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说课稿(优质16篇)

时间:2023-12-24 23:39:33 作者:GZ才子

教案模板是教师为了指导教学活动而编制的一种记录文档,它能够提供教学的具体安排和步骤。教案模板是教师备课工作中的必备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规划教学内容和步骤。

小学语文《大江保卫战》评课稿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的是1998年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而抗洪抢险对学生而言,应该说比较陌生、遥远,学生没有情感体验。教学这课怎么激发学生的情感?怎样通过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字唤起学生内心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针对本文的特点,须老师在课堂上努力指导学生经历如下的情感体验。

多媒体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起着别的教学手段无法起到的特殊效果。比如,在课结束时,须老师利用一首曾经唱遍大江南北,使许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歌《为了谁》,拉上了课的帷幕,在歌声中,学生们也许并没有完全进入情境,但至少了解到,曾经有那么一首动人的歌,为了人民子弟兵而唱。这歌声,激发了孩子们了解课文,了解199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的强烈愿望。

促使学生对课文入情入境,对课文的语言评赏玩味,则是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份情感,用自己的心去悟情之深,用自己的脑去思言之妙。在教学第二段时,让学生在感动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轻声细读课文,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细读所划之处进行品味。通过朗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字,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在本课的教学中,须老师十分注重朗读的训练,学生们在朗读中,情感得到了升华。比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须老师努力让学生读好“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这一句。学生们在一遍遍的反复朗读中,逐步理解了,这三句话朗读时的特点:语速由慢到快,语调由低到高,语音由轻到重,表达了“急——非常急——十分火急”的情感变化。

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说出来,就“一触即发”了。

课本,永远是太单薄的,就拿《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来说,只有短短的几百个字,怎么能把发生在1998年的这次抗洪抢险战斗中涌现的数不胜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都说完道尽呢?须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了解英雄人物的故事,扩展了文章的内容,须老师自己也通过电脑,找了一些图画,音像资料,从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感观,充实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江保卫战》的说课稿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大堤抢险(面)英雄。

勇救群众(面)铭记。

教学要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过程:

()。

1、揭题:同学们,1998年夏天接连不断的大暴雨使滚滚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齐读课题)。

2、在这场保卫战中发生了许多动人事迹,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哪些感人事迹已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

1、让我们先回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看抢险录象)看了录象,你最想说什么?

2、是呀,子弟兵为了抗洪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那么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

3、请大家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圈出最让你感动的词语,并在旁边写上让你感动的理由。

交流: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顿时出现了。

(1)学生抓住闻讯赶到顿时等词体会战士们救援速度非常快。

灾情就是命令,部队官兵一听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立即赶到,救援速度多快呀!让我们一起读!

(2)长龙在句中指的是什么?

课文两次写到不同的龙,你有什么话想说?

(3)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我们的子弟兵呢?

出示:()的子弟兵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来回穿梭全然不顾保住大堤。

《大江保卫战》评课稿

导入新课时,直接读课题——《大江保卫战》,教师激情引导:这是一场保卫战,一场生与死的保卫战,再读课题。在教师不经意的语言中,教师对课文的兴趣由此被点燃。教师提问,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人民子弟兵的?简单提炼为:保大堤、救灾民。并指出分别是哪个自然段叙述了这些内容。对课文的整体回顾,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不断指导与指正,使孩子不断提高朗读水平。强调三个“告急”,理解什么是“日夜兼程”。全班齐读课文。

精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教师布置学生浏览课文,思考哪个词最能表现九江赛城湖抢险的惊险。学生的答案为“撕扯”和“鏖战”等,教师巧妙引导学生朗读该段的最后一句话,学生恍然大悟,找出了“惊心动魄”。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表现惊心动魄的句子。开始了与课文重点段落的对话。

全班交流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相机出示:“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大堤,保住大堤!”指名朗读该句子,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拎出“沉重”,体会累。回归该段的整体阅读。课件出示“他们一个个跳入水中……”说明了什么?给“奋然”换一个词。教师启发学生说话:也许这一跳……也许这一跳……也许这一跳……也许这一跳……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引读“大堤,保住大堤。”课件出示战士们的话语,质疑:狂风会为他们加油吗?巨浪会他们助威吗?你从中看出了什么?带着乐观的精神齐读课文。最后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精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时,先指导学生读好黄晓文的语言,并说说自己的感悟,接着找出描写黄晓文动作的词。从“咬”和“扎”等字读出了什么,指名回答。再读黄晓文动作的语句,接着全班齐读。教师巧妙质疑,引出点面结合的写法。

精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时,先解读三个“飞向”,在启发学生思考“哪里……哪里……”说明了什么?说说自己读书的感悟。最后齐读课文。

在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教师播放了战士们与洪水抗衡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了惊心动魄的救灾场面。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本课到此戛然而止。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真实的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

针对本文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通过阅读加深感悟”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课堂上我努力指导学生经历如下的情感体验。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当年长江流域洪水肆虐的场面,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有力地渲染了课堂气氛。无需多言,立刻就使学生感受到了情势的危急,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使之怦然心动。

接着,录像停止,我便深情并茂的引导他们诵读课文第1自然段中的部分语句。由于先前的实况录像已经扣动了他们的心弦,再加上激昂的叙述,很容易就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们的意念很快走向了文本,走向了98,走进了那令人心惊肉跳的现场,课堂上学生的诵读明显的让人感觉到洪水的疯狂,情况的紧急,为下文“险中见英雄”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保卫大堤与保护群众是本文两大动人的场景,其中第2自然段是场面描写,第4自然段是典型事例描写。在教学这两部分时,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于是我给了他们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其自读2——6小节,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场景,并划出有关语句细细品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象文本所反映的一些画面,此时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理清思绪,是让其在读与思中充分的获得文本信息,这便是文本向“主体”的流动,是用文本去感动学生。

在2、4小节的处理上,我将第4小节作为第2小节,官兵们奋不顾身运沙包的一个补充,这是因为,我细细品读了文章,翻阅了大量当年抗洪的资料后,感觉第2小节中“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还远远不能表现战士们遇到的艰辛与困难,而黄晓文连长的典型事迹正好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不仅是内容的补充,也是情感的补充。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所有的积累都被激活,这样就对文本继续进行补充,产生出新的信息,在交流了一些搜集的事例后,原有的认识更加“有血有肉”,便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官兵们运沙包的不易与艰难。这时学生是用自己的创造进一步感动自己。于是,学生在交流中使感动升级,并通过“言”与“声”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此时此刻我再让学生观看录像。通过播放解放军抗洪录像,以声和形再现当年气壮山河的长江保卫战。学生亲眼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在汹涌的激流中,怎样与洪水搏斗,怎样在泥水中抢运沙包,怎样为了保住大堤日夜奋战甚至牺牲生命的英勇壮举,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和教育,形象地体验到了人民子弟兵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学生的感情本已在心中激荡,此时情感的闸门一开,感动便倾泻而出。

在教学保护群众一段时,我也是借助学生已有信息的积累,去再现官兵们在湍急的水流中救人的艰难与危险。然后,通过激情引读使感动升华。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2课。文章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学习这篇文章,主要是让学生感悟遭遇洪水侵袭时,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主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读,感悟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3、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背诵,理解和积累课文的语言,感悟人民子弟兵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难点:引导学习和借鉴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

五年级的学生,多数都没有经历1998年的那场世纪洪水,没有这方面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

1.以情激情,进入文本。

要使学生很快的进入一定的情境中,那么教师首先得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因此,在上课初始,出示长江水系“告急”示意图(实)和千军万马会战长江的画面(虚);在讲到人民子弟兵抗洪时,则播放相关视频。这都是为使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渲染课堂氛围。

在乐曲和视频的基础上,配以老师深情并茂的导入语和朗读,就更加容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震撼,使他们走进文本中。通过老师的一番过渡,可以看到学生在朗读中肯定是较有感情的。

2.以读激情,品味课文。

古今有多少名句格言都是说朗读的重要,比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等,而现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可见朗读的重要。

在学习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品味感情,又使其不感厌烦。我运用了多种朗读的方法,比如: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阅读等。在本课中,第二与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比较多的进行朗读。比如在第二自然段中,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保大堤的情景。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惊心动魄。学生一边读时,脑海中就有一个简单的形象存在;接着指名学生交流,让学生读读自己所划的文字,再说说。此时,脑海中的形象是更加清晰了。

另外,教师进行了范读。从老师的朗读声中,学生的感情又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在一些关键句子上,采用了是引读,生接读的方法,并反复地进行朗读。这样的强化朗读,使得学生不易遗忘。

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

1、媒体映示:长江水系“告急”示意图(实)和千军万马会战长江的画面(虚)。

2、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品读第二段。

(一)、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2——5节。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人子弟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那几个典型事迹呢?

2、师生交流归纳。

a、大堤抢险b、铁汉本色c、勇救群众(相机板书)。

(二)、细读品味。

1、品读第2节:大堤抢险。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节,用“”画出当时环境险恶的一句话。

(2)、出示“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指导读。

(3)、面对险恶的环境,战士们表现怎样?用“”画出有关语句。

(4)媒体出示:抢险场面录像。

(5)出示句子“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2、自读第4节铁汉本色。

(1)媒体出示黄晓文户扛沙包的特写照片,指导观察。

(2)学生自由读课文,引导用自己的语言介绍黄晓文的典型事迹。

(3)教师谈话:是的,在这个难忘的夏季,在这难忘的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像连长黄晓文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典型事迹,都浓缩在后面的省略号中。

(4)出示句子:“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的感人事迹啊!”指导反复读句,感悟解放军官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3、品味写法。

(1)默读2-4节,思考:第2节和第4节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引导讨论。

第二节着力描写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以突出大决战的惊心动魄、气壮山河。让我们看到群体的英雄精神面貌,这是“面”的描写。而第四节则着力刻画黄晓文的行为表现,以一个点带动一个面。这是“点”的描写,两节点面结合,相得益彰。

(3)这两节是如何连接的呢?提示读第三节(过渡节)。

4、品读取第五节:勇救群众。

(1)过渡:在这场谅心动魄的大决战中,人民子弟兵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群众,这方面感人的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2)自由放声朗读第五节(音乐)。

(3)教师语音渲染,指导朗读感悟。

三、品读第三段。

过渡:大江,永远铭记着这段特殊的日子——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这历史的瞬间,更铭记着我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他们舍生忘死、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1、学生齐读课文第六节。

2、让我们全体起立,向他们致以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礼(学生起立)

3、媒体播放歌曲《为了谁》。

课后搜集有关人民子弟兵抗洪抢险的文章,认真读一读。

板书设计:

(气壮山河)。

大堤抢险(面)。

铁汉本色(点)英勇!人民子弟兵!

勇救群众(面)。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这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本文遣词造句生动形象,叙事后适时的议论抒情,使全篇情思飞扬。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日夜兼程”、“鏖战”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歌曲《为了谁》、解放军官兵抢险的录像等。

教学课时:2课时

2、是呀,19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大江保卫战(出示课题)

3、这是一场怎样的保卫战,课文中又是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的?请大家默读全文。圈出相关词语(气壮山河、惊心动魄)让我们把词语加到课中读一读。

1、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沿江各地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大家一起看!(播放洪灾录像)

2、看着这滚滚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惊涛拍岸、排山倒海、万马奔腾、浊浪排空……)

文中是怎样写洪水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

(1)这段话虽然简短,但是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标点里都能让我们读出更多的意思。请你仔细读读,然后讲讲自己的收获。

(2)你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灾情的危急吗?试一试指名读、评价(紧张吗?再紧张些!)

(3)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紧张的气氛来)

4、引读:

(1)是呀,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2)从哪里可以看出解放军官兵急人民所急。日夜兼程(谦、廉、歉)、挺进。

(3)能读出这种急人民所急的心情吗?(齐读: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大江保卫战)

(4)过渡:在这场保卫战中发生了许多动人事迹,请大家读读2—5自然段。

2、交流自读体会。

这一是群( )的人民子弟兵。(英勇、乐观、救援神速)

(1)理解“全然不顾”。他们不顾( )不顾( )不顾( )不顾( )……

(2)理解“鏖战”、“伤痕累累”(出示课外资料)

3、学到这儿,我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出示)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了解这副对联的由来。(顾宪成,东林书院)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就是讲的“暴雨,大暴雨……撕咬着千里江堤”(引导学生回到上文齐读)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子弟兵们为了保住大堤,流汗流血,不顾个人的安危。因为他们是一群( )的人民子弟兵。(英勇、乐观、救援神速)

4、那么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对子弟兵的敬佩之情吧!(齐读)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江保卫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能围绕课题来谈谈吗?

理解课题:“大江”指长江,“战”是战斗的意思,“大江保卫战”就是指为了保卫长江的安全而进行的战斗。

既然是战斗,就有敌我双方,我知道我方是人民群众和人名子弟兵,敌方是肆虐的洪水。

战斗的起因是:1998年的夏天,长江流域出现了特大洪水,滔滔洪水肆无忌惮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洪魔的挑战,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战斗的结果是:保住了长江大堤,我们的人名子弟兵和人民群众取得了胜利。

3、同学们谈得真好!那么,这是一场( )的大江保卫战呢?

【出示填空:这真是一场( )的大江保卫战!】这节课我们就将围绕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1、学习画面之一:大堤抢险

(1)首先让我们跟随作者的镜头来到赛城湖的大堤上,请你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心去触摸语言文字,用“——”画出感动自己的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可以简单地写写自己的理解、体会。

(2)交流。

a“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官兵们救援行动的神速。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闻讯赶到、顿时、出现、“上!”)

这么快是为了什么?官兵们心里想着什么?(板书:保住大堤)

你能将这快的感觉读出来吗?

大江保卫战教案

课时目标:1、概述全文的内容。

2、学会用“惊心动魄”、和“闪烁”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1、听写词语。

快捷肆虐汹涌惊心动魄

危急嶙峋闪烁日夜兼程

2、有感情地背诵第5自然段。

1、齐读。

2、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全文,点明中心)

1、概述全文的内容。

2、课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动,有感情地读一读。

1以“当长江大堤遇险时”领起说一段话。

2、1998年洪涝灾害后,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1、造句。(1)惊心动魄(2)闪烁

2、写一读后感。

3、收集抗洪救灾中的故事,在班会上讲听。

大堤抢险(面)英勇

8大江保卫战铁汉本色(点)

勇救群众(面)铭记

教学反思:

《大江保卫战》评课稿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的是1998年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而抗洪抢险对学生而言,应该说比较陌生、遥远,学生没有情感体验。教学这课怎么激发学生的情感?怎样通过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字唤起学生内心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针对本文的特点,李老师在课堂上努力指导学生经历如下的.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对课文入情入境,对课文的语言评赏玩味,则是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份情感,用自己的心去悟情之深,用自己的脑去思言之妙。比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老师努力让学生读好“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这一句。学生们在一遍遍的反复朗读中,逐步理解了,这三句话朗读时的特点:语速由慢到快,语调由低到高,语音由轻到重,表达了“急——非常急——十分火急”的情感变化。

能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抓住重点字词,通过读书、贴图、表演等方式来理解词语意思。

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

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声情并茂,感情真挚而浓厚,语气自然而热烈;并且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建议:教师还可以更多的时间放给学生去品读课文,以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的高尚情怀。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真实的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作为教师或许对1998年的那场世纪洪水,还可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激起心中的情感。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而且,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那么,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针对本文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通过阅读加深感悟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课堂上我努力指导学生经历如下的情感体验。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当年长江流域洪水肆虐的场面,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有力地渲染了课堂气氛。无需多言,立刻就使学生感受到了情势的危急,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使之怦然心动。

接着,录像停止,我便深情并茂的引导他们诵读课文第1自然段中的部分语句。由于先前的实况录像已经扣动了他们的心弦,再加上激昂的叙述,很容易就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们的意念很快走向了文本,走向了98,走进了那令人心惊肉跳的现场,课堂上学生的诵读明显的让人感觉到洪水的疯狂,情况的紧急,为下文险中见英雄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保卫大堤与保护群众是本文两大动人的场景,其中第2自然段是场面描写,第4自然段是典型事例描写。在教学这两部分时,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于是我给了他们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其自读26小节,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场景,并划出有关语句细细品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象文本所反映的一些画面,此时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理清思绪,是让其在读与思中充分的获得文本信息,这便是文本向主体的流动,是用文本去感动学生。

在2、4小节的处理上,我将第4小节作为第2小节,官兵们奋不顾身运沙包的一个补充,这是因为,我细细品读了文章,翻阅了大量当年抗洪的资料后,感觉第2小节中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还远远不能表现战士们遇到的艰辛与困难,而黄晓文连长的典型事迹正好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不仅是内容的补充,也是情感的补充。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所有的积累都被激活,这样就对文本继续进行补充,产生出新的信息,在交流了一些搜集的事例后,原有的认识更加有血有肉,便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官兵们运沙包的不易与艰难。这时学生是用自己的创造进一步感动自己。于是,学生在交流中使感动升级,并通过言与声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此时此刻我再让学生观看录像。通过播放解放军抗洪录像,以声和形再现当年气壮山河的长江保卫战。学生亲眼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在汹涌的激流中,怎样与洪水搏斗,怎样在泥水中抢运沙包,怎样为了保住大堤日夜奋战甚至牺牲生命的英勇壮举,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和教育,形象地体验到了人民子弟兵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学生的感情本已在心中激荡,此时情感的闸门一开,感动便倾泻而出。

在教学保护群众一段时,我也是借助学生已有信息的积累,去再现官兵们在湍急的水流中救人的艰难与危险。然后,通过激情引读使感动升华。

当学生的感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思维与感情已完全贯通,一触即发,但凭借已有语言积累表达自己的激昂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有难度的,因为所有的语言此时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而,最好的方式是以读代讲: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激情在读书中飞扬。此刻学生朗读文章,就会将文中的语言与录像中的一个个镜头联系起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录像这一中介再一次传递给了学生,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因而他们的读书是投入的,是声情并茂的。

同时第5自然段也是课后要求背诵的一段。课上我便让学生尝试着背诵三个飞向组成的排比句,情动词发,学生很容易便有感情地背诵了出来。

总之,在这堂课上,我注意了通过体验锻炼学生读的能力、背的能力以及信息处理等多种能力,并且注意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学生朗读,加深学生感悟。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大江保卫战教案

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外延伸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命财产安全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民子弟兵战洪水斗恶浪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投影、录相、录音机、歌曲《为了谁》。

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与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板书:大江保卫战)。

的语言概括出来。(a、大堤抢险b、铁汉本色c、勇救群众)。

2、合作学习。

各小组根据组员的喜好选择学习任务,组长做好分工学习,然后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

(出示投影片)学习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令你最感动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2)通过讨论交流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战士意志坚强、奋不顾身)你认为哪些词语最关键?(穿梭、索性奔跑、全然不顾)。

这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什么精神?(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范读、轮读、齐读。)。

1、看录相实况,再现画面。

的危险留给自己,面对这样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课后搜集有关抗洪抢险的动人故事或图片,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中交流。

大江保卫战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习生字新词,会用惊心动魄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的精神。

通过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叙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同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1、歌曲《为了谁》。

2、收集抗洪抢险的有关感人资料。

两课时。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通过朗读短句训练,感受长江遇特大洪水时万分危急的形势。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为了谁》,进入情景。

2、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词。

(1)字词:兼嶙峋虐坠烁。

(2)词义:

a、日夜兼程。

b、惊心动魄。

c、铮铮铁汉。

d、摇摇欲坠。

e、劈波斩浪。

f、嶙峋。

2、思考分段,理清脉络。

第一段(1)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0)部队官兵在与恶浪的决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了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三段。

1、范读第一段。

2、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灾情危急,奔赴战场)。

3、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语句。

4、第一层的句子较多地使用了短句,词组,感叹号,为什么?并指导朗读。

(1)连用!醒目地表示水情的异常严重和情况的十万火急。

(2)短句、词组等形式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交代了背景,把读者一下子就带入了那非常情况之中。

(3)朗读时声调要高亢,语速要加快。

5、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出英雄气概。

四、指导书写。

1、肩:月的首笔为竖,而不是撇。

2、嶙:右下部不是牛。

3、坠:上部的人要写得开些。

五、课堂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linxunkuaijiexiongyongriyejiancheng。

()()()()。

shibaonushanshuopibozhanlang。

()()()()。

2、在文中摘抄含有惊心动魄和闪烁的句子,并各造一句话。

文档为doc格式。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记叙的是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并且这篇文章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们多数教师对98年的那场洪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再次动情,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便水到渠成。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那时他们还比较小,可能还没有关注到这件事。那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我便借助媒体,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感人的录像,一曲《为了谁》激昂的歌,让学生耳闻目睹,在如临其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激情中记住这次奋战,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

让学生在感动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轻声细读课文,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细读所划之处进行品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将文中语言与录象中的一个个镜头联系起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录象这一中介传递给学生,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说出来,就“一触即发”了。

新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还非常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不仅要用好教材,更要广开各种有利的资源,使这些资源为阅读教学服务,让学生的朗读感悟真正融进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更能获得享受语文所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悦。因此,笔者认为语文课,有了“抠”课文,还需要“开”资源,课前搜集有关抗洪英雄的故事,课后让学生去查阅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让学生对人民子弟兵有更深刻的理解,情感得到升华。

《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课文浓墨重彩描述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文章的重点在表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赞扬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歌颂人民子弟兵。为了让学生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战、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我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998年的抗洪救灾,对我们教师而言记忆犹新,但对我们的学生而言,却是陌生遥远,因为那年他们才刚来到这个世界。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那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我想就是借助媒体,让学生耳闻目睹,在身临其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激情中记住这次奋战,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了奔腾咆哮的洪水肆虐村庄,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视频,观看了人民子弟兵扛沙包、堵大堤、救群众的视频,学生看得很认真,他们的心灵被震撼了。

为了让学生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战、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我收集了此次抗震救灾的种种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鲜活的事迹,如:《惊涛骇浪中的六龄女童难灭求生欲望》、《周运兰老师获救记》等,让学生在感动中去品悟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让他们在情的激励下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如果说观看视频、阅读故事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引导,是一种熏陶感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话,那么促使学生对课文入情入境,对课文的'语言评赏玩味,则是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份情感,用自己的心去悟情之深,用自己的脑去思言之妙。于是,在我营造了这样浓浓的感动氛围之后,再让学生在感动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我想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将文中语言与视频中的一个个镜头联系起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视频这一中介传递给学生,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于是,我再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学生的心灵在诵读中得到震撼。

课的最后,我还让学生欣赏了歌曲《为了谁》,这首歌是为这次大江保卫战而写的。再次目睹那热烈的场面,学生的激情在歌声中飞扬!学生的情感在歌词中涌动!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记叙的是1998年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并且这篇文章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们多数教师对98年的那场洪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再次动情,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便水到渠成。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那时他们还比较小,可能还没有关注到这件事。那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我便借助媒体,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感人的录像,一曲《为了谁》激昂的歌,让学生耳闻目睹,在如临其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激情中记住这次奋战,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

让学生在感动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轻声细读课文,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细读所划之处进行品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将文中语言与录象中的一个个镜头联系起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录象这一中介传递给学生,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说出来,就“一触即发”了。

新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还非常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不仅要用好教材,更要广开各种有利的资源,使这些资源为阅读教学服务,让学生的朗读感悟真正融进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更能获得享受语文所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悦。因此,笔者认为语文课,有了“抠”课文,还需要“开”资源,课前搜集有关抗洪英雄的故事,课后让学生去查阅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让学生对人民子弟兵有更深刻的理解,情感得到升华。

《大江保卫战》【】

今天我们学习22课,齐读课题:大江保卫战。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

2、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大家读好了吗?过渡:生字我们暂时学到这,现在来看课文。

三、学习1自然段。

2、[课件:出长江流域图,指长江、荆江、武汉、九江等地理位置]荆江出现险情!武汉出现险情!九江出现险情!长江中下游地区全面告急。[板书:万分危急]。

a、资料: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人口密集,工矿企业林立,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地面高度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数米至10余米,完全依靠两岸3000余公里的干堤,30000余公里的支堤抵挡洪水,洪涝灾害威胁频繁严重。

b、提问:常言道:水火不留情,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什么后果?(面临灭顶之灾,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顷刻间将淹没在滚滚而来的滔滔洪水之中,许多人将妻离子散,无家可归……)。

c、如何把这种危急的情况读出来?

3、过渡: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于是――(点击课件:出示部队出发的录像和文字,齐读)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4、从“日夜兼程”“挺进”体会到什么?(心急如焚,急人民所急)再读,读出“急人民所急”的心情。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官兵抢时间的句子。圈出重点词。

3、学生反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手势理解“穿梭”。

谁能通过个动作表现“穿梭”的意思?是这样吗?师:借助手势,战士们有的扛着沙袋跑向大堤,有的正赶回再运沙袋,忙而不乱——这就是穿梭的场面。大家都来做一做这个动作。

5、大家在抢时间、抢速度,脚趾割破了却全然不顾,因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课件]齐读:大堤,保住大堤。(加手势)。

人民战士为人民,正是钢铁般的意志,坚定了他们心中唯一的信念,那就是[课件]生读:大堤,保住大堤。(加手势)。

6、创设情景: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课件](引读)狂风为我呐喊……”

7、[课件]师:看,洪水肆虐,眼看大堤就要保不住了,战士们怎么办?读课文句子。好,前两排的子弟兵,请你们站起来,手挽手筑起人墙,让我们一起抵挡洪水。洪水更猛了,这样的人墙够坚固了吗?来,后面的战士加入到抗洪的队伍中来。

8、战士们,狂风来了怕不怕?暴雨来了怕不怕?巨浪来了怕不怕?对,英勇的战士们,让我们一起高喊:[出课件:

9、师:你们的身体难道是铁打的吗?你们也是血肉之躯,但是却有钢铁般的意志!这就是一群铮铮铁汉!辛苦了!请坐[板书:铮铮铁汉]。

10、过渡(语调弱):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此时的官兵们怎么样?一起读这副对联。师:尽管伤痕累累,可是他们却全然不顾。这就是人民子弟兵(指板书)铮铮铁汉的本色。

11、我们来看一看——[课件:抢险后的官兵]此时,你想对这些铮铮铁汉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在书上。

12、老百姓对人民子弟兵也充满了无比的敬意:[点课件:出对联]一起读。指导:这是老百姓对人民子弟兵的爱呀,师范读。(读得再深情些)齐读。

14、小结:是啊,这副对联,是对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英雄形象真实写照。

15、老师和大家一起读第2自然段。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如果说刚才描写的是一组抗洪抢险的群英图,那第4自然段就是对连长黄晓文的大特写。

2、读第四自然段,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做上批注。3、全班交流。请2、3个回答。

教师相机评价:人物的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难怪另人感动。语言描写也另人物形象动人心弦。点课件)。

4、从黄晓文身上,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铮铮铁汉的本色,像黄晓文这样的战士仅仅是一个吗?课文怎么说?。在那几十个难忘……事迹啊!”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你们还知道那些?5、指导朗读。

五、学习写法。

1、现在我们来看看,2-4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过渡:同样是写抢险,同样是塑造人物形象,第2、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像这样既有群体的描写又有个体的特写就是点面结合的写法,能全面具体而又生动形象地再现子弟兵的英雄气概,在我们习作中可以借鉴。)。

六、回顾歌曲《为了谁》。

[背景音乐《为了谁》]同学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用自己顽强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现在,你知道子弟兵到底是为了谁吗?让我们在一次深情的赞颂:(出:齐读对联)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再一次走进大江保卫战,去感受他们的感人事迹!

万分危急。

铮铮铁汉―――抢险(护堤)。

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1998年的夏天,那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吗?让我们通过录象再一次来感受当时的情景。

2、放录象。

3、谁来描述当时的情景。

二、学习第一节。

1、课文是怎么写的呢?(出示句子),我们一起来看幻灯,谁来把这段话朗读一遍。

2、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势——万分危急,哪些词语告诉你情势危急?

3、朗读时,这些加点词语该怎么读?三个“告急”该怎么读?

4、自己练练看,注意读出当时情势的危急。

5、指名读、齐读。

6、师生接读: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三、学习第二段。

1、这场战斗是怎样打的呢?请同学们再看录象,再次来感受当时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3、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下面我们进行集体交流,谁来先说,从第二段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奋不顾身保大堤舍生忘死救群众。

6、谁来交流,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动?

(1)官兵们肩扛……保住大堤(出示)。

a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战士们的`奋不顾身?

(2)战士们高声喊道……人墙。

a战士们的话语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壮举惊天动地,谁来把这种豪壮之情朗读出来?

b指名读、齐读。

(3)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伤痕累累。

a看到战士们伤痕累累,我们感动得几乎要哭了。

b谁来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4)黄晓文的事迹。

a课文是通过什么把黄晓文的精神表达出来的?(语言、动作)(这一段话抓住了黄晓文的——语言、动作来表达精神的)。

b我们一起把黄晓文的感人事迹读出来。

c是啊,黄晓文只是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中的一个典型,在那难忘的几十个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啊。

曾经有战士说:“站着是一根伫立的桩,倒下是拦洪的沙袋,无论究竟考验的将军,还是刚刚入伍的新兵,他们都象黄晓文一样,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发出了人在堤在的誓言,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显示了我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板书:铮铮铁汉)。

(5)汹涌的急流中……电杆。

a比较句子。

(1)、书上的句子。

(2)、汹涌的急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来到树梢、房屋、电杆。

(3)、劈波斩浪:写出了战士们英勇无畏奋勇向前的形象。

三个飞向:写出了战士们心情的急切,动作迅速。

b书上这句话写得真令人感动,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e谁来读出这个意思,指名读、齐读。

(6)在安造莞。

a学生说。

b这里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d出示这句话。

这里的红五星、迷彩服又指什么?

e这句话的意思是:解放军是人民的大救星。

(板书:人民救星)。

(7)下面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第五自然段朗读一遍。

(8)这一段课文写得生动感人,课后要求我们背诵,先自己练着背背看。

看幻灯。

齐背。

四、总结:

板书:军民鱼水情。

五、课外延伸。

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被解放军伟大的抗洪精神深深打动?课后以《给抗洪战士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作文,把你对他们的崇敬之情表达出来。

铮铮铁汉奋不顾身保大堤。

人民救星舍生忘死救群众。

(军民鱼水情深)。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