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民俗(精选15篇)

时间:2023-12-18 11:32:05 作者:笔砚

春节的来历和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我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举国欢庆、辞旧迎新,庆祝新年的到来。春节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繁荣富强的象征,也是家庭团聚、亲朋好友相聚的重要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象征着祈福、拜年、欢笑和祝福。春节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彰显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精神风貌。在下面这些春节总结样本中,你可以了解到不同人们在春节期间的喜怒哀乐,或许会有共鸣。

家乡的民俗作文

回到家乡,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日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

吃完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

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漂亮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日,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欢乐!”“新年欢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

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家乡的民俗作文

一群虎背熊腰的壮汉,光着膀子被观众包围着。

他们的身旁是几个高低不同的熔炉。

刺骨的寒风吹动了炉内的熊熊烈火,也吹动了他们的肌肤。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手中紧紧地握着打铁花用的木棒,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动过。

但是:

看!——。

一打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亢奋了!十几个打铁花的艺人一人紧跟一人,一棒接着一棒,往来于熔炉之间。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至。棒中的铁水一经重击,迸散开来,冲向夜空,犹如火树银花。近看如泼金撒银,天女散花;远看如流星狂舞,闪电裂空,绚烂多姿,光彩夺目。就在这时,地上的烟花也腾空而起,只见铁花倒悬如火山喷发,烟火齐鸣似两军激战。场面甚是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表演结束,人们的脸上写满了惊叹。有谁能够想到这小小的打铁花,竟蕴含了如此磅礴的力量呢。

家乡的民俗作文

老家的人们都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

看戏时,人们把整一个戏台“包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像蚕吐出的丝,裹得紧紧的。若是你来晚了,那就是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吧,这人群是任凭你怎么挤也是挤不进去的。

豫剧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马金凤等等,她们可是诸多戏迷心目中的偶像呢!

姥姥喜欢听常香玉的戏曲,她的声音变幻无穷,有时如大海的涛声般浑厚,有时又如小溪的流水声般恬美,有时候喜气洋洋的,有时候又使人感到无比的忧伤。

出门在外的游子听到了这熟悉的乡音是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她哼唱着豫剧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我很惊奇,问:“难道北京不好吗?”姥姥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使我魂牵梦萦的豫剧!”

民风民俗作文:家乡的春节

调查地点:爷爷奶奶家。

调查渠道:长辈、网络、书籍。

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

调查结果: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民风民俗作文:家乡的春节

二、考察原因。

在中国,几乎每年过春节都要吃饺子,这已经成了几百年的历史。我想通过观察、考察亲人的过节方式,体验传统节日的意义。

三、参考资料。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四、考察结果。

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认识到,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也能使人知道,民间民俗的多样化以及它们的意义。希望自己在以后过春节时,可以吃一口饺子,就多一份为我国的历史骄傲的心意。

家乡春节的民俗作文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

家乡的民俗作文

节前,爸妈带我和姐姐回到了老家。节日那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被屋外吵闹的炮声和大人们的谈话吵醒。姐姐催促我快快起床去外面玩。我立马洗漱一番,跑到外面一瞧,果然在老家过节氛围就是不一样。大街上到处都是人,我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左顾右盼,目不暇接。忽然听到一声叫喊:“大家快看啊!”我心想看什么?心中充满了不解,于是我随着大家的脚步向人群中走去。原来是踩高跷啊!一个个表演者穿红戴绿,踩着高跷行走自如,还不时地扭起了秧歌,仿佛是一只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为节日增添了喜庆。

“看!那有舞龙的!”顿时,人们像潮水一般迅速地转移到了下一个地方。只见舞龙人把两条龙舞得欢蹦乱跳,栩栩如生,好像真龙就在我眼前飞舞一般,多么有灵性啊!听姐姐说,舞龙意味着来年风调雨顺,消灾降幅,得到龙的庇佑。

街上还有卖各种各种炮竹的,有鞭炮、摔炮、窜天雷、烟花,当然我也抵挡不了它们的诱惑,买了很多。一回到家,我就忍不住在门前放起鞭炮啦。“啾!”“砰!”炮声不断,我心中的欢喜也不断。

晚上还有花灯展览,一个个可爱又美丽的花灯在眼前闪烁,使我们眼花缭乱。最后去看的是打铁花,那铁花飞射到在空中,像一颗颗闪耀的星星在眨眼睛。

这就是我老家的花灯民俗文化节,真是热闹非凡,令我大开眼界。

家乡的民俗作文

艾草在舟山叫青,是一种长在田边的青草。艾草制成的糕点叫青饼,它是舟山的传统食品,一般在清明前后制作。这里的人们祭拜祖宗时,青饼必不可少,它又叫“清明饼”。

今年清明节前,妈妈带我们兄妹俩采艾草。一到田野里,我们就手忙脚乱地采摘起来。可没过多长时间,妈妈就叫我们停下了,把我们叫到了身边。原来,我们采的不是真的艾草,而是假艾草。

妈妈告诉我们,艾草的叶子有点椭圆形,背面还有白白的绒毛,闻起来带有一种香味,轻轻咀嚼,苦中带甜。而假的艾草,叶子长而尖,背面没有绒毛,闻起来是青草的气息,嚼一下,带点苦味。我们连忙倒出自己采摘的艾草,果然,有假艾草混在里面。我们还发现,假的艾草颜色更深。小小的艾草还有这么多学问,实践出真知啊!我们又开始仔细地采起来,边采边闻一闻,还不时请教妈妈。经过2个小时的劳动,我们提着满满一篮艾草来到了家里,准备制作青饼。

一回到家,妈妈叫我们把艾草倒在地上,把一些黄叶摘掉,把粗粗的茎剪掉。这下子,满满一篮子艾草只剩下半篮子了。接着,我们把艾草倒进盆里,清洗干净。看似干净的艾草原来也很脏,不知洗了多少遍,水才变得干净。

这时,锅里的水已经开了。我拎起篮子把艾草倒进了锅里,又拿起锅铲上下翻动。妈妈还在水里倒了些小苏打,她说,这是为了软化茎叶。还告诉我们,只要艾草瘪下去就行,大概焯5、6分钟就够了。时间过长,艾草会烂,颜色会变黄。原来,焯艾草也是门学问啊!没一会儿,整间屋子充满了艾草的清香。

我们把焯好的艾草又倒进篮子里,目的是沥干水分。随后,我们开始和面(一半是糯米粉,一半是面粉)。没一会儿,我的两只手又酸又涨。但是看看妈妈和妹妹高涨的干劲,我也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接着开始剁青,我们把沥干水分的艾草放在砧板上,用菜刀使劲剁。艾草要剁得很细很细,剁成浆糊状,这样才能和面粉完美融合在一起,吃起来细腻光滑。我使出了洪荒之力才把所有的艾草剁好,累得直喘粗气。随后,妈妈把剁好的艾草和和过的面混合在一起,开始捣面了。妈妈用手使劲地揉搓,妹妹用擀面杖使劲搅拌。妈妈告诉我们,面团要揉搓得有弹性,不软也不硬。

终于到了做青饼的关键时刻,我们围坐在桌边,我和妹妹用月饼磨具压青饼,妈妈用手把面团搓成圆形再压扁。看着一个个青饼在我们手中诞生,累点也是快乐的。

最后,我们把做好的青饼放进蒸笼里蒸。十多分钟后,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我用力地咬上一口,啊,又香又糯,还不粘牙,真让人回味无穷!一口气可以吃四五个,而且不用担心会胀气。

我拿着自己亲手做的青饼往外跑,轻轻吸口气,各家各户都飘出了青饼的香甜味,还不时传出小伙伴们清脆的笑声。

衢山的美食有很多,可是回家做客的人,回去时总爱拎一袋自家做的青饼,大概是青饼寄托着人们浓浓的乡情吧!

春节民俗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2

页,当前第。

2

1

2

家乡的民俗作文

我家在濮阳,在濮阳有许多的习俗。例如:婚丧嫁娶,过年,过节。

在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开始,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这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们小孩馋的总想先尝尝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可是总要等到大人先到厨房的灶王爷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哟。据说,这样灶王爷才能上天言好事。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扫房子。人们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静,这是为了新年有一个新气象。过了二十四大人们忙着杀鱼、肫肉、蒸花馍,准备年货。

每当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等。关于对联还有一个来历: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节日的氛围装点的更加浓厚。吃过午饭后,端出香喷喷的肉馅,一家人就包起了饺子,男同志擀皮、小孩们当运输员,女同志们就负责制作精美的水饺。老人还要在饺子里放进硬币,看谁最有福气。当一盘盘挺着肚子的水饺端上桌时,大家找到自己满意的饺子,张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运。

除夕,家家户户吃的都是饺子,人们早早的吃晚饭,守在电视前看春晚,也是“守岁”。

初一到初六这几天,就是我们小朋友“挣钱”的最好时机。天天不是呆在爷爷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妈妈的话说,就是“整天不着家”,但我们仍然乐呵呵的东跑西窜。

我们这的春节一般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告一段落。虽然濮阳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与许多大城市一样,热热闹闹的迎来春节,又热热闹闹的把它送走。

家乡民俗作文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巷传出的爆竹声,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家乡的民俗作文

我家乡,山清水秀,非常美丽。

春节的这一天是我家乡最美的时候。

刚下过雪,那雪是那么的洁白,那么的柔美。“啪啪啪……”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跑来了,一双双小手拎着一只只红通通的小灯笼,心里觉得美滋滋的。中午,房屋上就挂上了一只只红灯笼,这样当夜晚来临后,就可以点燃这些灯笼,我家乡便成了灯得海洋。

夜晚终于来临了,人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吃团圆饭。每张餐桌上都会有一道菜——鱼。俗话说得好“年年有余,岁岁平安”,所以每到春节家家户户的桌子上都不能少了“鱼”。

人们吃完年夜饭后,还会放烟火。这个时候的天空就如盛开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一样,别提有多美了。

啊!我爱你我家乡!更爱我家乡那热闹非凡的春节!

家乡的民俗作文

在我眼中,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化历久弥香。而在我的心中,家乡的民俗文化也同样博大精深!

说起我的家乡——段村,真有一点儿自豪!它被国家评为“历史文化名村。”而段村名字的由来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段村始建于西汉文帝元年,初名印驹城,隶属晋阳县。交城素产良马,为朝廷所严管。印驹城专为进入交城牧苑之马匹打印火记。后汾水泛滥,汾河出岸穿城而过,将城冲为二段,东日东城,西日西城。汉代之后城废遂为民居,得名段村。

在我的记忆中,给我印象最深,经常萦绕在梦里的是家乡正月十五闹“红火”的场景。我的家乡是个大村子,三千多人,文化活动也是轰轰烈烈。正月十五闹“红火”是我最盼望、最高兴、最自豪的事。无论是抬铁棍、扭秧歌还是放焰火,都能够吸引相邻几十里的人前来观看。

看那于人头攒动之上挥袖起舞的,是最具吸引力的铁棍表演。铁棍是富有地方特色并别具一格的杂耍之一,只有我们满溢着乡土气息的农村才有。它需要十二名年轻力壮并有丰富经验的汉子才能抬好。铁棍上站着四个小孩子扮演的人物。有的是各种古代名人,有的是各种戏剧人物。随着各自的配合,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等到夜幕降临时,便见烟花满天,争相绽放。家乡段村的焰火表演久负盛名,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焰火助兴。这些焰火其实也蕴含着传统,是寓意吉祥的。有“金钱落地”“满天星”“鸿运当头”等等,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在我家乡,若说起其它民俗文化,就要数每年四月初十的古会活动了。传说它是人们为了祈求下雨而产生的。而这种活动人们也将继续传承下去。他们组织市场交易,并会唱戏助兴,而对于我们这些懵懂少年来说,其实也就是一场有各种好吃,好玩的东西的“盛会”罢了,但在我们心底,也悄悄埋下了一颗热爱家乡民俗文化的种子。

家乡的民俗文化真是丰富多彩!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来保护这些美好的民俗文化,让它们能够永久地被传承下去,不断地滋润我们的文化生活!

春节的民俗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家乡民俗作文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家乡有一个持续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

……。

我的家乡虽是个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