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南(优秀21篇)

时间:2024-05-22 11:54:05 作者:笔砚

学习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录和整理学习笔记,方便日后的回顾和提升。下面是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总结w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是为非医药卫生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正确认识人体结构。在学习中,要求按人体器官的功能系统,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

脉管系(6学时)了解脉管系统的组成及机能。熟悉心血管系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熟悉心的位置、外形、心脏各腔的形态、内部结构及瓣膜。了解心传导系统的构成、分布及机能。熟悉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形程及其分布区。了解心的静脉,冠状窦的位置与开口部位,心包的分部、心包腔的构成。了解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的行程、位置,动脉韧带的位置及其由来。熟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分支。了解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支平面,颈动脉窦及体的概念和位置。了解颈内动脉颈段的行程。熟悉颈外动脉的行程、位置、分支和分布区。了解头颈动脉压迫止血点。熟悉锁骨下动脉的起始、行程、位置、分段、主要分支的分布区。了解椎动脉和甲状颈干的行程和分布。熟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行程、各支的分布区。了解上肢动脉干的体表投影,上肢动脉压迫止血点。熟悉胸主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熟悉腹主动脉的起止平面,穿膈部位,腹主动脉的行程和主要分支分布。了解髂总动脉位置、行程和分支。了解髂内动脉的分布区和主要分支,髂外动脉的行程和分支。熟悉股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和胫前、后动脉的起止、主要行程位置和分布区,下肢动脉的压迫止血点。熟悉静脉的特点。了解肺静脉的位置和通连。了解上腔静脉的位置、起止、行程和属支,头臂静脉的行程和属支,颈内静脉的起止、位置,颈外静脉的位置和收纳区。熟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的位置、收纳区和汇流。了解上肢深静脉的名称、位置、收纳区和深浅静脉的交通。熟悉下腔静脉的起止、行程和属支。了解髂总和髂内、外静脉的位置起止和收纳区,足背静脉弓的构成。熟悉大、小隐静脉的起止、行程部位。了解下肢深静脉的名称、位置和收纳区。深浅静脉的交通。熟悉门静脉的组成、位行程、收纳区。了解门静脉与腔静脉的主要交通部位和途径。了解淋巴系统的构成,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行程、收纳的范围和回流入静脉的部位。了解淋巴结的形态与功能,头颈部主要淋巴节群的位置和引流区,腋窝淋巴节各群的位置及其引流区,腹股沟浅淋巴节的分群、位置及收集范围。熟悉脾的形态、位置与功能。第七章感觉器(3学时)了解感觉器的概念、分类。熟悉视器的组成,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形态结构和机能;眼内容物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光波的传导途径。了解房水的产生和汇流。了解眼睑的构成;结膜的分部,结膜穹隆、结膜囊的概念;泪器的组成,泪道的通连。了解眼外肌的配布,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来源及分布,眼的感觉神经分布。熟悉耳的分部,各部的功能。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2学时)了解硬膜、蛛网膜和软膜的位置、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硬膜外腔、蛛膜下腔和终池的位置及其临床应用。了解脑血供的来源,基底动脉环组成;脑静脉的回流概况,脑屏障的概念及机能意义。第九章内分泌系统(1学时)了解内分泌腺的概念、结构特点;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的形态、位置和机能。

四、教材《简明人体解剖学》项涛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8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3.《人体解剖彩色图谱》郭光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4.《简明人体解剖彩色图谱》李瑞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六、成绩评定:以平时成绩考查。

艺术人体解剖学心得体会

艺术人体解剖学是一门既有传统又有现代的艺术学科,它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深入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机会,也有助于他们更准确地描绘人体形象,并传递出他们所追求的情感和思想。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门关于艺术人体解剖学的课程,并从中受益匪浅。在此,我愿意与大家分享我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技术与准确性。

在艺术创作中,准确地描绘人体结构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艺术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内部的骨骼、肌肉和器官等组成结构,从而能够更准确地重现它们。比起凭空想象,科学的解剖学知识可以帮助艺术家们创造出更真实、更立体和更生动的作品。艺术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也使我明白了自己绘画技巧中的不足之处,我会更加注重绘制细节,使人物形象更符合解剖学的真实性。

第三段:感受与表达。

艺术人体解剖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它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表达。通过解剖学的学习,我发现人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紧密联系。骨骼和肌肉的结构赋予了人体力量和韧性,内脏器官的运作则使人体得以生存。这种深入了解人体的过程使我更加敬畏人体的伟大,也加深了我对人体之美的理解。在我的创作中,我会注重捕捉人体之美的瞬间,并通过线条和色彩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

第四段:启示与启发。

艺术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还启发了我对人类身体之外的思考。人体解剖学教授的解剖结构不仅仅局限于人类,也包括了其他动物的结构。通过比较人体与其他动物的解剖结构,我逐渐意识到所有生物在功能和结构上都有共同之处,这进一步激发了我向更广阔的生命形式探索的欲望。同时,艺术人体解剖学还启示了我人体的脆弱性,身体的器官在精细结构上存在着脆弱和敏感的因素,这使我更加重视保护和珍惜自己的健康。

第五段:未来展望。

通过艺术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我不仅增加了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在创作中,我将更加注重技术的准确性和表现力的丰富性,力求将解剖学知识与自己的创作最佳融合。同时,我还希望能够继续学习和研究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了解更多生物的解剖结构,为我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灵感。艺术人体解剖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课程的学习,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创作观念的更新。

总结:

通过学习艺术人体解剖学,我认识到艺术和科学在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契合。该学科不仅提供了技术上的准确性,还启发了我对于身体、情感和思考的深入思考。艺术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让我在艺术创作中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我的艺术视野。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我能够将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与我的艺术创作完美融合,创作出更加精彩和深刻的作品。

艺术人体解剖学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200字)。

艺术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与组织的科学,它为艺术家提供了深入理解人体形态和结构的重要知识。在我学习艺术人体解剖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验。本文将分享我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00字)。

通过学习艺术人体解剖学,我深刻认识到了人体内部结构的复杂和多样性。我们学习了骨骼系统、肌肉系统以及其他重要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这些知识对于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创作至关重要。只有通过透彻理解人体的结构,我们才能真正还原人体的形态和动态,使作品更加逼真和生动。

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解剖学知识的应用,我的作品不仅更加精准,而且更富有表现力。例如,在绘画中,我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到人体的比例、姿势和线条。在雕塑中,我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的肌肉结构和体态。艺术人体解剖学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从内部理解和描绘人体的方法,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力。

第三段:对人体美的认识与感悟(200字)。

通过艺术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我对人体美的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解剖学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并深入探讨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使我意识到,美不仅存在于外表和表面的形态之中,更蕴藏于人体内部的复杂结构之中。

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也让我更加欣赏不同类型的身体和美。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都有独特之处,而这种独特正是人体美的来源。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我开始尝试展现不同体型的美,以及通过绘画表达出每个人身体结构所独有的美感。这种对人体美的理解和感悟,不仅仅改变了我对艺术创作的视角,也深刻影响了我的审美观和人生态度。

第四段:对艺术与医学的交叉学科思考(200字)。

艺术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艺术与医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艺术家通过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了解了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而这些知识对于医学领域的发展和人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学方面,艺术人体解剖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而在艺术方面,医学知识的应用使艺术家能够更加逼真地表现人体结构和动作,进而创作出更加真实感人的作品。

第五段:结论(200字)。

通过学习艺术人体解剖学,我深刻认识到了它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展现人体的形态和动态,提高作品的逼真度和表现力。此外,艺术人体解剖学也启发了我对人体美的认识与感悟,让我更好地欣赏和表达人体的独特之处。最重要的是,艺术人体解剖学帮助我意识到了艺术与医学的交叉学科性质,从而使我更加珍视这两个领域的关联和互补。通过将这种知识和经验融入到艺术创作中,我相信我的作品会更加出色和富有内涵。

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总结w

授课专业: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临床药学方向)、护理学。

学时与学分:总时数为72(理论讲课36学时,实验(习)课36学时),3.5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人体解剖学的性质和任务: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也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配布形式和位置毗邻关系的知识,掌握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二)目的与要求。

(一)通过课堂讲授,实地标本观察,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三基)。

(二)在教学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内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在教学中,要注重智能型人才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也要适当地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同时,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

(三)教学内容要求:本大纲供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临床药学方向)及护理学专业使用,根据对学生的要求,将讲授内容分为两个等级。1.凡属“掌握内容”,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对基本知识,必须通过标本示教,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达到说得出、认得准、记得住、用得上的程度。2.凡属“了解内容”,可概括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及规律、使学生知其要点,一般理解。

(四)教学方式(法)与课时数:1.本大纲要求的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人体标本与模型示教、尸体解剖、活体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学生还应结合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录相、图谱等手段进行学习。2.根据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规定,本课程教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讲课36学时,实验(习)课36学时,理论考试2学时;学分为3.5分。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学时分配:1.5学时。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及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学时分配:7.5学时骨学学时分配:4.5学时。

掌握:骨的形态分类和骨的构造。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胸骨和肋骨的分部。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第七颈椎及胸、腰椎棘突、颈静脉切迹、胸骨角。颅的组成和分部。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数目。新生儿颅的特征。颅的主要骨性标志: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翼点、枕外隆突、乳突、颧弓、眉弓、下颌角、舌骨等的位置。上肢骨的组成及配布。肱骨、尺骨、桡骨的位置。上肢骨的重要体表标志:肩胛冈、肩峰、肩胛下角、肱骨大结节、肱骨内、外上髁、桡骨头、尺骨鹰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豌豆骨等的位置。下肢骨的组成及配布。股骨、胫骨的位置。下肢的重要骨性标志:髂嵴、髂前上棘、髂结节、坐骨结节、大转子、胫骨粗隆、腓骨头、内踝、外踝、跟骨结节的位置。

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骨骼肌)和基本功能(支持、运动、保护)。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肋的形态。各颅骨的形态分部。颅底内面观、颅底外面观、颅的前面观和颅的侧面观的结构。新生儿颅出生后的变化。上肢各骨的形态。下肢各骨的形态。

关节学学时分配:1.5学时。

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椎间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意义。脊柱的组成、整体观及其运动。胸廓的组成。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运动。肩关节、肘关节的结构和运动。髋关节、膝关节的结构和运动。骨盆的组成、分部。

了解:骨连结的分类。直接连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的运动形式及滑膜关节的分类。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肋与椎骨和胸骨的连结。胸廓的整体观及其运动。颅骨连结的主要形式。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结构和运动。腕关节及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和运动。下肢带骨的连结概况,骨盆的性别差异。踝关节及其它关节的组成和运动、足弓的构成及功能。

肌学学时分配:1.5学时。

掌握:骨骼肌形态、结构。咀嚼肌的组成、位置和作用。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胸大肌的位置和作用。膈的位置、外形、结构特点和功能。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和基本作用。三角肌的位置与作用。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与作用。髂腰肌、臀大肌的位置及作用。股四头肌的位置和作用。小腿三头肌的位置、组成和作用。头肌的肌性标志:咬肌、颞肌。上肢肌的肌性标志:三角肌、肱二头肌、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下肢肌的肌性标志: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腱、半腱肌腱、小腿三头肌及跟腱。

内脏总论学时分配:0.5学时。

掌握:内脏的概念。

了解:内脏的范围、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内脏器官的一般形态和构造。

消化系统学时分配:2.5学时掌握:上、下消化道的概念。牙的种类和排列及乳牙和恒牙的牙式。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咽的位置、分部、各部的主要结构和连通关系。食管的位置、分部及狭窄部位(包括至中切牙的距离)。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空肠、回肠的位置。大肠的分部及结肠的3种特征性结构。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形态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位置、形态。肝的形态和位置;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和开口部位及胆汁的排出途径。胰的位置和分部。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口腔的分部及其境界、唇、颊和腭的形态;咽峡的构成。唾液腺腺管的开口部位。腭扁桃体的位置。牙的形态,牙的构造,牙周组织。舌肌的一般配布和功能。空肠和回肠的区别。肠管的腔面结构及肛门括约肌的作用。肝的功能及体表投影。胆囊的形态分部、位置、功能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胰的功能。

呼吸系统学时分配:1.5学时。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及上颌窦的形态特点。喉的位置,喉腔的形态及分部。气管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别。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胸膜的分部及肋膈隐窝的位置。

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外鼻的形态结构。喉的软骨及其连结,喉肌的名称和作用。支气管在肺内的分支和支气管肺段的概念。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肺与胸膜的体表投影。纵隔的概念,纵隔的区分。

泌尿系统学时分配:1.5学时。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肾的形态、构造、位置及肾区的概念。输尿管的分部及狭窄部位。膀胱的形态分部、位置和膀胱三角的位置和特点。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男性尿道见男性生殖系统)。

了解:肾的被膜。女性输尿管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膀胱位置的年龄变化及与腹膜的关系。

男性生殖系统学时分配:1学时。

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睾丸及附睾的形态和位置。输精管的分部及男性结扎选取部位。精子的产生及排泄途径。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男性尿道的分部,三个狭窄和两个弯曲。

了解:睾丸和附睾的结构及胚胎睾丸下降概况。精索的组成及位置。射精管的合成、行径与开口。精囊腺的形态和位置,前列腺的分叶及年龄变化,尿道球腺的位置和开口。阴囊的形态、构造。阴茎的分部和构造及阴茎包皮的概念,海绵体的构造。男性尿道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

女性生殖系统学时分配:1学时。

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卵巢的形态、位置和功能。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子宫的形态(外形分部和内腔)、位置和固定装置。阴道前庭内的阴道口和尿道口的位置。了解:卵巢固定装置及年龄变化。阴道的位置、形态以及阴道穹的概念。阴道的毗邻。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

附:乳房。

了解:女性乳房的形态和构造特点。女性乳房正常位置。

附:会阴。

了解:会阴的定义及广义会阴、狭义会阴的概念。肛门三角的肌肉及筋膜。尿生殖三角的主要肌肉及筋膜。盆膈、尿生殖膈、坐骨肛门窝这三个结构。

腹膜学时分配:10分钟。

掌握:直肠膀胱陷凹、直肠子宫陷凹和肝肾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心学时分配:2学时。

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心脏各腔的连通,主要瓣膜的名称及作用。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的常见部位。心传导系的构成和功能。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心包的构成和心包腔的概念。

了解: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心的构造;房间隔、室间隔的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的位置分布。左、右冠状动脉重要分支(前室间支、旋支、后室间支);心大、中、小静脉的行径及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心的体表投影。

动脉学时分配:2学时。

掌握: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和动脉韧带的概念。主动脉的起止、行径及其分部。全身各大局部的动脉主干。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分支。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概念。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布概况。腹主动脉的脏支名称及分布概况。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布概况。头、颈、四肢的动脉搏动点及常用的止血点(颞浅动脉、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

了解:器官外动脉分布的基本规律,升主动脉的分支(左、右冠状动脉,详见心的血管)。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分布。上肢动脉的分支,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胸主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腹主动脉二级以上脏支名称及分布,壁支名称及分布。髂总动脉的起止和行径。髂内动脉的分支和分布概况,子宫动脉的行径和分布。下肢动脉的分支。足底内侧动脉、外侧动脉的行径和足底弓的组成。

静脉学时分配:1学时。

掌握:颈外静脉起、止、行程。上肢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起止、行经及注入部位。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行径。静脉角概念。奇静脉的起止、收集范围。下腔静脉的起止、属支、收集范围。肝门静脉的组成、收集范围、结构特点及其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部位。下肢浅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起止、行程,注入部位。

了解:静脉的结构特点;特殊静脉(硬脑膜静脉、板障静脉)的特点。左、右肺静脉的行径。面静脉起止、特点。颅内、外静脉交通的途径,面部“危险三角”的位置。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起止、行经。前臂正中静脉和上肢深静脉。半静脉、副半奇静脉起止、收集范围。脊柱静脉丛的位置、交通和结构特点。肝门静脉的属支,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交通途径。髂外静脉、髂内静脉和髂总静脉的起止、行程及收集范围。大隐静脉属支和下肢深静脉。

淋巴系统学时分配:1学时。

掌握:淋巴系的组成。9条淋巴干的名称,胸导管的起始、行径、注入及其收集范围。脾的形态、位置。

了解: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及收集范围。胸腺的形态、位置及功能。脾的功能概况。人体的淋巴引流及各部的淋巴结(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virchow淋巴结)。

感觉器。

感觉器总论学时分配:5分钟。

了解:感觉器与感受器的关系,感受器的分类。

视器学时分配:1学时。

掌握:眼球壁各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重点在角膜、虹膜、睫状体)。房水循环的途径;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形态、位置。结膜的形态分部。正常眼底能见到的解剖结构。泪器的组成及泪液的生成、排出途径。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肉名称。

了解:眼球的外形。眼副器的组成和功能,眼睑的形态和结构,眶脂体、眼球筋膜的位置。眼的血管(眼动、静脉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及神经。

前庭蜗器学时分配:1学时。

掌握:外耳道的检查方法。鼓膜的形态,分部和位置。咽鼓管的开口部位和幼儿咽鼓管的特点。内耳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了解:前庭蜗器的组成及各部的功能,外耳的组成和外耳道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幼儿外耳道的特点。中耳的组成和鼓室六个壁的主要结构;听小骨的名称、连结和作用,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作用;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的位置。内耳的分部和位置,骨迷路和膜迷路的组成。正常情况下声波的传导途径。

神经系统。

总论学时分配:0.5学时。

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了解:神经元构造和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纤维构成。突触的概念。神经胶质的分类和功能。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基本组成情况。

中枢神经系统学时分配:2.5学时。

掌握: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灰、白质配布的形式及各部名称。脑的位置、分部和脑干的组成。脑干外形(与脑神经的关系)。小脑的位置和外形分部。间脑的位置、分部,间脑、下丘脑的主要核团(丘脑腹后核、视上核、室旁核)的功能。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沟回,以及大脑半球的分叶。第1躯体运动区、第1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的位置和功能定位及语言中枢的位置。侧脑室的形态分部,交通关系。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纤维束。

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灰质的主要核团(后角固有核、中间外侧核和前角运动神经元分群)。脊髓中央管的位置。脊髓主要的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的起止和功能。脊髓主要的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的起止和功能。脊髓的功能。脑干内脑神经核的分类、位置及非脑神经核(薄束核、楔束核、上丘核、下丘核、红核和黑质)的位置。脑干内重要纤维束(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和脊髓丘系、三叉丘系、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的功能。脑干网状结构的位置和功能概况。小脑的内部结构及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背侧丘脑核团划分概况,下丘脑主要纤维联系和功能。大脑半球平衡觉区、嗅觉区、味觉区和内脏活动的皮质中枢位置。基底核的组成和位置。大脑半球的髓质概况。内囊损伤后的表现。边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概况。

周围神经系统学时分配:3学时。

掌握:周围神经组成。脊神经的构成、纤维成份和分支。颈丛皮支的浅出部位。膈神经的行径和分布。臂丛的组成和位置。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腋神经和桡神经的发起、行径和分布概况。胸神经前支的分布概况及其皮支分布的节段性。腰丛的组成和位置。股神经的行径及其分布概况。骶丛的组成和位置。坐骨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概况。胫神经的行径和分布概况。腓总神经的行径、位置和腓浅、深神经的分布概况。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脑的部位和分布概况。头肌的神经支配;头面皮肤的神经支配;眼的神经支配;舌的神经支配。前庭蜗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的分布及功能。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概念。

了解:颈丛的组成、位置、分布概况。胸长神经和胸背神经的位置和分布。腰丛的分支及分布概况。骶丛的分支及分布概况。上、下肢主要神经损伤后,运动及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嗅神经的功能。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脑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内脏神经的区分和分布。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主要内脏神经丛的部位和分布。内脏感觉神经的功能特点。牵涉性痛的概念、形成的机理和临床意义。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学时分配:1.5学时。

掌握: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头面部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以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锥体系的组成、行径、交叉及对各运动核的支配情况。

了解:瞳孔对光反射路径。视觉传导路和瞳孔对光反射路径不同部位受损后的表现。听觉传导通路。锥体外系的组成、纤维联系概况和功能。锥体系损伤后的表现。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学时分配:1.5学时。

掌握:脑和脊髓被膜的分层及各层特点,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隙的概念。海绵窦的位置,穿过结构及交通。大脑动脉环的组成。脑室系统以及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了解:硬脑膜的组成特点。大脑镰、小脑幕的位置。硬脑膜窦的位置和交通。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径及其主要分支(皮质支和中央支)的分布。脊髓动脉的来源、分布特点和脊髓静脉的回流概况。脑的浅、深静脉的回流概况。脑屏障的组成及功能。

内分泌系统学时分配:1学时。

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了解: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概念。

人体解剖学心得体会

人体解剖学是关于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是一门重要的护理学基础课程,解剖学知识不仅是学习生理学,内外科护理学等课程的基础,同时坚实的解剖学知识是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的可靠基础;作为一个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虽然不用过深的对人体解剖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平时多掌握一些医学常识,了解一些基本的人体构造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所以在大二第二次选修课程的时候,我选择了人体解剖学这一科,当然学习过程中也收获颇多,在钱国强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对人体自身的结构,内脏等各个部位都有了很深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生活中的小常识,让我对人体解剖和生活医学小常识方面事实而非的东西变得逐渐清晰。

课堂上老师先给我们讲一些解剖的术语和人体结构的名称,有的我们都知道,但是大多数我们不知道的,人体解剖学的名称和术语繁多,所以学习它就需要记住他们,我们只是要求了解,我们中学学的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但是解剖学却是研究他们的方法。我们通过看解剖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了解了解剖的一些方法和过程,看起来时有些害怕,但想想那些在解剖的工作人员,我想他们肯定是有着非常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让我想到了那些拿手术刀的医生,他们动手术也应该是一个解剖的过程,手术就是解剖学的应用之一吧,还有那些破案的法医也是通过解剖尸体获取相应的破案证据。只有正确认识了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才能充分认识其生理,生化过程以及病理变化,进而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特征与诊治,预防原则。

是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主要讲是与消化相关的器官,即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接下来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都是学习相关的器官和功能。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去参观解剖室里的实验标本,其中有塑料的和真实的尸体标本,虽然经过处理过,但我还是觉得刺激的,但看到同学用手去抓和老师的讲解,非常吃惊。通过观察真实的解剖标本,我们把学的那些人体内部的术语标本一一对应,虽然与平时讲课和视频的不太一样,但这让我们印象更深刻,总的来说还是挺好的。

尚振东文化传媒学院编导1203b1226140310。

艺术人体解剖学心得体会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繁杂而复杂的学科,对于艺术家们而言,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和了解是创作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基础。在我参加了一门关于艺术人体解剖学的课程后,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以下是我对艺术人体解剖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人体解剖学使我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通过解剖学的学习,我了解到人体内部的许多神奇的结构和器官,比如心脏、肺部、肝脏等。我对这些器官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描绘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例如,在绘画时,我可以更准确地表现一个人的姿势和身体形态,使作品更富有动感和立体感。

其次,人体解剖学让我明白了人的身体是多么精密和复杂。在解剖学课程中,我们进行了解剖尸体的实践,亲身感受到了人体内部的复杂性和精确性。我们观察和处理肌肉、骨骼、血管等,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这种亲身体验让我对于人体的奇妙之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敬畏和珍惜自己的身体。

此外,人体解剖学也教会了我观察和分析能力。在课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解剖标本,进行推断和推理。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肌肉和骨骼的分布情况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力量和柔韧性。在艺术创作中,这种观察和分析能力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情,使作品更具张力和传神。

另外,人体解剖学课程也让我对人体的美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课程中,我发现人体的各个部分既有自身的美感,又和其他部分形成和谐的整体。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肌肉的线条和曲线、骨骼的结构和比例等,感受到人体的美感。在艺术创作中,这种对人体美感的理解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最后,通过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我也明白了人体的脆弱和有限。人体是一个复杂而脆弱的系统,身体的每个部分都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只有当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正常运作时,一个人才能保持健康和完整。在艺术创作中,我也会更加关注人物形象的健康和完整,从而更好地展现出人的真实面貌。

综上所述,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使我对人体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习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我能够更准确地描绘人物形象。通过观察和分析解剖标本,我也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此外,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还让我更加熟悉和认识了人体的美感。最重要的是,通过人体解剖学,我也体会到了人体的脆弱和有限,进而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通过这门课程,我对艺术人体解剖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相信这对我的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体解剖学心得体会

还有几个月,我们大一的学生来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就要满一年了。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我们都有所收获,在此我想就我对《正常人体解剖学》这门课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在刚刚学习的时候,很多同学有着这样的想法,就是我们作为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解剖学这样的课程呢?加之本门课程的复杂性,许多同学学习的并不是很好。

首先,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克服这个问题。要知道,我们的确是中医院校,但是这与我们学习最基本的医学知识有什么冲突呢?古人无法看到的东西我们现在可以系统地学习到,应该当作一种幸事来看才对。另外,作为针灸推拿学专业和康复医学专业的同学,对解剖知识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为将来学习针刺治疗打好解剖学基础。

其次,解剖学虽然有知识点多,复杂的特点,但是解剖学也如其他学科一样,要想较好地掌握其知识点,也需要根据各人自身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加上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正常人体解剖学》在西医院校的叫法是《系统解剖学》,系统解剖的意思就是把人分为九大功能系统来学习就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共九个系统这样就学习了人的基本结构。下面仅就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一些特点分享一下我觉得学好正解的方法及注意点: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剖学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名词多,记忆量大是其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好它就必须靠死记硬背,而是重视实验,珍惜每次实验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解剖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起来。同时注重活体的触摸和观察,充分利用其直观的印象促进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加强对图片的认识,在固定一段时间进行复习。

二、形态与功能相结合人体各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结构。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定的形态、构造表现一定的功能,但功能的变化也能作用于结构、形态并引起其相应的变化。如:上下肢分工不同,其形态、结构也因此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在解剖学的学习中,理解双方这种关系,对于掌握人体器官结构的形态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三、

局部与整体相统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众多系统和器官组成。器官与整体,器官与器官之间在形态、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系统解剖学将一系列形态,功能相似的器官归为一个系统,就系统内部各器官而言,首先掌握其形态,功能上的相似性,把握其共同特征,然后根据各器官自身形态、功能上的特点,加以区分。理解它们的异同点,这样更有利于记忆,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四、重点与难点的把握。

因为学时的关系,将一部教材的所有知识全都掌握是不可能的。要想很好地掌握重点与难点,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重点与难点。

2.课后对照大纲全面复习,整理笔记,在自己消化知识的基础上,悟出重点与难点。

3.阶段回顾,巩固知识,在循环的复习中掌握重点与难点。

五、持续学习。

《正常人体解剖学》这类的形态学课程,并不是说一学期学完了,通过了考试就可以弃之不理了,相反的,正解教材以及参考书我觉得应该作为我们中医类书籍之外的案头书,没事的时候就可以翻一翻,加深印象,让习惯成自然。我现在就在复习上学期学过的解剖学知识,学然后之不足,当我现在拿起教材的时候就已经觉得我已经遗忘了不少的内容,但好在发现得早,我从本学期开始就利用课余时间反复学习,力求做到学懂、记住。

最后,我想为大家分享一下好一点的解剖学参考用书。教材方面,我推荐大家买一本西医院校的七年制《系统解剖学》教材,厚度大约是咱们所用教材的三倍,因为中医院校的原因,所用的教材只是以了解为目的,但是未来的患者不会按照你的教材而生病,所以我觉得要学就学最详细的为好。图册方面,我推荐大家看一看《奈特人体解剖学图谱》,本书是美国医学博士奈特先生精心绘制的图谱,内容详尽美观,在解剖学界久负盛名。

最后,希望大家能热爱我们所学的每一门课程,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希望大家经过这几年的学习都能够做到新楼教室里的标语说的那样“德继孔孟,智接老庄”,医路漫漫,愿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康复人体解剖学的心得体会

康复人体解剖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石,通过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深入认识,帮助康复医师有效地了解和治疗各种疾病和损伤。了解人体解剖学可以为康复医学的实践提供准确的解剖基础,为人体运动、姿势和机能分析提供依据,从而指导康复治疗的方案制定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预防。康复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对于从事康复医学的专业人士来说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康复人体解剖学主要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关节系统、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了解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康复医师分析骨折、畸形和炎症等病理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肌肉系统的学习让康复医师了解肌肉的起源、走行和功能,从而对肌肉的严重损伤或功能障碍提供更准确的分析和矫正方法。神经系统和关节系统的解剖学知识使医师能够更好地了解神经损伤和关节炎等疾病的病理特点,了解有关的病理生理机制,从而为康复医学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血管系统的了解则为康复医学中心理治疗、疼痛管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康复人体解剖学知识对康复医学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深度的解剖学知识可以帮助医师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包括结构、机能和功能等方面的评估。通过了解人体解剖结构的学习,康复医师可以准确识别出毛病和潜在风险。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科学的解剖学知识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了方向。例如,在康复治疗中,重要的是确定康复训练的目标和矫治方案。康复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康复医师明确目标并选择合适的康复技术和方法。此外,解剖学还可以帮助康复医师更好地理解康复治疗中可能涉及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康复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对于从事康复医学的专业人士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培训意义。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可以为康复医师提供专业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康复思维和方法论。康复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康复医学的兴趣,促进其发展成为有深度和宽广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此外,解剖学的学习也需要通过实践和实验手段进行,这对康复医学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了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康复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和解剖解剖实践,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提高康复治疗的实际操作能力。

康复人体解剖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和支撑,对于康复医师的实践和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康复医师可以准确了解和分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和病理情况,为康复治疗提供科学的解剖学基础和指导,减小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康复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和理解可以促进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和进一步发展,为康复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心得体会

说:“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据统计,医学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解剖学,故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科学,是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必修课。人体可分为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内分泌、感觉及神经九个系统。各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解下,既分工又合作,实现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人体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部分。大体解剖学又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系统解剖学主要按照人体各系统来叙述各器官的形态结构,本文章介绍的是系统解剖学。人体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主要摘录书中与常见疾病有关的文字叙述,以便日后查阅)一.运动系统。

·临床上常在髂骨的髂嵴和胸骨等处,作骨髓穿刺,抽出骨髓进行检查,帮助诊断血液疾病。

·椎体在垂直暴力作用下,易发生压缩性骨折。

·骶管裂孔是骶管麻醉穿刺的部位,相当于“腰俞穴”的部位,其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临床上常以骶角为标志,来确定骶管裂孔的位置。

·锁骨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较脆弱,易发生骨折。·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外科颈,是骨折的易发部位,骨折时易损伤易腋神经,造成方肩;肱骨骨干的骨折易损伤桡神经,导致垂腕;肱骨内上髁的后下方有一浅沟,有尺神经通过,骨折时易损伤尺神经,导致爪形手、小指表面皮肤感觉障碍。

·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约平对第四腰椎棘突,可作为腰椎穿刺的定位标志。

·髌骨的位置浅表,可因外力直接打击而骨折。

·腓骨为细长的长骨,常作为骨移植的取材部位。

·颅底的孔、管都有血管和神经通过,颅底骨折时往往沿这些孔道断裂,引起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

·翼点(太阳穴)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颅囟中的前囟在临床上常作为婴儿发育和颅内压变化的检查部位之一。

·椎间盘的后外侧部无韧带加固较薄弱,当成年人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多向后外侧突出,常压迫脊神经根,形成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的活动较多,故此病多发生于腰部。

·钩椎关节病变可引起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导致颈椎病的症状。

·临床上,肩关节以前下方脱位为多见,此时肱骨头移至喙突的下方。

·幼儿的桡骨头尚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松弛,因此,在肘关节伸直位猛力牵拉前臂,可能发生桡骨头半脱位。·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是肘部三个重要的骨性标志。正常状态下,当肘关节伸直时,上述三点连成一条直线;当肘关节屈至90。时,三点连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在肘关节后脱位时,上述三点的位置关系即发生改变;而当肱骨髁上骨折时,则三点的位置关系不变。

·在前臂骨折时,应将前臂固定于中间位,防止骨间膜挛缩。·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及混合性骨折之分,如股骨颈骨折在内侧三分之二,则骨折位于囊内,囊内可出现血肿;如位于外侧三分之一,则关节囊不受影响。

·由于髋关节的关节囊的后下方缺乏韧带加强,较薄弱,故股骨头易向后下方脱位。

·髌韧带,位于膝关节关节囊的前方,是股四头肌腱的延续,临床上检查膝跳反射,即叩击此韧带;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如前交叉韧带损伤,胫骨可被动前移;后交叉韧带损伤,胫骨可被动后移,这种现象即临床所谓的“抽屉现象”。

·膝关节的滑膜囊常因外伤而发生滑膜囊炎或囊肿。

·距骨滑车呈前宽后窄状,当背屈时,滑车前宽部被内、外踝夹紧,比较稳固;当跖屈时,滑车后窄部进入关节窝内,故可有轻微的侧方收展运动,此时距小腿关节松动而稳定性较差,易受扭伤,其中以内翻扭伤较多见,即外侧韧带损伤。

·倘若张口过大、过猛,关节囊又松弛,下颌头和关节盘向前滑到关节结节的前方而不能退回关节窝,形成颞下颌关节前脱位。

·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临床皮下注射,即将药液注入浅筋膜内。·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在炎症时,具有限制炎症、脓液扩散流动的作用,因此,熟知深筋膜配布状况,还可以推测脓液扩散蔓延的去向。

·滑膜囊,为一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内有少量滑液,多位于肌腱和骨面之间,可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促进肌腱运动的灵活性。滑膜囊在慢性损伤和感染时,形成滑膜囊炎。

·临床上常见的腱鞘炎,严重时局部呈结节性肿胀,引起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许多腰痛患者主要是由于竖脊肌受累所致,即临床所谓的“腰肌劳损”;由于腰部活动度大,胸腰筋膜容易扭伤,为腰背劳损原因之一。

·前锯肌瘫痪时,肩胛骨内侧缘翘起,称“翼状肩胛”

·白线中部有一脐环,在胎儿时期,有脐血管通过,此处也是腹壁薄弱处,如小肠由此膨出可引起脐疝。

·病理状态下,小肠等腹腔内容物若经腹股沟管深环进入腹股沟管,还可经浅环突出,下降到阴囊,为腹股沟斜疝,如不经过深环而经腹股沟管后壁直接向浅环突出者,则称腹股沟直疝。

·帽状腱膜很坚韧,以纤维束垂直穿经浅筋膜与浅层的皮肤相连,三者紧密结合形成头皮。帽状腱膜与深部的骨膜则隔以疏松结缔组织,故头皮可在颅骨表面滑动。头皮外伤时,常在腱膜深面形成血肿或撕脱。

·单侧胸锁乳突肌可因胎儿产伤等原因造成肌挛缩,导致小儿斜颈畸形。

·颈深肌群:位于颈椎两侧,包括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三者均起自颈椎横突。前、中斜角肌向下止于第一肋骨;后斜角肌止于第二肋骨。在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骨之间,形成斜角肌间隙,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故临床上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病理条件下,可造成此间隙狭窄,引起臂丛神经、血管受压。

·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状。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三角肌是肌内注射的部位之一。

·冈上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面,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腋窝:为锥形腔隙,位于臂上部和胸外侧壁之间。具有顶、底和四个壁。顶由第一肋、锁骨和肩胛骨上缘围成,向上与颈相通。底由腋筋膜构成。前臂为胸大肌和胸小肌。后壁为肩胛下肌和背阔肌等。内侧壁为胸廓外侧壁上部的肋骨和肋间肌以及前锯肌。外侧壁为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和肱骨上部。在腋窝中有臂丛、腋血管、腋淋巴结等重要结构。

·三边孔和四边孔:在小圆肌和大圆肌之间,由于肱三头肌长头穿过,而将此两肌之间的间隙分为外侧的四边孔和内侧的三边孔。·肘窝:位于肘关节前方呈三角形的浅窝。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之间的连线,外侧界为肱桡肌的内侧缘,内侧界为旋前圆肌的外侧缘,窝内有神经、血管通过。

·腕管:位于腕部掌侧面,由腕骨沟和屈肌支持带共同构成。管内有拇长屈肌腱,指浅、深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在外伤、炎症、水肿等病理情况下,管内的结构可能受压和损伤,造成手功能障碍。·腰大肌被一筋膜鞘包裹,当患腰椎结核时,有时脓液可沿此鞘流入髂窝或大腿根部。·临床医生常选用阔筋膜张肌作肌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腓肠肌内、外侧头及比目鱼肌上端起点共为三个头,向下合成一肌腹,故名小腿三头肌,向下移行为一个粗大的跟腱,止于肱骨结节。

·股三角:在大腿前面的上部,为底朝上、尖朝下的三角形。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三角内有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和淋巴结等。

·股管:在股静脉的内侧,为腹横筋膜经腹股沟韧带的深面向外突出的盲囊,囊的上口为股环,与腹腔相通;下端是盲端,伸至隐静脉裂孔(又称卵圆窝)处。管内充填有疏松结缔组织及淋巴管等。·腘窝:位于膝关节后方,呈菱形。窝的上外侧界为股二头肌,上内侧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外侧界和下内侧界分别为腓肠肌外侧头和内侧头。窝内有腘动脉、腘静脉、胫神经、腓总神经、淋巴结和脂肪等。

二、消化系统。

·当上、下牙咬合时,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仍可借最后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对牙关紧闭的患者,可经此间隙将导管导入固有口腔,再下至咽和食管,注入营养物质。

·牙髓位于牙腔内,由神经、血管、淋巴管和结缔组织组成。口腔内的乳酸杆菌产酸,导致釉质脱钙,产生空洞,称龋齿,若龋洞不断加深,波及牙髓时,可引起牙髓炎和剧烈疼痛。

·正常情况下,丝状乳头浅层的上皮细胞不断角化、脱落与食物残渣、唾液等成分混合,附着于粘膜的表面,组成正常的淡薄白色的舌苔。·舌外肌中最主要的一对为颏舌肌,起自下颌骨体内面的颏棘,肌纤维向后上呈扇形,止于舌体正中线两侧。两侧颏舌肌同时收缩,可伸舌;单侧收缩时,可将舌尖伸向对侧。如一侧颏舌肌瘫痪,当让患者伸舌时,舌尖偏向瘫痪侧。

·腮腺最大,略呈三角楔形,位于耳郭的前下方。腮腺管由腮腺的前缘穿出,在颧弓下一横指处紧贴咬肌表面前行,至咬肌前缘处弯转向内侧,穿过颊肌,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粘膜上。临床小儿麻疹早期可在腮腺管开口周围出现灰白色的斑点。

·鼻咽:为颅底至软腭后缘之间的一段。咽鼓管咽口的后上方有半环状隆起称咽鼓管圆枕,圆枕后方和咽后壁之间有一纵行深窝称咽隐窝,该处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鼻咽上壁后部的粘膜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幼儿时期较发达,6岁开始萎缩,10岁后完全退化。有的儿童咽扁桃体异常增大,引起咽腔狭窄,影响呼吸,熟睡时表现为张口呼吸。

·口咽:为软腭后缘和会厌上缘之间的一段。在其侧壁上,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各有一个三角形的凹窝,称扁桃体窝,窝内容纳腭扁桃体。腭扁桃体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上皮器官,具有防御功能,易感染产生肿痛。

·喉咽:为会厌上缘至第六颈椎下缘之间的一段。在喉口两侧和咽侧壁之间各有一个深窝,称梨状隐窝,是异物易滞留的部位。

·食管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狭窄,位于咽和食管相续处,即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六颈椎体下缘平面(距中切牙15cm);第二狭窄,位于食管和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相当于第四、第五胸椎体之间平面(距中切牙25cm);第三狭窄,位于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十胸椎体平面(距中切牙40cm)。这些狭窄是食管异物易滞留的部位,也是食管癌和静脉曲张的好发部位。临床上进行食管插管时,要注意食管的狭窄处,根据食管镜或胃管插入的距离,可推知器械已到达的部位。

·胃有上下两口、前后两壁、大小两弯;入口为贲门,出口为幽门;可分为四部:贲门部、胃底又称胃穹窿、胃底和幽门部。其中,胃小弯和幽门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

·胃前壁的中间部分位于剑突下,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该处是胃触诊的部位。

·十二指肠上部又称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十二指肠降部中份肠腔后内侧壁上有一纵行的黏膜皱襞,称十二指肠纵襞,是由斜穿肠壁的胆总管使黏膜隆起而形成的。此襞下端有一乳头状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有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距中切牙75cm,可作为插放十二指肠引流管深度的参考。

·十二指肠悬韧带,由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共同构成,有悬吊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也是腹部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端的重要标志。

·肠伤寒时细菌常侵犯回肠集合淋巴滤泡,从而导致肠出血或肠穿孔。

·结肠袋、结肠带和肠脂垂等特征性结构可作为识别盲肠和结肠的标志。

·盲肠的回盲瓣的下方约2cm处,有阑尾的开口,如粪便或硬物等经此口进入阑尾并致梗阻时,可发生阑尾炎。

·阑尾,一条细长的盲管,形如蚯蚓,又称蚓突。上端通盲肠后内壁;下端游离,位置不固定,长7-9cm。寻找阑尾的可靠方法是沿结肠带向下追踪,因三条结肠带最后都汇集与阑尾根部。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此点称麦克伯尼点。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或反跳痛。

·结肠,按其位置和形态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其中,乙状结肠充盈时在左髂窝可触及,是慢性炎症、憩室、肿瘤的好发部位。

·临床指诊时,可触知前列腺或子宫和阴道等;直肠镜检查时,应顺着直肠的弯曲,以避免损伤直肠横襞。

·肛管上端的黏膜形成6-10条纵行皱襞,称肛柱。各肛柱下端间有半月形黏膜皱襞相连,称肛瓣。每一肛瓣与其相邻的两个肛柱下端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袋状小陷窝,称肛窦,底部有肛腺的开口,窦内易积存粪便,易感染而引起肛窦炎、肛周脓肿或肛瘘等。各肛瓣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一锯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或肛皮线,是皮肤和粘膜的分界线。齿状线以下有一宽约1cm的环状带,表面光滑而略显浅蓝色,称肛梳或痔环。齿状线以上的黏膜下和肛梳的皮下有丰富的静脉丛,病理情况下静脉丛淤血曲张则形成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的称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下者称外痔,也有跨越于齿状线上、下者称混合痔。肛梳下缘有一环状线,称白线,此线恰好位于肛门内、外括约肌的交界处,活体指诊时可触知一环状沟,即上述两肌的分界沟。白线以下的皮肤颜色较深,下方不远即终于肛门。

·活体的肝呈棕红色,质地柔软而脆弱,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其大部分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左右肋弓之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在正常成年人,肝的下界在右肋弓下一般不能触及,剑突下可触及。在小儿,肝的体积相对较大,肝的下缘可低于右肋弓下缘2-3cm,七岁以上儿童已不能触及。·胆囊一般分为底、体、颈、管四部。胆囊底为突向前下方的盲端,常在肝下缘露出,其体表投影相当于右侧腹直肌外侧缘和右肋弓相交处。胆囊炎时,此处可有压痛;胆囊颈和胆囊管的黏膜向内呈螺旋状突出,形成螺旋襞,可控制胆汁的出入,胆结石也常嵌顿于此。

·腹膜是一层浆膜,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覆盖于腹、盆腔壁的内面和腹、盆腔脏器的表面。脏、壁腹膜两层互相移行,共同形成一个潜在性腔隙,称腹膜腔,腔内仅有少量浆液。男性腹膜腔是一封闭的囊;女性腹膜腔则借输卵管腹腔口,经输卵管、子宫、阴道与外界相通。腹膜的易粘连性,就可促进损伤的修复和防止腹腔炎症的扩散,但同时也易产生肠粘连。病理情况下,腹膜渗出液增多,可形成腹水。

·掌握腹膜与脏器的关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对腹膜内位器官进行手术,必须通过腹膜腔;但对肾、输尿管等腹膜外位器官和膀胱等腹膜间位器官,可不必打开腹膜腔而于腹膜外进行手术,从而避免术后腹膜腔的感染和脏器粘连。

·大网膜,是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四层腹膜结构。形似围裙,悬垂于结肠和小肠的前面。它具有重要防御功能,当腹内发生病变,可向病灶处移动并将病灶包裹以限制炎症蔓延。

·当胃后壁穿孔时,胃内容物首先流入网膜囊,也可经网膜孔留至腹膜腔,引起弥散性腹膜炎。

·腹膜陷凹:站立或坐位时,男性的直肠膀胱陷凹和女性的直肠子宫陷凹是腹膜腔的最低点,故腹膜腔积液、积血或积脓多积聚于此,可经直肠前壁穿刺和阴道穹后部穿刺以进行诊断和引流。

三、呼吸系统。

在平静呼吸时,鼻翼无显著活动;当呼吸困难时,可出现鼻孔一张一缩的活动,称鼻翼煽动。

·固有鼻腔,即临床上所称的鼻腔。当颅前窝骨折时,脑脊液或血液可经鼻腔流出。内侧壁为鼻中隔,由于鼻中隔以偏向左侧者居多,故两侧鼻腔常不对称,称为鼻中隔偏曲,严重者可引起鼻塞、头痛或出血等。鼻中隔的前下部有一区域,黏膜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丛,称易出血区,90%的鼻衄均发生于此。

·环甲正中韧带位置表浅,临床如遇急性喉阻塞患者,可经此直接插入粗针头,以建立暂时通气道。

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此裂前五分之三为膜间部,与发声有关,为喉癌的好发部位;后五分之二为软骨间部,是喉结核的好发部位。

·临床气管切开术常在第3、第4或第4、第5气管软骨处进行。·左主支气管细、长而行径较水平,右主支气管粗、短而行径较陡直。因此,气管异物容易落入右主支气管。

·肺尖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在锁骨上方进针时,要避免刺伤肺尖造成气胸。

·在壁胸膜某些部分的转折处,可形成潜在的间隙,即使在深吸气时,肺缘也不会深入其间。其中最主要的间隙为肋膈隐窝,是由肋胸膜与膈胸膜反折而成,呈半环状,是胸膜腔的最低部分,胸膜炎等渗出液常积聚于此。该隐窝也可因胸膜粘连而消失。

·临床上常将竖脊肌外侧缘和第十二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又称脊肋角。当肾病变时,叩击或触压该区时,常引起疼痛。·临床上的肾囊封闭,即是将药液注入此层内。

·输尿管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个狭窄位于输尿管起始处,即肾盂和输尿管移行处;第二个狭窄越过小骨盆入口处;第三个狭窄在膀胱壁内,即壁内部,这些狭窄部位是结石易滞留处。·临床上膀胱三角是结核和肿瘤好发部位。

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总结w

[目的要求]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功能系统(运动系统、内脏系统、脉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研究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主要分科之一,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在总的培养目标下,通过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为其它基础课、临床课以及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以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本要求,培养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逻辑思维的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掌握系统解剖的主要内容,了解相关知识,增强运用人体形态结构的“三基”内容的灵活性和实践性。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

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形态结构特点、位置关系及机能意义,血管的分支走行等(包括运动系、内脏系、脉管系)。常用的表面解剖学及体表投影等。

神经系统的组成、位置、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功能意义及其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感觉器官的组成、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意义。

内分泌腺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意义。

(二)实践部分。

按各系统顺序在讲授的基础上进行分组示教与实践,结合活体、标本、模型、投影片、挂图、录像、等反复实践。建立立体形象,增强记忆,从纵的方面加深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本技能要求:能正确认识各器官、结构和正常位置与形态;能正确应用解剖学术语,描述人体的各形态结构等内容。

[教学安排]。

1根据口腔、预防、高护各系的特点及学校对五年制教学计划的安排、系统解剖学暂定32学时,以小班讲课与实验相结合为特点的教学模式。

本学科是实践性强的科学,通过标本、模型、多媒体等各种教具的形态学教学,充分理解其形态结构与功能意义。

[使用说明]。

1.本大纲按运动系、内脏系、脉管系、感觉器、神经系、内分泌等顺序排列。

2.本大纲依据解剖学的教学模式,以小班讲课与实验为主,可以小班讲授、示教、自学与实践及小结。通过标本、模型、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本大纲是在1982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经多年来的反复修改和实践后而制定的,其内容可分为两级。

掌握内容是属一级内容,本级内容必须通过反复学习与思考达到熟练的描述、准确指认和联系实际应用。

了解内容:本级内容可通过讲授、示教能较熟练地描述、一般的了解和一般认识。

教材中凡未在大纲中要求的均属参考内容。[大纲特点]1.本大纲在通阅系统解剖学第五版教材后,并结合参考82年以来所用教学大纲修改。

2.本大纲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做到删繁就简。

3.本大纲分掌握和了解两级内容,便于学生掌握其重点。4.本大纲条理清楚,要求明确。对本学科进展,大纲也有所体现,增添要求(神经系统较明显)。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概念、范围及分科。了解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意义、基本观点和方法。了解人体解剖学历史概况。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了解人体的变异、异常和畸形的概念。

运动系统。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和基本功能(支持、运动、保护)。了解骨骼的概念。

第一章。

骨学第一节。

总论。

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了解骨的表面形态。

第二节。

中轴骨。

一、躯干骨。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与功能。

掌握椎骨的组成、一般形态及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

掌握胸骨形态结构与分部。掌握肋骨一般形态与分类。了解第一肋骨和末二肋骨的形态特征。

掌握躯干骨的重要体表标志:第七颈椎及胸、腰椎棘突、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和剑突的位置及意义。

二、颅。

掌握颅的组成、分部和功能,脑颅和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下颌骨的形态结构。(注:口腔专业学生应重点掌握上颌骨、下颌骨和蝶骨的形态结构)。

掌握颅底内面三个颅窝的境界和重要结构,了解颅底外面观。掌握颅顶和侧面的主要结构。了解眶的构成、形态及孔裂。

掌握骨性鼻腔的构成,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掌握新生儿颅的特征,了解其出生后变化。

掌握颅骨的重要体表标志:枕外隆凸、乳突、颧弓、外耳门、下颌角、翼点、下颌骨髁突、颏隆凸和舌骨的位置。

第三节。

附肢骨。

一、上肢骨。

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分部、排列。

3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主要形态结构。掌握腕骨的组成和排列,掌骨和指骨的排列及基本形态。掌握上肢骨的重要体表标志:肩胛骨下角、肩峰、肩胛冈、锁骨、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与尺骨茎突、豌豆骨的位置及意义。

二、下肢骨。

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分部、排列。

掌握髋骨的位置、组成和主要形态结构。掌握股骨、胫骨、腓骨、髌骨的位置、形态、主要结构。掌握跗骨、跖骨、趾骨的组成与排列。

掌握下肢骨的重要体表标志:髂嵴、髂前上棘、髂结节、耻骨结节、坐骨结节、大转子、髌骨、胫骨粗隆、腓骨头、内踝、外踝、跟骨结节的位置。

第二章。

关节学。

了解骨连结的形态分类及功能意义。了解直接连结的分类和各类特点。

掌握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及运动。了解关节的分类及各类关节的运动形式。

第二节。

中轴骨的连结。

一、躯干骨的连结。

掌握脊柱的构成。

掌握椎间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意义,了解椎间盘脱出的概念。

掌握前、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棘上韧带的位置和功能,了解椎骨关节突关节的构成。

了解脊柱各面观的形态。掌握脊柱的正常弯曲及运动特点。掌握骨性胸廓的组成及其功能。了解肋与脊柱和胸骨的连结。

掌握胸廓上、下口的形态及组成。了解骨性胸廓的外形与各径,骨性胸廓的年龄变化和性别差异。

二、颅的连结。

4了解颅骨连结的主要形式——缝。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第三节。

附肢骨骼的连结。

一、上肢骨的连结。

掌握胸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了解上肢其它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二、下肢骨的连结。

了解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趾间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掌握足弓的构成及功能意义。

第三章。

肌学。

第一节。

总论。

掌握骨骼肌的形态、构造、起止和作用的概念。了解肌群的配布原则和运动时肌群间的相互关系,肌的命名和辅助装置。

第二节。

头肌。

了解面肌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功能。

掌握咀嚼肌的组成,咬肌、颞肌的位置和作用。掌握头肌的肌性标志:咬肌、颞肌。

第三节颈肌。

了解颈肌的分群及各群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胸锁乳突肌位置与功能和前斜角肌的位置。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体标志。

第四节。

躯干肌。

了解躯干肌的分部和各部的分层概况。

一、背肌:了解背浅、深肌群的位置和组成。

5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和功能。了解胸腰筋膜的位置和配布。

二、胸肌:了解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的组成。掌握胸大肌、肋间内、外肌的位置与功能。

三、

膈:膈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中心腱、三个裂孔)和功能。

四、腹肌:

掌握腹直肌、腹外、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位置、纤维方向、其腱膜形成的主要结构,掌握腹肌的作用。了解腰方肌的位置。

了解腹股沟管和腹横筋的位置。了解腹直肌鞘的组成和特点。

五、了解会阴肌(包括盆膈)(见生殖系统)。

六、掌握躯干部的肌性标志: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腹直肌。

第五节。

上肢肌。

了解上肢肌的分部。

一、了解上肢带肌的组成及各肌的名称和功能。掌握三角肌的位置、起止和功能。

二、掌握臂肌的分群及各群肌的组成与功能。掌握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三、掌握前臂肌的分群、名称和各肌群的作用。

四、了解手肌的分群、位置与作用。

五、掌握上肢肌的肌性标志: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拇长伸肌腱和指伸肌腱。

六、了解局部记载:腋窝、三边孔、四边孔、肘窝和腕管的组成与境界。

第六节。

下肢肌。

掌握下肢肌的分部。

一、了解髋肌的分群、组成和功能。掌握臀大肌、梨状肌和髂腰肌的位置和作用。

二、掌握大、小腿肌的分群、名称及各群肌的功能。掌握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掌握胫骨前、后肌、腓骨长、短肌的位置和作用。

三、了解足肌和足底肌的分群及其位置、作用。

四、掌握下肢肌的肌性标志,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腱、半腱肌腱、半膜肌腱、小腿三头肌和跟腱、股四头肌腱。

六、了解局部记载:梨状肌上、下孔、股三角、收肌管和腘窝的组成、境界。

内脏学第四章。

总论。

了解内脏的概念,内脏各系统的位置及主要功能,内脏各系统之间及与其他系统间的关系,了解内脏的一般构造。

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第五章。

消化系统。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下消化道的组成。

第一节。

口腔。

了解口腔的境界和分部。了解唇、颊和腭的形态。掌握咽峡的构成。

掌握乳牙和恒牙的牙式,牙的形态和构造。

掌握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了解舌肌的一般配布和功能。掌握颏舌肌的起止作用。

掌握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及其腺管的开口部位。

第二节。

掌握咽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交通。掌握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节食管。

掌握食管的位置、形态、分部和狭窄位置及临床意义。了解食管壁的结构。

第四节。

掌握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了解胃壁的结构。

第五节。

小肠。

掌握小肠的分部。

掌握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其形态特征。掌握空、回肠的位置,了解形态结构特征。

第六节。

大肠。

掌握大肠的分部及结肠的形态特点。掌握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掌握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掌握直肠的位置和形态构造。掌握肛管的位置和形态构造。

第七节。

掌握肝的形态、位置(成人、小儿)及上、下界的体表投影。了解肝的主要功能,了解肝段的概念。掌握肝外胆道系统的组成。

掌握胆囊的位置、形态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掌握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和胰管的汇合与开口部位及胆汁排至消化管的途径。

第八节。

掌握胰的位置、形态,了解其功能。

第六章。

呼吸系统。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第一节。

了解鼻的组成与功能。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

掌握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了解上颌窦的形态特点。

第二节。

掌握喉的位置、主要体表标志。了解其性差及年龄变化。

8掌握喉的软骨。了解其连结及喉肌的位置和作用。掌握喉腔的形态结构。

第三节。

气管与支气管。

一、气管。

掌握气管的位置和构造特点。

二、支气管。

掌握左、右支气管的形态差别。

第四节。

掌握肺的位置、形态、分叶。了解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的概念。

第五节。

胸膜。

掌握胸腔、胸膜腔与胸膜的概念。掌握壁胸膜的分部,了解胸膜隐窝的位置。掌握胸膜和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第六节。

纵隔。

了解纵隔的概念、分部及其组成。

第七章。

泌尿系统。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第一节。

掌握肾的形态、构造、位置及肾区投影。了解肾的被膜与肾段。

第二节。

输尿管。

掌握输尿管的形态、分段、各段的位置及狭窄部位。

第三节。

膀胱。

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分部,膀胱三角的位置与粘膜特点。了解膀胱的年龄变化。

第四节。

尿道。

掌握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

第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

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

第一节。

内生殖器。

掌握睾丸与附睾的形态与位置,输精管的形态特征与分部、精索的组成和位置。

掌握射精管和合成与开口部位。

掌握前列腺、精囊的形态、位置,了解主要毗邻关系、筋膜鞘及年龄变化。了解尿道球腺位置及腺管的开口部位。

第二节。

外生殖器。

了解阴囊的形态、位置及阴囊的构成,阴茎的分部、构成及皮肤特点,海绵体的构造。

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三个狭窄部位、三个扩大处和两个弯曲,了解其临床意义。

第九章。

女性生殖器系统。

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第一节。

内生殖器。

掌握卵巢的形态、位置、固定装置,了解其年龄变化。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子宫的形态、位置、分部、固定装置,了解其年龄变化及子宫壁的构造。

掌握阴道的位置、形态及阴道穹的组成和毗邻。

第二节。

外生殖器。

掌握女阴的组成,阴道前庭内阴道口和尿道外口的位置。

附:乳房与会阴。

掌握女性乳房的形态和构造特点。了解会阴的境界与分区,狭义会阴的概念。

第十章。

腹膜。

掌握腹膜的概念与分部,腹膜腔的概念及交通。了解腹膜的功能与被覆脏器的不同情况。

掌握小网膜的位置与分部,大网膜的位置、构成和功能,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置。

10了解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和附着,十二指肠悬韧带、肝、脾韧带的名称和位置。

掌握直肠膀胱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了解其临床意义。

脉管系统。

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总论。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了解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的概念。

第二节。

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各腔的形态结构,房间隔与室间隔的形态结构。

了解常见缺损部位,心壁的构造(心外膜、心肌层、心内膜、结缔组织支架)。

掌握心传导系的组成、位置和功能。

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径、主要分支(前室间支、旋支、后室间支、左室后支)及分布区域。了解心大、中、小静脉的行径、注入。了解心脏的体表投影。

掌握心包的构成和心包腔的概念。

第三节。

动脉。

了解动脉在人体中的分布规律和器官内血管的配布规律。了解肺循环的动脉:了解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的行径。掌握动脉韧带的位置。

体循环的动脉。

掌握主动脉的起止。了解其行径及分部。

一、主动脉升部:掌握主动脉的升部的起止和分支名称。

掌握锁骨下动脉、腋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延续关系,了解其分布及体表投影。

掌握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

三、主动脉胸部:掌握主动脉胸部的起止,了解其分支、分布概况。

四、主动脉腹部:掌握主动脉腹部的起止、分支名称。腹腔干的分支、分布,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分支、分布,肾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的分布。

五、髂总动脉。掌握髂总动脉的起止及分支。了解子宫动脉行径和分布。

六、髂外动脉和下肢的动脉。

掌握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的延续关系。了解各动脉的分布概况,足底动脉弓的组成,股动脉的体表投影。

掌握头、颈、四肢的动脉搏动点及常用压迫止血点。(颞浅、面、颈总、锁骨下、肱、桡、股和足背动脉)。

第四节。

静脉。

掌握静脉的结构特点。了解静脉血回流的因素,几种特殊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和导静脉等)的特点。

肺循环的静脉:了解左、右肺静脉的行径。体循环的静脉:

一、上腔静脉系:掌握上腔静脉的组成、注入、收纳范围。

掌握头臂静脉的组成,颈内静脉的起止、主要属支(面静脉、下颌后静脉);颈外静脉的位置和注入部位。

掌握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起止。肘正中静脉的位置;奇静脉的位置、收纳范围。

了解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位置、收纳范围。

12二下腔静脉系:掌握下腔静脉系的组成、主要属支及收纳范围。

了解肾静脉和睾丸静脉(或卵巢静脉)的行径。

掌握大、小隐静脉的起始、行径及注入部位。

掌握门静脉的组成、属支、收纳范围,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交通部位,了解其交通途径。

第十二章。

淋巴系统。

第一节。

总论。

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了解其各部的结构和配布特点。掌握局部淋巴结的概念。掌握淋巴管道的组成和各部特点。

第二节。

淋巴导管。

掌握胸导管的起始、行径、注入部位及收集范围。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部位及收集范围。

第三节。

淋巴结。

掌握淋巴结的形态特点。

一、头颈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掌握下颌下、颈外侧浅、深淋巴结群的位置、收集范围;颈干的组成及收集范围。

二、上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掌握腋淋巴结的分群、收集范围,锁骨下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

三、胸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了解胸壁和胸腔内的各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

掌握支气管肺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支气管纵隔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

四、腹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了解腰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掌握腹腔淋巴结的位置与收集范围。腰干和肠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

五、盆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13了解骼外、内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

六、下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掌握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位置及收集范围。了解腘淋巴结的位置及收集范围。

第四节部分器官的淋巴引流。

了解肺、食管、胃、肝、子宫、乳房的淋巴引流。

第五节。

掌握脾的形态、位置,了解其功能。

第六节。

胸腺。

了解胸腺的形态和位置。

感觉器官第十三章。

概述。

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的概念及其关系,感受器的分类。

第十四章。

视器。

掌握视器的组成、功能。

第一节。

眼球。

掌握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视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掌握眼前房、后房的位置,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形态、位置、功能,掌握房水的产生、循环、功能。

第二节。

眼副器。

了解眼副器的组成与功能,眼睑的形态和构造。

掌握结膜的形态、分部,泪腺的位置、泪道的组成及开口,眼球外肌的名称和作用。

了解眶脂体、眶筋膜。

第三节。

眼的血管及神经。

了解眼的动脉来源,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分支。

了解眼球血液回流的途径。眼上、下静脉流注及其结构特点。掌握分布于视器的神经(神经系学完后掌握)。

第十五章。

前庭蜗器。

第一节。

外耳。

掌握外耳的组成,外耳道的形态分部、幼儿外耳道的特点,鼓膜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第二节。

中耳。

掌握中耳的组成,鼓室的形态(六个壁上的主要结构)、位置与交通。

了解听小骨的名称、连结、位置和作用。

掌握咽鼓管的形态特征、开口位置、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乳突窦乳突小房的位置。

第三节。

内耳。

掌握内耳的位置和分部。骨迷路与膜迷路的组成。了解膜半规管和椭圆囊、球囊、蜗管的形态与功能。掌握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位置。了解声波的传导途径。

神经系统。

第十六章。

总论。

一、了解神经系在机体内的作用和地位。掌握神经系的区分。

二、了解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掌握反射弧的基本构成,了解反射的分类。

三、掌握神经系统常用术语的概念(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核、纤维束、神经节、神经)。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

一、掌握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节段的概念。

二、了解脊髓节段及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三、掌握脊髓灰、白质的配布形式及各部名称。

四、掌握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中间外侧核、后角固有核的位置与功能。

五、了解胶状质、胸核的位置,脊髓灰质细胞构筑分层的概念。

六、掌握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皮质脊髓前、侧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

七、了解髓固有束的位置和功能,了解红核脊髓束、脊髓小脑前、后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内侧纵束、网状脊髓束的位置和功能。

五、掌握脊髓的功能和常见损伤后的主要临床表现(脊髓横断损伤,脊髓半切损伤,脊髓灰质炎)。

第二节。

掌握脑的位置和分部。脑干的组成。

一、脑干。

1.掌握脑干的外形(各部主要结构和脑神经的连脑部位,菱形窝内的结构可不要求),第四脑室的位置及连通。

2.掌握延髓、脑桥、中脑的内部结构。(延髓的两个交叉,脑桥分为基底和被盖部、中脑出现顶盖和脚底)。

3.掌握脑干内神经核的分类,脑神经核的机能分类、位置,薄束核、楔束核、脑桥核、红核、黑质的位置。

4.掌握脑干内锥体束、内侧丘系、三叉丘系、脊丘系、外侧丘系的位置与功能。

5.了解延髓丘系交叉、橄榄部、脑桥下部、脑桥中部、中脑上丘、中脑下丘断面的主要结构。

6.掌握脑干网状结构的位置及主要功能。

二、小脑。

三、间脑。

1.掌握间脑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位置,第三脑室的位置与连通。

2.了解背侧丘脑核团划分,掌握特异性中继性核团的名称、纤。

16维联系和功能(包括后丘脑)。

3.了解下丘脑的功能。掌握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主要核团名称。

四、端脑。

1.掌握大脑半球的分叶及各叶的主要沟回。

2.掌握大脑皮质第1躯体感觉区、第1躯体运动区、视区、听区的位置与特点。了解大脑皮质语言中枢的位置。

3.掌握大脑髓质的分类。掌握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所含的主要投射纤维束及内囊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

4.掌握基底核的组成和位置,纹状体的组成和功能。5.掌握侧脑室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6.了解边缘叶的组成及边缘系统的概况。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掌握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脊神经。

掌握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分、分支与分布概况。

三、颈丛:

1、掌握颈丛的组成、位置,了解其分布概况。

2、掌握膈神经的分布。

三、臂丛:

1、掌握臂丛的组成与位置,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的发起及主要分布。

2、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损伤后的主要临床表现。

3、了解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胸前神经的分布,四、胸神经前支:掌握胸神经前支的分布概况及其皮支分布的节段性。

五、腰丛:掌握腰丛的组成与位置,股神经的分布概况。了解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闭孔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的分布概况。

六、骶丛:掌握骶丛的组成与位置,坐骨神经的发起、行径及分。

17布,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肌支的分布。

了解阴部神经、臀上、下神经的分布。

第二节。

脑神经。

掌握脑神经的名称、连脑的部位、进出颅的位置。

一、了解嗅神经的功能性质和分布。

二、掌握视神经的功能性质,了解行程和被膜。

三、掌握动眼神经的纤维成份、分布。了解睫状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

四、掌握滑车神经的分布。

五、掌握三叉神经的纤维成份,了解三叉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掌握眼神经的分布概况。掌握上颌神经的分布概况。

掌握下颌神经的主要分支(耳颞神经、舌神经、咀嚼肌神经、下牙槽神经)的分布概况。

六、掌握展神经的分布。

七、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份、主要分支(鼓索、面肌支)的分布概况。了解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

八、掌握前庭蜗神经的功能性质。

九、掌握舌咽神经的纤维成份、主要分支(舌支、咽支、颈动脉窦支)的分布概况。了解耳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

一、掌握副神经的分布概况。十。

二、掌握舌下神经的分布概况。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掌握内脏神经的区分(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和分布。

一、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

掌握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概念。

(一)交感神经。

掌握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干的位置与组成,主要椎前节(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下神经节)的位置。

了解灰、白交通支的概念,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颈部:了解颈上、中、下节的位置及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胸部:了解内脏大、小神经的发起及其纤维联系、分布概况。腰部:了解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盆部:了解节后纤维的概况。

(二)副交感神经。

掌握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

颅部:掌握动眼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的部位和节后纤维的分布、功能。

掌握面神经、舌咽神经内副交感神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的部位及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掌握迷走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与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骶部:掌握盆内脏神经的分布概况。

(三)掌握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内脏运动神经对器官双重支配的概念。

(四)内脏神经丛:了解各主要内脏神经丛(腹腔丛、腹下丛)的部位和分布。

二、内脏感觉神经:了解内脏器官的传入途径及形态结构特点。

第十九章。

脑和脊髓的传导路。

一、掌握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纤维束在中枢各部的位置及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了解躯干、四肢本体感觉传向小脑的途径。

二、掌握躯干、四肢及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及向大脑皮质投射的19部位)。

三、掌握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以及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了解瞳孔对光反射的径路。

四、了解听觉传导通路的组成。

五、掌握锥体系上、下运动神经元的位置。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在中枢各部的位置、交叉部位及其对下运动神经元联系的状况。

六、掌握锥体外系的概念。了解新纹状体——苍白球系、皮质——脑桥——小脑系的概况。

第二十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

第一节脑和脊髓的被膜。

1.掌握硬脊膜的形态特征,硬脊膜外腔的位置与内容。

2.掌握硬脑膜的结构特点,大脑镰、小脑幕的位置,硬脑膜静脉窦的名称、位置及血液流向。

3.掌握脑和脊髓蛛网膜的形态特征。蛛网膜下腔的位置及内容。了解蛛网膜下池、蛛网膜粒的位置。

4.了解软脊膜和软脑膜的结构特点,齿状韧带的位置。脉络组织的构成。

5.掌握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二、脑和脊髓的血管。

1.掌握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径,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发起和分布。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和位置。

2.了解脑浅、深静脉的回流状况。3.了解脊髓动脉的来源及分布特点。4.了解脊髓静脉的回流概况。

第二十章。

内分泌系统。

1.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

2.了解内分泌腺功能。

体育教师熟练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的重要性探析论文

人体解剖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基础。目前,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课时少,学生人数多,教师工作量大,解剖标本和模型等教具损耗严重。因此,仅凭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网络课程具有信息内容丰富,直观形象,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1]。近年来,我们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尝试网络课程的构建与应用,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延伸与拓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修订课程标准,指导网络课程建设。

高职护理教育是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高级护理学专业人才为目标。既往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基本套用临床医学专业的相关课程标准,没有体现高职护理专业特色,不太符合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的课程标准亟需作出修订,以便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的开展和网络课程的建设。在修订课程标准之前,我们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通过文献调研、行业调研、学校调研等多方面的调研,充分了解护理行业现状、护理人才需求情况及护理职业岗位情况等。在此基础上,我们修订了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而且针对有部分高职护理学生有继续本科深造的期望,我们还适当提高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修订的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中,我们在课程设计方面,结合人体器官系统与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任务,构建本课程的学习情境,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情境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辅助教学的优势,在课前将准备好的临床护理案例和提前制作的相关视频添加到网络课程中,让学生提前浏览网络课程,起到导课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课后,应用网络课程,设计相关案例讨论,可以促进学生复习和教学互动。

2网络课程的构建与应用。

2.1依托校内网络教学中心,构建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网络课程。

为促进教学改革,推动网络课程建设,我们学校专门成立了网络教学中心,并建成一间录课专用课室,课室内配有先进的电脑、网络、灯光、音响、摄像头等设备,在隔音效果方面也进行了专门胡设计。依托网络教学中心,我们构建了一整套网络课程系统,随机选择一个高职护理班,在录课课室内全程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实验课教学,我们也将教师的示教过程也全程拍摄,录制成教学视频。课程结束后,我们请网络教学中心的专业人员对视频进行适当的剪辑整理。我们蒋制作完善的教学视频添加到学校网络中心,并将教师的多媒体电子教案同步添加到网络课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学号进行注册登录网络课程,随时浏览教师的教学视频,有如身临其境,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后复习。在网络课程中,还可以添加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库:包括解剖学图谱、影像、动画视频、临床护理案例资料等一系列相关资料,方便学生拓宽知识面。

2.2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制作微课视屏。

微课英文又称为“microcours”,是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录制成微视频,时间一般控制在8~10分钟。微课具有形式多样、简便易制、针对性强等特点,完美展现了网络教学、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和特点[2]。我们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探讨微课制作内容和方式,结合平时的教学体会,选择课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疑点,针对这些知识点,录制微视频,添加到网络课程中。学生可以登录网络课程,重复浏览微课视频,从而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时间短,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内容更加精练,学生不易疲劳,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3开发网络随身课堂,完善对学生的形成性考核。

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wifi的普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登录网络。有些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对课程学习带来不良影响。但是,如果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和无线wifi网络,开发网络随身课堂,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登录随身课堂,非常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安排复习。我们还在随身课堂中设置了师生教学互动平台及学生学习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留言提问或视频对话等形式与任课老师或同学探讨学习问题,交流学习心得[3]。针对高职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我们也进行了改革,利用随身课堂,建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将一些复习题添加到随身课堂,学生在完成随身课堂每一段课程学习后,可以用这些题目进行自我检测,提交答案后,系统自动阅卷评分。学生可重复测试,系统记录其最高得分,作为本阶段考核成绩。课程结束后,全部阶段考核的平均分作为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最后,综合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就得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成绩。通过引入“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摒弃了应试教育“一锤定音”的弊端,实现对学生较为全面的课程考核评价。

3网络课程构建与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的构建与应用,开放了教学环境,扩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非常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我们收集到一些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提示我们今后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3.1网络课程建设务必强调科学严谨的态度。

网络课程是一种在网上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如果课程中出现很细微的偏差,经过网络传播,很可能会被无限放大,造成很坏的影响。因此,网络课程建设自始至终都要非常强调科学严谨的态度。我们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建设中,针对每个拟添加到网络课程中的信息资源,都要经过反复斟酌复核,确保准确无误,才添加到网络课程中去。

3.2网络课程的界面直观、友好,操作要简单。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其中有很多人体形态结构的图片,微视频。因此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的界面要求直观、友好,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网络课程的设计以严谨朴素为原则,操作要简单方便。当然,人体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艺术审美价值,在讲授人体形态结构时,适当的运用艺术性,可以活跃气氛,而且对学生也进行了审美教育。

3.3丰富学习资源,增加网络课程的趣味性。

网络课程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极大的丰富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方式,但是缺乏趣味性,学生感觉枯燥,也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网络课程建设还要注意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随身课堂,设计学生自我测验时,可适当引入网络游戏模式,学生答对题目,给予虚拟奖励,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也就乐此不疲了。

4结语。

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应用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了远程教学和信息共享,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网络课程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整合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把握科技发展态势,及时更新课程信息资源,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2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4(2):5-13.

体育教师熟练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的重要性探析论文

高校体育教师由于长年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劳动强度较普通教师大,且工作环境相对固定,往往属于高校教育范围的边缘群体,个人知识管理和创新观念淡薄,造成教学信息、知识的共享和更新受阻,不利于整个教师队伍教学素质的提高。

2.1个人知识管理的意识不强高校体育教师缺乏个人知识管理的意识,对自己已经获得的专业知识或其他隐性知识等缺乏管理,由于体育科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很少有体育教师在课后进行记录或者总结,还有的教师不善于从自己的专业知识方面进行积累或者创新,导致教学成果很难出新。

2.2对信息的敏感度不高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对跟自己所从事的教学专业的相关信息敏感度不高,对搜索的概念及布尔逻辑等模糊不清,不能充分掌握搜索的技巧;或者对于已经获得的信息不能全面正确地评价其价值,出现放过有用信息或者存储垃圾信息等情况。

2.3知识的共享程度低一方面,有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共享意识差,因为专业性质不同,很多体育教师认为隔行如隔山,不同专业的教师很少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探讨,因此一些共性的教学信息也难以在教师之间共享,没有发挥相关资源的最大效用;另一方面,有的体育教师存在知识个人主义的倾向,不愿共享其知识,认为个人知识往往与职称、资历或者工资等方面挂钩,如果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共享,那么会失去自己在这些领域的优势,因此主观上不愿意分享自己的个人知识。

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正常人体解剖学

要点:

解剖学姿势、方位和切面术语。

第二单元运动系统。

细目一:骨学。

要点:

1.骨的形态和构造,骨的理化特性。

2.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椎体、椎弓、椎孔、椎。

管、椎间孔、棘突、横突、横突孔、关节突、肋凹、肋沟、骶管、骶管裂孔、骶角、骶前孔、骶后孔、骶骨岬、胸骨角、颈静脉切迹、剑突和肋骨小头。

3.上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肩胛骨的肩胛冈、肩峰、关节盂、下角和喙突;肱骨的肱骨头、肱骨大小结节、结节间沟、外科颈、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滑车、肱骨小头、内上髁、外-上髁、尺神经沟和鹰嘴窝;桡骨的桡骨头、桡骨粗隆、桡骨茎突;尺骨的鹰嘴、滑车切迹、尺骨头和尺骨茎突。

4.下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髋骨的髂骨、耻骨和坐骨、髋臼、闭孔、髂嵴、髂前及髂后上棘、坐骨结节、坐骨棘和耻骨结节;股骨的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臀肌粗隆和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胫骨前嵴和内踝;腓骨头和外踝;跟结节。

5.颅骨的名称、数目及以下主要的孔道和结构:眶上孔(或切迹)、眶下孔、枕骨大孔、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翼点、眉弓、枕外隆凸、枕骨踝、乳突、茎乳孔、颧弓、下颌窝、下颌头、下颌角、鼻中隔、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外耳门和垂体窝。

6.全身各部重要的骨性标志:下颌头、下颌角、乳突、枕外隆凸、眉弓、第七颈椎棘突、腰椎棘突、肩胛冈、肩峰、肩胛骨下角、颈静脉切迹、胸骨角、剑突、肋骨、锁骨、肱骨内外上髁、鹰嘴、尺骨头、尺骨茎突、桡骨头、桡骨茎突、掌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骶角、坐骨结节、耻骨结节、大转子、髌骨、胫骨粗隆、胫骨前嵴、内踝、腓骨头、外踝、跟骨、足舟骨和跖骨。

细目二:骨连结。

要点:

1.关节的主要结构、关节的辅助结构以及关节的轴和运动。

2.脊柱的组成(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的位置和椎间关节);脊柱的生理弯曲和胸廓的组成;脊柱和胸廓的运动。

3.肩、肘、腕关节(桡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桡尺骨间关节和手关节的名称和组成。

4.髋、膝和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骨盆的组成和性差,足弓的概念。

5.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细目三:肌学。

要点:

1.肌的起止、作用及肌的辅助装置。

2.躯干肌中的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膈的孔裂和作用;腹肌的层次、名称;骶棘肌(竖脊肌)的位置和作用;肋间肌的位置和作用;腹直肌鞘的位置及组成;腹股沟管的位置、组成及通过的内容。

3.头颈肌中的咬肌、颞肌、额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的位置和作用;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4.上肢肌中的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指伸肌腱的名称和位置;手肌的分群。

5.下肢肌中的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坶长伸肌、趾长伸肌、腓骨长短肌、胫骨后肌、坶长屈肌和趾长屈肌的位置和作用。

6.重要的肌性标志:颞肌、咬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腹直肌、三角肌、肱二头肌及腱、肱三头肌及腱、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指伸肌腱、臀大肌、股四头肌及腱、半腱肌腱、半膜肌腱、股二头肌腱、腓肠肌、跟腱、胫骨前肌及腱、蹲长伸肌腱。

读人体解剖学的心得体会

段落一:引言(200字)。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人体的构造和组织,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疾病。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解剖尸体,我对人体的结构更加理解,并加深了对医学的热爱。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心得体会。

段落二:认识人体结构(200字)。

在学习人体解剖学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人体结构的复杂性和精巧性。通过观察和研究尸体的组织和器官,我能够深入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例如,心脏是一个如此小巧的器官,却承担着整个循环系统的重要任务。通过观察和摸索,我学会了如何正确识别和区分各个部位和组织。这种对人体结构的深入认识,为我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段落三:体验尸体解剖实验(300字)。

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亲身参与到尸体解剖的实验中。这是一个极其独特和珍贵的体验,能够让我更加真实地接触和了解人体。当我第一次站在解剖室时,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激动。通过触摸尸体,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器官的质地和形状,更加清晰地理解它们在人体内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同时,尸体解剖实验也让我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和脆弱。每个尸体都曾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而现在,它们成为了医学学习的工具,为我们探索人体奥秘提供了帮助。

段落四:增强临床能力(300字)。

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我的临床能力。通过解剖尸体,我学会了如何正确找到和触摸各个部位,为日后的临床操作打下了基础。同时,深刻理解人体的构造和组织,也有助于我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例如,通过对心脏的解剖学学习,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心脏病的发生机制,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人体解剖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培养我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关键。

段落五:人体奥秘与人文关怀(200字)。

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体的奥秘和伟大之处。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巧的机器,每个部位和器官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和重要性。同时,我也体会到了人文关怀在医学中的重要性。每个尸体背后都有一个属于他们的故事,通过与尸体的接触,我学会了更加尊重和关怀每个病人的生命。人体解剖学通过让我接触和了解尸体,激发了我对医学人文关怀的思考和重视。

结尾(100字)。

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我不仅仅学会了人体结构和功能,更加深了对医学的理解和热爱。通过亲身参与尸体解剖实验,我不仅仅提升了临床技能,还增强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学习的重要基石,它为我们深入了解人体提供了独特的途径。我相信,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经历将成为我宝贵的财富。

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正常人体解剖学

1.借助软骨直接附于胸骨上的肋骨共。

a5对。

b6对。

c7对。

d8对。

e9对。

考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核胸廓的组成。12对肋的前端均为肋软骨,第1对肋软骨与胸骨柄直接连结,第2~7肋软骨与胸骨侧缘的切迹形成胸肋关节。而8~10对肋软骨不直接连结胸骨,11、12对肋为浮肋。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是7对,选c.

2.下列关于胸膜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腔内呈负压。

b左、右胸膜腔经肺根相通。

c胸膜腔内有肺。

d与细支气管相通。

e以上均非。

考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核胸膜腔与胸腔的概念。胸膜腔是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而成的密闭腔隙,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呈负压,故标准答案为a;而胸腔是指胸廓和膈围成的总腔,胸腔内容纳的脏器包括肺在内,皆位于胸膜腔之外,而非胸膜腔内。

3.下列关于输尿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肾大盏汇合而成。

b为1对细长的实质性器官。

c在小肠系膜的二层腹膜内下行。

d斜穿膀胱壁开口于膀胱。

e右侧跨过髂外动脉后方。

考题解析:本考题主要考核输尿管的形态和位置。输尿管起于肾盂,是细长的肌性管道,在腹膜外下行,右侧越过髂外动脉起始部前方,入盆腔后斜穿膀胱壁,开口于膀胱。故标准答案为d.

4.不经过肝门的结构是。

a肝固有动脉。

b肝静脉。

c淋巴管。

d神经。

e门静脉。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肝门的结构和肝静脉。肝门有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左右管以及神经淋巴管,而肝静脉2~3条由肝的后缘注入下腔静脉,故b为正确选项。来自腹腔不成对脏器的静脉,不直接注入下腔静脉,它们先合成肝门静脉,经肝门入肝,在肝内与肝动脉血混合,再汇合成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肝总动脉分支不供应脾。

b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不供应胰。

c肠系膜下动脉分支不供应直肠下段。

d脾动脉分支供应脾、胃、大网膜。

e卵巢动脉分支供应输卵管。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腹主动脉脏支的供应。肝总动脉主要供应肝、胆囊、十二指肠及胰,肠系膜下动脉主要供应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中部,而直肠下部则为髂内动脉分支供应,脾动脉主要供应脾、胃、大网膜等处,卵巢动脉除支配卵巢外也供应输卵管,而肠系膜上动脉供应结肠左曲以上的肠管,也分布于胰。所以本题正确的答案应是b。

6.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自。

a脊髓侧角细胞。

b迷走神经背核。

c椎旁神经节。

d椎前神经节。

e器官旁神经节。

考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核自主神经的支配。心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自迷走神经背核,而侧角细胞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椎旁神经节与椎前神经节为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所在,器官旁节为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所在处。

[a2型题]。

7.患者外伤后足呈内翻状,其损伤的`肌肉是。

a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b腓骨长肌和胫骨后肌。

c胫骨前肌和腓肠肌。

d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

e以上均非。

考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核小腿肌的作用及神经支配。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的作用是使足外翻,当此二肌有病变时由于拮抗肌(足内翻肌――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的牵拉,则呈足内翻畸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a薄束。

b楔束。

c脊髓丘脑束。

d皮质脊髓侧束。

e皮质脊髓前束。

考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核意识性本体觉传导路。传导本体觉及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其中枢突经后根入脊髓同侧后索上行形成薄束和楔束,其中薄束是来自第4胸节以下的纤维,传导下肢的本体觉及精细触觉;而楔束是来自第4胸节以上的纤维,传导上肢的本体觉及精细触觉。本病例只发生于下肢而上肢正常,故其病变应在脊髓后索的薄束,正确答案为a.

9.患者,男,62岁。因左侧腮腺肿瘤损伤了面神经。其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额纹全部消失。

b双眼不能闭合。

c左侧张口困难。

d笑时口角歪向右侧。

e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

考题解析:本考题考核面神经的支配。面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面肌(表情肌),当左侧面神经损伤时,由于额肌瘫痪,左侧额纹消失,眼轮匝肌瘫痪,左眼不能闭合,口周围肌瘫痪,口角向健侧(右侧)歪,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因为没有涉及三叉神经和舌下神经不会出现其他病征。

10.一患者因垂体肿瘤压迫视交叉中间部而出现视觉障碍。其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双眼全盲。

b右眼全盲。

c左眼全盲。

d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e双眼鼻侧视野偏盲。

考题解析:本考题考核视觉传导路。因为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而来自颞侧半纤维不交叉,当垂体瘤压迫视交叉中间部的交叉纤维时,则引起双眼视野颞侧偏盲。

[b1型题]。

a胫神经。

b股神经。

c腓浅神经。

d腓深神经。

e隐神经。

11.损伤后不能伸膝的神经是。

12.损伤后足不能背屈的神经是。

考题解析:11题:b,股四头肌伸膝关节,由股神经支配,损伤后不能伸小腿。12题:d,小腿前群肌(胫骨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可伸踝关节。使足背屈,由腓深神经支配,后者损伤后足不能背屈。

体育教师熟练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的重要性探析论文

摘要:人体解剖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移动学习是依托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在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环节中的实践,对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高职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意义进行分析,以期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能手机;移动学习;人体解剖学;研究。

人体解剖学是高职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复杂,概念繁多,难于掌握。而高职教育由于生源质量的问题,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学习困难,理解与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学时安排又较少,如何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效率是高职基础医学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的方式[1]。应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学习也已成为可能。我们试图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引入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对在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相关定义。

(一)移动学习。

目前对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不同学者从不同的出发点给出不同的定义。较权威的是alexanderdye等人提出的:“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的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2]。”可见移动学习是随着互联技术的发展,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上的学习模式。

(二)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由用户随意安装和卸载应用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来对其扩充手机本身的功能,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3]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作为一种移动学习终端,具有便于携带、个性化学习及交互丰富的特点[4],极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

二、移动学习在高职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实践。

(一)教师分解单元目标,制作移动学习材料。

教师根据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科教学目标,结合各系统的授课学时,把人体解剖学各系统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制作单元。如运动系统分为骨、关节、肌三节内容,相应地也分为三个制作单元,其中骨的教学内容又分为躯干骨、颅骨和四肢骨三个二级单元。针对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移动学习任务分析,明确移动学习单元的知识点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结合临床实际,搜集整理教学素材,进行移动学习材料设计,如躯干骨单元中椎骨的外形较小且不规则,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发现通过图片介绍这个不规则骨的形态,一些结构不能展现,学生看不仔细,教学效果不好,在躯干骨单元设计中抓住立体展示这个关键,制作椎骨外形结构近景展示的视频,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移动学习资料制作要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制作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将教学内容与临床生动的案例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以老年人多发的股骨颈骨折案例引入髋关节的结构。同时可以通过设置具有一定难度问题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高职学生对于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兴趣。

(二)移动学习在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移动学习在教学中的实施环节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两的方面。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初步掌握知识的脉络,分清难易。课上有针对性地去听课,有效地提高听课效果。因此,做好课前预习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较低,通过调查了解到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材进行课前预习的学生数量较少。因此,在要求高职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进行预习时,提高课前预习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课前预习,移动学习材料的设计就必须做到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心理。内容的趣味性和制造悬念与设问就成为设计内容的首选。如人体的轴教学内容,通过人体的三条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具有立体空间感,学生往往不易掌握。在设计课程时采用古代战场用箭射杀兵士的趣味动画演示矢状轴、冠状轴贯穿人体的方向;脉管系统设计病人输液的情景,设问输入的药物在血管中经过何途径到达所治疗的器官。引导学生去思考,带着问题引入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既让学生积极动脑在学习过程中寻找答案,又让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的目的。又如,为什么慢性鼻窦炎多发在上颌窦的设问引入鼻旁窦教学内容等视频的运用,课前预习效果明显增强。同时,实验课前通过手机观察人体器官标本,可以避免标本防腐剂甲醛的刺激性气味,同时这种使学生事先接触的方式避免了学生在实验课上对尸体、标本的不适。通过移动学习的方式在实验课前把实验课上展示的标本的结构提前学习一遍,在一定程度上把课堂理论与实验室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人体器官结构的掌握。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课后复习能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和按需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5]。通过智能手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反复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巩固由于课堂上没有听明白的问题,没有掌握扎实的知识及时得到复习。同时还适合分层次教学,教师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的层次不同把学生进行分组辅导,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释疑难,整理问题和总结反思,使学生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此外,还可通过智能手机平台及时进行教学的评价和反馈,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以便于及时做出调整。

三、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高职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意义。

(一)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

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庞杂、名称描述较多,难以记忆,是高职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一门课程。人体解剖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努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解剖学的热情,使学生最有效地理解、掌握知识点。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利用随身携带智能手机,自由地在任何时间、地方与同学、教师交流,这种新的自主学习形式使得学习更方便。移动学习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6]。学生通过手机进行课前自我传授知识,通过主动学习从而产生疑问,课上有针对性地去听课,有效地提高听课效果。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实际上成为了辅导答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近年来职业院校的招生形势的变化,生源质量有所下降,部分高职学生基础教育功底较薄弱,缺乏良好的自学能力[7],对人体解剖学等专业学科的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随着互联网、智能终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深刻影响着高职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教师应充分认识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这些新兴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8]。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符合了学生在互联时代心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移动学习便于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能随时随地地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课堂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也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辅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设计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过程。移动学习模式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现代教育观念和新兴的教学手段促使教师不断的更新观念与学习进取,从而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同时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的寻找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总之,在人体解剖学科教学中运用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断适应科技的发展改进教学方式,是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刘军徐泊文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3]张明.基于arm9和gprs的智能手机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

[5]温川雪,周洪建.面向智能手机与web平台的微课移动教学系统的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12):60-66.

[7]徐国琴,章福彬.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5):43.

康复人体解剖学的心得体会

康复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和组织关系的学科,它为康复医学提供了基础知识和理论支持。在学习康复人体解剖学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它对我的康复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深入了解和探索人体解剖学,我对人体结构的复杂性和神奇之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在实践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康复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段:知识的获取。

在康复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人体的基本构造,还深入研究了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例如,我们学习了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等的解剖学知识,明白了骨骼的支撑作用、肌肉的收缩原理和神经传递的工作机制。我个人认为,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康复专业人员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和制定康复计划。

第三段:应用的实践。

在课堂学习之外,实践是掌握康复人体解剖学的关键,而临床实习则是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途径。我曾有幸参与了一家康复医院的实习,通过观察和参与患者的康复训练,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在康复过程中,我意识到肌肉的强度和灵活性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锻炼,患者可以有效地提高肌肉的力量和伸展度,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第四段:对问题的解答。

康复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对于分析和解决患者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我学会了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和动作,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病因分析。例如,当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出现踝关节疼痛时,我可以通过了解该关节的结构以及周围肌肉的工作方式,判断是肌肉过度紧张还是关节骨折导致的问题,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掌握康复人体解剖学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判断力,并在康复中更加精准地解决患者的问题。

第五段:价值的体现。

康复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不仅提高了我们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对患者的关爱和责任心。我们不仅是医生,更是患者复健道路上的伴侣和引领者。通过了解人体解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康复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让我懂得了康复医学的实践意义,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作为康复专业人员的担当和使命。

总结:

通过学习康复人体解剖学,我深刻认识到了人体结构的复杂性和康复的重要性。这门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支持,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康复实践。通过实践和思考,我深入体会到康复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对于我们作为康复专业人员的意义和价值。我相信,在今后的康复实践中,这门学科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

第三,在上实验课要。

学会通过实物解剖认出每个解剖方位来。

第四,在平常还可以上百度找度娘搜练习题搜有关解剖学的图片进行学习研究。

最重要的一点,还要多学会总结,每天在脑海里形成人体解剖的整体形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习。

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正常人体解剖学

要点:

1.感冒的概念。

2.感冒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感冒的常见病因。

2.感冒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感冒的诊断要点。

2.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

3.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感冒的辨证要点。

2.感冒的治疗原则。

3.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气虚感冒和阴虚感冒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5.风寒感冒治疗加减变化。

6.寒包火感冒治疗要点。

细目五:预防。

要点:

感冒的预防。

第二单元咳嗽。

要点:

1.咳嗽的概念。

2.咳嗽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因。

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辨证论治。

要点:

1.咳嗽的辨证要点。

2.咳嗽的治疗原则。

3.风寒、风热、风燥咳嗽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痰湿、痰热、肝火犯肺、肺阴虚证咳嗽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细目四:预防和转归。

要点:

1.咳嗽的预防。

2.咳嗽的转归。

第三单元肺痈。

要点:

1.肺痈的概念。

2.肺痈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肺痈的常见病因。

2.肺痈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肺痈的诊断要点。

2.肺痈与风温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肺痈的辨证要点。

2.肺痈的治疗原则。

3.肺痈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四单元哮证。

要点:

1.哮证的概念。

2.哮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哮证的常见病因。

2.哮证的主要病机、“夙根”与诱因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哮证的诊断要点。

2.哮证与喘证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哮证的辨证要点。

2.哮证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原则。

3.冷哮、热哮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哮证缓解期肺虚证、脾虚证、肾虚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五单元喘证。

要点:

1.喘证的概念。

2.喘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喘证的常见病因。

2.喘证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喘证的诊断要点。

2.喘证与气短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喘证的辨证要点。

2.喘证的治疗原则。

3.风寒袭肺、表寒里热、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肺气郁痹之喘证的主症、治。

法和方药。

4.肺虚、肾虚、“上实下虚”之喘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六单元肺胀。

要点:

1.肺胀的概念。

2.肺胀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肺胀的常见病因。

2.肺胀的主要病机特点、本虚与标实的内涵及转化。

3.肺胀的发生与咳嗽、喘证的关系。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肺胀的诊断要点。

2.肺胀与喘证、哮证的相互关系及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肺胀的辨证要点。

2.肺胀的治疗原则。

3.肺肾气虚、阳虚水泛、痰浊壅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证的主症、治法和。

方药。

第七单元肺痨。

要点:

1.肺痨的概念。

2.肺痨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肺痨的常见病因。

2.肺痨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肺痨的诊断要点。

2.肺痨与虚劳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肺痨的辨证要点。

2.肺痨的治疗原则。

3.肺阴亏损、阴虚火旺、气阴耗伤、阴阳两虚证肺痨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八单元痰饮。

要点:

1.痰饮的概念。

2.痰饮的分类及原则。

3.痰饮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各类痰饮的常见病因。

2.痰饮的基本病机及病机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各类痰饮的诊断要点。

2.痰、饮、水、湿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痰饮的辨证要点:即痰饮、悬饮、支饮和溢饮的辨证要点。

2.本病总的治疗原则。

3.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和饮退正虚的主症、治法和常用方药。

4.悬饮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第九单元自汗、盗汗。

要点:

1.自汗、盗汗的概念。

2.自汗、盗汗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自汗、盗汗的常见病因。

2.自汗、盗汗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自汗、盗汗的诊断要点。

2.自汗与脱汗的鉴别。

3.自汗与战汗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自汗、盗汗的辨证要点。

2.自汗、盗汗的治疗原则。

3.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证自汗、盗汗的主症、治法和。

方药。

第十单元血证。

要点:

1.血证的概念。

2.血证常见病证: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的概念。

3.《血证论》、《景岳全书》关于血证病机、治则的论述。

4.血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血证的常见病因。

2.血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各类血证的诊断要点。

2.尿血与血淋的鉴别。

3.咳血与吐血的鉴别。

4.便血之远血与近血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血证的治疗原则,即治气、治火和治血。

2.鼻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的常见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3.出血、瘀血、血虚的关系。

4.吐血、便血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细目五:预后。

要点:

1.影响血证预后的三个因素。

2.吐血的严重预后。

第十一单元心悸。

要点:

1.心悸的概念。

2.心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心悸的主要病机是心神不宁,其虚与实的不同特点。

2.虚、痰、瘀与心悸的关系。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心悸的诊断要点。

2.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心悸的治疗原则。

2.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不振、水饮凌心、阴虚火旺、心血瘀阻之心悸。

的主症特点、治法和方药。

3.阴虚火旺之心悸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细目五:预防预后。

要点:

1.心悸的预防。

2.重症心悸(心律失常)的预后。

读人体解剖学的心得体会

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必修课程之一,是对人体结构及其功能的系统研究。在此过程中,我汲取了丰富的知识,最为重要的是对身体机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在学习人体解剖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人体解剖学教给我尊重和敬畏身体的态度。在上解剖课时,我第一次亲手接触并观察到真实的人体器官,那一刻我被其复杂和精妙所折服。每一个器官都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正在默默地为我们的生命提供保障。无论器官大小,它们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缺失其中之一,整个身体机能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这种敬畏的态度让我更加意识到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珍惜并爱护自己的身体。

其次,人体解剖学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的身体构造都有着独特之处。在几节解剖课之后,我才开始明白,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并不完全相同。虽然整体构造是相似的,但在细节上却有许多差异。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是独特的。正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构造差异,医学上会有“个体差异”的概念。这一点让我更加理解了为什么在医学中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技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其特殊之处。

此外,人体解剖学也教会了我珍视生命。人体的结构和器官之间紧密相连,是一个千变万化的系统。每个器官都在默默地工作,用来维持我们的生命。例如,心脏是我们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每天不分昼夜地不停地跳动,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器官。它的功能如此重要,让我明白到当我们年轻时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保持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健康。

最后,人体解剖学还教会了我团队合作与尊重他人的意义。在解剖课上,我们通常是以团队形式进行学习和研究。我们需要相互合作,进行器官的探索和研究。这一过程需要彼此的尊重和协作,而不是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和尊重,共同进步。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意识到在学习和工作中,团队合作和互相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最重要的是,我益于对身体的敬畏,认识到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其独特之处,珍视生命的宝贵,以及团队合作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这些体会将继续指引着我,在医学领域中坚持追求进展,并以对人体和生命的尊重来服务他人。

《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

近代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说明帝制虽被推翻,但传统的伦理道德仍在左右着国人的头脑。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同时,也把西方文明带到中国,人体解剖学即是其中之一。由于违背传统伦理道德,所以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里,一个活生生的人,根本没有独立人格,连身体也不是自己所有,“身者非其私有也,严亲之遗躬也”,即父母的恩赐。既然“行父母之遗体”,敢不爱惜乎?由此构成孝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爱惜自己的身体。曾子曰:“父母全之,子弗敢阙。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用《孝经》的一句话来概括,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如果平时不慎损伤了身体,也羞愧难当,“子春下堂而伤足,廖而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人问之曰:“夫子下堂而伤足,廖而数月不出,犹有其故?”乐正子春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君子无行咫步而忘之,余忘孝道,是以忧’”。这个故事,今天读来非常可笑,如果与封建礼教联系起来,又不足为怪,它十分生动地反映出这种观念对人们影响之深。爱惜身体,不但包括活着时的躯体,也包括死后的尸体,所以中国一向主张保全尸首。儒家以仁为本,再加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的影响,三者结合起来,构成近代人体解剖实施不力的伦理障碍。

为了加强以上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封建法典列专门条款严惩残害尸首的行为。《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法律著作,集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封建法律之大成,成为宋、元、明、清历代制定和解释法典的蓝本,笔者以此为依据,剖析有关条款。《唐律疏议》卷17有“残害死尸”一栏。如果杀死人,再支解,或焚烧尸体,不但处死刑最高刑-斩刑,妻子还要流二千里。如果不杀人仅残害死尸(焚烧或支解),或弃尸于水中,处“减斗杀罪一等”。如果割去尸体的头发,或不同程度地损伤尸首,要处“减斗杀罪二等。”在路上碰见死尸,不掩埋,或在墓地薰狐狸而烧着棺椁者,各徒二年;把尸体烧了,徒三年。这些保护尸首的条款,周密详尽,甚至不厌其烦,在全书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它更直接、更积极地促进了大众对尸首的爱护,巩固了视毁坏尸体为不仁、不法的思想。

两个尸体解剖规则中规定所有尸体解剖都必须经过地方行政长官同意,方能解剖。这样尸体解剖能否顺利实行,在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地方行政长官的意志。他们尽管做的是民国的官,可思想上仍被封建伦理道德束缚着,也并不比民众更多受过西方科学文明的沐浴,他们不理解尸体解剖,把它等同于出于仇恨等动机的支解尸体。因此,当时“行政官署,往往惑于因果,辄作中梗”成为尸体解剖实施不力的行政干涉障碍。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