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感想范文(21篇)

时间:2023-12-26 17:24:04 作者:BW笔侠

总结学习心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改进和提升。下面是一些学霸们的学习心得分享,让我们一起来汲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吧。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感想与心得体会

最近被张桂梅的先进事迹刷屏了,我认真的了解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瞬间泪流满面,从内心深处佩服张桂梅老师的伟大。2002年,作为一名普通的山区教师,孑然一身的张桂梅立誓:“我想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那些山里的女孩子们读书,让她们走出大山……”2008年,她创办了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2年间让1804个大山里的贫困女孩考入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生的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如今63岁的张桂梅百病丛生,满脸岁月沧桑,但是她却拥有最伟大的人格。她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倡导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注重言传身教,传承红色基因,让“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学生自觉追求。张老师说在她办学初期,最艰难快要走不下去的时候,她把学校的党员找来,发现8个老师中6个党员,一下子底气就上来了,她带着党员老师们在学校里画了党旗,重温入党誓言,既然有她们这些党员在,扶贫的阵地就不会丢,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坚持。

看完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发自内心尊重她,她是个时代的伟人,用孱弱的身体撑起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我深切的被她这样的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所感染。张桂梅老师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那么朴实无华,用一个女人无私的奉献悄然书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真实的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值得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学习,学习张老师发自内心的无私,我们的教育事业太需要更多像她这样的老师,纯粹无私,不忘初心。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怨无悔;学习她的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的锲而不舍;学习她珍爱生命,坚韧不拔的顽强,为战胜病魔不屈不挠,要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山区的女孩们,她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

有人说,张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躯是自己的,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孩子。她却笑着说:“不,我是一名党员,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人民,有学校,有国家,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什么都有!”她用一生践行大爱无疆,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把自己奉献给党和人民,这正是我们要敬仰的时代楷模!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张桂梅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兴滇人才奖等40多个荣誉称号的获得者,百名孩子口中的妈妈,山区女孩子的一线曙光,她以忘我的精神在华坪教育战线上辛勤奉献22年,用心血和汗水为华坪教育谱写着新篇章。她就是张桂梅。

一、全新办学模式创办免费的女子高中。

9月1日,在张桂梅老师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是践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同时也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

二、不忘教育初心用生命办学。

办校来,3650个日夜身患重症、满身药味、满脸浮肿的张桂梅住在女子高中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托着疲惫的身躯咬牙坚持到晚上12点30分才睡,周而复始,常年如此。

办校10年来,张桂梅每年春节一直坚持家访,亲自走访了1527名学生的家庭,没有在账上报过一分钱。学生来自丽江市四个县的各大山头,家访行程十万多公里。不管山路多么艰险,她从未退缩。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她都要重病一次。张桂梅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病痛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三、打破常规改革创新以信仰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女子高中靠什么走到了今天,刚开始的女子高中没有宿舍,没有食堂、厕所,没有围墙。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住在教室里,食堂、厕所和邻近的学校共用。困难可想而知,经常老师和学生哭成一片,教师辞职、学生不读是常有的事。这时,在张桂梅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的影响下党支部率先打破传常规,以党建统领校建,开创了“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五个一”即“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党员每周一次理论学习”、“组织党员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感想作文

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学习她,学习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大家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与十多年前记者采访她时相比,张老师苍老虚弱了很多——脸色暗黑,身体羸病佝偻,连爬楼梯都困难。“前两个月吃不下饭,瘦了二十斤”,她告诉我。

她叫张桂梅,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熟悉她的人知道,她一没家庭,二没财产,还没有健康。凭着共产党人的信念和忠诚,张桂梅走过“大有大无”的“强悍人生”。

这十多年来,张老师爆发出惊人能量——创办面向贫困山区孩子的免费女子高中。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和学生一起住宿舍,每天五点多起床,十二点后才休息。她是校长,是保安,每天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赶走路上的蛇,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起床吃饭做操,是严厉的批评者,也是和困难学生抱头痛哭的师长,十多年如一日。

办学11年来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她走进一千三百多名学生家里。都是何等艰辛的山路啊!都是些怎样困难的家庭啊!包车司机都不愿去,爬山常常几个小时,坐摩托车曾颠断两根肋骨,早出晚归两头黑,她握住家长黝黑皲裂的手,擦去她们脸上的泪水,“命令”随行者捐出随身的钱,脱下外套塞给人家,自己冻成伤寒……张桂梅说,女高不是普通的学校,是党委政府和山区贫困群众的桥梁。

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是张桂梅40岁以前的人生写照。

18岁,张桂梅随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19丈夫得癌症去世后,她从大理调到华坪教书,“逃避过去的生活”。,她为带好毕业班,查出子宫肌瘤后隐瞒病情3个月坚持上课,取出的两公斤肌瘤让肠子粘到腹腔壁上。而从此,她的身体就没好过,如今肺纤维化、肺气肿严重,每天不离止疼片,医生说她活不过两年。

不幸没有打倒张桂梅,反而成了她燃烧自我的柴火,转机就在于华坪这方热土和好心人。

民族中学里女生很少,儿童之家孤儿们的悲剧多,这让张桂梅意识到:贫困带来低素质,提高山区母亲们的素质,将至少改变三代人!年她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这想法“疯了”:政策上没啥依据,舆论上议论纷纷,最要命的是——到哪里找钱啊!

年,张桂梅光荣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时,她闹了尴尬。会前,县里知道张老师没钱,给她特批了一笔“制装费”,她把这钱给学校买了电脑。一个细心的记者发现,这个女党代表穿的牛仔裤,居然破了两个洞。于是,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把她女子高中的梦在北京传开。

在她办公室,张老师告诉记者,这所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靠党委政府作坚强后盾。此言不虚,华坪女子高中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女子高中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

女高学生在校三年来,免去了学费、服装费、床铺费、书本费、资料费、水电费,即除了生活费,其余全免。这给每个贫困女生家庭,免去了数万元费用的煎熬。

县城边上,狮子山挺拔秀丽、色彩斑斓。山下,“速度与激情”每天在女子高中上演。正在采访,突然惊觉一阵旋风般的咚咚声。张老师微微一笑,说:“是课间操,走,下去看看。”

记者来到院坝,学生们早已列队整齐,她们的课间操是歌舞“南泥湾”:“学习那南泥湾,处处呀是江南,是呀江南,又战斗来又生产”。阳光下一片红校服熠熠生辉,“红色娘子军”的现场犹如穿越。

再看看“女高激情”。十多年来坚持每周“五个一”的红色教育:党员佩戴党徽上班;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合唱一次革命歌曲;观看一部红色影片;理想信念教育成为鲜明的女高特色。

女高的红色教育也是被逼出来的。20刚办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吃饭上厕所都在校外。张老师让女老师住女生宿舍,男老师住一楼楼梯间,晚上好陪学生上厕所。不到半年,17名员工跑了9个,张老师梦寐以求的女高,面临瘫痪成了笑话。剩下的8个人里有6名党员,张老师把他们找来说,革命战争年代党员在阵地就在,今天,我们要死守这块教育扶贫的阵地。

从那开始,红色教育在女子高中逐渐长成参天大树,群山里巴掌大的地方,成了“精神高地”。有人说,女高“学生苦学、老师苦教、政府苦办”,没有理想信念支撑,拿什么高考!

反过头看看年迈的张老师:她没有孩子,没有家,也没有房子,连独立的卧室都没有;她没有财产,把所有的工资、奖金累计100多万元,全部捐给山区教育和社会事业,每天往返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坐的是4块钱的“摩的”,当然师傅们都竭力不收她钱。

张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

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也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有病却不死,比正常人还苦得起,男老师被我拖垮,女老师累得哭,两个单位来回跑,我没倒下。有种精神撑着我,说到底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感想与心得体会

学校是建起来了,但如何留住孩子却成了难题。为留住这些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有些学生的家,路太难走,连车都租不到,只能徒步前行。一个假期甚至两个假期,即便马不停蹄,张桂梅也只能走完一届学生的家。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一次家访,到山下,师傅告诉张桂梅,车上不去了。但学生的家在山顶上,仅有一条不超过半米的山路,路的一边是万丈悬崖。如果走路的话需要6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张桂梅搭乘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当时坐在车上,我都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入悬崖粉身碎骨。”想起当时的场景,张桂梅至今心有余悸。学生下山来接她,在半山相遇时,张桂梅第一句话就问她,“你为什么要回这儿来啊?你怎么还想老回这儿啊?这地方你怎么回来的啊?”女孩低着头淡淡地说,“老师,我不回来,我上哪儿去啊?”张桂梅无言以对。这样的家访已持续11年,覆盖学生1345名,行程近11万公里,哪怕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旧病复发晕倒在路_....正是这一次次的家访,更加坚定张桂梅将女子高中继续发展下去的信念。她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因为没能接受教育,在不到15岁的年纪就结婚生子,然后将缺失文化带来的无知和贫困又一代代传下......

她孜孜以求!

作为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总是孜孜以求,每件事都亲力亲为。2008年,女子高中建校时只有3个班94名学生,张桂梅喊孩子们起床上课都比较方便。第二年扩招了5个班,班级数由此增加到8个,日常工作量增加不少。尤其是每天早上打扫学校卫生,逐间宿合喊学生起床,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张桂梅就有了她的小喇叭。每天早上,小喇叭就会准时响起:“姑娘们,起床读书啦。”从起床到出操,再到课间休息,以及晚上睡觉前,小喇叭一直回响在校园里。学生们说,听到小喇叭的声音,心里特别踏实,如果张桂梅出差或出去开会了,一天听不到小喇叭声音就觉得像缺少一种什么东西,甚至心里都会有不安的感觉。张桂梅说:“我要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学生的身边守护着她们,一直和她们在一起。”

听的歌谣,有时讲述一个自编的故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这样被调动了起来,慢慢地成绩也上来了。天道酬勤,张桂梅付出的心血得到了最欣慰的回报。11年来,女子高中已经毕业1645名学生,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2019年,毕业学生118名,109人上了本科线,9人上了专科线。但与此同时,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肺纤维化、肺气肿等疾病日益严重,医生说她的生命可能不会超过2年了,但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张桂梅总是笑着说:“感谢每天清晨能够醒来,又能看到新的阳光!”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报告会上,赵志全的女儿赵龙说,“如今我终于能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了!”她说,_年赵志全开始了新时代药业的建设。也正是在这一年,他被诊断为胸腺癌晚期,并且在确诊的时候就已经转移到了肺部。病魔并没有让他的意志有半分消沉,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斗志,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用尽他毕生的心血,争分夺秒,把这个他一手打造起来的企业推向巅峰。

为了企业的稳定发展,赵志全对他们下了死命令,“不能说,不管对谁都不能说!”从此,他们一直严格保守着赵志全生病的消息。在鲁南这个拥有万名员工的大企业里,每个人都把赵志全当成他们万分信任的大家长,好像他就是军心稳定的保障。有人在赵志全去世后说过,“永远也忘不了赵总最后的模样,对鲁南人来说一直像大山一样的存在的他,就那样像个孩子一样孤单瘦弱的躺在那里,到底是经受了怎样的痛苦和折磨啊”。为公司和员工保驾护航到最后一刻,是他用生命书写的深情。

“保守这个秘密有多困难?在爸爸同病魔斗争的十二年中,癌症从胸腺转移到肺部,动脉血管,还有脑部,爸爸接受的治疗远比放化疗要复杂。可他从未长期的住院治疗或者疗养过。有很多重大的医疗程序,理应在医院得到监护,但爸爸都是尽量保密地进行的。”赵龙说,_年她的爸爸做完开胸手术后的第十天就在病房里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那次手术给爸爸留下了30多公分的疤痕。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不顾医生的劝阻就回公司招开了业务大会,任何人都没发现一丝一毫的异样。他不仅仅要做到忍受病痛,还要刻意地拼尽全力给大家留下强健的印象。

_年,因为肺部癌细胞发展迅速,上海主治医生制定了三个月的化疗方案,可是赵志全觉得三个月太久,会让大家产生怀疑,影响企业发展。于是他选择了疗程很短但是对身体副作用极大的质子治疗。为此,他和主治医生中发生了很大的争执,这个选择也对其肺部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_年11月14日深夜,坚强了一辈子的赵志全撑不住了,最后一刻他倒在了办公桌前。

鲁南制药集团副总经理张则平有些哽咽:“直到追悼会上,我才知道,原来他早在_年,就已患上胸腺癌晚期。这12年,是赵总与病魔顽强抗争的12年,也是鲁南制药快速发展的12年,可他一直隐瞒着自己的病情,连我们这些老兄弟都不知道……”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月6日晚,20__感动重庆特别发布会在重庆广电大厦演播厅举行,勇救落水儿童的教师王红旭及组成“救命人链”的9名见义勇为市民被授予20__感动重庆特别奖。

市领导吴存荣、熊雪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并颁奖。

20__年6月1日,大渡口江边,2名儿童不慎落水,王红旭、许林盛、张广荣、马波、贺琴琴、夏欢、张亚、张学峰、李珊珊、余洪等10名热心群众组成了“救命人链”,最早跳入江中的王红旭成为整个链条中的锚头,用自己的生命连接起了这根“救命的链条”,凝聚众人的力量托举起了落水者的希望,而他的生命定格在35岁。

“救人的一瞬间不会想很多,如果你的学生摔倒,你会走着去救,还是跑着去?”王平说,当时儿子的一番话深深地触动了他。

算上江边的这一次,王红旭一共救起过4条生命。

20__年、20__年暑假,王红旭在大学时曾成功救起2名溺水者;20__年6月,王红旭在路上遇到一起车祸,他第一时间冲上前营救了伤员。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渴望成为党的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将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这是王红旭写在自己入党申请书中的内容,20__年6月1日的那个午后,他用行动与生命践行了自己对党的誓言。

20__年6月24日,中共重庆市委批复同意追认王红旭为中共党员。发布会现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杨浪浪为王红旭的父母送上共产党员徽章。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云南丽江华坪县,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毕业生正在紧张地备战高考。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招收的主要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无法继续求学的山区女生。

华坪女高建校,已经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高考,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创始人兼校长,63岁的张桂梅。

哪怕我自己出钱也一定要让她读书。

张桂梅是东北人,17岁那年来到云南支边,后随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

喜洲是张桂梅丈夫的老家,张桂梅以为那里将会是她余生的归宿。然而不幸的是,,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张桂梅黯然神伤,申请从大理调出。她被调到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张桂梅很快发现,这里的教育环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不少。

有的家长带着一大包角票交学费;有的孩子只吃饭、舍不得吃菜;有的女孩儿从课堂上消失了,回家嫁人……张桂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记者:您有什么办法让她们继续读呢?

张桂梅:让村干部跟家里沟通,这个孩子我一定要领走,一定让她读书。不要你一分钱,我自己出钱。

记者:您挣的钱不是没完没了的?

张桂梅:是有数的,那我就自己少消费一点。我这个班50多个人,起码我不让我教这个班的孩子因为交不起书费辍学,我拼老命,一边教书一边往回找孩子。

“像乞丐一样”四处化缘被人骂“戴个眼镜出来骗钱花”

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让身为教师的张桂梅兼任院长。

“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在福利院门口的健康女婴,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她们的“妈妈”,儿童之家和民族中学的经历让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然而,这并不容易,对于大山里的贫困家庭来说,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家长往往是儿子优先,牺牲女儿的前途。

张桂梅不仅要扭转家长的观念,还要筹集办学所需要的经费。华坪县的教育经费本就紧张,专门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在旁人看来是太过疯狂的想法。从起,张桂梅就开始为这个近乎疯狂的梦想四处奔走。

张桂梅:我当时很傻,我想这个事情是好事,只要我提出来你肯定会支持。认识的不认识的,我跟你要你都会给一点。

记者:去哪儿要?

记者:人家给您的回应是什么?

张桂梅:骗子,好手好脚你不干活,普通话还会说,戴个眼镜你出来骗钱花。

一条破了洞的裤子成为梦想与现实的转机。

从20到,张桂梅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外地筹款,但总共只筹措到一万元,远远不够开办一所学校需要的资金。张桂梅一度萌生了放弃的想法。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20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会时,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张桂梅穿的牛仔裤居然破了两个洞,她开始了解张桂梅的故事。

接下来,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让张桂梅和她的女子高中梦在全国传开,来自全国的支持让张桂梅的女子高中梦有了变成现实的可能。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

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正式开学,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张桂梅担任校长,并吸引来了其他16名教职员工。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首届共招收女生100名,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因为入学分数没有门槛,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成绩始终提不上去。

张桂梅:我到山里面去家访,她的爷爷奶奶说,孙女读高中了,我们可以放心地死了,想想知识在山里人心里分量是什么?回学校我就把老师集中起来,我说你们干就干,不干,你们辞职走人。好不容易人家把孩子给我们了,给我教出来最少二本。

绝境之下是什么让师生们一起“拼了”?

这个当时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不少教师打了退堂鼓,加之学校条件简陋,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就有9名提出辞职,只剩下8个老师。

华坪女高的教学工作近乎瘫痪,眼看学校快要办不下去,县里计划将学生分流到其他高中继续就读,并承诺依旧全免费。心灰意冷的张桂梅整理资料准备交接,但老师们的资料让她眼前一亮,剩下的8个人里有6名党员。

张桂梅:我把这6个党员找来,我说如果在抗日战争年代,这个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个阵地都不会丢掉。我们剩6个党员,我们能把这块扶贫的阵地给党丢掉?我说咱们开始重温入党誓词。我们没有钱,就在二楼画了一个党旗,把誓词写在了上面。我们宣誓,没宣誓完,全哭了。

红色教育在这里生根。从那之后,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夜里12点后休息,3分钟之内从教室赶到食堂,吃饭不超过十分钟。在女高,每件事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

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69人综合上线率达100%张桂梅交出的成绩单打消了人们的疑虑。

从20起,华坪女高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从首届的4.26%上升到20的40.67%,排名全市第一。

张桂梅:我们付出的不是一般老师付出的,男老师结婚,仪式办完了马上就回来上课。女老师做肿瘤手术,我说你请假吧,她说医生说能穿衣服我就回来了,我不请。孩子们拼命刷题,人家说刷题对孩子不好,我们没办法只有这个办法,看着孩子那个样子我们也难过,这就叫拼了。我不这么干,我的学生就上不了浙大,我的学生可以考到浙大、厦大、川大、武大。

记者:那您要付出什么?

张桂梅:我付出的几乎是生命,我们这几乎是用命换来的。

“我救了一代人,只要她们过得比我好就足够了”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

6年前,因为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张桂梅停止了授课,转当后勤。她是校长,也是保安。每天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赶走路上的蛇,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起床吃饭做操。

每年寒暑假她都坚持到贫困山区做家访,把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

张桂梅: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的生活,只是做着做着把时间做没了,就把自己的生活忘了。当我走进华坪、走进民中、走进孤儿院这群孩子当中,实际上我也就走进了贫穷,当时我没有思想准备,只是说干一两年吧,结果没想到自己一陷进去就没拔出来。当听着学生大学毕业在为社会作贡献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值了,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最大的安慰。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_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精力。

_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学生学习、管学生日常都亲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_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_年起她便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_,张桂梅当选为党的xx大代表。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_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发展成长。张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学生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山里的学生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帮帮她们。”正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8月的华坪县连续高温,热得像一个大蒸笼。

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和老师们聊着今年孩子们的高考成绩:“159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有17人,一本线以上有70人。理科最高成绩651分,文科最高成绩619分……”她满脸透着喜悦之情。

她叫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40多年来,她始终坚守云岭深处的贫困地区,拖着病体全身心投入教育扶贫主战场,用大爱筑起师德丰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她先后荣获“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云岭楷模”等40余项荣誉。

“让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

今年63岁的张桂梅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72年她跟随姐姐来到云南参与“三线建设”。1995年,丈夫患上胃癌,她花光所有积蓄也未能留住丈夫的生命。第二年,张桂梅带着丧夫之痛,从大理市调到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那几年,张桂梅经常看到一些因家庭变故成为孤儿的孩子,这让她感到一阵阵心痛。她心想:怎么能帮帮他们?让这些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

1998年7月,张桂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宣誓后,她更坚定了要帮助这些不幸孩子的信念。20__年,有关部门派人找到张桂梅,希望她能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院长。张桂梅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成了54个孩子的妈妈。

“每个孩子背后都有许多不幸的故事,每个孩子心里都揣着一块冰。”提起儿童福利院孩子们的身世,张桂梅一脸难过。她说:“我要加倍呵护这些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张老师虽然不是这些孩子的亲妈,但却比亲妈还要亲。”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赵建英说,多年来,张老师全身上下患有近20种疾病,她却一点儿不在乎,只要不晕倒绝不去医院。但若是孩子生病了,她便马上送去医院治疗。

去年12月,福利院的孩子王龙朗出水痘住院,张桂梅拖着病体每天去医院探望。王龙朗康复出院后,她又忙着制作锦旗送到医院。她说:“要让孩子从小心存感恩之心。”

截至目前,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先后收养了136个孩子,其中50多人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今年25岁的张惠华,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孩子,现在华坪县石龙坝镇工作。他告诉记者,是张桂梅妈妈改变了他的命运,他要像张妈妈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

“让大山里的女孩都有书读”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身旁放着一把镰刀和箩筐,望着远方发呆……这画面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张桂梅哽咽着说,当我下车询问小女孩怎么了?她哭着告诉我,想读书,可家里穷,要让她嫁人。

小女孩的话和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张桂梅的心,她觉得应该给山里的穷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便萌发了创办一所女子高级中学的想法,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中。

张桂梅开始四处募捐。大家都说她异想天开,可她仍旧咬牙坚持。20__年,作为党代表在出席党的xx大期间,有位记者问张桂梅:“你的梦想是什么?”她深情地说:“我的梦想是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子都有书读。”当时有人问她:“贫困山区那么多女孩子读不上书,你一所高中又能帮助多少人呢?”张桂梅坚定地说:“能帮一个是一个!”

在张桂梅的呼吁下,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关心支持,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

20__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学了。第一年招收了100名贫困家庭的女学生。12年来,先后有1700余名女学生从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走进大学校门,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连续8年高考升学率居丽江市第一名。

“只要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万事开头难。办学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建校初期,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学生和女教师只能挤在教室里睡觉,男教师则睡在楼梯间。没多久,17名教师有9名辞职离去,6名学生提出转学,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张桂梅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额头、后脑、手臂上鼓起很多小包,长骨瘤,肺上有结节,呼吸困难。每天,她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想办法把学校办下去。整理档案时,她无意中发现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张桂梅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当天,她便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入党誓词,诵读《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经典文章,大家郑重承诺: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后来,学校成立了党支部,张桂梅任党支部书记。经过深入思考,她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学理念,依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等学科改进课堂教学,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为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还开创了“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等“五个一”活动。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高一刚进校的第一课,校长并不直接谈高中阶段的学习,而是对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华坪女子高中毕业生邓婕说,经过高中三年红色文化的熏陶,使我变得更加坚强独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学习共产党员吃苦耐劳、冲锋在前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

办校12年后,不断有学生为争取读书机会涌向这里。有女孩背着包站在校门外,恳求来这读书,许久不肯离去,张桂梅年年遇到这样的女孩。也有外市来求学的,学校不能收,她就送5000元钱,嘱咐对方,没钱再找她要。

张丽(化名)初中时,父母离婚,被判给父亲。但父亲长期酗酒,常常责骂她。她独自一人住进镇上120元一间的出租屋中,房费由改嫁的母亲支付。

初中毕业,她想着去打暑假工,家里再凑些钱就能读书。但母亲坚决不让她读,说家里供不起。她天天哭,中考成绩未达到女高分数线,最后的机会也失去了。

她不甘心辍学,去年暑假,她壮着胆,拿着贫困证明、独生子女证明、父母离婚证来到女高门口,申请一个读书机会,办公室老师收下她的材料。没想到,几天后,她的妈妈接到女高的电话,女儿被女高录取了。妈妈说孩子走了“狗屎运”。

学校不仅送张丽一张高中入场券,也为她支付了生活费,免除她经济上的担忧。

不过,像张丽一样因交不起学费而来到女高的越来越少。2019年,华坪女高一本上线率40.67%,排名丽江市第一。今年,学校成绩依然可喜。159人参加高考,一本线以上70人,本科线以上150人。

但今年9人未上本科线的高考成绩让张桂梅不太满意,她觉得,今年受疫情影响,山里的孩子与城市孩子进一步拉开差距。

上网课在大山里很不便,风一刮,信号就没了。她让老师和各级村委会联系,让家中没有网络的学生去村委会上课,并给没有手机的学生买了手机。

张桂梅希望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心愿也没能实现。

学校最缺的仍是资金。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由县财政负担,工资水平低。华坪县教育局党委书记胥国华告诉记者,华坪女高最初按18个教学班、900人办学规模设计,但因资金有限,每年只能招收100到160人。

除了教师工资,学校水电费、学生的所有支出均由学校负担,每当账户剩下100万元,张桂梅就进入新一轮的忧心,她要继续为钱奔走。

名气能为学校带来钱。张桂梅因此在乎每一次出名。第一次被全国聚焦在2008年,新闻联播报道她的第二天,她正要起身去人民大会堂作报告,汶川地震来了。第二次时,媒体宣传她,片子还没播,鲁甸地震来了。

这一次,赶上了疫情。她以为又没了音讯,自己却突然火了。

社会各界的捐款让张桂梅暂时免于为钱发愁。但代价是每日数不清的媒体约访和陌生人的问候电话,有人请她去给干部讲道德课,有报纸请她跟全国优秀教师写几句话。

学习时代楷模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感想作文

心系百姓,心牵脱贫。8年5个月零4天!他走过千山万水,访遍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脚踏泥泞,俯首躬行;他是荆棘丛中的拓荒者,他是脱贫功坚的老黄牛。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应心系我校每一个贫困学生,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应心系我校,尽自己所能,为争创幼专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卢永根院士于20__年8月12日4时41分在广州逝世。虽然他已逝世,但他长流人间。他的动人事迹、他的伟大精神鼓舞着我、激励着我,指引着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涉农高校的学生辅导员,我要将卢永根院士这种“坚定信仰,永葆初心的本色;一心为农,深稽博考的作风;淡泊名利,朴素纯粹的追求”传承下去,我要以卢永根院士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时代大学生,为强农兴农热洒自己的汗血。

“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卢院士病危之际,他更是签订了遗体捐赠志愿书,生前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在生命结束之时,满腔的爱国之情,再次迸出了绚烂的火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他的爱国之情,不计名与利,只问为民耕耘,他的精神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点燃了我们每个人的爱国主义火焰。

学习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感想

新华社北京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

黄文秀那么高的学历毅然回到家乡冲到第一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那么漂亮的女孩为了扶贫工作不打扮不恋爱、那么贫困的家庭不扶己先扶他,通过点点滴滴的选择可以看出她的勇于担当、倾情投入、甘于奉献。黄文秀深知,群众要脱贫,增收是硬道理,村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了,驻村扶贫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驻村一年,她把全村所有的贫困户遍访了一遍又一遍。在驻村满一年的那天,她的汽车仪表盘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深入群众中,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认可。她的一生过的短暂而热烈,为我们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值得我们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思考。我们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敢于拼搏,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通过学习反思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端正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地位,一切以人民利益出发,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基层干部要加强与群众联系,听民情访民意,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切实利益,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多思多想,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带领人民群众脱贫的问题上来,要敢于创新,用于突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思想理论做指导,为人民群众服好务、办好事。

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学习

每到假期,张桂梅带着面包、矿泉水,坐车去山里家访。12年来,张桂梅的家访路长达12万公里,最远时要坐10个小时车。

第__届学生家访时,张桂梅走一家哭一家。有的人家里连衣服都买不起,寒冬里穿着一件单薄的外衣,除了物质贫穷,人的精神状态也糟糕,男人提着一个大烟袋懒洋洋闲坐,女人穿得脏兮兮,目光呆滞地看着人。

有的村子一个大学生也没出过,有女孩考到女高后,村里开始陆续有高中生。

每次去家访,张桂梅尽力帮助解决问题。谁家种的水果卖不出去,她发动老师一起购买;看到很穷的人家,她把自己穿的外套、随身带的钱留下;有个人家只有两个姑娘,被人欺负,土地被侵占,张桂梅帮她们打官司,“吃亏我才不干呢。”

有个女孩全市统考中数学只考6分,张桂梅去女孩家家访,希望女孩的父母让她转学或读职高。到那一看,整个山头仅剩女孩一家板房,女孩的爸爸残疾,独自一人操劳的妈妈将搬离大山的心愿寄托在女儿身上。

家访结束,张桂梅给这家人办了贷款。她把女孩叫到跟前,“家庭这样,你说咱们怎么办?”最后女孩考上了大学。

对家庭关系不和的,张桂梅会想办法调解。有个女孩四五年没有跟父亲说话,一次唱歌大合唱,张桂梅把父亲从山里接出来,让女孩站在父亲身后唱《我的老父亲》,父亲听着听着哭了起来,父女关系改善不少。对不懂事的女孩,张桂梅会直接让女孩对着母亲跪下。

张桂梅像一个大家长。宿舍楼2层以上的门长年开着,张桂梅随时进屋查找学生是否带手机,看到学生日记也翻。有一次,张桂梅翻到一个女孩给一个男生写的情书,她把女孩叫到面前,让她停止谈恋爱。女孩很生气,说她翻日记违法。

“狗__,这是我的地方。”张桂梅说。

去年,张桂梅翻到一个学生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一看内容,女孩要自杀。信里说,父母常年酗酒,活着没有意义。张桂梅害怕了,她去女孩家里访问,发现女孩父母醉得不省人事,等了3小时,父母清醒了,张桂梅将信的内容念给他们听,让他们写下再也不喝酒的保证书。不过保证书是写了,可这个父亲不喝白酒,改喝啤酒了。

张桂梅的眼睛像鹰一样盯着女孩们。她看到有个学生3年穿一件外套,给她生活费,让班主任格外关照。为了省钱给哥哥看病,一个学生经常不吃晚饭,独自留在教室唱歌。张桂梅发现后很心疼,告诉她好好吃饭才能有力气学习,考出去才能改变自己的家庭。

那时,周云丽喜欢和一个家境稍好的女生来往,周日休息时间也会约着出去玩。张桂梅看到后,把她叫到办公室,说家里没钱没势,应该投入更多时间学习。周云丽不服气顶了一句,张桂梅气得用手里的诺基亚手机砸她,骂人声整层楼都能听见。两个班主任闻声过来劝,周云丽的姐姐也来了。张桂梅看出来姐姐心疼妹妹,“如果我真把她打着了,姐姐肯定上来捶我。”

多年后,周云丽才懂得校长当时的一番苦心。读大一时,她回校看望张桂梅,抱着校长开玩笑,“你再打我一顿。”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周云丽回到华坪女高,成为一名数学教师。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感悟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文档为doc格式。

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20__年10月19日晚上7点,全校党员启林南教五d栋教室观看《卢永根先进事迹报告会》。卢永根,是2020_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他一生的经历为我们诠释正能量,用朴实的生活态度修饰自己。让我泪奔的是徐雪宾教授在病床前问卢院士,他们的钱怎么处理时,卢院士说捐,就这样,他们夫妇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给华南农业大学,没有给自己唯一的女儿留一分钱。这是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除此之外,卢老还签了遗体捐献卡,我觉得很少人能做到,包括我自己,为我们展示“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样子,真正是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看着他秘书在台上叙述卢老朴实一生,时不时痛哭流泪的时候,我深深地对卢老树以崇高的敬意,要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一生为党的行为。卢老,一路走好!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

学校师生的付出得到了回馈。2011年,华坪女高向社会输送第一届毕业生,96名学生69人考取本科,综合上线率100%。这个成绩让华坪女高在县城站住了脚跟。

周云丽考上大学后,父亲总是笑嘻嘻,做什么都有劲,“觉得再读4年就出头了。”父亲让她和姐姐背着装满菜和鸡肉的筐子,当面感谢张桂梅。

踏上前往昆明的火车,周云丽第一次认识大山以外的世界,也体会到不同成长环境带来的差距。

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周云丽发现他们能歌善舞,自己没有才艺可展示。舍友问她用什么乳液护肤时,她还不知道乳液是什么东西。父亲不愿女儿落于人后,听女儿说班里同学都有电脑,他跑到县城,花费4000元为女儿买了一台电脑。

差距显而易见。一位华坪女高的毕业生说,大学的口语课上,自己蹩脚英语口音一出,很多同学忍不住笑。还有人说,自己沟通力欠佳,不主动,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张桂梅不断收到这样的反馈,一位浙大毕业生打电话对她倾诉,自己不如别人,英语也说不清楚。

这样的反馈是张桂梅不曾预想的。张桂梅意识到,学校也需要与时俱进,她开始让学生跳鬼步舞、穿黄色校服裙,让儿童之家的孩子吃汉堡、披萨,将生活习惯改成“洋式的”,“免得出去让人瞧不起。”

一位女孩考上大学后,向张桂梅倾诉,说自己跟同学相比又小又黑,穿得不好,说话也土气,常受排挤,7个舍友同去宿舍楼底抬水,不许她喝,还经常留她一人扫地,不过自己没哭过。张桂梅夸奖她好样的,还对她说,“欺负我,就给我揍回去,别看你长得小,不怕。”

还有考入北京的学生跟她说同学来自人大附中、衡水中学,张桂梅鼓励学生不要惧怕竞争,迎头上。她相信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后劲非常足”,不会被轻易打倒。

女孩们不可避免审视过去。一位2011级的毕业生说,自己曾有一段时间充满沮丧,上大学后,她发现同学在高中阶段就出国旅游,考上大学顺理成章,而自己的高中生活被枯燥的学习生活填满,拼尽全力只是为了摆脱农民身份。不公平感会在某些时刻冒出来,但她也因此看到奋斗的价值——大山走出来的她能通过高考同优秀同学站在一起,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欣喜。

张桂梅在教学楼外墙上贴了几个字:刚强、慈惠、质朴。她常鼓励学生,哪怕落榜了,也不要怕失败,“天塌不下来”。但有毕业生结婚后回来看她,带着孩子,又没有工作,张桂梅会面露忧虑。

张桂梅希望,女孩们走出大山,不要再回来,也不用回母校。有当医生的毕业生想捐工资,张桂梅没有收,她不愿拿学生的钱。如果未来实力允许,她希望学生能把钱捐给没钱治病的穷人,而母校和她本人都不需要报答。

张桂梅常说,女子高中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一个人奋斗不是为自己和父母,而是为国家和民族。如果看到有人落水,张桂梅觉得,不管自己是否自信有能力救人,都应该伸手拉一把。

她知道被人拉一把的感觉。来华坪县任教前,她在中甸子弟学校当老师,在那里与丈夫相识、成婚,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

学习时代楷模孙丽美先进事迹心得感想

2004年,在外地工作的孙丽美回到家乡古县村,从此扎根农村一线。她长期担任村支部委员和计生管理员,任劳任怨,苦干实干,赢得了全村党员群众的认可。2018年7月,她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也接下一个“烫手山芋”。

古县村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的大村,村民大多以种植蔬菜为生,产业单一,人多地少。如何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让古县村发展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是3年来孙丽美想得最多、做得最多的事。

她让村子美起来。

孙丽美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村民修建公厕、美化环境。

2018年以前,村里只有一处旱厕,是村民用于囤积农家肥、浇灌农作物的。一年四季,旱厕蚊蝇乱飞、恶臭难闻。孙丽美善做群众工作,很快就对该地进行征地拆迁,改建公厕。

干净整洁的公厕建起来了,孙丽美又着手提升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改变村内垃圾遍野、杂物乱堆、房屋破旧的面貌,她奔走于各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成了县直有关部门的“常客”。

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让古县村旧貌换新颜。“我才一年没回来,村子变得差点就不认识了。”一些返乡的村民看到村里的大变化,纷纷竖起大拇指,“阿美书记,让村子美起来了”。

她让村民富起来。

让群众脱贫致富是孙丽美最牵挂的事。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脱贫,在担任村支书前,孙丽美挨家挨户走访,详细记录。哪户是国定贫困户,哪户是省定贫困户,哪户有多少人,她都熟记于心。

古县村党支部副书记孙汉英说,这些年,古县村最偏远的自然村,还有一些住在山上的村民家,孙丽美全都去过,回来以后加班将资料一个一个录入电脑,做成台账。

村民熟悉蔬菜种植,但村里的地太少了。她偶然听说牙城的一些自然村有农田闲置就记在了心里。2020年10月,她带着10多名农户到牙城考察,租了500多亩闲置土地种植花菜。至今,孙丽美先后帮村民联系霞浦牙城、x长乐、连江等地,租用当地的闲置农田6000多亩,发展“飞地经济”,帮助村民增收。

拓展土地资源的同时,村里土地的产出效率也要提升。她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300多万元,进行水利修复及农田改造。73岁的村民杨兆科有2亩土地,他说,以前依靠上游流下的水灌溉,常遇到水量不够、干旱天无水可用等情况,现在方便很多,收成也上去了,一年收入从原来三四千元增加到2万多元。

杨兆科肢体残疾,大儿子有精神疾病,妻子和小儿子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孙丽美为杨兆科大儿子办理残疾证、申请五保户,保证日常生活和医疗用药开支;为小儿子安排护林员公益岗位;为杨兆科申请房屋修缮资金、残疾人创业资金、产业扶贫发展资金共计43000元。

“阿美书记是个热心人。”说起孙丽美,杨兆科不停用手抹着眼泪。

热心人孙丽美还介绍100多位村民到附近的企业务工。村民孙莲芳就是她介绍到霞浦葛洪农庄,“最近在这里剥莲子,一天可以剥七八十斤,一斤一元,这两个多月收入已有4000多元。其他季节也可以过来拔草、摘水果,补贴点家用。”

农庄负责人孙立成说:“之前丽美书记还和我们商量,未来农庄效益好了以后,可以让村民入股分红,进一步增加收入。”

3年来,古县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8万元增长到了2.4万元,村财收入从“零村财”增至2020年底的15万元。

她还想让古县“活”起来。

“出事前一晚,她还和我商谈未来几年村里的发展规划,如何争取把村里的农保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增加一些建设用地指标;如何开发后山的100多亩荒地,用于建设食品加工项目;年底前争取把村里仅剩的一条200米土路进行硬化……没想到,这些竟然成了丽美书记的遗愿。”松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甘家旺说,“丽美书记对乡村振兴有梦想、有思路,也有干劲。”

在孙汉英看来,孙丽美对古县村的未来还有更大的设想。古县村历史悠久,是“温麻船屯”故址,村中有70多栋明清时期的古厝,还保留有明代古城墙。

“她和我说,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晚一点没关系,但这些老房子是古县村的宝物,一旦损坏了就不可再生了。”孙汉英说,“她说想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为古县村申报x历史文化名村、x省传统村落,保护好古县村的温麻船屯遗迹和明代城堡。”

“阿美总说,我们村有这么好的历史和文化资源,要想想办法,招商引资,把村里的旅游发展起来,成为像半月里一样的旅游村,再建设一个乡村农业休闲观光园,带动乡村振兴、村民增收。”古县村村委会主任孙万进说,“我们一定好好干,让古县村‘火’起来,‘活’起来,完成阿美的遗愿”。

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感想

6月17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结束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她就是脱贫攻坚一线干部黄文秀同志,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0岁。对她的离世,我们无比痛心和惋惜。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强调:“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黄文秀同志从北师大研究生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投身家乡建设,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她有着为人民服务的的坚定信念,把对贫困山区每一寸土地、对群众每一份爱,化为群众服务力量,始终践行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需要勇于担当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勇于担当,就是要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当官必须尽责,权责相辅相成。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黄文秀同志面对扶贫攻坚任务,敢于啃硬骨头,敢于亮剑,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的就是新时代年轻干部的担当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需要勤政务实作风。“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在打赢脱贫攻坚关键时期,黄文秀同志放弃优越条件,扎根农村,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基层,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无愧人民、无愧时代、无愧历史。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要真抓实干,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以勤政务实作风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努力奋斗。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