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调查报告(实用16篇)

时间:2023-12-18 19:28:05 作者:XY字客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95后择业观调查报告

1.在这无常的世上唯一可获得真正快乐的方法,就是籍由开悟来改善身心的平衡。

2.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3.天若赐我辉煌,我必天天向上。

4.如你想要具有完竣得空的友谊,能够一辈子找不到伴侣。

5.成功的秘诀是努力,所有的第一名都是练出来的。

6.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而不能一味的等待别人的赐予。

7.我们都太渺小,敌不过命运的心血来潮。

8.当他让你失望时,也秒杀了你对他的所有希望。

9.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10.尊严是自己经营的,别人给不了。

11.态度决定一切,实力扞卫尊严!人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12.一旦开悟,爱力会经由你流到你的朋友、爱人、任何你想到或关心的人那里去。

13.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4.学会忘记痛苦,为阳光记忆腾出空间。

15.你能够用爱取得全世界,你也能够用恨取得全世界。

95后择业观调查报告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七大将扩大就业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建设中,实现充分就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认真总结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我省促进就业工作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根据省政府领导意见,由省政府研究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主要成效。

(一)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了全省就业工作的平稳发展。

根据中央部署,自xx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认真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确定了“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再就业服务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等五大工作目标,提出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与增加投资相结合、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国有企业改革相结合、与城市化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五个结合要求,并以省政府名义将就业再就业目标下达各地州,要求各地把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人数、控制失业率等目标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形成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全省就业工作平稳发展,各项就业指标基本实现。xx-xx年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5.01万人,年均增加约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累计54万人,年均登记失业人数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家产业就业人数521.6万人次,其中,省外流动就业人数为201.14万人次;累计投入使用就业再就业资金15.17亿元;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50.4万人,实现再就业42.9万人,再就业率为85.1%;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90.55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0.49亿元,支出18.76亿元,有35.4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27个,职业介绍机构共1715个,其中: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1518个,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1359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855个。

(二)劳动力市场体系和现代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云南省劳动力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90年代逐渐培育并随着国家“金保工程”的实施而不断发展,至今,一批设施、功能较为齐全的地方性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包含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失业保险和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等内容的就业服务体系以及职业介绍咨询服务网络基本形成,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已经成为我省劳动用工的主导方式。

一是全省城乡普遍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xx年,全省129个县(市、区)所辖的53个街道已经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1517个乡镇上已经有1301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全省851个社区中,已有637个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使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更贴近群众,窗口前移、更方便群众。二是全省基本完成了劳动力市场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并逐步完善了劳动力市场的职能。“十五”期间,全省各级劳动力市场场地建设面积达82,649.84平方米,其中:州、市级为14,428.18平方米,县级为68,221.66平方米。市场内设有求职与用人登记、信息发布与查询匹配、职业指导与政策咨询、推荐介绍与现场招聘等服务项目和窗口。全省各地先后筹集劳动力市场建设资金8,026.0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38万元,省级补助691.25万元,各州、市、县自筹7,196.78万元。各级政府除资金投入外,还以其它方式支持劳动力市场建设,如房产、土地、办公用品、设备等,折合资金3,161.67万元。

xx年年,云南全省共有职业介绍机构1865个,其中,省级1个,地、州、市级16个,县(区)以上140个,街道51个,乡镇级1,477个,其它部门开办的28个,个人开办的169个。职业介绍工作人员2,675人。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完全覆盖了全省县以上行政区域,乡镇职业介绍机构已覆盖了全省乡镇的75.2%,工作覆盖面达到90%以上。全省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形成了以省级劳动力中心市场为龙头,以16个州、市为劳动力分市场,128个(不含丽江市古城区)县级公共介绍机构为骨干、其它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成效显著。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劳务输出)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省委、省政府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和三项扶贫工程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大了输出前的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全省劳务输出规模稳中有升,劳务收入稳定增长,输出区域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已经成为缓解城乡就业矛盾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省劳动保障部门数据显示,xx年年1-10月,全省当年共输出劳务人员137.68万人次,完成年计划任务的172%。其中:境外输出0.49万人次,占0.36%;省外输出40.81万人次,占输出人数29.65%;省内输出36.45万人,占输出人数26.47%,县内输出59.92万人,占输出人数的43.52%。预计全年输出150万人次,完成年计划80万人的187%。

xx年起,我省开始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劳务输出项目,当年省级投入1,147.28万元,其中劳动力市场建设费380万元、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费用767.28万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7,251人,输出劳务人员239,600人次,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43,500人的550%,当年实现劳务收入约11.5亿元。xx年投入1,317万元,其中劳动力市场建设费120万元,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费用1,197万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3,398人,输出劳务人员24,4728人次,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39,900人的613%,当年实现劳务收入约11.7亿元。xx年年投入1,848万元,其中劳动力市场建设费18万元,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费用1,830万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2,018人,输出劳务人员313,510人次,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36,600人的856%,当年实现劳务收入约14.7亿元。

95后择业观调查报告

楼市购房人群在不断经历着代际变化,继80、90后,95后社会新生代们开始陆续在楼市中崭露头角。相比其他年龄段群体,大部分95后刚步入职场,但是在购房实力上不可小觑,调研数据显示,95后家庭普遍不缺房,无房家庭占比尚不足1成。

从购房资金来源看,7成95后购房需要父母的资助,明显高于90前购房群体,且分性别看,男生购房靠依赖父母的比例要比女生高出4个百分点。从购房付款方式看,重点城市95后全款购房的比例要比90后高出6.4个百分点,以北京为例,95后购房全款比例超4成,显著高于80、90后群体。

如果已经买房或有计划买房,购房资金来自哪里?

资金来源。

36岁及以上。

自己积蓄,同时父母资助。

48.8%。

44.8%。

37.4%。

28.7%。

男女方积蓄,且有父母资助。

19.5%。

23.5%。

23.9%。

14.0%。

自己积蓄。

14.1%。

8.8%。

16.5%。

31.1%。

男女双方积蓄。

13.5%。

17.0%。

16.5%。

21.3%。

完全来自父母资助。

2.6%。

4.8%。

2.2%。

1.2%。

其他。

1.5%。

1.3%。

3.5%。

3.7%。

父母资助总计。

70.9%。

73.0%。

63.5%。

43.9%。

95后购房实力的背后是家庭财富的支撑。95后这一代人,基本来自于421家庭结构形式,其父母多为70年代左右,经历了房价飞速上涨前的红利期,是当下社会中掌握核心财富的主力人群。

租房结婚?超5成95后拒绝。

如果婚前没买房,租房可以结婚吗?调查数据显示,越年轻的受访群体接受租房结婚的占比越低。对于租房结婚表示“无所谓”态度的群体占比在95后中最低,半数以上95后新社会人拒绝租房结婚,在所有年龄段中拒绝租房结婚的占比最高。“先有房,后结婚”的传统观念在95后新社会人中表现更为明显,反而是95前的人群接受租房结婚的比例较高。

u000e。

半数以上95后拒绝租房结婚。

不能接受能接受无所谓51.1%55.2%。

不能接受能接受无所谓。

51.1%。

55.2%。

46.3%。

40.4%。

40.9%。

36岁及以上。

0%40%60%80%100%。

进一步分性别看,“有家先有房”的观念在95后女性群体中表现更为突出。48.1%的95后男性能接受租房结婚,95后女性群体中能接受的仅占24.1%,男性接受租房结婚的比例是女性的2倍,62.9%的95后女性不接受租房结婚。租房结婚和买房结婚相比,房租相比买房的首付和房贷压力要小很多,这对于买房意愿更强、更加向往婚姻生活的95后男性而言是一种不错的尽早结婚的过渡方式;但租房存在“安定感”不足、条件有限等因素,让女性“缺乏安全感”,这也是从小生活条件相比之前世代更优越的95后女性心里难绕开的坎。

男生接受租房结婚的比例是女生的2倍。

男生女生不能接受。

男生女生。

能接受。

无所谓。

0%40%60%80%。

婚前要有房吗?超6成95后表示赞同。

相比老一辈“车马慢书信远,一生只够爱一人”的纯粹爱情,年轻一代群体们在面对婚姻生活时更加现实,在物质生活方面追求更好的条件,婚前有套房则是重要的体现。调研数据显示,65.5%的95后表示在婚前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在85前群体中这一比例占57.9%,越年轻对婚前有房的要求越高。

男女对婚前是否应该有房的态度略有差异,68%的女生认为婚前要买一套房子,而男生中持该想法的占比60%。女生更在意婚前是否有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房子能够带来安全感,一套房子代表着诸多意义,是夫妻吵架时的底气所在,是受伤避风的港湾,是经济独立的彰显。

超6成95后表示婚前要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68.1%65.5%。

68.1%。

65.5%。

66.5%。

57.8%。

57.9%。

65%。

60%。

55%。

50%。

u000e。

婚后与父母同住?95后女性拒绝意愿更强。

婚后享受二人世界是每个年轻人的向往,但跟父母同住,父母可以帮忙照顾孩子、减少家务负担,减少年轻人很多生活上的压力。对于婚后是否愿意与父母同住这个问题,95后相比其他年龄段人群态度更为鲜明,仅6.5%的受访95后表达了“无所谓”态度,在所有年龄段中占比最低;相比95前群体,95后新社会人在婚后与父母同住的意愿更低,有46.8%的95后不愿意婚后与父母同住。

与男性相比,95后女性拒绝婚后与父母同住的比例更高。有53.5%的95后女性不愿意婚后与父母同住,95后男性不愿意婚后与父母同住的占比为32.8%,占比相差较大。而在和哪一方父母同住的问题上,95后无论男女,选择“和自己的父母同住”的占比都远高于“和对方父母同住”。

u000e。

近5成95后新社会人婚后不愿与父母同住。

20岁及以下。

36岁及以上。

不愿意。

49.5%。

46.8%。

36.8%。

34.3%。

38.4%。

愿意。

25.8%。

27.9%。

27.3%。

37.4%。

31.7%。

愿意和自己父母同住。

9.3%。

15.9%。

19.8%。

16.1%。

14.6%。

无所谓。

14.8%。

6.5%。

12.3%。

9.1%。

14.6%。

愿意和对方父母同住。

0.5%。

2.9%。

4.0%。

3.0%。

0.6%。

95后女生拒绝婚后与父母同住的意愿更强。

男生女生60%。

男生女生。

40%。

20%。

0%。

愿意不愿意愿意和自己父母同住。

u000e无所谓愿意和对方父母同住。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未来的家什么不能缺?男生要书房安静会儿,女生爱阳台养绿植。

人们在追求美好居住空间方面,从未停止探索,且对居住空间大小、功能配套的要求越来越高。调研发现,电器配齐的'厨房、能放洗衣机和绿植的阳台是消费者最为偏好的两大居住空间。厨房和阳台是家庭成员重要的生活场景,消费者对这两大空间的品质要求赋予较高的权重。

相比其他群体,95后对新兴居住空间的追求更明显。95后群体有着独特的思想观念和理想追求,在生活方面注重品质居住体验,对新兴居住空间的接受度更高。数据显示,95后普遍追求能做办公区的书房和能放松一刻的咖啡角。当下社会,工作空间与居住场所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化,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需要独立的空间以满足居家办公需求,也需要一方咖啡角落,在繁忙的生活之中享受一刻自在。

男女性对居住空间的品质追求存在显著差别,男生更关注于书房安静会,而女生更偏爱阳台,养点绿植,享受生活。

电器配齐的厨房能作办公区的书房。

电器配齐的厨房。

能作办公区的书房。

零噪音卧室能放洗衣机和绿植的阳台收纳一切的储物间。

能开party的超级大客厅能放松一刻的咖啡角。

放大下大浴缸的卫生间。

独立健身房。

男生。

像商场专柜一样的衣帽间。

女生。

适合撒泼打滚掉毛的宠物房。

其他。

0%。

10%30%40%50%60%70%。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04。

后记。

本报告仅是简报,所使用数据为不完全抽样数据及在线调研数据,并不完全代表真实交易数据,且并未进行深入数据研究,如对内容有疑问或其他问题,可与分析师联系(yanjingqiang001@)。

报告。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印、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发布,必须注明出处为“贝壳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减或修改。

为了向受众提供可参考信息,报告中所涉及观点,系数据分析师基于现有数据分析得出,均是基于数据的客观描述,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及判断,不包含任何道德偏见、性别偏见、地域偏见与政治偏见,贝壳研究院与分析师对任何基于这些观点引起的所有可能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学生择业创业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

据了解,在几年以前,礼让镇的产业格局单调,养殖业以及服务业落后,在发起人进行养殖业以及副业并获得利润之后,很多人开始了“追风”行动,导致礼让镇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在5年来新开了**多个鱼塘和**多家养鸡场,在镇上龙头企业豆筋公司扩大收购后,每村都有数家豆筋生产户,到现在鱼塘、鸡舍、豆筋就足以概括礼让镇的产业结构了。然而,礼让镇虽然生产鸡鸭鱼和豆筋,但是缺少相应的加工基地,不仅导致生产链脱节也有产品过剩的隐患。所以,只要看清礼让镇的发展前景就能进行有效的创业。

(一)、小型养牛场。

在老营村二组我朋友的幺叔一家人正在搭建一个小型养殖场,养殖场建在农村,周围被许多农田包围,据这家人说,由于礼让等几个镇都兴起了养鱼和养鸡鸭业,在梁平县的工业园区附近也相应建起了动物饲料厂,由于厂建得近,所以饲料也便宜,而且附近田地的主人都在外打工,田地常年是荒芜,他们只需付少许报酬就可以在这片田地上种植玉米,这样饲料费又可以节省很多。最重要的是现在礼让镇还没有养牛户,如果这批牛养出来,销量一定很好。

听他们讲了后,我心生好奇,于是在网上查了一下重庆地区的养牛成本。算了一下,这利润的确不小,再加上种玉米省下的饲料费,利润应该会更高,而且这家人还有一台面机,一天可以生产面条200斤。

这说明现在人们创业养殖业时并不是像以前一样盲目“追风”了,能根据市场合理安排创业方向,对丰富乡镇产业结构也做了巨大贡献。

(二)、女生用品店。

在整个礼让镇上仅有一家女生用品店,我今年回家也去逛过,店面规模与一般的杂货店相比较小,货也不是很齐全,但是生意不错。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需要用的东西有很多,比如手表、耳钉、腰带、发卡、装饰品,这些都是在一般的杂货店或电子用品店很难找到的,就像我回家就去买了个发卡,虽然样式不及学校里多,但是要买这些,这家店估计是唯一的选择了,当然赶集的时候也有很多摆地摊的也可以找到。

回家也好些天了,家乡的店也差不多知道了,我来列一下销售类的店面的分布和。

(三)、蛋糕店。

小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最想的'就是有一份生日蛋糕,现在蛋糕也成了家家户户能够消费得起的商品了,逐渐蛋糕的需求量也大了起来。今年回家,我一共订做了3个大蛋糕,都是在同一家蛋糕店订做的。在礼让镇上一共有3家蛋糕店,有一家是我小时候就在的,另外两家是最近2年才开业的。其中老的一家的蛋糕制作技术太落后,只能做小的零食类的蛋糕,不能做生日蛋糕,所以现在生意很差,另外一家新开的,由于店面比较小,所以生意也不多,而我订做蛋糕的那家蛋糕店由于店面大,室内清洁,能制作各种样式的蛋糕,所以生意一直很好。等糕点师做蛋糕时,我问他们是不是去哪个学校学的,他们告诉我并不是的,因为附近没有学校是专门教制作蛋糕的,他们是四处拜师学艺,现在终于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蛋糕了,真羡慕啊。

这3家蛋糕店也告诉我们,市场的竞争是巨大的,我们必须在每个环节做好,才行赢得市场的先机,就像那家老蛋糕店一样,如果一味凭老技术是发不了财的,我们必须时时吸收新技术,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才能成功创业。

(四)、农家乐。

自从20**年开始,礼让镇就有大量的居民开始进行养鱼业,鱼产品过剩的趋势愈演愈烈。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礼让镇首家以农家乐形式存在的旅游产业诞生。

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型时尚旅游方式,在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村面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轻人的欢迎。而礼让镇靠着接近乡村以及渔产丰富的优势,将加油站附近的几方鱼塘改建成钓鱼山庄。

(五)、特色乡镇建设。

业产品过剩的情况,加快经济增长,还可以为建设特色乡镇做出贡献。自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在家人员都开始自行创业,但是盲目创业造成的后果就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效益不好,最终使刚刚形成的产业荒废。在很多人兴起养殖业后,政府也开始鼓励大家修建沼气池,证明政府对环境的重视,以及特色乡镇的重视。并且这次钓鱼山庄建成之后,政府部门也进行扶持。

三、调查心得。

我通过qq同学群消息统计,了解到初中69名同学中,只有一半考上了高中或职校,考上大学的更是屈指可数。通过问卷调查可知,有5人征兵,23人在外打工,14人在家继承父业或是自行创业,15人在读大学,**人未知。并且很多在外打工的同学表示后悔以前没有认真读书,但是在家继承父业或是自行创业的同学并没有对大学生活表示向往,并且认为大学生并不一定能比他们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调查证明,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表示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不满。教育学家指出,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年,20**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在现有经济结构下,每年大概只能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年度就业岗位缺口在1300万左右。

因此,今后在很长时期内,大学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创业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礼让镇的创业调查情况分析,大学生创业已经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认可,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且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对于一个能自我学习,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与财务,善于拓展人脉关系,并能够主动调适工作心态,积极适应社会的大学生,其创业将不存在任何问题。

就以我的家乡来说,由于本地教育较周边较差,相应缺乏大学生,大学生靠村官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而且政府也提出,在保证完成村官任务的前提下,并不干涉大学生的其他创业,并给予支持和帮助。并且通过对我们镇的调查了解到,我们镇政府正努力在将礼让镇改建成特色化乡镇。在寒假时,我去成都三圣乡看过,那里因为农业规划得当,环境优越,并且有不少人养殖珍惜花种,使当地成为了农家乐的发源地,很多游客在当地可以感受到“农”的氛围,流连忘返。相应只要我们大学生在政府部门的带领下,看清本镇的发展潜力,因地制宜,使各行各业相辅相成,科学发展,相信我们的家乡就是一块待开采的金矿。

95后择业观调查报告

2.有时候人生就像一场游戏,最好永远在寻找而不是拥有。

3.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6.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7.要降服糊口的焦炙和懊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家丁。

8.再高的人有时也需踮足,再矮的人有时也需屈身。

9.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拿走你的坚强。

10.要成功,不要与马赛跑,要骑在马上,马上成功。

11.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12.不要什么都学别人,很容易迷失自己的。

13.天天通知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14.每个人的路都是要靠自己走的,走好走不好都自己的事情。

15.命运在自己手中,你可以创造自己的命运,只要下定决心。

大学生择业创业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对下面的问题予以回答。(注:没有特别注明的只能选择一项。您如实积极的填写内容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会对您的信息予以保密。谢谢!)。

1、您对创业概念的理解为:()。

3、您对创业是否感兴趣?()。

a很有兴趣b比较有兴趣c一般d不是太感兴趣e根本没兴趣。

4、什么样的困惑会让你放弃自主创业?()。

a找不到方向b不到适当的时候c没有兴趣d其他。

5、如果创业,那么你会选择哪个领域?()。

6、如果创业,那你会选择那种形式?()a合伙创业b家庭创业c自主创业。

7、您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a有b没有。

8、您希望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a向经验人士学习b活动加训练c亲身实践d其它。

9、您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应该做那些扶持?(任选两项)()。

a大学生创业基金支持b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c政策支持d。

10、您认为学校是否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应该采取何种鼓励措施?(任选两项)()。

11、如果您要创业,你会选择在哪里?()。

a自己家乡b东部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c在大学附近d视情况而定。

12、您创业最大的动机是什么?()。

a赚更多的钱b想自己当老板c解决就业问题d实现价值,同时也解决生存生活需要。

a认同,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b是一个不错的选择c反对,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d其他。

14、您认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最大障碍是什么?()。

15、您认为现在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创业需求吗?()。

a不满足b说不清楚c基本满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

2011-3-1所谓择业,就是择业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能力,从社会上各种职业中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过程。任何已具备劳动能力的人,都要进入社会职业领域选择特定的职业。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择业者不仅要考虑到个人的需要、兴趣、能力等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的择业则是在完成学业以后,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进入社会,选择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以获取稳定的收入,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择业观是在择业过程中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和心理倾向等。现今大学生的择业观大多是在校时期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如何选择职业这一实践活动的较稳定的认识、态度和基本的指导思想。择业观属于择业过程的心理层面,很多方面的问题都会改变大学生择业的标准,原因很简单人们差异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不同、思想层面参差不齐、以及学生时代的理想等。

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考或凭激情进行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这就是说,择业者的择业行为主要是受择业观支配的。总之,择业观是人们在择业过程中最根本的观点;择业观受世界观的制约,是人们的内心世界在择业过程中的折射与反映;择业观受人生价值观的支配。

关于大学生的择业观,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大学生择业观是毕业生对于择业目的和意义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它与毕业生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是毕业生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关于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标准、择业意义的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也是大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职业岗位的初步定位。”而在校大学生的择业观正处于形成和完善阶段,通过本次调查,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理性择业观的内涵和培养途径,把握自身择业观的形成规律,从而形成理性的择业目标,科学地认识社会各种职业;在建立合理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在任何职业领域里爱岗敬业,勤奋刻苦,踏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调查形式以及结论。

本次调查通过以各种形式的收集资料,进行更人性化的整理。方便人们真切的了解到关于大学生的择业问题。

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大学生以及应届毕业生对于就业选择的看法,以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调查。

通过各方面显示的数据进行整理规划,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根据针对性较强的问题进一步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表明:

1·大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就业地区国外8%、沿海城市58%、省会城市26%、中小城市8%。2·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专业不对口28%、户口问题42%、缺乏社会关系30%。

3·在对以后发展的态度方面,60%的人选择就业、16%的人选择考公务员、24%的人选择考研究生。

从此次对部分大学生择业情况的调查数据看来,虽然大部分的学生对就业的前景不是很看好,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就业,而且面对各种困难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1、时代性。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和发展,与时代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社会发展期、不同的时代,均可体现出大学生不同的择业观。纵观历史不同的时期均呈现出特点各异的时代气息。20c70s末80’s初的大学生虽开始有了自己选择职业的意识,但时代背景造就他们毕业时必须服从国家分配,并且更注重“社会地位”。20c80s的大学生择业标准,第一位是社会地位,第二位是社会意义,第三位是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到了80’s末,“符合个人特长”成为他们择业的首要标准。20c90s前期,大学生就业时追求“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20c90s中期以后,曾流行的“待遇决定职位选择”的模式已基本过时,“能否发挥专长”又成为大学生择业首要标准,许多大学生认为要在个人和社会两个价值之间找寻最佳结合点。

2、主体性。从横向比较来看,大学生择业群体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生具有“五高峰、四最、三敢、两缺乏、一中心”的特点,即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求高峰、特殊行为高峰、成就高峰;最积极、最富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留思想;敢说、敢想、敢干;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常常以崇尚自我为中心。主要体现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他们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在职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等。

3、差异性。大学生择业观因大学生分布的地域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男女性别不同、需求重点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从地域分布来看,大学生就业去向有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本地与外地等差异;从学科专业来看,大学生学习有文、理、工、农、医、经、管、艺等众多领域的差异。这些差异性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升学与职业的选择上,二是选择职业的出发点上。

通过调查研究,身为面临提前就业的大学生明白了择业观的重要性;同时也总结出面对就业前的基本准备和对于此种社会状况的些许建议。

1·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1c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而在校期间理应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前做好择业准备。为适应社会完善自己的素质教育以及道德修养,同时要提高自我能力懂得创新、运用、以及社交人际。增强自我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在短时间内适应社会、发挥本有才能。

2·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

在择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而学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现实,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在校期间还要尤为注重自身抗挫折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奉献、创业和艰苦奋斗等精神。

3·学校应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要适应新形势,采取相应改革措施。除了深化教学改革,在教授专业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形势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可以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会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正确就业信息,为社会培育优秀人才。

4·社会和学生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

社会应尽可能的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尽量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的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另外,家长和亲友也要主动关心毕业生择业期间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缓解心理压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多数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盛起。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占有少部分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分别达到35%、33%;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

大学生择业创业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80万人,这对本来就面临严峻形势的就业市场又带来了不小冲击。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也加入到了兼职行列,成为兼职领域的主力军,面对日益庞大的兼职队伍,我们不禁提出了这些疑问:大学生兼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需找兼职,兼职与专业的相关性如何?兼职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他们还需要哪些帮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绵阳几所高校的近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这些大学在校生的兼职情况及相关看法。

本次问卷调查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调查对象,共抽取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四所不同类型高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调查中,总计发放问卷300分,有效问卷265份,有效回收率为88%,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学生中有93%的学生表示具有兼职的想法;82%的学生对在校兼职持肯定态度,对于兼职收入,84%的学生用于生活费用,9%的学生用于恋爱开支,7%的则用于长期投资。当遇到不公平待遇时89%的学生均选择忍气吞声,4%的学生选择告诉家长或同学,只有1%的同学选择付诸法律或向相关部门投诉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兼职与学业是否矛盾问题上,有67%的学生表示会放弃兼职好好上课,而却有29%的学生表示会坚持兼职,4%的则表示会看情况。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1学生兼职情况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兼职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一道独有的风景线,大学生兼职的比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越开越多的大学生大一开始就投入极大的热情于兼职工作,而学校和家长也对学生兼职持比较积极的支持态度。

1.1.1大学生兼职的目的。

大学生兼职的目的往往具有多重性,很多同学都不是因为一个单纯的目的而从事兼职工作,赚钱也不是唯一目的,而更多是希望通过兼职尽早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尽早了解社会和探究社会。这说明当代的大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独立意识,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人生价值,当然,学生的兼职目的也折射出目前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压力的巨大。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学生平时没有很多的时间独自去寻求兼职工作,他们主要通过其他兼职同学的介绍、校园海报信息、校外媒体招聘信息和中介介绍寻找兼职,其中熟人的介绍和校外招聘信息又成为最主要的求职渠道。这说明面对高额的中介费和大量的虚假信息,学生们更希望通过安全免费的途径来获得兼职工作,尤其是对学校寄于了厚望,多数学生急切盼望学校能够多提供与自己本专业有联系的工作岗位信息,或者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用人单位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定期举行大型的专兼职现场招聘会,增加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交流与接触。

1.1.3大学生兼职的工作种类,表1。

表1显示,家教、餐饮服务、派发传单等简单的工作成为了大学生兼职的首选,兼职种类相对比较单一。学生在选择兼职工作时比较倾向于时间灵活、技术含量较低、专业性要求不高的工作,这样不同层次、专业、年级的大学生都能胜任。从大学生兼职的岗位来看,兼职工作几乎很难运用到他们的专业学科知识,更不要说在兼职中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而大多数工作单位也只是看中了学生的廉价劳动力而非能力,这让大学生想在兼职中获取锻炼的目的大打折扣。

1.2大学生兼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1兼职的内容和途径有限。

大学生参与兼职的人数庞大,参与的兼职工作种类也很丰富,但是兼职的内容和途径却非常有限,多是以服务性行业为主,工作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任意性,让学生的收获与自身的期望存在很大差距。而从兼职的途径来看,由于社会和学校都没有相对比较完善正规的学生兼职指导机构和部门,学生的兼职只能是自发、各负其责的个人行为。而大学生无论是在社会经验、人际关系还是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缺陷,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上当受骗、权益受到侵害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1.2.2大学生兼职中的维权困难。

大学生初次涉足社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困难和问题,拖欠工资、克扣工资、被中介公司欺骗甚至受到歧视等等都成为大学生在兼职工作中遇到的大*烦,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在兼职中不知情的卷入一些传销组织而长时间无法脱身,更有学生因无意陷入“诈骗团伙”而丧命的悲剧发生。这些后果的产生除了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国家法律在这个领域的缺陷,我国现行法律中缺乏保护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的相关法律规范,这就为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中介公司、用人单位提供了可趁之机,从而让他们能够利用学生谋取不当利益。

1.2.3高校缺乏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和咨询部门。

本文开头提及兼职中只有1%的同学选择付诸法律或向相关部门投诉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说明大学生在兼职的经历中始终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孤军作战,缺少社会、学校甚至是家庭的帮助。而学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领域,在这方面更是责无旁贷。调查中,一般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成立相应的兼职指导机构或者是咨询部门,引导学生需找正确的兼职途径,指导学生认识在兼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2兼职情况所引发的大学生就业择业思考。

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不成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过分的焦虑与急躁,依赖心理过重,就业压力巨大。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是我们当前应该思考的重要环节。

2.1国家、社会、学校的正确引导和支持,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国家不仅要加强宏观调控,还应该查漏补缺,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去弥补就业市场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就业市场。社会应加强监督,完善机构设置,为学生的就业增加法律和机构保障。作为学校,应积极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增强学生信心,从而加大就业竞争力。

2.2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教育。

广大学生家长要克服守旧、传统的就业观念,引导子女形成“先就业再择业”,“找工作靠自己”的想法,鼓励子女参与竞争,同时,要对子女进行毕业前心里梳理,积极将子女的思想状况与学校进行沟通,以缓解压力,增强学生在就业择业问题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大学生应该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认清社会形势,了解社会所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同时,增强自己的就业技能实力,保持良好心态,提升自己在竞争中的实力,切勿在竞争中自暴自弃、轻言放弃,努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经素,吴亚子,赵燕.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报告:以南京地区高校为例[j].青年研究,20xx(10).

[2]薛亮.浅析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xx(13).

[3]姜馨蓓.大学生兼职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xx.

[4]韦娜.在校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xx.

择业调查报告

摘要: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就业倾向,为提高效率并节省时间,将调查对象定为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在校学生。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各种择业倾向并发现了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同时,总结出大学生择业前的惯性思维及其做法,并且指出了哪些是可行的做法,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做法。为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率已经成为考验我国教育事业是一个指标。大学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个好工作,合适的工作,不但是毕业生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主要考虑的事情。就业形势严峻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比如说中国大学的盲目扩张,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大学生自身的不足等等,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只做了此次的调查问卷,以便我们的就业形式有个清晰的认识。

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主要是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在校生的择业价值取向,薪酬标准,就业地点,择业的途径,求职中最关心的问题等就行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60份,实际收回的问卷有39份,其中有效问卷有39份,其中男生占45.6%,女生占54.4%。本次调查的学生主要是检验、管理的学生,他们分别代表了理科和文科的学生,也是考虑到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所选比例的均衡性。为了方便学生答题,节约时间,问卷主要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

1、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

关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91%的调查者认为“形势严峻,就业比较难”,分别有7.7%的调查者认为“形势正常”和“不了解”,而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有1.3%。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对自身就业前景评价方面,多数学生则显得较为自信。调查表明,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的调查者占56.4%,20.5%的学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有信心,14.1%的调查者表示不乐观,而9%的调查者则表示不知道。比较乐观占有较大比例的原因,我认为由于被调查者有一部分还是在校生,所以对求职的艰辛认识还不够。随着他们毕业时间的临近,他们就会更加准确的认识到自身的情况。这就需要他们深入了解自身困惑所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及时调整好心态。

2、关于求职前的准备。

调查结果显示,17.5%选择大一就开始,46.6%选择大二开始的,35.9%为大三开始。这说明我校大学生整体开始考虑求职就业问题比较早,一半以上的学生在上大二就开始考虑自己的求职就业问题,说明求职就业意识较强,从他们关注考虑就业问题比较早可以看出他们对求职就业方面的信息的需求也比较大。

3、关于升学和工作的选择。

在升学和工作的选择上,70.5%的调查者选择工作,13.5%的人选择升学,而2.6%的调查者选择考公务员,还有13.4%的调查者选择了回家创业。根据在调查中和他们的交谈中,了解到选择回家创业的学生,主要由于其家庭是做生意或企业的。所以说,在工作的选择上,大部分学生还是先从在企业锻炼为起点。这就需要我国对于大学生应该多提供一些就业渠道,并且给出相应的优惠政策。

4关于就业过程中的寻求帮助的途径。

在就业决策时,有39.8%的调查者向父母咨询意见,有3.8%的调查者表示会问老师,还有25.1%的调查者和自己的朋友商量,“自己做决定,不受他人影响”的调查者占31.3%。可见,家庭的帮助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而老师的帮助比较不足。这说明在大学里好多老师都是下了课直接走人,和学生的感情不深,以至于学生主要还是依靠家庭和朋友,或者是自己。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不但是讲授课本的知识,更主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人生的正确建议。

5、关于就业地点的选择。

调查表明,66.7%的调查者选择就业地点时,主要是在省会城市武汉,工作和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有10.3%的调查者选择了去我国的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地。23%的学生选择了回到家乡,这个可能是因为家乡有自己的亲人,不管是就业还是生活都有一定的便利性。可以看出,发达地区还是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涌进,但是我们也应该告诉学生在拥挤的大城市发展的弊端,使他们正确看待就业的地点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并且鼓励学生去西北比较偏远的地方,带动那里的经济发展。

6、关于薪酬标准。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的薪酬问题上,大学生们的期望值一般。22.8%的调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20xx元以下,其中41.8%的调查者的月薪集中在20xx—3000元这一档上,有35.4%的人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希望自己早点从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并渴望获得舒适的生活条件,因此希望能获得较高的薪酬。

7、关于工作是否对口。

专业如果不对口绝大多数的调查者会在现在的岗位上工作。64.1%的调查者会愿意从事现在的工作,只有9%的调查者表示不愿意,19.2%的调查者会“先在本专业干,再考虑转行”这些人对自己的工作的选择是小心而慎重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在选择工作时是占非常大的比重的。7.7%的调查者认为无所谓。这说明调查者主要是保证有份工作,先择业再就业。

8、关于招聘信息的途径。

得到招聘信息的途径,50%的学生是从网上寻找的,30%的学生选择了从学校了解到,也就是说学校公布或者组织招聘会时,他们才得到招聘的信息,20%的学生选择了家人介绍或者朋友介绍。这说明毕业生所在地的人才市场不是很活跃,很多学生的信息相对来说比较闭塞。

9、关于最关注的信息。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50%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司的介绍和招聘信息,15.6%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有关薪资及福利的信息,19.2%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关于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多,需要加强锻炼。有15.2%的调查者希望了解更多的公司员工的现身说法。借此了解公司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20xx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899万,这么一个强大的队伍涌入社会,那么他们能够安定的正常工作,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中出现的盲目乐观、奉献意识与艰苦奋斗精神缺乏、诚信缺失等心态,不仅会影响到在校大学生眼下的择业,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到以后的成长与职业发展。针对以上出现的不良择业心态,我们的建议是:

1、大学生走出校门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饱和,现在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就业。

2、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的就业信息和强硬的个人素质。专业很重要,但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

3、要搞好人际关系,广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坏事。一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挫折,此时朋友的帮助对你来说很重要。

4、在选择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掌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视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知识和才华。

5、要敢于面对挫折,不放弃,不服输,要敢闯!

总之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只是能说了解,要真正读至硕士才可以说自己学了这个专业。大学生要锻炼各方面能力,不仅要学习书本方面的有字之书,还要去生活中读那本无字之书,这样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大学是一座桥,连接着现实与理想。有的人走过这座桥时,将理想的种子牢牢守护,带入了现实并使之入土生根,真正实现了理想到现实的转变,现实于是如此可爱;有的人走过这座桥时,将理想的种子遗落一地,以至于到达现实这端时发现,自己竟是两手空空,最终在现实里庸庸碌碌,自己的理想也从此变得遥不可及,现实于是如此残酷。

通过这次调查,我有幸得以见到现实的残酷。

如今的我们已经大二,大学这座桥已然走过一半。而曾经认为就业离我们是那么遥远的想法也应已不复存在,就业离我们真的很近了!我们真的该好好考虑就业问题了,只有未雨绸缪,于将来才不至于被就业打个措手不及。

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99万,达到高校毕业人数的历史之最,而由于一系列的因素相互作用,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很不乐观。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分工也精细起来,对于招收员工的要求也逐渐高了,所以造成了现在社会人才市场竞争场面变得热火朝天起来,每到就业季度,这里就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就业者、择业者,这足以证明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紧张。所以作为快要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将面临着很繁重的压力,而在我们认识了这一严峻的课题,我们就得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只有正确地认知就业形式,分析就来形式,我们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迈出第一步铺下平砖,只有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式,我们才能更好地不断训练自己,提高自己和充实自己,为自己在迎接挑战前做好武装,只有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式,我们才能趋利避害,排除我们前进的障碍,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因此,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对于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大学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这里说的知识又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之所以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所读的专业,正是要实现未来人才专业化水平高的目标。

现今招骋市场仍然需要的是人才,一名大学生,首先应当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高水平的专业与他人竞争。要具有“不可替代性”,你才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再者,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综合素质包括综合知识水平及人的自身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素质及专业外的其他技能。

综合素质,也包括了心理健康素质。在就业大军沉甸甸的形势之下,许多高校大学生承受不住就业压力,表现出自卑、自弃,甚至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等等悲剧道路。一个真正优秀的高校大学生,应该是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应该能迎接困难的挑战,而非在挫折之下一蹶不振的。因此,在此严峻就业形势之下,提高自己心理素质,也是重要的一点。在此就业形势之下,除提升自己,还有另外几条路可以选择。一是考研,暂时避开就业大军,开始深造,获得更高水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二是自主创业。在这自主创业方面,各地区政府有不同的扶持政策,自己给自己提供就业岗位,也不失为一条好道路。总的来说,做为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当认清自己的方向,坚定信心不动摇,以自信、自强、自立的形象迎接挑战,在金融危机之下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实质性贡献。与此同时,牢牢地守护自己的理想,并将之变为现实!

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率已经成为考验我国教育事业是一个指标。大学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个好工作,合适的工作,不但是毕业生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主要考虑的事情。就业形势严峻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比如说中国大学的盲目扩张,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大学生自身的不足等等,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只做了此次的调查问卷,以便我们的就业形式有个清晰的认识。

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主要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的择业价值取向,薪酬标准,就业地点,择业的途径,求职中最关心的问题等就行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200份,实际收回的问卷有200份,其中有效问卷有180份,有效率达90%,其中男生占45.6%,女生占54.4%。本次调查的学生主要是工学、管理学的学生,他们分别代表了理科和文科的学生,也是考虑到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所选比例的均衡性。为了方便学生答题,节约时间,问卷主要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分为9个单选和1多选,和一个开放性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

关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91%的调查者认为“形势严峻,就业比较难”,分别有3.8%的调查者认为“形势正常”和“不了解”,而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有1.3%。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17.5%选择大一就开始,46.6%选择大二开始的,35.9%为大三开始。这说明我校大学生整体开始考虑求职就业问题比较早,一半以上的学生在上大二就开始考虑自己的求职就业问题,说明求职就业意识较强,从他们关注考虑就业问题比较早可以看出他们对求职就业方面的信息的需求也比较大。

3、关于升学和工作的选择。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的薪酬问题上,大学生们的期望值一般。32.8%的调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2000元以下,其中41.8%的调查者的月薪集中在2000—3000元这一档上,有35.4%的人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希望自己早点从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并渴望获得舒适的生活条件,因此希望能获得较高的薪酬。

7、关于工作是否对口。

认为用人单位最重视什么的选项中,“所学的专业能力”、“所毕业的学校”、“社会经验”以及“潜力”,占总调查的87.1%,“技能、特长、品德”只占到了10%的比重,剩下的2.9%的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的性别。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特长,品德重视的下降程度,导致学生们认为能给公司带来经济效益才是硬道理。

三。总结。

饱和,现在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就业。、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的就业信息和强硬的个人素质。专业很重要,但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要搞好人际关系,广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坏事。一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挫折,此时朋友的帮助对你来说很重要。、在选择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掌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视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知识和才华。、要敢于面对挫折,不放弃,不服输,要敢闯!

总之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只是能说了解,要真正读至硕士才可以说自己学了这个专业。大学生要锻炼各方面能力,不仅要学习书本方面的有字之书,还要去生活中读那本无字之书,这样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90后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总体趋于理性、合理。虽然他们生长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但并没有因此就养成贪慕虚荣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行为,而是脚踏实地理性地过着大学生生活,适度消费,即使在恋爱消费中也充分显示出大学生的独立、自爱、自强的思想意识。因此,此次调查的实施,对社会关注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思想意识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术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通常有两个视角:一是基于消费心理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二是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从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行为重点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工具是价值系统。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价值观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

2.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学生对不同商品的功能属性的偏好以及购买使用习惯等。在研究方法上,这类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特征,以定量研究为主。选择特定商品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优点是研究结论贴近市场、实践性强。本文试图吸收上述两方面理论的优点,将大学生消费心理和特定商品结合起来分析大学生消费现状和特点。

一、调查目的:。

1.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消费与自身条件之间的联系”及冲突;。

2.调查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合理规划性、理性成熟性;。

3.调查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和主要消费项目及消费心态及各人心目中理想的消费状况。

4.实地调查之后做出分析总结规划,能够真实反映武汉市大学生消费状况,为大学生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二、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一)调查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在末尾)。

设计电子版的调查问卷,随机选择了原意填写问卷的120人进行,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问题大致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生活费来源状况、自我消费结构的评价及谈谈自身条件与自我消费合理性的联系等,问题随机提出,在交谈中获取有效信息。

(二)数据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700元~900元和900元~1100元这一幅度,少于500元或多于11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5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58.3%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400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果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四、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五、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总体上还是乐观的,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强化大学生的健康消费观,从而可以形成大学生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创建节约型校园文化。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由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文档为doc格式。

大学生择业创业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

1、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2、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3、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4、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弊端。

1、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2、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

3、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这样的事以前在国外确实有过,但在今天这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你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4、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必要特质。

大学生要想有创业能力,必须把握核心能力的如下特征:

(1)价值优越性。

核心能力应当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

(2)异质性。

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

(3)不可仿制性。

核心能力是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深深地印上了该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其它企业难以复制。

(4)不可交易性。

核心能力与企业相伴而生,虽然可为人们感受到,但却无法像其它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

(5)难以替代性。

和其它企业资源相比,核心能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相对较小。没有核心能力的创业不过是昙花一现。

创业途径。

途径一:大学课堂、大学图书馆与大学社团。

创业者通过课堂学习能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大学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大学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

途径二:媒体资讯。

二是网络媒体,管理类、人才类、专业创业类网站是必要选择。例如《xxxxxx网》、《xxxx网》、《xxxx网》等。此外,从各地创业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信息中心、知名的民营企业的网站等都可以学到创业知识。

途径三:与商界人士广泛交流。

商业活动无处不在。你可以在你生活的周围,找有创业经验的亲朋好友交流。在他们那里,你将得到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更多的时候这比看书本的收获更多。你甚至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拜访你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咨询与你的创业项目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团体,你的谦逊总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途径四:曲线创业。

先就业、再创业是时下很多学生的选择。毕业后,由于自己各方面阅历和经验都不够,能够到实体单位锻炼几年,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再创业也不迟。

先就业再创业的学生跳槽后,所从事的创业项目通常也是在过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触的。而在准备创业的过程中,你可以利用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来自市场的创业知识。

真正的创业实践开始于创业意识萌发之时。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是学习创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间接的创业实践学习主要可借助学校举办的某些课程的角色性、情景性模拟参与来完成。例如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工业设计大赛等,对知名企业家成长经历、知名企业经营案例开展系统研究等也属间接学习范畴。

直接的创业实践学习主要可通过课余、假期在外的兼职打工、试办公司、试申请专利、试办著作权登记、试办商标申请等事项来完成;也可通过举办创意项目活动、创建电子商务网站、谋划书刊出版事宜等多种方式来完成。

途径六:校园代理。

大学生由于经验、能力、资本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直接创业存在很大困难,既不现实成功率也很低,而校园代理对经验、资金等方面一般没有太高要求,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代理校园畅销产品,积累市场经验、锻炼创业能力,做校园代理没有成败之分,对于大学生来说多多益善,如果做得较好,还可以积累一定的资金,总之,通过校园代理可以为毕业后的创业之路准备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总之,创业知识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视野之中,只要善于学习,总能找到施展才华的途径,但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是很重要的。善于学习和总结永远是赢者的座右铭。

大学生创业者要认真分析自己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这些风险中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这些风险出现,你应该如何应对和化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明白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最大的损失可能有多少,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并渡过难关。大学生创业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一:项目选择太盲目。

大学生创业时如果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做决定,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

风险二:缺乏创业技能。

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眼高手低,当创业计划转变为实际操作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创业无异于纸上谈兵。一方面,大学生应去企业打工或实习,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风险三: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在创业初期会一直伴随在创业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创办企业是创业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企业创办起来后,就必须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日常运作。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如果连续几个月入不敷出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企业的现金流中断,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威胁。相当多的企业会在创办初期因资金紧缺而严重影响业务的拓展,甚至错失商机而不得不关门大吉。

另外如果没有广阔的融资渠道,创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谈。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风险四:社会资源贫乏。

企业创建、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大学生在这方面会感到非常吃力。平时应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己人际交往的范围。创业前,可以先到相关行业领域工作一段时间,通过这个平台,为自己日后的创业积累人脉。

风险五:管理风险。

一些大学生创业者虽然技术出类拔萃,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创业成功,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可从合伙创业、家庭创业或从虚拟店铺开始,锻炼创业能力,也可以聘用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的日常运作。

创业失败者,基本上都是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其中包括: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患得患失、用人不当、忽视创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意志薄弱等等。特别是大学生知识单一、经验不足、资金实力和心理素质明显不足,更会增加在管理上的风险。

90后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阅读,已经逐步占领“90后”大学生的阅读时间。

大学生用户较多的社交网站人人网10月8日发布“90后”大学生阅读报告,显示受访者更多的是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阅读和浏览。在纸质书的阅读中,个人爱好和学业需求成为最主要的读书出发点,其中,各种考证类实用性书籍占比较大。对课外书的调查显示,校园青春励志类与玄幻武侠类最受欢迎,均占19%。

上述调查针对全国近千名大学生最近8个月的读书情况,并配合大数据语义挖掘系统“人人说”进行属性分析。

阅读方式偏爱社交媒体。

调查显示,阅读时间的分配上,受访大学生更偏好社交媒体,留给纸质书的比例并不是很多。

近九成受访大学生称每天都有阅读、浏览信息的习惯,但阅读、浏览的内容更多的是社交媒体上朋友的分享,比如人人网、微信、微博上分享的文章或者好友状态;或者是来自人人网公众平台的订阅号、微信自媒体账号以及新闻客户端的内容。

对此,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称,大学生应该培养读书的习惯,因为在社会经验与阅历有限的情况下,多读书能开拓视野、增强思考深度。同时,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读书氛围及大量的优质书籍,所以大学本科时光,可以说是一生中最好的读书时光。相较之下,社会化媒体带来的信息,“本身是快餐文化的产物,没必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这些内容上。”

31%阅读出于学业需求。

人人网对大学生读书目的不完全统计发现,个人爱好是受访大学生读书的根本出发点,占比最高,达到33%;紧随其后的是学业需求,占比31%;接下来分别为休闲放松20%、提高眼界12%、其他4%。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考证应试类实用型书籍占比较大。“除了专业课书籍,很多英语、计算机以及各类证件考试等技能性、实用性书籍占去了书架的大部分地盘。”有受访大学生如此吐槽说。

对此,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建议,大学生可以多读读经典名著与现代、当代的优秀作品,“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学会有选择性地读书,读好书。”

最爱青春励志玄幻武侠。

在课外书的阅读中,与大学生活贴近的故事,更受欢迎。

根据人人网对受访大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类型统计显示,校园青春励志类与玄幻武侠类最受学生欢迎,均占比19%;排在其后的是历史传记,占比17%;随后依次是文学名著14%、自然科学12%、经济管理类10%、哲学及其他9%。

“我们更喜欢与大学生活贴近的故事,感觉就在身边,触手可及。”人人网受访大学生举例称,“像最近很火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通过33个小故事的讲述,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这本书的作家刘同,之前还有另外一部作品《谁的青春不迷茫》,启示我们深省思考,让我们知道该怎样正确对待焦躁不安和困惑迷茫。”而与之佐证的是,刘同的这两部作品销量纷纷在短期内突破百万,并位居亚马逊销售榜第一名。

对此,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认为:“90后”大学生更关注自身,所以,他们喜欢的文学作品内容会更贴近自己真实的生活或状态。同时,“90后”大学生想象力恢宏,他们更喜欢无厘头、有趣的文字内容,这也是玄幻武侠类小说同样受到大学生欢迎的原因。

女生比男生更爱读书。

根据“人人说”系统对受访大学生读书男女所占比例不完全分析显示,男女生喜欢读书的比例为4:6,即每10名喜欢读书的大学生中,有6名是女生。其中,女生偏爱青春励志及情感类作品,男生则多喜欢悬疑及武侠类小说。

对此,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分析称,相较于女生,大多数男生的业余爱好更多一些,所以兴趣容易分散,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读书。而且,就自我约束能力来看,女生的自控力也强于男生。所以,喜欢读书的女生会略多于男生。

此外,根据“人人说”系统对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特别行政区的大学生读书状况的不完全统计显示:从省市分布来看,最喜欢读书的大学生中,全国排名前六位的省市依次是:北京、浙江、江苏、天津、上海、山东。

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毕业生的择业价值取向、薪酬标准、就业地点、专业满意度、择业心情、就业服务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形式,管理类的文科学生,也有技术应用类的理工科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78%,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由于在抽样调查中,充分考虑样本的代表性和性别比例的协调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反映当前2018届毕业生择业心态。为方便学生答题,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为让我们的调查问卷更真实有效,所以我们在人员学历的选择上针对不同学历的人都选30%左右的人。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0%的人是来自农村,剩下30%是来自城市和县镇。

1、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

关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91%的调查者认为“形势严峻,就业比较难”,分别有3.8%的调查者认为“形势正常”和“不解”,而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有1.3%。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有一定的认识。

在对自身就业前景评价方面,多数毕业生则显得较为自信。调查表明,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的调查者占56.4%,20.5%的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有信心,14.1%的调查者表示不乐观,而9%的调查者则表示不知道。对此的解释可能有两种,一是毕业生已在择业前做好不太充分的准备,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加大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二是毕业生尚未进入求职面试的高峰期,对求职的艰辛认识不够。随着求职面试的高峰期的逐渐到来,迷茫的同学的比例还会上升。这就需要就业工作者深入解他们的困惑所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以使他们及时调整好心态。

2、关于升学和工作的选择。

在升学和工作的选择上,79.5%的调查者选择工作,11.5%的人选择升学,而2.6%的调查者选择考公务员,还有7.7%的调查者选择回家创业。可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同学想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下,自主创业,减少就业的压力,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的。

3、关于就业的影响。

在就业决策时,有39.8%的调查者受父母的影响比较大,有3.8%的调查者表示会受老师的影响,还有5.1%的调查者比较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做决定,不受他人影响”的调查者占51.3%。可见,现在的毕业生在做选择时还是比较慎重的。

4、关于就业地点的选择。

调查表明,66.7%的调查者选择就业地点时,格外青睐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比较重视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大学生择业首选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过于集中,势必导致人才的闲置与浪费,同时也增加就业的难度。10.3的调查者喜欢到国外和内地的盛会城市去工作。而对于西部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有23%的毕业生将其作为首选。尽管国家出台很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就业和参加志愿服务的优惠政策,但毕业生的积极性仍显不足。这表现出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功利性和短视,他们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奉献意识与锻炼意识不强。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奉献意识的培养,对毕业生的择业中的功利和短视心态要适时加以引导。

5、关于薪酬标准。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的薪酬问题上,毕业生的期望值一般。12.8%的调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的调查者的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这一档上,35.9%的调查者选择1200--xx元之间,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占20.5%;有17.9%的人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希望自己早点从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并渴望获得舒适的生活条件,因此希望能获得较高的薪酬。

6、关于对口与心中的期望值。

据调查,12.8%的调查者认为会“接受,并准备跳槽”,23.1%的人会“努力适应工作”,61.5%的调查者“工作时或工作后会考虑继续深造。2.6%的调查者还没考虑好。看来,兴趣与期望值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如果不对口绝大多数的调查者会在现在的岗位上工作。64.1的调查者会愿意从事现在的工作,只有9%的调查者表示不愿意,19.2%的调查者会“先在本专业干,再考虑转行”这些人对自己的工作的选择是小心而慎重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在选择工作时是占非常大的比重的。7.7%的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7、求职信息。

在就业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调查者会认证考虑自己今后的就业。其中66.7%认真考虑过,26.9%的调查者“偶尔会想想”这类人可能还没体会到就业的艰辛,有5.1%的调查者很少再考虑,还有1.3%的调查者想“到时候再考虑”。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50%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司的介绍和招聘信息,15.6%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有关薪资及福利的信息,19.2%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关于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多,需要加强锻炼。有5.1%的调查者希望解更多的公司员工的现身说法。借此解公司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关于就业目的。

此次调查表明,有大约80%以上的调查者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为生计的需要”只有17.5%的少数调查者是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为社会做贡献。剩下的2.5%的调查者认为就业是为奠定建立家庭的基础。可见,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人们还是迫以生计的。这也说明啊学生就业观念的不端正,需要老师的大力指导。

9、关于最关心的问题。

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怎样和企业的双向选择。调查者在这方面的选择还是很明确的。有53.8%的调查者预计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可能“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这给学生就业造成很大的困惑。2.6%的调查者预计“户口难解决”,24.4%的调查者预计是“缺乏社会关系”7.7%的调查者预计“信息严重不足”不能很好的去加以选择,11.5%的调查者预计是其他的原因在择业过程中的阻力最大。没调查者选择“性别歧视”说明大家还是比较相信能力的。

而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求职者的能力包括“所学的专业能力”、“所毕业的学校”、“社会经验”以及“潜力”,占总调查的87.1%,“技能、特长、品德”只占到10%的比重,剩下的2.9%的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的性别。

当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毕业生的思想不够端正,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社会上一些‘凭关系,走后门’的现象比较严重”占总人数的78.6%,认为“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解不够”的占11.3%,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薄弱”、“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毕业生的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择业行为比较多”的调查者占10.1%。

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的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我校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择业意向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毕业生中出现的盲目乐观、奉献意识与艰苦奋斗精神缺乏、诚信缺失等心态,不仅会影响到毕业生眼下的择业,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到以后的成长与职业发展。

一、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饱和,现在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就业。

二、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的就业信息和强硬的个人素质。专业很重要,但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

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广交益友。朋友多不是坏事。一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挫折,此时朋友的帮助对你来说很重要。

四、在选择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掌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视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知识和才华。

六、要敢于面对挫折,不放弃,不服输,要敢闯!

总之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只是能说解,要真正读至硕士才可以说自己学这个专业。大学生要锻炼各方面能力,不仅要学习书本方面的有字之书,还要去生活中读那本无字之书,这样我们农大学子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90后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xx世纪90年代出生的“90后”青少年,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是伴随着“春天的故事”不断成长起来的时代宠儿。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物质环境,中国特有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宗耀祖的家教理念,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交融和碰撞,媒体网络的大发展等,使现今“90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以前的同龄人已经大不一样了。在消费观上的变化就尤为显著。现在,“90后”青少年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但是当今青少年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

一、实践目的和调查背景。

1、实践目的: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们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形式确定“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为课题的社会实践,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分析,做出分析总结规划,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消费状况,为大学生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2、调查背景:大学生,自古以来都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的朝代称呼不同,但其在社会上永远是群众关注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估计掌握好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及维持合理的消费水平何其重要。

二、实践内容。

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2.调查方式:有纸质资料发放和网上答做,网上资料为49份,纸质资料发出11xx份,有效回收1xx0份。

资料共享平台。

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现实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经济和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治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其正确消费,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使之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4.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至xx1xx年xx月xx日。

xx.分工:首先由顺宜和丽珠将问卷打印出1xx0份出来,拿给我们班的同学以及其它班的同学做。另外,由水妹与梅浪将问卷发到网上,邀请同学与好友做,其中网上有效答卷时间为xx天,xx后,嘉欣和美梅将纸质的问卷和网上的问卷进行汇合,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最后我们全体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与总结。

6.调查内容:(1)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2)是否有记账习惯;(3)大学生的消费观念(4)大学生的消费方式;(xx)大学生的消费行为;(xx)大学生的消费倾向;(6)对品牌的观念。

7.问卷样式:见附件一。

8.统计结果:见附件一。

9.调查过程:活动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三、调查情况。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