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校协同共育心得体会(优秀20篇)

时间:2023-11-28 22:35:01 作者:薇儿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一段经历的总结和概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经验的要点,从而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境。接下来是一份关于心得体会的分享,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对于所有人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促进其成长的重要一步。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升级。与此同时,协同共育的概念也被广泛传播和应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协同共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协同共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不仅属于学校和教师,也属于社会和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协同共育涉及到家长、教师、学生和社区等方面的联系,共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核心是鼓励家长和教师紧密合作,相互支持、理解和配合,形成一种团队合作的态势,以便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是影响儿童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更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幼年儿童来说,家庭的温馨与关怀对其心理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家长需为孩子提供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观察孩子的情感变化,及时发现或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以提升其抵御负面情绪的能力。

学校作为统一的教育主体,同样承担者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倡导“心理热线”服务等形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全面、专业的帮助,也可以与家庭协同合作,共同关注、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五段:结语。

通过对协同共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和实践,我发现家校协同加强,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串联,让学生深受其益。我相信,只有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多个环节紧密联系、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做到全方位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推动其全面而健康的人生发展。

心理健康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协同,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协同共育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此,笔者从自身的亲身体验出发,结合文献资料,分享一些关于“心理健康协同共育”的心得体会,以期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有所帮助。

一、“亲子关系贯穿始终”

对于心理健康协同共育,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亲子关系。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蓝本”,家庭是孩子最关键的精神家园。孩子从小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和陪伴,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会受到道德规范的引导,也会接受到情感的滋润。因此,家长的关注和爱护、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综合考虑家长的教育水平、文化程度和特殊情况,学校应通过课程设置、家长会议、亲子活动等途径,积极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家长养成科学的育儿方式,建立科学的家庭教育体系,从而实现心理健康的共育。

二、“增强师生互动与合作”

在学校教育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师生关系,它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共育,建立良好而实质性的师生互动是必须的。学校应设置关于心理健康的科普与教育,对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特别是对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早发现、早预防。在此,学校教师应从心理健康和情商教育等方面入手,积极引导学生正面情感的发展,相互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接纳,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此外,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制,为师生提供必要而及时的心理支持。

三、“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与完善”

社会支持网络不仅仅是在面对心理困扰时提供帮助,也是对于心理健康协同共育的重要建设方向。社会各界应加强意识和理解,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各领域的专业人员、志愿者机构等都可以发挥自身特长,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此外,专业的心理教育机构、在线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也应该成为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心理志愿者力量也是非常可贵的重要资源,可以为学校、家庭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满足社会公众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提高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共同实现心理健康协同共育。

四、“倡导心理健康教育成长的思维方式”

心理健康协同共育还需要倡导“内在驱动力”思维方式,在学生中培养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估能力。对于自我评估,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自我评估活动,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可发展方向。同时,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开展参与性强的课外活动,积累成功的经验,强化其自信心和内部动因,反过来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协同共育。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心理健康协同共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心理教育内容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学校应该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学校应加强科学心理教育体系的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所有教学活动中,注重基于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开展相关的心理教育培训和导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并注重课程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心理健康协同共育的有效途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身以及各领域专业人才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因此,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推广,促进心理健康协同共育是对于学生个体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家校社企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家校社企协同共育”,顾名思义,就是家庭、学校、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未来的人才。这种合作的模式是建立在家长、教师、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界人士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合作的基础上。在这种模式下,孩子的培养不再只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而是成为家庭、教育、社会以及企业的共同事业。因此,“家校社企协同共育”模式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新的共育理念的兴起。

“家校社企协同共育”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的实践,如孩子幼儿园入园前的家长培训、小学家长会、学校社会实践、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职业教育和企业实习、就业等。从孩子小学到成年,这个模式渗透在教育系统中的每一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系统也引导学生与社会接触,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共同推动培养人才的工作。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的第一个教育场所,也是一个人性格养成的重要基础。因为家庭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贴近和最重要的关系。在“家校社企协同共育”的模式下,家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并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是培育下一代的重要机构。学校应该传递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家校社企协同共育”的模式下,学校应该与家庭和社会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且丰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学校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以帮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全面的发展。

社会和企业在培养下一代中,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校社企协同共育”的模式就是为了让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培养未来人才。企业参与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社会中的各种资源应该被共同利用,以实现更好的共育成果。社会和企业的参与,让培养人才的责任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刻。

总结:

“家校社企协同共育”模式是一个更加综合和系统的培养人才的模式,家庭、学校、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以最大效力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发展保障,更适合现代社会的素质,最终成为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人。这种新的共育方式,必须得到各方的支持和重视。

线上教学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线上教学协同共育成为了突破口。从教师到学生,从家长到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通过视频教育、在线互动、网络测试等方式,积极探索线上教育的可行性和效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讨和了解线上教学协同共育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教师的角色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线上教学相比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三点优势。首先,线上教学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时间,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种教育平台的智能推荐,更为广泛地开拓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视野。其次,线上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无法准确测量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的不足,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最后,线上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思维转化能力的要求更高,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段:线上教学的挑战。

线上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线上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更多的技术能力和更高的责任感,不仅要求作文能够迅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更是要求教师能够认真设计和布置学生的作业和测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线上教学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和自我管理。最后,线上教学还需要机构和学校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以确保教育信息化设施的完善和教学资源的及时更新。

线上教学协同共育鼓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协同共育需要教师与学生紧密配合,合作开展主题教学、课后作业等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协同共育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加强对学生情绪、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关注和疏导。最后,协同共育需要教育机构在技术开发和敬职专业方面,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加强教育设施资源的共享和开放。

五段:总结。

在疫情冲击下,线上教学协同共育正成为教育新发展的方向。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线上教学的优势,同时,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也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寻找解决方法,打造“教育+科技”的新生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线上教育模式将逐渐成为教育的常态,推动教育行业高质量发展。

家校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转眼间,孩子已经7岁,步入朝凤路小学就读已满一个学期了。在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这一课题前,初为父母的我们其实也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日常和孩子的相处中慢慢体会总结,感觉哪些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我们就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多多运用,哪些做法适得其反就果断摒弃。慢慢就总结出了一些所谓的经验,今天就将这些想法和做法跟大家做交流分享,不足之处还敬请批评指正。

“生命要用生命来陪伴,灵魂要用灵魂来激发,思想要用思想来影响,智慧要用智慧来启迪,意志要用意志来砥砺,人格要用人格来塑造。”这是我和孩子父亲非常认同的一句话。作为父母,尽可能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孩子品德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形成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的底色,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孙汀若属于典型的妈妈生、姥姥养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都是上班族,工作时间很少在家,孩子的日常衣食起居基本上都是姥姥照顾的;但孩子并没有因此与父母疏远,因为我们一旦能有时间在家,就会尽可能的多陪伴孩子。汀若爸爸比我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一些,父亲的陪伴对于女孩很重要,这让汀若从小很有安全感。他很关注两件事情,一是陪孩子玩耍,没大没小的疯玩,所以汀若很阳光、活波;二是在玩乐中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并且结合孩子的特长优点进一步培养,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具体做法在第二条中再做交流)。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平常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沟通疏导,做到这些其实不难,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让孩子觉得你一直拿她当小孩儿,我们要多倾听、多问孩子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多与孩子分享一些可爱的小秘密,这种朋友式的互动会增强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力和判断力。汀若经常说,我是她的朋友,我想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对孩子的陪伴。

父母对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很多期许,但是要深知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我们对孩子的长远规划就是希望她首先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简单善良、自食其力、热爱生活的人,在这个必须完成的目标之上,孩子可以自由发展。小学阶段,在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外,我们不会给她太大的学习压力,希望她能拥有一个快乐开心的童年。但在生活习惯养成方面,一定要遵守严格的规矩,比如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每早7:00前必须起床、每晚9:00前必须上床睡觉、放学第一件事一定是写作业;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洗手、每晚睡前洗漱干净、自己整理书包书桌;要有良好的礼貌,见长辈问好、受到帮助说谢谢、影响了别人说对不起。这些看似是很小的事情,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事情彰显大文明,孩子自己是一个讲文明的人才能体会到文明带来的人性美好,才会拥有更好的感知幸福的能力。

我们都说兴趣是孩子的老师,那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呢?让孩子多尝试。阿甘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拿到什么”,我想到的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多多品尝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口味是什么”,所以当孩子有尝试做一件事情的想法时,只要鼓励他/她就够了。同时,要分清“兴趣”与“新鲜感”的区别,比如很多孩子在5、6岁都对钢琴很好奇,第一次试课会弹“两只老虎”的旋律了,就很兴奋。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孩子一开始兴奋这就是他/她的兴趣了,也许那只是他/她暂时感到新鲜罢了,可能过不了两天就想放弃,更不要在这种时候说“看看你,做事没一点毅力,不懂得坚持才会成功”,否则孩子只能违心的坚持,带着负担练琴,最终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撂挑子不干了,关键是还会产生挫败感。其实这些跟“毅力”“坚持”无关,只是我们会错了意而已。兴趣不是“要求做就做”,兴趣是“不要求做也坚持做”,孩子一旦发现了令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所展现出的学习力、关注力会让我们吃惊。汀若成长过程中感到新鲜的事情很多,基本上都和学习无关,但只要对成长有益,我们都支持她去尝试,她尝试过手工制作一个月放弃了,尝试过钢琴两次课放弃了,尝试过游泳两周放弃了,尝试过轮滑一次课放弃了,尝试过养兔子两个月放弃了。但也有因为爱好坚持下来的,比如绘画,兴趣班假期里停课了她也会要求大人给买水粉,自己在家涂抹“水粉大作”;比如舞蹈,为了赶上高一个级别班级的进度,她竟然能承受一周四次基本功练习课程的辛苦。

还有一点要注意,孩子小时候就要发掘他/她的特长,并且要多培养,如果孩子大了,他/她的特长恰恰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会是一件令人无比开心的事情;就算不是,多培养他/她的特长,让他们习惯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也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自信心。汀若1岁半时,我们发现她的表达能力和对色彩、图形的识别能力较强,爸爸就在日常以做游戏的方式让她记忆世界各国国名、国旗和首都,孙汀若4岁时能识别150多个国家的国旗,能记住它们的首都名称,并且能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中大部分国家的位置;中班时,我们发现她跟大人一起看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时,能记住简单的诗句并运用的恰如其分,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剩饭她会说“粒粒皆辛苦”、看到公园的柳树会说“万条垂下绿丝绦”,从那时起爸爸就开始教她背诵唐诗和宋词,每天背诵10分钟左右,短诗一天一首,长诗两到三天一首,到现在她已经能背诵200多首唐诗和近100首宋词。背诵诗词她也会有厌烦的时候,这时爸爸就会用“飞花令”或者表演诗词的游戏方式来调动她的积极性,养成了习惯,就很容易坚持了。我们也没想过,她背诵诗词要达到什么目的,但我们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并且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让她对自己非常自信。

每个孩子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用好奇的眼神对这个世界不断的探索,这就是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的求知欲就逐渐丧失了,这里肯定有家长的原因,当孩子向家长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有些家长回答不上来时就会不耐烦,要孩子闭嘴。这个时候孩子潜意识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错的,慢慢的问题少了,其实是求知欲减弱了。被孩子的问题问到回答不出时,正确的做法是千万不要觉得尴尬,而是和孩子一起从书籍中寻找答案。这样才能保护孩子乐于求知的天性,并且会让他/她知道书是好东西,要多认识字才能读更多的书。如果孩子的大脑被书籍占领了,我们还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所以,送礼物挑带拼音适合他们读的书;聊天时,自然地引出问题并告诉他们哪本书里会有答案;当着孩子的面,我们自己多读书多看报也是好的引导方式。一旦孩子爱上了安静阅读,你就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的可爱!汀若就是经常因为恐龙的问题把爸爸妈妈问倒,然后我们再一起阅读《儿童恐龙百科全书》才激发起她学习古生物知识的兴趣,这个学期初选定杂志时,她自己一股脑挑选了《海洋探秘》《自然探秘》《动物奇迹》《探索地理》并能认真阅读,现在还立志长大要做古生物学家。读书习惯的养成,真的是我们能送给孩子的礼物!

以上是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也许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家庭教育方式,适合孩子的就是的。其实还有一点感触也很深,那就是一定要培养孩子具有社会责任感。很幸运,作为家长我非常赞同朝凤路小学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立己达人,向善向美”。这句话是多么有温度、有情怀啊!我们的孩子归根结底是属于社会的,是属于世界的。所以,孩子们一定要具有远大胸襟,具有社会责任,具有仁爱之心。将来我们和学校共同培养的孩子不仅能使个人向善向美,也要使身边的人向善向美,使这个世界向善向美。用复旦大学陈果教授的话讲,这就是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能使人活成一束光。

非常欣慰孩子能在拥有如此教育理念的学校就读,非常感谢学校老师给与的关爱和公正,给了孩子认识自己,挑战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希望今后能和更多的老师、家长探讨家庭教育的种种,让所有家长都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引导方式,让我们的孩子共同快乐成长!

家校社企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家校社企协同共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和企业之间共同合作,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和全面发展。我有幸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体味到了无限的乐趣,同时也认识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家庭乐于付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不可忽视。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充满爱和耐心,引导孩子成长,同时也需要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和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与活动,比如早期的阅读、让孩子在户外活动、参与家务、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要学会与学校、社会和企业合作,这样孩子就能够真正体验到多元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

二、学校营造氛围。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另外一个重要场所。在学校中,老师扮演着引导和教育孩子的角色。他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不仅仅是从课本中获取知识,还能从实践中学到更多。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也要积极与家庭、社会和企业合作,打破学校教育的固有藩篱,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学校的氛围要营造得更加积极向上,给孩子更多的创造和交流的机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

三、社会提供资源。

社会是一个充满机会和资源的地方。在社会中,孩子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物,感受到现实的世界。社会企业必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

四、培养合作意识。

在协同共育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合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可以让我们让共同实现目标,达到更好的结果。而对孩子来说,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会如何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意见。这种尊重可以促进和谐,帮助孩子建立长远的人际关系。

五、营造快乐的体验。

最重要的是在让孩子全面发展的同时,营造一种开心、快乐的学习体验。这样孩子就可以从心底感受到教育的意义,并因此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跟进孩子的兴趣,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这样孩子的内驱力会越来越强,自然而然地就能正向发展。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协同共育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也是一种必要。家庭、学校、社会和企业,各个方面都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财富和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发展,引导他们走向一个更加充满希望和理想的未来。

家校社企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已经成为构建社会教育共育新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家庭是孩子最早和最基础的学习场所,学校是孩子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社会是孩子接触更广宽、更丰富的资源和社会规律的场所。如何通过家校社企协同,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共育,以推进儿童素质教育,是当下一个重要课题。

第二段:家校配合,共建和谐育人环境。

家校合作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课外合作,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使教育者之间形成育人联合体,共同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努力。建立和谐的育人互动环境,让学校和家庭走进彼此的生活,高度关注孩子的成长。家校配合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我国古代儒家“以家庭为基础、以课堂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增强孩子的家庭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让家长们清晰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和需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潜力。(199字)。

第三段:社企服务,提供多元化教育资源。

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越来越成为家庭和学校在教育方面承担的责任。社会与企业的资源,特别是像博物馆、图书馆、商场等企业资源的开展,不仅能够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增强儿童的综合素质,也能够促进学校和社会的有效对接,实现全民教育资源的公平共享,并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社企服务不仅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理论应用能力,还能让学校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12字)。

第四段:家校联系,深化家校共育。

家校联系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是建立起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的通道,是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桥梁。家校联系有利于增强家长的参与度,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增加家长的确诊信心和责任感,更好地辅导孩子的学习。同时,家校联系还能够让教育者更精确的掌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为个性化育人提供重要支撑,为学习困难和特殊儿童的学习提供增值服务,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209字)。

第五段:总结。

综上所述,家校社企协同教育是一种务实的教育模式,能够铸造高质量的人才,让孩子在生长过程中更容易接受、消化、转化新的知识和经验,而教育者亦能够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凝聚教育力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良性互动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有机联合,将能够形成一个稳固的轮廓,在实现儿童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家校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大家好!我是xx的家长,很荣幸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我一向觉得孩子就应在简单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她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能够学到各种知识,透过游戏还能够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

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我们平常关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让她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平时期望她能多参加集体活动,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儿,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激发她的社会交往潜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告诉老师自我的需求,在课间能大胆发言。我觉得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融入集体对她完整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帮忙的。

在家里,我们会有意识地给她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生活氛围,平常也把她当作朋友一样来沟通,不会拘束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来教育她,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其实我们就是她的参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她产生影响,因此在要求她的同时我们更严格地要求自我。

在家里,我们会给她一点独立的空间,让她学会自我管理。比如我们房间的一个角落是专门给她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我来整理。这个效果很好,这样让她体会到了妈妈平时整理家务的辛苦,还有物件需摆放整齐,从哪里取来就要放回哪里。平常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都会征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给她买衣服的时候,会征求一下她喜欢哪个颜色,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尊重他,那么以后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思考到别人的感受,多替别人着想。平常我们会尽可能抽出多的时光去与她沟通,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允许她发表不一样的意见,营造能让她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会鼓励,对于不妥当的想法,我们会跟她讲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们再适时地加以引导。

总之,我们就应放下家长的架子,多点朋友式的沟通,把她真正当作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感觉到自我的重要和职责,给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让她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线上教学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线上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资源,也为教师创造了更多的教学机会。在线上教学的背景下,协同共育这一概念也逐渐受到了各方的关注。本文将探讨在线上教学中协同共育的体会和心得,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协同共育,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协作和共享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中单一教师的传授形式不同,协同共育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合作性和实践性为目标,更贴近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线上教学环境下,协同共育更加突出其优势,因为它能够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促进师生之间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1.共建教学平台。通过开设公共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在其中分享教学资源、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

2.共同探究问题。通过在线上讨论或合作项目等形式,学生可以互相激励、交流,共同探究问题,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3.共同分享成果。通过展示成果、分享心得等形式,学生可以以更为丰富的形式表达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创造性。

在线上教学中,协同共育的实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也带来了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线上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探究问题,参与互动,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促进学生协作。在线上教学中,协同共育的实践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3.提高教学质量。在线上教学中,协同共育的实践可以促进资源共享、教学互评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为优秀的学习体验。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本文针对在线上教学中协同共育的实践和效果进行了探讨,从定义到实践、从优势到效果,逐一分析了协同共育的重要性和价值。因此,在未来的线上教学环境中,协同共育模式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教育工作者也应充分认识到其价值,加强实践和体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秀的学习体验。

年度家校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大家好!我是学前2班来璟雯的家长,很荣幸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我一向觉得孩子就应在简单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她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能够学到各种知识,透过游戏还能够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

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我们平常关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让她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平时期望她能多参加集体活动,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儿,工作总结范文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激发她的社会交往潜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告诉老师自我的需求,在课间能大胆发言。我觉得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融入集体对她完整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帮忙的。

在家里,我们会有意识地给她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生活氛围,平常也把她当作朋友一样来沟通,不会拘束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来教育她,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其实我们就是她的参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她产生影响,因此在要求她的同时我们更严格地要求自我。

在家里,我们会给她一点独立的空间,让她学会自我管理。比如我们房间的一个角落是专门给她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我来整理。这个效果很好,这样让她体会到了妈妈平时整理家务的辛苦,还有物件需摆放整齐,从哪里取来就要放回哪里。平常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都会征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给她买衣服的时候,入党志愿书会征求一下她喜欢哪个颜色,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尊重他,那么以后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思考到别人的感受,多替别人着想。平常我们会尽可能抽出多的时光去与她沟通,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允许她发表不一样的意见,营造能让她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会鼓励,对于不妥当的想法,我们会跟她讲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们再适时地加以引导。

总之,我们就应放下家长的架子,多点朋友式的沟通,把她真正当作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感觉到自我的重要和职责,给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让她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主要描述孩子、我们、家长、一个、老师、习惯、沟通、心得体会,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心理健康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在当代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不仅需要关心自身的心理健康,还要协同共育他人的心理健康。在这个过程中,我从心理健康协同共育中获得了很多体会和经验,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内心的感悟。

第二段:关注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协同共育的第一要义是关注身心健康。我们可以通过健身、加强社交活动、练习心理调节等方式来关注身心健康。例如,在我工作中,生活中会特别忙碌,经常会感觉精神萎靡,身体疲惫。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并参加一些业余爱好活动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同时也能保持身体健康。

第三段:分享体验。

除了关注自身身心健康,我们还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体验来促进心理健康。在我的工作中,我发现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情况都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协同共育,我经常与我的同事进行经验分享,借助分享来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教训。这种分享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能帮助自己更深入地了解别人的心理状态、需求和经验。

第四段:尊重他人。

心理健康协同共育中,尊重他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我们需要敬重和体谅他们的独立性和行为方式。在与他人交流或与别人合作时,我们不能够过于主观地看待别人的行为,而应该多了解他们的独特性和想法,以此来提升心理健康协同共育的效果。

第五段:总结。

通过经验分享、关注身心健康、尊重他人等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推进心理健康协同共育的过程。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并用心去关心他人的心理健康。只有在一起努力,共同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线上教学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教学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更是成为了许多学校和机构的主要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如何利用线上教学协同共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协同共育指的是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互动和共享学习资源的平台,以此达到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效果。在线上教学时代,协同共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通过不同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建立交流平台:建立合适的线上平台用于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4.设立在线辅导:辅导老师在线上为学生解答疑惑,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上课堂上,学生体验到了更为自由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获得更多的兴趣点和灵感。

2.促进学生的交流:在线上课堂上,互动探讨更加灵活,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进步。

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线上课堂上,老师可以随时随地为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复习课程内容。

第五段:结语。

线上教学协同共育已经成为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制定合适的方案,并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线上教学协同共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素质。

协同跑心得体会

协同跑,是一项团队合作的长跑训练活动,旨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耐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加了协同跑训练,并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我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坚持不懈的奋斗态度的力量。这些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首先,协同跑让我深刻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协同跑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必须与队友紧密合作才能完成训练目标。跑步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之间交换信息、互相支持鼓励,这让我意识到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团队协作不仅仅是在跑步中展现,更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协同跑让我认识到,成功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而不是个人的英勇奋斗。

其次,协同跑让我体会到了坚持不懈的奋斗态度的力量。长时间的跑步训练需要耐力和毅力,而这正是协同跑考验我们的地方。起初,我感到筋疲力尽,不停地喘气,但我知道如果我放弃了,我就无法继续前进。在队友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放弃。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耐力变得更好了,跑步的速度和时间也不断提高。这个经历让我懂得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再次,协同跑让我学会了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在协同跑中,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必不可少。我们需要及时交流信息,确保大家都明确目标和任务。比如,如果有队友受伤了,我们需要立即停下来查看情况并给予帮助。在跑步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我们才能迅速解决问题,继续前进。沟通和协调是团队合作的基石,它们对于任何一个团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协同跑让我意识到自身的潜力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协同跑中,我们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不懈,我发现自己的潜力比想象中更大。我开始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任何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个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更有勇气去面对未来的挑战。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每个人都应追求的目标,而协同跑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自我的机会。

综上所述,协同跑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感受到坚持不懈的奋斗态度的力量,学会了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并意识到自身的潜力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些体会将成为我宝贵的人生财富,我会将这些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每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无限的可能。父母的责任就是要精心呵护好这株幼苗,使它能够自然茁壮地成长。这个时期特别需要“用心灵呵护,用头脑抚养”。

这次的培训学习,虽然时间较短,但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接受一流的家庭教育专家的指导,真是受益匪浅,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家庭教育灵魂的洗礼。我掌握了有关家庭教育知识,明白了家庭教育应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家庭教育要一是要坚持“儿童为本”原则。二是家长要不断学习、掌握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为子女树立榜样。三是家长坚持“多向互动”原则。

(3)在思维发展方面,逐步克服直觉行动思维,并初步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

(4)社会交往方面,喜欢与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数量随着年龄增加,玩伴关系不稳定,经常变化。

(5)个性发展方面,这一时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开始形成自己最初的个性倾向并会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保留其痕迹,因而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觉得这部分内容非常实用,因为通过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在各个阶段的思维特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有效的去指导教育孩子。

1、非常好动、嘈吵,最喜欢向别人挑战。

2、很玩固及会发脾气,不大理会别人的感觉,碰到惊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情绪之起伏可能影响以至成年。

3、对自己开始有一个整体的观念。

4、非常健谈,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达。

5、由于丰富的想象力,对事实与虚构分不清。

2、要鼓励孩子提问,启发孩子提问;回答孩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也不知道答案,应如实告诉孩子,与孩子一块儿去寻找答案;理性对待孩子因好奇而导致的破坏性行为;并为孩子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

3、要积极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多到社区和儿童游乐场所活动,帮助他们体验与他人共同活动的愉悦;在活动中可有意识指导帮助幼儿学会遵守交往规则,学会注意他人的情绪变化,体会和理解他人的情感;还可采用移情训练,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分享和合作。

4、掌握诸如食物中毒、烫伤、溺水等突发事件的急救措施;提高监护意识,尽可能消除环境中一切伤害性因素,如剪、刀等锐利物品要妥善保管等;结合生活实际事例,随时对幼儿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对幼儿各种活动的包办代替,增加幼儿接受锻炼的机会,掌握多种生存技能。

6、改变对幼儿饮食放任自流、过分溺爱的做法;引导孩子少受广告垃圾食品的影响;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饮食氛围。

我不敢保证在我的教育下女儿一定要多么优秀,但是我会用自己一颗最真的心,朝着最高的目标去努力,把教授讲授的知识逐步消化吸收,让我的女儿快乐、健康的成长!

家园共育心得体会

通过网上家园共育工作方面的学习,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以下形式的活动;口头形式。家访、家教经验交流,以及平时与家长交流等,主要向家长介绍班中老师的情况,和一些家长需要配合方面的问题。让家长对老师有一个全面地了解,能更放心的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同时也了解幼儿的身体发展状况和幼儿的性格习惯等等。这样,幼儿一入园,我们就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我们班很快就能正常开展活动了。我们的遥遥小朋友的奶奶,一开始报名时,就对我们幼儿园持怀疑态度,开学后,她对我们的工作万般挑剔,总是嫌这嫌那,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确实也有过这样那样的想法,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冷落他,而是用更多的'热情去关心他,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家长。终于这位家长改变了他的态度。

在一次家长开放日中,这位家长由衷地赞叹道:孩子们的进步真是太大了,没想到我的孩子这么懂事了。老师,太谢谢你们了,你们辛苦了,真不容易啊!

由于家长水平的参差不齐,他们的教育方式也各不相同。我们利用家长会、家长园地,向家长们介绍教育方法。我们的宸宸从小没睡过午觉,家长说要不就别睡了,可到下午活动时孩子的精神就不好。于是我们就和家长商量,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要让他睡午觉。每次午睡就专由一个老师帮他脱衣服、上床,拍着他睡觉。

这样我们从生活的点滴开始,耐心、细心的不断重复、引导,注意多与家长交流,在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下,到学期末的时候班中的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但大部分孩子能自己穿脱衣服。有的孩子还能将衣物摆放整齐,个别孩子还能自己整理衣服,有一半的孩子能够自己叠被子。连家长都感觉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后变了个样。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证明我们的辛苦与努力没有白费。使用口头形式,我们做到既面向全体家长,又有重点地进行工作,在了解孩子和了解家长的前提下进行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

文字形式。包括家园联系本、家长园地等。家园联系本是实现家园经常取得联系的好形式。在联系本中,我们可以获得教育效果的反馈,了解幼儿的家中的表现,而家长也从中得知幼儿在园的表现和幼儿园对家长在配合教育上的具体要求等。每到星期五,我们都及时地关心好天气预报,以便通知家长们换晒被子。

参与活动形式。家长适当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也是家园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十二月份,我们开展了家长开放日,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先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标,使得家长有目的的观摩活动,更深入的了解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自己孩子在整体中所处的位置。活动后,我们又进行了互动形式的家长会,让家长们共同讨论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同时将部分家长的教育经验与其他家长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对于家长工作就是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在儿童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利用家长这个有效的教育资源,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只有进一步拓宽工作渠道,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才能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与家庭互相合作、协调一致是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家庭与幼儿如果在教育观点上发生分歧,各自为政,从而导致教育力量相抵消,受害者最终是幼儿。

家园共育心得体会

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个阵地,家长是幼儿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时时刻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但是对于许多家长来说,他们对于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和教育方法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怎样提高家园工作认识上的统一,形成家园同步教育,使教育效果最优化,教育影响最大化,我们在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现就家长工作的点滴经验进行分享。

2。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感受。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珍贵的、独一无二的宝贝。有的家长工作忙,家长匆匆忙忙的接送孩子,还有的将接送孩子的重任交给了家里的老人,但父母每时每刻都牵挂着幼儿园里的宝贝,特别对于新入园的幼儿家长来说,这种牵挂尤为突出,担心孩子不能适应新环境,是否好好吃饭,午睡时是否哭闹,是否喝水,大小便能不能自理……焦虑、紧张……不言而喻。于是,我们通过照片、小视频等方法,及时将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发给家长;在一日生活中,细心观察,对幼儿的点滴进步做好记录,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利用家访、微信平台、qq群、接送孩子时间,围绕孩子的发展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利用《家长园地》主题展板展示育儿知识和每日活动内容,时时处处站在家长的角度,了解家长的需求,回应家长的心理需要,使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3。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环境的家长,抓住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与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信任。对于年轻的家长,积极鼓励、肯定他们;对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我们要视她们为自己的长辈,积极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这些都能使家长感到受尊重,感到温暖开心,所以,虽然家长和我们各自角度不同,言行举止也不同,但是他们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方向:爱孩子,我们只有抓住这个基础,才能更好的与家长合作,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4。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用眼睛去拥抱孩子和家长,用家人的关切和耐心对待每位幼儿和家长,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从幼儿教育专业的角度,帮助家长分析原因,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5。通过家长微信群,鼓励家长按照教育要求,督促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并将效果在微信群进行分享,以供家长借鉴。为家园共育统一性提供基础,提高了家长教育认识,同时也取得了家长的信任。

幼儿、家长、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三大支点,让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活动策划中,是我们追求家园共育的新举措。

1。注重参与,资源共享。以前亲子活动家长只是旁观者,只是在旁边看孩子或协助自己的孩子,没有真正参与到教育中去,无法体现家长的教育功能。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变,我们深知家长教育作用不容忽视,所以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改变了以往的旧模式,使家长真正成为家园共育的主人。

其次,积极争取家长资源,丰富活动内容。让家长熟悉幼儿园教学内容,让家长成为教师的助手,通过各种途径为孩子们联系和组织活动资源,如灞现代农业生态园、御品轩工厂店、悦牙谷体验基地、幸福时光亲子户外营地、咸阳宝葫芦少儿研学基地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六一”儿童节,我园以“弘扬传统文化。做自信中国人”为主题开展活动,家长为孩子们联系了戏曲表演、泥塑表演,为自己和孩子准备了各式各样的传统服装,从观众变成演员,与孩子共同参加传统服饰展示,在电视台工作的家长还毛遂自荐在开幕式上担任主持人;通过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了认识,加强了理解,从而更好的配合幼儿园工作。

第三,从旁观者到参与者角色的转换,拉近了家园距离,增进了了解,同时也促进了亲子感情。如幼儿故事大赛中,由家长担任评委,并为获奖幼儿颁奖,既使家长体验到参与活动的被尊重感,又看到了自己孩子教育的方向;再如每学期开展为期一周的家长义工活动,通过做教师的助手,为孩子们服务,使家长体会到幼儿教师工作的辛苦,同时也增进了了解;还有教师爱岗敬业演讲活动中,家长作为嘉宾参加活动,加深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再有亲子运动会,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幼儿园里玩游戏,加深了与孩子的感情,提高了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家长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转变,为更好配合幼儿园工作不断努力。

第四,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挖掘教育资源,幼儿园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不同职业的家长具有各自的职业特点,如交警家长教给小朋友交通安全知识;妇科医生家长为小朋友们演示“我是怎么来到这个美丽世界的”;马术师家长为小朋友介绍“如何与马儿交流,如何骑马”;教师家长带小朋友做有趣的实验;烘焙师家长教小朋友制作香香的饼干等。家长进课堂活动的开展,既挖掘了家长的教育资源,又提高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使是家长深刻了解幼儿园工作的特点,从而更有效地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指南》对3—6岁每个年龄段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作为专业的幼教机构,应该向家长进行宣传,共同建立对幼儿的合理期待,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从而进行科学的家园共育。我园通过《家长问卷调查》统计,概括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如:“大班幼儿要不要学写字?”“孩子任性不听话怎么办?”“如何陪伴孩子阅读?”“要不要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别的孩子都报了,我的孩子不报会不会上学后跟不上?”等等。针对家长的种种困惑,在家长学校时间,幼儿园特别邀请知名专家以“大班幼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解读儿童行为背后的密码”、“如何陪伴幼儿阅读绘本?”等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统一了认识,为有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幼儿园与家长是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究家园共育工作的有效策略,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家长掌握教育的技巧,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努力使幼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共育心得体会

共育是指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并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孩子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共育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共育的最大意义在于打破传统教育的模式,让不同领域的资源融合在一起,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培养机会和条件。

第二段:家庭共育的经验和方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教育场所,家庭共育是共育的基础。为了有效进行共育,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与此同时,家长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多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并与学校和社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给孩子启蒙教育时,注意以游戏为主要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此外,家庭共育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三段:学校共育的经验和方法。

学校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共育的核心在于打破课堂教学的束缚,提供全面的学习机会和体验。学校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孩子发展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中,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帮助。

第四段:社会共育的经验和方法。

社会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社会共育的目标是让孩子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社会共育的关键在于为孩子提供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机会。社会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来引导孩子去了解社会、体验社会、参与社会。此外,社会还可以通过各类社会组织和机构为孩子提供培训和教育的机会,让孩子在社会中学习到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

第五段:总结共育的意义和经验。

共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模式,能够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在共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各尽其责,互相补充,形成合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共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孩子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具备自主学习和行动能力的人。同时,共育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为他们未来的社会参与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共育,孩子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人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吃的穿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适应潜力较差,任性,怕苦等问题。从开学初教师的上门家访及调查问卷中发明,小班大都幼儿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少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而包办代替或不予以纠正,在幼儿发展中存在着认知潜力和行为潜力不和谐性不一样步性。不少幼儿在表演节目时还很自信,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就显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儿尚未构成用餐入厕倾听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为习惯,假如任由这一状况发展下去,幼儿行为方面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幼儿的不良发展将不可避开,对今后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要害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构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务必从小抓起。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够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养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儿从成人呵护中逐步走向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小班幼儿的许多行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有更重要好处。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转眼间,xx已经7岁,步入朝凤路小学就读已满一个学期了。在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这一课题前,初为父母的我们其实也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日常和孩子的相处中慢慢体会总结,感觉哪些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我们就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多多运用,哪些做法适得其反就果断摒弃。慢慢就总结出了一些所谓的经验,今天就将这些想法和做法跟大家做交流分享,不足之处还敬请批评指正。

“生命要用生命来陪伴,灵魂要用灵魂来激发,思想要用思想来影响,智慧要用智慧来启迪,意志要用意志来砥砺,人格要用人格来塑造。”这是我和孩子父亲非常认同的一句话。作为父母,尽可能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孩子品德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形成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的底色,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孙汀若属于典型的妈妈生、姥姥养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都是上班族,工作时间很少在家,孩子的日常衣食起居基本上都是姥姥照顾的;但孩子并没有因此与父母疏远,因为我们一旦能有时间在家,就会尽可能的多陪伴孩子。汀若爸爸比我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一些,父亲的陪伴对于女孩很重要,这让汀若从小很有安全感。他很关注两件事情,一是陪孩子玩耍,没大没小的疯玩,所以汀若很阳光、活波;二是在玩乐中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并且结合孩子的特长优点进一步培养,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具体做法在第二条中再做交流)。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平常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沟通疏导,做到这些其实不难,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让孩子觉得你一直拿她当小孩儿,我们要多倾听、多问孩子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多与孩子分享一些可爱的小秘密,这种朋友式的互动会增强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力和判断力。汀若经常说,我是她的朋友,我想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对孩子的陪伴。

父母对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很多期许,但是要深知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我们对孩子的长远规划就是希望她首先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简单善良、自食其力、热爱生活的人,在这个必须完成的目标之上,孩子可以自由发展。小学阶段,在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外,我们不会给她太大的学习压力,希望她能拥有一个快乐开心的童年。但在生活习惯养成方面,一定要遵守严格的规矩,比如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每早7:00前必须起床、每晚9:00前必须上床睡觉、放学第一件事一定是写作业;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洗手、每晚睡前洗漱干净、自己整理书包书桌;要有良好的礼貌,见长辈问好、受到帮助说谢谢、影响了别人说对不起。这些看似是很小的事情,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事情彰显大文明,孩子自己是一个讲文明的人才能体会到文明带来的人性美好,才会拥有更好的感知幸福的能力。

我们都说兴趣是孩子的老师,那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呢?让孩子多尝试。阿甘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拿到什么”,我想到的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多多品尝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口味是什么”,所以当孩子有尝试做一件事情的想法时,只要鼓励他/她就够了。同时,要分清“兴趣”与“新鲜感”的区别,比如很多孩子在5、6岁都对钢琴很好奇,第一次试课会弹“两只老虎”的旋律了,就很兴奋。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孩子一开始兴奋这就是他/她的兴趣了,也许那只是他/她暂时感到新鲜罢了,可能过不了两天就想放弃,更不要在这种时候说“看看你,做事没一点毅力,不懂得坚持才会成功”,否则孩子只能违心的坚持,带着负担练琴,最终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撂挑子不干了,关键是还会产生挫败感。其实这些跟“毅力”“坚持”无关,只是我们会错了意而已。兴趣不是“要求做就做”,兴趣是“不要求做也坚持做”,孩子一旦发现了令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所展现出的学习力、关注力会让我们吃惊。汀若成长过程中感到新鲜的事情很多,基本上都和学习无关,但只要对成长有益,我们都支持她去尝试,她尝试过手工制作一个月放弃了,尝试过钢琴两次课放弃了,尝试过游泳两周放弃了,尝试过轮滑一次课放弃了,尝试过养兔子两个月放弃了。但也有因为爱好坚持下来的,比如绘画,兴趣班假期里停课了她也会要求大人给买水粉,自己在家涂抹“水粉大作”;比如舞蹈,为了赶上高一个级别班级的进度,她竟然能承受一周四次基本功练习课程的辛苦。

还有一点要注意,孩子小时候就要发掘他/她的特长,并且要多培养,如果孩子大了,他/她的特长恰恰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会是一件令人无比开心的事情;就算不是,多培养他/她的特长,让他们习惯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也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自信心。汀若1岁半时,我们发现她的表达能力和对色彩、图形的识别能力较强,爸爸就在日常以做游戏的方式让她记忆世界各国国名、国旗和首都,孙汀若4岁时能识别150多个国家的国旗,能记住它们的首都名称,并且能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中大部分国家的位置;中班时,我们发现她跟大人一起看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时,能记住简单的诗句并运用的恰如其分,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剩饭她会说“粒粒皆辛苦”、看到公园的柳树会说“万条垂下绿丝绦”,从那时起爸爸就开始教她背诵唐诗和宋词,每天背诵10分钟左右,短诗一天一首,长诗两到三天一首,到现在她已经能背诵200多首唐诗和近100首宋词。背诵诗词她也会有厌烦的时候,这时爸爸就会用“飞花令”或者表演诗词的游戏方式来调动她的积极性,养成了习惯,就很容易坚持了。我们也没想过,她背诵诗词要达到什么目的,但我们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并且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让她对自己非常自信。

每个孩子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用好奇的眼神对这个世界不断的探索,这就是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的求知欲就逐渐丧失了,这里肯定有家长的原因,当孩子向家长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有些家长回答不上来时就会不耐烦,要孩子闭嘴。这个时候孩子潜意识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错的,慢慢的问题少了,其实是求知欲减弱了。被孩子的问题问到回答不出时,正确的做法是千万不要觉得尴尬,而是和孩子一起从书籍中寻找答案。这样才能保护孩子乐于求知的天性,并且会让他/她知道书是好东西,要多认识字才能读更多的书。如果孩子的大脑被书籍占领了,我们还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所以,送礼物挑带拼音适合他们读的书;聊天时,自然地引出问题并告诉他们哪本书里会有答案;当着孩子的面,我们自己多读书多看报也是好的引导方式。一旦孩子爱上了安静阅读,你就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的可爱!汀若就是经常因为恐龙的问题把爸爸妈妈问倒,然后我们再一起阅读《儿童恐龙百科全书》才激发起她学习古生物知识的兴趣,这个学期初选定杂志时,她自己一股脑挑选了《海洋探秘》《自然探秘》《动物奇迹》《探索地理》并能认真阅读,现在还立志长大要做古生物学家。读书习惯的养成,真的是我们能送给孩子的礼物!

以上是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也许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家庭教育方式,适合孩子的就是的。其实还有一点感触也很深,那就是一定要培养孩子具有社会责任感。很幸运,作为家长我非常赞同朝凤路小学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立己达人,向善向美”。这句话是多么有温度、有情怀啊!我们的孩子归根结底是属于社会的,是属于世界的。所以,孩子们一定要具有远大胸襟,具有社会责任,具有仁爱之心。将来我们和学校共同培养的孩子不仅能使个人向善向美,也要使身边的人向善向美,使这个世界向善向美。用复旦大学陈果教授的`话讲,这就是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能使人活成一束光。

非常欣慰孩子能在拥有如此教育理念的学校就读,非常感谢学校老师给与的关爱和公正,给了孩子认识自己,挑战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希望今后能和更多的老师、家长探讨家庭教育的种种,让所有家长都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引导方式,让我们的孩子共同快乐成长!

协同心得体会

在当今社会,合作和协同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在工作中,学校里还是其他生活场景中,协同都是不可或缺的。最近,我参与了一个协同项目,深刻地领悟到了协同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此,我愿意分享一下我的协同心得体会。

首先,协同需要团队精神。协同并不是简单地合作,而是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我的团队由五个人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能够互相借鉴,共同完善项目。当有困难出现时,团队成员之间互相鼓励和支持,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得以加强。团队精神是协同中的纽带,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紧密联系和相互信任,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其次,协同需要有效的沟通。在我参与的协同项目中,我们设立了每周一次的团队会议,大家可以在会上交流意见和想法。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一个在线平台,方便团队成员之间实时分享资料和进展。通过有效的沟通,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协调各自的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计划。沟通不仅仅是简单地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和倾听对方,以便更好地完成共同目标。

再次,协同需要互补的能力。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协同应该是互补的过程。在协同项目中,我发现每个团队成员都有独特的技能和知识,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是我们能够彼此补充。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共同解决问题和取得成果。互补的能力不仅使工作更高效,还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此外,协同还需要灵活性。在协同项目中,我们时常面对变化和挑战,这时候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灵活性不仅仅是适应能力,更是指在面对困难时能够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和方式。在我们项目中,由于一些外部因素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重新规划。灵活性不仅使我们能够适应变化,还让我们能够看到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

最后,协同需要付出和奉献。协同并不是简单的得到,而是需要不断的努力和付出。在我参与的协同项目中,每个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需要加班加点完成任务,有时候需要主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只有每个人都愿意为团队的利益而奉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参与协同项目,我深切地理解到协同的重要性和好处。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互补的能力、灵活性以及付出和奉献,这些因素都是协同的关键要素。协同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将个人的努力与团队合作相结合,才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我因此深信,在未来的日子中,协同将会继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