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倒数的认识说课稿(优质18篇)

时间:2023-12-01 23:34:13 作者:琴心月

教案模板可以作为教学研究和经验总结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是一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案模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倒数的认识》评课稿

本课的教学内容相同,《倒数的认识》是对前面所学的.《分数乘法》的回顾,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中,两位老师都从分数乘法切入,引导出倒数的意义,再根据分数的意义引导出求倒数的方法和相应的一些练习,从本质上来讲,都体现了《倒数的认识》一课的学习目标,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的。

异构是“同课异构”活动的关键所在。本课中,两位老师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处理上略有不同。

张炜芳老师从谈话“互为朋友”出发,解释了“互为”这一关键词的意思,再从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的练习出发,相引得出倒数的意义,然后深入理解定义中的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定义,接着根据“倒”字,让学生观察组成倒数的两个数的形式上的关系,引导出求倒数的方法,最后根据倒数的意义作一些巩固练习,并拓展到分数除法,为接下来学习分数除法作铺垫。上课环节环环相扣,新知的形成顺理成章,没有人为雕饰的感觉。

张天一老师从儿歌《找朋友》出发,解释“互为”的意思,并从汉字游戏中让学生观察出“倒”的现象,并把它延伸到数学中,引出今天研究的话题,接着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注意到乘积是“1”的两个数,然后揭示课题,根据在比赛中看出的计算简单的原因,得出求分数的倒数的方法,最后在倒数的认识的基础上,作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新知。从整个流程来看,比张炜芳老师跨的步子要大一些,更放得开一些。最后马小虎的日记改错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两堂课,两位老师给出了不同的教学过程,在组织形式上,也略有不同。这里指出一些我认为值得商榷的地方,请各位同仁指正。

2、比赛的形式是否合适?我认为,比赛一般都是比速度,体现算法的简便用。本课中只需要体现乘积是“1”就行,比赛形式起不了作用,当然这只是个人意见。

3、最后拓展到分数除法是否需要?如果需要,达到什么度合适?

六年级《倒数认识》说课稿

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倒数的认识”,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算式,引出倒数的意义;根据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应该用1除以这个数,但学生尚未学习分数除法,因此,教材接着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基于以上的认识,遵循“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实现为前提”的重要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求倒数的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4、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本课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只是通过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究新知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成功,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互动和活动过程中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器官。

“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倒数”的认识,有时还受同学启发,在互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在课前准备阶段,我抓住“互为”二字作文章,先安排这样一个课前活动。

1、联系语文中的反义词的知识,举倒如:“黑”的反义词是什么?(白)“正”的反义词是什么?(反、倒)。

2、用“互为”造句。举倒如:“黑和白互为反义词”,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表达?(黑是白的反义词或白是黑的反义词)。

3、思考:能否说“黑是反义词,白是反义词”?为什么?

通过以上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从而为建构新知扫清语言理解障碍。并在课中多次强调表达的准确性,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运用数学语言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讨论与质疑。

(一)激趣引入,导入新课。

先说出结果是1的算式,再通过观察、分类与思考来接题: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倒数(出示课题)。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举例辨析,理解意义。

分三步进行:

一是微机出示:(1)什么是倒数?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你能找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吗?请举例。

结合例子说明:3/8和8/3互为倒数,也就是说3/8的倒数是8/3,8/3的倒数是3/8。

二是同桌互说,举例说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并说理由,充分感知。

三是让学生回答,进行交流:怎样理解“互为”的含义?能说某数是倒数吗?(举例如:“小明和小华是好朋友”,能说成“小明是好朋友”或“小华是好朋友吗”?)。

此处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例说明倒数,积累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乘积是1”而不是“和(差、商)是1”,理解“互为”是指两数的依存关系。

(三)观察比较,归纳方法。

该环节让学生寻找求倒数的方法,注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具体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创设问题情境:“找朋友—好朋友,手拉手”,请把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微机显示:

7/9、11/6、6、2/3、9/7、6/11、1/6练习后,质疑“为什么2/3孤零零地站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再激趣:“大家有勇气探索求倒数的方法吗?

第二层次——我来试试看:我能行。

写出11/6、1/5、9和15/8的倒数(微机显示)。

提示:如有困难,可先自学课本,或请教你的好朋友,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第三层次——回顾、交流。

2、全班交流,突出重点:(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何特点?(2)强调:到数可用“—”表示,不能用=表示。(3)重点讨论“9”和“15/8”的倒数求法过程,动态演示成:(见演示稿)。

此环节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数据特征的基础上,细心体会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关系,尝试发现求倒数的方法。设计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四)辨析比较,弄清特例。

微机显示:你最喜欢下面哪个数的倒数?为会么?(见演示稿)。

设计这样一个针对性练习,既突出本课的重点,又有利于突破难点;既有对刚刚学过的倒数求法的运用,又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1的倒数为什么是它本身?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0没有倒数?这样学生在宽松的氛围里,勇于发言、敢于辩论。

(五)回顾、质疑,自我评价。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先闭着眼睛想一想,再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该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自主探究”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是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等合作交流引路搭桥。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究学习中发展。

倒数的认识说课稿

西岗区石道街小学刘晓玲“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理解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前提。学生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题。

听了穆晓慧老师执教的“倒数的认识”一课,我收获很多。总的认为这一课设计巧妙、思路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具体评议如下:

1、直奔主题。通过几道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乘积为一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也是课本的例题)。

2、认真分析概念,抓住关键词“两个数”“乘积是1”来分析,为后面的练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下面“0没有倒数”设下埋伏。

3、老师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并且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例题设计成了新课前的准备题。

4、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流畅,环节设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教学设计严谨,语言简练。对教材理解全面、深刻。如设计的练习面面具到。如练习中设计到求真分数的倒数、假分数的倒数、带分数的倒数、整数的倒数、小数的倒数。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空间。

知识的单一,延伸的所学的内容。在最后,面对特殊的0和1这两个数时,学生们出现了小小的“争执”。有人认为:“0和1有倒数。”有人认为:“0和1没有倒数。”对于学生的“争执”老师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引导他们互相说说自己的理由,在他们的交流中,学生们达成了一致的认识:0没有倒数,1的倒数时它本身。并且在说明理由时,学生还认为“0不能做分母,所以0没有倒数”这个理由,拓展了我所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内容。

6、大量的课堂练习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以前的课堂老师总是只能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中的一、两道题,今天的课堂穆老师可以说完成了全部教学任务。分析原因,就是一开课,没有兜圈子而是直接进入学习,节省了时间。因此,才能完成这么多的练习。

当然也有一点小小的不足:求倒数的书写格式应教给学生。以放防有的学生把一个数和它的倒数划等号。另外倒数的意义、倒数的求法和倒数的规律学后马上跟进练习,这样会帮助学生强化新知。

倒数的认识说课稿

“倒数的认识”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主要为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的。它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关键知识,能否正确理解掌握倒数,决定着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水平,因此学习好本节课,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拟订如下知识目标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建立倒数、互为倒数的概念,使学生知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掌握求一个数,尤其是一个分数或整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求倒数的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4、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本课的重难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求倒数的方法。

本课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中采取精讲精练、讲练有机结合的模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地让学生自学。我在教学中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究新知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成功,让学生在互动和活动过程中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器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讨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合作中进行恰当的学习活动,有时也能产生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升华……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

我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渗透互为。

在课的一开始,我抓住“互为”二字作文章,在谈话中让学生理解“互相”应该是双方面的,这样学生对马上接触到的“互为倒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接下来问同学人与人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那么在我们数学中数与数之间是否也有着相互关系,通过回忆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比较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渗透“互为”这个倒数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从而为建构新知扫清语言理解障碍,并为学习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接下来,我直接出示“倒数”一词,先让学生从字面猜测它的意思,勾起学生对倒数的兴趣,让学生对“倒数”主动产生疑问,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学尝试,理解意义。

1、课件出示口算题,在请学生抢答后发现相同点:得数是1,然后再通过分类、猜一猜,发现积为1的两个数有一定的特殊性。充分让学生自学,从而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自学。然后让学生按照“读、思、划”三步认真阅读课本,即一边读书p50,一边思考,并把重点知识或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

结合例子说明:3/8和8/3互为倒数,也就是说3/8的倒数是8/3,8/3的倒数是3/8。

2、请学生举例说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并说理由,充分感知。从而通过比较,得出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

3、抢答题中特意设计了几分之一的倒数是几,引导学生发现整数的倒数。再通过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既自主得出了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又解决了整数中的特殊情况,1和0的倒数的问题。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4、通过寻找字母a和b/a的倒数,让学生学会求含有字母的数的倒数的方法。巩固的0没有倒数的特点。

5、在练习题第二题的设计中,我特意放入了1/6和5/6,0,0.25.让学生再次明确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条件是乘积为1,小数也有倒数,0没有倒数。

6、第三题找规律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已经会求一个数的倒数,但是很难用完整严谨的语言来表达规律。因此我采用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补充、完善,最终得到结论。

7、小结时,又把学生带回到之前他们提出的问题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自己回答问题。前后呼应,完全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特点。

8、课的结尾,我加入了一个对联,让学生体会语文中的“倒数“,感受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激起学生的兴趣。

整堂课,我努力以学生自学为主,不断提供他们讨论,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充满兴趣的掌握本课的重、难点。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练习题的形式过于单一等,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教。

数学第11册倒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的内容。教材首先出示乘积是1的分数乘法,从而引出分数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倒数的特点。例1教学求一个数的方法。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比较简单。数学知识的联系性很广泛,比如本册将要学习的《分数除法》就要运用到倒数的知识。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在做中发现、在活动中理解倒数的意义,能正确的求一个数的倒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念的启蒙教育。教材内容在编排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教学重点难点比较突出,求1、0、小数、带分数的倒数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首先,根据小学生一般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我将在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同时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比如让学生先理解“互相成为好朋友”就是你是我的朋友,我是你的朋友的意思,朋友必须建立在两个人的基础上的,那么有了这样具体形象思维的理解,学生对倒数有互相依存的特点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就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了。其次,我将在教学中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比如教材中只是简单的出示几个乘积是1的分数乘法,然后就引出倒数的含义、特点,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其实这样的导入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点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味道。我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写出等于1的算式,看看自己能写出几种不同类型的式子,然后学生汇报、分类,要让学生自己说出等于1的乘法算式有特色,有怎样的特色,并且让学生自己给这些有特色的算式中的`因数起个名。这样学生就对倒数的意义中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有了彻底的理解。

三、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讨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合作中进行恰当的学习活动,有时也能产生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升华……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

四、说教学思路。

本课主要围绕“导入、探究、深讨、练习、小结”四个环节进行。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和学生谈谈“老师和大家互相成为好朋友的”意思,在谈话中让学生理解“互相”应该是双方面的,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老师是你的朋友”,“你是老师的朋友”。这样学生对马上接触到的“互为倒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接下来告诉同学人与人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同样在我们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有着相互关系,比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比如2和3是互质关系,等等,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两个数之间的有趣关系。这样就比较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经历体验,探究发现。让每一个学生写几个等于1的算式,并且小组合作进行分类,分类时大部分学生可能都会以加、减、乘、除来分类,(也有可能会出现其它情况的分类方法)然后让学生找出比较有特色的一类,当学生找出乘法算式等于1的这一类的比较有特色时,要及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色体现在哪里,再让学生写出几个和这些算式类似的算式,根据特点,给它们取名字。由此引出课题和倒数的意义。

(四)加强练习,巩固提高。本节课的练习形式多样化,主要有合作练习和独立练习两种形式,在练习中碰到的问题及时解决。

(五)课堂小结,谈谈感受。让学生谈谈上了这堂课的感受,这堂课最让你感到高兴的是什么?最让你值得自豪的是什么?要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既是课堂小结,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的人文培养。

《倒数的认识》评课稿

听了我校顾老师执教的“倒数的认识”一课,收获颇多。这一课设计巧妙、思路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具体评议如下:

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相信学生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要使学生不是坐等听别人讲,而是能养成先自己积极思考的习惯。

2、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当学生有困惑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智慧,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决困惑。在教学中,对于探求“0和1有没有倒数”、“小数有没有倒数”这几个环节,便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倒数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二小学的王国华。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第一课时倒数的认识。

下面我从七方面进行研说。

《分数除法》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也为后面比和百分数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为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两部分。

《倒数的认识》是本单元的第一部分内容。它是分数乘法的后继内容,同时又是分数除法的准备内容。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材首先安排了几组有代表性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使学生通过计算、观察、讨论等活动,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导出倒数的定义。并用实例突出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为例1的学习做好铺垫。例1首先安排找倒数的活动,初步体验找倒数的方法。接着总结找倒数的方法。具体分三种情况讨论:求分数的倒数;求整数的倒数;1和0的倒数的问题。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过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六单元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本册学习了分数乘法。这些知识为倒数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通过前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生活中对倒数的知识接触较少,为了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更好地理解。课前我安排了学生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对倒数的知识有了一些了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倒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这一领域,课标中对这一领域的具体要求是:

知识技能: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数学思考: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问题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与态度: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根据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问题解决:通过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4)情感与态度: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0为什么没有倒数。

我校进行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活动。此课题研究,主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坚持为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掌握知识,解决问题,获取经验,发展能力。我校新授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情境导入——出示目标——探究新知——-强化双基——达标总结——布置作业六个环节。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教学内容特点,在理解“互为倒数”时,我运用了谈话法。为了让学生对倒数是互相依存的特点这一抽象的概念有更直观的理解,我举例向学生讲解“互相成为好朋友”就是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朋友必须建立在两个人的基础上的。又让学生列举具体分数说明,进一步加深对倒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例1时我采用了讨论法,提出问题: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学生运用自学法和小组讨论法,先参考自学提示自学,再把自己的学习结果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此时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每小组的学习情况。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后在全班汇报。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学情、教学目标和我校的教学模式,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4分钟。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分钟。

(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5分钟。

(四)强化双基,应用拓展。14分钟。

(五)达成目标,总结梳理。5分钟。

(六)布置作业,时间合理。1分钟。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新颖的引言,巧妙的导语,生动的开头,是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新课之前设计了一个猜字游戏,老师先说一个字,请同学们把这个字的上下两部分颠倒位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字?其实不仅在汉字中有这种奇妙的现象,而在数学知识的领域里也有类似的现象。从而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字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初步感知“倒”的含义。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需要达到的学习程度。所以我给学生呈现简洁明了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此环节分两部分完成。

1.教学倒数的意义。

教材先出示四个乘法算式,我让学生直接口算,再细心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他们的.乘积都是1。于是引导学生归纳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观察、交流、举例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倒数的意义,体会到数学语言即简洁又严谨。

2.教学例1这部分内容我先给出自学提示,学生参照自学提示先自学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

(1)求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3流后得出把带分数和小数先化成假分数或真分数后再调换分子和分母位置。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怎样求一个非0数的倒数的方法。学完新知后学生看书质疑,如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后在进行交流解决。

此环节的设计,既突出本课的重点,又有利于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新知。

(四)强化双基,应用拓展。

为了新知能得以巩固,我设计了达标练习。其中填一填、判一判、选一选是基础题,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想一想为拓展题,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力得到提升。这些练习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练习题目由易到难,形成梯度。使不同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达成目标,总结梳理。

教学基本结束进行课堂总结时,再次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通过梳理一方面学生可以检验自己是否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学生经历了自我总结、评价的过程,更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六)布置作业,时间合理。

基于我校把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知识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相结合,这一作业要求。我设计了两项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六第5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倒数的意义。

2.和家长一起进行倒数的游戏。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复习了所学知识。

完整的板书设计是教师教学的提纲,是学生复习的依据,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巩固。而我的板书设计主要是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的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倒数的认识》说课稿

“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乘法计算的后继内容,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先备条件,是属于承上启下的知识类型,主要包含两部分的知识:一是倒数的意义,二是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内容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拟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渗透“万事万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根据上述观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倒数的意义以及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求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始终扮演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根据小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为此我把本节课的教法归纳为四个字:激、导、放、探。

“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从发现乘法算式的特点到从特点出发认识倒数的意义,再从倒数的意义到探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技能。

在课前准备阶段,我抓住“互为”二字作文章,在谈话中让学生理解“互为”应该是双方面的,例如“老师和大家互相成为好朋友”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老师是你的朋友”,或者“你是老师的朋友”,渗透“互为”这个倒数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从而为建构新知扫清语言理解障碍。

上课铃声响起,为感谢同学们已经把老师当作了朋友,花1分钟时间表演一个变汉字的小魔术,让学生理解感受“倒”的意思,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首先设计一个“比一比”的环节,引出女生算的乘法算式更简单,乘积全部等于1,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数的特点,尝试给这样的两个数起一个名字,在此基础上小结归纳出倒数的意义,板书揭题。然后抓住关键字“乘积是1”“互为”展开辨析纠错,最后质疑“为什么八分之九孤零零地站在哪里呀?”学生回答后再激趣:“你能帮它找到倒数吗?”从而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这一环节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先让学生根据“乘积是1”这一倒数的意义来求一个数的倒数,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据特征,细心体会两个数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关系,尝试发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然后应用这种方法实践检验,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整数、带分数的倒数怎么求?”“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在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后,小结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该环节以“闯一闯”的形式设计三关练习,紧紧抓住本课重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形成技能:

该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求倒数的方法,明确两个数互为倒数,它们的乘积等于1。

本设计围绕易混易错之处,同时穿插“怎样求小数的倒数”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用手势判断,进行辨析,训练说理能力。

该练习的设计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培养,既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情况,同时又是一个课堂小结,可谓一石二鸟。

《认识倒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2、引导同学自主合作交流学习,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同学的笼统概括能力,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口算。

5/12×2/5 = 15/7 ×7/5 = 11/8 ×8/13 =

5/21×1/5 = 3/16 ×7/3 = 8/21 ×7/8 =

先独立考虑,再指名口算订正。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3×3/2 = 2×1/2 = 11/8 ×8/11 =

1/10×10= 7/9×9/7 = 1/7×7=

6/5×5/6 = 1/5×5 = 22/35×35/22 =

同学先独立口算,再口答订正。观察这些算式,说说自身有什么发现。

二、合作探索。

1、小组合作交流:

(1)和同桌说一说你的发现。

(2)请你自身举出3个像上面这样的乘法式子。

小组代表说说有什么发现。指名说说自身举出的例子。

教师:像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我们说它们的关系是互为倒数。

教师:关于倒数的知识,你已经有哪些认识?(同学说说自身的已有认识)

教师:书上又是怎样讲解倒数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阅读教材,进一步理解。

教师:现在谁来说一说自身是怎样理解倒数的?

同学口答,教师小结:假如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并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出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读一读,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乘积”、“互为”。

2、强化概念理解。

你认为下面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

(1) 2/3 是倒数。

(2) 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同学先独立考虑,再口答,说明理由。

认识倒数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29页例1、“做一做”及相关内容。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分类、讨论等活动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

2.使学生体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在探索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写算式的卡片。

教学过程具体内容修订。

基本训练,强化巩固。

(3分钟)1.出示几道分数乘法式题:(包括教材中的四道题与另外补充的四道结果不为1的算式)。

2.学生独立完成上面几组题,小组内检查并订正。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分钟)请个别学生说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突出分子与分母的约分。

提示目标,明确重点。

(1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6分钟)1.观察这些算式,如果将它们分成两类,怎样分?

2.通过观察发现算式的特点。

展示成果,体验成功。

(4分钟)让学生说说乘积为1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8分钟)1.学生讨论并说出自己的发现: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认识倒数。出示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理解倒数。让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引导学生对定义中关键要素的理解: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倒数。

3.引导学生思考: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说说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2)在汇报时说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板书。

认识倒数教案

学生在前几课时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本课以分数乘法为基础,通过计算认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一概念,接着教学求倒数的方法,练习六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倒数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内容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教材首先让学生了解倒数的意义,编排了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通过学生观察、讨论等活动,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导出倒数的定义。例1教学求倒数的方法,从让学生自主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活动中,体验并概括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最后提出1和0的倒数问题,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1.在举例、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

2.通过推理、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质疑的习惯。

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的意义,明确倒数只是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而不能单独的说某个数是倒数。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创设情景激趣。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演示风景图片)。

师问:你发现图画上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图画都倒过来了,出现了倒影。

师:是啊,这些图片有了倒影,显得更加漂亮了。在我国的文字里,也有很有趣的汉字,让我们一起找找看。(课件演示有趣的汉字)。

师:你们发现汉字的特点了吗?

生:这些汉字上下交换位置以后,都成了新的汉字。

师:今天我们要研究学习倒数,一个数是不是把它倒过来就是它的倒数呢?

板书:倒数。

二、合作探究,揭示倒数的意义。

1.学生交流自己写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

(估计学生写的数中,两个数都是分数的较多,也可能有分数与小数、分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小数与整数的等。如:

师:你认为倒数是怎么样的数?(估计学生可能会提出:倒数应该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称为“倒数”是否与“颠倒”有关,怎么求倒数……)。

三、观察比较,探讨求倒数的方法。

探讨研究黑板上板书的几组数。

认识倒数教案

理解倒数的含义,能进行准确的叙述,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新知识,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扫清障碍。由于分数除法的基本方法为“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因此认识倒数的概念以及熟练地求出一个非0数的倒数,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

3.学情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基础。

目标。

通过观察、分类、讨论等活动认识倒数,能说出倒数的意义。

2.体验找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在探索交流的活动中,经历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学习过程。

评价任务。

学生口算、思考互为倒数的特征。

2.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通过交流、游戏活动探讨找倒数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活动“造反”游戏。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造反”游戏。

反说:

刷牙—牙刷球台—台球唱歌—歌唱反写:

杏—呆吴—吞干—士。

师:在我们的语文上有许多这样有趣的文字,那么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这样有趣的数学,大家一起来试一试。

像这样有趣的现象,在数学上叫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学习的。

板书“倒数的认识”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生2:

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深入探究一下“倒数”我们先来算一算。

谁能照上面的例子,再说一说?通过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生2:

师:大家都是活眼金睛啊!那么大家的这些发现之间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学一下下面的知识。

请学习完的同学坐端正。回答:什么是倒数?

怎样叙述它们之间的关系?生1:生2:生3:

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些字或词语比较重要呢?那么,根据上面的两组算式,谁来叙述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生1:生2:

板书: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就可以了。评价要点:知道交换位置。

怎么办?

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

练习2:整数、假分数的倒数填空。

既然大家都这么棒,那么我们一起来智慧屋里去闯一闯吧!第一关:填空(积是1)。

第二关:我来当裁判(以书信的形式出现)第三关:修改日记。

希望大家也能把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其实,在我们的学习中,各学科之间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下面大家来看一看下面几道题。

最后,我们来猜谜语。

认识倒数教案

1、通过观察、比较、概括、抽象,从本质上理解倒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理解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

:,从本质上理解倒数的意义。

一、呈现数据,先计算,再观察发现。

1、出示:3/8×8/37/15×15/75×1/50。25×4。

2、计算后,这些数据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

二、交流思辨,抽象概念。

1、汇报。乘积都是1。

2、你能根据上面的观察写出乘积是1的另一个数吗?

3/4×()=1()×9/7=1。

说说你是怎样写得,有什么窍门?

你还能写出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不过要写得与众不同!(鼓励学生写出整数、小数)。

你是怎样想的?如0。5、1。7。

3、抽象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可以说谁和谁是互为倒数,也可以说谁是谁的倒数。

4、让学生说说上面的数(用两种说法)。

5、是互为倒数的它们的积是1,这两个数有特点吗?仔细观察这些数。

学生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调了一下位置;

师:那么5×1/50。2×5乘积也是1哟!怎么?把整数和小数也化成分数。

6、沟通:分子分母倒一下跟乘积是1有联系吗?

7、现在你对倒数有了怎样的认识?

三、求一个数的倒数。

1、找一个数的倒数。

5/11的倒数是(),()的倒数是4/7,()和15是互为倒数。

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说说你的方法。(从倒数的意义和现象)。

2、会找了吗?你能找到下列数的倒数吗?

3/54/967/211。251。20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1)先说说你找到的这个数的倒数的,你是怎样找的?

(2)在找这些数的倒数中,你有什么想说的?

3、现在你对倒数有了什么新的认识?(0没有倒数,其他的数都有,1的倒数就是1。)。

四、巩固深化。

1、做一做,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互说倒数,你说一个数,让同桌说他的倒数。汇报几组。

3、判断题。书上第25页的第3题。

补充:(3)2/5×5/2=1,那么2/5是倒数。

(4)任何一个数都有倒数。

(5)如果一个数是a(0除外),那么这个数的倒数就是1÷a。重点讨论: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那么哪些数的倒数比原数小、大或相等。

4、完成作业:作业本第12页的1、2、3题。

五、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倒数,你对倒数有什么认识?

结合自己的个人研究重点:1、关注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2、关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先给自己提几个问题?

1、倒数的内涵是什么?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外延与内涵的关系?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倒数的内涵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是倒数的外在表现,正因为分子分母颠倒了位置,那么他们的乘积就是1了,或者说因为乘积是1了,所以两个数成互为倒数就会产生这样现象。

内涵决定着外延,外延是内涵的一种表现,两者关系密切。如果让倒数的外延更丰富,那么对内涵的理解也就更充分。其实乘积是1和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是有因果联系。

2、概念教学,一般是建立表象,然后逐步地去非本质的特征,抽象概括,最后变式巩固。但是由于倒数这一知识的本质是乘积是1,而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一本质,注重其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现象。因此要改变这样的教学过程。

于是,决定先直接对本质进行提练抽象(因为比较简单),然后在进一步观察现象、比较沟通(为什么叫倒数,是什么现象决定两个数的乘积是1)逐步地丰富,不断地理解本质。

《倒数的认识》说课稿

(1)知识目标:通过计算、观察、概括,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方法,并能发现一些规律。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辨证思想。

倒数的意义和求法,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

熟练正确的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发现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一些特征。1、0的倒数,小数的倒数。

写有数的纸片。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组字:杏–呆,吴–吞。

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能说说你们的发现吗?小组内说一说。然后让学生个别说。同学们给予评价。

学生:我们发现这两组字都是由相同的字构成的,都是上下结构。上下两部份交换位置就成了另一个新字。

学生:有,是分数,上面部份是分子,下面部份是分母。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能成一个新的分数。比如:2/3和3/2、6/5和5/6。

师:这样的两个数我们给它们取个名叫互为倒数。(板书:倒数的认识)。

二、新知探究。

(一)小组验证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

师:那好,我们就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我给大家30秒的时间,请你写出分子与分母交换了位置的两个数,看谁写得多。

师:你们刚才写的所有算式都有怎样的共同点?

学生:我们写的每组数的分子与分母的位置是调换了的。

师:请第一组用加、第二组用减、第三组和第四组用乘的方法验证刚才2/3和3/2、6/5和5/6,能发现什么规律?(分小组活动)。

师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加、相减、相乘有何特点?

学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加的和不相等,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减的差也不相等,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乘的结果都是1。

师: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倒数的概念)。

2、试下面数的倒数。

2的倒数是0。2的倒数是0。25的倒数是。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用什么方法能快速求出来?(引导学生把小数化成分数:0。2=1/5,想:0。2=1/5,1/5的倒数是5,所以0。2的倒数是5。0。25=1/4……然后再求它们的倒数)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说它们是怎么互为倒数的。

明确:互为倒数的两个的分子分母互相颠倒,这样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1。

(二)课堂练习:求一个数的倒数。

1、质疑: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谁能举例说明什么是互为倒数。

2、师:完成教材p45“填一填”

5/87/462/310.8(补充)。

让学生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知道求小数的倒数需先把小数化成分数。

3、讨论:0有倒数吗?学生交流。

板书:0和任何数相乘都不能得到1,所以0没有倒数。

4、完成p47课堂活动的对口令。

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谁是谁的倒数。

(小结:刚才我们就学习了倒数的意义,知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且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

5、出示判断:

(1)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因为9/4×4/9=1,所以9/4和4/9都是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一定是1。()。

(4)因为1/3+2/3=1,所以1/3和2/3互为倒数。()。

(5)a是1/a的倒数,1/a是a的倒数。()。

(6)a/b是b/a的倒数,b/a是a/b的倒数。()。

6、探索求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倒数的特点。

学生分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本子上,然后小组让代表汇报。

师生共同小结: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是假分数。假分数(1除外)的倒数一定是真分数。

认识倒数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6页例7、练一练,第39页练习六第16~21题。

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得求一个数的倒数。

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得求一个数的倒数。

一、导入新课。

问: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二、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7。

下面的几个分数中,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

(2)学生回答。

(3)引出概念。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和互为倒数。可以说是的倒数,是的倒数。

(4)学生举例来说。进行及时的评议。

(5)追问: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

归纳方法。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问:5的倒数是几?1的倒数是几?

学生回答,并说原因。

追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

指出: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

除0以外,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教学“练一练”

学生回答。

提醒学生正确地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六第17题。

学生填书上后,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六第18题。

指名口头回答,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3、做练习六第19题。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每一组数的规律。

4、做练习六第21题。

5、做思考题。

联系倒数的意义想一想,要使三个分数乘积是1,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五、作业。

练习六第20题。

(略)。

《倒数的认识》说课稿

“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乘法计算的后继内容,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先备条件,是属于承上启下的知识类型,主要包含两部分的知识:一是倒数的意义,二是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内容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拟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渗透“万事万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根据上述观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倒数的意义以及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求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始终扮演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根据小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为此我把本节课的教法归纳为四个字:激、导、放、探。

“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从发现乘法算式的特点到从特点出发认识倒数的意义,再从倒数的意义到探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技能。

在课前准备阶段,我抓住“互为”二字作文章,在谈话中让学生理解“互为”应该是双方面的,例如“老师和大家互相成为好朋友”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老师是你的朋友”,或者“你是老师的朋友”,渗透“互为”这个倒数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从而为建构新知扫清语言理解障碍。

上课铃声响起,为感谢同学们已经把老师当作了朋友,花1分钟时间表演一个变汉字的小魔术,让学生理解感受“倒”的意思,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首先设计一个“比一比”的环节,引出女生算的乘法算式更简单,乘积全部等于1,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数的特点,尝试给这样的两个数起一个名字,在此基础上小结归纳出倒数的意义,板书揭题。然后抓住关键字“乘积是1”“互为”展开辨析纠错,最后质疑“为什么八分之九孤零零地站在哪里呀?”学生回答后再激趣:“你能帮它找到倒数吗?”从而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这一环节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先让学生根据“乘积是1”这一倒数的意义来求一个数的倒数,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据特征,细心体会两个数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关系,尝试发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然后应用这种方法实践检验,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整数、带分数的倒数怎么求?”“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在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后,小结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该环节以“闯一闯”的形式设计三关练习,紧紧抓住本课重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形成技能:

该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求倒数的方法,明确两个数互为倒数,它们的乘积等于1。

本设计围绕易混易错之处,同时穿插“怎样求小数的倒数”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用手势判断,进行辨析,训练说理能力。

该练习的设计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培养,既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情况,同时又是一个课堂小结,可谓一石二鸟。

文档为doc格式。

《倒数的认识》评课稿

今天听了史老师执教的《倒数的认识》一课,收获颇多。总的认为这一课设计巧妙、思路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尤为出彩的是真正将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练习中发现,交流中巩固,虽然内容不难但教师挖得深,学生学得活。

1、在引入部分,教师利用中国的文字的一些特点,引导学生自己举些具有这样特点的分数,突出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形象地让学生对倒数有了直观的认识。

2、利用教材让学生自学交流找出重点句,重点分析。在这里教师负有启发性的.问题:读完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发问的机会,对概念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很好的解决了互为的含义。这样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在概念教学中是应该提倡的。

3、将知识点蕴含在练习中,让学生不仅要巩固知识还要有反思的习惯。如:在学习了倒数的定以后,安排了能填会说,其中有7×()=1,1×()=1教师提问结合倒数的知识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很快总结出了证书倒数的求法,知道了1的倒数是1,这样比起教师直接讲解来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深些。再如:求倒数找规律的环节,让学生及巩固了找到书的方法,还及时总结出了许多规律,在总结中,学生的语言会出现不严密的情况,这正是很好的生成,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4、整节课许多练习环节,教师采用引、扶、放的手段,不仅做到了全员参与,且照顾到了学困生。指名先说,在组内说,最后抽查,这样的做法我们应该借鉴的。

5、总之这节课亮点很多,如板书调理突出重点、每个富有人文色彩的学习环节小标题,练习设计的层次性等等,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建议:自学力度放的再大点。

《倒数的认识》评课稿

冯老师的课向来扎实有效,不仅对旧知识还是新知识都要力求做到人人掌握,从这节计算课我们可以看出来。

1、课前铺垫细致入微,扎实有效,对新旧知识衔接点进行了详细的复习,对新知的学习作了较好的铺垫。

2、让学生尝试,把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教师在为学生做好铺垫后不急与讲解笔算方法,而是让学生尝试解决,有困难在讨论解决,学生有话可说,学得主动,这个过程的学生处于一个思考的状态,教师后来的讲解也能做到认真听讲。

3、学习的反馈及时,每次练习,教师都给学生板演的机会,方便讲解方便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其他同学也有小组长检查发现总结问题,并且汇报,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

4、练习题紧扣重点,逐步加大难度。有层次。

5、注重方法指导,重点导学,在计算1.19÷0.17时预设到学生会有困难,教师出事了天空形式的提示,对学生计算汇报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6、在关键处反复强调突出重点。

建议:划去小数点和0,小斜线的画法指导。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