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高中祝福教案范文(19篇)

时间:2023-12-15 09:56:08 作者:薇儿

高中教案需要灵活应用,随时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教学实际需求。高中教案范文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思维方式,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感受老舍先生对北平的眷恋深情。

教学方法:以朗读、讨论、交流作为学习本文的方法。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2、查找有关怀乡的诗文并谈感受。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台湾现代诗人余光中先生曾经写过一首名为《乡愁》的诗(背诵)。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时期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而结尾处更是由期盼海峡两岸的统一写出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其实类似于余光中的《乡愁》诗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一直是层出不穷,例如咱们曾经学过的李白的《静夜思》生齐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打对应的诗文幻灯片)师:外还有贺之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该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打出相应的诗文的幻灯片)。

是表达怀乡之情的作品,那就是老舍先生的《想北平》。(打出相应的幻灯片)二、作者简介:

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主要作品《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边说边打出老舍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三、文章背景简介(由对题目的解析入手)。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到了文章的题目是“想北平”,既然是想北平,那说明作者当时在不在北平啊?生:不在。

作者说他说不出,其实他还是说出来了,他是如何说的,以及说出了北平的那些特点?(生齐读课文,然后讨论问题,进行归纳并总结)。

爱北平像爱母亲一样。

说不出。

不是诗人,道不出我的爱。

复杂又有边际。

动中有静对北平的布置匀调深沉的爱。

说出人为之中显自然。

书多古物多物质丰富。

四、写作指引。

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水中的小蝌蚪、苇叶上的嫩蜻蜓等,大家不妨回顾一下咱们刚刚学习过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看看他的诗中又写到了那些意象?学生回答: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style="color:#125b86">教学准备

1.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钠、铝、铁与氧气的反应。

3.了解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会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4.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了解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2过程与方法。

通过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和钠加热时氧化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和分析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1.钠的氧化反应。

2.钠与水的反应。

3.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2.2课题难点。

1.金属与氧气反应规律。

2.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4.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阅读教材第46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并解释原因。

ppt投影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示意图。

学生读图,并说出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

归纳整理: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o、si、al、fe、ca。

学生思考回答。

二、新课教学。

归纳整理: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易导电、易导热、有延展性。

阅读教材,观察并分析第46页图3-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交流,回答。

归纳整理: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思考与交流: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比较na、mg、al、fe的还原性强弱,预测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评析。

实验探究:

1.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较大块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观察钠的表面。

2.用小刀从中间切开,观察钠的“真面目”:颜色、光泽,感受钠的硬度,并注意观察切面的颜色变化。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4na+o2=2na2o。

过渡:如果加热,钠又有什么变化呢?

实验探究:

1.用坩埚钳夹持坩埚放在三角架的泥三角上,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钠块,用滤纸吸干煤油后放入坩埚中,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2.观察现象和生成的固体颜色、形态。

归纳整理并板书:

思考与交流:你认为铝能否与氧气反应?若能,反应的理由是什么?若不能,依据是什么?

讨论推测:铁能与氧气反应,根据金属活动性,铝比铁活泼,应该能与氧气反应,但在生产生活中铝却不会生锈,也可能不与氧气反应。

实验探究: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并轻轻晃动,观察现象。

2.重新取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除去其表面的氧化膜,加热。

学生观察、对比、思考,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氧化膜熔点高,加热时氧化膜包裹着的内层铝熔化而不会滴落。

思考与交流:请解释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铁制品需要刷漆或采用其他措施防腐,而铝制品则不用。

解释:这是因为铁锈比较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而铝表面的氧化膜比较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氧化。1.金属钠是_______色固体,质地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发现金属钠的表面变暗,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是___________色。

2.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a.水中b.煤油中c.棕色瓶中d.酒精中。

过渡。

实验探究: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放入一小块钠。

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归纳整理:现象:浮、熔、游、响、红。

思考与交流: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归纳整理:

浮: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比较低。

游:有气体生成。

响:生成的气体能燃烧。

红:有碱生成。

思考与交流:结合实验现象,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生成气体的成分。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释:钠的化合价升高,必然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在水中氧的化合价为不能降低,只能是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产物为氢气。

(二)金属与水和酸的反应。

1.钠和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思考与交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h2。

实验设计:

通过点燃生成的气体来证明。

思考与交流:金属钠着火,能否用水灭?为什么?应该如何处理?

学生交流回答。

解释:不能。因为钠能与水发生反应,且生成的氢气能燃烧,火会更旺,应用沙子盖灭。

思考与交流:根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请你预测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

学生交流回答。

过渡:下面我们来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预测是否正确。

实验探究:取一试管,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再加入一小块钠,观察现象。

归纳整理: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思考与交流:根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我们预测应该有红色固体铜生成,而实验结果是有蓝色沉淀生成,那么沉淀的成分是什么?试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整理:当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时,由于钠非常活泼,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

思考与交流: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使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提示:从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反应产物的检验等环节,讨论反应装置的设计。)。

ppt展示几名学生画的装置图,师生共同分析各装置的优缺点,归纳整理出方案。

实验探究:按照教材第51页图3-9进行演示,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2.铁和水蒸气的反应3fe+4h2o(g)fe3o4+4h2。

思考与交流:对比钠、铁与水的反应条件,以及钠与铁的活泼性,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整理:当不同的还原剂和同一种氧化剂反应时,所需要的条件越低,该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过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那么金属与酸反应会是怎样一种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回顾初中学习过的金属与酸的反应,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三)金属与酸的反应。

[学生实验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

实验目的:能否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实验用品:铁丝、铜丝、铝条、稀盐酸、稀硫酸、试管。

实验要求:

每4名学生为一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并将全体学生分成a、b两大组。

a组: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小段铁丝、铜丝、铝条,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控制相似的实验条件,即保证同种酸的体积相同),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类似的实验。

盐酸稀硫酸。

2.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2)比较三种金属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排列。

3.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铁、铝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元素,而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由此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铁、铝比铜活泼。而铝跟酸反应比铁剧烈,则铝的活动性比铁强。

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学生讨论:金属活动顺序中为什么有氢的位置?有何作用?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活动天地]。

1).在上面的实验中,铁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硫酸亚铁,并放出氢气;铝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铝、硫酸铝,并放出氢气。试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cl—fe+h2so4—。

al+hcl—al+h2so4—。

2).观察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3).得出置换反应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这类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4).强调:铁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后显+2价,用铁锅炒菜,铁和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给人体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四)、实验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

【实验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

实验目的: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实验用品:锌片、铁丝、铜丝、硫酸铜溶液、_银溶液、氯化钠溶液、试管。

实验要求: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小段锌片、铁丝、铜丝,然后分别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_银溶液、氯化钠溶液,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cuso4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

zn。

fe。

cu。

1).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1)哪些物质之间会发生反应?反应产物是什么?

(2)对照金属活动性顺序,找出金属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有什么规律?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五)、金属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金属铝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

(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问题与思考:

在线测试。

1.家用铝锅、铁锅为什么不能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食品?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银与稀盐酸。

(2)锌与硫酸铜溶液。

(3)铜与硫酸锌溶液。

(4)铁与稀盐酸反应。

3.新买的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这与水含下列哪种盐有关()。

a.钠盐b.钾盐c.钙盐d.铁盐。

4.填写下列表格。(“混合物”栏中括号内为杂质。)。

混合物除去杂质使用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粉(铁粉)。

fecl2溶液(cucl2)。

5.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_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感悟与收获。

1.金属能与氧气、酸以及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能表示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还能用来判断金属和酸、金属和盐溶液之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来谈一谈鉴别真假黄金的几种办法。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2、科学引导,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提出的设想;。

3、集体讨论,组织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比较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懂得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知道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勇气。

实际教学中,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纪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这一系列步骤,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巩固练习。

1.在进行钠和水反应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和实验现象,请根据钠的性质解释说明。

(1)刚用小刀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_____色,在空气中放置几分钟后发生的变化为。

________________。

(2)切下来的金属钠块要用吸干煤油后方可放入水中实验。

(3)金属钠块必须用_______夹取,而不能用手拿取。

(4)金属钠块投入水中后,钠很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浮于水面上,这是因为。

(5)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这是因为。

(6)如果水中在未加钠之前已滴入酚酞试液,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____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有()。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分析对比:完成下表。

本课小结。

1.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现象和产物。

2.不同金属相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反应现象和产物不同。说明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系。

3.通过钠与水和盐的反应,我们知道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性质和其他金属有所不同。

4.学习了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5.总结归纳了金属与酸反应规律。

板书设计。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4na+o2====2na2o。

加热条件下:2na+o2na2o2。

2.铝与氧气的反应:4al+3o2=2al2o3。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浮、熔、游、响、红。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2.铁与水的反应:3fe+4h2o(g)fe3o4+4h2。

3.金属与酸的反应。

三、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2al+2oh-+2h2o=2alo2-+3h2↑。

【作业】课本p48、p50科学探究;p53习题1-9。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情感目标:感受向量的应用,体会解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

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对策:本节学习的关键是启发学生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理解定义之后便可引导学生推导数量积的运算律,然后通过概念辨析题加深学生对于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认识.主要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几何意义;平面向量数量积的5个重要性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略。

小结:。

1.两个非零向量夹角。

2.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和几何意义.

3.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教学后记:

高中计算机教案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尚未制定,各初中校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要求标准不一,这导致了学生的基础水平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能作到因材施教;到了高中阶段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开始增强,如果能抓住他们的兴趣点,从实际生活出发,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本节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影响,是本课程的导言或概括性内容,是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延续和加深,开好本节课,能更充分的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2、过程、方法目标: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掌握分析信息技术产生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探讨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信息技术应用各个学科领域,产生了更多的交叉学科。

网络化:卫星通信、光缆通讯等构成了立体化信息传送网络。

多媒体化:多媒体计算机和超文本技术相结合,形成了集文本、图像、音、动画和视频于一体的超媒体技术。

智能化:信息技术与认知学科等的融合产生了人工智能。

虚拟化:由计算机仿真生成虚拟的现实世界,通过虚拟的现实情境去感知客观世界和获取有关知识、技能。

5、信息技术的应用。

任务阅读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探讨其作用。

例1:丰富的信息交流手段。

例2: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

例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例5:专家网上会诊。

学生活动:列举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并汇报。

6、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例举自己所熟知的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信息技术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更加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

7、迎接信息技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

在对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交流研讨,理解健康使用信息技术。

8、总结。

本节课主要是对信息技术进行了阐述,要求大家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六、思考与练习。

2、难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分析信息技术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老师进行总结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

1、引入。

通过上一节“信息及其特征”的学习,我们知道信息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新闻报道、市场行情、科技成果、一副图画、一张照片、一个动作、一个微笑等等都是信息,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之中。从人类的发展历史看,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进行信息关于处理、存储等方法的研究发明和应用。举例机器人,监控报警器等这些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信息技术,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呢,信息技术主包括了哪些方面的技术呢?主要运用在哪里呢?(引导学生看书、回答、交流)。

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1)、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的核心,扩展了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

2)、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扩展了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3)、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和使用能力。

4)、传感技术:包括热敏、嗅敏、味敏、光敏、磁敏、湿敏等敏感元件,扩展了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化生存成为新的生存方式,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了,大家看书体会一下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思考讨论,完成书本p16的练习。(学生思虑讨论、作答)。

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语言的产生和应用:语言产生于社会,产生于全体的使用者,产生于社会的约定俗成。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猿到人进化重要标志,信息在人脑中存储和加工,利用声波进行传递。

2)、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文字使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信息可以大量地生产、存储和流通,更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4)、电报电话、电视和其它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手段再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

5)、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信息的处理速度和传递速度得到惊人的提高。目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革命浪潮。

高中物理教案人教版

方案一:教师可向学生讲述牛顿分解色光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学生实验: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色光.

这个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知道,对于这个实验,教师可稍加指导.在学生兴趣被激起后转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学生实验:太阳光分解成的色光经棱镜混合成白光.这个实验学生是生疏的,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1)两个棱镜要靠得很近。

(2)承接混合成白色的屏不要离第二个棱镜太远,避免能量损失太大,亮度过弱,看不清楚.

2.物体的颜色教学应分为两部分.

(1)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太阳光通过棱镜和红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条红色光带,启发学生解释此实验现象的原因.如果此实验现象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几块红玻璃或多层红玻璃纸.

再用蓝玻璃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玻璃是蓝色的原因.

总结学生的发言,得出: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实验: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屏上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换用一张绿纸,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总结实验结论: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3.色光的混合。

首先说明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让三种色光各自所占比例不同,就合成形形色色的各种色光.

演示实验: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行演示.调整三色比例,旋转时就看到三色盘呈灰白色.对于红、绿色光的混合,可调整三个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改变各色比例,旋转时就会观察到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出现橙红、橙、黄和绿黄几种颜色.各种色光的混合不必都给学生演示,只演示其中几个即可,其余可由学生在课下完成.

4.颜料的混合。

方案一:向学生展示课本彩图颜料的三原色,使学生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

方案二:由学生用各种颜色的颜料画画,对比展示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并指出混合原理不同.

三、课堂总结。

建议由学生发挥主动性,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板书演示,配合学生的总结发言.

由于本节是选学内容,可适当创造机会,发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高中计算机教案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基本上都在小学、初中阶段上过信息技术课.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0.5略低。

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体验信息的基本特征。

2、难点:信息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

1、引入。

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2、认识信息。

2、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3、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4、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不会丢失或改变)。

3、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信息。

讨论交流,推导出信息的其他特性。如:传输性、概括性、真伪性等.

4、通过多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概括信息的基本特征。

案例1:天气预报报道明天要下雨,这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其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

案例2:1万只耐克鞋的故事。

问:信息除了案例中体现出来的的特征外,还有其它的一些特征,你能说说吗?

六、思考与练习。

讨论并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教材分析:

本小节主要讲述了dna分子的结构,关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而且教材在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后,安排了一个“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dna分子基本组成单位的化学组成。

2.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和对dna分子直观结构模型的观察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2.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问题为导向激发独立思考,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dna的结构学习,探索生物界丰富多彩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教学难点: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难点突破方案:

1.用直观模型进行教学。

2.用多媒体课件显示dna分子结构组成的动态过程。

3.总结典型碱基计算规律,配合习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具准备:

分子的直观结构模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学习,知道dna分子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使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出来。

那么dna分子为什么能起遗传作用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对dna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那么我们今天就首先来学习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一、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的dna的相关内容。

1.名称:dna又叫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双链结构。

2.组成元素:c、h、o、n、p。

3.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如下图)。

组成脱氧核苷酸的含n碱基:a、t、g、c,碱基不同则脱氧核苷酸的种类不同。

二、dna分子的结构(该部分主要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

介绍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简介沃森和克里克的发现过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和合作的精神)。这为合理地解释遗传物质的各种功能奠定了基础。

分子的结构。

提出者: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

结构:双螺旋结构。

2.脱氧核苷酸组成dna分子的过程。

具体过程用ppt展示。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a与t、g与c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叫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三dna分子的结构特性。

1.多样性:由于碱基排列顺序不同,所以dna分子有多样性,由n对碱基组成的dna分子中,dna分子的种类为4n.

2.特异性:不同的dna分子具有不同的碱基顺序。

3.稳定性: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后用氢键连接两条链,所以具有稳定性。

教学总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行总结、概况!

课下作业。

完成学案上相应习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计算机教案人教版

1.能说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能归纳总结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2.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感受计算机运行工作的奥秘,培养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

二、课型:概念课(物理按教学内容课型分为:规律课、概念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解决简单的引力计算问题。

2.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适用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在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过程的学习中,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与推理论证等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理想模型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连续性及艰巨性,提高学生科学价值观。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公式。

难点:1.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2.学生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与其他星球与地球之间存在的引力是同性质的力联系起来。

六、教学法:合作探究、启发式学习等。

七、教具:多媒体、课本等。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发学生思考:很可能有,只是因为我们身边的物体质量比天体的质量小得多,我们不易觉察罢了,于是我们可以把这一规律推广到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间,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然后在学生的兴趣中进行假设论证。

(二)进入新课。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40页万有引力定律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万有引力?并举出实例。

教师引导总结: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日对地、地对月、地对地面上物体的引力都是其实例。

2.万有引力定律怎样反映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其数学表达式如何?并注明每个符号的单位和物理意义。

3.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教师引导总结:只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当物体之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时,物体可看成质点;当两物体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时,它们间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的r是指两球心间的距离。

4.你认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有何深远意义?

教师引导总结: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它对物理学、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对科学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给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建立了极大信心,人们有能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

(三)深化理解。

在完成上述问题后,小组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深化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即:

1.普遍性:万有引力存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只不过一般物体的质量与星球相比太小了,他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也非常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2.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和物体所在的空间及其他物体存在无关。

4.适用性:只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当物体之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时,物体可看成质点;当两物体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时,它们间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的r是指两球心间的距离。

(四)活动探究。

请两名学生上讲台做个游戏:两人靠拢后离开三次以上。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印象和运用,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示计算结果,师生互评。

1.请估算这两位同学,相距1m远时它们间的万有引力多大?(可设他们的质量为50kg)。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代入数据得:f1=1.7×10-7n。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代入数据得:f2=493n。

解:g=mg=490n。

比较结果为万有引力比重力大,原因是因为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可分解为重力和自转所需的向心力。

(五)课堂小结。

小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完成多媒体呈现的知识网络框架图,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进行生生互评。

(六)布置作业。

作业:完成“问题与练习”。

高中物理教案人教版

本节课是人教社初三物理新教材第三章的复习课,复习课做为传统教学中的一种典型课,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导致学生不愿意听,教师也觉得难教。而复习课本身所具有的很多特征正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相一致,而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的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于是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将它定位于网络型的复习课。具体来说,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1.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在国际上,普遍认为的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最新技术的最直接效果,就是可以吸引学生,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将直接提高他的学习兴趣,有力的促进其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为此这节课我设计了一个主题网站,将学生的作品,动画,交互式的问题融入到网站中,形成一个教学的主线。

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先让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制作一个,关于本章节的知识结构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结合起来。上课时学生利用网络共同分析作品,总结规律。另外利用网络,上课的时候学生完成的题目马上可以全班进行分享,例如本节课中,学生填写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就将学生的作业通过网络进行发布,及时的纠正问题。同时,学生的演示也可以同步的播放,从而充分的发挥了网络的作用,这种形式大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个性化的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任何教学活动由于各种因素的差异,不可能对每个学生产生相同的效果,也不应该产生相同的效果。而信息技术的加入,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支持。例如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网络观看同学的作品,这样从那种角度去观察,进度如何,重点如何确定都由学生自己把握,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我还为学生设计了,分层次的巩固练习,和课外知识扩展。当学生提前完成某个正常的教学环节后,可自行有选择的进入。这样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充分的利用上课的时间,而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也能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体验成功。

3.协作性学习。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也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就要求教学的进程,一方面要体现独立性,另一方面也要求集中,充分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学习作用。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4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当学生观看了作品以后,针对作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一方面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还要说服同组的成员,达成集体共同的意见。充分体现了一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4.教师的主导作用。

网络和课件的大量应用,很容易将课堂的主体回归,变为了对主体的放任自流,过渡的弱化教师的作用。我在设计的时候,利用网络上的电子举手,电子监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进行调控。例如,当学生看完了作品以后,我要求学生电子举手,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而且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也有所了解,比如一名同学最先完成了,是他对知识掌握非常熟悉,还是看问题很粗心,于是我就可以马上进行指导。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都能比较充分的体现。

总之,由于本节课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比较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课堂内的容量比较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上完课,我也进行了一些总结分析,觉得还有一些地方应该进行改进。例如:

1.对学生的作品评价还可以更深入一步,如将学生每个人的作品根据内容完成情况、技术含量、艺术处理等方面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打分,然后将统计结果立即分发布于网上,这样为后来的分析将打下更好的基础。

2.由于时间关系,学生阅览有关的课外知识,没能在课堂上进行,以后要更好的控制时间。

3.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还不够严谨,有些地方不能过于通俗化。

由于第一次上这种类型的课,应该还存在大量的问题,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本节课是一节网络型的复习课,利用网站将学生电子作品、教学动画、分层次练习、问题思考、课外知识导读融合在一起,形成教学的主线,从而实现物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特性、协作性,同时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人教版高中祝福教案

知识目标: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概括祥林嫂一生的遭遇。

能力目标: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情感目标:领悟小说在冷峻的叙述中蕴含的强烈的爱憎感情,学习鲁迅先生唤醒民众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教师要适时点拨,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人物命运。

设置问题法,要设置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考。

归纳总结法,学生交流后,教师要总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学习方法:品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文化革命个主将”。这个人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被称为民族魂,他是谁?鲁迅。

1.鲁迅原名?周树人,为何以“鲁迅”命名?

取愚鲁而迅速觉醒之意,他要迅速觉醒以幻醒那些还没有觉醒之人。

2,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命名含义?

《呐喊》,大声呼喊,唤醒民众;《彷徨》,唤醒民众的道路艰辛而漫长。今天学习《彷徨》的首篇《祝福》。

二、概括故事情节,迅速浏览,讲述祥林嫂的故事。

祥林嫂丧夫后不甘被卖逃至鲁镇做工,被卖改嫁,再寡丧子、被夫家驱逐、重到鲁镇做工,捐门槛后精神崩溃被逐,沦为乞丐,惨死。

三、探究人为形象,祥林嫂是个怎样的人?

点拨,分析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侧面描写:他人和环境的烘托。

交流,明确。

1.祥林嫂勤劳,干着繁重的活,一人当两人用;知足,干活很多,但她白胖了,脸上有了笑影;强壮,不愿改嫁猛撞香案,撞了一个大窟窿,自己好了。

小结,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压垮她的身体,巨大的头部创伤也没有摧毁她的意志,可见她的强壮,她是一个能活的人。

2.问,祥林嫂为何要逃出来?从中看出她怎样的精神?

她不甘受命运的摆布,她想自己养活自己,想好好活下去。从哪里还能看出?捐门槛,她希望自己活得像人,不想别人再嘲笑自己。这说明她想活,想活的好些。

小结,祥林嫂不仅是一个能活的人,她还是一个想活的人,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挣扎着好好活下去。

四、深入探究,这样一个能活的人、想活的人,却被社会吞噬,谁,杀死了祥林嫂?

学生活动:可先列举出小说中的人物,引导学生展开辩论或讨论。

凶手:四叔四婶、柳妈、我、鲁镇人、祥林嫂自己?

辩论:祥林嫂是自杀还是她杀?

总结,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我们今天遇到的困惑也是鲁迅当年遇到的困惑。鲁迅最哀怜的人是阿q,最同情的人是孔乙己,最喜欢的人是祥林嫂。她在小说中第一次出现: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是蓝田白云的颜色,是一位健壮、朴实的妇女。可是这位妇女悲惨的死了,鲁迅找不到凶手。

板书:祥林嫂死于无意识、无主名的杀人团。

谁是这场凶杀案的幕后凶手,元凶又在哪里?认识当时的社会。

五、探究社会环境。

1.学生读第一段的环境描写,谈谈对当时社会的感受。

封建、沉默、迷信思想严重,神权笼罩着社会。

2.这一天人们在干什么?在祭祀。

读第二段后面: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祭祀影响很大。

文化会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潜移默化的、重要的、无形的、力量强大的影响。

制度可以改变、约束一个人的行为,文化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灵魂:它潜移默化、无处不在、力量强大。当时的文化就是封建道德、思想。

六、探究封建思想、道德的具体表现。

第一、族权。

问,祥林嫂有几次反抗、挣扎?为什么?

1.从夫家逃出来,不甘心被婆婆卖掉。

2.逃出不久,又被婆婆像牲口一样绑回卖掉。

这说明了什么?婆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权利公然卖掉儿媳?这就是族权,就连鲁四都认为理所当然。

族权还有什么表现?祥林嫂丧夫失子后,大伯收了屋子,她被赶出了家。可见,族权逼得祥林嫂无路可走。这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强权。

第二、夫权。

问,祥林嫂再嫁守寡后,鲁镇人为什么要嘲笑她?

因为她不干净,这是什么观念?贞洁观,夫权。封建道德认为好女不嫁二夫,女子要从一而终。嫁了两个男子,就是不干净的,有罪的。这是极其虚伪的封建道德。

夫权在文中的表现?再嫁守寡,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她;不让她在祭祀时动手;人们嘲笑她“白撞”了一下;祥林嫂也认为自己有罪。

第三、神权。

人教版高中祝福教案

知识和能力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通过理解“祝福”的含义,进一步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思考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2

教学重点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为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3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导入课题。

鲁迅的小说中有三个人物最为出名——孔已己、阿q、祥林嫂,孔已己是有姓无名;阿q是有名无姓;祥林嫂是既无名也无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个既无名也无姓的人物——祥林嫂。

2、回顾作者。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名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文目的——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要给予他们哪怕是微弱的慰藉。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有所扼制。三是为了他的敌人: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黑色的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他们的不圆满。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

3、创作背景。

《祝福》创作于1924年,后收入作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20世纪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止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祝福》三人教教案

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为主。

2.采用教师向全班提供共同研究的问题和各小组另外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结合的方法。

3.利用多媒体放映电影《祝福》。

4.教师向学生提供跟本文有关的资料和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相结合。

教学思路说明。

一、课前准备。

2.提供相关的资料:鲁迅的《灯下漫笔》《我之节烈观》,史承钧的《重新探讨〈祝福〉的主题》,钱理群的《〈祝福〉“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冯雪峰的《单四嫂子和祥林嫂》,陈涌的《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等。

3.提供共同研究的问题。

(1)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给故事拟一个题目,然后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复述课文/。

(2)小说用什么方法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

(3)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

(4)祥林嫂反抗了什么?

4.各小组另外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我”与作者的关系,祥林嫂是怎样死的,祥林嫂为什么不离开鲁镇,“我”回鲁镇干什么,等等)。

5.要求:每个小组将每个问题讨论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打印或抄写出来。

二、课堂操作步骤。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说明:放映电影《祝福》的精彩片段,并适时插入鲁迅对《祝福》的评论,导入新课。

2.复述故事情节。

(说明:请一位同学用一句话概括影片的内容,即讲述了一个女人的悲惨故事。然后请一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按时间顺序讲述故事情节,讲述要突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设计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让学生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

3.正像作者所说,《祝福》是一个悲剧,作者采用什么样的手法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说明:请一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来分析回答,其他小组的同学可给予补充。这个问题的设计实际上是让学生研究小说的艺术特色,如倒叙的手法,“祝福”这个特定的时间的选择等。)。

4.一个四十上下的女人,不仅没能享受到家庭的欢乐,反而在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是谁杀死了祥林嫂?(说明:这个问题涉及到人物和环境的关系,涉及到小说的主题。祥林嫂的死因是多方面的,既跟周围的人和事有关,也跟祥林嫂自己有关,而这一切又都源于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思想。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能都不会很全面,因此学生会产生争论,教师要允许他们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会逐步深刻。)。

5.祥林嫂在人们祝福的鞭炮声中寂然地死去了,伴随她短暂一生的只有“不幸”,回顾她一生的经历,她是否进行过反抗?她反抗了什么?(说明:这一问题历来争议最大,可先让各小组畅所欲言,然后教师作.总结,肯定祥林嫂有反抗,但她只是在反抗自己的命运,对导致一切不幸的根源――封建礼教――她却丝毫没有疑问,更不用说反抗了,因为封建礼教在她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她只是在争得一个“做稳了奴隶”的地位。)。

6.让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讲述自选的题目及讨论分析的结果。

(说明:设计这一开放性的问题,旨在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从更多的层面来研习这篇小说。学生只要能自圆其说,教师都应予以肯定。)三、布置作业。

特级教师点评。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

重点是讲原因和”扶清灭洋”的口号。原因可从以下二个方面讲。

(1)历史根源:义和团前身是义和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是进行反清活动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活跃在山东、直隶一带,后来形成以农民为主的受压迫民众抗暴自卫的民间秘密组织。鸦片战争后,义和拳即自发地投入反洋教斗争。自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在帝国主义加紧侵华过程中,山东民众深受其害,散布在山东各地的义和拳,便自然地成为广大民众反帝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核心。

(2)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外矛盾激化。外国教会依仗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侵略特权,或勾结地方官员,或胁迫地方官府,横行不法,欺压乡里。清朝地方官员又袒护教会。这在山东又表现得尤为突出。山东除有英、日、德三国在这里激烈争夺外,洋教势力也遍布山东,有教堂1000多处,恣意横行,民怨沸腾。这里首先发生大规模的斗争运动势在必行。

关于“扶清灭洋”口号问题。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灭洋”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这一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这个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和进步意义。“扶清”的含义还需从义和团的文告中加以分析、认认。《义和团告白》中说:“保护中原,驱逐洋寇”、《马兰村坎字团告示》中说:“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访”可见,“扶清”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扶清”成为“灭洋”的斗争策略。这在客观上确实减少了义和团运动发展的阻力,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也同时应看到“扶清”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又会使人们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警觉,尤其是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大发展,人员成分复杂,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由“剿灭”改为“招扶”时,义和团逐渐落入被利用、被控制的圈套,以至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也正是“扶清”的必然结局。作为政治性口号,既要有号召力,更要有正确的导向。“灭洋”在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形势下,起到了广泛动员民众参加的作用。但由于“灭洋”是基于感性认识的口号,而不是基于理性认识的经过科学论证的口号,因而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通过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过程来讲清义和团运动发展的原因。从主观上说,义和团虽提出“扶清灭洋”,但在受到镇压时,英勇反抗,没有受“扶清”的束缚。山东、直隶的义和团连克州县,势力席卷京津地区。这是义和团能够发展的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说,清政府顺从帝国主义列强的意志,镇压山东兴起的义和团运动。这迫使山东义和团向外发展。随着山东、直隶的义和团汇合,义和团不仅扩大了活动范围,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声势和影响。当然比这更重要的是由于义和团的发展,使得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对义和团的策略,即由“剿杀”改为“把抚”,这就成了义和团运动能够发展壮大,达到高峰的客观原因之一。

清政府改变策略的原因还有: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与帝国主义有矛盾,而在“盲目排外”这一点上与义和团有一致性,这是他们暂时联合的基础,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所以这种联合必不久。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罪行。

首先要讲清楚八国联军侵华的军事行动和义和团以及部分清军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战斗。从空间上说是三点一线,即北京——天津——大沽口,战斗往往在这三点一线上同时进行,所以学习时要指导学生予以注意。可利用电脑动画讲解。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出逃途中就发布上谕:“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严行查办,务尽根诛”。即下令剿灭义和团。除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这一主要原因外,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失败呢?要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扶清灭洋”的口号中的“扶清”,正是这一点使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性,这是造成义和团迅速失败的主观原因。二是八联军占领北京后,分区占领。侵略军在北京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三是补充史料,使学生明确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识记对义和团的评价。以下史料可供参考使用。

西摩尔率八国联军第一次进攻北京失败,逃回天津后,曾不得不承认“义和团所用武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军覆没。”同时,一个美国传教士说:“西摩尔联军的失败,永远消除了惯常被人提出来的那个论点,即一队外国军队,只要组织得好而且武器齐全,就可以在整个中国从这一端到那一端长驱直入,不会遇到有效的抵抗。”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美国人赫德发表文章,说“瓜分对于如此众多的人口,永远也不能期望那是最后的解决办法。骚动、不幸和不稳定会贯穿于以后的世世代代。”“反对各个外国统治者,”“表现出民族情绪的存在和力量。”美国公使在其著作中写道:“世界上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适宜瓜分的。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更齐一、更被古老的带子和魅力拴在一起的了。”“欧洲列强瓜分中国意味着用武力压服各部分……将带来经常不断的反抗。”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在写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以上史料充分说明了义和团运动历史功绩。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妄想;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充分暴露了它的腐朽和虚弱,加速了它的灭亡。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主要是按教材中的内容对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进行分析,不必补充材料。最后总括其主旨,就是列强从经济、政治、军事上牢牢控制清政府,使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的工具,以达到永远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全

一、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读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离子、分子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原子的几个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祝福》三人教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画人像,提高用线条概括造型的能力。

2、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体验集体创作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各种人物动态的图片。

2、铅画纸8张,勾线笔,颜料、油画棒、皱纹纸、蜡光纸、报纸、排笔、剪刀、胶水、范例(班上一个小朋友的像)、水桶、抹布。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师带领幼儿观察各种人物动态的图片。

(跳舞、做操、踢球、踢毽子……)。

请幼儿说说,做做他们所做的动作。

2、师:“刚才,小朋友学图片上的人摆的造型可真神气、真象!”

师:“我们也来想个造型,让大家猜一猜。老师给10秒钟的时间让你们考虑一下。

师:“想好的小朋友来摆个神气的造型,让大家猜一猜?”(请两到三个幼儿上台尝试)。

3、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猜猜,做做。

师:“你们看,这是谁?她在干什么?摆了个什么造型?”(他在跳舞,脸上是笑咪咪的,画出笑的表情。)。

4、师:“其实老师的这位小模特就在我们班上,是xx。”师:“你们猜猜,老师把小朋友画得和她的人一样大小,是怎样画的呢?”(幼儿互相商量后回答)。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试试。”

5、师带领幼儿范画。

师:“老师请两个小朋友来做我的小助手。和老师三个人一起来画。”师:“谁来做我的小模特(想个造型)?谁来做我的'小助手?”

模特做好造型后,师和助手一起从头部开始向两边画,笔要竖起来,画个轮廓。(注意不碰到小朋友的衣服。)师重点讲解头部的画法(突出表情)。能构出四肢。

师:“画好头部、四肢后我们还要为小模特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装饰的材料,有……,小朋友在画好轮廓后,自己可以选用这些材料来装饰。”

6、请小朋友自己找朋友,三人一组。确定三人中画谁。

7、小朋友画像,师巡回指导。

(1)画好轮廓线后,引导画出小朋友的五官和四肢。

(2)能选择各种作画材料,创造各种方法画衣服。

(3)能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8、共同欣赏点评作品。

师:“画好的小朋友去看看别的组画的是谁,学学小朋友做的神气的动作。”

活动延伸,继续进行三人互换合作画人的活动。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

1。使学生掌握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的性质。

(3)能利用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的图象画出形如的图象。

2。通过对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应重点研究。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在和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法建议。

(1)关于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等都不是。

(2)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1。理解的定义,初步掌握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通过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的研究,使学生能把握函数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的定义,把握图象和性质。

难点是认识底数对函数值影响的认识。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研究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习了指数运算,在此基础上,今天我们要来研究一类新的常见函数———————。

1。6。(板书)。

这类函数之所以重点介绍的原因就是它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比如我们看下面的问题:

由学生回答:与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问题2: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绳长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余绳子的一半,……剪了次后绳子剩余的长度为米,试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学生回答:。

在以上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函数与我们前面研究的函数有所区别,从形式上幂的形式,且自变量均在指数的位置上,那么就把形如这样的函数称为。

一。的概念(板书)。

1。定义:形如的函数称为。(板书)。

教师在给出定义之后再对定义作几点说明。

2。几点说明(板书)。

(1)关于对的规定: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若学生感到有困难,可将问题分解为若会有什么问题?如,此时,等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若对于都无意义,若则无论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且。

(2)关于的定义域(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范围,发现指数可以取有理数。此时教师可指出,其实当指数为无理数时,也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对于无理指数幂,学过的有理指数幂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它都适用,所以将指数范围扩充为实数范围,所以的定义域为。扩充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使她它更具代表更有应用价值。

(3)关于是否是的判断(板书)。

刚才分别认识了中底数,指数的要求,下面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函数是,请看下面函数是否是。

(1),(2),(3)。

(4),(5)。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情况作点评,指出只有(1)和(3)是,其中(3)可以写成,也是指数图象。

最后提醒学生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就必须在形式上一摸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有了定义域和初步研究的函数的性质,此时研究的关键在于画出它的图象,再细致归纳性质。

3。归纳性质。

作图的用什么方法。用列表描点发现,教师准备明确性质,再由学生回答。

函数。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4。截距:在轴上没有,在轴上为1。

对于性质1和2可以两条合在一起说,并追问起什么作用。(确定图象存在的大致位置)对第3条还应会证明。对于单调性,我建议找一些特殊点。,先看一看,再下定论。对最后一条也是指导函数图象画图的依据。(图象位于轴上方,且与轴不相交。)。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列表,描点了。取点时还要提醒学生由于不具备对称性,故的值应有正有负,且由于单调性不清,所取点的个数不能太少。

此处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列表描点,给出十组数据,而学生自己列表描点,至少六组数据。连点成线时,一定提醒学生图象的变化趋势(当越小,图象越靠近轴,越大,图象上升的越快),并连出光滑曲线。

二。图象与性质(板书)。

1。图象的画法:性质指导下的列表描点法。

2。草图:

当画完第一个图象之后,可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第二个?它是否具有代表性?(教师可提示底数的条件是且,取值可分为两段)让学生明白需再画第二个,不妨取为例。

此时画它的图象的方法应让学生来选择,应让学生意识到列表描点不是的方法,而图象变换的方法更为简单。即=与图象之间关于轴对称,而此时的图象已经有了,具备了变换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对称,教师借助计算机画图,在同一坐标系下得到的图象。

最后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可能有两种可能性,若学生认为无需再画,则追问其原因并要求其说出性质,若认为还需画,则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再画出如的图象一起比较,再找共性)。

由于图象是形的特征,所以先从几何角度看它们有什么特征。教师可列一个表,如下:

以上内容学生说不齐的,教师可适当提出观察角度让学生去描述,然后再让学生将几何的特征,翻译为函数的性质,即从代数角度的描述,将表中另一部分填满。

填好后,让学生仿照此例再列一个的表,将相应的内容填好。为进一步整理性质,教师可提出从另一个角度来分类,整理函数的性质。

3。性质。

(1)无论为何值,都有定义域为,值域为,都过点。

(2)时,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3)时,,时,。

总结之后,特别提醒学生记住函数的图象,有了图,从图中就可以能读出性质。

三。简单应用(板书)。

1。利用单调性比大小。(板书)。

一类函数研究完它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后,最重要的是利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2)与;。

(3)与1。(板书)。

首先让学生观察两个数的特点,有什么相同?由学生指出它们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再追问根据这个特点,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让学生联想,提出构造函数的方法,即把这两个数看作某个函数的函数值,利用它的单调性比较大小。然后以第(1)题为例,给出解答过程。

解:在上是增函数,且。

1,。

解决后由教师小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1)构造函数的方法:数的特征是同底不同指(包括可转化为同底的)。

(2)搭桥比较法:用特殊的数1或0。

三。巩固练习。

练习: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板书)。

(1)与(2)与;。

(3)与;(4)与。解答过程略。

四。小结。

1。的概念。

2。的图象和性质。

3。简单应用。

五。板书设计。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分析,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是欧洲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的产物;通过分析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使学生认识到: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情操、意志品质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在欧美巩固了自己的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在主要国家确立。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产生很多新的社会问题:不平等的加剧,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对立等等,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抗日益尖锐。

无产阶级在和资本家的不断斗争中,逐渐产生了自己思想的代言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运动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用来改造世界和解放自己。

从此,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第一国际的建立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巴黎公社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其经验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重点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是本课重点。

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资产阶级为自己挖掘了坟墓。

巴黎公社是当时社会主义运动的典型例子,恩格斯说“想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请看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第一次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代表着时代的最高峰。

同时,公社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和研究。

难点分析。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本课难点。

学生不容易理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要分析透彻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

巴黎公社不同于以往的无产阶级运动,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新的国家机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这些都体现在巴黎公社的原则中。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要紧密联系工业革命影响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阐明矛盾发生的根源及不可调和性,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并对经济危机、早期工运特点加以解释。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工人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从历史条件分析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由学生概括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原则,并得出结论:巴黎公社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同时,也有局限性;公社的原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保卫巴黎公社的战斗,可适当增加些资料,吸引学生兴趣和进行革命主义教育。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难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巴黎公社的原则。

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暴露出来,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经济危机频频发生。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壮大起来,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转化,不再作为资产阶级的附庸。

三大工人运动为科学理论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同时,工人运动开展需要科学的理论的指导,马、恩在广泛吸收人类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其中,唯物史观揭示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必然产物;而剩余价值学说,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找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创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不但符合当时的客观情况,而且经历史验证,是完全正确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8页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共产党宣言》的有关内容。

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规律;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作用;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第一国际。

学生阅读78页第四自然段,分析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阅读79页关于《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的材料,概括第一国际的主要活动:

主要活动:声援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其顶点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帮助各国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如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

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无产阶级由分散斗争走向国际联合。

斗争目的由要求政治民主发展到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目的更明确,群众影响进一步扩大。

三、巴黎公社。

学生阅读79页第二自然段,分析巴黎公社成立的根源及特殊原因,指出巴黎公社出现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有必然性,同时也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有偶然性。

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之间的内在关系。

学生概括政权建设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及局限性:

巴黎公社是暴力革命的产物,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后,建立了新兴国家政权;公社的选举公社委员会,兼管立法和行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公社的实施措施,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是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的,说明了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

但同时,巴黎公社有突发性的特点,未对所有制做出明确规定,不完全等于社会主义运动。

巴黎公社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也是实现无产阶级民主的大胆试验。

公社的原则也是最宝贵的经验,最主要的一点是,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并用无产阶级专政取而代之。

教学设计思想。

运用启发式的问题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前进,存在着旺盛的生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封建经济日益解体。同时,外国在华设立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在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产生,使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增强了新的因素,出现了新的阶级力量,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条主要线索,本章分别在第三节、第七节中讲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内容,以后还有这方面的内容。

重点分析。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是本课重点。

近代中国是资本主义民主革命时期,1840-19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革命的是资产阶级,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这就意味这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产生了。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它在领导革命时会动摇妥协,无法完成革命任务,最终革命领导权会转移到无产阶级手中。所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本课重点之一。

中国的无产阶级自产生之日起就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压迫,所受压迫最深,因而革命性,再加之其他的自身优点,这就决定了它必将成为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最终会取代中国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所以,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也是本课重点。

难点分析。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本课难点。学生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并不生疏,但是,对产生这种两面性的原因却知之甚少。而且,学生缺乏有关经济地位决定政治立场、态度即阶级性的理论基础,在分析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的形成时,较难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地位与他们的政治态度联系起来,所以,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既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

重点突破方案。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外商企业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情况的补充材料,使学生了解: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必然会形成既矛盾又依赖的关系。理清其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形成过程。从中华民族工业的最初投资者的身份入手,来分析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势力尤其是同中国封建势力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无产阶级的来源、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布以及课文中有关中国无产阶级的地位、待遇,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课内探究活动。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制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一览表。

在教学中溜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就本课内容提出尚未理解的问题,通过师生互动方式解决。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重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难点: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的综合方法;教学用具:相关的历史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思考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只要学生能回答出国外资本主义开始在通商口岸建立企业向中国倾销商品、使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派掀起了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即可。)由此导入新课。

二、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让学生回忆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告诉学生,虽然清朝的封建统治使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向西方国家那样发展成资本主义经济,但是,在少数地区、少数部门仍然存在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也将缓慢的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进程。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分拣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即由于西方商品的大量涌入,造成中国大批手工业者失业和农民破产(中国农民的经济来源一为农耕、一为纺织,当洋纱洋布涌入后,农民通过纺织而得的收入大量减少甚至消失,导致其入不敷出,最终破产。),这就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商品生产,这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可能。强调受外商获利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起来。

让学生阅读课文中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的文字,由学生制作民族工业出现表。要包括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时间、主要分布地区、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身分。关于中国近代工业分布地区,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工业的分布与外国经济的入侵有着密切联系。

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情况的补充材料和引文,分析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规模、资本情况、与外国企业的关系(就此点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制造缫丝和加工面粉的机器设备和技术是自欧美引进的,缫丝业更是与出口密切相关。)、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关系等问题。从中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势单力薄,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面前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而且,其发展必须依赖外国企业。中国最初投资近代工业的人是官僚、地主和商人,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革命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也就是说,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产物。

三、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教师要强调中国的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资产阶级。

通过分析中国无产阶级的来源,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与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盟;通过阅读课文中有关中国无产阶级境遇的补充材料,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受到的压迫最深,所以革命性;通过回忆中国境内的近代企业的分布,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高度集中,便于宣传和组织。

通过阅读课文中有关中国无产阶级早期斗争的补充材料,使学生了解早期工人的斗争方式及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