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心得(热门15篇)

时间:2023-12-09 20:35:25 作者:琴心月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心得

上了大学后发现,大学里的课程和以前学习的课程很不一样,由于专业的选择,让我接触到了更多的专业课程,这样也就让我遇到了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给我带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观,这门课程的学习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它让我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我生活中的经济知识,从我消费如何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生产者如何获得最大效益,商品价格的弹性,如何降价如何提价到国内国民的生产总值gdp,储蓄与投资的关系等等。可见,它是一门贴近生活又富有学术性的课程。听我这么一说,大家肯定觉得学习它是非常有难度的,其实不然,待我向大家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首先,西方经济学分为两个部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很好的区分微观和宏观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学习一门课程离不开四点:

1.课前预习,浅圈重点。

2.上课认真,做好笔记,勾画重点,点出难点。

3.搭配习题,自我检测,自我订正。

4.课后复习,自我提升。

但是,西方经济学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它是一门专业性经济课程,它需要我们了解一些经济的时事,多阅读一些经济性书籍,根据我们课本的一些经济研究内容,结合时事的案例,自己尝试着分析其中隐藏的一些知识点和重要信息,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当然,自己还想要提升自己的学术知识,可以与老师多多交流,共同探讨一些学术性的问题,开拓自己的思维。

两学期的学习让我了解了西方经济学的面貌,同时它也给了我一种思维方式——包含人性的思考。虽然经济学的结构很接近理科,这也是微观经济学的严谨之处,但它与理科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它对人的研究。学习好经济学本身不会使你富有,但它将提供一些有助于你努力致富的工具。

西方经济学的心得体会

西方经济学作为世界最主要的经济理论体系之一,对于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与研究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不仅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西方经济学的心得体会,并探讨它对我们理解和应对经济问题的启示。

第二段: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理念。市场经济通过供需的自由调节,使资源能够高效配置,并且引导个人和企业自觉追求自身利益。同时,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信息传递的手段,也是资源配置的基础。然而,市场经济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保障和规范。例如,产权制度、竞争政策和法律法规等,都是支撑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重要保障。在这一方面,西方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指引,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市场经济的原理和制度安排。

第三段: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推动力。

西方经济学也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深入研究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机制,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如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创新经济学等。这些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科技进步、人力资本的培养以及制度环境等因素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这为我们提供了在现实中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参考和指导。

第四段: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西方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在于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政府在面对经济问题时,常常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引导经济走向。西方经济学提供了多种政策工具和理论支持,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例如,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和适度的货币政策,政府可以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采取逆周期调节,以提振经济活力和保持稳定。西方经济学在这一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框架和指导方向。

第五段:结论。

总体而言,西方经济学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经济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原理、调节机制和有效安排。同时,通过探索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和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发展。此外,西方经济学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深入研究和应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提升自身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并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方经济学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经济学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影响力。它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和研究,成为国际贸易、金融市场、产业结构和其他经济领域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因此,学习西方经济学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世界经济大势、把握自身发展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必修的课程,但它的理论框架和数学公式对我来说一开始是非常困难的。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领悟到西方经济学的内涵和精髓,认识到它的价值和实用性。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我不仅学会了解释经济现象的主流理论,还培养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在学业上非常有用,在生活中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对世界的认知和态度。

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对经济体系及其内部机制的深入理解。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边际效用理论、供需关系理论、成本效益分析等。这些理论的深入研究让我更好地了解市场行为、消费者决策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同时,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数学模型、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分析等,这些能力和技能都让我更具备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虽然西方经济学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深度,但它也不是一种完美无缺的体系。在实际运用中,西方经济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比如市场失灵、经济周期等。因此,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得出更加完整的经济理论和政策。

第五段:结论。

总之,在我看来,西方经济学是一种庞大而细致的体系,需要通过细致的学习和实践来逐步掌握。它为我们提供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工具,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数学建模等能力和技能,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我们应该保持对其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不断进一步发掘和巩固其核心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西方经济学

工作总是离不开学习,读书便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抱着开卷有益的态度,近期本人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西方经济学》、《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地理》等书籍,自年后至5月初,用时约3个月。其中精读了《西方经济学》,其余为略读;《西方经济学》为纸质书,其余均为电子书。先说说读《西方经济学》的心得吧。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因此在学习的同时我就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某些原理简单地解析一下身边的一些小事和周围的一些经济现象,并试着要求自己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学着做一个理性的人。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等问题,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个体,以此再推广到整个市场,如单个的消费者、单个的厂商、单个行业等,它主要以单个数量的分析为主。在微观经济学中,这种分析方法有两个重要的假设条件。一是理性人的假设,即“经济人的假设”,即在经济活动中每个经济个体总是以利己心为动力,企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另一个假设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它要求人们对有关的经济情况能确切的了解,即完全知识或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但这一条件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

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需求与供给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等。通过对需求与供给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分析,我知道了为什么西瓜从每公斤3元渐渐降至每公斤1元。因为起初西瓜刚刚上市,供给量较小,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所以价格较高才能达到均衡状态。而随着西瓜上市季节的来临,新的供应商不断涌入这个市场,使供给量增加,供给量大于原先价格下的需求量,所以价格下降,直至供求均衡。因为这个季节西瓜市场能给供应商带来利润,所以可能仍有供应商加入这个市场,一旦供给量大于现有价格下的需求量,那么西瓜的价格将还会有所下降,直至不再有供应商加入或退出这个市场,整个市场上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那么西瓜的价格就不会再降了。

通过对效用论的学习,我知道了应该做个理性的经济人,使利益达到最优。利用效用论,我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在手里的钱一定的情况下不会一早上喝三杯最爱喝的可乐,而会去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虽然可乐是他的最爱,但只有在他喝第一杯的时候他所获得的效用即满足感最大,当他喝第二杯时,根据效用递减规律,他所获得的效用将会减少,而当他喝第三杯时,他可能会因为喝多了而不想喝了,从而第三杯的效用很小甚至会减少总效用。但他若拿买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钱去买早点的话,由于早点可以填饱肚子,所以一份早点的.效用大于他喝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效用,所以他会选择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而不是买三杯可乐,从而使他的效用获得最大,他的利益也达到了最大。

除此以外,我还试着利用生产、成本以及市场等理论去分析解释一些市场上的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

从个人来说,我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方法,培养个人的经济触觉,学会利用知识、理论去分析、解释问题,学会理性的决策。但却不可以一味地抄书、搬书,要在实际中运用、理解、拓展我们的经济思想。

在以《西方经济学》为主的同时,我把《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世界地理》等书籍以电子书的形式下载到手机中,闲时便可随时阅读,取得了如下收获: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能够说出我国各朝代顺序,讲出各朝代大部分皇帝,能够说出大部分国家的首都,各大洲基本情况及江河湖海的一些知识,拓展了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知识。

基于前一段时间的阅读,针对今后工作实际,近期我又选择《中国当代政治制度》、《中国地方政府》及《诗歌精选》(电子书)三本书,拟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并积累写作素材。在此谨希望能够以读书会友,以知识结友,与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交流读书经验,以期把工作做得更好。

年度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心得【文档】

西方经济学的第一节课,老师就用我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引出了这一门深奥的课程。这一堂课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由古希腊的色落芬首次提出“经济”,经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保罗·萨谬尔森,凯恩斯等一系列经济学家的贡献,发展到现在多个经济学派。第一节课我听的极为认真,也是因为好奇,也是因为对这些经济学家很感兴趣。

在接下来的经济学的学习中我已没有了第一周的热情,但也并没有失去兴趣。这是因为经济学既深奥又浅显,浅显的是经济学反应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买卖问题,深奥的是它把生活中的问题用深奥的理论表达出来。虽然一开始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去学经济危机的案例和各种经济制度,但是我也明白我们现在的知识储备很不足,还没有能力去分析那些问题。

随着课程的进行,我们所学的知识越来越深,难度也越来越大,有很多很抽象的概念及经济规律。我也真正了解到要想学好经济学并不是很简单的事,必须要扎实的掌握各项基础知识,熟悉经济术语及其概念,理解经济规律及现象。有时候也会觉得他很枯燥,有着太多烦人的知识还要我们去反复咀嚼、消化,但是当你真正投入进去的时候,你会觉得它很有意思,用经济的知识可以科学的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理所当然的经济现象。例如,为什么有些商品价格越高销售量越多?为什么有些垄断商品还要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为什么可有可无的钻石要比必不可少的生命之水还要贵的多?为什么有些不盈的利企业还要继续经营?你也许心里明白所以然,但是你能科学而条理的解释吗?如果你没接触过经济学,那么你就无法准确回答。

西方经济学课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市场经济进行考察,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主要考察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阐述成本既定条件下的最大化问题,包括第一章导言,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第三章弹性理论,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五章生产理论,第六章成本与收益,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第八章分配理论,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宏观经济学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萧条、通货膨胀两大经济难题,阐述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理论和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均衡问题,包括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第十一章长期中的宏观经济,第十四章货币和经济,第十五章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现在我们快要学完了微观经济学了,其中重要的理论有需求、供给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与生产者行为以及厂商均衡理论。这里面有很多难点,像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效应分析法,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以及各种市场上的厂商均衡等等。另外,我们还要利用高等数学的知识来计算经济问题和证明经济关系,掌握理解几何曲线的意义。这些都是对我们的巨大挑战,不过好在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非常耐心,在我们不懂的地方他会多讲几遍,并且结合着许多实例,为我们生动的全面阐释其中的知识。

老师的耐心而生动授课方法以及他的教学态度对我们学好这一门课有着很大的帮助,他不允许我们随意缺课,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分神,严格要求我们的课后作业并会随时抽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并激励我们在课下及时复习并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有时会结合关系到我们的经济实例,有时会为我们分析现在的经济形势,这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我们的学习。“严师出高徒”,的确,老师对我们很严格,而我们也在不断地进步,虽然现在倡导自主学习,严师也越来越少,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严格一点的老师,这样对自己的学业帮助会更大。正如只有恶劣的环境才能塑造出坚韧的脊梁,而我感觉身在昆明这样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下自己也已经退化了许多。

经济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从小的方面来讲它可以指导我们日常的经济行为,进行科学的消费和投资。我们可以运用经济学知识科学分析股市行情,确定应该抛售哪只股,应该购进哪只股:也可以预测市场行情,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从而为我们获取最大利润。从大的方面讲经济学能帮助我们理解许多公司企业的经济行为,了解国家的各种经济政策以及清楚经济危机的原因。20xx年由于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全球,这对中国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这一把双刃剑,许多公司积极的做出投资决策,然而并不是所有决策都是明智的,去年中投公司对黑石的30亿投资就已经亏损过半,中石化、中航油也出现较大亏损,当然在这金融乱世亏损是很难避免的。面对着金融乱世,国内企业大都跃跃欲试想进军国外市场,收购国外企业,或许他们都想再来一次联想收购ibm的神话。可是,在这乱世之中国内形势要比国际市场好得多,为什们非要舍西瓜而捡芝麻呢。

经济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我很喜欢这一学科,因为我对它充满好奇和向往,我无法相信经济学家神奇的预言,我羡慕成功投资者在股市和期货市场上的神来之笔,我惊叹国际游资片刻之间能将某个金融市场搅得混乱不堪。我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决策者,我梦想实现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奇迹,我期盼自己就是能够预测未来经济走势的经济学家。当然这都是梦,除非你将经济学熟练掌握,然后结合丰厚的投资经验。在这个经济起决定作用的时代,我们应努力学好经济学,然后尽可能将其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西方经济学的思想和理论,不仅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让我对经济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因此,在今天的文章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西方经济学学习心得体会。

第二段:市场经济。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市场经济。它认为市场的自由机制是可以自我调节的,所有的资源的分配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协调。在我的学习中,我逐渐发现这种理论确实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尤其是在我读到《富爸爸穷爸爸》中的一些内容,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但是,市场机制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市场短视行为、市场垄断等。因此,在如何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方面,我也需要更多的探讨和思考。

第三段: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是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当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时,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自由贸易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我的学习中,我认识到不仅自由贸易可以带来双赢的结果,而且还可以打破单一工业的垄断和消除贫困。然而,自由贸易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全球化可能会产生环境和社会问题,并将利益集中在一个小部分群体中。这提示我们需要更多考虑和平衡。

第四段:国家干预。

关于国家干预和市场自由,两个概念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西方经济学认为,国家的干预是为了维护市场自由经济的运转,但如果不加限制,国家干预会影响市场的自由,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权力的滥用。在我的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国家干预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即“政府最小化”和“市场最大化”,这样才能实现国家干预和市场自由的完美结合。

第五段:奠基与未来。

西方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一,建立在理性和科学的基础之上。在西方经济学的指引下,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的这个高度,也已经迎来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概念。但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经济问题日益复杂化,需要西方经济学继续面对和解决。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探究和理论创新,寻找更加精准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西方经济学的潜力完全释放出来,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总之,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知识和思想,我愈发感受到经济学作为一门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意义。无论是商业领域还是政治领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为科学治理我国经济事业、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西方经济学史读书心得

经过一年多的大学学习生活,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日常生活中的自立更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处理。而对于学习来说,最大的障碍不是这门学科本身,而是自己。如果总是告诉自己难、难、难,你就越会觉得难,但如果告诉自己很简单,并对这个学科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就会觉得很简单,反而觉得学习成了一个享受的过程。这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也深有体会。

刚开始学习时老师就说过,所有的经济学问题都来自于一个基本的生活事实,学习经济学可以让你解答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例如gdp、价格歧视、成本分析等等。随着对经济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在听新闻和读报纸时,你将对当前的时事有更深的理解。面临经济决策时,你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正在学习的经济学。

对于我们这些刚刚接触经济学的大一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每个人渐渐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首先,我认为坚持上课是最基本的。每个星期一次经济学课,一次是三个课时,也就是135分钟,所以一节课的强度很大,如果落下一次,而你想自己在课堂下补回来的话,13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坚持上课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

其次,学习贵在理解。上课仔细听讲是一个关键,不要试图写下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听讲比记笔记更重要,理解在心里比在笔记本上茫然地记下一堆更实际。

而且,必须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每天抽出时间来学习。经济学的名词定义比较多,理解并熟记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样在经济学的学习中就比较方便,不必在遇到某个不知道的名词的时候把时间浪费在翻笔记上。能预习明天的内容还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而我们往往学了就过去了,导致基础不扎实,经济学的框架还没建好就想建房,最后松松垮垮什么也没掌握。要想薄发首先就得厚积。

就学习的内容而言,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内容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以及相关的经济政策。经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与一开始想的完全不一样,刚开始以为是一个偏文的学科,然而不全是。首先要想学好经济学,就要有很好的数理修养;其次不仅要求理解,很多概念都必须熟记;还有就是结合实际生活加强理解;端正学习态度这就更不用说了。可见这个学科综合了理科和文科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也要特殊对待。

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中,我学习体会最深的就是结合图表学习。举个例子“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用文字表达:

第一,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而后向右下方倾斜,即先上升而后分别下降。

第二,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是递增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开始递减。

第三,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就可以运用图表方便的解决许多问题,但前提是必须对这个图表有足够的理解,所以我觉得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中结合图表的学习非常重要,深刻的理解这个点、这个区域各代表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在看到图的时候就能马上想到,这对以后的运用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在学习中我们要常画图,用无差异曲线刻画消费者愿不愿意、用等产量曲线刻画生产者愿不愿意、用等成本曲线刻画生产者是否有能力生产等等,都可以清楚的在图上得到体现。

在上课讲到“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时也提到一点,就是专业学习基础,现在我们关于经济学的书只有一本课本,显得很单薄,而要想在经济学这条道路上走的长远一点的话,光是一本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在老师推介的几本书之余,我们还可以找一些有关经济的杂志来看,在专业领域学习并阅读大量的经典文献,多关注新闻,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做到学以致用,才能真正理解到经济学的真谛,让自己从被动地学习变成一个受益者。

无论学习什么学科也好,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有一个脉络遵循也是很关键的。我们上的第一节经济学课,老师就“经济学的发展”做了大体上的介绍,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现在的新古典综合派、新凯恩斯主义,我觉得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就可以以经济学的发展为线索,经过长期的学习慢慢地积累。把单一的知识点都掌握了,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系统学习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学习也就成了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因所学专业是信息管理,《西方经济学》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我的专业基础课。初次学习了高鸿业着的《西方经济学》,第一次接触了“微观经济学”这个概念,首次认识到经济学也有宏观微观之分,学习了供给、需求与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经济学知识,慢慢接触并认识到了经济学的博大精深。为了更好学习这门学科,同时自己进行课后复习,现简单谈谈自己对微观经济学的看法。

课文中谈及到了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包括它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的三个层次。并通过学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对微观经济学进行描述。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课本中介绍了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1.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利润。2.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它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3.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它是作为由经济社会中全部市场上的全部消费者和全部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经济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本科在读生,对我而言,到现在上的专业核心课也就三门吧——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然而,我总觉得自己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一方面,我自己现在就只是一个初学者,自然只能学习一些简单的东西;另一方面,学校上课用的教材是国外的译本,还是有点混乱的。而且自己在课上比较散漫,心不在焉,听不下老师讲课,不太喜欢死沉的课堂氛围,翘课什么的都有。而老师方面,他们主要的精力并没有放在教学上,而是别的一些事情,比如科研这些,教学的质量也不是太好。

所以,因为以上种种的因素,我对微经和宏经的学习并不扎实(政经先放一边)。而这学期,我学的是宏观经济学,机缘巧合之下,我去旧书店买了这本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也即是这本教材的下册——《西方经济学下册》。又是偶然的情况下使我开始读起它,发觉这本教材比较狠,没有废话,并且编的思路也很清晰,觉得十分受益。故又去旧书店再买了它的上册,也即是它的微观部分,决定利用假期的时间好好翻看一下,才会想着写读书笔记,希望能坚持下去。

然后,我认为,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也是可以看的明白我的这个笔记的,因为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朴实无华的学科,它的道理都是实在的,尽管这些道理的假设往往有些不切实际。

由于我并没有先看完这本书再回过头来写读书笔记,虽然这可能会导致我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没有什么大局观,但是我以为这恰好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一起阅读一起发现的可能,希望最后能有峰回路转的感觉。我还偶然的发现,这本教材也是今年广工经济学,就是刚上大一的师弟师妹们的教材,这也是一个巧合吧。

最后,在一些道理的阐释方面我可能不会做过多的解释,道理正是因为它的深刻才显得简洁难懂,不过我应该还是会尝试去想一些背后藏着这些道理的具体例子。然后,一些图像可能我就直接拍书放照片上来了。

如果读的过程中自己有什么想法也会放上来,不过,我自己觉得这个读书笔记可能还是会非常地像一个学生上课时候的笔记,毕竟,我读的,是一本初级的经济学教材。

这一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起初我对为什么要开这门课真的一无所知。以前的学习都是反复的上几门应试的课程,上了大学,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一下子全变了。虽然当初填志愿时我首选了现在的这个专业,但我对这个专业主要研究什么、主要学习什么、主要将会接触哪些课程、哪些知识都不曾深涉深知,有点懵懵懂懂地闯进了这个专业。所以,开学至今,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完全是按照学校的安排而进行的,每一门课程也都是从开学的一无所知、不知道学习目的与方向到渐渐了解,知道了一些知识、一些原理,渐渐明白学习这门课的原因和目的,渐渐学到一些学习每门课所需的一些方法和重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让我更有感触。

从第一节课,老师您对我们进行洗脑开始,我们接触、认识了这门课程,我们从您那里了解了该如何去学这门课,为什么学习这门课,学习这门课的目的等一系列开启我们进入这门课学习大门的关键。

对这门课的学习,您对我们的要求是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些经济现象,要求我们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学着做一个理性的人。

这学期即将结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有了稍稍的了解。能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某些原理简单地解析一下身边的一些小事。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等问题,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微观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方法,大量使用均衡分析方法和边际分析方法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个体,以此再推广到整个市场,如单个的消费者、单个的厂商、单个行业等,它主要以单个数量的分析为主。在微观经济学中,这种分析方法有两个重要的假设条件。一是理性人的假设,即“经济人的假设”,即在经济活动中每个经济个体总是以利己心为动力,企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另一个假设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它要求人们对有关的经济情况能确切的了解,即完全知识或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但这一条件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需求与供给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等。通过对需求与供给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分析,我知道了为什么校门口的西瓜从每公斤3元渐渐降至每公斤1元。因为起初西瓜刚刚上市,供给量较小,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所以价格较高才能达到均衡状态。而随着西瓜上市季节的来临,新的供给商不断涌入这个市场,使供给量增加,供给量大于原先价格下的需求量,所以价格下降,直至供求均衡。因为这个季节西瓜市场能给供给商带来利润,所以可能仍有供给商加入这个市场,一旦供给量大于现有价格下的需求量,那么西瓜的价格将还会有所下降,直至不再有厂商加入或退出这个市场,整个市场上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那么西瓜的价格就不会再降了。

通过对效用论的学习,我知道了应该做个理性的经济人,使利益达到最优。利用效用论,我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在手里的钱一定的情况下不会一早上喝三杯最爱喝的可乐,而会去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虽然可乐是他的最爱,但只有在他喝第一杯的时候他所获得的效用即满足感最大,当他喝第二杯时,根据效用递减规律,他所获得的效用将会减少,而当他喝第三杯时,他可能会因为喝多了而不想喝了,从而第三杯的效用很小甚至会减少总效用。但他若拿买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钱去买早点的话,由于早点可以填饱肚子,所以一份早点的效用大于他喝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效用,所以他会选择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而不是买三杯可乐,从而使他的效用获得最大,他的利益也达到了最大。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利用生产、成本以及市场等理论去分析解释一些市场上的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

从个人来说,我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方法,培养个人的经济触觉,学会利用知识、理论去分析、解释问题,学会理性的决策。但却不可以一味地抄书、搬书,要在实际中运用、理解、拓展我们的经济思想。

作为一名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一学生,我学习到了由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说实话我真的觉的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学习起来有点吃力,但是我还是以我自身学习的经验和心得以及我至今学到和掌握到的西方经济学的程度来说说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推理性极强的科学,在学习它的时候不仅仅要牢记它的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她的推导证明方法等,这样的话我才能又知道其然,还知道其所以然。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部分,但是它却占着重要的位置。首先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课本中介绍了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

1、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利润。

2、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它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

3、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它是作为由经济社会中全部市场上的全部消费者和全部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经济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微观可概括为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市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出发点应该是产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平衡,一般的规律是产品价格提高,则对产品需求量减少,而产品供给量增加;(贵了人就不买了,那么就会使供给的数量增加)产品价格下降,则对产品需求量增加,而产品供给量减少。但供求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如何?这就是价格弹性问题。为什么对不同商品需求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消费行为理论,一般称为效用理论,(效用不是越多越好,吃一个馒头觉得很舒服,吃十个就难受了)这也是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不同商品供给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生产要素组合和成本分析,这就是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如果考虑到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的厂商最佳产量,就是厂商均衡,亦称市场理论。分配理论是指生产要素价格问题,因为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确定就是分配问题。

学习高鸿业的这本《西方经济学》,让我深深的感觉到,它不是简单地介绍西方经济学,也不是简单地介绍微观经济学的,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使学生通过本书的训练,逐渐形成经济通或者如书中所提到的经济自然主义者的思考方式,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件都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或能够看出这些事件的经济含义,经济学只有真正的运用与生活中,才能称得上是经济学。

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在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和政府管制之间产生矛盾,导致供求不平衡,所以政府应该负起责任来,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来缓解抢盐风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当然,我举得这个例子只是经济学中最浅显的最基本的例子和理论。根据我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说,我觉得至今我学的这本书所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点就打个比方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大概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约束线,补偿预算线,三个曲线,生产函数(包括柯布-道格拉斯函数),tp,mp,ap,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等生产曲线,等成本线等等等等,只有好好的掌握和理解了这些知识点,课后再找些相关的习题相应的巩固一下,在面对考试的时候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总而言之,但就我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来看,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现代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电子商务的专业课,语言程序设计等一系列的专业知识。而我们也主要学习经济、计算机、微积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经济学成了我们学习科目中的一大重点。只有学习好经济学知识,包括今天我所学习的微观经济学,懂得用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管理学学生,因此,微观经济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基础,一个基石,一个让我走得更远,看得更远的铺垫。

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论文

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经济学专业的需要。当前,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开设存在师资匮乏、教学手段有待提高和激励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本文提出采取多种手段提升教师素质、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建议。

一、导言。

双语教学指的是学校的各种专业课教学过程之中运用第二国语言。双语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浸入型、保持型和过渡型三种模式。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除外语学科以外的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用汉语,以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指的是用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手段,通过学习非语言类学科的科学知识来达到掌握经济学专业知识和语言的目的。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很多高校开展了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本文首先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推进措施。

(一)有利于培养国际人才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要素跨国界流动加快,一国对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满足本国范围内的人才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当前,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我国需要培养大批熟知世界经济游戏规则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化复合型国际人才。在此背景下,高等学校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改变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做出新的调整,培养具有良好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最新研究动态,把握西方经济学未来发展趋势,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能力,综合提高经济学理论素养和外语水平,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二)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经济学专业。从20世纪初对美国、日本等国经济学教育的介绍和模仿、20世纪五十年代对前苏联经济学教育模式的全盘照搬、八十年代以来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学教育的学习与借鉴,到现代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有一个“西学东渐”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过程。我国加入wto后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经济类教育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经济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反映国际化趋势,又要坚持本土化原则。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促进学生掌握了一定量专业词汇,而且还利于学生能够独立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了解到最前沿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经济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双语教学,还能帮助学生从另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经济问题,从中西思维方式融合的角度观察经济问题和解决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开设为经济学类和管理类专业学生提供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思维空间。可以说,《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必要。

(一)西方经济学双语师资比较缺乏。目前,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双语师资比较缺乏。双语教学的师资来源一般有三个方面:外籍教师、本土留洋教师、土生土长的教师。具有专业背景和语言优势的外籍教师具备开展双语课程的良好的语言条件和专业知识基础。但外籍教师汉语水平往往有限,在双语教学中,师生沟通难度较大。同时,普通地方高校引进外籍教师。本土教师熟悉本国的国情、专业能力且教学能力较强,但由于受到外语水平的制约,授课质量受到一定影响。本土留洋教师则兼具外籍教师和本土教师的优点,是双语教学教师的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展的时间不长,还处于摸索阶段,双语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培训。部分专业教师有到国外高校访问的经历,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出国访问的学习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开设双语课的意愿良好,但双语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既精通专业又精通英文的双语专业教师非常缺乏。

(二)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合适教材有待开发,教学手段有待提高。教材是传播知识的载体,西方经济学双语教材质量将影响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西方经济学双语课教学需要采用合适的双语教材,以保证质量。目前,较为通用的西方经济学英文教材主要有格里高利・曼昆主编的《经济学原理》、保罗・萨缪尔森编著的《经济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编著的《经济学》、多恩布什・费希尔编著的《经济学》等。这几种英文原版教材语言地道、通俗易懂,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但也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这些原版英文教材英文原版教材非常厚,一般都在六七百页左右,对于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来说难度较大;其次,原版教材成本较高。原版教材价格非常昂贵,对于学生来说,价格偏高,一些学生难以承受;第三,英文原版教材的案例虽然生动,但都来源于国外,没有与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生活相联系,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在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手段上,有的老师沿用中文教学的教学手段,没有采用针对双语教学的教学手段,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激励机制有待优化。教学效果的好坏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一套适合于本校实际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推动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就双语教学评价机制来说,科学的双语教学评价机制尚未形成。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还未成体系。由于缺乏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使得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效果不能得到合理的评价,致使双语教师的劳动得不到合理的认可。双语教师进行双语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查找资料、给学生答疑、制作课件等都要付出多于母语课数倍的劳动。然而,与双语教师的付出相比,多数学校对于双语教师的激励模式较为单一,仅是增加一点工作量而已,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任何物质奖励,上双语课纯粹是双语教师的自愿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双语教师授课积极性不高。

(一)采取多种手段提升教师素质,提高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教师水平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效果。所以,采取多种手段提升教师素质,是提高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着力建设一支既有纯熟的外语口语能力,又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的双语教师队伍,切实提高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质量。提升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教师素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双语教学培训。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外语口语水平。选拔一批英语水平较高的业务骨干,进行双语教学培训试点,培训内容包括: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英语听说能力,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中能顺利进行课堂教学;加强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明确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技巧和方法等。

2、引进优秀的双语教师。近年来,在引进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中选拔专业和外语都优秀的教师作为双语教师的培养对象,鼓励开设新的双语教学课程。此外,通过引进在国外高校任教的中国籍教师或留学生作为客座教授,让学生感受到国外双语教学课堂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氛围,提高他们对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3、利用各种国际交流机会,提高师资教学水平。近年来,国家留学基金委加大了国内高校教师和博士生出国留学和访问的支持力度。国内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支持教师出国访问学习,培养一批教学和科研骨干。

(二)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质量。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有着与中文教学不同的特点,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摸索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质量。以团队教学法为例,传统的教育以教师讲授为主,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及人际间交往的能力,团队教学法能很好地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团队教学法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它强调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培养,以课程专题为主线,以团队学习为中心,以任务目标为使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团队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在团队教学中,教师不再手把手地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简单地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发地通过信息共享、成员间的相互沟通、积极合作、取长补短等方法最终完成“使命”。团队教学法不仅注重最终的学习结果,也注重完成“使命”的过程。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颠覆了他们在传统教学中作为被动接受者的角色,成为了学习的主导者。一些教学实践证明,在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采用团队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提高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另一个关键。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重点:

1、课前预备。精心设计课前预备内容、课前预备形式、课前预备方法、课前预备检查四大方面。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力求内容少而精,一般只要整理出脉络和思路即可,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

2、教学模式。力求从灵活到稳定,逐步找出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从小到大,逐步增加学生的自学压力;从师到生,逐步过渡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少到多,逐步增加外语授课比例;从讨论到实践,设计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评价体系;从低到高,逐步培养学生的外文阅读和表达技巧。这样,在师生互动式教学中既进行了专业知识的教学,又提高了学生读、听、说、写的技能,从而改变英语学而不用的不正常状况。

3、目标激励。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设立一些明确的、鼓舞人心的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学生完成每个小目标后都及时给予强化。通过这种激励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又能不断激发学生对双语学习的热情,从而增强双语教学的效果。

(四)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双语课的开设是以教学质量工程的提高为基础的,教学质量工程包括精品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和教学团队等方面。为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必须不断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强化西方经济学双语精品课程建设、打造经济学双语课程群、创建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团队,为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与完善教学内容、结合实际进行案例教学和建设网络电子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双语教学,精选双语教材、探索新的双语教学模式。在经济学双语课程群方面,加强经济学双语课程群建设,保证双语课程的连续性,每学期至少开设一门以上的系列双语课,通过双语课程群的建设继续扩大巩固双语课的教学效果,最终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团队方面,应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双语教学团队项目,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培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论文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条件下如何配置和利用稀缺的社会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及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西方经济学中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调控手段的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而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各专业的最重要核心专业基础课。由于西方经济学在学术规范上采用数学模型研究经济现象,提出经济理论,是最偏重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其繁琐的假设条件、抽象的概念与内涵、复杂的数学推导和几何图形、使得老师和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难教难学,因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梳理保证其基础性与前沿性的基础上,重视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手段与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以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我们在这方面提供了效果良好的解决路径。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把文字、数据、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合成处理并组成一个交互系统的技术。把多媒体技术引人课堂教学之中,使我们得以突破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的局限,在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教学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已成为高校教师包括经济学教师普遍应用的教学模式之一。要想使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表现优势、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需明确一个关系、遵循两个原则,注意一个问题。

一、明确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凭借广泛的集成性、灵活的控制性和信息的多维化等特色,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教学手段的典型代表,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的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然而无论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多么优越,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其优势在于信息的大容量与影音图像的动态表现力,但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局限性,其最大的不足是由于使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进行教学而产生教学过程机械化、教学内容固定化的弊端,对教师的'思维是一很大的束缚而难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同时不应忽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多媒体教学课件仅是辅助性的工具,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先进、功能如何完善,它也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与完善,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传统教学,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尤为如此。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是内容广泛、理论抽象,有大量的数学推理和图形分析,单纯依靠多媒体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两者充分结合、优势互补,方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应用原则。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两者是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在应用时不能绝对化,应注意遵循两大原则。

1.内容决定形式原则。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而内容决定形式。用不用课件什么时候用课件是由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基本经济理论的文字演示、数学公式的推导、图表变化的演示和教学案例的播放,构成了两大内容体系:一是以文字为主的理论体系(包括案例),二是以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为主的模型体系。内容的差异决定了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手段也应有所不同。

(1)理论内容课件具有教学优势。

多媒体教学在文字性的教学内容时具有不仅具有信息容量大、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更能通过文字、影音、图像的有机结合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形象、较之传统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在课件设计上,首先,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不能把教科书搬到课件上,其次课件层次要清楚,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西方经济学特点之一是内容广泛且前后内容关联性强,因而在课间制作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超链接功能,实现各内容板块的适时转换,实现逻辑结构的清晰。再次,课件设计应追求简洁明快,色彩要搭配合理,既增强视觉刺激,要避免课件太花太过凌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2)模型部分板书具有教学优势。

数学模型的推导与几何图形模型的演示方面板书具有相对优势,如果教师的板书功力较高的话,可以通过一遍讲解一边书写、画图的形式带动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用多媒体,教师一定要在课件设计上下功夫,使其服从于教学需要。例如在利用图形讲解某一内容时,最好是对图形进行几何分解,讲一条曲线,就现“画”一条曲线,一边“画”,一边讲,这样将一幅图分解完成,同时也将分析问题的思路展示给学生,效果会比较好。

2.以人为本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贯彻以人为本为本的原则。

(1)注意节奏,忌放电影模式,跟着课件走。

新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中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是完全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机械地点击鼠标完成所有工作,教师的思维限制于课件中。教学过程是老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互动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部表情呆板茫然、说明学生没有理解领会该部分内容,教师就应该调整教学节奏、必要时重复梳理教学内容,不注意这一点,即使课件做得很新颖,效果亦未见得好。

(2)充分发挥教师得主观能动性。

如果说备课、制作课件是一次创作过程,那么讲课就是教师的二次创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会有即兴激发的灵感与火花进发出来,这是传统教学过程优于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前备课的作用,更应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思路连续清晰、课堂气氛活跃的有机整体,如此方能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完美结合。。课堂教学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体现在教学过程本身尤其内在的规律性,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其主管能动性;艺术性表现在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知识积淀的展现与个性的张扬,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正如一千个人教师就有一千种西方经济学。

三、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其它教学方法的匹配问题。

多媒体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还有其他许多教学方法,如案例法、讨论法、实验法、双语教学法的匹配问题。西方经济学课程与其它课程一样,力求将探究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经济学实验等各种先进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融为一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贯穿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之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它们在教学中产生1+12的效果,也是我们今后应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一学生,我学习到了由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说实话我真的觉的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学习起来有点吃力,但是我还是以我自身学习的经验和心得以及我至今学到和掌握到的西方经济学的程度来说说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推理性极强的科学,在学习它的时候不仅仅要牢记它的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她的推导证明方法等,这样的话我才能又知道其然,还知道其所以然。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部分,但是它却占着重要的位置。首先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经济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微观可概括为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市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出发点应该是产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平衡,一般的规律是产品价格提高,则对产品需求量减少,而产品供给量增加;(贵了人就不买了,那么就会使供给的数量增加)产品价格下降,则对产品需求量增加,而产品供给量减少。但供求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如何?这就是价格弹性问题。为什么对不同商品需求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消费行为理论,一般称为效用理论,(效用不是越多越好,吃一个馒头觉得很舒服,吃十个就难受了)这也是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不同商品供给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生产要素组合和成本分析,这就是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如果考虑到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的厂商最佳产量,就是厂商均衡,亦称市场理论。分配理论是指生产要素价格问题,因为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确定就是分配问题。

西方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效果分析论文

摘要:西方经济学是高校财经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要学好这门课程对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结合亲身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财经类、管理类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接触的最早的专业基础课,它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跟高中课程比较,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一大转折点,其理论性强,专业程度高,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经济理论和大量的经济模型的大学新生,学生们普遍都产生了畏惧心理,都有抵触情绪。那么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了广大教师的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形成的,比如,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就给出了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借助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析经济现象,应用数学分析工具来经济学论题是很常用的方法。西方经济学在消费者行为、生产理论、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就业失业、货币供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的理论为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鉴于西方经济学特殊的课程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感觉困难。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求学生端正自己的态度,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高中的灌输式教学转换为自我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探索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二、贵州民族大学学生特点。

笔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且担任过四年班主任,经过与学生接触,发现我院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普遍有以下特点:

1、数学基础薄弱。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学生普遍具有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由于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我院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该课程一般是大一下学期开设,其他专业是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而学生大一的时候仅仅学了高等数学,概率和统计还没接触,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普遍不愿进行定性分析,一看到需要相关的数学知识,从心理上就产生了畏惧。

2、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我院学生对老师授课课程中关于经济学家的逸闻趣事很感兴趣,而一旦讲到图形、表格、函数公式推导等内容时则表现得较迷茫。经济学分析中的实证分析方法需要用到数学思想,理性成分相对较多。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根据笔者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笔者在第一次课的时候会提出学习三步骤的要求: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习题。但是在后面的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在学习上非常被动,没有预习的同学上课大多都听不懂,由于西方经济学是一个系统性的课程,其理论连贯性很强,最终会产生恶性循环,一学期下来都听不懂;有些即使暂时听懂,但是没有真正理解,过后不久就会忘记;有些看着懂,但是自己不去做题,不去琢磨,就会出现“眼高手底”的现象。

三、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考。

针对以上我院学生特的特点,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定位要清晰,目标要明确。进入课程学习之前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西方经济学要达到的目标是结合社会需要来培养人才,即社会需要什么人才,要求有什么知识结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对理论体系把握清楚,重点掌握,西方经济学成为很多学校考研的必考科目,因此要求学生学完后能达到考硕士研究生没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跟老师思路走,课后复习思考三步骤。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一节课就应该给学生充分讲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以及如何才能学好微观经济学,该门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从思想上端正自己的态度,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笔者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们通过第一次课后,基本上都能认识到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的重要性,也表示要学好这么课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下足够的功夫,有信心学好西方经济学。

2、掌握方法,事半功倍。笔者多年来讲授西方经济学,与学生接触较多,学生普遍反映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图表模型多,学习起来抽象,枯燥乏味。教师在教授课程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要掌握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教师授课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多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采用重点内容老师讲解,学生讨论消化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多结合身边新颖的、生活化的案例来阐述经济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挖掘学生的潜力。如“蛛网模型”可以利用农民生产的实例加以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除了利用多媒体进行ppt展示以外,还要给学生进行视频教学,给学生介绍主流经济学网站,多了解掌握经济热点问题,让他们主动进行浏览学习,拓宽视野,提升学习兴趣。我院学生与经济学大师正面接触的机会不多,除了学校邀请专家讲学作报告以外,要利用网络自己主动接触获取相关信息,就要在上课的时候由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讲书上的内容。

再次,西方经济学的很多知识点具有相类似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讲解,以便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由于我校是二本,学生的基础比国内某些一流院校学生要稍微差些,尤其是数学基础。部分学生在理解问题的时候反应稍微慢点,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点耐心,能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尤其是某些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如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曲线为什么都是向右下方倾斜且都是凸向原点,收入预算线与等成本线等,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多做习题,巩固学习效果。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强,各知识点衔接紧密,且有较多的图表,需要一定地数学基础,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点部分要多复习,能很好的将数学知识利用到经济学上来,用数学理论解决经济问题,如一阶倒数与边际分析方法。因此必须要求学生除了课堂认真听讲外,在课后要多做习题,教师每讲完一章要多布置习题,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

另外考试方式的转变也很重要。对学生进行考核是衡量老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笔者教学实践来看,我院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在平时上课不重视,专等老师期末划重点,然后把老师的重点一抄一背,保准能通过,这也成了学生们的考试法宝。因此要打破学生的这种依赖心理,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首先教师在上课第一节课就要明确告诉学生期末绝不会划重点,重点就在平时上课内容中;其次考试题目多样化,除了常规习题外,还要有开放式的论述分析题,让学生利用经济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来督促学生平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学习法。

四、总结。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抽象、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学科,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给予重视,端正态度,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掌握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和学生相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志娟、《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浅谈[j]、当代经济,,(2)。

[2]陆辉、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三点体会[j]、科教文汇,,(1)。

[3]王彬,郑兴无、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3)。

[4]张岩、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2)。

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论文

《西方经济学》是电大财经类本专科财会、工商管理等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它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通过大量图形和经济学的特有概念去理解整个西方经济学原理,因此学生容易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针对电大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如下几种适合电大《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师生从问题背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疑问是导火索,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例如,在讲解弹性理论时可提出下列问题:哪些商品可以“薄利多销”,为什么说“谷贱伤农”?又如,在讲解教材成本理论内容时可提问:门庭冷落的'保龄球场为什么不停业?经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提升。

二、比较教学法。

比较法就是对于相似的或对称的理论、概念和业务等容易混淆的内容,在教学中注意罗列比较。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有比较、才有鉴别,西方经济学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性质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透过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学原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对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消费可能性曲线,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等进行比较。

三、引导教学法。

引导法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后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在讲解教材中消费者行为理论时,可引导学生思考:消费者以一定量的货币购买各种商品时,如何购买才能达到效用最大化?学生陷入迷惑,经过思考,发现关键在于确定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最终判断购买各种商品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否相等。

四、讨论教学法。

这是掌握课程重点难点问题,加深对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的有效方法。通过讨论,师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从中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情况,以便今后实行针对性地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讨论教学使封闭型的课堂教学变为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相关商品问题时,两种替代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而两种互补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学生容易混淆。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苹果价格下降对梨的需求量有何影响、剔须刀片价格下降对剔须刀的需求量有何影响”等等,在讨论中及时给予指导,最后在讨论完毕后,做好讲评与总结工作。

五、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案例的介绍、讨论、分析、讲评、总结,使学生身临其位、身临其境地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电大《西方经济学》课程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案例,具有来源广泛、题材多样和时效性强等特征,例如在讲解教材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理论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和分析讨论“沃尔克反通货膨胀的代价”。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经济学原理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这样,学生听起来,不再是干巴巴的理论,而是贴近经济生活的实例。

总之,《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分析经济领域内具体现象和事物的工具,反过来又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适合电大学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小民.西方经济学[m].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

[2]马良生.远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

[3]陆小民.浅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j].科技资讯,2007,(22).

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论文

论文摘要: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与创新是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出发,从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角度提出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原则与注意问题,以期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条件下如何配置和利用稀缺的社会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及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西方经济学中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调控手段的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而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各专业的最重要核心专业基础课。由于西方经济学在学术规范上采用数学模型研究经济现象,提出经济理论,是最偏重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其繁琐的假设条件、抽象的概念与内涵、复杂的数学推导和几何图形、使得老师和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难教难学,因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梳理保证其基础性与前沿性的基础上,重视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手段与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以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我们在这方面提供了效果良好的解决路径。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把文字、数据、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合成处理并组成一个交互系统的技术。把多媒体技术引人课堂教学之中,使我们得以突破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的局限,在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教学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已成为高校教师包括经济学教师普遍应用的教学模式之一。要想使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表现优势、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需明确一个关系、遵循两个原则,注意一个问题。

一、明确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凭借广泛的集成性、灵活的控制性和信息的多维化等特色,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教学手段的典型代表,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的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然而无论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多么优越,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其优势在于信息的大容量与影音图像的动态表现力,但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局限性,其最大的不足是由于使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进行教学而产生教学过程机械化、教学内容固定化的.弊端,对教师的思维是一很大的束缚而难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同时不应忽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多媒体教学课件仅是辅助性的工具,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先进、功能如何完善,它也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与完善,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传统教学,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尤为如此。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是内容广泛、理论抽象,有大量的数学推理和图形分析,单纯依靠多媒体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两者充分结合、优势互补,方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应用原则。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两者是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在应用时不能绝对化,应注意遵循两大原则。

1.内容决定形式原则。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而内容决定形式。用不用课件什么时候用课件是由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基本经济理论的文字演示、数学公式的推导、图表变化的演示和教学案例的播放,构成了两大内容体系:一是以文字为主的理论体系(包括案例),二是以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为主的模型体系。内容的差异决定了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手段也应有所不同。

(1)理论内容课件具有教学优势。

多媒体教学在文字性的教学内容时具有不仅具有信息容量大、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更能通过文字、影音、图像的有机结合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形象、较之传统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在课件设计上,首先,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不能把教科书搬到课件上,其次课件层次要清楚,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西方经济学特点之一是内容广泛且前后内容关联性强,因而在课间制作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超链接功能,实现各内容板块的适时转换,实现逻辑结构的清晰。再次,课件设计应追求简洁明快,色彩要搭配合理,既增强视觉刺激,要避免课件太花太过凌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2)模型部分板书具有教学优势。

数学模型的推导与几何图形模型的演示方面板书具有相对优势,如果教师的板书功力较高的话,可以通过一遍讲解一边书写、画图的形式带动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用多媒体,教师一定要在课件设计上下功夫,使其服从于教学需要。例如在利用图形讲解某一内容时,最好是对图形进行几何分解,讲一条曲线,就现“画”一条曲线,一边“画”,一边讲,这样将一幅图分解完成,同时也将分析问题的思路展示给学生,效果会比较好。

2.以人为本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贯彻以人为本为本的原则。

(1)注意节奏,忌放电影模式,跟着课件走。

新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中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是完全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机械地点击鼠标完成所有工作,教师的思维限制于课件中。教学过程是老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互动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部表情呆板茫然、说明学生没有理解领会该部分内容,教师就应该调整教学节奏、必要时重复梳理教学内容,不注意这一点,即使课件做得很新颖,效果亦未见得好。

(2)充分发挥教师得主观能动性。

如果说备课、制作课件是一次创作过程,那么讲课就是教师的二次创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会有即兴激发的灵感与火花进发出来,这是传统教学过程优于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前备课的作用,更应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思路连续清晰、课堂气氛活跃的有机整体,如此方能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完美结合。。课堂教学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体现在教学过程本身尤其内在的规律性,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其主管能动性;艺术性表现在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知识积淀的展现与个性的张扬,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正如一千个人教师就有一千种西方经济学。

三、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其它教学方法的匹配问题。

多媒体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还有其他许多教学方法,如案例法、讨论法、实验法、双语教学法的匹配问题。西方经济学课程与其它课程一样,力求将探究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经济学实验等各种先进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融为一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贯穿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之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它们在教学中产生1+12的效果,也是我们今后应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效果分析论文

[摘要]文章以兰州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双语教学实践为例,深入剖析了西部高校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的现有效果、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西部高校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建议。

目前,双语教学在我国许多高校中发展势头强劲,已然成为衡量高校某些专业(尤其是经管类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以兰州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的双语教学实践为例,深入剖析西部高校(普通高校)经管专业双语教学的现有成效及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促进西部高校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建议。

西部地区的普通高等院校由于地域、经费和师资等原因,在推进双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较大困难,但考虑到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及今后国家对精通英语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还是纷纷对经管类课程实施了双语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许多西部高校已在双语课程体系建设、双语师资、双语教学经验等方面初见成效。下面以笔者工作的兰州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的双语教学实践为例进行总结:

(一)形成了经管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雏形。到目前为止该院已有包括《国际贸易学》《管理学基础》《国际商务信函写作》在内的多门经管类专业课程实施了双语教学,每个专业至少开设了一门双语专业课,其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由于对英语要求高,已经开设了三门双语专业课。

(二)培养了一些本校的双语教师。在该院开展双语教学之初,由于师资的极度匮乏,90%的双语专业课由外教开设,该院的一些专业功底扎实、英语底子好的教师担任外教助理,跟着听课、进行学习;然后再对这些教师进行考核,成绩优秀者即可开设双语课程。目前已有约70%的双语课程由该院教师开设。

(三)初步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双语教学经验。该院的双语教师通过近几年的双语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第一,加大对双语课程的课外答疑力度。教师对所开双语课程每周至少进行两次课外答疑,解决同学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根据下堂课将讲授的教学内容,对原版教材的相关章节进行导读。第二,设计并充分利用简明式图表板书,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理论。第三,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动,如情景模拟、演讲、专题辩论等方式,并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或双语分析专业问题。第四,定期通过书面或口语方式检测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进展情况,并适时调整教学中英语的使用比例及方式。

(四)双语教学已使学生从中获益。实施双语教学后,该院的四、六级一次通过率每年都居兰州交通大学之首。双语教学还激发了学生培养职业技能、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的热情。以来,该院每年都有25%左右的学生报考一些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和专业英语认证考试,如外销员、报关员、托业、bec考试等。随着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该院学生的就业质量也逐年提高。现在,该院已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尤其是外资和合资企业中,找到了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的理想职业。

(一)师资短缺、素质欠佳是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首要瓶颈。双语师资短缺是许多高校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一问题在西部高校尤为突出。首先西部高校普遍经费短缺,不可能长期、大量地聘请外教或留学归国人员进行双语教学,双语师资主要还是靠自己培养,培养是需要较长周期的,这就导致了双语师资严重短缺。其次,培养手段单一、培训机会少又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师的素质。因此目前西部高校自有的合格双语教师非常有限。

(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尚不能完全适应双语教学。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而西部高校由于生源主要来自本地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差距更大,这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整体授课效果。在该院进行的双语教学调查问卷中,有78%的学生认为自身的英语水平不高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原版教材配套建设严重滞后。选到合适的教材并对其合理利用是保证双语教学效果的前提之一。国内高校双语教学普遍选用原版教材,原版教材中确实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如知识较新,反映学科前沿;结构安排新颖;配有丰富的案例、精美的插图等。但原版教材也有其不足之处:如编写思路与国内教材差异较大、知识点分散、有些内容编写比较凌乱、案例与中国实际经济情况脱节等。此外原版教材价格高昂,学生难以承受。这就需要一些高水平的双语教师组成团队,在吃透原版教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补充,写出高质量的讲义,以讲义作为教学资料主体。西部高校由于师资等原因,在这方面明显滞后。

(四)学校对双语教学的鼓励措施单一,难以激起师生的热情。在双语教学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如笔者讲授的《国际贸易》,采用双语模式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汉语教学模式的3倍左右。学生的付出也是平常的两到三倍,英语较差的同学需花费的时间更多。而西部高校的鼓励措施普遍乏力,如笔者所在学校对双语教师的鼓励主要是在课时费和工作量的计算上乘以1.2—1.5的系数,对学生未出台任何激励措施。这样很难引起师生对双语教学的热情,进而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一)学校应立足全局,致力于建立、健全保障双语教学效果的长效机制。

1.科学规划、逐步推进经管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实施双语教学是一项持久性工作,必须制定全面、科学的教学规划。经管类课程门类繁多,不可能同时实行双语教学,必须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选择什么课程先进行双语教学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性质,哪门课程国际化的特点越强,涉外的`东西越多,就越适合先实施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跨国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其中经典理论、著名案例都来自于国外,双语教学能取得良好效果,并带来示范效应,这类课程应首先实施双语教学。随着双语教学条件的改善,师资的增强,再逐步向其他经管类课程推进。2.采取有力措施,培养高素质的双语教师。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双语教师是各西部高校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根据西部各高校的情况,笔者建议由各学校相关部门牵头,经管学院与外语学院联手,对英语基本功扎实、富有进取心的经管类专业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口语强化,如标准的语音、语调,常用的课堂口语表达方式等,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通过即可讲授相关双语专业课程。此外还可以利用寒暑假选送专业课教师到国内知名的语言学校,如新东方,接受封闭式的英语培训;或制定计划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进修,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英语素养,并向该校高水平的双语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3.加强对原版教材的配套建设。原版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首选,但决不能完全依靠原版教材,必须对原版教材进行配套建设。笔者认为西部各院校首先应购买一系列高质量的经管类原版教材,组织自己的双语教师认真研读;然后努力寻求校际间的合作,由各学校选派一些高水平的双语教师组成团队,在吃透原版教材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并融入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内容和案例,编写出高质量的讲义。在双语教学中可用讲义作为重要教学资料。

4.多方合作、致力于形成鼓励双语教学的氛围。如前文所述,双语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意味着更多的汗水和辛劳,若无一系列有效的鼓励措施激起师生对双语教学的热情,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学校有关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应与经管学院联合出台具体的双语教学鼓励措施。对教师而言,学校首先应在工作量和课时费的计算上对双语课程进行倾斜,比如分别乘以1.5—2.0的系数;其次,在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等方面予以侧重;此外还可以举行校内或高校之间的双语教学比赛、双语教学名师评比等活动,对优胜的老师进行奖励或选派出国进修。这样就提高了双语教师的积极性,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专业教师投身到双语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来讲,学校首先要从学生一入学时,就大力宣传经管类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一开始就重视双语教学。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在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定等方面适当加分,对成绩优异者设立单项奖学金,并在毕业时优先向好单位推荐等一系列措施激发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使双语教学成为学生内心迫切的需求。只有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5.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监督与管理。激发师生对双语教学的热情只是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为了保证双语教学效果,还必须制定并认真执行相关监督、管理措施,包括对双语课程主讲教师资格与水平的定期审查,对双语教学各环节的随时抽查与监督、对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估等等。只有对双语教学各环节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控,双语教学才不会流于形式,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6.将分班授课法融入到双语教学中。西部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强迫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双语授课模式,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不仅无法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就连专业知识也是一知半解,这样双语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同一专业课可以同时开设水平不同的两个双语讲授班,水平高的班英语授课的比例可以高一些,水平低的班英语授课比例可以低一些,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主观学习愿望,自由选择进入哪个班进行学习。

(二)双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努力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1.选择灵活、适当的双语授课模式。根据西部高校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笔者认为采用英文板书、用英文布置作业、考试用英文出题都是可行的,关键是英语授课比例应灵活把握,不宜定得过于刻板。双语教学还是以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为首要目标的,所以英语授课比例应该根据课程特点、每一讲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学生英语水平的进展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根据笔者的经验和历届学生的反馈信息,笔者认为在刚开始上某一门双语专业课程时,应以汉语讲授为主:简单的概念、专业名词用英语解释,重要的理论和复杂的模型主要用汉语进行深入分析及讲解、用英语进行补充说明,每一章内容结束后用英语总结。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磨合,学生慢慢适应了老师的语音、语调和授课方式后,可以逐渐过渡到以英语授课为主。

2.着眼现代化,逐步采取多维立体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方面,教师要摒弃单一呆板的课堂授课方式,逐步构建融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为一体的多维教学平台。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使用精炼简洁、发音标准的英语,并辅之以形体动作,直观、形象地讲授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授课效率,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另外,为了建立良好的自学环境,必须要构建双语教学网络学习的平台,用于学生课前与课后的预习与复习,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3.采取多样的考核方式。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可采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平分秋色的方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应记入平时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用英语思考及表述专业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仔细设计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可以是分析思考题,也可以是小论文。但无论是何种形式,都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经济管理领域现实问题的能力,并要求学生用英语来完成。学生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也应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要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核来综合评价。

西部高校经管类课程的双语教学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经管专业双语教学改革,学校各相关部门、经管学院和双语教师必须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不断改进、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2]潘惠霞,邓文.双语教学探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4).。

[4]王忠玉.双语教学与外文教材[j].中国大学教学,,(1).。

[5]姜瑾.双语教育面面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

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土地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其次,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管理监督;积极探索,不断提升土地流转的开发档次;严格加强农村宅基地规划管理;规范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等方面就如何有效加强农村土地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土地管理;问题;解决方式。

众所周知,土地是人类进行各种生产生活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产和资源,农村土地尤其耕地是粮食的母亲,它浓缩了千千万万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保障权。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就农村土地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进行探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