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学设计范文(13篇)

时间:2023-11-21 23:17:52 作者:ZS文王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范文(13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课程要求、学生需求和教学资源等因素。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地借鉴和调整这些教学计划范例,以适应教学需求。

高一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基础和先验经验,紧扣课时目标 精心设计。它的有效性是指能否调动学生发展的内驱力,基于教材的理解进行有效地学习,实现自主性学习的目的。只有程序性问题切入学生的发展基础,才能做到有效的任务驱动。为此对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发展能力、学会学习,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像推导动能定理的时候,必须设计程序化的问题:如何表征外力 ?采取什么方法表征位移 如何计算恒力功。

复习旧课,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设疑激趣,导入新课;表演实验,列举实例,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课后结尾,总结深化,提出问题,承上启下,使学生回味无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要学生回答,可以是问而不答,也可以是自问自答,要根据提问的目的灵活处理。若信口开河、随意提问,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教师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能将果子摘到”,提问的过程要由浅入深、温故知新、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提问的重点在于弄清“为什么”,学会怎样去学习。

高一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2)、引导学生养成进行简单物理研究习惯、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问题中分析规律。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1、以物理情景导入目标――合作体验――分析讨论――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2、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学会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分析并能解决问题。

多媒体,金属片,纸片,打点计时器,纸带,重物(两个质量不同)。

让学生通过合作实验,分析总结得出: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和所受重力无关。

让学生通过小组实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共同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让学生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理论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一、引入新课。

(播放“苹果落地”视频)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并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

教师活动:为了研究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是否有关,老师给同学们提供金属片、纸片,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来探究。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点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得出结论:质量并不是决定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与体积、形状或面积有关吗?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得出结论:体积、形状或面积也不是决定物体下落快慢得因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造成金属片与纸片不同时落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教师活动:同学们有办法消除阻力吗?

点评:学会一些基本的推理方法,初步养成置疑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用牛顿管演示物体在空气中和真空的下落情况。引导学生得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学生尝试归纳: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条件。(学生的总结可能不够准确,注意引导)。

教师补充归纳完整。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

a.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气阻力)。

b.从静止开始下落。

点评: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学生活动:(实验小组合作完成)安装好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重物等,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计算其加速度,换用不同质量的重物看纸带上点子间隔有什么不同,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点评:将两条纸带对比,只要两条纸带上的点间间隔相同就说明它们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学生活动: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计算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总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a.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在各个地方相同吗?

b.它的方向如何?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中列表,尝试从表中寻找规律,这一规律是怎样产生的?(学生猜想,但不宜过多解释)。

符号:g。

方向:竖直向下(与重力方向一致)。

大小:与地点有关。一般计算中g=9.8m/s2,粗略计算中可以取g=10m/s2(纬度越高g越大,纬度越低g越小)。

点评:通过算g值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定值(在同一地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规律。

教师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这些公式中的初速度v=0,a取g就可以了。自由落体运动遵从的规律:

v=v0+at推出v=gt。

x=v0t+1/2at2推出h=1/2gt2。

2ax=v2-v02推出2gh=v2。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练习p(47)“问题与练习”第2题:

学生活动:学习独立作答;学生解答完毕后相互讨论和检查结果。

教师点评: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可算结果达到45m,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3s内不会下落这样的距离,提醒学生注意理想化可能带来的误差。

点评: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的理解。

三、课堂总结、点评。

(1)、学生试着归纳。

(2)、教师补充:自由落体运动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v0=0,a=g。我们在以前各章节中所掌握的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推论,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均可使用。

四、作业布置。

1、教材p453、4。

2、试测反应时间(做一做)。

五、板书设计。

概念。

运动规律。

加速度。

高一物理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1)知道外力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动能。

(2)理解动能定理,知道动能定理的使用条件,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

(3)能设计并会利用实验进行探究物理规律。

(4)能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理论推导。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得出实验结果,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与论证,得到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理论分析与论证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理性思维的训练。

(3)通过理论应用使学生灵活迁移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经历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

(3)通过理论应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

(1)教材首先引入了《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中一段在船舱里观察到现象的描述,并通过对它的分析和实例对比引入了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的概念。指出了常用到的惯性参考系。

(2)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分析,引入了在非惯性参考系中存在的惯性力及其规律,并在升降机实例中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2)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在惯性系中成立;。

(3)知道什么是惯性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思想。

教学重点。

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惯性力。

教学难点。

惯性力。

教法建议。

(1)本节属于选学内容,请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深度和层次。

(2)在授课时采用举实例让学生分析,发现问题:运动和力的关系出现矛盾的现象。从而再引导学生分析发生矛盾的症结所在,和解决矛盾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辩证的科学思想。

一、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1、发现问题:

分析:从地面上观察,小球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从小车上观察,小球将逆着小车的运动方向运动,最后从桌子上掉下来。因为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所以小球相对于小车的运动不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从地面上观察,小球将做与小车同向的加速运动。小车上观察,小球将相对于小车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因为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弹力作用,所以小球相对于小车的静止不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2、分析问题:

提出想法:当实验和理论发生矛盾时,可能是实验现象观察有误;可能是理论错误或理论存在一定的适用条件。

分析问题:实验现象观察正确。理论在很多的实际应用中被证明是正确的。因而可能是理论存在一定的适用条件。

矛盾的症结出在:相对于谁来观察现象,即参考系是谁。

阅读书p65伽利略在《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中的一段话。

3、引入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1)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

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地面通常可认为是惯性系,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研究行星公转时,太阳可认为是惯性系。

(2)非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

例如:前面例子中提到的小车,它相对于地面存在加速度,是非惯性系。

二、非惯性系和惯性力。

解决问题:在直线加速的非惯性系中引入一个力,使物体的受力满足牛顿运动定律,这个力就是惯性力。例如在上述例1中,若设想由一个力作用在小球上,其方向与小车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其大小等于(是小车质量),则小球相对于小车的运动与其受力情况相符。同理可以分析例题2,这里不再赘述。

1、惯性力:在做直线加速运动的非惯性系中,质点受到的与非惯性系的加速度方向相反,且大小等于质点质量与非惯性系加速度大小的乘积的力,称为惯性力。

2、注意:惯性力不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存在施力物,也不存在反作用力。而且只有在非惯性系中才有惯性力。

3、例题:见典型例题。

探究活动。

1、组织部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该课题。

2、开有关相对论的科普讲座,引发学生研究兴趣。

高一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推理、归纳的科学意识和方法。

理解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是本节的重点。

掌握并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

实验—观察—分析—总结。

牛顿管、抽气机、电火花计时器、纸带、重锤、学生电源、铁架台。

(一)、课前提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怎样的?

vt=at。

s=at2/2。

vt2=2as。

演示1:左手掷一金属片,右手掷一张纸片,在讲台上方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二者是否同时落地,然后将纸片捏成纸团,重复实验,再观察二者是否同时落地.

结论:第一次金属片先落下,纸片后落下,第二次几乎同时落下。

提问:解释观察的现象。

显然,空气对纸的阻力影响了纸片的下落,而当它被撮成纸团以后,阻力减小,纸片和金属片才几乎同时着地。

假设纸片和金属片处在真空中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会不会同时着地呢?

演示2:牛顿管实验。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1)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气阻力。

(2)从静止开始下落。

实际上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同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学生分组实验(每二人一组)。

将电火花计时器呈竖直方向固定在铁架台上,让纸带穿过计时器,纸带下方固定在重锤上,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下放,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运用该纸带分析重锤的`运动,可得到:

2、重锤下落的加速度为a=9.8m/s2。

1、学生阅读课文。

提问:什么是重力加速度?标准值为多少?方向指向哪里?用什么字母表示?(略)。

2、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什么规律?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2)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是不同的,由教材第37页表格可知,纬度愈高,数值愈大。

vt=gt。

h=(1/2)gt2g取9.8m/s2。

vt2=2gh。

注意式中的h是指下落的高度。

(六)课外作业。

2、教材第38页练习八(1)至(4)题。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一物理《弹力》教学设计

2、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弹力。

3、掌握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

1、能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弹力的大小。

2、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判断分析能力。

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回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3、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4、形变有拉伸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

1、应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等的产生弹力的大小。

2、根据不同接触面或点画出弹力的图示。

1、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断和大小的确定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2、弹力的有无和弹力方向的判断是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1、介绍弹力时,一定要把物体在外力作用时发生形状改变的事实演示好,可以演示椭圆形状玻璃瓶在用力握紧时的形状变化,也可以演示其它明显的形变实验,如矿泉水瓶的形变,握力器的形变,钢尺的形变,也可以借助媒体资料演示一些研究观察物体微小形变的方法。通过演示,介绍我们在做科学研究时,通常将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

1、弹力的方向判断是本节的重点,可以将接触面的关系具体为“点——面(平面、曲面)”接触和“面——面”接触。举一些例子,将问题简单化。往往弹力的方向的判断以“面”或“面上接触点的切面”为准。

如所示的简单图示:

2、注意在分析两物体之间弹力的作用时,可以分别对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切说明,是哪一个物体的形变对其产生弹力的作用。配合教材讲解绳子的拉力时,可以用具体的例子,画出示意图加以分析。

实验法、讲解法。

:演示形变用的钢尺、橡皮泥、弹簧、重物(钩码)。

1、重力是的产生原因是什么?重力的方怎样?

2、复习初中内容:形变;弹性形变。

由复习过渡到新课,并演示说明。

1、演示实验1:捏橡皮泥,用力拉压弹簧,用力弯动钢尺,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教师总结形变的概念。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形变的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针对橡皮泥形变之后形状改变总结出弹性形变的概念: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

2、将钩码悬挂在弹簧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弹簧被拉长,提问:

(1)钩码受哪些力?(重力、拉力、这二力平衡)。

(2)拉力是谁加给钩码的?(弹簧)。

(3)弹簧为什么对钩码产生拉力?(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

由此引出弹力的概念:

3、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弹力。

就上述实验继续提问:

(1)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

与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4、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与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被压物体)。

5、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与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被支持物体)。

继续提问:电灯对电线产生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产生的拉力又是什么性质的力?

其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各是谁?方向如何?

分析讨论,总结。

6、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7、胡克定律。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关,同一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的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为:

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的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即:

式中叫弹簧的倔强系数,单位:n/m。它由弹簧本身所决定。不同弹簧的倔强系数一般不相同。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伸长或压缩形变。

8、练习使用胡克定律,注意强调为形变量的大小。

本节课注意了对学生开放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开放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落到实处,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在教学实际中很难落实的一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塑性和弹性的时候,往往是通过举出生活中或者学生能够接触的弹性物体和非弹性物体若干实例,通过归纳的方法得出塑性和弹性。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并没有按照往常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对教师给出的若干物体进行分类,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方法教育。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就不同,学生的兴奋点就非常多,都试图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学生的思维随着分类的翅膀在飞翔。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的体验。物理不是独立和抽象于生活之外的,尤其在初中阶段来看更是如此。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没有过分关注基本的知识和概念,而是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橡皮筋、海绵、弹簧、减震等学生常见常听的事物出发,学生在对物体的弹性和塑性有充分的感性基础上,总结出什么是塑性和弹性。关注学生自己的体验,让两位同学在拉测力计的活动中体验拉力的不同,认识到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形变大小有关的。学生亲自参与到了物理知识的建构中,认识当然是非常深刻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闪光点。

主要缺点:

学生在进行分类的时候没有充分放开学生的思维。为什么学生的分类答案都是与本节内容是对应的?为什么没有学生按照物质的组成去分?为什么没有按照物质的导电性能或者密度大小去分?这是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既然本节学习弹性和塑性,当然就是这一种分类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充分分类的基础上,从中挑出一组依照弹性和塑性分类的一组,让学生分析这一种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同样回到了环节的主题。

物理教学设计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而变的物理量。

:1.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2.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而变的物理量。

教学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法学法:实验演示法。

教学用具:学生天平(带砝码),小石块,水、烧杯,矿泉水瓶子一个。教学课时:1课时。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宇宙上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1、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表示。国际单位:千克(kg)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物体的这个性质就引入了质量这个物理量。

(2)质量的单位。

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教材p103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

教师强调:

(1)、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天平使用注意事项:2.质量的测量——天平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质量。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为移动游码。

(1)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2)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3、学生实验(多媒体展示操作步骤)。

(1)、学生用天平测量一个小石块的质量:步骤: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调节天平平衡;c、把小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d、读数——小石块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读数(2)、学生用天平测量液体水的质量: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师注意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1)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2)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白糖的总质量,然后使白糖溶于水,再称量糖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学生对照板书对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复述: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克(g)。

3、质量测量工具:天平。

4、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5、演示实验(p111想想做做)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

教材第11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及答案:

物理教学设计

操作:

1.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讲解:

1.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

浅谈自然材料在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

作为农村幼儿园,缺乏资金,从而缺乏环境创设的材料及缺乏各种玩具和活动材料。如何就地取材,运用自然资源,体现农村幼儿园的特色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自然资源在农村幼儿园的运用。

农村的自然资源包罗万象,品种丰富,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能运用到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教玩具制作当中去呢?肯定不是。这其中可以大致有这样几类比较适用的:种子类(玉米、黄豆、绿豆、谷类等),竹木类(竹筒、木块、树皮、篾条、树叶、松果等)、秸杆类(麦杆、稻草、油菜杆等),瓜壳类(花生壳、瓜子壳、丝瓜壳等)。一般来说,都是运用晒干后,易于操作的,而不是新鲜的,不容易保存的。

要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就要充分收集自然资源,一个是在数量上,一个是在种类上。数量多才易于运用,种类多才能避免单调。

在我们农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教玩具制作中,如何运用自然资源并不是约定俗成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我们幼儿教师充分开动脑筋,创新设计。一般来说,竹木类、种子类因为比较硬,所以适用用自制教玩具比较多,而秸杆类、瓜壳类适用于环境创设比较多。真正在实践中的运用还需要平时多动脑筋,多实践,因为在这方面的尝试和经验都不是很多,现成的可以借鉴的东西也很少。

在这里,我可以建议一些,在教玩具制作方面,竹子可以制做很多体育用具,如跑马竿、踩跷筒、竹圈、小推车、竹蜻蜓、竹扭棍等;木头可以做陀螺、积木块、木凳等,稻草可以搓成草绳,种子类可以穿成串用于数数。在环境创设方面,可以用各种瓜壳来粘贴,还可以用各种秸杆来编织进行装饰,总之就是多动脑,多想办法。

一般来说,自然材料的颜色比较深沉,而且不容易粘贴,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家都觉得比较吃力,这就需要灵活使用,美化搭配了。我这里有几点建议:

1、在使用之前要进行初加工,比如对竹木类进行切割打磨,对瓜壳种子类进行筛选,对秸杆类进行剪切等,反正就是为了在使用中更易于操作。

3、要充分美化,怎么样美化呢,一个方法是上色,根据实际的需要给自然资源上漂亮的颜色,可以用油漆也可以用广告颜料,另一个方法是与彩色卡纸搭配。

总得来说,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使用自然资源只要兼顾到美观和实用,再加上我们老师们的巧妙构思,就充分展现了农村幼儿园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特色,这是城市幼儿园所不能代替的。

作为农村幼儿园,确实存在各方面困难,但是只要大家勤于思考,全身心的为了幼教事业的发展而努力,我相信,农村幼教是有出路的。

物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引领作用,它具有预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启发教师明确自主学习,给大家分享了物理教学设计题模板,欢迎借鉴!

一、教学思想:

《杠杆》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教学中从活动“比赛拔钉子”引入,通过“你能用手把它拔出来吗?”来激发学生的动手愿望。在活动中认识人类对工具的了解与依赖。然后给学生提供羊角锤、螺丝刀等工具,让同学们自己选择工具参加比赛。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哪一种方法更方便、省力”,从而引出简单机械的使用,杠杆的定义、认识杠杆的几个要素,并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然后步步深入教学。

二、教学任务:

“杠杆”一节在本教材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既是前面“力”内容的延伸,又是后续内容“其他简单机械”探究学习的开始,本节的学习任务我把它分成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完成对杠杆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认识有关杠杆的五要素,第二部分是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本节的学习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是实验数据的处理、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阶段,已经具有一定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进步。尤其是通过一段时间对物理的.学习对物理实验充满着好奇心和兴奋感,并能利用已有知识积极主动交流、讨论,同时他们对新事物又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乐于参与活动,许多学生已经能较熟练地应用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图表法、归纳法)等来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他们自己已积累了一定的的探究经验,比较注重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这样的“学情”较利于本节的学习任务驱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绘制杠杆示意图,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并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为自己提供方便的强烈意识,更进一步认识探究活动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

1、学生:自带生活常见工具,如:羊角锤、开瓶器、螺丝刀、老虎钳、剪刀、核桃夹等。

2、教师:课件、黑板、自制简易杠杆、弹簧测力计、钉钉子及螺丝钉的木板、设计数据分析记录表及三维目标评价表。

六、教学过程:

1、在简单介绍人们对杠杆的初步认识后教学从学生活动开始,老师先把同学们分配为几个学习小组,给每组同学发一块木板,钉上九个普通钉子和一个螺丝钉,并与同学一起准备羊角锤等生活中的常见工具,让同学们参加拔钉子比赛。借以考察同学们对简单工具的使用情况并引入杠杆的教学,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探索欲。

2、用“讲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示意图,为下一步的实验探究打好基础,并在“认识生活中的杠杆”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3、用教师提供的带刻度尺的简易杠杆以及弹簧测力计等工具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设计实验: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的左右加挂钩码充当动力与阻力,读出大小并记录,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并记录。

进行实验:改变钩码的个数与力臂的大小,多次进行实验并交流讨论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交流讨论:评估、交流各小组的实验过程的异同、出现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并选出代表上台展示该小组的成果。通过交流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体会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展示让学生体会成功感。

4、课堂小结:了解学生在这节课上学生知识的收获、了解学生在这节课上收获了那些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汇报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并通过学生的回答及时捕捉相关信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七、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实验探究性学习模式,在新课引入环节创设了学生的日常认知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在课堂一开始的比赛中,大家在拔出9枚普通钉子和一枚螺丝钉时,大家拔钉子的方法都一样,用的的都是羊角锤,不同的只是在于对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上,但在对待最后一颗螺丝钉时大家的方法出现了差异:有同学根据平日的经验选择了螺丝刀,有的同学却直接用羊角锤拔出了螺丝钉,且用羊角锤更有力、更高效,但对木板有一定的破坏性。这就有效地刺激了学生们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欲。关注学生学习的每一环节,既有学生所想又有学生未想到的,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把课堂变成师生相互倾听的场所,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多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要完全拘泥于自己的设计思路。反思这节课让我越来越多的感受到物理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而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熟悉物理学发展史不断的与时俱进。

物理教学设计

1、知道质量,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会描述这些属性。

2、会根据物理属性对物质分类,能与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3、通过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设想重点:知道质量,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难点: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探究兴趣。

介绍已学过的物质的状态,密度,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二讲授新课。

1.播放光盘,铁钉在石蜡上刻画的图片。体验物质的软硬程度不同。

2.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的硬度。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

铅笔芯这七种物质的硬度大小,

并按硬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组织学生设计“比较这七种物质硬度”的实验方案。

(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

(硬度大的痕迹浅)。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巡视指导。

(5)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6)介绍硬度这种物理属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3.组织学生讨论物质的其他物理属性。

(1)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6-18,讨论物质还有哪些物理属性。

(2)播放苏科版配套光盘中有关物质的物理属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4.组织学生探究“金属,塑料谁的导热性能好?”

(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2)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6)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5.指导学生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对物质分类。

(1)介绍自然界的物质形形色色,多种多样,按物理属性加以分类研究是研究物体的比较简单的办法,这也是科学家常用的方法。

(2)组织学生对课本第19页中第一题中的物品进行分类。

(3)组织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中的南京长江二桥。

(4)播放苏科版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或自制的课件。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

家庭作业:补充习题。

6.5物质的物理属性。

硬度:描述物质软硬程度的物理量。

硬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弹性,

磁性,韧性。

教后感:

物理教学设计

1、简介:本节为初三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教材通过滚摆和单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通过木球与弹簧片碰撞实验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也可以相互转化,物理教案-质量。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情况。本节是“机械能”这一章的重点,也是学习其它形式能的起点。

2、目的和要求:(1)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2)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重点:课本第4页实验1、2、3。

4、难点:由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出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滚摆、单摆、cai软件、计算机设备。

本节教学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为了增加实验的可风度,配合演示实验采用cai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可把实验1、2、3及人造卫星的运动由动变静、由小变大、由快变慢,使知识的传授具有鲜明的表现性,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更有利于分析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1、新课引入。

手持粉笔头举高,问:粉笔头具有什么能?为什么?(重力势能,被举高了)放手,下落过程中问:粉笔头又具有什么能?(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问: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指出: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这就是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启动计算机投影本节cai课件封面: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物理教案《物理教案-质量》。

2、新课教学。

实验1:滚摆实验。出示滚摆,并介绍构造及使用方法。告诉学生可通过观察摆轮上的红色标志来判断摆轮的快慢。

做此实验时,同步放映cai课件中的滚摆动画,引导学生对照动画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总结出:下降时,滚摆位置变低,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说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位置变高,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说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学生总结正确后,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滚摆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

实验2:单摆实验。展示单摆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然后放开,观察小球运动情况。放映cai课件中单摆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出最高点a、c两处速度为零,则球从a—b—c的速度变化很容易观察出来,学生也好得出a-b-c和c-b-a的能量转化。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单摆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

实验3:此实验改为cai模拟实验,并把弹片改为弹簧来增大可见度。放映本实验动画,学生很容易观察弹簧被压缩后再恢复的动作,不难得出能量的转化。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撞弹簧的实验证明:动能和弹性势能可相互转化。

点按鼠标显示结论: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

3、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事例分析。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5面卫星和“想想议议”。学生讨论卫星和皮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放映东方红1号卫星绕地球运行动画。介绍卫星知识,告诉学生这是我国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讨论其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放映皮球动画,学生一目了然的就可完成“想想议议”的内容。

4、小结精练。

(1)放映cai中练习题,学生解答;

(2)讨论回答课本p9面习题4,讲评习题3、5两题;

(3)布置作业:p9面习题5、6、7三题。

1、新课引入3分钟,2、新课教学20分钟,3、举例分析10分钟,4、小结练习12分钟。

物理教学设计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为以后透镜及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知识之一。

本节内容我们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光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2.了解光的折射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猜测、检验、联想等的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乐于合作,渗透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基本理念。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1)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规律;

(2)让学生会作光折射的光路图。

本节课整体上采用对比、猜想、提问设疑、设计实验探究的模式,教学流程上采用以上方式:

第一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对照光的反射定义自己分析得出光的折射定义。学生对定义总结很有可能不是很周密,但可以通过后面的观察实验和分析来逐步引导学生修正定义,让学生明白为何要用“斜射入、一般”这些词。

第二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对照光的反射定律,让学生猜想光的折射可能有哪些规律,然后按照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当然整个实验主要是我来操作完成。在此我补说一点,因为在探讨光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时,由于没有演示光从水射入空气中的器材,所以我采用的是用半圆形玻璃砖来做这个实验,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步:学生练习画光的折射光路图,为下一部分学习透镜的作用做好铺垫。

第四步: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在这一步我采用让学生做硬币“上浮”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光的折射带来的错觉,引起学生思考硬币为什么会“自动上浮”,启发学生画光路图来解释原因。同时也说出了盛水的碗变浅、放入水中的筷子变弯等现象的原因。

第五步:通过多媒体演示“海市蜃楼”现象。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潭清疑水浅”、“叉不到水中鱼的原因”等现象。

物理教学设计

火箭。

【课题】火箭。

【重难点】火箭的工作原理;设计三级火箭的原因和三级火箭是如何提高效率的.。

一.火箭的一般知识。

二.三级火箭。

第四节火箭。

一.火箭的一般知识。

1.我国古代的火箭:神火飞鸦。

2.火箭升空的原理。

3.火箭工作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4.火箭的种类。

二.三级火箭。

1.三级火箭的工作过程。

2.我国火箭的发展状况。

探究活动。

利用信息学习:关于火箭的知识。

【课题】关于火箭的知识。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参考方案】查阅火箭的有关历史资料,火箭的应用方面的知识,我国关于火箭的发展.。

【备注】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发现共性和差异.。

3、发现新问题.物理教案-火箭。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