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0篇)

时间:2023-12-06 00:25:35 作者:翰墨

教师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教师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暑期我为职称面试做准备,在网上搜索资料遇到这样一个题目:你最敬佩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敬佩他?我把认识的国外的、国内的、古代的、近代的教育家,放我面前一一欣赏,印象最深的是苏霍姆林斯基,我感动于他高尚的人品,感动于他给我工作的具体指导。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工作在教育基层,将23年的心血投注在一所学校,他提出的理论来自于他对学校日常管理和教学的长年观察和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热爱农村教育事业,二十年甘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中学校长,拒绝功名利禄的诱惑,主动辞去教育局长的职务,谢绝到大学当教授的邀请。苏联各地的许多师范院校都邀请他去工作,都被他婉言谢绝。

苏霍姆林斯基热爱自己的学生,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了如指掌。他了解他们的欢乐与痛苦,关心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研究的对象。经他长期观察的学生达3700多人,他对每个学生都写了观察日记。

他白天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晚上进行科学研究。他一生撰写了41部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和短篇小说。他的著作是对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的反思和归纳,对教育现实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他的教育理论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本人也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

苏霍姆林斯基更注重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应有利于人个性的发展,十分注重在教育中尽可能的注入更多的人情、人道和人性,而这恰恰是长期以来的中国教育所最缺乏的。所以,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很容易感受到感情的力量,感到一种对心灵的抚慰。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与其他经典著作相比,苏霍姆林斯基将理论熔铸与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教育故事中,在夹叙夹议中娓娓诉说自己的教育个例,并自然而然地以及其精辟凝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教育见解,既给我形象的感染,有给我思想的冲撞。比起许多充斥着晦涩生僻术语的理论著作,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是我的最爱。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故事对我很有启发,例如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小学教师认为是讲解应用题的高手。为了使学生容易“领会”应用题的条件,她准备了许多图片和表格,有时甚至把应用题里谈到的实物拿到课堂上来。看起来,她的学生解决应用题很顺利。但是,当这些学生升入五年级以后,却使教师们深为吃惊:原来那位女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根本不会解算术应用题。事实的确如此,因为那位女教师在整整4年里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不让他们碰到困难,所以他们事实上学生并没有学会思考。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学会动脑思考是关键。

怎样让孩子学会思考呢?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两点做法对我很有启发:

一、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巩固交给学生来完成。

孩子们喜欢进行抽象思维和事实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了满足这种精神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地给予概括。例如,教师在提供了丰富的事实描述或例题讲解之后,对知识的总结或对解题方法的概括就可以交给学生来完成,在讲述事实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让他们在头脑分析和比较这些事实的余地。“由事实过渡到概括性的结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充满情感的时刻,就好比是学生攀上了一个高峰,为取得胜利而满怀喜悦。”学生要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德东西越多,就越有必要由学生通过思考进行概括,越有必要帮助学生从具体材料中将知识加以抽象。这样也能消除学生对于繁杂的知识内容的疲劳感,激发学生对知识和事实的新兴趣。知识过于简单也会让学生懒于思考和记忆,这时候,更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思考者,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掌握者”。

二、引导学生产生和解决疑问。

怎样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知道:那些东西要讲,而那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一旦学生产生了疑问,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抽取和获得以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现在的疑问。

三、让孩子体会脑力劳动的快乐,是我追求的教学目标!

当我因为学生的调皮生气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会告诉我:当你看到学生性格执拗、爱发脾气的时候应该感到高兴,应当容许学生对你的思想似乎抱着不信任的态度。每一个儿童都带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把火星交给我们,要是我们教师在心里也像儿童对待我们那样,把无限的信任给予他们就好了!当我为学困生犯愁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会告诉我:儿童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得东西就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苏霍姆林斯基让我找到了方法,让我看到了方向。我感谢让我结识苏霍姆林斯基的朋友们!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书是人类的朋友,也是无声老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先做好“读书人”才能做好“教书人”,读书能让我们成为优秀的教师。我读了书中的一百条建议后,有拨云见日之感。作者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把教育孩子的好建议向我们娓娓道来,不仅给我排解烦恼,为我指点迷津,还给我教育教学的好方法,受益颇丰。看来,读书能促进人思维的发展,能让人静下心去思考。读书能让我们教师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真正有品位的教师。读一本好书,犹如品尝一杯美酒,让人回味无穷;犹如品尝一杯清茶,让人心旷神怡。

本书安排的四个部分:“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四句简单的话就阐述了教师的本质。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很平常地走完了自己的职业之路,默默无闻,精神固然可佳,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教师职业精神的写照。我们应该追求的职业精神是,照亮学生的同时,也要照亮自己。

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也应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神圣”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

教师还应该是一名称职的员工,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做“减法”,要减掉压在我们身上的重担;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我们要学会团结协作……不要总给自己罩上飘渺虚无的神秘的光环,我们要像一般单位里的员工那样,先学会做一个称职的员工,这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教师必须成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师要有理性,这是我们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区别;教师要有理性,必须“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提高教育效率,教师应该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好、做大、做强。

我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要成为一种“自由职业”,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风格,你才能成为教育职场的“稀缺资源”;教师要“倾听自己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告诉我们:学校教育不仅为着每一个学生的人生,而且也同样为着每位教师,我们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创造着幸福的每一天。

书到用时方恨少,而每一本书都是精神财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尤其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以及社会上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使我受益匪浅。

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

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学生常常会认为老师无所不知,但是孩子们现在接触的事情我们却不见得理解,不见得会。比如孩子们跳皮筋跳得特别棒,但是我就不会。于是在孩子们跳的时候,偶尔我也会虚心地向他们求教,兴致高的时候,还会上去笨手笨脚地跳几下。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诵,不经意间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动画片,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二、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不少人说自己不会玩了,如果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觉。其实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我的业余爱好是偶尔跳跳舞,很奇怪,在我心情郁闷的时候,我会在舞曲中净化心灵,所以在跳舞的时候我总会不说话,让情绪静静地宣泄,几曲舞跳下来,总觉得快乐已在我心中。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

三、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给教师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我最近阅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十七建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喜欢做的事》,深切感受到在当前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就此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以学生适当的引导,毕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深刻,思想还不够成熟。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喜欢做哪些事呢?这里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如何建立师生友谊。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他们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我认为这些看法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因此,要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交流。

二是平等、民主地与学生相处。

记得自己上学时,对老师必恭必敬,对老师说的话也是惟命是从,不敢有半点不敬和怀疑。可现在的学生却不同,他们和老师有说有笑,有时,老师不对的地方他们敢当面挑刺,和老师说话也总以一种同辈人的语气,似乎老师在他们眼里算不了什么。我刚参加工作时,有点接受不了学生的这种态度,但读了此书,受到启发:虽然有些学生是未成年人,认识问题有不可克服的局限,但发扬民主却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在建立民主的氛围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话的平等,这是所谓商量的意义所在。民主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和基本追求,也是社会理性的重要标志。

三是阅读。

我们可以看出,在书中众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作者提到:“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他还说:“你应当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因此,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他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他对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

四是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去接近的学好的发源地。

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够对待差生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有耐心,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善于思考,相信学生在你的手下会越来越进步。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书心得体会

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顺乎人性。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教师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所谓“惩戒”,是指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但惩戒必须注意几点:

一、教师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

二、尊重学生人格;。

三、惩戒应合理并公正;。

四、惩戒要符合相关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学会培养乖孩子。如果我们将一个个乖孩子树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而必然的报应就是,在这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越来越多,而那些当初的乖孩子,将来他们也许就是“弱势群体“,汇入茫茫的失业大军。

总之,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确了,方法更具体了。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这一次的理论学习必将使自己获益匪浅。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认真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会使人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的四十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的四十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本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作,我要始终有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它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过时,仍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

印象最深的就是前一节《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说起其中的原因,很多教师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从教师的角度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让我想起了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

那到底该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因材施教”,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并且要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针对这一点,做了思考。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首先,是“察材”,就是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资质等情况。这是最关键的一环,是先决条件。如果不能察材,便会像“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了解一个学生,不能看他的分数,与他谈几次话判其是否是可造之材,这几乎就是武断。察材不仅重要,而且也不容易。我们必须全面而科学地察材。

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去了解学生。这是前辈老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家访并不是班主任的专利,认课教师同样应该家访;学生入学时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和利用一系列测验来察材,旁敲侧击学生的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察材的好方法。学生在参加活动时,最适合教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平时教学时,教师也要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尽可能进行双边的教学,也能了解学生。

其次,在察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是使学生各自的材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施教的方法很多,但基本的应该是——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和均衡发展。对在学科某些方面资质高的学生采取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力得以顺利发展,并成为尖子。对学习各方面都感到吃力,表现得较为迟钝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在察材中捕获他们资质中的某些“苗头”,针对这些“苗头”加以培育。坚持下去,相信这些学生,必定有大的提高。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更适合现代教学的“因材施教”方法,使教学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使教学极大地产生效力,使学生真正都能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每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它不晦涩,通俗易懂,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进教育大师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他用30多年的时间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真谛,他闪烁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教育工作者干渴的心灵!书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学习和反思。

文章中有谈如何教书育人的,有谈如何关心后进生的,有谈如何提升自身素质的。其中第八十七条“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给我的启发最为深刻。“教育素养”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认识。我所从事的工作是语文教育教学工作,那么我必须能够分辨清楚语文这门学科的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学科思想的前沿问题。如:我应对语文教育理论的发展有所了解,熟悉目前语文教育领域的动态。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的确是这样,只有当我的知识视野无比宽广时,在语文教育教学时,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改革创新、才能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的真正能手。

文中还多次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深入地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欢读书的精神。”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当我手捧这本专著细细品读之时,就好像苏霍姆林斯基站在我的面前和我轻声交谈;当我放下书细细回味时,就好像看见他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师生中间。听着他柔和的话语,看着他忙碌的背影,我不禁被他杰出的业绩和高尚的人格所感动,更多的是收获和对自己工作的反思。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一本看时“爱不释手”,看后“百读不厌”的好书。书中用大量的教育实践阐述出了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教育思想,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建议。通读一遍后,最令我震惊和佩服的不是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那些有价值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而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事业持之以恒的追求,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热情。这种“力所能及,耕耘不息”的工作热情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坚韧品质才是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瑰宝。所以我认为,要想教育出好学生,就必须先锤炼自己的素质。教育学生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一条建议——《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在这里谈到了多个方面,其中谈到每一位教师要懂得一点教学的常识,而且要深知所教学科的知识。那么如何获得这些知识?苏氏建议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书中还有另一条建议——《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他说年轻人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让书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他们请教。苏氏建议我们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作为一名教师,很可能会平庸一世,但是如果我们能努力追求,也照样能够成为名师和专家,创造自己的事业。很多优秀教师或教育专家,他们成功的经验就是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成为真正的读书爱好者。

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成功,正源于他广泛地阅读,渊博的知识,他说:“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知道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所以才有了他的四十多本理论专著和几百篇论文,才有了“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因此,只要我们对教育工作感兴趣,只要我们坚持读书学习,勤奋实践,我们一定可以走出平庸,走向成功。

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危险的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缺乏精神财富的储备。”因此,《给》这部书中曾多次写到教师们为了给孩子更多的启迪,自己做的大量繁杂的准备工作。如,为了让孩子加强对词的敏感性,开设“思维课”。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的时候,教师先自己多次去观察感受,买相关的书籍研究,努力做到用准确生动丰富的语言更好的描述自然的细微变化。写口头作文千余篇。再如,为了给各种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合的阅读书籍,教师们自己大量阅读、写读书笔记,编排习题集,设置读书角,创办各类“特长小组”。每个教师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群孩子。……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些看似简单,说来容易的教育方法要实施非常困难,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落实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书中提到的每一个教师都是一把万能的钥匙,用自己丰富的精神宝库,伟大的人格魅力,教育出一批批优秀的有用的快乐的人!

他们能做到的,我也能!我对自己说: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我现在带给他们的是什么呢?安常习故,抱残守缺!我想给他们什么呢?健康快乐,聪明伶俐,宽容豁达,乐观向上。那么,《给》这部书中已经有了这么多好的教育方法,就从现在开始去实践吧!让学生读书,我多读!读教育名著,读文艺作品,读唐诗宋词。让学生写作,我多写!写读书心得,写已背诗词和成语。让学生行动,我多行!看中央十台的节目,看新闻报纸。让学生思考,我多思考!让学生表达,我多表达!让学生观察,我多观察!总之,让学生做到的我先做到,对自己的要求永远高于对学生的。

“行是知之始,行是知已成。”有了好方法就要坚持实施,有了目标就要不懈进取。今天的我将会以更激情飞扬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工作和生活,象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对自己的教育事业永远力所能及,耕耘不息!

读书与实践紧密结合这才是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典范,我将以教育家为榜样反思自己的言行,激励自己今后的工作。将教育家的思想、精神与现行的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1977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里所传达的真知灼见,到今天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部分都有许多的精华,给我很大的振动,在这里,我想摘出几句来,让我们一起细细地品读。

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做自己的主人绝不仅限于做自己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是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那有做自己主人却不认识自己的?特别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应该明白自己的优缺点。二是要自己选择,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自己选择的,就要无怨无悔的做下去,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得更好。三是按自己的方式教书,本来就“教无定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剩下的空间都是你的,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可以这样教也可以那样教,教出你“自己”来。四是自己评价自己,自己教的好不好自己要总结,只有善于总结才会去学习提高。

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按现在的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很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近一年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大进步,便觉得自己充实了许多,自信也增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发展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学校的发展也体现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随家庭择校就读也同样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必须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刚开始看到这句话觉得有些荒诞,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吗,而且现在基本招工单位不是一律看。

简历。

荣誉吗。但读完这一段话,静心细想,确实如此,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怎么能凭几节作秀的公开课或论文的篇数来断定呢。如果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学生你的学生的家长们都“口口相传”地赞美你敬重你,你有着很好的口碑,你的工作肯定也很出色。而要想做一个“口碑”很好的教师,郑校长说的第一条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你终将被时代淘汰。我觉得今后的生活应该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让自己活得美丽而开心。

我们都说学习一定要多用脑子,这句话指的就是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问题。动脑不管对于教师来说还是对于学生本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因为没有学生的脑力劳动,就不可能有他的发展,也就谈不上教育的技巧,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用了两个章节来谈。他主要是从课堂上来对教师提的建议的。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容易拿一些新奇的、鲜明的、形象的手段(比如现在用的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如果不合适的运用,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是有害的。“经验证明:讲课当中过分地追求激动人心的、鲜明的、形象的东西,会使得过度兴奋,这时教师不得不提高声音,压倒学生的喧闹声,学生就会更加兴奋。其次,教师要弄明白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因为这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及在头脑中的保持,同时也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示出已知的跟新的东西之间的内部的深刻的联系——这是激发兴趣的奥秘之一。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用了一个比喻,把课堂的教学活动比作是师生建立的一座高楼,当教师将新的知识这块砖递到学生手上的时候,学生应该知道放在哪个位置,并且它还应该站在远一点看看,这块砖与上一块以及整个建筑之间的关系,这样他才能将这块砖(新的知识)放好。要将已学过的知识变成掌握新知识的一个工具。

有些教师认为,知识的巩固就是重复,因此,做过的题还要反复做,背会的课文还要反复背,会写的字还要写上十遍二十遍。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对复习课越来越反感。“如果我们确知全体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某一教材,那就既不用着再布置课后去学习它,又用不着以其他方式去复习它。顺便指出,检查家庭作业常常进行得没有趣味,正是因为它是机械地重复早已不止一次地复习过的东西。生的身上,而要想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生是如何思考上,就必须对所教的教材有深厚的了解,必须掌握足够多的知识。“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有精力去顾及学生,才会根据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而随时自己将要采取的措施。

何为掌握知识,如何是将教师所讲的内容或课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装入学生的脑袋,那不叫掌握知识。“让事物和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童话上成为少年学生自己的东西。如果少年感到知识是他的智慧努力的结果。他就能获得并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思想的自由,让他们独立思考,去真正领会知识其实质。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我们更是要给予他们思考的时间,并认真分析他们是在哪个思维点了断了线,我们要想方设法地帮他结上。

尽管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我们必须要关注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因为抽象思维是学生认识世界、开拓眼界,持续发展的一条必以之道。有些学生在低年(级学习比较好,而到了高年级学习却落后了,“这正是由于没有借助抽象思维来发展他的头脑所造成的可悲后果。”“要使学生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越多,就越有必要进行概括性的研究,使学生通过思考和推理而脱离开具体的东西。”要想使学生脱离开这具体的东西,必须建立在对事物、事实和现象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没有理解的识记和在此基础上的概括对儿童来说都是有害的。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感受颇深,启发非浅。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语言能力差,就会耽误许多时间。

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要切忌一切低级、粗俗的污言秽语。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爱什么,恨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分析鞭辟入里,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晴,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

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教师如果言语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在教师劳动的每一领域,都需伴有取得沟通教育对象心灵最佳效益的语言;教师应有一个语言库,贮有丰富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还应具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来,用得妥贴。这就要研究学校教育活动每一领域的语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学语言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经验,要研究不同教育对象的语言特点,要研究不同学科教学语言的特点,还要研究其他行业可借鉴的语言。在研究中,勤于采集大量语言材料,善于分析综合语言材料,还应持之以恒对某一语言现象进行跟踪积累、研究,并对教学语言的效益进行评估。教师的语言修炼是无止境的,一个成功的教师,重要的标志是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能力除了发音准确表述清楚明白外,就是怎么样表述的更生动形象,幽默睿智,恰到好处.我想,这是一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自终要研究和雕琢的,有人说,身为教师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无异于学音乐却不知道贝多芬。说来惭愧,虽然早就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著作有渴读的欲望,但却因自身的散漫,生活琐事,对阅读此书一拖再拖。直到近日拾卷细读,才恍悟苏霍姆林斯基能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大师的原因。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当我拿着郑杰校长的这本《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时,本以为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校长,给教师指点这,指点那而已。可看着看着,感觉这些建议透露着内心的真诚,条条都说在了我们新时代教师的心坎上,郑校长认为他容忍不了这本书中有一个字是不真诚的,就冲这一点,这书就该看。细细品读,确实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感到郑校长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校长,而是一个素未谋面的知己。他用朴素的文字语言告诉我们:教师做为一个完整的人,要有精神空间,教师也应享受生活,学会做自己的主人,为自己而教;要有宽容精神,为沉重的负担找到良好的理由,学会欣赏缺憾等等。

读了这本书,要对书中的一百条建议,一下子消化可没那么容易。初次读感受最深的是:

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个性不一的几百个孩子,在学习上,在为人处世上,在特长上我们是不可能做到一刀切的,现今社会不是弘扬个性吗?如果我们一味的用自己的要求去衡量学生,培养学生,过于追求完美,你会觉得很累,当然,你可以尽量追求完美,但我们要放正心态,学会包容地接纳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学会以每一个学生为基准,用我们那博大的爱去打开他们的心扉,让我们在爱心中去收获、追求,对孩子多一份宽容,让学生学会做自己人生舞台上的主角,从它的幸福成长中获得幸福,让我们用爱心撑起他们希望的绿荫。

社会在不断的变化,只有适应社会变化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我们教师如果不愿改变自己去适应变化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淘汰。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困难,我们退缩,还是前进?郑杰校长做了细致的分析: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

郑校长说到有很多理由支持教师可以不再学习,比如,教师工作量太大,平时工作很辛苦;教师现在掌握的知识用来教学生绰绰有余;教师已过了学习的年龄,记忆力差了等等,但支持教师应继续学习的理由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教师如果不学习,她的学问就会停滞不前,则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就像一股泉水缺少了灵气。所以只有不断的补充,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总之,郑杰校长这本书中安排的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着四个部分,让我在不经意间的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心灵的萌动,相信以后我还会时不时的翻阅这本书。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从教20多年,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从事业中追求幸福感?却一直不得其解。直到近来读了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调的言论,没有生涩的理论,郑杰校长用自己朴素的文字告诉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去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一个快乐的老师,一个幸福的老师。

正如郑杰校长说的:“教师要有一桶水,教给学生一杯水还不够。”要不断的看书学习,给自己充电。充实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作为教师,我更欣赏的是读完全书以后感受到的作者思想深处的一种人生境界——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人生境界。郑杰校长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第一句话,就从一种别样的角度吸引着我。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

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很平常地走完了自己的职业之路,默默无闻、无怨无悔。虽然精神可佳,但这多少有点可悲。其实“蜡炬成灰泪始干”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教师职业精神的写照。我们应该追求的职业精神是,发展学生,也发展自己;照亮学生,也要照亮自己,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教师还应该是一名称职的员工,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做“减法”,要减掉积压在我们身上的重压;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负责,我们要学会团结协作……不要总是在自己的脑袋上方罩上飘渺虚无的神秘的光环,我们得像一般单位的员工那样,先学会做一个称职的员工,这是使自己事业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保障。可教师毕竟是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因此,接下来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必须成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师要有理性,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待,这是我们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区别;教师要有理性,必须“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提高教育效率,那是在为学生节约生命……教师应该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好、做大、做强。

我们相当一批教师,退休了还来教书,因为他少不了学生,他觉得教书就是艺术,在教学活动中,自己的生命神奇的在孩子们身上得以延续,他辛勤工作的回报,就是他塑造了学生的第二生命,学生美好的未来里深深刻上了她的影子。这类老师会把课尽量上得生动些、新颖些,他们和学生有着朋友的关系,他们在他们的艺术作品——孩子们身上倾注了很多的感情,因为爱而无比幸福。

教师,还应有爱心。书中,郑杰校长告诉我们每位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掩卷深思,我终于明白:作为一名教师,我工作是因为我热爱这事业,我教书是为在事业追求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工作时间越长,我越应该理解幸福的含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真诚地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这本书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去领悟它精髓所在,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读完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会因此更从容地的走好未来的职业之路。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读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所以不同于其它的教育经典,是因为作者是一位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最基层教育岗位的教育工作者,书中的内容是他从教中酸甜苦辣的真实记录,他从自身的深切体验出发,发掘出对于人们有着广泛指导意义的哲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就是:一切是为了孩子。多么实实在在的思想。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到一个问题,这中间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苏霍姆林斯基用他富有艺术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能让每个读过此书的人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蓄积”,他用那么多的实例和体味、经验,把枯燥的教育学、教育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阐述的生动明白,如在我耳边娓娓道来。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仿佛是本人曾经碰到过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读这本书,不仅是在读那一条条独立成文的建议,更是在读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头脑体系。

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因为这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看后真的对我帮助很大,主要是在思想上、观念上有了转变,我也经常抱怨自己没有时间,我也想写教育日记,但总是不能坚持;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书中提到《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一点,对后进生我更是一直认为这是智力问题和一个人的本质问题,无论是谁,无论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很多道理只能从理论上行得通,而实践中要想让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有进步有发展是不可能的,要让一个品质不好的人真正弃恶从善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所谓的“秉性难移”,对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嗤之以鼻。但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后,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这个道理。后进生或明或暗地存在一种自卑及对教师的疏远、抵触情绪,在与他们谈话时教师应真诚,采用各种方法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培养愿意听的接受心理,谈话才能进行下去、才会有效果。老师的真诚不是装出来、而是发自内心的。教师如果平时注意接触后进生,施以关爱,谓之朋友,让后进生与你亲近,从而为谈话,为转化打下基础。如果平时不关心,等“犯事”才找,那么后进生就会如临大敌,如审被告,效果肯定不好。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后进生也不例外。他们往往在班级中因某个方面的缺点而后进,所以他们敏感于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如果教师老是对后进生这样说:“你是班上成绩最差的”、“你是我们最讨厌的”“惹麻烦的处处是你”等,这样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削弱自心。与优生相比,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课内、外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后进生,多留些浅显的问题给他们,让他们在心底产生一个念——“我相自己的成绩一定会提高。”

书中还提到《关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学生的注意力取决于他事先知道的一系列常识,有了这些常识,他就会把毫无趣味的教材看成很有趣的教材。”“学生不单是在听讲,感知材,而且是在自己的意识的深处搜索某些事实和现象。对他们进行思考。”很明确地告知了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注重利用已有的经验唤起幼儿的注意力。

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鼓舞着我不断去努力探索、追求、打造和谐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周全开展,到达更高的教育境界。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确是一本好书,它给我的感受很多,就是与现实的紧密联系,问题意识,忧患意识流淌于字里行间,而一个个社会现实中实际生动的事例,则支撑起了这种问题意识,使全书鲜活,充实,激起你对现实的关注,激起你对现实的思考,并在这种关注思考中,令你得以专注地读下去。这本书的确值的得我认真地去读,认真地去思索。

是的,“没有时间啊!”几乎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口头禅,现在的我们任务重,压力大,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焦头烂额,备课、上课、批作业、辅导、写心得、交论文、发帖子、开展校本教研、组织活动……这件事还没处理完,那件事又接踵而至……简直喘不过一口气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教师都应善于点燃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的火花,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使每一个儿童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使他们的爱好、才能、志向、禀赋确立起来。”这句话不由地让我想到他所说的另一句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但是如果不让它体验到认识的欢乐,这种需要就会萎谢,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这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对你所教的知识产生兴趣了,那么他也就会热爱你的学科了。在这里,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应该先热爱这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带有激情,这样才能影响学生。如果教师的讲述缺乏情感,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学不感兴趣,对没有兴趣的课程怎么能学的好呢?其次,教师应该对所教课程的内容要非常熟悉,对教材、知识点等都必须了解、掌握;上课能够做到驾轻就熟,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回答能及时做出明确的判断。最后,教师应该掌握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有了好的方法教师在授课当中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启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能够使学生自主地学习。

如前段时间,我听了黄老师的一节研讨课,在坐的每一位老师没有一个不赏识他的才学,正是由于黄老师的博览群书,才使得他在课堂上纵论古今,挥洒自如,学生学习也自然充满热情。由此想到自己,当务之急还是多读些书。书看多了,在文化里浸润时间长了,文化积淀就厚实了,久而久之,就会透出书卷气,一种特有的气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这样勤于学习,善于积累,才能建立起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老师。只有这样的老师,学生才会由衷地佩服!

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教育处处充满爱苏霍姆林斯基说:“做教师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穷尽毕生之力,研究如何做一个最优秀、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正如高尔基说过的:”“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教书从爱学生开始,育人从育心开始。无论自己是什么岗位的老师,我们都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真心的去爱学生,努力把爱的种子种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因为师爱是人类最美好、最圣洁的情感之一,是架设在师生心灵间的一座桥梁,有了爱,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关爱每一个学生要落实在行动上,一个眼神、一句表扬、一声问候、一次谈话、一次家访、一次辅导、一次提问等等,都可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其实,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从生理、心理的角度看,他们渴望被喜欢、被注意、被关爱。而问题的根本恰恰在我们为人之师的教育者身上。由于教师的所作所为使得其他学生对差生侧目而视,使得差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怎么做得到的总是批评、训斥,甚至嘲笑、讽刺、漫骂……,干脆将错就错,破罐子破摔,竭尽捣乱之能事,叫你头痛没商量。

有多年教育体验的老师都知道,当一届届的学生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后,头脑活络、吃苦耐劳、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往往是你眼中曾经的“后进生”;阔路相遇,大老远跑过来啼声“老师好”的往往是你眼中曾经的“后进生”;逢年过节,跟你贴心地电话拜年或登门探望的照旧这些你眼中曾经的“后进生”!

一旦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在面对这些受伤的天使时,怎能不顿生怜爱之情呢?要关注他们,并给他们更多的爱,甚至更多的偏爱。作为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一起研究,做学生们的大朋友。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尽可能地让他们感到老师的关爱。这样的`次数多了,学生心里自然对教师积存着一份亲近,自然感受到了教师的一份关爱。

当我们教师用爱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爱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用爱的目光去关注学生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爱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时,我们就赢得了学生们的心,就获得了教育的主动权。爱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们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如此可爱,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无穷的!

愿教师那暖暖的爱会让我们的后进生再生羽翼,教师那深深的爱会让我们的后进生象天使一样在我们的面前飞起!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他的教育理论深深地鼓舞着我,让我在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激情。我觉得它真的是教师的必读书,读好它,可以做教师,可以做名教师;可以做教育家,因为它是教育的智慧结晶。

苏霍姆林斯基当过30多年的小学、中学的教师,所以写出的东西没有深奥的教育理论,非常贴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就如同一位身边的良师益友在耳边娓娓道来,道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与困惑。这里有差生转化的问题,有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有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有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并且有着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

苏霍姆林斯非常重视师生的读书问题,这本书有一百章,大约有400多处提到读书。他认为师生读书可以解决太多的问题。我们教师是如何读书的呢,我们教师读了多少本教育名著,仅靠书本,实践证明,如果教育仅局限于书本,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更是悲哀。中国教育报有这样一段话:“教师不读书,已是教育发展的严重瓶劲。一位不读书的教师,难以以身作则教导学生热爱读书。如果教师长年不摸书本,如果从学校走出的学生们除了会做练习题,所有的好书与他们无关,这是多危险的事啊。遏制这种危险的蔓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老师们先捧起书本。”可见,教师读书问题已不是教师个人的问题,小处来说是教师本身工作的需要,大处来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此,有人曾说:“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读书,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和自我超越的手段,也是一条重要的几乎是唯一的渠道。教师的备课不能仅局限于教科书,应建立一种宏观的备课观,这就是多读书,读好书。教师传播的是知识,也是在传播做人的道理,也肩负着教给学生生存的责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在从事着塑造学生灵魂的光荣的、艰巨的使命。唯有多读书,读好书,才不致使自己的思维枯竭,读书是涵养水源,唯有此,才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给我们老师提出了100条建议,每一条建议围绕一个主体,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也有生动的实际例子。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我们教师来说,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用心潜读,就仿佛与作者进行了心灵对话,我们收获了很多的人生哲理。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给了我很大的影响,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其实一百条建议中的每一条建议都有其独特的内涵,我们还需不断地学习、充实、和发展!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提到了学会赞美,赏识。这不禁使我想到:赞美和赏识他人体现了一种智慧——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着自己的人格;赞美他人体现了一种美德。

教育中,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幼儿的顽皮淘气,教师宽容笑对,节之有法;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幼儿贪淘气,教师坚持笑对,培养习惯;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幼儿心灵受伤,教师真诚笑对,平等交流,抚平创伤,点燃信心,托起希望……总有这样一些画面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发自内心地为之赞美!

我们的幼儿年龄虽小,内心却也是丰富、敏感的。他们更需要教师的赞美,需要教师发自肺腑的真诚赞美赏识,愿幼儿在教师们的赞美和赏识中长大,愿老师们在赞美之中成熟、优秀。

读着郑杰的这一百条新建议,我对自己的这一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完整的人”、“称职的.员工”、“理性的教育者”、“自由职业”教师职业的这四重境界也将会是我求索路上不停的追求。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假期里读了郑杰老师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后使我受益非浅,郑校长的言谈深入浅出,把许多教育的哲理分析的清晰明了。其中郑校长的学生观“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学习上的成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五分的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时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调的谈论,没有生涩的理论,书中充满了精气神,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书中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重温,细细地揣摩和品味。它也映照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很多不足。也让我知道了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以后我要把书中的教育智慧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始终以今天的我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这种积极的心态工作着、前进着,努力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感谢郑杰老师,感谢这样一本书。

在读完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遗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感觉受益匪浅。一直以来,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静下心来读书,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可前不久,读过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却让我有如获至宝、如遇知音之感。

作为一线的教师,在读完这些文章后,真有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使我更加坚定了在奔向合格教育工作者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让自己培育出的桃李遍天下!

假期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我也在阅读中思考,并且有了深刻的体会: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因为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自身成长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因此我打算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阅读各种教科书有助于我们在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之中经常提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阅读一些翻译过来的书籍有助于我们丰富价值观念和思维形式;阅读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如席慕容、林清玄、周国平的书,可以使我们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绪看待纷繁的人生,甚至梅子涵先生还建议成人也要多阅读一些童话,不要丢失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阅读优秀的教育书刊,则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深入地思考。”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自己勤勉学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命脉,还要在学生中营造学习。

国学。

的良好氛围,利用读书节和班队活动等多种形式带领与组织学生诵读经典,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亲子共读,形成家校互动。要求定期带孩子到新华书店或图书馆或在家“同读一本书”。这样有了家长的参与,形成书香文化家校的互动,真正使书香文化成为孩子们生活的有机部分。亲子阅读既营造了和谐的亲子关系,又让孩子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引导学生积极、有序地参与本次活动,使广大同学的图书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增强了读书氛围,让诵读经典成为我和学生共同的兴趣。我们读经典,读成一种享受,读出美好的世界,读出充满智慧的人生。

“虽然说鼓励并不能使所有人成才,但每个成功的人毫无疑问都离不开鼓励。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一个人信心的获得、价值观的建立,还是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鼓励无疑是非常要的。鼓励会使我们每一个人更多的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提高每一个人的自尊。给予别人鼓励需要对生活的闪光点进行敏锐的捕捉,能够细致地把握住生活中的点滴事件,从容而又传神地表现那些温馨的细节。”这一与我们集团倡导的“赏识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新型师生关系倡导的是:平等、和谐、互信、互爱,而要形成这样良好的文化关系,离不开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有利于形成互爱的师生文化,其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实践出了许多真知灼见。通过赏识教育,可以展示学生个性特征,发挥个体特长,多维度地发现学生的亮点,在活动让学生感知自己和他人优点,互相赏识,互相学习。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学生闪光点,用赏识的胸怀去接纳学生不足,耐心期待学生取得进步。在赏识的氛围下,让学生不仅珍爱自己,还要用赏识发现教师的优点,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教师,应该赏识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文化底蕴,加上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教师热爱着学生,学生热爱着教师;学生茁壮地成长着,教师也幸福地成长着,这也正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给予我们的无比丰厚的精神财富。其实这本书的每一条都是生动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教育方法的阐述,我想,今后,这本书将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会让教师的行业发出光彩的。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近来,我学习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新理念》两本书的许多篇章,深有感触。明确了很多道理。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教师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的态度。教师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教师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教师要有“赤子之心”。做个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教师应有独立思想,让我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顺乎人性。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教师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所谓“惩戒”,是指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但惩戒必须注意几点:

1、教师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

2、尊重学生人格;

3、惩戒应合理并公正;

4、惩戒要符合相关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学会不培养乖孩子。如果我们将一个个乖孩子树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而必然的报应就是,在这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越来越多,而那些当初的乖孩子,将来他们也许就是“弱势群体“,汇入茫茫的失业大军。

总之,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确了,方法更具体了。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这一次的理论学习必将使自己获益匪浅。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