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C班九月教案(热门13篇)

时间:2023-12-11 16:50:36 作者:梦幻泡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份详细规划和安排。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九月九重阳节活动教案

在九九“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万盛经开区组织离退休老干部以集中视察、健身运动会等系列活动形式,庆祝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节日。市委副秘书长、万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晓云,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肖猛,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李川等出席相关活动,代表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广大老年朋友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

9月26日,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组织万盛在重庆主城居住的部分副处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开展视察活动。近90名老干部先后来到平山产业园区、白果坪湿地公园、青山湖、孝子河公园、羽毛球公园等地,视察工业、交通、民生、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大家对今年以来万盛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万盛的发展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9月27日,“欢庆重阳·健康养老”健身运动会举行。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肖猛在致辞中表示,老干部是万盛转型发展的宝贵财富。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将坚持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保持敬重之心、倾注关爱之情、多做务实之事,让广大离退休干部安心、舒心、暖心。

据悉,近期,万盛经开区还将以开展离退休干部“争做合格党员”知识竞赛、电影周活动、“增添正能量、展示好形象”送文化进社区活动等形式,庆祝重阳佳节。

万盛经开区区领导黄能金,老领导犹春香、马礼政等出席相关活动。

小班语言九月九教案

1、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并初步学习儿歌。

2、通过儿歌,懂得要关心老人,要对老人有礼貌。

3、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演出来。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1、课前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重阳节的知识。

2、爷爷奶奶笑哈哈的图片。

开始本分一、播放图片导入活动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观看图上有谁呀?(爷爷奶奶)他们怎么啦?(他们笑了)。

3、他们为什么笑呢?(请小朋友说一说)4、原来他们要过节了,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基本部分二、欣赏儿歌《九月九》。

1、老师完整地朗诵儿歌一遍。

2、再次让幼儿欣赏一遍。

3、幼儿学习儿歌。(帮助幼儿矫正个别音)结束部分三、请幼儿说说平时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

1、请个别幼儿扮演爷爷奶奶,其余幼儿上来表演自己的`方式。

2、教育幼儿要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要有礼貌。

附儿歌:

九月九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夸我好宝宝。

九月九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

3.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出示古诗。

2.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家住在华山以东的地方,所以诗中称之为山东。并不是指今天的山东省。这一点请大家注意。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只有十七岁,当时他一个人离开家乡在长安读书,求取功名。

01.、学生读题,思考问题,然后指明回答问题。

02、教师指导:

九月九日指的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忆:思念,想念。

山东:华山以东,指诗人的家乡。

兄弟:哥哥和弟弟,在诗中指家乡的亲人。

03、那么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回答问题。

04、教师强调: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独自一人在长安读书,求取功名,恰逢重阳节,诗人无比思念家乡的亲人,就写下了这首诗。

2、请大家自读这首诗,注意诗中的生字,在查字表中找到生字的读音,并写到课文里来。

3、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4、教师范读古诗,学生齐读古诗。

1、齐读诗的第一行。

01.解释词语:

独: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故乡以外的地方。在诗中指的就是长安。

为异客:做他乡的客人。

02、思考这一行诗的意思。并指名回答。

03、教师指导:

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齐读诗的第二行。

01、解释词语意思:

每:每逢。

每逢:每次遇到。

佳节:。

节日。诗中指重阳节。

倍:加倍,更加。

思:思念,想念。

亲:家乡的亲人。

02、思考这一行诗的意思。并指名回答。

03、教师指导:

每当遇到节日我就加倍的思念家乡的亲人。

04、诗人为什么每逢遇到节日就加倍的思念亲人?请用诗中的一句诗来回答。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05、教师小结诗的前两行:

06、齐读诗的前两行。

3、齐读诗的第三、四行。

01、解释词语;。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登高:登上高处。古时候有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

遍插:都插上了。

茱萸:一种有香味的草。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大家在头上插上茱萸,登上高处,据说可以避邪,肖灾。

02、诗中说遍插茱萸少一人,请大家想一想,到底少了哪一个人呢?并指名回答。

0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词语的解释,想想这两行诗的意思。同坐间讨论。

04、指名回答。

05、教师指导:

我在遥远的地方猜想,家里的亲人们一定都头插茱萸登上了高处,可是单单少了我一个人。

06、教师小结诗的后两行:

07、齐读诗的后两行。

4、教师总结全诗意思:

这首诗可以分两层意思来理解,诗的前两行写诗人身在外地,每逢遇到节日就更加思念亲人。诗的后两行写诗人在遥远的外地想像家乡的亲人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5、齐读全诗。

7、教师小结: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1.男生齐读古诗。

2.女生齐读古诗。

3.全班齐读古诗。

4.思考问题。

01.说说这首诗中的哪两行最能表达是人的思念之情?

02.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听。

5.背诵这首诗。指名背诵。

6、学生自读古诗。

九月九重阳节活动教案

1、黄菊绮风村酒醇,紫门临水稻花香!天高气爽,人寿花香!重阳节快乐!

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今年的重阳节你放风筝了吗?悠悠的风筝线正是代表了我对你的思念。祝重阳节快乐!

4、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赏高雅之菊,登陡峭之峰,品浓香之酒,忆远方之友,送真心之福:重阳快乐。

5、敬老鼓琴仙度曲,爱老种杏客传书。重阳节快乐!

6、九九八十一,好运全都送给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幸福将会纠缠你。重阳节到来之际,为你奉上真诚的祝愿,祝你节日愉快!

7、九九到来迎重阳,避邪翁伴你登高,延寿客与你相拥,共品五彩重阳糕,纸鸢载秋愁高飞,菊花酒亦来助兴,庆祝举家齐团员,欢声笑语绕满堂。祝你重阳节快乐!

8、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愿秋风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9、九九重阳,传统佳节。寻寻故旧,登高赏菊。喝喝小酒,祈福寿长。究究习俗,祛灾迎祥。九九归一,福聚祥凑。温馨祝你,幸福久久!

10、九九重阳,徐徐秋风;淡淡菊丛,蓝蓝天空;殷殷关怀,皎皎月中;盈盈思念,脉脉情动;深深祝福,款款轻送。重阳节快乐!

九月九重阳节活动教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如约而至,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氛围,育才社区在重阳节前举行老人酒活动表达对老人们的拳拳关爱之心。

育才社区辖区内的隆欣佳园、新江南人家、天祥小区和华瑞豪庭分别在近日举办老人酒活动,活动共有近600名老人参加,共庆重阳节。会上,各小区老协主任和业委会主任都纷纷发言,希望在个小区内把老人活动和老人服务做的更好。育才社区陈爱华主任和李群微书记也参加活动,与老人们共进午餐。

育才社区还组织开展了“重阳送温暖活动”,此次活动走访慰问了2位老人,送去节日的祝福和礼物。

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更让他们真实地度过了一个温馨快乐的重阳节。

白城C1班九月教案

活动过程:

中队长:三(2)班“健康伴随我”主题队会,

齐读:现在开始。

女:健康是人类最珍贵的财富。

男:只有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拥抱灿烂的明天。

女:记得达尔文在进化论的原理中提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就是要想达到身心的健康,就要注意自我调适。在生理上适能通顺、防病、疗疾。在心理上,适则愉悦、快乐、舒畅。

男:这样看来人体是一个既有生理活动又有心理活动的生命体。只有在整个生命的过程中,运用好自我的调适,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女: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先请出张晓蕾、王宇飞、高璁宇、李海达等同学为大家表演《健康拍手歌》,拉开今天队会的序幕。

男:同学们,你们知道矿物质钙、铁、锌等都有什么作用吗?今天就由小迷糊和小精灵带你们去看一看,请欣赏刘天昊、陈曦、闫翰辰、程润晖等表演的小品《量少作用大的矿物质》。

女:看了他们的小品,才知道矿物质的作用有这么大。那我们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营养。优质的营养是生理平衡的物质基础,我们平时遇到爱吃的食物就喜欢狼吞虎咽,而遇到不喜欢的吃的却又置之不理,这种做法是极为错误的。下面我们就听一听刘钰、张澜、吴天白和章博给大家介绍一下儿童不宜多吃的一些食物。

男:听了他们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呀。健康一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班的同学把自己对健康的理解编成了一首歌。下面就请欣赏我们的自编歌曲《健康哆、唻、咪》,表演者陶欣然、吕薇、孙冰洁、王怡迪等。

女:记得前一阶段非典袭击了整个中国大地,我们因为它,不能来到我们喜爱的校园上学,下面我们就请大家再次回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请欣赏管丹枫、吴昊、陈曦、刘天昊为大家带来的小品《心病》。

男:我们除了要注意生理上的健康,还要特别注意心理上的健康。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心理方面的专家安医生和李医生,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场向她们咨询一下。

女:今天,我们从饮食谈到了身体所需的矿物质,又从矿物质谈到了心理的运动疗法。大家都对健康有了自己新的认识,希望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甚至从我们的课间十分钟开始,充分的运动起来,达到身心结合的最佳状态。最后,请大家共同协起手来,一起欢唱歌曲《哦,十分钟》来结束今天的队会。

中队长:请中队辅导员讲话。

中队辅导员讲话:略。

男:今天的健康队会虽然结束了,

齐读:人类最珍贵的财富。

活动效果:

通过健康知识学习,让学生了解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文档为doc格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1.欣赏并理解古诗,能初步发现古诗的语言结构特点。

2.理解古诗中“异乡”、“异客、“忆”、“遍插”、“遥知”、“茱萸”、等字词的意思,初步掌握古诗的完整诗意。

3.感受古诗中诗人表达的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1.让幼儿预先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了解一些节日民俗。

2.相关诗句字卡。

3.自制课件。

一、听老师故事、引出古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内容。

提问:九月九日这一天,诗人在干什么呢?他想到了些什么?

1.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提问:古诗里说了些什么?

2.古诗和刚才的故事讲的是同样的事,你觉得它们有什么不同?

三、欣赏古诗,理解故事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提问:

1.在这首古诗里你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2.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师生完整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四、迁移情感,体验诗人的思乡之情。

2.引导幼儿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喜爱之情。

在活动中,我用讲故事的形式间接地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我知道图片是最为直接能吸引幼儿的视线的,故事也是幼儿最为喜欢、最容易理解的,把两者有机结合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学得特别的快,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理解古诗的内容,更加的直观形象。孩子对于重阳节都十分的陌生,虽然能够出示茱萸、重阳糕等相关图片,但是这两种物品对于幼儿来说是很少见到的,教师只是一笔带过,老师应该适时的加以引导或者通过知识经验准备来引导幼儿认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指导描红“佳”、“倍”。

4、了解文包诗的题材特点,以及大致阅读方法。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时间已经进入12月了,我们很快就要迎接好几个节日的到来,圣诞节、元旦还有春节。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节日如此美好,难怪被人们称为“佳节”呢。(板书:佳节),指导书写“佳”。不过,唐朝有位诗人在节日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谁来读一读?指导正音。

2、这句话出自——(出示诗)指导朗读。

3、你能读懂这句话吗?(“倍”是什么意思?“逢”是什么意思?)指导感情朗读。

二、了解文包诗,通过读文,理解诗句意思。

1、你是怎么知道的?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

(1)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重阳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的?(指名读)。

(3)“兴高采烈”能换个词吗?(兴致勃勃欣喜若狂欢天喜地喜笑颜开)。

(4)是呀,这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指名读,齐读。

(1)指名读句,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你从哪里知道的?

2)前两句都能从文章中找到意思,后两句,能不能找到呢?课文哪里说了他们的意思?

3)发现有没有课文和诗句的关系啊?简单介绍文包诗以及阅读方法。

3、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2)异乡指的是——?(板书:异)。

(师作简介,将诗题中的“山东”与现在的山东省加以区分,王维的家乡在蒲州,在华山以东,所以诗题称“忆山东兄弟”。)。

(3)体会:“独”。(板书:独)独仅仅是指独自一人吗?

你考试得了100分,最想告诉谁?受了委屈呢?作为孩子,我们的喜怒哀乐最想的就是和爸爸妈妈分享,王维离开家时,也才15岁,还是个孩子呢,小小年纪,独自一人在异地求学,两年没有见到亲人了,他是多么的——孤独啊!谁再来读一读诗句,想象自己就是王维,孤孤单单一个人,在异乡做客。(指导读)。

(再出示第二段)体会:”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的“又”。别人欢欢喜喜,而此时的王维独自一人身在他乡,他当然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板书:倍)。

4、他会想些什么呢?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交流。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1)指名读句谈体会。

(2)同学们,让我们也来插插茱萸、挽上手、登高远眺,感受王维和兄弟登高的喜悦吧。齐读。

(3)他“思亲”思的仅仅是兄弟吗?也许,他还会思念——。

他思念的其实是他所有的亲人,和他的家乡啊!

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那么遥远的。这就是——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独”、“忆”。

2、学生描红。

板书:

扶老携幼兴高采烈。

佳节倍思亲。

异独。

本课是一篇“文包诗”,而且是学生初次接触到“文包诗”这种体裁的课文,课文中生字比较简单,学生也已经有了预习的习惯。所以我在本课设计时,尝试使用随文识字的方法,生字教学以检查为主,留出时间让学生通过老师帮一帮、扶一扶,明白“文包诗”的体裁特点,以及阅读方法,这样以后遇到“文包诗”体裁文章时,学生就掌握来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愿望是美好的,不过由于推翻了已经定稿的教案,时间紧迫下,新的教案思考并不完善,在实施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1、随文识字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些段落的生字忘记了强调。

2、作为了解“文包诗”体裁特点的一种手段,对诗句的理解应该点到为止,我挖掘过深,一方面失去了本意,二来也使得耗时过长,使得后面的写字任务没有了时间完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1、能熟练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2、深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大致理解诗文含义,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组合作,以读为主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课解题,扣诗眼“忆”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先请大家读读诗的题目。

师:读了题目后,你知道了什么?

介绍重阳节插茱萸、饮菊花酒、登高望远的习俗。

师:说得多好哪!那你们是在什么时候才会想、才会思念你的亲人?

师:对!思念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哪!大家能不能把这种“思念”的感觉读出来?

二、初读古诗,读正确,读通顺,感受掌握古诗节奏。

(一)、出示诗,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这首诗,注意把生字读准确,语句读通顺。(二)、强调生字读音,正音生字。

理解“茱萸”等生僻词。

(三)、指名读古诗。评议,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能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是一个进步,离学懂课文更近了。下面请大家默读这首诗,结合书中的注解,利用手里的字典,可以和同桌讨论,试着理解诗句的含义,实在不懂的,可以到讲台这里请求帮助。

四、品读诗文,感悟思念之情。

紧扣诗中关键词语,点拨指导,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一)“异乡异客”

背景介绍:作者王维十五岁便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永济,远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二)“独”

(三)“倍思亲”

想着和兄弟手足情深;想着享受父母的慈爱关怀,想着和伙伴嬉戏玩耍——。

角色扮演,利用对话具体化情景,一情景一诵读,体会感情。

转眼离家已两年有余,彻骨的孤独让思念越发深刻,也让诗人写下了这样一个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1、那个字最能打动你?从“倍”字你能读懂什么?“每逢佳节”单指重阳节吗?

2、好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千多年来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a、每当国庆佳节,还在他乡的莘莘学子,会用诗句对家人说:——。

b、中秋来临,异地求职谋生的人们,会对着明月诉说:——。

c、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会面向祖国的方向,深情地说:

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王维用诗这一最美的语言,让生活在一千二百年后的我们,同他一起感怀,一起忧伤,也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

(四)、体会想象情景。

2、而如今,这一切都只能出现在回忆之中,重阳是别人的,团聚是别人的,属于自己的那支茱萸,又在哪里呢?读这后两句。

板书设计:

独异客倍思亲。

九月九重阳节活动教案

为了活跃社区文体活动,促进居民群众之间交流联系,打造和谐健康社区,由槐树店社区主办,成都海缘残障人公益发展中心承办的“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活动在槐树店社区26号新社区办公室举行。

前期宣传。

10月16日,在槐树店26号莲心亭处开设宣传点,为社区居民派发老年人防盗防骗知识宣传单及“我的爷爷奶奶”问卷调查表。

健康知识宣讲。

10月18日星期日上午9点活动准时在社区办公室举行。活动以万年场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医务人员为大家宣讲健康知识开始,社区居民非常认真的听取了医务人员的健康知识宣讲,并每人得到一个健康知识宣传册和便携式医疗口袋。

防盗防骗。

紧接着是老年人防盗防骗的知识了解,主持人十分清晰的'讲解了每一个应该注意的细节和应对措施。并且请来了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的同学为居民朋友们表演了防盗防骗的情景剧“阿公买保健品的故事”。

情景剧。

问卷反馈。

之后,九九重阳节的习俗介绍和问答,居民们纷纷认真参与回答。

礼品发放。

活动结束后,居民们认真填写了活动意见调查表并领取了一份“重阳节”小礼品。

再接再厉。

槐树店社区将根据居民们的反馈意见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调整,更有效地为社区居民服好务,办好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4、想象画面,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受诗情。

体会诗人后两句是从“兄弟”的角度来抒发思乡之情。

收集有关重阳节与王维的资料。

一、紧扣诗眼,从“心”出发。

1、师:读一读诗题,你能得知什么?

2、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重阳节和王维的资料。(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民间又有了重阳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3、师:怎样记住“忆”?竖心旁表示什么?

回忆源于内心,回忆往事,免不了融入个人的情感。诗人在重阳节回忆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我们到诗中去发现。

二、理解诗意,以“意”铺陈。

1、师:圈出生字,多读几遍。放声读古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给出评价,尤其注意生字的读音。

3、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师:小声读,将自己未读懂的字词做上记号。

5、组内交流,讲讲自己已经读懂的,以及还没读懂的。

6、结合生字教学,由字及词,解决“不懂”。

重点引导:

(1)“异”——“异乡”“异客”

推荐识字方法:与形近字“导”区别。

学生口头组词:异国、异地……。

师:什么叫“异国”?(其他的国家)那“异乡”“异客”是什么意思?

(2)“逢”

推荐识字方法:换偏旁(峰、蜂、锋)。

学生口头组词:逢年过节、相逢……。

师:联系生活实际,想想“逢年过节”是指什么时候?

师(范写):应先写里面,再写外面,把走之儿写得长一些才美观。

(3)“遥”——“遥知”

(4)“插”——“遍插”

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右半边的笔顺。

师:“遍插”到底插哪儿呢?(提供资料: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形成注释:异:别的,其他的;逢:遇到;遥知:远远地推想;遍插:身上到处插满。

7、师:再读古诗,借助书上的注释和大家讨论后形成的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

三、想象画面,由“意”入心。

(一)领:想象“独”,体会“思亲”

1、师:读一读,想一想:17岁,王维身处“异乡”作为“异客”是什么滋味呢?(“独”)。

2、师:“独”的背后隐藏着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近王维当年的生活,寻找一幕幕中他那孤独的身影。

来到大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而他。

路过大院,亲朋相聚,举杯痛饮,而他。

出门远游,游人结伴,互帮互助,而他。

3、师:诗人的心中在想什么?(“思亲”)。

4、指导朗读:再怎么想念亲人,你仍在“异乡”;再怎么孤独,你仍为“异客”。

5、揭示学法:古诗的语言精炼,学习时可以结合诗句,想象文字后的一幅幅画面。身临其境,自然能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

(二)扶:想象“佳节”,体会“倍思亲”

1、师:反复地读一读,第二句诗让你看到怎样的画面?

2、全班交流,统一意见:佳节,往往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目睹周围人家的其乐融融,诗人势必会想起与家人团聚的情景。

3、师:你知道有那些佳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4、师:把你们想到的画面与大家分享,一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提供句式:每逢节,我便想起)。

5、指导朗读:平时也就罢了,而佳节来临时别人家举杯畅饮,庆祝团圆,而诗人却只能孤独地回忆这一幅幅画面,你能说说他此时的心情吗?(“倍思亲”)。

(三)放:想象“少一人”,体会“兄弟情深”

1、师:读一读后两句,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组内交流。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略作点拨:兄弟们会说些什么?(“少一人”)会祝愿些什么?(联系茱萸的资料: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3、静静地默读,这幅画面最令人遗憾的是什么?(“少一人”)。

4、余音式朗读:“少一人”是诗人此时最大的痛,“少一人”在诗人的心中不断地撞击着,我们共同来表达诗人心中无奈的呐喊。一组读后两句诗,其他三组接连重复“少一人”。

5、师:表面上写兄弟们想念诗人,但这一切都是作者的推想,你能看出什么?(诗人想念兄弟,兄弟想念诗人,可见“兄弟情深”啊!)。

四、回扣诗眼,感悟诗“心”

1、师:学完整首诗,再来看看“忆”,单单只是回忆吗?“忆”怎样解释才更为贴切?(思念)。

2、师:王维既然如此思念亲人,为什么不回去呢?(了解创作背景:诗人当时只有17岁,正在长安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

3、师: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是不想回,而是不能回,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奈。思念如美酒越酿越深,才会写出思乡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才会诞生思乡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练读全诗,力图表达诗人思乡的情感。

五、指导背诵,学法迁移。

1、再现三组画面,依托画面,练习背诵。

2、师:通过反复吟诵来想象诗中蕴藏的画面,体会诗人情感,这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希望你们在学习其他古诗的时候,也能学到用到。

3、推荐学习:王维另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六、布置作业。

1、找一找王维写的其他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2、尝试用想象画面的方法自学一首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体会作者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师:一则故事、音乐磁带、搜集重阳节的常识、教学挂图或课件。

学生:搜集思念亲人的古诗。

1~2课时。

一、介绍诗人,揭示课文题目。

1.我们以前学过王维的古诗吗?谁会背?(《鸟鸣涧》《画》《相思》)。

2.王维简介:唐代著名诗人,少年聪慧,9岁时就以文才出名。他多才多艺,不仅能做诗,而且懂音乐、绘画,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齐名。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他17岁时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揭题、质疑、解题。

二、学生自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歌。要求读通句子。

3.点名读,让其他学生注意聆听,看朗读者是否达到了以上要求。

4.借助注释、插图,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初步感知诗的大意。

三、交流感悟,体会意境。

1.全班齐读诗歌,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全班交流。

(1)借助注释,合作学习,弄清诗句字面意思。学生对哪句有所得就说哪句,顺序不限;教师还要重视多方互动与交流的作用,激励学生融入自己的阅读感受,综合理解古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独”,独自一人;“异乡”,他乡;“异客”,陌生的客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外地孤独一人,人生地疏、举目无亲,倍感孤寂。

每逢佳节倍思亲:“逢”,遇到;“倍”,更加;“佳节”,美好的节日,本诗指重阳节。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当遇到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遥”,远;“兄弟”,哥哥和弟弟;“登高”,民间风俗,重阳登高。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遍”,全都;“茱萸”,一种含有浓香的植物,古人重阳登高插茱萸,据说可以防灾。这句话的意思是,兄弟们头上都插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只缺少我一个人。

(2)质疑,交流。疑问主要由学生提出,答案则由交流得出结论。点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弄懂了些什么。(浓浓的思乡之情,有趣的民间风俗,对比的写作手法,简练的语言风格等)。

(3)有感情地朗读。

先让学生自己悟读,再点名读并评议,接着集体读,最后男、女生比赛读。

(4)背诵诗歌。

自己试背,同桌互背,集体背诵。

四、拓展延伸,迁移练笔。

2.学生练笔,展示交流。(把优秀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3.背诵诗歌,深化感情。

五、拓展思路。

1.除了本诗外,你还搜集到了哪些思念亲人的诗?(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搜集到的诗歌,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更深地理解古诗)。

2.课后练习。

(1)把自己搜集的古诗背熟。

(2)自主把自己搜集到的任意一首古诗改写成记叙文。

(3)办一期思乡、思亲为主题的古诗手抄报。(小组合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1.欣赏并理解古诗,能初步发现古诗的语言结构特点。

2.理解古诗中“异乡”、“异客、“忆”、“遍插”、“遥知”、“茱萸”、等字词的意思,初步掌握古诗的.完整诗意。

3.感受古诗中诗人表达的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1.让幼儿预先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了解一些节日民俗。

2.相关诗句字卡。

3.自制课件。

一、听老师故事、引出古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内容。

提问:九月九日这一天,诗人在干什么呢?他想到了些什么?

1.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提问:古诗里说了些什么?

2.古诗和刚才的故事讲的是同样的事,你觉得它们有什么不同?

三、欣赏古诗,理解故事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提问:

1.在这首古诗里你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2.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师生完整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四、迁移情感,体验诗人的思乡之情。

2.引导幼儿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喜爱之情。

在活动中,我用讲故事的形式间接地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我知道图片是最为直接能吸引幼儿的视线的,故事也是幼儿最为喜欢、最容易理解的,把两者有机结合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学得特别的快,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理解古诗的内容,更加的直观形象。孩子对于重阳节都十分的陌生,虽然能够出示茱萸、重阳糕等相关图片,但是这两种物品对于幼儿来说是很少见到的,教师只是一笔带过,老师应该适时的加以引导或者通过知识经验准备来引导幼儿认识。

小百科:《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