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雨的四季教学设计(精选22篇)

时间:2023-12-23 00:51:50 作者:雁落霞

教学计划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及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学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

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磷:缺乏导致厌食。

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人教版七年级春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包含的浓浓亲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圈点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和优美的语句。

2、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四、法制教育目标。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部分条款。

2、让学生意识到尊老爱幼、保障老年人权益,不但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且是一个法律问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1.地球是一个球体。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2.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是的纬线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赤道纬度为0°,是纬度起始线。赤道以北叫北纬,用“n”表示;以南叫南纬,用“s”表示。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6.本初子午线经度为0°,是经度起始线。向东和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e)和西经(w)。

7.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8.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9.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上产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季节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0.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多少,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共五个温度带。

11.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阅读地图要学会测量距离,辨认方向、识别图例。

12.辨认方向,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判读方向。

13.地图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目的,正确选择地图。公园游玩要用导游图,外出旅行参考交通图。

14.地面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把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就是等高线。

16.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态;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地理学习技巧。

1、借住地图学习。

学好地理还需要学生,准备一张世界地图和一张中国地图。因为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省市地貌和位置等。

2、做好课堂笔记。

很多人觉得高中地理知识学习不需要课堂笔记,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学习观点,地理学习要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把课堂上的知识点记录下来。

3、背诵基础知识。

地理虽然不像政治、历史科目,那样需要大量的死记烂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基础知识,还是需要进行背诵记忆的。

4、注重总结归纳。

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是十分注重知识点的总结的,高中地理学习需要把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便于学习记忆。

如何学好地理。

学会从生活中学习地理,结合生活常识学习地理。

多看国家地理杂志和有关地理的节目,多去旅游。热爱生活,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地理知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回过头看看你的地理课本,soeasy。这样学习地理你会理解深刻,不用死记硬背!

做好地理知识结构,最好做好每一个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在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后笔记,特别是必修1得花点苦功夫,其实大部分都是有规律的,把重点知识掌握,多理解下。最后把老师讲的和自己学习的知识做好思维导图,包括地图、表格等。

根据地理知识结构和思维导图做好每一章每一节的练习。

要适当地做一些练习,但不能多做练习。觉得哪个知识点难还不理解,找出10套题只做该知识点的题目,做这些试题的时候要认真,保证做一题对一题,全部吃透,这个知识点你就算过关了。另外你要把以前考过的试卷拿出来再做做错题,这样比做陌生题要好得多。错误的地方再温习一下,看看失误的地方是否已经解决了。

根据知识结构整理地图。

结合时下的热点多读地图,特别是看看老师强调的一些图。如美国、日本、德国、印度、中东等这些重要的区域性图;如环渤海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等这些沿海的区域性图。

要培养自己解题细心的习惯。

有些童鞋答题会丢三落四,注意解题之前要整理些关键性、条理性和综合性的思路,思路整理好了,才不容易丢分。如城市、工业的布局区位因数是哪些,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是哪些,经过整理后你思路就明晰多了。

雨的四季

喜欢经典,喜欢名著,畅游其中让我领略了“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旷达;让我领略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坚定;让我领略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哀怨;让我领略了“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的忠义。前面我们学习了《猴王出世》,初步感知了四大名著的魅力,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武松打虎》,去品尝施耐庵《水浒传》的滋味。

(一)简单复习一下上节课所涉猎的内容,它的体裁是(),那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情节又可分为:()毋庸置疑本文的主人公是()。

在描写武松打虎过程中,运用了一系列动作描写,动作描写何其精准,反映了人物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心理活动。希望咱们同学在日后写作中也能学以致用,恰当运用动作描写。像老舍所说的只有描写行动,才能使人物站起来。

1.提示一下先找到它的出场方式。2.写虎作用何在?(衬托)衬托了武松的武艺高强、机警敏捷的英雄形象。所以大家朗读的时候,读虎时要快一些,急一些,突出它的凶猛,那么读武松打虎的句子,你的语调要高扬一些,急促一些,突出武松的武艺高强、勇猛以及智勇双全。下面以第7自然段为例,找同学朗读一下谁愿意试试?找2名同学一个读描写虎的句子,一个读描写武松的句子。看看你俩配合师傅默契。

评价:读的真好,仿佛把我带入了那场血雨腥风的人虎格斗之中。

(六)水浒中精彩的故事又何止武松一人,金圣叹说:“《水浒》所叙,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水浒中更多精彩的故事等着大家去阅读,课后不妨走进水浒,定会不虚此行。

(七)最后想和大家探讨一个老师的困惑:(看大屏幕)。

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当我们生命安全收到侵害时应当机立断保护人的生命。

我们要学习的是武松勇敢无畏的精神,并非人人去打虎,

高飞。

文档为doc格式。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

2、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并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脂肪是备用能源)。

4、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5、无机盐: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磷:缺乏导致厌食、肌无力、骨痛。

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

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6、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缺乏时,,夜盲症、

维生素b1:缺乏时,脚气病、

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

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促进钙磷吸)收。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及肠腺)。

2、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3、消化道的功能。

4、消化腺。

(1)、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内含消化淀粉酶、可以分解少量淀粉;胃腺能分泌胃液,内含盐酸和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它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促进脂肪分解;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肠液是由肠腺分泌的,胰液和肠液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5、淀粉(糖类)经口腔,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经小肠,在胰、肠麦芽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可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其过程总结为:。

酶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7、脂肪经小肠,在胆汁的乳化、胰肠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器官):小肠。其消化过程为:。

胆汁酶。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8、蛋白质经胃、小肠,在胃蛋白酶、胰肠蛋白酶的作用下,

分解成可直接利用的氨基酸。

其消化过程为:酶。

蛋白质氨基酸。

9、成人的小肠一般5----6米长,小肠内表有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内表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10、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做到:(1)按“平衡膳食宝塔”进食;(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3)早中晚摄入能量分别占30%、40%、30%。

3、“平衡膳食宝塔”从塔基到塔顶:第一层谷类;第二层蔬菜、水果类;第三层肉类和蛋类;第四层奶类和谷类;第五层油脂类。

4、食品安全。

5、我国于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6、在我国,将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3、呼吸道的作用:。

(1)保证气体流通:有骨及软骨作支架。xkb1.com。

(2)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达到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鼻内生有鼻毛----清洁空气;鼻腔内有黏膜,可分泌黏液-----清洁和湿润空气;。

气管壁内有纤毛及腺细胞(纤毛摆动使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形成痰,通过咳。

嗽排除体外;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湿润,并能抵抗细菌、病毒等物质。)鼻腔内的毛。

细血管-----温暖空气。

6、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将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7、吞咽与呼吸的关系:食物和气体都要经过咽,通过咽后,食物进入食道,气体进入喉。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使气流畅通无阻。(边吃边笑时,会厌软骨抬起,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严重时使人致死。)8、声音的发声部位:喉部的声带震动所出。

9、咽:食物与空气的共同通道。喉:呼吸和发声的器官。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有节奏地吸气和呼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左肺二叶,右肺三叶。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吸气时各部状态:隔肌收缩,肋骨间肌肉收缩,隔顶部位置下降,胸廓上下、左右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体压力减小,外界气体压力比肺内气体压力大,于是气体被吸入。

(2)呼气时各部状态:隔肌舒张,肋骨间肌肉舒张,隔顶部位置上升,胸廓上下、左右径减小,胸腔容积减小,肺收缩,肺内气体压力增大,外界气体压力小于肺内气体压力,于是气体被呼出。

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被利用;同时组织细胞产生二氧化碳也通过血液循环透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4、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量。

第四章第一节流。

动的组织——血液。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骨髓能不断产生新的红细胞。

种类形态特点功能病症红细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运输氧的功能贫血胞胞核。

白细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发炎胞保护作用。

血小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板。

3、血液的功能: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白细胞和血小板有防御和保护功能)。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种类功能分布结构特点。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较深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较深或较浅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四肢静。

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脉内表面有防止血液静脉瓣。毛细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分布广,遍布管壁极薄,血流速度最慢血管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全身各器官组织。

2、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它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位于胸腔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的器官,内部有一道肌肉壁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每一部分各有两个腔,上面为心房,下面为心室。心脏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构成。肺静脉连左心房,上、下腔静脉连右心房。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静脉内有静脉瓣。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x|k|b|1.c|o|m、心脏工作情况:?、心房收缩,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房室瓣关闭,心室收缩,血液2从心室经动脉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流回心脏。3、血液循环途径: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体循环过程中,动脉血(含氧高,血鲜红)变静脉血(含氧低,色暗红)。(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过程中,静脉血变动脉血。

4、血压: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可以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量。常用“收缩压/舒张压”来表示血压。健康成人的收缩压为12—18.6千帕,舒张压为8—12千帕。血压达到或高于18.6/12千帕的是高血压,低于12/6.7千帕的是低血压。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1、成年人体内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一次失血量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昏、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一次失血量超过1200,1500毫升,就有生命危险,就要及时输血。输血时必须首先知道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

2、血型发现人: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

3、abo血型系统有a、b、ab、o四种血性。

4、输血原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xkb1.com。

5、异型输血: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入o型血外,还可以接受少量的a或b型血。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6、成分输血:病人血液中缺乏什么成分补充什么成分。成分输血可以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避免了大量的血液浪费。

7、无偿献血制度: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一次失血量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所以,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

眼球壁中膜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

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玻璃体。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过程www.xkb1.com。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一定区域?形成视觉。

3、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

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二、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三、地球仪。

1.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2.纬线与经线。

4.重要的经纬线:

(1)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经度起点线。

(2)180°经线:只有一条。

(3)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北纬23.5°与南纬23.5°: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6)北纬66.5°与南纬66.5°:北极圈与南极圈。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

低中高。

6.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0°(20°w)向西到东经160°(160°e)为西半球。

8.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180°,符号相反。

三、经纬网:

1.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形成的网络。

2.作用: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洋与陆地:

从全球看:七分海洋,三分陆地(71%/29%)。

从北半球看:六分海洋,四分陆地(61%/39%)。

从南半球看:八分海洋,二分陆地(81%/19%)。

二、七大洲。

1.几个概念:大陆;大洲;岛屿;半岛。

2.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44,30,24,18,14,10,9)。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3.洲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三、四大洋。

1.几个概念:洋;海;海峡。

2.四大洋:太大印北(北冰洋最跨经度最多的大洋)四、绘制海陆轮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一、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幼根的生长。

1、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三、芽的结构。

1、芽轴——发育成茎。

2、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一、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二、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三、传粉和受精。

看笔记。

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珠被——种皮。

五、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

1.通过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巩固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说出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说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指出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能力目标。

1.动手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归纳、突出细胞结构的共同结构特征,并区别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的重要概念。

2.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能熟练地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2.区别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认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的重要概念。

四、教学准备。

1.载玻片、盖玻片、消毒牙签、吸管、镊子、吸水纸、纱布、口杯、0.9%的生理盐水、稀释的碘液、显微镜。(补充多种动物细胞的永久制片)。

2.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消化和吸收。

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探究试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淀粉是糖类,但没有甜味,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将馒头切碎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试管放进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功能。

3.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初步消化淀粉。

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

(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

4、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很长,5-6米;。

(2)内表面具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多种消化酶。

5.食物的消化: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1)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营养成分未变化。

(2)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6.淀粉在口腔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消化。最终全部在小肠中被消化完。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7.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口腔、咽、食道:不吸收。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8.为病人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被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进入细胞线粒体中分解提供能量。

9.有肝炎等肝病的人不喜欢吃油腻食物是因为其肝脏分泌的胆汁有异常,不利于脂肪的消化。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1.合理营养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1)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3)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

3.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4.购买包装食品应关注。

营养成分、是否有“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失效日期)、生产厂家、厂家地址、是否有添加剂等。

5.绿色食品。

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春教学设计

师: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现代散文《春》。

2.出示目标,明确学习任务。a.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b.品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理清文章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b.边读边想,写了怎样的景,写了怎样的情。

2.写了怎样的景(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怎样的情(盼-------赞)看来同学们了解课文主要写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行文的思路也知道了,遵循怎样的顺序呢,(盼春--绘春--赞春)。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景。

1.听读课文,要求:a.注意停顿、语速、语气、感情等。b.边听边在脑海中想象描绘的春景。

(理解===朗读)。

2.自由品读。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语段有感情的朗读。

友情提示:品读感悟是多角度的,可从修辞的角度、词句的精妙之处、描写的角度、作者的情感、甚至可以是体会到的感受。

学法指导:细心品读--独立思考--圈点批注--互动交流。

3.品读收获。师生互动交流,评点妙处。

四、合作探究,悟写法。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下表:从特征、顺序、写法、语言、修辞方面比较各图的特点。

名称特征角度(顺序)写法修辞。

春草图嫩、绿、多、软由物到人正面与侧面结合拟人。

春花图多、艳、甜由高到低虚实结合排比、比喻。

春风图和悦触嗅视听觉多感官描写拟人、比喻。

春雨图细密、轻盈由物到人由近到远动静结合排比、比喻。

相同点: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都是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按一定的顺序和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语言生动,渗透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作用:其他四幅春景图很好地衬托了迎春图,为写迎春图作铺垫。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多方面谈收获。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

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配乐、起立)。

六、作业设计。

《我眼中的--》,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本教案配套课件下载地址:/ftp/。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体育教学设计

《秋天》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篇诗歌,描写了秋天农家秋景图、江面深秋图、原野深秋图三幅画面,表达作者对秋天喜爱赞美之情。

诗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诗歌的朗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重音、停顿、感情都要把握到位,我先范读课文,然后拿出一小节让学生和我共同感悟,欣赏诗歌的音韵美,最后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爱上朗读、学会朗读。

诗歌的语言精炼生动,品味语句、赏析词语可以让我们真正的去懂得诗的美。例如:“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饱食”来形容镰刀,镰刀饱食什么了?“稻香”很容易让人想到沉甸甸的稻穗。这些都让人想到秋天的丰收之景。为了有比较的赏析,把“饱食过稻香的”去掉,再让学生体会,加上和去掉的不同,更易看出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然后学生自己品味词语的美,这样,学生探索的激情产生了,聪明的智慧得已在课堂中闪烁。

总的来看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今后借鉴:

1、使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利用图画、音乐及教师本身富有情感的语言,创设出一种既能愉悦学生的目光又能愉悦学生心灵的教学情境,使课堂呈现出一片流光溢彩的景象。这样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乐于学习之境,有效地满足了他们的生理感官与心理需求,同时使科学和艺术得到完美的结合。

2、真正做到课堂师生角色的转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合作的关系,彼此还架设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使得课堂成为师生、生生相互对话的平台。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是能够反映其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的,教师都加以肯定与表扬。

3、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整堂课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或合作学习,或独立思考,或朗读课文,或描述画面,或分析语言,或改写诗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成为课堂风景图中的最亮点,与诗情画意的教学设计浑然融为一体。

4、给学生提供了诗歌学习的方法。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明白品味语言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朗颂是品味语言的极好手段,朗颂时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并且要投入情感,使自己成为诗歌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体会诗歌内容,还可以让诗与画与歌和谐交融。

人教版七年级下体育教学设计

本学期所教的是八年级七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教学设计

1、考察美术展览的筹备过程。

2、考察美术展览的内容与展览主题、展览名称的关系。

3、考察美术展览的布展方法。

重点:参观美术馆或画廊的最佳方式;美术馆、博物馆与画廊之间的区别。

难点:美术展览重的最佳展览方式。

教具参观时进行记录的工具,纸、笔、照相机或录像机。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介绍所参观展览的场所、内容和作者,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浏览参观时,应对展览会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在整体参观的同时,帮助同学们分别选择参观的主要方向,如具体作品,作品的悬挂方式,作品与展览主题的关系,展览的宣传等。

二、发展阶段:

从展览的整体布置方面进行考察。包括作品内容、摆放位置、悬挂方式、展览路线等。

从展览的主体策划方面进行考察。包括展览作品与主题的关系,展览布置与主题的关系,展览环境设计与主题的关系等等。

从展览的宣传方面进行考察。包括展览广告的设计制作,请柬的设计制作,说明书的宣传制作,宣传报道稿的撰写与发布方法等等。

三、收拾与整理:

由大家推选的几位同学担任即将举办画展的策划人,负责将大家的考察结果汇总,结合即将举办的画展进行展览文案的准备。

四、课后拓展:

为社区或家长的机关单位进行美术展览或其他展览的策划;为自己模拟设计一个个人作品展览进行策划。

能够使学生有目的的参观美术展览。

能够以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

将考察的内容与即将举办的画展进行有机的联系。

《丑下鸭》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丑菊不丑,而且非常美丽,进而懂得做人要做内在美的人的道理。

2、体会课文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读短文,体会丑菊不丑,而且非常美丽。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师教法:

教师要发挥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自悟,讨论交流、合作解疑等多种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指导、点拨。

学生学法:

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学习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春天来了,又到了鲜花盛开的季节。同学们喜欢花吗?你们都喜欢什么花呢?为什么喜欢它?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花的文章,板书课题:丑菊。

看到课题你会想些什么?(它和一般的菊花有什么区别?作者眼中的丑菊是什么样的?丑菊真的象它的名字那么丑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说一说自己在学习这类课文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把好的学习方法推荐给别人。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指名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谈谈初读感受。

5、质疑问难。

(1)“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名可以丑,但是一定要美”?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

2、组内研讨,教师巡视指导。

3、班上汇报交流。

(1)感悟丑菊的外形美。

(画出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颜色美、形状美,娇小美丽。让同学们根据描写的样子画出丑菊的样子来。画完之后上台展示。)。

(2)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注意读出对丑菊的.喜爱之情。

(3)感悟丑菊开花时的特点美。

(4)感悟结尾句的深刻含义。

名:指姓名或外表。

实:指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的特征。

(“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这句既是对丑菊的评价,也告诉人们,不管你的名字或外表如何,但内在的品质一定要美,不要华而不实。)。

(5)练习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说说你受的启发。

(6)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总结:说说在写法上,你从这篇课文学到了什么?

五、延伸拓展。

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说一说。

(从知识上、思想上、写法上等方面谈)。

六、课后练笔。

用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写一种你喜爱的植物,写出它对你的启迪。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细致地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形象生动描写的方法。

(3)揣摩、品味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1)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培养学生语感。

(2)师生通过合作、研讨、探究的学习方式品赏妙词、佳句,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朗读、品味中感悟文章的美。

(2)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积极进取的情怀。

教学重点:

1.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培养学生语感。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形象生动描写的方法。

3.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2.学生总结、掌握阅读、欣赏写景文章的一些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方法。

教学方式:朗读教学、自读自评,合作探究、分组竞赛法。

竞赛方式:(全班分为八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六到八人,各设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组长组织全组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参与讨论与竞赛。发言精彩或积极的同学,可将红领巾放于桌面作为奖励。最终以桌面红领巾多的一组为获胜组。)。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以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

2、复习几首咏春的.诗词。看谁积累的多。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朱自清的散文富于诗意,善于通过细致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学习本文除了体会这一特色外,还要注意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方面来写,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征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理解。

1、教师范读,学生试读,全体齐读。

2、本文抒发作者什么感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展示本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盼春(总领全文)。

春草图。

春第二部分(3-7)绘春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第三部分(8-10)颂春。

四、学生自读自品课文。小组讨论,以问答的方式交流品析所得。

(一)读一读。

1、读准字音,疏通字词。

2、深入意境,细细品味。

3、声情并茂,体会风格与美感。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语句,反复诵读品味。

(二)品一品。

1、品用词之精。

2、品语言之美。

3、品写法之巧。

4、品构思之妙。

(三)说一说。

小组之间交流品评所得,互相问答,分组竞赛。

五、写作借鉴:

(一)从这篇课文来看,应该如何写景?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

听觉、触觉等;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

到低、从近到远等;

4、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二)模仿习作。

借鉴本文写景的方法,描写一幅秋景图。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背诵课文1-3段。

官良生。

《丑下鸭》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及作者所要通过丑菊告诉我们的道理。

2、继续学习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3、朗读课文,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及作者所要通过丑菊告诉我们的道理。

2、继续学习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菊花?它美不美?你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它的美?

2、可是有人偏偏说它不美,还叫它丑菊,他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章《丑菊》。

二、初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

1、自由读文,通读全文。

2、划出文中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它的美。

出示相关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丑菊的?

(前三句是从静态方面来描写花的美,介绍了花的颜色、大小,是按时间顺序来观察的。

后一句作者抓住丑菊白天和夜晚的形状变化进行了动态的描写。)。

3、反复品读,读出它的美,读出你对它的喜爱。

三、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

1、分组朗读,找出你认为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出作者的感情。

2、小组汇报朗读,教师相机知道朗读。

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四、再读课文,明确作者喻的理。

1、划出文章中能点明中心的句子。

2、谈谈你的理解。

五、小结。

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丑菊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丽可爱。还知道了人世间,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希望大家做一个心灵美的人。

六、课堂练习。

1、比较组词。

2、按一定顺序模仿第二段写一种植物。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一找,你周围有像花生丑菊一样的人吗?请把他的事例写下来。

人教版七年级下体育教学设计

3、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练习,建立互帮,互学,相互鼓励地共同进步的团体。

4、对差学生,要有耐心,爱心和关心,交流和谈心。鼓励,大家都来关心的方式。激励他学习。充分激发他向上的欲望。

5、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出新目标,新要求。

六、教学措施:

1、逐步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学习兴趣。养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

2、要用体育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遵守纪律,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优良作风。

3、发展学生优良的个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在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实施《新课程课标》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刚刚步入新学习环境的初一新生,由于他们来自各个校风不同、师资要求有异、体育风气有别、场地器材条件有差异的小学,这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有差距等因素。另外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是很适应。感情丰富而强烈,表现为情绪波动性大、不稳定,不成熟。因此,在进行初一的体育教学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原来体育素质较较好的同学能树立新的拼搏目标,而对于体质较差的“困难户”能在新的环境下树立自信,发挥长处,增强体质。

三、教学目标。

(一)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1、体育与健康课程解说,中学体育教学常规要求;。

2、田径运动简介与规则介绍。

3、体育锻炼对促进健康的价值。

4、常用运动负荷的测量与方法运用。

(二)、运动技能。

1、队列与体操:原地队列,行进间队列,第一套中学生广播体操,徒手体操。

5、球类。

(三)、发展体能。

1、发展速度素质:结合快速跑技能,运用各种跑的形式进行;。

2、发展耐力素质:结合耐力跑技能,运用不同距离的耐力跑练习,跳绳等;。

3、发展跳跃素质:结合跳高技术,运用不同形式的跳跃练习;。

4、力量素质:持重物的健身练习;。

四、教学措施。

(一)教学改革。

1、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4、开展民主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评价制度。

6、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1、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2、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3、坚持班级体育锻炼,广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4、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坚持自觉经常锻炼身体。

(三)课间操:间操是学校的窗口工作,它能展示出学生的精神面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校与体育组相关人员一起督促广播操。

(四)开展探究索性学习。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去探索、去发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健康的思想观念、领悟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察、发现、学习、练习、小组合作交流等。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理解动作概念,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附:教学进度。

第一周至第四周:第一套中学生广播体操。

第五周:田径——快速跑。

第六周:田径——蹲踞式起跑。

第七周:田径——跨越式跳高。

第八周:足球——熟悉球性练习。

第九周:足球——简单的踢停球。

第十周:足球教学比赛。

十一周:篮球——胸前传接球。

十二周:篮球——原地及行进间运球。

十三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

十四周:篮球:教学比赛。

十五周:体操——技巧。

十六周:体操——单杠。

十七周:田径——中长跑。

十八周:期末考核项目练习。

十九至二十周:期末体育测试。

测试项目:400m立定跳远立位体前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学会细腻的观察和描摹。培养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简析】:贾平凹的《风雨》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三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的语段,增加语言积累。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体会写景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探究透过景物描写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学这篇《风雨》,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一,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一些文章的修辞手法,初步了解赏析文章的步骤,对于散文,他们第三单元才开始进行接触,《春》和《济南的冬天》一个专注比喻,一个专注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学生已经不太陌生,而侧面描写学生可能不太理解,因此本科的重点是在赏析文章的语言时渗透侧面描写的概念,从而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在读中积累重点词语和优美语句。

2.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的运用。

3.掌握和练习一些写景技巧。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及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反复诵读,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品味语言。

【学法指导】: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时,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一:看图片,导课激趣。

情景导入:媒体呈现几幅暴风雨的图片,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绘。

设计意图: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给新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奠定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以及教师与学生情感上有效沟通的基础,便于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过渡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贾平凹的《风雨》,美文就要在诵读中感受它的美,那么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自己自由诵读课文。

环节二:读一读,感受画面,梳理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文章的画面。

(要求:给易错或不会读的字做标记,读完后同桌交互补充。)。

2、试读课文,任选一段或两段。

3、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逐段快速朗读课文,找一找,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按顺序依次画出。

设计理念: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学生读错的字词,或停顿不正确的地方,并及时纠正,将字词教学融入到文章中,便于学生理解积累字词.通过反复读课文,想象文章画面,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会梳理文章内容,理解侧面描写这种写作手法。

环节三:品一品。

1、教师先示范如何赏析句子。

2、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设计理念:写景散文的学习,重点在于对句子的品味赏析,精彩的描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简单的赏析。

ppt出示:

1、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

运用了比喻,将树林子比作一块面团,一个“鼓”字,一个“陷”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树林在风雨中飘摇的场景。

2、一头断了纤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

连用“跑”、“撑”、“撞”、“滑”、“跌”、“失去”,几个动词,很形象地写出了,断了纤绳的羊的一连串表现,从侧面烘托了风之狂。

选择两个例句,分别从修辞手法和动词两方面进行赏析,先给学生例句,教给学生从哪些方面赏析文章,再让学生进行一个反馈。

在学生自己赏析的过程中我给了5分钟的时间,有些孩子完成比较快,写了1-2个句子,于是我让四人小组顺时针交换自己赏析的成果,并进行讨论,这样每个人就能看到更多的赏析,从1-2个变为4-8个句子,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强化他们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一反三,能够理解侧面描写的含义。

环节四:写一写。

请模仿课文,写一段话,来描写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天,约150字。尽量用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是输入与产出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精彩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教师总结:无风无雨二字,作者却生动的再现了风雨来时的画面,这和他细心地观察是分不开的,在生活中,同学们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板书设计:

动物。

侧面描写   植物       修辞。

宋春娟。

人教版七年级论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学会阅读方法:

读选文的方法:强调重点实义词;

养成质疑的学习习惯;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选文含义,并能古为今用;

对比阅读,群文阅读方法的渗透。

3、激发诵读《论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重点讨论理解《论语》中的“勇”,以此为点进行导读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千百年来,像乳汁一样滋润着咱们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和学习。揭题:第六课,《论语》节选二。

2、《论语》知多少:大家还记得《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吗?

3、ppt复习。老师补充中外名人对《论语》的评价。

4、听到这些评价,你有什么感想?

(二)书读百遍。

1、学习古文,我们最基础的方法是什么?

自由读节选第三条,老师提示三条标准。

2、个人朗读展示,生生评价,师评价。引导发现朗读诀窍:重读重点词。

3、齐读,赛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

4、填空读。

5、引导背诵。

(三)其义自见。

1、质疑不理解的词语。

2、结合读本中的“导读驿站”大致理解含义。

3、师考查:

子路和孔子谈论的是()和()。

孔子认为()是()的基础,有()更要有()!

4、师小结板书:有勇有义。

5、讨论:在平时生活中,你做过哪些有勇气的事?或者见过别人做过哪些有勇气的事情呢?谈一谈。

6、师小结。引出《论语》中其他对“勇”的言论。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7、生讨论含义,师小结。

(四)拓展对比:

1、古今中外,对于“勇”,大家都有不同的描述,你们知道哪些关于勇敢或勇气的名言警句呢?交流。

2、介绍美国作家伯纳德。韦伯的绘本《勇气》,课堂阅读一部分。

(五)自读选文前两条。

(六)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大家在读书方法上或者做人道理上有什么发现与收获呢?

2、简介《论语》其他方面内容:孝、悌、忠、信、智、(勇)、恕。

(七)作业:

1、继续诵读《论语》节选,背诵第六课。

2、对比阅读美国作家伯纳德。韦伯的绘本《勇气》,想想你心中的勇敢是怎样的?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的字词句子.

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3.了解关于作者朱自清的文学常识。

4.整体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关于春天的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觉观察景物的方法。

2、探究欣赏语言美。

3、感情朗读。

教学重点:1、探究欣赏语言美。2、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1、精准用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朗读、讲解。

学情分析:学生少年烂漫,喜欢美丽的春天,喜欢语言生动的文章,《春》语言生动精彩,满含深情,富有诗情画意,适宜学生朗读背诵,学习他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描写春风、春雨的优美古诗句。

二、潜心精读:

1、春天的风。

(1)、春天的风有什么样的特点?--柔和(触觉)。

(2)、作者除了用到了触觉,还从哪些方面不定期写春天的风?--嗅觉、听觉。

(3)、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引用。

2、春天的雨。

(1)、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像牛毛(密)、像花针(亮)、像细丝(细)、薄烟(轻)。

(2)、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排比。

(3)、作者还写了雨中的什么景物?是用了什么方法、顺序?--写了雨中的树、草、灯、人的活动。从静写到了动,从近写到了远。

(4)写春天的雨,作者一方面从正面写春雨的特点,另一方面用雨中的景物和人的活动从侧面来衬托春雨的可爱。

3、春天的人们。

(1)、以上几幅图都是写景,那么春天的人们又是怎样的呢?--欢天喜地的出来迎春,感受春的美丽。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起的?--从“风筝”,引到了孩子,扩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3)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写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三、小结:文章一共写了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四、探究欣赏语言美。

1、叠词美(听写后欣赏)。

欣欣然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软绵绵嗡嗡地密密的。

2、句式美。

整齐、短小、对称。

3、修辞美。

拟人、比喻、排比、反复、引用。

4、用词精准美。

5、小结:语言美的特点,整齐美、音乐美、情感美。

五、教师小结。

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细心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六、作业设计:

2、朗读背诵全文。

曹杰。

[《春》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七年级下体育教学设计

(一)让学生更理解数学。如前文所说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变式指在数学本质基础上通过其他方式和方法呈现数学内容。如一种数学题目在不同试卷上可以用不同方法表示,也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解决。虽然解决一道数学题目的方法很多,但是题目考验学生能力的内容是一致的,即在本质上解答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并且使用的数学公式是不变的。通过变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同学更了解数学题目,即不停留于一种题型,让学生在了解公式的基础上灵活解决同类型题目。有句话一直牢记在我心中:要活学并活用。变式教学就是教会我们活用的技巧,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

(二)提高答题效率,减轻学生压力。目前学生压力大,课后作业占据学生大部分放松时间。学生在课后作业上面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是因为课后作业不断增多还是因为学生不会做题而无法快速完成?这个问题的答案从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身上可以反映出。学习好的学生几乎在学校就可以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回家后还利用休闲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或者做自己买的练习,甚至可以挤出时间看课外书。但是成绩差的学生可能回家做了几个小时的作业还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更别说做自己购买的练习或者看书复习了。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成绩不好的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并且不会灵活运用,他们只会做上课老师所讲的题目,如果让他们解与老师所讲的题目做法相同但是条件不一样的题目可能仍无法解决或者需要花费很久时间。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运用变式教学,在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基本概念之后给学生不断练习不同的题型,只有不断解题之后学生才可以牢记所学知识,并且能够活用,而且日后学习中还要不断练习和巩固。但是在变式教学运用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根据学生正常学习新内容的能力给学生安排合适练习;第二,加强学生对专业性概念的理解,只有在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才可能运用概念,如果对概念都无法理解几乎无法解决那一类题目;第三,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教育者可以把该知识与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相联系,让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巩固学习新知识,容易理解和掌握现在要学习的知识。变式教学是保持数学题目中原有的实质,对题目进行改变并通过不同方式展现出的一系列问题变化,通过这样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轻松地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快速解答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解题效率,并且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通过变式教学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变式教学通过不改变题目基本知识点而改变题目题型为学生学习提供开放性的条件,让学生通过各方面研究和多角度思考解答该题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反应更灵活,增强他们对做题的自信,并且更喜欢学习。在变式教学中,教育者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数学练习,在不同数学练习中学生只有不断研究、不断对比,并且愿意主动去思考、去提问,才可以不被其他同学比下去。但是做题时学生不应该死板,在做题前应思考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并与之前所做的题目相比较。在不断练习之后,他们会发现题目想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同的,只是题型不同而已。经过对不同题型的练习和思考,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让学生了解一道题目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很好地提高逻辑能力。

三、变式教学的实施。

(一)变式教学的运用时机。进行变式教学时教育者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就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一项数学知识之后。刚教完数学概念后,学生对该条概念还不是十分了解,这个时候教育者就需要让学生练习不同题目对该项知识加以深刻了解和巩固。需要注意的是老师给出的题目应当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到大。这样可以让学生一步步详细了解概念,而不是一开始就给学生难题让学生花费过多时间解决,结果可能就是学生无法做出该题目,并且对概念的理解还和之前一样,那么这将是无用功。

(二)改变问题的条件。在学生解决一个问题之后老师可以适当改变问题中的条件让学生练习。如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我们知道证明一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有许多种方法,如证明两组对边平行或者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如果在一道证明题中该题之前的条件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我们可以转变为两组对边平行,结论还是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但是改变条件后是运用了另一个原理证出平行四边形,不仅巩固学习内容,还让学生了解到问题的解决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解决其他问题运用多种办法有促进作用。变式教学是通过不同方法、不同角度等反映出教学中的基础问题。通过变式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有力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更热爱学习,同时减轻学习压力。可以说目前教学中变式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