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唐朝饮食文化的论文(优质15篇)

时间:2023-11-21 14:00:22 作者:笔舞 2023年唐朝饮食文化的论文(优质15篇)

范文范本提供了实例和示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写作技巧。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些有关总结写作的优秀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饮食文化论文

内容摘要:岭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各种水陆生物栖息繁殖的良好生长条件。因此,岭南人所食之物纷繁多样,尤其喜欢“野味”,这给许多外省人造成了岭南人无所不吃的印象,但甚少人了解这种习惯背后的溯源和文化。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岭南饮食文化业与古时候的遗风已大有区别。本文通过史料的搜集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探讨了岭南人爱吃“山珍海味”背后的原因,也揭示了外省对岭南饮食文化的误区所在。旨在让更多读者了解岭南人“敢吃”的文化原因和岭南人饮食上的今夕变化。

饮食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分支,往往受制于大文化及其背后的经济基础。岭南饮食文化素来以“食性杂、食材多、风格奇特”的特点为人们所熟知。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天下食货,粤东尽有之;粤东所有食货,天下未必尽有。”足见岭南食材的丰富性。两千年前西汉人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中也记载道:“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南宋人也夸张描述:“粤人不问鸟兽蛇,无不食之”。可见在历史中,岭南人给人留下的印象一直是“无所不吃,无所不敢吃”的。另外,关于岭南饮食的历史记载,多出自于外省文人之手,因地方饮食习惯的不同,这些在岭南尝过“新鲜”的外省文人多在记载中着眼于岭南饮食的奇特乃至荒蛮,而往往蒙蔽了它追求天然品质、讲究精细、择时而食的特点。这些文献世代相传,以至于给大多数人对岭南人饮食文化造成了刻板印象和文化偏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所谓“广东人茹毛饮血般什么都敢吃”的印象到底在今天还是否普遍,而如今的广东人又是否真的依然保留着古时岭南饮食的遗风,值得考证。笔者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上述问题作一个浅显的统计。并结合资料,对广东人饮食文化的渊源做一个浅显的探究,作为一名广州人,希望能为岭南饮食文化历史的正本清源尽一份绵薄之力,还广东饮食现状一个“真面目”。

一、调查设计。

1、语料。

笔者通过“乐调查”网站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分别为“广东饮食现状调查”(以下简称“广东卷”)以及“广东饮食的外省印象调查”(以下简称“外省卷”)。并以“微信”作为调查平台,分别收集了“广东卷”和“外省卷”各50份问卷,总计100份有效问卷作为语料,并对其进行分析。

2、调查对象。

“广东卷”面向的调查对象为在广东长期生活的广东居民;“外省卷”面向的调查问卷为非广东省常住居民。为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在两份问卷开头都设置了对被调查者省份确认的选项,方便对因省份不匹配造成的误填予以排查和剔除。

二、调查结果。

1、外省人对广东人常吃食物的投票。

调查问卷中选出8种食物是根据投票率得出。笔者对外省人对广东人的饮食印象做了初步调查,就“你认为有什么食物是你们不吃,而听说广东人会吃”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在回答的答案中选取了8种投票率最高的食物作为调查问卷设计的主要参考项。这8种食物分别为:牛蛙、蛇、猫、狗肉、田鼠、蚕蛹、猴脑、蝎子和蜈蚣。得票率分别为:91.2%,91.2%及82.4%。这表示在外省人印象中,蛇、牛蛙和田鼠是广东人最常吃的三种食物。

随后,笔者根据这8种食物制定了两份调查问卷,在“外省卷”种,“认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得票率位居前三的分别是牛蛙(广东人也叫“田鸡”)、蛇和田鼠。

2、广东地区8种食物的食用率调查。

笔者按照“从不”、“很少”和“经常”三个频率作为选项,调查了广东人在这8种食物上的食用率。结果显示,将频率中“很少”和“经常”的百分比相加,表示“曾经食用过这些食物”,食用率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蛇73.3%、牛蛙70%。其它食物的食用率均未超过50%。这表明在被调查的广东人中,有一半的人不曾吃过除了蛇和牛蛙以外的其他6种食物。

如果单独统计“经常”这一项的比率,在“广东卷”中8种食物的投票率分别为:牛蛙13.3%、蛇13.3%、蚕蛹3.3%、蝎子3.3%、猫、狗肉2.9%,田鼠、猴脑和蜈蚣的得票率均为0。这说明,在广东人常吃的食物中,最多的是牛蛙和蛇,田鼠并不是广东人常吃的食物,这与“外省卷”中田鼠作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中的高得票率相差甚远。另外,统计结果还发现,除了外省人在广东人吃田鼠方面存在误区,也在广东人吃猫、狗肉和猴脑上存在误区。因为在实际的数据中,广东人把猫、狗肉作为经常吃的食物,投票率仅有2、9%,而猴脑则为0%,而在外省问卷中“认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的投票,猫、狗肉和猴脑分别为80.6%和72.2%。这些数据反映外省人对广东饮食的印象和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3、非广东地区8种食物的食用率调查。

为了对比广东和外省食用这8种食物的情况,笔者在“外省问卷”中对这8种食物作为家常菜的食用频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在非广东省的被调查者中,上述8种食材都有人吃过,但食用频率有所区别。如果将频率中“很少”和“经常”的百分比相加,表示“曾经食用过这些食物”,食用率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牛蛙79.5%、猫、狗肉52.9%、和蛇50%,上述食物在数据中都超过了半数的食用率。另外,蚕蛹的食用率达到了38.2%,而蝎子则只有5.9%、猴脑、田鼠和蜈蚣都只有2.9%的食用率。如果按食用频率为“经常”从高到低排序,则常食用的食物依次为:牛蛙32.4%、蛇8.8%、蚕蛹5、9%和猫、狗肉2.9%。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非广东居民的日常饮食中,牛蛙、猫、狗肉和蛇都是食用频率较高的食物,其中,以牛蛙食用的频率最高;而且作为常吃的食物,牛蛙也远超其它几类食品。说明牛蛙不仅流行于广东一带,在中国其他地区同样是一道普遍被摆上餐桌的食物。

4、广东地区和非广东地区食用8种食物的对比。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广东省居民和非广东省居民食用这8种食物的情况,笔者将两份问卷中的数据进行了对比,情况如下:

广东省居民吃的食物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蛇、牛蛙和蚕蛹,其中蛇和牛蛙超过了半数投票;而在非广东省居民中,排名前三的食物是:牛蛙、猫、狗肉和蛇,且三种食物均达到了半数以上的投票。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牛蛙和蛇在广东省和非广东省中都是较为常见的食物,而猫、狗肉却在非广东省居民中得票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前面的数据中,外省人对广东饮食中广东人食用猫、狗肉的投票在第四位,而实际情况是广东人在食用猫、狗肉上比外省的数据要少得多。这说明广东人并非如外省人的印象般热衷于食用猫、狗。

另外,在8种食物当中,作为经常食用的食物,广东对照组和非广东对照组的食物排名相差无几,甚至非广东居民食用牛蛙的频率要高于广东居民(外省32.4%,广东13.3%);但在食用蛇的频率上,广东居民还是要比非广东居民高的(广东13.3%,外省8.8%)。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前面的数据,在外省人认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中得票率较高的田鼠、猫、狗肉在广东对照组中显示出极低的食用率,仅有2.9%的广东被调查者表示经常吃猫、狗肉,而田鼠作为经常吃的食物,得票率为0。这说明广东人并不常吃猫、狗肉和田鼠。

另外,为了进一步了解这8种食物在广东地区和非广东地区的食用情况,笔者加入了对饭馆是否烹饪这8种食物的调查,通过对比“广东卷”和“外省卷“的数据,得出以下结果:

8种食物中,在外省饭店最常见的是牛蛙,其次是猫、狗肉和蛇。但除了牛蛙以外,其他食材的投票均未超过半数,表明这些食材在非广东省地区的饭店并不常见。而表8的数据则显示了蛇、牛蛙和蚕蛹是广东本土饭店最常见的三种菜式,投票率均超过了50%。在得票率最少的猴脑(10%)要比得票率最少的蜈蚣(2.9%)的百分比要高,而且8种食材的百分比均比表7的百分比要高出许多。这说明在广东本土饭店,这8种食物作为常见菜肴,要比其他省份的高出许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广东饮食较之其他地区具有“食性杂、食材多”的特点。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归纳出在食用这8种食物上广东饮食的一些特点:

1、蛇、牛蛙和蚕蛹是广东人最常吃的三种食材。无论是作为家常菜还是作为广东本土饭店的菜式,这三种食物都占据了主要的优势。

2、广东人并不常吃田鼠、猫、狗肉和猴脑。在“外省问卷”中,除去得票率最高的蛇和牛蛙,非广东居民认为田鼠、猫、狗肉和猴脑是广东人常吃的食物。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广东人并不如外省人所认为的那样喜好吃这三种食物。尤其是田鼠,在“广东问卷”的数据中,得票率很低,在作为饭店的食材中,得票率也靠后。而在统计食用猫、狗肉的数据时则发现,外省人较之广东人,更常食用猫、狗肉,无论是作为家常菜还是饭店的食材,都发现了这一情况。

3、作为家常菜,广东人和非广东人在这8种食物的食用情况上相差不大。表6中的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这个特点。在牛蛙的食用率上,非广东地区超出了广东地区,而蛇的食用率则是广东地区较其他地区高。

4、作为饭店的食材,广东本土饭店要比其他地区的饭店更多地青睐于这8种食材。这也说明了在广东本土饭店,提供了更多的'食用“山珍野味、飞禽走兽“的机会。一些在外省听起来匪夷所思的食材,有可能在广东本土饭店找到。

四、岭南好吃蛇和牛蛙的溯源。

数据显示,吃蛇和牛蛙确实在岭南一代盛行,许多人对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对广东人好吃蛇这点感到匪夷所思,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对广东人为什么爱吃蛇和牛蛙的习惯找到了原因。

1、关于吃蛇。

岭南人好吃蛇,名之为龙,如把鸡、蛇、猫一块炖称为“龙虎凤”。明代蔡汝贤的《岭南异闻》中记载过一个故事:有一内地商人在岭南的山上发现一只与蜈蚣恶斗的巨蛇,最后蚣蛇相斗,商人得利。后被岭南土人看见,出五十锭黄金买下蛇皮,一百锭黄金买下蛇肉。商人以为大赚,谁知反被土人调侃:“汉儿不识宝耳,是乃龙也。”后来打听才知道,这蛇皮可以制鼓,一张皮可以蒙七鼓,一鼓值百金。可见在当时,蛇皮非常值钱。除了用作制鼓,蛇皮还可以制扇,也能入药。如今许多商人,也用蛇皮制鞋。都是看中了蛇皮韧而坚特点。

岭南人除了把蛇皮当宝,也把蛇肉当宝。一在蛇肉鲜美,二在其功效。据清人吴震方《岭南杂记》记载:“蚺蛇……性极淫,人卒遇之,取妇女裙裤投掷……或投以妇人衣,则亦盘绕不去。”因此,以形补形,吃蛇肉可壮阳;而蛇又属阴,则补而不燥。因此广东人认为蛇是极好的补品,常见的做法是汤羹或泡酒食用。在一些老广州家中,尤其是有中壮年男士的,都可见家中用大缸泡制着蛇酒。

除此之外,蛇胆也是好东西。《赤雅》记载:“蚺无弃物。蚺蛇三胆,一附于肝者,止痛;一水胆,白浆,止泻;一胆随肉,击其处则随之,名护身,最佳,传避邪杀鬼,佩之吉祥。”

岭南多丘陵,自然是孕育蛇的好地方,再加之蛇浑身都是宝,这也难怪岭南人不“见蛇忘义”了。

2、关于吃蛙。

乾隆时修的《广东通志》说:“百粤之民以蛙为上味。”这点广东人是是没有异议的。旧时所说的蛙可能亦指青蛙,但如今所谓的蛙主要是虎纹蛙,亦叫“水鸡”,广东人也叫“田鸡”,跟外省人所称的“牛蛙”是一个品种。同蛇一样,广东人喜欢吃田鸡的原因有二,一是肉质鲜美,二是有独特的药效。特别是对于患有心性水肿或肾性水肿的人来说,用田鸡食疗,有较好的利水消肿的功效。

现在牛蛙不仅仅是在广东地区,在其他省份也是深受喜爱。因此,在如今说来,“食蛙”已经不再是广东人特有情况,而是全中国普遍的情况。但是,追其溯源,食蛙的习惯是从广东地带流传出去的。据史料记载,古时中州人总笑东南人食蛙,后来南方官员派去浙江任职,才把这种习惯传开去。20世纪60年代初,因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饿殍满地,因饥患上水肿的病人很多。当时有一队广东的医疗队到河南参与救助,起初因缺粮而束手无策,后见田地中满地青蛙,便派人捉拿,去掉内脏炖以红糖,起初那边的河南人不敢食用,但无奈饥饿难耐,便硬着头皮吃下,不久水肿即告消失。之后便群起仿效,吃青蛙在当地便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五、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如预期结果一样,非广东省地区居民对现今广东饮食印象仍停留在以唐朝为代表的广东饮食阶段。也就是外省仍然对现今的广东饮食存在一定的偏见和印象误区。广东因其地理位置的原因,确实一度盛行吃山珍野味、珍奇异兽,给外界留下了敢吃的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广东人的餐桌上也渐渐只剩普通的、为大众所接受的家常菜。当然,也保留了一些古风遗迹,如食用蛇、昆虫等。但总体来说,由于各地区饮食的交互影响,广东人在做菜的食材上已做到兼包并蓄,趋于“文明”,不再是像以前所流传的“蛮荒和残忍”。不同的只是在口味的喜好和烹饪的方法上,仍然跟其他地区存有差别。归结外省对广东饮食存有偏见的原因,一是“我有他无”的特点。也就是广东较之其他地区生物的多样性,使得外省对没有见过的物种(但在广东人看来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感到惊奇和新鲜;二是“猎奇”心理。“猎奇”的结果就是保留了大量关于广东饮食“新奇”的史料,不像一些中原饮食文化,因其习以为常,反而不足为文,因而不传。广东饮食这些“猎奇”的资料经过口耳相传,再加上传播中的主观因素,自然容易给其他地区居民造成广东人“无所不用其极”的印象。

史料是珍贵的,但是史料的解读更为重要。岭南饮食文化的历史梳理,是表出岭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今日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广州人,在外界只关注岭南饮食“奇”的特点时不禁思考:广东饮食还能给外界留下什么,又该如何有所裨益地传播岭南饮食文化。比如岭南的酒,曾经力压剑南春,如今却为什么雄风不再;又比如,珍禽养殖以为珍馐,岭南曾独步千古,今日为何裹步不前;再比如英德乳羊与韶关钟乳之类,为何没有声势浩大地推广。在这些曾经辉煌却不为外省人所知的饮食文化里,蕴含着更多比“猎奇”更有意义的岭南饮食精粹,这些才是在外省人提起广东饮食文化时,脑中该闪现的印象。而广东饮食文化的推广,任重而道远。首先作为广东人,要有为自己正身的意识,当外省对广东饮食文化存在误区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应该报以何种态度。这些都值得每个广东居民认真思考。总之,广东饮食文化的重塑和推广,需要广东政府和广东居民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松芳.岭南饕餮.[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蔡晓梅.熊伟,司徒尚纪.“食在广州”的文化内涵与成因分析[j].热带地理.

[3]李肖.论唐朝岭南的饮食文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饮食文化论文

河源客家美食有三个系列:一是风味餐,主要有盐局鸡、水蒸鸡、红焖肉、酿豆腐及一些小店的全猪、全牛、豆腐套餐。

二是湖鲜餐,主要是万绿湖码头所在的新港镇及湖内锡场镇提供的桂花鱼、鲶鱼等湖鲜。

三是野味餐。

此外,五指毛桃汤、客家娘酒和米排粉被称为河源餐桌上的“三宝”。

购物土特产品有米排粉、黄沙柿饼、顺天红薯干、五指毛桃、客家娘酒、竹木工艺品、紫金辣椒酱、连平香菇、酸萝卜等。

客家美味,唇齿留香。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源的饮食文化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主流菜系东江客家菜有了创新和提高,更讲究主料、原汁原味和乡土气息,并发展出了一些极富特色的民间餐饮。

东江盐局鸡、红焖猪肉、东江酿豆腐、上汤桂花鱼、客家酿三宝、娘酒醉河虾、清煲草鱼、水晶鸡、薯丝煲、咸香鸭是十大客家名菜,深受人们青睐。

近年来,川、湘、东北菜和西式快餐等纷纷抢滩河源,丰富壮大了河源的饮食家族,可以满足您多方面的口味需求。

东江盐?h鸡。

色泽金黄,皮脆肉嫩,骨酥味香,并具补益功效,是客家菜系中的传统名菜。

据传是一位贤慧的客家妇女为了让久病的丈夫开胃口而特意精心制作,丈夫吃后很快康复,这种烹调法也流传下来了。

东江酿豆腐。

沿用客家人传统制作技巧,豆腐滑嫩,馅料味美,原煲上席,滚热烫口,香味四溢。

红烧猪肉。

色泽金黄,风味独特,爽口软滑,肥而不腻。

水晶鸡。

客家菜中的创新产品,鸡色黄润光亮,原汁原味,肉嫩味鲜,汤汁香浓。

咸香鸭。

选用本地特产土鸭精心制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是一味独特的下酒好菜。

清煲草鱼。

选用本地优质水源饲养的草鱼,配以多种佐料烹煲,肉质滑嫩,鱼味鲜美。

上汤桂花鱼。

选用万绿湖特产桂花鱼精心制作,刀工精细,鱼色乳白,口感鲜美,清甜嫩滑。

娘酒醉河虾。

娘酒香醇,河虾肉爽,鲜甜可口,营养丰富,原是客家妇女坐月子的主要补品,摆上筵席,别有一番风味。

客家酿三宝。

酿苦瓜、酿辣椒和酿茄子集于一盘,色泽各异,形态美观,味道独特。

薯丝煲。

选用本地特产红薯丝配以多种佐料精制,薯丝爽口,滑而不涩,美味香浓。

饮食文化论文

饮食体现文化,文化融于饮食。云南省饮食文化可追溯夏商时期。千百年来,这一“俗”文化不断发展,不断沉淀,饮食与文化早已相互渗透、密不可分。饮食体现了云南的文化,文化反映着云南的饮食。民以食为天,人民的社会生活最离不开的是一日三餐乃至多餐。因此我们要慎重对待。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得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中国许多省份的支柱产业和替代产业。如何把云南省宝贵的饮食文化资源同动态的旅游活动相结合,做到既弘扬饮食文化,又发展了旅游产业,使之更为特色化,这就涉及到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问题了。

20世纪90年代初,云南省旅游处于一个高峰时期,刚刚发展起来的云南旅游形式一片大好,这个落后的少数民族大省给世界耳目一新和感受。饮食作为一个吃的概念是古老的,但作为一个旅游的概念却是新的。专项旅游的发展给我们的饮食文化也提供了一个舞台,而这个舞台本身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云南省的饮食文化不仅是吃这么简单,更有许多文化藏于其间。其中,吃的顺序是云南省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潜力所在。

(一)“俗文化”中求趣。

在云南省饮食文化中,很多是由“俗”文化组成的,在云南的饮食习俗中,人们的“趋吉”心理表现尤为强烈,不少年节和喜庆之日的食品都带有祈求平安幸福、向往进步光明之意。中国传统节庆多用“吃”来纪念或庆祝,因此出现了大量与之相关的食品。如有些地区除夕之夜吃鱼,往往只是作为一个象征,鱼作为宴会的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后谁都不吃,寓意这尾鱼是今年剩下来留给明年的,表达了人们对“年年有余”和家业发达的渴望。因此,在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这原则,它能让一道普通的菜肴富于韵味,从而吸引旅游者更拥护它。

云南饮食文化发展了几千年,从原始蒙昧时代到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形成了富有云南省特色的形形色色的饮食习俗。弘扬饮食文化的传统特色也就是发掘其内在的文化思想。中国人赋予饮食的强烈文化意义,单从平平淡淡的菜名就可以略窥一斑。如手撕鸡肉烂饭、老鼠稀饭,老鼠干、蛆虫稀饭、鹌鹑肉汤等等。所以在推出特色旅游饮食文化产品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把握这些传统的文化特色,弘扬民族文化,进而提高更多人的文化素养。

(二)创新中求规范。

饮食文化事实上包含着传统文化和边缘文化(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野史)两部分。对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也存在传统饮食文化旅游和边缘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之区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传统开发还是边缘开发,都要注重在创新的过程中强调一定的规范,避免在某种因素下盲目地求效益而忽视了文化本身带有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开发饮食文化旅游的很大目的是为了弘扬云南省的文化内涵,即希望通过吃的途径将云南省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传给更多的人,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因此,开发者要充分地在饮食旅游文化产品种表达他们的愿望和意见,规范地遵守开发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原则,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结合。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是21世纪旅游开发最重要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在合理利用文化资源,不超过其承载力的前提下,对旅游目的地的民族地方的民族地方特色充分挖掘,进行旅游包装后推向市场。对于食品而言,从表面上来看,似乎与生态资源的保护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而实际上,食品原料的采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良好与否,保护好环境,才有可能拥有更多的原料提供给食品的生产。

总而言之,云南饮食文化带有很强的民族色彩,具有浓厚的文化性,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推出的理想品种。同时也是近几年来才把它作为一个文化旅游的产品单独开发。就它的发展状况而言,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我们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认真的去研究,让它为云南省的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饮食文化论文

[摘要]在很多方面,各个国家之间的饮食习惯是有共同性的,但由于每个国家的生活习惯和历史不同,饮食习惯上也产生了一定得差距。只要我们细心体验,就可以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关键词]拌饭泡菜烧烤。

韩国饮食最具代表性的是拌饭、泡菜和烧烤。

拌饭是在白米饭上盖上各种佐料,如黄豆芽、肉和鸡蛋等,盛在碗内,再加上适量的辣椒酱后,搅拌而成的饮食。其中用器皿石头锅做出来的“石锅拌饭”是韩国独有的一种烹调方式,值得一尝。把白米饭和多种佐料相混一起放入石头锅里,这样拌出来的饭味道独特,非常好吃,而且锅底结成的饭锅巴也堪称一绝。“石锅拌饭”在大部分的韩国餐厅均可以品尝得到,其中以“全州拌饭”最为有名,因为“全州拌饭”用的辣椒酱是全罗道的淳昌糯米辣椒酱,品质相当高。

泡菜是一般把用盐、洋葱、蒜、红辣椒、鱼贝浆做成的调料和白菜、萝卜、黄瓜拌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制成的传统韩国美食。它味道鲜美可口,是韩国人每餐必备的饮食。在韩国,各个城市和各个村落甚至每个家庭都相传着他们各具特色味道的泡菜,其中家家户户相传至今的,最具代表性的要属用整棵的白菜制做而成的白菜泡菜了。现在随着韩流文化的来袭,白菜泡菜走出韩国的国门,深受中国人的喜爱。烤肉是一种把肉用调味料腌过,在炉子上烤着吃的饮食。调味料里放有酱油、香油、芝麻、蒜、洋葱等东西。做的方法是,首先在切薄的肉里放上调料腌一天。之后把入了味的肉在炭火上烤熟,用生菜、芝麻叶等蔬菜包着吃。烤肉和别的韩国饮食不一样,不刺激,味道鲜美,所以是韩国人最喜欢的菜肴。烤肉味道的妙处在于调料,每个人做的调味料不一样,那么烤肉的味道也不一样。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汤类,比较常见和著名的有大酱汤、参鸡汤和海带汤等。

大酱汤在韩国,上至总统,下至平民百姓,是日常餐桌必不可少的传统菜品。大酱汤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操作方便、原料简单。大酱汤的主要原料是大酱,而大酱的主要原料黄豆中含有的异戊醛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激素,它除了能预防乳腺癌外,还能降低与激素相关的各种肿瘤的发病率。有句谚语说得好:“每天一碗大酱汤一辈子不用开药方”。大酱还含有乳酸菌和酵母等多种利于蛋白质消化的微生物。营养专家还建议上学的孩子早餐要喝一碗大酱汤,因为大酱汤能迅速被肠胃吸收,大酱汤所含的卵磷脂、维生素能使脑细胞更加活跃。

参鸡汤是韩国一道非常著名颇具特色的菜肴名汤,肉类食品和滋补类食品的完美组合,最具代表性的`韩国宫中料理之一。参鸡汤不仅不油腻,且清爽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带有一股药香。鸡肉炖得极烂,筷子一夹之下骨肉分离,肉香中还带有米香、药香。鸡肚里面填着满满的糯米,汲取鸡汤精华的糯米比嫩鸡肉更要美味。同时鸡肚里面还有大枣、板栗、枸杞、高丽参等配料营养丰富。它以做法简便、滋味香浓而广受人们的喜爱。对于女性来说,食用参鸡汤好处很多,可以滋补、养生、美容、去燥,而且在补养的同时,又不必担心发胖。

韩国人生日除了吃生日蛋糕,还要饮一碗海带汤,不说不知,原来海带汤是韩国孕妇产后的补品,同时代表着韩国人对母亲的敬意,纪念母亲生育的痛苦。

韩式海带汤味道很清淡,有加牛肉或蚬的两种做法,加牛肉就较补身,有助减低海带的寒性;加蚬味道就较鲜甜,如今只有传统的韩国料理店才有这汤供应,而且多卖海带蚬肉汤,贪其味道鲜甜。

来到韩国,体验韩国的饮食文化是一堂必修课。

对于韩式餐馆而言,有的中国朋友来到韩国会有这样的体会:跟电视剧里演的太不一样了,有人夸张地说在韩国会做一道菜都能开个饭店。很多韩国路边的小餐馆没有菜谱,菜单都贴在墙上,很多店都只做一两样,比如猪肉汤饭店、参鸡汤店和石锅拌饭店。即便是韩国的烤肉店,也不像在中国,哪怕是再小的饭店也能有很多的选择,可以说中国饭店的特点是“全”,韩国饭店的特点是“专”。但是不用担心,在韩国即便你点一碗方便面,等菜全部上齐时,也不会只有孤零零的一碗方便面,因为韩国无论何时,都会有伴餐。伴餐,通俗讲就是小菜,这些小菜都免费提供,不够可再加,主要以泡辣白菜、甜萝卜为主,样式和数量每个饭店各不相同。

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炕。很多的韩餐店没有高椅和高桌,用餐时要就着低桌席地而坐。在炕上吃饭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这种坐法只限于穿韩服时使用。现在的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所以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坐好点好菜后,不一会儿,饭馆的大妈就会端着托盘向你走来,她从托盘中先取出餐具,然后是饭菜。韩国的餐具每桌都配有不锈钢制的筷子和勺子,筷子是扁平的,与中国和日本都不一样。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圆底儿带盖儿的碗“坐”在桌子上,没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饭传导给碗的热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于碗盖,可以取下来随意放在桌上。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听话,老实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儿”。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麽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餐前如果有擦手的湿巾,一般一年四季都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从不加温。韩国人没有喝热水的习惯,所以提供的饮水也都是冷水,需要热水得特别向服务员要。

韩国人是一个好动感情的民族,对于他们这种把感情通过聚餐表现时,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时又必须在理智上承认它是一种不卫生的“食礼”。在很多方面,各个国家之间的饮食习惯是有共同性的,但由于每个国家的生活习惯和历史不同,饮食习惯上也产生了一定得差距。只要我们细心体验,就可以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饮食文化

在英国留学的同学能够尝到丰富地道的美食,因为当代英国烹饪集全球各种烹饪风味与传统之大成,提供各种各样令人垂涎的佳肴。

那么,同学们知道英国人饮食的特点有哪些吗,小编为大家解读如下:。

1.早餐求快。

传统的英式早餐有煎培根、香肠和煎土司。

这叫做“煎食”。

但现在多数人都很忙,没办法每天都吃这种丰盛的早餐,所以现在最流行的早餐种类有:一碗玉米片加牛奶;一些优格加新鲜水果;土司涂果酱,通常在早餐时喝茶、咖啡、或果汁。

英国人仍在周未享用传统的英式早餐。

各个旅馆或饭店,尤其是大家所熟知的家庭式旅馆(b&b's)皆有供应传统的英式早餐。

2.午餐从简。

英国人的中餐很快就解决,不像意大利人。

通常午餐只需三十到四十分钟,许多英国人吃三明治,或许是因为三明治是英国发明的。

通常人们早上在家做好三明治,然后在午餐时间食用,三明治是英国人的便当。

同样受欢迎的午餐为烤马铃薯。

点心在英国相当普遍,特别是巧克力,且特别在早上约十一点和下午三点。

英国儿童是世界上吃甜食最甚者,这使得英国牙医非常忙碌。

3.晚餐正式。

一天当中最丰盛的是晚餐,也称正餐,至少三道菜,最常见的主菜是烤炙肉类浇肉汁,以及牛排、火腿、鱼类等,还有土豆泥、蔬菜沙拉等,一般还要喝啤酒或葡萄酒。

饭前要先喝汤,饭后上水果。

4.饮茶有讲究。

英国人对饮茶情有独钟。

喝茶在英国人看来是一种乐趣,为西方各国之冠。

他们尤其爱喝中国的祁门红茶。

但在喝法上与我们不同,一般要加少许牛奶,而且是先把奶倒入茶杯再冲茶,并非在沏好的茶中加牛奶,许多人还喜欢再加些糖。

但英国人在工作中不喝茶,多是在茶点休息时喝,一般在吃饭时和饭后不喝茶。

5.喝酒是喜好。

英国人在进餐的时候,通常都爱喝啤酒,还爱好喝威士忌等烈性酒。

进餐时习惯于先喝酒,喜欢喝葡萄酒、啤酒、威士忌等。

另外,苏格兰人对家乡特产烈酒威士忌很喜欢,但许多人已不喝纯威士忌了,而是加冰水、苏打水或汽水。

从口味来看,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喜爱甜酸味,不喜太咸,注重营养,讲究新鲜,健康食品很受欢迎。

英国的饮食和烹饪不断地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中餐、印度餐、意大利餐、法国餐与英国各地传统饮食一样受到欢迎,麦当劳、汉堡王、意大利批萨饼、印度餐馆、中国餐馆和外卖店彼彼皆是。

在大多数城市,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餐馆与黎巴嫩、波斯、印尼、西班牙、墨西哥的摩洛哥餐馆争奇斗艳。

这些舶来品饮食,就构成了英国的现代饮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饮食文化论文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求同存异”。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求同存异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waterboilstheshan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bread;steamed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dumpling,ball。

把“粥”译成:gruel,softrice,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baochicken;。

sauteedchickencubewithpeanuts;。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whiteradishpatty’和‘taro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jiaozi,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meat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baodiced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pobeancurd或mapotofu(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postewedpork’。

4.意译法。

slicedchickenwithseasonal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stweedfish水煮嫩鱼。

slicedfishwithtomato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slicemuttonwith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lambleg烤羊腿。

friedeggswithham火腿煎蛋。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10]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外语教学与究,.

[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究,.

饮食文化论文精选

中国饮食文化特色,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国家汇集着各国的移民,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据《武林旧事》记载的一次盛宴便列举菜肴有200多道,其中,以猪、鸭、鱼、虾等物经烤、煮等诸多工艺制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饯,有20道多类蔬菜,有29道各类鱼干,有17种饮料,还有59道点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种类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陆长和各种生物几乎无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构成。可见,在南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趋于成熟。据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国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另外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线之外,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是从动物身上取料炼制而成的。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

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闽菜、川菜、粤菜、京菜、鲁菜、苏菜、湘菜、徽菜、沪菜、鄂菜、辽菜、豫菜等。各菜系在制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广、味厚、味道多变而著称,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话。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产生,主要在于五味调和。同时,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在色的配制上,以辅助的色彩来衬托、突出、点缀和适应主料,形成菜肴色彩的均匀柔和、主次分明、浓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谐悦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强调香气,突出主味,并辅佐调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制上,注重造型艺术,运用点缀、嵌酿等手法,融雕刻和菜肴于一体,形成和谐美观的造型。中国饮食将色,形,香,味,滋,养六者融于一体,使人们得到了视觉,触觉,味觉的综合享受,构成了以美味为核心,以养身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特色。它选料谨慎,刀工精细,造型逼真,色彩鲜艳,拼配巧妙,有着无可争辩的历史地位。

西方饮食,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相比西方饮食,中华美食文化奇树一帜,食花美天下。

饮食用具的多样性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别用竹筷进食,运用自如,经济方便,被欧美人士赞为是艺术的创造。中国饮食用具从用途上来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壶、甑、盘等等;从材料上来分,有陶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和竹木制品等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饮食用具在材料、质量、形态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从隋唐开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银等贵金属所制的饮食用具,在民间,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瓷器享誉海外。直到现代,陶瓷食具美不胜收,灿烂辉煌,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和特色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餐具的种类,很是单调。

以谷物为主,注重饮食保健。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中国人很注重饮食的营养保健,主张营养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饮食,通过调配食用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气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补精益气、养身健体的目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同时还概括了十条不食以及注重卫生,遵守时节,讲究营养,有节制不过量的科学饮食法则。

西方人也注重饮食科学,讲究食物制作严格按科学规范行事,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把厨房弄得像个化学实验室,而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别无二致。

中国饮食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十美风格: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饮食文化特色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而对于西方人来说,饮食大约只是一种必需的生理活动,对于其中美的追求,却忽略了。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类和奶类食品的比重;同样,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的食品。

饮食文化论文

饮食能直接体现一个民族经济、文化、心理的发展过程,是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可以通过该民族的饮食文化展现出来,同时,生产方式和自然环境也影响和决定着这个民族的主要食物种类和加工制作。因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生存的环境、气候、民俗民风等存在差异,所以云南拥有旖旎多姿、奇特多彩的饮食文化。

二、云南独有少数民族多彩的饮食文化。

1、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拥有人口约430万。饮食以酸辣麻甜为主,种类和烹饪技艺在少数民族中遥遥领先,有许多风味独特的小吃和菜肴,如乳扇、凉粉、粑粑等。白族信仰佛教,因此,食物以素食为主,还配以各种腌菜。制作腌菜是白族妇女的特长,除了腌制新鲜蔬菜外,还做各种酱类、肉类,如腌火腿、腊肠、香肠、饭肠(将糯米填入肠煮熟即成)等风味美食。酒是白族人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酿酒就成为白族家庭的一项副业。酿酒的种类根据所用的原料和配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窑酒、干酒、糯米酒等。白族妇女喜欢喝糯米酒,据说该酒对孕妇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茶是白族人的另一种重要饮品。主要分早茶和午茶,清晨起床,白族人就开始烤茶,全家人都享用。午茶又叫休息茶,原料与早茶稍有不同,放入乳扇、米花等食物,连小孩都喜欢喝。此外,白族人很讲究就餐礼仪,就餐时,长辈要上座,小辈坐在两旁,随时给长辈添酒夹菜,这也反映出白族人民尊老的传统美德。

2、傣族。

傣族大都居住在热带河谷和坝子地带,这些地方地势平坦,炎热潮湿。由于居住地区水利条件便利,傣族以水田耕作为主。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耕作条件,以及较高的生产技术,这些地区的水稻产量较高。傣族人最爱吃软米和糯米,这两种食物柔软香甜,可以捏成团,适应傣族手抓食的饮食习惯。在糯食中,“毫甩”(米线)是傣族人最喜爱的美食,它柔软细长,有韧性,是傣族食而不腻的早点之一。“酸”是傣族饮食的一大特点,由于气候炎热,酸味可以消暑解热,心旷神怡,还有助于消化,因此,傣味佳肴以酸为主,如酸笋、水腌菜、树番茄、木瓜、柠檬等。“辣”是傣族饮食中的另一种主要的口味,因为辣可以使人出汗散热,增加食欲,还能预防感冒。在傣族的各种烹饪方法,如煮、烤、蒸、凉拌中,辣是主味之一。“苦”味菜肴在傣族中最受欢迎,这些苦味菜能帮助人体消炎解毒,对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们来说是难得的原生态保健品。苦味菜通常包括植物和动物的内脏,如马蹄菜、苦瓜、莫吉利花,以及鸡、鱼、猪、羊等消化系统的苦汁。傣族人最喜欢的凉拌菜“撒丕”就是用这些苦水拌“毫甩”和生牛肉末烹调而成。此外,傣族人还视野菜和昆虫为佳肴。云南德宏位于亚热带,植被丰富,野菜的种类繁多,如:鱼腥草、马蹄菜、水蕨菜、芹菜、芫荽、青苔、竹笋、野生菌等,这些都是傣菜中的山珍,美味可口。昆虫入菜也是傣族饮食的特色,能入菜的昆虫有蜂蛹、蚂蚱、蝉等,具有高蛋白的营养价值。傣族一直延续着饮酒的习俗,这是傣族男子的普遍嗜好,有两种类型:由紫米、糯米制作而成的米酒,由糯米饭发酵未蒸馏的水酒。这两种都是傣族人盛情款待宾客时的席上饮品。可见,傣族菜肴丰富独特,营养丰富,是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哈尼族。

梯田是哈尼族赖以生存的土地,梯田里产出的稻米是他们的主食。这种稻米大部分是红色的,俗称“红米”,这种稻米很抗饿,非常适应哈尼族离家较远的梯田农耕生活。除了主食外,哈尼人还特别喜欢吃蔬菜,如茄子、辣椒、苤菜、韭菜、西红柿、白菜、萝卜、芫荽、薄荷、魔芋、四季豆、竹笋等。在这些蔬菜中野生植物是非常多的,如:水芹菜、车前草、鱼腥草、鸡脚菜、蕨菜、鸭舌草、甜菜等。很多可以用来做蘸水的佐料,其味道独特鲜美,可称一绝。哈尼豆豉是哈尼族桌上的必不可少的一道下饭菜,没有它,哈尼族人会感觉这顿饭不够完美。生食是哈尼族的另一种饮食习惯,通常用于生食的食物都是野生植物,如:韭菜、苤菜、薄荷、芫荽、刺芫荽、葱、蒜、草果芽等,可以用它们做成凉拌菜,此外,动物的血也是哈尼人生食食物之一。酒和茶是哈尼人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两种饮料。他们将采集的新鲜茶叶洗净后放在锅里翻炒,然后晒干,茶叶就加工好了。纯粹原生态制作的茶叶,清香怡神,是最健康的生态饮品。焖锅酒又称“小锅酒”,是哈尼族自制的一种清酒,由于气候寒冷潮湿,梯田耕作又大多在水中进行,这种酒可以暖身提神,是劳作一天后哈尼男子放松解乏的最佳酒水。哈尼族丰富多彩的食物类型,独特的烹饪方法,健康的植物生态食品是云南少数民族饮食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4、德昂族。

由于受到特有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和生产力等因素的影响,德昂族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和习俗。他们聚居的地方气候炎热潮湿,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谷物和瓜果。德昂族以大米为主食,杂粮为辅食,还喜欢糯食,如粑粑、汤圆等。野生蔬菜、竹类、菌类等如香菜、鱼腥草、茶叶菜,也是德昂族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受诸多因素和不够发达的烹调技术的制约,德昂族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烹制方法:舂、烤、煮、剁、腌。食物鲜美可口,为周围其他民族所不及。被誉为“古老的茶农”的德昂族以种茶、制茶出名。他们的茶分为烤茶和泡茶两种。烤茶是最具特色的一种饮品。把茶叶放在茶罐内,在火塘边烤,然后用开水冲,香气扑鼻,香味浓郁,是一道健康佳饮。而泡茶则是用清甜的泉水放入竹筒冲泡茶叶而成,是德昂人在田间劳作后必喝的饮料。这些独特的饮食文化随着德昂族经济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和丰富。

5、佤族。

佤族的食物以农作物为主,如:稻谷、玉米、小麦等,以狩猎物、采集物为辅。狩猎是佤族一种主要的食物补充手段,由于居住地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狩猎,猎物资源丰富,因此狩猎一直是佤族最喜爱的活动,猎到的山鸡、野鸭、野猪等是佤族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另外,采集物也是佤族另一种食物补充的方式,其中食虫习俗是佤族食俗中的一大特色,这是佤族在与自然界作斗争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如:蟋蟀、蚂蚱、蝉、飞蚂蚁、土蜂等。佤族还爱捕捉水生动物,如:鱼、泥鳅、鳝鱼、螃蟹、石蚌等。除了其他民族经常吃的蔬菜:南瓜、冬瓜、黄瓜、青瓜、青白菜等以外,南瓜尖是佤族爱吃的一种特有的蔬菜。另外,佤族也吃诸如山药、野薯、野韭菜、野芹菜、蕨菜、野芭蕉等野菜。野竹笋是佤族人经常食用的一种野菜,采集后进行加工,制成笋片、笋丝等美食。菌苔类植物是佤族饮食中另一道独特的风景,如:鸡枞、黄鸡棕、奶浆菌、马屁泡、木耳等,为人们的身体提供必要的维生素。佤族饮食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煮、烤、煨三种。其中,烂饭和稀饭是最有特色的。根据不同的食物原料,可分为鸡肉烂饭、老鼠烂饭、昆虫烂饭几类。“鸡肉烂饭”,佤语叫“馍尼亚布绕”,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取鲜嫩乌骨仔鸡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放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色泽鲜艳,味道鲜香。“老鼠稀饭”是取野生鼠类,先用火将毛燎光,再将肚杂除去,然后同大米一起煮食,拌上盐、辣子等佐料。苦茶和水酒是佤族民间传统的一种散热解渴的清凉饮料,闻名于阿瓦山。苦茶的汁越浓、味越苦,越受到佤族人们的喜爱。水酒是佤族人酿制的一种低度酒,营养丰富,口感舒适,是佤族庆典、婚、丧、送鬼做祭、修盖房子等民间活动必备的饮品。

三、口译策略。

1、解释性音译。

由于云南少数民族饮食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的烙印,而少数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在口译时,经常直接音译出该食物的名称,然后加上对这一食物总体的介绍。如:哈尼族的白旺是用猪、羊、狗的鲜血制作成的剁生。根据这一内容,译员可英译加上简洁的解释:“baiwang”(atypicalhanifood)。拉祜族的“俄朴”是拉祜族的特色食物之一,根据该传统食品的材料和做法可简单口译为“epu”(stickyricecake)。佤族的食品“麦雅”是佤语,意为“鸡肉烂饭”,所以也可用音译加注的处理方式:“maiya”(chickenporridge)。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听者很快了解这些少数民族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2、根据做法和味道。

云南少数民族食物因其做法独到,味道鲜美而出名。因此,在对外交流中,口译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点,在口译这些食品时,尽量能译出食物的材料、做法和味道。如:傣族的“炸牛皮”、“酸肉”是傣族人喜爱的传统食物。在交流时,可根据这些食物的做法和味道来进行口译:“friedoxhide”,“sourmeat”。佤族的“酸耙菜”,纳西族的“猪膘肉”,怒族的“荞砂饭”都可以采用这一口译方法来传达这些独特的传统食物的做法和味道:“sourvegetable”,“preservedpork”,“ricefriedwithbuckwheat”。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外来客人迅速明了地了解和接受少数民族食物,进而更加了解这些少数民族饮食中特有的传统文化。

3、根据食物材料。

云南少数民族食物以山珍物品为主,都是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环境中经常接触的植物、昆虫等。在对外交流中,要介绍这些食物,让其他人能更清楚地了解和接受这些食物,口译员就必须翻译出这些食物的材料。如:傣族的“菠萝紫米饭”,纳西族的“丽江鸡豆凉粉”和“虫草鸭”,怒族的“肉拌饭”,等等,就可以根据食物的原材料来翻译这些食物:“purplericecookedinpineapple”,“lijiangbeanjelly”,“duckcookedwithchinesecaterpillarfungus”,“glutinousricewithmincedmeat”。这样能在对外交流中把云南少数民族饮食中的色、香、味传达出来。

四、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饮食种类多种多样,饮食文化独特鲜明,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云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是对外交流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准确口译出这些传统食物及其文化意义是口译活动的最终目的和任务。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求同存异”。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求同存异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waterboilstheshan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bread;steamed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dumpling,ball。

把“粥”译成:gruel,softrice,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baochicken;。

sauteedchickencubewithpeanuts;。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whiteradishpatty’和‘taro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2006)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jiaozi,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meat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baodiced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pobeancurd或mapotofu(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postewedpork’。

4.意译法。

slicedchickenwithseasonal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stweedfish水煮嫩鱼。

slicedfishwithtomato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slicemuttonwith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lambleg烤羊腿。

friedeggswithham火腿煎蛋。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10]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外语教学与究,2002.

[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究,1997.

饮食文化论文精选

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

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

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

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

中国有着50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

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

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

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

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

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治国若烹小鲜”之说。

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

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

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

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

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

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

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精致”。

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

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

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

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

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

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

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

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

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

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

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

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

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

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

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

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

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

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饮食文化论文

饮食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不同的饮食反映着不同的文化。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中西双方的文化交流,不仅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而且能避免因不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与交流障碍。中国历来讲求“天人合一”,“水乳交融”,西方社会一直强调“天人对立”,“人定胜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必定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息息相关vs生存所需。

饮食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人向来视“吃”为头等大事。中国人打招呼的首选就是“吃了吗?”。小孩满月要吃满月酒,周岁要吃抓周宴,结婚要吃喜宴,生日要吃寿宴,就连过世也要吃。客人来了要接风洗尘,客人走了要饯行,首选当然还是吃。搬家要吃,升迁要吃,离职还是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在觥筹交错之间表达欢迎之情、恭贺之意与惜别之绪,甚至情感上的波折也能通过吃来平复。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谓饮食,就是民生问题。在中国人看来,饮食不仅可以用来维持生存,而且可以用来维持健康。这种对“吃”异常的执著,在中国人的文化当中也有相当的体现。中国的很多成语典故都离不开“吃”或与吃相关的词,例如,“寅吃卯粮”、“争风吃醋”、“坐吃山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不了兜着走”、“好汉不吃眼前亏”,等等。中国人常把职业比做“饭碗”,将嫉妒说成“吃醋”,轻而易举被形容为“小菜一碟”,经常发生的事情或情形被称为“家常便饭”中国人什么都可以用“吃”来形容,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就连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也可以“吃”,最形象的例子莫过于“喝西北风”。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常常将吃喝入诗,苏东坡就写下“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在西方人的眼里,吃饭仅仅是满足生理所需。西方人对待饮食,首先讲有什么营养,能产生多少能量,完全是把饮食当做一门科学。在他们看来,吃饭,仅仅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从低级到高级五个不同的层次,饮食需求就位于第一层次,在其之上的需求分别有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将“吃”看做是对机器添加燃料,保证其正常运行,只要在吃过以后能够保持身体健康,能够抵御疾病,其他就不重要。吃对于西方人来讲只是为了维持生命所需。

二、随意随性vs科学规范。

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美味”。在中国的'烹调中,对美味的追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中国人在评价一道菜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或是“不好吃”,然而何为“好”,何为“不好”则很难下定论。这说明中国人对于美味的追求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便中国人常用“色、香、味、形、器”界定这种“意境”,也很难把握。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烹饪者会做出不同的味道,甚至是同样的一道菜,相同的烹饪者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节烹调,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冬季需要味道浓郁,夏季则考虑清淡爽口,婚宴须色彩斑斓,丧宴则忌讳红色,等等。此外,烹饪者还会根据自己的临场变化随性发挥。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成就了中国庞大的菜谱。食材的丰富,加工方法的多变,调味料的多样,以及烹调手法的繁杂,再加以组合,就变成成千上万种的菜肴。如“饺子宴”、“全羊宴”等都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随意随性所派生出的无穷创意。西方的饮食就显得很规范科学。西方人注重饮食的科学与营养,因此在烹调时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遍布全球的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无论是在哪里,他们的食品味道都没有太大分别,全因其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饪时间精确到秒。在这样的高规格下,要求烹饪者不能有任何随意与创新,就如同机器一样严谨。再看中西菜谱,可以发现中式的随意性和西式的严谨性。中式菜谱中涉及材料及调味料的用量都会用一些比较模糊的词,如“一些”、“少许”、“适量”等,谈及食材的制作流程,则常会出现“放入滚油中”,“炸至微黄色”,“焯水少时”等字眼。西式菜谱,则让初学者很有头绪,菜谱中不仅详细记录了用材的分量,就连烹调的时间也很精确,让操作者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制作出像样的西餐。

三、和合团圆vs个性分别。

台湾地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也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中国人一向追求“和”与“合”为最高境界。中国饮食强调“五味调和”,指在烹调过程中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味道的基础上,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调和,该调和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最终结果就是要味美适口。中国人之所以把做菜称为“烹调”,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历来是将烹与调合为一体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不用说是繁复的宴会菜肴,即便是最一般的家常菜,也必须讲求荤素搭配,将各种材料混在一起,放入锅中或炒、或煮,或煨,或焖,同时在制作过程中适当添加调味料,或搅拌,或翻炒,最后出锅放入器皿中,不同的食材已经完全融合。细观西方的烹调方式,则会发现地道的西餐,除了“罗宋汤”是多种食材混合烹煮外,几乎都会是一大块肉(牛肉、羊肉、鸡肉或鱼肉等),配上几个土豆,几片菜叶或番茄,虽然同放在一个盘子中,却是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只有等咀嚼下肚,才会在腹中融合。调味的佐料也不是在烹调过程中加入,而是现吃现加的,即使现在受到了中菜的影响也开始注重调味了,但仍然是分开的工序,先把食物弄熟了,再加上味道。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和合”与“分别”的根本差异。

结语。

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都能在文化中找到根源。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目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使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强了互补性和兼容性。同时,这类的交流,会使得世界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同样,中国饮食也会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完善发展,推陈出新,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中华饮食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发展。

饮食文化论文【】

岭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各种水陆生物栖息繁殖的良好生长条件。因此,岭南人所食之物纷繁多样,尤其喜欢“野()味”,这给许多外省人造成了岭南人无所不吃的印象,但甚少人了解这种习惯背后的溯源和文化。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岭南饮食文化业与古时候的遗风已大有区别。本文通过史料的搜集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探讨了岭南人爱吃“山珍海味”背后的原因,也揭示了外省对岭南饮食文化的误区所在。旨在让更多读者了解岭南人“敢吃”的文化原因和岭南人饮食上的今夕变化。

饮食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分支,往往受制于大文化及其背后的经济基础。岭南饮食文化素来以“食性杂、食材多、风格奇特”的特点为人们所熟知。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天下食货,粤东尽有之;粤东所有食货,天下未必尽有。”足见岭南食材的丰富性。两千年前西汉人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中也记载道:“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南宋人也夸张描述:“粤人不问鸟兽蛇,无不食之”。可见在历史中,岭南人给人留下的印象一直是“无所不吃,无所不敢吃”的。另外,关于岭南饮食的历史记载,多出自于外省文人之手,因地方饮食习惯的不同,这些在岭南尝过“新鲜”的外省文人多在记载中着眼于岭南饮食的奇特乃至荒蛮,而往往蒙蔽了它追求天然品质、讲究精细、择时而食的特点。这些文献世代相传,以至于给大多数人对岭南人饮食文化造成了刻板印象和文化偏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所谓“广东人茹毛饮血般什么都敢吃”的印象到底在今天还是否普遍,而如今的广东人又是否真的依然保留着古时岭南饮食的遗风,值得考证。笔者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上述问题作一个浅显的统计。并结合资料,对广东人饮食文化的渊源做一个浅显的探究,作为一名广州人,希望能为岭南饮食文化历史的正本清源尽一份绵薄之力,还广东饮食现状一个“真面目”。

1、语料。

笔者通过“乐调查”网站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分别为“广东饮食现状调查”(以下简称“广东卷”)以及“广东饮食的外省印象调查”(以下简称“外省卷”)。并以“微信”作为调查平台,分别收集了“广东卷”和“外省卷”各50份问卷,总计100份有效问卷作为语料,并对其进行分析。

2、调查对象。

“广东卷”面向的调查对象为在广东长期生活的广东居民;“外省卷”面向的调查问卷为非广东省常住居民。为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在两份问卷开头都设置了对被调查者省份确认的选项,方便对因省份不匹配造成的误填予以排查和剔除。

1、外省人对广东人常吃食物的投票。

调查问卷中选出8种食物是根据投票率得出。笔者对外省人对广东人的饮食印象做了初步调查,就“你认为有什么食物是你们不吃,而听说广东人会吃”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在回答的答案中选取了8种投票率最高的食物作为调查问卷设计的主要参考项。这8种食物分别为:牛蛙、蛇、猫、狗肉、田鼠、蚕蛹、猴脑、蝎子和蜈蚣。得票率分别为:91.2%,91.2%及82.4%。这表示在外省人印象中,蛇、牛蛙和田鼠是广东人最常吃的三种食物。

随后,笔者根据这8种食物制定了两份调查问卷,在“外省卷”种,“认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得票率位居前三的分别是牛蛙(广东人也叫“田鸡”)、蛇和田鼠。

2、广东地区8种食物的食用率调查。

笔者按照“从不”、“很少”和“经常”三个频率作为选项,调查了广东人在这8种食物上的食用率。结果显示,将频率中“很少”和“经常”的百分比相加,表示“曾经食用过这些食物”,食用率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蛇73.3%、牛蛙70%。其它食物的食用率均未超过50%。这表明在被调查的广东人中,有一半的人不曾吃过除了蛇和牛蛙以外的其他6种食物。

如果单独统计“经常”这一项的比率,在“广东卷”中8种食物的投票率分别为:牛蛙13.3%、蛇13.3%、蚕蛹3.3%、蝎子3.3%、猫、狗肉2.9%,田鼠、猴脑和蜈蚣的得票率均为0。这说明,在广东人常吃的食物中,最多的是牛蛙和蛇,田鼠并不是广东人常吃的食物,这与“外省卷”中田鼠作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中的高得票率相差甚远。另外,统计结果还发现,除了外省人在广东人吃田鼠方面存在误区,也在广东人吃猫、狗肉和猴脑上存在误区。因为在实际的数据中,广东人把猫、狗肉作为经常吃的食物,投票率仅有2.9%,而猴脑则为0%,而在外省问卷中“认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的投票,猫、狗肉和猴脑分别为80.6%和72.2%。这些数据反映外省人对广东饮食的印象和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3、非广东地区8种食物的食用率调查。

为了对比广东和外省食用这8种食物的情况,笔者在“外省问卷”中对这8种食物作为家常菜的食用频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在非广东省的被调查者中,上述8种食材都有人吃过,但食用频率有所区别。如果将频率中“很少”和“经常”的百分比相加,表示“曾经食用过这些食物”,食用率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牛蛙79.5%、猫、狗肉52.9%、和蛇50%,上述食物在数据中都超过了半数的食用率。另外,蚕蛹的食用率达到了38.2%,而蝎子则只有5.9%、猴脑、田鼠和蜈蚣都只有2.9%的食用率。如果按食用频率为“经常”从高到低排序,则常食用的食物依次为:牛蛙32.4%、蛇8.8%、蚕蛹5、9%和猫、狗肉2.9%。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非广东居民的日常饮食中,牛蛙、猫、狗肉和蛇都是食用频率较高的食物,其中,以牛蛙食用的频率最高;而且作为常吃的食物,牛蛙也远超其它几类食品。说明牛蛙不仅流行于广东一带,在中国其他地区同样是一道普遍被摆上餐桌的食物。

4、广东地区和非广东地区食用8种食物的对比。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广东省居民和非广东省居民食用这8种食物的情况,笔者将两份问卷中的数据进行了对比,情况如下:

广东省居民吃的食物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蛇、牛蛙和蚕蛹,其中蛇和牛蛙超过了半数投票;而在非广东省居民中,排名前三的食物是:牛蛙、猫、狗肉和蛇,且三种食物均达到了半数以上的投票。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牛蛙和蛇在广东省和非广东省中都是较为常见的食物,而猫、狗肉却在非广东省居民中得票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前面的数据中,外省人对广东饮食中广东人食用猫、狗肉的投票在第四位,而实际情况是广东人在食用猫、狗肉上比外省的数据要少得多。这说明广东人并非如外省人的印象般热衷于食用猫、狗。

另外,在8种食物当中,作为经常食用的食物,广东对照组和非广东对照组的食物排名相差无几,甚至非广东居民食用牛蛙的频率要高于广东居民(外省32.4%,广东13.3%);但在食用蛇的频率上,广东居民还是要比非广东居民高的(广东13.3%,外省8.8%)。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前面的数据,在外省人认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中得票率较高的田鼠、猫、狗肉在广东对照组中显示出极低的食用率,仅有2.9%的广东被调查者表示经常吃猫、狗肉,而田鼠作为经常吃的食物,得票率为0。这说明广东人并不常吃猫、狗肉和田鼠。

另外,为了进一步了解这8种食物在广东地区和非广东地区的食用情况,笔者加入了对饭馆是否烹饪这8种食物的调查,通过对比“广东卷”和“外省卷“的数据,得出以下结果:

8种食物中,在外省饭店最常见的是牛蛙,其次是猫、狗肉和蛇。但除了牛蛙以外,其他食材的投票均未超过半数,表明这些食材在非广东省地区的饭店并不常见。而表8的数据则显示了蛇、牛蛙和蚕蛹是广东本土饭店最常见的三种菜式,投票率均超过了50%。在得票率最少的猴脑(10%)要比得票率最少的蜈蚣(2.9%)的百分比要高,而且8种食材的百分比均比表7的百分比要高出许多。这说明在广东本土饭店,这8种食物作为常见菜肴,要比其他省份的高出许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广东饮食较之其他地区具有“食性杂、食材多”的特点。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归纳出在食用这8种食物上广东饮食的一些特点:

1、蛇、牛蛙和蚕蛹是广东人最常吃的三种食材。无论是作为家常菜还是作为广东本土饭店的菜式,这三种食物都占据了主要的优势。

2、广东人并不常吃田鼠、猫、狗肉和猴脑。在“外省问卷”中,除去得票率最高的蛇和牛蛙,非广东居民认为田鼠、猫、狗肉和猴脑是广东人常吃的食物。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广东人并不如外省人所认为的那样喜好吃这三种食物。尤其是田鼠,在“广东问卷”的数据中,得票率很低,在作为饭店的食材中,得票率也靠后。而在统计食用猫、狗肉的数据时则发现,外省人较之广东人,更常食用猫、狗肉,无论是作为家常菜还是饭店的食材,都发现了这一情况。

3、作为家常菜,广东人和非广东人在这8种食物的食用情况上相差不大。表6中的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这个特点。在牛蛙的食用率上,非广东地区超出了广东地区,而蛇的食用率则是广东地区较其他地区高。

4、作为饭店的食材,广东本土饭店要比其他地区的饭店更多地青睐于这8种食材。这也说明了在广东本土饭店,提供了更多的食用“山珍野味、飞禽走兽“的机会。一些在外省听起来匪夷所思的食材,有可能在广东本土饭店找到。

数据显示,吃蛇和牛蛙确实在岭南一代盛行,许多人对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对广东人好吃蛇这点感到匪夷所思,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对广东人为什么爱吃蛇和牛蛙的习惯找到了原因。

1、关于吃蛇。

岭南人好吃蛇,名之为龙,如把鸡、蛇、猫一块炖称为“龙虎凤”。明代蔡汝贤的《岭南异闻》中记载过一个故事:有一内地商人在岭南的山上发现一只与蜈蚣恶斗的巨蛇,最后蚣蛇相斗,商人得利。后被岭南土人看见,出五十锭黄金买下蛇皮,一百锭黄金买下蛇肉。商人以为大赚,谁知反被土人调侃:“汉儿不识宝耳,是乃龙也。”后来打听才知道,这蛇皮可以制鼓,一张皮可以蒙七鼓,一鼓值百金。可见在当时,蛇皮非常值钱。除了用作制鼓,蛇皮还可以制扇,也能入药。如今许多商人,也用蛇皮制鞋。都是看中了蛇皮韧而坚特点。

岭南人除了把蛇皮当宝,也把蛇肉当宝。一在蛇肉鲜美,二在其功效。据清人吴震方《岭南杂记》记载:“蚺蛇……性极淫,人卒遇之,取妇女裙裤投掷……或投以妇人衣,则亦盘绕不去。”因此,以形补形,吃蛇肉可壮阳;而蛇又属阴,则补而不燥。因此广东人认为蛇是极好的补品,常见的做法是汤羹或泡酒食用。在一些老广州家中,尤其是有中壮年男士的,都可见家中用大缸泡制着蛇酒。

除此之外,蛇胆也是好东西。《赤雅》记载:“蚺无弃物。蚺蛇三胆,一附于肝者,止痛;一水胆,白浆,止泻;一胆随肉,击其处则随之,名护身,最佳,传避邪杀鬼,佩之吉祥。”

岭南多丘陵,自然是孕育蛇的好地方,再加之蛇浑身都是宝,这也难怪岭南人不“见蛇忘义”了。

2、关于吃蛙。

乾隆时修的《广东通志》说:“百粤之民以蛙为上味。”这点广东人是是没有异议的。旧时所说的蛙可能亦指青蛙,但如今所谓的蛙主要是虎纹蛙,亦叫“水鸡”,广东人也叫“田鸡”,跟外省人所称的“牛蛙”是一个品种。同蛇一样,广东人喜欢吃田鸡的原因有二,一是肉质鲜美,二是有独特的药效。特别是对于患有心性水肿或肾性水肿的人来说,用田鸡食疗,有较好的利水消肿的功效。

现在牛蛙不仅仅是在广东地区,在其他省份也是深受喜爱。因此,在如今说来,“食蛙”已经不再是广东人特有情况,而是全中国普遍的情况。但是,追其溯源,食蛙的习惯是从广东地带流传出去的。据史料记载,古时中州人总笑东南人食蛙,后来南方官员派去浙江任职,才把这种习惯传开去。20世纪60年代初,因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饿殍满地,因饥患上水肿的病人很多。当时有一队广东的医疗队到河南参与救助,起初因缺粮而束手无策,后见田地中满地青蛙,便派人捉拿,去掉内脏炖以红糖,起初那边的河南人不敢食用,但无奈饥饿难耐,便硬着头皮吃下,不久水肿即告消失。之后便群起仿效,吃青蛙在当地便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如预期结果一样,非广东省地区居民对现今广东饮食印象仍停留在以唐朝为代表的广东饮食阶段。也就是外省仍然对现今的广东饮食存在一定的偏见和印象误区。广东因其地理位置的原因,确实一度盛行吃山珍野味、珍奇异兽,给外界留下了敢吃的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广东人的餐桌上也渐渐只剩普通的、为大众所接受的家常菜。当然,也保留了一些古风遗迹,如食用蛇、昆虫等。但总体来说,由于各地区饮食的交互影响,广东人在做菜的食材上已做到兼包并蓄,趋于“文明”,不再是像以前所流传的“蛮荒和残忍”。不同的只是在口味的喜好和烹饪的方法上,仍然跟其他地区存有差别。归结外省对广东饮食存有偏见的原因,一是“我有他无”的特点。也就是广东较之其他地区生物的多样性,使得外省对没有见过的物种(但在广东人看来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感到惊奇和新鲜;二是“猎奇”心理。“猎奇”的结果就是保留了大量关于广东饮食“新奇”的史料,不像一些中原饮食文化,因其习以为常,反而不足为文,因而不传。广东饮食这些“猎奇”的资料经过口耳相传,再加上传播中的主观因素,自然容易给其他地区居民造成广东人“无所不用其极”的印象。

史料是珍贵的,但是史料的解读更为重要。岭南饮食文化的历史梳理,是表出岭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今日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广州人,在外界只关注岭南饮食“奇”的特点时不禁思考:广东饮食还能给外界留下什么,又该如何有所裨益地传播岭南饮食文化。比如岭南的酒,曾经力压剑南春,如今却为什么雄风不再;又比如,珍禽养殖以为珍馐,岭南曾独步千古,今日为何裹步不前;再比如英德乳羊与韶关钟乳之类,为何没有声势浩大地推广。在这些曾经辉煌却不为外省人所知的饮食文化里,蕴含着更多比“猎奇”更有意义的岭南饮食精粹,这些才是在外省人提起广东饮食文化时,脑中该闪现的印象。而广东饮食文化的推广,任重而道远。首先作为广东人,要有为自己正身的意识,当外省对广东饮食文化存在误区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应该报以何种态度。这些都值得每个广东居民认真思考。总之,广东饮食文化的重塑和推广,需要广东政府和广东居民共同的努力。

[1]周松芳。岭南饕餮。[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3]李肖。论唐朝岭南的饮食文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

大部分蒙古族喜欢饮酒,酒已成为这个民族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深深融入蒙古人的血液中。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可能与长期生活在高寒环境有关,更喜欢饮烈性的酒,如《牧人》中所唱的“最爱喝的是烈性的酒,最爱唱的是蒙古的长调”。另外,蒙古人也青睐饮用奶酒,蒙古人酿制奶酒的历史悠久,常喝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蒙古族饮食文化中,有非常重视煮肉汤的习俗,蒙古族认为肉汤的营养价值比肉本身还要高,吃肉时不喝汤不能离席,他们比较喜欢排骨汤、全羊汤、精肉汤,还有在汤中加入米做成的肉粥。蒙古族的特色饮品还有酸味奶饮料,稀者为酸奶,稍稠些的为酸乳,具有开胃健脾通便美容的功效,也形成了非常知名的乳业品牌。蒙古族饮食文化中,有非常重视煮肉汤的习俗,认为肉汤的营养价值比肉本身还要高,吃肉时不喝汤不成席,全羊汤、精肉汤、排骨汤、是他们的餐桌常见的。此外还作为高端宴会的“蒙古八珍”和平常百姓爱吃的蒙古小菜。此外,蒙古族的饮食礼仪是蒙古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丰富多彩,最主要最普遍的饮食礼俗有萨察礼、德吉礼、迷拉礼和祝福礼,蒙古族饮食习俗中也有很多禁忌,如禁止扣放盛奶的器具、禁吃变脏的食物等等。

旅游离不开饮食,二者相得益彰。旅游活动与饮食文化相结合,对提升民族的经济文化价值、促进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蒙古民族饮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包含了蒙古民族的丰富的食材、独到的饮食加工技艺、蕴涵深厚的饮食美学和饮食民俗等文化内涵,它已成为蒙古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散发着艺术的美感。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旅游活动的内在质量,讲究旅游活动内在的文化品位,对饮食也有更高的要求。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蒙古族饮食文化对于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吸引广大旅游者前往内蒙古旅游观光,不仅要有美丽的草原风光、绚丽的历史文化古迹,而且还要有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特色的饮食文化,特别是民族饮食文化,会为我们带来无尽的魅力,会使各方游客有兴趣和蒙古族交流,沟通,对蒙古族饮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去品尝蒙古族的美食,进一步推动内蒙古旅游事业的发展,增强内蒙古旅游的魅力。其次,有助于我区传统饮食民俗文化的发扬光大,增强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我区饮食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游客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的了解人数的增加,蒙古族的饮食被更多的人接受,对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无疑会有极大的推动和宣传作用,从而促进蒙古族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增强我区饮食业的特色魅力,无疑会对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主的旅游业起到推动作用。再次,有助于促进蒙古族特色文化宣传,进一步增强内蒙古旅游的魅力。旅游业的发展中为内蒙古特色的饮食文化,特别是蒙古民族饮食文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展示平台,蒙古族饮食文化要更好适应市场需求,也会对自身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对自身种类工艺不断完善也会加强与其他地区饮食文化的交流,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蒙古民族饮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游客来通过接触到蒙古族的饮食文化,会对整个蒙古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这对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内蒙古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

内蒙古的饮食文化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产品受到重视,目前发展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存在如下重要问题:

(一)旅游开发价值认识不够,营销不足。

旅游产品的开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然而从内蒙古的旅游发展的实际来看,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价值认识没有引起各级主管部门足够的重视。蒙古族饮食文化只作为旅游活动中的补充,没有把其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加以开发。目前内蒙古各级政府、旅游局及旅行社在发展旅游时,仍然重点宣传和营销传统的优势旅游项目和新兴的旅游项目,如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呼和浩特周边的草原观光旅游;响沙湾、恩格贝等沙漠观光和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探险旅游;以成吉思汗陵园和大小召为代表的文物古迹观光旅游,饮食文化旅游仅仅作为旅游活动的补充,没有把其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加以开发,更谈不上专业的研发和营销团队。

(二)项目单一,参与性差。

从旅游发展现实来看,饮食文化旅游项目较为单一,以享受为主,参与性不强。目前主要旅游者能够品尝到的特色饮食主要有草原旅游区包含在团费中的手把肉,访问牧民家庭时品尝的奶茶、奶酪等奶食品以及蒙式早餐,而作为蒙古族独具特色且有较高品质的烤全羊、烤羊腿由于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较长、价格昂贵只能被列为计划外餐,因此只能被少数豪华旅游团所享用。内蒙古各大城市及旅游区所提供的饮食基本上如上所述,项目较为单一。此外,目前已有的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基本上以品尝佳肴的基础层次为主,并没有考虑到旅游者对于饮食文化的精神需求,端到旅游者面前的往往是已经加工完毕的食物成品,如“烤全羊”制作过程中令人叹为观止的蒙古族熟练的宰杀羊、剥皮以及烹制的过程旅游者无法欣赏和参与到,再如熬制奶茶及各类奶食品和奶制饮品有趣的制作过程也无法参与。

(三)品尝为主,文化和营养价值介绍不足。

营养价值和文化是饮食类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但在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却忽视对蒙古族深厚的饮食文化和丰富的营养价值的发掘。经营者只是简单提供味道不错的菜肴,游客在用餐之后,留在印象中的往往只是一时的美味,并没有对菜肴的历史、文化典故、食用习俗等文化内涵和营养价值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开发者没有把蒙古族饮食与蒙古族民俗风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游客的精神享受,难以让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游客在饮食过程中,若对蒙古族菜肴的典故和营养价值没有较深的印象,就很难提高旅游地主体文化的综合吸引力,也就无法增加经济收入。

(一)加强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的重视和营销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相比,具有投入较小回报率高,且可不断利用的优势,所以,要尽快把蒙古族饮食文化开发利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把其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加以开发。要对蒙古族饮食文化资源进行系地分析研究,建立资源信息系统,通过准确的评估确定其吸引力和开发潜力。同时,还要加强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营销,充分发挥大众新闻媒体的作用,可以在报刊、电视台、电台开辟专栏、专题,进行广泛宣传。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景点网站也应加大对蒙古族饮食、蒙餐名店的介绍宣传力度。还可将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内容汇集在光碟里,通过光碟进行宣传。也要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活动和经贸活动,例如草原文化节和民族商品交易会等活动大力推广蒙古族饮食文化,还可以将旅游饮食与旅游线路一起开发,共同包装设计,甚至在条件成熟时,在饮食民俗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以饮食为主的专项旅游。

(二)加强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参与性的开发蒙古族饮食就单纯的饮食种类就有百十多种,经常品尝到的仅十多种,所以,今后要改变以往单一的饮食品种,增多饮食种类,如蒙古小菜和面食的种类。同时,蒙古族饮食文化的旅游开发应该摆脱以前单纯品尝的模式,大胆引入游客参与制作的环节。现代旅游者不仅要品尝佳肴,而且要求参与并融入菜肴的制作过程中,获得一种有别于以往生活的情趣和刺激的体验。参与性旅游开发就是让游客有一个原生的旅游环境,有一种身在其中,入乡随俗的体验。蒙古族饮食文化者要增强游客用餐的趣味性,加深游客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的理解,满足旅游者娱乐、探奇、求知等目的。总之,开发参与性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者可以寻求到现代喧嚣都市里所缺乏的自然经济状态下的粗犷和质朴,让客人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体味到真正的草原文化。

(三)加强蒙古族饮食文化和营养价值的研究随着各种菜系和西式快餐对内蒙古餐饮市场的冲击,内蒙古旅游餐饮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蒙古民族饮食业要在旅游业中求得一席之地,就要注重对自身饮食文化内涵和营养价值的发掘。蒙古族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非常深刻的内涵,从菜肴的制作工艺、文化历史到用餐礼仪方面都有丰富内容,在饮食心态、进食习俗、烹调原则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之处。因此,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一定要突出饮食给旅游者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这些都是对旅游者很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今后要在民族饮食习俗方面做更多的拓展和开发。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在绿色天然环境下形成的蒙古族饮食,以乳肉食品为主,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内蒙古的牛羊肉及乳品的品质得到公认的好评,要在菜肴的营养价值方面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更加利于蒙古族菜肴的推广。蒙古族饮食文化是蒙古族的宝贵财富,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和无穷的魅力,要充分利用好这项资源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开发,必然会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饮食文化论文【】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相同点,同样,也存在着很多不同。本文尝试通过举例的方法来对中日饮食文化进行比较。

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饮食文化层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在文化内涵层面的差异。中国与日本都属于亚洲国家。从整体上来看,两国的饮食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其饮食文化的具体体现细节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通过对中日饮食文化进行比较,在一定层面上有助于促进两国在饮食文化等诸多领域进行更加高效的互动。

中日饮食文化的相同点是有很多的。本文尝试通过举例的方法,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中日在酒、茶文化的相通。中国和日本之间,在饮酒方面,在茶方面,有着很多的共同点。这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早在1,000多年前,日本属于中国的一个邦国。

所以,中国的很多文化,尤其是酒文化与茶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今天,在日本的国民生活中,喝酒,喝茶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饮食习惯。当然,在具体的表现方面,日本的茶文化会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层面的差异,但是,其在内在的精神与内涵方面还是相通的。例如,无论是中国的饮茶文化还是日本的饮茶文化,都把佛的禅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精髓。在禅文化中,注重人心的宁静,在茶的文化中注重自我的修养。通过将茶文化与禅文化的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中日两国在茶禅文化层面的相通之处。需要指出的是,中日两国在茶文化的发展中,还将其上升到一种艺术层面的高度,也就是,所认知的茶艺。每年在中日两国都会出现政府或者民间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斗茶”,在整个“斗茶”环节中,不仅包含茶艺师自身的泡茶技艺的展示,还会包括茶叶的品鉴以及配套茶具的展示等等。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中日两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互通有无。在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相通点中,除了在茶文化层面的精益求精之外,在酒文化方面也有着很深的渊源。众所周知,酒的发展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历史上,随着中日的互通,酒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传到了日本,并且在历史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过,从酿酒的原理及工艺方面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相似之处的。

例如,中日两国都是用粮食作物来作为酿酒的原料。中国的茅台、五粮液以及日本的米酒,清酒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这一点与欧美国家的葡萄酒酿造工艺形成了很大的区别。因为酒文化的存在,所以,中日两国在饮酒的礼仪等方面也整体的传承了历史的传统。当然,在进入近现代以后,中日两国的饮酒文化在年轻一代的传承中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民族酒文化与世界、国际酒文化进行互动与交流的主要表现。其次,在中日两国中,粮食作物是极为相似的,这就导致两国在主食方面的选择是趋同的。

特别是水稻的使用。现在比较流行的寿司,就是一种特色的主食料理。因为,中日两国在地理位置上很相似,所以,在农作物方面,也是非常相似的。正因为如此,中国和日本,在饮食方面非常相似。例如,日本人比较喜欢吃面食,中国人也不例外。尤其是,中国的北方人,主要以面食为主。在日本,面食加工工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例如,在日本的大小饭店中有一个面食称作“阳春面”就是一个典型,很多初次到日本学习或者旅游的人,都会选择第一时间去吃一碗“阳春面”。这种做法如同到中国的甘肃旅游时候,去吃一碗地道的兰州拉面的感觉。因为,中日两国在面条的象征文化方面有着比较相似的表达。面条很长,象征着一个人的寿命与福报,尤其是在庆祝生日的时候,一碗长寿面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日两国在庆祝生日的时候,都会做上一碗长寿面还要加上一个荷包蛋,寓意团团圆圆,长寿平安。所以,从面条的这个层面上来看,相似的饮食种类的背后是相似的饮食文化。

最后,中日在烹饪手法层面的相通。在中日两国的烹饪手法中,注重煎、炸、焖、炖是一个重要的特色,也是中日两国在饮食文化层面另外的相通之处。例如,在世界上,恐怕只有亚洲的饮食中会有火锅的做法。中国的四川有著名震世界的一流火锅制作工艺,爽辣无比,让人吃过之后,浑身舒泰,过目不忘。同样,在日本的北海道、名古屋等地方也流行吃火锅,尤其是在寒冬腊月的时候,窗外大雪纷纷,窗内火锅翻滚,一家人团坐在榻榻米上,再来一壶好酒,其乐融融。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饮食文化方面非常接近。当然,这种烹饪手法的相似性与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相似的地理气候特点有着很大的内在关联。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日两国在具体的烹饪手法方面也逐渐兼具了一些西方餐饮文化的特点。总之,在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中,茶文化、酒文化、烹饪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相通之处。

上文主要论述了中日两国在饮食文化层面的相同之处,除此之外,两国在一些饮食细节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例如,在食材的偏好与选择方面,在常规的烹饪方式方面等等。首先,中日两国在食材的偏好方面存在着差别。海鲜是日本的主要料理。在日本的料理中,三文鱼、鲸鱼等等都是其主要的原料。

因此,日本每年都会派出大量的船只到海洋深处进行各种鱼类的捕捞。鱼类食品是日本日常蛋白质摄入的主要来源,在一些中小学,还会定期的为学生发放鱼肉罐头来进行营养的补充。所以说日本是一个吃鱼长大的国家一点也不夸张。这一点,也非常容易理解。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国,四周临海。在加之由于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所谓的“靠海吃海”,因此,鱼肉是日本饮食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日本吃鱼相比,中国的饮食结构中,肉类食物的主要对象是鸡肉、猪肉、牛肉、羊肉等等,尤其对猪肉的需求量最大。中国的猪肉在烹饪方面有上百种做法。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更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东部沿海地区也盛产一些海鲜,但是,由于价格及冷藏运输等方面的原因,海鲜食品在内陆的很多地方依然没有形成主流的食材。

当然,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鱼类的蛋白质,尤其是深海鱼的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据统计,中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要远远的高于日本。这一点与中日两国在饮食结构层面的差异有着很大的内在关联。其次,在烹饪方式方面的区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与日本,由于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层面的原因,在食材的选择与烹饪的方式方面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别的。除了在肉类食物的差异之外,中日两国在具体的烹饪方式方面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的。去过日本的朋友都应该品尝过日本的煲汤。他们将一些药材,例如人参等与其它的食材放在一个专用的容器内进行小火慢炖。一个好的煲汤,不仅需要耐心与时间,还需要控制好火候。所以,日本的煲汤在整个饮食行业都享有盛名。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煲汤虽然在广州、深圳等沿海的几个城市也比较受欢迎,但是,在大多数的地区依然还是以传统的大火炒、炸、涮为主。

从这种烹饪的手法上来看,中日两国在耐性与修为方面依然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有人说,从一个人的吃相上就能大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虽然,在个体的性格层面没有好坏不同,只有差异之分。但是,正是这种烹饪加工方式的差异,让中日两个国家及民族在社会发展的很多领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传统蔬菜的加工方面,中日两国也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的。例如,日本在蔬菜加工的过程中,比较注重营养素的保留。所以,生吃蔬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蔬菜加工还是比较注重味觉、视觉等感官层面的强调。因此,很多蔬菜在深加工的过程中营养成分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流失。这一点,中国在进行今后的蔬菜加工的过程中进行借鉴。食材选择的不同,烹饪加工方式的不同是由于社会发展以及历史传承等诸多层面的原因造成的,通过这种中日饮食文化层面的比较,有助于今后中日两国之间交流与互动的全面化与多元化。总之,这些具体层面的差别,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其各自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发展特色。正是因为这些特色成就了中日两国在饮食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在上文中主要从相同点与不同点两个方面来对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是有着比较显著的时代启示的。本文在汇总围绕中日两国饮食文化比较等相关的研究成果,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日两国在饮食层面的诸多不同,在很大层面上是决定于两个国家所处的不同的地理环境。

正是因为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让两个国家在农业物产,食物材料等方面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在具体的饮食倾向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所以,在进行中日文化交流的进程当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基于地区地理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饮食层面的文化差异。当然,在认知差异的同时,也应该寻求更大的饮食文化的共同点,从而为中日两国在文化深层次的交流过程中可以达成更广范围的共识。例如,中日两国可以在茶文化、酒文化等方面来进行更加积极的互动与合作。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文化交流论坛以及学术研讨等方式来促进中日两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这一点,在中日两国的民间已经进行了不错的互动,下一步还需要在平台方面进行更大的支持。其次,取长补短。从饮食文化中,中日两国之间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通过一定层面的借鉴与学习也可以转化为一种共性的优势。例如,在饮食结构方面,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在海鲜食品方面的营养摄入,积极拓展渠道来满足大众对于海鲜的需求,将这种需求逐渐养成为一种习惯,从而改善中国当下在营养摄入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同样,日本也应该进一步借鉴中国在传统烹饪方面的手法与技巧,在色香味等方面进行更好的提升。中日两国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亚洲国家,其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共享与互补,将会形成一种合力,进而助力整个亚洲饮食文化在整个世界饮食文化中的深远影响。最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国与日本当下在饮食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

那就是西方饮食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快餐文化的冲击。在各种各样的洋快餐的冲击下,居民的肥胖指数在不断的上升,很多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缺乏家庭烹饪的兴趣,甚至好多学生都叫不出自己经常见到的几种蔬菜的名字。这一现象从某种角度显示出:中日两国所引以为傲的饮食文化及传统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引导与干预,传统的优秀的饮食文化还会出现断代的风险。总之,一个国家饮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象征。中日两国在饮食文化方面存在着太多的相同之处,同时,也具有一些各自的差异。因此,在今后的中日文化,尤其是在饮食文化层面的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的求同存异,实现更大范围的共同发展。

中国和日本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有着很大的相同点,同时,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本文主要以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为研究点,探讨两个国家在饮食文化层面所具有的相同及不同的地方。最后,探讨了对中日两国饮食文化进行比较所具有的时代启示,其中包括在文化交流中的求同存异以及注重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等。由于研究的水平有限,在论述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一定的偏颇,还恳请相关专家批评、指正。

[1]唐植君。论中日两国正月风俗的文化内涵[j].现代企业教育,2010(24).

[2]唐植君。从新年活动看中日两国正月风俗变化[j].现代企业教育,2010(22).

[3]孙璐。浅析日本饮食文化[j].西安社会科学,2010(04).

[4]芦英顺。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对比[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5]孙晓红。日本的神馔[j].科技信息,2009(31).

[6]林宏卫。中国饮食文化内涵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7]加藤隆则。从中日年俗说开去[j].国际人才交流,2009(03).

[8]徐静波。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j].日本学刊,2008(05).

[9]梁爱露。浅谈中日饮食文化差异[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

[10]李直。中日饮食文化比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05).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中国饮食文化,由于特定的经济结构,思维方式与文化环境,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下面六个方面。

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都有很多讲究和一定之规,概而言之,则是“精”、“细”二字,孔子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所谓“精”,指所选取的原料,要考虑其品种、产地、季节、生长期等特点,以新鲜肥嫩、质料优良为佳。

刀功,即厨师对原料进行刀法处理,是成为烹调师需要的,整齐一致的形态,以适应火候,受热均匀,使于入味,并保持一定的形态美,因而是烹调技术的关键之一。我国早在古代就重视刀法的运用,经过历代厨师的反复实践创造了丰富的刀法,如直刀法,片刀法,斜刀法,剞刀法和雕刻刀法等,把原料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各种各样的花色,还可以镂空成美丽的图案花纹,雕刻成“喜”、“寿”、“福”、“禄”字样,增添喜庆筵席的欢乐气氛。特别是刀技和拼摆手法相结合,把熟料和可食生料拼成艺术性强,形象逼真的鸟、兽、虫、鱼、花、草等花式拼盘,如“龙凤呈祥”、“孔雀开屏”等。

火候,是形成菜肴美食的风味特色的关键之一,但火候瞬息万变,没有多年操作实践经验很难做到恰好处,因而掌握火候是中国厨师的一门绝技。中国厨师能精确鉴别旺火、中火、微火等不同火力,熟悉了解各种原料的`耐热程度,熟悉控制用火时间,善于掌控传热物体的性能,还能根据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态大小,整碎厚薄等,确定下锅次序,加以灵活运用;使烹制出的菜肴,要嫩就嫩,要酥就酥,要烂就烂。

烹调技法,是我国厨师的又一门绝技。常用的技法有:炒、爆、炸、烹、溜、煎、贴、烩、扒、烧、炖、焖、氽、煮、酱、卤、蒸、烤、炝、拌、熏、以及甜品的拔丝、蜜汁、挂霖等。

调料,也是烹调的百味香。

我们只有准确把握了这六方面,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则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