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15篇)

时间:2023-11-10 08:31:42 作者:飞雪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15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下面是教育专家总结的一些教学工作计划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奥尔夫音乐快乐的丝巾舞教案

1.学习四分休止符:通过直观的卡片与指挥引导幼儿掌握四分休止符。

2.英语游戏:whereisthebug?overthere.

歌曲《懒惰虫》,节奏卡片。

1.学习四分休止符。

(1)排“哒哒空”,“哒哒空”空格的地方不出声,请幼儿自行发现是否拍过这种类型的节奏。

(2)教师指挥幼儿看卡片拍节奏。

(3)将空这个音放到节奏型中,解释休止符的意义。

(4)综合节奏的练习。

2.英语游戏。

(2)教师带入英文“whereisthebug?”“overthere.”的英文对话。

(3)听歌曲“毛毛虫”,玩节奏传递游戏,歌曲停止时毛毛虫在谁的手中,拿毛毛虫的幼儿就要说出英文对话。

3.课本音符涂色练习,幼儿听教师指令进行涂色。

很久前我就曾看过一位名师上过这个音乐《懒惰虫》,对我的印象很深,整个活动非常的诙谐幽默是很好的一个音乐教材。我发现现在的自理普遍较差,一方面因为他们自己缺乏主动劳动的精神,更主要的是对孩子太过宠爱,普遍存在事事包办的现象。作为一线的,对进行地、引导是很有必要的。我发现这个活动中蕴涵着许多的教育因素,于是我对这个活动进行了修改。我把整个活动分成两个部分,即学唱歌曲并知道做懒惰虫是不好的;第二部分是创编做个“勤快人”。活动开始部分是边唱边玩“找懒惰虫”的,让幼儿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和爱好。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懒惰虫不是很理解,于是我作出了解释,孩子们都觉得做懒惰虫不好。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

1、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音节变化。

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创造能力。

音乐《握手舞》《库企企》。

一、问好环节,音乐热身律动。

1、《握手舞》。

2、师:宝宝、宝宝、早上好。宝宝好。

幼儿:老师、老师、早上好。老师好。

3、小音符游戏。

二、感知音乐《库企企》。

在一座大城堡里藏着许多金银财宝,要想得到这些财宝必须说出一句咒语才能打开城门,而这句咒语就藏在音乐里,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1、初步欣赏音乐。

师:在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咒语。

2、引导幼儿逐渐展开活动。

3、创编声势动作.

在这首音乐里,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三、创编活动。

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带幼儿一起动起来。

四、结束活动。

请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与幼儿一起动起来。表扬每位幼儿的`表现。

教育随笔: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奥尔夫音乐

我班转入了一名女孩,她长得挺漂亮的,她叫杨晴芳。她很乖、很懂事,可她的话语不多,看上去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都很喜欢她。平时没有看到孩子脸上应有的笑容,她有着这个年龄所不该有的“沉默”,是什么让她如此忧愁呢?由于孩子不爱说话,所以和小朋友们不合群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变得活泼一些,我决定进行一次家访。原来杨晴芳小朋友是单亲家庭,她三岁时,爸妈就离婚了,妈妈另有归宿,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她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过日子,她奶奶又是一个独臂老人。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从来不完成家园联系上的作业了。

我要给孩子更多的爱,也算是我对她受伤的心灵做一点补偿吧!从此,她的家园联系册再没有带“回家”,是我们代替了她的家长,家园开放日、小小运动会,老师给她当妈妈,同她一起参加活动。记得那次小小运动会上,其中一个项目是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都拿好参加的号码,准备进行夹球比赛。我看那杨晴芳小朋友脸上露出的忧愁样子,就代替了她的家长参加了这次运动会,在活动中她对自己很有信心,她和老师的配合下,比赛得了第二名,那时,她是那么的开心。平时在生活中,给她剪指甲、天冷了把她的棉被加厚等等,在我们的关心下,孩子渐渐变得活泼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和小朋友们一起欢笑,一起舞蹈,一起游戏,她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

以上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的艰辛。我们幼儿教师是扮演着多种角色:要像爸爸妈妈一样爱孩子;要像爷爷奶奶一样疼孩子;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关心和帮助孩子。爱能温暖着孩子的心,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那就让我们倾注所有的爱,同时让我们的爱多分一点给那些更需要关心的孩子。我们既要让孩子在幼儿园感到家的温暖,还要体会到集体的温馨。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活泼地成长。

幼儿园大班新奥尔夫音乐教案《快乐的传递》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 和 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习。)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习。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习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习。)

(3)随a段音乐集体练习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习,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习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

1、通过律动游戏,让幼儿探索和发掘身体造型、动作的可能性。

2、让幼儿在即兴创作中培养幼儿稳定的节奏感觉。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音乐、幼儿已经学会演唱歌曲。

1、开火车进场,围圆坐下。

师:快乐小火车出发喽。

2、复习歌曲:火车司机。

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师:火车到站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小司机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怎么样?

教师起音。

3、听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风格。

教师唱前面的部分。

师:我这里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你们想不想听一下?

幼儿欣赏乐曲。

师:这是一首英文歌曲,说的就是火车司机的故事,也就是我教你们唱的那首歌。

4、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几名幼儿配合示范。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个游戏,怎么玩呢?我要请几个小朋友配合一下。

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教师指导他们示范。

提问:你们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师幼共同评价。

5、请几名幼儿来示范。

师:刚才看明白了没有?那我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试一下。

6、幼儿自由组合,进行练习。

7、听音乐,完整练习。

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进行。

指出不足。

8、组成新的火车再次练习。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习。)。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习。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习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习。)。

(3)随a段音乐集体练习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习,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习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中班奥尔夫音乐快乐的丝巾舞教案

1、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感受两断音乐特征的明显不同,并用动作表示。

2、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动作,调整好与同伴之间的距离。

1、手偶动物。

2、音乐。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2、教师运用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

三、逐步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1、欣赏a(a)段音乐了解音乐坚定行进感。并创编小丑出场的动作。

2、欣赏a(b)段音乐的跳跃递进感,并启发幼儿创编四个小动物的造型,在每一乐句的第一拍做出造型并保持不动。

3、欣赏b段音乐并用身体动作表现笑弯了腰的动态以表示b段乐句连续下行。

4、再现a段音乐,动作同上。

四、完整的听音乐做游戏。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2、在老师提出控制要求后,完整游戏若干次。

音乐主要是感情艺术,音乐总是以它的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等来表达人们的心声:或者隐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者师法一种温馨的心曲,或寄托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进行曲是用行进步伐的节奏写成的乐曲,一种进行曲是供队伍行进时奏唱的,以统一的步伐、是鼓舞人心的。

教育随笔: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奥尔夫音乐

有人说,教育是艺术,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爱,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对于孩子来说,老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它给予孩子亲近感、信任感,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老师的爱的熏陶,老师才能因材施教、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我班的汤洋阳小朋友今年刚从别的幼儿园转来我班,他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常常“惹是生非”,总给人不安分的感觉。游戏时争抢玩具、欺负同伴;上课时扰乱秩序,故意踩别人的脚、拉别人的头发,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每天告他状的孩子接连不断,常常是老师苦口婆心地批评教育半天,但语音刚落,他又故技重演,真是让人头疼。

此时,我正在为女孩子梳头,我笑着对他说:“汤洋阳,快吃,吃完了来梳头。”他先是一楞,然后摸了摸自己的头,好像在说:“我不用梳头啊。”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便说:“老师喜欢你啊,想把你的头发弄得更好看啊。”听了这话,他似乎被什么感染了,再也不东张西望了,一会儿就吃完了。我马上表扬了他,轻轻地用梳子把的头发梳了梳,他高兴地对同伴说:“老师喜欢我,也帮我梳头了。”神情特别兴奋,还把自己的玩具让给了别的小朋友玩,我抓住机会肯定了他的行为:“小朋友,你们看汤洋阳小朋友把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玩,我们给他鼓掌,好不好?汤洋阳真长大了,老师特别高兴。”听到我表扬他,小朋友也为他鼓掌,他开心地笑了。

以后每看到他一点进步,我就及时地进行表扬他、鼓励他,并趁机指出一个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如“要是你也能排队滑滑梯,那就更棒了。”“要是你不抢别人的玩具,你会玩得更开心。”对他的过错,我也不大声呵斥,多用激励、认同、微笑来感化、教育他,有一天散步时,孩子们告诉我:“杨老师,汤洋阳采花了。”抬头望去,只见他手里捧着一些花朵和树叶,兴奋地向我走来。对我说:“老师!老师!你看这朵花多好看。还有这片叶子的形状很有趣。”

望着他那高兴的样儿,我不急于批评他采了花,却微笑地对他说:“你真行!让老师也看看!真漂亮!可是花被你采了别人看什么呢?”他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要紧。重要的是我有这么漂亮的花,比谁都行!”我肯定地说:“你是挺能干的。可是其他小朋友知道采了小花,小花会疼的。别人就不能观赏到美丽的花了。你看,小花躺在地上疼得直叫呢。”“是吗?”他惊讶地说,“老师,是我不好,我再也不采花了。”望着他知错的脸,使我再次感到爱所带来的效果。慢慢地,我和他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喜欢亲近我,也能友好地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了,集体活动中自控能力提高了。他的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很是激动,在交谈中,我也请家长能对他多进行鼓励和肯定,巩固在幼儿园的教育效果。

《爱的教育》一书有这样一句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个班都有调皮的孩子,他们由于管不住自己的行为而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他们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们,老师对他们的批评只是讨厌他们,却不知是为他们好,往往批评起不到好的教育作用。所以作为老师除了对孩子严格要求外,还应多给调皮孩子一点爱,用爱心拉近孩子与老师间的距离,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幼儿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随笔: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奥尔夫音乐

我们班上有个特别聪明漂亮活泼的小宝贝,英文名叫xx,不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她都能很快的学会,也很听话。所以,不单是老师们喜欢她爱她,连小朋友们也都很喜欢她。可是,由于家庭一些关系,她现在变得特别没有安全感及自信心。和小朋友们接触的少了,也不爱说话了,总喜欢自己一人坐在椅子上发呆。而且,一碰到什么事总喜欢用哭来解决。有一次,小朋友轻轻不小心碰到她一下,马上就嚎啕大哭了,还有一次,鞋子上的小花掉了,就站在那里就开始哭了,也不说话,把你急的。看到这样的她,我们都很担心,于是,通过了解了一些情况,我们商讨了一些办法。

每天,我们都会很热情的和她说话,总会不时的抱抱她亲亲她,多鼓励她。在课上,我们总会让她积极的发言,积极的表扬她。在游戏时,我们也会让小朋友们领着她一起玩,一起闹。在休息时,我们都会有老师陪在她身边和她聊聊天并告诉她,她今天做了什么,那些事是不应该的`。

让她知道,她并不孤单,她有这么多人爱着她,有老师,有小朋友们,我们都会陪在她身边。这样,一星期下来,果然有了很大的效果,小宝贝又变回了以前的她,还是那么活泼,那么聪明,但还是喜欢哭。不过,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是爱孩子们的,她们总会越变越棒的,我们有信心,对这些孩子们更充满了信心。

只要给予孩子们爱,孩子们回报给我们的也一定是爱。

教育随笔: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奥尔夫音乐

怕孩子和小伙伴玩耍染上“坏”习性,家长就把孩子锁在家中“圈养”;放任孩子去疯玩,家长又担心从小缺少管教,太野蛮没教养。在“圈养”还是“放养”的育儿观念上,家长愁上心头。在传统的德育观念中,好像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好孩子就是要循规蹈矩;不为人先,不为人后……于是,多少家长恨不得把孩子放在眼皮底下,24小时监护。然而,教育专家指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敢,缺少付出和挫折教育。

“圈养”之爱,择邻而居。

高先生夫妻俩是上班一族,由于工作忙,没时间带孩子,小家伙大部分时间由保姆带,保姆每天都带孩子到院子里和一群小伙伴玩。孩子两岁,正是喜欢模仿的年龄,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孩子染上吐口水、踢人等坏毛病。“家里没有人教孩子这些,肯定是在外面学坏了”,夫妻俩反应迅速:让保姆把孩子“圈”在家中玩。

古代孟母择邻而居,如今父母有过之无不及。专家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时,关键是父母要多跟孩子在一起,告诉孩子对错。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总会学到坏毛病,但不能因此就不让孩子和其他同龄人在一起。有时候孩子学吐口水等,无非是想引起注意,倒不见得是“学坏了”。家长不去强调,反而没事。

有的早教机构还指出,“圈养”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溺爱,家长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于是,有的家长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出气而去邻居打架;孩子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家长就给孩子写“病假条”……一批自私任性的小皇帝、小霸王就这么成长了。

“放养”并非“放任”

“放养”确如家长们担心的那样会让孩子“放荡不羁”吗?一位父亲的教子经验让人反思。他儿子在两岁时,他曾尝试教儿子认字,一天教几个,全部可以记住。但孩子不知道学习认字的目的,所以放弃了这个“教学计划”。于是,他开始让孩子在外面野,每年假期专门送回东北老家乡下去“野”,打野仗,堆雪人,扔泥巴,爱干什么干什么,甚至学会乡下骂人的土话。现在孩子上学了,没有学坏,既不打架,也不骂人,仍旧是很爱学习的小神童。

其实,“放养”并不是不教养,有的家长把“放养”当“放任”,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打工赚钱的家长,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概不闻不问……教育专家认为,在现代社会,家庭中应尽量避免封闭式、隔绝式的“圈养”,也应摒弃无拘无束、放任自流式的“放养”――这都易导致孩子的合群性、合作性缺失,最容易形成“问题儿童”。

亲近自然,科学“驯养”

早教专家认为,学龄前孩子的“任务”应该就是玩。“圈养”或“放养”都不利于儿童身心的成长。关键是要在玩中培养其规则意识,可有的放矢地逐步引导。

专家认为,孩子从小应有自己的同龄人群体,不要仅仅成为大人的.“玩物”和附属品;父母应该像高明的教练,对孩子进行科学的“驯养”,才能塑造真正的“千里马”。

事实上,有专家提出一种新型的家庭教育即自然教育,就是让孩子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锻炼身体,锤炼出了坚强的性格,培养了对大自然、对人类的博爱之心,让孩子渐渐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外一则:网友分享孩子放养之后的变化。

第一,勇敢了。以前要让他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可费劲了,他总是扭扭捏捏,现在可以主动地给小朋友讲故事,而且绘声绘色。还主动给小朋友唱歌。

第二,乐于帮助别人。他所在的幼儿班是蒙氏实验班,大家都知道,蒙氏教育都是混龄,一个班中有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他每天帮助比他小的同学洗手,午睡后,帮助小同学穿衣服,帮老师叠被子。从家里带糖给小朋友吃,以前,他可舍不得。

第三,懂礼貌了。老师告诉我,在幼儿园里,他碰到别班的老师会主动打招呼问好。老师蹲着的时候,他会帮老师搬椅子,嘴里还说:“老师请坐!”

第四,做事专注。他现在无论是看电视,还是写作业,或者玩玩具,都特别专注,即使在写作业的时候,旁边开着电视,他也象没有听见一样。老师也反应,他上课是最专心的一个,一直跟着老师(他们现在学习学前班的课程),而以前,他经常坐不住。

第五,生活习惯改善。他以前从不在幼儿园大便,非要憋回家来,搞得大便一直不太正常,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第六,独立性。他每天骑车上幼儿园,从我家到幼儿园有一公里的路程,路上要过一条五六十米宽的交通主干道。他已经可以自己去了。我还可以放心地让他到七八百米外的超市独立购物。

教育随笔: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奥尔夫音乐

刚开始班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老师抱着睡觉,有一天我突然想试一下,如果不抱他们会睡觉吗?结果证明因为老师每天抱孩子睡已成习惯,有一部分孩子不在按时睡觉,而是在哪玩不肯睡。尤其是妞妞因为刚进园时年龄较小,一直都是老师陪着睡觉,由于那天中午没有陪她睡,孩子几乎是哭着进入梦乡的,虽然很心疼但我还是从那天开始,不在抱她睡觉,而让她自己睡觉。并每天给孩子商量说老师今天不会抱小朋友睡觉,你们要自己睡觉,并学会独立。

自从孩子自己开始睡觉后,有一段时间很乖,每个孩子都睡得很早,可是这几天我突然发现,孩子不在按时睡觉了,一直在那说个不停,老师管他们了就会安静,如果不管就在那一直嘀嘀咕咕,对此我进行了反思,并上网查找其中原因。最后得知孩子是到了有自己的`“思维考虑模式的阶段”。

记得在很早之前就听过一个专家的讲座:再给孩子5分钟。听后感触很多,虽然中间隔了一段时间,但我仍清楚的记得这其中的内容。我也时常把这个方法用于教育自己的方法上,效果还是那样的好。今天我想把这个方法用于在这群孩子身上。

那天我要去开会了,临走时看到孩子们不在那睡觉,却一直在哪玩个不停,看到这样的场面后,我愣了一下,最后,我想到了“再给孩子5分钟”的方法。便开始跟孩子沟通“从躺床上开始前5分钟,可以自由讲话,自己玩,自己想做的事情在5分钟之内全部做完。但是,当老师喊停的时候,就是从第6分钟开始,所有孩子必须进入安静状态,谁也不许讲话,孩子们也都赞同这个方法。

办法实施了,前5分钟孩子们像砸开了锅一般,但我一喊停,所有孩子都嘎然而止,静静的躺在床上。虽然有个别孩子还在做着鬼脸,但我感觉特别的高兴,因为只是满足了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要求,孩子们却变的如此听话。

再给孩子5分钟,这个办法不错,希望您也试一下,或许对孩子会很有用。

教育随笔: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奥尔夫音乐

教育行业里,“适宜”这词我是这样理解的――若想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必要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不同幼儿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针对幼儿年龄小的特点,找到每个孩子最直观最正确的接收点,给予他们适合自己的成长环境和最大的心理满足空间,达到最境界的艺术教育!

下面是几个就幼儿成长发育和心理特点所进行因材施教的案例,希望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可以给孩子最最适宜的爱。

一、了解孩子等于控制孩子。

在我们教师这一职业里,“控制”不招人喜欢,可以说大家都很忌讳这个词!这是个特别不尊重课堂,不理解孩子的字眼。但我想表达的并不是大家以往所理解的“控制”,而是通过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赢得孩子的爱戴,打心底里喜欢老师。

对于小班孩子而言,刚来到幼儿园,初到一个特别陌生的环境里,心里肯定有恐惧感,对每一个老师都会有敌意,认为是老师将他们的父母赶走了。好过带过一年小班有经验了,孩子到新环境需要适应过程,当孩子处于与焦虑期,老师可以安静地跟他说会儿知心话,还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和特长爱好,从而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

举个例子来讲:就针对个别孩子中午不喜欢睡觉的情况,我特意开展了一次“我是午睡小明星”的活动。利用中午起床时间,我总结了中午睡觉的情况,前几名睡觉的孩子都获得了表扬及鼓励,并应允其他小朋友只要睡得早,可以帮助老师分加餐,当小明星呢!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鼓励幼儿说出了多睡觉的好处,可以长身体……当时小朋友的小脸上马上就泛起了浅浅的微笑,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仿佛身临其境,思绪早就梦想到自己成为小明星的样子了。

第二天中午,大部分小朋友没有在我的提醒下都早早睡着了。只有于千皓小朋友翻来覆去,我静悄悄的走过去,在他耳边轻轻的说:想不想做午睡小明星了?小家伙眼前一亮,闭上眼睛点头yes,不一会儿睡着了。

起床以后,我表扬了所有小朋友,并且还让于千皓帮我分了加餐,于千皓高兴地说:“尹老师,我以后还要做午睡小明星”。

其实小班孩子哭闹时非常正常的,作为老师,我们要投其所好,真正懂得,摸透孩子心里的真正的想法,与其“打成一片”,让孩子慢慢喜欢、接受你,这样的教育结果是再好不过的,所以我所说的控制之说是可以理解的吧!

二、看书的乐趣。

区角时间到了,每次选择图书区的孩子都是勤于思考,喜欢动脑的孩子。因此区角之前,我特意鼓励不愿意阅读的孩子到阅读区玩,并告诉他们,我会跟他们一起阅读,送给他们好听的故事。

在我的引导鼓励下,于千皓,代代,浩琳等小朋友来到了图书区。我先让他们自行选择了喜欢的`图书,安静的陪他们一起观看,在他们渐渐失去兴趣的时候,我便说道:小朋友今天阅读时间表现的这么好,尹老师奖励个故事怎么样?你们要仔细听,等会我有问题要提问哦!小朋友们一听我要奖励他们故事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听我讲故事,一个个那么地认真,我继而因材施教,讲完故事以后马上提问书里的内容,小家伙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像比赛谁最棒似的!这次区角的因材施教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乐趣,是次成功的教育!

三、老师,你看我多棒!

因为担心幼儿会对区角里的各种工作的反复使用而失去兴趣,所以每次区角之前我们都会添加几种新颖的工作供小朋友们选择。

今天我在益智区新添加的材料是自制拼图,以此来开发智力,锻炼用脑。于欣邑小朋友选择了拼图工作,对于小班孩子而言,拼图在他们眼里肯定会有些难度。一开始,欣邑兴致勃勃地玩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感觉有些难度,渐渐地皱起了眉头,又过了一会儿,有些懊恼的一推手里的拼图,楚楚可怜地看着我:“尹老师,我不会!”我用鼓励的眼神给她加油鼓劲,并说到:“欣邑,你已经拼起一大半了,还剩下最后4块了。加油,你可以的!”

欣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又抬头看看我,仿佛瞬间有了信心。左拼拼右摆摆地将剩余的4块拼摆了起来,顿时喜笑颜开,得意洋洋地对我说:“尹老师,我拼起来了!你看我多棒!”

综合说来:给孩子适宜的爱,就要做有心之人,因材施教!

我深知,幼儿教师这个角色,不仅仅只是一个管理好孩子吃喝拉撒的保姆。还要找出适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这才是开启孩子心智之窗的钥匙。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有心人”。从教四年来,授课的同时我也会积累经验。每天晚上,我都会对一天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我问自己:“这样做对吗?”“怎样做更好?”“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么办?”也会利用休息时间,发表有关幼儿教育的论文,希望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

俗话说的好,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虽然我不能像雄鹰一样一飞冲天,但是我会像蜗牛一样凭借着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因为我有梦,我会掌握好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努力,去奋进,未来把握在我自己手中,相信只要我热爱,只要我投入,只要我努力,我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用我的热心、爱心和童心去灌溉“祖国的花朵”,我坚信我能行!

教育随笔: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奥尔夫音乐

我班的孩子都非常喜欢音乐,每次我弹起琴来他们都会跟着音乐手舞足蹈的。一次,我要上一节音乐游戏《小兔跳跳跳》,这段音乐是没有歌词的,如果不注意引导孩子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变化,孩子是很难理解的。为了能让孩子根据音乐形象、旋律的特点音色变化来创编动作,从头到尾我没有教过孩子一个动作,只是将音乐用故事形势开了个头,用引导的方法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讲故事有层次的表现出来。如:开头我告诉幼儿由一群小兔子在家里休息,让幼儿扮这群小兔子,他们听到《摇篮曲》缓慢的旋律真的抱紧双手休息起来,然后又是一段音乐,我让幼儿说出小兔子怎样了(起床了),起床以后小兔干什么呢?听完轻快活泼的旋律后,有的幼儿说去拔罗卜,有的说采蘑菇,还有的玩游戏。于是我让他们根据说的做动作就这样一届音乐活动幼儿就不要教师教他们任何动作就已经顺利上完,孩子们更从音乐中感受到快乐的情绪,比起往日教他们做动作,做了半天还记不住,这个方法则更有可行性。

因此我认为应多给幼儿发挥想象的机会,让幼儿自己来感受音乐,创编动作,这样便能使幼儿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不仅仅是音乐,在其他的方面也应如此。希望孩子们都能在这片想象的天空中插上美丽的翅膀自由的飞翔。

教育随笔: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奥尔夫音乐

今天晨间游戏我在场地边放了一些废旧的可乐瓶,请孩子们站在三块塑胶地毯后玩投保龄球的游戏,孩子们玩得很起劲,欢呼声一阵接一阵,也感染了在边上我们班年龄最小的汪婧小朋友,她飞快的跑过来,拿起球向目标投去,以次、二次、三次…唉一个也没打到,她由兴奋变得失望、最后无奈的坐到一边去了。

此时我想每个孩子的能力又大又小,今天怎样让汪婧重新对投保龄球有信心,让她对回活动更充满激情?我走过去把放保龄球的位置往前移了移,然后拉了她的手让她再去试一试,并用鼓励的语言说:汪婧你再试一试,一定行的。她迟疑了的拿起了球,等了一会,不太自信的'滚了出去,哗的一下这一次可乐瓶打到了。她高兴的笑了,小伙伴也一起为她的成功拍手鼓掌。接下来汪婧没有离开这个游戏,虽然她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但她的兴趣一点不减,为朋友加油为自己加油!

幼儿的发展原本就有差异,对孩子的要求不能“统一划一”,而且要因人施教,不管对哪个阶段的孩子都要创造条件给她一些成功感,成功是前进的催化剂、是自信的源泉。

教育随笔: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奥尔夫音乐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又是听觉的艺术。离开“听”,音乐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到:音乐课不是培养歌唱家,而是培养终身热爱欣赏音乐的人。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内容,欣赏也是表现音乐的基础。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用歌喉去展示表现音乐,但是我相信百分之一百的孩子都有一双正常的耳朵,能欣赏音乐。教会孩子欣赏音乐,应该比教会孩子唱几首歌更重要。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孩子处在变声期,认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喜欢欣赏课,爱上欣赏课。

如何上好高年级的音乐欣赏课呢?经过这几年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欣赏音乐创设情境很重要。

“创设情境”就是设置与乐曲情绪及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的手段有多样,例如,在六年级上期第一单元《迷人的弦乐》中欣赏德沃夏克的《幽默曲》,老师可以通过讲作曲家的故事,然后播放波西米亚优美的风光录像,让孩子们去体会作曲家作此曲时当时的心境,让孩子很快就能与作曲家形成感情的共鸣。在欣赏一些乐曲时也可以用光线、挂图片,甚至可以在教室环境布置上做文章。恰当地设境可以营造与乐曲相适应的气氛,让学生做好欣赏乐曲的心理准备。

通过老师语言的引导,激发起学生欣赏乐曲的欲望,并打好与乐曲情绪产生共鸣的感情基础。老师的语言应用力求确切、简洁。对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不可不讲,但又不能多讲,因为音乐是不可用语言来代替的。只有当学生不满足老师对乐曲的介绍而产生一定要听一听这首乐曲的急切欲望时,欣赏教学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遵循音乐艺术的特点,多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如果要让学生欣赏一首乐曲,听一遍是不够的,至少2――3遍。欣赏乐曲时的“听”,就是通过听某首乐曲,听出情,情投入。每一遍的听,老师要有不同的要求,老师所提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对欣赏内容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去听,去完成老师的要求。例如,学生初听乐曲不可能对之有深刻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可以做得到的,那就是对乐曲情绪的理解。是喜,是忧?是活泼还是沉重?是柔和还是跳跃?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地作出判断。那么老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欣赏乐曲。

如,在六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欣赏《溜冰圆舞曲》《乒乓变奏曲》,首先欣赏之初先不出示乐曲的标题,可先提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首很特别的乐曲,听完之后请你选择它们分别为哪项运动配乐,为什么?听完第一遍学生能够准确地选择出第一首表现的溜冰,第二首表现的乒乓球,简单地阐述自己的理由。再听第二遍《溜冰圆舞曲》就可以提问:乐曲的情绪有没有变化,是怎么变化的,选择线条表示?老师用不同的线条表示不同的情绪。

音乐老师的欣赏提示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面部表情与动作的。对于一些结构较复杂的曲目,教师可在第一遍欣赏之后对乐曲作补充性的解说,并随之让学生重听全曲或分段欣赏。

学生的情感体验很重要。如果学生对所听乐曲反应冷漠,甚至在听完之后有大失所望的感觉,那就势必会使欣赏教学效果大受影响。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尽力帮助学生,使他们通过欣赏乐曲能进入音乐情境。

三、欣赏音乐,让学生领悟音乐表现手法。

欣赏音乐,“领悟”就是理解乐曲,其中包括对乐曲内容及思想感情的理解,对乐曲表现手段的理解。

当学生对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引起了初步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对乐曲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可以有讲解、讨论等多种形式。分析的内容可包含乐曲的主题思想、乐曲的结构、乐曲的风格、乐曲的速度与力度,以及旋律、节奏、和声等要求素。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面来确定分析的角度和深度,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刨根究底。采用边分析边逐段细听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做便于保持学生已经产生的特定情绪,并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主动地去探究乐曲的内涵。让孩子理解一些音乐的表现手法,也是教给孩子欣赏音乐的一种能力,只是老师要掌握好这个“度”,教给孩子欣赏音乐的方法,让孩子终身受益。

四、教会孩子欣赏美、创造美。

当学生听懂了某首乐曲,不等于此次欣赏教学目标就可以“划句号”了,教师应适时地启发学生创造。每位学生欣赏同一首曲都有不同的理解,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能欣赏美而不能创造美,那么这种欣赏肯定是肤浅的。这里所说的“创造”并不是指专业的作曲。

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创造可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欣赏完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后,让孩子们分小组创编一曲踢踏舞节奏,然后小组设计动作表演。孩子们很乐于去做,而且做得很认真。有时还可以让他们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所听到的音乐;用简易乐器富有表情地演奏乐曲的主题;根据乐曲主题习作简单的变奏谱;绘出简单的图画,表现乐曲的基本情绪和基本内容等。所有这些创造活动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动情”.教师应努力启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欣赏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

让孩子感受音乐之美,引导孩子欣赏音乐,教会孩子欣赏音乐,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会欣赏音乐会让孩子们受益一生。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上好欣赏课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欣赏――将为孩子们打开音乐之门,真正地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音乐无穷的魅力!

[为孩子打开音乐之门教育随笔]。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