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创建党委书记汇报材料(热门17篇)

时间:2023-12-16 06:42:07 作者:飞雪

汇报材料能够帮助我们反思和检验自己的工作,找到不足之处并改进。汇报材料范文中展示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汇报方式和技巧,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和思路。

卫生乡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我们***市***镇位于***市西部,全镇总面积82.3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0.2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53万人,镇区人口2.2万人;22个行政村,镇区总户数4900户,设3个居委会。xx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260万元,人均收入408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900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把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贯穿小城镇建设始终,求真务实,创新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1994年**镇被吉林省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镇,1996年评为吉林省“十强镇”;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与发展试点单位。xx年被国家六部委评为全国重点镇。今年正重新申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与发展试点单位。

xx年两府合一后,镇委、镇政府大手笔抓环境卫生规划,大投入抓城镇基础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卫管理,大声势抓环卫宣传,组织机构和卫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完善,改水改厕和除害防病工作措施得力,干部群众环卫意识大为提高,城镇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优化,全镇形成了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社会氛围。目前,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超过99%,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1.6%;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镇区道路硬化率达8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20%以上。回顾近几年来的爱国卫生工作,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领导重视,全方位部署爱国卫生工作。

一是强化领导,广泛发动。成立了党委书记挂帅、镇主要领导、职能部门组成的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制定了《**镇镇区卫生管理制度》、《***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达标标准》,坚持落实到位,严格组织实施。党政一把手做到了每年年初定目标,工作过程定思路,关键问题定决策,疑难问题亲自抓。

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定期召开爱国卫生工作协调会,在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同各村、各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实际情况签订了爱国卫生工作责任合同,合同的制定力求切实可行,合同的执行坚持跟踪考核。

三是超前规划、持续发展。水、电、路立体规划;土地、人口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商业、住宅小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人文景点、公益设施统盘考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优美乡镇的整体效果。

二、强化投入,全面启动爱国卫生基础设施工程。

1、进一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有效实施污水处理建设工程。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指导部署,海山纸业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污水2万吨。二是合理实施环卫设施配套工程。投资300万元,拓宽改造了东放利民两路,将原7米宽路面拓宽至9米,重新铺设水泥路面13000平方米,完成暗排水管线1400米,新装路灯50盏,并将地上通信移入地下。投资7万元修筑站前北路两侧排水沟xx米。投资5万余元在各居民区新建厕所4座,使镇区公厕数量达到85座,人均公厕拥有量为290人/座。公厕保洁制度落实,蓄粪池有盖,粪便无满溢,无露天粪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投资18000元在主街增设了30个垃圾箱;投资1xx元,新上环卫车辆2台。投资5千元在主街主路,修建砖混结构垃圾箱11个。投资30万元,主要街人行道全部实现硬覆盖。三是创新实施垃圾清运和再利用工程。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垃圾处理场由头八石桥下迁至小南沟,有效改善了镇区形象。垃圾利用合理,镇西出口利用垃圾填埋覆盖后,铺设绿地xx平方米;站前路东侧部分垃圾回填,修建文体休闲广场近10000平方米。三是加紧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大搞植树造林,培育绿色景点。今年投资20万元,栽树、种花、植草,美化环境。还着力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大型休闲广场,完善了7个生态示范村和4个环境洁美文明小区。四是综合实施大环境整治工程。清理违章建筑和不规则牌匾,抓好河道整治,镇区环境面貌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2、以文明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环境硬件建设。近几年,共投资120万元,对东花园、河南、新泉、东胜、永胜、二泉眼、金星等村实施文明村建设。共铺修村路10000延长米,硬化边沟1.8公里,种植草坪5800平方米,修建凉亭5座,铁栅栏15000延长米,修砖墙200延长米,建标准化厕所272座,安装路灯8盏,草坪装饰灯4盏,在此基础上,克服资金不足等困难,重点对东花园村进行精雕细琢,努力把东花园五组建成一个高标准的文明小区。投资60万元,安装铁艺栅栏1000延长米,环村水渠水泥护坡500米。修路5000延长米,清理边沟1000延长米,铺设草坪xx平方米,曲桥1座,凉亭2个。三座朝鲜族风格的建筑与该村新居工程相结合,主体框架已完工。全镇共落实新居工程户71户,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30户建房任务。

三、建管并举,从严抓好爱国卫生工作管理。

我们按照《***镇镇区卫生管理制度》要求,加强了全镇环境整治管理工作,杜绝了乱搭盖、占道经营和乱摆摊现象,无污水横溢、垃圾乱倒现象。

1、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加大城镇管理力度。一是重新组建城管大队和环卫队伍,完善了环卫设施,对主街实施全天保洁,垃圾日产日清。二是对镇容镇貌管理做到严管重罚,彻底取缔了占道经营行为,依法清理各种违章建筑,对主街上的70余户近三千平方米的临时建筑全部拆除。三是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设立30余处垃圾禁倒标志,并制定违法违规处罚条例。四是加强了道路及附属设施的维护管理,设立了下水、路灯管护人员,定时定期检修。五是对占道经营及车辆停放的管理,新建了2处停车场,一处临时市场。彻底清除了马路市场及占道经营摊床、商贩。杜绝了机动车随意停放的现象,保证了道路畅通,秩序井然。为加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号召全民共同参与,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一是采取多种方式,对粪堆、垃圾堆、灰堆进行治理,使之远离水源和居民区。柴草垛以村组为单位合理规划,达到安全防火。近年来,全镇农村治理粪堆328个,垃圾堆303个,灰堆379个,柴草堆422个。二是改水改厕,改圈舍,除四害,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的生存环境,解决饮用水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新建户厕272个,公厕4个,改造户厕323个,公厕1个;打深井745个,改造圈舍226个,迁移27个。三是突出公路沿线环境整治这个重点,清理公路沿线厕所80个,柴草120垛,“三小五堆”270多处,广告牌匾60个,共拆除违章建筑xx余平方米。

3、实行专业科学规划,保证除害防病工作达标。每年以除四害规划和防病计划,科学开展除害防病工作一是按照国家规定规范鼠药和杀虫剂市场;二是要求食品、饮食行业“三证”持有率达到100%;三是要求各类饮食店严格遵守仪器卫生制度,实施专用餐具消毒,“三防”设施齐全;四是镇辖区内二年来食物中毒发病率。

四、常抓不懈,搞好爱国卫生宣传教育。

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爱国卫生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卫生意识的提高。发挥健康教育宣传栏、板报、图板的宣传主渠道作用进行宣传,在镇区主街道和重点村还设立了10多处永久性宣传标语,营造创建氛围。镇区5所中小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医院门诊设有卫生知识专栏;公共场所有明显禁烟标志;镇区无烟草广告。在全镇实行全民动员,倡导人人珍惜良好卫生环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初步总结开展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们决心,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继续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要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城镇卫生环境质态水平。认真实施卫生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加大卫生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城镇面貌。

二要继续强化卫生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卫生环境意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和企业业主环保责任宣传教育,加强对“三废”治理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卫生环境浸透教育从而,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要继续加强污染控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抓污染治理,不断削减污染负荷;促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四要继续加强环境管理,进一步增强卫生工作执法力度。勤于检查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勇于碰硬,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总之,我们决心以**省爱卫会对我镇卫生城镇创建工作考核验收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努力工作,为不断提高我镇的卫生工作水平,为把我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开放的现代化优美乡镇而继续努力!

***镇人民政府。

二00五年*月*日。

创建森林乡镇汇报材料

二o一o年五月。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地处经济高速发展、人口稠密、交通网络密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浙东旅游网络的中心节点,紧邻宁波市中心城区,到达宁波市区和栎社机场分别为10分钟车程,进入沪杭甬高速公路和同三线高速公路仅需10分钟。杭州湾跨海大桥2008年建成后,宁波进入以上海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区内资源丰富、风光秀丽,交通便捷,自古以来就是风景旅游胜地,一张美丽的“绿色名片”。区内有被郭沫若先生誉为“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东钱湖的开发建设,致力于把东钱湖打造成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长三角著名休闲度假基地、华东地区重要国际会议基地和国际性高端总部经济基地。经过这些年的开发建设,东钱湖业已成为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居住生活的理想之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湖、城市之湖、生态之湖、休闲之湖。

东钱湖镇面积134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230平方公里,人口4.53万,下辖36个行政村(其中马山、上水、青山、光辉、湖塘等五个村已拆迁并入社区)、4个居委会、5个社区,4个渔业社。全镇有森林面积11万亩,生态公益林5.3万亩,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植被种类三百多,生态环境优美,湖面开阔,岸线曲折,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苍郁,山地森林覆盖率92.4%。近五年来,区、镇两级投入绿化建设资金5.26亿元,用于道路绿化2.17亿元、公园绿化2.34亿元、村庄绿化0.15亿元、林相改造0.6亿元,仅今年投入资金就达1.8亿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省市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党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浙江省森林城镇为载体,以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大力实施“森林进镇、森林围镇”等一系列生态林业工程,着力塑造“碧水抱城、林茂花艳、建筑精巧、环境秀美”的森林城镇风貌。据统计,全镇森林覆盖率55.76%,城镇绿化覆盖率30%,绿地率35.5%,通道绿化率96%,河道农田道路绿化率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浙江省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标准,在全镇形成了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城镇森林化的城乡绿化格局。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体制机制,保障创森工作持续化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着力创新领导、管理、投入、管护四项机制,保障创森工作持续化,有效巩固了浙江省森林城镇建设成果。

1、创新领导机制。为加强对创森工作的领导,区管委会成立了创森工作领导小组,把创森工作作为近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镇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创森工作,实施了“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党群书记任副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创建浙江省森林城镇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抽调相应办公室同志组成工作班子,统筹指导协调全镇创森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定期研究解决创建中的重大问题。今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年初就出台了关于在全镇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召开全镇干部群众动员大会,通过宣传册、广电中心、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动,根据大、中、小村,分别设立了10万、8万、5万的考核奖金,同时环境整治督查小组每月不定期对各村卫生情况进行暗访,党、政、人大班子成员带班每季度分组对各村卫生情况进行大规模检查,把明察暗访的结果向全镇进行通报。镇党委政府把创森、环境政治工作列入考核指标,形成了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领导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全镇创森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创新管理体制。过去,我们的森林管理体制是城建办管镇区、农办管山林。在森林城镇建设中,我们越来越感到这种体制的弊端。为强化城乡一体绿化建设职能,我镇将农村绿化和城镇绿化管理职能合并,由政府出资500万元组建了东钱湖丽苑园林公司,公司现有工作人员23人,专业从事绿化管护,构建了镇村管理体系,从体制上,彻底改变了过去城乡绿化规划不协调、建管分离、职能交叉的现象,为浙江省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体制保障。

3、创新投入机制。为保证城乡绿化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在不断加大森林城镇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大胆进行投资体制改革,打破了过去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把城乡森林建设投资纳入镇财政统一考虑,年初预算资金6000万元。在投资方式上,采取政府财政预算安排、土地权属单位独资等多种途径筹措建设资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保障了创森工作的顺利推进。

4、创新管护机制。为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巩固森林建设成果,对古树名木实行分级管理和挂牌保护;全镇有护林员23人,按照分工,实行全天制巡山护林工作。近年来,投入资金120万元,建设森林防火林带30公里,强化了护林防火;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力度,近年来投入资金317万元,专门用于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巩固了森林城镇建设成果。

(二)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城镇建设生态化。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引领发展。我镇按照管委会提出了“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以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以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的总体思路,积极开展省级森林城镇创建。今年是我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冲刺之年,我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把森林城镇的创建看成是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探索深化林业生产和创森工作的理念、意识,“让森林走进城镇,让城镇拥抱森林”,“抓绿化就是抓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生态建设的重要理念。在创建浙江省森林城镇活动中,我镇正是通过发展理念的大创新,实现了城乡绿化面积的大拓展、绿化质量的大跨越和管养水平的大提升。

1、牢固树立抓创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打造优美环境作为城镇发展的第一资源来抓,把森林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拉动经济、建设宜居城镇的重要工程来抓。在制定规划时,充分考虑东钱湖产业特点,融入“绿色、健康、安全”理念;在创建过程中,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努力将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了旅游、房地产、酒店宾馆等产业快速发展,城镇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2、牢固树立抓创森就是抓民生的理念。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广大群众生活品质,一直是我们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城镇森林建设中,我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亲民绿化,广泛开展园林式单位、庭院(小区)、道路、公园等达标评比活动,直接在百姓身边增绿。通过实施规划建绿、腾地造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细胞工程,让广大群众“看到绿色、闻到花香、听到鸟鸣”,让东钱湖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营造舒心舒适的宜居环境,真正把生态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牢固树立抓创森就是抓特色的理念。特色是城镇的名片,是城镇的灵魂,有特色才能有魅力。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从东钱湖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气候地理特点和文化历史传承出发,因地制宜,走本地化的建设之路,确立了“突出东钱湖城镇特色、培育绿色文化景观、统筹城乡一体绿化、建设生态宜居名镇”的森林城镇发展定位。在森林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凸显“水”和“绿”两个主题,用遍布全镇的绿来美化水,以抱城的水来提升绿,彰显了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东钱湖特色”。

4、牢固树立抓创森,就是抓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的理念。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生态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文化丰富、品位高尚、管理先进等一系列的要求。生态环境是否5优美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指标,是前提条件,是硬杠杠,生态环境如果没过关的话,其它一切都是镜中月、水中花,是空的。我们全镇上下齐抓共管,大力营造爱绿、造绿、护绿的良好创森氛围,就是为了更加美化我们的生态环境,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打造奠定扎实的生态基础。

(三)创新战略举措,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

近年来,我们把创建森林城镇工作纳入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提出了以“三园”(森林公园、生态田园、休闲果园)为重点,以“一湖”(东钱湖)为主线,以“三网”(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防护林网)为基本面,以“森林进镇、森林围镇”为主体的创森战略布局,坚持点、线、面、体整体推进。

1、以东钱湖生态景观带建设为主线,着力打造湖滨生态长廊。我们依托“水”字做文章,围绕“湖”字绘蓝图,大力推进沿湖开发建设,精心实施沿湖布绿、依湖造林、围桥造景、设景建园、开辟绿洲等绿化美化工程,去年投资2300万建成了半山忆公园,公园总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3.8万平方米,种有香樟、梅花、马尾松等乔灌木1200余株,已成为我市集观光、休闲、亲水于一体的标志性旅游景点;08年始建的,以“回归自然”为主旨,以“运动休闲”为主体的环南湖岸线公园总投资17.6亿元,总长8.3公里,规划面积122.6公顷,计划种植乔木4.1万株、灌木332.9万株、水生植物136.8万株,草坪21.4万平米,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基本建成。为改善林种结构、美化山体,进一步发挥生态效益,我们对全镇沿湖山林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实施林相艺术改造。从2002年开始至今,我们累计投入改造资金6000万元,种植桂花、红豆杉、木荷等树种140万株,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沿湖景观带5000米,形成独具湖滨特色的生态长廊、风景长廊、文化长廊和休闲长廊,彰显了湖泊、森林、花园、精品建筑交相辉映的城镇风貌。

2、以“三园”建设为重点,丰富森林城镇文化休闲内涵。在“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这一思路的引领下,我们坚持城镇、近郊、远郊三位一体,公园、果园、田园三园共建,不断丰富森林城市文化内涵,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感受生态文化的广阔平台。一是建设城镇森林公园。我们紧密结合东钱湖厚重历史,深度挖掘史家文化和王安石、沙孟海、周尧等名人内涵,把历史文化融入到森林城镇生态文化建设中来。建设了福泉山景区、东钱湖南宋石刻公园、半山忆公园、绿野谷休闲度假园等森林公园,建立了奇奇田园、周尧昆虫博物馆、沙孟海书学院等3处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启动东方花博园、清泉庄园建设,另外我们规划新建马山、下水2个湿地公园,完善提高了公园的文化旅游、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功能,使之成为追寻东钱湖历史的绿色标识、学习生态文化的特殊窗口,致力提升森林城镇文化品位。二是建设近郊生态果园。注重发展近郊观光、采摘等森林休闲产业,建成前堰头村、陶公村的千亩杨梅园,下水的千亩优质桃园,旧宅、下王的千亩葡萄园,洋山、绿野村的千亩茶园等四大千亩休闲采摘生态果园示范区,促进了森林生态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建设远郊绿色田园。在远郊乡村,我们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建成了一批集认养、种植、休闲、观赏为一体的绿色田园观光区,如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奇奇田园,占地面积140亩;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清泉庄园,有红豆杉、薄壳山核糖等珍贵树种800余株等。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欣赏田园风光的好去处,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创收致富的好平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同时坚持“以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使他们有能力适应和把握这个致富平台。

3、以“三网”绿化为基本面,精心编织城镇绿网。我们以城乡道路、水系和农田为框架支撑,合理布局,统筹绿化,打造了覆盖东钱湖城乡的绿色林网。一是打造道路林网。东钱湖交通发达,区位优越,境内有71省道、鄞县大道、环湖道路、东钱湖大道等主要通道。我们坚持沿路造林,从06年起,投资2.17亿元,在主干道路建设了全长60公里、宽20到30米的绿色廊道;在连接城乡的道路上,高标准建设了近200公里的防护林和风景林带。二是打造水系林网。投资1100万元,在沙家垫、莫枝、方水、耷河、高钱等主要河渠两侧种植了杨柳、水杉等树木,建成了120公里长的防护林带,形成了林水结合的城镇生态系统。三是打造农田防护林网。坚持因害设防,经济效益和防护效能并重,投资150万元,在1.6万亩农田种植了水杉、柏树等树11万余株,建立了高标准的防护林网,营造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农田林网建设景观。

4、以“森林进镇、森林围镇”为主体,致力构建城镇生态屏障。近年来,我镇积极实施“森林进镇、森林围镇”工程,让森林走进城镇、走进村庄、走进学校、走进千家万户,致力构建一道道遍布东钱湖城乡的绿色屏障。我们把创森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城市绿化的理念延伸到乡村,在村庄建立休闲林、公园林等绿地,绿化美化庭院和村落,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全镇已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高钱村、象坎村2个,市级绿化示范村12个,如高钱村,近年来以绿色生态发展为主线,实施了高投入、高规格、高品位的新农村建设,紧密围绕绿色生态环保建设目标,以丰富生态内涵为核心,以完善绿色生态设施为基础,以增强绿色生态意识为辅助,以倡导绿色生态行为为保障,大力开展了各项绿色生态环保建设工作,全村森林覆盖率达44.3%,先后获得“宁波市园林式居住区”、“宁波市十大景观村”、“浙江省美丽乡村”、“浙江省生态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与此同时,按照“以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的指导思路,实施“村村建景、一村一景”工程,推进景中村建设,实现“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创建目标。今年预计投入5500万元对两个村进行景中村改造,目前已邀请杭州园林设计院启动规划设计,开展景中村试点工作。在镇区内有公园面积300余亩,城镇森林绿地达到1200亩,城镇绿地覆盖率30%,有宁波天益医疗公司、效始中学东钱湖分校等绿化先进单位。镇区内绿化在植物配臵上,坚持生物多样性、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经过不同配臵方式将树木、花草、地被、藤蔓等组成森林、绿地、花园、公园、广场等,形成乔灌花草搭配合理、风景林复层混交、点线面浑然一体的复合城镇森林生态群落。

二、工作体会:

(一)科学规划是创建森林城镇的关键举措。没有科学的规划,就不会有科学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把制定规划作为创森工作至关重要的环节紧抓不放,先后制定了《东钱湖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东钱湖林业产业发展规划》、《马山湿地公园建设规划》、《东方花博园建设规划》。在此基础上,聘请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科学编制了《东钱湖森林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为推进城乡一体的森林城镇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改革创新是创建森林城镇的根本动力。改革创新是不竭的动力。在森林城镇建设中,我们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臵权、确保收益权”为林权改革重点,大力推行大户承包造林、公司造林等形式,拓宽了造林投资渠道,激活了林业发展动力,取得了兴林富民的明显成效。目前,全镇非公有制造林面积达到1.8万亩,年产值达300万元,走出了“城镇增绿、社会受益、个人得利”的多赢发展路子,实现了森林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全民参与是创建森林城镇的基础力量。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基础在群众。人民群众既是创森的受益者,更是创森的主力军。为了充分调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我们利用广电中心、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宣传发动,编制了《东钱湖生态科普知识》,向全镇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免费发放1500余本。积极发动义务植树活动,特别是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等单位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开展了“护绿使者服务行动”、“春蕾护花保果行动”等一系列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活动。早在1991年我镇就被评为全国义务植树基地,20年来,每年有市级机关干部1000余人、近万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到东钱湖参加义务植树,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市长毛光烈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曾多次前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加多种形式的植树造林活动,营造“青年林”、“成长林”、“纪念林”等,累计植树55余万株,增加森林覆盖率3%,增加森林面积近6千亩,储材8千余立方米,种植经济林2千余亩,如韩岭杉木,前堰头杨梅年,横街葡萄,下水桃等。认建认养绿地、保护林木等活动蔚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全镇每年有4.13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和树木认养活动,尽责率达91.2%,营造了全民参与共建森林城镇、共享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城镇森林建设的征途中,我们种下的是花草树木,改善的是城镇生态环境,提升的是居民生活质量,收获的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我们深知,创建浙江省森林城镇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认真落实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坚持把城镇森林建设作为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高城镇品位、树立城镇形象、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常抓不懈,力争早日把东钱湖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名镇,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而贡献我们的力量。

乡镇平安创建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镇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与蒙阴、新泰接壤,辖30个行政村,1.1万户,3.7万人,总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万亩,其中果品面积2.8万亩,年产果品1.5亿斤,是享有盛誉的“果品之乡”,黄桃、葡萄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实现gdp3.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99元。

近年来,**镇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深入推进平安创建作为稳定工作的总抓手,不断强化治安防范,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全面落实“平安进万家”的各项措施,为构建和谐武台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连续二年获得省“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及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县“平安**建设‘三无’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回顾我镇平安创建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落实“四个到位”打造平安创建的坚实平台。

一是领导到位,确保有人负责。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各村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治安组织建设,健全了融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为一体的综治网络,各单位加强了内保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是宣传到位,确保入脑入心。重点对村两委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教育培训,有56人拿到了法律中专或大专文凭。每个村都建立了平安创建法制宣传一条街,全镇粉刷永久性固定标语380幅,制作法律宣传栏40余个,各类安全宣传块板240个,悬挂过街宣传帘240幅,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并采取宣传车、广播喇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平安创建的目的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上下联动千家创,万人防范保平安”浓厚氛围。

三是制度到位,确保有章理事。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并把“五五普法”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中,使这项工作达到党委有决定、人大有决议、政府有规划、办事有机构的“四有”要求。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了村、镇直各单位、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平安创建”活动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了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制定了考核奖惩细则,每月对“平安创建”活动进行检查,对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开展好的村、单位和企业,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在全镇通报批评,向党委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真正做到了分解责任,传递压力,确保条条有压力,块块有责任,上下有信心。

四是投入到位,确保有钱办事。党委、政府从“稳定也是经济效益”的思想和“花钱买平安、投入保稳定”的高度出发,确保了平安创建的经费投入和硬件建设。投资20余万元专设了平安创建办公室,并配齐办公设备和彩电、放像机、录音机等普法宣传设备。投资6万多元,在镇驻地建设了两条高标准立体化法制宣传街,喷制永久性法制宣传标语120幅,路灯杆上设置了铁制静电喷制双面永久性普法宣传牌500个,悬挂过街普法宣传布幅200余条。并每年按人均5角钱的标准划拨专项经费,由镇财政专户储存,确保平安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三大网络建设夯实平安创建的防控基础。

一是强化了信息监控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了稳定信息员、联络员制度,全镇共配有30名信息员、60名联络员。村每周由村支部书记主持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各村每周将矛盾纠纷情况向镇平安创建办公室上报,镇每半月召集各村信息员、联络员会议,信息员、联络员也可以随时向镇综治办、派出所报送各村可能存在的治安隐患和信访苗头。

二是强化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建设。加强了调解中心力量,做到了人员、制度、报酬三到位,并实行法庭向乡镇调解中心派驻指导员制度,设立民事纠纷调解庭,由仲村法庭3名法官和镇调解中心2名调解员组成,进行诉前调解,实现了化解矛盾走在诉讼前的目的,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答疑服务,真正让调解中心发挥应有作用。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配齐了30个村的126名调解队伍,利用村干部和无职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发挥民间调解优势,解决民间矛盾纠纷。对调委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镇调解中心,为解决问题赢得时间,真正织起了一张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调解网络。今年以来,全镇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未出现一起集体上访案件,民转刑案件大大下降。

三是强化治安网络建设。既让群众吃好饭,更让群众睡好觉,全镇30个村全部建立了治安联防组织,采取义务和适当补贴两种方式,全镇共组织300多人参与治安联防,并实行治安承包责任制、十户联防制、站岗巡逻制、邻村治安防范联动制管理,织密了防控网络,有效预防了各类案件的发生。在加强村级站岗巡逻的基础上,我们还以工作区为单位,分别成立了四个治安警务室。治安警务室由派出所工作人员担任警长,与派出所110报警系统联网,负责昼夜巡逻、堵截、治安、调解民事纠纷、重点人群管理、普法帮教、服务群众等工作,一旦出现警情,警务室能够及时出警,增强了警务工作快速反映和处置能力,真正实现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延伸。另外,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治安防控机制建设,构筑起多层面、立体化、全覆盖的高效技防网络。在镇大院及金融系统、邮政电信部门、学校、医院、商场等重点单位设置了12处电视监控,在主要路口和路段设立4处道路治安卡口、33个堵截点,1000多户电子报警器,增强了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基本消除了防范“盲点”,实现了重点单位、重点部位技防全覆盖,真正做到了硬件软件都有,确保软件不软,硬件更硬。

三、抓好“双基”建设,全面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深化“平安进万家”活动。家庭是最大的基础,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细胞组成的,只有将平安工作延伸到每个家庭,抓好群众基础,形成“人人关心治安、家家参与防范”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抓住平安创建的根本,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确立了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和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宣传教育为主线,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平安的“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思路,建立了从镇到村的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组织网络,开展了内容为平安意识、治安防范、矛盾调处、法律知识、致富技术、文明新风、安全知识进家的“平安进万家”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镇95%的家庭达到和谐文明户标准,为我镇成为省级平安乡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提高平安创建队伍素质。基层队伍是创建的最大保障,在警力和综治人员较少、稳定工作任务繁重的形势下,我们对稳定口的同志政治上高看一眼,经济上多补一点,既在政治上关心,又在生活上体贴。坚持素质强队伍,政治建队伍,大力加强队伍全方位建设,切实加大了综治干部使用和职级配备力度。在部门评议中,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妇联等单位的.满意率都达到98%以上,今年初,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党委、政府授予综治办、派出所为特别贡献奖,并颁发了奖金,使广大综治干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综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齐抓共管,形成平安创建的新合力。

平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努力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共建平安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一是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露头就打。通过开展春季严打、打霸治痞、打击“两抢一盗”等集中整治斗争,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主动进攻和高压态势,今年1-4月份,共发生治安案件10起,刑事案件7起,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42%和48%。二是抓好“八线治理”,集中解决突出治安问题。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就集中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组织精干力量,突出抓好打霸治痞、烟花爆竹、校园周边及网吧、农村、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出租车行业、盗抢机动车、商贸等“八条线”的治理,最大限度地封堵违法犯罪的空档和缝隙。三是开展系统创建,形成点线面互动新机制。坚持“系统抓、抓系统”,通过开展系统创建,全镇初步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平安创建工作新机制。四是加强安全管理监督,确保安全生产。深入普及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在单位建立安全生产台帐,责任到人。近几年,武台镇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总之,我镇的平安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个部门大力支持下,高点定位,零点起步,奋发作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有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平安创建工作中,我们将以“富**百姓,保**平安”为主线,科学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创建理念,向兄弟乡镇学习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向县委、县政府再交一份合格而满意的答卷。

创建森林乡镇汇报材料

韩桥乡位于淮阴区西南部,全乡现辖面积平方公里,共有8个村(居)、6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万。长期以来,我乡党委、政府在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构筑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集镇,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一直十分注重环境的保护,强化资源节约,珍惜大自然赋予的秀美风貌和独特环境资源,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自今年启动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以来,我乡干部群众热烈响应、积极参与并且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各级各部门的悉心帮助下,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我乡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全乡10.41公里水泥路面硬化;河西片10000亩低产田土地改造整理等一系列工作,加之,今年实施1050亩的钢架大棚设施化蔬菜,创建活动也推动了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镇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美化了村容镇貌,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强了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了乡镇生态文明水平,推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回顾开展创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以来的工作,我们主要的做法和成果如下:

一、领导重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定决策,疑难问题亲自抓。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我们及时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同各村、各厂矿企业签定了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制力求切实可行,坚持跟踪考核。三是强化规划,编制文本。组织力量编制了《韩桥乡环境保护规划》并报请乡人大批准实施。规划的编制体现在水、电立体规划;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生态住宅小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公益设施统盘考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优美乡镇的一流风貌。

二、常抓不懈,搞好环保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工作的好坏是创建工作成败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工作,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黑板报、标语横幅等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在乡内主街道、重点村、重点厂矿企业设立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努力营造创建氛围。二是组织专题活动。以乡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倡导全乡人民“人人关心环保,个个参与环保”。

三、强化投入,全面启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投入近100万元,扩宽建设王集路1公里,扩宽改造韩陈路600余米,扩建路面4500多平方米,铺设彩砖近1500平方米,新栽绿化树木1500余株,准备架设路灯12盏,改造路灯29盏。韩陈路的改造成功,将从根本上改变了韩桥集镇脏乱差的现状,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了集镇的品位,形成了示范商业街的格局。同时,建立建管并举机制。在集镇管理上,出台一系列制度,以和谐管理为本,以柔性操作为主。但在事关全局性、总体性的原则问题上,不循私情,敢于碰硬。今年来,我们共查处违规案件6起,强制拆除违章建筑12间,起到了处理极个别,警示一大片的目的。

四、乡村环保工程建设。

五、秸杆禁烧,净化大气,清洁田园。

今年以来,乡党委书记及时召开会议,布置工作,与8个行政村签发责任状,采取乡领导包村、机关干部包组、村干部包地块的方法,明确禁烧及清运秸秆的责任,同岗同责,同奖同罚,调动了各级各部门的禁烧积极性,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大好局面,乡秸秆禁烧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结合我乡实际,采取因地制宜方式,狠抓村乡绿化、通道造林和保庄圩绿化。绿化覆盖率、居民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均超过创建指标的要求。实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生态产业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功能布局,降低消耗,减少污染,集约利用,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过去的工作里,我乡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小差距。目前我镇乡有相当数量的村由于区位优势差、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生态环境低劣,在客观上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难度很大,在主观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创建任务还很艰巨。今后我们将以创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地工作,为不断提高我乡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我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开放的现代化优美乡镇而努力奋斗。

韩桥乡人民政府。

2008年11月20日。

信用乡镇创建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去年以来,我乡为进一步创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全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紧紧围绕“整治信用环境,争创信用乡”这一工作目标,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全乡金融秩序进一步好转,政府诚信度明显提高,农村信用环境全面改善。在此,我代表乡党委、乡政府和全乡各族群众,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乡创建“信用乡”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省验收专家组到我乡来验收指导工作表示诚挚的欢迎!现我将我乡创建“信用乡”的工作开展情况向验收组的领导和各位同志进行汇报。

一、乡情介绍

xx位于荔波县中部偏东北,距县城12公里。海拔700米,全乡国土面积为9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76亩,辖5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675户,总人口8013人,其中水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6%以上。工矿方面有煤矿5个,砖厂2个,加油站1个。3个亿的南华糖厂落户xx,目前已经建成,今年12月正式开榨。目前黔南州唯一的飞机场建在我乡境内。截止10月31日,完成原煤产销量11万吨,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1459万元,工业总产值11000万元,工业增加值4858万元,财政收入236万元。

二、信用乡创建工作的主要作法及成效

我乡创建 信用乡工作的主要做法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村支“两委”负责人为成员的“信用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职责,实行领导分工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协助抓的工作格局,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格局。二是创建力量得到充实。在稳定创建工作小组成员的同时,抽调一名干部充实创建小组力量,全面参与创建工作。三是网络得到健全。形成党委集中领导,工作小组具体实施,信用联社、信用分社等金融单位联动。四是乡政府提供财政资金20万元资金用于信用乡镇创建周转金,帮助农户偿还旧贷。

(二)加大信用宣传,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为让广大群众进一步认识“信用乡”创建的重要意义,自觉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一是采取动员会、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不断加大信用乡创建宣传力度。包村组干部与信用社职工一道进村入组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召开15次村民会议,广泛宣传创建“信用乡”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优惠政策等等。二是入户动员,确保群众知晓率达100%。同时对长期拖欠贷款的农户,包组干部与信用社职工入户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通过把道理讲明、意义讲透,让他们明白了信用农户、非信用农户、黑名单三类客户的区别。三是用典型事例激励群众广泛参与。我乡水捞村率先创建信用村,实现创建信用村后不仅贷款方便快捷,一年还少还利息20多万元,用水捞村的典型例证大力宣传,使各村群众真正认识到良好的信用就是一种资源,诚信就是资本,“信用是金钱”。树立了“要致富先当信用户”的理念,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

2

极协助信用社清收旧贷,把不良贷款清收任务纳入村支“两委”的工作目标考核之一,与各村签订了不良贷款清收责任书,落实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并按任务目标考核办法,在年终考核时给予相关奖惩。对在创建信用村成功的村奖励村委5000元,使村组干部在创建工作中肩上有压力、心中有动力、工作有活力,形成人人参与、层层共创的良好局面。实行各村书记、主任包大户,跟踪落实清收措施和进度,并将清收效果纳入各村年终综合考核。三是深挖潜力,攻坚克难。在创建的过程中,对困难大,指标达不到的村 ,乡领导入户进行了解,查找原因,帮助想办法。通过协调,化解了老贷款5户,收回本息10多万元。从开展活动到2012年10月31日,各村贷款按季结息率达90%以上,使xx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提前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信用乡镇创建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通过“信用乡”的创建,我乡的“信用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2年10月31日,全乡所辖5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已有3个村、24个组通过了验收评定为信用村(组),全乡总农户数1675户中应建党农户1669户,已建档1669户,建档面达100%,评定信用农户1669户,占总农户数的100%。各项存款达4161万元较年初增长126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3488万元较年初增长103万元(因今年企业归还贷款210万元),不良贷款余额167万元,四级不良贷款率为4.78%,各项业务实现一年上一个台阶。达到了“五增三减”的工作目标,即“增强政府公信度、增强农信社形象、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守信意识,增加贷款额度;减轻农民负担、减化信贷流程、减少贷款利息”。就现在我乡的贷款余额计算, 创建后利息优惠60多万元,就是信用社一年少收的利息,相当于给农民增收60多万元。而且贷款额度还不断在递增(最高额可贷20万元),群众得到信贷利率优惠也在不断增加,这种滚雪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三、信用乡创建工作的主要经验

在实施“信用工程”,打造“诚信xx”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三条主要经验:

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村党员在创建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即模范带头参与创建、带头履行信贷承诺、带头服务群众。同时,在创建活动中加强乡村干部、信用社职工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互动,凝聚党心、民心,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活动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在创建活动中为农民快速、便捷地办理贷款,及时解决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紧缺的资金,切实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创建活动要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就是把树立诚信农民、文明农民、道德农民、守法农民作为重要的内容。同时,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秩序,促进农村信用文化的形成。

四、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信用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创建活动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巩固难度大。信用贷款的主体是农民,而农业在我乡是弱势产业,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和市场冲击,巩固其信用按时还款难度很大,农户收益就会受到影响和损失,给小额信用贷款带来风险。二是群众的认识还有偏差,有待加强。三是创建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等。

实施“信用工程”、打造“诚信xx”是涉及农户切身利益的一项政策性强、创建难巩固更难的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乡党委政府必须锲而不舍坚持抓下去的民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抓好信用村 、信用组、信用户的巩固提升,使信用氛围发扬光大。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新的机制,把实施“信用工程”、打造“诚信xx”与基层组织建设、“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服务内容,使“信用工程”成为我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和“转、赶、超”的主力助推器,促进我乡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

信用乡建设是一项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实事工程,也是营造地方诚信环境、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具体行动。我乡自开展创建信用乡工作以来 ,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县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对照创建工作要求,扎实稳妥地推进信用乡创建工作,使全乡社会经济金融秩序进一步好转,政府诚信度明显提高,社会信用环境明显改善,信贷资金良性循环。

xx乡地处盘南山区,属纯农业乡,全乡经济收入以种植烤烟、生姜为主,全乡下辖11个行政村,人口20623人,面积114.56平方公里。自创建信用乡工作启动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我社扎实稳妥地推进创建工作,使全乡社会经济金融秩序进一步好转,社会信用环境明显改善,为我乡验收信用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的措施,确保信用村创建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党委政府专门下文成立领导机构,成立了以乡长xx为组长,副乡长xx、信用社主任xx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村支“两委”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信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合力抓的工作机制。同时,党委政府专门抽调xx、xx2名工作人员参与信用社农户评级工作,专门划拨资金1万元作为农户评级专项经费。为使争创活动落到实处,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创建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机制,按照各项活动的争创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到位,使争创活动目标到岗,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形成了上下一条心,各级一个声,齐抓共管的格局,使创建活动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信用乡镇创建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抓好宣传,营造声势

浓厚的创建氛围。三是典型带动,我们把那些创建工作认识高、行动快、效果好的“打碓窝”等村的经验作法,通报到各村,通过先进带后进,先进激励后进的办法,形成全乡创建工作“比”、“学”、“赶”、“超”等竞争态势,推动全乡整个创建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狠抓措施,务求实效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牢牢抓住信用等级评定关键环节,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力求实效的原则,大力推进创建工作。

般”级信用农户669户,“等外”级79户,共入户调查信用村11个,入村率达100%。截止2012年8月31日,各项贷款余额3397万元,其中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100余户,贷款余额2683万元,重点支持了传统种养殖生产,烤烟生产支柱产业。目前,全乡依靠信用贷款先后发展烤烟和生姜、辣椒等农产品,大量信用贷款投放有利推动了全乡农业生产,既增强了发展后劲,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现阶段我社正完善各村的所有相关资料,迎接市委督查组的检查,督查过后我社将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确保检查组的顺利验收,希望乡党委、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支持协助:

一是继续给予人力协助。政府抽调来参与农户评级的2名工作人员在验收完之前不能撤走。

二是从督查过后,大检查验收之前,希望乡党委政府先组织督查农户知晓率是否达100%。

三是县联社给予的经费远远不足,望政府给予经费支持。 四是希望政府在车辆方面给予协助,用于下村收集资料等工作。

五是请各村按时收取信用农户相关资料交予信用社,用于资料归档。

清醒的看到,与上级要求相比,与其他兄弟乡镇相比,与全乡人民期望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将积极借鉴先进乡镇工作经验,深入开展信用村、信用农户的等级评定工作,加大信贷支农投入,大力组织资金和加大清收逾期贷款的还款力度,努力将各项工作做好做细做实,为促进xx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作出积极贡献!

xx信用社 二0一二年九月十三日

卫生乡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我们***市***镇位于***市西部,全镇总面积82.3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0.2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53万人,镇区人口2.2万人;22个行政村,镇区总户数4900户,设3个居委会。2003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260万元,人均收入408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900元。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把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贯穿小城镇建设始终,求真务实,创新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1994年**镇被吉林省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镇,1996年评为吉林省“十强镇”;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与发展试点单位。2004年被国家六部委评为全国重点镇。今年正重新申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与发展试点单位。2000年两府合一后,镇委、镇政府大手笔抓环境卫生规划,大投入抓城镇基础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卫管理,大声势抓环卫宣传,组织机构和卫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完善,改水改厕和除害防病工作措施得力,干部群众环卫意识大为提高,城镇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优化,全镇形成了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社会氛围。目前,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超过99%,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1.6%;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镇区道路硬化率达8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20%以上。回顾近几年来的爱国卫生工作,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领导重视,全方位部署爱国卫生工作。一是强化领导,广泛发动。成立了党委书记挂帅、镇主要领导、职能部门组成的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制定了《**镇镇区卫生管理制度》、《***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达标标准》,坚持落实到位,严格组织实施。党政一把手做到了每年年初定目标,工作过程定思路,关键问题定决策,疑难问题亲自抓。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定期召开爱国卫生工作协调会,在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同各村、各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实际情况签订了爱国卫生工作责任合同,合同的制定力求切实可行,合同的执行坚持跟踪考核。三是超前规划、持续发展。水、电、路立体规划;土地、人口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商业、住宅小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人文景点、公益设施统盘考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优美乡镇的整体效果。

二、强化投入,全面启动爱国卫生基础设施工程。

1、进一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有效实施污水处理建设工程。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指导部署,海山纸业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污水2万吨。二是合理实施环卫设施配套工程。投资300万元,拓宽改造了东放利民两路,将原7米宽路面拓宽至9米,重新铺设水泥路面13000平方米,完成暗排水管线1400米,新装路灯50盏,并将地上通信移入地下。投资7万元修筑站前北路两侧排水沟2000米。投资5万余元在各居民区新建厕所4座,使镇区公厕数量达到85座,人均公厕拥有量为290人/座。公厕保洁制度落实,蓄粪池有盖,粪便无满溢,无露天粪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投资18000元在主街增设了30个垃圾箱;投资12000元,新上环卫车辆2台。投资5千元在主街主路,修建砖混结构垃圾箱11个。投资30万元,主要街(路)人行道全部实现硬覆盖。三是创新实施垃圾清运和再利用工程。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垃圾处理场由头八石桥下迁至小南沟,有效改善了镇区形象。垃圾利用合理,镇西出口利用垃圾填埋覆盖后,铺设绿地2000平方米;站前路东侧部分垃圾回填,修建文体休闲广场近10000平方米。三是加紧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大搞植树造林,培育绿色景点。今年投资20万元,栽树、种花、植草,美化环境。还着力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大型休闲广场,完善了7个生态示范村和4个环境洁美文明小区。四是综合实施大环境整治工程。清理违章建筑和不规则牌匾,抓好河道整治,镇区环境面貌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2、以文明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环境硬件建设。近几年,共投资120万元,对东花园、河南、新泉、东胜、永胜、二泉眼、金星等村实施文明村建设。共铺修村路10000延长米,硬化边沟1.8公里,种植草坪5800平方米,修建凉亭5座,铁栅栏15000延长米,修砖墙200延长米,建标准化厕所272座,安装路灯8盏,草坪装饰灯4盏,在此基础上,克服资金不足等困难,重点对东花园村进行精雕细琢,努力把东花园五组建成一个高标准的文明小区。投资60万元,安装铁艺栅栏1000延长米,环村水渠水泥护坡500米。修路5000延长米,清理边沟1000延长米,铺设草坪2000平方米,曲桥1座,凉亭2个。三座朝鲜族风格的建筑与该村新居工程相结合,主体框架已完工。全镇共落实新居工程户71户,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30户建房任务。

三、建管并举,从严抓好爱国卫生工作管理。我们按照《***镇镇区卫生管理制度》要求,加强了全镇环境整治管理工作,杜绝了乱搭盖、占道经营和乱摆摊现象,无污水横溢、垃圾乱倒现象。

了道路畅通,秩序井然。为加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号召全民共同参与,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一是采取多种方式,对粪堆、垃圾堆、灰堆进行治理,使之远离水源和居民区。柴草垛以村组为单位合理规划,达到安全防火。近年来,全镇农村治理粪堆328个,垃圾堆303个,灰堆379个,柴草堆422个。二是改水改厕,改圈舍,除四害,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的生存环境,解决饮用水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新建户厕272个,公厕4个,改造户厕323个,公厕1个;打深井745个,改造圈舍226个,迁移27个。三是突出公路沿线环境整治这个重点,清理公路沿线厕所80个,柴草120垛,“三小五堆”270多处,广告牌匾60个,共拆除违章建筑2000余平方米。

僧楼镇创建文明和谐乡镇汇报材料

峪口镇位居县城南部,共有32个行政村,近2.5万人。境内有四户(新星冶炼集团、金辉瑞龙集团、吕梁市祥农食品有限公司、辽源煤业有限公司)重点企业,是方山县企业重镇、经济强镇。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镇”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文明和谐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民计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取得了一定效果,特别是今年三项整治工作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现就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镇域经济不断发展。

在、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不断开拓创新,经济建设实现了较快发展,改革、发展、稳定整体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截止10月份,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9.6亿元,同比增长21.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4237万元,占全年任务的96.7% ;全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4亿元, 创利税2.3亿元,解决1.8万人就业;完成招商引资内资2500万元、外资50万美元,实现固定 资产投资9.7亿元;发放城镇、农村居民低保金628.48万元,发放各类救灾款、定补、定救资金及政策补贴资金26831人次、908.6万元。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民生工程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产业优势,建成了一批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工程,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基本实现了群众增收、财政增长、社会稳定的目标。

1、工业经济

这些指标的实现,为镇域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农业经济

今年以来,我们紧盯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不断加大在建项目的推进速度和签约项目的落实力度,促进了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到目前为止,其完成项目建设投资3700万元,有5个新项目进入了县项目储备库,完成招商引资内资2500万元、外资50万美元,占全年任务的76%,确保今年全镇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僧楼镇创建文明和谐乡镇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卫生乡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精选_

今年来,卫店镇紧紧围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文明集镇创建的会议精神,以把卫店建成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科学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明星乡镇”为奋斗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检查督办,建立长效机制,大力开展文明集镇创建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促进集镇功能、乡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思想统一,强组织领导。

集镇整体面貌和建设水平代表着一个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反映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状况;文明集镇创建上级有要求,群众有愿望,我们有信心。2月8日,我镇率先召开了文明集镇创建动员会,镇直部门负责人、全体机关干部、相关村支部书记参加了会议,会上下发了《卫店镇2012年文明卫生集镇创建工作方案》,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增强干部文明卫生集镇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成立了由书记任政委,镇长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委员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强化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创建格局,把创建责任落实到每名干部每个部门,形成“党委领导,干部主抓,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的工作局面。

二、抓宣传发动,促全民创建。

我们狠抓创建宣传,积极营造氛围。一是借助县电视台大力宣传我镇文明创建的工作举措、各项活动和先进典型,让文明创建家喻户晓。二是深入到户宣传。我们印发了《文明卫生集镇创建工作公告》、《致全镇居民的一封信》、《机动车主须知》、《告小摊贩的一封信》等宣传单5000余份,到户宣传,号召全镇居民共同参与,建设宜居卫店。三是标语宣传。在镇区主要干道上,新设固定标语宣传牌60余块,镇直单位责任包保牌上墙18块。四是充分发挥监督员作用。实行五户联保制度,每五户推选一名中心户长,并聘请18名文明卫生监督员,起到宣传发动及监督作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三、抓部门责任,促重点整治。

镇创建指挥部组织职能部门实行联动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党政综合办负责后勤保障和协调;规划建设办做好规划和各项具体工作,督办各路段卫生情况;工商所重点规范户外广告牌摆放有序,个体户不得占道摆摊,要求必须在店内经营;派出所整顿车辆乱停乱放;国土所整治建筑垃圾和乱搭乱建;卫生院负责村民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传染病预防措施和能力。截止目前,镇创建指挥部组织职能部门联合行动5次,专项治理3次,着力解决了集镇垃圾乱扔乱倒、商棚乱搭乱建、摊点乱摆乱放、广告乱贴乱画、车辆乱停乱靠等突出问题。

四、抓资金投入,强保障到位。

镇党委政府着眼长远,克服诸多困难,整合资源,增加投入,下决心解决一些基础性问题,为创建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一是完善硬件设施。投入10余万元新增标准化垃圾清运车1辆,投入7.8万元新置标准化垃圾桶200余个,投入17.8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6盏,投入5.2万元在国道及镇区主干道两旁种植樟树1040株。二是落实工作人员及经费。镇规划建设办由4人组成,具体负责创建活动工作安排;镇区共有“三路两街”(南凤路、建设路、发展路、昌盛街、商贸街),分责任路段聘请环卫工人12人,落实待遇经费15万元。三是以集镇为重点,向村、组延伸,深入推进创建活动。在集镇范围内有卫店、饶河、李河和武河村,党委政府每村每年拨付环境治理经费1万元,镇其他各村每年环境治理经费0.5万元;另投入23万元,将位于镇区内的饶河村2组门口塘打造为高标准、高起点、高规划的景观塘。促使各村积极参与到文明创建活动中,做到村容整洁、亮丽,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味。

五、抓建管并重、促长效机制。

创建文明卫生集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狠抓集镇整治的同时,我们注重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不断探索创建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加强规划,保证有序发展。我们积极做好集镇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完善过程中着力编制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供排水、集贸市场、幼儿园、居民小区等控制性详规,确保镇区建设工作科学、合理、有序发展。二是强化责任,加强督办,着力提升管理水平。我们细化了责任路段,每路段明确责任人、包保单位,设立公示牌,接收群众监督,环保工人也分段到人负责清扫,镇城建办工作人员每人每天负责检查分路段卫生。同时,镇抽调6名县、镇人大代表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检查专班,对十八个责任路段及该路段包保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不定期抽检,做到每周一讲评,每月一评比,每季一小结。并对考评成绩及时通报,实行效能问责,进行责任追究,把考评结果作为年度单位行风评议满意度测评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整合资源、强化城镇经营理念。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农民主体,整合资源,规范建设,探索了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以镇区所在地卫店村为中心,集中100余亩土地,盘活集镇土地资源,建设花园式居民小区。小区建成后,将有效改善集镇环境面貌,增强集镇功能,加速城镇化进程,使广大农村居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

我镇文明卫生集镇创建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愿望还有很大距离,要做好文明创建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也是当前工作的重难点。

一是进一步解决群众思想认识不足,创建意识还不强的问题。通过前期的广泛动员,群众思想认识得到了很大提升,但离全民参与有一定的差距。有的群众认为创建工作是党委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少数干部认为创建工作是创建办的事情,自己只是配合,主动性不强,工作滞后。目前最突出的是群众自管门前,没有发挥出以点带面的广泛带动作用。我们还有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促群众的自觉自愿行动。

二是进一步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文明卫生集镇创建是一个长期工作,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乡镇财力有限,对于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困难。创建工作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投入等,我们还要想尽各种办法筹集资金,力争资金投入能确保长远发展。三是进一步解决长效机制的问题。现在我们建立了一些制度,落实了人员,划分了责任,进行了检查督办,这些管理机制还必须长期坚持,不能“打一天鱼,晒一天网”,还要探索一些管用的更好的办法。在此,我们恳求上级领导及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文明集镇创建的关系支持力度。

一是继续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创建宣传,提升群众创建意识。二是加大项目倾斜、资金支持力度。三是多到乡镇检查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码头李镇对秋冬季造林绿化工作高度重视,把造林绿化工作作为调优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业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全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一、造林绿化工作基本情况我镇2012年秋冬季需植树1179亩,共13万株,涉及22个村。其中省道郑昔线全长12公里,需植树6.1万株,共计660亩,涉及付官、西方等9个村,赵码线全长5.9公里,需植树3.9万株,共351亩,涉及邵村、西宋庄、韩马3个村。截至目前,全镇共动用各类机械420台次,出工3700人次,共清理棉柴600多亩,郑昔线、赵码线的清场工作全部完成,挖树坑10万个,植树7万株。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组织到位,贯彻迅速。在全市造林绿化动员大会后,我镇连夜制订了《码头李镇2012年秋冬季绿化造林实施方案》,并与10月31日在全市率先召开了由全体机关干部和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参加的动员大会,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挂帅,镇长任指挥,分管副职任副指挥,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镇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各责任区工作组长,镇包村干部包点指导。并成立考核组,督查指导各阶段工作落实情况,保证栽植质量及成活率、保存率。林业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包片、包点坐镇指导,确保造林工作进度和造林质量。

会后各村都随即召开了班子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明确了村班子成员分工,形成了副职包片、一般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二)责任具体,加快进度。镇政府与各片签订造林绿化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长为植树造林直接责任人,包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具体责任人。各片与村、村与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和林木管护协议书。在具体工作中,各村党员、干部全部参加,并进行了任务分工,每村都有3个小组,每组都有2名村干部带队,成员内至少有2名党员,一组进行土地丈量和界限划分,一组入户与群民签订协议,一组联系造林机械,做到所有工作都往前赶,签订一份协议,清理一块场地,以先进带后进。

示范村付官是典型的农业村,此次造林任务260亩,是全镇任务最大的村,造林用地涉及到耕地多、农户多。前期造林用地落实是最大的任务和难点。为做好这一工作,两委班子首先通过广播,宣传了上级政策,随后入户进行走访发动,取得了大部分农户的支持,但仍有个别农户不同意。镇村两级干部连续三天利用晚上的时间通过召开班子会、农户代表会,协商解决办法。在做农户工作的同时,已落实地块开始进行地面附着物清理和平整,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让这些农户认识到植树造林是大势所趋,终于将所有地块都落实到位。

(三)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在植树造林的全过程做到“三有”:一是做到有声势,通过广播、会议、入户走访等形式,在党员干部、群众中广泛宣传此次绿化造林的各项政策,最终落实了造林用地,平均每天有400多人次奋战在植树一线。二是有标准,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苗木、统一施工,机关干部都到一线分包路段,严把场地清理、挖坑、苗木购置、栽植、涂白等各个环节,使所植树木都做到了横看成行、竖看成列、斜看成线。特别是把好苗木选购关,对于胸径达不到5公分和3公分的树苗一律退回,对栽植质量不合格的一律拔掉重新栽植,有2个村进行了退苗和重新栽植。三是有精品,我镇将郑昔线的付官村、赵码线的宋庄村作为所在路段的示范点。特别是付官村行动快、力度大、标准高,我们多次组织其他村干部来观摩,带动了全镇造林绿化的进度。

(四)落实产权,重罚重奖。对造林用地涉及农户逐户逐地块进行走访,坚持不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实行大户承包、联户承包等机制,明晰树木产权,让承包者吃上定心丸,调动管护积极性,确保树木成活率、保存率。我镇拿出部分资金对植树人员进行奖励。为确保新树存活率达到90%以上,镇政府制定了林木管护办法,明确待上级验收时,对新栽林木存活率低于90%的村,扣发支书、村主任两个月工资,缺一棵除进行补栽外,罚村100元。除市补贴外,镇政府对完成任务突出的村进行二次奖励。

为提高存活率,每个村还配备了2-3名林木管护员,与种树户签订管护协议,同时派出所、巡防队进行24小时对重点村、路段加强巡逻,严查毁林案件。

镇位于达州主城区西南方向的州河岸边,离市中心8公里。全镇幅员面积84.2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23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1670人(其中城镇居民30000多人),拥有耕地面积2.57万亩,森林面积2.04万亩,城镇建成区面积3.05平方公里,是达州机场和xx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所在地,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襄渝铁路纵贯南北,州河航运通江达海,河市机场飞向全国,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交通便利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是xx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近年来,在市县的领导下,河市镇立足本镇实际,结合镇情,围绕“思想促镇、文明构镇、科技兴镇、教育强镇”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现将近年来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制完善,创建工作组织保障有力。

(一)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乡镇工作作为提升乡镇形象、改善乡镇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创建过程中,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建市级文明乡镇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做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要通过文明创建,让处处存在好环境,家家过上好日子,天天感觉好心情,人人具有好身体,让人民群众感到幸福、感到自豪、感到希望、感到力量。

(二)机构健全,措施过硬。提出创建市级文明乡镇的目标后,我镇立即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邓林先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同时,将镇辖区内的工商、派出所、建管、国土、社区、医院、学校等相关部门领导纳入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日常事务,并且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河市镇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在会上,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强思想、重行动、出成绩”的创建工作方针;同时,向参会的各部门、各社区强调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提出要将创建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将创建效果与部门领导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教育、惩戒、激励三管齐下,确保了“一个目标干到底,一种声音喊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三)体制完善,管理精细。围绕场镇的长效管理,我镇积极探索建立了联创联建、综合执法、居民自治“三位一体”的场镇管理长效机制,为场镇创建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联创联建,即镇党委、政府包片领导挂包社区(村),镇机关干部及镇级部门挂点社区(村),督促社区(村)抓好工作落实;综合执法,即实行环境文明、场镇管理、场镇绿化、以及建管、工商、派出所、文化、国土、学校等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的综合执法,将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实施处罚等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无缝隙全覆盖、无空档全天候”管理。居民自治,即每个社区均成立了居民自治理事会,建立了文明社区创建协调会,制订了社区居民公约、社区社会治安、社区文明环境等自治措施,将文明乡镇创建工作融入广大居民的工作、生活之中,把场镇管理和创建工作转化为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目前,整个河市镇有文明劝导员200余名。

为实现场镇的精细化管理,我们建立了“环环相扣、月月考评、上下呼应、规范高效、开放创新、日清日洁”的创建工作运行机制。一方面我们从倾听居民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入手,开设了创建投诉热线(3531100),定点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又从发现问题入手,镇政府成立了以治理办为主的创建巡查组。巡查组每天对辖区进行全面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查清责任主体,督促解决问题,并将梳理分类的问题及时上报党政领导。镇党委、政府领导就发现的问题指定专人进行分类梳理,及时将问题分派到各职能部门处理。各职能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就本部门的问题迅速解决,对未按时解决的,镇创建办进行通报,从而实现了由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问题的根本性转变,做到了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创建工作活力永葆生机人民群众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更是文明创建活动的源泉和活力所在。真正永葆创建生命力的长效机制是以居民自治,让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自觉参与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无穷的创造力。为此,在创建工作思路上,我们明确提出了“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居民为主”的指导方针,坚持把宣传发动当作首要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人人创建的良好氛围。

(一)级级带动。镇党委书记、镇长等领导经常深入背街小巷、单位社区,走访群众,进行调研,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走上街头检查文明,并组织现场办公。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辖区内县、镇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对爱国文明和创建工作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同时,镇党委、政府领导带头参加各阶段的集中性创建活动,既当组织员,又当战斗员,还当宣传员。在镇领导的带动下,我镇创建工作一次次升温,一次次掀起高潮。

(二)层层发动。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动员会,号召全体居民积极投身创建活动。镇党委、政府还在河市广播站以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创建宣传标语;并要求各部门、各社区均设立宣传教育栏,并定期更换内容。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特别是近年来的创建工作,给河市镇带来了巨大变化,使全镇上下对创建工作形成了共识,产生了共鸣,达成了共为。

(三)部门联动。为治理一些“老大难”问题和场镇管理顽疾,在综合执法和联创联建的基础上,城管、工商、派出所、建管站等执法单位经常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实行联合整治,有效地解决了一系列难点问题。

(四)社会推动。一方面镇政府组织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展“知荣辱、革陋习、树新风、清五清、治五乱”等活动;另一方面学校、社区及各类企业纷纷为创建工作献计献策、建功立业,如:开展“文明劝导”、“争当文明使者,争做创建主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

三、以人为本,教育为先,居民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一)健康教育深入开展。我镇创建市级文明乡镇工作始终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为重点,以创建安全文明健康社区(单位、医院、学校)为载体,积极推进场镇健康教育活动,真正把“健康理念”转变成居民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一是行业健康教育得到加强。以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等为重点,做好学生健康行为教育,在学校坚持开设健康教育课,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控烟、环保、健康行为等方面的知识。二是社区健康教育不断深入。以需求为导向,以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及县级有关部门服务为依托,以家庭为单位、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为重点人群,把健康教育与居民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健康知识专题讲座。比如今年县妇联就在我镇召开了“关爱生命、健康母亲”专题知识讲座,并在我镇开展了洁美家园评选活动。

(二)精神文明长抓不懈。“场镇美不美关键看素质”,“种树培其根,育人养其心”。引导居民树立文明意识,养成良好文明习惯,是我们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镇政府一直号召全体学生和居民倡导文明新风,在社区组织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四进’(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公共场所)”、做合格小公民“五小”(家庭小帮手、社会小标兵、文明小主人、环境小卫士、生态小使者)、“小手牵大手、创建路上一起走”等活动;并广泛开展了“讲社会公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讲职业道德,在单位做个好职工;讲家庭美德,在家庭做个好成员,讲学习品德,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四讲四做”公民道德活动,以及创建“五好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居民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四、加快步伐,发展经济,奠定创建工作物质基础。

经济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重中之重。只有物质文明发展好了,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可能;只有镇域经济发展强了,创建工作才有基础。我镇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推进经济发展,为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一)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危机,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经济建设面临极大挑战。我镇充分解读党和国家有关政策,适时提出建设“工业强镇、交通重镇、旅游新镇、文化大镇”的发展目标,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危机。农业方面,苎麻种植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较大,我镇一方面积极鼓励农民实现多元化种植,分散压力,一方面积极寻找新项目、新品种、新方法降低苎麻种植成本,为农民减负;工业上,我镇从政策、手续等方面积极为镇内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共度危机,共谋发展,积极促进智鹏麻纺的恢复投产,以达到以工带农的目的;商业上,积极规范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经营秩序,狠抓招商引资,力促商业兴盛。

(二)主动积极配合,抓住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园区建设。

大部分位于我镇的xx市化工园区建设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会。我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合市县建设工作,切实推进化工园区建设,积极为园区找项目、引投资。园区建设一方面解决了我镇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一方面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为我镇建设工业强镇提供了有利时机。

(三)做好其他方面的经济建设工作,实现经济全方位发展。

襄渝铁路复线建设、达州环城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均经过我镇。我镇花大力气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积极解决相关问题,为工程建设减少障碍。

乡镇学校信息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调研组领导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也请领导们多提宝贵意见,促使我乡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李天乡辖14个村,全乡总人口36497人,辖区面积10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7公顷,其中回族村5个(李天木村、自来屯村、北阁村、孙庄子村、吕楼村),回族群众3589人,清真寺5座。

两年来,我乡按照文明单位“五个一”要求,在“一堂”“一队”“一牌”“一传播”“一桌”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结合“一服两提三抓”(服务沧东经济开发区借势借力发展李天木;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和职业技能;发展抓项目,和谐抓民生,保障抓党建)的工作思路,推进“厚德有为”系列活动提内涵,惠民实事台账明责任,加快了文明和谐新乡村建设步伐。财政收入从20xx年的3705万元,到20xx年完成了4163万元,同时群众的幸福指数也大幅提高。

一、规范厚德机制,打造实干型干部队伍。

落实县委政德要求,深入推进有序、有为、有力基层党委建设,精心打造“谋事、干事、成事”的乡村干部队伍。一是强引领。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周五例会学习制度,邀请学者教授来乡授课,对乡村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与乡村干部现场沟通交流,解答疑惑。目前已举办专题培训5次,培训乡村干部600余人次;购置《党政机关应用文写作》、《现代交际礼仪实训教程》、《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等优秀书籍200余册,发出“日读一文、月读一本、月写一文”读书倡议,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撰写读书心得,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学习外地先进经验,7月份,组织乡村干部45人到山东省学习考察新民居建设、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二是抓规范。研究制定《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党委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村“两委”班子议事、决策、监督细则》,从制度层面约束乡村干部规范用权、科学执政。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村级招待费、出租费限额管理办法》,印制村级招待费审批卡,规范了村级财务。针对个别村争公章或争签字问题,实行“人章分离”,经支部书记、村主任签字后,由持章人用章。推行“两述、三评、三审、四公开”工作机制,即村班子向村民代表会述职,村代会向村民述职;村民代表评议村班子,村班子之间互评,乡机关站所评议村班子;村代会对村“两委”班子审发展思路、审实事台账落实、审村级财务;对评议结果公开、年度已办事项公开、下一年度承办事项公开、乡村财务单项公开。印发《村干部应知应会及办实事台账工作手册》,明确农村计生政策、粮补等18项具体政策和工作程序,解决了农村干部不懂政策、不会办事的问题。三是硬保障。乡村干部到市到省跑项目、争资金,乡里出车、出经费,项目资金落地,配套相应比例扶助资金。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支持乡村干事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强化激励奖惩,制定《村“两委”班子工作管理考核办法》,分别设立4800元、3600元、2400元三个等级年度绩效奖金,按照“干事”情况考核结果兑现村干部绩效奖励。

二、找准铸德载体,纯正和育化文明乡风。

因势利导,搭建乡村干部践德平台,坚持在实干中锻炼干部,在成事中凝聚合力。一是搭建平台促招商。对接沧东培育经济增长极,以石油器材库300亩划拨土地为中心,筹划近亩土地成立沧东经济开发区西区。制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奖励对象不分乡内乡外,不管是企业家、机关干部,还是普通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只要为李天木乡招商引资,一律奖励。二是优化服务提效能。全面落实“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责任人、一套工作方案、一本项目台帐、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实行周汇报、月调度、季总结。乡党委书记、乡长负责统一调度,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入驻“零阻力”。目前投资3亿元的中石油李天木油库项目已完成全部投资。发挥皂坡汽车配件商会龙头作用,引导汽配企业加强与保定长城、十堰二汽等知名企业联姻合作,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北方汽车配件生产基地。三是建立台账惠民生。该乡党委要求各村党组织采取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议事会、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入户“捞事”,摸透群众的所需所盼,建立年度德惠民生实事台账,逐项列出乡村承诺惠民实事的项目名称、责任人、目标及办理时限等,汇编《乡村德惠民生实事台账工作手册》,向党委政府和群众作出“双向”承诺,实行季度述职,并将相关内容在全乡上墙公示,广泛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今年以来,投资600余万元翻建和养护村级道路;投资1720余万元翻建皂坡村小学、新建李天木村小学教学楼、乡一中宿舍楼和报告厅等项目。20xx年6月份市委组织部就该项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沧州组工》刊发我乡经验做法。

三、实施“德行乡村”工程,争创文明乡。

深入实施“德行乡村”工程,以政德带道德,以党风政风促乡风民风。一是创新扬德载体。今年在村干部中新设“团结协作奖、发展业绩奖、机制规范奖、廉洁自律奖、和谐稳定奖”;在企业中开展“诚信经营、回馈社会”活动,设立“诚信经营奖、科技创新奖、龙头带动奖、热心公益奖”。发挥乡道德风尚基金的引领作用,8月16日召开李天木乡第二届“崇德尚学”表彰大会,奖励了68名优秀学生,发放助学基金3万元,每名学生发放500—1000元奖学金和行李箱、学习工具。二是培树厚德典范。制作《厚德有为出典范,模范带动促发展》专题片,利用县电视台、村村通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带领群众出义务工的北阁村原任职30余年的老支书、勇救落水儿童的左家祥及“4小时接力救助”的胡希田、刘宝刚等先进典型,使群众“零距离”感受道德教育春风,全乡上下掀起扬政德、学典范的新高潮。三是传递美德文化。完善《村规民约》,并建立两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开展“以德促文”活动,相继组织乡村干部群众开展广场舞汇演、篮球比赛和农民趣味运动会,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目前全乡14个村均建成休闲广场,农家书屋8个,组建群众文艺队伍16个,以文艺小段的形式宣传“孝老爱亲”、“民族互助”、“书香育才”等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群众争做厚德典范,全乡形成了风清气正、务实干事、合力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完善民生事业,促进文明新乡村建设和谐发展。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事业大于天。乡党委举全乡之力完成“一无三有”工程(即,出行无泥路、夜行有路灯、吃水有纯净、休闲有广场)的目标。年初,确立《村村办实事台帐》,针对村级办不了的大事,由乡党委根据外争项目资金情况统筹确定,集中精力谋大事、集中财力办大事,分别确定了水、田、院、沟、路、灯、场、队八大工程。在所有相关项目建设中都推行公开制度,聘请监督员全程监督实施。到目前为止,20xx年乡村两级承诺总投资近5000万元的.75件实事已全部完成,20xx年承诺的63件实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乡镇学校创建合格学校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你们不辞辛劳来到我校验收指导省合格学校创建工作,在此,我代表欧江岔镇学校全体师生,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现在我就学校创建合格学校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欧江岔镇学校地处欧江岔镇,创办于1976年,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达12000平方米,生均占地16.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生均8.8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800平方米,生均1.06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380平方米,生均5.06平方米,有一个2×60米的直线跑道,有2个室外篮球场,4个室外乒乓球台,一个沙坑,。实验室用房3间,电脑30台。现有在职教师46人;现有教学班17个,在校学生共751人。学校是益阳市“安全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赫山区教育局2017年、2017年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优秀单位、2017-2017学年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赫山区“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欧江岔镇学校是一所办学条件优良、文化底蕴厚实、办学质量优秀、办学规模较大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以创建为动力,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更上新台阶

(一)领导重视,工作务实,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1、领导重视,创建工作坚强有力。在创建省级合格学校过程中,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当地党委、政府等领导多次来校指导工作。学校把创建合格学校作为推动义务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了周密有效的工作方案,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既分工负责,又通力协作。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动员会、5次行政专题研究会、2次有镇政府领导参加的专题议教会、6次工作小组碰头会和8次教师工作布置会,营造了氛围,分段落实了任务。

2、工作务实,创建工作卓有成效。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校制定了创建合格学校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领导小组成员牺牲了暑假和双休日,或亲临施工现场指挥督工,或忙于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小组成员经常加班加点至深夜。在创建过程中,坚持“以创建为动力,促管理水平和办校质量的提高”,做到“软件不软,硬件达标”,收集整理了60余本资料,基本完成了建设项目和校园硬化、绿化建设,完成了科教楼各功能室建设与配备。校容校貌大为改观,设施设备完善达标。

(二)规范管理,提高品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1、实施科学管理,办学品位不断提升

我们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管理方法,学校的科学管理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近年来,我们着重突出“四抓”,抓出了学校的新风景。

一是抓校长姓教。我们说的校长姓教,是全体班子成员的姓教。我校在“校长姓教”工作中,着重抓了八个要点。抓导向,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以德治校,质量立校,成才先成人”的理念。抓质量,旗帜鲜明地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抓学习,每周召开一次干部例会,每两周举办一期教职工培训班,组织学习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并结合学校实际灵活运用,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抓实干,引导教师脚踏实地抓工作,求真务实促发展。抓亮点,突出自身优势,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德育管理等方面抓出自己的特色,并通过自己的特色形成学校工作的亮点。抓盲点,根据在教学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盲点,做好预防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切入点,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设身处地的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抓协调,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增进交流,协调工作,发挥各自智慧,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了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为加强对各处室和全体教职工的考核评估,学校制定了《欧江岔镇学校行政人员岗位目标考核实施方案》和《欧江岔镇学校教职工岗位目标考核方案》,促进了学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是抓情感管理。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情感管理,倡导“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份、环境是一种福利、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提高生命质量”等理念。对教职工工作和生活予以全方位的关怀,努力让全校教职工快乐工作和幸福生活。学校每期组织一次教职工全面体检。定期开展教职工运动会、庆祝“三八”等活动,以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学校发挥工会的桥梁作用,及时了解广大教职工的生活状况,真心实意地与广大教职工交朋友,创设了团结、信任、平等、和谐的工作和生活氛围,激发了教职工工作热情。

《乡镇学校创建合格学校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乡镇学校信息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生1400人,教职工138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走在了农村中学的前列。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也已成为我校全体教师的共识。下面将我校的信息化校园创建工作及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成立了专门教育信息工作小组,保证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到位。

学校成立了以刘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教育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另外配备三名现代教育技术技术员作为技术支持,确保我校的信息化创建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保证信息化创建的硬件设施及时到位。

1、在学年初,学校制定了逐年递增的教育信息技术投入计划,并按照计划步骤严格落实,确保资金投入能够满足创建工作的需要。

2、我校于初,为全校教师配备了联想笔记本电脑,做到人手一本,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和利用水平。

3、我校现在拥有微机专用教室三套,共有电脑140台,其中一套为新建,教室配备品牌电脑,电脑配置达到了3.2gcpu-e5800,1.87g内存,声卡、耳麦等[配置要求。电脑的数量达到了最大班额人均一台计算机的配置标准。室内有计算机专用线路,接地良好、防静电效果好,线路规范;机房地面为地砖,安装了空调。

4、我校还于20把全校30口教室全部建成高标准多媒体电化教室,教室室内全部配备了53寸海信电视机、投影仪、远程教育接收设备,接通互联网线,使广大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享受现代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成果,也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我校的素质教育水平。

5、我校配备了中心机房,配有服务器和交换设备,配备有常用的管理服务软件系统以及ups电源。

6、我校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配备了防火、防盗设施,防尘、通风、排气情况良好。

三、全面提升软件管理水平。

1、学校设有教育信息化专职管理人员一名,主要负责学校所有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安装、调试、保养、维护、维修以及教师办公用计算机的维修等工作。计算机教室设有兼职管理人员一名。

2、建立了教育信息化设备专用帐册,并按规定做好了记载,计算机教室内的设备统一做了规范分类、编号,并记入了现代教育技术专用帐册。

3、建立了学校所有电化教育设备使用、保养、损坏赔偿制度。计算机教室的每一台计算机上都有一本《学生使用手册》,学生每次用完以后,都要认真填写记录;多媒体教室有《多媒体教室设备使用记录》。

4、教育信息化设备使用计划、课程表、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安装驱动程序光盘等资料一应俱全。

5、录音机每机一本《使用手册》,记录借用情况,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

四、加强培训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设备。

我校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成以上教育信息化设备的配备后,如何使用便是一个迎面而来的.问题。经研究,决定首先成立由教务主任任组长、教研组长任组员的教育信息化设备使用督察小组。首先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设备水平,对教师进行信息化设备进行培训,从录音机、电视机、dvd、音响设备到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应用进行多次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培训后教师都能正常使用这些设备,并且对计算机windows98、windows/xp等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等软件都能较好地掌握其使用方法,并能够从互联网上浏览、下载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然后制定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尽可能多的使用教育信息化设备,然后对教师进行学校信息化设备应用情况检查、记录,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的年终考评。

五、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我校师生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有多位教师撰写的30余篇电教论文、信息技术论文获省、市、县级奖,由十多位教师执教的电教课获市、县级奖,学生制作的电脑课件、网页也获得了上级部门的奖励。学校在先后为市、省级远程教育现场会提供了现场,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当然我们的工作也有不足,特别是硬件方面仍须加大投入。我们将更加努力的工作,争取把我县建设成为一个一流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学校。

经自查,我校已经达到世纪信息技术示范校验收标准,特提出申请予以验收。

乡镇创建生态文明村汇报材料

在各个领域,需要用到汇报的地方越来越多,汇报的主要内容有工作摘要、内容、花费时间、对应任务、完成情况、总结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完成汇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创建生态文明村汇报材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xx镇有12个行政村、283个自然村、5850户、28500人,幅员面积256.28平方公里,耕地19424万亩。近年来,我们按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的意见》和封开县《“生态文明村工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的要求,创新思路,探索经验,广辟渠道解决生态文明村建设资金的“难点”问题,动员村民同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挑选了群众热情高,各方面工作基础较好的水来村作为示范点。该村在创建实践中,精心做好规划方案,确定建设规模,制订分步实施建设计划和大概资金预算,召开了村民大会,给大家讲明当前的形势、政策、做法、要求和建设好生态文明村给群众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的好处,并把建设蓝图和资金来源方案交给群众讨论。由于宣传发动工作做得比较细,在村干部的积极带动下,在会上当场就收到群众自愿捐资6700多元。另外,向本村外出经商和打工的乡亲寄发募捐信进行筹资。水来村在生态文明村建设已经投入36万多元,建起了文化室、凉亭、舞台、小公园、篮球场和禽畜饲养栏,完成了环村道路拓宽改造。其中村集体投入3万多元,政府和部门扶持实物11万元,群众集资和社会各界捐助22万元。松根村在挂点扶持单位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下,在该村举办了一台“送戏下乡暨生态文明村建设募捐活动”的文艺晚会,邀请了在县城和外地工作、经商的乡亲回来,并邀请了在该村承包山场种果的10多位老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晚会穿插安排募捐活动得当有序,高潮迭起。晚会募捐活动本意是在本村范围内进行,当第一轮本村乡亲父老募捐得款1.3万多元时,参加演出的演员们被松根村群众为建设美好家园而踊跃捐款的场面深深感动,他们纷纷上台捐款。四邻八寨赶来观看演出的乡亲也被募捐活动的热烈气氛感染,也纷纷捐款以表心意。承包该村山塘养鸭的老板梁梅广慷慨解囊捐资1800元,一贯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李灼荣先生刚从外地出差回到xx,得知松根村搞募捐活动,风尘仆仆地赶到现场,捐资3800元,并祝愿松根村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当晚的募捐活动共筹得捐资4.7万元。

松根村、杜村在办理好老龄残次林的砍伐手续后,把山地公开招标,收到租金8万多元,还通过集体山场采脂发包、鱼塘出租,预收租金3万多元,有效地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各创建村的`干部定期向县直挂钩共建单位汇报建设进展情况,县直单位领导也经常到挂钩共建村了解情况,指导创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县教育局采购水泥70吨和1.5万元资金支持水来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县国土资源局和体育局帮助杜村建设篮球场,赠送了价值1.38万元的篮球架。

水来村干部带领群众到村外小河沟采集麻卵石铺设小公园的路径,搬运河涌巨石堆设假山。村干部徐国英以成本价从自己的石场供应石料1600立方支持本村完善基础设施。外出搞建筑工程的徐新炎和徐国忠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回报父老乡亲,主动回到家乡负责村口凉亭的工程施工。仅上述几项就节约了4万多元。

我们镇所有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除了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程项目请专业施工队外,其它铺路、修筑路基、砌沟渠等简易工程都是靠群众自己动手,义务投工来完成。家庭劳力外出的,就出钱顶工。水来村的干部安排好每一个农闲时段的工程建设项目,合理科学地安排好义务投工量,有条不紊地逐项完成,效果很好。该村群众男女老少齐动手,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建设美好家园,造福子孙后代”、“辛苦当代,惠泽后裔”、“自己的事自己办,捐多捐少作贡献”。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高涨,连十多岁的小孩和七十多岁的老人都积极投身到创建上来,通过群众的义务投工,大大地减轻了建设成本,有效地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压力。杜村的干部到水来村取经,深受水来村全民动手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劳动热潮所启发,回去后马上组织群众开山劈坡,在村前建起了标准的篮球场和舞台,利用村前古榕树建起了休闲小公园,村民相互交流、休闲健身有了好去处。

乡镇学校信息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国庆节文艺晚会。

策划方案。

模板,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生1400人,教职工138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走在了农村中学的前列。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也已成为我校全体教师的共识。下面将我校的信息化校园创建工作及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学校成立了以刘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教育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另外配备三名现代教育技术技术员作为技术支持,确保我校的信息化创建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发展。

1、在学年初,学校制定了逐年递增的教育信息技术投入计划,并按照计划步骤严格落实,确保资金投入能够满足创建工作的需要。

2、我校于20xx年初,为全校教师配备了联想笔记本电脑,做到人手一本,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和利用水平。

3、我校现在拥有微机专用教室三套,共有电脑140台,其中一套为20xx年新建,教室配备品牌电脑,电脑配置达到了3.2gcpu-e5800,1.87g内存,声卡、耳麦等[配置要求。电脑的数量达到了最大班额人均一台计算机的配置标准。室内有计算机专用线路,接地良好、防静电效果好,线路规范;机房地面为地砖,安装了空调。

4、我校还于20xx年把全校30口教室全部建成高标准多媒体电化教室,教室室内全部配备了53寸海信电视机、投影仪、远程教育接收设备,接通互联网线,使广大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享受现代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成果,也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我校的素质教育水平。

5、我校配备了中心机房,配有服务器和交换设备,配备有常用的管理服务软件系统以及ups电源。

6、我校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配备了防火、防盗设施,防尘、通风、排气情况良好。

1、学校设有教育信息化专职管理人员一名,主要负责学校所有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安装、调试、保养、维护、维修以及教师办公用计算机的维修等工作。计算机教室设有兼职管理人员一名。

2、建立了教育信息化设备专用帐册,并按规定做好了记载,计算机教室内的设备统一做了规范分类、编号,并记入了现代教育技术专用帐册。

3、建立了学校所有电化教育设备使用、保养、损坏赔偿制度。计算机教室的每一台计算机上都有一本《学生使用手册》,学生每次用完以后,都要认真填写记录;多媒体教室有《多媒体教室设备使用记录》。

4、教育信息化设备使用计划、课程表、设备使用。

说明书。

设备安装驱动程序光盘等资料一应俱全。

5、录音机每机一本《使用手册》,记录借用情况,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

我校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成以上教育信息化设备的配备后,如何使用便是一个迎面而来的问题。经研究,决定首先成立由教务主任任组长、教研组长任组员的教育信息化设备使用督察小组。首先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设备水平,对教师进行信息化设备进行培训,从录音机、电视机、dvd、音响设备到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应用进行多次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培训后教师都能正常使用这些设备,并且对计算机windows98、windows20xx/xp等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等软件都能较好地掌握其使用方法,并能够从互联网上浏览、下载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然后制定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尽可能多的使用教育信息化设备,然后对教师进行学校信息化设备应用情况检查、记录,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的年终考评。

近几年,我校师生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有多位教师撰写的30余篇电教论文、信息技术论文获省、市、县级奖,由十多位教师执教的电教课获市、县级奖,学生制作的电脑。

课件。

网页也获得了上级部门的奖励。学校在20xx年先后为市省级远程教育现场会提供了现场,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当然我们的工作也有不足,特别是硬件方面仍须加大投入。我们将更加努力的工作,争取把我县建设成为一个一流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学校。

经自查,我校已经达到世纪信息技术示范校验收标准,特提出申请予以验收。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

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已得到广泛运用,也给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努力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已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校开始信息化教学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校与时俱进,根据市、区、镇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一直致力于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学校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303人,教职工17人,有多媒体教室1个,计算机教室1个,计算机总数52台,最大班额与计算机数35,回顾以前的工作,我们有探索,有思考,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汇报如下。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们进入的21世纪,面临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

拿教育来说,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由此可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整个教育的深化改革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而充分的运用,又是教育现代化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可以这样认为: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通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学习报刊及网络上。

乡镇小学创建合格学校工作汇报材料

山江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51年秋,其前身是解放前的敦仁乡小学和省立边区小学总兵营分校。1950年改名为省立边区总兵营小学,1951年改为县立总兵营小学,1952年更名为叭固完全小学,1958年改为山江完全小学,1986年改为山江中心小学,20xx年3月与凤凰县第二民族中学合并后更名为山江九年制学校。学校的服务范围广,生源来源于山江镇的15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学生99%以上是苗族学生。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6964.68平方米,校舍面积4719.01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44人,其中有小学高级教师23人。现有学生752人,分14个教学班。学校坐落在凤凰县黄毛坪村中心位置,其民族特色非常突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苗族风情乡村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学校附近有中国苗族博物馆、苗人谷、山江苗寨、好友苗鼓寨、马鞍山苗寨、老家摘苗寨等新兴旅游景点,学校就处在这些旅游景点的中央。学校的苗族花鼓队、苗族盛装队、号鼓队在参加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活动表演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苗族风情在这所学校中得到了最好的传承和延续。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秉承严谨求实的校风和务实、创新、求真、尚礼的理念,以德为本、以质量立校,各项工作突飞猛进,频频取得可喜的成绩。

(一)、领导重视,全校上下团结一心。

教育发展是第一,学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牢牢抓住合格校建设的机遇,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了周密的。

工作方案。

校长亲自挂帅行政领导分工负责。自接受创建任务开始学校全体行政人员认真学习《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验收标准》和《湖南省义务教育办学标准(试行)》针对现状找出不足制定工作要点和奋斗目标。学校先后多次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动员会、行政会和教师工作布置会加强教育发展的思想认识。县教育局的领导多次来我校督查指导提出诸多宝贵意见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顺利实施各项工作。

(二)、工作务实,稳步有序。

自20xx年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领导小组和全体行政人员尽职尽责,坚持“以创建为动力,促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做到“软件、硬件双达标”,收集整理了众多资料,基本完成了学校公租房建设项目,完成了综合楼建设项目和校园硬化建设,完成了实验室内仪器柜、仪器的建设与配备。校容校貌大为改观,各项设施设备基本达标。

(一)、着眼未来,合理规划。

学校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努力做到布局合理,生活区、活动区、教学区、绿化区合理规划,从基础设施上构建一个集学习、教学、生活合理统一的校园,让学生安心学习,老师安心教学。现在我校各类建筑安全适用,无d级危房;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体育场地面积、绿化用地面积、宿舍面积等均基本达到相关标准。

(二)、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1,环境优雅。我校历来十分重视绿化建设,几十年来一直精心保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现在绿化面积达694.7多平方米,今年又新栽了9棵桂花树,校园得到了进一步的绿化和美化,是师生快乐工作和。

励志。

修身的优良场所,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的格局。随着20xx年由澳门全国人大代表团投资援建的259万元综合楼工程的竣工使用和校门、围墙、操坪硬化、校园绿化、美化等工程的竣工使用,使学校的硬件设施基本趋于完善。

2,设施齐全。20xx年新建成有的五层综合楼的三四五层楼有21间学生寝室、一层又标准化的食堂,其中有餐厅、厨房操作间、更衣间、粮油贮藏间、蔬菜贮藏间多个房间,二层有大会议室、体育室、仪器室。并且二层以上的三四五层均设有卫生间。20xx年进行学生课桌椅和学生用床的更换、开通了光纤宽带网。20xx年造价571490.11元的日元贷款教学楼。

教案。

设项目的竣工使用,设有8间教室、1间教室办公室、1间图书室,1间做学校小卖部和1间杂物间。幼儿园三楼还设置了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和美术教室、2间阅览室,四楼还设有小会议室(即迎检室),高小部还有仪器室和实验室、计算机教室等。

3,设备完善。从20xx年秋到20xx年秋,我校陆续添置各科教学仪器和音乐、体育器材价值34万元;新增图书9000册;新配了办公桌、资料柜,添置了会议桌、新增学生铁床100架等;购置30多万元的食堂厨具用品;安装了校园智能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目前,各类设备都已安装好并正常使用,为师生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

我校本着节约一分钱,用好一分钱,办好每一分钱的事,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公开透明,严格遵照学校的预处管理制度用好每一笔支出,为合格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自20xx年来,财政向我校投入资金430多万元,用于各类建设,我们本着勤俭的财务原则,合理支出,认真记账,无一个错账,所有的支出都符合手续。

(一)、自查自检,积极改进。

我们经常开展自查自检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制度,认真落实管理职责。坚持安全管理、民主管理和校务公开制度,健全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和教职工大会制度,对教师中实行目标考核管理,不断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教师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二)、明确职责,加强管理。

我校全体行政人员分工合作,协调共赢。两个副校长分管财务后勤、教学教研、政教管理,政教主任管学生,教导主任管教学、教科室主任管教研。此外,我校还实行“行政人员值周制”和“联系制度”,一个行政领导分别联系一个班级。担任联系班级和联系学生的辅导员、服务员。在行政履职方面,我们要求做到七个职责:管导向,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管质量,紧抓教育教学质量;管学习,每周开一次行政例会,每期举办两期教职工培训,组织学习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并结合学校实际灵活运用。现在已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管落实,引导教师脚踏实地抓工作,求真务实促发展;管死角,根据在教学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盲点,做好预防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管人心,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设身处地的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管协调,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增进交流,协调工作,发挥各自智慧,形成发展的合力。

(三)、民主决策,科学管理。

我们坚持推进民主进程,切实推行校务公开,认真抓好“规范程序、落实职能、强化监督”三项工作,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规范程序”是指学校重大决策由校务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并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实行办事公开,自觉接受教职工监督。“落实职能”是指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征集提案等形式,从学校发展规划和办学规章的制定与修订,到教师评价方案的修改和完善等,都由全体教职工深入讨论,达成共识,形成了“我参与、我遵守、我执行、我快乐”的民主治校氛围。“强化监督”是指发挥教代会和学校经审委员会等监督机构的作用,监督学校重要决策落实和经费使用情况。

(四)、加强队伍建设,打造高效团队。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近年来,学校十会重视行政、教师两支队伍的建设。四个“牢固树立”教师理念深入人心:“牢固树立育人质量意识,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创先争优意识,牢固树立服务担当意识。”

1,学校行政班子:有行政领导3人,平均年龄38岁,全部具有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都是小学高级教师职称,3名校级领导完成了县以上岗位培训。学校行政班子务实、高效、自主创新意识强,大家团结拼搏,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教师队伍自我发展显著。现全校共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4人为大学本科学历,38人为大学专科学历,占95.5%;县级学科教育教学带头人1人。平均每个学期,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达50多次。现年龄在35岁以下教师16人,专任教师90%的能较熟练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20xx年以来,有30多人次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有30多篇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获县级以上荣誉证书。

(一)、德育工作管理精细化。

我们深知,学生的成长必须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因此,我们特别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做好四个“力求”:力求管理民主科学化、力求立志立德细节化、力求学习生活军事化、力求爱校尊师潜移化。一是通过每周一次的集体升旗仪式,让学生在庄严的国旗下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二是充分利用班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三是对学校内各个景观进入加工布置,让其变成教育学生的好载体。四是坚持做好学生思品评价常规工作,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我校学生思品评价合格率每个学期都达到了100%。通过以上教育,目前我校学生语言文明、举止规范。

(二)、重视学校教育质量。

质量立校,我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成果崭露头角。

1,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来,我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按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开足开齐课程,设置班额,对学生的成绩不按分数的多少排队,均衡分班,不设重点班、快慢班。六年级毕业班合格率达到了100%,学生成绩稳步提高。

2,艺体教学成果丰硕。近几年来,学校参加州、县内各类艺术的汇演曾多次获奖,苗鼓队、“三独”多次出县出省演出。学生体育合格率达100%,达标率达98%以上。学校在20xx年被县教育局评为音乐教育先进单位、学科教育先进单位和体育教育先进单位,20xx年5月荣获县教育局“”在阳光下成长“全县中小学艺术展演器乐类三等奖。20xx年我校六年级学生隆凌云参加全国英语口语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三)、充分挖掘传统民族文化,彰显学校特色。

学校地处凤凰苗族聚居区,苗族文化浓郁,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我们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具有地区民族文化的教育,开设有苗歌、苗族花鼓、竹竿舞、苗族剪纸、苗族舞蹈等校本课程,使学校成为国家“传承苗族文化的摇篮”、国家级民族传统美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基地、苗族“四月八”跳花节培训基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苗族“四月八”跳花节培训基地,跳花、苗鼓、苗歌、吹木叶等已成为我校传统节目和新的教学资源,经常参加县内各类民族艺术表演。

综上所述,我校在创建合格学校工作中,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全面推进学校建设,学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但我们自己也清醒的认识到,相比之下,我校有些方面与发达地区教育名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个别设施没有完备、大多数教师还没有办公电脑。在这里,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校的工作多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以这次合格学校建设评估验收为契机,继续振奋精神,齐心协力,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让我校各项工作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乡镇学校信息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

下午好!

郁山中学校自20xx年12月份开始创建书法实验学校以来,我校把书法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师生学习书法兴趣较高、认识到位、工作开展比较顺利,我校现有书法专职教师2人、书法兼职辅导教师7人。现将近一年以来有关工作汇报于下:

一、扩大书法参加人数,提高书法教学质量。

1、20xx年12月我校正式开设书法课教学,七、八年级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每班一节书法课,由谢建洪老师、龚泽品老师、黄胜华老师三名老师担任;为真正提高师生书法水平,七年级上学期学校作统一要求每名学生必须配备学习书法材料,其中硬笔选用田英章主编的字帖,后面三学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毛笔选用欧阳询的九成宫作为教材;为了提高书法辅导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我校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专职教师编写教案——写字教师根据教案学习教材——课堂教学辅导”的方式,把每周一个课时的书法辅导课落到实处,要求学生定期交书法作业然后老师批改辅导。

2、学校成立教师书法沙龙,要求专职书法教师每周三下午在书法室相互点评,相互学习交流;爱好书法老师间一周周三下午在书法室相互点评,相互学习交流;特别爱好书法的学生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利用每周2、4下午在教师会议室集中学习,由谭彬老师、黄仕华老师集中指导临帖辅导,辅导教师将根据学生自身基础和喜好安排教材,唐楷,魏碑,汉隶,摩崖石刻等不同书风的碑帖,都让同学们尝试一下,最后选定临摹对象。

二、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墨香校园。

1、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购置了大量书法字帖、毛笔、毛边纸、墨等,我校原有专门的书法室,供教师书法沙龙的活动场所和供书法成果展示;为了营造适合书法教学的书香氛围,学校建成了书画文化墙,其目的是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徜徉其间,耳濡目染,情感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等学校建设完全竣工后将修建高规格的校园书画文化墙。

2、培养师资队伍,着眼长远发展。为提高写字教师自身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比如上学期我校1名书法教师参加了彭水县书法骨干教师培训班,假期5名书法老师参加了彭水县书法长训班培训;学校还组织3书法老师观摩了重庆市第四届青少年书法篆刻展,1名书法教师观摩了铜梁教师书法篆刻展;结合郁山千年古镇开发和传承和学校书法艺术学校,我校承担了一个子课题的研究“郁山古镇书法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这必将大大推动我校书法艺术飞跃发展。

3、积极动员学生参与成功体验,促进书法艺术可持续发展。书法老师组织了学生的书法作品分别参加“陶行知”杯,开县的青少年现场书法大赛,彭水县现场书法大赛,郁山中学首届艺术节。

4、师生书法比赛取得的一些成绩,比如我校黄世华、谭彬老师参加彭水县书法比赛获过多次一、二等奖;组织的学生向奉莲、葛俊莉、董泽玲、周秋英等参加彭水的邮政杯、环保杯、现场书法大赛获得过多次一、二、三等奖。

三、遇到的困难。

在过去将进一年的时间里,郁山中学为建设好书法实验学校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当然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1、学校师资队伍以年轻教师为主,整体书写基础比较薄弱,目前只有2名县书法家协会会员,对书法的重视程度不是很高,对书法教学顾虑也比较多;由于教师寝室拆迁造成暂时没有书法室。

2、毛笔书法常规书法教学比较困难,书法老师普遍反应学生在教室场所里教学开展还不是很顺利,感觉一节课时间不够,学生一节课开始要准备一段时间,下课要收拾一段时间,中间教学时间就紧,每周一节课也感觉偏少。

3、社会、家长对书法艺术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高,关注比较多孩子文化课的提高,忽略了书写水平的下降。

四、今后的打算。

学校考虑专用书法教室的问题,为全班性地开展书法课堂教学提供必要保障。我们还要认真进行书法课堂教学研究,积极撰写论文,并开展书法课题研究。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辅导特长生,争取在各级各类书法比赛中取得更大成绩。为争市级书法实验学校而努力!

乡镇学校信息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

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已得到广泛运用,也给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努力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已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校开始信息化教学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校与时俱进,根据市、区、镇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一直致力于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学校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303人,教职工17人,有多媒体教室1个,计算机教室1个,计算机总数52台,最大班额与计算机数35,回顾以前的工作,我们有探索,有思考,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建立机制,科学规划。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们进入的21世纪,面临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

拿教育来说,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由此可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整个教育的深化改革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而充分的运用,又是教育现代化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可以这样认为: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通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学习报刊及网络上。

乡镇学校信息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螺洲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全力做好20xx年全国、全省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部署,倒计时安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现将近期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责任,强化督查。

及时传达贯彻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将《20xx年全国、全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重点工作福州市任务分解》细化分解,责任到人。所有包村干部每天不少于一次进村入户,督促指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在螺排路主干道及人群密集的沿街显要位置设立5条文明宣传内容的彩色喷绘。组织青年志愿者在三环路口等交通要道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各村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横幅、沿街led灯等多种方式开展文明创建宣传,同时,我镇在七村、镇卫生院等单位设立10个道德讲堂,拓宽文明宣传平台。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1、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卫生环境。各村共投入资金7万多元,修复、新建垃圾收集池60多个。

2、加强流动摊点整治。对违章占道堆放、摆摊、夜间饮食大排档等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取缔。

3、加强市容市貌整治。主动与区环卫处联系沟通做好垃圾清运工作,对各村垃圾实行免费进场,杜绝垃圾填埋、焚烧现象。实行城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管理,对18名城管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取消节假日休息安排,保证白天有14名、夜间及节假日有4名城管人员上街执法。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与各村及沿街企业、店面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专门指派2名卫生协管员对全镇范围内乱张贴进行清洗、消除,实行随查随清。同时加强对主次干道和商场、超市、校园周边“两车”乱停放现象的整治,确保道路畅通。

4、加强文化市场整治。加大对全镇网吧、音像制品市场监管力度。杜绝网吧登记制度不落实、接纳未成年人等不良现象,目前我镇无发现销售非法音像制品和各类非法书刊杂志,无发现无证经营网吧和未成年人上网吧现象。

5、加强“五小”和中小餐馆整治。加强日常监管,对经营单位不规范的,积极协调工商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进行停业整改,进一步遏制无证中小餐馆的开办。

6、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挥各村志愿者服务队和先进青年作用,开展交通文明宣传、劝导及各种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营造良好创建氛围。

四、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措施。

1、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镇在文明创建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2)专项整治中有些方面整改不到位。

2、下阶段创建工作安排。

(1)严格按照迎评任务分解,完善目标责任制,针对创建工作薄弱环节抓紧补缺补漏,下大力气抓好十大项专项整治,确保创建活动取得成效。

(2)加大创建经费投入,统筹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资金到位。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镇村干部将落实责任、入户开展宣传,充分发挥宣传栏等载体作用,做到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更多。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