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优秀22篇)

时间:2023-11-25 22:59:15 作者:翰墨 最新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优秀22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和反思自己的生活、价值观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通过阅读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辨能力。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正如一个人的杰出并不需要一个完美的人生,一本书的优秀并不因为它所表达的一切都是真理,而是因为他的某些部分表达了可能被忽视的真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带有典型的美国精神的书。书中讲的道理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都带着闯劲和拼搏精神,大力宣扬个人的命运控制受自己控制。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民众也渴望追求"拼搏"与"成功",一扫先人的儒雅之风。本书在国内风靡一时也不难理解。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既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也讲到了要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其中让我启发最大的是"要事第一"这一种习惯。"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会使每一个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为渴望成功的人给出了方法,对于渴望成功的人而言,"渴望"的程度和决心至关重要,要按照书中所写去做还是很难的。做事的恒心和毅力,决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你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本书没太多提及性格,但频繁的用了"习惯"二字。作者认为习惯是习惯是知识,技能和意愿的交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清楚应该怎么做,更有这个意愿去做,三者的交汇构成个人行事做人的习惯。通过改变个人的习惯,实现个人性格的改变,最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它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读后感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stephen),入选美《时代周刊》“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启蒙家。

柯维在领导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其思想成就,绝不亚于杰克·韦尔奇、卡内基、巴菲特、德鲁克中的任何一位。

我们就来学习让大家津津乐道的七个好习惯到底是什么?这七个好习惯其实可以分成两截,就是最底下有三个好习惯,这三个好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这三个好习惯能够帮我们做一个事情,就是让我们的人格从依赖型人格变成自立型或者独立型的人格,就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当中,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依赖,就像我们是一个孩子的时候,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会说妈妈怎么办,爸爸怎么办或者这事不怪我,这事是他们要求的,我是在完成你的作业,我们是一个依赖型的人格。

依赖型人格就代表着这个人还没有长大,他还是一个孩子,慢慢地我们需要从依赖型人格变成独立型的人格,就知道这事是我的问题,这事我应该担当,这事我能够想办法。

那么要完成这个转换是非常困难的,就需要我们能够学会积极主动、要事第一和以终为始。那么经过了这个转换之后又有三个习惯,分别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和统合综效。这三个习惯让我们完成另外一个改变,就是从独立型变成互赖型。

因为学霸就只相信自己,学霸觉得我能够成功就是靠我自己学习好,他缺少了从独立到互赖的这个跳跃。所以完成了这六个习惯以后,你可以从一个依赖型人格变成独立型人格,变成互赖型人格这个更难。最后一个习惯叫不断更新,保证你自己不断地螺旋式上升,这就是七个习惯的基本的结构。这里边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的思维定式和思维转换的问题,就是每一个人为什么会在一种节奏之下不断地生活,为什么突破不了我们生活当中的困境?是因为我们看到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都会自己习惯的思维定式去解读这个东西。人的习惯就像电脑的`自动执行程序,总以条件反射的速度来解决一个个似曾相似的事件,所以我们说习惯重要,是指它总是先于思考就开始行动了。

如果要我们举例,好习惯是数不尽的,而可以为我们的人生指点光亮的习惯却不多,就如金字塔型的人员结构。那些塔顶的人们,积极、高效、友善、自律,着实令人叹服。想要像他们一样,先从这七个他们共有的习惯学起来吧。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读书的,过去的近三年吧,读了差不多也有20本了,但主要局限在官场小说和商战小说,上个月把一部经典的商战小说《输赢》又看了一遍,之前看的时候,主要是被里面跌宕起伏的剧情所吸引,对于角色的代入感其实不强,这次再读的时候,我尝试着把自己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去感受。里面的销售秘籍“摧龙八式”还确实比较实用,以后慢慢摸索吧,指不定什么时候能用到。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也是刚刚读完,就简单说说里面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两点吧。第一个是“积极主动”、第二个是“要事第一”,这两个也是我一直以来比较坚持并且十分看重的习惯。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的环境进行回应,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主动积极的思想习惯可以使自己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并且能增加更强的自信心。当我们遇到外界环境变化的时候,采取主动的态度并且承担更多的责任,可以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并且降低自己的压力以及负面情绪,进而可以影响身边的其他人,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活圈。

我喜欢“要事第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从小养成的习惯,这不是天生就有的习惯,说起来还是得感谢初中时的班主任。他是一名刚毕业的男老师,第一次带班,并且我们班的入学成绩还是全年级最好的,最开始家长也不是很信任这位老师,就是他告诉我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我们听不懂这种哲学思维,后来他就直白的告诉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这句话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要事第一”这个习惯。从那时起,我就相对来说比较好的保持了这个习惯,最明显的证明就是考试前突击,可能玩了半个学期,但考试之前,我就绝对会不管其他玩的东西,认真复习,最后也还是能取得个中上的成绩。

工作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有的时候可能几件事交杂在一起,最开始觉得事情很多、很乱,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想一想,评估一下几件事的缓急程度、完成难度、工作量等,做事之前先梳理一下,哪些是最重要、最能快速拿出结果的,或者哪些已经是火烧眉毛的事情。这种思维其实在项目管理上也经常可以得到体现,合理的规划、里程碑节点、风险控制,我认为都是“要事第一”这种思维和习惯发挥的地方。

先写到这里,如果有机会可以跟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一下,有句话说得好,不能只低头拉车,也得偶尔抬头看看路。

最近一直在读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觉得受益匪浅,这是一本很值得大家去阅读的书籍,现在将一些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希望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略有帮助。

统观全篇,虽然是在谈习惯,但是所有的习惯都是建立在人的观念、思维的改变的基础上,所以实际上在谈的是思维观念。通过改变思维达到改变行为,从而提升个人乃至改善公司内部管制机制,培养公司内部共同语言和价值观。

书中有一幅画很有意思,不同的人看到的结果不一样,有的人看到的是少女,而有的人看到的是老妇,其实双方都是对的,但是大多人都坚持认为自己看到的才是真理,别人都是不可理喻的。所以习惯的改变是很难的,改变习惯的过程肯定是很难受的,毕竟习以为常的东西才是每个人舒适圈,但是只有跳出舒适圈,暂时牺牲眼前的舒适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习惯一:积极主动,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每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习惯二:以终为始,这个习惯适用于我们各个不同的工作、生活层面,我们做任何计划前,要先拟好愿景和目标,目标对了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全心的奔着这个目标前行。

习惯三:要事第一,这是一种掌握重点式的管理方法,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集中精力于当急的要务,排除次要事务上的牵绊,对次要事务勇敢说“no”。

习惯四: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凡事寻求互惠的思考逻辑,把生活和工作看做是一个合作的舞台。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方法。

习惯五:知彼解己,用同理心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用心聆听对方,对方会觉得受到了尊重和认可,进而卸下心防。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两者均衡,可大幅提高沟通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合作的原则,统合综效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于个人之见的办法。结合自身的学识经验能力,基于公平公正的立场找到最有利有效的解决方案才是最佳答案。

习惯七:不断更新,不断更新自己,提升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于组织而言,通过不断更新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在平时运用好的习惯,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好的习惯会深深融入一言一行中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学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善于想、善于问,明确确认好自身目标,为目标而进行个人修炼,由依赖变为独立,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促进团队沟通和合作,从而实现个人和团队成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这个观点提出的前提是绝大多数人是“刺激-回应”理论的拥趸,然后用维克多·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里“独立意志”觉醒的例子,同时responsible的构词法也透露出,在回应之前,我们可以做一个自我选择,这样的自我选择是因为自我意识的存在,也是自我负责的表现。

随后的聆听语言,实际是自我暗示和自我心理实现的一个应用,少一些“如果”,多一些“我可以”,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暗示自己还可以做的多一点。

内部构建的建议提出之后,就需要外部环境来配合了,此时作者提出来“关注圈”和“影响圈”的概念,本质上是让读者把自我意识应用到和自己紧密相关的场景里,那些“关注圈”对自我进阶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重心放在了那里,就如石沉大海,不见回音。

最后,作者阐述了如何接受失败,一开始就承认,比拒绝要好很多,然后用了一句老生常谈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说起这句话,让我想起来我对这句话的认知:与其说失败,倒不如说“对成功的复盘”才是成功之母,失败只能算是一种排除法,当然,如果可操作的选项是二元结构,一次失败意外着,发现失败原因就一定能导致成功的话,“失败是成功之母”还是站得住脚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这本书通过大量的通俗易懂的实例,向世人介绍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作者通过学习、研究、实践、传授,并加以提炼和完善,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一套理论体系。

“七个习惯”的具体内容:

1、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要树立目标,主动出击,牢牢掌握主动权,勇于去创造有利的环境、创造自己的人生。

2、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确努力的方向,按照确定的目标去不断努力,否则就只能浑浑噩噩的混日子。

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就是要做到有效管理,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一个高效能的人必是一个有条不紊的人。

4、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在这个舞台上,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双赢才是真正的胜利。

5、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在人际关系中,首先要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也就是要换位思考。

6、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创造出第三种更好的办法,从而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7、不断更新:平衡自我提升的原则。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炼自己,让自己不断更新进步,创造更多价值。

这本书最重要的方面是强调“塑造性格”而不是“实现成功”。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你要改变自我的命运,首先要改变自我的性格。本书没太多提及性格,但频繁的用了“习惯”二字,他说习惯是知识、技巧和意愿三者的混合体。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所以要想成功,这七个习惯是关键,要想养成这七个习惯,务必要养成这七个习惯的意识。要想立足社会就要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学习,充实新知识,增长新本领,才能在人才的浪潮中经得住风吹浪打、站住站稳。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这本书是美国富兰克林柯维公司创始人史蒂芬·柯维博士著的,据称,“在美国,此书影响力近次于《圣经》。”

没有阅读的时候,以为这无非是一本励志类书籍,等到读起来,却知道它所论述的涉及每个人的事业、婚姻、家庭、生活、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如何搞好合作与沟通、提高幸福指数和成功的几率而最终达到“高效能”做了具体而又深刻的论述。

事实上,正如作者所说,“人们是如此的相似,又是那样的不同。”为了生计或实现自己的某种理想和愿望(或者是达到某种欲望),现代的人们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可是,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其实,他们的工作效能是不同的。

人人都有美好的愿景--良好的人际关系、出色的工作业绩、不菲的劳动收入、美满的婚姻、和谐的家庭……然而,这些愿景不会降临到每个人的头上。人们总是心怀憧憬而又必须面对现实。那么,有没有一剂良方使渴望这些美好愿景的人们做得更好一点?答案就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

1、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2、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4、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5、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6、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7、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逐条对照上面所列出的七个习惯,我们做到了几条呢?恐怕在第一条“积极主动”方面就会有很多人没有做到。尤其是作为一名员工的角色,你做到积极主动了吗?“太多人只是坐等命运的安排或贵人相助,事实上,好工作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近年来,一些管理层人士经常讲“职业倦怠”,可见,消极被动是广为存在的。

说到了“双赢思维”,可能我们做得更不好了。对于这一点,我们是喊声震天高,而在内心却只想自己赢。“知彼解己”重点强调“移情沟通”。所谓“移情沟通”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这对于我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和合格的教师大有裨益。

最后两点是“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其中,“统合综效”是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例如,叠放在一起的两块木片所能承受的重量大于叠放前分别承受的重量之和。我们做教师的善于敞开胸怀,博采众议,善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都在这个范畴。“不断更新”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人们却往往热衷于躺在祖宗留下来的床上悠闲地睡眠,不愿意开启自己大脑创新的大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今天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觉得受益匪浅。《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带有典型的美国精神的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为渴望成功的人给出了方法,这本书让我学会做事的恒心和毅力,决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你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

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

每个人的〖要事〗都不一样,因为〖要事〗是因使命,价值观来定的,所以〖要事〗是因人而定的,而且事情的重要性是大于时间的,所以紧急不紧急是时间管理的事,而〖要事〗的完成是与〖以终为始〗的延续。

多数人的性格是做不到的,少数性格类似的人努力后会做到,所以〖双赢思维〗是我成熟所追求的目标,是对自己,社会了解的更深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七个习惯中最难作到的,也直接影响着"统合终效"。

习惯是可以养成的,相信有恒心就会养成书上所说的着7个习惯。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读后感

近日,利用春节假期的时间,拜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俯卷仰思,感触颇深。这本书通俗易懂,读来颇为受用,作者史蒂芬·科维博士经过运用很多生活、工作中的实例和生动形象的图表,向世人介绍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高效能生活的基本原则,最终告诫我们,如果能遵循这七个原则,并把他们化为行动,那么实现真正的卓越的人生就不会遥远。

这是一本关于每个人的人生成长的书,书中认为人生成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1、依靠阶段。

2、独立阶段。

3、互赖阶段,也就是从0到一1,1一n的过程。

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科维认为接下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互赖。互赖阶段的人,追求的是你赢我也赢,即以实现“双赢”为目标,他们不仅仅能看到双方的差异中各自的价值,也能看到双方合作的潜力,最终到达1+1》2。

2020年我就要踏上宁杭文旅市场部的新岗位,对我而言面临的是人生的又一段新的征程,在这样的时间节点读到这本书,仿佛让我看到了一盏明灯。书中讲到的两大思维模式“遵循原则”和“由内而外”,就像是新征途上的指南针和发动机,能够帮忙我理清思路,指引我选择正确的方向。

文旅工作对我来说既是陌生的又是具有挑战性的,特别是进入市场销售这一队伍,就越发有难度了,这不禁让我压力倍增。如何才能快速地适应新岗位,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呢?科维在书中给了我答案,那就是从七个习惯的第一个习惯做起:积极主动。我们常常会说:“人生就像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我们人生的这场演出,导演就是我们自己。没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经历一些困难和挫折,应对困难和挫折,我们是失去信心,放弃期望,还是自己当导演,去积极主动地应对困难呢?我的答案,当然是后者。积极主动,是做好每一件事的第一步,也是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更是从依靠到独立最关键的一步。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想要真正成功的人,首先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从正心、修身做起。那么,在工作中也是一样,我们不妨经常问一问自己,我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我是否坚持着一颗“初心”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在美国,这本书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

《圣经》的影响力是全世界的人都能够理解的,而能够与此相提并论的我尚未耳闻。出于这种好奇,这句广告词吸引了我。

在大学,我就研读了这本书。但是,真正学习一本书的内涵根本不是读完就结束的。读书就像是一种交流,和大师之见的沟通,同时也是去寻找某些的认同感。读书真正的乐趣在于学习大师的思维方式,同时在阅读的不断深入,人的思维方式也会随着书中逻辑而去,最终会形成一定共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给了我不间断的共鸣。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断从中学习一个高效能人士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从中,我不断去批判自我的错误观念与行为,之中对自我也有很好的触动,相信在今后的行为中也会存在些许影响。

17世纪的美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土地,是一个投入勤劳和智慧就能产出财富的土地。一批又一批的人登陆美国去寻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为美国成今日的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在阅读此书的同时,不断让我想起一个个能人志士的那种激情与拼搏精神。《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带有美国精神的书籍,字里行间透露着美国人的那种改变命运的决心,当然还有他们特有的美国式的幽默与思维。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规则逐渐建立,民众的不断渴望成功的意念,国人大有一扫先人儒雅之风的倾向。随着80后,90后的不断成长与崛起,属于新新人类自己的那种拼搏精神的建立,此书在中国的风靡热销也是不难揣测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系统。要求我们以完善自我开始,进而寻求团队,最终要以终为始,使每个有志向的人走向自己的巅峰。对于渴望成功的人而言,"渴望"的程度和决心至关重要。做事的恒心和毅力,决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个人修为。本书没太多修饰性格的字眼,但频繁的用了"习惯"二字。习惯是知识,技能和意愿的交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清楚应该怎么做,更有这个意愿去做,三者的交汇构成个人行事做人的习惯。通过改变个人的习惯,从而实现个人性格的改变,最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怼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要事〗是目标事情,是符合宣言中"以原则为重心"的目标,这样的事才应该被称为〖要事〗,如果弄不懂什么叫〖要事〗,就难以把时间管理好,〖要事〗也做不好。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双赢思维〗我认为把人引向了更高的层次,也是做人的境界,似乎更高于佛家学说,既现实又大爱,这一点很难做到,又很容易做到。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七个习惯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七习惯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为了养成适合自己的习惯,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为自己所用。阅读的本质不是我们“看过了”,而是努力的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进行尝试,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循序渐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逐渐使自己成长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职场精英。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败。习惯会深深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的养成,是需要花精力,有意志的刻意练习的。虽然都知道一个习惯的养成可能只需要花上一段时间或者几天就可以了。但是七个习惯的养成,就不那么容易了。作者提出的“全面成功”的概念,必须由内而外的塑造自己。说实话,当我把这些原则和标准再梳理一遍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坚持太难,或者“差不多就可以了”的想法,让自己放弃了做得更好的机会。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用心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会使每一个人走向世界成功的彼岸。七个习惯相辅相成,即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练,并由依靠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也讲到了要透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合作。而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从自身开始完善。其中让我启发最大的是要事第一这一种习惯。要事第一,与人们经常强调的工作要抓重点的讲话精神有着相同的精髓。毛主席曾说过,凡事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繁忙的工作中,我们有时往往会顾此失彼,因此要养成有效避免我们走弯路。

再比如不断更新的习惯。如果说世界上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那只有一样,就是变。在风驰从曾经的一个小作坊,到飞速发展成如今的风驰公司,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应时而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站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特别像我们这些在公司呆了十几年的老员工,思想容易固化,做事一成不变,默守陈规,我们必须要让不断更新成为一种习惯,否则就会被淘汰。

还有双赢思维,双赢思维是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框架与心意,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积极思维,目的是更丰富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损人利己,亦非损己利人。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我认为双赢思维把人引向了更高层次,也是做人境界,似乎更高于佛家学说,即现实又大爱,这一点很难做到,又很容易做到。总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所传递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工作方法,更表达了一种新的思想水平,体会和掌握了其中的精髓,不仅能指导我们的工作,更能多方面、多角度有效提升个人的自身建设。

我们常说:我不小心忘记了…我迟到是因为……这件事没做好责任不在我……我们每一天都在不停的找借口或是抱怨,而不是去认错、去改变、去面对。我们必须像高效能人士一样,为自我的行为及所做的选择负责,像他们一样,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的事情,透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工作范围和影响范围,用心的心态让自己拥有选取的自由。

要相信,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只要坚信这个信念,将所学所思运用于实践中,无论是为公司发展还是个人的自身建设,都必将得到升华。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我读书不要求有什么学问,只要求去掉心上的那层浮躁,促使我翻开书的恰恰是心灵上的精神力,《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揪住了我的心,迫使我感、我叹、我思,继而理解它把握它,《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生刚)。生命的长短固然重要,其质量也许更重要,习惯的养成决定了质量。

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高效、不断更新,阐述了对待生命应有的态度就是积极面对一切,自觉自知,全身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和目标,建立仁慈和勇敢之心,实践人际互动和团队意志,用于提高自己,达到对生命极度负责的目标即生命的成功。

曾仕强老师在《解读易经》中指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此话鼓励人要敢于立大志,有大志的人才能成就大业;“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本意就是鼓舞人们要相信自己,尽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好事物的发展规律,勇往直前;“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教导人们要光明磊落,兢兢业业,时刻警惕鞭策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犯错,不断完善自己。中外对成功人士必备的习惯恰恰如此惊人的一致。

真挚坦诚的人格魅力、杰出的人际沟通能力、优秀的才华、宽广纳川的胸怀是成功人士必备的条件,而这些条件都必需习惯养成积累,读后感《《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生刚)》。除了这些,我认为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见险而止,《可兰经》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叫山走过来,山不过来,你就走过去”,在自己的事业中,应找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世和成功立业的基本标准,做人言而有信那么做事就有了人格力量担保,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而与人品相关的各种因素之中诚信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中孚,豚鱼吉”,心中充满诚意,连对小猪小鱼都会守信,吉祥。诚信所体现的就是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要负责,敢作敢当,说到就要做到。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你会因讲诚信而吃亏或经济利益受损,千万不要在意,吃亏只是暂时的,所谓有亏必有盈,吃亏会给自己带来积极持久的信誉。

诚信是人在社会中做人的根本态度,是追求人生真善美不可求少的阶梯,也是开启事业成功之门的心灵钥匙,更是人的生存之道。

如果你我都用内心和专一播下诚信的种子,我们将会收获诚信的果实,那我们的单位、国家、社会又将如何?不言都明吧。

请建立生命的诚信,用一生呵护吧。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读了史蒂芬·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使我受益良多,十分深刻的触动,能够使人的思想境界提高了。他在书中介绍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以修养品性,并用实例阐述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世。关于个人成功的三个习惯。书中提及的前三个习惯是针对事情需要养成的习惯。史蒂芬·柯维博士将其总结为关于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靠到独立。

进取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目标的原则,很多事情是需要我们主动去创造、规划,如果每一天都是被动、消极,不好好研究要做什么,更不采取任何实际上的行动,将永远无法成功。所有我们应当要主动去研究自我想干什么并付诸行动。

有效能的人士总是进取主动地选择自我要做的事情,并为自我的行为负责。这种“负责”的精神就是书中所说的“以始为终”。许多人一开始确实“进取主动”地确定了目标,但在埋头苦干的过程中,便渐渐淡忘了做事的初衷,事情便成了虎头蛇尾。所以史蒂芬·柯维博士提议,在完成事情的整个过程中要确保自我的行为与目标坚持一致,全力以赴,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对。

史蒂芬·柯维博士并提议我们凡事要分出主次,这个习惯作为自我管理的原则,完全要靠自已来掌握和坚持。以往的自我偶尔会为一些琐事而破坏了原有计划,如此看来,以后需要分清次要事情上的牵绊,时刻集中精力于急要事务。

关于公众成功的三个习惯,拥有好的人际关系等于为自我铺平了更多的道路。想要在公众领域取得成功,必须经历一个从独立到互赖的过程,拥有双赢思维,能够知彼知己,并懂得综合综效。

主动了解对方,知彼知己并对自我性格做出清楚明了的剖析,争取让对方了解自我。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也是造就“双赢”必不可少的一点。苏州四维空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双方有了充分的相互了解后,就需要将各自的力量集合在一齐,即利用“综合综效”。综合效益是有效而正确的原则,其成效超出此前的所有习惯,代表了互相依靠的环境中的高效能,代表了团队协作和团队建设精神,能让团队成员经过合作实现创造。不断更新,平衡自我素质的习惯。

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必须包括天性中的所有四个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每个层面的更新都很重要,所以只要平衡好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才取得梦想的效果。

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本事,才能使自我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创造财富的本事才是真正的财富。

可见,七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将习惯贯彻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才能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的变革,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本周,我们共读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习惯四——双赢思维。steven已经在文中解释得非常明白,自己/对方+赢/输组合的4种模式中,只有双赢的情况拥有巨大的长期价值。

“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这是柯维博士在书中对双赢者的描述。

不把世界看成一个零合游戏场,而是有足够的蛋糕可供分配。双赢,是一起把蛋糕做大,而不是去抢别人的蛋糕。基于此,我有两个不同的观点,和大家探讨!

其实,最开始看到“双赢”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就想到了科幻作品《三体》里的“黑暗森林法则”的观点,它基于作者笔下的宇宙文明两条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断扩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于是,文明与文明之间,相互不可见,不主动寻找(增加暴露自己的风险),只要发现,不接触,远距离毁灭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这像极了黑暗森林,有多个猎人,都有枪,相互之间有好有坏,为了保全自己,只能是隐藏在黑暗中,只要有光或者声音,就直接开枪。

和这个观点相似的,在社会心理学中,另一个概念叫零和博弈(zero-sumgame),又称零和游戏,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这个概念背后隐藏的逻辑是,“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邪恶进化论”式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这个角度,貌似和steven的观点相悖了啊?其实不然。

我仔细想了想,任何事情都不应该二元对立地来看待。同样,任何一个概念,也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甚至因人而异。

1、除了零合游戏,还有负和游戏、或是正和游戏,语境很重要。

2、“互惠共赢”的语境,是基于“双方合作”的基础。

3、与合作相对的是竞争;“在有限的资源里,如何竞争”则完全是另一个话题。

4、对21世纪的地球人类来说,“资源”相对“无限”。(三体里说的资源有限,讲的是宏观宇宙物质总量,不可同日而语)。

5、在目前“资源相对无限”的情况下,基于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尤其是商业领域,“互惠共赢”是最有长期价值的事情。

经过以上一番发散思考,优胜劣汰的黑暗森林法则,仅存在于“资源有限”的竞争语境之下。而本章steven讲述的是“互惠共赢”,是资源相对无限的合作语境。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而不断抱团变革的历程。从原始社会的群居,到后来的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人类是通过打破一个个小团体、小氏族、小部落的边界而建立了整个文明史,推动人类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这是合作。

合作建立在一个前提下,就是互惠共赢。而互惠共赢又建立在另一个重要的前提下,就是你相信“资源是无限的”,你相信与他人合作,“赢”的东西会更多。

《人类简史》里,提到一个观点:人类祖先开展合作,建立在“集体想象”的基础上。这个“集体想象”逐渐创造出了神话、图腾、文字符号、政治原型,其中发展出的最重要的三个普世共同体是:宗教、货币、帝国(可无限扩张和自我复制的政治模型)。也就是说,人类祖先正是因为集体相信,才凝聚到了一起。

虽然我的头脑和意识告诉我,ok,steven说得确实很有道理,而且我在头脑层面也确实认可在这个语境下的道理和逻辑。我当然知道,合作共赢是多么重要,没有它,就不可能有企业,不可能有国家甚至是整个人类文明。但好歹也算学了两年心理学,我总还是有种隐约模糊的觉察:在头脑意识不到的地方,在潜意识深处,我对“合作共赢”好像是有限制性信念的。换句话说,我的头脑告诉我要这么相信,但潜意识却是半信半疑。这也是为啥我一边读书,一边脑子里自然就联想到黑暗森林法则的原因。

这个限制性信念是什么呢?它来源于哪里?我应该怎么破除它?

自由联想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以前上学的时候。所有的老师和家长都会告诉我们:录取名额是有限的,高考就像独木桥,一定要竞争。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时刻:无意识地把自己的同班同学当做是竞争对手,然后导致的结果就是:遇到疑惑了,自己闷着,总之是不会和同学讨论的。高中的学习就像是一段孤独的朝圣。直到现在,我再去仔细觉察的时候,也还是会发现,偶尔自己和同事、朋友相处的时候,潜意识里总有个要“一较高下”的封闭概念浮出来。

1、高考具有局限性,只是在那个特殊环境下的特殊场域而已。不代表整个世界。

2、作为一个成人,“世界”的定义可以无限大。

3、竞争时需要展现力量。合作时需要互惠共赢。steven也谈到了建立共赢的品德、关系、协议、制度的重要性。

4、判断何时、何地、如何竞争与合作,这需要智慧。也是我要不断学习和思考的。

任何的限制性信念,觉察到它,并及时修订更新,其影响不攻自破。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作者史蒂芬·柯维,该书钻石版精选柯维博士“七个习惯”的核心思想和方法,为忙碌的我们带来高价值的自我提升体验,用更少的时间参透高效能人士的持续成功之道。

1、积极主动: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做决定。

2、以终为始: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如使命宣言。

3、要事第一:梦想的组织与实践,聚焦要事,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4、双赢思维: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态意图,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及资源,利人利己。

5、知彼解己:诚心去了解聆听别人,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

6、统合综效:扬弃敌对态度1+1=1/2,不以妥协为目标1+1=1.5,也不止于合作1+1=2,而是创造式的合作1+1大于2。

7、不断更新:在基本生活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6个习惯的实施效率。

其中,我对第五章要事第一—自我管理原则和第十章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最有启发。

01、要事第一中的时间管理矩阵:

第一象限既紧迫又重要。第二象限重要不紧迫。第三象限紧迫不重要。第四象限既不重要也不紧迫。

我们之所以疲于奔命,觉得很累那因为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第一象限,其次花在第四象限用以逃避现实稍作放松,用在第二和第三象限的少之又少。如果这样意味着我们陷于处理危机的生活中。

还有大部分时间花在第三象限,往往紧迫的事对别人重要对自己未必。这是我们太在乎别人而忽略了自己。也会时常感觉很累。

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象限事务,因为不重要。花更多时间在第二象限,这样会减少第一象限的出现频率。

只要能确定自己的第二象限,即知即行,可以事半功倍,这就是帕雷托原则——以20%的活动取得80%的成果。

而我们常常会犯的错误,以为重要紧迫的事情是第一位,其实不然,花在第二象限更多的时间原来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02、从四个方面磨炼自己(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身体层面:健康饮食,充足休息,定期锻炼。锻炼身体提升耐力韧性和力量。

精神层面:能够调动人体内具有激励和鼓舞作用的资源。忠诚,学习,冥想。

智力层面:主要靠教育,借此不断学习知识,磨砺心智,开阔视野。阅读,想象,规划,写作。

社会、情感:理解别人,服务,增进安全感,坚守原则,肯定自我,与人为善。

在这两点上印象最深刻:在拓展思维上,定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每周一本书。磨砺心智上就用写作这个方式。

从本书中我将改变自己原来总是在第一象限中忙得团团转,筋疲力尽,而是致力于重要不紧迫这第二象限,另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一周一本书,还有就是每天坚持码字。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让你变得更好。而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方可习惯成自然。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你学到了什么?如果你还没有读过本书,希望你也能从这篇文章中受益。世界上99%的人都是被他的情绪和大脑所控制的,只有少数的1%的人是可以控制他的情绪、大脑和言行的,而这第一种百分99%的人就是被动活着的人,只有第二种1%的人是主动活着的人。

一、主动活着。

本书中的第一个习惯就告诉我们要主动的活着,那什么是主动活着的人呢?其实世界上事情分为两种:一种是你不可以改变的,比如说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今天的天气如何?你老板的个人决定或者他生气的时候对你说什么话?这些都是你不可以改变的;第二种就是你可以改变的事情,就是你内心世界的情绪,你的思想,你所想说的话,你所做的事情还有你自己的决定!这些都是你可以改变的。如果你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想的人,总是被情绪左右,你就会觉得整个世界好像都在跟你作对,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都在你身上发生,然后你就会变成一个充满消极情绪的人,这就是被动活着的人。

而被动活着的人就有一个不好的思维就是总把注意放在不可改变的事情上。所以想要改变这种状态的话,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你可以改变的事情上,做一个主动活着的人。比如说今天你要不要去郊游?要不要玩游戏?要不要看书等等!这样你才能不断变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让你的人生多一点控制力和影响力。

大致可以将这两种人概括为:被动活着的人总是抱怨,不去做改变;而主动活着的人知道抱怨没用,只会增加消极思想,从而寻找更多改变的机会。

二、葬礼法则。

什么是葬礼法则?就是讲在你葬礼来临的时候,你希望人们是怎样去怀念你,怎样回忆你的呢?他们认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葬礼法则教我们要以终点为起点来思考问题。比如说你通过你现在想达到的目标来设定今年的目标,再分解设定每个月和每天的计划是怎么样的?至于制定什么目标,你就要根据你自己的需求来决定了!

三、重要的事情优先做。

关于选择目标,你肯定是找你重要的事情来选定目标,比如说高薪的工作和这个过多的物质不是你所追求的,因为它们并不能给你所谓的真正的快乐,所以你还是决定辞掉年薪百万的工作,去寻找真正能让你快乐的生活。

对于制定计划,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小窍门。

1、每天计划达到的量一定要非常小,小到自己都觉得可笑,自己都无法接受的地步。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把自己的计划定的太过于苛刻,最终都会因为坚持不下去而告终。比如很多人计划每天看两个小时的书,过不了两天,坚持不了就不看了。这里建议,每天就拿起书本翻开几秒又合上就行了,这一个简单的动作相信是个人都能做到并坚持下去。当然,如果你翻开的时候自己有兴趣看,那就看下去,等自己不想看了就放下。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学会奖励自己。当你完成了自己定的某个小目标,要给自己一点奖励,至于奖励什么,你怎么开心怎么来吧。为什么奖励自己?就像你打游戏,打游戏你可以在脑中享受到快感,所以你就愿意玩。而如果你做完了某个小目标,没有任何奖励,你自然就没太多动力再去做这件事情了。

四、不断自我提升。

这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最后一个习惯。当你每天都完成一些小目标,一年后你就会在各方面也得到更好的提升,而你在提升的基础上又加以提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在美国《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影响力仅次于《圣经》。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20xx年部门领导推荐阅读的书目之一。当时可能由于年纪小还不太能理解这七个习惯的真正含义,只记得看完这本书告知自己要践行要事第一的工作习惯,要求自己一旦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

7年之后的今天利用早上边跑步边听樊登老师的解读,突然有一种全新的收获,引起了我的不断反思,最重要的是积极主动的思考方式,一直以来狭义的自我定义:我属于行动上的积极主动的乐观派,但在思维模式上我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关注圈,就像lg对我说的:“你的焦点更多的放在细节上,还没有放在重点上(他说的重点其实就是影响圈,重点应该放在我自己可直接控制的事情上,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跑完步回家后从书架上找出这本书,重新拜读了一遍,于是决定要把我此时此刻的感受记录下来,这对我来说很重要,以后也是我重点要修炼的部分。

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习惯一:积极主动。

习惯二:以终为始。

习惯三:要事第一。

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依赖。

习惯四:双赢思维。

习惯五:知彼解已。

习惯六:统合综效。

自我提升和完善。

习惯七:不断更新。

关于积极主动我的理解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做出的自由选择,这对于自己其实是一种心灵上的救赎。如果我们一直将自己的需求绑架在他人身上,会活的很痛苦,生活中会充满了抱怨与指责。比如中国最大的矛盾关系体:婆媳关系紧张,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不是生活的年代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而是媳妇或是婆婆把自己的要求放在对别人的控制上,因为她不按照我要求的方式(外界刺激),我就生气、指责与抱怨(内在反应)。其实我们还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比如解决方案一:控制自己的情绪选择不生气;方案二:告诉自己别人是否履行职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如果你一直认为问题“存在于外部”,那么请马上打住,因为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问题。

虽然我们不必象书中举例的维克多。佛兰克尔那样被关在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中凭借详细与记忆来修炼心灵、头脑和道德的自律能力,将内心的自由种子培育得日益成熟,直到超脱纳粹的禁锢。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佛兰克尔运用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发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就像某名言说的那样“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

接下来我们可以自我反思在婚姻、家庭和工作中有没有用积极主动的言语去表达,如果没有,那么从今天开始制定一个为期21天的自我觉察实践表,分为影响圈与关注圈。

消极被动的言语:vs积极主动的语言:

1、我已无能为力。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2、我就是这样。我可以选择不用的作风。

3、他把我气疯了。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4、他们不会答应的。我可以相处有效的表达方式。

5、我只能这么做了。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

6、我不能。我选择。。。

7、我不得不。我更愿意。。。

8、要是。。。就好了。我打算。。。

不要总是怨天尤人或是文过饰非,犯了错误就要马上承担,改正并从中汲取教训,致力于影响圈内的事情,淡化关注圈。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而不是一心挑错,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矛盾。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世界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巨大的改变,生活更加多元化,生活也对人们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经典的原则不会改变,管理者的七个习惯正是在不断的变化中产生的不变的原则。

史蒂芬柯维提出了七个习惯,我想他的精神世界一定很富有,他在不断的寻求生命的意义,读完这本书,我不仅是感受到七个习惯的重要性,更是要不断的追求自己的生命意义路程。

图片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本书强调以原则为核心,以人品为基础,达到个人效能的提升,不断的修内,如“我命在我,不在天“。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一直读的书,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感悟。人在经历依赖、独立到互赖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习惯。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并没有单单从宏观的角度讲述七个习惯,不断的细微的案例进行佐证:

本书给我最大感触的就是积极主动原则——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讲述的不仅仅是态度的转变,更不是鲁莽行事,而是要从技巧、知识、意识三个角度积极主动行动,也以为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积极主动不受外界的影响,而是决定于自身,理智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梳理感情。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积极主动的去完成的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是一直在等着领导安排工作。安排工作的工作方法,不仅效率低,也无创收效益出现。

在对待客户中也是这样的,就像之前一位老师说过的,你不要一位销售不重要,积极的销售自己无处不在,就好比我们去超市买肉,大部分的人都以为超市的肉不能够谈价格的,其实,超市很多时候就会有特价肉的,超市人员自己都会囤货的,我看就了一个超市人员囤的货,主动把它拿到肉铺前面,跟前面的超市人员说:“您好,我刚刚看见别人乱放的肉,我帮忙拿回来了,你们这现在肉这么好啊,也给我来一点哈。”超市大妈听听的哈哈大笑,我也拿到了打折的肉。积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二大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双赢思维。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这个社会是一个角斗场,所以,事物也就是“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利人利已者则把生命看作是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

史蒂芬列举了六个交往模式,即:

损人利已(赢/输)舍己为人(输/赢)。

两败俱伤(输/输)独善其身(赢)。

利人利己(双赢)好聚好散(无交易)。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一个?我认为最理的答案肯定是双赢。那我们为何不向它发展呢?要做到双赢其实并不难,只要做到:诚信、成熟、知足就可以了。

本书的任何一个习惯都值得拥有一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这次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相比第一次读完后的运用,这次的感触和收获更大,让自己对运用时遇到的小问题有机会对照书中的某些章节和观点做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吸收。在日益变化和挑战共存的生活中,需要我们学习一些基本原则来指导我们更好更高效的生活工作。此书讲到的原则值得我们反复去阅读。

书中提到从个人领域成功到公众领域成功的七个习惯:

1、积极主动:

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事情,逐渐让“影响圏”不断扩大。以前遇到同伴的消极和被动时,自己只想着独善其身地完成自己的部分,或者是把同伴的事情直接做了,因为在做之前没有和同伴了解情况和沟通,也没有征得同伴的同意,在自己完成的时候,会对同伴的不合作行为产生抱怨,而同伴也觉得他需要的不一定是直接帮助完成事情,从而导致产生了误会。重读这篇文章联想到自己以往的做法,意识到首先应该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让大家一起参与进来,这样大家才会一起成长共同精进,当遇到同伴停止不前时,会先耐心地听取对方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难,和对方一起分析问题所在,在商讨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对方需要时再予以协助,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伴也会因为得到尊重而主动承担自己的部分。自己的影响圈也会变得越来越大了。

2、以终为始: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根据目前的处境,找到清晰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在遇到迷茫或被其他事情牵绊时,我们需要经常问自己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次要的事情蒙蔽了双眼而偏离了方向。

3、要事第一:

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关系,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不紧急的事务上,但实际上经常会被不重要紧急的事情弄得效能低下,所以我们要每天列出自己的三只青蛙,重点要关注自己持续的成长和学习。

4、双赢思维:

互相信赖的社会中,取得杰出的成就需要靠相互信赖和彼此合作才能实现。当遇到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不一致时,为了达成既定目标,以往会采取折衷的办法来处理。这篇文章中提到店铺中通过调整薪资结构,先让店员赚到钱,店长才可能有钱赚的模式后,实现了真正双赢的奖励体系。将注意力放在结果而不是方式上,这样就可以跳出以往的思维模式,找到第三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5、知彼解己:

首先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

6、统合综效:

尊重差异取长补短,共同参与让总效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模式不一样,通过坦诚沟通可能会发现,对方的观点正好是以往一直被忽视或完全没想到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有可能会左右事情的结果,分歧点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地去思考和学习成长的机会。

7、不断更新: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通过不断的思考、学习、创造和适应能力,让自己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

每章节的付诸行动部分部分提供了详细的指引,教我们更好地使用本书,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从而达到高效的人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读过这本书后,我发现书中讲解的七个习惯更像是一个高效人士的构成。这七个习惯对人性格上进行重塑,如果养成这七个习惯,人生路上也能少走很多弯路。

一,积极主动。

回想曾经的自己,真的只是在被动学习,没有学习的目标,漫无目的。老师教哪学哪,作业做哪就做哪。要是学习上自己能够积极主动,我想我能有更好的成绩。书中的积极主动,不是狭义的,不只是态度上,行动上的,它更多的是先从思想上入手,自己对事物的全貌主动的预测,且自己也有后续行动的措施,然后积极主动,绝不动摇地去执行,并不断调整,直到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二,以始为终。

想想自己所做的那些事有多少是坚持到底的,真的是少的可怜。如果我能将那些想做的事情坚持到底,我想我能学得更好,书中以始为终,在我理解看来她就像是指路的灯,告诉我目标是哪,提醒你坚持下去,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确定自己的目标后,再根据自己想要的制定计划,步步为营,如果没有以始为终的结果导向思维,若是走一步看一步,那肯定是行不通的,这样你无法确定自己走的路是不是对的。

三,要事第一。

生活中事情繁杂,大致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和不重要不紧急的四大类。我们往往是不知道怎么分配时间,而导致时间花在了不该花的事情上,而那些要事一个也没完成。书中的“要事第一”,是指把时间分配给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紧急的事,不管每天被紧急的事情如何缠得无法脱身,也要抽一点时间出来干自己重要的事情,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妥善安排,分清主次。这样可以做到事事有条理,从而不会忘记最重要的事情。

四,双赢思维。

人们都是自私的,只要没有波及自身利益自己就不会有过多的想法,但这种想法是危险的。“双赢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你好,我也好,大家更好。在一个集体里面,只有集体好了,个人才能更好,每个个人都应尽力去维护集体,最终受益的也还是个人。而反过来也一样,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双赢思维,鼓励我们相互协作解决问题,并找到互惠的解决方法。

五,知彼解己。

我们处事的时候往往自以为是的去判断事物,去评价工作,别人犯错也是一味的以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别人。在交流中也是以自己的经历观念去对别人的观念进行评价,这是一种低效率的交流情况。这种情况下,集体效能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学会换位思考,以此来加强团队战斗力和协作精神,关键时刻能互相协作打硬仗,通过每个人的切实努力,我们可以发挥出更强的能力。

六,统合综效。

做什么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懂得合作才能将效率最大化。书中指出,既不按照自己的方式,也不遵循别人的方式,而是通过合作创造出1+1>2的高效方法,一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大家综合讨论进行解决,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个团队可以走的更远。

七,不断更新。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只有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的能力才能利于不败之地。就像拥有才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只有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具有真正可靠的经济实力。我们要不断更新的四个方面,身体方面:适当运动,有助于健康;精神方面:荡涤心灵的尘埃;心智方面不停的自我教育;社会情感方面:历练待人处事之道。

这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积极主动的态度,以始为终的愿景,要是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终效的合作和不断更新的创造他们相辅相成。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书中提到“要提高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务必从改变自我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这是非常深刻而又见地的理解。

解决问题不仅仅要在术的层面想办法,还要回到道的层面,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去思考,以及从了解周围环境入手,综合一句话就是提高自身素质。

这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是“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和“不断更新”的创造,它们相辅相成,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

积极主动,就是对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恳主动,勇挑重担,高效能人士为自我行为以及一生所做的选取负责,他们效力于实现有潜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的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透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我的影响范围。

要事第一就是自我管理的原则,也是作为管理者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原则。在有限的精力下要时刻明白要事第一,这也是二八定律的一个现实应用。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我们的重点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好处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总结一下,所谓道理都是相通的,中西方都是一致的,这七个习惯中的前三个: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是从价值观和工作观入手,讲述自我驱动,自我管理,自我领导,相当于儒家讲的修身;七个习惯中的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是从理念、沟通、合作等层面讲述处世之道,相当于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相当于道家的应物变化思想,强调我们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适应,唯有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真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由史蒂芬柯维博士编著的引导人们培养自己的习惯的著作。它的销量在各大网站的排行榜一直久居高位。此书主要编写了7个可以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习惯。

我最喜欢,感受最深的是知己解彼(移情沟通的原则)。知己解彼,换位思考,不仅有利于增强自己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在未来与他人的交往与相处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认为我们更需要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总体来说,我认为主要有四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平等原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感情的基础。交往是平等的,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要把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即不能觉得低人一头,也不能高高在上。在交往中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别人要有诚心,平等互利的交往,才可能持久。

2、诚信原则。诚信包含着诚实和守信两方面。诚信是处理个人和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

3、宽容原则。宽容和诚实、勤奋、乐观等价值指标一样,是衡量一个人气质涵养、道德水准的尺度。宽容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心胸宽广,大度容人。宽容别人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一种接受、一种爱心,有时候宽容更是一种力量。宽容本身也是一种沟通、一种美德。

4、互助原则。互助表现在交往的双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既满足了双方各自的需要,又促进了相互之间的联系。

可以说,在交往过程中履行了以下的原则,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定会令双方都能体会到良好的感受。七个习惯不仅是成年人应该阅读的读物,更是青少年需要仔细思考的作品。如今的青少年总是存在种种弊端,这不仅是教育体制的弊端,更是青少年自身的缺点,所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就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自我更新是生命发展的基本规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祝坤)。德国哲学家尼采则认为,人生有三个时期,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合群时期,自我尚未苏醒,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习惯七的主旨就是磨练自己,从身体、精神、心智与社会情感等四个方面,增进个人产能,积累其他修养的本钱。

怎样才能自我更新呢,首先,要牢记“守住、守住、再守住”,从基础出发,以求得在“守住”中发展,在“守住”中快乐,在“守住”中智慧,实现真正的自我更新。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交通违法者难管理,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坚强的意志对于我们的意义与刹车、油门和方向盘对于汽车的意义类似。如果没有这三样东西,汽车就不能向着正确的方向行驶,不能在该停的时候停止,在该加速的时候加速,最终的结果要么是停滞不前,要么就走向毁灭。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就像一个有着良好的制动系统的汽车一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随心所欲,到达自己想要去的任何地方。

实际上,坚强的意志不仅能让我们少做后悔事,更能为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平常做的很多事情只要做好都是能够带来快乐的。比如做菜,如果做得色香味俱全,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岂不是一件乐事;再比如学外语,如果能说得与外国人一般无二,我们也一定会感到欢欣鼓舞,乐不可支。然而,达到这样的水平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读后感《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祝坤)》。要在看不到曙光,听不到掌声,得不到鼓励的时候,依然能够坚持下去,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就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否则就只能看着别人享受成功的喜悦,自己在一旁只有羡慕的份儿。

意志还有一个最神奇的功效,那就是可以让我们不烦恼、不忧愁,整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我们大家都知道,烦恼忧愁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妨碍我们积极地想办法,并且能够损害我们的健康,缩短我们的寿命,而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则能使我们的思维不受阻碍,大脑运转灵活,因而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增进我们的健康,延长我们的寿命。可见,我们不应烦恼忧愁,而应尽量开心快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坚强的意志,当我们受到烦恼和忧愁围困的时候,坚强的意志能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来,并使自己进入开心快乐的状态。因此,我们不必气馁,每一分努力都会给我们带来回报,都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呢?

意志的强弱取决于主动的坚持能力的大小。你把一个吸烟的人关起来,他一年没有吸烟,这并不能说明他意志力有多强。只有当他可以很轻易地得到烟,却能够控制自己不去抽的时候,他的意志力才算强大。提高意志能力并不需要我们自讨苦吃,不需要夏天穿棉袄,冬天穿单衣,我们完全可以采取更有意义的方式。我们可以进行体育煅炼,可以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可以有计划地改掉坏实惯、养成好习惯,可以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尽量保持昂扬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通过这些方式,我们的意志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使我们能够让自己做那些该做的事,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从而收获一个无悔的人生。

要想培养坚强的意志,首先要从心里认识到意志的重要,然后才能自觉地培养。我们可以先从小事做起,让自己尝点甜头,这样就能够吸引自己不断地坚持下去。假如我们原来只能坚持看半个小时的书,半个小时后就开始魂不守舍、心不在焉,我们可以先告诫自己一定要多坚持5分钟,当我们实现了这样的目标以后一定会感到高兴,然后就可以趁热打铁,不断设立更高的目标。不久以后,我们就能专心看上一个小时的书,我们的意志也得到了增强,这时候,我们就像拥有了一件锐利的武器一样,可以去战胜其它更多更大的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体验成功快乐。

此外,习惯的好坏对我们的人生意义重大,好的习惯会使我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坏的习惯则相反,它可能使我们铸成大错,追悔莫及。如果我们能自觉地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我们会同时培养出坚强的意志,我们的快乐也就有了保证。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