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开题报告经典(优秀20篇)

时间:2023-12-18 21:45:43 作者:FS文字使者

在撰写开题报告时,需明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关键要素。下面是一些经过认真筛选的开题报告样本,它们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和实用性,请大家仔细阅读。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和具有人工智能的管理会计软件发展阶段。财政部从1988年开始,规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中长期目标、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指导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等,从而推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健康发展。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势头较好,目前国内90%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都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可以说会计软件已成为我国软件行业的一面旗帜,我国会计电算化高等教育创建于1984年,明确提出会计电算化专业要培养一批既熟悉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理论上的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涌现了大批会计电算化的优秀教师和实际工作者。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的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

(二)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从满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

(三)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出。在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信息面临安全风险。

(四)会计电算化的统一数据接口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的财务软件都是各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各自使用权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数据结构不同,编程风格各异,为技术保密,相互没有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在系统与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五)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漏洞,许多会计电算化单位没有严密的基础的管理工作制度。

(六)会计电算化重视账务处理却忽视管理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可以及大的发挥电子计算机的计算与分析功能,但是,由于受我国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主要是事后核算的影响,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大多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能力的现象。

三、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一)会计电算化现阶段的状况。

为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会计师改革已迈出了稳健而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也应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了wto,说明我国的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与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同时真正地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会计会场也应是如此。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时间较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发展了品牌的商品化财务会计软件,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国家纺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200多个。

(二)会计电算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怎样的问题呢?是什么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1、普及程度不高。

2、会计人员的素质低。

3、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1)网络安会问题突出。

(2)“无纸化”的风险。

(3)数据安全保密工作做的不好。

4、会计软件缺乏兼容问题。

四、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建立全国会计信用公示制度建立会计信用公示制度应遵循法制化,公正客观,分类公示,方便快捷原则。信用公示制度如果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面向社会和全民参与,就应采取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形式发布信用信息。要依法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以利于社会监督。可将工商、税务、质检等管理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分层次开放。建立会计信用公示制度,定期发布诚信企业和失信企业信息,就是对诚信企业的褒扬和对失信企业的惩罚,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受守信的益处,使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声誉扫地,付出代价。

(二)重视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会计人员要爱岗敬业,依法办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守商业秘密。改造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境界,使会计从业人员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会计人员应“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注6)树立“诚信会计”的良好形象。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能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转化成自觉的行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为行动准则,营造良好诚信的社会氛围。另外会计人员还需要不断充电,回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这样才能确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供前提条件。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措施;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代理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内部监督制度等并且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督。

(四)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订,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2.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加以规范。

3.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弹性区间,对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

(五)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推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政府的会计主管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或产权所有者监督其所属单位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一种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工资发放及业绩评定权等从单位分离出来,保证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职权,敢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监督,较好地保证了《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职能得以履行,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从目前各地试点的情况看,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因此进一步完善会计委派制,规范委派会计的管理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六)加速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

1.从行业协会出台制度规定和完善事务所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机制,制约所有者和经营者出于经营目的,干预注册会计师发表的独立审计意见。

2.适当提高行业审计收费并规范最低收费标准。这样不仅减少了行业恶性竞争,使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至于在过低的审计收费的压力下,任意减少审计程序以损害审计质量的方式来降低审计成本。更重要的是这样提高了行业“租金”,将增加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违法的机会成本。将有利于增加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其执业的审计质量。

3.限制一个事务所同时为一个客户做非审计服务业务和审计业务,以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受损害,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市场竞争的公正性。

4.应限制事务所对有限责任组织形式的选择,以提高事务所和个人执业的风险意识,增加其对审计质量的关注。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违规时承担无限责任,其面临的风险以及责任加大,铤而走险的几率才有可能大大减少。

(七)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法规,并对违法行为规定明确具体的惩治措施,同时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因使用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损失,明确造假单位、中介机构、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赔偿责任和比率,以便受害人依法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获取赔偿,以此达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惩罚违法违规者的目的。切实贯彻实施《会计法》及相关会计法规规章,对检查出来的造假行为,要把处罚重点放在处理相关责任人个人身上,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要让造假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使其不敢以身试法,以期从源头上遏止造假行为。规范中介机构行为,要加强对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对知情不报或参与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中介机构,除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及经济处罚外,该取缔的要予以取缔,相关人员一定时间内甚至终生不得继续从事原有职业,情节严重的应追究事务所和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使其协助制止造假行为。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检查、严格监督,发现问题严肃依法处理,决不姑息迁就。特别是对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典型单位、典型案例、典型责任人,依法从重处理并公诸于众,形成巨大的威慑力量。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形式的影响是深刻的,我们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会计核算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重新构造会计核算模式,设计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效率更高、数据处理流程更加合理的会计核算形式,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满足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求。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经典

在企业集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情况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由于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可以综合地反映在资金运动中,有效合理地组织资金活动,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组织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金控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选择适当的资金管理模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与模式,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论文的构思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基础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讨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和作用,指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着重分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多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现实中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图提出作者自己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建议。

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图表分析进行了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解决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当前,在会计准则制定上,无论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正在由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向公允价值会计转变。为了加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与趋同,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新形势,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部于20xx年2月15日出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重新引入,并于20xx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但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完善。

公允价值的应用在我国经历了“先用后弃,禁而又用”的反复阶段,这次使用同年相比,范围有所扩大。但这并不表明公允价值将会在我国实际中得到全面的应用,更不表明我国也具有全面采用公允价值的环境。如何利用国际研究成果指导和评价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运用是我们需要研究思考的问题。鉴于基于这样的问题,选择了本题作为我的论文题目,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二、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综述。

对于公允价值的含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1998);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公允价值是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中,自愿购买(或承担)或出售(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20xx)。我国20xx年新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可见,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

求或鼓励报告主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价格。20xx年11月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讨论稿(dp),可见公允价值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引入阶段、回避阶段以及重新提倡的阶段,在国际上对于公允价值广泛应用之际,我国各个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由于我国国情以及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20xx年以前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尚处于基本理论研究的阶段,主要对公允价值涵义及其计量属性争议,有三种观点:1、认为公允价值不是新的计量属性;2、认为公允价值是新的计量属性;3、认为公允价值不是计量属性。谢诗芬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会计计量中的现值研究》中指出,公允价值是一种全新的复合型会计计量属性,它并非特指某一种计量属性。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作为独立的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及现值并列为基本计量属性,突显了其重要地位。

公允价值在准则中显出重要的地位,但并不能表明公允价值在我国实际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表明其应用需要一定的土壤,我国是否有环境全面应用公允价值,仍然值得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及如何借鉴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目前很多学者在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中的建议主要是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以及公司高层人员的培训,加强公允价值相关理论的研究,完善外部市场环境。本文结合我国20xx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对公允价值在新旧会计准则运用中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中的进步和不足做出评价。

三、基本思路及研究内容。

论文框架:

1.绪论。

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2.公允价值概述。

2.1阐述公允价值的概念。

2.2公允价值的特征。

2.3公允价值的理论发展。

2.4与其它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3.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3.1过去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3.2现在公允价值在我国新准则中的体现。

3.2.1我国引入公允价值会计的背景。

3.2.2公允价值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影响。

3.2.3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具体运用。

3.2.4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慎重的。

3.3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比旧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比较。

4.我国公允价值应用与国外的异同。

4.1公允价值在美国的应用。

4.2公允价值在我国与国际上应用的比较。

5.对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问题的研究。

5.1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问题。

5.1.1公允价值应用的选择问题。

5.1.2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问题。

5.1.3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问题。

5.1.4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问题。

5.2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5.2.1积极参与公允价值的国际研究。

5.2.2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

5.2.3制定我国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5.2.4建立健全由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以及企业三方共同组成的监督机制。

5.2.5培养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有以下几点:第一,公允价值的应用在于其理论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公允价值理论正是由于其面向现在与未来、面向价值、面向市场,它可以解决决策导向问题,因此企业必须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决策。第二,应认真研究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公允价值理论在现阶段还有很多尚待完善的方面,如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等。这些理论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研究并解决,公允价值的应用就缺乏坚实的基础。

尽管本人在研究过程中尽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学识和时间,论文仍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此外,由于本人的知识结构所限,这也必将对公允价值问题的认识有所局限。这些都有待于以后的深入研究。

四、工作进度安排。

五、主要参考文献(按作者、文章名、刊物名、刊期及时间列出)。

[0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xx[s].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年。

[02]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

[03]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新旧对照[m].中国法制出版社.20xx.3。

[04]路晓燕.公允价值的国际应用[j].会计研究,20xx(3)。

[0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4。

[06]谢诗芬.会计计量中的现值[m].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出版社.20xx。

财务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书虽然不重大,但开题报告书要登载到论文上必须全篇重大,所以单独提交开题报告书没有影响,但是有些方面需要自己写,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或者综述中的评论部分需要你…….

论文写作前需要做很多准备,首先是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但总体包括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是.

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常识性问题。总而言之,开题报告就论文主题的现有文献进行了评论,一般将重点放在现有文献的缺点上。指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那么,写开题报告书主要有什么目的呢?1.体现研究价值的论文是否有研究价值,首先要在开题报告书中明确表达…….

差异在于:1、基本思路是基本总结论文内容,着重于研究过程。2.基本观点是论文结构的一部分。是论文内容的项目摘要,强调摘要。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日程安排四个方面。因为开题报告是用文字表现的论文的总构想,所以篇幅可以不太大,但计划研究的课题是…….

提供开题报告书的示范例,作为参考,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问我。希望能对你的开题报告书的写作有帮助。以下阐述对这次开题报告的体会。一、本科生刚刚进入研究生大门,自由改变自己的角色是很困难的。以前每班都上课和考试,有老师的计划安排。现在根据意识…….

总结一下,其中有综合性的,不是论述,而是评论和评价很多。光评论还不够,观点、材料和方法也要综述。“综合”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整理,材料更加精练明确,逻辑水平更高的“述”,要求对综合整理的文献进行比较专业、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的总论…….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企业集团作为若干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最重要的联结纽带是资金。在企业集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情况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由于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可以综合地反映在资金运动中,有效合理地组织资金活动,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组织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金控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选择适当的资金管理模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与模式,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论文的构思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基础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讨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和作用,指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着重分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多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现实中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图提出作者自己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建议。

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图表分析进行了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解决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1.企业集团的概念与特征;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内容;

3.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目标;

4.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原则。

1.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金池先进管理技术介绍

2.探索多种监督方式,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3.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健全财务规章制度,

减少人为因素,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

序号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节点

12008.9.10选题

22008.10.5确定论文题目

32008.10.10开始写开题报告

42008.11.1开始写论文初稿

52009.2.28完成论文初稿

62009.3.30论文定稿

72009.5.15论文答辩

[2]伍柏麟。中国企业集团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3]袁琳。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会计之友》,20xx年第9期。

[4]马学然。树立资金管理的三个理念。[m],《经济师》,20xx年第1期。

[5]赵东方。集团结算中心结算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20xx年第19期。

[6]任勇。财务结算中心: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内部资金的有效方式。[j],《财会通讯》(综合版),20xx年第13期。

[7]于增彪、梁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j],《会计研究》,20xx年第8期。

[8]张芳。论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j],《上海会计》,20xx年第4期。

[9]陆正飞。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财会通讯》,20xx年第9期。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企业集团作为若干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最重要的联结纽带是资金。在企业集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情况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由于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可以综合地反映在资金运动中,有效合理地组织资金活动,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组织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金控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选择适当的资金管理模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与模式,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论文的构思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基础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讨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和作用,指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着重分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多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现实中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图提出作者自己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建议。

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图表分析进行了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解决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1.企业集团的概念与特征;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内容;

3.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目标;

4.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原则。

四、解决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1.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金池先进管理技术介绍。

2.探索多种监督方式,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3.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健全财务规章制度,

减少人为因素,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

五、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序号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节点。

1.9.10选题。

22008.10.5确定论文题目。

42008.11.1开始写论文初稿。

5.2.28完成论文初稿。

62009.3.30论文定稿。

72009.5.15论文答辩。

六、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2]伍柏麟。中国企业集团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3]袁琳。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会计之友》,20xx年第9期。

[4]马学然。树立资金管理的三个理念。[m],《经济师》,20xx年第1期。

[5]赵东方。集团结算中心结算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20xx年第19期。

[6]任勇。财务结算中心: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内部资金的有效方式。[j],《财会通讯》(综合版),20xx年第13期。

[7]于增彪、梁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j],《会计研究》,20xx年第8期。

[8]张芳。论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j],《上海会计》,20xx年第4期。

[9]陆正飞。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财会通讯》,20xx年第9期。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背景和意义: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虽然有着不同的涵义,但由于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致使二者的界定比较困难,在实务中常常由于职责不明确而引起争议,尤其是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审计人员遭到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注册会计师正面临着“诉讼爆炸”的时代,典型的就有安然事件,它引出了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舞弊,使得原来的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变成了如今的四大;在我国,银广夏事件引出了中天勤,造成公众一片哗然。近年来,财务欺诈丑闻也频频发生,所以,进一步理解和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联系与区别,合理界定各自的责任范围,对维护注册会计师和企业各方的合法利益,充分发挥审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积极作用,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操作技能,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现代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日趋复杂,大量公司兼并、收购、联合,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审核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乃至投资者的关注。从企业年度合并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审计入手,研究与规范企业会计人员应承担的会计责任与审计人员应承担的审计责任是有必要的,这将会更好的诠释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对于强化会计核算,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站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审计角度研究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认定主要是想通过研究能够为认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提供一定的理论补充与参考。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前言。

1.1.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概述。

1.2.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混同的原因。

1.3.合并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与合并理论。

1.4.合并财务报告的审计重点与方法。

2.案例概述。

2.1.公司基本情况。

2.2.公司合并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与编制情况。

2.3.公司财务会计人员的分工及责任描述。

2.4.公司合并财务报告的审计情况。

3.案例分析。

3.1.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3.2.问题的成因。

3.3.解决问题的方案。

4.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认定的分析。

4.1.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认定的理论依据。

4.2.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认定的方法。

4.3.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认定的设想。

5结论与展望。

5.1.结论:较为清晰的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能够使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达到互补与完善的促进作用。

5.2.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课题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询问法、观察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习单位(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与审计业务的情况,使用本科学习中学得的理论知识,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高度分析其原因,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技术路线。

预期结果:

通过案例分析的表现形式,表达出较为清晰的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能够使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达到互补与完善的促进作用的最终结论。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人员账务处理的`操作水平与职业素质,增强审计人员与企业的良好沟通,尽量规避审计能力的局限造成的审计失误与审计舞弊,提高财务报告编制与审计的质量,最终增强有效沟通,减少审计纠纷与诉讼事件的发生。

进度计划:

1.第7学期第12周-第18周查找中文文献,完成外文文献翻译。

6.第8学期第7周-第8周完成毕业设论文中期检查表—学生自查表。

7.第8学期第9周-第14周修改毕业论文,完成全部毕业论文撰写。

8.第8学期第16周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二、阅读文献目录。

1《浅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谢盛纹,《审计与经济研究》,第5期19。

7《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几点体会》尹世梅、肖玉燕,维普资讯20xx年。

18《审计学》陈力生,立信会计出版社20xx年。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

设计题目:浅析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评估与处置。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资产重组对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并进一步改善企业经营业绩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企业资产重组中还存在着部分企业利用资产重组来给自己虚增资产和资本以达到操纵利润等目的。

为保护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应当对资产重组中的无形资产进行规范评估和保护。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式,很容易被人们所忽略,评估也很难公正客观,不是低估就是高估。如果低估则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如是高估则是对另一方权益的侵害。因此,正确分析和界定企业无形资产,科学、准确地评估无形资产,合法公正地处置无形资产,对推动和保障企业的顺利实现,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资产重组过程中无形资产的评估与处置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广泛的研究。

汪海粟《无形资产评估实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刘玉平《资产评估教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陈仲《无形资产评估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朱秦丰《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风险及防范》合作经济与科学。

三、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预期目标:

可行性:

无形资产是体现重组方对被重组方对技术项目的科技含量、新颖性、成长性成、成熟性、风险性等都很关注,然而他们更关注的是技术项目的市场获得能力。但如果拿着权威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对其技术无形资产出具的价值评估报告去找投资机构,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国内对资产重组中无形资产的界定和评估存在如下缺陷:

偏重于无形资产的评估和计量研究,而对无形资产的权利属性、无形资产价值运动规律、无形资产资本化的约束条件等基础理论研究较少。无形资产范围局限于传统认识,对现实中新型无形资产及其营运方法缺乏研究,尤其是关于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研究存在理论落后于实践的问题。偏重对国外无形资产评估技术方法的介绍,缺少针对我国具体国情的评估技术创新。缺少对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经验证据研究,无法为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理论提供可信的实证支持。忽视无形资产相关利益主体已经呈现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态势,对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规则和方法研究不力。

预期目标:

通过调查研究,规避企业资产重组中关于无形资产的评估和界定的黑洞,明确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对资产重组中的无形资产进行规范评估和保护。

提高资产重组中的企业各方和有关管理、评估、审计监督等多方对无形资产的充分重视,有效地防止无形资产流失,充分发挥无形资产运营的效率效益。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什么是无形资产。

2.企业资产重组中对无形资产评估和界定存在的问题。

3.无形资产在企业重组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4.如何规避企业资产重组中出现的问题。

5.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作用。

6.总结。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旨在向各有关利益集团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会计报表是这一系统的主要“输出”,也是财务信息披露的核心。会计报表根据公认会计原则,概括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情况,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报表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就会计报表主表本身来说,其格式的固定性和以数字反映为主的特点,决定它所表述的企业财务信息势必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使用者日益增长的决策信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会计报表主表信息的局限性与日益增长的使用者信息需求二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了会计报表附注的发展。为此,会计报表附注作为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倍受关注,人们越来越希望通过对附注的研究来了解企业的真实利润、实际生产规模水平、表外筹资等在主表中无法反映的信息。随着上市公司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化、投资主体的日益多元化和人们对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客观要求,文字辅以数字表达的`会计报表附注将会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会计报表附注信息量大、内容复杂,披露上的灵活性较大,对于附注信息的规范和分析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讨论。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基本报表信息的进一步说明、补充或解释,在保持基本报表正文简练的基础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强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使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获得充分的了解,做出正确的判断。本文拟从完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制度的角度出发,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进行探讨。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作为信息披露的一部分,会计报表附注信息产品是一种相当专业性的商品,不具备专业技术的一般消费者难以判断其质量;其次,报表附注信息产品的质量在技术上也难以检验。因此导致报表附注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吴联生,),其中规则性失真与行为性失真分别与报表附注信息系统本身的缺陷和人类的有限性有关,因此是难以逾越的。此外,根据证券市场上的结果来判断报表附注信息的质量也具有局限性,因为结果还受其他因素如经济环境、投资者能力等的影响,任何对结果的检验都是对报表附注信息质量和其他影响因素的联合检验。

(二)现实意义。

随着上市公司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化,会计报表附注在整个财务报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会计信息披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三张基本报表一起共同组成会计报表的整体。然而,由于附注信息量大,内容复杂,披露上的灵活性较大,对于附注信息的规范也显得日益重要。而且,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日益增加,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信息披露程度以及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所以信息披露仍然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薄弱环节,信息披露不规范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制约了证券市场的发展。目前对我国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加以统一和完善成为当务之急。

三、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

当前,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披露已经进入了附注时代,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会计报表附注的长度已超过了会计报表本身的长度(朱元午,)。而且,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日益增加,也形成了鱼目混珠之势,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信息披露程度以及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据林舒、魏明海的研究表明,截至,公司上市前都存在过度“包装”现象。黄志忠、刘峰()的研究发现,公司自上市起,利润率逐年下降。可见信息披露仍然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薄弱环节,报表附注披露制度才刚刚起步,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与公平、成熟的证券市场仍有很大的差距。

在国外,研究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大多是从信息经济学和管制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阐释支持会计信息的强制性披露的观点,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方式。有关强制进行信息披露方面的经济学文献较多,主要是在美国。也有部分人主张,是否公开、充分披露有关信息应该由公司自行选择,不应该通过法律强制。

四、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典型案例来揭示上市公司报表附注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摈弃了以往单纯依靠理论分析、或是通过国内与国外的准则对比的方法,来谈我国报表附注存在问题的方法。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有其独特的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单纯以国外成型的信息披露理论或是准则的对比来评价我国报表附注披露中发生的问题未免有牵强附会之嫌。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已经发生的典型附注披露问题,来揭示我国目前报表附注编制要求中存在的弊端,以为未来准则的制定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五、预期目标:

本文在借鉴中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披露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披露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制度,探讨能够让报表使用者获得最真实的财务信息的方法。

六、进度计划。

时段工作内容。

第1周-第1周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审。

第2周-第3周毕业论文大纲,交指导教师审阅。

第4周-第9周论文撰写,指导教师指导。

第10周-第10周打印装订、答辩。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内容

本文通过对中国会计行业的简单分析,透过对影响中国会计行业发展的潜在因素的分析,结合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中国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策略,以期吸引更多部门、组织和个人参与到这项事业当中来,并通过各种手段,整合相应的工作资源和社会力量,形成构建中国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整体合力,以为更好地推动中国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抛砖引玉。

针对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这个选题,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学者发表过一些文章,也分析研究了中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纵观当代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在从业人员素质、会计准则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且没有得到改善,因此选择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依旧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

围绕本选题已做哪些准备工作,计划再做的工作:

已经通过互联网的途径查询了很多需要的资料,例如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认真研读了他们的学术文章,还研读了一些有关会计准则的资料。计划再通过身边能接触到的互联网信息,会计从业人员等方面综合分析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及方法。

1.计划查找大量资料,全面了解会计国际化这个进程。

2.尽可能多的、范围尽可能大研究该领域其他学者的学术文章,寻找到其中的共同点。

3.尽可能全面的分析出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合理化建议。

[1]胡玉红.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28)。

[2]唐芳.中国会计国际化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0(26)。

[3]王延祥.试论中国会计国际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4]徐世伟.中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5]王婉.浅析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企业技术开发.2011(03)。

[6]王潇明,王成龙,王青.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及策略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0(15)。

[7]黄小敏.会计国际化的总体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

[8]世居文.论中国的会计国际化[j].民营科技.2012(01)。

[9]杨勇.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05)。

[10]李松.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11(04)。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

对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而言,两者之间既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财务会计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

《财务会计与审计关联性研究》。

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都是以更好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服务为重心,使整个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环节,对企业的经济发展和运行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财务会计和审计两者具有很大的关联性,需要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处理好财务会计和审计的关联性和区别,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一、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关联性。

(一)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相同点。

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两者在具体的工作环节、工作手段、工作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具体的工作内容上,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两者都有对企业生产运营过程的实施监督和管理。企业财务会计在进行具体的会计工作时,可以在依法的前提下,实施监督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运营细节。企业审计的工作主要是在企业财务进行监督过程以后,再次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监督和管理,还有对企业财务认定的相关业务活动做出认定。

2.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具有相同的目标,就是在对企业内部的财务实施内部管理和控制,进而可以达到全方位掌控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目的,以最大限度地使企业实现利润增涨,降低运营成本的最终目标。同时,财务会计和审计的工作出发点都是以企业的根本利益为主。

3.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在范围上有很大的关联,财务会计主要管理和控制企业内部的流动资金,包括企业所有业务收支范围内的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范围也是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和控制,以进一步保证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二)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不同点。

1.从工作重点来看,企业财务会计主要对企业生产运营的资金、一切账务记录进行管理和控制,重点放在企业的资金上。审计工作的重点是进行内部的管理和控制,主要在人力资源、运行机制、内部管理等进行监督。

2.从工作对象来看,企业财务会计主要是针对于一切账目管理,资产的运营控制,同时形成一定的会计报表,以便可以为企业以后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其工作对象具有详细性和具体性。审计工作主要是以监督和管理财务会计所有的业务活动为主,以便保证其资金管理和控制活动得以实现。

3.从工作层次上来看,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财务管理和控制,是低层次的监督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除了有对会计工作的检测和控制,还有与企业财务相关的所有业务,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管理工作。

二、对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进行提出一些建议。

(一)理清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关联性。

要做好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的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要理清财务会计和审计存在的关联性,在本质上把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认识清楚。企业财务会计的本质是资产管理,以推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为主要目标。审计工作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进行企业财务的监督,以评价企业经济业务行为主要内容。其中,企业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工作和审计工作具有一些相同之处。所以,企业就需要利用审计监督和评价,规划好发展目标,以促进企业经济高效、稳定发展。

(二)保证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和外部控制互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部门企业财务工作发生徇私舞弊的情况,企业必须要设立有关的控制管理制度。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经济发展的保证,它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多个环节,主要有企业业务活动运营的实际政策、管理制度、以及有关的规范、标准等。同时,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业务程序,在具体分工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外部控制管理互相结合,以便保证企业多项经济发展信息可以被有效规范化地记录和运用。

(三)明确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职责和权利。

企业财务会计的具体工作环节中,资产的监督管理程序恶化审计工作具有很大的共同点,其都是为了保证企业财务资料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而促进企业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化和标准化。可是,企业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工作和审计工作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审计工作主要以强化企业财务的监督和评价为主。所以,就要明确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不同的职责和权利,以便加深财务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范围的认识,进而提升不同职责部门和环节的财务工作效率,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结束语。

由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手段和理念在不断改进和变化,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也相应有了很大改变,就需要企业的财务管理者认清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明确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在具体操作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清两者的职责和权利,以防止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促进两者更好地实现配合,进而保证企业财务工作顺利展开,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财务会计中税务会计分离意义》。

建立一套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会计体制改革的目标,准则不再具体规定企业如何进行会计核算,这就使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产生很大的灵活性。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深入实施,税制改革的推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核算原则、核算目标、核算对象及核算依据等方面的差异日趋加大,例如:在核算原则方面,当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时,财务会计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为使报表公允的反映某一会计期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将该项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而是随着资产的使用逐渐计人以后各期的收益;而税务会计主要是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在收到补助时就全部计入当期收益,缴纳相关税费。由此可见,只有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把二者之间的核算差异归集在财务核算末端———会计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通过所得税会计中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纳税调整来解决,使得财务会计工作执行的依据更加明确,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更具规范性,保证会计改革见成效的同时促使国家税收的充分实现,使得我国税制改革落到实处。

二、企业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可以提高企业税收筹划的能力,规避企业税收风险。

分离之后的税务会计不但能够有充足精力对企业各项经济和资金活动进行严格监督,而且还能够通过各项分析方法,从企业的发展特点出发,对发展模式进行适当调整,让企业不但能够在发展中依法遵守纳税规定又能享受到税收政策优惠,使企业的税款不漏也不重,合理、合法减轻税负的目的。现在我国各税种都明确规定了纳税义务的确认原则、纳税期限等,这也促使纳税人在税收筹划时可以利用资金时间价值,依法合理纳税,运用最轻税负和最迟纳税原则,最大程度地降低纳税风险,加强了企业税收筹划的职能。例如:在增值税抵扣制度下,供给方的纳税人身份直接影响购货方的增值税税负。对于一般纳税人购货方,选择一般纳税人作为供给方,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实现税额抵扣。如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为供给方,取得了小规模纳税人出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则不能进项抵扣,但如能取得由税务机关代开的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货方就可按照3%的税率进行抵扣。因此企业税务会计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供给方,可以实现税负的降低。又如我国“营改增”以来,增值税税率体系包括17%、13%、11%、6%以及3%、4%、6%的征收率。根据相关税法政策,混业经营中不同税率项目需要分开核算,否则会统一适用高税率,因此在“营改增”后,企业税务会计应对涉及的混业经营项目分开核算,以适用较低税率,降低税负成本。

三、企业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有助于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

企业在履行纳税人义务的同时可以充分享受纳税人权利,比如有权申请减税、免税、退税,所以这就要求企业的财会人员必须要充分熟知税法规定,对各项税种的实施规则要精通掌握,站在纳税人的角度正确进行有关纳税的会计处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和税务会计人员各司其职,互相监督审核,共同进步,熟悉会计与税务两套法规之间的关系及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可以更好的为企业管理服务,这也是会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总之,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花开两朵,这不仅是企业加强管理和追求利益的要求,也是企业多元投资主体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财务会计问题及改革策略》。

一、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财务控制力,财务基础薄弱。

当企业在竞争中得到机会、获得发展之后,企业管理人员往往比较重视销售量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大等问题,却没有对财务会计问题予以足够的关注。这也造成了很多企业没有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也没有着力建设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会计的发展水平落后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也有一些企业制定了相应的财务会计制度,然而由于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执行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也导致了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彻底沦为摆设。此外,由于企业的财务基础薄弱,财务控制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缺少合格的财务会计专业人员。

企业要提高自身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就必须从财务会计人才方面着手。然而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都面临着缺少合格的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问题。在企业中研发人员、生产人员和销售人员比较容易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而财务管理人员的受重视程度较低,甚至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还要负责多项工作。与此同时,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的素质相对低下,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财务会计人员的招聘方面不够重视,招聘到的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往往存在着技能不过硬和专业知识不过关的情况,造成了会计核算中出现一些原则性错误和操作性错误。

(三)风险意识较弱。

当前我国有些企业的财务会计没有认识到市场竞争中蕴含的巨大风险,造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不利于企业的后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短债长投,加大了企业的风险企业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在获得固定资产时有一定的困难,一些企业往往通过对贷款用途进行擅自变更的方式来获得固定资产,这也造成了企业的流动资产低于流动负债,使企业面临巨大的潜在支付危机。

2.过度负债由于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一些企业往往会出现过度负债的情况。虽然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难免要出现负债经营,然而如果没有对自身的经营能力进行充分的把握,没有考虑到负债的代价和成本消耗情况以及真实的还贷能力,就会造成企业过度负债的情况。还有一些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之后,没有对偿还贷款进行有效的规划,也没有通过贷款来提高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一旦面临银行贷款到期,企业将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甚至不得不因为债台高筑而破产。

二、解决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改革策略。

(一)企业要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有效地检查和监督。

一些企业对财务会计工作不够重视,仅仅在年末对企业的现金进行一次盘点。主要是由企业出纳对现金的实际存储数额进行盘点,再由会计对比总账里的数额,确认二者一致,填写《现金盘点表》。由于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较低等原因,一些会计人员即使在现金盘点过程中发现问题,也不会立即上报,而是通过弄虚作假的方式蒙混过关,在一些中小企业这种现象更为常见。企业要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检查,以便能够及时发现现金盘点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财务会计人员是否存在弄虚造假,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损失。企业要对银行对账单和银行日记账予以高度的重视,对二者进行核对,并且核对未达账目的真实性。企业要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与银行在月底进行核对,将核对结果写入会计报表内。一旦发现差错,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查明出现问题的原因,避免损失扩大。

(二)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

随着企业的发展,必须对财务会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才队伍。首先,领导必须提高对财务会计人员的重视。财务人员尽管不像研发人员、生产人员和销售人员那样可以直接提升企业的业绩,但是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财务人员关系到企业能否提高对资金的管理水平,以及企业能否得到长远的发展。企业要在内部营造出重视财务管理的氛围。会计人员在精不在多,企业应该更加重视财务会计人员的质量,在招聘过程中提高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保障进入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企业还要做好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使其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步伐,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财务会计服务。

(三)推动财务会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下面是国际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请参考!

论文名称:浅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

学生姓名:**。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企业集团作为若干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最重要的联结纽带是资金。在企业集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情况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由于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可以综合地反映在资金运动中,有效合理地组织资金活动,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组织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金控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选择适当的资金管理模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与模式,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论文的构思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基础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讨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和作用,指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着重分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多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现实中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图提出作者自己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建议。

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图表分析进行了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解决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三、论文提纲。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概述。

1.企业集团的概念与特征;。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内容;。

3.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目标;。

4.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原则。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分析基于图表。

1.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常见模式。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优劣分析。

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分析基于案例和数据分析。

1.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

2.监管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

3.信息失真,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解决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1.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金池先进管理技术介绍。

2.探索多种监督方式,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3.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序号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节点。

1、20xx.9.10选题。

2、20xx.10.5确定论文题目。

3、20xx.10.10开始写开题报告。

4、20xx.11.1开始写论文初稿。

5、20xx.2.28完成论文初稿。

6、20xx.3.30论文定稿。

7、20xx.5.15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

[2]伍柏麟。中国企业集团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3]袁琳。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会计之友》,2000年第9期。

[4]马学然。树立资金管理的三个理念。[m],《经济师》,2015年第1期。

[5]赵东方。集团结算中心结算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5年第19期。

[6]任勇。财务结算中心: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内部资金的有效方式。[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5年第13期。

[7]于增彪、梁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j],《会计研究》,2002年第8期。

[8]张芳。论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j],《上海会计》,2001年第4期。

[9]陆正飞。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财会通讯》,2000年第9期。

六、指导教师意见。

是否同意学生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指导教师(签名):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内容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1、本选题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的财务重述制度。美国财务报告重述制度是伴随着公司治理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起来的。1971年7月原美国计生原则委员会(apb)第20号意见书中规定:“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差错时,应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由于安然、世通重大财务舞弊事件的频繁爆发,美国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法案),其要求“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要在公司的定期财务报告上签署书面声明,声明指出公司管理层和主任会计师要对财务报告的差异负直接责任”。随后,5月,fasb发布第154号公告,首次正式定义财务重述的概念。由此,美国财务重述制度走向成熟。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将会计差错定义为:“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确认、计量和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12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中,上市公司应以临时报告的方式,及时披露企业存在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后的信息。随后,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企业对前期重要差错的更正要采取追溯重述法。这项准则的制定标志着我国财务重述制度的正式确立,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年报补丁”

制度的成熟。

2、本选题研究意义。

上市公司特别是st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对年度报告进行补充更正的现象很普遍,此现象形象地被称为年报的“补丁”。年报打“补丁”的现象这类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多属于隐性披露缺陷,容易被忽视,但如果依据补充或修改前的年度报告(若前后报告差异部分达到重要性水平)作决策,将会给年度报告使用者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或误导其决策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

本文试图对中国上市公司年报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现象进行较为系统性的分析,使外部投资者对年报信息补充更正的动因、经济影响和发布年报补丁的公司特点有所了解,从而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财务报告是上市公司zui为重要的信息披露方式,它传递了上市公司在整个会计年度内的全景信息,是投资人、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等进行正确决策的依据。纵观国内外证券市场上财务信息的披露,存在不少的上市公司在定期财务报告发布后又频繁地以补充或更正的形式修改已公布的定期报告。现实中我们发现在年报披露后,短则一两天,长则几个月之后,有很多的上市公司便开始发布补充更正公告,而公告前后公司业绩却相差甚远。这种利用财务信息补充更正而进行的不规范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投资者,使其因信息不对称而遭受损失。本文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年报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其产生的原因、责任归属及改进建议。

2、研究内容。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说明选题背景和有关文献对本文所研究问题及类似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年报补丁问题。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上市公司进行年报信息补充更正的具体动机及手段,接着阐述年报信息补充更正的上市公司的特征,之后做上市公司年报补丁分析,zui后再描写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的市场反应。第三部分:财务信息补充更正与审计责任。第四部分:政策建议。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分析出年报信息补充更正的上市公司的特征,找出其责任归属。了解上市公司年报信息补充更正的特征和市场反应,找出应对问题的方法。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基本思路和方法。

首先,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和财经视频,基本了解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现状,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其次,和相关专业人员探讨,向他们学习提取其中的意见,融合自己的想法。

第三,通过细心研究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的案例,对此分析从而找出问题。

zui后,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查阅的各种资料所得,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技术路线。

(1)分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现状。

(2)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3)找出对策。

3、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通过大量阅读资料、听取相关专业财务人士的专业意见、自己学习所感悟及前人的总结,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现象的探析是可行的。

四、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

3.20__.3.3-20__.3.20根据开题报告,完成论文初稿。

五、参考文献。

1、王婷;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王艳平;审计委员会制度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相关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

8、廖永强;基于公司治理特征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识别研究[d];湖南大学;20。

仰恩大学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下面是国际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请参考!

论文名称:浅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专业: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

学生姓名:**。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企业集团作为若干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最重要的联结纽带是资金。在企业集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情况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由于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可以综合地反映在资金运动中,有效合理地组织资金活动,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组织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金控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选择适当的资金管理模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与模式,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论文的构思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基础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讨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和作用,指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着重分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多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现实中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图提出作者自己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建议。

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图表分析进行了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解决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三、论文提纲。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概述。

1.企业集团的概念与特征;。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内容;。

3.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目标;。

4.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原则。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分析基于图表。

1.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常见模式。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优劣分析。

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分析基于案例和数据分析。

1.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

2.监管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

3.信息失真,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解决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1.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金池先进管理技术介绍。

2.探索多种监督方式,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3.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序号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节点。

1、20xx.9.10选题。

2、20xx.10.5确定论文题目。

4、20xx.11.1开始写论文初稿。

5、20xx.2.28完成论文初稿。

6、20xx.3.30论文定稿。

7、20xx.5.15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2]伍柏麟。中国企业集团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3]袁琳。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会计之友》,第9期。

[4]马学然。树立资金管理的三个理念。[m],《经济师》,20第1期。

[5]赵东方。集团结算中心结算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年第19期。

[6]任勇。财务结算中心: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内部资金的有效方式。[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5年第13期。

[7]于增彪、梁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j],《会计研究》,第8期。

[8]张芳。论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j],《上海会计》,第4期。

[9]陆正飞。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财会通讯》,20第9期。

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大学生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随着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经被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从宏观角度看,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是我国宏观管理的需要,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报告,国家可以掌握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维护的现状,促进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本的协调,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从微观来看,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具体表现为:防止人才高消费;有利于健全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促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

二、基本内容。

本文首先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历史、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依据、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四个方面介绍了人力资源会计。结合我国当前形势提出现在企业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在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其中发展的瓶颈是如何合理有效的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和计量。

其次针对发展的瓶颈提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法和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法两种计量方法,文中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引用我国某企业的相关案例进行深度论证分析,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出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成本法遵行稳健主义原则,数据的获得较为方便,获取的数据较为客观,适用于对人力资源的资本化计量。权益法避免成本会计低估人力资源价值的弊端,能促使企业管理当局更注重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资。在实务中两种方法应该相互渗透,从而让实务和理论起到良好的互动作用。

最后提出人力资源会计发展要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一是要加强理论研究,寻求较为完善可行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二是要在可行的范围内,逐步推进人力资源会计走进实务,引进人力资源核算的观念。最终使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实行和推广应用。

三、完成期限和主要措施。

1.20xx.12.18参加学校组织的论文辅导课,根据学校要求开始进行社会调查,上网搜索、图书馆查阅文献,为开题报告做准备。

3.20xx年12月月底前与老师联系,把开题报告亲自交于老师,并征求老师对论文选题的意见。

4.20xx.1-20xx.2进行论文写作阶段。认真上网查阅资料,研读专家们的文章,上专业论谈学习,汲取他人的看法,最终建立自己的观点,并将观点条理地写到论文中。

5.20xx年2月末将论文初稿交到老师手中,指导教师对初稿进行批阅。

6.20xx年3月根据老师批阅反复修改论文。

7.20xx年3月末交论文终稿及论文附件。

8.参加学校组织的毕业论文答辩。

四、预期达到的目标。

人力资源会计是门将人力资源管理学和会计学相结合产生的专业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对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估是现代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工作。

由于本人研究能力有限,本文只能对人力资源会计作一些基本的介绍,本文诣在达到对人力资源会计知识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通过对人力资源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举例说明,实现对人力资源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方法有大致认识,了解两种方法的差异和各自的属性。通过研究认识到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成果,目前仍存在的不足,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本人之前从事过人力资源工作,最近两年又从事会计工作,人力资源会计将两种专业结合成一门学问,写作本文对我个人影响很大,文中的理论可以指导我今后的工作,希望这篇文章可以成为一个起点,借此契机我将沿着这条路继续学习工作。我也将在实践中不断钻研,探索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版。

2魏英军,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研究[j],中国商界,20版。

3王彦,人力资源会计确认与计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版。

4王文颖,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版。

5张艳,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

6[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7王晨阳,浅析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模式及选择[j],魅力中国,,(5):p34。

8杨琳,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当代经济,20(8):p56。

9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版。

10[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仰恩大学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差异及优势互补。

姓名。

学号。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专业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xxxx。

职称/学历本科。

09月22日。

填表说明。

1、指导教师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

2、开题小组意见由开题指导小组负责人填写;。

3、其余由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写。

4、此表供学院参考使用,各学院可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学术规范作适当调整。

论文(设计)题目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差异及优势互补学科分类(二级)790.37。

题目来源(a.教师拟题;b.学生自拟;c.教师科研课题;d.其他)c。

本选题的依据:

1)说明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2)简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自己的见解。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1、研究意义: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算化会计逐步的将代替传统手工会计,而手工会计的发展历史悠久,有着较为成熟的思路与规范,而电算化会计则有许多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搞清楚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势,差异,达到优势互补。

2、应用价值:

网络经济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使会计在网络经济时代面临着更加巨大的责任,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与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尖锐矛盾。那么如何使电算化会计更好的运用,并逐步代替传统会计,使得会计事业发展得更加简洁,完善,快速,那就是会计的电算化。

主要内容:

一、传统会计。

(一)传统会计的含义。

(二)当前传统会计的发展。

1、发展速度慢。

2、发展范围广。

3、发展潜力小。

二、电算化会计。

(一)电算化快的的含义。

二)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及影响。

(三)电算化会计的未来发展。

三、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

四、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缺点对比。

五,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势互补。

主要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收集法、分析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实际操作法。

研究进度计划:

xx.10.01到xx.11.05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xx.11.06到xx.11.06开题报告答辩。

xx.11.06到xx.12.30完成初稿。

xx.01.01到xx.02完成修改初稿。

xx.02到xx.03完成初稿。

xx.03到xx.04定稿。

xx.04到xx.05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

[1]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于庆华.审计学与审计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曹慧明.审计探索与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从上面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会计论文开题报告就是一个写论文的一个大纲和计划,大家做好这个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后,写论文也就简单了,老师也不用担心。

仰恩大学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专业: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

学号:***。

学生姓名:蒋**。

指导教师:***。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企业集团作为若干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最重要的联结纽带是资金。在企业集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情况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由于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可以综合地反映在资金运动中,有效合理地组织资金活动,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组织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金控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选择适当的资金管理模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与模式,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论文的构思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基础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讨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和作用,指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着重分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多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现实中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图提出作者自己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建议。

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图表分析进行了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解决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三、论文提纲。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概述。

1.企业集团的概念与特征;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内容;

3.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目标;

4.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原则。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分析――基于图表。

1.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常见模式。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优劣分析。

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分析――基于案例和数据分析。

1.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

2.监管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

3.信息失真,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解决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1.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金池先进管理技术介绍。

2.探索多种监督方式,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3.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序号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节点。

1.9.10选题。

22008.10.5确定论文题目。

42008.11.1开始写论文初稿。

5.2.28完成论文初稿。

62009.3.30论文定稿。

72009.5.15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2]伍柏麟。中国企业集团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3]袁琳。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会计之友》,第9期。

[4]马学然。树立资金管理的三个理念。[m],《经济师》,第1期。

[5]赵东方。集团结算中心结算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第19期。

[6]任勇。财务结算中心: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内部资金的有效方式。[j],《财会通讯》(综合版),第13期。

[7]于增彪、梁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j],《会计研究》,第8期。

[8]张芳。论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j],《上海会计》,第4期。

[9]陆正飞。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财会通讯》,20第9期。

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仰恩大学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背景和意义: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虽然有着不同的涵义,但由于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致使二者的界定比较困难,在实务中常常由于职责不明确而引起争议,尤其是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审计人员遭到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注册会计师正面临着“诉讼爆炸”的时代,典型的就有安然事件,它引出了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舞弊,使得原来的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变成了如今的四大;在我国,银广夏事件引出了中天勤,造成公众一片哗然。近年来,财务欺诈丑闻也频频发生,所以,进一步理解和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联系与区别,合理界定各自的责任范围,对维护注册会计师和企业各方的合法利益,充分发挥审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积极作用,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操作技能,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现代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日趋复杂,大量公司兼并、收购、联合,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审核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乃至投资者的关注。从企业年度合并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审计入手,研究与规范企业会计人员应承担的会计责任与审计人员应承担的审计责任是有必要的,这将会更好的诠释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对于强化会计核算,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站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审计角度研究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认定主要是想通过研究能够为认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提供一定的理论补充与参考。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前言。

1.1.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概述。

1.2.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混同的原因。

1.3.合并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与合并理论。

1.4.合并财务报告的审计重点与方法。

2.案例概述。

2.1.公司基本情况。

2.2.公司合并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与编制情况。

2.3.公司财务会计人员的分工及责任描述。

2.4.公司合并财务报告的审计情况。

3.案例分析。

3.1.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3.2.问题的成因。

3.3.解决问题的方案。

4.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认定的分析。

4.1.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认定的理论依据。

4.2.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认定的方法。

4.3.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认定的设想。

5结论与展望。

5.1.结论:较为清晰的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能够使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达到互补与完善的促进作用。

5.2.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课题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询问法、观察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习单位(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与审计业务的情况,使用本科学习中学得的理论知识,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高度分析其原因,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技术路线。

预期结果:

通过案例分析的表现形式,表达出较为清晰的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能够使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达到互补与完善的促进作用的最终结论。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人员账务处理的`操作水平与职业素质,增强审计人员与企业的良好沟通,尽量规避审计能力的局限造成的审计失误与审计舞弊,提高财务报告编制与审计的质量,最终增强有效沟通,减少审计纠纷与诉讼事件的发生。

进度计划:

1.第7学期第12周-第18周查找中文文献,完成外文文献翻译。

5.第8学期第4周-第7周提交论文详细提纲,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论文撰写,完成初稿。

6.第8学期第7周-第8周完成毕业设论文中期检查表—学生自查表。

7.第8学期第9周-第14周修改毕业论文,完成全部毕业论文撰写。

8.第8学期第16周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二、阅读文献目录。

1《浅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谢盛纹,《审计与经济研究》,第5期19。

5《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比较》张久茹、王笑蕾,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年。

7《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几点体会》尹世梅、肖玉燕,维普资讯20xx年。

15《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编制》唐赛月,《时代经贸》,20xx年10月20xx年。

18《审计学》陈力生,立信会计出版社20xx年。

仰恩大学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长期以来,我国法律与法规都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得举借外债,但是仍然存在着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进行“多元化”融资现象,中央和地方政府缺少对这部分企业和项目融资问题的有效管理,出现了政府债务管理的漏洞,这部分债务最终由地方政府负担。由于这一投融资平台的出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就应运而生。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各国债务危机的爆发,如何管理地方政府债务,减少财政风险,已经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难题。针对于这一情况,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的研究也就变得日益重要了。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关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日益丰富,但是有关地方政府债务和融资问题的研究很少,而此时地方政府负担了大量的债务,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负债及其风险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整个社会风险意识增强,在日益严峻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况下,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良好的防范措施,避免诱发道德风险和财政风险,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主要内容。

1.地方政府债务的涵义和分类。

1.1地方政府债务的涵义。

1.2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

2.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及存在的必要性。

2.1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2.2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必要性。

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3.1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方法。

3.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内容。

4.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考察。

4.1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危害。

4.2辽宁省地方政府财政体制的演变与债务的发展。

5.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5.1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减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5.2健全行政管理职能,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5.3完善债务管理机制,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5.4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5.5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预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5.6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三、日程安排。

1、确定论文题目:20xx.10.28--20xx.1.05。

2、完成开题报告:20xx.01.06--20xx.3.12。

3、论文大纲设计:20xx.03.13--20xx.3.26。

4、完成论文初稿:20xx.03.27--20xx.5.11。

5、进行论文修改:20xx.05.12--20xx.6.01。

6、定稿排版准备答辩:20xx.06.02--20xx.6.16。

四、参考文献。

[1]宋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现代营销,(03).

[2]谢启标.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探析[j].税收经济研究,(06).

[3]贺忠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化与预警[j].地方财经,(01).

[4]吴晓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防范研究[d].江西南昌:南昌大学,2012.

[5]蒋瑛.湖南省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研究[d].湖南长沙:湖南大学,.

[6]朱春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d].河北石家庄:河北大学,

仰恩大学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本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中国会计行业的简单分析,透过对影响中国会计行业发展的潜在因素的分析,结合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中国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策略,以期吸引更多部门、组织和个人参与到这项事业当中来,并通过各种手段,整合相应的工作资源和社会力量,形成构建中国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整体合力,以为更好地推动中国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抛砖引玉。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这个选题,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学者发表过一些文章,也分析研究了中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纵观当代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在从业人员素质、会计准则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且没有得到改善,因此选择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依旧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

围绕本选题已做哪些准备工作,计划再做的工作:

已经通过互联网的途径查询了很多需要的资料,例如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认真研读了他们的学术文章,还研读了一些有关会计准则的资料。计划再通过身边能接触到的互联网信息,会计从业人员等方面综合分析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及方法。

计划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1.计划查找大量资料,全面了解会计国际化这个进程。

2.尽可能多的、范围尽可能大研究该领域其他学者的学术文章,寻找到其中的共同点。

3.尽可能全面的分析出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合理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胡玉红.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28)。

[2]唐芳.中国会计国际化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0(26)。

[3]王延祥.试论中国会计国际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4]徐世伟.中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5]王婉.浅析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企业技术开发.2011(03)。

[6]王潇明,王成龙,王青.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及策略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0(15)。

[7]黄小敏.会计国际化的总体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

[8]世居文.论中国的会计国际化[j].民营科技.2012(01)。

[9]杨勇.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05)。

[10]李松.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11(0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