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的验算教案(通用22篇)

时间:2023-12-04 06:06:20 作者:GZ才子

编写三年级教案时,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编写三年级教案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科知识,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

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塔》优选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页、27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8页练习五第。

3、

4、5题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3-1。

1、(教师出示3个乒乓,再慢慢拿走1个)。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2.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也可用摆图片操作,并表述含义。)。

3.学生试读算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3-1=2表示的事例。学生举例说说其他能用减法表示的事例。

(二)、4-1。

1、教师出示4只气球,慢慢放走1只气球,还剩下几只气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说出4-1=3的含义,齐读算式。

(三)、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思考,体验减法含义。

第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看图表述含义。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2)、学生分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不同想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的过程。(3)、汇报、展示、交流。不论是点数法还是用数的组成计算,教师都给与鼓励。接着提问:如果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第27页做一做让学生说出减法算式的含义。

2.出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1只。草地上原来有4只羊,一会儿跑走2只,草地上还剩下几只羊?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3.出示课件2,学生说图意:

1、架上原来有4只丝瓜,摘下2只,架上还有几只?

2、消防池里有5把铁楸然后学生列式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说一说这节你都学到了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表现对本课作小结。回家想一想,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板书设计:

减法。

3-1=2减号。

3减1等于24-2=25-2=3教后反思:在本次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三个让学生动口、动手的对口令活动,学生很有兴趣,积极参与,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为本次课运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减法做好准备。然后我用语言描述,并用纸鹤演示:“湖里的3只鹤飞走了1只,还有几只?”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塔》优选教案

教学内容:

练习课(练习十二的4—13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的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2、从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指名学生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巩固学生的思考过程。

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用夺红旗的游戏来练习第四题,

比一比,谁能又快又对的算出来?

集体记时,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独立完成第5、6题,后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第7题。

要求:

(1)仔细观察图画,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想一想这是要干什么?家长和椅子有什么作用?

(3)还缺多少把椅子?你能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吗?

(4)列式计算,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科书上p70的第8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再独立计算。

5、用游戏的方法完成第9题。

用游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巩固学生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6、完成p70的第10题。

这种同数连减既有助于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又为以后学习除法做准备。

三、独立完成p7011—13题。

四、思考题独立完成。

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塔》优选教案

1、按要求构造三位数,会摆出三位数中的数与最小数。

2、能读和运用流程图做减法塔。

而对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接触了有关于“流程图”的知识,但在理解和具体应用上还较依赖于教师的枚举和讲解。所以,在一开始时,我让学生先尝试看懂流程体,并利用自己做的数卡摆一摆,试一试,在以例题为例,让学生真正理解流程图的意思,扫除理解上的可能遇到的问题。

果然,孩子们有了以下发现。

2、好像三个数构造出的减法塔最多是五层;

3、每次计算结果各个数位上的和一定是18。

其中第一个发现,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他们也找到了其中的道理。即,给三个数字,要把它摆成数和最小数,那么十位上的数一定是相同的;而且最小数的个位数一定大于数的个位数,这样在减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退位,所以得到的差的十位数必然是9。

对三年级学生而言,往往他们需要在尝试、讨论、在尝试、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创造性地解答实际问题。因此,我决得,给孩子从足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是十分有必要的。

1、其实减法塔的层数都与9的分拆有关。即;

9(8—1)(五层塔)。

9(7—2)(四层塔)。

9(6—3)(三层塔)。

9(5—4)(二层塔)。

9、5、4,这三个数为一层塔。

在计算时可以将三个数中的数—最小数—1即相当于它相对应的层数。

2、三位数最多是五层塔,三位数和四位数有书本上流程图所揭示的特点,但五位数就没有这样的特点了。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更加觉得,让学生在游戏、尝试的活动中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远远比直接告诉他们更有意义;其次,这样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但对于一些牵涉到数论的知识,可不求甚解,无需面面俱到。但教师可有意识地告诉他们一些有趣的规律,让他们享受拿来主义的快乐。但这对矛盾的解决则有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更好研究。

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塔》优选教案

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这既是前面学习口算的拓展,又是以后学习笔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的基础。分析学生:的情况,我们认为有的孩子已经能够口算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多数学生:也能够自主解决本课的新问题,只是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所用时间长短和方法会有所不同。但是孩子们要认识到“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这一算理层面,还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如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找准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就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个数学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能运用多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聪明屋。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___.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___.

46里面有____个十和____个一.

28里面有____个十和____个一。

口算。

12-2=3+10=。

8+10=14-4=。

活动2【讲授】互动新授。

1.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一共有多少本呢你打算怎么解决。

30+2=32。

三个十二个一三个十和二个一。

师:2+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2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是32.

生:2因为30+2=32,所以2+30=32。

师:如果老师:拿走2本,还剩几本你打算怎么解决。

师:如果老师:拿走3包,还剩几本你打算怎么解决。

同桌讨论交流、并汇报想法。

活动3【练习】巩固新知。

1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看图后列出1个加法的算式和2个减法算式。

(2)根据图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比比,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54-4=65-5=。

2+70=26-6=。

3做一做第2题烤玉米游戏。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再这节课中的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塔》优选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同学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同学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同学操作、表述,培养同学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同学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胜利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师:课件、实物投影仪。

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3()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1+31+42+24+13+1。

3、昨天俺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

(把两局部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电反复演示,让同学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有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只)。

师: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局部或减掉一局部,要用减法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塔》优选教案

1、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表,并从表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重点: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下面是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生产情况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出示第41页统计表)。

生1:我知道了从这几年中,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数量逐渐增加,的数量最多。

生2:在这红国产动画片的数量20最少。

生3:在这几年的国产优秀动画片中,20的数量最多。……师:获取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你能解决年比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把你的解答方法跟大家说一说吧!

生: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列竖式的时候,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就是这样:

2、教学例2。

师:你能试着自己算一算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吗?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解答的情况,重点说清个位上的计算情况: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这样就是15减6,结果个位上的得数是9;同时十位上的3还剩2,2减8不够减,继续从前一位(百位)退1再减,这样就是12减8,结果十位上的得数是4;同时百位上的4还剩3。竖式如下:

435。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86349师:结合以上计算,在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小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三、巩固练习。

1.第4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最细心,算得又快又准确。做完后小组内交流检查,同时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2.“练习九”第1题。

小组内先说一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什么收获?学生自主交流。

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塔》优选教案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进一步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

2.能用不同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多种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教学准备】。

4面小红旗,圆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4面小红旗)今天老师要把其中的1面小红旗奖给昨天写作业最认真的小红同学。

请小红上台领取小红旗。

师:根据刚才的情境,同学们能提个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老师手上还剩几面小红旗?二.探究新知1.减法的认识。

生答:老师手上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问:“飞走”还可以怎样说?生:“飞走”还可以说“去掉”。

1一年级汇报课。

教学设计。

问:你们知道还剩多少个气球吗?怎么知道的?全班汇报交流。

生:从4个气球里去掉1个,还剩3个。

师:从4个气球里去掉1个,求还剩多少个也就是从4里面去掉1。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时候,(教师用手势配合“去掉”)就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减法也有它的运算符号(教师介绍减号),那么这道算式怎样写呢?请学生试着说一说。结合学生的算式教师边板书边说明:一共有4个气球,“4”写在减号的前面,去掉1个,“1”写在减号的后面,还剩3个,3写在等号的后面;即4-1=3。

问:这个算式怎么读?谁能试一试?读作:4减1等于3。

问:根据之前的演示说一说算式中的。

4、

1、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能用4-1=3表示呢?

2.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显示:有5只小松鼠在一块儿玩耍,后来跑了3只。老师引导:你能根据课件显示的过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老师参与小组活动,倾听学生不同算法。然后集体交流,说说各自不同的想法。

三.巩固应用】。

1.教材第26页“做一做”。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摆学具,并让学生看着算式,边摆边说过程。2.教材第27页“做一做”。

第1题:看图计算题。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并提出问题,再算出得数。

2一年级汇报课。

教学设计。

第2题:是借助操作进行计算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照着例子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画线的。

第3题: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订正。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塔》优选教案

从课本的内容安排来看,例1第一小题要求用1、2、3、5、7、9六张数卡摆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并计算它们的差。第二小题则是构成另两个三位数求差,交换数卡位置后再求差。例2要求从1、2、3、4、5、6、7、8、九张数卡中选六张摆两个三位数求最大差,最小差,及根据固定差摆算式。

学生对造减法塔这个环节很感兴趣,因此学生掌握得很快。这一层次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鼓励他们自己发现规律,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得到发展。同时这一环节也是难点所在,我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初步感知即可。并通过观察,思考和比较,让学生学着归纳小结,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接着我将减法塔转化为单纯的竖式,并告诉学生“高斯数学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上课始,我先请学生们说说生活中你见过什么塔,它们使用什么建造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今天的减法塔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

其次,我请学生读懂减法塔的流程图,理清思路。我通过电脑示例,教师板书,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开始——选数字——最大数——最小数——求差——数字相同否——是(结束),不是(再来)。然后学生尝试练习,选择书上的任一题操作。通过操作,投影仪展示,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易错的地方。如:第一次是挑选三个数中的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相减;第二次是挑选第一次差中三个数的最大数和最小数相减。

再次,学生通过自己操作,会发现规律。如:相减的差十位都是9;百位和个位相加等于9;造到最后一层塔的结果都是495,减法塔最多造5层等。我的三个班级情况各有不同,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进行深入探究。

最后,请学生总结。这堂课你有何收获,学生提及了减法塔的意义,减法塔的组成,相减查的规律等等。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不同程度地引导。

希望同学们学好知识,今天建造减法塔,将来为祖国建造更美丽的塔。

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塔》优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已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用和小动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卡片,让学生猜小动物们身后藏的数字。(设计意图:小学生比较喜欢小动物,用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复习旧知,既为本节课的学习辅垫,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师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算法?提问: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学生各抒已见)。

小结:3和2合成5,所有3+2=5。

4、学写算式?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算式(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算法: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让学生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也是对简单数量关系的渗透)。

5、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提问: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边1人和右边2人怎样呢?

(3)追问:把1人和2合起来,可以写出什么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算出得数。(设计意图:有前一例题的基础,这里可以简单一些,并且多进行同桌交流,给每个人更多的`锻炼机会)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6、小结?“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1+2”呢?可能怎样算它们的得数?

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3、送信游戏(“想想做做”第5题)?动物王国国王送来了许多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必须把信送对(准确计算出信封上的加法算式)(设计意图:课将结束,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把本题设计成答对题得奖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把加法计算从看图算到脱离图进行计算,从计算到课堂都达到了高潮)。

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再次带学生回忆加法的含义、加号、等于号,算式的读法,加法的作用)。

《5以内的减法》这一节课是主要的基本减法运算,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对于减法,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不能完整的表达出减法的意义。这一课的教学,我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减法的含义。先让学生观察动画情境图,说说图中表示什么意思。接着进一步让他们去理解“吃掉、飞走、去掉、走掉“等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渗透减法的意义。可以发展学生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在练习的过程大部分学生对于5以内的减法的计算都是比较熟练了,只是对于算理就有点说不清了,需要教师着重引导他们理解减法计算的算法,我提倡算法多样化,可以从分与合的思考出发,或者让学根据自己从前的学习经验进行思考,在练习的时候,我通过运用开小火车等一些小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口算的速度。

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的验算》教案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

【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

东东说:没问题,阿姨。

(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给予指点,课件出示:

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对它进行验算呢?

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师点评。

师: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点击课件:出现验算的方法。

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

师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理解利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东东说:应找回13元。

师这时出现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

师:谁能帮助东东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

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

【设计意图】问学生找的题对不对,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同时引入减法验算的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思考。

4、学生小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学生汇报减法的验算方法。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验算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200减17,看是不是等于183。

生2: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

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之后师总结验算方法并归纳:

(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2)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师边讲边点课件演示给学生看减法验算的.过程。

【设计意图】(1)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体验验算方法的多样化。由于学生在学习加法验算时已经了解了如何进行验算,这里应当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观察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关系,提出验算的方法。师总结验算方法,让更规范的语言归纳减法验算的方法。(2)把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分为两部分来进行,由加法的验算过渡到减的验算,削减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体验出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掌握验算方法。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这节课大家帮东东把问题解决了,那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生谈收获,之后师总结:

验算加法: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减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验算减法: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2)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师:同学们,以后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养成认真检验的好习惯,在做加减法的题目时,一定要养成验算的习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进行验算。

四、总结本节内容并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第30到31页7——9题。

师提要求:认真独立完成,书写认真规范。

《小数加减法》三年级数学教案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理解。

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做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74+2851+62。

(小结时,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1、设计购物情景图。学习小数的加法计算。

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

计算结束之后说给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给出活动时间)。

学生活动后汇报归总。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板书)。

教师补充讲清,直接用小数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格式)。

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师生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形成文字。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1、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

2、看够物信息,帮小强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

面条一包食盐一袋火腿肠味精一袋。

1.86元1.00元5.06元9.47元。

1、判断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3、摘果游戏。

说明(果树图上有小数的加法算式,谁计算结果正确,摘下的果子归谁。)。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你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2.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能在掌握的计算方法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来计算,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7×9=30×8=90×7=6×60=300×5=7×700=。

2.估算。

401×9798×7295×6502×2498×4。

3.笔算。

87×66×4567×79987×3254×6。

这节课就用我们学过的这些知识,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

题中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告诉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在现有的地砖和要用的地砖这两个数量中,哪个数量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考虑铺地砖时的损耗问题,但是为了减少解题难度,我们在这里把地砖的损耗省略不计。下面需要同学们考虑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方法来计算,是选择口算呢?还是选择笔算或估算?说一说你的理由。

你准备怎样估算?

用估算出的结果与已有的地砖数量进行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次你选择了什么计算方法?

这次同学们选择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你们认为谁选得对?

请两个同学分别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口算或笔算的。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2.教学练习五第6题。

(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条件与哪个条件是有联系的,

(2)学生独立解答,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选择什么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并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3)提出新的问题:这辆车如果刚好满员,一共可以运送多少旅客?

(4)指导学生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8题第1问。

2.和学生一起讨论第8题第2问。

四、课堂小结。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9~51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刻。

2、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让学生猜是什么节目,在什么时刻播出。

2、呈现新闻联播片头视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初步揭题。

3、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让学生尝试着说说各自的理解。

二、比一比。

1、分组研究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讨论喜欢哪种记时法。

2、比较两种记时法的相同点,初步了解转换方法。

三、互换。

1、学习把24时记时法转换成12时记时法。

2、学习把12时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

四、强化零时。

1、出示直线,指出用这条直线表示时间,要求在直线上表示今天的一些时刻。

2、讨论一天的时间从几时开始。

3、小组讨论关于0时的几个问题。

五、回顾与质疑。

1、回顾上述学习过程,让学生谈谈收获。

2、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

六、应用。

1、讨论银行营业时间。

2、讨论火车票上的发车时间,以及去火车站的时间。

七、游戏。

用手臂表示指定的时刻。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1、线段图的画法。

2、检验方法。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1、学习例3。

(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

(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3个书架,标出一共75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

(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习例4。

(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

(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解答完成。

3、比较例3和例4,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小结:“遇到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

出示图片(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老师用ic卡给家里打电话,时间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钱。想一想,如果打电话时间用了6分,又会用去多少钱呢?(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的ic卡里现在只有3元5角钱了,我必须在几分内把话讲完呢?

两步应用题。

(1)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2)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75÷3=25(元)75÷3=25(元)。

5个书架多少钱?200元能买几个书架?

25×5=125(元)200÷25=8(个)。

答:买5个要用不着125元。答:200元可以买8个书架。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4、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会正确的进行笔算和验算。

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一)复习旧知。

笔算346+93。

657+329。

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二)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去过湿地吗?

出示图片,介绍湿地情况。再出示信息: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信息呢?

2、交流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相应问题。

预设1: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预设2:该湿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多多少种?

预设3:该湿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少多少种?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三)新课展开。

1、探究计算方法。

(1)完整出示例3。

师:这道题,同学们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算式:445+298。

(2)估算结果并交流。

师:这道题的.结果大概是什么?同学们能估算吗?

(3)尝试计算并交流。

师: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同学们能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全班交流方法:

列竖式计算。

(4)与估算结果相比较。

2、探究验算方法。

(1)自主探索验算方法。

师:这道题算的对不对?同学们会验算吗?

(2)交流方法。

预设1:再重新用原来的竖式计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预设2:可以交换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预设3:利用原来的竖式,把相同数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3)归纳验算方法。

师:大家想出这么多的验算方法,你们真棒!今后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可要养成及时验算的好习惯哦。

3、练一练。

我是小医生,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63+979。

395+475。

4、小结提炼笔算方法。

问题1、今天我们做的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点?

连续进位。

问题2、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算出得数的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问题3、为了保证计算正确,你有什么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加起,进位的小数字不能漏写,做完以后要及时验算。

(四)练习拓展。

先想一想是否有进位,再计算并验算。

67+93。

165+78。

409+394。

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收获。

回顾新课导入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一下,下一节课继续研究。

作业布置。

第38页做一做,4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对小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小数的退位减法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逛过商场吗?你们在逛商场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没有?

师:老师在逛商场时可遇到一大堆的问题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老师逛商场买体育用品,篮球234元,足球:187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老师买这两件商品一共要付多少钱?篮球比足球贵多少元?请大家用竖式计算。

指名一孩子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做完集体订正。

让学生说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板书)。

3.探究算理以及方法。

同学们,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2.3元等于2元3角,1.8元等于1元8角;2元+1元=3元;3角+8角=11角,也就是1元1角;3元+1元1角=4元1角,4元1角等于4.1元。

(2)直接用小数计算的,

指导学生列竖式并说说想法,教师板书。

教师在竖式上写上“元”“角”借此机会再出示问题:一个圆规和一瓶墨水一共多少钱?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此题,指名到黑板上板演。

4.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元?

师:谁想起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列竖式计算小数减法的过程。

小数加减法同整数加减法一样,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先计算小数部分,再计算整数部分。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再减,计算结果的数位要与加(减)数的数位对齐,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加(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把0去掉。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是不是都学会了小数的竖式加减法呢?下面就检验一下。

(尝试用竖式计算,课件出示)。

3.5+4.86.7+2.34.2-1.84.1-3.3。

教师巡回检查,并请四位学生演板后讲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今天同学们表现真不错,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一、导入。

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

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身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生长,你们爱自身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身的家。

二、认识自身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身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身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身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小朋友是在家人的关爱下生长的。

五、我爱我家。

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身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身小时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长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身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

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身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谈我的烦恼。

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生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身谈谈与家长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

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身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

八、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第二课、我们的学校。

1、结合自身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学校特色角等,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果,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发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神往。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学校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发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学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学校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身参与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身参与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与活动时的照片,竞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身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三)学校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学校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可以为“学校文化面面观”、“我最感兴趣的一角”、“我给学校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学校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万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复习笔算。

1、做复习第1题。

(1)做第一组加法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计算。提问:笔算加法要怎样算?

(2)做第二组减法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提问:笔算减法要怎样算?

(4)小结:笔算加法和减法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2、做复习第2题第一行,三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把三道题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3、下列题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65246942356003。

+235+1183-607-235。

4、做复习题第3题里的第一组题。

三、复习加减法的验算。

1、做复习题第4题,指名两人板演。

2、引导学生小结:加法和减法怎样验算、

四、小结。

五、作业:复习第2题余下的六道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巩固与提高。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与计算起来铺垫的作用。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练习,体会数学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面。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数学思考方面。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解决问题方面。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安排。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2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课前三分钟。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3283563。

203()()()()()()。

72317529。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79+4=83。

b、30+44=7474+9=83。

c、30+40=709+4=13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15+55=61+39=35+66=。

23+28=32+46=53+36=37+54=。

15+65=18+26=41+56=13+29=。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35+34=69。

(1)35+30=6565+4=69。

(2)30+30=605+4=960+9=69。

(3)30+34=6464+5=69。

课后反思。

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出示:28×4=16×7=29×4=43×2=12×4=。

这节课我们就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中说的“每天往返两次”是什么意思吗?怎样要这样列式呢?

同学们会算这道题吗?那你们会算什么?

能说一说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前面学习的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完成243×2,132×3。

2.教学例2。

要求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你觉得在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2题。四、课堂小结。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初步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出示:421×4=726×7=285×4=561×2=478×4=。

要求学生计算出这些算式结果,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2。

2.教学练习五第5题。

(1)让学生在书上计算出结果,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3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7题。

四、课堂小结。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2.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能在掌握的'计算方法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来计算,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7×9=30×8=90×7=6×60=300×5=7×700=。

2.估算。

401×9798×7295×6502×2498×4。

3.笔算。

87×66×4567×79987×3254×6。

这节课就用我们学过的这些知识,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

题中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告诉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在现有的地砖和要用的地砖这两个数量中,哪个数量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考虑铺地砖时的损耗问题,但是为了减少解题难度,我们在这里把地砖的损耗省略不计。下面需要同学们考虑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方法来计算,是选择口算呢?还是选择笔算或估算?说一说你的理由。

你准备怎样估算?

用估算出的结果与已有的地砖数量进行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次你选择了什么计算方法?

这次同学们选择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你们认为谁选得对?

请两个同学分别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口算或笔算的。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2.教学练习五第6题。

(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条件与哪个条件是有联系的,

(2)学生独立解答,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选择什么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并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3)提出新的问题:这辆车如果刚好满员,一共可以运送多少旅客?

(5)指导学生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8题第1问。

2.和学生一起讨论第8题第2问。

四、课堂小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二、游戏激趣、明白结构

师生共同领会: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要有: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

三、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国庆节就要到了,我们来做些花布置教室吧!出示黄花25朵,紫花18朵,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并解答。

如果添上“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这一题中知道些什么,求的是什么;用你们小组最喜欢的方式把题意表示出来。[手势、图形、线段];请你们互相说一说,题中哪句话最能表示出问题和条件的联系;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四、尝试创造、加深理解

小组协作、师生合作,改变题中的第三个条件即“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你们能编出怎样的应用题,请试试看;学生汇报创造的成果。

五、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完成课后“做一做”;同桌合作互相分析其中一道题。

六、阅读课本、学会发现

请你们阅读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发现。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1、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懂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3、感知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2、感知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实物投影仪,情景图。

1、完成第一个问题指名学生列出算式:0.7+0.6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计算可以用以下方法计算0.7米=7分米0.6米=6分米7+6=13分米=1.3米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学生说的对,就给与表扬。

2、完成第二个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己的理由。

教师板书:可以:1米=10分米3米=3分米10分米-3分米=7分米=0.7米也可以用竖式:

自主练习1、2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是让学生说己的做法。

3题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集体解答。

4题,学生独立连一连,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连?

选做题:39页5、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