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模板18篇)

时间:2023-11-16 18:15:19 作者:ZS文王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模板18篇)

教案应该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有效学习。为了方便大家备课,小编整理了一些五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学习使用。

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1、指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探究并感受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习对比等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

2、体会明快、洗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3、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生动有趣地讲故事。

指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探究并感受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习对比等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

体会明快、洗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一、复习导入。

1、揭题(评书式导入激趣)。

板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起书空)。

2、回忆1—3节,在你脑海中浮现出了哪几幅画面?

指名回答。

3、回味形象。

二、品言得意识英雄。

1、4——8自然段你看到了哪几个画面?(浏览)。

2、品读初战画面。(平淡的字眼品精彩)。

(1)自由朗读第4、5自然段,对林冲和洪教头二人初次交手的情景,把你觉得写得特别好的语句划下来。(学生读书,圈画)。

(2)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关注的'语句(预设)。

出示一: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

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出示:然后说:“来,来!”感受与原句表达的不同。

出示: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抓住“只好”、“请教”体会。

示例二: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

抓住“吞”“猛敲”“冲”体会。

(3)齐读。

看似平淡的字眼里实际是精彩无限,我们仔细逐磨。这就是水浒语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啊!

3、品读第六节,感受林冲的机敏。(语言背后的玄机)。

(1)默读。用刚才学的抓关键词的方法,你能读出来看似平淡的语言里实际藏着玄机吗?自己读读,看哪些地方写得有意思,用笔圈画出来。

(2)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关注的语句。

预设一:“洪教头提起棒就要打”

预设二:“小人戴着枷,就算是输了吧。”

他真的输了吗?再读读林冲的话。体会出什么?

(3)讨论:柴进到底希望谁赢?

抓住“二十五两重的大银”来讨论。

总:刚才我们尝试通过关键词的品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4、品读第七节。(招式背后的形象)。

(1)自由读,画关键词,想象比赛画面。

(2)同桌互读,感悟比赛场面的紧张精彩以及人物的形象特点。

(3)交流读后体会。

(4)引读感受招式对比背后人物性格冲突。

当洪教头用尽浑身功夫使出“把火烧天”的狠招时,林冲只是把棒——一横。

当洪教头跳起来举棒劈头打来时,林冲只是往后———一退。

当洪教头虽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时,林冲只是抡起棒———一扫。

(5)练习讲故事(最精彩的一个回合)。

出示关键词,想画面讲故事。

三、拓展视野论英雄。

1、讨论失败原因。

灰溜溜走开了的洪教头,回家后总结失败的原因就是武功太差了,你觉得呢?(学生写后讨论)。

2、教师总结。

3、引发阅读兴趣。

在《水浒传》中,像林冲这样的好汉,还有很多,快去读读《水浒传》吧,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波澜壮阔的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定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四、布置作业。

在理清故事发展顺序的基础上,用抓关键词想画面的方法,练习复述课文。

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管道》,大家知道管道吗?出示管道图片,说明管道的用途。

提问:课文中的管道是用来干什么的?解决了村民的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介绍作者:贝克〃哈吉斯。

提问: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

课文中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

课文中的人物柏波罗和布鲁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播放《管道》课件,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方面?这几方面是怎样联系的?学生看后,分小组讨论,试着回答,老师指导。分析课文,深入理解:

(1)分段,列小标题。(提水、计划、修建、完工、蓝图)。

学生试着回答,老师点评,说出不同分法的不同理由。

(2)演示课本剧,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提问:

a、柏波罗和布鲁诺是什么关系?有什么特点?

b、两人接受了什么任务?任务完成后,他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谁的想法对?说说自已的'看法。

d、柏波罗修管道成功了吗?他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4)、学生交流自已制作的故事连环画,讨论回答以上问题,老师指导点评。

(1)读了课文之后,说说制约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点评。

(成功的因素很多,主要分为客观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济条件、社会背景、舆论影响、历史经验……人为主观因素包括聪明、勤奋、坚强的意志……)。

(2)如何取得成功?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点评。(在一定客观因素下,个人成功取决于聪明、勤奋、坚强的意志,其中勤奋起决定因素)。

(3)学生交流成功经验。

(4)学生举例说说自已成功的事例,老师相机点评。

(5)播放《电灯的发明》,让学生通过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来理解勤奋与成功的关系。

(6)柏波罗和布鲁诺起初是的朋友,后来有了矛盾,最后又恢复了友谊,说说同学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老师点评:(朋友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明白多动脑筋想方法,勤奋刻苦才能成功的道理。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多思考,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写一篇《管道》读后感。

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1.学会生字词,学习诗歌理解内容。

2.个性化体会诗歌情感,用朗读表现自己的理解。

3.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解析能力,并发展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并能背诵这首诗。

2.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个性化理解诗歌。

大黑板,每人一份表格,课件。

一、游戏引入,营造情境。

二、初感诗歌,激发疑问。

他的名字叫——雷震(板书)。

指名解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

(“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这首诗老师想请我们班书法最棒的一名同学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可以先打开书本,自己来读读这首诗,要求:读流利,有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个记号。

自由读古诗,可分组讨论或同桌共同学习。

2.好,诗已经写完了,现在谁能愿意来为大家读一下这首诗呢?

(指名读)

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评点一下朗读情况。

3.激发疑问。

读了这首诗,谁有问题吗?

让学生阐述自己想到的疑问,教师则在黑板的诗歌上用红粉笔打上相应的记号。

师:好,还有问题吗?(肯定已经没有学生再有问题了)如果没有,那我们就要开

始运用我们的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了。

三、指导学法,理解诗歌。

1.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问题。

2.集体交流。

3.谁能将自己对整首诗的'理解说说看?

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四、深入诵读,表达感悟。

1.诗歌讲究音律美,我们读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指名说)

2.提出要求:应该把这首诗的韵脚“陂、漪、吹”读得清晰、响亮。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学生评议。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6.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善加积累。

《村晚》这首古诗描写了夏末初秋傍晚时乡村的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课前,老师曾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像《村晚》一样描写乡村景色的古诗,并发到了社区中,现在派上用处了,让我们一起来瞧一下吧。

请同学们分成小小组进行交流:

a、选取你们组喜欢的一首诗,并讨论: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美景?再完成表格。

诗题季节描写的景物

b、尝试着吟诵好这首诗。

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重点字词,让学生体会海伦不屈服命运的精神。

3、通过学文,引导学生学习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品析重点字词,让学生结合实际谈感受,进一步体会人物性格。

一、导入:

师:哈佛大学毕业生、14部著作、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超越了常人,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就。她是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海伦!

二、细读体情感。

a)学习第一段(2~5自然段)。

i.自由读3、4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3、4自然段。

2.师问:同学们,你们都接触过水,你见到的水是怎样的?(指名答)接触到水时你有特殊的感受吗?(指名答)。

3.默读第三自然段。

师:海伦是怎样熟悉水的?她对水有怎样的感受?请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4.师问:海伦对水有怎样的感受?文中是怎么写的?读一读。(指名答)。

师相机出示: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她心中布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5.引导朗读。

师:对于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的水,海伦为什么觉得它清凉而奇妙?(指名答)。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生读、评)。

ii.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节。

师: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是怎样学习的?请大家默读第四节,划出相关句子,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2.指名答。

相机板书:不分昼夜像干燥的海绵吮吸拼命摸读不停地书写如饥似渴摸出了血。

3.生读词说感受,引导朗读。

师:自由读读这些词,你感受到一个的海伦?(指名答)。

师:能将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生读评)。

4.师问:小海伦这么刻苦地学习,只为了学会“泥土”、“种子”、“甚至自己的名字”等这些常人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单词,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此刻你想对海伦说写什么呢?(指名答)。

5.齐读第四节。

师:带着我们对小海伦的喜爱与敬佩,一起读读第四节。

iii.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她的生命有了新的开始。谁来为大家朗读第五自然段(指名读)。

2.师:同学们,看!海伦从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中走出来了,她在…(点生说)。

3.指名读“我经常感觉到…落下来”

师:海伦在专心感受这个漂亮的世界,并用最动人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了她心中的漂亮世界,来,请你读(指名读),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

4.小结:

师:美吗?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触摸到了漂亮的世界。对海伦来说,生活再也不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了,一个有色的世界在她面前展开了!这一切正缘于她不屈不挠的精神!

b)学习第三段(6~7自然段)。

i.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师:学会了用手指“说话”的海伦并不满足,她越来越强烈地想开口说话。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小海伦是怎样做的?自由读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2.指名答。

相机出示:“为使我的伙伴…练习…”

3.自由读说感受有感情朗读。

师:自由读读这几句话,你们有什么感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看。

4.引导有感情朗读。

师:读到这里,老师相信你们对海伦有了更深的熟悉,你感受到一个的海伦?你从哪里体会到的?(指名答)。

相机标出重点符号:夜以继日反复高声朗读甚至读几个小时天天坚持练习。

师: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生读、评)。

5.师问:读到这里,你有想对小海伦说些什么呢?(指名答)。

6.师生合作读第六自然段。

师:带着你们的感受,老师和你们合作读,再次走进这个不向命运屈服的小海伦。

ii.学习第七自然段。

1.引导读。

师:当夏天结束时,海伦结束了盲哑学校的课程回家了,听,她在喊(指名读)(师评)。

师: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层层练习,小海伦终于能开口说话了,她在喊…(齐读)。

师:同学们,看!一个健康的海伦回来了!一个和正常人一样能说会写的海伦回来了!一个让爸爸妈妈骄傲的海伦回来了!(齐读)。

2.齐读第七自然段。

师: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小海伦重回到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你们替海伦兴奋吗?你们替她的父母欣慰吗?你们感动吗?来!我们一起读读第七节!

三、精读明主旨。

师:课文读到这里、学到这里,对于海伦凯勒的成功,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她说呢?你们自己又有什么感受呢?谁愿意说一说。(指名答)。

四、小练笔(根据课堂时间灵活把握,可变为课后作业)。

师:刚才同学们表达了自己对小海伦的赞美与佩服,老师听得出大家还有很多想说的,老师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学生写)。

五、回归整体。

1、生选择最感动的地方朗读。

师: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小海伦,她这种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一定感动了我们每个人。选择最感动的地方自己在读一读吧!

2、师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五年级语文教学新编教案

一、教材分析:

《新型玻璃》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了解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在现代工业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学性。

我设计了以下3大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

能力目标:1、体会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创新设计,发展语言及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二、设计教法。

真正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

三、有效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演的方法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它应该是一种享受。

四、教学过程设计: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构建新的课堂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让课堂成为学生激情燃烧的火场;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的加工厂;让课堂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改变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大占天下的局面,把活动引入课堂,把训练贯彻课堂,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活化课堂教学。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确定目标,自主阅读。

1、读课文,掌握本文难字生词。看文章写了几中新型玻璃,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应该学什么?怎样学?我要检查你们学的怎么样啊!(板书: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怎么样)。

3、师:你们都想学习了解有关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学什么?名称、特点、作用……)。

4、师:怎样才能了解新型玻璃的这些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怎么学?分组学习读课文、想、勾画、圈一圈、收集资料……)。

5、、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

(三)、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1、同桌或四人小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

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结合实际和收集到的资料谈)。

线3、师:最近,老师家里要装修房子,请你帮老师的忙,我该用那种玻璃?为什么?

4、你们推荐的玻璃除了家里可以用,还有哪儿可以用?(练习句式: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

5、你们推荐了这么多的玻璃,请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说给老师听。

(四)、发挥潜能,创造设计。

2.同学们设计新型玻璃。

(五)、抓住重点,训练说话。

1、过渡:让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走进展销会场,把你们设计的新型玻璃展示给客商吧!

2、学生设计展销形式,展销词,要求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富有创意。

3.汇报推销,师生点评。

(六)、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总结评价: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你自己学得怎么样?(学生自我评价)。

2、布置作业: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我非常相信你们,你们的推销一定会非常精彩,非常成功的。不过,要把你们公司的新型玻璃推销出去,你得首先学好课文,熟悉新型玻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简易方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后教学的,在解方程式,学生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教学,也可以根据四种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3、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难点】的值,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有关简易方程的知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定律。

1、出示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名称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请学生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3、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说出分别求总价、单价及数量的字母公式。

4、练习:期末复习第16题。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复习第17题。

(1)原来每月烧的煤用30c表示;现在每月烧的煤用30×(x-15)表示。

(2)学生计算现在每月烧煤的千克数。

三、复习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关系是怎样的?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练习。讲解第(3)题,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征是什么?解题时关键是找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做期末复习第21—23题。

第21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据已列方程写出另外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22题:

师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六、布置作业。

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从故事中体会语言文字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蕴含着的感情和哲理,用心去体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

3、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用语言去沟通,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想法。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能默读短文,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真实、朴实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受语言的魅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学习感受爱是需要表达的,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会用语言、眼神、行动、用笔,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

一、回顾单元内容,体会爱的传递。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件)听歌曲《爱的奉献》。

(二)回顾本单元课文那浓浓的爱意,思考这爱是怎样传递出来的呢?(出示课件)。

1、《灯祭》父女的对话:

父亲:“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和谐、融洽的父女关系感受到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的温暖。

2、《捐赠天堂》的捐赠物小毛毛熊、两张剪纸用儿童语言表达孩子对灾区孩子的牵挂。

3、《小抄写员》中儿子深夜起来抄写的行动坚持四个月让父母震撼,感动和欣慰。

(三)小结:(出示课件)爱需要用语言来表达,更需要用行动来诠释。

二、走进故事,体味语言的魅力。

(一)默读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变化”,启发思考。

1、我们已经知道随着木牌上的话发生了变化,行人的表现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下面默读课文,思考:你发现哪些情况没有变?那些情况变了?(出示课件)。

不变:一天中恰恰事情发生的地点还是那条大街、人物还是那位盲老人。

变化:木牌上的字和人们心情与行为的变化。(出示课件)。

(三)引导思考,感受语言魅力。

1、启发思考:为什么“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启发谈话:

美丽里的春天,天空……。

美丽里的春天,田野……。

美丽里的春天,花草……。

……。

美丽的春天和双目失明相成了残酷的对比,激发了人们的同情心,进而使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出示课件)。

(四)联系生活,适当拓展。

1、结合实际,说出自己发现的生活中打动人的语言(如广告语、名言警句等)。

2、根据提供的画面,尝试写一句打动人的语言。(出示课件)。

三、走进生活,表达自己的爱意。

(一)启发谈话,我们曾经如此的和谐……。

1、介绍自己父母疼爱自己的事情。

2、说说融洽的父子(女)母子(女)关系。

(二)谈谈现在的和父母之间沟通时的变化。

与父母的沟通有没有出现问题?怎样的情形?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你们和父母之间好像没有往日亲密了,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无形中在拉大,和爸爸妈妈之间可能再也不是无话不谈了。

(三)是什么使我们疏远?

分组讨论:是什么使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从学生讲述的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出原因)。

(四)我们还能亲密如初吗?

1、思考:《小抄书员》中,在叙利奥抄写的四个月中,为什么感觉父亲不在爱他?

2、当我们和爸爸、妈妈发生矛盾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首先,理解自己的父母,尊重自己的父母,其次,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五)小结:一句知心的话语,可以使亲情迸发出灵性的火花,如果你爱你周围的人,就要勇于告诉他们,爱可以用语言直接表达,也可以用含蓄的方法表达出来,让我们大家把自己的爱说出来、写出来,与我们的家长、老师多进行沟通,你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爱心在行动。

做一张亲情卡,送给自己身边的人,表达你的理解、尊重、宽容、谅解……以自己的火点燃旁边的人的火,以心发现心,让爱心传递。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一)理解并掌握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二)在学习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二)区别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和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具:投影片,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学具:每位同学两张同样的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说出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分数(投影片出图)。

2.口答填空:(投影片)。

(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3.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7和932和29。

(要求说出9比7多2个自然数单位,32比29多3个自然数单位。)。

教师:两个整数,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包含自然数单位的多少来比较大小,那么分数又怎样来比较大小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分数大小的比较。

(二)学习新课。

1.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教师出示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请同学说一说如何判断它们的大小?

(把两张纸重叠放在一起,完全重合,说明相等。)。

教师把两张正三角形贴在黑板上。问:请说出阴影部分各是多少?

(2)教师用小黑板条贴出线段图,请同学口答括号部分是多少?

请学生两人一组,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教师巡视。

(3)教师:请观察上面比较的各组分数,同组的两个分数有什么共同处?(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

教师: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如何比较大小?

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练习:课本93页做一做。请两三位同学写投影,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2.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两张圆形纸片。并请比较它们的大小。(同样大。)。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后,教师表扬“圆形纸片同样大,也就是单位“1”相等,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小。”这种想法很好。

并说明道理。

教师:请同学用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或画一画,比较。

学生动手折或画,小组讨论说道理。

老师:说一说下面各组分数中,哪一个较大?为什么?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练习:课本94页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写投影片,其余同学填书上。集体订正。

学生口答的后教师板书归纳:

口答练习: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投影片)。

(三)巩固反馈。

1.请自己说出两个同分母分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2.请一位同学说出两个同分子分数,另一位同学比较它们的大小。

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5.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哪些分数?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作业:课本95页练习二十,1,2,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看图形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和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的分数范围扩大到同分子的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比大小的方法,是比较分数大小的最基本的方法,基本方法必须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案设计时,不仅考虑到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更注重了让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上来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比”的算理,所以教学过程中,安排了直观图形、动手折叠等,使学生对算理的理性认识,有充分的感知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新课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共分为三层。通过直观图形启发学生从分数单位的角度来理解比较方法的算理;利用线段图来巩固比较方法与算理;引导学生概括比较方法和进行练习。

第二部分学习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共分两层。通过学生操作,让学生从感性上增强对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的认识,从而理解“看分母”的算理;引导学生归纳比较的方法和进行练习。

第三部分对比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比大小的方法,找出不同点,并通过练习进行强化。

板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欣赏管弦乐合奏和合唱《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欣赏《长江之歌》时能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

2.欣赏《长江之歌》。

(1)简介《长江之歌》。

(2)欣赏管弦乐合奏《长江之歌》,请随着音乐用手划出旋律线。

(3)朗读歌词,体会情感。

(4)复听,体会合唱与独唱的不同。

3.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1)欣赏范唱录音。

(2)与学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

(3)随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保卫黄河》、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保卫黄河》,并尝试进行轮唱。

2.在欣赏《黄河船夫曲》时能体会民歌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民歌的质朴、形象和感染力。

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黄河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交流知道的有关黄河的情况。

2.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1)简介《黄河船夫曲》。

(2)欣赏男声独唱《黄河船夫曲》。

(3)跟录音轻声哼唱,并初步学会这首歌曲。

3.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1)听赏歌曲录音。

(2)随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3)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轮唱)。

(4)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并能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地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黄河大合唱》,对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练、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

教学过程:

1.导人: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2.师生共同阅读课本上的连环画:了解一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3.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听赏《黄河大合唱》的录音资料。

3.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

(1)随范唱录音带歌唱。

(2)随歌曲伴奏带歌唱。

(3)随琴声学习前16小节歌谱,学会__×的节奏。

(4)按课本上的规定,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随伴奏带歌唱,领唱可先由教师担任,后由学生担任。

4.复习歌曲《保卫黄河》。

(1)再次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

(2)随伴奏带齐唱几遍。

5.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动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

2.通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收集、欣赏、交流,拓展学习视野。

教学过程:

这一活动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的极好时机,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小组擂台赛、游艺会、班级文艺节目展演等。

这一活动除可由教师主持外,也可由几名学生来主持,师生要共同参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大多节目应采用小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几个由个人表演的节目。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复习唱好《依马呀吉松》。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依马呀吉松》。

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二)开始上课。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聆听《依马呀吉松》,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引出“秧歌舞”。

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腭、鳍、滤、鲸、猪、哺、肚、肺、矮、判、胎等11个字。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心。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2.鲸的进化过程。

《鲸》ppt。

(一)、由单元序言及图片引出题目。

1.学生自主阅读第三组序言,了解本组学习的是什么文章?

(二)、学习生字。

1.请学生将字注音和组词。

2.学生齐读。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探讨鲸的体型。

1.读第一自然段,你明白鲸的体型是?(大、庞然大物)。

2.你是从哪几个句子看出来的?这些句子运用到我们刚才说的哪些说明方法?

1、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列数字)。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列数字)。

4、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举例子)。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鲸的演化。

陆地——浅海——海洋。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鲸的种类。

鲸的种类:须鲸——没有牙齿。

齿鲸——(虎鲸)有锋利的牙齿。

(六)、学习第4-7自然段:鲸的生活习性。

1.鲸的生活习性之一。

吃食:吃食量非常大。

2.鲸的生活习性之二。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呼气时会形成一股水柱。(说明鲸不属于鱼类)。

3.鲸的生活习性之三。

鲸每天都要睡觉(头朝里,尾巴朝外,围成一圈)。

鲸为什么这样睡觉?(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一旦有危险就可以四散游开。)。

4.鲸的生活习性之三。

鲸是如何繁养后代的?(肺呼吸、胎生、哺乳这些特征说明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鲸的寿命有多长呢?(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七)、总结。

请同学们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的鲸鱼!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2.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35÷552÷1333÷356÷799÷3。

45÷966÷1124÷836÷12125÷5。

2.投影出示下列各题,学生自由回答.。

(1)说出能被2、3、5整除的数有哪些特征?

(2)说出下面每组两个数的公约数.。

18和2412和309和72。

(3)指出下面哪两个数是互质数.。

3和812和85和27和4。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你的根据.。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例1.把化简.。

1.启发学生思考化简的实际含义.。

教师提问:看到例题1这个题目,你想做些什么呢?

2.分组讨论: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怎样将化简?

(1)分母24、分子18有公约数2,先用公约数2去除分子、分母。

(板书:)。

(2)9和12还有公约数3。

(板书:)。

教师明确: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就不能再化简了,这种过程叫约分.。

3.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约分的意义.。

板书:

4.揭示最简分数的概念.。

5.反馈练习.。

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

(二)教学例2.。

例2.把约分.。

1.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师生共同小结:在约分时要把分子、分母的公约数记在脑子里,直接口算,通常要。

3.反馈练习.。

把下面的分数约分.。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四、随堂练习.。

1.回答.。

(1)判断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并说出为什么?

(2)观察下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约数2?哪些有公约数5?哪些有公。

约数3?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五、布置作业.。

把下面各分数约分.。

六、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2、在课文中划出我们一家参观的顺序。先写参观前,我的心情,再写远看斗兽场的总体印象,接着写近看斗兽场的样子,又写我在斗兽场的联想,爸爸的讲解,最后写我们离开了斗兽场。

3、我参观斗兽场前后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在斗兽场的。广场前,看见几个武士打扮的人,我高兴极了,为什么参观完后我却对他们失去了兴趣?参观前,我心里急得要死,参观后,却觉得斗兽场的残垣断壁显得有些狰狞可怕呢?这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对平等、自由、生命的热爱与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有什么变化?(轻松—沉重)。

4、读完这篇课文后,你想说些什么?畅所欲言吧!

人教五年级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规律,认识规律,掌握找规律(“核心”是重复的)的基本方法;

4.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养成自主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体验“规律无处不在,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磁力学具。教学过程:

一、猜图导入,认识规律:

师:哦,这么快就被你们我画的这组图形的规律了。看来同学们还真是些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师:像老师画的图形这样相同的部分重复出现多次(至少三次)以上,我们就很容易接着往下做动作或者画图形了,也就是我们找到了其中的规律了。生活当中这样有规律的排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一起《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究规律:

1.观察场景,寻找规律:

师出示情境图,教学例题1。

(1)发现规律:小彩旗的排列、花朵的排列、小灯笼的排列、小朋友的排列。

(2)分析推理,表述规律:

a.利用小彩旗的排列探究寻找“重复组”的方法。b..利用小花的规律,引导学生圈出一组重复出现的部分。

c.独立完成小灯笼和小朋友的规律寻找,并圈出重复的一组。d.师生共同探讨不同重复组的规律寻找方法。

2.操作学具,探寻规律:

a.同桌合作,摆一摆。(不同小组的学具,颜色、大小、多少都有所不同)师巡视指导,发现有价值的排列展示到黑板上。b.汇报交流,展示规律。

选出有代表性的4组战士并交流想法。

3.解答疑惑,抽象规律:

老师在安排学具的时候,特别安排一组大小、形状、颜色都相同的磁力贴,通过帮助本小组解决困难,抽象出数字规律,教学例题2,抽象出数字规律。

三、运用规律,内化提高。

1.找规律,填数字。

仔细观察,用心思考,集体解答。

2.接下去怎么摆?

给孩子留出思考时间,指明孩子说出接着怎样摆?

3.那两组的规律相同?

引导孩子通过对比规律,体会不同形式的排列中存在相同的数字规律。

4.做游戏,找规律。

先引导孩子观察图片中的规律,再模仿做一做。并布置孩子课下设计不同的动作玩一玩类似的游戏。

四、欣赏规律,总结感悟。

指名学生说发现。

2.欣赏老师收集的图片,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为了遵循孩子们的成长规律,现在该下课休息一会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越来越棒的!

请同学们排成两队,踏着音乐的节奏,有序的走出教室吧。

人教五年级《松鼠》教案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2.朗读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方法。

4.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2.朗读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松鼠》,掌握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小动物——松鼠。(板书课题)。

2.你了解松鼠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内容)。

3.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帮助大家多少。

二、讲授新课:

(一)初步感受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生字。

1.学生自己独立阅读课文。共同交流阅读课文时需要注意的内容。

4.集体交流课文中出现的不同句式现象。(出示投影片)。

(1)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多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的乱摇晃的时候,他们才到地面上来。

(2)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杈儿中间。

(3)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藓苔压紧,踏平。

(4)秋天,松鼠就储藏过冬的食物,把它们塞到老树的缝隙里,赛得满满的。(5)他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有暖和,有安全。5.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这些句子,互相进行发音的纠正。

6.学生再进行朗读课文,老师了解个别学生的读书情况。7.请你快速的找一找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学生回答。8.请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仔细听课文读得是否准确。

(二)熟读课文,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1.在朗读过程中,生字、词语、句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2.指学生提出生字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进行解决。比如:重点分析记忆“捷遮蔽嵌”等生字。

3.请你把新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它们在哪些句子中?

4.在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指学生提出来,比如:嵌、嬉戏、歇凉、藓苔、橡栗)5.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具体句子,利用更换词语、直观演示等方式进行理解。

7.指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美丽、可爱。

三、课堂小结:

老师小结:短短的一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一种美丽、可爱的松鼠,那么小松鼠哪些方面美丽、可爱呢?课下思考也可以在书中进行划一划、写一写。

四、板书设计:

美丽。

可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课文《松鼠》,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巩固有顺序、有条理的观察事物的习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对松鼠的外貌描写内容。

4.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发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灵活)。

5.看图自己说说这只美丽的松鼠。(指学生进行表达)。

6.出示练习,进行有顺序进行描写的习作指导。(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第五题)7.学生齐读对松鼠的外貌描写。你觉得这样的描写方法好吗?为什么?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对松鼠可爱之处的描写部分。

1.松鼠不仅美丽而且还可爱,小组里说说哪些方面可以看松鼠可爱?2.小组交流,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情况。

7.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试着把每一段用一句话来说说,哪方面表现了松鼠的可爱?8.小组间共同讨论,不要求每段进行概括,根据自己组的情况,可选择性地进行概括。

三、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好吗?哪些地方在你作文写作中可以使用?(大面积提问)。

四、板书设计:

美丽:发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灵活松鼠。

可爱:机灵、搭窝认真、自己劳动生活。

人教五年级《松鼠》教案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松鼠的讨人喜欢的特点。

2、体会本文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

3、激发学生关心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本文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学会抓住特征生动形象地描写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让学生们踊跃发表个人的见解(学生介绍)。

师:今天我们将随着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丰一起走进他的《松鼠》,具体全面地了解松鼠这种动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个别读(分段读)。

2、其他学生纠正字词音,同时体验你对松鼠的初步感受?用“我————松鼠的句式。”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那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特征呢?

2、哪些语句体现了松鼠的漂亮。

(齐读)哪位同学能摸拟松鼠的语气向大家介绍它漂亮的外貌,老师给出以下词语提示:

面容。

眼睛。

身体。

四肢。

尾巴。

体态。

吃相。

清秀。

闪闪有光。

矫健。

轻快。

美丽。

坐着。

用前爪送。

3、漂亮的松鼠真讨人喜欢,那么作者又如何体现它驯良的习性呢?(学生讨论,交流)。

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

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

主要食物:杏仁、榛子(不伤害人畜)。

4、除此这外,松鼠还有哪些讨人喜欢的地方?文中是如何说明小松鼠乖巧的?

过水方法。

用尾巴当帆和舵。

警觉性强。

跑跳敏捷。

善于爬树四、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1、如果我们在生物课上面来学习认识松鼠,你还会喜欢吗?为什么?

学生看书、思考、交流。

学生思考、交流。

五、小结。

作者笔下的松鼠可爱又有价值,很讨我们的喜欢。其实,大千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动物,对待它们,我们也应该充满爱心。

六、作业。

你肯定也有喜欢的小动物吧?请你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把它们描。

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1、指导朗读并背诵第5小节。

2、讨论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导入。

1、课件出示古诗〈墨梅〉,请生读,这是哪位诗人写的?你了解他吗?

请学生说。课件简介王冕。

2、读题。“少年”,文中写了哪些时间段王冕?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板书:十岁时十三四岁时十七八岁时。

二、进入第二段。

1、出示第二小节,自由读,边读边思考:在母亲和王冕的各自说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点出:家境不好,母亲实在是无可奈何。

2、指名读王冕的话,思考:王冕真的觉得在学堂里“也闷得慌”,放牛“倒快活些吗?”

板书:体谅母亲。

分角色读两人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情感。

3、默读第三、四小节,思考:读了这些,让你又了解到了什么?

交流:母亲对王冕的关怀、疼爱和心里的无奈。

王冕孝顺母亲、坚持学习。

4、齐读三四小节。

三、进入第三段。

1、出示这一小节。十三四岁时的王冕已经是什么样子了?什么地方看出了他读了不少书?

2、“人在画图中”,这一小节中什么地方能看出来?用笔画出来。并小声地读一读。

3、多美的荷叶与荷花啊!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想说的'?

出示描写荷叶与荷花的诗句。指名读。

4、真不错!让我们回到王冕的身边,再一次仔细地品味一下这幅荷塘美景图。男生读,女生读。

请学生试背这里。

5、前面说他又明白了许多的道理,这一小节中什么地方体现到了?读到这儿,让我想到了一些名言。出示立志名言,请学生读。

齐读第5小节。

6、有了想法就要去行动。默读第6小节,其中最让你感动的什么。

板书:勤奋好学孝敬母亲。

7、学到这儿,你对王冕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板书:坚持不懈(或持之以恒)。

四、进入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读到这里,你想对王冕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1、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2、你认识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板书:

少年王冕。

十岁时体谅母亲放牛读书。

十三四岁时勤奋好学孝敬母亲。

十七八岁时画画读诗与母同游。

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1、感受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及目的。

2、评价科学家的假想,渗透科学的态度及思维方式。

3、归纳科学小品文的特点,拓展《我是电》和《尘埃的自述》,使学生在读法和写法上有所提高。

1、重点感受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及目的。

2、评价科学家的假想,渗透科学的态度及思维方式。

一、在比较中体会黄河象的“完整”

1、在比较中找到两文结构的不同。

(1)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完成表格的填写。

题目。

《黄河象》。

《奇异的琥珀》。

体裁。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

提纲。

1、化石的样子。

2、假想化石的形成。

3、化石的发掘。

1、假想琥珀的形成。

2、琥珀的发现。

3、琥珀的样子。

(2)看看这两篇文章,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预设:《黄河象》先写了骨骼化石的样子,而《奇异的琥珀》在最后一段才写了琥珀的样子。

(3)为什么《黄河象》在第一自然段就比较具体地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2、要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我们就要先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黄河象骨骼化石样子的句子。

(2)学生自学画批。

(3)交流中,有重点地引导体会。

出示:

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看,前端是3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100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这句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说明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它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的一具黄河象骨骼化石,越大越不容易保存完整,可是除了尾椎骨以外,其它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由此可见其完整程度。

“甚至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运用举例的说明方法说明,那么高大的骨架却连这么小的舌骨、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真是完整,真是太不可思议、太罕见了。

(4)看,这具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出示图片)就实实在在的陈列在离我们不远的,地处天桥的北京自然博物馆里。

引读——“这架黄河象骨骼化石高4米,长8米……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3、回到刚才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始就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

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

补充资料: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剑齿象骨骼化石中最完整的一具。黄河象骨骼化石是人们了解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是中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

预设: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太少见了,很珍贵,非常有价值,作者太想让我们了解它了,所以课文一开始就介绍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引读——“这架黄河象骨骼化石高4米,长8米……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4、刚才我们对两篇文章进行了比较,从中找到了它们的不同,也就是说,即使是同类文章,因表达的需要又会有所不同。这正是共性之中见个性。

二、读故事,体会科学小品的合理、有趣。

1、从比较入手进行阅读。

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章的提纲,有什么相同吗?(都有一个假想的故事)。

题目。

《黄河象》。

《奇异的琥珀》。

体裁。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

提纲。

1、化石的样子。

2、假想化石的形成。

3、化石的发掘。

1、假想琥珀的形成。

2、琥珀的发现。

3、琥珀的样子。

2、评价科学家的假想。

(1)读一读科学家假想的故事,请你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下这个假想的故事?

(2)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体会:天气炎热,疲劳饥渴,脚踩砾石……。

有依据。

科学家的假想很合理,那么科学家假想的依据是什么?

这是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科学的态度。

3、在归纳中明确科学小品的共性特点。

(1)从科学家假想的这个故事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你以前不知道的科学知识呢?

预设:

化石的形成经过很漫长的时间——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

只有封闭起来才有形成化石的可能——这是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

化石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知道远古时期的地理、地貌,知道远古时期有哪些动物、植物)。

(3)小结:通过生动形象的假想故事,我们收获了这么多的科学知识。这就是科学小品的特点(板书:讲科学知识)。

三、梳理认识,拓展科学小品的表现形式。

2、我们再来读一读《我是电》《尘埃的自述》这两篇科学小品,边读边想这两篇科学小品是用什么形式向我们介绍科学知识的呢?(自述的形式,就是以第一人称向大家介绍自己)。

3、科学小品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有讲故事和自述这两种,还有对话、描述等其他的形式,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陆续的接触到。

四、作业。

五年级人教版教案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

3.不仅我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仅有许多感动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6.出示刘翔的图片。这是谁?你喜欢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7.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