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教案幼儿园小班(优质17篇)

时间:2023-12-04 21:43:50 作者:灵魂曲

幼儿园小班的教育环境温馨舒适,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和有趣的学习场所。以下是一些幼儿园小班的教学资源和教材推荐,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1、知道不同的动物尾巴形状不同,并初步感知尾巴的功能。

2、在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和谈论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尾巴的兴趣。

物质准备:课件,背景图,动物图片若干。

有去动物园参观小动物的经历。

1、捉迷藏:感知金鱼、马尾巴形状的不同。

2、用分别先出示松鼠、孔雀身体的方法说说尾巴形状。

3、小结:尾巴长在身体的后面,不同的动物尾巴不同。

1、操作要求:看一看,说一说,贴一贴。

2、幼儿操作。

3、小结:你们真棒,帮这些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尾巴,小动物说要谢谢你们,小朋友,谢谢你们!

1、让幼儿试述4种动物的尾巴的功能。

2、老师通过儿歌的形式来说一说这4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3、小结:原来小动物不仅长着漂亮的尾巴,而且这些尾巴用处还真不小啊!

4、通过儿歌《尾巴的用处》加深幼儿对尾巴作用的了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2、学习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观察图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一、活动开始。(观察图片,了解下雨前的一些特殊自然现象。)。

(引导引导幼儿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看图)。

老师:云朵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会发生什么事呢?

老师:水面上的蜻蜓怎样了?为什么它会飞得低低的'呢?

老师:青蛙在做什么呢?我们来学一学。

老师:这是谁?它们在做什么?

老师:为什么小蚂蚁要赶紧搬家呢?

(请幼儿结合自身观察过的情况再进行讲述)。

二、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下雨后的一些特殊自然现象。

老师:刚刚我们知道了一些下雨之前会发生的情况,那下完了雨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老师:那我们继续来看图吧!

1、引导幼儿独立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看图,然后再相互说说。

2、集体交流。

老师:请小朋友们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说说下雨后有什么样的景象。

三、比较雨前和雨后不一样的自然现象。

3、请幼儿用动作表现下雨后的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

老师:那小朋友们,你们会用动作来表现下雨之前和下雨之后的现象吗?谁来示范一下呢?

(老师弹奏《大雨小雨》,幼儿跟着音乐表现。)。

老师:好啦,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里有机会的话也要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下雨前和下雨后的变化哦。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1.喜欢做实验, 进一步探索哪些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

2.初步感知轮子的形状与功能之间的基本关系。

2.实验物品,例如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大小的圆罐、小塑料圈、瓶盖、长方形盒子等。

1. 出示各种类型汽车的图片,请幼儿指出轮子在哪里,并问一问幼儿轮子是什么形状的。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三角形或四方形的轮子吗?

・图中哪一辆车能开动?

3. 幼儿两人一组,每组有一篮东西,例如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大小的圆罐、小塑料圈、瓶盖、长方形盒子等。

4. 幼儿面对面坐在地上,轮流选取篮子里的东西滚向对方,对方把东西接住并把能滚动的东西放在一起。

5. 活动完成后,请幼儿观察能滚动的东西,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圆形的。)

6. 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1.喜欢做实验和分享发现。

2.能辨别可以滚动的东西。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上、下、里、外空间方位。

1.设置一个家的场景。白兔和黑兔的头饰(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2.实物或图片水果。

1.以游戏的形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扮兔妈妈出远门回来了,给兔宝宝带来了许多水果。

·告诉幼儿有许多水果藏在家里了,请小朋友找一找?找到以后告诉大家在哪里找到的'。

2.认识上、下、里、外空间方位。

每请4名幼儿找水果,找到后说一说分别是在哪里找到的。(教师事先将水果藏在桌子上、桌子下、篮子里和篮子外)。

·幼儿藏、找水果,巩固认识上、下、里、外空间方位。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扮黑兔,一组幼儿扮白兔。先请黑兔藏水果,白兔找水果,第二次游戏时交换角色。教师在幼儿藏、找水果的过程中问一问幼儿:“你把水果藏在了哪里?你是在哪里找到水果的?”鼓励幼儿用语言“我在xx找到了xx”(如“我在篮子里找到了苹果”)和“我把某某藏在某某”(如“我把橘子藏在了桌子的下面”)进行表述。

在日常活动中摆放生活用品、玩具等,让幼儿继续寻找进一步巩固方位词的认识。

1.能掌握方位词。

2.喜欢藏、找游戏。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1、通过观察蚂蚁,了解蚂蚁触角的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思维能力。

1、ppt:蚂蚁的特征。

2、图片:蚂蚁4。

一、蚂蚁图片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是谁呀?(蚂蚁)

你们知道蚂蚁在干什么吗?

2、启发幼儿大胆想像,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课件演示:蚂蚁的特征

1、小朋友想知道蚂蚁是怎样长大的吗?

(让幼儿互相议议)

2、观看课件演示,了解蚂蚁的生长过程。

卵——蛹——幼虫——蚂蚁

三、探究的问题: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1、幼儿讨论

(1)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

(2)蚂蚁没有触角可以吗?

2、教师讲解,蚂蚁触角的作用

(1)蚂蚁的触角比盲人的竹竿还灵。

(2)这对触角有两种功能:

一种是触觉作用,通过触角接触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体的轮廓、形态和硬度,

以及前进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况。

另一种是嗅觉作用,通过闻味进行识别。

原来,蚂蚁一边走路,一边从腹部末端的和腿上的腺体里,

不断分泌出少量的、带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叫做标记物质,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迹。

远离蚁巢的同窝蚂蚁,回巢的时候,就用它的特殊鼻子——触角,

来闻着这条气味路标前进,这叫做“气味导航”。

3、帮助幼儿记忆

(1)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家了。

(2)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吃的。

4、游戏:蚂蚁找食物。

幼儿戴上触角的头饰扮演蚂蚁,从家中爬出去找吃的,找到后搬回家中,

用触角告知同伴去搬运粮食。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找种子。

2、幼儿交流探索的发现。

(1)、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种子?

幼儿一:我找到了苹果的种子。

师:我们大家来看看苹果的种子的什么样子的?

幼儿:苹果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

幼儿二:我找到了西瓜的种子。

用同法和幼儿一起观察橘子、黄瓜、西红柿、葡萄的种子。

(2)、师:有谁找到香蕉的种子吗?

幼儿一:香蕉是没有种子的。

幼儿二:我找到香蕉的这个小黑子。

三、操作活动:种子和果实匹配。

2、幼儿交流活动结果,并且请集体检查操作结果的正确。

师: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我们一起看看他找的种子对不对?

四、活动延伸:

1、种子发芽实验。

2、种子贴画。

活动目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认识空气,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让幼儿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小适中的保鲜袋若干。

2.水彩笔、橡皮筋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两个保鲜袋,一个是充满空气的,一个没有空气的,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空气的概念: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闻不到,看不见但是我们不能离开的气体。

3.提问:怎样把扁扁的保鲜袋变鼓起来?

4.操作活动:用保鲜袋装空气。教师用橡皮筋帮助幼儿把变鼓的保鲜袋绑好。

5.打扮空气娃娃。引导幼儿用水彩笔在保鲜袋上添画,把保鲜袋变成漂亮的空气袋娃娃。

6.幼儿和空气袋娃娃自由玩耍,结束活动。

小班科学教案

1、根据动物影子寻找相应的动物,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

2、有观察、发现、比较的兴趣,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动物课件ppt。

2、展板,贴有小动物的图片。

3、塑封的小动物影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再现经验。

1、小朋友,你喜欢哪个动物宝宝?为什么呢?

(幼儿发表自己的的想法,如:小猫,追问:你喜欢小猫什么呢?)。

2、小结:动物宝宝很可爱,还有很多的本领呢。

二、情景导入,感知特征。

1、今天,草地上来了一群小动物,想和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是谁呢?

它们躲在哪里?请你仔细找一找,再和好朋友说一说。(幼儿相互交流,自由表达。)。

2、提问:你找到了谁?它躲在哪里?(我看到了小兔,在草丛里)追。

问: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小兔呀?(长耳朵)。

我们大声地把小兔请出来吧!小兔小兔,快出来吧!

我们来学小兔。小兔小兔真可爱,长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

3、提问:大象在哪呢?我怎么没看见?

你们找对了,真的是大象。大象有两个大耳朵,象扇子;四条腿粗粗的,象柱子;小尾巴,细细短短的,象个小辫子。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象大象真可爱,长长鼻子甩一甩,吸足水儿洗个澡。

(小鸡嘴巴尖尖的,小鸭嘴巴扁扁的)除了嘴巴,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它们是小鸡和小鸭呢?

(小鸡的脚像树枝是分开的,小鸭的脚上是连起来的)。

小结:我们可以从上往下看,小鸡、小鸭的嘴巴、身体和脚长的不一样。

为什么小鸭的脚趾都连起来呢?(小鸭会游泳,小鸡不会)。

原来小鸭脚趾连起来,叫蹼,当小鸭在水里游泳时,蹼就像船桨一样帮助小鸭划水。

叽叽叽、呷呷呷,小鸡小鸭唱着歌来了。

我们也来学一学。小鸡小鸡真可爱,尖尖嘴,细细脚,唱起歌来叽叽叽。

小鸭小鸭真可爱,扁扁嘴,水里游,走起路来摇啊摇。

小结:刚才,宝宝们看到动物的影子就找到了小动物。

三、配对游戏,迁移经验。

那里有好多的影子,请宝宝们去找一找,看看是哪个小动物的影子,找到了就送到它的身边。

2、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小动物进行配对游戏,教师巡视观察。

你找到了谁的影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解决或验证。

学一学小动物的各种动作,看看它们的影子是不是也会变。

小班科学教案

1、探索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体验玩风车的乐趣。

2、能用清楚的语言描述自己玩风车的感受与发现。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风车。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风车,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引导幼儿拿着风车,自由地跑跑、走走,体验转动的乐趣。

2、提醒幼儿观察快跑的时候风车会怎么样、慢走的时候风车又会怎么样。

二、探索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风车动起来的?

2、鼓励幼儿边说边示范自己让风车转动的方法。

3、小结: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如拿着风车跑、走、摇吹等。

三、自由探索让风车转得很快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风车转得更快的?

2、小结:让风车转得更快的方法有快跑、快走、使劲吹……。

四、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评价。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1.喜欢玩磁铁,对磁现象感兴趣2.在观察和操作中知道磁铁能将铁制品吸住3.乐意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准备:。

1、教具:自制动物磁铁玩具和"神奇手套";学具: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硬币、木质积木、纸片、塑料玩具等。

2、幼儿在生活中认识以上物品并能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思考:为什么画上的小动物会动呢?

你觉得谁会是磁铁娃娃的好朋友?

学说"xx和磁铁娃娃是好朋友"3.交待任务,再次游戏磁铁娃娃可以吸住所有东西吗?

为什么木头玩具、塑料玩具不是磁铁娃娃的好朋友?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1、喜欢做实验,进一步探索哪些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

2、初步感知轮子的形状与功能之间的基本关系。

1、《神奇的轮子》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0—11页。

2、实验物品,例如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大小的圆罐、小塑料圈、瓶盖、长方形盒子等。

1、出示各种类型汽车的图片,请幼儿指出轮子在哪里,并问一问幼儿轮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0—11页,向幼儿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三角形或四方形的轮子吗?

图中哪一辆车能开动?

3、幼儿两人一组,每组有一篮东西,例如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大小的圆罐、小塑料圈、瓶盖、长方形盒子等。

4、幼儿面对面坐在地上,轮流选取篮子里的东西滚向对方,对方把东西接住并把能滚动的东西放在一起。

5、活动完成后,请幼儿观察能滚动的东西,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圆形的。)。

6、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1、喜欢做实验和分享发现。

2、能辨别可以滚动的东西。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天气的变化,对每天的天气感兴趣。

2、知道晴天、雨天、阴天等天气,学习使用相应的图像来表示。

3、初步了解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尝试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天气状况。

【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晴天、雨天、阴天等天气,学习使用相应的图像来表示。

【活动难点】让幼儿学习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天气状况。

【活动过程】。

一、了解天气的变化,知道晴天,雨天,阴天,并会选用合适的图像表示。

1、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有太阳的是什么天气?”“老师这里有四个表示天气的标志,你觉得用哪个表示晴天比较合适?请你来帮我找一找晴天的标志。

“噢,原来晴天可以用太阳来表示。”

“那你还知道有什么天气?”(雨天,下雨。。。)那(雨天。。。)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来帮我找一找表示雨天的标志。

“噢,原来雨天可以用雨点来表示。”

“噢,原来阴天可以用乌云来表示。”

教师小结:原来,当我们看到太阳就知道是,看到雨点就知道是,看到乌云就知道是。(教师手拿标志,进行小结)。

2、游戏:学说“今天的天气是×天。”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老师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图像标志都藏起来了,当我拿出一个天气的图像标志时,请你们用一句好听的话“今天的天气是×天”来表示”。

教师先后出示天气图像标志,先请个别幼儿回答,然后再集体回答。当孩子没有说完整时,教师进行补充,要求孩子说完整。

二、当小小气象预报员,制作天气图像标志。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天气变化,有晴天,雨天,阴天,还有刮风、下雪等等,那你们是通过什么来了解每天的天气变化的?”

“对了,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看报纸,听广播,上网等很多方法来知道每天的天气变化。”

2、“看,这是什么?(出示电视机)今天,我请小朋友自己来记录天气,当一回气象预报员,预报天气。”“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提示幼儿可以看看外面的天气)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呢?(出示太阳的标志),对,晴天可以用太阳来表示。那就请小朋友在纸上把今天的天气记录下来吧!”

3、幼儿制作当天的天气图像标志。

4、师:“我们的气象预报员已经把今天的天气记录下来了,老师也把今天的天气给记录下来了,我也想当一回气象预报员,(教师示范预报天气并用上句子“今天的天气是×天”)现在,哪个气象预报员愿意为我们预报天气呢?”(用上句子“今天的天气是×天”)。

三、谈话: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预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宝贝,你们知道天气预报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吗?”“有了天气预报,我们就可以提早知道天气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了,冷了我们可以提早加衣服,热了我们可以适当的少穿衣服,要下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提前带伞,带雨衣,雨鞋等。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今天晚上回家,小朋友们就去看看天气预报,明天回幼儿园和自己的好朋友们预报天气。”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苹果和橘子,以其香甜的口味、诱人的外形,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加上父母包办的居多,所以很大一部分孩子对于水果怎么吃、吃哪里都不知道,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较差,所以我安排了该活动。

调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再现,再迁移到平时常见的水果吃法上,形象鲜明的水果横切图让幼儿很容易就知道了哪些水果该吐籽,哪些不必吐籽?最后的“品尝水果”环节更是起到了升华内化的作用。

1、知道许多水果里都有籽,吃水果时要吐籽。

2、通过感官激发孩子爱吃各种水果的兴趣。

ppt课件,几种水果实物,几个布袋

1、介绍苹果

——猜猜老师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宝宝?请你们小眼睛闭起来,我们来摸摸看。让幼儿摸摸说说苹果是圆圆的,红红的。滑滑的,吃起来甜甜的。

2、介绍桂圆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袋子,大家猜猜这个袋子里躲的是什么水果宝宝,我们来看一看。(桂圆)

3、介绍木瓜

——还想不想再请水果宝宝呀,好的,顾老师这里还有个水果宝宝,你们认识它吗?跟孩子一起说说木瓜。

——说说自己的想法,看图听故事《籽儿吐吐》

(1)图一:胖胖猪已经把木瓜都吃进肚子。

重点提问:胖胖猪是怎么吃木瓜的?木瓜的籽能吃吗?吃下去会怎样?

师结:小胖猪吃的太快了,把木瓜籽吞进了肚子,水果籽太硬了,会让我们的肚子受伤的。

(2)图二:小猪头上长出一棵树来。

小结:小猪猜想自己的头上长出了一棵木瓜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3)图三:小猪大便里有许多木瓜籽。

重点提问:木瓜籽吃进肚子,最后会到哪里去?

小结:最后小猪发现在自己的大便里发现了许多木瓜籽。

重点提问:小猪吃下去的籽最后从哪里出来啦?

小结:原来小猪吃下去的籽会从大便里排出来,可不会从头上钻出来哦!

——知道吃水果要吐籽。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水果里的籽是不能吃的吗?那应该怎么办?

小结:你们说的可真好,有籽要吐掉,不能吃,千万不要吃进肚子里,如果不小心吃下去,也别担心,它会从我们的便便里排出身体。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不同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尝尝吧,但是先要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哦。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2、知道天气凉了,秋天来了,树叶落下来了。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认识银杏叶、柳叶、及枫叶的形状特征。

判断、尝试将同一种类的树叶进行归类。

一、情景游戏,引发兴趣。

请小朋友到“公园”里捡树叶。

二、认识树叶,发现特征。

主要从树叶的形状认知。

三、操作游戏,“树叶找家”

1、第一次操作:根据树叶的形状找到它们的家,贴在相应的树上。

2、第二次操作:教师总结后,请幼儿再次贴树叶(其中可增加其它树叶的干扰)。

活动评析。

一、目标定位准确。

教师对这一教材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准确得制定了目标,以及重难点,活动中在几个环节中:“认识树叶、发现特征”和“操作游戏”体现了教师有目的的教学,并采取情境、游戏等手段将难点一一化解,较好地达成了目标。

二、师幼互动和谐。

科学活动对于小班来说较难执教,孩子们操作能力弱,科学知识又比较枯燥,但是这次活动教师以拟人化情境贯穿活动,调动了幼儿参与积极性,也通过这种手段帮助孩子了解了知识点,活动中在情境背景下师幼互动自然、和谐。

2、树干的判断对小班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更多的应该引导他们看树上已有的树叶进行分类,让树叶回家,树干知识作为知识经验的丰富。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1、能用自己的方法给树叶分类。

2、能大胆地进行实践活动,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1、各种各样树叶数份。

2、每人两个篓子。

3、集体记录表一张。

1、这是什么?

2、这两片树叶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要求:1、想一想怎么分?

2、分好的树叶放在篓子里。

1、教师帮助幼儿向同伴展示自己的分类方法,请大家

猜测可能的分类标准,并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猜测。

2、教师对幼儿的分类方法进行记录。

1、区别枯叶和绿叶,发现绿叶中有水。

2、初步尝试用简单线条或圆圈记录的方法。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1、枯叶、绿叶数份

2、积木、白纸等操作材料。

3、记录表、记录笔等。

1、这是什么?

2、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学习

词:枯叶、绿叶)

3、猜一猜,叶子里面有什么?有没有水?

(1)、介绍记录表,教师交待如何记录。

(2)、幼儿把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及操作方法。

2、幼儿实验操作并进行记录

1、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绿叶里有水,枯叶里没有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1、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哪里有泡泡,引起幼儿探究兴趣。

2、通过游戏活动,了解泡泡的特征。

1、用纸杯装肥皂水若干,吸管(精细不一),有图案的盆。

2、前经验准备:在平时洗手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搓洗肥皂时发生现象。

一、提问引出主题——刚才你在洗手时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区分可吹出泡泡的肥皂水。

2、请幼儿介绍自己区分方法(可吹泡泡、可搅拌出泡泡是肥皂水)。

3、认识泡泡,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泡泡形状、大小、颜色。

三、吹泡泡。

1、提供粗细不一致的管吹泡泡(可吹出大小不同的泡泡)。

2、提供若干盆(盆底有图案)(可知道泡泡是透明、无色的)。

1、选择有阳光地方观察泡泡,看泡泡颜色(解决问题:为什么泡泡有时会有颜色?)。

2、教师用各类型小管吹泡泡(如:2个管合在一起,4个管放在一起,吹泡泡引起幼儿再次探索兴趣)。

1、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

2、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3、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变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1、认知准备: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

(1)垃圾场图片,玻璃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一套,几个大篮子。

(2)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旧物品(装在大篮子里)。

一、提问,引出话题。

师: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就是垃圾。)。

二、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掩埋法: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苍蝇、病菌;焚烧法:容易产生烟尘污染;积肥法:农业生产几乎都不用积肥了。

2、启发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三、引导幼儿为垃圾分类。

1、出示幼儿带来的各种废旧物品,请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垃圾真的就没有用了吗?

(1)观察“玻璃瓶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悦一说废旧玻璃瓶是如何变成崭新的玻璃制品的。

(2)讨论:废纸怎样变成新纸?旧的易拉罐怎样变成新的易拉罐?

小结:垃圾并不是非丢不可,很多垃圾还是可以再利用的。有工人叔叔专门把废旧物品收回去,重新制成新的物品。

2、引导幼儿给垃圾分类。

师:为了方便回收,我们应当把垃圾分类整理。看一看,哪些废品可以分为一类呢?允许幼儿互相讨论,可提示幼儿,把质地相同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探索用图案标志来标明种类。

一般来说,垃圾中可以回收的物品可分为四类:

(1)金属:如铁罐、铝罐、锡等,回收后送往工厂,可以再冶炼成各种金属制品。

(2)纸张:利用旧纸做原料,制成再生纸。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罐,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再重复使用或重新加工制成新的玻璃制品。

(4)其它。

3、提出要求。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核”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如西瓜籽、苹果核、南瓜籽、梨核等等。这些核幼儿看是经常看见,也非常熟悉,却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然而对植物的由来、变化却充满了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组织有关果核的教学活动不但幼儿能够接受而且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观察、探索能力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完全符合《纲要》的精神即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1、在找找、看看、说说、做做中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果核的秘密。

2、在交流中能注意倾听,听懂别人的意思。

3、认识几种常见的核,知道种子的简单生长过程。

活动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核。

活动难点:种子的简单生长过程。

1、各种果实的图片。

2、各种果实及果核苹果核,桔子核,西瓜籽,南瓜籽,葵花籽、柿子核等若干。

3、故事图片一套。

一、出示果核,引发兴趣。

1、提问启发、幼儿自由议论。

(2)引出名称果核:它们长得怎样?

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回答问题。

2、提问:果核有用吗?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回答问题。

二、看懂图意,了解果核。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幼儿交流对图的理解。

老师辅助提问:树上的苹果和地上的苹果一样吗?小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

3、老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4、教师提问,苹果发生了什么变化?小鸡呢?

三、剥开果子,探索果核。

1、原来果核都是有用的,那我们找找这些果子是否都有果核?幼儿自由探索有的用剥,有的咬,有的切找果核,并自由的议论。

2、交流找到的果核,看看是谁的`宝宝?

3、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四、自主商议,继续探索。

根据幼儿兴趣去找找果核的妈妈,看看找对了吗?游戏活动:果核找家这些果核的家在哪里?去找找它们的家。幼儿手拿果核,自由配对。

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秋风轻轻一吹,苹果随风轻轻地摇摆。突然,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正好落在小鸡的身边,小鸡问:“你怎么啦?”苹果说:“我长大了,熟透了,所以才掉了下来。”过了几天,苹果渐渐变成茶色了,软软的,象一摊泥,小鸡着急说:“你生病啦?”苹果说:“不,我已经是苹果妈妈了,我正在腐烂,好让宝宝钻进泥土里,生根发芽。你明年再到这里,就能见到我的孩子了。”到了第二年,原来的小鸡已变成了神气的小公鸡了,他没有忘记和苹果妈妈的约定,等到他再来时,已发现在原来的地方已经长出了一棵小苹果树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