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设计教学中职业素养与技能的培养论文(模板15篇)

时间:2023-12-10 09:02:23 作者:LZ文人

范文范本可以作为一个评估标准,用来评价自己的学习和写作水平。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和指导。

实验教学改革中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

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和思想道德同步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基本要义,更是社会对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基本需求。结合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不断优化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职业素养教学水平。

2.1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始点。

思想道德水平是职业素养的核心部分,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中,应该首先加大力度,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一方面,学校教师应该充分认知到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思想道德教育摆在职业素养的重要和核心位置。构建完善的科学教学体系,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结合当前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不断优化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作为他们的学习榜样,使得他们更加具象化地感知到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和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应该认清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对于自己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一点一滴入手,不断提升自身对职业的性质和意义的认识,并产生强烈的职业感。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英语职业,才是一个合格的英语教育专业人才。

2.2优化英语教育课程的组织模式。

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中,虽然职业素养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知,但在实践中,不少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课程组织模式。在英语教育的课堂组织上,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英语理论知识,教师仅仅注重学生的英语词汇等基础技能的提升,并不注重学生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特别是一些英语教师,缺乏对英语教育专业和英语普通教学工作的准确划分,在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因此,为了提升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课堂效率,为了不断提升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实践应用技能,应该不断改革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英语应用技能和应用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不断提升英语教学工作的社会实践性。通过小组讨论、社会实践、问题探究等多种能动性的教学方法来提升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英语应用技能。此外,英语教师还应该积极结合当前社会对应用英语的需求点,开展更加针对性的英语教学工作。

2.3开展职业兴趣和职业道德教学工作。

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中,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是职业素养开展的重要保障,更是职业素养开展的主要内容。首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兴趣是引导学生深入地热爱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缺乏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兴趣,那么他们很难真正地投入到英语教学工作中。鉴于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教师在提升学生英语应用技能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有效融入职业技能和职业兴趣的培养。其次,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师应该不断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使得学生以教师为榜样,不断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入一些实际的例子,来提升学生对职业道德具象认知。

3结语。

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是英语教育的实践性人才,在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当前高职高专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升和优化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素养,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技能、职业兴趣、职业道德等得到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实验教学改革中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

高职体育教学毋庸置疑在整个高职整体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发展的保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课程。因此,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满足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身体和心理能力的综合培养,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进高职学校体育教学中,能够积极的促进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为今后学生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目前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现状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还是主要倾向于体育技能的培养,教学目标还处于传统模式,和其它的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别,没有显示出自身的特色。而目前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特色是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因为高职学生今后的工作性质大多数可能是在企事业单位进行的基层工作,工作要求和工作强度都比较大,所以对于学生的体能和整体的身体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高职体育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只是进行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和提高学生的体质为主,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健身方式的指导,更是少对学生进行健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于“体育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体育与人身心健康发展之间的关联”等等这类理论文化知识的传授少之又少。学生虽然在上体育课,但很盲目,不知道练了有什么益处,只是为考试而机械地训练,缺乏一种从思想上真正接受、真正喜爱体育的意识,从而造成学生踏入社会后无法养成一种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毅力。此外,高职院校体育课在教学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盲目地学习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方式而造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模糊。

(二)过于“技术”的传授。

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如今已成为我国高职教学的主要任务。然而,从小学至大学,竞技性质的体育运动知识却占了很大的比例,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而且教材的内容往往大同小异。现在高职的体育教材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受前苏联体育理论、陈旧的体育教学思想等等因素影响,体育教材的编写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如今的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只是传授学生竞技技能和运动技能,把体育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素质和全面发展身体活动能力的手段变成以更好地发展、掌握技术和竞技比赛为目的的应赛课程,导致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很难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另外,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体育水平考核和体育教学的评价过程中,过分注重形式化的比赛规范模式和标准模式,致使学生和教师都把体育教学的目的建立在“技术”上,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一方面是学校,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只重视体育教学的管理,而缺乏对“育人”层面的管理,极少在体育教学管理的日常议程中提及到职业素养。甚至有的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几乎只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忽视了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第二方面是体育教师,目前大部分体育教师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有教师会去思考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的关系以及重要性。而有的体育教师不但没有职业素养的培养意识,还存在着错误的教学观念,他们错误地认为职业素养的培养只是政治老师、辅导员的工作,自己并非要参与其中没。所以,高职体育教学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和目标,必须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

四、结语。

体育教学中应该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这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不仅对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提高学生未来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责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应该善于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最后才能实现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网页设计教学中职业素养与技能的培养论文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目前高职理工科专业”重技能轻内涵"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如何利用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优势,培养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化工专业团队每个成员必须深思的问题,也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语文;职业素养;化工专业。

一、职业素养及其在人才发展中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职业素养除了专业外,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在职场上就是职业素养。其核心内容就是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信念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它由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合作等构成;职业知识技能,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包涵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职场礼仪、时间管理及情绪控制等能力;职场习惯,是属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范畴,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

(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职业知识和技能容易获得,职业信念和职业习惯却难以实现,而企业往往更看重后两种因素,人们称之为“职商”。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某高职院校毕业生“双选会”的调查问卷分析中也找到了相同的答案。11月,某职业学院举办了两场届毕业生双选会。参加本次双选会的用人单位共计227家,有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发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滁州百川汇龙电子开关设备有限公司、芜湖美的等,涵盖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与制造、会计、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电子、高分子材料、园林园艺、模具设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等众多领域,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本次发出问卷176份,收回有效问卷143份。

二、化工专业职业素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化工专业职业素养的现状。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是以培养适合地方产业发展的化工企业一线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归纳、整理、分析结果的能力及撰写实验报告(论文)的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工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还应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快速适应企业、适应社会,较好地完成学生角色的转变,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2、化工专业职业素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们以某高职院校为例。该校是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以服务地方、服务社会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型、应用型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己任。专业设置主要面向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专业。[1]以化工专业为例,从20该校的麦克斯报告中看,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感等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既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业务素质的要求,又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人文素养方面的要求。[2]这一点从相关企业对化工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尚有差距,尤其是学生的职业素养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表现为毕业生适应环境能力差,责任意识薄弱,独立担当意识差,敬业精神不足,吃苦精神不够,合作奉献精神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意识不强,片面追求近期效益--招生人数和毕业生的就业率,而忽略了学生的根基--职业素养的教育,淡化了纪律管理;二是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三是生源差。现有的化工专业有普招生、中招生,还有文理兼招生,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学生压根就不知道。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和基本功能。

大学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最具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这就要求大学语文在“教育学生规范、熟练地掌握语言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同时,应该是一种人性教育、精神品格教育、民族文化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同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3]爱因斯坦在《教育的神圣职责》中指出:“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得学生对人类价值有所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否则,他运用他的专业知识只能像一条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自然地享受到语言沟通、文化精髓和审美情趣的无穷快乐,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可以使大学生具备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具备明晰的科学理论和创新能力。

1、我们利用现有的教材[5]“第二篇口语技能训练”中的范例,循序渐进,由张开口-说出来-听得懂-词由意出-说话流畅-说话有节奏富情感-到逐步掌握说话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在教学中也可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同学们感兴趣又都人人可说的话题,如,自我介绍、家乡风物介绍等,这既可以消除新同学之间的陌生感,又可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还可扩大知识面,了解各地的景物风貌和地域传统文化。

3、在名家的简介中和作品的人物塑造中,学习大师和主人公身上宝贵的品格,培养正直善良、坚毅勇敢的品格。如,罗素的《我为何而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我常常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减轻”“人类的苦难”。[5]234-235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洋溢着熠熠生辉的博爱精深。

4、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注重审美情操开发,提升学生的品鉴欣赏水平和创新能力。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教学中,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既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春江月夜的迷人景象,又通过配乐朗诵的反复吟咏,使同学们领略到了诗文的音节和谐之美,陶醉于诗人所创造的情景交融的诗境中,从而感悟出诗人浸润其中的深沉的人生感慨。

5、树立理性思维。对于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要对其加强理性思维的能力的培养。大学语文浓缩了中外古今文化的精华,不仅让同学们通过课内教学获取,教师更应把同学们引领到社会大课堂,拓宽视野,拓展知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具体的教学中,指导学生探求作者的创作思路、看问题的角度和描摹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理性思维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续宗成.独立学院大学文科物理教学改革初探[j].吉林教育,,(07).

[3]陈德三.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与教学建议[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04).

[4]张松林.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发展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

[5]苗岩.大学语文[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01).

职业素养培养的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具体而言,职业素质分为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等。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而言,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才能真正推动职业外语教育的发展。在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着以下明显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已经逐步形成体系,并日益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而言,培养综合技能的专业人才,不仅能够推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提升专业人才的社会技能,进而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但在当前教育过程中,虽然人们已经注重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作用,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并没有将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培养目标,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素养的培养。特别是一些普通的高职高专院校中,针对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仍停留在传统的英语理论的教学中,缺乏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更缺乏针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这种薄弱的混乱的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严重限制了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1.2思想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困难重重。

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人才的培养中,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在职业素养的培养中,不断提升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是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更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的关键。但在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思想道德教育在开展中面临着诸多的难题。一方面,由于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高专教学管理的宽松性,针对学生管理力度不足。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受网络中不良思想的腐蚀,很容易沾染社会中的不良习气,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高专的生源是非常有限的,基本是落榜生或者后进生,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素养不高,文化水平有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高专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水平的能力,进而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序合理开展。

实验教学改革中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重点还是主要在体育技能的培养上,还处于传统模式的教学目标上,和其它的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培养没有太大的差距,不具备突出性。目前的高职体育教学没有足够重视高职学校的主要特色,高职学校注重实用性,高职学生今后的工作性质大多数是在企事业单位进行基层的工作,工作强度和工作要求逗比较大,因此对于学生的体能和整体的身体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普遍面临类型专业和工作岗位少,不能满足对学生体能的要求。所以说先前的体育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已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对未来的职业需求非常不利。我们借助了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解,结果显示有93.2%的学校认为有必要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而仅有34.7%的学校在近3年间进行过与学生职业素养相关的改革;在申报教学改革课题的级别上看,在省部级和厅级层面,与职业素养相关的课题仍未取得突破,而在学校层面,仅有12.4%的学校在近3年间获得过相关的改革课题;教材是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没有好的教材就不能交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因此我们调查了高职院校的教材使用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其中有2所院校组织从事教学的教学人员自行编写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教材,其它的高职院校只是简单地挪用国家教材。可见当前高职院校进行职业素养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进行与职业素养相关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二、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2.1设置“专项+职业”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专项+职业”课程主要在低年级(一年级)传授基础体育教程,基础体育教程包括操类、田径类、球类等。一年级体育教程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入门体育课,完成过渡,对新同学的身体进行锻炼,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二年级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执业技术,在体育项目的技巧、学生的兴趣上多下功夫,表现出学生的不同爱好、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或者天赋有针对性的开发,重点培养优势项目。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不同的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装饰、营销、旅游等专业,可以辅修三大球、武术、游泳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添学生的自动环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竞赛活动,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专业技能。

2.2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与评价方法。

我们应该提倡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传统体育课程的死板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要将文化课成绩提高,还要张扬高职学生个性;不仅要占有多方位、多思路教学模式,还要发掘高职学生潜能。新的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组学习能力,一改常态,以启发为主,硬性教育为辅,让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技术动作。以往的评价方法是以考试的形式开展,用成绩来说问题,这种方式不能全面的评价高职学生的自身素质,是不科学、不可取的。现阶段应开发新的评价方法,全面、综合的完成高职学生的评价。新评价方法应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考核重点放在集体协作情况、项目完成过程以及完成情况。

教学方法的选取不仅与校方有关系,很大程度上还与高校的教师有关系。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选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案如何实施、开展,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组织方法。职业技能包括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等,如何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培养出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解完基础知识技能后留有时间供学生消化、吸收。学生遇到问题首先自己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节教学方法,灵活掌握,进而增强学生主动意识与参与意识。不仅要培养高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我肯定的心理素质、展现自我的个性。

三、结语。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逐步提高,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高职学校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思想教育等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能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规划,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需要的有用人才。

实验教学改革中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验教学是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实验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尝试进行改革,既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1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验教学是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教材、教学环境和实验设备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的实验项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上停滞不前,跟不上发展的需要,需要不断加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与演练。我们对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实验教学改革做了初步探索,收到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2开展小班实验教学。

现在有些中职学校每个班的人数较多,一个班级有四十到五十人,实验室的仪器有限,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验要求。以至于不能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能做完做会每一个实验。即使实验课上,每个学生都能有仪器去做实验,但是由于学生做实验人数较多,一个老师不可能指导到每一个学生,也不可能解答所有学生的问题,这就导致有的学生滥竽充数,不做实验,蒙混过关,到最后,学完这门课,什么也不会。根据这样的现状,我们开展了小班实验教学。每次实验人数最多十人,老师既能让每个人都做实验,又能及时指导学生的实验情况,使学生及时更正在实验中的不足,达到要求的实验效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大大地得到了提高。

3理论和实验教学同步进行。

传统的实验一般是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现在的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课堂所学知识无法理解,做实验时也是照搬书本,做完实验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过后也就忘得一干二净,实验效果不明显。根据以上问题,我们将理论教学搬到了实验室,也就是说,我们在实验室上理论课,边讲课,边做实验。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中,再将实验和理论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明显有所提高。

4将实验内容和企业的`需要结合起来。

我们现在用的实验教材内容复杂繁多,大多数是沿用以前的老教材,实验内容滞后,跟不上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和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脱节,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觉得学不学都一样,只是为了那一张文凭。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主观能动性不强,就导致毕业之后什么也没学到,什么也不会,还抱怨学校没有教好。针对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革措施:第一,应该派年轻老师去企业学习,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实验仪器。让老师和员工一样,员工做什么,老师就做什么。这样老师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见多识广,老师再把他在企业中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教学中来,学生也会更感兴趣。老师也会看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把学校教学和企业联系起来,加强校企合作,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效果显而易见。第二,针对企业的要求,我们应该去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适合企业的教材,这样学生毕业后直接就能上岗,减少了他们对工作的恐惧感。学生也会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去学习。第三,应适当减少理论验证型实验,加强基本功和理论基础的训练,加强动手动脑的能力训练。对于每一步操作都要作严格规范,以养成细心、谨慎、敏捷的实验作风,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适当增加创新型实验。

创新型实验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目前所使用的实验教材往往验证性实验较多,而创新型实验较少。因此,我们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尝试开设了创新设计实验,即在教师提出实验目的和具体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设计好后,老师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同时指出方案中的不足和缺憾。这样做一方面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全面提升了,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从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哪部分的知识相对薄弱,使得老师掌握以后的教学重点。这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验技能,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水平、创新能力与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6信息化教学引入课堂。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学资源和素材更丰富。尤其是mooc的兴起,使得网络资源利用达到一个新的高潮。传统的职业教学的方式逐渐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制约职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网络多媒体的发展进程中,资源选择多样,可以全方位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网络教学资料,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材料。网络辅助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是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通过有效的网络资源利用和仿真实验的开展,辅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实习的认知,促进职业教学质量提升。实践中,我们把一些重要的实验、与企业项目合作的重要实践实习等重要内容环节录像,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供给学生课外学习,或作为老师课内的重要教学资源素材,这种做法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中等职业院校主要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因此,实验实践教学显得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实验教学通过以上改革的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我们还需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的发展,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亮远“.教—学—演—练”一体化职业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5):185.

实验教学改革中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

本研究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文献并综合众多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围绕职业素养的四个维度(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设计了34道题,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有效收回468份,回收率93.6%。样本构成中,女生占56%,男生占44%;大三占42%,大二占30%,大一占28%。数据均采用epidate30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此外,还从以上的四个维度设计了相应的访谈提纲以作定性测量。

数据显示,超过7成的学生对职业素养的概念和内涵缺乏了解。57%的学生对现有的职业素养水平和学校教育效果不满意,尤其认为现行的职业素养教育与实际联系脱节的占65%,而另一方面73%的学生非常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职业素养的习得途径上,选择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实训学习、学生活动等的分别占25%、24%、14%和13%。可见,高职学生普遍担忧自己目前的职业素养水平,急需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改善,“课堂教学、实习实践、校园活动”等都可能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2.对职业意识方面的调查分析。

职业意识是对职业劳动认识和评价的情感态度,是支配和调控职业行为和活动的内在调节器。数据显示,62%的学生职业素养意识模糊,46%的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认识不清,有44%的学生缺乏对职业相关法律的了解。在毕业岗位认识上,高达84%的学生倾向从事管理岗而不是基层员工,83%的学生首选工作条件和经济报酬。这些表明,大部分学生的职业价值认识不准确,尤其是在行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上。

3.对职业道德问题的调查分析。

职业道德是具有特定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职业人在从事一定的社会职业中遵循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思想与行为特征。本项以四个二级指标进行考察,分别是诚实公正、责任心、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公正诚实度不高,只有49%;社会责任心方面的测评也不高只有52%,特别是在改革创新这个层面上相对更低,占48%。但在服务精神和与人合作层面上表现出较高的意识与行动,80%的学生能承担后果、不推卸责任,72%的学生认为能客观处理事物,75%的学生经常能很好地与人合作。

4.对职业习惯上的调查分析。

职业习惯是人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行为。一般认为,对职业习惯的测评是以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为依据的,因为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属于意识层面,只有借助具体的行为表现才能测量出。因而,职业习惯这一维度的数据是由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两个维度数据的相互交织和相互渗透。调查还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借助多种途径培养职业习惯。

5.对职业技能的调查分析。

职业技能是个人从事职业时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是个人在岗位胜任力上的专业衡量水准。调查显示,一方面只有57%的学生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经常参与专业实践,另一方面认为职业技能与实际运用结合紧密或相符的才占30%,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上,面对困境能控制自己行动的占23%。可见,学生在职业技能上习得不精,实际运用能力不足,缺乏独立思考与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从数据看,75%的学生倾向大一就系统开设职业素养培训课。对目前学校职业素养教学效果差的原因分析中,认为最有可能是形式呆版,占19%,教材脱离实际、教师上课不积极也占较大比重,分别为12%、11%。对“你期望通过哪些方式提高职业素养”中,排名靠前的是社会实践、到相关企业或实习基地学习、自费参加相关培训,分别占22%、20%、11%,担任学生干部这一途径也占了8%,说明实践活动是学生最期望的职业素养提升的途径。从培养内容的需求上看,位于前三位的是人际关系、商务礼仪、职业化心态。可见,大学生对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和期望较高,但因实际开展过程中方法呆板、内容过于陈旧,难以满足当下大学生的需求。

1.职业素养培养严重落后,难以满足提升需求。

整体上看,目前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普遍不满意学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效果。一方面,职业素养培养缺少系统性,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重视不够,教材空洞滞后,内容陈旧乏味,教育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用说培养“双高”型人才;另一方面,学生普遍意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对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要求日益增强,尤其在职业素养培养的系统安排、教授内容、培养途径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职业意识理解相对淡薄,职业敏感度较低。

调研中发现,高职学生缺乏对职业价值的思考,仅有18%的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有明确的认识,有目的性地研究历年就业形式的只有16%,32%的学生仅是关注过行业的招聘信息和就业率,更谈不上从行业前景、自我追求、社会影响等层面思考和挖掘自己的职业价值。所以,大部分学生对工作选择和职业发展认识模糊,在职业规划、定向、成长和转换上敏感度不高,这必将影响职业选择及就业后的工作态度。

3.职业道德观念参差不齐,道德教育突显紧迫性。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可以协调工作关系和利益纷争,又可以有效保障工作质量和成效,提高职业信誉度。而事实上,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不平衡,他们在公正度、诚信度、责任心、吃苦耐劳等基础品质上认同度不高,在承担责任、客观处理事物、与人合作等方面道德素质有明显提升,这从侧面说明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参差不齐,亟待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部分学生工作功利性意识较强,缺乏敬业奉献精神。

大多数的高职学生都有成就事业的强烈愿望,渴望实现职业价值。虽然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学生在职业执行上有较好的思想表现,如愿意承担后果,不推卸责任,能冷静面对挫折和较客观处理事物,具有良好的与人合作意识,但是在奉献意识、敬业实干上看却不尽人意,他们往往十分在意自己的付出所得到的回报。八成以上的学生选择工作是因为经济报酬,挑选岗位首先选择的是管理岗。这表明,高职学生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工作态度、职业操守方面的教育仍需完善。

5.职业专业竞争力不强,人文软实力有待提高。

现代科技发展迅猛,一个职业人想在职业生涯中有所发展,就必须紧贴时代潮流,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和提高技能层次。调查发现,有很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度不高,职业专业竞争力不强,加上人文素养的软实力不够,实际运用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但庆幸的是多数学生能对未来规划做出积极的判断,具有较强烈的学习意愿,并希望多途径提升职业素养,增强职业竞争力,特别在社交能力、商务礼仪、职业规范、时间管理、求职技巧等方面有强烈的兴趣和关注。

职业素养教育在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提升职业素养水平,完善职业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实事求是、加强研究、不断探索,深度挖掘职业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1.立足企业人才需求,引领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当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型综合性人才已成为必经之路。高职院校应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转变办学理念,将学生的职业素质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相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深刻认识到社会用人需求对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通过与企业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不断跟踪了解企业选人用人的标准,及时把握行业和专业的变化趋势,调整职业素养培养的侧重面,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规范专业课程建设,实施职业素养的专业渗透。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它包括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两部分,因而,关注学生的职业世界比强调智力与能力更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注重和提升学生的职业世界就必须考虑职业素养的综合养成,这就要求将职业素养培养纳入学校的专业课程建设计划内。首先,在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时要考虑不同专业在职业素养要求上的差异。如技术类工作要求:实事求是的态度、爱岗敬业的精神、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因此,此类专业的职业素养目标基本可设为:务实敬业、沟通合作、吃苦耐劳等,再依此目标制定针对性强、目的性强、实效性强的专业课程标准。其次,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遵照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性进行规划,而非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如新生开学后,以专业入学教育、专业认知实习等展开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为重点的素养教育,使新生理解本专业的从业要求,明确自己职业素养的努力方向;再次,在实施专业教学过程中,明确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任务及要求,将专任教师作为第一责任人。专任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配合对专业介绍、行业分析和岗位描述等来强化学生对职业素养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自觉修养的内动力。

3.突出职业道德地位,充分发挥“两课”的熏陶作用。

专业知识和技能决定了职业人未来的职业潜在能力,而职业道德则是将这种潜在能力变为现实的强大推动剂,因此,必须把职业道德摆在学生素质培养的突出地位。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两课”的强大威力,多途径、全方位地潜移默化将职业道德逐步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与信念,形成一种职业道德的潜意识。一方面要提升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将职业道德细化为相应专业的职业态度、职业信念和职业品质,改革传统的教育手段,实现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模式。如构造情景教育环境,借助新媒体手段将现实世界的人物事件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自发性的探索分析,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效果。另一方面不拘形式、创新尝试职业道德教育新方法。在理论说服教育难以达到实效的情况下,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法推进职业道德的实际应用。如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情景和氛围,领悟到企业人的身份标准,体会到职业道德的现实意义,特别要加强实干、诚信、敬业、奉献、责任等方面的道德观念熏陶。

首先从职业技能获得上看,课堂教学是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实践能力不断增长的关键。其次从职业态度上看,教师的课堂行为也是激发学生职业热忱的有利工具。课堂活动中,教生互为主客体,教师的言行态度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映射在学生身上。教师表现的精湛的专业技术、饱满的职业态度,乐观的职业情绪,都会激起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对职业的向往,对事业的追求。再次,有效的课堂提问也是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手段。好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对专业发展、职业选择乃至职业生活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用好课堂,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职业意识。

5.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主打工学结合的职业活动。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最有效的方法。高职院校要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深度探索工学结合项目,凸显任务驱动、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教育模式,创设实际教学情境。一是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参观交流、认知实习等实地调研的方式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企业生产、管理的氛围,加深岗位描述的感性认识,促进对专业知识的领悟。二是将企业理念引入日常的养成教育中。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宣传企业发展理念和企业文化,讲解企业用人标准和职业发展趋势,把行业发展要求与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形成符合时代潮流和企业标准的职业素养。三是充分利用实习期,密切加强与企业合作,将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转嫁到企业中。由企业对学生开展企业制度教育与企业文化灌输,让学生以实践行动践行职业素养,发现不足及时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岗位需求,拥有较强的职业竞争力。

6.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校园文化的浸染作用。

校园文化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阵地,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职业素养为出发点,创新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浸染作用。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的宣传优势,倡导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文化,启发学生对不良现象加以甄别判断,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道德。二是开展针对大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的活动,寓教于乐。如简历设计大赛、模拟面试大赛、职业素养征文比赛和职业素养体验活动等,起到内涵式教育的作用。三是加强典型力量的引领作用,通过举办优秀毕业生风采展、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我身边的好青年、就创业先进典型宣讲会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的动力,自觉参与素质修养,并进一步灌输到日常的养成教育中,让职业素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自主行为。

实验教学改革中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

谈到自己好的行为时,学生气势昂扬、坚定自信;谈到不好的行为时,他们满脸羞涩、充满愧疚。在这样的反思中,学生内心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使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细节,都是道德品质养成的平台。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抓住语文教学的细小环节,让学生时刻反省自己,做一个精神和心灵完善的人。

中职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拓展思维,提高综合能力,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例如,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我组织学生举办了诗歌朗诵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朗诵会筹备阶段,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方案:第一,自由组队,自由选择诗歌;第二,表演内容和形式力求创新;第三,给自己的组合取名,确定宣言;第四,挑选主持人,拟好台词;第五,布置现场,营造氛围。学生们都很感兴趣,积极准备。在朗诵会上,学生们的表演别出新意,比如“非常6+1”组合的7名男生在演绎戴望舒的《雨巷》时,用花伞作为道具,融入了自己的想像,很好地再现了诗中的情境。“彧”组合的4名女生在演绎《雨巷》时,极尽变化,很好地表现了诗歌的韵味。“听雪楼”组合的4名女生自行创作诗歌《千年》,演绎了千年的文化,抒发了青春奔放的情怀。此次诗歌朗诵会的成功举办说明,通过活动实践去感受语文美和生活美,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朗诵能力、合作能力及组织能力。

三、在语文教学中设置职业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设置职业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入角色,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进行口头训练,有时让学生把全班同学当作考官做自我介绍,有时老师充当考官对学生进行现场提问,有时把学生分成谈判双方模拟项目谈判……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说话仪态、应变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值得一提的是,中职语文教学应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使文化课有效服务专业课。比如,在指导学生学写求职信时,笔者就直接把学生带进了微机室,在巧妙地讲解求职信的特点、格式和写作技巧后,直接把课堂交给学生。下课时,每位学生都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形式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电子版求职信,教学效果非常好。在上《应聘》一课时,我直接把教室的桌椅摆放成环教室一圈的`形式。按照提前布置的任务,学生自己准备好材料,分成组分别饰用人单位和应聘者两类角色。学生之间合作探究,集体讨论,得出最佳应聘方案。此时,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导者,做到了学有所得,得有所用。语文教学应不仅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还应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活动能力。这样的学科内涵,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不能成为专业课程的附属,而应该担负起更为重要的育人任务,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较强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这样的人才,这样的中职语文教学,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实验教学改革中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

论文摘要:职业素养是高职生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只要把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生就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又好又开发展。本文简述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及重要性,明确了职业素养培养的重点内容,探索了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职业素养就业导向。

职业素养是高职大学生发展成为职业人所必需的基础,是任何一个职业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素养。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两个方面,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是职业素质的教育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素养的培养要与现代社会体制和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要在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中来完成。

(一)职业素养培养是高职教育的要求。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越来越被用人单位注重。以前那种一辈子就指望某个专业或一种职业吃饭的观念已经不合时宜了。高职院校必须将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一起抓,全面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对高职生的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存在着集体主义思想淡薄,责任心差,缺乏合作精神,怕苦、怕累,学习懒惰,纪律松弛,挥霍浪费等不良品质。这些学生的职业素养肯定不会好,最终被社会所淘汰。目前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些大学生对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不以为然,不能够认真对待职业技能训练时的严格要求,职业素养表现令人堪忧。大众对高职教育的热情,主要是对学生就业值期望比较高。如果学生毕业时很难就业,家长的教育投资的不到回报,人们对高职教育的不满势必会增加,这必然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素养培养是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和学生对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期望值很高。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状况是高职生最重要的人生诉求。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面临着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校园往往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训练基地。虽然各行业都有各自的行规业律,但各个行业对求职者的基本职业素养要求是一致的。因此,要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追求高尚的职业理想结合起来。透过教育,培养大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使大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将来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创业理念。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较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而成长为训练有素地骨干人才一,为自己进一步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平台。

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涉及面很广,覆盖的内容也比较多,要提炼出一个具有代表性和接受性的语言并非易事。但培养的目的是让大学生身心健康、明荣知耻、坚持原则、遵纪守法、诚信为先、高效工作、团结合作、顾全大局、勤奋钻研、言行有责、与时俱进。因此,职业素养的培养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代社会大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要求人们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从篮球比赛到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都是最好的例子。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就要从日常学习生活的点滴做起。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经常交流思想,在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实训练习中应有意识增加模拟团队工作的场景,教师扮演指导角色,引导各成员分工协作。通过集体活动,学会正确的“争”,可敬的“让”,在共事中增强合作的迫切感和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敬业精神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致使一些聪明人事业告败的重要原因是:尽管他们个人才华、学识出色,然而无法弥补他们态度中更为致命的缺陷—缺乏敬业的投入、缺乏对他所在单位的忠诚以及在责任感中激发出来的主动性。许多成功人士的体会可以进一步验证,勤奋、敬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对待任何工作都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都要积极主动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一定要融人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基础课到专业课,从校内实验实训到校外社会实践,构建学院全员培养、全程培养、全方位培养的局面。

(四)市场观念培养。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机制,是优胜劣汰的筛子,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高职生要经受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大手的拨拉,我们就必须培养他们一些市场观念,如信息观念、质量观念、服务观念、法纪观念、效益观念、创新观念。

(五)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方案的优化都要紧紧围绕学生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来进行,都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打基础。

职业素养培养包括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与培训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我们就是要在教育活动和培训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素养。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围绕个人的人生目标,明确人生阶段的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完成,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从高职生人学开始,就要抓住时机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明白专业培养目标,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为适应高职培养目标,两课教学的内容、方法在不断改革,组织学生学习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意义和内容,掌握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爱岗敬业服务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等观念。

(三)通过技能训练和资格证书考试培养职业素养。

技能训练的各项要求无疑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职业准人的标准,它反映了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内容全面、训练科学且具有权威性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必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聘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优秀人才为学生上课,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同样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

(四)通过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培养职业素养。

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要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开展向雷锋、李素丽、邓建军、洪战辉等先进人物事迹学习活动,举办体育竞赛、演讲比赛、技能展示、科技制作、知识竞赛,报告讲座等,让职业素养培养无处不在。

(五)通过就业和创业教育培养职业素养。

就业和创业教育就是要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根据就业形势和自身条件进行全面权衡,在科学的职业理想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形成正确地职业态度。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明白人生价值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本职工作来体现,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人工作,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积累,只有这样不断提升职业素养,才能迈向更高的目标。

职业素养是高职生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只要把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生就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又好又开发展。

核心素养培养下中职英语口语教学论文

: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技能、素质、品格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实现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高效发展,文章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核心素养;中职英语;口语教学;英语教学

中职学生是技能型人才,毕业后将面临找工作、就业等问题,如今很多企业要求员工掌握一定的英语技能,所以中职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这也是为了让中职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所淘汰。

如今我国教育注重可持续化理念,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恰好符合这一理念,从宏观角度上来看,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开放性和发展性。而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主要就是想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个人情感、处事态度等进行教育,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宏观角度上来看,核心素养的本质是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具备的一种共同素养。

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弱,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主要就是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练的形式,教师主导学生的思维。中职英语很多都是职业化口语,在英语课上教师主要要求学生多掌握一些实用性短语,这样在日后工作和生活中会有很大用处,但是由于学生自身基础较差,在面对大量英语文章和口语表达技巧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表现出自信心丧失、厌倦枯燥的教学形式等情况。除此之外,中职英语口语教学还存在教学环境差、教师综合素质低等情况,要想学好英语,首先就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英语对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的需求略高一筹,如果学生长期缺乏口语锻炼,必定会使得学生出现英语沟通能力差、英语文化意识低等情况,由此可见只有不断地完善现有中职英语教学体系,加强教师对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视,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中职英语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3.1以表演促口语演练,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将英语口语融入情境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演练,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口语教学时,教师应当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简单了解和掌握,然后熟悉几遍句型构造,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教师应当将教材上比较适用于表演的文本拿来,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中的学生自行表演,以亲身参演的方式表演其中的角色,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更真切、深入地去练习英语口语,这对于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

3.2以仿说促口语练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中职英语教学存在学生发音不标准、咬字含糊等情况,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一定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日常练习,除了多朗读英语课文外,还可以进行一些仿说练习,让学生的口语发音更标准。例如在学习“mynewteachers”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中演示不同的阅读及发音标准,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教师对学生模仿的情况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注重多鼓励学生,不要随意训斥学生,否则将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以合作促口语训练,发展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以合作促口语训练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中职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口语交流任务的时候,需要采取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对基础薄弱、不敢于“张嘴”说英语的学生,要多加照顾,面对这类学生,教师应当让学生多熟悉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多朗读、多熟悉,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达到一定标准后,再逐渐的融入课外英语阅读,这时候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述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教师尽可能的采取分组式教学,将基础好、基础差的学生均匀搭配,在英语口语教学时让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学习,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对于实现英语口语教学的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和学生各方面品质和能力都有重要的关系,要想实现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高效性,就一定要注重完善现有教学体系,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尽可能多的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时刻以“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为教学基础,这对于提高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性作用。

中职生职业素养在焊接实训教学的培养论文

国内外专家认为:“到,焊接仍将是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工艺。它是一种可靠、低成本的连接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代替焊接。因此,培养大批量能适应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的高素质焊接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开设实训教学投入大,焊接设备也非常有限,跟企业的实际生产仍有一定的距离;焊接实训环境差、工种苦,学生学习容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船业是南通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焊工需求量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我院是南通地区唯一一所开设焊接专业的职业院校。因此,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培养综合素质高、有敬业精神、技能优秀的技术工人,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模块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中职生职业素养在焊接实训教学的培养论文

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一直以来是职业院校始终贯彻的指导思想,也是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训练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分科教学、单科独进,理实分家”的模式,不可避免的造成理论和实训教学之间的脱节,难以保证技能教学的主导地位。实训课程往往只是形式,是理论课的附属,达不到真正的目的和要求。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理论学习的目标直接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技术等级要求,以焊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焊接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包括焊接专业基础知识、焊接专业知识和相关焊接工艺知识),按照焊接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焊接理论教学和焊接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是同步进行的。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学生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先讲授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操作;也可以从实训实践操作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还可以在实训教学中,就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每位学生对每个模块课题的操作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气保焊操作水平高而焊接电弧焊差,有的学生焊条电弧焊操作水平高而气保焊差。实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来灵活调整模块学习的时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强化弱项。同时开设的课题有几个,学生在工位观察学习的机会多,实训时与其他学生比较也会产生紧迫感。操作能力强、领悟快的学生可提前选修其他实训模块,对于学习散漫的同学也可起到鞭策作用,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论文

职业素养是人们在工作中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作风方面等的整体素质。它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商贸类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一是动手动脑操作的能力。操作能力是商贸类专业学生的最基本能力。该项能力是学生在工作中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不断更新换代的产品以及形形色色的顾客,将自己所学的职业知识与技能熟练使用的能力。这要求学生要不断熟悉更新迭代的产品,分析多变的市场环境,把握行业的发展动态,灵活使用各种沟通交流的技巧,解决顾客各种各样的问题,满足他们的要求,是学生在工作中展示自我,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二是竞争与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中处处有竞争,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要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在工作中也如此,因此,学生必须要具备竞争能力。学生要学会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包装自己、表现自己,让自己脱颖而出。学会竞争,就要不断完善自己,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学会在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寻找方法解决对手所出的难题。在学会竞争的同时,也要有团结协作的能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多一个人完不成的任务,通过团结协作就能完成。团队协作,分工合作,可以让工作高效率的完成,在合作过程中,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与技能,能够提高自身的能力。三是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商贸类专业学生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与人打交道,销售、客服等,这类工作都离不开与人沟通交流。学生需要向顾客介绍产品,解决顾客对产品的疑问,提供产品的售后服务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工作的展开,因此,商贸类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说服,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才能让自己在职场中利于不败之地。四是自我调节的能力。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在职场中,难免会遇到难题,遇到刁难,在生活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因此,学生一定要正确的评价自己,调整心态,适应社会的变化。不管是顾客的刁难还是工作压力的增大,不管是职场中人际关系的压力还是生活中各项开支的压力,不管是在工作中崭露头角还是遭受失败挫折,都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胜利时不得意忘形,失败时也要坦然面对。五是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如今的社会瞬息万变,只有创新、改革才能让企业适应时代的发展。创新不仅仅是产品研发的创新,还包括市场开拓的方式、营销的方式,以及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等。学生要学会在日常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接受新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给团队、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论文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因为“工作踏实,技术过硬”倍受企业青睐,但也有反映有些毕业生在技能上并不差,但在职业素养上有欠缺,表现为工作现场管理意识差,不能严格遵守规则做事,责任心差,缺乏合作精神等问题。这是因为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注重知识技能掌握,忽视职业素养培养”,职业素养培养落实不够,基本成了一个空口号。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顺利就业和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现在的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由原来的重高学历转变为学历、职业素养并重,甚至以素养能力为重。因此,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发,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把工作落到实处,培养行业职业发展所需要的通用技能和素养,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

2在实训管理中推行6s管理,培养学生的员工感。

实训室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实训现场类似于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我们不妨引入优秀企业文化,把企业的管理方法引入实训教学中来,营造浓厚的职业教育环境氛围,实施情景仿真教学。尽管环境不起决定性作用,但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实训教学融教学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于一体,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形成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企业的管理方法有多种,但多是相通的。6s管理是现代企业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它是通过规范化和流程化的运作模式,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和工作现场,提高员工的自我素质,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内容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这种管理模式十分适合实训室的管理。学生在职业意识、职业能力方面,犹如刚步入小学的孩子,这给实训室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一些上课班级和实训课程比较集中、所需器材药品较多的化学类实训室,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很容易出现混乱状态。高职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这一阶段,必须将职业素养这一软肋变得强大起来,在实训教学及管理中引入6s管理机制,可以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的深度交融,加快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3在实训管理中推行6s管理实施要点。

实训室在6s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应把握6s管理精髓,做好宣传和师生的6s理论学习工作,制定出实训室6s管理细则,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下面,以笔者所管理的化学分析实训室的实施情况为例介绍。

3.1整理、整顿,塑造清爽规范的实训现场。

整理是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实训现场只留下必须的、完好的器材设备,数量控制在满足实训需要的最低数量,其余分类进行妥善处理,该维修的进行维修,该废弃的废弃,彻底不用的移交后勤部门。整理之后即进入整顿阶段,就是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此阶段的关键是定置管理、标示明确。实训器材据使用频率决定其位置,每天使用的物品,放到显眼且容易取放的地方,使用不频繁的物品放在仪器橱内,个别实训项目用到的器材,可放到器材备用橱中,并进行标示,以便查找。例如常用烧杯、锥形瓶的配置,学生日常化学分析一般要求平行测定2次,故每台配2只烧杯2只锥形瓶,放置于台面下的仪器橱内,按需取用;吸量管移液管使用频率高,置于架上放在实验台固定位置上;所用试剂置于试剂架上,备用试剂瓶、抽滤器材等放置于备用橱内。所有物品,实训结束,恢复原位,这样,实训室才会秩序昂然,各班学生才能做到想要什么,即刻便能拿到,有效地消除寻找物品所用的时间。

3.2清扫、清洁,创造明朗清新的实训环境。

清扫是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清洁是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6s要求实训现场责任到人。实训结束,物品器材归位,实验台清洁,人人有责,值日生负责检查和整体卫生清理。卫生、器材归位情况以大组进行考核,按5%计入实训成绩。各项值日任务落实到每位值日生,任务分为:器材归位情况检查;实验台清洁;天平室清理;扫地、拖地、倒垃圾;水池清理及关闭水电门窗等,排好值日表,并把值日完成情况纳入各班的实训考核。学院的志愿者每周对实训室一次例行大扫除,确保了实训室的干净清洁。

3.3形成素养,确保安全。

经过前面4s的不断加强,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持之以恒,形成素养。有了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药品及加热、灼烧带来的危害,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确保实训安全。

4实训室推行“6s”管理效果。

6s强调规范管理的常态化、标准化,推动6s活动,营造出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符合规则”的良好氛围,从而带动整个实验室良好的整体氛围。第一,改善了实训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整理”,扩展了实训空间;通过“整顿”,物有定位,减少了实验过程中因寻找器材、试剂等浪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清扫”,使我们无论何时走进实训室,都是干净整洁的,使人心情舒畅,脏、乱、差的实训环境再也不见了。第二,确保了实训室的安全化学类实训室与其他类型实验室相比具有实验药品毒性较大、玻璃仪器品种繁多、仪器设备多为易损品等特点,在实训过程中极易出现烫伤划伤、触电、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管理中难度较大。在推行6s过程中,实训室宽敞明亮,通道畅通,没有随意摆放的物品,教学设备及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良好,同时又增添了大量的安全装置和安全标识,有效地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为实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三,学生职业素养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将6s管理观念、管理技术应用到学生的日常实训中,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迅速提高,精神面貌、学习效率、办事作风等有了明显的变化,团队意识增强,学会了按照规则做事,明白了工作中需要严谨、认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勤奋、节俭、务实、守纪的职业素养,我们的毕业生更受企业欢迎。

5结语。

6s管理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强调纪律性,需要智慧和创意不断改进,6s管理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容易做到的,但贵在每天坚持做,认真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需要实训教师们日常的监督和激励,久而久之才能养成习惯,形成素养。总之,高职院校应把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论文

近年来,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实际能力,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更是如此。本文重点对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对应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以及工学交替的具体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强化综合素质的实际培养,采用互动方式强化人才培养方面校企的具体合作,总结了相关经验,提出了具体建议。

一、能力为本位的相关课程体系构建。

(一)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技能型紧缺人才具体的市场定位。

建筑业近年来增长迅猛,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细分技术人才是实施科学化管理的客观要求,也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普通技术工人是建筑类技工学校的重要任务;培养中高级操作人员是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培养技术管理人才以及科技含量较高工种相关的操作人员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即高技能型相关人才的培养。建筑行业对于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需求量大,从教学实践看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施工现场从事管理工作的材料员以及质安员和施工员等;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监理公司通常在施工现场可以担当监理员;高技能型人才在建筑咨询企业主要担任项目管理员和土建预算员等;高技能型人才在设计单位可以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人员。

(二)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相关要求。

1.培养专业基本能力。

(1)熟练掌握相关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现场管理方面的能力。必须掌握比较全面的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协调好施工现场各个工作岗位,确保施工高效有序的开展。(2)基本掌握计算机相关辅助设计能力。(3)具备建筑工程基础方面相应的电算化预算能力。(4)具备建筑工程相关的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这一能力可使使学生胜任项目管理员工作。

(1)对于本专业具备独立解决能力。(2)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3)良好的团队意识以及协作精神。高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做好企业行政和技术主管领导的助手,更要和各种岗位的人员打交道,并进行协调,这就要求他们要有出众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相关的课程设置。

专业技能理论以及专业技能实践还有综合素质三类课程是培养高职建筑工程相关技术专业技能型市场紧缺人才的必备课程设置。建筑制图以及建筑材料还有建筑cad设计基础等相关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法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专业技能实践课重点是完成相关真题项目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掌握相关实训课程对于培养本专业相关高技能型人才意义重大。综合素质方面的相关课程重点在于法律基础以及思想品德还有人文艺术与修养和就业指导等项内容,还包括现代化管理与高新技术以及企业文化与发展和创新方法、应用文写作、创新精神等相关课程。

二、通过教学方法活用的手段提升相关专业技能水平。

(一)应用项目化教学模式。

项目化教学即依照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具体特点,通过引入相关工程项目的方式实施教学活动。既可以在相关理论教学中穿插,亦可在课程结束后安排,利用认识以及完成完整的项目,提升学生综合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单纯的理论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灵活加以运用。

(二)运用工学交替的方法强化相关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

为保证实际培养质量,主要应从强化相关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入手,强化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优化实践教学。(1)加强与设计企业进行合作,建立校企实训基地,合理安排学生实习和实践。(2)充分与监理企业或施工企业合作,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具体提升综合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3)强化在相关实践环节具体教学活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理论课程在相关实践中具体讲授,即可节约课时量,也能学生更好的理解以及掌握。

三、模块化实训教学相关内容体系的建立。

实践教学内容相关能力层次主要有综合技能和技术应用以及专业技能和基本能力三大模块,通过模块相关定位来具体确定相应的实训课程。实训过程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学生职业技能相关训练要与综合素质相关训导工作实施有机结合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学生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校企合作“互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必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培养。企业参与相关职业教育,职业人才才能满足实际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技能和知识。

(一)实现校企师资力量的相互渗透。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合作教学,学校派出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到企业开展员工的职业资格培训,也请企业专家作为实习学生的培训教师,采用师徒传教的方式,丰富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

(二)校企间开展相互培训。

学校委派教师到企业定期挂职,参与相关管理,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企业选派相关基层技术人员去学校深造,完成“订单”式培训。建立校企研讨机制,共同对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等相关内容进行研讨。

五、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创新精神以及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教育对于高技能型紧缺人才而言是综合职业素质的关键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必须实现多样化,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兴趣,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相关感性材料给学生,促进学生增加学习兴趣,让学生引更为主动的学习,培养其创新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