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委工作计划(热门18篇)

时间:2023-12-06 06:04:09 作者:ZS文王

工作计划书应该尽量详细、清晰地描述工作内容,避免模糊和不确定性。掌握好工作计划书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绩效。

年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紧盯19904贫困人口脱贫、24个贫困村出列的年度目标任务,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把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关键措施来抓,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以绣花的功夫扎实落实精准脱贫各项举措。强化政策扶持,在去年制定24个配套文件的基础上,今年又制定出台了产业精准扶贫、创新小额信贷、落实健康脱贫“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等实施意见或办法,进一步促进政策落地生效。把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来抓,针对省第三方监测评估发现问题,全面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对所有扶贫对象的数据重新进行了采集录入。全力推进脱贫攻坚重点工程。围绕特色种养、经济林、光伏、乡村旅游、服务加工等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推广“三带一自”产业扶贫新模式。2020年以“三无”贫困户(无资源、无固定收入、无劳动能力)和残疾人贫困户为重点,开展1495户户用光伏电站建设,本月底将全部并网发电。抓好教育扶贫。截止今年4月份,已资助普通高中、中职、学前教育等建档立卡困难学生2996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今年全市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45人,目前7个集中安置区已全部开工,9月底前可搬迁入住。抓好健康扶贫。1-5月份,全市贫困人口医药费补偿6111人次,享受“三保障一兜底”补偿3213.56万元,补偿比例达82.52%。抓好金融扶贫。积极创新金融产品,着力推进“企业+农户”模式,截止5月底,全市已发放小额贷款11306万元,完成省下达任务的62.88%。同时实施了生态保护、安全饮水、“八小水利”、农村电网改造等一批扶贫重点工程建设,全面落实就业脱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脱贫等精准扶贫措施。

农委办公室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1、强化主体带动。对全市20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宁国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体名录库,重点扶持名录内的加工型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型合作社、种养结合生态观光型家庭农场、生态循环利用的产业化联合体。

2、促进园区聚集。以产业融合试点示范为契机,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基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集约发展。继续加快河沥园区建设,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上向产业园区转型,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藏农于地、藏农于技、藏农于园。

3、实施品牌战略。推进“黄花云尖”“宁前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工作;加大“三品一标”创建,新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产品10个,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的比重达58.5%。

4、加强改革创新。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认真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工作。完成全市剩下82个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持续推进38个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农委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1、抓生产、调结构,推进农业增产增效。下半年,继续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攻关行动,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玉米17万亩、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0万亩的划定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培育壮大蔬菜、花卉、中药材等高效产业,力争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4万亩,总产达33.6万吨。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业科技人员等创办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全年新增家庭农场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

2、抓改革、促提升,助力农村农民增收。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及筹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和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村农民收入。大力推广“三变”改革试点经验,加大扶持,扩大范围,力争选优择优3至4个村开展“三变”改革。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任务,通过“三资”管理平台进行常态化管理,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力争完成全区30%村(居、社区)的试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认真开展“回头看”,及时纠正纠错。

3、抓建设、提质量,推进园区加速建设。以发展食品加工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苏沟现代农业产业带为抓手,积极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加快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其中瓦大公司在吴寨新建的农场一期12500平方大棚已建成投入使用,阜阳印象田园野生动物园、现代农业科技园ppp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力争全年引进投资不低于1千万元的农业项目20个以上,为农业农村发展积蓄后劲。

4、抓统筹、重成效,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一是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争取在6底前开班率达到100%;二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全区年度目标任务18家,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企业5家,绿色农产品企业12家,有机农产品企业1家,预计12月份可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实施社区建设“十百千”工程。坚持示范引领、政策推动,突破传统农村地区新型社区建设,择优培育10个市级示范社区、100个区市级示范社区,完成1000个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年内基本实现“服务下沉、干部进驻、挂牌运营”。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新开工建设100个集聚类社区,培育60个生态文明示范村。对达到“八有十进”标准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特色经济园区继续实施奖补。

(二)突破社区建设资金和土地瓶颈。加快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金,推动区、镇级社区投融资平台建设,组织百家开发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鼓励商业银行发放新型农村社区建房贷款,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多渠道整合社区建设资金。协调推动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社区建设规划四规统一,破解土地瓶颈。

(三)完善社区布局和建设规划。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镇区划调整,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修编。出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导则,按照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原则,提升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标准。编制完成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风貌规划。

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启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十百千”工程,年内规划和扶持建设3个全国一流的高标准农业园区、30个市级农业园区和1000个农村社区产业园。加快推进大沽河沿岸现代农业产业带和平度、莱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创建农业部园艺示范园,鼓励发展规模化设施蔬菜小区。培育1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提升10个“一镇一业”专业镇。

(二)实施农业产业化促进工程。重点支持20家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品牌,推动企业集群化发展和上市融资,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90家,打造一批产值百亿元的农业产业链。深入开展示范合作社创建,引导合作社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组建联合社,新培育200家市级示范合作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新培育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土地合作社100家。

(三)实施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完善农业质量标准、行政执法、质量检测和产品可追溯体系,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制修订12个地方农业标准和简明技术规程,认定40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市级农产品可追溯平台建设,新建二维qr码农产品身份识别系统示范基地30处。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示范县(市)。建立农业品牌激励机制,开展青岛市名特优农产品评选活动,培育40个市级名牌农产品。鼓励农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0个。

(四)实施农产品市场开拓工程。编制农产品市场建设布局规划,推动青岛东庄头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和部级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发展农业会展经济,争取举办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国家级农业展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营销促销活动,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和出口持续增长。建立市场信息价格预警分析制度,加强农产品市场经纪人培训。

(五)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各级农广校作用,加快市级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建设,以种养大户、合作社理事长、农村经纪人以及有一定资本技术专长的返乡农民为重点,加快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化,力争全年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服务型和创业型现代职业农民3万人。

(六)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生产,积极推广农业节约型、循环型技术,争取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继续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推广“种-养-沼”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全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00万亩、绿色防控100万亩、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300万亩,新建大型沼气工程3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3处。

(七)实施智慧农业建设工程。加快农业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区(市)农业科技110分控中心,发展村级信息服务员3000名。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植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镇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继续落实好农业部“双覆盖”项目。深入开展千村万户科技行活动,培育1万户农业科技示范户。

(八)实施现代种业振兴工程。加大国内外大型种子企业引进力度,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农作物、果茶和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良种引进繁育步伐,()强化种子质量监管,力争引进1家大型种子企业,重点建设4个良种繁育基地,引进新品种300个以上。

(九)实施粮油高产创建工程。大力推进粮油高产创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扩大粮油高产创建规模,推进市、镇整建制创建,加快农艺、农机、信息等技术集成,形成推广一批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力争实施100个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打造平度市“吨粮市”,带动粮油全面均衡增产。

(十)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工程。认真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以经济作物、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为重点,推动农机装备优化升级,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6%,六类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63%以上。

三、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一)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研究出台促进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意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确保农业“四项补贴”落实到位,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积极开展“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筹资筹劳。支持2万户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工作,促进农村资源资产的资本化。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保障农民对集体资产收益的分配权。

(三)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重点扶持150个经济薄弱村,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发展能力。积极开展扶贫开发直接到户试点,推动市直部门、龙头企业开展定点帮扶,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农委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绿色产出成效明显。全区“三品一标”认证面积27.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5.3%,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40万头家畜、2000万只家禽通过绿色或无公害基地认证,18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产品认证,普惠公司等5个蔬菜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填补了我区有机食品的空白;枣庄镇“新河湾”黄淮白山羊通过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口孜大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二是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多次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交会、上海农交会等大型会展,拓展市场;依托阜阳瓦大公司建立“农商1号”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农业企业发展线上销售,目前全区农村电子商务网点发展到175家,瓦大电商、岳家老铺、光正食品等本土“农字”品牌初步形成。三是质量监管有效保障。建立健全区、乡、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开展食用农产品二维码等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上半年,抽检蔬菜样品580个次,畜产品抽检样品2600余个次,检测合格率均为100%,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年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稳步推进石台县2个乡镇基本不使用化肥农药试点,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工作,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闭或搬迁任务。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完成秸秆还田面积40.47万亩,午季秸秆利总量13.2万吨,可收集量11.6万吨,综合利用量达10.39万吨,综合利用率89.75%。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体系建设,加大蔬菜农残定点监测(定性检测)工作力度,每日安排专人在翠柏路农贸市场进行蔬菜抽样并快速检测,共抽检样品667批,合格666批,合格率为99.85%。按照三年农残快检系统乡镇全覆盖、畜牧业和水产品快检系统实现重点乡镇全覆盖的要求,全市今年计划安排53快检系统,其中蔬菜快检系统20套、畜牧快检系12套统、水产快检系统5套、特色农产品快检系统16套,目前已完成集中招标工作。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今年以来出动农业综合执法人员167人次,检查农药经营网点220个,整顿种子市场12个(次),检查主要农作物品种93个,核查大宗农作物种子168批次、5700公斤。

农委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规模经营持续壮大。2020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56万亩,累计达41.12万亩,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22.9万亩。二是粮食生产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稳步开展。新增粮食绿色增产示范片5个4.5万亩,建设专用品牌小麦生产基地5万亩,全区夏粮生产保持稳定,预计小麦单产479公斤,总产23.39万吨左右,26万亩绿色食品小麦基地进一步完善巩固。三是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全区蔬菜播种面积7.5万亩,总产18万吨,总产值3.06亿元。正午、新华、插花、老庙等一批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四是标准化生态养殖有序推进。全区上半年存栏生猪22.50万头,出栏生猪22.5万头同比增长1.2%;存栏肉牛9164头同比增长1.2%,出栏牛4793头同比增长1.6%;存栏山羊16.5万只,出栏羊12.95万只同比增长1.5%、家禽存栏561.7万只,出栏肉禽1300万只同比稳中有升,肉类总产量30755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5%,禽蛋产量4758吨同比增长2.6%,畜牧业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1.6%。五是健康水产养殖加快发展。全区上半年水产养殖面积1290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901公顷,河沟围栏网养殖面积389公顷。泥鳅养殖发展方兴未艾,势头良好,上半年投放泥鳅种苗达到1.5亿尾。预计全区水产品产量3455吨,渔业产值达4552万元。六是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以xx食品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目前累计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56家,上半年实现产值近50亿元。全区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75.2亿元,同比增长15.8%。七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截至上半年,全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累计发展到1013家;新增家庭农场64家,累计发展到108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达到57家,其中安徽福润入选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21多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联合体14家。

年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精心实施粮油棉高产创建、水稻产业提升、畜牧业转型升级和水产跨越等工程项目,扎实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指导茶农和企业建设标准高效茶园400亩,全市共建设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000亩,改造老旧茶园2100亩;加强品牌宣传,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以祁门红茶产品亮相在外交部蓝厅举行的安徽省全球推介活动,组织6家重点企业参加农业部和浙江省政府在杭州举办的中国茶叶博览会,有力地提升了茶叶品牌效益。完善蔬菜基地产供销一体化体系,稳步提高设施蔬菜比重,新申报建设计划934亩,其中钢架大棚813亩,温控连栋大棚121亩,推荐3家单位申报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全市蔬菜大棚总面积达1万亩,拥有7个国家蔬菜标准园、13个省级蔬菜标准园和2个省级蔬菜科技示范点,上半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3.27万亩,产量37.5万吨。

农委办公室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工作思路:2020年,市农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安全放心农业、高品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三大主题,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积极谋划发展新常态下的田园农业和山区特色农业,全面提升宁国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层次。

主要目标:粮食、蔬菜自给率稳定增长,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0个以上,争创省级产业化联合体2个、示范合作社1个、示范家庭农场5个;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的比重达55%,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00亩,化肥、农药施用量保持“零增长”,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5000亩,全年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在98%以上。加大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力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年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制定全市粮棉油主导品种和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实施方案,发布2020年粮棉油主推品种36个,开展实施省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示范村、示范家庭农场15个,新建工厂化育秧工厂34家,机插秧作业面积达25万亩以上。全市春夏播粮食作物总面积共123.4万亩,其中早稻栽插面积31.3万亩,中稻计划栽插面积73.9万亩。组织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畜禽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步伐加快,全市建成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9家、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2个,全市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5%。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35万头,禽出栏500万只,肉类总产量5万吨,蛋产量2.5万吨,水产养殖面积45万亩,水产苗种繁殖量88亿尾,水产品产量7.6万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0亿元。

市农委年工作计划

3、组织考核城北现代农业走廊年度项目推进情况,加强“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4、组织2017年度土地治理项目可研报告评审,完成园区试点已验收项目报帐拨付工作。

6、年度绩效综合考核;节日党风廉政教育和执纪情况检查。

8、根据省“两减六治三提升”工作要求,制订“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专项行动方案和2017年工作计划,形成2016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奖补资金分配方案。

年农委双拥工作计划

下面是本站为您提供的是关于2019年农委双拥。

需要的朋友请您对下文进行参考!

一、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要组织农技专家,主动及时为双拥共建单位——池州市边检站提供蔬菜种苗和种植技术指导,帮助部队提高蔬菜自我保障能力。

二、市畜牧局要组织兽医专家,为驻池连队畜禽养殖和退伍返乡人员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部队提升养殖水平,增加副业生产收益,并主动与贵池消防大队搞好警民共建活动。

三、市农机局要开展对农村退伍返乡士兵提供免费农机驾驶培训,在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方面,尽量向退伍士兵倾斜。

四、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要主动与市双拥办联系,力争举办1至2期部队退伍返乡人员技能培训班,为退伍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五、市菜篮办在元旦春节期间,协调组织蔬菜企业开展绿色食品进军营慰问活动。

六、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要及时把市场蔬菜等农产品检测信息通报给驻池部队,并开展经常性的进军营检测活动。

七、各单位继续做好元旦、春节、“八一”、和建国67周年等重要节日期间的拥军活动,开展走访部队和举办军民联谊活动,对本单位生活有困难的复退军人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

八、委双拥办将在“八一”节期间组织召开系统复退军人座谈会,开展纪念建军89周年活动。

九、机关各科室要结合各自职能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军民共建”为主题、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为契机,坚持双拥工作与推动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加快我县经济社会路跨越式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立足卫生行业特点,广泛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努力开创全县卫生系统双拥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充实局双拥工作领导组及成员,明确工作职责。继续落实“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补充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双拥工作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将双拥工作纳入到卫生重点工作之中,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局面。

(二)加大宣传力度,炒浓双拥创建氛围。各单位充分认识增强国防观念,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性,广泛宣传军地在服从、服务大局的共同基础上,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的重要意义;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为重点,以拥军优属为主要内容开展国防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国防知识,紧密结合“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国防法》、《兵役法》、《人民防空法》、《保护军事设施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双拥和优抚安置的政策法规,宣传我县制定的有关拥军优属的各项优惠服务措施;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参观革命博物馆、红军历史遗址和清明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广泛开展党史军史和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全年各单位要开辟2期以上双拥宣传专栏(专刊),及时对双拥宣传标牌和服务窗口“军人优先”标牌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及时更换破损标牌。

(三)开展双拥、慰问活动,主动与驻军建立联系。充分发挥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驻军、军人家属提供优质的服务,重大节日时,各单位要组织医疗队为驻军部队开展义诊活动和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增进交流,形成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氛围。

(四)不断加强和完善对现役军人、军烈属及残疾军人的各项优惠服务措施。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医疗绿色通道,设立军人窗口,方便军人优先就诊;设置优抚病房,认真做好各项优惠减免政策落实工作,公示醒目,台帐健全,确保优抚医疗保障工作规范运行,切实解决优抚对象看病就医问题。

(五)继续关心和帮助在卫生部门工作的军队转业安置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转业干部及退伍军人的积极性,发扬军队的优良传统,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要关心他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六)落实好军地传染病防控合作机制。根据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需要,疾病控制部门要向军队提供技术支持、卫生应急等必要的帮助,共同做好疫情控制工作。各医疗单位要积极配合部队做好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官兵传染病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大力宣传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及有关政策。

(七)加强军地医学专业技术交流与合作。要主动加强与军队医疗机构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安排医务人员到军队医学院校进修学习,邀请军队专家来我县开展义诊、学术讲座、技术指导活动,不断加深感情联络,争取对我县卫生系统物资、技术、人才方面更大的支持。

(八)全面做好征兵体检工作,严把征兵体检准入关。积极配合县人武部做好年度征兵体检工作,认真准备,严密组织,选派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的体检专家,配备必要的设备,为军队输送合格兵源提供有力保障。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联系实际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提高对新形势下双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

2、重视宣传报道。把双拥宣传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纳入年度宣传计划,及时报道双拥工作中有关活动及突出事宜,形成浓厚的双拥氛围。

3、开展双拥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双拥宣传教育,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推广双拥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军民的爱国热情,营造良好的双拥氛围。

4、举办共建活动。因地制家,抓住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部队活动,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送去组织的关心关爱,增进军民患难与共,同甘共苦的鱼水深情。

5、强化督查,保证实效。县卫生局适时将对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督查,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年终岗责考评,对双拥工作扎实、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双拥工作措施不力、影响工作进展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农委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抓住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强土地流转规范管理服务,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做好农村土地承包调解仲裁工作。全区新增耕地园地流转面积1837亩,累计达到21762.6亩,其中耕地16193亩,园地5569.6亩,流转率达29.5%,同比增3.3%。

围绕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和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并组织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区7个乡镇48个村596个组的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20个村(居)的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试点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已累计界定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成员1628户4614人;18个试点村(居)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简称“三变”)改革同步启动,已有423户农户、1234亩土地、1115.33万元资金入股5家家庭农场和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承接主体;区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基本建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农委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2020年,按照“准确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省、市、区委部署,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1、做实生产基地。深入推进茶园建设,确保全年建设生态茶园5000亩,改造低产茶园1000亩,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5亿元。加快西溪南村蜂业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蜜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增加蜂农抗风险能力;促进蜂企与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合作,深度开发高品质蜂产品,力争全年实现蜂产业综合产值2.625亿元。扎实推进“菜篮子”建设,重点抓好临河、西溪南、石桥、丰北片等蔬菜基地,扶持20亩以上连片种植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10户,提高其生产能力;加强蔬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菜农从分散种植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逐步提高我区蔬菜基地的规模化水平;促进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促进基地发展。

2、做强经营主体。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从人才培训、技术支撑、融资贷款等方面予以倾斜,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全年新增土地流转1500亩;新发展农民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15家。加强推进示范合作社创建,引导推行绿色防控及标准化生产,申报无公害产品认证,致力以绿色带动发展,以规范放大效益,确保新增市级示范合作社2家和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

3、做优龙头企业。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加快技改扩能、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甲级队”和联合体,力争2020年全区培育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化“甲级队”新增1家、联合体3个。继续围绕茶、菜、蜂等优势产业,提升谢裕大茶叶、养生源蜂业、众望食品、“裕籽贵”茶油、竹艺轩雕刻等龙头企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积极培育和打造农产品品牌,出台奖励政策,加大扶优创牌力度,创新监管模式,全面提升品牌效益,努力提升综合产值和效益,实现规上企业农产品加工值达17亿元。

4、做靓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呈灵潜环线xx农事体验区建设,巩固与提升现有基地产业;指导复合经营基地管理,做好“稻鸭共育”基地相关服务,积极探索实施“稻虾共养”、“稻鱼共养”模式,加大特色经济作物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拓展全区特色产业种类,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增收目的。同时,扶持山泉鱼养殖户发展休闲渔业,增加山泉鱼产业效益,延长产业链。以东篱生态园、谢裕大茶博馆等为样板,鼓励打造集生态、文化和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5、做活农村资源。认真组织开展农村清产核资“回头看”工作,巩固完善区、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并积极组织农村产权主体进场交易,进一步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力争2020年新增“股改”和“三变”试点村(居)各15个,2020年实现全区48个村(居)“三变”、股改全覆盖。

6、做精绿色农业。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生态茶园改造提升、生态养殖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完善秸秆和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截至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稳定在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6%;力争“三品”认证经营主体达25家以上。

7、做好特色种养业扶贫。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提升、“四带一自”深化行动、贫困村“一村一品”推进三大行动,着力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实现特色种养业到户覆盖率达到80%以上,12个贫困村和570户自种自养贫困户特色种养业持续稳定发展,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村建设成“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业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每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每年为贫困村集体经济带来租金和分红收入2万元以上。

农委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一是扎实推进三项民生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全面完成18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和50名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认证工作,其中西溪南镇石桥村朱政利荣获“全省百佳新型职业农民”称号。农产品安全民生工程方面,全面完成洽舍、杨村2套农产品快速检测体系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奖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家,新发展绿色食品1家,再认证有机农产品4家。秸秆综合利用提升民生工程方面,1-10月,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3.3万亩,产业化利用近0.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89.76%。

二是及时有效完成交办任务。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启动并组织实施“两区”划定工作,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上图入库面积38000.85亩,其中油菜生产保护区28956.76亩;会同区国土局联合组织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工作,共核查各类塑料大棚2624个,面积1464亩;及时调整区农委权利责任清单,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制定《xx区农村集体“三资”整改工作方案》,并开展督查,强化农民负担监管,扎实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基础工作。

乡镇农委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一是积极抓好以小麦为主的午粮生产。认真实施小麦绿色模式攻关、小麦高产创建等项目,支持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模式攻关核心示范区、科技示范户、示范家庭农场等建设。同时,全县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掌握实情,指导农民搞好小麦田管,为小麦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经省科技厅专家组实产验收,县楚店镇后水波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区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为758.5公斤,为安徽小麦单产最高纪录。5月21日和26日,全省小麦产业体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现场会和农业部黄淮海小麦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现场会分别在召开,体现了国家和省、市对县粮食生产成绩的充分肯定。全县174.48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517.3公斤,连续六年小麦单产超千斤,单产水平也为全省最高。二是切实抓好以玉米为主的秋粮生产。为抓好玉米生产,全县早谋划、早安排,早布置,及早出台了《关于县2020年玉米生产的意见》,要求各地把扩大玉米种植作为夏种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核心任务来落实,通过扩大玉米种植促进秸秆禁烧工作,实现玉米种植和秸秆禁烧工作的“双赢”。全县广泛宣传、全面发动,宣传扩大玉米种植的意义,利用夏种之机,做好结构调整工作,先后制作横幅1230幅,制作游走字幕8条,制作专题节目5期,在电视台进行播放。以玉米绿色模式攻关和“吨粮田”创建、玉米(大豆)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为抓手,我县落实6个省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示范片(村、场)、4个县级绿色增产模式示范片(村、场)。为确保夏种质量,达到“以种促禁”的目的,县政府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对新型农机具叠加补贴及对玉米良种、统一播种给予补贴,合计补贴3851.8万元。通过强化措施,全县落实玉米面积137.6万亩,单产524.2公斤,总产72.13万吨。县“吨粮县”创建也顺利通过省、市专家组验收。

扎实推进规模养殖发展。围绕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年初既定的目标开展工作,大力推进生猪、山羊、黄牛、家禽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依托温氏、安欣两大集团公司着力打造八大养殖基地。全县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场近5500户,规模养殖比重达78%以上。预计全县肉蛋总产8.54万吨,比去年增长4.66%,县“生猪调出大县”通过认定。同时,积极做好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减排、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18家规模养殖企业畜禽粪便治理工程全部建成投运,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耳标植挂率、免疫建档率、免疫证明发放率、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5个100%,促进了我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一是围绕蔬菜、药材,积极发展特色经济作物,重点做好设施蔬菜生产,引导种菜大户或合作社(家庭农场)稳步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同时,加强蔬菜标准园建设,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预计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45万亩,新增设施蔬菜2万亩,中药材累计种植13万亩。二是积极发展高产高效粮食作物,重点是不断扩大优质麦和玉米种植面积,通过宣传发动,行政推动,并加大投入支持力度,2020年全县落实优质麦面积150万亩,落实玉米面积137.6万亩,全面优化了粮食种植结构。

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今年来,我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重点,把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来抓,我县农业产业化呈现出“主导产业趋于明显、基地面积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趋势。我县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97家。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3家,产值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进一步完善品牌建设规划,突出品牌培育重点,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各项工作。截至目前,我县累计完成农产品商标注册215个,其中省级著名商标5个。获得安徽名牌农产品5个。落实重点项目5个,分别是中荷植物工厂项目、鹏欣肉羊生产加工基地项目、温氏肉鸡养殖加工一体化项目、安徽徽源和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二期中药炮制自动化及在线监测(含仓储物流)项目、安徽黑娃炒货扩建项目。重点培育和扶持正宇、源和堂2家小巨人企业,已达到成功进入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的标准,积极帮助企业申请财政项目资金及贷款支持,帮助源和堂9月2日在北京新三板成功上市。同时,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开设农业板(四板),xx市7家龙头企业挂牌,其中县挂牌4家,分别为源和堂药业、正宇面粉、雪莲面粉和于氏挂面。依托温氏集团、正宇集团、源和堂药业、苔干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培训和示范带动,建成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12个。积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今年以来,我县在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积极谋划打造“两点三线”。“两点”分别是:西阳范蠡游客服务中心和石弓桃花岛休闲旅游中心;“三线”分别是:生态农业休闲旅游观光线、红色文化乡村旅游观光线和人文风情乡村旅游观光线。截至目前,我县创建省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分别是陈大兴华农庄和义门颐生园农家乐。正在创建石弓桃花岛休闲农庄和老子生态园。

大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重点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充分发挥我县农业五大主导产业的资源优势,特别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引进,及时调整思路,拓展领域,谋求策略,创新方法,多渠道多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我县累计在建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100个,总投资76.88亿元,累计到位资金59.46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3个,总投资16.31亿元,累计到位资金7.02亿元。新引进修正健康集团投资5亿元在县建设修正健康饮品产业园项目和中农批(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资6.6亿元建设皖北农特产品电商物流产业园项目,已正式签约,意味着修正集团和中农批正式落xx县,健康饮品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年产健康饮料3亿瓶,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皖北农特产品电商物流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皖北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园,成为县一大亮点。

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统领,继续推进楚店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陈大综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启动西阳综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义门沿涡循环示范区建设,取得了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基础设施装备显著提升、规模养殖迈上新台阶、高效特色经济不断突破、经营机制不断创新等显著成效。为确保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具体可行,2020年,我县委托中国农大进行了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编制,目前已完成终期方案编制。规划以农产品加工物流业为核心,围绕粮食、畜牧等基础产业及蔬菜、林果、药材、旅游等特色产业,以各乡镇为单位对产业布局及农田基础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划。

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委作为县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县相关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切实发挥了秸秆禁烧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组织人员,成立了一办五组,即县农委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办公室、资料组、信息组、技术指导组、资金管理组和宣传组,重点是结合实际,制定了午季和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责任追究办法、督查方案(包括分包工作)、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责任书、农机规范操作责任书、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离)田技术要领,以及至农民朋友、农机手、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并积极做好禁烧工作信息上传下达及工作总结的及时报送。同时,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田间,积极做好午季和秋季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工作,为全县秸秆禁烧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出积极贡献。

抓好农业科研及培训。积极抓好职业农民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重点是结合农事活动,广泛开展好广播、电视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发送技术明白纸、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巡回报告等各项技术培训工作,完成市下达任务培育职业农民280人。同时,我县农业科研又出新成果,我县培育的涡麦9号和涡麦182号分别通过省审定,进一步丰富了我县小麦良种资源。

积极开展农资执法。制定印发了《2020年县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方案》、《2020年县农资市场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和《2020年县种子市场监管方案》等,统一部署,强化执法监督,整体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开展“送法、送科技、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宣传活动,印发了农业法律法规小常识、怎样识别假劣农资等宣传材料,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科学安全使用农资;开展国家禁限用、高毒农药的宣传、检查活动,张贴、印发国家禁限用农药公告等,推介低毒高效的农药产品,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建立高毒农药销售专柜,实行实名登记销售制度,建立健全购销台账,实现可追溯管理;建设20个“放心农资示范店”,提高放心农资示范店的表率作用和放心农资的覆盖率;按照《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对全县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认真核查清理,确保我县良种生产合法化、规模化;开展我县小麦“一喷三防”农药全覆盖质量抽检和产品标签检查,所抽样品全部送检;严格按照《2020年县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方案》等方案的要求,以普查与集中整治、摸排与举报相结合的方式,对县城农资生产经营企业、批发市场、专业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对重点乡镇,重点区域、重点产品进行重点检查。我委共出动执法车辆217余台(次),执法人员1546余人次,检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生猪定点屠宰点等农资经营网点815户次,共抽取农资样品425个,立案29起,罚款10.18万元。

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协调、管理、服务的工作职能,切实加强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农委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积极开展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增强全体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提升。二是切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结合农委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责任,并加强注重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有效杜绝了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三是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做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大大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四是认真落实文明创建工作。对办公区、家属区和分包路段分包到人,定期进行检查和督促,较好地推进了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五是持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明确专人做好计生工作,确保了该项工作常抓不懈,落到实处。六是扎实做好综治和信访稳定工作。及时制定年度计划和宣传规划,按时参加例会,认真落实有关会议精神,有力地推进了综治和信访稳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乡镇农委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尽管经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差距。一是粮食生产压力大、生产成本增加,特别是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价格滑落,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农产品加工层次偏低,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多,具有优势的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小,农产品加工产值增幅较小,完成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任务仍然有较大困难。三是农业结构仍然单一,粮食作物面积较大,而苔干、蔬菜、药材、瓜果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少。同时,红芋、杂粮等传统高效特色粮食作物面积逐年下滑,影响了粮食生产效益。四是在畜牧养殖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点少量少、并随市场波动较大。养殖业趋向规模化发展,但发展速度尚不够快。五是是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由于投入、体制等原因,导致全县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率较低。六是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多,但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运作不规范。七是农业用地不足,主要表现在流转土地难协调,设施农用地、建设用地审批复杂等方面,影响项目落地。八是资金投入不足,一方面基层财政紧张,支持不力,另一方面以地发放的各项财政补贴大都是打卡发放,所有资金还是补到农户手中,惠农补贴不能落实到新型主体手中。同时,金融信贷门槛高,新型经营主体贷款融资困难。

农委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加大力度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一是继续推进农药集中配送。以农药集中配送示范网点打造和“生态美超市”建设为契机,创新废弃物回收模式,完善回收机制,截至10月底,完成配送农药销售额151.38万元,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约40万件,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肯定,焦点访谈和安徽卫视频道、经济生活频道等主流媒体相继作了宣传报道。二是继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10月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1.5万亩,全年预计完成12.5万亩;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1-10月全区有机肥推广应用面积5.8万亩,全年推广预计6万亩。三是继续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了8家养殖场的关停任务及14家养殖场的技术改造任务。新增的25家养殖场技改任务中,5家已完成,其余正在开工建设。四是持续做好增殖放流。在丰乐河岩寺城区、丰乐水库二坝、四村水库共投放鲢、鳙、草鱼冬片鱼种14.95万尾,利用鱼类生物链稳定水体生态体系,保护水资源环境。

严格执法规范农业市场秩序。一是开展农业投入品违法打击行动,1-10月份,共出动执法人员152人次、检查农资经营网点142家次、整顿市场37次。二是加大农产品抽检力度,不定期对市场水产品、畜牧产品和蔬菜进行药残随机抽检,产品合格率均为100%,有效地规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开展渔政“亮剑”行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重点水域管理,不定期开展夜间巡查,查处渔业违法行为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开展渔业执法23次,公安立案查处案件5起。四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包保组责任,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管。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