤矿企业成了“唐僧肉”。一些部门以各种借口,通过各种途径向企业索、拿、卡、要;一些个人看到煤矿有利可图,故意设置障碍,搞权钱交易;一些黑恶势力看到煤矿效益较好,蓄意染指寻衅滋事。一些煤矿老板说:现在办煤矿太难了,政策压力大,婆婆多,眼红的多,卡脖子的多,收费和罚款的多。生产经营经营环境恶化,消耗了矿主大量精力,无法专心安全生产管理,经济效益下滑,安全投入减少,延缓了隐患整改进度。

五、煤矿安全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一是有的地方监管体制不顺,不能有效地开展监管工作。如分局辖区三市一州就有**市在今年十月前未成立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九个主要采煤县中有六个没有成立相对独立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由煤炭行业管理局或行业管理办公室行使,导致职责不明,责任不清和监管执法主题不合法。因此,大多数地方监管部门都还停留在安全检查阶段。二是地方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不到位。据调查统计,分局辖区煤炭行业主管部门的人数有近400人,但从事煤矿安全和技术的只有不到60人,发现不了隐患,解决不了问题是常态。三是监管队伍素质普遍徧低,执法难以到位。除了专业技能差外,对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也知之甚少,依法办事的能力普遍欠缺。四是监管部门经费不落实,收费、罚款成了监管部门的中心工作。五是有的地方思想认识不到位,将地方监管和国家监察对立起来。

对策和建议:

2、加强煤矿技术人才培养。加大扶持大专院校煤矿专业的力度,国家应采取经济政策鼓励农村青年和学生报考煤矿急需的采矿、地质、机电专业,扶持煤矿企业特别是乡镇煤矿大力培养技术人才,促使煤矿落实技术负责人制度,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人员待遇。

3、加大煤矿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实行煤矿矿长职业经理人制度,矿长、法人(投资人)分离。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落实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煤矿从业人员培训监管,逐步推行煤矿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4、改善煤矿生产经营环境。规范政府部门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投资环境,打击黑恶势力。

5、理顺煤矿监管关系。调整行业管理与日常监管关系,进一步理顺监察监管职能,强化对地方监管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推进小煤矿整顿关闭和瓦斯治理攻坚战;将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体系落到实处。

安全调研报告

通过调查,全县校园普遍注意学生的安全管理,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出台一系列的措施:

四是学校允许学生家长接送,提倡路途近的学生步行回家。

公安机关为了确保学生交通安全,也落实了强有力的工作措施:

三是各派出所周末派出民警到校园周边执勤,对非法载客进行纠正;四是交警大队、各派出所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行车培训教育,提高司机安全行车事项。

通过检查和调查,校园交通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有:一是有的学校地处公路,过往车辆多、校门口坡陡、无校园警示标志或减速带,对放学学生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如县三中、官田小学、下渠中小学、开善中小学、新桥中小学、大龙学校等;二是部分学校周末放学,仍存在着非营运车辆载客或超载现象,如梅口中小学至吊桥方向的廖元、茜元、大田中小学至城关、开善中小学至岩坑、龙湖中小学至神下黄厝、龙安学校至角溪,上述线路路程都在20公里左右,学生虽提前放学,但要在天黑前赶到家,不搭乘车辆,要做到是不容易的,虽然学校校门口有教师值日,乡镇所在地有民警执勤,道路上有交警和派出所查处,但仍有很大死角,即便查到制止非法载客行为,但疏散下来的学生却无法送回家,以上隐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旦发生车祸,后果十分严重。

1、增加校园及周边的交通安全标志。

由县局交警大队对全县需要安装标志、减速带的校园进行调查摸底,作出预算,由县财政拨款予以解决。

2、开通符合安全管理的校园周末班车。

目前从调查情况看,梅口学校、龙湖学校、龙安学校学生超载现象较为突出,要求开通学生周末班车的愿望较为迫切,上述学校学生乘车路段偏僻,县交警大队和派出所巡查存在死角,建议由县政府牵头,组织县交通运管所等有关交通职能部门对全县运输车辆进行调整,切实解决全县校园尤其是乡镇学校学生周末安全乘车回家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学校调研报告

少年宫是指某些国家少年儿童在校外进行集体活动的场所。本意上说少年宫是看节目、做游戏、做手工、学科学的地方。通俗之意就是一个孩子们玩的地方,就是孩子们的家。下面小编为您整理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请参阅。近年来,****区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来抓,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坚持标准、突出特色, 建、管、用 紧密结合,相继在**中心学校、**区第二中学、协合乡中心学校、**中心学校、**森林公园学校、**小学建立了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使少年宫成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文体活动平台和社会实践基地,实现了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社会效益初步凸显,受到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1.强化组织领导,办规范有序的少年宫。为加强少年宫建设、运行和管理,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检查督办;制定下发了《**区 乡村学校少年宫 建设实施方案》,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相关责任单位工作目标考核和文明单位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文明办牵头、教育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投入机制。按照政府投资、社会捐助、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多种渠道筹措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运行资金。目前,全区共整合投入建设资金100余万元,已建成的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全部实现了有牌子、有设施、有活动。三是健全师资保障机制。全面加强辅导教师培训,提高学校教师一专多能的基本素质,推行特长教师的多校互聘,实行跨校教师 走教 ,努力实现师资配置共享。积极整合利用各种社会公益性资源,吸纳 五老 人员、 非遗 传承人、民间艺人等担任辅导员,进一步充实了师资力量,丰富了授课内容。四是健全运行机制。以教育部门为主体,建立了一整套少年宫运行制度,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和辅导员岗位职责,规范了活动的程序、内容和标准,出台了辅导员管理、教学管理、痕迹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要求各少年宫 就近、就需、就时 安排未成年人参加活动,确保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2.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办有特色的少年宫。结合全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风情浓郁,以 围鼓 唢呐 土家摆手舞 白族仗鼓舞 桑植民歌 为代表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富多彩的实际,坚持从娃娃抓起,把各类别 非遗 传承人、民间艺人作为少年宫校外辅导员,开设传统项目课程,培养孩子们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认知、兴趣和爱好。在**中心学校乡村少年宫,以 穿民服、唱民歌、跳民舞、学民乐、习民俗 为主线,积极推进 传统文化进校园 活动。聘请李发成、向左海等当地民间老艺人进校园为学生传授围鼓、唢呐技艺,做到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受到 校园00后 们的追捧。学校少年围鼓队多次代表学校和镇政府参加各级各类汇报演出,取得不错成绩。学校还组织教师利用假期,查阅大量乡志资料,走访**及附近当地多位德高望众之民间艺人,选取了其中60余首围鼓词牌,精心修订编印《围鼓校本教材》,让 非遗 文化在校园中着实 火 起来。近年来,**区致力于推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确立 传统文化立校、民间特色兴校 的办学思路,打造 一校一品 精品化校园,办有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心学校少年宫的围鼓唢呐、协合乡中心学校少年宫的国学教育、**中心学校少年宫的稻草龙等 非遗 项目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3.建设 一宫两阵地 ,办有活力的少年宫。按照 整合资源、一宫两阵地 的建设思路,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把少年宫的活动阵地从学校延伸到乡镇文化站,利用文化站的图书、文化资源信息共享、体育活动场所、 非遗 传习所等资源,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内容、活动载体和活动方式。一方面,乡镇文化站资源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另一方面,在寒暑假期间,文化站为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和留守儿童举办民族器乐、土家刺绣等培训,并组织文艺展演、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此外,整合薄弱学校改造项目、社会力量捐赠的物资设备,充实了少年宫活动所需的电脑等设备器材。通过资源整合、阵地延伸和活动拓展,形成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并重、学期与假期衔接、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沟通的育人新空间,促进了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4.开展综合评价,办促进全面发展的少年宫。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对学生从学科知识、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课外活动、兴趣特长、劳动技能等方面提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持学生自评、教师评、学校评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分析的 三评一分析 办法,每学期末组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价,有效避免了重分数轻德育、重文化成绩轻能力培养等现象。5.坚持抓小抓早,办立德树人的少年宫。育人先育德,育人必先抓小抓早,从娃娃抓起。**区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阵地,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做到实践育人、以德育人。充分发挥少年宫活动最接地气、覆盖面广、灵活多样的优势,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与普遍性和广泛性有机结合起来,把树立未成年人的远大理想和满足现实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 节水、节电、节粮 美德少年 评选、道德讲堂、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们的节日 敬老尊老 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 五心教育 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感受乐趣、培养能力。

1.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乡村学校少年宫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和学生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办强的德、智、体、美、劳主题兴趣活动小组,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有项目。并充分利用学校课余时间、周末和寒暑假免费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空间,让广大农村未成年人体会到了课余生活的乐趣,不再沉迷于游戏、网吧,或三五成群无事生非,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2.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区在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优势,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开办的土家刺绣、民族乐器、民族歌舞等兴趣小组,成为了少年宫参与人数最多、效果最好的活动项目。少年宫聘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本地民间艺人担任校外辅导员,既有效解决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找到了 传人 ,实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学校寓教于乐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3.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丰富农村未成年人课余生活的重要舞台。据调查,大部分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枯燥乏味,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做作业、看电视、干农活成了农村未成年人课余生活主流。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开放时间为平日放学后、节假日和寒暑假,活动项目丰富多彩,而且适合未成年人 口味 ,这让农村未成年人娱有去处,并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了兴趣特长,享受到充实快乐的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4.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乡村学校少年宫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结合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要求,通过开展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 我们的节日 、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他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同时,通过持续深入的开展活动,使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有实在、可行的阵地和载体,让农村未成年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践行者。

**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为:1.建设经费不足。标准少年宫建设数量明显不够,目前**区得到中央、省、市项目资金支持建设的标准少年宫仅有6所,无法满足广大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需求。2.运转经费不足。有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通过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虽然把阵地建起了,但运转经费不足,因此活动开展不是很经常。3.师资力量不足。部分乡村学校少年宫因地理位置偏僻,校内有特长的师资缺乏,聘请校外辅导员较困难,因此课程设置较简单,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1.继续加大彩票公益金项目支持力度。建议中央、省的项目多向有需求又有热情的地区倾斜,特别是向落后地区倾斜,让彩票公益金项目真正成为扶贫工程、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办受学生、家长、教师欢迎的乡村学校少年宫。

2.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建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各级各部门要将落地到学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合理配置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中,使资源配置发挥效益最大化,解决偏远乡村学校少年宫资源匮乏问题。

3.继续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使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发挥作用。目前,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建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考核评比机制,将每年获得中央和省项目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考核,按照考核成绩发放不同的运行经费,在各乡村学校少年宫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建议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细化标准,组织各类评选展示活动,对成绩特别突出的优秀少年宫、优秀特色项目、优秀辅导员、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对少年宫的优秀成果、特殊才艺进行展示,表彰和发掘乡村特长苗子,提高乡村学校少年宫办学的积极性。

学校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新要求的提出,旨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研究也面临重大挑战。在课程改革中,引导教师认同新的课程改革方向,帮助教师接纳新的课程内容和完成新的教学活动,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环节。特别是远离城市、缺乏信息资源和专业人员支持的农村地区学校,这一任务就更显艰巨。近年来,我省农村小学都在积极探索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新的研修方式。“校本研修”被认为是培养具备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教师的重要途径而受到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尝试开展多种“校本研修”活动,教学研究的目标、内容、方式等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为全面了解目前我省农村小学开展校本研修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农村小学教师对校本研修的态度、困惑、期望,以便更有针对性地为我省农村小学开展校本研修提供指导,我们开展了全省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现状调查研究。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为获取比较全面的数据,共涉及小学101所,发出问卷101份,收回101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00份。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又就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访谈并查阅相关资料,经过汇总与分析,下面是我们的调研情况的总结。

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学校能以新课程为导向,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学校新课程实施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本研修,呈现出可喜的变化,许多学校开始建立相应的教研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教师们开始关注和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支持,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观课、评课的方法,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还有的教师开始自觉地阅读教育理论及相关领域的书籍,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实践证明,农村小学通过开展校本研修,教师的教育理念有了转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从实际水准来看还处于初步的摸索、尝试阶段,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对培训的认识没有真正到位,没有把校本研修作为学校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活动,而是等同于日常的教学研究活动;学校的各项培训管理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口上,就是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有的学校缺乏对学校发展目标的分析,也缺乏对教师培训需求的分析,没有分层分类的要求,盲目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加重了教师负担;还有的学校由于学校人员少、校点分散、财力有限,没有较好的研修资源,只能因此而放弃很多较好的研修设想。

1、我省农村小学多数领导和教师对校本研修的内涵、功能定位还缺少确切的理解和把握。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修制度。从调查情况来看,有12%和56%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很有收获或较有收获,29%的教师仅仅是略有收获。但是,对于校本研修所倡导的基于学校的观念,对于校本研修三大要素即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含义,对于校本研修要着眼于研究教师自身教学中的问题的思想,多数领导和教师还缺少确切的理解和把握。有23%人认为在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就是校本研修。我们认为,要使学校教研活动真正实现校本研修所追求的目标,学校领导和教师就有必要进一步清晰对校本研修的认识,以避免由于认识不到位而产生的教研方向和活动引导上的盲目性和追求形式的问题。

2、我省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活动还没有真正发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功能。校本研修以学校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要解决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调查表明,一方面,我省农村小学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积极性是有的。在调查中只有18%教师认为自己教学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校本研修,也有教师提出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学,没有做研究的义务。有51%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有60%教师认为校本研修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措施,教师已经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校本教研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我省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没有发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功能。虽然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研究,教师立足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主要是以教师课堂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在调查中有52%教师也意识到将自己在课堂中碰到教学问题和同事们一起探讨对自己有帮助。但是,只有47%的教师在研修活动前“查找资料,积极准备”,22%教师注重研修活动后应用,26%教师听课评课后改进自己的教学。可见,在研修活动后,教师没有具体的“行为跟进”。还有5%教师认为研修活动的计划性、针对性差,有20%的教师认为学校听课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引领,使得问题得不到真正的解决。如何开展针对性强、贴近教学一线实际的专题研讨活动,真正实现校本研修的“教学研究”功能是目前我省农村小学校本研修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

3、我省农村小学校本研修资源开发不充分。校本研修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基于学校自身条件,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而开展的集体研讨活动。从理论上说学校中的任何人,财、物、事、时间、空间、信息等因素都有可能对教师的发展造成影响,都可成为研修资源,但最主要的应是“人”的资源。调查表明农村学校校本研修资源不足,一是校内资源不足且开发不够。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风格、学有专长的教师在村小较少,特别是把校内骨干教师或学有专长、教有风格有一技之长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资源转化为群体特色,更显不足。教师在日常研修活动中得到的帮助主要来自于网络信息和教学书刊也分别占61%、45%。校本研修中得到同伴的直接帮助的只占27%,有51.5%教师认为校本研修中最缺乏的是本校的骨干教师。二是校际资源利用不充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风格、学有专长的教师主要在中心小学,乡镇中心校多年来形成了“中心”优势,成为村小校本研修的主要校外资源。所以65.1%的教师认为中心校与村小资源应互通共享,50.3%的教师认为村小要利用中心校资源开展校本研修。一个地区的中心校或相同类型、层次的学校,肯定拥有较多的可资交流的培训资源。如名教师,特色课程等都是很好研修资源。但学校之间交流仅限于上级组织到中心校听课等活动,教师在日常教研活动中通过教学观摩得到帮助占40%。可见,中心校在校本研修中的主阵地作用和村小的能动积极性没有很好发挥,缺乏有效措施,实现有限资源的校际共享。三是教师培训机构介入不深,影响不大,没有发挥主导的功能。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校本研修中来自专业人员和同伴的直接帮助的分别占7%、27%。76%教师认为校本研修最缺乏的是“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在校本研修中,教师培训机构的地位与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可见,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是目前校本研修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4、我省农村小学教师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数教师都能经常关注教育教学方面的热点问题,并经常查阅各种媒体获取教育信息,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更新,绝大多数教师都形成了自觉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习惯。教师们虽然每天都在接触新事物,在工作中研究新问题,但只有不到30%的人能自觉将收获加以整理、提升,多数教师尚未形成整理、提升的习惯;在教研活动中有37%的教师只是听取同事发表的意见,愿意在教研活动中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只占29%;38%教师在“表达自己的做法”,而“质疑别人的经验和做法”的仅为4%。而校本研修的目标是使教师成为教学研究者,要有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可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提高教师的自主反思的能力,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5、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有一个“学习和发展共同体”。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互协作,相互交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经验和教学观点,不仅自身的素质得以提升,而且群策群力,凝聚更多人的智慧,促进更多人的反思和成长。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普遍认为,集体研讨的教研活动比独立钻研好(40%比10%)、有专家指导的研讨比只有同伴的研讨好(72%比4%)、同事之间的研讨比教研组的常规活动好(37%比16%)。有45%教师倾向“以问题为中心的集体研讨会诊”,有42%教师喜欢“针对某一课例进行解剖分析”,这说明随着校本研修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老师们的合作、研究、参与等教研意识已有所增强,绝大多数老师希望通过集体研讨提高专业水平。当前需要根据教师需求,有计划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为教师创设一个研究、反思、合作、交流、分享的平台,这个平台应是比较友好的、开放的、平等的、自愿参加的“学习与发展共同体”。

6、教师迫切需要通过指导、互助、反思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校本研修有三大要素,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有73%教师希望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有16%教师最想得到网络帮助、13%教师希望得到校内专家帮助,9%的教师希望有关部门给予资料的帮助,9%教师想通过教学观摩、评比活动得到专业指导。反映出教师们既从自己的实践需要出发探讨、解决具体问题,又需要借助专业人员的理论指导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指导、互助、反思的不断循环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对于教研员的指导方式,教师选择“作为合作伙伴,与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再上课改进”的有66%,选择“以课例为载体,组织专家对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多方会诊”的有25%,选择“听课评课后,依据经验给予教法上的具体指导”也有34%。只有9%和1%的教师希望专业人员给他们提供相关专业信息和组织教学观摩、评比。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深切地感到广大教师是非常期盼获得专业指导人员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渴望教研员能以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具体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希望能在活动中与他们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和民主的学术氛围,通过互动交流、讨论和专业引领人员指导下的行为跟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1、正确把握校本研修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取向。校本研修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我们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习相关理论,才能踏踏实实地进行研究。为此,应提高对校本研修内涵、基本要素等的认识。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重点,是利用学校这个教师工作、成长的职场,把校本研究和校本进修结合起来,构建以校为本,以研导修,以修促研,提高教师素质以提高学校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教师培训模式。所谓“校本”,即以校为本,就是要确立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的基本理念,激发学校主动发展的思想意识,引领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规划校本研修内容,建立校本研修制度,创新校本研修方式,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是要面向全体教师,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要激发广大教师的主体意识,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研修活动的主体,真正进入在工作中研究、研究性地工作的职业状态;教师研修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以研导修,即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素质,确保进修提高的专业方向性、问题针对性和工作适用性;以修促研,即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健全研究队伍,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增强教育科研的导向功能。校本研修应是研修一体,互生共荣,在研修中工作,在工作中研修。基于上述认识,校本研修的目标诉求是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学校课程实施、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水平。校本研修的主导思想是基于学校,立足教师,源于课堂,研究真实的问题,创新真实的做法,追求真实的成效。

究主题开展交流研讨,一是交流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二是讨论执教者提供的研究课教学设计,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随后,执教者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修改教案。教学设计必须着重体现研究主题的主导思想,必须着重尝试研究主题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第四步,上课听课,课堂观察。由执教老师上课,其他教师听课观摩,进行课堂观察分析。课堂观察,既关注各个环节、各个要素,而着重观察记录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教学行为;第五步,课堂评议,深入反思。组织教师对研究课进行分析评议,以研究课为范例,就研究主题的相关问题进行再讨论,以先进的课程理论和教育理念审视、分析教学中的具体细节,通过对教学细节的分析深入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学策略的改进;第六步,提练总结,行动跟进。

在广泛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问题解决、行动跟进的一些具体策略和措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推广成功经验,创新教学技术。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是由教师基于自己的实践自主选择研究主题,是同校、同组教师在同一文化环境下合作研究,平等交流,所以能够有效地激励广大教师参与学习和研究。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瞄准教学中具体问题的解决,把理论学习、问题思考、对策研究、课堂实践、总结提炼、行动跟进有机结合起来,所以能够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是集体商量确定研究主题,围绕主题合作学习、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共享成果,整个过程都是合作开展的群体活动,所以能够更好地营造团结合作、共同提高的研究氛围。在大力推广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方式的同时,大力倡导各校抓重点、创特色、讲实效,根据本校教育教学实际自主选择研修内容,自主创新活动方式。

3、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人员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和骨干教师的作用。校本研修不能停留于低水平的说课、评课、交流研讨,必须通过一定的专业引领提升研究水平,必须引领教师从具体的经验和表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反思、改进和创新。专业研究人员和教研员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走进课堂,了解课改和校本教研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倾听学校的呼声,了解教师教学研究中的困难。教学引领与指导要以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为重点,注重教师教学潜能的开发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要善于发现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闪光点和经验,并和教师一起进行总结和提炼,与教师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倡导不断创新的研究风气,创造生动活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指导的方式方法,与一线教师一起体验新课程,解决课改和教学研究中的问题。在校本研修中,必要的专家引领是不可缺少的,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农村学校,要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学校为中心挖掘培训资源,能者、优者为师,让骨干教师在培训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获得价值,以更高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校本研修中,在学校、教研组内形成以骨干教师为龙头的教师集体研究力量。

安全调研报告

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频频发生,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儿童意外伤害并非发生在充满危险的户外,却发生在被认为是安全港湾的家中。国际非营利性组织——全球儿童安全网络3日在南京发布《儿童家居用品安全专题调研报告》称,有61.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

基于这份结果,该机构又进一步对家居用品危险因素进行了家长认知调查,结果发现,跌倒或坠落、烧烫伤及触电、割伤、夹伤或动物咬伤、中毒、窒息等,成为家长们所担心的由家居用品引发的主要伤害,但有近80%家长并不清楚如何对家居用品进行安全检查。《儿童家居用品安全专题调研报告》向中国的家长们介绍了国际常用的家居用品安全“5s”检查原则,呼吁家长们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检查家居用品的布置与摆放。

据介绍,5s原则包括五个关键词:第一,“看see”,习惯于“大人国”的父母们常常忘了孩子是用“小人国”的方式使用家中的物品,所以要学习用儿童的眼光审视物品摆放;第二,“绳带strings”,小孩子的好奇心会令其用长绳带做游戏,从而引发绳带绕颈,因此应避免儿童接触到过长的绳带;第三,“尺寸size”,孩子们喜欢用口来探索世界,过小的物品容易被放入口中而引发窒息,所以越是小的孩子,家长们要给予越大的物品;第四,“表面surface”,一些棱角尖锐、边缘粗糙的家居用品表面容易引发伤害,因此应尽量确保物品表面平滑柔软。第五,“标准standard”,在购买家居用品时,应仔细检查与儿童用品相关的安全标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伤害预防专家段蕾蕾表示:“儿童健康一直是我们所重点关注的,但是,可预防的伤害却是中国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发生在家中的伤害占据了儿童伤害发生率的一半以上。孩子接触最多的家长和幼教老师无疑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伤害预防认知,直接帮助孩子避免伤害的发生。”

据了解,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将在全国开展“全国幼儿园老师家居用品安全专题培训项目”,在各级卫生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向全国近5000所幼儿园提供家居用品安全专题培训。

安全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按照“标准化生产创品牌、产地准出保质量、市场准入促管理、体系建设强基础”的思路,全面加强产地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专项整治和安全体系建设,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提高、监管体系逐步健全、监测能力逐步增强、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升。

市位于西南部,辖2乡7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123个村8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9万人。地理概貌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全市耕地面积33.65万亩,基本农田23.37万亩。xx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58.15亿元,农业增加值35.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15元。全市粮食面积37.75万亩,总产量11.03万吨;柑桔面积31.07万为亩,总产量55.2万吨;茶叶面积9.58万亩,总产量1.22万吨;蔬菜面积7.1万亩,总产量19.7万吨。农产品种植业专业合作社16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5家。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较高。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xx年本市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等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9.3%;xx年1-8月已抽检农产品样品1000个,合格率为99.6%。全省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采访团在我市参观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农安监测点。

(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成立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在编8人,负责对全市农安工作协调及监测监管;成立了市农业执法大队,在编9人,负责全市农业投入品管理;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仪器设备113台套,负责全市农产品检测工作。全局农安工作专职人员17人,拥有农残监测车、执法车各一辆。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加挂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的牌子,明确两名工作人员专职开展工作。

(三)农业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以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被列为全国柑桔标准化示范县市,xx年被农业部纳入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有力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

(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稳步实施。制定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现及市场准入实施方案》。在土老憨果蔬公司、共发专业合作社、三江蔬菜专业合作社、亮亭生态柑桔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及质量溯源示范点,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按照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要求,严格查验农产品入市材料,主要农产品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销售单位建立农安检测室,每日检测,在显著位置挂农产品公示牌。

(一)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我市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下发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市政府定期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签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市农业局召开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农安检测培训会,与各乡镇农安监管站签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各大超市、农贸市场、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签定了质量承诺书。

(二)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创新宣传活动载体,利用新闻媒体、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活动、网络平台、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田间、社区等地进行法律宣传;开展以“实施主推技术、推广主导品种、农民主体培训和标准化生产”为主要内容的“三主一化”培训,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到户,管理手册到户,生产技术培训到户。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活动8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5万份,对1.24万人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使用投入品等安全知识的培训。

(三)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了“蜜柑”和“天然富锌茶”地方标准,编制并实施了柑桔、茶叶、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快发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内容的“三品一标”产业,不断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强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认证申报,全市有效使用的农业“三品”已达到4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7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形成了蜜柑、天然富锌茶、宜红工夫茶、土老憨食品、天峡鲟等一批精品名牌,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全市建立柑桔标准园30万亩、茶叶标准园10万亩。

(四)实施产地准出制度。在土老憨果蔬公司、共发茶叶专业合作社、三江蔬菜专业合作社、亮亭生态柑桔专业合作社等18家农产品生产单位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及质量溯源示范点,生产的农产品做到有标准化生产记录、有农产品自检合格证明、有包装、有标识,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品”生产基地为重点,推行建立以标准化生产记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证明以及包装、标识为门槛的产地准出制度。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建立了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组织体系、生产体系、管理体系、监测体系等四大体系的质量可追溯体系,对种植户严格执行编码追溯责任制,实现了柑桔精品果追溯到户。

(五)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督促全市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销售单位建立质量检测室,逐步健全检测体系,严格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督促各农产品经营企业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初步建立以建购销台账、查证验票、自律性检测以及检测结果公示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准入制度,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今年来已开展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27期,抽取样品1000个,在电视台发布农产品监测公告27期。督促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自检样品13900个。制定了农业投入品台账及农产品生产记录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全市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重点加强对国家禁限用农药排查,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高毒农药及农药中违法添加成分监管力度。对全市380家农资经营门店、25家渔药、渔饲料经营店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重点抽查,今年已抽检农药样品18个、种子样63个、肥料品种7个、水样4个、鱼样5个、渔饲料样20个,责令改正违法行为24起,立案查处12起。全市农业投入品监测合格率99.5%,监测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追溯率达到100%,农产品量安全投诉受理率、执法查处率均达到100%。

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部分生产经营者行业自律意识不强。由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存在一些农产品生产单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生产投入随意性、无记录、质量无法溯源,“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认知水平不高,对于质量安全、有毒有害等科学知识,缺乏常识和判断。

(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落实不够。一些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殖大户的生产记录不够规范,多数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建立检测室,无检测人员。合作社对社员的'管理、服务不到位,生产过程完全由社员自行管理,社员自行购买投入品、无发票、据、记录,无统防统治制度,无统一的技术服务或生产模式,收购农产品未检测,大多上市销售的农产品无包装和标识。农贸市场及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残检测方面缺乏主动性,人员、经费、设备无保障。

(三)监管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表现在农产品检测中心缺经费、缺专业检测人员,市场监管人员缺装备、缺少办案经费的制度性保障。目前检测中心运行经费还未纳入财政预算,现有人员年龄老化,难以操作大型精密仪器,造成部分设备闲置,迫切需引进年青的专业检测人员;农业执法人员执法装备差、执法经费无保障、没有参公管理职称评定又无解决途径,造成工作不安心,影响监管工作的开展。

(四)监管体系建设需完善。乡镇监管站的人员编制及经费未落实,各村及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网格化管理要完善。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如下:

一是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

二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三是不断引进年轻的专业检测人员;

四是解决执法人员的参公管理、执法着装、执法装备等问题;

五是解决乡镇农安监管人员编制及经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措施,强化监管,把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作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点,不断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和监管机制;建设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监测监督管理体系;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培育农产品精品名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关于大学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调研报告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学生公寓早已不再单纯是学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而已经成为集教育、管理、服务多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管理机制体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学生公寓必须以人为本,提高管理质量。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公寓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发展要求和学生自身需求,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满足学校和学生要求,公寓管理者必须寻求先进的管理方法。

安全调研报告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我支队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为此,支队各级领导一定要正视现实,积极应对,做好信息安全是支队官兵忠实履行使命的一个前提要求。

要把信息安全保密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谁占据信息的主动权,谁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支队党委、机关必须走在最前沿。信息的安全与保密,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军事斗争的大局。应该看到,网络的攻击要比昔日的“坚船利炮”更厉害。要做好高技术条件下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必须按照我军保密工作指导思想实行“三个转变”的要求,在信息安全保密的建设上加大物力、财力、人力投入。其次要搞好信息安全保密宣传教育。信息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支持和配合,保密宣传教育必须落实到具体人。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大众媒体宣传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广大网络人员的警惕性和安全保密意识,自觉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抵御破坏性的信息侵袭。

一要提高信息技术发展的自主程度。

二要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三要整体设防,网络的安全保密并不是说安装防火墙、安全服务器、路由器、加密设备、身份验证系统和保密网等信息安全保密系统就可以解决的,必须是整体设防,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人以可乘之机,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管理是落实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根本保证。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技术防范和人员管理的综合治理。网络安全出现问题,党委机关必须负全责。

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近年来,国家和军队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关信息安全保密的法规制度,规范了信息安全的建设和管理,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某些法规已显得滞后。如除了恶性和重大泄密事件外,一般性问题存在查处难,追究责任难,板子打不到具体人的问题。应加强前瞻性研究,不断完善原有的法规制度,并依据形势的发展,制定出新的法规制定,保证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明确责任。

对上网信息的审批程序和承办人员要做出明确规定,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信息网络日常管理和安全审计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对信息安全保密核心部位实行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三是技术防范和行政管理相结合。

信息安全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特别是在防范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加强管理对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到位可依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如将支队局域网与因特网实行物理隔断,对涉密网络的信息存储、访问权限、使用、传递、复制和销毁,在制度和技术手段两个层面上同时进行严格管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