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大全(18篇)

时间:2023-12-18 17:31:40 作者:JQ文豪

自查报告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还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和提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刚刚召开的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我们今天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贯彻落实这些要求,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工作部署,总结交流20xx年以来我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情况,研究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工作措施,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对这项工作,孙绍骋副省长、宋军继厅长都非常重视,会前都提出了意见和要求。昨天下午,大家参观了寿光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现场,今天又听取了经验介绍,对近年来潍坊市和寿光市的城乡环境卫生工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寿光市委、市政府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坚持循序渐进,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值得借鉴推广。刚才,枣庄、潍坊、商河、临淄、蓬莱、新泰、齐河、马桥镇、石横镇等地方分别介绍了很好的经验,各市的交流材料也已经印发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各地对城乡环卫一体化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各地党委、政府把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做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列入重要议程。全省17个设区市、60多个县(市、区)和1200多个乡镇(街办)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挂帅、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人大、政协领导定期视察指导。济南市政府召开专门动员大会,明确用3年时间全面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目标;潍坊市连续三年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济宁市将一体化纳入党代会工作目标,大力实施农村环境建设七大工程;泰安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列入为民办的12件实事;滨州市委、市政府把一体化列入全市科学发展考核。章丘、商河、桓台、临淄、昌邑、寿光、曲阜、新泰、荣成、五莲、临沂兰山、齐河、莘县、邹平、单县等县(市、区)成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办公室,组建了县(市、区)、镇(街)、村三级环卫管理网络,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

(二)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各地不断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镇村环卫保洁及垃圾收运体系建设。20xx年,全省建成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06座,日处理能力4.64万吨/日,无害化率达97.75%,居全国省份第4位;建成乡镇(街办)垃圾转运站1405座,配置运输车辆10951台,垃圾桶65.17万个。历城、商河、寿光、昌邑、荣成、齐河等县(市、区)每个乡镇建设一座规范化的垃圾中转站,为城乡环卫一体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各地注重加强政策引领、资金保障、监督考核、奖惩激励、舆论宣传等工作机制建设,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经济发达县(市、区),城乡一体化资金由市(县、区)、镇(乡)财政负担,不向农民收钱;经济薄弱县(市)采取“一事一议”办法,让农民自愿承担部分费用。20xx年以来,全省各地累计投入城乡环卫一体化资金51.3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和省财政奖补资金28.82亿元。济南、淄博、枣庄、潍坊、济宁、日照、莱芜、滨州等制定一体化考核标准和办法,定期检查考核通报,实行奖惩兑现。各地还探索形成了农村环卫“全托管、半托管、自我管理”等管理模式。同时,加强社会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营造环卫一体化浓厚氛围,有力促进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四)村镇环卫机构队伍建设逐步加强。截止20xx年6月,全省村镇环卫保洁人员15.8万,成立乡镇(街办)环卫所1406个,已有1116个乡镇(街办)、44795个村实施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覆盖率分别达到76.1%、65%。目前,全省已有济南市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市、淄博市张店区、博山区、临淄区、桓台县、东营市东营区、广饶县、垦利县、利津县、烟台市莱山区、芝罘区、福山区、莱州市、龙口市、长岛县、潍坊市奎文区、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诸城市、寿光市、昌邑市、青州市、高密市、临朐县、昌乐县、济宁市任城区、市中区、兖州市、邹城市、微山县、泗水县、曲阜市、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泰安市岱岳区、新泰市、宁阳县、威海市环翠区、荣成市、乳山市、文登市、日照市岚山区、莱芜市钢城区等60多个县(市、区)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镇、村全覆盖,环卫一体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应当看到,我省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与中央和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先进省市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农村环卫基础设施不配套。部分村镇垃圾转运设施不足,服务范围不合理,边远地区距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距离过远。乡镇街道两侧果皮箱、垃圾箱数量严重不足,群众想投放也没有地方。近年来我省新建的垃圾处理设施相当一部分是填埋工艺,接收农村垃圾后,填埋场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可持续处理能力亟待提高。二是农村环卫工作标准较低。农村垃圾收运装置比较简陋,不密闭、不规范的情况比较普遍。公共区域保洁不彻底、垃圾清运不及时,河沟、坑塘、路边等积存的垃圾还没有进行清理。三是城乡环卫一体化政策机制有待完善。农村环卫保洁队伍建设、环卫管理机构设置、保洁经费筹措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配套政策滞后已经影响一体化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四是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工作任务艰巨。环卫保洁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工资偏低、劳动量超定额、社会保障不全、福利待遇不高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环卫设施严重短缺,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理系统,没有保洁制度,垃圾围镇、围村现象比较普遍,既造成环境污染,也造成视觉污染,成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问题。前不久,对浙江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的经验并加以推广。10月,国务院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11月11日,省委、省政府在荣成市召开全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明确要求,推进垃圾统一收集、污水有序排放,建立日常维护机制,打造优美宜居新农村。整治农村垃圾,改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村地区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最直接体现。

(二)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化工产品在农村农业和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人均垃圾产生量也快速增加,生活垃圾成分在趋向城市化。这些垃圾长期暴露在田间、地头,无法自然降解,严重污染土壤、空气和水系,威胁群众健康。我省农村人口占47.57%,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也是落实污染减排任务的重要内容,更应下大力气,加快推进。

(三)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是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抓。郭树清省长多次强调,要把城镇化作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大战略来抓。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制定了《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化管理标准(试行)》,对农村环卫保洁、垃圾处理提出明确要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社区环卫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搞好农村和农村社区环卫等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是顺应农民期待,加快改善民生,为农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的具体举措。农村环境问题解决好了,就会极大促进城镇化的进程,为广大农民建设幸福美好家园创造条件。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力争早日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全覆盖。

突出四个重点:

(一)完善设施,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提供能力保障。各地要根据《山东省城乡环卫一体化专业规划编制纲要》,细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设施建设任务和目标,对农村垃圾量、环卫机具及车辆配置、环卫设施的数量、布局、用地和规模等统筹规划,明确建设时间和资金来源。要把加强农村垃圾收集和转运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做到“方便投放、集中收集、密闭运输、统一处理”。要为农村环卫保洁员配备必要的清扫工具、垃圾推车,在村庄建设垃圾收集房,配备垃圾桶,合理确定乡镇驻地或中心村垃圾转运站的服务半径。从村庄到镇的转运站,可用封闭式简易车辆运输;从镇转运站,到县(市)垃圾处理场,必须用封闭式垃圾清运专用车辆。村镇环卫设施的建设、配备,应本着方便、实用、可靠、安全的原则,控制运行费用,严防二次污染。同时,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鼓励采用焚烧处理工艺,严格控制卫生填埋工艺,提高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保障能力。

(二)落实人员,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基层乡镇环卫管理所(站),农村保洁员、垃圾清运员和管理员是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各地要立足实际,建立健全乡镇环卫管理机构,参照100户配1名保洁员标准,配齐农村保洁员队伍。规模较小、经济实力有限的村庄可选择义务清扫,由村民负责各自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并将垃圾收集后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收集桶(房)。规模较大、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庄可实行有偿包干,将村庄划分成若干卫生区域,由村里雇佣的保洁员负责作业范围内垃圾的清扫和收集。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可借鉴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模式,按保洁面积或实际任务量选择保洁队伍,上门收集垃圾。垃圾转运站、收集车辆的运行管理需要一定技术和知识,要对作业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规范作业程序,确保运行安全。

(三)建立制度,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城乡环卫一体化能否深入开展,关键看制度是否适应农村实际情况。一是科学选择农村环卫保洁模式。农村地区经济条件、地理条件和群众的生活习惯千差万别,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全托管、半托管和自我管理”等农村环卫模式。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管理办法。二是建立农村垃圾收运、保洁的管理服务和考核制度。省厅20xx年发布了《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服务规范》、《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服务规范》,各地可以此为指导,建立本地的垃圾收运、保洁管理服务制度。农村地区垃圾收运、保洁的要求和标准可以适当低于城市。要建立监督、考核机制,采取接受群众投诉、举报,考核组日常巡查、抽查、统计等方式,对垃圾收运、保洁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三是建立村民自律公约制度。仅仅依靠清扫很难保持环境卫生的整洁,要制订并引导村民签订《环境卫生公约》,让群众按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不随手丢弃垃圾。积极鼓励农村实行垃圾分类,对灰渣、秸秆、剩菜剩饭等就地处理或综合利用,从源头上实现减量化,减少收运费用。四是建立农村垃圾处理经费保障制度。农村环卫设施建设经费由省、市、县、镇共同负责、分级落实。日常垃圾清运、保洁支出及保洁员工资实行属地管理,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有条件的可由镇、村集体全部承担,也可根据实际,向村民收取合理的垃圾处理费用。要对村民收费的,必须会同物价部门进行严格成本测算,按照“一事一议”的要求,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形成村规民约,向村民收取的垃圾处理费使用情况应定期公示。通过制度建设,逐步建立起全面覆盖、责任明确、科学考核、保障有力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四)集中行动,开展农村地区存量垃圾治理工作。长期以来,在农村村头、路边、河渠、沟塘等区域积存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要调查摸底,组织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农村存量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清除卫生死角,把存量垃圾转运到规范的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在短时间内使农村环境面貌有一个大的改变,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从思想观念上认可并接受环卫一体化工作。集中行动可以采取村、镇报计划和清运量,组织村民义务劳动,县(市)出车辆、机械的办法,集中打一场歼灭战。对清理后的区域,及时硬化、绿化,配套垃圾收集设施,避免随意丢弃问题反复发生。山区偏远村庄可实行统一收集、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地要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明确工作职责。一是落实牵头部门责任。农村环卫工作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目前各市管理部门不尽相同,有的在一个部门还涉及两个科室。要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必须确定牵头部门,注重发挥镇、村积极性,形成牵头部门协调、有关部门配合的配套联动机制。二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进度、效果、时间节点要量化,要把有关责任分解落实,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形成由县(市、区)政府负总责、乡镇政府具体实施、村庄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三是积极争取支持。牵头部门要主动为政府当好参谋,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监察、国土、物价等部门的支持,落实资金、建设用地等,加快推进进度。

(二)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必须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建立公共财政为主导的投资结构,为城乡环卫统筹发展提供保障。省住建厅将积极配合省发改委为具备条件的城市环卫基础设施项目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会同省财政厅安排省级专项资金补助城市环卫设施建设。各市也要参照省里的做法,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要积极争取把国家和省有关农村连片整治、生态保护资金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各地要克服“等、靠、要”思想,开阔思路,拓宽融资渠道,对服务面积大、垃圾清运量多的地区,可以采取市场化的路子,筹集社会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资金紧缺问题。筹集、收取的农村垃圾处理费要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农村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挪用。

(三)加强监督检查。省厅将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做为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定有关政策,实施监督督查制度,定期检查调度各地进展情况,好的表扬,差的批评。各设区城市要完善具体政策措施,改进工作机制,健全工作规范、考核标准,做到定期考核、定期通报,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稳步扎实发展。各地要对镇、村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数据进行核实,确保真实准确,严禁弄虚作假,并在村镇统计年报及有关统计中及时体现。

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思路,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尽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

乡镇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结

自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我镇高度重视,始终把城乡环卫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我镇共修建垃圾收集房及中转房xx个,配备农垃保洁员xx人,确定了以“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为主要方式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对生活垃圾实行定人、定点、定时收集,分类处理。

一是资金配套问题。城乡环卫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环保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但目前村级无收入,只能靠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补助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进行建设,建设资金明显不足。二是居民环卫意识较薄弱,存在垃圾不入桶等现象。

一是加大投入,完善配套。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保洁作业工具、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垃圾中转站、运输车等设施配套,为工作开展提供便利。

二是强化宣传,注重引领。城乡环卫一体化涉及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是深入推进,确保实效。按照各级工作要求和实施方案,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规范化、专业化、日常化”发展轨道,深入推进活动开展,彻底改变城乡环境“脏、乱、差”现象。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结

实践内容。

一、实习目的。

终于等到了实习的时候了,很早以前就从师兄那里打听到了有实习,那时候可以说是急切地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大家再也无法满足于课堂教学,尽管从同学朋友那里了解到实习并非像想象中的那样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蓦然回首,转眼为期一周的铣工实习结束了。在实习期间虽然很累、很苦,但我却感到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作为一名铣工所必备的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伟大的诗人李白那一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真正内涵!我们实习的第一天看了关于铣工实习的有关的知识与我铣工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的碟片。看到那飞转的机器、飞溅的铁花,令我既担心又激动。担心的是,如果那飞转的机器隆隆声让人心惊肉跳和那鲜红的铁花四处飞溅的发出耀眼的的光芒令人眼花缭乱;激动的是,等待了将近一年的铣工实习就要开始了。这是作为学生的我们第一次进入工厂当令人尊敬的工人,也是第一次到每一个工科学子一试身手的实习基地。

其实,对我们这些工科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好机会,又将全面地检验我们知识水*。铣工实习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学生在铣工实习过程中通过独立地实践操作,将有关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基本工艺方法和基本工艺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的,进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训练及进行思想品德和素质的培养与锻练。

铣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我们大学生、工科类的大学生,院的学生的必修课,非常重要的也特别有铣工实习又是我们的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会感受到车间的气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当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铣工。同时也懂得了为什么有人说“当铣工是最累的!”铣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同时设备简单,故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铣工的常用设备有铣工工作台、台虎铣、砂轮等。

二、具体内容。

本次实习,我主要是做铣工,所谓铣工就是根据设计零件图纸用铣床(加工零件的设备)进行零件加工的技术工人,分为初级工、高级工。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

铣工的操作要求如下:

1、铣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

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手电钻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

3、台虎铣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方案

为全面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巩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构建一流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坚持开放思维、科技思维、市场思维、法治思维,按照建设“生态任县、绿色任县、和谐任县”的总体要求,建立“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新体系,努力创造环境优美、人际和谐的城乡环境,全面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按照“政府监管、市场运作、乡镇(区)主体、分类实施”的工作思路,利用三年时间,逐步健全“委托管理、城乡一体、全面负责、一杆到底”的城乡环卫管理新机制,有效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基本完成“卫生整洁、设施齐全、管理到位、体制完善”的工作目标,最终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全方位、无缝隙、全覆盖管理和资源化利用。

(一)理顺管理体制。组建县环境卫生管理局(以下简称县环卫局),隶属县政府事业单位,负责全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对全县城乡环境卫生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在各乡镇区设立环境卫生管理所(以下简称环卫所),负责各辖区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在各连片村(社区)设立包片管理员,负责各包片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全面构筑和完善“县、乡镇区、村(社区)三级环境卫生管理网络,打破“条块分割、权责不清”的被动局面,加快形成“规范化、一体化、日常化”的管理体制,适应城市化管理的需要,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的全覆盖。

(二)规范运作程序。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将各乡镇区驻地及所辖行政村(社区、城中村)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全部委托给县环卫局负责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尽快实现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的目标。到20xx年底,全县各乡镇区驻地、经济开发区、城中村环卫托管率达到100%,各乡镇区行政村托管率达到30%以上;到20xx年底,各乡镇区行政村托管率达到70%以上;到20xx年底,力争在全县范围内全部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环卫托管率达到100%。

(三)夯实托管基础。各乡镇区要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着力改善辖区环境卫生状况,有效提升环卫托管基础。要加快村庄主干道路硬化步伐,对“三边、三线、村围”(三边:河边、沟边、坑边;三线:公路、高速、高铁沿线;村围:村庄进出口及村周围)陈积垃圾的分批清理力度,到20xx年基本完成。要做好农村“三大堆”(柴草堆、垃圾堆、建筑废料堆)问题的综合治理工作,基础条件好的村庄逐步取消村内“三大堆”,基础条件一般的村庄规范管理好“三大堆”。

(四)加快设施配套。一是合理配置农村垃圾转运箱,按照每1000人配置1个垃圾转运箱的标准统一配置,做到合理布局,方便村民投放。二是增建邢湾、天口、辛店、骆庄、西固城、大屯、永福庄、农管委8个乡镇区垃圾压缩站,要求交通便利,道路硬化,垃圾压缩站的选址、用地由各乡镇区负责解决,占地面积不小于2亩。三是做好现有县级垃圾填埋场和垃圾中转站改造建设,配足配齐机械设备。同时,创新工作思路,采取融资租赁方式,与中联重科紧密合作,完成垃圾压缩、运输、处理、收储等机械设备的购进。(详见附表一)。

(五)加强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将农村日常保洁及垃圾收集、清运、资源化利用费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按时拨付。二是拓宽融资渠道,以政府投资为主,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实现资金筹集的多元化。三是按照“谁产出、谁负责、谁买单”的原则,逐步向村民适当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由县物价部门审定)。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乡镇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进程,统筹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各有关部门、乡镇区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二)注重宣传引导。县委宣传部、电视台、报社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现实好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设立城乡环卫一体化标识,规范群众日常行为,将文明规划延伸到村到人。积极动员党员、离退休干部、退伍军人等骨干带头示范,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严格考核奖惩。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列入各乡镇区年终考核内容,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县纪委、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要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区重点工作督查考核中,并会同县环卫局对各乡镇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联合督查。各乡镇区要把环卫托管工作纳入对乡镇区、村两级干部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其推进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水平,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落到实处。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结

为切实做好我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我县成立了由副县长王永新同志任组长,副县长王新平同志任副组长,各镇街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

按照县委组织部、县委办的统一部署,我县于年月xx日召开了全局系统职工会议,传达了县委、县和上级环卫部门关于全县城乡环境卫生工作会议、文件精神。会议要求全县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县委、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的意见》、省、市、县文件精神,把城乡环境卫生问题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明确各地、各部门的环境卫生工作责任和任务,确保我县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有序、高效、优质地完成。

二、加大投入、加强宣传、强化管理,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讲环境,人人管环境、齐抓共管的氛围。在全县掀起了深入学习宣传、深入人心的。

三、加大监督检查,加大投入,确保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县在全国各级环卫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加强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在各级环卫部门的督促和检查下,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考核制度,对环卫所、垃圾中转站、城郊结合部、垃圾中转站实行了专人管理,做到日常管理、日常考核。

四、加大投入、加强督导,确保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我县加大了对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的投入。我县在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上实现了从“管理”到“指导”的转变,逐步由管理型向指导型转变。我县的城乡面貌大大改变了,城乡卫生面貌有了新提高。

五、加强了对各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环卫工作的顺利实施。

根据《县委、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和省、市、县关于加强工作的意见和我县各项目的实施情况,我县制定了各项目的工作考核方案。各乡镇也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专门的卫生领导小组。各项目的工作都按照规定进行了考核,各项目均按照规定开展了工作。各乡镇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项目的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还对我县的环境卫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我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六、加大环境卫生宣传工作。

1、利用“”世界无烟日、“世界无烟日”及“世界无烟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如在县城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3条,发放宣传单2480张,宣传车4台,并在门口摆放吸烟标志30张。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吸烟的危害,以及吸烟的危害,并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讲座活动。

2、组织开展了“”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我县共印发了1585份宣传单,印制标语1150多张,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550余份。同时在各会悬挂宣传横幅2条,出黑板报5期,出板报宣传专栏5期,出宣传专栏12期。通过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使我县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进而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

3、开展了全县范围的卫生大扫除活动。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全县范围的卫生大扫除活动。

4、积极参加了县组织的环境卫生宣传活动,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全县共出板报4期、黑板报13期、宣传栏23期,张贴标语420余条。并对全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大整治。

5、组织开展了全县范围的环境卫生大检查工作,全县共出动车辆8台次,对全县范围的环境卫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

6、积极配合县卫监局,做好了全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按照规定做到了各种工作落到实处。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做好推进环卫一体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要求,理顺政府与社会、企业、市场的关系,逐步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运转高效的环卫作业服务市场,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环卫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我区环卫作业创新改革步伐,根据龙马潭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20xx年5月底前,区属范围的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和公厕管理等业务,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交由专业、优质的服务外包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实现2000余名环卫从业人员有序的安置和平稳过渡。同时建立健全市、区和街镇(长开区)三级监督考核制度。

(一)改革范围。

全区所辖8个街道、3个镇和长开区城区道路、公共区域及附属绿化带日常清扫保洁和降尘作业;城区市政家具保洁和公共厕所日常管护;城区街面垃圾收集至垃圾站点;街镇道路日常清扫保洁作业;街镇市政家具、公共厕所日常保洁;乡村道路日常清扫保洁作业(不含原公路管理单位负责区域);镇街生活垃圾收集并转运至垃圾处理厂;全域大件垃圾收集清运;垃圾箱体、垃圾桶日常管护,箱体固定,道路施工时的收集保管,垃圾清掏和箱体的内、外清洗,每日垃圾袋更换和垃圾桶清洗;垃圾桶、垃圾中转房、垃圾池、垃圾转运点和垃圾转运车等环卫设施和中转站(点)现场的日常管理、冲洗、消杀、维护和垃圾渗滤液转运。各类环卫车辆定期进行车容车貌整治及维修;辖区日常环境卫生应急事项处置。

(二)服务期限和控制价。

服务时间为3年。项目控制价暂定为10066.92万元/年,以实际中标价为准。

(三)测算截止时间。

20xx年12月31日。合同期内新增部分按中标综合单价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相关要求报增。

(一)推行公开招标。结合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相关标准,制定统一环卫作业规范及考核标准。设定投标企业资格条件,投标企业要具有与环卫作业相匹配的机械化潜在购买能力和企业规模,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投融资能力(或设备自产能力)和智能化监管体系建设能力,原则上采用2个标段进行招标采购。服务协议包括服务范围、作业规范、作业标准、考核标准、退出机制等内容,特别要纳入安全生产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和环卫突发应急处置事项(文明城市创建迎检应急保障)等内容,并将其作为退出机制的重要考核内容。

(二)分类安置环卫人员。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劳动合同制或劳务协议人员转入中标企业,执行企业薪酬待遇,在不低于原工资标准的基础上稳中有升,并在协议中明确薪酬、公积金、保险等待遇执行标准和过渡保护期等条件,确保人员权益得到保障,队伍稳定。

(三)强化部门监管职能。相关单位、各街镇和长开区主管部门要强化对中标企业的运行监管。制定监管考核标准、退出机制等,将城市可机扫,路机扫率90%以上,垃圾密闭贮存、转运、运输率100%,公厕完好开放率95%以上等指标作为环卫作业标准。整合原有机构,组建区级和街镇(长开区主管部门)环卫监管考核队伍,负责对中标企业的环卫作业情况进行监督考核验收,督促中标企业高效履行合同约定,确保区域环卫质量显著提升。

(四)国有资产处置管理。

1、动产处置管理。现有环卫作业车辆及设备经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后,租赁给企业。

2、不动产处置管理。可利用的停车场、车库、办公楼等环卫公共设施可租赁或交付企业使用和维护、管养;环卫工人休息室、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转运箱体、果皮箱等无法取得经营收入的环卫公共设施交付企业使用和维护、管养,其维护费用计入作业成本。相关部门共同监管国有资产运作情况,确保国有资产有效利用,避免流失。

(一)前期准备阶段(3月20日前)。经区政府常务会和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方案。根据第三方咨询公司调研报告,准备项目招标工作。

(二)立项招标阶段(3月21日至4月底)。完成项目招标,包括代理机构委托、上网公示、标前答疑等工作,及时进行开标和评审,确定中标单位。

(三)交接过渡阶段(5月1日至5月底)。主管部门与中标企业签订合同,完成项目公司注册,并协助企业进行人员和相关业务对接,完成业务工作和人员的交接过渡。

(四)常态化运行阶段(6月以后)。中标公司按照考核办法要求,对全区清扫保洁进行日常运维,相关单位和各街镇按照考核办法对中标公司进行日常监督考核。

(一)区级部门。

1.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牵头实施项目改革工作,包括项目前期准备、招标、资产清算、交接过渡、考核运维等工作,指导各街镇开展改革相关工作。

2.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做好相关政策咨询工作。

3.区司法局:负责此次改革工作中相关文件的合法性审核;配合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做好政策解答工作。

4.区财政局:负责协助开展环卫资产清算、评估工作,负责资金统筹安排和分摊工作。

5.区审计局:负责协助开展环卫资产清算、评估、审计工作。

(二)长开区管委会项目建设局。

负责长开区辖区环卫基础信息报送;负责牵头环卫资产的清算工作;负责做好解释疏导和维稳工作,负责根据考核办法,做好考核监督工作。

(三)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

负责本单位环卫基础信息报送;负责牵头本单位环卫资产的清算工作;负责做好解释疏导和维稳工作,负责根据考核办法,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共同做好考核监督工作。

(一)原经费渠道不变,市财政定额保障,区财政和街镇财政分类、按比例进行分摊。长开区管委会自行保障经费。

(二)各单位辖区的一级道路和宽度超过16米的二级道路由市财政资金保障。剩余的二、三级道路保障经费由区财政和街镇财政共同分摊。小市街道、莲花池街道、红星街道、罗汉街道、鱼塘街道、安宁街道按照区财政和街道财政7:3的比例进行分摊,石洞街道、特兴街道、胡市镇、双加镇、金龙镇按照区财政和街镇财政3:7的比例分摊。乡村道路由街镇财政保障。

(三)其中罗汉街道、鱼塘街道、石洞街道有部分道路和公厕属长开区范围,市财政已对这部分进行了经费保障,在市场化后将纳入一体化保洁,相关费用在市区财政保障后,不足部分由长开区管委会进行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市场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组织、协调全区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工作,制定配套政策,落实经费保障。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和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财政局、区司法局、区审计局、各街镇、长开区管委会项目建设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日常统筹协调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兼任。要充分认识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将此项工作纳入区域创新改革工作内容,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认真组织开展好本辖区环卫市场化改革工作。

(二)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作业质量作为中标企业重要的考核标准,完善市场竞争机制,防止恶意低价竞争,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措施,加强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完善我区环卫服务企业信用体系。

(三)强化履约监督。相关单位和部门要严格督促中标企业高效履约,强化对日常作业的监督检查,不断梳理完善合同条款约定内容,切实通过市场化改革全方位提升我区环境卫生质量,逐步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格局。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情况报告

羊庄镇位于滕州市东南部,距市驻地19.6公里,因古代政治家、著名商人范蠡曾牧羊于此而得名。镇辖10个办事处,89个行政村,总人口8.1万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6.6万亩,山坡地2.3万亩。镇境四周环山中间平原,组成典型的“山间盆地”,这种特殊的地形使羊庄镇成为全市重要的水源地,为全市的经济发展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高度重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紧紧围绕“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管理”目标,凝心聚力,强势推进,不断优化镇域生态环境,对于全面提升镇村形象、加快建设美丽羊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全镇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城管、建房等部门以及各办事处党总支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暨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工作意见》、《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美丽羊庄建设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突出了工作重点,理清了工作思路,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注重载体结合。把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与“七城同创”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村相结合,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加强宣传科、安监中队、城管办、建房办、环保所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

三是搞好宣传发动。组织宣传科、安监中队、调研室、城管办、建房办、国土所、卫生院等部门,分四路工作组走村入户深入调研、宣传,组织部分办事处、村、相关部门及党员群众代表先后2次到先进镇街参观学习,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一是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决定一期进行镇驻地及经济条件较好的40个环卫一体化示范村建设,在镇驻地和主干道路沿线建设10个标准化示范点,其它村同步推进一般点建设。示范点与一般点在场地建设、设施配备上标准不同,但功能一致,垃圾处理模式一致,运行机制一致。目前,在镇驻地,已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1处,配备垃圾运输车1辆,定期清运各垃圾收集中心的垃圾。在村级,已建立高标准的垃圾收集中心6处,配备电瓶式垃圾清运车10辆,先期为10个示范村配置户用垃圾箱2300个,其它村也将分批逐步配备。

二是抓好环卫队伍建设。各村明确1名两委成员负责村内环境卫生管理,按照人口规模,每500-800人配备1名保洁员。保洁员分工负责收集每户产生的垃圾、村内道路保洁和垃圾装箱工作,确保垃圾入斗,并保持垃圾收集中心内、垃圾容器周围干净整洁。同时,充实加强镇驻地、集贸市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地的专业环境卫生保洁队伍,满足环境卫生保洁需要。日常保洁费用、保洁员工资由村级负责,有条件的村可由集体承担全部或部分费用,也可通过征求村民意见,向村民收取,收费总额不得超过日常保洁、保洁员工资等所产生的费用。

一是保障经费。镇村两级共同负责村级垃圾收集中心建设、标准化垃圾箱体配备费用;镇政府承担各村垃圾收集中心清运费用;村级负责购买村内垃圾清运车辆、户用垃圾桶、保洁员工具。卫生院、羊庄中学、羊庄二中、中心小学每个单位分别自费配置标准化垃圾箱体1个。

二是明确责任。各村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原则,实施农户门前包垃圾清扫、包垃圾进垃圾箱、包无污水溢流的三包责任制,实行村庄垃圾定点定时、巡回收集清运,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三是严格考核。镇党委、政府把环卫一体化工作列入全镇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建立联席会议、调度督查、监督考核、激励奖惩等制度。镇督查科和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不定期进行联合督查,对没有按期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扣减目标考核分值,确保形成“日督导、周小结、月考核、季观摩、年总评”的长效机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在垃圾箱、运输车辆购置和保洁人员的配备上投入不足,部分村干部认识不够到位,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机制、责任机制还不够完善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抓手,全面提高环卫保洁作业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切实解决城乡环卫管理难题,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一是强势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协调建设用地,年内再建高标准垃圾中转站1处,新购入转运车辆2部,确保实现全镇村级垃圾箱全覆盖。二是着力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年内所有村都按3‰人口比例配备专职保洁员,力争年底全镇89个村全部实现环卫一体化,为建设美丽滕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结

xx公司(以下简称)自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区城管局及环卫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认真履行职能,强化目标管理,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加大检查考核力度,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狠抓落实,真抓实干,建立了环卫市场一体化管理长效机制,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单位主要负责xx所辖区域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楼群院落总面积平方米的综合清扫保洁服务。承担每日垃圾量约吨的生活垃圾收运转运服务(含转运站运营维护和设备更新),维护管理转运站座。截止目前,共有职工余人,拥有环卫专用车辆,环卫辅助生产用车辆;运营维护管理转运站座(暂时关闭7座);垃圾收集设备果皮箱个、移动垃圾桶个、垃圾收集(斗)箱个。今年以来,全面严格按照“首善要求、首都标准”的理念,一方面及时清除卫生死角、清除积存垃圾;一方面加大机械化清扫力度,加强人工清扫和保洁。实现了“亮沟、亮坎、亮线”,“路面见本色、垃圾不过夜”的承诺。作业方式、作业标准和作业效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市民的称赞和肯定。截止目前,我公司获各社区及各单位赠送面荣誉锦旗。

二、取得的成效及亮点。

(一)取得的成效。

一是圆满完成2017年元旦、春节、五一节等节日活动的环境卫生保障任务。为在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暨“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二是在2017年“两会”、“党代会”等各项接待、检查工作中,我公司在保洁服务范围内,环境卫生整洁有序,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助力全面整治水环境周边环境卫生。制定了《关于实施方案》,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切实改善沿线的人居环境质量,出动环卫工人350名、上车工21名,出动3吨压缩车9辆、钩臂车21辆、杂物车12辆,共清运垃圾525余吨。四是助力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制定了《治理工作方案》,有效清理沿岸的生活垃圾,3月1日至4月19日共出动环卫工人506余名,出动3吨压缩车2车次、杂物车37车次、钩臂车326车次,清运金钟河流域沿岸暴露垃圾共计约余吨。五是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巩固深化综合整治成果。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切实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岗、措施到位、时间到时。六是落实安全责任制,强化安全意识。自2017年起,我公司开始实行全员安全制度考核,全面推行安全管理制度,逐级至一线员工签订安全责任生产书,贯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2017年安全事故率较2016年下降50%,无火灾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七是探索建立农村垃圾收集长效机制。采取因时因地工作方针,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我公司在涉及服务的14个村居配臵了垃圾桶1100余个,垃圾斗1000余个,果皮箱120余个,每日共出动约280人次进行清扫保洁,清洗垃圾斗及垃圾桶共1300余次,清除大小野广告约6000余处;出动小钩臂车清运垃圾约550余车次,杂物车清运废弃物约20车次,转运车约20余车次,清转运垃圾累计约4万余吨。

(二)工作亮点。

一是进一步解决了管干不分离问题。环卫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管干分离、政企分开的作业模式,解决了政府部门从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政府部门从繁杂的环卫工作具体事务中臵换出来,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环境卫生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履行指导、考核、督促职责,提高了环卫作业质量,实现了环卫公共服务优质化、高效化。

二是进一步解决了推诿扯皮问题。环卫市场化运行,实现“大环卫”、“一体化”作业管理模式,将原来由城管、社区等部门管理的主次干道、背街背巷等的保洁工作纳入市场化的“大扫帚”,有效解决了路面保洁区域交叉,相互推诿扯皮、踢皮球的现象,从根本上理顺管理体制。与此同时,我公司不定期组织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所辖区域内存量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清除卫生死角,解决以往垃圾堆积与暴露的问题,实现了以专项整治带动日常环卫工作的目标,并通过垃圾收运过程严格密闭、压缩、环保,确保垃圾日收集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全区大范围内“道路见本色、垃圾不过夜”。

三是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环卫作业面积不断扩大,光靠政府财政投入已不能更好推动环卫事业的良好发展,环卫市场化后,我公司的资金投入,提高了环卫事业活力,解决了云岩环卫资金投入不及时、环卫设施设备短缺的问题。我公司根据自身作业需要及相关部门要求,适时增加环卫作业设备,有效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和质量。今年以来,我公司总投入600余万元,其中维修费180万元,我公司共新购臵环卫作业车辆55台,移动垃圾箱体60余个,果皮箱200个,垃圾桶800个(240l)、200个(660l),环卫机械作业范围遍及全区大街小巷,并通过合理安排机械化力量,实现区内主、次干道和车行道大范围机械化作业大清扫,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0%以上。人行道的清扫实行机械为主、人员为辅的作业模式,确保路见本色,亮沟、亮坎、亮线,全面提升区内主、次干道保洁作业效能和质量。四是切实解决了作业技术问题。过去,环卫作业基本靠人工清扫保洁,也无专业的技术培训,环卫保洁效果较差。推行环卫市场化后,推行“”的作业标准,配备了完善的专业设备,建立起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队伍和专业素质较高的清扫保洁队伍,使环卫工作事半功倍,环卫保洁质量大幅提高。

五是切实解决了环卫工人待遇问题。环卫工人平稳过渡,待遇提高。今年以来环卫市场化不断深入推进,原有3000余名环卫工人全部划转到我公司,我公司提高了其工资待遇水平,人均增资500余元,环卫工人得到了妥善安臵,实现平稳过渡。在环卫市场化过渡期间,未发生一起环卫工人群体性上访事件,有效保障了环卫市场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渣土运输、占道洗车、占道经营、夜市摊区造成路面污染严重。

一是路面渣土污染。修建轻轨、环、各地楼盘等的运输车辆由于覆盖不严、堆土过高造成沿路大量泥土沙石撒漏使得路面清洗困难,大大增加环卫作业额外工作量;二是夜间占道洗车。各社区路段均存在大量夜间占道洗车现象,造成路面污水横流,严重影响该区域环境卫生;三是道路占道经营。部分区域人流密集地,早市、夜市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乱倒垃圾、污水情况屡禁不止,造成无法及时完成环卫作业;四是路面油污污染。作为夜生活繁华都市,绝大部分区域均存在大量夜市摊点,部分夜市摊区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摊区大量油污遗留在人行道上,致使人行道清洗困难。

(二)旧城区存在灰洞及市政基础设施薄弱留下安全隐患并直接影响环境卫生。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计划

紧扣和谐立镇、产业强镇、文化兴镇的发展理念,拓宽活动领域,通过发展文化实力提升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营造全镇团结向上、不断进取、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

立足科学发展角度,高瞻远瞩,结合实际,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促使我镇文化建设提档升级。

(一)加强文明城镇建设,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扎实推进文明城镇创建工作。主动、积极参与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窗口、文明学校等创建工作,举全镇之力,深入开展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会治安、环境卫生、集贸市场、窗口服务等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营造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安有序的治安环境、规范执法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环境。深入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关爱女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和空巢孤寡老年人等活动,丰富创建活动内容。当前,镇“市级文明村”、“小康文明村”创建覆盖面均达100%,争取到2015年,全镇“文明示范窗口”行业创建覆盖面达到100%左右,为提升我镇文化品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

(三)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四)加强文化人才建设,构建一支文化专业人才队伍。

一是大力培育优秀文化人才。制定和完善各类文化人才教育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建立一支学*型、创新型的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广泛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较高水*的群众文化策划人才、文艺创作专业人才。二是壮大公共文化服务辅助队伍,扩大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到20xx年底,完成镇文化志愿者队伍组建工作,确保拥有一支30人以上的文化活动团队。

“文化建设年”活动共分为活动动员、活动开展和总结表彰三个阶段。

(一)活动动员阶段(3月7日-3月31日)。

在制定“文化建设年”实施方案和开展计划的基础上,召开全镇“文化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将活动目标和深远意义传达到镇直各单位、各村、学校、企业中,形**人参与、支持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活动开展阶段(4月1日-12月30日)。

通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系列活动,提升“文化建设年”活动层次。一是以全区“槐花节”摄影展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镇域黄、石油、军垦、生态文化潜力,投资兴建文化基础设施,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台,形成镇独特的文化品牌。二是在辖区开展“文明示范窗口”、“文明家庭”、“文明标兵”等系列评比活动,为推动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三是将汉江路打造成“精神文明一条街”,以直观、显而易见的形式,宣传各行业涌现的文明新事、行业标兵、感人事迹等,及时推广出去、宣传出去,彰显镇经济建设、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步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四是通过举办消夏晚会和油地军港大联欢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讴歌全镇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果。

(三)总结表彰阶段(20xx年2月底前)。

深化“文化建设年”活动主题,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文化建设活动先进村”、“文化建设活动先进单位”、“文化建设活动先进个人”进行隆重表彰。同时,进一步总结20xx年“文化建设年”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使20xx年的文化建设活动更加丰富并提档升级。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镇党委、*成立“文化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各村委会、镇直各有关单位要成立相应机构,并按照责任分工,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协作,密切配合。

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民生、提升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发挥宣传、*门的指导性和协调性,调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文化建设,支持文化建设,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村委会、镇直各有关单位要利用横幅、标语、宣传栏、会议等各种渠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提高人民群众对加强文化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在全镇营造全民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保障投入,确保成效。

“文化建设年”活动是镇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要将文化事业建设纳入镇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加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促进文化重点工程的实施。同时,积极主动与上级部门联系对接,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文化建设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文化,引导社会多元化投入。

(五)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镇“文化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及时掌握文化建设工作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协调,确保工作顺利推进。督查小组要发挥作用,对各有关部门、村委会落实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跟踪和督查。同时,建立健全文化建设工作责任制,把推进文化建设纳入村级班子和镇直各单位、部门考核范围,强化责任落实,做到扎实有效、效果明显。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于河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全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要求,聚焦责任压实,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机制建设,下足四项功夫,不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

一是在责任压实上下功夫。明确街、社、村三级责任主体,细化分解责任区域,分层次制定管理标准。在街道,突出抓好镇区、工业园、重点路域环境卫生整治,与学校、医院、各经营门店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360份。在社区,以路到中心河到底为标准,明确出村路、连村路责任界限,重点打造1个示范样板村和1个相对落户村。在村,对标样板村,以背街小巷为整治重点,着力解决“三大堆”问题。同时,自4月份保洁员队伍接管以来,全力做好村民和环卫工人的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杜绝焚烧现象。

二是在集中攻坚上下功夫。整合城管执法中队力量,坚决克服迎查心态,严查店外经营、乱停乱放等影响市容秩序的行为,切实把规矩立起来。针对潍高路、恒盛路、杏乐路、西二环等重点道路,由城管执法中队率队逐户、逐摊点劝离店外经营,口头劝阻无效的,送书面整改通知书,拒不服从安排的,用好联合执法等方法。针对济青高速、济青高铁沿线,由城管办牵头,沿线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各社区整改。针对各村墓地等重点区域,由“两委”排好值班表,在清理好杂草的基础上,定时巡查,杜绝发生火灾。同时,今年,街道将后王拆车市场综合整治作为重点,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集中清理废旧汽车零部件、垃圾等万余吨,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办任务。

三是在全面提升上下功夫。坚持“治理、改造、提升、规范”八字方针,突出抓好“两委包靠、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示范引导”四项重点,明确整治标准,对辖区35个行政村的三边三底三界、连村路、出村路、背街小巷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彻底清理。资金紧张的村集体,对标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做法,由“两委”成员包街,党员带头,发动村民代表、村民广泛参与,以党员活动日的形式凝聚起环境整治热潮。

四是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完善落实环卫“321”工作检查制度,各村支部书记每天至少3次上路检查保洁质量,社区书记每天至少检查2次,分管领导每天至少检查1次,做到卫生检查全天候不间断。每月月底组织社区书记、村主要负责同志对各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观摩评比,做得好的公开表扬,做得不好的限期整改,量化评价并直接与支部书记工资考核挂钩。同时,积极邀请村民代表、企业代表等参与共建精细化管理微信平台,发现问题、及时发布、限时办结,并累计发放环卫一体化宣传单页2万余份,全力营造全民监管、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围。

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得到群众满意度的认可,但是在精细化管理平台工作上,街道仍有较大差距,存在案件长期积累较多的情况。下步,街道将在责任上进一步压实,在工作措施上进一步细化,在制度建立上进一步完善,不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向精细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

惠民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惠民县先期着手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由城管局领导带队组织人员赴烟台莱山区、牟......

第1篇:环卫一体化汇报凝心聚力强势推进**镇2011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2012年1月)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高度重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把城乡环卫一体......

第1篇:环卫一体化汇报凝心聚力强势推进**镇2011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2012年1月)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高度重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把城乡环卫一体......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结

(2011年12月8日)。

近几年来,我镇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按照“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全面整治环境卫生,建立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环卫一体化运作模式,全镇垃圾收集中转规范有序,主干道路面保洁良好,环境卫生管理比较规范。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镇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同时成立镇环境卫生整治督导小组,聘请镇、村老协会会长为成员,加强日常督导和检查。在常态化管理中引入竞赛机制,将环境卫生整治列为镇每季度中心任务竞赛常设的一个内容,督导组每月对全镇各村主干道环境卫生至少检查评比一次,巡查一次,每月将检查评比结果和存在问题在全镇范围内通报。每季度检查评比综合成绩与镇村干部绩效挂钩,与保洁人员工资津贴挂钩,每年评比结果纳入各村年终考核成绩,与村委会、村干部评先评优挂钩,充分调动了镇村干部、保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广播、标语、通报等形式,大力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意义,尽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村利用广播、标语进行宣传,镇政府将督导组检查评比存在问题进行书面通报,并利用村主干参加镇大会的时机,通报各村评比名次和存在问题,从而督促各村进行整改,对没有整改的加倍扣分,从而在全镇上下营造了人人都抓环境卫生整治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大投入,强力保障。资金投入是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保障,垃圾处理费的收取是关键问题。近几年来,我镇先后拨出近300万元,添置了3部环卫车、30个垃圾箱,建立30个垃圾箱围,建设2个垃圾中转站,并提高环境整治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达标村评比奖励经费。各村也相应投入资金,添置环卫设施。镇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下发文件,布置农村“一事一议”垃圾处理收费问题,全镇已有21个行政村通过“一事一议”收取垃圾处理费,为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家园清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有24个行政村建立环境卫生日常保洁队伍,做到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

四是点、线、面结合,典型引路。为了切实抓好环境卫生整治,我镇按照“点、线、面”三个层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到以“点”带“线”扩“面”。“点”即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要求进行整治。“线”即国道、县道列入常态化管理,引入竞赛机制,每年拨出20万元经费作为检查评比的奖励经费。“面”即“家园清洁”达标村,每年拨出10万元经费,按照“四个有”(有收费、有制度、有保洁队伍、有成效)进行申报评比,每半年由25个行政村进行申报,然后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复核,达到相应等次则认定达标并拨付50%的经费,余下50%在半年后经复查仍保持达标再拨付。目前已有xx、xx两个村达到一类村标准。通过“点、线、面”结合,典型引路,有力的推动了我镇环境卫生整治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是建章立制,有序中转。长效机制是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近几年先后制定了《xx镇国道、县道两侧卫生管理方案》、《xx镇主干道卫生管理方案》、《xx镇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达标评比的通知》和《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等,既规范了管理,又建立了长效机制。今年5月份,我镇xx垃圾中转站开始试运行,除了中转处理国道、县道沿途各村垃圾外,还集中处理我镇南片区各村的垃圾。国道、县道沿途垃圾由镇政府集中收集转运,其他村由各村环卫队运至中转站处理,目前中转工作有序运行。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思路。

我镇环境卫生整治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工农中转站附属建设尚未完成,设备尚无法安装,我镇北片区的垃圾中转尚无法进入正常运转轨道,下一步我镇将加大建设力度,争取11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如垃圾处理费的收取尚没有全面展开,尚有4个村没有收取,收费的村有的收费比率也不高,有的仅有个别村组收费,今后我镇将全面铺开此项工作,为环境卫生的整治奠定更为坚定的基础;如还有1个村尚没有成立环卫日常保洁队伍,我镇将加大力度,督促该村尽快成立队伍,做好日常保洁工作;如各村日常保洁队伍管理有待加强,有的人员没有到位,造成环境卫生存在时好时坏的现象,下阶段我镇将加大力度,督促各村加强管理,保证人员到位,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如垃圾中转站的管理尚不够完善,今后我镇将加大力度,完善各项制度,规范管理。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结

广大居民朋友们:

为创建整洁优美的乡村环境,扎实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我县正在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乡镇垃圾转运站,配备垃圾清运车,为每个村配备垃圾桶、保洁员,将农村垃圾运到县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我们生长生活在农村,农村环境状况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环卫保洁的受益者,要积极参与卫生大扫除,彻底打扫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积存垃圾,保持整洁、干净、有序。要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好习惯,踊跃争当文明卫生示范户,尽量减少垃圾产生量。

要增强卫生意识、环保意识,举手之劳做环保。要尊重保洁员的辛勤劳动,垃圾要投放到垃圾桶,不向河道、池塘、广场等处乱扔乱倒,不乱泼污水,不在街面上堆放柴草、土堆和杂物,不破坏公共设施,自觉爱护垃圾存放设备,为保持环境整洁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倡议人: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计划

为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全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着力打造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新全镇乡村建设水*,按照《市20xx年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梯次推进、一个不落”的总体思路,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为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和幸福美好做出贡献。

(四)真抓实干,实现目标(20xx年10月—12月)。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开展秋冬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完成好市委、市*年终考核工作任务。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完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常态化保洁与管护工作得以加强,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积极谋划下一年度项目申报和各项工作任务筹备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包村领导、包保单位(部门)主要领导、村*要亲自抓,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每季度定期召开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落实工作。

(二)广泛宣传发动。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要及时贯彻落实市委、市*和镇党委、镇*工作部暑和要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完成任务。

(三)精心组织实施。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要按照镇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严格执行和完成好本实施方案制定的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人居环境整治。

结合省委、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20条标准开展工作,镇域内环境整治主要包括道路两侧、河道河岸、沿街店铺、农贸集市、景点公园、群众活动场所等公共区域,确保规范有序、应拆尽。各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点(社屯组所在地、农户庭院)—线(道路两侧、河道河岸)—面(中心村所在地、村民居住集中区)相结合原则,做到视野范围内无杂物、垃圾清运及时、日常保洁到位、环卫设施完好外观整洁,边缘地带积存垃圾“清零”。各行政村要落实好辖区内的绿化工作,按照年初定购计划,完成花卉栽种植工作任务。对公路、村路和巷路沿线围墙、栅栏、房屋等进行整修和美化,精心打造图文并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振兴工作内容的文化墙。加强亮化设施的维护保养,行政村要消除街路的照明死角。进一步强化保洁员作业监督,增加环卫设施建设和投入,抓好设施管理、维护和使用。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

全面加快“一谷一城”建设,因地制宜选择出适合当地特色与资源禀赋的产业发展路径,要结合当地优势,走产业发展道路,多重渠道切实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发展“订单农业”,发挥好农村电商*台作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与意识,提高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集体经济收入。

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村级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20xx年全镇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继续保持在10万元以上。

(四)乡风文明建设。

不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体系建设,使乡村治理取得成效。继续推进党员“双联”工作方式,使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注重培育良好家风,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注重培育新型农村带头人,加强村三委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大力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等创建评比活动。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实际,修订完善通俗易懂、群众认可、易于执行的村规民约。注重村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结合村屯实际建设“村标”,打造主题村史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推行家风家规家教和文明创建活动等,用文化活动形式承载主旋律、凝聚向心力。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体现乡村地域特色和农耕文明。

(五)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计划

*年来,县委、县*以*精神为指导,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乡村大舞台”建设为切入点,以“文化惠民、凸显特色”为落脚点,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文化村居,为繁荣地方特色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取得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建乡村大舞台25个,首批命名表彰鸣凤镇栖凤社区、洋坪镇双路村等18个村(社区)为特色文化村(社区)。

一是领导重视。县主要领导明确指出,要把创建特色文化村与建设美丽乡村、全域景区化、最美乡愁、农村新社区、特色产业相结合,实现文化与旅游、农业农村工作融合发展。二是组织得力。乡镇党委、*和村(社区)把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创建主体责任,确保创建组织实施。三是帮扶单位大力支持。县直各驻村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特色文化村创建。县人社局驻点洋坪镇金竹园村,积极为乡村大舞台筹措资金,率先在全县山区村建成了乡村大舞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驻点鸣凤镇北门村,帮助北门村在九子溪建设文化广场,并派工作人员指导广场舞培训,成功举办了九子溪新春联欢会。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县实际情况,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联合出台了《县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实施方案》,参与创建村(社区)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二是制定考核标准。重点实施创建“五大项目”,主要包括:设施设备、服务提供、文化队伍、特色文化环境、特色文化服务,分“自主申报、乡镇推荐、小组评审、验收命名”四个阶段完成。在具体的创建活动上,突出“乡村大舞台”建设,每个“乡村大舞台”从规划设计、评审报批、开工建设、竣工验收都实现严格把关,便于分类指导、突出特色。

一是县级负责督查。组建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领导小组和工作考核专班,负责指导创建和考核验收工作,实行*时不定期指导和年终考核检查相结合工作模式。由县组织评审组到申报的28个村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等形式进行了考核,对纳入考核范围的每一个村,评审组严格按照事前确定的特色文化村实施方案进行对照检查,执行事前统一确定的评分规则。二是乡镇负责推优指导。各乡镇综合考虑各申报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和文化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主动选取群众文化活动基础好、设施建设有力的村(社区)进行申报。三是村(社区)负责组织实施。村(社区)积极投资建设乡村大舞台、文体小广场、购置音响设备、文体设施器材,并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全县已建立文化志愿者服务站52个,招募志愿者2500余名,培育乐器、声乐、绘画、摄影等8支稳定的文化艺术辅导队伍,腰鼓舞、彩扇舞、健身球等10支特色团队,全县拥有120支广场舞队伍、59支民间文艺团队。

一是实行动态管理。特色文化村(社区)实行总量指标控制和动态管理,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每年组织一次评审,决定当年新命名村(社区),同时对已通过命名的村(社区)进行复查,对后续工作保障不力、有明显退步、在一定期限内经整改达不到要求的村(社区)予以摘牌。二是实行资金奖励。对新命名的“特色文化村(社区)”按“以奖代补”的方式,当年给予3万元奖励。已获得命名村(社区),每年复验一次,复验保牌后按2万元予以奖励。

特色文化村的创建与美丽乡村、全域景区化、最美乡愁、农村新社区、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突出了特色文化,凸显了文化惠民。嫘祖镇广坪村把乡村大舞台与美丽乡村、十里“紫薇花廊”相结合,打造花园式、晴雨式“乡村大舞台”,并举办了紫薇花节、嫘祖镇广场舞等多项文化惠民活动;洋坪镇双路村结合新社区建设,把“乡村大舞台”当景点来建设,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率利用,在全县首屈一指,在该村举办了全县“想唱就唱”活动启动仪式、镇民间文艺调演、迎新春联欢和村级广场舞等文化惠民活动;嫘祖镇真金村、谭坪村把“乡村大舞台”与全域景区化结合,组建演出队伍,将“呜音”、“花鼓戏”、“五鱼闹海”、“薅草锣鼓”等非遗文化搬进了景区,赢得游客称赞;旧县镇、茅坪场镇在创建过程中把鹿苑茶、香菇等特色产业与乡村大舞台相结合,建成一批茶文化村、香菇文化村;鸣凤镇安泰社区、汪家村等把乡村大舞台建设与房产开发相结合,打造多个“百姓大舞台”,举办了“百姓舞台大家唱”、鸣凤镇首届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惠民活动。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全市规划建设暨“三八六”环保行动推进会议,近期,市政协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对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其间,赴昌乐、昌邑等县市进行了学习考察,深入部分镇街区、环卫公司及职能部门调研了解,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城乡环卫工作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惠及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城乡环卫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晰权责抓落实。市委、市政府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连续两年列入承诺为群众办好的十件实事。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推进城乡环卫工作。近期,又召开全市规划建设暨“三八六”环保行动推进会议,将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重要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市政府出台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明确具体思路和措施,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初步建立起市为核心、镇街区为重点、村居为基础、环卫主管部门为指导的责任体系。各镇街区相应成立环卫工作领导机构,积极推进环卫工作责任落实。

(二)努力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设施强保障。积极探索城乡环卫资金投入方式方法,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促进城乡环卫工作正常运转。先后争取上级资金近亿元,改造升级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推进农村四小垃圾场和垃圾中转站建设,配备大型环卫车辆、垃圾桶等环卫设施,提高了环卫服务能力和作业水平。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采用bot方式引进投资亿元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投入使用后全市生活垃圾可集中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实行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在城区和农村分别按每户每年120元和92元的标准收取垃圾处理费,缓解了环卫保洁资金压力。

(三)积极创新运行模式,分类实施促整治。以“保质量、提效率、降成本”为目的,推进监督管理与环卫作业“管干分离”,促进环卫资源优化配置。在城区,对47条主街路和城中村道路,以人民大街和夷安大道为界划分4个保洁区域,公开招标4家保洁公司和2家垃圾清运公司,全面负责保洁清扫和垃圾清运。在农村,各镇街区按照属地管理、分步推进原则,采取托管、半托管、自我服务的方式,推行垃圾收运一体化处理模式,改善了村庄环境卫生面貌。

(四)完善工作标准体系,优化作业重监管。坚持制度管理与技术管理相结合,探索建立相对完善的环卫运行体系。环卫主管部门先后制定城乡环卫保洁、垃圾清运等制度,从保洁标准、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推动环卫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积极适应环卫新需要,推行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拣拾为辅的作业方式,努力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环卫工作质量。强化垃圾无害化处理监管,新增设cod、氨氮在线检测系统,对环保排放指标实时监控,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虽然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加快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盼相比,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各级对环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标准要求也不够高。一些镇街区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卫生的思想,认为环卫工作投入大、任务重、麻烦多,畏难发愁,观望应付。有的镇街区满足于打造一条观摩检查路线,有的全市配套的环卫设施也搁置未用,部分农村村庄尚未配备保洁员。同时,环卫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健全,部门监管也不彻底,一些地方脏乱差现象没有解决,特别是一些城中村卫生死角和农村“三大堆”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对政府环卫工作的期望较高,但自身公共卫生意识淡薄,乱扔乱倒生活垃圾,见坑填坑、见湾填湾,造成二次污染。

(二)城乡环卫投入不足,经费较为紧张。

一是投入的总量偏低。我市城区保洁面积560万m2,去年保洁支出1400万元,合元/m2;农村环卫经费2400万元,城乡共计3800万元。而寿光市城区保洁面积约1000万m2,经费4500万元,合元/m2,农村环卫经费6500万元;昌邑市城区保洁面积170万m2,经费600万元,合元/m2,农村环卫经费按市、镇、居民4:2:4的比例分担,市财政划拨3000万元,两市城乡环卫经费合计均超过1亿元。由此,我市无论是城区还是农村,环卫资金支出相对偏低。

二是公共财政投入较少。我市环卫经费主要来自上级的环境连片整治资金和向群众收取的费用,市级财政对城乡环卫的专项投入很少。部分镇街区没有将环卫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用于环卫的财政支出占比很小。

三是垃圾处理费征收率不高。我市垃圾处理费分别有财政代扣、水业公司和物业公司代收、城管部门和镇街区征收等多种形式,部分单位工作缺乏积极性,征收效果不理想。2013年,城区垃圾处理费征收仅完成300万元,占应收缴总数的25%;农村有近200个村庄没有征收,已征收的村庄群众缴费率约90%。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今后的收缴率将进一步降低,加剧经费紧张的状况。

(三)环卫规划存在短板,制约工作有序开展。一是环卫规划不完善。我市环卫专项规划已经修编,但没有组织专家评审;大多镇街区没有制定环卫规划,环卫一体化工作缺乏指导性依据。二是环卫设施落地难。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规划与环卫工作衔接不紧密,大型中转站等环卫设施选址难、用地难;一些移动中转站、垃圾箱无处安置,只能安放在人行道,影响城市功能和形象。三是环卫责任区域划分不够合理。城区和农村保洁区域以主街主路为界进行划分,一些街道所属工业园区、社区被分割为二,分别由城管部门和街道进行管理,造成环卫工作的不便。城中村统一保洁只核定了村居主要街路,实际应保洁面积约为核定面积的倍。绿化带未纳入统一保洁管理,卫生清理不够及时,影响整体环卫质量。

(四)环卫管理考核体系还不完善,工作责任落实有待强化。城乡环卫工作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一些涉及多部门、单位的问题,如“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建筑垃圾倾倒等问题还没有有效解决。全市环卫一体化考核考评制度已经建立,但一些镇街区还没有相应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环卫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职能部门和镇街区对环卫公司工作的检查考核也不够全面,一些区域和村庄存在环卫保洁保而不洁的现象。

城乡环卫一体化既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塑造文明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窗口工程、发展工程。各级必须牢固树立“抓环卫就是抓发展,抓环卫就是抓民生”的全局意识,自觉把环卫一体化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全面贯彻规划建设暨“三八六”环保行动推进会议精神,不遗余力抓好落实。

(一)建立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的组织发动机制,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攻坚氛围。全面推进环卫一体化,实现全市环境卫生根本改观,是一场持久深入的“攻坚战”,必须紧紧依靠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广大群众主体作用。

一要着力加强全社会的环卫意识教育。要以提高群众文明素质为着力点,从机关、学校等公共场所抓起,组织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环卫意识。要在市内媒体开辟专栏,对城乡环卫跟踪报道,大力推广经验、宣传典型,勇于点评问题、曝光陋习,营造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要把环卫宣传与征收垃圾处理费紧密结合,以收促管,引导群众既当好环卫工作的参与者,又当好监督者,推动环卫共清、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环境整治。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动手,近期组织环卫综合大整治活动,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解决脏乱差的现状,为全面实施环卫一体化奠定基础。今后定期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集中活动,推动城乡环卫标准年年提高、群众环卫意识年年增强。

三要全面落实群众自律制度。在城区,以强力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为重点,制定可操作性的督导考评和奖励处罚措施,并由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学校、文明商户业户带头行动,坚持不懈打造样板,推动面上工作开展。在村居,全面制定环卫村规民约,通过搞评比、定星级、授牌匾,引导群众自我监督、践行义务,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二)建立多元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为环卫一体化提供关键支撑。

一要搞好经费测算。近期,全面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特别是实现农村、城中村的全覆盖,必然需要较大数额增加保洁员、环卫设施和运输等费用支出。年底,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投产后,全市生活垃圾实现焚烧处理,还要相应支付焚烧处理费、增加远距离运输费用。市委、市政府应责成有关部门尽快科学测算经费支出,及早确定筹资渠道,破解环卫工作的突出制约。

二要确保财政预算投入。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市镇两级设立环卫专项资金作了部署。应进一步明确专项资金数额,列入市镇财政预算,并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确保按时拨付、合理使用。同时,也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捐赠环卫设施,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

三要严格落实收费制度。坚持应收尽收原则,在全市村居、单位落实收费政策,引导群众承担环卫义务。鉴于有的街道对城中村垃圾处理费收缴不积极、甚至连年拖欠,建议市委、市政府责成如期全额征收。针对当前征收渠道过多、不便管理、征收率较低的情况,可以适时实行垃圾处理费与水费或电费(厦门石狮等地区采取的做法)捆绑收缴方式,提高居民缴费率,降低收费成本。

(三)建立高质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环卫一体化的良好成效。一要加快推行市场化运营。要坚持管干分离,在城区进一步完善保洁区域分片区招投标的办法,在扩大竞争中提质增效;在农村按照属地管理方式,由镇街区公开招标环卫公司,以市场化、专业化提升环卫质量。二要制定完善的标准管理体系。要以全覆盖、无缝隙为基本要求,严防村道干净沟渠脏、村内干净村外脏,将镇街区、社区驻地和村庄道路、房前屋后及沟渠、库塘等全部纳入保洁范围,分区域制定环卫作业标准。要及早研究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投产后环卫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提高环卫工作标准和管理水平。三要实施严格的质量监管。有关部门要切实担当,坚持公开检查与明察暗访相结合,配全影像证据设备,做到跟踪督察、持续督察,形成检查、通报、整改、验收一整套监管办法。实行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监督办法,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促进工作不断改进。四要加强环卫队伍建设。要推动管理重心下移,突出抓好镇村环卫力量建设,尽快在镇街区普遍设立环卫所,在村居全部落实保洁员。要不断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建立劳酬相当的工资制度,努力改善环卫工作条件,增强环卫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建立责任落实的压力传导机制,凝聚环卫一体化的管治合力。

一要强化环卫的刚性责任。在当前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要阶段,要将这项工作列入党政一把手工程,经常检查调度,始终紧抓在手。要细化职能部门和镇街区在环卫工作中的职责,明确专兼职管理人员,实行严格的工作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和执法联动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难点问题,当前首先解决好绿化带环卫管理、保洁区域划分、环卫设施退出人行道、建筑垃圾乱倾倒等责任归属和落实。

二要搞好规划保障。要抓紧完善环卫专项规划,尽快组织评审,科学确定近、长期环卫任务目标和保障措施。要把环卫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相衔接,环卫管理部门应参与城市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环卫设施建设难、安置难等问题。

三要严格实施考核。市委、市政府已经确定把环卫一体化作为对镇街区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具体工作中,建议一方面赋予城乡环卫较大权重分值,形成鲜明工作导向;另一方面要坚持每月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部门检查和群众评议相结合,随机确定检查考核点和路线,确保考核成绩客观、真实。四要重视考核结果运用。为切实增强各级抓好环卫工作的动力,可以面向社会公开环卫考核情况,每月在《今日高密》重要版面、高密电视台新闻栏目及会议中心设置版面予以公布公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同志在重要会议要经常点评、调度,并相应作出安排部署。坚持物质和精神鼓励并重,建立环卫工作表彰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担当责任、推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结

4月17日,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会议后,大部分街镇迅速召开了动员大会,根据各自实际安排部署工作。4月22日—24日,区督导组分别对各街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导。4月24日,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办公室对各街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本次检查采取暗查方式进行。现结合日常工作情况,将四月份业务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四月份各街镇重点针对村内垃圾死角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整改,并逐步配置垃圾收集车和垃圾收集桶,整体环境卫生水平较上月有了显著提升,但同时各街镇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将主要问题汇总如下:

大街、韩东村村内路两侧以及荷花路沿线两侧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垃圾堆;荷花同华路沿线河道内、兴华路裕华路交叉口处存在大量生活垃圾;港沟燕棚窝村内河道积存大量垃圾;柳埠镇柳埠大桥西侧坑内垃圾成堆;彩石玉龙河道沿线有多处垃圾死角。(垃圾死角照片附后)。

2、保洁员在岗率低,普扫率不高。此次检查除鲍山外,其余街镇保洁员在岗率普遍偏低,普扫后未按规定进行垃圾捡拾,尤其是村级保洁员队伍仍不健全,导致村内散落垃圾较多。另外,垃圾桶设置不合理,唐王韩东村内、绣川云河村内都未见垃圾桶,经询问村民,村内也并未设置保洁员。

3、部分街镇管理机制存在漏洞。对于采用市场化体制管理的街镇尚有部分未实现全覆盖,保洁范围和责任主体不明确,从而导致互相推诿、扯皮,形成新的垃圾死角。

二、工作要求。

针对此次检查的问题,各街镇应结合自身实际,统筹部署本辖区工作,落实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查缺补漏,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快清理垃圾死角。针对以上重点区域的垃圾死角各街镇应迅速组织人员彻底排查清理,对已形成大规模垃圾堆的区域要立即采取措施限期清理。同时,清理后应在适当位置摆放垃圾桶,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垃圾倾倒习惯。对容易形成垃圾死角的位置适当增加清运频次,及时清理垃圾桶周边污物,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2、建立健全村级保洁员队伍。各街镇应尽快根据本辖区人口数量,按每百户居民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建立村级保洁员队伍。并组织对新招聘的保洁员进行业务培训,明确工作标准、工作流程、作业规范等,并在村内统一设立保洁员责任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

3、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宣传、广泛动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每个村内设置宣传标语。并通过给村民发放一封信等方法引导村民支持和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

附:1、部分街镇垃圾死角图片。

名次街镇名称成绩。

1鲍山街道办事处。

2董家镇98。

3西营镇。

4唐冶街道办事处。

5荷花路街道办事处。

6高而办事处96。

7遥墙街道办事处。

8锦绣川办事处94。

9港沟街道办事处。

10王舍人街道办事处。

11华山街道办事处89。

12彩石镇。

13仲宫镇。

14郭店街道办事处86。

15唐王镇。

16柳埠镇82。

17临港街道办事处。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结

广大居民户:

根据聊城市政府和临清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通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我处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使广大居民群众都能够了解这次整治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保持好这次活动的成果,以实际行动促进整治目标的完成,落实长效机制,特告知如下:

一、这次整治的主要任务。

(一)村庄环境标准。

1、村容村貌美观,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

2、道路净、街巷净,无杂草。道路及路旁、巷内和巷外无“粪堆、草堆、土堆、垃圾堆”;无“臭水坑、粪便坑、垃圾坑、污物坑”;无白色垃圾,无乱搭乱建临时建筑物,无院外种植树木、栽种农作物现象。

3、宅院整洁,畜禽圈养,厨房卫生,厕所卫生。

4、无占道经营、乱设摊点,卫生设施完善。

5、废品收购点内堆放有序,四面有墙,大门完整。

(二)村庄卫生标准。

1、村庄卫生管理秩序井然。村内设立了垃圾桶、配备了卫生清扫人员、清运人员和清运车辆,村庄卫生由街道办事处保洁公司统一管理。

2、农户按规定要求存放垃圾。农户垃圾按照“篓装化”、“袋装化”的要求,到指定的垃圾桶存放垃圾;街巷垃圾由垃圾清扫人员及时清理;垃圾清运车辆定时将所有垃圾清运到垃圾处理站处理。

3、建立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把村庄卫生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二、这次整治的要求。

村庄卫生是衡量一个村庄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一位居住在村庄内居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办事处承诺会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长效机制,给老百姓打造一个长期保持下去的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希望各位居民一定要视大局,顾大体,都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加整治,并保证做好:

1、摒弃行为陋习,不乱搭乱建,不乱倒垃圾,不乱泼污水,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合吸烟。

2、人人动手,每天定期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并按要求到指定的垃圾桶存放垃圾,确保院内外干净、整洁,无存放垃圾,无垃圾死角。

3、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家做起,用双手创造整洁的环境,集大家智慧打造优雅的村庄,以实际行动,为这次整治的`圆满成功贡献一份力量。

倡议人: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计划

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切实改善城乡环境,全面提升城乡生态与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工作要求,以“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为推进方式,以农村无害化处理为操作标准,在全县广大农村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幸福家园、秀美乡村”为主题的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深入推进水源清洁、田园清洁、道路清洁、溪河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的“六洁”行动,积极创建具有我县特色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二、工作目标。

全县15个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推动农村垃圾处理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达到卫生保洁“五有”(有专项经费、有责任区划分、有专职保洁员及工作合同、有劳动补助、有保洁设施和工具);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达到“七个基本没有”:即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基本没有垃圾;村庄周围基本没有垃圾;河边、库(塘)水面基本没有漂浮垃圾和岸边没有垃圾;山体可视范围基本没有乱倒垃圾;集镇内部及周边基本没有垃圾;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基本没有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没有乱排乱流现象。切实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的突出问题,实现乡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村民保洁意识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抓好主体建设。切实发挥乡(镇)、村委会、村庄理事会、保洁员和村民这五个主体的作用。一要实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由乡(镇)属地管理。乡(镇)党委书记是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乡(镇)要成立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要有专门办公场所、专职管理人员、专职环卫工人、相关管理制度。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本乡(镇)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的日常管理,并承担管理监督保洁员的职责。二要发挥村委会主体职能。村党支部书记是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直接责任人,村委会要督促各自然村成立理事会,挑选好村庄保洁员,制定村规民约和相关卫生保洁制度。三要强化自然村理事会保洁的监督管理职能。理事会成员不仅要带头进行垃圾收集分类,而且要教育引导村民主动落实“门前三包”和督查保洁员抓好日常垃圾处理。四要组建稳定的农村保洁员队伍。各乡(镇)要按照集镇、村庄服务人口3‰的标准配备保洁员,公路沿线(高速公路除外)每2公里、河道两岸每3公里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可以优先考虑具备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和贫困户,选择身体较好、有一定劳动能力、有公益心、敢负责、能吃苦、有奉献精神的村民聘为农村保洁员,配齐保洁员队伍,为保洁员缴纳工伤保险,保持保洁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同时将保洁员纳入乡(镇)统一管理,健全保洁员队伍的职责规定、考核激励管理制度。五要提高村民垃圾处理的主体意识。通过开展“清洁户”、“文明户”等多种评比活动,激励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动落实“门前三包”。

(三)突出重点环节。各乡(镇)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集中人员、资金、设施等要素资源,全面清理和集中整治村容镇貌,重点抓好集镇、中心村、公路沿线、河流两岸等四个区域的垃圾处理,倾力抓好本乡(镇)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积极推进“六洁”,水源清洁做到安全饮用水;田园清洁做到田边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道路清洁做到路边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溪河清洁做到河边无悬挂垃圾、无暴露垃圾;村庄清洁做到村庄内无乱堆垃圾、无乱占乱放;家园清洁做到家内和房前屋后摆放整齐、无乱丢垃圾。(四)确定运营模式。建立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运作模式。按照长远运作规范化要求,建立农村垃圾“户分类、村集中、乡(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运营模式。

1、户分类。村民理事会按照村民自治原则,要求农户要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并进行分类,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各自然村小组清扫工进行清扫归集。

2、村收集。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一名村级保洁员,并负责将所属各自然村小组范围内的生活垃圾每天定时清运到村级垃圾固定收集点。

3、乡(镇)转运。各乡(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农村生活垃圾环卫服务通过公开招投标外包给有资质的企业,由外包企业在各行政村合理规划布局垃圾固定收集点,统一配备一定数量的塑料垃圾桶并进行编号和标志,每天定时定线路将各行政村垃圾收集点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和转运。

4、县处理。外包企业负责用压缩式密闭车辆直接将收集点的桶装垃圾运至垃圾填埋场或终端处理厂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运输中发生外泄、洒落和二次污染。填埋作业要严格执行分单元、分层方式,渗滤液处理采取先进工艺,确保渗滤液达标排放。严禁露天焚烧和无防范措施的堆埋。

(五)整治建筑及医疗垃圾。县城管局负责制定城乡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建设县城和乡镇的建筑垃圾收纳场所,设立醒目指示标牌,同时联合公安、交通、运管等部门开展建筑垃圾“黑车”清理行动。县卫计委负责落实医疗垃圾专业回收企业,将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和县级医院的医疗废物统一回收后科学处理。

(六)强化资金保障。各自然村清扫工、村级保洁员以及集中运输到各行政村固定收集点前端清运费用采取“乡镇为主、涉农整合、省市县奖补”的办法落实费用;城乡环卫服务外包(从各行政村固定收集点清运到填埋场或终端处理厂)费用由县财政统一解决;参照航埠镇建设模式,推广采用国内最新垃圾终端处理技术,乡镇负责征地及“三通一平”,终端处理费用由上级专项和涉农资金整合解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查、亲自解决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要认真抓好组织协调、督查指导、资金落实等具体工作。

(二)明确部门职责。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认真履行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责任。县城管局牵头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做好指导、督查、设施建设、垃圾收集、垃圾清运及垃圾处理等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农工部配合做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的组织、统筹、协调等工作;建设局、国土局负责做好农村规划、建房管理和服务指导;交通局、公路局负责抓好路域环境整治工作;水利局、环保局负责抓好水域环境整治工作;宣传部负责做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的舆论宣传;团县委、妇联负责动员广大青年、妇女积极参与“创建美好家园、构建良好家风”活动;县教体局负责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卫生知识和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同时抓好校园垃圾收集和处理;县供销社、商务局负责抓好可利用垃圾的回收和封存垃圾的处理;县卫计委负责抓好农村医疗机构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理,规范医疗垃圾的处置等;其他成员单位根据本单位职能,做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相关工作。

(三)严格督查考核。为切实加强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督导,县乡两级分别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督查组,县督查组分别从县委组织部、监察局、城管局、县委农工部和电视台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各乡(镇)也要抽调业务骨干分别成立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督查组,高位推动乡村两级垃圾治理督查工作。县委、县政府将对推进不力、效果不明显的,进行通报和约谈;对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率未达标的,实行曝光问责;对督查组隐情不报、督查不力的追究督查组相关人员责任;因履职不到位造成被省委、省政府摘牌的,对乡(镇)和相关部门不作为行为进行查处。对建设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标任务完成得好的,县政府将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四)健全监管机制。全县采取县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监管模式。1、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用督查车辆,将城市综合执法的功能延伸到乡(镇),指导乡镇综合执法大队严格执法。由县城管局和各乡(镇)联合对外包企业进行具体考核;2、乡(镇)要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考核机制,对村民,要制定垃圾分拣分类处理和“门前三包”制度,通过村规民约、村民集体决定奖惩等制度安排,对不分拣分类处理垃圾的村民进行监督教育。对保洁员,要制定督促村民分拣分类处理垃圾、发展收集可回收垃圾、公共卫生保洁等制度。对理事会,要制定对村民卫生和保洁员工作进行组织、指导、督查和评比等制度;3、乡(镇)要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长期投入机制,编制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加快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设施建设。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一事一议”筹集资金,村(居)民每户每月应缴纳一定数量的保洁费;4、选择部分自然村开展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一分二定”模式的试点工作。通过制定长效保洁机制,明确在实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中乡(镇)、部门、理事会、保洁员、村民的职责。通过机制建设,推广垃圾分类,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努力营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城乡人居环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