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蚂蚁回家吧(专业14篇)

时间:2023-12-26 17:40:06 作者:梦幻泡

优秀作文通过精准的措辞和生动的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通过阅读优秀作文片段,我们可以了解到优秀作文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班语言课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布熊一边吃蜂蜜,一边写信,引来一只小蚂蚁。小蚂蚁站在信纸上,就像一个逗号。布熊没有发现,把信装进信封就寄出去了。

这信是寄给土拨鼠的。土拨鼠不认识字,不知道信上写的是什么,却发现了小蚂蚁。“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小蚂蚁跺着脚、抹着眼泪说。

“这布熊是怎么了?给我寄来这么个小哭虫。”土拨鼠对小蚂蚁没办法,只好轻声轻气地说:“别哭,别哭。我送你回家。”

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那我带你去乘汽车,好吗?”土拨鼠说。

“不行!我可不愿意乘汽车,会晕车的。”小蚂蚁一个劲地摇头。

“那就坐船吧。”土拨鼠说。

“不行!不行!我怕水。”小蚂蚁一个劲地摆触须。

“那就坐飞机?”土拨鼠决定破费一些。

“不行!不行!更不行!”小蚂蚁又要哭了。

“那,我还是把你寄回去吧。”土拨鼠说。

“好吧,怎么来就怎么去。”小蚂蚁笑了。

小班语言课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1、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2、在情境表演中用完整的语句学说“请×××送蚂蚁回家”。

3、用动作表现部分故事情节,体验其中的快乐,萌发自主阅读后半部分故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封布熊写的信,ppt(演示文稿)小蚂蚁指偶,黑板和粉笔。

2、幼儿用:人手一本小书和一封信。

【活动过程】。

一、以布熊的信引出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信的内容。

1、认识寄信人和收信人。

师:(出示一封布熊写的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对,这是一封信。它会是谁写的信?又是给谁的呢?

师:对,是布熊写的。那布熊写给谁的.呢?

师:哦,你们还不认识它。看,它有大大的门牙,名字叫土拨鼠。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

师:这是布熊写给土拨鼠的信,我们一起打开信看看信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信中的画面并简单描述。)。

师:苹果树上有什么?

师:怎么样的苹果?

师:哇,苹果树上长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信上还有什么?哦,还有土拨鼠在吃苹果。

师:你能猜猜布熊想对土拨鼠说什么事情吗?(引导幼儿想象并表达。)。

3、听教师读信。

师:信上到底说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我读一读。(教师读信:亲爱的土拨鼠,我家的苹果成熟了,请您一起来吃又红又大的苹果。您的好朋友布熊。)。

二、集体观看ppt。

1、观看ppt。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布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爬来了一只小蚂蚁。请你找一找,小蚂蚁在哪里?

幼:找到了,在苹果树下面。

师:对,是邮筒。你在哪里看见过邮筒?邮筒是怎么样的?

师:你看得真仔细,邮筒是绿色的、圆圆的。信寄给了谁?(土拨鼠)。

师:我们仔细看看土拨鼠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描述土拨鼠的样子)。

师:土拨鼠长着灰色的毛,是钻洞高手。它在和谁说话?(教师点击ppt,画面跳出放大镜,把小蚂蚁放大。)。

师:小蚂蚁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蚂蚁的动态和细节。)。

师:对,小蚂蚁哭了,它一边跺脚一边擦眼泪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2、教师利用大书讲述故事至“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师:小蚂蚁一定要回家。那土拨鼠准备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当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时,教师便用简笔画表现幼儿的猜测,并请所有幼儿用动作及语言进行表达。如当一幼儿说“坐汽车送小蚂蚁回家”时,教师便用简笔画画一辆汽车和一只小蚂蚁,请幼儿学说“请汽车送小蚂蚁回家”并学做开汽车的动作。以此类推。)。

三、游戏:读信。

1、自由阅读信上的图画并与同伴交流。

师:土拨鼠也想了很多办法,它把办法都写在信里,寄给小朋友了。信就在你们椅子后面的书袋里,你们打开信来看一看吧。(教师请幼儿打开信纸阅读信上的图画,并离开座位相互交流。)。

2、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述信的内容,并用动作表现。

师(出示指偶小蚂蚁):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它喜欢怎么回家呢?

教师让“小蚂蚁”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袋鼠送小蚂蚁回家。

蚂蚁是怎样回家的作文

大家众所周知,狗闻着自己的尿味可以准确回家,可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蚂蚁也能准确地回家。

这起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那天我吃饭时不小心将饭掉在了地上,不一会儿就招来了一大群蚂蚁,不过渐渐我发现蚂蚁是连着一条路来回的,而且准确无误,这是为什么呢?为此我开始仔细观察,我发现蚂蚁出洞时,总是摇着触角,难道与这有关?于是我做了个试验,把所有刚出洞的蚂蚁都剪去了触角,我发现蚂蚁就像没头苍蝇似的乱爬,根本找不到食物所在,为了验证蚂蚁是否在用触角辨别方向,我又做了相同的试验。不过结果都表明蚂蚁一剪去触角就找不着食物和方向了。

难道蚂蚁真的只用触角辨别方向?经过更仔细的观察,我又发现蚂蚁尾部,不时地触地,我头脑中出现了一个假设:也许是蚂蚁尾部触地分泌出一些什么东西,而触角则是用来感应事物的存在,闻着尾部分泌出来的东西回家。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又做了个试验,当蚂蚁搬到食物准备回巢时将它的触角包起来,但不剪断,果然,蚂蚁回不到家了。

我又重复做了几遍试验,结果都一样。为了让这个答案更真实,我又上网查了资料,果然,网上写的答案与我写的基本一致,蚂蚁尾部喷射出来的东西叫做“踪迹费洛蒙”,可以使回洞的蚂蚁准确地回洞,出洞的蚂蚁准确地找到食物。

我送蚂蚁回家活动反思

《送小蚂蚁回家》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讲了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救他上来,蜻蜓、萤火虫帮助他回到了家。表现了动物们相互帮助的心灵美。课文通过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展示故事,生动,吸引人。而且动物们的心灵美和夏夜的景色美交织融合在一起,给孩子一种美的享受。课文内容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抓住课题,解决与课题有关的问题,大致掌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再朗读课文,达到积累语言文字的目的。在读通的基础上,讨论喜欢哪种小动物,加深感悟,训练了说话能力,学生也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

首先,我通过猜谜语的引入,立刻将学生带入了童话世界,也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揭题之后,我先让学生读课题,课题是《送小蚂蚁回家》,那么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课文中,谁,什么时候,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又是怎样送小蚂蚁回家的。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抓住标点以及提示语,读好动物间的对话。在朗读的过程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适时指导,以各种形式组织朗读好这段对话。通过朗读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体会了感情。

本课的生字有8个,如果面面俱到,全部教学,那么将占去许多阅读课文的时间。因此在课堂上,我只选择重点生字进行教学,并各有侧重。如“惊”字的积累,找姐妹字;“掉”注意最下面是“十”不是“木”,并认真书写;“睁”注意读音等。其余的生字则采用自学和带词语识记,读课文积累的方式进行。这样做既有效,又不花费很多时间。授以于鱼,不如授以于渔。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就能有很好的阅读的效果。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读睡莲和小蚂蚁的话,想想应该怎么读,同桌扮演对读。交流时说说自己的理由,而老师适时指点。学生所说的理由是自己感悟,在交流时,对别的没有悟出的学生是一个促进的过程,而老师的指点,也能弥补不足的地方。

存在问题: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理解并欣赏的过程。我觉得这堂课我让学生还没有充分的进行朗读,朗读指导得不到位。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小班语言课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1、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2、在情境表演中用完整的语句学说“请×××送蚂蚁回家”。

3、用动作表现部分故事情节,体验其中的快乐,萌发自主阅读后半部分故事的兴趣。

【教案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封布熊写的信,ppt(演示文稿)小蚂蚁指偶,黑板和粉笔。

2、幼儿用:人手一本小书和一封信。

【教案过程】。

一、以布熊的信引出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信的内容。

1、认识寄信人和收信人。

师:(出示一封布熊写的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对,这是一封信。它会是谁写的信?又是给谁的呢?

师:对,是布熊写的。那布熊写给谁的呢?

师:哦,你们还不认识它。看,它有大大的门牙,名字叫土拨鼠。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

师:这是布熊写给土拨鼠的信,我们一起打开信看看信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信中的画面并简单描述。)。

师:苹果树上有什么?

师:怎么样的苹果?

师:哇,苹果树上长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信上还有什么?哦,还有土拨鼠在吃苹果。

师:你能猜猜布熊想对土拨鼠说什么事情吗?(引导幼儿想象并表达。)。

3、听教师读信。

师:信上到底说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我读一读。(教师读信:亲爱的土拨鼠,我家的苹果成熟了,请您一起来吃又红又大的苹果。您的好朋友布熊。)。

二、集体观看ppt。

1、观看ppt。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布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爬来了一只小蚂蚁。请你找一找,小蚂蚁在哪里?

幼:找到了,在苹果树下面。

师:对,是邮筒。你在哪里看见过邮筒?邮筒是怎么样的?

师:你看得真仔细,邮筒是绿色的、圆圆的。信寄给了谁?(土拨鼠)。

师:我们仔细看看土拨鼠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描述土拨鼠的`样子)。

师:土拨鼠长着灰色的毛,是钻洞高手。它在和谁说话?(教师点击ppt,画面跳出放大镜,把小蚂蚁放大。)。

师:小蚂蚁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蚂蚁的动态和细节。)。

师:对,小蚂蚁哭了,它一边跺脚一边擦眼泪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2、教师利用大书讲述故事至“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师:小蚂蚁一定要回家。那土拨鼠准备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当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时,教师便用简笔画表现幼儿的猜测,并请所有幼儿用动作及语言进行表达。如当一幼儿说“坐汽车送小蚂蚁回家”时,教师便用简笔画画一辆汽车和一只小蚂蚁,请幼儿学说“请汽车送小蚂蚁回家”并学做开汽车的动作。以此类推。)。

三、游戏:读信。

1、自由阅读信上的图画并与同伴交流。

师:土拨鼠也想了很多办法,它把办法都写在信里,寄给小朋友了。信就在你们椅子后面的书袋里,你们打开信来看一看吧。(教师请幼儿打开信纸阅读信上的图画,并离开座位相互交流。)。

2、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述信的内容,并用动作表现。

师(出示指偶小蚂蚁):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它喜欢怎么回家呢?

教师让“小蚂蚁”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袋鼠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袋鼠如何送小蚂蚁回家,并和幼儿一起学袋鼠跳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长颈鹿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并和幼儿一起学长颈鹿把小蚂蚁驮回家)。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火车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并让幼儿排列在一起,模拟开火车,送小蚂蚁回家。)。

【活动延伸】。

小蚂蚁究竟是怎么回家的呢?我们快到书里去找一找吧。(把图书投放到区角,让幼儿自由翻阅故事后半部分。)。

布熊一边吃蜂蜜,一边写信,引来一只小蚂蚁。小蚂蚁站在信纸上,就像一个逗号。布熊没有发现,把信装进信封就寄出去了。

这信是寄给土拨鼠的。土拨鼠不认识字,不知道信上写的是什么,却发现了小蚂蚁。“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小蚂蚁跺着脚、抹着眼泪说。

“这布熊是怎么了?给我寄来这么个小哭虫。”土拨鼠对小蚂蚁没办法,只好轻声轻气地说:“别哭,别哭。我送你回家。”

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那我带你去乘汽车,好吗?”土拨鼠说。

“不行!我可不愿意乘汽车,会晕车的。”小蚂蚁一个劲地摇头。

“那就坐船吧。”土拨鼠说。

“不行!不行!我怕水。”小蚂蚁一个劲地摆触须。

“那就坐飞机?”土拨鼠决定破费一些。

“不行!不行!更不行!”小蚂蚁又要哭了。

“那,我还是把你寄回去吧。”土拨鼠说。

“好吧,怎么来就怎么去。”小蚂蚁笑了。

小班语言课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利用固定节奏伴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恒拍的训练。3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速度演唱,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教学重难点:

1、利用固定节奏伴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恒拍的训练。

2、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速度演唱,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小动物头饰。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许多跟动物有关的歌曲了,同学们还记得吗?你能唱一唱吗?

2、学生复习演唱歌曲:例《小动物唱歌》、《小青蛙找家》、《小蜻蜓》、《谁唱歌》、《咏鹅》。

二、聆听歌曲。

1、老师提问:歌曲中唱到了哪几种动物?

2、这四种小动物分别是怎样回家的?

3、请用动作表现这四种小动物。

三、学唱歌曲。

1、再次聆听歌曲,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按节奏读歌词。

2、老师纠正读错的节奏,带领学生读熟练。

3、学生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并加上声势。注意恒拍的稳定性。

4、再次聆听歌曲,同学们小声跟唱。

5、老师提醒学生注意第三乐句的速度是渐慢的。

5、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音准。

四、表现歌曲。

1、演唱歌曲,加上声势或者是律动。

2、老师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请学生上台来表演唱。

2、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速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音乐实践,体会到演唱速度的变化,音乐形象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五、下课,唱着表演着《小动物回家》走出教室。

小班语言课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活动目标:

1、能灵活协调地完成钻、爬、跳及平衡的动作。

2、学唱歌曲《小动物回家》。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1)每人一个毛绒玩具或图片;(2)小房子四个(标注草地、树上、水中)。

2、情景准备:大型玩具(滑梯、平衡木、呼啦圈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准备活动教师出示毛绒玩具。

1、提问:你们看谁来了?(学生回答:)。

2、教师请一位小朋友模仿(玩具)小动物的样子,学生说出是什么小动物。

3、和小动物一起跳舞。

(教师放音乐)教师:今天我们邀请很多小动物来学生园做客,你们都是小主人,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小动物,和它一起跳舞吧。引导学生听音乐做全身运动,带领学生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

二、导入活动情节。

教师:小动物都玩累了,我们一起送小动物回家吧。提问:小动物的家在哪里?

三、学唱歌曲。

1、教师介绍场地:过山坡--滑梯;过小桥--平衡木;钻山洞--拱形门;过障碍--双脚跳过呼啦圈。(教师引导学生熟悉场地,启发学生了解不同场地需要的.事项,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2、进入游戏。

游戏规则:从起点开始,小朋友每人护送一只小动物过山坡,过小桥、钻山洞、过障碍,到达终点,将小动物按住的地方放入相应房子中。如小猴子住在树上,小兔子住在草地上,小熊住在山洞中,小青蛙住在水中等等。

3、分组游戏。

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竞技游戏比赛,最先完成的一组学生为胜。

4、检查房子中的小动物是否正确。全部正确,活动结束。

送蚂蚁回家作文

发生在我们校园的趣事真多,有班队课上小伙伴们欢乐的游戏,操场上尽情的枪战,教室里的象棋比赛……真是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而最有趣的是我和几个小伙伴的“送蚂蚁回家”。

下课时,我们在花坛边玩耍,看见几只蚂蚁焦急地在一小滩水前转来转去,撞在一起就用触角碰一碰,怎么都找不到回家的路,好可怜啊!这时我眼珠一转,鬼点子来了,便大声对小伙伴说:“我有主意了,我们把蚂蚁送回家吧!”说动就动,我马上在小水滩上面横放一根小树枝,再轻轻捏住一只个头最大的蚂蚁,小心翼翼地将蚂蚁引上小树枝,并保护它们不让掉下水。经过千辛万苦,这只蚂蚁终于到达了对岸,我和小伙伴们都欢呼起来。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都顺利过去,没想到最后一只居然落下水了,它在水里挣扎着,我奋不顾身地用双手把它捞起来送回家,小伙伴们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所有的蚂蚁都安全地回家了,我们也像得胜的将军一样高高兴兴的回到教室里。

小蚂蚁回家作文

小蚂蚁刚进家门,就扑进了焦急万分得妈妈的怀里。告诉了妈妈睡莲姑姑、蜻蜓和萤火虫帮助它回家的经过。

小蚂蚁一家非常感谢睡莲姑姑、蜻蜓和萤火虫,蚂蚁妈妈更是拿出了好吃的款待蜻蜓和萤火虫。可是蜻蜓和萤火虫说什么也不肯,异口同声地说“帮助别人是我们应该做的,从小妈妈就教育我要乐于助人呢!做好事也不能要求回报。”小蚂蚁听了说:“我也要向你们学习,以后也要多帮助别人,把爱心传递下去。”蚂蚁妈妈说:“你们都是好孩子!”

蚂蚁妈妈还告诉小蚂蚁一个道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天如果没有睡莲姑姑、蜻蜓和萤火虫地帮助,小蚂蚁可能再也回不到家了。今后如果有能报答它们的地方,一定要尽力去做。

小蚂蚁回家睡前故事

这时,蚂蚁家的气味“警报”又拉响了!紧急“警报”又传遍了各个角落,告诉大家:“快下雨啦!赶快把家搬到高坡上去,免得被雨水淹没。”所有的工蚁都忙开了,有的背着白色的茧子,有的扛着粮食,有的抱着蚜虫的虫卵……成群结队地往外搬运着东西。除了这些搬运工以外,在附近的高坡上还有一群建筑工,正用泥土和着草秆,在盖新屋。他们要在大雨来临之前完工。

这是多么紧张的劳动啊:大家同心协力地干着,不肯歇一口气。可是,就有这么一个贪玩的小蚂蚁,竟独自溜出去玩。这个小蚂蚁名叫丁丁,跟家里的其他蚂蚁一样,也是红皮肤,细腰身,长腿儿,十分矫健灵活。不知玩了多久,丁丁偶然抬头看看天空,不禁吃了一惊:坏事!天空已经变得阴沉沉的了,不一会儿就有瓢泼大雨。不要说这样的雨了,就连小雨,丁丁也吃不消。要不是他跑得快,乘雨点还没落到身上的时候,就赶紧躲到老槐树的树洞里去,那准没了命。

等到雨停了,太阳把地面晒干了,丁丁才从树洞里爬了出来。他的肚子早就饿坏啦,多想回家去,吃几口藏在仓库里的青虫肉。可是,这时他才发现已经迷了路,回不了家了。丁丁不知该上哪儿去找自己的家,他往东走了几步,想想不对;便转向西边,再走几步,想了想,又转向东边。他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便乱冲乱闯地往前跑。

丁丁跑了一阵,看到前面有棵高大的荔枝树,树上开满淡黄色的小花,一股清幽的香味扑鼻。蝉儿躲在绿荫深处歌唱着。丁丁走近大树,抬头对树上喊道:“知了哥哥,你真爱唱歌,是在排练节目吗?听说你学问渊博,什么都知道,能不能告诉我,我的家在哪儿?”

知了正唱得起劲,被丁丁打断了,有些不高兴,便说:“你真是个小傻瓜!你的家在哪儿,我可不知道。我只知道唱歌,唱累了就吮吸树汁,喝个饱。”丁丁失望地继续往前走。他走过草的“森林”,石块的“大山”,湍急的“大河”,可是到处都找不到自己的家。天渐渐黑下来了。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只有晚风轻轻吹着,温柔地劝告大家:“睡吧,睡吧!”

萤火虫妈妈提着灯笼过来了,看到路边的丁丁,便责备地摇摇头说:“找不到家了吧?你准是个贪玩的小淘气!”丁丁羞得脸都红了。他上前问道:“萤火虫阿姨,你一直提着灯笼,可照见我的家?”

萤火虫妈妈摇摇头回答:“没有,没有,我这灯笼不是为了照明,而是为了说话。”正说着,只见远处也亮起了一盏灯,飘飘忽忽地过来了。不一会,亮光近了,来的是萤火虫爸爸,他靠这亮光找到了萤火虫妈妈。

丁丁找了一个树洞过夜。现在他才明白,自己离开集体,独个儿在外面是多么危险。他的肚子更饿了、连走路的力气也没了,好容易才等到天亮,便赶紧出去找东西吃。丁丁的运气真够好的:他刚走出树洞不远,就看到一条又肥又大的青虫正躺在路边。不知什么原因,这青虫受了伤,已经爬不动了。嗬!这块大肥肉真够丁丁吃好几天啦!可他没想到,刚挨到大青虫身上,大青虫就猛地一挣扎,把他甩了好几步远。丁丁冲了几次,都没法战胜大青虫。

正在他为难的时候,丁丁看到前面来了一群蚂蚁,只见他们亲热地用触角互相碰碰,交头接耳地讲几句话,又弹弹脚关节,动了动脚,敲打几下下颌,表示一定的礼节,然后又匆匆地往前走。其中一只蚂蚁,还用细声细气的声音轻轻哼着一支快乐的'歌儿。

这些蚂蚁跟丁丁是不是一家的?丁丁搞不清楚,因为他的兄弟姐妹有成百上千,他没法一个个都认识。这会儿他已经顾不上去识别了,高兴地招呼他们:“你们快来呀,这儿有好东西!”大青虫想挣扎,却敌不过这许多只蚂蚁,只好听凭这些勇猛的敌人把他拖走。丁丁也挤在蚂蚁群中,忽然一只蚂蚁在他身上嗅了嗅,发现他不是自己的同伴,便气势汹汹地把他赶走,说:“你的气味跟我们不一样,竟敢冒充我们的兄弟!走开!”

丁丁又气恼又懊丧,继续去寻找自己的家。他看到那边树下有座白色的蜂房,几只蜜蜂嗡嗡嗡唱着歌儿在飞舞。丁丁问他们:“工蜂姐姐,你们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一只大个子工蜂打量了他一下,说道:“奇怪!哪有蚂蚁不认识回家的路?噢,明白了,你大概是一只不守纪律、贪玩的小蚂蚁吧?不然,你怎么会离开集体?”

丁丁不高兴地嘀咕着:“说我贪玩,你们还不贪玩?不采蜜,在这儿唱歌跳舞!”这话把蜜蜂们全逗笑了,她们说:“你真是个不懂事的小蚂蚁!舞蹈是蜜蜂的语言!不过,小家伙要不要尝尝我们带回来的蜜?”

丁丁摇了摇头,他有些失落地低着头往前走。大个子工蜂飞到丁丁面前说:“等一等!我想起来了,刚才我们去找蜜的时候,看到河边的小土坡上有一个新筑的蚁洞,大概就是你的家吧?”

丁丁高兴极了,连声向工蜂道谢。丁丁果然在河边的小土坡上看到一座新房子,门口插着一块“凭气味出入”的牌子。守卫的哨兵在他身上嗅了嗅,便笑眯眯地说道:“是我们的伙伴。”

蚂蚁们听说丁丁回来了,都跑过来,亲热地用触角跟他碰碰。丁丁的妈妈——蚁后听到了,也特地从自己房间里出来,向他问长问短。丁丁把这两天的经历告诉大家,羞愧地对大伙儿说:“都怪我贪玩,离开了你们,差点儿找不到自己的家,以后我再不这样做了。”

《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文中五个生字:静莲闭萤坛。学会文中出现的二会字。

2、理解课文故事,理解互相帮助能使世界更美好。

3、能帮助小蚂蚁说一两句表示感谢的话。

课前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小游戏:拷贝不走样。师念儿歌,学生跟着念,从一次一句到一次两句再到一次三句。

儿歌:太阳当空照,知了树上叫,荷花水中开,青蛙叶上跳,蜻蜓展翅飞,蝴蝶花间绕。

2.儿歌里提到那些生物?

儿歌说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情形?

在公开课堂之初使用游戏形式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我们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而应该让游戏为学生更好学习该课内容服务。本篇课文讲述的是夏夜发生的故事,而儿歌内容是夏日内容,起到了自然引入课文教学的作用。让学生重复儿歌中提到的生物是为下一步说话练习准备内容的。

3.儿歌中写的是夏日的情形,那么夏夜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一起读。

用朗读来回答:什么时候,公园里静悄悄的?

夏夜,哪里静悄悄的?

夏夜,公园里怎么样?

顺利引入课文,并让学生体验同一个句子朗读方法不同的话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也会有区别。

4.随文识字:静,组词。

朗读词语“静悄悄”。

再读句子。

用为“静”组的其他词语代替“静悄悄”来说句子,意思不变。

“静悄悄”的朗读形式采用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一声比一声“静”。学生通过对“静”字的理解和对“静悄悄”这个词语的朗读体会之后,再回过头来朗读句子并进行说话联系,初步体验夏夜的宁静,为最终体验文章“夏夜的美好”做准备。本文的核心是“美好的夏夜”,而“美好”又分为“自然环境的美好”和“互相帮助的美德”两个层次。本处就是对第一个层次的理解,通过一个“静”字来完成。

5.出示后一句: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水池里的睡莲闭上了眼睛。

随文识字:闭。

一起做“闭上眼睛”的动作。

这句话里的“睡莲闭上了眼睛”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怎么说表示“睡觉”?

读句子。

6.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水池里的睡莲闭上了眼睛。还有哪些生物也开始进入梦乡了呢?模仿说句。

出示: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水池里的睡莲闭上了眼睛。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说好这句话有两个难点,难点一是学生必须知道夏夜一般有哪些生物,这是自然科学的内容,但是学生没有这方面知识储备的话说话练习将无法进行。该难点已经在课堂伊始的儿歌游戏中化解。难点二是如果不作引导,学生说出来的无论哪种生物都将是“闭上了眼睛”。“闭上了眼睛”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睡觉”,而“睡觉”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此处操练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同时,通过这个说句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宁静的夏夜,几乎所有的生物都进入了梦乡。为下文体会小蚂蚁碰到困难时的无助,其他小生物帮助小蚂蚁而不睡觉的精神之可贵作好情绪铺垫。

二、理解课文故事情节。

1.静静的夏夜,所有的生物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突然,传来了呜呜的哭声。师读课文2-12自然段。

2.故事里提到了谁?

出示词语卡片:睡莲蜻蜓萤火虫小蚂蚁。

小集中识字:莲萤。

3.排列词语卡片,完成课文板书。

4.分角色读课文2-12自然段。

师问:小蚂蚁,这么晚了你在哭,你碰到什么困难?

小蚂蚁,从水里上来了你还是不高兴,又碰到什么问题?

小蚂蚁,蜻蜓答应送你回家,你怎么还没有高兴起来?

睡莲,你帮助小蚂蚁做了什么?

蜻蜓,你帮助小蚂蚁做了什么?

萤火虫,你帮助小蚂蚁做了什么?

该环节完成三项内容。一是学习生字“莲”和“萤”,这两个生字正好都是草字头的,而且又都是学生比较容易犯书写错误的。“莲”字学生容易写成半包围结构,“萤”字学生容易在中间多加一点。两个字一起学强化了草字头,“莲”字的错误学生不容易犯了。对这两个字我还进行了书写训练:写给桌子看、写给椅子看。实现了低年级语文课堂字词教学的实效性。第二项内容就是熟悉课文情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分角色朗读来完成。分角色读完课文之后的师生对话有两个作用,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不着痕迹的说话训练。后者也就是本环节的第三项内容。其实师生对话的第二部分是有难度的,教师问的是:睡莲,你帮助小蚂蚁做了什么?而学生却不能回答成:我帮助小蚂蚁做了救他上岸。这样就非常生硬和僵化。学生必须在充分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回答成:我让小蚂蚁爬上岸来。该句话还是文中现成有的,而后两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文中现成就有答案的,需要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第一句回答举一反三的运用。

三、体验主题,练习说话。

1.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蚂蚁终于可以回家了。请生读课文第13、14自然段?

自己来读读这两个自然段。在自己读得好的句子前面画一个五角星,在自己读得非常好的句子前面画两个五角星!

2.展示一下你读得的句子。

出示:三句话。

(1)这个“飞机”是——蜻蜓。

(2)灯笼又轻巧又明亮!

(3)第三句引读:蜻蜓飞呀飞,飞过——小蚂蚁不哭了,飞过——小蚂蚁微笑了,飞到——小蚂蚁可高兴了。因为它到家了。

3.配乐齐读13、14自然段。

13、14自然段是本文文字美最精彩的段落。对这两小节我采取的方式就是读。教师只不过就是在读的形式上进行了适当变化,在读的情绪上作了适当点拨,让学生读得有兴趣、读得有体验。

4.出示:第15自然段。

夜深了,小蚂蚁躺在软软的被窝里,看着天空中闪闪的星星,有点睡不着。他想请星星带一句话给睡莲姑姑,给蜻蜓哥哥,给萤火虫弟弟。

小朋友,现在你就是小蚂蚁,选一个小伙伴说一句话吧。先说给自己听!

出示:睡莲姑姑,。

蜻蜓哥哥,。

萤火虫弟弟,。

根据学生说话师生对话。

5.出示:啊!多美的夏夜呀!

齐读。

因为有小动物们的互相帮助才使夏夜那么美丽,这个道理不是由教师说给学生听的,也不是由教师请学生回答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披文入境之后变成他自己的感同身受。师生对话中,教师让学生通过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口说出自己对课文的解读,在完成对话的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入得了解课文的意义。无论是说话练习还是师生对话,都是在试图达到这样一个深入理解感同身受的境界。让最后“啊!多美的夏夜啊!”如水到而渠自成!

附板书:

睡莲静。

萤火虫萤。

小蚂蚁回家睡前故事

卡拉森林里有只小蚂蚁很是迷糊,整天忘记回家的路。瞧!这只小迷糊,今天她又出门去寻找食物了。你看,这下它又迷路了吧!它走着走着遇到了小蜜蜂,小蚂蚁说:“蜜蜂、蜜蜂,你知道我家的.路吗?”小蜜蜂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家在花丛里。你去问问别人吧!”小蚂蚁接着往前走,走着走着,他看见七星瓢虫。小蚂蚁说:“七星瓢虫你知道我家在哪吗?”七星瓢虫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还是去问问别人吧!”小蚂蚁往前走,他遇到小蜘蛛。小蚂蚁说:“蜘蛛、蜘蛛,你知道我家在哪吗?”小蜘蛛说:“我不知道,我在结网呢!不好意思,帮不了你,不过,你可以再往前面走一走,去问问别人吧!”小蚂蚁拖着疲惫的身躯一直往前走。走着走着,小蚂蚁遇见自己的朋友毛毛虫,毛毛虫说:“你这个小迷糊,你是不是又忘记回家了?来,我带你回家吧!”小蚂蚁开心极了,说:“谢谢你,毛毛虫。”于是,毛毛虫带着小迷糊虫一起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教师评语:小作者灵活运用自己学过的文章进行仿写,将小蚂蚁的迷糊刻画的很形象。情节生动具体,会带动读者好奇接下来小蚂蚁会遇见谁呢?让人不自觉地跟着小蚂蚁一起去寻找它的家。

《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文中学习本课生字“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积累词语“惊醒、睁开、池塘、感激、亮晶晶、花坛、眨着眼”7个。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惊、睁、掉、塘、眨”5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借助文中插图、学过的字词讲讲故事内容。

4、学习课文懂得伙伴有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重点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入。

师:小朋友,公园里静悄悄的,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是谁在哭?原来是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它上不了岸啦!

2、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小结: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一起来读读这一课的自学要求。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3、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词语,每个词语2遍。

(2)交流怎样记住生字。

“呜、惊、睁、趴、塘”都是形声字,部首表义,另一部分表音。

呜:整体认读音节,注意右边是“乌”。

惊:后鼻音,读准字音。

睁:翘舌音,后鼻音。

塘:比较塘—糖。

掉:三拼音,读准韵母ao。

坛:比较坛—运。

眨:正音,翘舌音,第三声。

(3)师:知道“萤火虫”和“睡莲”吗?老师这儿有两幅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萤火虫:腹部末端下方有发光器,到晚上,能发黄绿色光。

睡莲:花瓣很大,盛开后像一个小碗。

(4)师:字和词老师都检查过了,小朋友都回答得不错。现在,老师要检查读课文了。

学生接龙读课文。(正音纠错)。

三、复习巩固。

1、抢读生字。

2、开火车读词语。

3、写字指导。

惊:左窄右宽。

睁:左窄右宽,写时注意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

掉:左窄右宽,最后两笔的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塘: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

眨:注意最后两笔分别是“横撇”和“捺”,不能一笔完成,写“捺”时要有“捺角”。

回家吧,小蚂蚁作文

今天我在院子里吃面包,突然看到几只蚂蚁,我便掰了一小块面包放在地上。

我回家搬了个小凳子,兴致勃勃地观看蚂蚁的行动。开始,它们被我放的“庞然大物”吓坏了,不过,一会儿它们便“缓”过神来。它们凑在一起,不断地碰触角,用它们特有的语言七嘴八舌地讨论如何把食物搬走。它们的结论很快就出来了,一只守在“美味”旁边,两、三只急匆匆地走了。留守的小蚂蚁试图拖起面包屑,可是面包屑对它们来说太巨大了,一次、两次都没有成功,但它们没有气馁,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终于,小蚂蚁扛起了比自己身体大几倍的面包屑艰难的向前移动着。也许是刚才折腾累了,这只小蚂蚁刚走几步,突然脚底一滑,面包屑滑落下来。这只小蚂蚁太累了,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它再也没有扛起这块面包屑。正在我疑惑的时候,远远看到一群小蚂蚁急匆匆地赶来。哦,我顿时明白了,原来先前走的小蚂蚁是回去搬救兵了。蚂蚁们团团围住面包屑,面包屑居然动了。这只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移动,我仿佛听到了它们齐心协力的号子声。

这个现象让我惊呆了,那么大的面包屑,小小的蚂蚁也可以扛动,这是团结的力量。一只蚂蚁,它的.力量很小,可是一群蚂蚁聚在一起,它们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也要学习蚂蚁的这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坚信:团结就是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