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苦旅读书心得(优质18篇)

时间:2023-12-13 21:18:16 作者:雁落霞

读书心得是对读书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下面是一些读者的读书心得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我的教育苦旅读书心得

高万祥校长在《我的教育苦旅》自序里这样说:“教育是一种旅程。囿于条件和功力,二十多年来,我总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急匆匆赶路,有欣喜、浏览,也有遗憾和‘心苦’。”这也许是这本书得名的原因吧。

这本书从“精神雕像”、“人就是目的”、“语文的诗意”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和对语文的情愫。

如今,想办学校的教育家没有钱,办不起;有钱想办学校的又不懂教育。教育受到太多的行政干预。一边是理想中的新教育、活教育、真教育,一边是世俗的假教育、伪教育、反教育。有教育情怀的懂教育的大家面对如此的教育现实,除了担忧、思考,肯定还有痛苦的挣扎。高校长从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夏丏尊等大家身上找到了精神的支撑。他说:“要是没有他们在事业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相伴,我的生活将会如同没有阳光一样暗淡。”可见人在行走的路上是特别需要精神引领的。

高校长很信奉康德的“人就是目的。”和杜威的“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的过程。”在学校管理上,他积极营造书香校园,努力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从他为全校教师购书、送书,从他们的“一、二、三、四、五”人文教育工程(三年高中,让学生人人有一副好口才,背二百首古典诗词,听三十场名人报告,读四十本文学名著,看五十部经典影片)就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是真正的为人的教育,学生绝非创造分数的机器。

在高校长写这本书的时候,他已脱离了语文课堂,当了全职校长,但他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思考,却是带给我们的一笔财富。他的“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发展”的“生活化创造性作文”的实践是成功的,从学生们的身上可以得到印证。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许是高校长通过此书要告诉我们的教育信条。

我的教育苦旅读书心得

上次去郑州买回来很多教育专著,其中有高万祥老师的《我的教育苦旅》一书。我十分敬重高老师的学养,他那厚重的学术底蕴、浓郁的书香气息很令人钦敬,上次有幸与他共进午餐后更有了这种深刻感受。

这几天一直在读这本书,很是陶醉。今天重点是布置考试,满脑子充塞了琐务,一天过得昏昏沉沉的。傍晚回到家又习惯性地拿起此书,一读就让人神清气爽了起来。

读的这篇是谈品牌教育的,谈到教育体制改革那部分很让人共鸣。确实,教育体制的滞后,导致了大锅饭、铁饭碗的畸形存在,从而压抑了广大教师创造力的发挥与进取动力,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正是从教者自己也难以接受的现实。优秀者不能脱颖而出,庸俗者尸位素餐,慢慢累积成了教育肌体的巨大病灶,使中国的教育出现了饱受诟病的尴尬局面,这还在其次,想象他对整个民族未来几十年的恶劣影响,那才是锥心刺骨的痛。

看来,高老师说的和我的一些想法也是不谋而合的。比如将“合理流动”、“危机意识”引入体制改革,这也是我这几年一直极力宣扬的思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真是哲言,当然也能应用于教师群体;有了危机意识,那些努力追求“待遇最大化、休闲最大化、付出最小化”的惰性群体的利益一旦受到触动,出现了待岗甚至是下岗的局面,教育就绝对不会是一潭死水了。整个教师队伍的能动性与创造力一旦发挥起来,那真是中国教育扬眉吐气的时刻!

高老师不愧是学者型校长,不仅仅自己人文素质很高,看问题也很有哲学眼光。能深处“庐山”之中而阅尽“庐山”的“峰岭”奇姿,能于“庐山”变化莫测的云山雾海中找到直达山顶的大道,真是让人有种感佩!

我的教育读书心得

学习《教育学》,就知道我国有个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但那时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这学期,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认识了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书中先生指责现在的学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先生提出:“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或者误解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然学得好。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配合得好。陶公早在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现在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归传统,回归教育的真传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这么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口号、新观念,不断地在搞着仿佛是在打破“传统”的改革。一会儿素质教育,一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把我们的一线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了,无所适从了。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今天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

传统,有优秀与糟粕之分。优秀的传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理,是须我们永远继承的。不但要继承,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将其发扬、拓展、光大。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温故知新”,比如陶公的“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等等。至于传统中之糟粕,或称之为习惯势力、传统势力,才是改革的目标。我们的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乃至于社会改革的很多方面,都喜欢摧毁一切,然后重来。结果糟粕未除,而优秀传统却荡然而失。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陈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吧!当我们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读书心得教育范文3:《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学校一开学就布置了一学期每位老师必须交一篇读书心得体会,于是在众多的教育书籍中,我选择了范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本书,并有幸拜读了书中的大致内容,让我深深体会到的一点就是教学机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的一种教学修养,是教师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个人学识长期积累后自然形成的,是一门教学的艺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本书中采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下面就我教学中的几个片段与大家交流。若有不当,敬请各位指教。

一、及时的肯定,让他喜悦万分。

每个班级的优差生的区别很大,对于优秀的孩子老师不懈的表扬和鼓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肯定和信任,而对于那些平时表现平平、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即使是再小的进步,再小的成功,也是他全心努力的结果。这时的老师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会让他们万分喜悦,从而使他信心坚定,勇往向上。

记得有一次学校教研小组组里上课的时候,我们上的是《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在妈妈爸爸眼里是个怎样的孩子?平时积极发言的学生站起来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这时,在无意当中我却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学生举手了。他在我的印象中从未举过手,属于班级中的差生。于是,我示意他回答,他说虽然我平时在家里也是像前两个儿子一样,只顾自己玩耍,可是今天我学了这一课,我会改变。我一听心头为之一震:这个学生第一次举手,值得表扬;并且说得有新意,更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于是我当即表扬了他。我看到他脸上露出了笑容。课下我还专门与他交流谈话,并鼓励他今后课堂上继续努力。这些无形的表扬与肯定形成了一种合力,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那以后从未举手发过言的同学都在课堂上频频举手了,而且有时还能主动提出一些疑问。甚至有些学生还特意跑来和我说,以后上课回答多请他,真没想到几句恰当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会带给学生一个这样大的改变的,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的变化,也由衷地为自己当初的做法而高兴。

二、及时的保护,让他充满信心。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在引起其兴趣的事情上能积极思维,产生疑问,此时他就会举手询问;往往是在教师讲课中间。此时教师该怎么办呢?停下来让他问,势必会耽误进程;甚至还可能会被问住。不让他问,他的疑问没有解决,自然不能安心听讲。有时学生的问题就是一时想到的,也许等到课后,他可能已将自己的问题遗忘了。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让学生将问题说出来,这是学生课堂上良好积极性的表现。若总不让他说,时间长了,学生就不肯再动脑筋思考问题了,不会再有高涨的积极性参与课堂了。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爱迪生救妈妈》一课时,学生对爱迪生妈妈得的阑尾炎一病的相关知识感兴趣了,频频举手发问。有的问:阑尾炎是一种什么病?有的问:听起来是一种很小的病为什么要及时做手术呢?还有一个学生问;为什么这看似这么小的病为什么会危及生命呢?等等……表面看来似乎有些荒诞,但毋庸质疑,的确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很有创意。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谁又能肯定地说一定不会实现呢。如果当初不让学生问,我就不能获得这些有价值的问题了,因为前两个问题我在备课时并未想到,而这些问题正是给今后备课提供了借鉴。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教师要保护好学生幼小心灵里迸发出的每一点火花,即使是异想天开,也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和斥责,这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

三、及时的诚实,让他感到自豪。

这是发生在讲评期中考试卷的一件事。班上的冰冰同学从来没有考试得过100分,可是在期中考试中考了100分。这真实令她令老师和家长高兴不过的事情,可是当我讲完最后的阅读题时,冰冰举起了手,我叫她站起来说。她难过地说:“老师,我不是100分,我最后一道选择题答错了。”随后我发现她的眼圈红了。此时下课铃响了,我看了她的试卷,果然是改错了,老师疏忽了。我当时很激动,为孩子的行为而激动。试想:如果她不说,老师、同学不会知道;而她面对100分的诱惑,毅然选择了诚实,多么可贵的品质。老师的疏忽给学生带来了痛苦的经历,但也考验了孩子的诚信。可喜的是,孩子经受住了考验。我为我们判卷的疏忽向学生道歉,同时肯定了她的诚实。当时已是课间。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我有一种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说点什么的欲望,这对其他同学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机会;我抑制不住地想说。于是下节上课时我说:“刘莞同学虽然这次考试没有考到100分,但我认为她的行为已经是真正的100分了。我为冰冰同学自豪。古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刘莞用她的行动实践了这句话。同学们,为你们身边有这么优秀的同学自豪吧,也让我们一起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学生热烈地鼓起了掌。我相信:在学生和我一起吟诵古语和为冰冰鼓掌时,他们一定对那句古语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我为自己能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实施诚信教育感到满意。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近日,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迫使自己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朱教授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这几年来,我从活泼温柔到不苟言笑,距离学生心目中和蔼可亲的老师形象已很远很远,慢慢地主张对学生批评与表扬并行。总认为今天我给了他们些许的压力与严厉,是因为我知道现实是真切的,温室里培养不出参天大树,真正的雄鹰就得练就一双过硬的翅膀搏击长空。因此,在选择讨同学们欢心与严厉之间,我更多的时候选择了严厉。我想,在没有学生可以在我的课堂上找到“如沐春风”的感觉了!

合上书,我闭上眼睛。有这么一段话,在脑中挥之不去:“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知道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

我经常说自己爱学生,可是真正的爱是什么样的?不是指责,更不是苛求。真正的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充满了希望。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宽容学生,尊重学生。宽容是转化“问题学生”的一剂良药。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是一种仁慈。信任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不断进步,超越自我。这就是宽容的魅力,是一缕慈爱的阳光,照亮孩子的心灵。

《我的教育理想》作为一部教育哲学作品,没有理论的苍白感,却在诗的语言、散文的笔调中,展现了丰富、充实的内容,充满了哲理的思辨。读着这样的作品,就好像行进在山上,令人目不暇接,久久回味。

本书中朱老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中国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他在书中描述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对照每一条,反思自己,觉得差距实在太大。记得刚刚师范毕业时,自己也是踌躇满志,想大有一番作为,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阅历的增长,最初的棱角竟消失的无影无踪。而文中朱教授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他通过共性与个性交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他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切近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定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一定要勤于学习,充实自我,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

我读了《我的教育理想》,感受很深,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将书中的经验带到教学活动中去。

我的教育读书心得

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中国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性交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切近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定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我的教育读书心得

学习《教育学》,就明白我国有个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但那时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这学期,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认识了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书中先生指责此刻的学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先生提出:“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此刻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或者误解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然学得好。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配合得好。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职责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务必根据学的法子”。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此刻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归传统,回归教育的真传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这么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口号、新观念,不断地在搞着仿佛是在打破“传统”的改革。一会儿素质教育,一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把我们的一线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了,无所适从了。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这天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

传统,有优秀与糟粕之分。优秀的传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理,是须我们永远继承的。不但要继承,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将其发扬、拓展、光大。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温故知新”,比如陶公的“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等等。至于传统中之糟粕,或称之为习惯势力、传统势力,才是改革的目标。我们的改革,不仅仅是教育改革,乃至于社会改革的很多方面,都喜欢摧毁一切,然后重来。结果糟粕未除,而优秀传统却荡然而失。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忙,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个性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透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好处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此刻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主角,这是陈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务必认真加以贯彻。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个性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吧!当我们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务必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教育是需要理想和信念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就不可能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和活力”。教育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而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的源头活水是理想。所以我一直初浅的认为把教科书上的知识原原本本的传授给学生,学生能够掌握,这就是一名教师所有的职责。我们的前辈或许只要做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了。然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国际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时代,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读了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我才清醒的认识到新时期下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优秀的、出色的。

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它的.开篇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是啊!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

朱教授心中的理想教师其实就是对现代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其中他谈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准,首先必须有高的理想。有人研究过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的确,一个人所取得的最佳成绩一般是不会超过他理想中的最高层次。如果汗水可以积攒,我们的黄河将会更长,如果信念可以堆积,我们将树起另一座泰山。我想,只要有信念,有汗水,我的教育之梦将会变得五彩缤纷。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我衷心的祝愿我们的老师一生幸福,去享受“教师人生”的快乐,去追寻心中的教育之梦。而我也要通过不断完善自己,提高业务素质,用实际行动,用我毕生的精力,用我的爱心,从事于我的教育事业,在这片芳草地上播下春的种子,让学生收获属于自己的奶酪,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将会学到更多的更有用的东西。

我的读书心得体会教育

第一段:引言(200字)。

读书是一种不断进取的行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生活中,读书都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读书,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汲取了许多智慧。然而,对我而言,读书并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教育自我的方式。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自律,如何思考,如何成长。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在读书过程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以及对教育的一些思考。

第二段:读书是自律的开始(200字)。

读书是一种相对孤独的行为。当我坐在安静的角落,静静地沉浸在文字之中时,我感觉到了自律的力量。读书需要时间和精力,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分心和浮躁。通过读书,我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欲望,专注于我手中的书籍。读书的过程中,我从容地面对了无数个寂静的夜晚,没有电视的诱惑,没有社交媒体的干扰,而更多地埋头苦读。这种自律的力量,不仅帮助我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也培养了我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三段:读书是思考的启蒙(200字)。

读书让我思考。当我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不仅仅是简单地接受书中的知识,更是通过阅读和推理去思考问题。读书不仅是书籍与读者交流的过程,更是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思考。通过读书,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学会了不断追求真理。我们不能盲目接受书中的观点,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对比,得出自己的结论。读书让我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分析和评价观点,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素养。

第四段:读书是成长的时光(200字)。

读书是一种成长的过程。通过书中的故事和启示,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在书籍中遇到了许多与我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这使我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我从书中的人物和故事中学到了勇气和智慧,也认识到了成功背后的辛苦和付出。通过阅读,我学会了理解和关爱他人,学会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读书不仅教育我们,也提醒我们,我们应该保持谦逊,不断学习和成长。

第五段:对教育的思考(200字)。

通过读书的过程,我对教育也有了一些思考。我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的是被动接受,而我们应该倡导的是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探索。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读书,学生可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阅读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结论:回顾与总结(200字)。

通过阅读,我学会了自律、思考和成长。读书不仅帮助我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的品格和素养。通过读书,我成为了一个更加优秀和自信的人。然而,读书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我们还应该把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不断地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智慧和成长。因此,让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吧!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假期中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浅谈一下自己的两点体会:

首先,从我自身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只有在教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在心中涌起一种爱的热潮,才能把握教育的'真谛,取得教育的成功。

其次,我心中理想教师,应该努力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要和孩子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作为教师,还需要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只有这样,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教育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所以说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首先,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成才需先成人,优秀的学生应该把道德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力争做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其中,爱和同情心是品行端正的两个最重要的表现。

其次,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赢得最高学习效率的学生。

我们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不同能力的提高,但不论什么能力的提高,都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创造最高的学习效率,这是众多“聪明”的学生成功的诀窍之一。一名优秀的学生总是以课堂为中心,努力做好预习和复习,这是科学学习方法的核心。如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持之以恒地掌握这些科学的学习方法,使我一直努力的一个教学方向。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作为一名21世纪的当代教师,我想我有责任有义务把我的每一位学生教育成人、成材,是指有朝一日能够为我们的国家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我的读书心得体会教育

读书是一种无价的财富,它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库,提高我们的能力水平,还能够塑造我们的品格和人生观。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读书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不断探索、体验和思考,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体会。以下将从读书能力素养、学习方法、人生哲理、社交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等方面分析,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体会教育。

首先,读书能够提高我们的读书能力素养。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方式,而读书能力则是我们有效获取知识的重要保障。通过多读书,我逐渐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快速阅读的能力。我会用目光扫过文章的大纲和主旨句,快速获得大意;然后再进行细致阅读,理解每一个细节。这样的阅读方法既提高了阅读效率,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读书,我学会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不仅能够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知识,更能够运用和创造新的知识。

其次,读书能够帮助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各不相同,而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从他人的学习经验中获取启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我发现不同的书籍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对于散文类的书籍,我会边读边做笔记,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记录下来;而对于学术类的书籍,我会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阅读和深入思考,以确保全面掌握其中的知识。通过实践和总结,我发现积极主动地提问、多做思维导图和概括文章的能力对于加深理解和记忆非常有效。同时,通过读书,我也学会了如何利用暑假和节假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精读,以及如何养成刻意练习和持续学习的习惯。这些习惯和方法都让我在学习中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和提高。

第三,读书能够引导我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哲理。在世界文学经典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价值观和人生哲理的精华。通过不断阅读,我们能够接触到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思想,从而广阔自己的眼界,理解人的多样性和生活的多元性。同时,我们也能够通过阅读权威人士的经典著作,学习到他们的智慧和价值观,从而提升自我修养和塑造正确的人生观。通过读书,我逐渐成为一个有追求的人,懂得如何去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更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意义,并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第四,读书培养了我的社交能力。读书不仅仅是独自一人的活动,也是一个与作者和其他读者进行交流的过程。通过参加读书社团和读书会,我有机会与志同道合的人们分享我所读到的书籍和心得。这样的交流和讨论不仅让我能够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更激发了我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同时,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我也从他人的角度获得了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拓宽了自己的思维广度。通过读书的社交经历,我学会了如何和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让我在与人相处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最后,读书培养了我的思辨能力。读书是一种思考的过程,通过阅读不同观点的书籍,我们能够锻炼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阅读中,我学会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通过阅读不同学科的书籍,我逐渐培养了全面分析问题、多角度思考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与他人的交流和辩论中,我也能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这些能力不仅使我在学术研究和解决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更能够帮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明智的选择,不盲目跟从他人,勇于担当和创新。

总而言之,通过读书,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见识,培养了快速阅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读书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也是一种全面发展个人能力的途径。通过读书,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广度,更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我相信,在未来的求学和工作中,读书将成为我不断进步和成功的助力,成为我生命中一道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朱教授在书中这样写到: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冲动停止,教育就会终结。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意义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这一句:只有爱,才能赢得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生活的烦恼。

一开始,总是把教师当成是监督者,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总是不自觉地用成绩的好坏去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耐心的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要想着把学生的缺点放大,要相信一份耕耘总会给你成倍的回报,只是有时候你的付出不会马上见效,但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孩子们天生都是平等的,应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应该给家长选择的.权利,应该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假期里,细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本书是作者关于教育的宏观思考及对于理想之教育的蓝图描绘。书中,作者对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作了深度的阐述;同时对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地勾勒。

读过之后,让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不禁掩卷深思。书中写到这样一件事:,“第三届国际数学和科学调查”对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50万名学生进行了测验,结果显示,新加坡学生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均名列第一,并且遥遥领先。然而新加坡政府并没有沾沾自喜,他们清醒地认识到高分是一柄双刃剑。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专门发表讲话说,我们需要重新检验我们评估学生的方式,仅仅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业并作为国家教育质量的标准是片面的。而我国现在的智育弊端也是如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唯知识论”、“唯分数论”的畸形智育依然泛滥,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还以学校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估的主要标准,甚至大搞分数排名。考试成绩成为学校的生命线,教师的生命线,分数成为学生唯一的荣耀或耻辱,有人竟将此上升为“理论”:“考试才是硬道理”。由此,学生成了一部部学习的机器和考试的机器,他们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反思自己的教学中,常常也会成为“唯分数论”的代言人,变得急功近利,时常会以分数来论英雄,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身心的健全。我深知这样的智育对于一个孩子的`反展是残酷的,然而往往又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或许,在社会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教育者应学会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著名学者徐惟诚先生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的序言中写到:“(教育者)首先要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身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所学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所以,在现状下,让我们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孩子们的头脑、解放孩子们的双手、解放孩子们的眼睛、解放孩子们的嘴、解放孩子们的空间、解放孩子们的时间。让我们共同追寻理想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拥有一颗富有智慧的头脑,成为一个在精神上永远幸福的人。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读完了朱永新教授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他书中的几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作为已从教四年的教师,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读了这本书后不我对人生、对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更深知,自己离这个理想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但我在工作中还是一直在努力着,在追求着。

勤奋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作为一个教师,需要个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所以一名好教师应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应该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我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今后应该勤奋学习,不断充电,才能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好老师,才能教育好孩子们。

“爱”,只是一个字,但做起来,却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的付出。一个亲切的笑容,一个爱抚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问候,往往都能激发起学生内在感情的火花。要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要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整天面对着天真烂漫的.幼儿来说,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品尝过。随着现代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对幼儿的宽容成了一种时尚和美德,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的理念。宽容孩子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孩子,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督促其改正,从而体现出教师的若大的胸怀。这也是一种爱。

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我收益匪浅。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近日,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迫使自己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朱教授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

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朱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收获颇丰。

刚刚拿到书,只随便翻了翻,我就被其中的许多内容吸引住了,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下面我就将自己的点滴读书心得叙述如下:从教以来,我曾不断地激励自己,力争做一个教学方面过硬的教师,这也算是我的理想了。然而,今天读了朱教授的书,却发现自己的那点理想真的太渺小了。朱教授认为,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他的每一句话都好像是发自另一个自强的“我”的心声。而现实中的我,无论是哪一条都距离理想教师的目标很遥远。

记得大学刚刚毕业,我就满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满怀对学生的爱,投入到自己的新的岗位。可是工作和学习完全是两回事。原来在大学里,用功点,成绩就可以考好,而如今功也下了,可就是不见有多大起色。由于受大学教育的影响,我觉得与学生相处应该是朋友关系(这话完全是对的),于是不论在课下还是在课上,我都和自己的学生平等相处。应该说这没什么不合适的,可谁知在此期间,就有个别捣蛋鬼出来捣乱,偏偏和你唱反调。于是,我不得不改变一开始的那种和蔼可亲的形象,逐渐主张对学生既要有表扬还要有批评。从那时起,我才真正认识到,适当地给学生点压力与严厉,是很必要的。是因为我知道现实是最真实的,温室里的花朵终究经不起风雨,更长不成参天大树。

虽然已经看完了书,但有这么一段话,总是在我脑中浮现:“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知道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

回想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经历,不能不说自己也犯了朱教授所提到的错误,我也自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可是真正的爱是什么样的呢?难道是毫无情面的指责和苛求吗?回答是否定的。真正的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充满了希望,该宽容的时候,多宽容学生,耐心去教导他们。

总之,朱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以其朴实的语言,丰富、充实的内容,充满了哲理的思辨深深地吸引了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在许多方面多多借鉴其中的好的经验和教导,为我所用,争取早日成为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1.朱永新说,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深有同感,完全赞同他的观点。确实,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竞争,但别忘了,竞争的基础是合作。社会是这样,教师职业也是这样,一个不善于合的教师,他走不了多远。有不少教师个人素质很好,但是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或不善于与别的老师合作,孤军奋战,即使自己再努力,花再多的力气,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教师与教师要合作,教师与学生要合作,教师与家长要合作,教师与校长要合作。在竞争中善于合作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才能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我们学校这几年在教育教学上取得那么大的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学校教师是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

2.朱永新说,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所以要成为一位成功的教师,首先就是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你不爱教师这个职业,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停业整顿中获得乐趣。还有,要成为一位成功的教师,还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要有爱心,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我们要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既使他们在学习上,其他方面表面不怎么好的时候,也要耐心去帮助他们,爱他们,不要他们一有缺点就对他们有怨气。这不是一个教育者的角色。所以。我现在体会到,要做好一位教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很多问题都会解决。

读了这段话,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我会尽量地去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也会尽可能地去尊重每一位学生。”

这句话透出了一个有爱心的教师的真谛。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总之,我读了这本书,感受很深,引起的我的思考,以前我是非常喜欢看教育类的书籍,但在这几年没怎么看过,是因为没有,可现有了,我就看看,不管是那么忙,我在休息时都会看看,从中学到一些经验,有些随机带到教学活动中去。了解当前教育的须要,特别是这本《我的教育理想》,我读的几次,感受很深,受益非浅。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读完了朱永新教授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他书中的几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作为已从教四年的教师,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读了这本书后不我对人生、对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更深知,自己离这个理想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但我在工作中还是一直在努力着,在追求着。

勤奋学习、充实自己,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作为一个教师,需要个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所以一名好教师应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应该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我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今后应该勤奋学习,不断充电,才能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好老师,才能教育好孩子们。

“爱”,只是一个字,但做起来,却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的付出。一个亲切的笑容,一个爱抚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问候,往往都能激发起学生内在感情的火花。要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要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整天面对着天真烂漫的幼儿来说,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品尝过。随着现代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对幼儿的宽容成了一种时尚和美德,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的理念。宽容孩子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孩子,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督促其改正,从而体现出教师的若大的胸怀。这也是一种爱。

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