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场教案范文(17篇)

时间:2023-12-15 07:18:06 作者:书香墨

教学工作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份有效的教学工作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中班教案《游乐场》

1、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情境。

2、尝试用指划旋律线的形式和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游乐场》。

3、享受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情境,用指划旋律线的形式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音乐cd《游乐场》、《马蹄声声》;挂图、游乐场情景ppt、电脑、电视机、cd机。

一、预备导入。

1、师幼问好。

2、老师带领幼儿骑马进活动室。

二、感知体验。

2、师: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幼:师:游乐场里有什么好玩的?

3、请幼儿自由回答。

4、谷老师去过的游乐场也有许多好玩的,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

5、师:游乐场里不仅有好玩的,请小朋友仔细听,还有好听的音乐呢。

【配班老师播放音乐,幼儿完整倾听】。

6、小朋友,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听了音乐,你们觉得是在玩什么呢?

7、幼:我觉得是玩过山车。师:请你玩一玩。骑木马、荡秋千、滑滑梯、跷跷板。。)(4—5名)。

8、师:刚才小朋友听了音乐,玩了不同的游戏,那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吧!你想玩什么游戏就玩什么游戏。

【配班老师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动作】。

三、用指划旋律线的形式表现音乐。

1、师:小朋友刚才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玩更有意思的游戏,

2、[师出示挂图]师:请小朋友看,是什么呀?(旋转木马),

(一)无音乐熟悉挂图。

1、师:对,这是旋转木马。我们来看看图上有什么?(彩色伞)。

2、师:小伞的颜色想同吗?有几种颜色呀?一起来数一数。【由外向内划伞,边划边说】(8种)。

有多少匹木马(6匹)?

(二)播放音乐,师幼依图指划旋律线。

1、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现在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听音乐来划一划吧!

【配班老师播放音乐】。

幼:不一样。

3、师:有什么不同呢?幼:一个慢些,一个快些。

4、师:对了,因为我们是跟着节奏来划的。我们划小伞的时候,音乐舒缓,悠扬,所以划的速度慢一些;点木马的时候,音乐轻松、活泼,所以点的速度快一些。

五、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音乐。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玩旋转木马吧!

3、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玩旋转木马。【配班老师播放音乐】。

4、师:玩了旋转木马,现在你们还想玩什么?

5、幼:我还想玩。。。!

6、师:请你到这里来带大家玩一玩。[配班老师开ab段音乐](请4名幼儿,要求游戏不同)。

7、师:游乐场有那么多好玩的游戏,客人老师想不想玩呀?

8、小朋友,我们也邀请客人老师跟我们来玩一玩吧![幼儿邀请客人老师]。

9、师:我们跟着音乐,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吧!【配班老师播放音乐】师幼同乐!

六、活动结束。

师:大家玩得真开心,你们还想玩吗?那我们开着小汽车出去玩吧!跟客人老师说再见!教师带领幼儿在《游乐场》音乐中开汽车退场。结束。

我基本上能够完成预先设定的活动目标,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棒,不但能够认真倾听音乐,感受到游乐场的情境,还能通过指划旋律线、身体动作等形式去较好的表现音乐。

俗话说得好,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幼儿教育甚是如此,由于准备的时间较仓促,加之自身音乐素养不高,对音乐课课堂把控能力欠缺等原因,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瑕疵,比如:在给孩子倾听音乐,自由表现时,我没有能更好的启发幼儿做动作,在孩子们做出形象的动作时没有能及时抓住,还有就是对孩子激励、表扬不够等。

如果我再上一次的话,在孩子倾听了音乐后,我会耐心启发他们,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当孩子们做出形象的动作要及时的抓住,让他示范给大家看。还有我会更细心的观察孩子的表现,仔细聆听孩子的回答,及时表扬孩子的发现与表现。

游乐场教案

教科书第57页的内容。

1、知识目标:通过数学游戏,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及应用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

(一)、复习口算。

数学游戏。(找朋友)。

每人手拿一张两位数的数字卡片,任选两人出示卡片,其他的同学先把两数相加,计算出得数。如:出示28、31,全班即回答31+28=59......

(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书57页第10题。

打枪游戏。

(1)先让学生看懂图意。

20+()。

35+()65~75。

16+()。

即两个加数相加得数应在65和75之间。

50+()。

38+()70~80。

44+()。

即两个加数相加得数应在70和80之间。

(2)由于本题具有开放性,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学生只要说出一种就符合要求。

2、书57页的数学游戏。

先向学生说清游戏规则,可以先指导两个学生进行游戏,然后再组织全班进行,然后再组织全班进行。

规则:两人轮流选数。

(1)、每人每次选两个数相加,结果要小于100。

(2)、填表并把选过的数划掉。

(3)、比较两人的得数,把大的得数圈起来。

(4)、连续玩5次,谁圈的多谁就胜利。

活动中,注意学生的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0+(45)。

35+(31)65~75。

16+(56)。

游乐场里讲安全教案设计参考

3、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游乐场安全出游方案

4、小组汇报,师生共同对小组制订的方案进行评价

二、安全卫士我来当

1、教师创设情境,宣布竞赛规则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竞赛活动

(2)案例分析。师出示意外事故案例,让小组成员对其进行分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评出优胜者

三、制作安全提示卡

1、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游乐场的安全提示语

2、全班交流:哪些提示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理由

四、小结

游乐场教案

1、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情境。

2、尝试用指划旋律线的形式和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游乐场》。

3、享受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情境,用指划旋律线的形式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音乐cd《游乐场》、《马蹄声声》;挂图、游乐场情景ppt、电脑、电视机、cd机。

一、预备导入。

1、师幼问好。

2、老师带领幼儿骑马进活动室。

二、感知体验。

2、师: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幼:师:游乐场里有什么好玩的?

3、请幼儿自由回答。

4、谷老师去过的游乐场也有许多好玩的,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

5、师:游乐场里不仅有好玩的,请小朋友仔细听,还有好听的音乐呢。

【配班老师播放音乐,幼儿完整倾听】。

6、小朋友,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听了音乐,你们觉得是在玩什么呢?

7、幼:我觉得是玩过山车。师:请你玩一玩。骑木马、荡秋千、滑滑梯、跷跷板。。)(4—5名)。

8、师:刚才小朋友听了音乐,玩了不同的游戏,那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吧!你想玩什么游戏就玩什么游戏。

【配班老师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动作】。

三、用指划旋律线的形式表现音乐。

1、师:小朋友刚才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玩更有意思的游戏,

2、[师出示挂图]师:请小朋友看,是什么呀?(旋转木马),

(一)无音乐熟悉挂图。

1、师:对,这是旋转木马。我们来看看图上有什么?(彩色伞)。

2、师:小伞的颜色想同吗?有几种颜色呀?一起来数一数。【由外向内划伞,边划边说】(8种)。

有多少匹木马(6匹)?

(二)播放音乐,师幼依图指划旋律线。

1、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现在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听音乐来划一划吧!

【配班老师播放音乐】。

幼:不一样。

3、师:有什么不同呢?幼:一个慢些,一个快些。

4、师:对了,因为我们是跟着节奏来划的。我们划小伞的时候,音乐舒缓,悠扬,所以划的速度慢一些;点木马的时候,音乐轻松、活泼,所以点的速度快一些。

五、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音乐。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玩旋转木马吧!

3、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玩旋转木马。【配班老师播放音乐】。

4、师:玩了旋转木马,现在你们还想玩什么?

5、幼:我还想玩。。。!

6、师:请你到这里来带大家玩一玩。[配班老师开ab段音乐](请4名幼儿,要求游戏不同)。

7、师:游乐场有那么多好玩的游戏,客人老师想不想玩呀?

8、小朋友,我们也邀请客人老师跟我们来玩一玩吧![幼儿邀请客人老师]。

9、师:我们跟着音乐,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吧!【配班老师播放音乐】师幼同乐!

六、活动结束。

师:大家玩得真开心,你们还想玩吗?那我们开着小汽车出去玩吧!跟客人老师说再见!教师带领幼儿在《游乐场》音乐中开汽车退场。结束。

我基本上能够完成预先设定的活动目标,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棒,不但能够认真倾听音乐,感受到游乐场的情境,还能通过指划旋律线、身体动作等形式去较好的表现音乐。

俗话说得好,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幼儿教育甚是如此,由于准备的时间较仓促,加之自身音乐素养不高,对音乐课课堂把控能力欠缺等原因,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瑕疵,比如:在给孩子倾听音乐,自由表现时,我没有能更好的启发幼儿做动作,在孩子们做出形象的动作时没有能及时抓住,还有就是对孩子激励、表扬不够等。

如果我再上一次的话,在孩子倾听了音乐后,我会耐心启发他们,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当孩子们做出形象的动作要及时的抓住,让他示范给大家看。还有我会更细心的观察孩子的表现,仔细聆听孩子的回答,及时表扬孩子的发现与表现。

小百科:游乐场是指让儿童、市民自由自在玩耍的地方。通常会有跷跷板、旋转木马、秋千、单杠、双杠、滑梯、吊秋千、吊环、玩具小屋及迷宫。

数学去游乐场教案游乐场里的数学

教学目标:

1、乐意参与游戏,体验在游乐场玩耍的快乐。

2、尝试用肢体动作感应曲式ab。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故事挂图:主题4;关于游乐园的设施图卡。

2、道具:呼啦圈、飘带若干。

教学队形:

1、听故事时围坐在教师身边,欣赏音乐时围半圆坐在地板上。

2、游戏时有围圈、散型、两人一组等。

活动的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在游乐场玩耍的快乐。

难点:用肢体动作感应曲式ab。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二)感应曲式。

1、开小车。

幼儿开车随老师去游乐园,a段开车,b段提醒幼儿“前面有车开来了,快按喇叭,”a段继续开车,b段提醒幼儿“要到游乐园了,我再按一下喇叭。”

2、幼儿学习动作:前后摇摆、左边拍手三下、右边拍手三下。

3、听音乐玩游戏:

全体围圈手拉手。

a段:两大拍/前后摇摆。

b段:六拍/左边拍手三下、右边拍手三下。

(三)道具。

1、谈话:你们在游乐场玩过吗?游乐场里有些什么玩具?

2、出示游乐园设施图卡,幼儿看看、说说。

3、游戏:呼啦圈咖啡杯。

(1)幼儿幼儿每人一个呼啦圈咖啡杯,尝试创编玩法。

(2)教师小结并选出代表性的动作示范,幼儿跟学。

(3)幼儿听音乐玩游戏一遍。

a段:两大拍/拿呼啦圈左右摇摆,

b段:六拍/立持呼啦圈,于地面弹跳。

4、呼啦圈旋转木马。

(1)幼儿尝试创编呼啦圈当马骑的玩法。

(2)教师小结并选出代表性的动作示范,幼儿跟学。

(3)幼儿听音乐玩游戏一遍。

两人面对面共持一个呼啦圈。

a段:两大拍/两人持呼啦圈左右摇摆。

b段:六拍/手持呼啦圈前进跳。

5、飘带火车。

(1)出示飘带,教师示范玩法。

(2)幼儿听音乐玩游戏一遍。

两人面对面手持两条飘带。

a段:两大拍/左右摇摆。

b段:六拍/火车行进。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我们一起开火车回家吧!

幼儿排成一行队,双手搭前者的肩。

a段:两大拍/左右摇摆。

b段:六拍/小跑步前进。

活动反思:

《快乐的游乐场》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

1、通过操作拼摆图形,使幼儿感受图形的组合及变化,体验图形面积的守恒。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判断力。

1、正方形盒子每人一个,不同形状的图形每人一份。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图纸,同数量的三角形每人一套。

3、拼摆记录图四张,组合图案两三张,粘板四块。

一、给“游乐场”铺地板。拼摆各种不同形状的小图形,感受图形的组合与变化。

1、人手一筐小图形,幼儿拼成大的正方形。

2、提问:你用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成了一个大的正方形?

3、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感受图形的组合。

总结:小朋友用不同数量、不同形状的图形都拼成了一样大的正方形,真能干!

4、幼儿给“游乐场”铺地板。

二、给“游乐场”建大门。用四个三角形拼成不同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其形状不同,但大小一样,体验图形守恒。

1、幼儿用四个三角形分别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请个别幼儿上前演示,说出用什么拼成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一样大么?

2、幼儿交换材料再次操作,感受图形守恒。

问:拼的图形一样大么?为什么?

教师总结:小朋友用了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又拼成了正方形,形状变了,但大小没有变,它们是一样大的。

3、再次用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拼三角形和梯形,幼儿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图形守恒。

问: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一样大么?为什么?

4、总结:四个不同的图形都是用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拼成的,它们是一样大的。

三、游戏:“考眼力”,巩固强化理解图形的守恒。

1、出示由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图案,幼儿观察说出像什么?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

四、给“游乐场”铺小路。小组合作,商量拼摆出漂亮的造型。

1、展示作品,幼儿说出自己创造是什么?用什么拼成的?

2、给“游乐场”铺小路。

五、在“游乐场”玩一玩,结束活动。

数学去游乐场教案游乐场里的数学

活动目标:

1、会边念儿歌边做模仿操,动作到位、有力。

2、乐意参加集体锻炼。

活动重点:

会边念儿歌边做模仿操。

活动难点:

会边念儿歌边做模仿操,动作到位、有力。

活动准备:

活动前学会念儿歌。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大圆,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一句一句地模仿做动作。

儿歌动作说明。

太阳咪咪笑,(两臂屈肘上举,掌心向前,虎口相对比做太阳,然后两臂放下。)。

看我起得早,(两臂侧平举,然后放下。)。

举起小榔头,(两臂自然屈肘,两手半握拳,在胸前做拿拳头状。)。

叮当叮当敲。(右手向左手敲击五次。)。

太阳咪咪笑,(动作同第一句。)。

看我身体好,(动作同第二句。)。

拿起小篮子,(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手在小腿前做拔草状三次。)。

田里去拔草。

太阳咪咪笑,(动作同第一句。)。

看我长的高,(动作同第二句。)。

开起小飞机,(两臂侧平举,上体向左右各侧屈两次。)。

飞呀飞的高。

太阳咪咪笑,(动作同第一句。)。

看我做早操,(动作同第二句。)。

蹦蹦又跳跳,(两手叉腰上跳三次。)。

锻炼身体好。

二、组织幼儿玩一个已学过的放松游戏,可四散地、较轻松地走或跑。

游乐场教案

序数是表示次序的数,了解序数要以了解基数为基础。中班幼儿已学习了10内数的概念,为学习序数做好了准备。单纯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对中班幼儿来说太过枯燥。本次活动幼儿喜欢的“热闹的游乐场”为游戏情境,通过小动物在游乐场的活动,引导幼儿轻松愉快地感知从右到左、从下到上等不同方向的排列次序。活动开展过程中,随着游戏的层层推进,不断加大学习难度,使活动更具有挑战性,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5以内序数的含义,会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2.能使用序数词按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正确表述5以内物体的排列顺序。

3.喜欢动手操作,体验小动物们在游乐场玩要的快乐。

1.创设“小动物去游乐场玩”的情境,引导幼儿理解1-5的序数的含义。

列的,说出从大拇指数起,第1、第2第3、第4第5根手指上分别是什么动物。

(2)变换小动物的位置,请幼儿辨认其排列次序。帮助幼儿理解:要先确定起始方向,再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3)请幼儿阅读《春天你好》第16页,说出小动物们分别在几楼、第几车厢,巩固认识5以内的序数。

2.请幼儿阅读《春天你好》第17页,引导幼儿从不同方向确认小动物的排列次序,用序数词正确表述。

(1)请幼儿观察《赛跑》图片,确认动物的名次。提问:谁跑得最快?小免跑了第几名?

(3)请幼儿观察《旋转木马》图片,确认动物在圆形排列中的次序。提问:从小猫开始,按箭头方向数,坐在第2个木马上的是谁?引导幼儿知道:圆形排列时,要先确定一个点还要确定数的方向,再点数确认排列次序。

(4)请幼儿观察《跳格子》图片,学会从上往下和从左往右两个方向确认位置。

提间:小猴把沙包扔到了哪一个格子?引导幼儿知道沙包在第2排的第2个格子里。

3.请幼儿按要求排队到户外玩“跳格子”游戏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序数。

游乐场教案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6×4=48(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1.试一试。

2.连一连。

2×3215×416×526×8。

5×1219×560×74×30。

3×1624×252×415×6。

17×54×163×4084×5。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4.光明小学3名教师带45名同学去海洋馆参观,用400元钱买门票够吗?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上游乐场

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1、ppt课件、电脑。

2、一列小火车、肉骨头人手一串、火车票人手一张。

1、播放ppt课件,引起兴趣。

2、知道是几号车厢,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3、依次点击车厢,请幼儿目测出数量,并能用相应的数字表示。

(1)1号车厢里有几只小狗呢?(点击1号车厢)(2)一只小狗我们能用一个数字来表示,你知道是数字几吗?(一只小狗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鼓励说完整话的幼儿)(3)同上方法,一次点击2号、3号、4号、5号车厢,请幼儿目测出小狗的数量,并说一说x只小狗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

4、为小狗找肉骨头,并能按数量正确送给车厢上的小狗吃。

(3)请小朋友每人找一串肉骨头,找到后请你数一数,再和身边的好朋友说一说你的那串肉骨头上有几根骨头,接着请个别幼儿起来讲讲。

(4)集体讨论:怎样送骨头给小狗比较合适。

小朋友找到的肉骨头串有的只有一根骨头,有的有两根骨头,有的有三根,有的……我们该怎样来送给小狗,让它们都有的吃呢?你找到的肉骨头串上有几根骨头,应该送给几号车厢的小狗。请你和身边的好朋友商量一下。

(5)请个别幼儿上来送骨头给小狗。

(6)幼儿分组送肉骨头给车厢上的小狗。

(7)请小朋友看看我们的肉骨头都送对了吗?请幼儿及时纠正送错的肉骨头串。

5、坐火车去游乐场。

(2)你以前做过火车吗?坐火车需要买什么?(火车票)火车票上有座位号,我们要按照上面的座位号找到自己的座位对吗?今天我们也要凭火车票才能上火车。

(4)请你和身边的好朋友讲讲,你的火车票上有几个什么图形?应该坐几号车厢?

(5)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并把车票贴在相应的车厢上。

(6)分组把火车票贴在相应的车厢上。

(7)集体检查,找出错误并纠正。

6、一起乘坐小火车上游乐场。

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让我们坐上小火车一起出发去游乐场吧!

游乐场教案

1、练习绕过障碍物走,连续跨跳,能从30cm高处往下跳。

2、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走,不推挤。

3、具有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1."兔子"要按一定的路线,绕过障碍物,在游乐场上玩。

2.能自觉地一个跟着一个走,练习连续并脚跳,钻过钻圈,走过独木桥。

3.当"大灰狼"来了的信号出现时,"兔子"要赶快回到"兔妈妈"身边蹲下躲起来。

1、提示幼儿活动时能一个一个排队,不推挤;

2、从独木桥上往下跳时双脚微屈,用前脚掌着地。

《游乐场》教案

1、能够看图创造性地讲述游乐场的热闹场景,感受到快乐。

2、会使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话。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一、手指操:过大年。

二、课件导入:今天老师要送给小朋友个特殊的惊喜。带你们到公园的游乐场去玩。你们高兴不高兴呀?让我们开小火车去游乐场吧。

1、说说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2、他们是怎么玩的?玩的怎么样?

3、练习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话。

5、谁来说说你喜欢玩什么?

四、表演:健康歌。

五、游戏:师幼互动。

1:师边做动作边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话。

2:找幼儿做动作其他幼儿练习说话。

3:观察幼儿的外貌来说话。

六、讨论:

1、有的小朋友找不到妈妈怎么办?

2、陌生人给东西该不该要?跟不跟陌生人走?

3、吃完的果皮和垃圾该放到哪里?

七、结束律动:。

开这小火车回家。

体育活动是幼儿体育的主要内容,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勇敢、自信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等。

游乐场教案

序数是表示次序的数,了解序数要以了解基数为基础。中班幼儿已学习了 10 内数的概念, 为学习序数做好了准备。单纯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对中班幼儿来说太过枯燥。本次活动幼儿喜欢的“热闹的游乐场”为游戏情境,通过小动物在游乐场的活动,引导幼儿轻松愉快地感知从右到左、从下到上等不同方向的排列次序。活动开展过程中,随着游戏的层层推进,不断加大学习难度,使活动更具有挑战性,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 5 以内序数的含义,会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2.能使用序数词按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正确表述 5 以内物体的排列顺序。

3.喜欢动手操作,体验小动物们在游乐场玩要的快乐。

1.创设“小动物去游乐场玩”的情境,引导幼儿理解 1-5 的序数的含义。

列的,说出从大拇指数起,第 1、第 2 第 3、第 4 第 5 根手指上分别是什么动物。

(2)变换小动物的位置,请幼儿辨认其排列次序。帮助幼儿理解:要先确定起始方向,再用点数 的 方 法 确 定 物 体 的 排 列 次 序 。

(3) 请幼儿阅读《春天你好》第 16 页,说出小动物们分别在几楼、第几车厢,巩固认识 5 以内的序数。

2.请幼儿阅读《春天你好》第 17 页,引导幼儿从不同方向确认小动物的排列次序,用序数词正确表述。

(1)请幼儿观察《赛跑》图片,确认动物的名次。提问:谁跑得最快?小免跑了第几名?

(3)请幼儿观察《旋转木马》图片,确认动物在圆形排列中的次序。提问:从小猫开始,按箭头方向数,坐在第 2 个木马上的是谁?引导幼儿知道:圆形排列时,要先确定一个点还要确定数的方向,再点数确认排列次序。

(4)请幼儿观察《跳格子》图片,学会从上往下和从左往右两个方向确认位置。

提间:小猴把沙包扔到了哪一个格子?引导幼儿知道沙包在第 2 排的第 2 个格子里。

3. 请幼儿按要求排队到户外玩“跳格子”游戏进一步巩固 5 以内的序数。

游乐场教案

1、尝试练习侧步行走,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2、能合作摆放器械,积极、主动的参与游乐场游戏,体验运动的快乐。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1、幼儿有玩过各类小型体育游戏活动和气球伞的经验。

2、纸棒、纸球、纸板、小篓、起、气球伞、音乐、录音机。

一、师生共同来到活动场地。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到了游乐场,让我们一起说:你开心、我开心,游乐场里最开心,耶!"自己动手尝试了解筛子的作用,发现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物的关系。"那游乐场里有哪些游戏呢?"(幼儿回答:跳纸板、赶小猪、移位接棒、抛接球)

请幼儿一起参与布置场地,听音乐开始游戏。

二、幼儿尝试练习侧步行走。

1.幼儿听信号"1、2、3"的游戏。

(1)请幼儿说说"1"怎样?"2"怎样?"3"呢,并说出游戏规则。

(2)幼儿正面向老师游戏1次。

(3)幼儿背对老师游戏1次。

2.幼儿模仿小动物听信号玩"1、2、3"的游戏。

师:"我们还可以怎么来玩这个游戏?学什么小动物?"

(1)幼儿提议,模仿游戏一次。

(2)幼儿自选小动物,模仿游戏一次。

3.幼儿练习侧步行走。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一做刚才你是学的小动物。"

(1)请模仿"螃蟹侧行"的幼儿示范动作,其他幼儿观察。

(2)大家尝试"螃蟹侧行",体验动作。

(3)师生共同讨论"侧步行走"的动作要领。

(4)幼儿再次尝试体验动作。

(5)集体游戏:"螃蟹1、2、3"。

三、师幼共同玩太阳气球伞的游戏。

1.出示气球伞

师:游乐场里有一个又大又漂亮的太阳气球伞,小螃蟹们快来,我们一起和气球伞做游戏好吗?(邀请客人老师共同参加活动)

2.小螃蟹和太阳气球伞做游戏

(1)爬到气球伞上

(2)让气球伞转起来

(3)钻进气球伞里

(4)再次把气球伞转起来

(5)卷起气球伞带回家

四、结束

每一次游戏,都是孩子快乐的时光;每一次游戏,都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快乐蹴鞠》从一开始对蹴鞠的了解,到制定蹴鞠游戏的规则,以及玩蹴鞠时的角色分工,都是孩子主动参与、共同完成的,让我看到了幼儿在学习与游戏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更感受到了孩子们围绕“蹴鞠”活动所收获的成长,我认为这就是“玩中学 学中玩”的价值体现。

今天的《快乐蹴鞠》游戏中,球员们积极参与、不怕困难(有一个球员摔倒了,马上站起来,拍拍身体,笑了笑,继续完成比赛)、坚持完成蹴鞠游戏的体育精神;踢球时各队球员的协作意识也逐渐提高了,知道在踢蹴鞠的过程中将球传给自己的队友,共同完成踢球—传球—进球得分的过程;每个环节的小结,幼儿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自己的表现(自己在团队的协作过程中表现的怎样),以及踢蹴鞠时发现的问题(例如:球老是踢出界,怎么办?),请同伴一起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球快要出界的时候,球员转个身到球的对面,把球往界内踢回去,这样就能减少球的出界率)。表明孩子们在踢蹴鞠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地向老师寻求帮助,而是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每次游戏都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但是我相信孩子有了前期的经验,一定会借助已有的方法,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而我,也要做一个会观察、敢放手的老师,真正地了解孩子、相信孩子。

游乐场教案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看看这是哪里?教师出示挂图。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6×4=48(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1、试一试。

2、连一连。

2×3215×416×526×8。

5×1219×560×74×30。

3×1624×252×415×6。

17×54×163×4084×5。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4、光明小学3名教师带45名同学去海洋馆参观,用400元钱买门票够吗?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游乐场教案

活动名称:我们的“游乐场”

1、通过操作拼摆图形,使幼儿感受图形的组合及变化,体验图形面积的守恒。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判断力。

1、正方形盒子每人一个,不同形状的图形每人一份。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图纸,同数量的三角形每人一套。

3、拼摆记录图四张,组合图案两三张,粘板四块。

一、给“游乐场”铺地板。拼摆各种不同形状的小图形,感受图形的组合与变化。

1、人手一筐小图形,幼儿拼成大的正方形。

2、提问:你用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成了一个大的正方形?

3、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感受图形的组合。

总结:小朋友用不同数量、不同形状的图形都拼成了一样大的正方形,真能干!

4、幼儿给“游乐场”铺地板。

二、给“游乐场”建大门。用四个三角形拼成不同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其形状不同,但大小一样,体验图形守恒。

1、幼儿用四个三角形分别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请个别幼儿上前演示,说出用什么拼成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一样大么?

2、幼儿交换材料再次操作,感受图形守恒。

问:拼的图形一样大么?为什么?

教师总结:小朋友用了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又拼成了正方形,形状变了,但大小没有变,它们是一样大的。

3、再次用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拼三角形和梯形,幼儿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图形守恒。

问: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一样大么?为什么?

4、总结:四个不同的图形都是用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拼成的,它们是一样大的。

三、游戏:“考眼力”,巩固强化理解图形的守恒。

1、出示由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图案,幼儿观察说出像什么?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

四、给“游乐场”铺小路。小组合作,商量拼摆出漂亮的造型。

1、展示作品,幼儿说出自己创造是什么?用什么拼成的?

2、给“游乐场”铺小路。

五、在“游乐场”玩一玩,结束活动。

游乐场教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图,提出问题。

2、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怎样列式?

16×4=。

b)板书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

二、探索算法。

1。摆小棒,探索算理。

2。回报摆的结果。

3。试着算一算。

4。讨论计算方法。

a)口算:

16×4=。

先用10×4=40,再用6×4=24,最后用40+24=64。

b)竖式计算:

16×4=64(元。

16。

×24。

64。

答:需要64元。

引导学生明确“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进上来的数可以不写。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如果我们班同学去游乐场,可以玩什么游戏,需要多少元?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来。

2、完成试一试。

3、讨论练一练第3题。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方法:

18×2+1818×3。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