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是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21篇)

时间:2023-12-05 23:05:25 作者:MJ笔神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所制定的一份详细的教学活动安排。接下来,我们将会给大家分享一些成功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给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我是小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领悟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

3、学会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懂得感谢。

教学重点、难点:1、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学会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懂得感谢。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出示:“小河”、“青草”(结合课件)。

2.复习生字。

(1)课文里的词语宝宝你还认识吗?

出示:抱住水分充足干枯感谢。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2、小草是什么样子的?(青青的)读好这个词语,注意后鼻音。

青青的是什么颜色?我们还能说青青的什么?

3、小河边长了多少小草?课文中那个词语告诉你的?

课件演示“长满了”。

4、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

评价学生的朗读。

(二)学习2--5段,第一次对话。

1、小河与青草生活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有一天,它们聊起天来。

请小朋友们自己轻轻读一读第2—5自然段,读完想一想,小河与青草一共对话了几次,分别在哪几段。

学生回答:两次对话,第一次2、3段,第二次4、5段。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出示这两段,指名读。

小草说了什么?

小河的水怎样?有多清?

原来小草在夸小河的水清呀,谁来夸一夸这么清的小河?

指名读,评价,齐读。

(2)小河听了小草的夸奖,有没有得意骄傲呢?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小河感谢小草什么?

老师做小实验,清水中放入泥土,使它变成浑浊的泥水。这样的水就叫做----浑浊的泥水。

句式训练:因为青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所以小河()。

小河的水清得一眼能看到底,是因为()。

小草的功劳可真大呀!请你来做小河感谢一下小草吧。

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分角色朗读。

老师请男孩子做小草,女孩子做小河,老师读旁白。

三、学习4—5段,第二次对话。

1、小河与青草还说了些什么?我们再来看。听老师读第二次对话。

你听到它们说了什么?

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谁能说两个?

火红火红火红火红的()乌黑乌黑乌黑乌黑的()。

湛蓝湛蓝湛蓝湛蓝的()雪白雪白雪白雪白的()。

你喜爱这样碧绿碧绿的小草吗?读出你的喜爱来!

练习朗读。

2、小草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

河边的小草怎么会长得这么碧绿碧绿的?

如果水分不充足,小草会怎样?(干枯)你们见过干枯的小草吗?是什么样子的,来说说。

小河的功劳也不小呀,真的应该好好谢谢它,谁来谢谢小河?

练读,指名读。

3、句式训练:因为小河给了小草充足的水分,所以小草()。

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是因为()。

4、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多好的一对朋友啊,真是谁也离不开谁。我们来读读它们的对话。

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

分组分角色朗读。

5、指名几个同学读旁白,多个同学分角色朗读2—5段。

(三)学习第六段。

1、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河这么清,小草那么绿了吗?正是因为它们互相帮助、互相感谢、和睦相处、谁也不骄傲,所以----引读最后一段。

这两个“更”告诉我们什么?

谁再来读一读,读好“更”。

齐读第六段。

(四)让我们。

三、拓展。

1、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指名说。

2、小结:

板书设计:

小河与青草。

清绿。

浑浊干枯。

《我是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第四课。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4、通过实践活动----《来吧,一起参加火把节》,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

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生互动,交流有关春节的传统习俗,回忆过节时的热闹场面,导入课题。

二、引导质疑。

三、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解决问题,并激情朗读课文。

(一)、人们为什么要过火把节?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述这个问题的两个自然段;

(2)、认真阅读第12、13自然段,然后用一句话概括:人们为什要过火把节?引导学生发现,彝家人过火把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胜利,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子孙后代铭记先祖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并且要把这种精神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3)、细品第12、13自然段,找出能够体现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这种精神。

(二)、过火把节时,人们要做哪些准备,举行哪些活动?

(1)、师生谈话,总结发现:过火把节时,人们要做哪些准备和要举行哪些活动。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活动场面:1、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场面。2、出示《凉山火把节宣传视频》,让学生感受火把节的热闹场面和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想要迫不及待地参加火把节的激情。3、让学生在满怀激情的状态下自由朗读第10自然段。

三、实践活动:《来吧,一起参加火把节》。

1、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当导游,一部分当游客,并出示活动规则;

导游规则:导游必须四人一组展开活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用书中的语言,诚恳邀请对面的游客们来参加火把节旅行团,但是,每位导游必须而且只能说一句话。哪个旅行社获得对面赠送的笑脸最多,就表示招揽的游客也是最多,那么这个旅行社就是最终优胜者。

游客规则:游客也是四人一组,在导游团向游客发出邀请之后,要迅速进行“参加哪个旅行团”的集体裁决,决定之后,派代表把笑脸贴在旅行团其中一位导游的衣服上,就表示他们选择了这位导游所在的旅行团,并且最后要说明选择理由。

2、导游团策划,决定用什么语言来招揽游客;

3、各旅行团的导游向游客发出邀请;

4、游客团体讨论,决定要加入哪个旅行团;

5、游客用笑脸贴画表决意见。

6、宣布优秀导游团队,并由选择他们的游客团队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师生鼓掌,对优秀导游团队表示祝贺。

四、激情朗读,结束教学。

在课件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师生同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向天下游客发出邀请。

五、布置作业。

1、用你最喜欢的词语写一句话。

2、给家长或朋友介绍火把节(可以融入你对火把节的更多认识)。

3、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搜集资料,模仿本节课的叙述方法向全班同学介绍。

六、课外拓展。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如果你对世界各地的传统节日很有兴趣,我们课下交流,好吗?下课!

附:板书设计。

4、火把节。

胜利着盛装、备佳肴。

勤劳勇敢纪念斗牛、摔跤。

不屈不挠篝火晚会。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师):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谁来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生):猫很调皮、贪吃、小猫很可爱。

(生):我奶奶家有一只猫很贪吃。有一次吃饭,爬进我奶奶家的锅里了。

(生):猫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也令人讨厌。有一次,把家里东西都偷吃光了。

(师):猫有时候贪吃、调皮,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名字叫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我想你学了课文,一定会喜欢猫的。

二、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字词,我们一起把这课的词语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词语读得整齐、响亮。那课文你会读吗?自己读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给课文分段。

学生汇报。

三、教学第一段。

(师):自由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一)了解大猫性格古怪。

(生):我读懂了猫很老实。/有时候猫很贪玩。/猫捉老鼠时很尽职。/猫很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猫很胆小,又很勇猛。(加粗字为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把猫的性格全找出来了。老师请你选择一个或两个猫的性格读一读,注意动脑筋,把句子读好,读美,读出自己的感受。开始吧!

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请学生个别读。结合教师、优秀学生范读,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读好、读美句子。

(生):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

(生):每一行中的两种性格的意思是相反的。

(师):看看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性格联系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

学生练说。

(二)品词品句,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生):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比较读: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想想你是用什么感情读的。

(师):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感情?你更喜欢哪一句,把它读出来。

(生):我用高兴的语气读第二句,我从句子里体会到老舍爷爷很喜欢猫。

(生):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什么?

(生):像唱歌、说话。很令人喜欢。

生再读这个句子。

(师):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谁能来模仿一下猫捉老鼠的样子。

出示填空: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生齐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我们一起再读读第一段,读出味道。

学生男女合作读第一段。

(三)总结猫的性格,学习摘录法。

(师):想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五、作业:巩固词语 。

古怪、老实、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温柔可亲、变化多端、勇猛,从中挑出两到三个,写出猫给你的印象。

学生完成作业。

《我是小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景色美。

2、会正确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二、三段课文。

3、理解第二、三段课文,懂得山坡、远方等词意。

二、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

2、导入:小河先流过哪儿?看见了什么?

3、指名背诵第一段,导入:明亮的小河流过田野又来到了哪儿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读通课文。

2、指名多人读课文,读出快乐的语气。(可点拨: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小河的心情应该怎样?)。

3、想像说话:(1)我跑过田野,看见了____________。

(2)我跑过田野,看见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杏花也开了,____________。

(3)我看见跑过田野,桃花开了,____________,梨花开了,____________,杏花开了,____________,我们看见____________。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句说一说。)。

4、引导背诵:自由背诵,指名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三段,交流:你读懂得了什么?

2、学生交流一句,读一句,尝试不看书读句子。

3、说话:(1)我跑过树林,看见了____________,听见了____________。

(2)我跑过山坡,看见了____________,听见了____________。

(3)我跑过--,看见了____________,听风了____________。

(选择一句说一说,反馈交流。)。

4、指名多人读第三段,尝试背诵。

(四)学生齐读全文,小结:小河一路奔跑,为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也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色。

(五)课堂作业:1、读课文,填空。(作业6)。

*2、选择说话的一句写一写。

板书:7、我是一条小河(快乐)。

(跑过)(看见)(听见)。

田野。

果园桃花、梨花、杏花。

山坡……歌声。

树林……。

《我是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林海燕诚信的美德,并受到感染。

3、能帮助那位中奖人给送给林海燕一面锦旗上设计写的内容,以表达中奖人对林海燕诚信美德的赞颂和感谢。

教学重难点: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林海燕诚信的美德,并受到感染。

2、帮助那位中奖人给送给林海燕一面锦旗上设计写的内容,以表达中奖人对林海燕诚信美德的赞颂和感谢。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到过彩票吗?

如果这上面的号码跟摇奖等所得的号码相同,就可以获得奖金,叫做中奖。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就是关于购买彩票中大奖的故事。

二、自读感悟。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字新词,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指名朗读,读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学间相互解决,有的可留待进一步阅读时理解。

3、研读课文。按照课文后面提出的问题,读书思考、感悟。

(2)画出描写中奖者的语句和林海燕的心情的语句,想一想为什么中奖者不相信?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体会中奖者和林海燕的心理。

第一次:

中奖者:“你别蒙我了,我怎么可能中大奖呢?即使中了大奖,彩票也在你那里。”“唉,现在的人哪,大家相互不信任。”

第二次:

中奖者:“几百万的巨奖哪能这么轻飘飘地降临在自己头上呢?不可能,还是不可能!再说,这时还在别人手里的彩票就像水中之月,离自己远着呢!”

“你我算是熟人了,我又不会少你钱。”

林海燕:十分焦急,带着点恳求的语气。

(3)为什么林海燕十分焦急?此时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有没有想过把彩票归为己有?

第三次:

中奖者:“他看了看手中的彩票,真的中了大奖?他有些反应不过来,半信半疑地到了兑奖中心,等领到了五百一十八万元巨奖时,他仿佛在梦中一般。”

林海燕:激动。

4、出示小黑板。

林海燕是真诚得有些‘愚蠢’的普通人。

林海燕是真诚得有些愚蠢的普通人。

(1)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从这不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此时你想对林海燕说些什么?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描写中奖人前后不同的心态变化的语句。

四、实践活动。

五、作业。

1、写生字。

2、设计锦旗。

板书设计:

20*彩票。

帮助。

林海燕彩民。

不相信。

奉还买。

巨额奖金。

《我是小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小河与青草。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3课的生字和词语,你们还记得么?(出示生字和词语)(指名回答、齐读)。

过渡:读了这些词语后,同学们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小河和青草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图片)。

二、精读课文。

(一)理解课文第一小节。

1.图上有什么?(指名回答)。

2.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把书打开,自己读第一小节。

3.练习填空,出示:玩玩的小河边,长___了青青的小草。

4.为什么这里用“满“,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

5.谁来读读第一小节,读出小草的满?

过渡:小河和小草这两个好朋友,今天聚在一起说起了悄悄话,想不想听听他们说了什么?

教师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小河与小草说的.话。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划出。

(二)理解2、3小节。

我们先来听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小草觉得小河怎么样?(板书:清)。

2.小草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干什么,语气是什么样的?(夸奖、赞扬)。

3.想不想看看小河的水到底有多清呢?(出示图片)猜一猜,在这清澈的小河里能看到什么?(学生自由想象)。

4.谁来当当小草夸夸这条小河?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么?

1.小河说了什么?

2.为什么小河要感谢小草?

3.理解“紧紧抱住”,同桌之间互相抱,感受一下。

4.如果小草被拔光了,小河会变成什么样子?(做实验,将泥土倒入清水里)。

5.小河被污染了,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小虾会说些什么?(想象说话)。

6.看来小草的功劳很大,谁来当小河感谢一下小草?

(三)理解4、5小结。

过渡:小河与小草的对话结束了吗?接着,小河又说了什么?

1.小河觉得小草怎么样?(板书:碧绿碧绿的)。

2.理解“碧绿碧绿的”,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3.谁来读读,读出小草的绿。

小草被夸奖了,它骄傲了吗?

1.小草说了什么?

2.小草为什么要感谢小河?

3.如果没有小河,小草会变成什么样子?

4.谁来当小草感谢一下这条小河。

(四)理解第6小节。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了吧?就是因为他们两个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小河才流的更欢了,小草也长的更绿了。

三、分角色朗读。

同桌两个人,一个当小草,一个当小河,互相说说悄悄话。

四、制作贺卡。

亲手制作一张圣诞贺卡,把你对好朋友的感学写在贺卡里,在圣诞节的时候,把它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

板书:13、小河与青草。

清紧紧抱住。

感谢。

水分碧绿碧绿的。

清紧紧抱住。

感谢。

《我是小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景色美。

2、会正确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二、三段课文。

3、理解第二、三段课文,懂得“山坡、远方”等词意。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

2、导入:小河先流过哪儿?看见了什么?

3、指名背诵第一段,导入:明亮的小河流过田野又来到了哪儿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读通课文。

2、指名多人读课文,读出快乐的语气。(可点拨: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小河的心情应该怎样?)。

3、想像说话:(1)我跑过田野,看见了--------。

(2)我跑过田野,看见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杏花也开了,--------------。

(3)我看见跑过田野,桃花开了,------,梨花开了,--------,

杏花开了,--------,我们看见------------。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句说一说。)。

4、引导背诵:自由背诵,指名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三段,交流:你读懂得了什么?

2、学生交流一句,读一句,尝试不看书读句子。

3、说话:(1)我跑过树林,看见了--------,听见了-------。

(2)我跑过山坡,看见了--------,听见了-------。

(3)我跑过--,看见了--------,听风了-------。

(选择一句说一说,反馈交流。)。

4、指名多人读第三段,尝试背诵。

(四)学生齐读全文,小结:小河一路奔跑,为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也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色。

(五)课堂作业:1、读课文,填空。(作业6)。

*2、选择说话的一句写一写。

板书:7、我是一条小河(快乐)。

(跑过)(看见)(听见)。

田野。

果园桃花、梨花、杏花。

山坡……歌声。

树林……。

《我是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2.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中武松打虎场景的精彩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打虎的经过,想象武松打虎的精彩场面,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从而体会武松的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并通过对武松心理活动的分析,了解课文对人物描写的真实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第29课《武松打虎》,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这部小说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受大家的喜爱。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水浒传》做了详细而全面的点评。他说打虎这一篇啊,“人是神人,虎是怒虎。”老虎是发怒的老虎,而打虎的人呢那是个神勇之人。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怎样的怒虎,武松又是如何的神勇。

二、直入重点,精读第二部分。

3、第一个阶段采用的什么战术?(守)。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对手,他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贸然出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武松怎么样?(十分机智)。

4、默读。用--勾出老虎进攻的招数,标出序号;再用~~~~勾出武松应对的动作,标出序号。

5、老虎首先就使用了三招:一扑、一掀、一剪,这真是一只怒虎。不过,我有个疑问:既然是写武松打虎,应该突出武松多么神勇,为什么把老虎写得那么厉害呀?(写虎是为了写人)。

6、而武松实际上用了几招?进一步说明了武松的机智。

7、过渡:等老虎这三招用完以后,老虎已经气性先自去了一半,而武松能够躲过这三招,他自己的自信心也会大长,所以这三招下来以后,他开始防守反击,反守为攻。

8、自由读第六段,看武松打虎分别用了哪几招,在课文旁边做上批注。

9、刚开始用什么打?结果呢?

10、武松没有了梢棒,第二招是什么?老虎的反应呢?

12、虽然老虎已经七窍流血了,但武松还是使出了最后一招--?这时的老虎已经……彻底解决了老虎。

12、小结:我们看到,武松在梢棒打折的情况下,临危不惧,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表现得十分(勇敢)。

三、回顾前文,学习第一部分。

2、默读第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

3、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用笔圈画出表现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

武松明明害怕,却仍然不肯回去,还对自己说“且只顾上去,看怎地?”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好面子)。

4、作者写武松害怕、好面子是不是会有损于他的形象?(这样写使武松的形象更可信、更真实),所以说武松不仅是个神人,同时他也是个凡人。

5、武松虽然心中也会害怕,但他仍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也说明他还是勇敢,所以在后面打虎时才表现得那么勇敢。

小结:这一部分虽然不是重点,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武松的形象显得更真实,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四、总结全文,激励阅读。

作者对武松打虎的过程和打虎前的心理活动做了细致生动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武松的形象,让我们感到真实可信,也使武松打虎的故事广为流传。《水浒传》中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等着同学们去细细品味。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师:猫是惹人喜爱的小动物,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更是惹人喜爱,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生交流第一方面是讲猫的性格古怪;第二方面是讲刚满月的小猫十分淘气。

1、师: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哪几方面呢?听老师读课文第一段,边听边思考

2、师范读课文

3、生交流,完成填空

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既老实又( ),既贪玩又( ),既胆小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

4、师:作者是怎样把猫的这些性格特点写具体的呢?生自学讨论交流

5、集体交流

师:问:猫的老实表现在什么地方?生着重理解无忧无虑

问:课文中是怎样写猫贪玩?

问:猫的尽职表现在什么地方?生理解屏息凝视————专心

(1)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耐心

(2)非————不可————决心

(3)谁来读出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他的专心。耐心决心。

问: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1)理解蹭

师猫这样轻轻温柔亲热地蹭老舍爷爷的腿,你觉得还蹭出了什么?

生蹭出了友谊蹭出了感情。

师一个蹭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爱人,人爱猫的动人场面,老舍爷爷不愧是语言大师。

(3)理解体会踩印几朵小梅花,几朵小梅花的是什么?

小梅花多美啊!尽管猫踩脏了稿纸,但作者并没有厌烦,可见作者对猫是多么喜爱。

问从那些词句反映了猫的胆小勇猛?

指导朗读1——3自然段

过度大猫已是如此可爱,而小猫更是可爱。

2、再点同学读第二遍,要听出那些字词能表现小猫淘气的特点并记在本子上。

3、现在请你们听第三遍,边听边想象小猫淘气的情景,听后向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上文中的好词好句,加上自己的语言。

4、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这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正说明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美,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我是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糕、贪”等13个生字,会认“馋、霉”等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年糕、贪馋”等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3.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暖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先生的代表作《我是猫》中的一个精彩片断。(板书课题)。

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2.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重点指导:

(1)属于左右结构的生自有哪些?

(2)哪些字的字形容相混淆?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想一想: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我”看见厨房没有人,决定抓住机会吃了那块年糕,并由此发现了第一条真理。

第二部分:(3、4自然段)写“我”人不见一个人影,咬了一口年糕不能动时,又发现了第二条真理。

第三部分:(5、6自然段)写“我”为了摆脱那年糕,使出种种伎俩,最终直立起来已经不是猫了,又发现了第三条真理。

第四部分:(7、8自然段)写在人们的嘲笑下“我”无奈地演完一场丑剧。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可以通过听写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默读思考,自主学习。

学习要求:

2.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四、交流汇报,深入学习。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题,梳理猫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

第一条真理: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这条真理是在猫看见年糕时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若想吃,趁此刻,如果坐失良机,只好胡混光阴,直到明年也不知道年糕是什么滋味。)。

第二条真理: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

(这条真理是在猫吃年糕的时候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还不快吃!假如有人来才好呢!)。

第三条真理: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

(这条真理是猫在拔年糕时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最重要的是忍耐,便左右爪交替着伸缩。唉,这太麻烦,干脆双爪一起来吧!)。

2.引导交流: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

学习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部分,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

(教师引导学生从猫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体会。理解:瘆人、难得的机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学习第二、三部分(3-6自然段)。

(1)自学二、三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3-6自然段,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有感情地朗读你所画的语句。

(2)交流汇报。

第二部分交流重点:猫咬了一下年糕,牙齿动弹不得。“当我意识到这年糕原来是个妖怪时,已经迟了。宛如陷进泥沼的人越是急着要拔出脚来,却越陷得深……”的尴尬处境。

第三部分交流重点:重点体会猫在摆脱年糕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通过评读的方式体会猫的可笑--可怜--同情,通过读把情感的变化表现出来。)。

课件出示:

(1)烦躁已极,便将尾巴摇了几圈儿,却不见何功效。将耳朵竖起再垂下,仍是没用。想来,耳朵和尾巴都与年糕无关,摇尾竖耳,也都枉然,所以干脆作罢。急中生智,只好借助前爪之力拂掉年糕。

(2)我先抬起右爪,在嘴周围来回摩挲,可这并不是靠摩挲就能除掉的。接着抬起左爪,以口为中心画了个圆圈。单靠如此咒语,还是摆脱不掉妖怪。

(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猫当时的处境。)。

3.学习第四部分。

(1)自由读第四部分,把人物的不同表现画出来。

(2)分角色朗读第四部分,深入体会。(读出各种不同人物面对猫艰难的窘境而表现出来的冷漠心态)。

4.自由朗读全文,并重点朗读你自己喜欢的段落,提出自己还不太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

文章学完之后,你的脑海中留下的仅仅是猫可笑的形象吗?还有什么?(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拓展阅读:《泰戈尔散文诗二首》、《狗的友谊》、《母爱》。

七、板书设计:

看见年糕。

我是猫偷吃年糕可笑可怜同情。

力拔年糕。

众人嘲笑。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赵占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准备有关鲸的图片、声像资料,制作课件。2.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诱导,赏中入境1.复习旧知:

本文介绍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特点?2.故事法导入:

鲸和虾将军会找哪些理由作为自己的论据?充分读课文,边读边体会鲸的特点,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特点进行专门的学习,并交流学习所得。

二、想象表演,趣中释疑。

学生自由读第一段,思考:

如果鲸以自己体形大,体重重作为论据和虾将军争吵,想一想鲸会怎么说?同桌互相交流后指名学生表演。

2.同桌合作,想象表演鲸和虾将军争吵的场面。

3.指2——3桌同学配合表演,师生评议,评选出最佳搭当。4.生快速浏览课文,用线画出最能说明“鲸不属于鱼类”的语句。5.指名读所画语句,师生评议。6.全班齐读画线部分,加深理解与记忆。

三、自我介绍,乐中求知。

被虾将军挡在了比赛场外,鲸很不服气,于是就想自己办一次鲸类吉尼斯大赛,选出最()的鲸,要办的比虾将军的比赛还精彩。

1.指名读。

3、4自然段,其余边听边画出文中描述鲸的种类及其主要特点的语句。

2.小组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鲸的资料。

如果你就是那头你最喜欢的鲸,你也来参加鲸类吉尼斯大赛,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

3.学生自告奋勇上台做“自我介绍”。

4.师生围绕“自我介绍”内容及方法进行评议,渗透基本的说明方法。

课件出示示书中插图,指名判断鲸的种类并说明理由。

四、想象作画,动中领悟。

比赛圆满结束了,鲸都累坏了,他们要睡觉了。

1.同学们自由读第6自然段,读懂后用笔画出鲸睡觉时的样子。2.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五、拓展延伸,练中创新。

1.快速浏览全文,准备做小解说员向大家介绍鲸的有关知识。

2.推荐最佳解说员男女生各一名上台为大家介绍。

3.小练笔:围绕“虾将军与鲸”的争吵,或者“鲸类吉尼斯大赛”编一则童话小故事。

板书设计。

大作比较哺乳动物种类生活习性。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5——8自然段,了解早字的来历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2知道作者写梅花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早》这篇课文。

板书:早。

2、能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3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有个疑问,既然课文写的是游记,为何以“早”为题?

可以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答案。

看来,这个早字和梅花有关,和鲁迅有关。板书:梅花鲁迅。

二、1、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脚步,循着花香迈进后园,去观赏园中的美景吧。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五小节,一边读一边想像园中的美丽景色。

2、检查自读情况。(刚才我发现**同学读得最认真,你愿意来读读这一段吗?还有谁能和他读得一样棒?再指名读)。

3、大家已经把课文读了三遍,相信大家脑海中也一定绽放着一树的梅花。你能谈谈梅花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

开得盛从哪些词语感受到能通过朗读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冰清玉洁的韵致(若学生答美。则追问:这种美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冰清玉洁是一种怎样的美?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吗?

4、同学们很会读书,能把你们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和听课的老师一起分享吗?

5、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好吗?

6、这么美的语言不背下来有点可惜,我们来个背诵比赛,看谁最先把这段话背下来。

7、检测:先请一落后生,能不能背?老师帮助你(出示投影)敢不敢背,背出来大家给他掌声。

再请一优生。能背吗,增加点难度。老师关掉投影。能背也给掌声。

8、梅花除了开得盛、有冰清玉洁的韵致,还有哪些特点?早。

9出示:“梅飘香而送暖----最早”。

二十四番花信风什么意思?

"    出示投影。

古代认为应花期而来的风。风好似花绽放的信号,故称花信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共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风最早,所以说“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板书:开得早。

10、“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比起梅花冰清玉洁的韵致,梅花不畏严寒,早早开放的勇气和精神更值得我们敬仰和赞叹。

一起来赞一赞。齐读。

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三、1、梅开得早。鲁迅也早啊。请同学们默读6——8小节,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感动你的词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悟。

2、谁能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预设。

(1)鲁迅一边要上书塾,一边要帮家务,天天要奔走于当铺之间。从中体会到什么?

奔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奔走?

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刻了一个小小的:“早”。

(1)没说什么对自己要求严格有原因却没有辩解。通过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品味,也能领悟人物性格。还有谁来品品这段话,谈谈你的看法。

(2)默默的再也轻轻地。

(3)把早字刻在桌上。

3谁来做一做小鲁迅?

指名读  师:以后要早到!--生: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

----(默默地 轻轻地 要有感情)。

4、一个小小的早字,代表的是一个信念,一种精神,一生的奋斗目标。

这种信念这种精神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我们可以从他的名言中找到例证。

投影:名言。

5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读从那以后——从那以后,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板书:战斗一生   。

为什么老师写战斗一生呢?因位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永远走在战斗的前列,用他的一枝笔,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唤醒了民众。所以说他---引读”时时早,事事早,战斗了一生.”

你能说说鲁迅与梅花的相似之处吗?

(1)他们都早,不畏严寒;梅花凌寒独放。

鲁迅面对敌人,面对黑暗的社会毫不畏惧敢为人先,他们都敢做东风第一枝.

(板书:不畏严寒。

不畏艰险东风第一枝)。

像这种以梅花来烘托人物的方法我们叫它。

板书:以物喻人。

五、学习鲁迅学习梅花。

出示齐读最后一段。

六、作业。

1、像鲁迅一样写几个字作为座佑铭,刻在心上奋斗一生。

老师刻的是:责任,你呢?

板书设计:

梅花  冰清玉洁 。

不畏严寒开得早。

鲁迅   时时早 事事早。

不畏艰险战斗一生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鲸的体型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4 、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五年级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说明文了,像列数字、举例子这样的常用说明方法,学生也是能够找出来的。但是,关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并没有进行过一个整体的学习,对说明方法的作用以及在习作当中的实际应用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解内容和掌握说明方法上。

生:《太阳》

生:《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师:很好。咱们经常说记叙文里要有修辞手法,那么说明文里要有什么呢?

生:说明方法

师:那你知道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呢?

生: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师:(教师板书四种说明方法),这四种说明方法,是说明文当中最常见的最常用的说明方法。那么咱们带着这些说明方法一起来学习新的说明文吧。

环节目的:第一环节“回顾旧知”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说明文的四种常见常用的说明方法,为本文和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学生默读课文,听录音读课文,自由读课文等形式,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师:同学们,课文在向我们介绍鲸的时候,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活动:同桌两人交流自己找到的说明方法,学生自由讨论交流。两分钟左右。

师: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说明方法,下面请参照黑板上的几种说明方法,汇报一下你寻找到的句子,用上“这篇运用到了***的说明方法,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句子是***”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生:“这篇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句子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生:“这篇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句子是‘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生:“这篇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句子是‘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生:“这篇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句子是‘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环节目的: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从整篇中寻找使用的说明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使用的说明方法,还进一步对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我们结合《课时练》上的“品读感悟”对说明方法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

说明文里恰当地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可以具体准确、详细通俗地说明事物的特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可以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点。《鲸》这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具体全面、条理清晰地将鲸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因为这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所以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内容。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1自然段讲鲸特别大;第2自然段讲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类;第3自然段讲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讲鲸怎样进食;第5自然段讲鲸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讲鲸如何睡觉;第7自然段讲鲸的生长特点。所以各自然段独立成段,容易理解。

师:同学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大家对鲸的了解可以说是零,那么通过这篇常识性说明文,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或者说有哪些新的认识呢?请用上“我从第几自然段中了解了鲸***”的句式回答。

生:“我从第5自然段中了解到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在海面上呼气的时候,喷出的水柱像喷泉。”

学生的回答确实是我们之前不曾了解到的鲸的生活习性,但是我对于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师:“那么请问,如果鲸是鱼类,用腮呼吸的话,它还会喷出这样的水柱吗?”

生:“不会”

师:“所以说……?”

生:“鲸不是鱼类”

师:“是……?”

生:“哺乳动物”

师:“用什么呼吸?”

生:“用肺呼吸”

对话结束后,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我开始讲解第5自然段的内容,最后总结段落大意“鲸是用肺呼吸的”。这样学生们领悟到,对鲸的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还有明白其内部的原因。

生:“我从第6自然段中了解到鲸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朝外,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音,就会立即四散游开’”

师:“说一说第6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的就是……?”

生:“鲸怎么睡觉”

生:“我从第1自然段中了解到鲸非常大”

师:“除了大,没有其他特点了吗?”

生:“重”

师:“还有吗?”

生:“长”

师:“这些大、重、长,总结起来就是鲸的形体特点,主要在介绍鲸的外形。”

以此类推,通过师生间的讨论,我们没有按照课文自然段的顺序一段一段去讲,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一个个去讨论。最终将整篇的内容讨论完毕。黑板上已经板书了七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将4-7自然段的内容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

环节目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读到说明性的。这些,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白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论是介绍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要使用一些说明的方法。了解这些说明方法,并试着运用,对于学生的习作,至关重要。

这篇常识性的说明文用具体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体型、鲸的进化过程、鲸的种类和鲸的生活习性。相信大家对鲸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感情。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学会用打比方、列举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时间:2000/11/10。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揭题,读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教师归纳学生问题,明确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些特点的。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弄懂这些问题,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做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的小小科学家。

二、自学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划出你最觉得最有趣的句子。

2、学生按自学小组自学,继续讨论以上问题。

三、学习课文:

1、播放录像,想,你觉得鲸怎样?

从第一段哪些句子里可以看出鲸的大?

出示句子,理解列举数字和对比的方法,指导朗读。

2、你知道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化的吗?

播放录像,读课文,自己说一说,注意表示时间的词。

根据词语,引导学生复述。

3、师生接读:在演变的过程中,有的有牙齿变成了,有的没有牙齿,变成了。

4、过渡:鲸还有许多知识,你还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小小科学家,探索鲸的奥秘。

5、小组自学讨论课文4—7自然段,要求,看一看谁掌握的知识多?

6、小组汇报,你掌握了鲸的什么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相机指导:

第四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第五自然段:做一个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来判断鲸的种类。

第六自然段:画示意图。

第七自然段:读出表示生长快的句子。

四、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鲸的哪些知识?举行鲸的知识小小报告会。

2、你还知道鲸的什么知识?

3、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板书设计:

吃食呼吸睡觉繁殖。

课堂检测:

一、划去下列每组词中不合群的一个,在下面划上——,并说一说为什么。

(1)鲨鱼带鱼鲸鱼梭鱼。

(2)老虎狮子鲸鱼豹子。

(3)齿鲸幼鲸须鲸。

二、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鲸是哺乳动物是因为:

鲸很大、很重。

鲸用肺呼吸。

鲸是胎生的鲸有鳍。

鲸的睡觉方式很特殊。

幼鲸吃母鲸的乳汁长大。

《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诗歌,通过读诗,感悟湖边景色的美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诗句,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美丽风景和湖边的美妙音乐,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cai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湖这一课,现在我们快快出发去湖边,去的路上和我们的生词朋友打个招呼吧。

cai课件词语:。

风景翡翠镜子微风旋转。

播送弹琴青蛙假日野果。

捧着追着唱片波纹啄木鸟。

二.整体把握诗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湖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教学第一部分。

1、湖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板书:圆)。

2、湖水还给你什么感觉呢?(生答:亮)。

3、从哪感受到的?把那句话读给大家听听!(生读)你怎么体会到它很亮呢?(生联系生活答)。

4、其他同学也一定感觉得湖水很亮,那你们是怎么体会到的呢?

6、你能用自己话来描述或说一说这绿色的湖水吗?

师:这是一池圆圆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亮得像面镜子,绿得像块翡翠,真美呀!(cai:它亮得像面镜子,它绿得像快翡翠)一起读!

7、多明亮的镜子,多清澈的湖水呀!再一起读读!(cai:第一部分)。

过渡:风和日丽时,我们看到的是水平如镜、水色湛绿的湖面;当微风吹过,湖面泛起了阵阵涟漪,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cai:波纹)。

8、自己读读诗歌的5-8行!这时的湖水给你什么感觉?

9、看看这幅图,波纹正一圈一圈的扩散开来呢。谁来读读这一句?(cai:5-8行)。

11、是啊,水波纹一圈追着一圈,就好像----一张大唱片。阳光洒在湖面上的时候,湖面波光粼粼的,更像一张发光的大唱片呢!女生来读读?(男生想象情景。)。

师:(cai:音乐)体会湖的美。拿起书,一起读读18行吧!

四、教学第二部分。

师:这圆圆的湖水就像一张发光的大唱片,在林中草地上旋转,鸟类和昆虫也加入例如这场音乐会。听,它为我们播送出了好听的音乐呢。自己读读916行。

1、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板书:贴蟋蟀小鸟啄木鸟青蛙图片]。

2、下面在小组里和组员交流一下:你喜欢哪种音乐,为什么?

(生交流并模仿)。

3、听听这段音乐,你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呢!(cai:音乐)。

4、琴声,歌声,敲大声奏响了一首动听的交响乐,现在,咱们一起去奏响这首曲子吧!

5、你们读得这么带劲,让我都忍不住想加入你们一起读这一部分了,行吗?咱们看着屏幕,合作着读读吧!我读有字体的地方,你们读空白的地方。(cai:你听-----咯咯咯)。

五、教学第三部分。

1、师相机教授写野字。

2、假日里我们坐在湖边一面吃着野果,一面听着美妙的音乐,真是一种享受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最后一句吧!

六、配乐朗诵。

过渡:在湖边走完了这圈,我和你们一样都深深的陶醉在这美丽的画卷,好听的音乐中了。我们想情不自禁的说出这里的风景最美!(cai:)。

那让咱们合着音乐再感受一番吧!(cai:配乐)。

17湖。

圆圈(亮、绿)。

四周的图片。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以第八节为切入点,进行写作练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写作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写作练习。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巩固,引入课文。(3分钟)。

1。听,笛声又响起来了!(背景音乐:荫中鸟)谁来试着用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背诵文中有关笛声的句子。

2。本文以笛声为课题,并且用笛声贯穿全文。透过笛声,所表现的是聂守信怎样的情感?(对音乐的热爱。板书:热爱音乐)。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共7分钟)。

默读课文思考。

三、深读课文,拓展延伸。

1、老木匠的笛声深深地吸引着聂守信,并激发出他内心对音乐强烈的热爱与渴望。

2、可是,这一天,他却没有等到老木匠的笛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指名朗读课文7、8小节。

3、在惟一一次没有听到笛声的傍晚,在老木匠为了一个大件忙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对音乐的热爱之情也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聂守信迈出踏上音乐之路的关键一步——当他把工具一件一件递给老木匠,这两个年龄相差几乎半个世纪的邻居,在他们的共同的劳动之中,成了莫逆之交。

理解:莫逆之交。(忘年交)。

4、老师将第7、8小节进行了改写,请男女生分节读。

老木匠和聂守信,因为对音乐的热爱,由陌生到相知,他们之间一定有一段特别的对话。

请你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这天工作结束后,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出示要求)。

5、写段。

夜色渐浓。小小的作坊里又传来了悠扬的笛声,窗外树梢上的一弯明月正咧着嘴微笑呢!(10)。

6、学生书写,师巡视。

7、交流,点评。(5分钟)。

二、感情朗读,深华情感。(5分钟)。

1、合作朗读:又见红霞飞上西天,聂守信却没有等来老木匠的笛声。他茫然若有所失,急急来到木工间。原来老师傅正忙着赶制一个大件。孩子没有作声,看见老师傅忙得满头大汗,就把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他……这两个年龄相差几乎半个世纪的邻居成了莫逆之交。不久,聂守信从老木匠那里学会吹笛子,简直可以跟师傅的笛声比美。

2、音乐是沟通人心灵与心灵的桥梁,音乐能点燃人对生活的激情。以做木工为生的老木匠也许从未想到他这一“无心插柳”的举动,使年幼的聂守信得到启蒙,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聂守信的这一切成就都来源于他内心对音乐的热爱、无限的兴趣。所以,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板书:得到启蒙、成为音乐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7笛声。

老木匠。

热爱音乐——莫逆之交——得到启蒙——成为音乐家。

聂守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正确认读生字,会写“旗”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读中想想画面、体会欢乐、喜庆的气氛。

3、愿意通过朗读表达对祖国的爱,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正确读写生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1在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欢乐、喜庆的气氛。

2读出感情,读出层次。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

一直入课题,复习旧知。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欢庆。

师:大家把右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写题目,师板书。

“欢”字注意“又”字的捺变成了一个长点。

“庆”字最后一捺写出笔锋。

生:书空。

师:欢庆的心情是怎样?

生:快乐,高兴的。

师:带着快乐、高兴的心情再读一遍课题。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和生字词交上了朋友,还认识它们吗?(认识)。

自己读读,准备开火车。

(自由读)。

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我的火车就要开……”

出示词语:献上洁白祖国奏起乐曲欢乐旗帜十三亿。

师:大家发现没有,有个字是多音字,是———乐。

出示词卡:欢乐读。乐还可以组什么词?(欢乐、快乐……)。

乐曲读。乐可以组哪些词?(音乐、乐章……)。

师:孩子们把词语读得真准,字也一定能读准。是不是?(是)。

每个字读两遍。(齐读)上节课我们写了七个生字,这节课我们学写——“旗”

课件把“旗”字变色。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注意“方”的笔顺,怎么写?让生说。“其”是两横、卧人不要写掉。)。

现在看看老师是怎么写这个字的,右手食指竖起来,和老师一起写。

师板书。师说笔顺,生跟说。

生:书空。

师:现在大家翻开课堂本。把字写两遍,注上拼音。写字的时候做到“三个一”。

生:书写。

师:巡视,注意学生坐姿、写字姿势是否正确。

评价语:这个同学写完了,手举得端端正正。

展示学生作业。

评价语:字迹清晰、工整、写到田字格的正中。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这么好?暗示举手。

这么多同学都写得好,你们的进步真大!

相信你们也能把课文读好。

2、看图片,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从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一就成了祖国妈妈的生日。59年来,每年的这一天,祖国妈妈的孩子,都会共同欢庆这个美好的日子,现在,让我们共同去重温一下这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

多媒体展示:仪仗队、礼花、老百姓载歌载舞的场面。

师:人们扭起秧歌、舞起长龙,迎接祖国妈妈的生日。

天安门前人如潮、花如海,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北京的夜晚灯火辉煌、流光溢彩。

全国人民共同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这些图片怎么样?

(很美、很热闹)。

师:从你们的欢呼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国庆的热情,现在,大家把这热情带到课文里去,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比比谁读得最流利。

二、理解、朗读课文。

1初步感知,质疑问难。

师:抽学生读,检测朗读情况。(评价,正音)。

师:想听老师读吗?

生:想。

师:好,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诗中都写了谁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师朗读。

生: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孩子。

师:相机板书。

师:对,她们都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现在请你们齐读课文,看看你还能读懂些什么?

(生齐读)。

师:孩子们,你们又读懂了什么?

模拟回答:

(1)我读懂了十三亿孩子在欢庆十月一日——国庆节。

(2)我读懂了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3)我读懂了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这是一个比喻句。

(4)我读懂了旗帜就是旗子。

(5)我读懂十月一日是国庆节。

(6)我读懂了十三亿孩子是指全国人民。

2、理解第一句,指导朗读。

a师:你们说得真好!孩子们,诗的第一句写了田野、枫林、蓝天、大海欢庆祖国妈妈生日的场景。老师还找了些图片呢,想看吗?(想)这些图片怎样?(很美)。

请大家一边看图一边美美的读一读,把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自由读)。

b模拟教学:

a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师:哪些孩子喜欢第一句?(举手)请一个孩子来读一读,展示展示他朗读的本领。

师:你读的时候眼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丰收的果实,看到了稻谷、高粱、梨子……)。

师:能用我们学过的诗句来描述一下吗?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师:听到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也来到了这丰收的田野,老师都想和你们一起读了,好吗?(好)。

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真好!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还联想到以前学过的诗句,读得非常有感情!老师相信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朗读好后面的诗句。

b枫叶举起火红的旗帜。

师:哪个孩子想来读第二句诗?

(生读)。

师:你读这句诗看到了什么?

(火红的枫叶)。

读这一句你们想到了哪句古诗?

(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被霜打过的枫叶漫山遍野,火红火红的,这就是枫林举起的——(旗帜)。

师:一起读读这句诗。起——。

c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师:谁愿意来读读第三句?

(生读)。

师:蓝天里白鸽自由地飞翔,像一支动人的舞蹈,白鸽象征着什么?

生:和平。

师:这和平的使者在蓝天里自由飞翔,它们会给祖国妈妈送上什么祝福呢?

预设一:生直接说出来。

(祝福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祝福国庆节快乐。

祝妈妈繁荣昌盛,更加美丽。

……)。

预设二:生说不出来。

教师引导:祝福妈妈生日快乐……。

师:祝福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带着对祖国的祝福齐读这句诗,可以加上动作。

女生准备——。

读得太有感情了。

男生读——。

读得很棒!

d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师:谁愿意向第四句发出挑战?

(多抽几名生读)。

评价语:声音真洪亮!

读得真流利!

师:听,大海正弹奏着欢乐的乐曲。——。

课件:短暂的波浪声。

师:你说说大海可能弹奏什么乐曲呢?

生:欢乐的歌。

师:祖国妈妈的生日他会唱什么歌?

生:《生日快乐》歌。

《国歌》。

……。

师:大海在祖国妈妈的生日献上这么多欢乐的乐曲,我们小朋友也来快乐地读一读。四个大组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有感情。

一大组准备,大海奏起——(师手示意二三四大组轮读)。

d师:大家读得真有感情,把诗句连起来读还能读得这么好吗?(能)。

试一试,抬头挺胸,坐端正,声音才好听。

(生读)。

3。第二句理解、朗读。

师:同学们,这几句诗描写了金秋十月,果实累累、红枫似火、白鸽齐飞、海涛阵阵的欢快和喜悦场景,是因为什么节日的到来?(国庆)。

齐读课文最后一句。

课件出示:十三亿孩子。

欢庆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祖国妈妈的十三亿孩子是怎样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呢?

生说。

预设一:只有小孩。

师:十三亿孩子仅仅指我们小朋友吗?来看一看。

预设二:孩子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祖国妈妈的孩子是怎么欢庆的?

课件:小朋友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欢庆图片。

师: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说)。

师:对。同学们,不管是老人、青年、还是小朋友,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解放军,不管在大陆、香港、还是国外,所有的中国人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都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带着欢庆、喜悦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

(生齐读)。

4。全诗背诵,情感升华。

师:孩子们,你们今年几岁了?

(七岁、八岁)。

对,你们有的七岁有的八岁。我们的祖国妈妈已经59岁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祖国妈妈这59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出示幻灯片:开国、香港回归、神州6号、奥运、神州7号。

注:每幅配上时间,解说。

师:看到亲爱的祖国妈妈取得的辉煌成就,你们高不高兴?

生:高兴!

师:自豪不自豪?

生:自豪!

师:那我们带着这种高兴自豪的语气齐读全文。配乐朗读。

生:看书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有感情,谁能来背背这首诗?

(生个别背)。

评价语:背得真流利。

真有感情,还带上了动作。

师:谁还愿意来?(生举手)全班起立一起来!

三拓展提升。

师:背得真投入!孩子们,田野献出果实、枫林举起旗帜、蓝天飞着白鸽、大海奏起乐曲,我们应该献出什么呢?让我们献出一首最美的诗给祖国妈妈。

一二大组读1、3、5、7行,三四大组读2、4、6、8行。最后两行全班齐读。

起——。

我爱祖国。

我爱万里长城,

我爱小河;

我爱五星红旗,

我爱白鸽;

我爱红领巾,

我爱花朵;

我爱爸爸妈妈,

我爱老师同学。

你要问我最爱什么,

我最爱我的祖国!

师:通过你们朗诵,老师感受到了欢庆的气氛,感受到了你们对祖国妈妈的热爱,相信祖国妈妈也很爱你们。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鲸。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准备:鲸进化的图片,和vcd;投影。

教学过程 :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须鲸、齿鲸)。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学习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作者一上来就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体形大)。

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说明鲸的体形大的?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归纳说明方法并指导朗读。

过渡: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

(二)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

2、生自学。

3、汇报交流:哪组先来说,你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

吃食。

(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体会到鲸吃食有什么特点?(食量大)。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男女生读课文。

呼吸。

(1)鲸呼吸时有什么特点?(用肺,喷水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

(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4)师引读。

睡觉。

(1)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

(2)出示鲸的图片,指明上台摆败看。

(3)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长。

(1)通过这一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齐读课文。

(三)学习进化过程。

你们知道吗?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出示鲸的进化图片,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

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指导朗读。

默读全文:说说为什么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四、片段练习。

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了鲸的体形、进化、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不少知识,如果你是鲸,最想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知识。

我们就来写一写。

投影出示:

鲸的自述。

从你所收集的资料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学生练笔。

出示学生作品,集体评讲。

《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早》中有一句话说:“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秀像。”为了帮助学生体验鲁迅当年读书生活,进入课文情境,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现在,我们站在“三味书屋”里,我成了寿镜吾老先生,你们成了鲁迅,坐在东北角上的桌子上。该上课了,这节课的内容是对对子。老师出词,你们来对。听好了!(说的都是本课中的词)深冬。

生:初夏。

师:坐南。

生:朝北。

师:石桥。

生:小溪。

师:还有呢?

生:泥路。

师:三味。

生:五谷。

师:书屋。

生:书塾。

师:对对子最好不要有同样的字。

生:琴房。

师:诗云。

生:子曰。

师:四面。

生:八方。

师:笔墨纸砚。

生:琴棋书画。

师:早到。

生:迟来。

师:横眉冷对千夫指。

生:俯首甘为孺子牛。

师: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

转载自邑学教师博客。

;isbest=1&page=3。

《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导语】本站的会员“fmuzhe”为你整理了“《漏》第二课时。

教学。

设计”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雏鸟的外形特点,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雏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教学流程:

一、回忆课文,感知小鸟形象。

1.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认为是谁信赖谁?

2.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你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3.你喜欢这肥嘟嘟、毛茸茸的小家伙吗?我们一起把这可爱的小家伙介绍给大家。

二、融情入境,感受美好境界。

1.过渡:就是这可爱的小家伙与作者共同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境界。请你轻声读课文第六自然段,从文中找出美好的境界。

2.同学们,你们看------(课文插图,小鸟在肩头睡着了。)你看到了什么?它睡着了。

3.小家伙睡得好熟啊!它把我的肩头当做了什么?

4.小家伙睡得好熟哇!还不停的咂嘴,大概在做梦呢!让我们用感情朗读,带着大家一起走进这美好的境界。(读第六自然段)。

三、

品读课文,感受小鸟的亲近。

2.文中的小珍珠鸟怎么不怕人,居然能在作者的肩头睡那么想,它是怎么一步步亲近作者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5小节,用笔划出小鸟一步步亲近作者的词句。

3.同学们都发现小家伙的胆子是渐渐大起来的。

6.有一天它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是我的关爱和小家伙对我的信赖共同创造了这美好的境界。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美好的境界。(朗读第六自然段)。

四、

总结。

拓展。

2.信赖是一种关爱,是一份宽容,是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爱,老师相信不仅在作家的书房里,而且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你,我,他都能创造出更多美好的境界。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早》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散文,文中借梅花"开得早",赞美了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教育人们要学习这种品质,做"东风第一枝".

当学生充分读熟课文,理清脉络之后,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先是写梅花,后又笔锋一转谈及鲁迅,这两者有联系吗作者又是怎样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呢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很快发现了其中的联系,那便是一个"早"字,并读懂了,在两段落中"早啊!"一句为过度,上承梅花之早,下启鲁迅之早.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激情昂扬,回答精彩纷呈:。

生:梅花敢于迎风傲雪,鲁迅敢于同反动派做斗争,他们都是顽强的.

生:梅花盛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鲁迅为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都是"光明的使者".

……。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2、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德育;3、以物喻人,做“东风第一枝”。

关键词:美育教育德育教育时时早事事早以物喻人东风第一枝。

《早》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散文,以前课题为《三味书屋》,作者吴伯箫。本文很贴切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教育意义也十分深远,我对于本课的教学,感受颇深。

文中的主人公——鲁迅,学生对他的了解要么是他的一些作品,要么是他的某些名言,而本文则带学生走进他的童年,和同学们一样求知的童年,进一步去了解小时候的鲁迅。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在作者的整个访问过程中,随着地点的不断转换,观察点的不断转移,学生理解起来很抽象。于是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有关地点转换的词语,绘一幅行走线路图,其中三味书屋陈设的叙述,结合方位词在课文的擦图上标出方位,用序号标出所写物件的先后顺序。在学生们的努力下,课堂教学中,学生所作的图及所标顺序虽然不尽人意,也有弄错方位的,但是大体是合理的。在进一步的教学探讨中,我加以简笔画板书,学生很快就理清了行走路线和观察顺序。在找鲁迅的书桌时,有少部分同学找错了,我以寿镜吾先生的座位为中心稍加点拨,东南西北一标出来,同学们就都找到了,即擦图左上角那张。随着教学的深入,梅花随之出现。在梅花的分析学习后,学生对梅花有了更深的认知,也深深地爱上了它。我让学生欣赏了一些梅花的图画后,让学生也画一画梅花,结果效果超出我想象的好。就这样,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的同时,也让他们得以作画练习,使学生在轻松学文的同时,美育也得以应用。

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岁寒三友”学生都熟悉,梅花从古到今都被世人所喜爱,它以颜色美、形态美、品格美令我们敬佩。在二十四番花信风中,一侯就是梅花,它开得最早,不惧严寒,独自争春,首先就让学生在了解梅花的基础上学习并具有梅花一样的品格。紧接着进入鲁迅书桌上刻的“早”子的来历的学习。小时候的鲁迅,一次特殊的迟到,在先生的教育下,他决心从此要早到,并时时早,事事早。学生们从鲁迅身上就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成长在幸福的今天,也争做时时早,事事早,用功读书。可是,却不能随意在课桌,墙壁,树木等上面刻字,要爱护公物,爱护环境,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特别是鲁迅父亲病重,小小年纪,在用功念书的同时,他又是帮家务,又是当东西,又是抓药,很累,很懂事。学生们讨论后,也要做一个体贴父母,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三、以物喻人,争做“东风第一枝”。

在分析文中的物“梅花”与人“鲁迅”的相同之处时,以梅花“开得早”来赞美鲁迅的“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教育学生们要像鲁迅一样,要像梅花一样做“东风第一枝”。不仅如此,梅花和鲁迅难道只是“早”子相同吗?进一步的探讨后,得出梅花敢于迎风傲雪,鲁迅敢于同反动派作斗争,他们都是顽强的;梅花的盛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鲁迅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他们都是“光明的使者”。回到课堂来,学生们应该怎么做呢?讨论后,得出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努力学习,学好知识和本领,长大了去建设祖国,建设家乡,把爱回报给社会。

我们校长说过:“一课即使不能几得,一得也足也。”是啊,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有法,但教无定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们都各显神通,妙招无穷。对于农村教育,还很原始,但是我们要尽量地运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最大力度地培养祖国的花朵,今天的小树,明天的栋梁,让孩子们健康活泼地成长。这就是我们一名教育者的天职。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