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工作汇报(热门18篇)

时间:2023-12-11 18:12:06 作者:HT书生

通过工作汇报,我们可以展示我们的专业能力和个人成长,为个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是一些成功的工作汇报案例,让我们一起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巧。

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了区人民政府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常务副区长为副组长,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城管局长、编办主任、农工委书记、法制办主任、发改委书记、公安分局政委、民政局长、财政局长、国土规划局长、建设局长、人社局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编办办公,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街也相应成立了以工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任副组长,分管组织的副书记任责任副组长,组织委员任办公室主任的**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总体要求。

…………。

书记,派驻的中队长兼任**街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实行**地区集中统一执法管理。**街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暂时由工委书记兼任,副主任由1名分管政务服务的同志兼任。

明确服务事项。

2---标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现代物流产业的建成投产,将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跨越式发展。预计城建建成区面积将由2015年的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80%。

二、试点工作的主要成果。

自**实施试点以来,**街提供的改革成果体现在:

1、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16年,全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8亿元,比上年增长%,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

2、产业新城建设持续加快,体现在**新城建设稳步推进。**新城建设是市政府对**绩效考核的第一项指标。行政范围包括**街、aa新区、bb农场,用地总面积25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万—30万,定位为“山水新城”。新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综合板块约17平方公里、工业板块约11平方公里、农业板约12平方公里。当前,我们一手抓规划编制,一手抓项目推进。

4---小组、制发了工作方案和机构编制方案。目前**市3个试点街整体工作推进都不理想,主要存在领导班子高配未得到认定,干部积极性不高;下放、委托给试点街的行政许可事项各区均不一致;支持政策不明朗、缺乏专业人员、办公场所限制等因素。

支持政策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省、市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国土规划、公安等部门在土地支持政策、户籍支持政策和下放权限上未出台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为区直相关部门提供支持政策依据,致使试点街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工作无法实质性的推进。

行政审批事项、行政执法职能下放到街道后承接有一定困难。

一是**新城建设,市规划部门正在做规划,规划未确定之前,引进企业也无法落地,因此,行政审批也无法进行。

二是从目前引进的情况来看,都是大企业,由省、市直接洽谈和审批,行。

6----。

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积极探索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xxx镇、经开区行政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市民政局严格按照要求,认真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权限下放工作并实施,现将有关工作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

市民政局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权限下放工作,及时召开局党组会议,对涉及民政方面的乡镇(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及管理的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进行了专题研究。对该事项下放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分析,确定专人负责实施。

二、建立制度,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制定了《xxx市民政局部分行政审批事项下放xxx镇运行实施方案》,明确了下放主体和承接主体的相关职责,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三、加强协调,确保下放权限顺利运行。

确定实施方案后,市民政局多次与xxx镇就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工作进行了沟通协调,对有关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了指导和业务交流,确保了下放权限顺利运行。

xxx市民政局。

20xx年xx月xx日。

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工作汇报精选

---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了区人民政府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常务副区长为副组长,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城管局长、编办主任、农工委书记、法制办主任、发改委书记、公安分局政委、民政局长、财政局长、国土规划局长、建设局长、人社局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编办办公,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街也相应成立了以工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任副组长,分管组织的副书记任责任副组长,组织委员任办公室主任的**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总体要求。

…………。

书记,派驻的中队长兼任**街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实行**地区集中统一执法管理。**街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暂时由工委书记兼任,副主任由1名分管政务服务的同志兼任。

明确服务事项---标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现代物流产业的建成投产,将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跨越式发展。预计城建建成区面积将由2015年的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80%。

二、试点工作的主要成果。

自**实施试点以来,**街提供的改革成果体现在:

1、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16年,全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8亿元,比上年增长%,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

2、产业新城建设持续加快,体现在**新城建设稳步推进。**新城建设是市政府对**绩效考核的第一项指标。行政范围包括**街、aa新区、bb农场,用地总面积25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万—30万,定位为“山水新城”。新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综合板块约17平方公里、工业板块约11平方公里、农业板约12平方公里。当前,我们一手抓规划编制,一手抓项目推进。---小组、制发了工作方案和机构编制方案。目前**市3个试点街整体工作推进都不理想,主要存在领导班子高配未得到认定,干部积极性不高;下放、委托给试点街的行政许可事项各区均不一致;支持政策不明朗、缺乏专业人员、办公场所限制等因素。

支持政策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省、市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国土规划、公安等部门在土地支持政策、户籍支持政策和下放权限上未出台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为区直相关部门提供支持政策依据,致使试点街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工作无法实质性的推进。

行政审批事项、行政执法职能下放到街道后承接有一定困难。

一是**新城建设,市规划部门正在做规划,规划未确定之前,引进企业也无法落地,因此,行政审批也无法进行。

二是从目前引进的情况来看,都是大企业,由省、市直接洽谈和审批,行----。

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2019年2月14日)。

去年以来,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以xx镇为试点,积极探索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通过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科学配置管理职能、加强财政扶持、推进镇域配套建设、破解镇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构建起了符合基层政权定位、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走出一条具有新时代特征、特点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子。

一、改革背景。

-3网合一,把多领域各类网格整合为一套综合统一、覆盖全域的网格化管理体系,xx镇综合执法队严格实行执法人员分包片区联网责任制,对重点领域进行全天候巡查,发现问题与网格管理员及时有效处理。五是统一资源配置。我们以“一张网”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与信息化网络建设,推进社会治理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建设,中心设在xx镇政府,面积达4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负责统一协调指挥镇域网格管理服务信息工作。

三、主要成效。

(一)行政管理体制更加顺畅。统筹镇党委和政府机构设置,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强化了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党政合一和大部门体制,提高了服务管理效能。探索镇区合一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xx镇与皮毛园区融合发展。

(二)镇域经济不断壮大。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转型升级相结合,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美国力维、俄罗斯阿列克斯等国际知名品牌落户xx,引进京津转移项目4个;搭建设计研发平台2个,扶持电子商务龙头企业3家,6家企业在石交所、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城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建成了占地80亩的惠和公园,完成了7条主干道的拓宽及便道、绿化、亮化提升工程;完成了投资1300万元的人民街改造,实施建筑立面、牌匾、路灯等13项改造工程,打造一条明清风格的商业街,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提升。

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衡山镇是霍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全镇总面积98.4平方公里,辖9个村、10个城市社区,户籍人口62510人。2003年10月,原城关镇和东城镇合并为衡山镇,为县副处级单位,配备班子成员13名。其中: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人民政府镇长为副处职,共3名;镇政协联络主任、副书记为正科级,共3名;副镇长、委员均为副科级,共7名。镇内下设党政办、社会事务办、经济发展办、村镇建设办等四个办公室,为股级二级机构。2011年,经市编办同意,原城西工业园与衡山工业园老区,合并为衡山工业园,为衡山镇下属副科级事业单位。

近年来,衡山镇始终坚持“工业富镇”主战略不动摇,以打造“安徽经济强镇”为目标,镇党委、政府班子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以“全面提升发展、构建魅力衡山”为主线,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狠抓文明创建,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多年位居皖西经济首镇位次。连续三届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安徽省铸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安徽省科技创新试点乡镇、市社会治安模范乡镇、市爱国拥军先进单位、市人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综合考评先进乡镇;荷香、文峰等一批社区分别受到国家、省、市级的表彰。201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1.2亿元,增长20%,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72亿元,增长30%,财政收入3.61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8007元,增长18%,再次实现跨越发展、提升发展的既定目标。

一、近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

1、突出转型升级,镇域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快增长。

坚持“工业富镇”主战略,抓园区,做平台,转方式,调结构,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一是园区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完成衡山工业园老区与城西工业园合并工作,规划面积由最初的2平方公里拓展到15.68平方公里,以“应流装备产业园”、“食品酿造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综合产业园”五个“园中园”为主体的衡山工业园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并初步通过评审。衡山工业园先后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入园企业总数达到63家。二是园区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快,征地与房屋征收工作平稳推进,房屋被征收农户得到妥善安置,安置点建设全面开工,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三是园区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新建、扩建工业项目25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同比增长36%,并纷纷投产见效。四是园区招商取得明显成效。以建好平台和提升软硬环境为抓手,以企业招商、产业招商为主线,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着力挖掘民间资金,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全年招商引资项目17个,引进到位资金约10.7亿元,同比增长33.3%。

2、突出示范带动,城乡面貌在加大投入中实现新改观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思路,进一步统筹社区和农村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村通建管养制度全面实施,新政务区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二是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社区建设不断规范,阵地建设不断巩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区志愿、居家养老、城区物业管理等服务全面跟进。

改厕任务;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全面推行了“新农合”、“新农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二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坚持“狠抓重点、突破难点、消除薄弱环节”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了领导力度,强化了督查和检查,健全了镇村干部岗位责任制和“村为主”工作机制,完善了计划生育科学管理体制,促进整体工作扎实开展,继续保持全县先进位次。三是其他各项社会事业成效显著。武装、民政、土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广播文化、妇联、共青团、老教委、关工委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五个文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央编办等六部门《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镇申报经济发达镇,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可以有效破解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理顺县、镇关系,通过实施下放管理权限、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加大用地支持、扩大规划建设管理权限、创新人事管理制度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我镇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把我镇建设成为规划科学、人口集聚、产业集群、结构合理、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现代城镇,为加速我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扩大事权范围,完善管理功能。

依法赋予衡山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权责一致、依法下放、能放即放的原则,进一步扩大衡山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一是依法下放部分行政审批权和执法权。按照“统一签订。

委托协议、统一规范操作流程、统一组织业务培训、统一授牌授印”的要求,在项目审批、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劳动保障、城管、安全生产、工商、食品安全等领域委托试点镇行使部分县级行政审批许可和处罚权。

二是简化审批服务环节。需上报国家、省和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由试点镇办理预审,报县级投资主管部门“见文行文”,予以转报,其他项目由试点镇办理备案预审报县级投资主管部门“见章盖章”予以审批、核准或备案。

2、调整财政体制,强化财力保障。

在“镇财县管”的财政体制下,按照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财政审批权“三权不变”的原则,构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建议以2010年财政收入为基数,超收县留成部分由县财政全额返还衡山镇,一定5年不变。在衡山工业园辖区内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属县及县以下部分全额返还衡山镇。

3、优化组织结构,创新管理体制。

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镇政府为目的,统筹行政事业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优化组织结构,建立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议:

二是合理配置人员编制。在县乡镇行政编制、财政供给事业单位编制总额不突破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衡山镇行政、事业编制数。

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将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级别均设置为副处级。配备三名正科级副书记。将衡山工业园由副科级事业单位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

镇内二级机构、县派驻衡山镇机构均高配副科级。

4、推进配套改革,开展制度创新。

一是改革建设用地管理。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利用规划修编中,充分考虑衡山镇的发展需要,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省政府支持衡山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并安排适当数量的挂钩周转指标。省、市、县政府每年分别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安排一定数量给衡山镇使用。支持衡山镇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

二是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在衡山镇设立规划建设管理分局,由镇政府和县级规划主管部门共同领导,以镇政府为主。镇规划建设分局受县级规划主管部门委托,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责确定镇内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核发镇内规划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核发村庄规划区内建设工程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负责本辖区范围内违法建设的查处。

三是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根据工作需要衡山镇可在一些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岗位上实行人员社会聘用制。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在年度财政超收分成中可适当提取政府奖励资金,用于干部绩效工资的发放。

三变

铜仁市农业委员会(2017年9月13日)。

为深入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黔委厅字〔2017〕17号)和《中共铜仁市委委办公室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铜党发办〔2017〕50号)精神,按照省委关于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工作部署,我市上下联动、蹄疾步稳,以“三变”为路径,以“三社融合”、民心党建以及春晖行动为抓手,以“三权”为基础,以“三金”为指向,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使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以及春晖行动三者达到功能上的融合,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力推动了全市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进程。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实现高位推进。按照《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黔委厅字〔2017〕17号)精神,印发出台了《铜仁市全面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实施方案》(铜党发办〔2017〕50号),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行动”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农委。各试点区(县)相应成立了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行动”改革工作。同时,通过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和牵头部门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省“三变”改革精神,研究部署“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行动”改革工作。二是建立推进机制,确保有序推进。印发了《铜仁市全面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实施方案》(铜党发办〔2017〕50号),除思南和德江两个省级试点县以外,其余八个区(县)作为市级试点,把农村“三变”改革与民心党建、“三社融合”改革、春晖行动、产业发展在功能上有机结合,丰富了“三变”改革内涵。各区(县)“三变”实施方案均已通过市““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行动”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三是建立督查机制,确保落细落实。按照“三变”实施方案,结合《铜仁市全面深化改革督查工作制度(试行)》,积极开展考评、督查,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工作。2017年4月,市政府督查室对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办证以及“三变”改革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四是建立宣传机制,强化改革氛围。认真开展了改革经验成效的总结工作,对“三变”改革亮点进行宣传推介,展示我市“三变”改革成果,并结合“一报一网一台”市级主流媒体平台,开设“三变”改革宣传专栏,增强社会影响率,扩大群众知晓度,营造“三变”改革氛围。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盘活农村资源为基础,推动资源变资产。一是扎实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截止目前,全市171个乡(镇、街道)已全部部署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权属调查162个乡镇,占总数的94.74%;完成权属调查的村有2688个,占总村数的95.9%;完成权属调查户数为80.06万户,占总农户数的93.37%;共完成实测面积578.45万亩,占国土二调面积的83.88%。二是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工作步伐。出台了《铜仁市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实施方案》、《铜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实施方案》,成立了铜仁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铜仁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农村产权交易流程》、《铜仁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则(试行)》、《铜仁市农村小型水工程产权交易管理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目前,各区县和100多个乡镇已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初步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流转体系,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等抵押融资12亿多元。同时,开展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工作。截止目前,共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1556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面积1667.93公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款5.7亿元。(二)以集聚资金为重点,引导资金变股金。出台了《铜仁市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铜仁市精准扶贫“精扶贷”工程实施意见》、《中国铜仁武陵山扶贫投资发展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一是用好专项扶贫资金。通过“三社一中心”模式,在贫困户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将资金集中投入企业进行产业发展,把专项扶贫资金转变为股金,实现利益分红。中央和省财政共下达我市财政扶贫资金7.73亿元,各区县已批复项目2591个,资金3.31亿元,已全部启动实施。二是用活“精扶贷”小额信用贷款资金。积极创新资金筹措渠道,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扶贫开发,营造金融支持大扶贫开发格局。目前,推动小额扶贫信贷创新发展,在率先与国开行合作的基础上,又与信用联社联合开发了“精扶贷”金融产品,破解了贫困户产业发展融资难的机制障碍。全市注入“精扶贷”工程风险补偿基金6032.84万元,覆盖农户2.73万户,受益贫困人口9.5万人。三是创新扶贫融资模式。总额500亿元的中国铜仁武陵山扶贫投资发展基金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分别与浦发银行、交通银行、贵州银行、重庆银行、邮储银行设立了子基金共计343亿元,已到位资金127.5亿元。比如,印江县创新开发性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以印江县兴鑫投资有限公司为一级融资管理平台,印江县惠民担保有限公司为二级融资担保平台,县茶业局、畜牧局、食用菌产业办为二级融资管理平台,各乡镇和村按产业成立的贷款信用协会为三级公示平台(即“一会”)的“四台一会”模式,实现对开发性贷款的管理、担保和公示。

(三)以完善机制为保障,推进农民变股东。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在全市选取16个试点乡镇、17个试点村,围绕“一年见雏形、两年见成效、三年成体系”思路,积极探新路、摸经验、扩成果,为农村改革提供借鉴。截至目前,积极探索了玉屏温氏“企业+村集体经济+贫困农户”生猪代养户模式,打造出思南县青杠坝村整村综合改革、渔溪沟村资金变股金发展模式,德江县荒山绿化建园区助推精准扶贫模式和万山区九丰山地高效农业综合体“1+n”模式、中华山村“622”贫困农户入股分红模式等一系列改革样板。二是明确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把抓“三变”改革试点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招,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破解“城乡差距大、农村三资闲置多、资产利用率低、农村空心化率高,农村机制不活,农民致富不快”等突出问题。三是明确试点内容。市县改革试点方案均明确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试点具体工作内容,确保改革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四是明确试点工作步骤。按照“抓好资源资产股份量化、开展出资财产公示、确定入股合作对象、建立股份合作关系、签订履行合同合约、及时进行信息公开”六个步骤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通过“三变”,全市种养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加。截止8月底,全市流转土地184.91万亩,参与流转土地的农户47.55万户,共实现土地流转收入6.05亿元,实现打工收入18.91万元;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5家、总数达到73家,同比增长34.25%;新增市级家庭农场290家、总数达到640家,同比增长82.86%;增新农民合作社1695个,总数达到6270个,同比增长27.03%;新增猪牛羊代养户700余户,总数达到1400余户,增长55.6%。从养殖业来看,玉屏温氏的231模式得到复制和推广,全年共发展猪牛羊代养户1400余户,同比增长55.6%,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231模式即:农户投资20万元,每批饲养300头猪(年饲养2批,出栏600头),年收入10万元。231模式实现了代养户的市场零风险,成为了股份制的有效平台。从种植业看,全市茶叶基地面积已突破180万亩,拥有“梵净山茶”、“石阡苔茶”两大驰名商标,“梵净山茶”在全国100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排名第41位、品牌价值达13.57亿元。茶叶年产量达8.21万吨,年产值达81.14亿元,有各类茶叶加工企业526家,专业合作社381家,带动33万人从事茶产业,茶农户均增收1.42万元、人均增收3550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试点乡镇存在着对农村“三变”改革方向不明、步骤不解、举措不清等现象。没有认真研读三变改革相关政策文件,对政策的把握不准确,不清楚“变”什么,怎么“变”;个别地方对“三变”改革认识不够,改革氛围不浓,工作推进较慢。

一是加快推进基础性工作。按照“定时间表、定工作量、定路线图、定责任人”的要求,认真做好“三变”改革基本情况统计调查、农村产权确权登记、村集体“三资”清理核查和登记、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及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建设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改革工作台帐,切实把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加大改革培训力度。加强对基层尤其是试点乡镇(村)党政领导、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等重点人员的培训,形成“三变”改革一线核心力量,引导农民知晓“三变”、参与“三变”、受益“三变”。不断推出可借鉴、可推广的成熟典型,及时总结宣传各行各业的成功案例,提供更多改革样板,推动“三变”改革由“盆景”向“风景”转变。

三是拓展“三变”改革深度。在深入推进“三变”改革试点的同时,强化调研,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力争2017年全市“三变”改革全面推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工作落实机制、业务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构建保障有力、管理规范、考核科学、督查有方的体制机制,确保“三变”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自富民县2018年11月22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议之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在强化领导、宣传发动、规范程序上发力,稳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就我们的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xx镇截止目前完成清产核资的村6个,组46个,完成成员身份界定的村6个,组46个。

二、主要做法(一)成立机构,精心组织2018年11月29日,xx镇召开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暨业务培训会。制定下发了《xx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富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时调整领导组织,建立了双组长负责制。成立了《xx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添置了办公设备,抽调了3名成员充实镇产改办公室,明确了时间节点,细化了改革任务,制定了操作流程,并指导各村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产改方案。

1(三)宣传引导,营造氛围xx镇坚持培训先行,开展集中培训2期,直接培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委会副主任、村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村会计共计712人次,以会议、研讨、座谈等形式,组织学精吃透改革的目的和操作程序,并通过党员联系户和村民代表联系户的形式带头宣讲渗透,充分统一思想、打消顾虑。此外喷印固定标语41条,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宣传资料等1300余份,产改公告52份,资料汇编18份,云岭先锋手机短信1条,电子标语2条。从而营造了浓厚的改革氛围,切实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

(四)坚持原则,突出重点1、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工作在清产核资方面,对村集体所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一是发布清产核资公告,组建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对各类资产,摸清底数、明确权属;二是“一表决”“一审核”(即召开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清产核资方案、召开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会议清产核资结果评议审核),使全体村民参与其中,确保核查结果公开公正;三是结果上报完成系统录入工作。xx镇清理结果情况,有经营性资产的村1个,组8个。全镇资产总计账面数为9876659.85元,核实数100407597元(其中:货币资金账面数5686385.05元,核实数5686385.05元;固定资产账面数合计4190274.8元,核实数94721211.95元);资源性资产集体土地总计123236.09亩(其中农用地120699.59亩,建设用地2536.52亩);共计盘盈90530937.2元,盘盈为固定资产增加。四是不规范合同清理。5月30日,邀请xx镇法律顾问到xx镇开展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行动。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对期限长、租金低等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将各类经济合同、争议解决办法等基本情况审核登记,建立台账,清理合同71件,涉及金额372250.9元。

2、多举措开展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工作在成员身份认定方面,遵循“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原则,按照“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村规民约相参照、以民主决策来兜底”的办法,统筹考虑户籍关系。一是全面培训指导。xx镇采取集中培训与逐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的界定标准、成员身份确认、界定程序等环节进行详细的解读,确保各村干部及工作人员切实弄懂吃透身份界定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和政策,明白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镇产改办实行全程指导;二是拟订方案推进。以会计核算账户为单位,落实“一村一策”。结合各自实际,摸底调查形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方案(草案),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程,对方案进行讨论修改修,表决形成工作方案,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好村民的合法利益。三是拉网摸排登记。组织各村以户口簿为基础,安排工作组逐户进行成员摸排登记,尤其针对因务工经商、就学参军、投靠子女、婚姻嫁娶等户籍迁出的原住人员开展重点摸排,并统一采集表格样式,做到3不漏登、错登,确保资料完整无误,为完成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确认公示。召开户主大会确认签字,并进行公示。

(六)打造亮点,示范引领一是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站位,看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围绕xx集镇四位一体建设,着力打造xx村委会摩所营村、xx村二社、xx村三社示范带改革,做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二是私开乱挖,专项整治。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摩所营村侵占集体林地占为已有行为集中整治,多措并举收回林地:政府主导,统筹推进。由镇武装部长牵头,镇林业站、村“三委”、村组干部组成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流程;摸清底数,分步实施。对“私开乱挖”的林地逐块实量面积,确定坐标,实地对承包林地进行测量,四至界线后,登记造册,涉及24宗,面积102亩;公开透明,严格程序。通过召开各种会议10余次,入户宣传30余次,发放粘贴宣传材料100余份等方式让群众了解清理的内容、程序、4方式,按程序由当事人与村集体签订《林地承包合同》和《不再扩大“私开乱挖”林地承诺书》,最后向村集体缴纳承包款,完成林地清理整治。

三、

主要成效1、明晰了产权,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以后,明确了集体资产的产权主体,使农民明白了自己所拥有的资产、资源份额。这有利于加强集体资产运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利于保障股东的合法权益。

2、促进了农村的稳定,进行成员身份确认工作以后,明确了个人在集体资产中的“份额”,避免了集体资产被侵占、遭流失的现象,使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作人员少,业务不熟练,力量配备不足,工作成效低;二是档案材料不规范、不及时;三是工作摆布不好,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目前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较多,工作开展起来捉襟见肘,力量显得不足。围绕问题及下一阶段工作,做如下工作安排:1、组建业务指导工作队。到业务力量薄弱村组指导工作,帮助整理档案,要切实把产改档案管理摆上位,业务工作进展到哪里,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就服务到哪里,跟踪到哪里。要求各村责成专人,统一管理各村的产改档案资料,从严规范,切实提高档案资料收集归整的真实性、及时性,保证档案资料质量。

2、工作转段落实。前期已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及成员身5份认定工作,下一步将做好股权量化和组建集体经济组织,以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为抓手,倒计时挂图作战,实行周通报制度,会同镇目督办对工作进展迟缓,长时间没有起色的村实促,列入重点督办对象,启动督办程序,跟踪问效。确保9月底完成股权量化和组建集体经济组织,到10月底完成回头看。

xx镇农经管理站2019年8月16日。

循环经济试点

一、基本市情##地处河南省西部,1981年建市,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总人口16.09万,现辖两个镇、五个街道办事处。2004年综合经济实力居河南省第7位,是河南省经济扩权县市、对外开放重点市、信息化建设试点市和“郑洛工业走廊”重点发展城市,先后被评为第二届、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100个县市。今年元至七月份,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9.9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6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58元。

二、总体发展思路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确立了“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大战略,建设三大基地,突出四个重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发展目标上,我们根据经济规律,提出了“建设经济强市,力争2010年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具体把握是十年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翻三番:2003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到2006年实现第二个翻一番,经济总量达到50亿;到2010年实现第三个翻一番,经济总量达到100亿。在发展战略上,根据煤炭资源型城市特点,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高达76.7%,各类生产力要素相对缺乏的实际,确立了工业富市、开放带动两大战略。在发展方向上,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引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将煤、电、气、化、药五大产业整合为能源、煤化工、铬盐三大主导产业,构建三大体系、六个产业链。在发展重点上,确立了项目建设、城市现代化、民营经济、特色农业四条主线。在工作基调上,始终坚持“低调务实、不事张扬,潜心谋事、务求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求全市干部群众要着眼未来,树立干大事、创大业的观念,尊重实际,尊重科学,严格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从而为全市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率可提高20个百分点。此外,为从根本上解决铬渣污染问题,引进了全国最大的铬盐企业——蓝星集团,对振兴化工进行资产重组,借助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原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并与武汉凯迪集团合作,利用旋风炉高温解毒封固技术,投资13亿元新上了铬渣治理综合利用电厂,年可处理铬渣7万吨,是河南省最大的铬渣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四是初步形成了循环型城市基本框架。建成了鸿庆公园、生态公园,开工建设了银杏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3%;实现了城市集中供热、供气,集中供热率达40%,供气率达42%;开工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废旧商品交易市场,设立了40个废旧电池回收点,即将开工建设垃圾处理厂。建成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和无公害蔬菜基地,荒山绿化率达90%,农村居民沼气使用率达20%,农村清洁能源供应与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四、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更新理念抓决策。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日益繁重的发展压力,如何依托资源又超越资源,培植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如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档次?如何在加快发展中破解环境保护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思索的重点。2002年,中科院在我市成功建设了属国家“863”计划的万吨重铬酸钾生产线,运用生态化工理念,采用清洁生产新工艺,实现了废渣、废气、废水零排放。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并引发我们对以前工作和今后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深入的思考。经过认真调查和科学论证,2003年12月,我们在市委六届三次全会上,正式把循环经济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并积极付诸实施。成立了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实施方案》和《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建设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同时,将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纳入年度重点目标管理,明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今年我们将循环经济重点建设任务细化为89项工作,并分解到34个单位和部门,其中的28项重点工程由四大班子成员分包实施,在全市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缜密论证抓规划。发展循环经济,规划是龙头。2004年,我们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金鉴明,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国杰为顾问,委托中科院、清华大学12名专家,历时6个月,编制完成了《##市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按照规划,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个转变,构建三个核心体系,形成六大产业链条。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努力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以“煤—电—铬”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县域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框架和推进机制,主要产业单位产品产值的工业用水量、能耗、污染产生量等指标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实施两个转型,一是促进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逐步从粗放式资源依赖型模式过渡到资源效益型模式;二是循环经济的制度转型,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和协作,制定绿色产业政策,培育循环经济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构建三个核心体系,即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生态农业体系和循环型生态城市体系。形成六大产业链条,就是按照清洁化、规模化、特色化的要求,形成能源、煤化工、铬盐、新型建材、生态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六大产业循环链。2004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复了我市的规划,认为规划指导思想先进,技术路线可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全国资源依赖型城市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三)突出重点抓实施。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层层推进。我们以产业生态化为核心,围绕建设循环型企业、循环型产业、循环型社会三个层面,确定了推进清洁生产工艺建设循环型示范企业、城市垃圾处理、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煤矿矿井疏干水开发再利用、粉煤灰制造新型墙体材料、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土地复垦、大气环境整治、农业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宏观生态环境建设等10项重点工程。其中在建设循环型示范企业方面,着力引导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车间、工艺流程之间的产品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同时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产品生态设计,力争用3—5年时间,创建一批国家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目前,已初步选定8家企业,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培训。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投资9350万元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万吨,处理率占全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70%,中水可全部回用。其他工程也都在积极实施之中。

(四)健全政策抓配套。推进循环经济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政策作为支撑和保障。我们着重从产业、财税、土地、服务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产业政策方面,对照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政策,列出了产业发展明细目录,对鼓励类项目优先发展,对限制类项目不予支持,对禁止类项目一律不予引进、不予审批、不准建设。在财税政策方面,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国家鼓励的项目,由财税部门对照有关规定制定细则,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在土地政策方面,对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政策规定优先保证土地供应,该减免的费用一律减免,同时实施土地复垦工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服务政策方面,对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牵头全程服务,要求有关部门跟踪服务,努力打造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

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工作汇报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经济开发区按照省市政府的安排和部署,扎实工作,开拓创新,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联合、新产品开发和特色产业培育等活动,使开发区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1、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为了有效地提高开发区的层次和发展潜力,在开发区的总体规划中规划出6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占开发区总规划面积的三分之一。该区以生物制药、中成药和鹿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目前已引进一心制药、修正药业、卫尔赛药业、海思生物药业、长双鹿业等科技企业,现该园区建设已见雏形,为开发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搞好企业的关键环节,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对重点企业都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目前开发区已建立企业技术中心11户,占驻区企业总户数的二分之一。如一心制药的药品研发中心、修正药业的保健系列产品研发中心,长双鹿业的鹿系列产品研发中心、电瓶汽车的节能产品研发中心和兄弟木业的木门系列产品研发中心等。这些中心的建立有效地拉动了企业技术进步,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一、二类中药注射剂10余个品种,目前大部分品种已投放市场。再如长双鹿业与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部联合,几年来已研发出梅花鹿基因营养液,不得了鹿血酒、鹿胎素、鹿茸胶囊、鹿骨胶口服液等梅花鹿深加工产品30余个,现全部投放市场,并倍受欢迎。通过产学研联合,大大激发了企业的活力。

4、积极开发新产品。

新产品研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没有新产品的研发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就没有企业的明天。所以驻区企业新产品研发上都投入了一定物力和财力,来保证新产品开发。20xx年开发区新开发区产品有20余个,投入研发资金达3500多万元。如被确定为“863”计划的已研发出的高能量蓄电池产品,他可以取代汽车的发动机,利用220v电源充电一次用时90分钟,并且保证汽车时速达到每小时120公里,行程达400公里,他不但节省了汽油,而且无污染环保,费用只是现在汽车费用七分之一。所以说这种能源的诞生,不但是能源业的一次革命,而且是汽车业的一次革命。再如兄弟木业研发出的木门产品,被确定为省名牌产品等。

5、积极培育特色产业。

做大做强**鹿产业。**是中国梅花鹿之乡,为充分发挥**鹿资源优势,以科研为依托,以养殖为基础,以加工为核心,以商贸物流为纽带,突出产业特色,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实施鹿产业化工程,建立健全高附加值的鹿副产品加工体系,培育自己的特色产业。目前开发区已引进修正药业和长双鹿业两个上亿元的鹿产品深加工项目,总投资达4.6亿元,现两个企业均已开工建设,计划20xx年均能投产,其产品以鹿副产品深加工为主,主要功能为滋补、养颜和健身等。相信这两个企业的投产,一定能够有力地拉动**鹿产业的发展,一改过去小作坊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技术含量,打造精品梅花鹿产业。

回顾全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技术创新基础薄弱,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技术创新人才匮乏、需要引进和充实;三是技术创新投入有限,受资金制约较多。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工作汇报

考试标准不降低,违规违法考试发证一律从严追责。

核心阅读。

以后学车,可以不用去驾校了;考驾照,可以自主预约考试了。根据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出台的驾考制度改革意见,将试点小型汽车自学直考、推行自主约考。自学直考的考试标准不降低,考试要求不放松,凡是违规违法考试发证的,一律从严追责;凡是发生死亡交通事故的,一律倒查考试发证责任。

试点自学直考、推行自主约考、全面放开驾驶证的异地申领和审验……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根据部署,20上半年,将启动重大事项改革试点,,总结试点经验,深入推进。到,完成改革重点工作任务。日前,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驾驶培训考试中存在不规范、不廉洁。

问:为什么要进行驾考改革?请介绍一下改革的总体思路?

答:这次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主要有三个考虑:一是主动适应形势发展。截至今年11月底,驾驶人已达3.2亿,每年考领驾驶证3000多万人,预计驾驶人将达到4.7亿,持续增长的群众需求给驾驶培训考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积极顺应群众呼声。有的群众反映学车难、约考难,有的希望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还有的呼吁提升驾驶人安全意识、法治意识。改革必须与群众要求精准对接,回应群众关切。

三是着力加强规范管理。目前,驾驶培训考试中仍然存在不规范、不廉洁的问题,个别地方驾校、车管所还发生违法腐败问题。改革必须健全机制、堵塞漏洞,切断“利益链”、打破“潜规则”。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坚持安全第一、便民利民、开放竞争、公正廉洁的原则,围绕促进驾培市场开放竞争、驾驶考试公平公正、服务管理便捷高效,全面提升培训考试工作服务管理水平。

考试标准不降,考试要求不松。

问:《意见》第一次提出“试点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为什么这样规定?

答:这是为了提供一个自主学驾的通道,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也可以倒逼驾校提高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鉴于学习驾驶是在开放道路上进行,我国道路环境复杂,混合交通明显,交通参与者素质参差不齐,《意见》还制定了相关管理措施。

一是试点先行,即先期选择一些交通环境较好、管理水平高的地市开展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后,再逐步推行。

二是限定条件,即限定训练车辆,自学直考车型仅限于小型汽车,车辆必须加装辅助制动等安全装置;限定随车指导人员,必须具备一定年限的安全守法驾驶经历;限定训练路线和时段,避开学校周边道路、高速公路等道路,避开交通高峰等时段。

三是依法管理。公安部将会同交通运输部、保监会制订相关配套管理制度,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上路练车要取得学习驾驶证明,粘贴放置学车专用标识。练车过程中发生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学车人员、指导人员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需要提示的是,自学直考的考试标准不降低,考试要求不放松。学车人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驾方式,遵守自学相关规定,保证学习安全和学习质量。

驾校不再一次性预收全部培训费用。

问:这次改革还创新了驾校培训模式,便利了群众学车,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一是学员可以自主选择驾校,同时试点开展分科目、跨驾校培训。二是学员可以自主选择培训时间、教练员,驾校应公开教练员培训质量、学员评价、培训价格等信息,方便学员自主选择。三是学员可以自主选择缴费方式。改变一次性预收全部培训费用的模式,实行按学时收费、先学车后付费。四是完善驾驶培训投诉处理制度,建立以学员为主的教学服务质量监督评价体系。

《意见》还对放宽搞活驾培市场提出了新措施,如规定凡是符合驾校许可条件的申请者,都必须予以许可;驾校自主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明码标价。

这次改革后,驾驶培训的市场化程度更高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加强市场监管,通过定期检查、建立驾校信用档案等举措,评估驾校的培训质量、服务水平,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自主约考有利于挤压权力寻租空间。

问:《意见》提出实行学员自主预约考试,对比之前驾校包办报考的做法,有哪些变化?

答:这项改革改变了驾校包办报考的做法,减少中间环节,由学员通过互联网、电话、窗口等方式自主约考,有利于保障学员知情权、选择权,有利于规范报考约考工作,有利于挤压权力寻租空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自主,即由学员自己决定什么时间、何种方式预约考试,什么时间、到哪个考点参加考试。

二是便捷,即通过考试预约服务平台,学员可以网上报名、约考和缴费。

三是公平,即考试预约实行计算机系统自动排序,严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排队、受理和安排考试。

四是透明,即在互联网上公开考试计划、预约结果、考试情况,实现全过程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为遏制考试中的腐败问题,《意见》还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责任追究举措。

《意见》要求,凡是违规违法考试发证的,一律从严追责;凡是发生死亡交通事故的,一律倒查考试发证责任;凡是与驾校、考场勾结考试舞弊的,一律从严惩处。

专家说。

打破驾校垄断倒逼培训质量。

“自学,在国外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驾驶培训的一种主要形式。所以它既是一项新的改革举措,也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道路交通运输协会驾驶员工作委员会主任范立说,自学模式是对当前驾校培训的一种辅助和补充,有利于打破驾校培训的市场垄断,也有利于倒逼驾校培训质量的提升。

自学之后,质量如何保证?“自学不充分,质量不过关,都会对道路交通秩序造成威胁。出于安全的考虑,《意见》对自学车辆、随车人员、学车路线和时间作出了严格限制。有了这些限制,自学的人数未必会井喷。”范立说。

范立表示,考试是对学习质量的重要检测,考试不通过,质量自然是不过关,群众也就拿不到驾照、开不了车。特别是《意见》对考试制度作出了严密的设计,比如凡是发生死亡交通事故的,一律倒查考试发证责任,甚至可追究考试员的刑事责任。如果说自学是“宽进”、是便民的话,那么这种考试制度就是“严出”,是对培训质量、道路安全的保障。

“是否自学,关键在于群众的自主选择。”范立补充说,“一些人即便会开车、具备随车人员的条件,但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仍然不会亲自教自己的家人朋友,还是会选择驾校培训。”

驾校说。

优势在安全吃饭靠规范。

“试点自学直考,目前仅仅限定在小型非经营性汽车。实际上,这部分的人员数量仅占驾驶培训总量的很少比例。”东方时尚驾校校长闫文辉表示,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阶段,群众对驾驶培训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自学不会对驾校经营形成冲击。

“《意见》推出了自学直考的便民举措,同时出于安全的考虑,也作了一定的限制。‘安全’恰恰是驾校培训的优势所在。”闫文辉说,群众自学,接受非职业性的驾驶培训,也许这些人学会了驾驶技能,但是缺少安全意识。反倒是驾校能将先进的驾驶理念和安全守法意识贯穿到整个系统、全面的教学中。“现在学校教育里也没有一个课程,专门用来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反倒是在驾校里,有这样一次学习机会。把握住这个机会,既有利于道路交通安全,也有利于自身生命财产安全。”

在闫文辉看来,《意见》的出台,是对驾校经营发展的一次促动,使驾校培训更规范了。“比如,以往有些驾校也有计时培训,但实际效果是为了尽快考试拿本,时间是凑够的,不是学够的。如今意见对市场监管、退出机制作出了严密的制度设计,这就让驾校培训更规范了。”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让我们对各位领导莅临第一秘书网视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多年来给予第一秘书网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一秘书网县是刘备做过县令的地方,自秦朝置县,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全县辖镇乡个街道办事处和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万亩,人口万,是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著名作家邓友梅的家乡。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幸福第一秘书网为目标,全力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县,科学务实,积极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同口径增长。其中,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主体四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整体经济运行质量越来越好。今年月份,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目前,全县有县级公立医院处,分别是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民营医院处;乡镇卫生院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处;一体化村卫生室处;在职县、乡医务人员人,开设床位余张。自年被确定为全省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始终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放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改善民生的高度来认识,不断强化措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健全完善了三项机制:一是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的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对试点方案、政府补偿和价格调整方案进行专题研究,调度改革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完成时限,形成了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监督管理机制。成立了由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代表县政府对公立医院的院长聘任、发展规划审定、基本建设投资、大型设备购置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对公立医院国有资产、运行机制等进行全方位监管。三是绩效考核机制。研究出台了《第一秘书网县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评价核心,把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护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作为主要量化考核指标,每季度进行汇总考核。同时,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将补助资金总额的作为常规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月拨付;作为绩效补助资金,待每季度考核后,按照考核结果于下季度初拨付。

二、抓牢关键环节,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坚持全路径考虑,把握关键环节,强化制度设计,确保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实效。具体讲,就是“一破、二提、三改变”。

“一破”即破除以药养医。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措施:一是自年月日起,我县家公立医院所有药品实行了零差价销售,并通过电子屏、宣传栏进行了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家公立医院全部实现了基本药物和常用药品的省级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销售额占到了全部药品的以上;三是实行了以“抗菌药物销售、医师应用抗生素、药品销售总额、科室收入药占比”为内容的“四公开”制度,避免了医务人员收入同药品销售额相挂钩,从源头上杜绝了“开大方、开贵药”的问题。

“二提”,即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提高政府财政投入,推进补偿机制改革。年,我县公立医院实际加成为,取消药品加成减少收入万元。一是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加成后,为弥补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同时进一步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增强服务的积极性,我们按照省里规定,对门诊及住院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五项进行了适当调整,总计调整金额万元。其中,门诊诊疗费提高部分全部由医保、新农合承担,住院诊疗费、手术费及护理费由医保、新农合按照比例报销,确保了改革后患者的医疗费用不增加。二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主要在三个方面加大了投入。一是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提高服务价格后剩余的万元全部由财政承担,并纳入年度预算,用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常规补助和绩效考核补助,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医院基本建设及设备更新、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等个方面。截至目前,已拨付三处公立医院改革经费万元;二是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万元用于县中医院的整体迁建项目;三是将公立医院历史形成的亿元长期债务进行打包锁定,由县财政逐年偿还。

“三改变”,即一是改变患者付费方式,由过去“先付费后诊疗”改为“先诊疗后付费”。我县在全市率先启动这一政策,患者只须交纳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农合卡,无需住院押金即可先行住院治疗,出院时只承担个人自付金额即可。截至目前,三处县级医院共有万名患者享受到了这一惠民措施,至今无逃费现象发生。同时,我们还探索实行了新农合门诊及住院总额预付制度,即每年年初新农合管理机构向医院预拨上年度新农合报销总额的周转金,一季度一结算,年终按考核结果决算。共按照核定的总额标准向家县级公立医院预拨了万元的周转资金。年,为确保医院正常运转,减轻医保报销垫付资金的压力,我们进一步调高了预拨周转金的比例,提高到。二是改变新农合支付方式,变“按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的积极性。

三、

注重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公立医院活力。

一是在医德医风建设方面,相继出台了《第一秘书网县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工作方案》、《第一秘书网县纠正医药购销和办医行医中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暨廉洁风险防控“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提高了患者和社会满意度。去年月份,县卫生局联合科协共同组织开展了“第一秘书网县首届十大名医评选活动”,评选出十名同志为我县十大名医。今年,我们又组织开展了“最美医务工作者”评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展示了我县广大医务工作者精湛的医术,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医务人员、尊重医务劳动的良好风气;二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全县计划投资万元,在完成县医院信息中心软、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确保年底前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建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管理系统,加快医疗资源的融合,实现城乡一体、互联互通。为下一步推行居民“健康卡”一卡通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按照县级公立医院重新核定的机构编制人,全面推行人员聘用、竞争上岗制度,县人民医院对名中层干部实行了岗位竞聘,提高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事业单位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等文件,确定了人才梯队建设规划,对符合引进条件和需求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经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实行直接考核聘用,畅通医院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渠道,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另外,我们还大力实施对口帮扶,向上我们和市人民医院结成对口帮扶关系,向下由县级医院派出名主治医师对处乡镇卫生院、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定点帮扶,逐步形成了长效化的帮扶机制,有效引导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让更多群众能够在基层看上病、看好病。县人民医院还承担着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养任务,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四是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万元,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与济宁医学院联合建立研究生教育培训基地,每年选派名学科业务骨干重点培养。同时,通过聘请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柳景华任县人民医院名誉院长,邀请北京安贞医院、省齐鲁医院专家到县级医院坐诊人次,教学查房人次,手术人次,专题讲座次,重点开展了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和三支病变等复杂疑难病症的诊疗指导。医院全年共开展新技术项,创新成果明显,多项技术位居全市同级医院领先水平,重症医学、血液透析成为全市特色专科品牌。

四、开创“多赢”局面,各项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一年多来,开创了“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多赢局面,主要体现在“四个明显”上:

一是医疗机构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随着改革的深入实施,逐步完成了管理体制、人事分配机制等多项改革,医疗机构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今年月日,县人民医院成功加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集团)”,县中医院与省中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精神面貌、医疗质量、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广大医务人员工作热情明显高涨。通过建立长效补偿机制、强化绩效考核等一系列举措,确保了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呈逐步增长趋势,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年,三处试点县级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同比分别增长和。三是群众医药费用明显降低。通过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有效控制了药价虚高和滥用药物现象,药品价格明显下降,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截至目前,家试点县级公立医院药品价格较改革前降幅达,药占比下降了。四是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改革的实施,赢得了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认可和拥护。患者满意度保持在以上,较改革前提高了个百分点。

各位领导,尽管我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挑战也逐步增大。一是财政投入压力逐年增加。我县作为全省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财力较为紧张。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长期足额补助医院政策性减收尚有困难。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试点县市的资金投入。二是医院人才队伍匮乏,重点专科发展滞后。第一秘书网县三家公立医院目前主要存在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形成了人才断层。建议加强人才政策倾斜,加大人才的支持和帮扶力度。

下一步,我们将以姚司长和各位领导视察调研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各项改革。在此,我们也恳请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推动第一秘书网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乡镇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凡是重大改革都要进行试点。党中央作出在北京、山西、浙江三省市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审慎稳妥的科学态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试点就是要把问题和解决办法试出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在全国推开探索积累经验。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都已经明确,关键就在施工,党委负主责、纪委是专责。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党委、纪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担当起政治责任,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制定详细改革方案,选好配强监委领导班子,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现。千难万难,一把手重视就不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党委书记站到改革第一线,亲自挂帅、亲力亲为,对机构设立、职能调整和人员配置等难点问题重点研究、认真解决。着力抓好试点工作组织实施和任务落实,牢牢抓住转隶这个关键环节,将检察机关反贪、反渎等部门人员整体划转,保证人员先到位,把活儿揽起来,再统筹机构设置、人员安排,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摩擦和阻力。

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从试点进展情况看,三省市先从省一级开始,再逐步推开到市、县,确保在中央确定的时间框架内稳步推进。改革总有一个过渡期,必须把握好动态平衡,拿捏好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按照“老事老办法、新事新办法”的原则,转隶前已经在办的案子,谁批准谁负责办结;转隶后的新案件按照新的领导关系审批。监委对检察机关移交过来的案件线索登记造册、分类处置,确保齐全完整。做好新组建的监察机关干部的思想工作,开展政治和工作培训,保证了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推进机构、职能、人员全面融合和工作流程磨合,把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好传统、好作风融合在一起、传承下去。试点地区抓住改革良机,探索实行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部门与执纪审查部门分设,形成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

党中央已经作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定,各省区市党委、纪委要未雨绸缪,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制定工作方案和组织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要吃透中央精神、领会改革意图,密切关注试点地区改革进展,结合实际、提前谋划,把重点难点找准,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想透,把准备工作和基础工作做在前头。监察委员会是全新的国家机关,改革过程中党委要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反腐败机构的职能作用,确保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监察委员会要严格依法履职,做好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衔接,探索形成监督、调查、处置的运行机制,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回应人民群众期盼。

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成立国家、省级、市级、县级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就是组织创新;制定国家监察法,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就是制度创新。监察委员会实质上就是反腐败工作机构,国家监察法就是反腐败国家立法,这必将有力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根本保证。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归其根本在于党中央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意志品质顽强、领导坚强有力。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要通过整合行政监察、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成立各级监察委员会,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根本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涉及政治权力、政治关系的重大调整,是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国家监督制度的顶层设计,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国家监察是对公权力最直接的监督,监察全覆盖和监督的严肃性实效性,直接关乎党的执政能力和治国理政科学化水平。监察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行政监察覆盖范围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纪律与法律衔接不畅等问题,实现国家监察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将有效提升运用法律治理国家的能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制定国家监察法,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必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按照党中央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积极稳妥推进各项工作,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道路,彰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根本目的在加强党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华文化是责任文化,“政府”历来是广义的,承担着无限责任。在广大人民群众眼里,不管大门口挂的牌子是白底黑字还是白底红字,都是党的机关、都是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只有党政分工,没有党政分开。对重大原则问题,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决不能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无论人大、政协,还是“一府两院”,都要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党统一领导下的所有行使国家公权力的机关,都属于广义政府范畴。创设从国家到县一级的监察委员会,代表党和政府行使监察权,就是要实现由监督“狭义政府”到监督“广义政府”的转变,管住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反腐败斗争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始终讲政治顾大局。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只有党才能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准确判断和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作出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大决策。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原则。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决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规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党委负主体责任,这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检验监察体制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就要看党委是否担当起了主体责任,牢牢把握领导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充分发挥监察委员会的作用,保证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肌体健康。

十八大以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是坚持问题导向,监察体制改革同样如此。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的职能是历史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自侦、自捕、自审、自诉的工作模式与其定位不符,不但缺乏有效制约制衡,而且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行政监察机关职能交叉重叠,既造成大量重复劳动、增加了反腐败成本,又带来纪法脱节、信息不畅等问题,以至于出现党员判刑未作党纪处理、带着党籍蹲监狱的咄咄怪事,削弱了反腐败斗争的政治和社会效果。要把纪检监察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整合分散的反腐败工作力量,实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对党中央或地方党委全面负责,把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具体地体现出来,拓展已经取得的实践和制度成果,使已经形成的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巩固发展。

完善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

我们党全面执政、长期执政,制度优势已经充分显现,但也面临风险和挑战,最严峻的挑战就是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完善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党和国家的治理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规治党,靠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二是依法治国,依据宪法法律法规治国理政。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是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是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对于拥有8900万党员的大党来说,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外部监督是必要的,但是根本要靠强化自我监督,以党内监督带动和促进其他监督。党内监督全覆盖,必然要求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健全完善权力监督制约体系。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是确立中国特色监察体系的创制之举。我国自秦朝始就建立御史制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独立于行政权的监察体系,这与西方“三权分立”模式下监察隶属于立法机构或行政机构完全不同,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制度传统。历史文化传统决定道路选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确立的监察制度体现着中华历史文化,是对中国监察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权力制约体制的新探索。监察机关既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司法机关,而是代表党和国家行使监督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要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从实际出发,实现监察工作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走出一条适合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道路。

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是一体两面,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我国,80%的公务员、95%以上的领导干部都是共产党员,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既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又具有高度互补性。一方面强化党内监督,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纪律管住党员干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一方面构建国家监察体系,党内监督达不到的地方,或者对不适用执行党的纪律的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察,真正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辩证统一,本质上都属于党和国家的内部监督范畴,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外部监督。要把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与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有效机制,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主张,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实践者,依法治国既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法律,又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确保所有党组织、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要防止落入“法律陷阱”、“民主陷阱”,决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一讲法治就绝口不提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决不能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我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我们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最大制度优势。在推进法治建设上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确保党的意志体现在法治建设中,使法治建设服从服务于党、国家和人民的最高政治利益。

国家监察法实质就是反腐败国家立法,为监察机关依法履职提供法治依据。监察委员会是由国家权力机关设立的监督机关,与公安、检察机关等执法和司法机关性质完全不同。反腐败针对的职务犯罪区别于一般刑事犯罪,国家监察法也区别于刑事诉讼法;监察机关行使的调查权不同于刑事侦查权,不能简单套用司法机关的强制措施。监察机关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适用国家监察法,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适用刑事诉讼法。要通过制定国家监察法,明确监察机关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把目前正在实际运用的调查手段写入法律,赋予必要的调查权限,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留置是调查手段,要将其在国家监察法中确立,形成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解决长期困扰的法治难题,彰显出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和自信。

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相统一,用“政务处分”替代“政纪处分”。“政纪”是历史形成的,我们党早在陕甘宁边区就开始使用这一概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所有“政纪”均已成为国家立法,由《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以规定。在全面依法治国条件下,党纪与法律之间没有中间地带。监察机关依据相关法律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作出政务处分决定,这将进一步推动依法执政,实现纪法分开和纪法衔接。

调查决策要严。

赋予反腐败机构充分的调查手段是国际通行做法。腐败行为危害巨大,腐败分子警觉性高,作案手段隐蔽复杂,涉案人员利益捆绑、关系密切,串供翻供、对抗调查行为屡见不鲜,反腐败调查取证难度大、风险高。从各国做法尤其是发达国家经验看,一个共同规律就是在腐败犯罪情报获取、案件调查、追逃追赃等方面,除了一般的询问、查询等措施,法律还赋予反腐败机构一些特殊手段。有的可以跟踪、监听、监控,有的允许卧底侦查、钓鱼执法,甚至配备武器,还有的规定可以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保证惩治腐败的有效性和威慑力。

我国对监察机构的反腐败权限和手段有着严格的限制。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的12项调查措施,都是实践中正在实际使用、比较成熟的做法,没有增加新的权限。一方面,是将现行行政监察法规定的查询、复制、冻结、扣留、封存等手段,细化完善为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鉴定等。另一方面,将纪检监察实践中已经运用的谈话、询问等措施确定为法定权限。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审批程序和使用期限都有严格的限制,这就倒逼监察机关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前期核查工作不到位不充分就不能立案。

在全面依法治国条件下,反腐败工作各环节必须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制衡。监察委员会不是司法机关,不自行搞一套侦查体系。对需要采取技术调查、限制出境等措施的,依然沿用现行做法,经过严格审批后交有关机关执行,监察机关与之不重复、不替代。腐败案件的调查由监察机关负责,查明涉嫌职务犯罪的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对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检察机关经审查后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可以退回进行补充调查。这就在制度上形成了监察委员会调查、检察院起诉、法院审判的工作机制。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其内部机构设置也相互制约。问题线索由相关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动态更新、全程监控。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部门分设,“前台”和“后台”分离。执纪监督部门负责所联系地区和部门的日常监督,不负责具体案件查办;执纪审查部门负责对违纪违法行为立案审查,一次一授权,不固定联系某一地区或者部门。案件审理部门负责审核把关,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退回审查部门补充证据或重新调查。对办案过程开展“一案双查”,既复查案件本身情况,也查明案件调查人员依纪依法履职情况。这样,就能形成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强化制约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为深入做好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确定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体改发„2015‟6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深化医改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切实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落实和深化2014年启动的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举措的基础上,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着力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监管效能,提升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和医疗服务的主体作用,为国家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累经验。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初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就医秩序得到改善;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卫生总费用增幅与本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相协调;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群众满意度和对改革的获得感明显提升。

(二)具体指标。

2015年年底前,完善市、县两级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辖区内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8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平台对接;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分级诊疗体系基本建立,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提高到20%以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并逐步覆盖所有医疗服务;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公立医院出院病例数的30%,患者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到2017年6月底,提前完成国家卫生计生委下达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任务,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明显控制,提前实现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至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中(不含药品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费用降到20元以下;群众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总体降至30%以下。

三、主要举措。

1.明确政府办医和监管职责。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明确市、县两级政府分别为市级和县级公立医院的出资人,由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资格。卫生计生主管部门不介入公立医院的内部运行管理,通过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综合目标的制定和监督指导以及行风效能监督等方式强化监管。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对公立医院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为公立医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维护群众利益提供保障条件。

2.落实公立医院自主权。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明确公立医院在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等方面享有完全自主权。督促公立医院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实施、大额资金使用须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执行;落实公立医院院务公开,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监督职能,强化民主管理。取消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健全院长选拔任用制度,突出专业化管理能力,推进职业化建设,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和问责制。实行集团化管理的公立医院以及医疗联合体等可在成员医院层面成立管理委员会。

3.健全公益导向的考评机制。卫生计生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把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提高社会满意度作为主要量化指标,突出功能定位、职责履行、费用控制、运行绩效、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和社会满意度等指标,提高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支撑,进一步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效能。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与政府补助、总体工资水平以及医院领导班子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

4.完善多方监管机制。强化卫生行业监管,逐步实现省市联动,对在杭所有医疗机构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推动建立属地化、全行业统一监管机制;加强质量管理组织建设,强化医疗质量监管。推进部门齐抓共管,人力社保、物价、审计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实施监管,促进公立医院依法经营和良性运行。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通过医疗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促进行业自律,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继续实施医疗服务阳光工程,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通过卫生计生主管部门或医院自身门户网站定期向社会公开财务状况、绩效考核、质量安全、价格和医疗费用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二)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1.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巩固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成果,健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合理设定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药品)、医保药品、抗菌药物以及非医保药品的配备品种和比例,确定公立医院药品总控目录,切实降低药品销售收入占医院业务总收入的比例、抗菌药物占药品使用的比例,进一步降低药品费用支出,减轻群众就医负担。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2.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以市为单位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行采购药品,确保成交价格不高于省级中标价格。可结合实际鼓励省际跨区域采购、专科医院等联合采购。高值医用耗材必须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进行阳光采购,实行网上公开交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采购国产高值医用耗材。加强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和药品注册审批,保障药品的供应配送和质量安全。加强合理用药和处方监管,采取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强化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的临床使用干预。

3.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不断完善•杭州市市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改革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减少按项目定价的医疗服务项目数量,积极探索按病种、按服务单元定价。逐步理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先将疗效可靠、价格合理、技术先进、符合社会需求的新技术项目纳入新增医疗服务项目范围,有效完善医疗费用结构。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建立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防范价格异动情况。加大对价格垄断和欺诈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4.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继续落实政府投入;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对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公共服务,切实保障经费。对中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以及康复医院等专科医院,落实投入倾斜政策。对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后市级医院减少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进行补偿,确保综合补偿率达到92%。进一步探索改革财政补助方式,强化财政补助与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5.强化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加强公立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落实完善市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推进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督促公立医院加强医疗行为监管,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诊疗活动和临床用药预警,重点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使用行为。以“智慧医疗”建设为载体,继续深化健康医疗信息便民惠民服务,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就医体验。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提升工程,实施市属医院物联网智慧护理系统建设,提高优质护理病区覆盖面,三级公立医院所有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三)强化医保支付和监控作用。

1.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医保基金收支管理,建立以总额预算管理为核心,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相结合的复合型付费方式。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的基础上,逐步覆盖所有医疗服务。加快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均等化、标准化程度,并同步扩大患者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和住院患者按病种付费的覆盖面。

2.建立谈判和分担机制。加快建立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之间公开、平等的谈判协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协商谈判、动态监管和联席会议等方式,切实加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沟通交流,确保支付标准执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引导提供适宜服务。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日间手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服务成本。

4.加强医疗服务监控。建立健全医保服务监控标准体系,明确监管重点环节,通过智能监管平台,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加大对骗保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

(四)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1.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方式,探索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规范用人管理,建立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岗位设置政策,根据医院所承担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人员结构等实际情况,完善岗位总量和人员结构比例设置办法。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完善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办法。对于医院紧缺及高层次人才,可由医院直接采取考察的办法予以招聘,不受公开招聘时间的限制,并做到结果公开。

2.深化公立医院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医疗行业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等特点,结合公立医院运行指标、单位绩效考核结果等要素,积极探索制定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绩效工资水平和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深化公立医院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由医院结合实际,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自主进行分配。通过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比重,积极探索档案工资制、核心人才年薪制等形式,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3.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建立平时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相结合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奖惩机制。根据聘用的岗位职责任务,分级分类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和考核权重,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控制、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营造人人重实绩、重贡献、重创新的良好氛围。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用、职称晋升、收入分配、奖励惩罚的重要依据。严禁对医务人员设定创收考核指标,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得与医院的药品、耗材、大型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

(五)构建各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

1.优化城市公立医院规划布局。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要求,结合服务人口与服务半径、城市化发展水平和群众医疗需求变化,在“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中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人才队伍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考虑区域内各方面、各层次医疗卫生资源,增强规划的约束力。主城区不再新建公立医院,从严控制现有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备,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要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压缩床位。公立医院应优先配置国产医用设备,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和超标准装修。

2.促进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发展。认真贯彻•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杭政函„2014‟86号),制订相关实施细则,推动政策落实。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领域,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优先支持社会力量在我市举办上规模、高层次的二级甲等医院以上建设标准的综合医院和老年医疗、护理、康复、精神卫生、儿科、产科等非营利性专科医院,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以及在新建城区、开发区、大型住宅区、中心镇等医疗资源配置相对薄弱区域举办医疗机构。

3.强化分工协作机制。整合和优化区域医疗资源,深化“县域城乡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工程”,以县域为单位,建立医学临床检验中心、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临床影像会诊中心、临床心电会诊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五大中心”,辐射县域基层医疗机构;巩固“市属医院与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工程”,市属医院按城区划分结对帮扶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心电会诊中心、消毒供应中心、慢病联合诊疗中心等“四大中心”;依托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服务全市的医学影像会诊中心、临床病理会诊中心、产前筛查会诊中心、危重孕产妇抢救会诊中心等“四大中心”。市属医院与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形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和同质化的检验检查等资源共享机制。继续鼓励设置独立的医学影像、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机构。

4.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提升服务能力。贯彻落实•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2015‟2号),积极引进医院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及优秀团队,推进公立医院领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并以领军人才为龙头,着力带领培育一批优秀梯队人选,带动一些重点学科快速发展。扎实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培训基地建设,2016年年底前在市属三级综合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进一步加大临床技能中心建设力度,改善教学设施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和成效;逐步探索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积极推进与市属高校的医教研协同发展,优化重点学科布局,培养一批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骨干医生培养,开拓视野,定期组织选派优秀管理干部及青年骨干到国外培训进修,提升管理素质。

(六)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1.夯实分级诊疗服务基础。以“双下沉、两提升”作为推动城乡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有序利用的有效手段,着力扩大覆盖面、创新合作模式,夯实市级医院与县级医院紧密型合作办医长效机制,积极做好省级分级诊疗试点县(市)的相关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完善医师多点执业办法,鼓励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推进市属医院专科医师与结对帮扶的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组建慢性病管理团队,对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及下转的慢性病和康复期患者加强管理和指导,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治疗模式。

2.深化医养护一体化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认真贯彻•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促进办法‣(市政府令第283号)的要求,巩固医养护一体化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相关财政投入、医保倾斜等保障政策,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和内涵,为签约居民提供优先转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完善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并逐步向全市推广、向京沪连接,增加省、市医院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约挂号号源,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人次。

3.完善与分级诊疗相适应的医保政策。在落实医养护一体化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医保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当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和支付比例差距,以进一步与分级诊疗制度相适应。

(七)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1.加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完善的市、县两级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市本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要达到国家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建立动态更新的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库。完善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推动在县级或以上区域部署统一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加强对区域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信息的采集,全面记录和实时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推动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助推区域内人才、设备和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和集约利用。建设杭州市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医疗质量控制监管系统等各种综合信息系统,发挥市卫生数据中心大数据的优势,为市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2.推进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加强公立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所有二级以上医院信息化标准建设,到2017年6月份,市属综合性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测评和电子病历分级评估均达到四级。拓展“杭州智慧医疗”的深度和广度,全面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自助机服务、医保费用即时结算的诊间付费等智慧医疗应用,市属医院诊间付费占持社会保障卡就诊人次的60%以上,分时段就诊占门诊就诊人次的90%以上,预约诊疗占门诊就诊人次的30%以上,自助挂号、取号、报到的病患比例达到就诊人次的70%以上。建立诊疗信息共享机制,在实现市属医院医生诊间医学检验检查结果和医学影像共享的基础上,推进区域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全市同级医院医学影像共享和检查结果互认。实现市级医保统筹区域内医生诊间重复用药实时提醒,强化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2015年年底前,实现与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对接,积极开展药品电子监管码核注核销。

(八)切实改善市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

1.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推进以领头学科、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为主的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通过重点学科的发展带动全市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加强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引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研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市级医院先进医疗设备配置,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

2.强化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健全医德医风管理制度体系,落实医德考评制度,完善医德考评档案,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晋升晋级、岗位聘用、绩效工资等年度考核相结合。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坚持廉洁行医,严厉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的单位和个人。

3.实施惠民便民措施。牢固树立“医学有局限勇于攀登、服务无止境追求卓越”的理念,落实便民、惠民医疗服务举措,优化诊疗流程、改善就医感受,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加强临床护理规范管理,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升后勤保障水平,提高病人就诊过程中的便捷度、舒适度和满意度。

4.巩固预防和处置医疗纠纷长效机制。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和谐医患关系、建设平安医院长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委办发„2014‟13号)精神,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预防和依法处置医疗纠纷,维护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维护患者、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以及依法公正、便民高效的原则,着力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维稳部门综合协调、卫生部门强化管理、相关部门配合支持、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的预防和处置医疗纠纷长效机制。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5年6月20日前):

总结。

2014年4月1日省、市同步启动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来的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成功经验,为完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政策提供依据。

(二)方案拟定阶段(2015年7月底前):2015年6月25日前将本方案报国家和省医改办、省卫生计生委;7月底前,各有关部门就方案中的具体政策制定实施细则或细化方案。

(三)全面推进阶段(2015年8月—2017年6月):根据本方案,全面推进和深化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定期开展跟踪督查,定期收集医改监测数据。

(四)总结评价阶段(2017年12月底前):对实施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三年成效进行全面回顾总结,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形成总结评估报告,上报国家和省医改办、省卫生计生委。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改革措施的落实并做好评估工作。各级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和公立医院要成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改革方案,成立工作班子,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工作,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平稳推进。

(二)建立联动机制。在省有关部门支持下,建立省、市公立医院改革联动机制,确保全市所有公立医院都纳入改革试点范围整体推进,并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联动,统筹推进。各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合力,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加强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要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共同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严格责任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推进和保障工作。在此过程中,因执行政策不到位而引发医院及社会稳定问题的,按相关规定予以追究责任。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工作汇报

本文经过认真调查,归纳总结了广元市小型水利改制的.经验,提出已成工程改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意见,指出小型水利建设社会化和经营市场必须把握的原则.

作者:何雄明周炳华作者单位:广元市水电农机局,广元市,628017刊名:四川水利英文刊名:sichuanshuili年,卷(期):200122(3)分类号:f4关键词: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广元市

循环经济试点

2011年,我镇被省工信委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示范镇之后,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把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作为推动安口经济转型跨越,实现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和有力抓手,在省工信委和市、县工信、发改、财政等部门和相关领导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迅速启动了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组建专门的工作机构。县上对我镇全省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讨论写进了县党代会和人代会工作报告,并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镇主要领导和华煤集团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发改、工信、财政、国土、环保、规划、水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和解决安口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指导督促相关工作任务的落实。镇上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确定一名副镇长具体负责抓落实,在全镇干部中选调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6名干部,组建了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办公室,挂牌办公,负责日常工作,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和班子,并将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工作列入本年度“186”工作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紧开展各项工作。

此项工作。积极为规划编制单位提供全面翔实的基础资料,并和县上相关部门多次深入企业、村社开展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就安口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基础现状、困难问题、目标定位、工作重点、重大项目反复进行分析讨论,对全镇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进行了论证筛选,并及时与规划编制单位进行沟通对接。目前,《循环经济示范镇实施方案》已经省上批复,《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制定,近期将组织评审。

3、积极行动,实施并储备了一批循环经济项目。按照省工信委“边规划、边实施”和“争项目、见行动”的要求,我们一手抓规划编制,一手抓项目论证和落实。一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把利用工业废料转化为经济效益作为循环经济的支撑点,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先后实施了新安煤矸石制砖一期、华煤集团安口矿机厂机械设备修造、成秭公司棒型绝缘子生产线、安源公司工艺玻璃和led节能灯生产线、万兴工贸有限公司环保建材厂免烧砖生产线等一批工业项目;关停了华明冶炼等3户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或生产线。今年,我镇确定了努力建设全省循环经济示范镇的发展目标,全镇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36个,其中有陶瓷文化产业园、新型墙体节能砖生产线、免烧砖生产线、煤矸石制砖生产线二期等循环工业项目10个,论证上报循环经济项目4个。二是狠抓循环农业开发。把农业产业开发、新型能源推广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延伸产业,在镇域内初步形成了西部核桃、养殖、全膜玉米、沼气产业示范区,中部新农村建设、新型能源技术推广示范区,东部商贸物流、生活服务区,达到了以工促农,繁荣三产的目的,农业循环经济初具规模。目前,全镇核桃种植面积2.8万亩,牛存栏7000头,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沼气600座、农村“三改”1200户,年青贮饲料2万吨。三是完善镇区服务功能。把拓宽延伸城市空间,增强服务功能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招商引资的有力保障,不断营造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采取招商引资和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的办法,初步改造和建设了煤炭、陶瓷、汽车修理等专业市场;采取招商引资新建大型超市两处、餐饮中心两处、客货运中心一处;不断完善市政管理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管理,城市管理日趋人文化。四是论证充实项目库存。我镇在充分考虑资源、区位和工业基础等优势的基础上,论证储备了10万吨二甲醚、高密度秸秆纤维板生产线、禽畜产品综合加工、大中型沼气池建设、安口窑陶瓷文化产业园、供排水工程、污水垃圾处理等一批新循环经济项目。目前已建立循环经济项目库项目40个,其中工业项目16个,农业项目10个,服务业项目6个,循环型社会建设项目8个,循环经济项目库更加充实,为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广泛宣传,营造了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的浓厚氛围。针对目前绝大多数干部群众和企业经营者对循环经济发展不了解、不认识,不积极、不参与,不支持、不配合等观念上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我镇把循环经济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学习、宣传、培训纳入“六五”普法及干部培训的重要计划,并作为了党员“冬训”的重要内容。镇班子成员人手一册《甘肃循环循环经济知识读本》,编写培训教材10讲,印发宣传资料5000多份,刷写固定宣传标语12处,同时计划在镇区显眼位置制作“全省循环经济示范镇”彩门或标志牌,从而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镇循环经济发展仅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目前建设全省循环经济示范镇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多。原国有老工矿、企业搬迁改制后遗留的债务问题、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闲置资产的处置问题等至今仍是发展的沉重包袱。二是基础设施欠账大。城镇基础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尤其是道路、排污、供水、供暖,不能起到承载工业、带动农业、服务三产的作用。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绝大多数企业和经济实体规模小、资本少,资金运转困难,很难从银行能贷到款,靠自身力量无法满足建设循环经济项目的资金需求。四是发展缺少好项目。我镇陶瓷、建材等现有企业和行业工艺落后、产品层次低,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观念陈旧,改造提升发展循环经济缺乏积极性,提不出好的项目。

需要请求省上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建议对城镇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支持。

2、建议对干部群众和从业人员循环经济知识和法规培训方面进行支持。

3、建议在中小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上加大支持力度。

4、建议能协调农牧、林业、水利、水保、国土、建设、环保、旅游等各行业、各部门整合项目,加大对安口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工作合力。

四、下一步打算。

持服务华煤集团,安源、成姊、华煜、陇兴公司等企业上新项目、新技术,积极引进各类大企业、大项目,努力打造陶瓷—煤炭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链、煤化工—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煤炭机械等成套设备及其再修造产业链,形成以煤炭产业为龙头,以陶瓷、电瓷、工艺玻璃、机械装备修造、建材为主的循环工业体系。二是加大农业循环产业开发。继续加大肉牛养殖小区、蔬菜(核桃)基地、农村沼气池的建设力度,把“一池三改”建设同养殖、种菜、种果相结合,逐步实现“沼—果—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三是优化镇域发展环境。加大街路改造力度,实施集贸市场、卫生公厕和垃圾处理等设施改造,推动城镇环境不断优化。通过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等措施,盘活闲置资产,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努力振兴安口老工业基地,增强小城镇集聚人气、带动发展的能力,努力建设全省循环经济示范镇。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短板领域仍存在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如西部乡镇发展基础设施薄弱,xx湖的保护与开发缺少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滨湖路、四小改扩建、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因资金问题推进慢等,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质量提升。

(二)“千企改造工程”推进速度慢。一是企业对转型升级认识不足,主动推进改造不积极,还停留在是“要我转”的认识上,没有认识到是市场的倒逼,是“我要转”。二是我市大部分企业均属传统产业,且大部分产品还属于初级产品,产品单一、产品层次底,缺乏转型升级需要的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同时对实施改造后,其产品的市场前景、效益等持怀疑态度,对实施“一企一策”缺乏信心,转型升难度较大。三是部分企业资本积累不足,融资能力弱,融资成本高,实施“一企一策”缺乏资金。

(三)旅游产业发展品质不高。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差,城市旅游配套功能不完善。2007年xx湖淡出旅游后,由于没有找到保护和发展协调共进的有效机制,xx湖生态旅游发展滞后,而具发展的潜力的xx河、东风湖等景区由于资金缺乏和受交通条件的限制,景区可进入性差,目前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同时,景区景点停车场地、旅游厕所、旅游集散中心、宾馆酒店等相关城市旅游配套功能尚未完善。二是缺少核心品牌支撑。xx旅游产业目前只有时光xx较成熟,但时光xx体量小、形式单一、吸引力较弱,全市缺乏聚“人气”的旅游核心品牌。三是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宣传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宣传载体不够丰富,宣传推介的效果不佳,xx旅游在省内外的知名度不高。

(四)商事制度改革不够彻底。一是缺乏法律支撑。目前,对于“一照多址”登记的依据仅仅只有《关于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住所 (经营场所)注册登记管理的通知》(黔府办函〔2017〕6 号)文件,省工商局、xx市政府并未出台相应的配套文件,对于“一照多址”、集群注册没有具体的操作方式以及操作规程,导致该项改革工作无法实施。二是社会认可度不高。目前,全国人大、国务院并未具体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限定“一照多址”、集群登记的相应规范,各个省份制定的相关文件以及实施细则的时候,标准不一、样式不一,导致改革后的营业执照社会认可度不高。

(五)小微企业发展后劲不强。一是微型企业数量少,产业结构单一,全市微型企业主要分布在种养殖、服务型行业,科技创新类、文化类、工业制造类、生产类微型企业不足。二是部分微型企业长期经营不景气,财政资金补助无法兑现。主要体现在一些微型企业在当年申报扶持资格时是符合条件的,但跨年再次审核并准备兑现补助资金时,企业已出现经营异常或已倒闭,导致财政补助资金无法兑现。三是本级财政负担较大。由于我市财力有限,每月除保障工资外,仅能保证各机构基本运转,再加上政府性债务的还债,故在支出安排上捉襟见肘,无法及时按进度兑现微型企业发展补助资金。

(六)国地税征管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一是大数据综合治税系统所需数据涉及面广、数据量大,部分单因位有关数据涉密等问题,收集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二是要实现联合委托划缴税款需要各商业银行和金库配合,征管系统也需要相应调整,目前只能是引导纳税人同时在国、地税分别签订三方协议,还不能实现一方代表一方签订的形式。

(七)招商引资成果不丰。一是重点项目引进困难。因基础设施薄弱及区位、市场等原因,我市“一铝四大一高”主导产业方面的重点项目引进不乐观、引进较困难,如汽车铝制零部件、铝制建材、高端厨卫等项目目前还未引进一个重点项目。二是“六规合一”滞后,招商工作效率不高。土规、城规、环规和林规还没有统一,每个招商推介项目都需要分别一一核对,效率不高,同时目前还缺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该类项目推介缺乏布局引导。三是项目包装不扎实、精准、深入。有的乡(镇)和管委会项目包装随意性较大,策划包装的项目落地性和可操作性较差,很多项目停留在概念上,项目推介不精准、不深入、无特色、无卖点,很难吸引投资者眼球。四是土地指标供给有限,部分招商的重大项目无法落地建设,导致项目签约后不得不终止合作。

(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未落实到位。一是专业执法人员缺乏。行政权限下放虽然有利于提高试点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但是由于基层执法人员匮乏出现无人行权的现象,造成执法偏颇和执法不力。二是执法工作机制尚未健全。一部分行政执法审批权虽因下发到乡镇基层,但至上而下的配套机制不健全,无法顺畅的开展执法工作,如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在开展行政处罚工作中,因未有专门的行政处罚票据,导致处罚工作受阻。

(九)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品质还需在提升。一是在产业端,农特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目前我市农特产品还处在“小、散、乱、杂”的阶段,产业不成规模、不成体系、保供不足,导致在销售过程中存在“今天上线、明天下线”的情况,信誉度大打折扣。二是质量端,农特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目前全市拥有qs认证的农产品企业仅36家,难以建立起涵盖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清理筛选、分级包装、冷藏保鲜等环节的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导致产品只能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小面积销售。三是物流端,农产品供应链仓储、冷链配送等环节还不健全,导致上行受阻。

乡镇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根据《中共xx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省级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县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西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和建设治理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破解城镇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理顺权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强化公共服务,加强财政保障,激发基层活力,建立结构扁平、廉洁高效的镇级管理服务体系,加快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步伐。

二、目标要求。

按照“扩权强镇”的要求,坚持“权责一致”和“精简下放”的原则,下放管理权限,创新管理体制,理顺部门及部门的派出机构与镇之间关系,强化镇级公共服务职能,按照分税制和包干式改革财政体制,完善和落实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相关配套政策,经过本次改革创新,形成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并通过在改革中探索,在实践中。

总结。

在执行中完善形成成熟的改革推进方案使文化旅游名镇真正成为我县城镇化的示范和模型为建设符合县情的高效、顺畅、精干的行政管理体制积累总结经验。

三、下放管理权限。

按照“权责一致”和“精简下放”的原则,把县政府及各部门承担的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或由镇政府实施更为方便有效的行政审批事项,尽量交由镇政府组织实施,充分发挥镇政府就近管理、便民服务的优势。采取交办、委托、授权等方式,赋予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民生事业等方面一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省级文化旅游名镇下放管理权限内容、方式及办结时限具体如下:

县政府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3项:1、城镇规划区外村庄规划审批权;2、农村村民宅基地审批权;3、城镇规划区外村庄房屋原拆原建审批权。

以上3项权限全部由县政府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全部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政府印章的,县政府须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政府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3日内向县政府汇报。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名镇建设管理办公室。

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6项。

其中涉及部分委托的共4项:1、镇规划区内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核发;2、施工许可证的核发;3、建设工程规划竣工验收。以上三项由县规住局部分委托xxx镇实施,报规住局审批,实施责任由县规住局承担。4、项目招标权。

以上12项权限由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全部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建设局印章的,县建设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建设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建设局报备。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名镇建设管理办公室。

县交通运输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9项。其中涉及全部委托的共9项:1、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非公路标志许可;2、占用、挖掘公路或使公路改线作业许可;3、跨越、穿越公路作业许可;4、增设公路平面交叉口许可;5、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许可;6、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等设施许可;7、公路用地林木更新、砍伐许可;8、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许可;9、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公路路面的机具行驶公路许可。

以上9项权限全部由县交通运输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全部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交通运输局印章的,县交通运输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交通运输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交通运输局报备。

承办单位: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综合执法大队。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2项。其中涉及部分交办的权限共2项:1、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2、项目向市的直报权。

以上2项权限由县发改委部分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发改委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9项。其中涉及部分委托的共2项:1、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的举报、投诉;2、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审批权。

以上2项权限由县人社局部分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县人社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后,报县人社局审核审批,县人社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

涉及部分交办的权限共7项:1、临时聘用高级技术人员或特殊专业人员的薪酬方案核准;2、失业登记;3、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4、非公企业劳动用工备案;5、集体合同审核;6、就业培训管理;7、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审核。

以上7项权限由县人社局部分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人社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

县国土资源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4项。其中涉及部分委托的权限共4项: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2、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编制调整的组织报批工作;3宅基地审批;4、选址意见书的核发。

以上4项权限由县国土资源局部分委托给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建设项目用地由xxx镇人民政府提出初审意见,县国土资源局3个工作日内出具县级正式预审意见;农用地转用宅基地的审批,由xxx镇人民政府提出初审意见,县国土资源局在3个工作日内报市国土资源局审批;以上事项承办责任由县国土资源局承担。其他宅基地的审批由县国土资源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后,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核审批,县国土资源局须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名镇建设管理办公室、综合执法大队。

县农业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5项。其中涉及全部委托的权限共2项:1、监督检查农业承包合同履行;2、初审、审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申请材料。

以上2项权限全部由县农业局全权委托给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全部由县农业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农业局印章的,县农业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农业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农业局报备。

涉及全部交办的权限共3项:1、家畜、家禽免疫牌发放;2、种子经营者的备案登记;3、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调处。

以上3项权限由县农业局全部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

县水务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3项。其中全部下放的行政管理权限1项:自行开展本地区内的水利工程项目计划编制工作,并负责项目的申报、管理、监督、检查、验收等;以上1项权限由县水务局全部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

涉及全部委托的权限共1项:自行开展xxx镇地区水利工程项目初审。

以上1项权限由县水务局全部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实施过程中,县水务部门从专家和技术力量方面给予配合和支持,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全部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水务局印章的,县水务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水务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水务局报备。

涉及部分委托权限共2项:1、建设项目占用非重要水域初审及审批;2、城乡供水管理与建设。

以上2项权限由县水务局部分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县水务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后,报县水务局审核审批,县水务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

县林业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3项。其中涉及部分交办的权限共3项:1、林木采伐许可权;2、木材经营加工许可权;3、林地占用及临时占用向市直报权。

以上3项权限由县林业局部分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林业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

县财政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7项。其中涉及部分交办权限共4项:1、资金拨付审核;2、城市建设资金管理;3、专项资金管理;4、政府统一采购权。

以上4项权限由财政局部分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财政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涉及全部委托的共3项:1、财政预决算编制;2、债务管理;3、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以上3项权限全部由财政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全部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财政局印章的,县财政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财政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财政局报备。

承办单位:xxx镇人民政府财经服务办公室。

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共同下放行政管理权限1项:项目申报和实施权。

以上1项权限由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全部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扶贫办、县财政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财经服务办公室。

县民政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3项。其中涉及部分委托的共3项:1、区域内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审批权;2、临时救助审批权;3、老年证的办理。

以上3项权限全部由县民政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全部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民政局印章的,县民政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民政局印章的,xxx政人民政府2日内向民政局报备。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

县残联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项:残疾证的办理。

以上1项权限由县残联部分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残联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

县教育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项。其中涉及全部委托的权限共1项:闲置校产处置。

以上1项权限全部由县教育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全部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教育局印章的,县教育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教育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教育局报备。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

县卫计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2项。其中涉及全部委托2项:1、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对象申报审核权;2、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受理和现场审核。

以上2项权限全部由县卫计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全部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卫计局印章的,县卫计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卫计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卫计局报备。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综合执法大队。

县文体广电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2项。其中涉及全部委托的权限12项:1、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2、音像制品零售、出租经营许可;3、音像制品变更经营许可;4、向设立专门从事名片印刷经营者核发印刷许可证;5、报纸、期刊、图书、电子出版物零售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出版物零售业务许可;6、营业性演出许可;7、个人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境内电视节目设施审批权;8、营业性演出审批;9、娱乐经营许可;10、美术品经营单位设立备案;11、镇、村全民健身工程管理。12、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备案。

以上12项权限全部由县文体广电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和文化市场监管责任全部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文广局印章的,县文体广电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文广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文体广电局报备。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县市场监管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项:餐饮单位餐饮服务许可及日常监管。

以上1项权限全部由县市场监管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及监督管理责任全部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市场监管局印章的,县市场监管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市场监管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市场监管局报备。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市场监管所、综合执法大队。

县司法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项:镇区域内法律援助审查。

以上1项权限由县司法局部分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司法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维稳办公室。

县城市管理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2项。

其中涉及全权委托的有12项:1、镇域内户外广告设施的审批;2、市容环卫执法权;3、临时占用城市绿化地核准;4、修剪、砍伐城市树木审批;5、车辆带泥运行、运输遗撒污染路面;6、不按规定倾倒垃圾;7、街道两侧建筑物或设施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8、损坏城市绿化;9、流动商贩的占道经营行为;10、镇区保洁人员的调整变更;11、镇区环境卫生整治经费的调整使用;12、镇区环卫设施的购置维修和处置。

以上12项由县城市管理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

承办单位:xxx镇人民政府市容环卫所、财经服务办公室、综合执法大队。

县环保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项。其中涉及全部委托的共1项:夜间施工噪声污染。

以上1项权限由县环保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全部承担。

承办单位:xxx镇人民政府市容环卫所、综合执法大队。

xxx区域内的信访维稳工作按照《信访条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xxx镇人民政府负责。

承办单位:xxx镇人民政府维护稳定办公室。

xxx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由xxx镇人民政府负责,县环保局做好配合。

各部门下放权限中涉及行业执法授权和委托执法的,执法主体由xxx镇综合执法大队承担,执法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

下放管理权限中的具体未定事宜由xx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决定。

四、改革管理体制。

按照省、市要求,在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遵循“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模式,建立高效便捷、运转协调的运行机制,促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治理和服务转变。新设的xxx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管理委员会与xxx镇实行“合署办公、各有侧重、相互协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镇村综合改革规定的机构限额内,结合实际,对镇内设机构名称、职能等进行调整,建立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除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规定外,上级主管部门不得自行向镇政府派出机构。具有管理职能的驻镇单位除法庭、公安派出所外,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交由镇管理,县直部门实施业务指导和监督。县派驻镇单位主要领导的考核任免应事先征求镇党委的意见。改进和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对可由市场提供和社会承担的公共服务,逐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由政府设立公益性岗位的方式完成。

xxx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管理委员会。

xxx文化旅游名镇管理委员会负责文化旅游名镇各项工作的决策、推动、管理和协调,主任由县政府一名副县长兼任,设副主任3名,分别由县发改委主任、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局长、xxx镇党委书记兼任。xxx文化旅游名镇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x镇镇长兼任,副主任2名。xxx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4个内设机构,分别为综合科、工程科、土地规划科、征迁科。

镇的机构设置。

1.行政机构5个。

党政办公室:主要负责党委、人大、政府各项日常工作,负责宣传、工会、共青团、妇联、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负责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党风廉政建设、劳资、编制及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等工作;负责党委、政府重要文件的起草和材料的撰写、日常公文及材料的审阅和把关;负责党委、政府公章的管理;负责机关公共财物的管理、机关安全、来人接待等日常工作;联系政协有关工作,组织协调各项中心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工作,做好经济发展统计工作;负责统筹城乡发展、扶贫开发、移民搬迁等工作;制定全镇林业、农业、水利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资源调查等工作;负责防汛抗旱、植树造林、造林检查验收、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权档案管理、动植物防疫检疫等工作;负责农业新技术、新机械、畜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综合服务工作;负责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和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工作;负责农经统计、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工作。

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计育办、农村公路管理站、民政工作站):负责地质灾害防治、民政优抚、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教文卫等工作;负责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管理和参合费用征收工作;负责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的宣传、管理和保险费征收工作;做好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工作;负责村级公路管理工作,保障农村公路正常运行;协调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工作。

维护稳定办公室(综治办、司法所):主要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国防动员教育、民兵预备役等工作;负责信访、维稳、反邪教、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服务及法律援助等工作。做好农村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处置能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和宗教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保证社会公证,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财经服务办公室(财政所、三资管理办):负责全镇资金的预决算、财政性资金的管理,按时编报各种报表,做好财务分析;负责各项农民补贴调查、核定和兑付;负责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专户存储核拨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和耕地占用税、契税征收;负责镇辖各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管理工作;负责村级经费、村级账务收支的管理和村干部报酬的审核、发放及集中核算等工作。

2.事业机构3个。

市容环卫所:主要负责镇区市政设施管理、环境保护、供水供电、市容环境卫生、农村保洁人员工资发放、镇区商贸物流秩序整治等工作。

市场监管所(安监所):承担辖区内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监管和环境保护工作。承担辖区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医疗机构制剂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做好工商注册登记有关工作,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

综合执法大队:主要负责辖区市容环境、土地及规划违法、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危爆物品排除,配合镇级相关部门组织联合执法等。

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按照文化旅游名镇统一建立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平台要求,设立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镇政府和驻镇机构行使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律进入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

人员编制。

xxx镇内设机构调整后,领导职数、人员编制仍旧使用《xxx镇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规定》的核定数。xxx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所需编制和人员从xxx镇核定编制和现有人员中调整。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机构规格和镇事业机构相当,不单独核定编制,设置相应的业务窗口,日常运行监管工作由镇党政办负责。

五、改革财政体制。

按照本次关于重点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为提高基层财政收支管理权限,激发基层在税收征管中的积极性,xxx镇设镇级财政所,机构设在镇财经服务办公室,在税收上实行分税制,按一定比例提留镇级税收返还,在财政支出上实行包干制,实行镇级财政预决算。

六、有关要求。

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既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与新型城镇化、镇村综合改革、县政府机构改革相结合,通盘考虑、统筹推进。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的具体要求,xxx镇、县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细致地做好试点工作。

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后,报市编委审批,12月底前完成方案的报批工作。试点方案经市编委审批并报省编办备案后组织实施。

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工作汇报

今年,经开区按照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为指引,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开发区建设的总体部署为指导,以“全国一流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为重点,继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创新,推动我区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转变,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转型发展主战场、发展排头兵、经济强引擎、区域增长极。

7月10日全省召开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推进会后,长治经开区认真对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推进会议精神任务分解的通知》,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五项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我区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39亿元;税收收入完成4.3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额预计完成0.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亿元;进出口额预计完成575万元。

2.五项区域经济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我区1-6月份入区企业数65家;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7.26亿元;投资强度307.99万元/亩;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0.0722亿元。

二、“三化三制”开展情况。

1.三制方面。整合后的长治经开区管委会实现了“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扩区范围内的国土、规划等市直职能部门已派驻人员开展工作;其它国税、地税、工商、质监、食监、公安、消防、环保等管理权限及有关档案移交工作正在进行中;市直部门经市人大会议授权,已向我区下放9项行政管理权限;社会事务剥离工作已完成;领导班子成员已经市委研究确定,并已全部到位;除领导班子成员外,我区其余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绩效考核办法已报备。

2.三化方面。根据省编办(晋编办字[2017]275号)文件批复,我区共设置7个内设机构,分别是:综合办公室、发展规划部、招商引资部、财务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行政审批局、综合服务部,各部门的岗位设置已明确;规划、招商、日常维护运营等事务正在委托专业团队和公司进行市场化管理。

三、

基础设施建设及土地储备情况。

1.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目前正在引进社会资本,走ppp模式建设。

2.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占地50亩,总投资2亿元。项目一期投资50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1.2万米,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2座,附属办公设施3000平米,道路硬化500平米,绿化1万平米,预计2018年12月完工。

3.土地储备情况。我区依托城区政府、长治县政府及其相关乡镇(街道)、村委,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8宗土地进行了征收,面积共计1136.06亩,共涉及5个村,748户,其中497.9亩土地已具备供地条件。

四、招商引资和项目进展情况1.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上半年,我区加强与市招商局、城区政府、长治县政府沟通对接,开展联合招商;同时,积极与驻各省市的长治商会、驻外办事处联系,着眼强强联合,秉持“以企引企”“以商引商”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抓招商。

2.招商引资成果。

鑫凯越物流园与红楼集团合作国通快递项目;淮海集团军民融合园与臻准生物合作高灵敏数字pcr平台及应用项目;中德集团与荣诚机械合作镁合金轮毂开发项目;高科集团与士兰微公司合作有机发光二极管封装项目;安易电气与abb公司洽谈合作工业机器人项目;日盛达集团与凯盛科技洽谈合作建设2×1000t/d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系统建设合作项目;“中德智能制造(长治)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德(长治)工业4.0智能制造培训基地”在经开区挂牌;多立恒能源有限公司成功入驻“中德智能制造(长治)科技创新中心”。

五、项目建设情况(1)新开工项目。

2018年预计开工项目30个,总投资120.62亿元。其中,产业制造类18个,双创基地类2个、技术平台类1个、基础设施类6个、商贸物流类3个。

已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23.13亿元,分别是中德集团的年产100万台套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产业项目(二期);唯美诺双创科技园二期;山西际安电气技改扩产项目;高科集团前沿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封装项目;鑫凯越军民融合产业园(二期);经开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一期);山西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建设项目。

(2)续建重点转型项目。

成功集团总投资12亿元的新建自动变速器生产线建设项目,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烟草公司总投资1.63亿元的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今年计划投资0.6亿元。

3.开展服务企业情况。

上半年,通过开展“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实行“全程无偿帮办制”,积极解决企业各种问题。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是积极协调解决高科集团的电压不稳的问题,二是通过延伸公交车线路解决企业员工出行“最后一公里”,三是解决唯美诺二期项目落地土地问题,四是解决中德轻量化项目因规划手续停工的问题,四是全力配合山西高科集团上市准备工作。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着眼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坚持问题导向,对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逐项逐条责任细化到岗、到任,用全新发展理念规划定位,用全新思路办法破解难题,用全新体制机制激发活力,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做好全面深化改革、转型综改工作。

(一)继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破冰前行。

继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对干部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选人用人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继续推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机制,引入社会资本主导、参与开发区或“区中园”的设计、投资、建设、招商、运营和维护,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破解资金筹措难题。

(二)继续抓好定位规划,提档升级。

以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强化科学规划引领,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开发区规划建设。《长治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正在编制,编制工作在系统分析现有产业布局、内外发展环境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以优化区域循环经济和资源配置为抓手,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为核心,深度融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实现“多规合一”,最终绘制成经济发展“一张蓝图”,引导企业集中、集约、集群、集聚发展,做大做强军民融合、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构建优势产业集群。

(三)继续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软实力。

创优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一是要大力提升“硬环境”。继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建设路网、水网等,实现“九通一平”;继续加快建设一期标准化厂房,减轻企业入驻成本及缩短外来投资的建设周期;继续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简化土地收储流程,确保项目快速落地。二是着力优化“软环境”。继续按照长治市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实行“一次性告知、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办事不出区”。

(四)继续精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我区将紧盯军民融合、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本着“企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的思路,在充分了解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扩张与需求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建链、补链、拓链、强链”和“紧盯龙头、聚焦关键”原则,通过定点招商、参加展会等形式,寻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投资信息,按“企”索骥、“一对一”紧盯投资意向明显的重点企业,主动出击,大力精准招商,形成产业集群。

(五)继续抓好质量品牌,培大育强。

我区将以“质量强区、品牌强区”的建设目标为引领,通过创优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清华装备、高科集团、成功集团、中德集团等品牌,通过培育一批品牌企业,吸引和聚集一批知名品牌,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强劲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努力走出“用品牌提升企业”的新路,确保全年净增小升规1家。加大对新兴产业投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帮扶园区中小企业,全力配合园区企业挂牌(上市)工作。

着力抓实抓好招商选资。一是整合招商区域。重点关注深圳、北京、福建等区域,将这些城市作为开发区优化产业结构、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增强招商选资工作的预见性和有效性。二是明确招商重点。加大对食品加工、生物工程、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商贸、电商、物流、城市综合体等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力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落实专人对接提供一站式招商服务,督促项目尽早落户。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