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教案大全(21篇)

时间:2023-12-12 18:53:09 作者:笔舞

幼儿园大班是幼儿教育的最后一年,在这个阶段,幼儿们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我们来看看一些幼儿园大班中培养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们在小学一年级4个班中对学生做了“认识人民币”、“兑换人民币”、“支付人民币”的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比例为96.5%,兑换人民币的正确率为83%,参加过10元以下购物付款的比例则为64%,可见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一、准备阶段:

1.收集“商品”:让学生自带一些玩具、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并制作出价格标签挂在商品上。

2.布置“商店”:将课桌布置为柜台,按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分别放好。

3.提供给每人若干人民币。

二、实施阶段:

(一)争当小小营业员。

1.多媒体展示各种面值人民币,让大家认一认,说一说。

2.多媒体显示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并提问应该怎样以此兑换1元的人民币?

生1:2个5角换1元。

生2:10个1角换1元。

生3:5个2角换1元。

生4:1张5角、1张1角、2张2角换1元。

生5:4张2角、2张1角换1元……。

(可采取小组活动,每人填写出1份列出兑换方式的表格,然后大家共同检查对错。)。

4.小组推选优胜者当营业员,小营业员挂牌上岗。

(二)购物活动。

教师:现在大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购物,营业员要根据商品的价格和顾客付的钱数计算出需要找回多少钱。在活动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其他同学商量、讨论。注意运用礼貌用语。

(“顾客”开始自主购物,教师在旁做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三)换物活动。

教师:我看到大家都已经购买了一些物品,你们现在能相互交换自己所购的物品吗?要注意在价格不同时需要贴补差价。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到我们班的“消费者协会”来寻求帮助!

生1:我的铅笔是5角1支,能用铅笔换你1块橡皮吗?

生2:好呀!我刚好需要铅笔。刚才我买的橡皮是2角钱一块,找你3角,对吗?

生3:对,谢谢你。

生4:我买的小娃娃是2元,可以换几支铅笔?

生5:铅笔5角一支,你说可以换几支?

生6(插嘴):2元里有几个5角?

生7(恍然大悟):2元里有4个5角,就可以换4支铅笔。

……。

(四)物换币活动。

教师:现在大家可以到营业员哪儿去,把手中的商品换成人民币。看看换回的人民币和原有的人民币相符吗?如不相符,检查一下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学生开始活动,并在换币后核对钱币是否出错,如出错,进一步思考是哪儿出了问题。)。

(五)小结交流。

1.购物后是怎样换物的?应怎样贴补差价?

2.最后到手的人民币和原来手持的人民币相符吗?

3.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购物,在实际购物中会有很多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教学思考:

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从本节课的教学可知,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储备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我们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法,注重“用教材”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的本质功能。教师合理地改造教材,重组学习内容的呈现顺序和方式,通过5个连续的活动,创设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意向,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主体参与。

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教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经过付币、贴币、兑币的实践活动,当发现付出的钱币与兑现的钱币相等时,他们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有所差错,他们就会自己查找原因。如此设计,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需要执教者的创造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关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使人类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这,才是我们在当前设计教学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重点: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难点: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1、教具:ppt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3、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一、开始导入。

二、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

三、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四、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五、活动评价。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认识人民币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微,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微)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动评价。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五、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认识人民币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1、初步认识人民币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件、记录表、人民币、钱包、布置好小超市(文具若干)。

1、导入活动。

(2)课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币)。

师:看,这是什么呀?“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人民币一样吗?”(数字、颜色、图案、纸张大小不一样)。

你认识哪张人民币?它的面值是多少?

小结:人民币有两种,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3)师:今天我们要用几元人民币去买学习用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数字7)。

3、取钱。

(1)师:在你们的桌上有一只篮子,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币,现在请你们从篮子里取7元人民币。

(2)幼儿操作。

(3)集中交流。

师:你取了几元人民币?是怎么取的?谁也用了这种方法?

小结:原来7元人民币有两种取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还有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4)师: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钱包,把7元人民币放到钱包里。(幼儿把7元钱放到钱包里)。

4、制作计划表。

师:小朋友们已经把钱准备好了,那么你们准备到文具店里买些什么学习用品呢?

(2)师:原来文具店里有这么多的学习用品,它们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小朋友有几元人民币呀?该买些什么呢?我们先来计划一下吧!

(3)(出示计划表)教师介绍计划表。

师:你们看,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张计划表,这上面是文具店的学习用品,你们要打算好要买的学习用品的价钱正好是7元,然后把它们圈起来,把几种要买的学习用品的价钱用算式的形式写下来。

(4)教师示范操作。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集体交流:小朋友们都做好了计划表,现在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你的计划表。

(7)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们想不想交流一下?现在就请你们和边上的朋友看一看,说一说。

5、购物。

(1)师:现在我们都做好了购物计划,接下来就请你们每人带7元人民币按计划买学习用品吧!(幼儿按计划购物)。

(2)师:你们都按照计划挑选好需要的东西吗?现在我们一起去收银台付钱吧!

(3)小结:你们买到了这么多的学习用品,开心吗?小朋友们真棒,都是用7元人民币,买到这么多不同的学习用品。

6、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1)师:那你们知道人民币除了可以购买学习用品外,还有什么用呢?

(2)多媒体: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民币还有什么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徽)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动评价。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五、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认识人民币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教具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及1元的硬币若干、铅笔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

“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2、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

师:你们知道钱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它对人们有什么用处?

小结:人们通常用钱来买东西,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裤子,吃的菜等等;钱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没有钱,我们都难以生活下去。

3、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

“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认识人民币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前期经验的准备:

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环节预设: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活动反思: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2、学具的缺乏使得学习成为纸上谈兵:考虑种种因素,害怕让学生带人民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带学具,致使学习这部分知识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当然不理想。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认识人民币》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2、学具的缺乏使得学习成为纸上谈兵:考虑种种因素,害怕让学生带人民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带学具,致使学习这部分知识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当然不理想。

小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认识人民币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实物投影仪。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1、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2、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3、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请幼儿观察1元、5角、……的硬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4、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5、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评析。

该活动属于“个别探究――集中研讨式”的设计。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引导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购物计划。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

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

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徽)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动评价。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五、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认识人民币大班教案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微,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

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微)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五、活动延伸: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认识人民币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以内的货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学习用分币换五分和一角。

2复习10以内加减

活动准备:

教具:开百货店的物品(如:铅笔,本子,球,米等,上面标有价格)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10一角的硬币和两枚五角硬币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出示一元以内货币,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这些都是什么?”“你们知道他们各自代表多少吗?”“这些钱都是中国的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

学习用角币兑换元币

“请小朋友想一想一元可以换成几个一角,教师请幼儿说出自己如何兑换的,然后请幼儿再兑换一次。

(3)“开商店”

“今天商店里有许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现在我们来玩商店的游戏,老师当售货员阿姨,小朋友当顾客,你来买东西时要说清楚买什么?要给多少钱?如果要找钱还要你算清找多少钱?”

2活动评价

“今天我们小朋友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能说出不同数目的钱,还会用他们来兑换。买东西时不仅知道要付多少钱,还能算出要找多少钱。”

活动内容:智力游戏——《与昆虫有约》

1、组织幼儿翻阅昆虫资料,小组讨论:发现哪些昆虫的秘密。

2、组织幼儿讨论:知道哪些昆虫的秘密。激发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交流。

《认识人民币》幼儿园中班教案

1、认识面值10元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初步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1、本节课重点在于认识和使用人民币和单位名称。

2、难点在于每个环节的衔接。

1、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及1元的硬币若干。

2、装有纸币的信封若干份。

1、出示纸币和硬币,教师介绍我国的钱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概括:我们今天以认识纸币为主)。

2、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一个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

师:“它们是多少钱呢?你们怎么知道是1元、5元、10元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师:“仔细这些钱上面都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的共同名称吗?”{人民币}。

4、将装有纸币的`信封发给每一位小朋友。

师:“小朋友打开信封看看里边信封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呀?(钱)那你们说说你们手中拿的是多少钱哪?”(引导小朋友正确运用单位“元”。)。

5、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钱可以用来买衣服,买菜,买水果,交学费读书,等等,还可以用来捐助有困难的人。)。

6、教幼儿合理的使用钱。

课堂延伸:老师激发幼儿的爱心,鼓励幼儿向右困难的人捐助,带上手中的钱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认识人民币大班教案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环节预设: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认识人民币大班教案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掌握对10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10以内“仿真人民币”,各种玩具,画有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盒子。

1.谈话导入活动。

提问幼儿:平日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说出是用钱买来的,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问幼儿:认识他们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发给幼儿每人一套“仿真人民币”,让幼儿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幼儿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例如,教师说出四元,幼儿取出四张一元的人民币;师说六元,幼儿取出一张一元的,一张五元的人民币,或取出六张一元人民币。

3.游戏活动。

教师变成售货员,卖给幼儿玩具,教师说出玩具的价钱,幼儿按量取钱,谁取得既快又准,就把玩具卖给他。幼儿买到玩具后,可以和其他幼儿继续进行游戏,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儿之间可以进行买卖,用“仿真人民币”进行交换。

4.交流小结,让“仿真人民币”回家。

每个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根据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币送到相应的盒子里。

5.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内放置十元以上的“仿真人民币”供幼儿继续探索认识。

教师在教学反思的同时要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认识人民币》幼儿园中班教案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面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1.课件-动画片:这条短裙多少钱。

动画片。

幼儿园课件。

一、导入。

1.观看动画片:这条短裙多少钱。

小朋友,你们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

你们想买漂亮的短裙吗?

用什么才能买到这些东西吗?

2.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

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二、展开。

课件演示:人民币。

1.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2.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请幼儿观察1元、5角、……的硬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

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请幼儿观察: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纸币面值的颜色,图案,大小的不同。

3.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

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

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4.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三、结束。

1、再次播放课件,供幼儿比较,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大班教案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教具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及1元的硬币若干、铅笔记录单若干

1、认识人民币

“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

“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2、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

师:你们知道钱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它对人们有什么用处?

小结:人们通常用钱来买东西,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裤子,吃的菜等等;钱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没有钱,我们都难以生活下去。

3、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

“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认识人民币大班教案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微,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微)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动评价。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五、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的,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3、老师适时把自己当成幼儿,既是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和老师打成一片。

4、本次活动整个过程幼儿很活跃,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为会是枯燥的一节课,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儿。

5、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此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地了解人民币,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教案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1.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

2.实物投影仪。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2.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请幼儿观察1元、5角、……的硬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硬币。

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