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小课题开题报告(优秀18篇)

时间:2023-12-12 17:29:27 作者:字海

开题报告是研究者在进行科学研究之前进行全面了解和调研的重要流程。以下是一些出色的开题报告案例,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方法。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幼儿园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

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者们发现,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培养幼儿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地影响。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吁;美国将阅读优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轴;英国教育部发出把儿童的阅读教育进行到底的号召;日本政府开展图书起跑线活动等等,可见,阅读作为早期教育的热点,已经形成全球化趋势。在我国,早期阅读也正日渐受到重视,各类低幼读物琳琅满目,但多见益智类、手工类、涂色类等读物,并且由于出版社良莠不齐,功利主义思想严重,造成相当部分的早期读物质量低下;部分幼儿园在进行早期阅读活动时,教师往往以文字和思想品德教育为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定位在是否具有教育意义上,甚至是否适合认字,而不是选择具有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作品;父母们把通过阅读知识、科普类早期读物,收获某些知识或技能等显性成果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阅读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浓厚阅读兴趣的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等隐性教育因素,而正是这些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将来的良好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重要读物,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家庭的首选儿童读物,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它的表达形式多样、物象形态生动、色彩鲜明协调,具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等特点,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陶醉于阅读。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6岁,3个月到一岁半的婴儿就对语言敏感,口语学习两岁时最强,直至5岁都处于语言敏感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的掌握知识的。美国教育家德金认为:儿童的智力越低,早期阅读的好处就越大。美国幼儿能力开发研究所多曼博士提出:孩子两岁以后,对于文字的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困难,如果想要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教孩子念书,从两岁开始教育是最完美的,可见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在国际上有关早期阅读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早期阅读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绘本正是结合了这两点。

此课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对幼儿园绘本阅读的研究,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教师能够运用有效地教学策略指导幼儿阅读绘本,并与家庭配合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真正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以及指导幼儿绘本阅读的能力;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早期阅读理念,了解绘本,并能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并能运用多种方法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通过感受绘本画面的精、美、妙,体验绘本所带来的真、情、趣,培养幼儿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发展幼儿语言、思维、想象、审美等多种能力;为幼儿、家长、教师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打造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环境创设的研究。

(1)创设公共阅读环境的研究。

(2)营造个性化的班级阅读环境的研究。

教师绘本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

(1)绘本教学中绘本呈现方式的研究。

(2)绘本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绘本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整合的研究。

家园合作,有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

(1)亲子阅读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2)教师对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文献法:通过网终、杂志、书籍等途径,收集目前国内外有关绘本阅读的研究成果,对其长处加以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加以发展创新。

观察法:主要用于绘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以观察幼儿对活动内容的兴趣、活动手段、方式的有效性等。

行动研究法:用于完善教师组织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逐步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教学策略。对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也主要采用此方法。

问卷法、访谈法:主要用于调查、了解家长对于早期阅读和绘本的认识。

个案研究法:用于跟踪观察、记录个别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显著变化。

经验总结法:用于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成功经验进行阶段性小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范例。

课题“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是我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向各位领导汇报。

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的提供)及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心理环境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我们课题研究仅涉及教室环境与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

“互动”是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全新教学模式,它积极提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沟通,鼓励被教育者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

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幼儿不仅仅是在环境中成长,也是在环境里探索和学习。因此也可将“环境视为幼儿的老师”,互动式的教育环境可让幼儿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有利于萌发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背景:“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新《纲要》强调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将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在了整个教育的重要位置。但从现状看却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环境创设内容上追求精致美观,缺乏教育性;布置的形式上单调,缺乏多样化;布置方法上,主要以教师的设想、愿望出发,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应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让幼儿用环境记录、描述自己一日生活,使环境成为“会说话”的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价值。

研究的意义:通过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改变教师观念,不包办代替: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探索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以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的与环境互动。促进幼儿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个性的和谐发展。

目标:

1、改变教师观念,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引导教师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建构创设意识的内容、途径、指导策略,利用环境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积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幼儿互动环境。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萌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教育经验:在不断地反思教学中提高教师经验总结与分析能力。

内容:

本课题分为两个子课题:第一、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第二、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

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指导幼儿欣赏扎染布艺。

2、研究扎染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技能、技巧。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扎染活动。

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在环境创设中,如何引发幼儿主动提出创设的意愿和动机。

2、研究如何在师幼互动地创设环境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积极参与性为主线,选择与安排相关合理、有趣的内容。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

开题报告范文·英语开题报告范文·论文开题报告格式·会计开题报告。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实践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组织由园长挂帅、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我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展开关于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现状调查。在研究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保证实验研究的效果,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2019年9月——2019年11月第一阶段:筹备阶段:搜集有关资料,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好观察记录及实验方案。

2019年12月——2019年11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阶段,根据前一阶段的观察,从改变教师观念,创设良好的物质与心理环境,指导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真正达到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2019年12月——2019年2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资料、信息、音像等进行综合、归纳、概括、总结;撰写。

工作报告。

结题报告。

最后出版本课题研究的成果集制作一套环境创设课例光盘和课题研究过程光盘举办有关课题成果的展览并推广。

我园虽仅成立两年的时间,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先后被确立为徐州市一类幼儿园、市示范幼儿园、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优秀家长学校、徐州师范大学社区学院教育基地及青年路小学、公园巷小学、徐师附小、解放路小学等教育实验小学幼小衔接实验基地。

在课题开展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出观察记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如何进行创设才能与幼儿互动,掌握了环境创设的要求、内容和方法,写出了实验方案;认真阅读、理解相关的书籍如《幼儿园环境布置的思考》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等,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还专门组织教师到苏州、贵州等地方学习扎染工艺。

另外,我园将拨出专用经费,应用到科研课题上来,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1、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2、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方法与策略。

3、教师在课题中的观察指导个案及成长发展。

4、幼儿成果展示。

5、与课题有关的教养笔记和论文的发表。

6、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实验报告与工作报告。

7、关于课题研究的音像资料。

1、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指导课题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理性;合理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3、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实验资料,注意收集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4、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方法的研究。

负责人:。

所在备课组:中班年级组。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课题名称的解读。

美术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一种。绘画活动能给幼儿带来快乐,是发展智力和培养性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扩大幼儿视野,增进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认知的经验。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获得绘画技能的同时,陶冶了艺术情操。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孩子们的艺术发展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更好的更大空间的发展孩子的美术表现力,我们是要仅仅交给孩子如何完成一幅美术作品还是更重要的教会孩子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与鱼还是授之与渔。我们如何更好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地向美术课要质量,从而培养孩子的绘画表现力和审美情趣。幼儿园阶段,美术教学内容特别强调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从不同年龄阶段来说,孩子在美术作品的表达上是我们老师特别应该关注的'。给孩子一个想画、敢画、愿意画、并能进行比较欣赏的氛围也是我所探索的领域。美术教学要强调孩子的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美术教育更是一门自然学科,我们要为孩子营造感受美的氛围,从而让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所感受的生活之美。

1、通过美术活动的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情趣,让幼儿想画,敢画,愿意画。

2、在绘画活动中,通过课堂上的引导,观察,模仿,操作,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大胆的表达自己所见所想。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经验,设计符合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

4、探索美术绘画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指导策略,完善幼儿的美术教学。

本课题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特点,探讨创造型美术教学活动的艺术环境营造、美术材料提供、作品表现内容、个性表现方式、多元组织形式、有效指导方式和作品展览赏析来开展的。

1、前期阶段。

主要是掌握幼儿在各年龄段美术发展的特点以及各年龄段幼儿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了解幼儿对于美术发展的认识。

2、具体研究阶段。

主要是根据幼儿现有的知识点,根据幼儿在该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设计以及有准备的教学,并在每次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记录。

3、总结阶段。

主要是采取经验总结法,总结各阶段研究的进度,进行改进,同时撰写阶段性的总结报告。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7-20xx、9)。

1.重点了解幼儿在各年龄段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对美术发展的认知情况。

2.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搜集幼儿喜欢的美术作品。

3.各班在绘画方面确定一个班级进行美术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的尝试性研究。总结出有关前期调查报告、经验论文以及教学案例。

1.在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选择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导入,并能跟幼儿一起进行情境的创设,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幼儿设想的情境进行简笔绘画,培养幼儿兴趣,让游戏贯穿于教学始终。

2.结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让绘画活动不在单一。

3.撰写专题小结、教学案例、论文。

(三)第三阶段:整理阶段(20xx.3-20xx.7)。

整理相关资料、照片、教案、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教学活动实践的成果照片。

2.教学方法、反思、论文。

3.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过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幼儿受教育处于三种环境中,即: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幼儿受教育更多是处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要使幼儿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相互配合步调一致。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因此,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要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也要使爱长“亲孩子之师,信孩子之师之道”,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桥,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实现家园共育,为幼儿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以全体幼儿为研究对象,以班级老师为实践操作者,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使幼儿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相互配合步调一致。

1、儿童教育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的力量,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2、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让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3、教师要通过沟通与协商,把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入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

根据我园实际情况,课题组主要进行以下课题的实践研究。

1、家园合作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2、建立多种与家长联系的方法。

3、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

1、文献资料法:学习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并适当加以深化。

2、调查法:用于课题研究前测与后期阶段,通过对教师与家长的调查,了解幼儿在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受教育情况,为课题确立提供依据,为研究提供对比数据。

3、行动研究法:将此方法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对研究内容和步骤的分析论证,结合实践,寻找阶段研究中的得失问题,围绕问题以及对研究过程的评价,来对本课题方案进行新一轮的调整与完善,保证课题研究进度与研究内容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通过行动研究,积累与及时推广阶段成果(全园推开),在研究实施中,不断再评价,再发现,再调整。有效保证本课题的研究质量以及对实践工作的有效改进。

4、个案研究法:对幼儿的个案跟踪:及时记录幼儿在教师与家长交流、家长参与园内活动后的行为,从中分析家长的参与对孩子的影响与相关性,并寻找适宜的指导策略与方法。

5、教育实验法: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把实施干预情况下所获得的事实,与没有实施干预情况下的同类对象变化的事实进行比较,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

6、经验总结法:将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教师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提升。

1.整体性原则:坚持幼儿园教学系统与管理的整体性。正确处理幼儿园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实行整体育人,促进幼儿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

2.主体性原则:确认幼儿是学习认知的主体、身心发展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必须特别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给幼儿以期待、理解和宽容,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弘扬幼儿的主体精神。

3.愉悦性原则:必须为幼儿创设和谐、协调、适用的心理氛围和易于愉快地接受教育的幼儿园育人环境。教育教学活动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幼儿体验到情绪的愉悦感,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4.活动性原则:幼儿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学活动让幼儿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使之学会思维和操作。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教育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并创造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既竞争又合作的欢乐气氛中茁壮成长。

5.成功性原则:要为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充公运用反馈和评价手段,对每一个幼儿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使幼儿发现和认识自己的力量,充满自信地去获得更大的成功。

1.制度保障。完善课题管理机制,为保证本课题高效、有序、科学、优化地实施,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以园长为龙头——教科室统筹——各园内课题小组分管——全园教师人人参与的良好网络机制。每一层面均各司其职,在分层实施中分层突破,再集中整合。确保方案实施的正确导向性与可行性,形成一种有效的研究工作机制。建立课题奖励制度。在课题实施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针对教师实施进度、方案、总结、论文、案例、反思、随笔撰写等的质量及教案制定等,进行优劣评定,予以相应的奖励。

2.时间保障。为保证课题的研究质量,课题研究小组每月第一周召开课题研究例会,反馈阶段研究情况,提出月工作计划;课题核心人员分别负责各自的研究进程,保证年级组各阶段课题研究计划的落实。

3.资料保障。课题研究资料分别定点到人,由教科室人员分别与年级组挂钩,保证每阶段、每年级组的资料反馈到位、分析到位,保证资料的质量与数量。规范课题档案资料,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详实地记录实验过程资料,并仔细收录归档,包括:子课题方案、阶段性总结、结题报告、论文、优秀教案、自评他评记录、案例评析、观察记录、教育随笔、教学课件等文本电子资料。

4.理论保障。定期请顾问组成员给予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定期聘请幼儿园课程研究专家给予课题实施建议;定期由教科室负责收集课题研究理论信息下发给教师,指导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2)确立实验研究人员,每个实验研究人员根据课题确立课题并拟定方案与可行性论证。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xx年11月)。

(1)家园共育现状分析、调查研究,形成方案;

(2)探索实践,实验研究;

(3)积累好过程资料,形成阶段及年度总结或经验报告;

(4)撰写论文,实践调研。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统计分析,数据整理;

(2)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陈海燕:负责本课题的组织、策划等工作。

课题组长:**:负责本课题的具体实施工作。

课题成员:**:负责问卷调查统计工作。

**:负责实践研究、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幼儿园教育小课题开题报告

姓名。

课题内分工。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张b。

组长。

算山长来幼儿园。

年级组长。

小教一级。

姚秧秧。

副组长。

算山长来幼儿园。

未定级。

蔡飞燕。

组员。

算山长来幼儿园。

未定级。

何冬梅。

组员。

算山长来幼儿园。

未定级。

刘碧波。

组员。

算山长来幼儿园。

未定级。

顿柳。

组员。

算山长来幼儿园。

未定级。

林园。

组员。

算山长来幼儿园。

未定级。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成良好地饮食、进餐行为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然而,当今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导致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内。有的幼儿是边吃饭,边跑,边玩,有许多幼儿有严重的挑食现象。我们曾观察过,初入园时能愉快独立进餐的幼儿大约只有15%。有的幼儿虽然会自己吃,但习惯不好,满桌满地都是饭粒、菜汤,在进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幼儿挑食现象也较普遍。长此以往,将使幼儿身体得不到基本的营养保证,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使幼儿失去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以后纠正起来更加不易。不良的进餐行为还会使幼儿表现出素质低下的外在表现,严重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交往以及个性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觉得幼儿的进餐现状迫切需要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良好进餐行为的补偿性教育,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小一幼儿(30人)和小二班幼儿(30人),其中小一班为实验班、小二班为对照班。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谈话、问卷等了解小班幼儿进餐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做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餐行为的表现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

3、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幼儿进餐教育的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学习先进的成功经验。举办专题讲座,针对实际解决问题。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定期不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如学习心得,论文交流,经验介绍,补充、完善实验,扩大实验成果。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培养观察,了解记录其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5、行动研究法:通过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进行幼儿进餐礼仪技能的训练,根据实际工作者的现状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调查边研究,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设计――探索――反思――总结。注意教师的示范、讲解和教育评价。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幼儿进餐行为现状及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多方面、多形式地培养小班幼儿进餐行为习惯。

(二)研究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幼儿进餐习惯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小班幼儿进餐技能的指导。

3、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习惯的培养,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行为,并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四、研究的步骤。

2月―3月,对小班幼儿进餐行为进行前期测评,分析不良进餐习惯形成的原因。

204月,收集小班幼儿体检结果,调查分析幼儿身体状况与进餐习惯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理论学习,调整课题实施方案,商讨制定适合小班幼儿的进餐行为培养计划。

年5月,通过一日生活基本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行为。

2012年6月,对幼儿在进餐前、进餐中、进餐后出现的不良行为礼仪进行记录,并分析形成这一系列不良礼仪的原因。

2012年7月初,以论文的形式结题。

五、人员的分工。

张b负责撰写开题报告和课题结题,姚秧秧、蔡飞燕负责收集各项资。

料,刘碧波、何冬梅、林园做好实施方法的验证工作。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方法的研究。

负责人:吴琳。

所在备课组:中班年级组。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课题名称的解读。

一、背景及意义。

美术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一种。绘画活动能给幼儿带来快乐,是发展智力和培养性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扩大幼儿视野,增进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认知的经验。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获得绘画技能的同时,陶冶了艺术情操。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二、课题名称的解读。

孩子们的艺术发展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更好的更大空间的发展孩子的美术表现力,我们是要仅仅交给孩子如何完成一幅美术作品还是更重要的教会孩子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与鱼还是授之与渔。我们如何更好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地向美术课要质量,从而培养孩子的绘画表现力和审美情趣。幼儿园阶段,美术教学内容特别强调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从不同年龄阶段来说,孩子在美术作品的表达上是我们老师特别应该关注的。给孩子一个想画、敢画、愿意画、并能进行比较欣赏的氛围也是我所探索的领域。美术教学要强调孩子的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美术教育更是一门自然学科,我们要为孩子营造感受美的氛围,从而让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所感受的生活之美。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内容。

1、通过美术活动的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情趣,让幼儿想画,敢画,愿意画。

2、在绘画活动中,通过课堂上的引导,观察,模仿,操作,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大胆的表达自己所见所想。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经验,设计符合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

4、探索美术绘画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指导策略,完善幼儿的美术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特点,探讨创造型美术教学活动的艺术环境营造、美术材料提供、作品表现内容、个性表现方式、多元组织形式、有效指导方式和作品展览赏析来开展的。

1、前期阶段。

主要是掌握幼儿在各年龄段美术发展的特点以及各年龄段幼儿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了解幼儿对于美术发展的认识。

2、具体研究阶段。

主要是根据幼儿现有的知识点,根据幼儿在该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设计以及有准备的教学,并在每次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记录。

3、总结阶段。

主要是采取经验总结法,总结各阶段研究的进度,进行改进,同时撰写阶段性的总结报告。

三、研究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7-20xx、9)。

1.重点了解幼儿在各年龄段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对美术发展的认知情况。

2.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搜集幼儿喜欢的美术作品。

3.各班在绘画方面确定一个班级进行美术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的尝试性研究。总结出有关前期调查报告、经验论文以及教学案例。

1.在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选择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导入,并能跟幼儿一起进行情境的创设,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幼儿设想的情境进行简笔绘画,培养幼儿兴趣,让游戏贯穿于教学始终。

2.结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让绘画活动不在单一。

3.撰写专题小结、教学案例、论文。

(三)第三阶段:整理阶段(20xx.3-20xx.7)。

整理相关资料、照片、教案、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教学活动实践的成果照片。

2.教学方法、反思、论文。

3.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过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幼儿受教育处于三种环境中,即: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幼儿受教育更多是处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要使幼儿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相互配合步调一致。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因此,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要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也要使爱长“亲孩子之师,信孩子之师之道”,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桥,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实现家园共育,为幼儿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以全体幼儿为研究对象,以班级老师为实践操作者,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使幼儿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相互配合步调一致。

1、儿童教育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的力量,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2、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让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3、教师要通过沟通与协商,把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入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

根据我园实际情况,课题组主要进行以下课题的实践研究。

1、家园合作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2、建立多种与家长联系的方法。

3、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

1、文献资料法:学习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并适当加以深化。

2、调查法:用于课题研究前测与后期阶段,通过对教师与家长的调查,了解幼儿在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受教育情况,为课题确立提供依据,为研究提供对比数据。

3、行动研究法:将此方法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对研究内容和步骤的分析论证,结合实践,寻找阶段研究中的得失问题,围绕问题以及对研究过程的评价,来对本课题方案进行新一轮的调整与完善,保证课题研究进度与研究内容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通过行动研究,积累与及时推广阶段成果(全园推开),在研究实施中,不断再评价,再发现,再调整。有效保证本课题的研究质量以及对实践工作的有效改进。

4、个案研究法:对幼儿的个案跟踪:及时记录幼儿在教师与家长交流、家长参与园内活动后的行为,从中分析家长的参与对孩子的影响与相关性,并寻找适宜的指导策略与方法。

5、教育实验法: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把实施干预情况下所获得的事实,与没有实施干预情况下的同类对象变化的事实进行比较,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

6、经验总结法:将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教师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提升。

1.整体性原则:坚持幼儿园教学系统与管理的整体性。正确处理幼儿园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实行整体育人,促进幼儿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

2.主体性原则:确认幼儿是学习认知的主体、身心发展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必须特别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给幼儿以期待、理解和宽容,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弘扬幼儿的主体精神。

3.愉悦性原则:必须为幼儿创设和谐、协调、适用的心理氛围和易于愉快地接受教育的幼儿园育人环境。教育教学活动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幼儿体验到情绪的愉悦感,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4.活动性原则:幼儿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学活动让幼儿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使之学会思维和操作。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教育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并创造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既竞争又合作的欢乐气氛中茁壮成长。

5.成功性原则:要为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充公运用反馈和评价手段,对每一个幼儿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使幼儿发现和认识自己的力量,充满自信地去获得更大的成功。

1.制度保障。完善课题管理机制,为保证本课题高效、有序、科学、优化地实施,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以园长为龙头——教科室统筹——各园内课题小组分管——全园教师人人参与的良好网络机制。每一层面均各司其职,在分层实施中分层突破,再集中整合。确保方案实施的正确导向性与可行性,形成一种有效的研究工作机制。建立课题奖励制度。在课题实施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针对教师实施进度、方案、总结、论文、案例、反思、随笔撰写等的质量及教案制定等,进行优劣评定,予以相应的奖励。

2.时间保障。为保证课题的研究质量,课题研究小组每月第一周召开课题研究例会,反馈阶段研究情况,提出月工作计划;课题核心人员分别负责各自的研究进程,保证年级组各阶段课题研究计划的落实。

3.资料保障。课题研究资料分别定点到人,由教科室人员分别与年级组挂钩,保证每阶段、每年级组的资料反馈到位、分析到位,保证资料的质量与数量。规范课题档案资料,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详实地记录实验过程资料,并仔细收录归档,包括:子课题方案、阶段性总结、结题报告、论文、优秀教案、自评他评记录、案例评析、观察记录、教育随笔、教学课件等文本电子资料。

4.理论保障。定期请顾问组成员给予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定期聘请幼儿园课程研究专家给予课题实施建议;定期由教科室负责收集课题研究理论信息下发给教师,指导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2)确立实验研究人员,每个实验研究人员根据课题确立课题并拟定方案与可行性论证。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xx年11月)。

(1)家园共育现状分析、调查研究,形成方案;

(2)探索实践,实验研究;

(3)积累好过程资料,形成阶段及年度总结或经验报告;

(4)撰写论文,实践调研。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统计分析,数据整理;

(2)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陈海燕:负责本课题的组织、策划等工作。

课题组长:**:负责本课题的具体实施工作。

课题成员:**:负责问卷调查统计工作。

**:负责实践研究、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幼儿园教育小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方法的研究。

负责人:吴琳。

所在备课组:中班年级组。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课题名称的解读。

一、背景及意义。

美术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一种。绘画活动能给幼儿带来快乐,是发展智力和培养性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扩大幼儿视野,增进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认知的经验。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获得绘画技能的同时,陶冶了艺术情操。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二、课题名称的解读。

孩子们的艺术发展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更好的更大空间的发展孩子的美术表现力,我们是要仅仅交给孩子如何完成一幅美术作品还是更重要的教会孩子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与鱼还是授之与渔。我们如何更好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地向美术课要质量,从而培养孩子的绘画表现力和审美情趣。幼儿园阶段,美术教学内容特别强调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从不同年龄阶段来说,孩子在美术作品的表达上是我们老师特别应该关注的。给孩子一个想画、敢画、愿意画、并能进行比较欣赏的氛围也是我所探索的领域。美术教学要强调孩子的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美术教育更是一门自然学科,我们要为孩子营造感受美的氛围,从而让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所感受的生活之美。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内容。

1、通过美术活动的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情趣,让幼儿想画,敢画,愿意画。

2、在绘画活动中,通过课堂上的引导,观察,模仿,操作,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大胆的表达自己所见所想。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经验,设计符合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

4、探索美术绘画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指导策略,完善幼儿的美术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特点,探讨创造型美术教学活动的.艺术环境营造、美术材料提供、作品表现内容、个性表现方式、多元组织形式、有效指导方式和作品展览赏析来开展的。

1、前期阶段。

主要是掌握幼儿在各年龄段美术发展的特点以及各年龄段幼儿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了解幼儿对于美术发展的认识。

2、具体研究阶段。

主要是根据幼儿现有的知识点,根据幼儿在该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设计以及有准备的教学,并在每次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记录。

3、总结阶段。

主要是采取经验总结法,总结各阶段研究的进度,进行改进,同时撰写阶段性的总结报告。

三、研究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x、7-201x、9)。

1.重点了解幼儿在各年龄段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对美术发展的认知情况。

2.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搜集幼儿喜欢的美术作品。

3.各班在绘画方面确定一个班级进行美术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的尝试性研究。总结出有关前期调查报告、经验论文以及教学案例。

1.在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选择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导入,并能跟幼儿一起进行情境的创设,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幼儿设想的情境进行简笔绘画,培养幼儿兴趣,让游戏贯穿于教学始终。

2.结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让绘画活动不在单一。

3.撰写专题小结、教学案例、论文。

(三)第三阶段:整理阶段(201x.3-201x.7)。

整理相关资料、照片、教案、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教学活动实践的成果照片。

2.教学方法、反思、论文。

3.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安全就是生命。安全教育一直是幼儿园高度关注的问题,有时可能也是最头痛的问题。近年来幼儿园不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号杀手。安全是儿童生存的基本保障,是所有儿童的基本权力,如何采用安全措施,防范各种事故的发生已成为我们当前刻不容缓的使命。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活动的生活场所,而且越是孩子频繁使用的游戏设施或游戏场地,发生的事故越多,因为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活动中总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作为新一代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教授给幼儿安全知识,让他们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学会如何征服危险,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幼儿学会自护,就等于在生存中学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生存是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交织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才能达到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护能力的目的,才能让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

为小班幼儿所提供的环境和物质条件,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安全、舒适的活动场地是活动的重要条件,小班幼儿的大肌肉群发育不太完善,加快速度跑动,容易摔跟头,因此,户外活动的场地安排在比较平坦的地毯或草地上比较安全,这样,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耍,不必担心跌倒或身体某些部位被擦伤。

1、选择合适的活动器械,帮助幼儿熟悉玩法。

教师需要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活动器械作一些筛选,有选择的逐步提供器械,使孩子们一样样的熟悉,如垫子、呼拉圈等这些器械。通过情景化的活动设计,让孩子在垫子上练习各种各样的爬、练习翻滚等动作,孩子们在熟悉垫子玩法的同时,运动能力也获得了相应的提高。

教师还必需先清楚运动器械的各类玩法,指导小班幼儿进行活动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才能更好的给孩子带来运动价值。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对器械的使用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使这些材料真正的被幼儿所熟悉和了解,从而使孩子们知道最基本的玩法,愿意去玩,乐意去玩。

2、发挥活动器械的多种功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

在幼儿熟悉某一活动器械的基本玩法后,教师应当逐步放手,引导幼儿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这一器械的多种玩法,对做得好的幼儿及时表扬,让他们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更加喜欢运动,达到锻炼的目的。

兴趣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小班幼儿年龄小,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有部分幼儿往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一个人呆在一边独处,不喜欢陌生的新环境,而情景性的活动和游戏场景能有效吸引他们,因此,每次户外活动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设计一定的情景,使小班幼儿融入其中,有兴趣的参加活动。

户外活动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多种游戏活动交替进行,在体育活动适当穿插开展简单的民间游戏,如跳房子游戏,它有一定的运动量,能活跃幼儿的身心,增进幼儿体质,提高幼儿运动的兴趣和能力,小班幼儿也较适合参加,这样小班幼儿才能百玩不厌,保持对户外活动持久的兴趣。当然要结合本班实际组织开展户外自由活动,有集体的,有分散的,让小班幼儿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玩的形式、玩的内容,获得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充分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幼儿户外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到每个幼儿,而且幼儿在户外活动比在室内活跃,加之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差,动作控制能力有限,因此,老师不仅要在活动前尽可能的预计到游戏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注意事项,而且在户外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给小班幼儿更多自由空间的同时,还需要教师根据游戏情节增添简单易行的活动规则,以确保活动圆满进行。当然,如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确保幼儿吸取教训,注意以后游戏的安全。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1、幼儿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许多发生在幼儿园血淋淋事故提醒着我们保护孩子的安全才是幼儿园的根本,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到教育,只有安全,孩子们才能开心地在幼儿园成长,因此保护幼儿的安全和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在幼儿园里,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应放在首位,全体教职工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及丰富的安全知识,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

3、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伤害,家长却很少能冷静的对待,如何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孩子的生存质量,已越来越成为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

幼儿园安全是指幼儿在园期间和幼儿园组织幼儿园外的一切活动且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幼儿人生安全,他主要是幼儿在园接受或参加教育活动中所发生的人身安全,也包括虽不在园内,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所发生的人身安全。

在幼儿教育的一日生活中,保障幼儿人身安全,引导幼儿形成安全意识并学会基本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的方法是我们研究的方向和角度。

研究对象:

全园幼儿和教师。

研究目标:

让教师和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平常应“防微杜渐”,警钟长鸣,避免幼儿危险和意外的发生,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研究内容:

安全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教师要学习法律知识、卫生常识,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幼儿园所有的设备和组织幼儿的一切活动都要从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发,对全园环境、设备、场地、大型玩具、房舍以及水电暖设备要及时检查维修,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2.幼儿园教师要学习法律知识、卫生常识,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幼儿园班级安全教育内容: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攀爬阳台和窗台;如果走失了怎么办?不触摸各种电器开关;不乱食药物、食品;不把小物件含在口中或塞入耳道;不放脏东西和危险品在口袋里;外出活动时不离开老师;下楼梯不推不挤等等。

1)、幼儿园的安全要以预防为主。

2)、制定有效的安防措施。

(1)把好门卫值班的关口,维护幼儿园门口安全。

晚班人员在下班前须仔细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以防意外。

(2)严格落实幼儿接送交接制度,严防幼儿被冒领、错领。

(3)认真做好班级服药工作,确保药品使用安全。

(4)管理好食堂,保证食品安全。

防止食物中毒,严格遵守采买、验收制度,不吃不洁和腐烂的食品。

(5)认真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避免幼儿发生危险,防止儿童丢失,交接班组织儿童活动,均要随时清点人数,儿童来园、离园时,要与家长交代情况。

4、家园互动,确保安全。

理论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查阅相关资料,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全园各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4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课题成员分工设施方案。

(2)课题成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3)组织课题成员进行个案分析,全园进行安全教育活动。

(4)对课题进行小结,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5)撰写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分析、整理实施阶段的各种研究资料。

(2)撰写专题论文、研究报告。

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调查法等方法。

交大阳光幼儿有一支优秀的、团结的、年轻的高学历的教师队伍,曾多次参加课题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我园的重点,科研工作多年来都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条件都给与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主要阶段性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xx年10月。

论文。

李福娟。

2

20xx年11月。

幼儿安全案例。

案例分析。

王彩云。

3

20xx年12月。

幼儿安全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冯莎。

4

20xx年1月。

设计。

郭红娟。

5

20xx年2月。

设计。

董毅博。

7

20xx年5月。

幼儿园教育开题报告

美术教育,对幼儿创新潜能的开发具有的积极作用,被现代教育所公认。美术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毕加索曾这样说过:“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我们应该让儿童找到自己的感觉,父母或老师决不能用简单的像不像,比例准不准来评判孩子们作品的好坏,有的地方不到位就遭到批评,这样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压抑了儿童大脑思维活动。运用绘画语言让儿童在绘画创作中受到教育,尽致地发挥儿童稚气的想象力,提高儿童的素质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因儿童在学前还没有受大人思维的影响,儿童观察事物有其独特的视角。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令成人难以想象的创造潜能和天赋。

目前,农村美术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与创新的首选,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福禄贝尔也曾说过:“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而在我们农村,其自然资源更是丰富多彩,粮食、树木、花草这些不同质地的自然物、得天独厚的农村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是我们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极好的素材和内容。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农村有农村的特色,有农村特有的风俗民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就应该让幼儿融入这些自然资源的主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学习的大课堂,引导幼儿感受到身边的美,生活的美。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欣赏水平和利用率,使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创造性的、有个性与特色地开展起来。

我园一直重视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究,在实践与研究中发现,幼儿对美术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美术活动中孩子是最富有想象和创造力的。随着幼教改革的一次次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但旧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始终难以摆脱,美术活动中注重创作结果,评价方式单一陈旧,新的教育理念始终难以转化为教学行为,面对出现的种种纠结,我园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美术教育手段促进幼儿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开发幼儿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确立“对农村幼儿园特色美术活动探索”的研究课题。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及与本课题的关系

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大,注重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在艺术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重视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强调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突出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让艺术和生活紧密相联。从儿童作品就可以看出儿童用他们的表达水平、表达方式,表达其对真实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情绪的再现。他们更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能力。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在发展儿童审美创造力的探索过程中所要借鉴的,农村有着无限的美术创作素材与空间。

在我国,人们虽然已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于幼儿美术活动的重要性,但对于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刚刚起步,农村幼儿园所具备的丰富的各种资源还未被开发与利用。我们课题组认为:农村幼儿园美术教学改革应该以研究农村美术教学资源,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实际特点,从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入手,寻求合适的利用方法、原则,使农村园有效利用各种有价值资源,创造性的开设美术课程,绘画、临摹、写生,手工制作等。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对中国教育的反思,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重视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发展的独特作用,苏州、上海等城市的许多儿童美术教育者和幼儿教师都在发掘儿童创造潜能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促进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风格,儿童天生敢想,敢画,从“涂鸦”起步,让作品放飞儿童的梦想与追求,但是教师的影响往往会左右儿童的思维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农村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春天的小蝌蚪成长过程、金灿灿的油菜花变花为籽、妩媚的桃花结出小桃、泥土、沙子、石子、树皮、落叶、草根、菜叶、各类种子、水果皮、稻谷、芦苇杆等自然材料随处可见,随手可得,具有成本低、可塑性强、经济实惠的特点,便于收集和拼贴。幼儿对这些自然材料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只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这些材料用于幼儿的各种美术活动中,就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除此,农村的乡土文化也是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地处农村,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农作物的种子(黄豆、红豆、绿豆等等),各种树叶,小花小草,还有稻麦的秸杆,飘荡的芦花、洋槐花、杨柳絮…这些都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只有幼儿对自然感兴趣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快乐中学习。作为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农村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形成我们农村幼儿园的特色,我们必须从农村资源着手,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丰富幼儿美术活动,形成一种富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回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以,我们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来,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上去观察、去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揣摩他们的心理、去理解他们,就容易发现他们的绘画中融进了许多单纯、真实、自然朴质的元素,甚至,能用强烈的色彩,大胆的构图,奇特的想象来描绘他们自己心中的那一方神圣与美丽。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创新能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基本目标。因此,认真领会《纲要》精神,进行具体的教育实践探索,在教育行为中调整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新观念指导下,重新认识在美术活动中的儿童,达到既开发儿童美术创造力,又提高儿童审美表现力,同时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形成的目的,建构一种方便可行的、新型的儿童美术教育优化机制。这种在美术活动中把技能学习和创造力协同发展的举措,将会使孩子对世界万物产生无限的遐想和兴趣,使幼儿终生受益,同时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真正内涵。使美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儿童善于表达自己情绪和认知的一种“语言”,成为启迪儿童创新思维的摇篮,成为自信懂得欣赏的小“艺术家”,更好地发挥农村园在美术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作用。由此可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课题的界定与理论

(一)课题的界定

农村幼儿园:《幼儿园教育纲要》非常关注农村幼儿教育,提出许多农村幼儿教育的策略。的确,农村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充分地将他们挖掘并利用,是一笔很大的知识“财富”;而我们幼儿园也刚好坐落在环境优雅、自然资源丰富的农村里,园舍前后有着很多值得师幼共同探讨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农村幼儿园最真实、最精彩的课堂,教师加以引导、启发,幼儿就能够自主地欣赏、探究,形成自我的知识观点,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在体验中收获。因此,本课题开展的“特色美术”界定在“农村”.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是活教材,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因此,我们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农村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

2、英国当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提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他们的人格得到成长。里德强调美术教学应顺应儿童生来固有的潜力,教师仅仅扮演一个鼓励者,使儿童通过美术活动发挥潜能。

3、《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教学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五、课题研究目标、时间、对象、方法及过程

我园坚持教改、科研、日常工作一体化的原则和人人参与的指导思想,在确立课题《对农村幼儿园特色美术活动的探究》的基础上,全员参加、全程参与课题研究,思路首先是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组管理条例,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与职责,根据课题方案,确立相应的子课题。其次,全园各班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长,结合班内实际情况确立小课题。全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各班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网络化、制度化、规范化和过程化的工作格局。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和加深幼儿对美术活动内容的兴趣,培养幼儿感受美的情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摸索出适合农村幼儿园实际的,具有在实践中运用的可操作的园本美术教育经验。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教师幼儿美术教育专业素养,促进科研兴园。

(二)、研究时间

20xx.6--20xx.9月,历时三年。

(三)、研究对象

本园小、中、大班幼儿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资料,借鉴他人的理论和经验,收集国内外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不断充实我们的理论知识,推进我们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

2、调查研究法:

其他成员投身课题活动实践,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达到由“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产生的实践资料,并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课题研究和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边实践,边思考提炼,不断交流、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3、成果分享法:

通过分享幼儿的作品,去了解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情况,由于幼儿在创造活动过程中经常运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所以,对作品的分享需结合观察和倾听进行感悟,适时表扬肯定,鼓励进步。

4、案例分析法-- 一是研究幼儿作品案例、分析幼儿作品与个性发展;二是研究教师的活动设计案例、凝集教育智慧。

(五)、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将分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收集资料,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撰写实施方案。

2、对幼儿园现有的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反思和讨论。

3、与相关研究专家取得联系,学习经验,讨教方法,统一思想,形成共同理念。

4、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研究目标

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6月)

1、开展具体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根据小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感发展的规律确立教育目标。

2、通过学习、研讨、论证,选择和设计各具体教学内容,原则是保证每班有一个主题。

4、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各个具体活动内容,提高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

5、每学期进行课题阶段小结,整理出幼儿美术技能学习与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的活动体系,逐步形成我们的园本课程,并向专家进行咨询,改进方法。

总结阶段(20xx.7-20xx.6)

1、整理有关资料,分析资料情况,作出评判,对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

2、收集教师优秀活动案例及幼儿的优秀作品,做成光碟或汇编成册。

3、撰写结题报告,以及相关论文,编写有关教案集、课程反思集,形成幼儿园美术园本课程教材。

4、办一场儿童美术成果展示活动。

六、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组研究论文集汇编

2、农村幼儿美术活动评价指标

3、教师教学反思

4、幼儿作品成果汇报展

5、园本课程案例集

6、中期论证报告

7、结题报告

七、完成本课题的保证措施

1、课题负责人吴兰红同志是高邮市教坛新秀、高邮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曾撰写多篇论文获高邮市、扬州市一、二等奖,荣获省“师陶杯”论文三等奖。05年完成“培养合格小公民”课题的实践研究,09年兼管幼儿园教研工作,带领全园教师进行美术方面的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2、本课题由具有高级专业职称,从事多年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给予指导,有骨干教师的参与。

3、课题组成员分工:

组长:吴兰红(园长、大专学历)负责课题组领导和指导工作;

赵方春(教研组长、大专学历)主持课题研究与协调 ;

副组长:徐玉银(大班组教研组长、大专学历)引领小班老师和小朋友进行课题实施;

徐惠君(中班组教研组长、大专学历、幼教一级)引领大班老师和小朋友进行课题实施;

吴秋珍 (小班组教研组长、大专学历) 引领中班老师和小朋友进行课题实施;

成员:成留华、刘金红、谈晓兰、吴建英、宋月红、吴月琴、乔萍、王立新等老师直接参加分组实践指导与课题研究,不断反馈阶段成果和经验。

4、加大领导力度。成立由高级教师引领的课题研究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加强课题的组织管理,明确分工。

5、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期开展研讨、观摩活动,交流课题的研究情况,确保研究落到实处。

6、研究经费的保障,园部每学期挤出3-5000元经费用于课题研究性支出,同时,积极向争取中心初中的支持,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幼儿园教育开题报告

作为一名专门从事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师,我一直在摸索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大胆地进行美术创作并突显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质,真正引领他们跨进艺术的门槛。由于幼儿园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都还不完善,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是凭借直觉和想象的,有的想法甚至脱离现实的“原生态”。对孩子来说,绘画不是一种技巧,而是思维活动。他们的画应该是天真可爱且随心所欲、幼稚纯朴且无所顾忌的,正是这种不为形累,不为物牵的思维方式无意中契入艺术的本体之中。

然而,现在很多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内容都只是在机械地临摹他人的作品,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老师无法教出来的。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相当好的绘画“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模仿和临摹书上的画,就是强迫儿童依从别人的感受,改变自己的感觉,长期以往自己的感觉就会迟钝,丧失了实践的经历和体验,增加了孩子的挫折感,这时丢掉的不仅仅是能画象的“功夫”,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

因此,我认为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否合理?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影响有多大?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就是我本次选题的缘由。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学示范

研究范围:所有研究均在新城区北郊教工幼儿园各年龄班中进行。

课题含义:通过对幼儿绘画活动“示范法”的探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1、本课题是在我园美术特色教育的基础上生成的,并进一步加深研究,将过去的“示范、模仿”为主的传统美术教法与现今提倡的教师“不示范”的教法进行选择和再组合,因此具有可行性和发展延续性。

2、教师在幼儿绘画活动中采用的“示范法”,具体从是否需要教师示范、进行教师示范的时机及教师示范的方法三方面展开。

3、该课题负责教师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所有研究均在新城区北郊教工幼儿园各年龄班中进行。

第一阶段:调研(4月—6月)

1、幼儿园美术教学情况摸底;

2、研究任务:听幼儿园常规美术课,了解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示范画运用情况。

第二阶段:资料收集(6月—8月)

1、收集幼儿园常规美术教学中生成的幼儿美术作品和教师示范情况;

2、研究任务:

(1)分析不同教师、不同示范情况下,幼儿生成作品的分析;

(2)关于《幼儿园美术教学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

第三阶段:教学实验阶段(9月—11月)

1、运用教学实验,验证不同示范情况下,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表现;

2、研究任务:在少示范或不示范的情况下,运用其他方式进行引导,观察幼儿的接受情况和绘画中的造型表现,体会教学效果。

最后阶段:成果总结(11月—12月)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示范对幼儿创造力影响的研究》(暂定)在结题期内完成。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第一阶段:调研

写出阶段调研随笔

第二阶段:资料收集

1、幼儿园常规美术教学中生成的幼儿美术作品和教师示范情况的简要分析。

2、《幼儿园美术教学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回收情况简单分析。

第三阶段:教学实验阶段

幼儿园课题的开题报告

课题“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是我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向各位领导汇报。

幼儿园教育环境:

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的提供)及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心理环境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

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我们课题研究仅涉及教室环境与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互动”是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全新教学模式,它积极提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沟通,鼓励被教育者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幼儿不仅仅是在环境中成长,也是在环境里探索和学习。因此也可将“环境视为幼儿的老师”,互动式的教育环境可让幼儿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有利于萌发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背景: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新《纲要》强调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将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在了整个教育的重要位置。但从现状看却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环境创设内容上追求精致美观,缺乏教育性;布置的形式上单调,缺乏多样化;布置方法上,主要以教师的设想、愿望出发,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应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让幼儿用环境记录、描述自己一日生活,使环境成为“会说话”的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价值。

研究的意义:

通过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改变教师观念,不包办代替: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探索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以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的与环境互动。促进幼儿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个性的和谐发展。

目标:

1、改变教师观念,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引导教师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建构创设意识的内容、途径、指导策略,利用环境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积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幼儿互动环境。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萌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教育经验:在不断地反思教学中提高教师经验总结与分析能力。

内容:

本课题分为两个子课题:第一、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第二、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

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指导幼儿欣赏扎染布艺。

2、研究扎染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技能、技巧。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扎染活动。

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在环境创设中,如何引发幼儿主动提出创设的意愿和动机。

2、研究如何在师幼互动地创设环境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积极参与性为主线,选择与安排相关合理、有趣的内容。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实践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组织由园长挂帅、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我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展开关于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现状调查。在研究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保证实验研究的效果,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20xx年9月——20xx年11月第一阶段:筹备阶段:搜集有关资料,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好观察记录及实验方案。

20xx年12月——20xx年11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阶段,根据前一阶段的观察,从改变教师观念,创设良好的`物质与心理环境,指导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真正达到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20xx年12月——20xx年2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资料、信息、音像等进行综合、归纳、概括、总结;撰写工作报告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最后出版本课题研究的成果集,制作一套环境创设课例光盘和课题研究过程光盘,举办有关课题成果的展览并推广。

我园虽仅成立两年的时间,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先后被确立为徐州市一类幼儿园、市示范幼儿园、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优秀家长学校、徐州师范大学社区学院教育基地及青年路小学、公园巷小学、徐师附小、解放路小学等教育实验小学幼小衔接实验基地。

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还专门组织教师到苏州、贵州等地方学习扎染工艺。

另外,我园将拨出专用经费,应用到科研课题上来,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1、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2、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方法与策略。

3、教师在课题中的观察指导个案及成长发展。

4、幼儿成果展示。

5、与课题有关的教养笔记和论文的发表。

6、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实验报告与工作报告。

7、关于课题研究的音像资料。

1、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指导课题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理性;合理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3、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实验资料,注意收集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职业角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知识的交融渗透,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学理念的确立和教学方式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促其快速成长的平台;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教师担负起脊梁的中坚作用,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然而,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新教材中一些探究性内容,既没有给出探究的方法,也没有给出探究的结论,我们的教学该怎么办才好?这种提问一方面反映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反思与困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

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就是增加了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具体的课程实施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又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基础上的,因为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才能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角色,用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但需要学校的作用和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师个体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实施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实践。

本课题的幼儿园科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是根据刘志伟老师在20xx年(第35卷)第5期《科学教学》中发表的论文《幼儿园科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析》中介绍的幼儿园科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情境引入、探究学习、巩固拓展、创新发展。

通过组织引领我校全体科学教师对该课题的研究,拟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2、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与教学有效性的内在联系;

3、通过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促进幼儿园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4个:

1、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来应用创新教学模式;

2、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来优化新教学模式;

3、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4、研究如何检测科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文献研究法:用于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调查研究法:用于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师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案例研究法:用于教师在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行动研究法:用于研究在科学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课题准备论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请课题组导师审定、指导、论证;课题组研究小组的成立;课题开题。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本阶段要组织和引领课题组成员在本课题的指导下,紧密围绕课题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第一手资料。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课题总结验收阶段。

本阶段要对实验过程材料进行梳理、提升,形成研究成果;发表研究成果。

如果我们的课题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们可以期望,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可能会取得如下几方面的预期成果:

1、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报告、论文;

2、幼儿园科学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典型案例;

3、在研究该课题中的优秀课例;教学反思。

幼儿园礼仪课题开题报告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不仅使孩子们增长智慧增强体能,同时也增进了小朋友间的友谊。但事物的发展总是辩证的,有其积极地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意外。近年来,幼儿意外事故时有发生,在这些事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常规所造成的,所以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于幼儿园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正常的一日活动中各环节保证幼儿安全,避免或减少出现幼儿因某种原因所导致的撞伤、抓伤、咬伤等小事件不容忽视。因此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是最最重要的。

幼儿园安全工作是保障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幼儿园良好的常规是一切活动的基本要求,良好的常规安全教育,不仅能保证幼儿一日活动的正常进行,还能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深化自我保护教育。在常规安全方面,我园做的比较扎实,对教师进行安全专项培训与研讨,老师们认真按照要求严格执行,对幼儿餐后散步、睡前安全检查等都有专人每天进行检查并做相应的记录,虽然做的比较扎实,但是还有一些不足,需要深入研究提升。所以,向幼儿进行常规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很重要,教师们更要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并通过游戏、教育教学、生活活动等形式,采取易于幼儿接受的方法,自然参加安全教育。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幼儿园安全大于天,幼儿园作为在园幼儿的间接监护人,在一日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障幼儿的在园安全,温家宝说:“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袁贵仁说:“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幼儿园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每一个家庭,同时可见幼儿常规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它的实施基础就是为了保障每位幼儿的安全。

3—6岁幼儿无自我保护能力,并且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三位教师要面对二三十个孩子的同时又怎样才能保障幼儿的安全呢?那就只有加强幼儿的常规安全教育。什么是安全常规教育呢?安全常规教育就是幼儿园长期以来积累和现在正在延用下去使用的规则,具有一定的标准、习惯和控制力,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幼儿在了解常规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幼儿园保育工作,“保”在先“教”在后,那就要从幼儿的入园安全、户外活动安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安全常规、入厕安全常规、饮水安全常规、进餐安全常规、散步安全常规、午休安全常规、离园安全常规教育等进行开展,每一个安全常规教育又包含更多的细致的安全教育。

根据我园的安全常规教育现状,还缺少更系统的安全常规教育计划。保教办对教师进行安全专项培训,根据班级情况,及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解决;同时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在进行常规安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细小化、精准到位,重点是培养幼儿有安全常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但相继于幼儿出现的安全状况,随即也会出现相应的难度。针对于幼儿常规安全,我园将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常规安全教育。

第一,将一日常规安全环节进行研究、分析,掌控每个环节重点。

第二、加强对教师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培训,让每一位教师清晰每一个环节的要求。

第三、常规安全实施,除要求教师规范幼儿一日常规外,并要求班级每日开展“一分钟安全教育”,根据班级幼儿容易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行为开展教育,如:关门的正确方式、区域活动时工具与材料的正确使用等,并开展幼儿园“安全月”教育活动。

第四、加大家长安全教育宣传,做到家园共育。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组织教师针对课题的选定进行讨论。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前的培训工作。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剖析,结合幼儿园实际,了解幼儿园常规安全现状,并搜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4、制定详细的安全教育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幼儿园常规安全教育中良好环境的创设。

1、将一日常规安全环节进行研究、分析,掌控每个环节重点。

2、加强对教师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培训,让每一位教师清晰每一个环节的要求。如:幼儿入厕男女分开,每组五名幼儿入厕,教育幼儿不打闹、不推挤,入厕后有秩序的排队洗手,提高警惕,小心地滑等。

(二)对幼儿进行日常安全教育的开展,重点在安全月中进行深入研究。

1、常规安全实施,除要求教师规范幼儿一日常规外,并要求班级每日开展“一分钟安全教育”,根据班级幼儿容易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行为开展教育,如:关门的正确方式、区域活动时工具与材料的正确使用等。幼儿园相继开展“安全月”教育活动,制作以“安全”为主题的知识宣传展板,中大班幼儿开展“争做小小安全员”。将安全教育真正的渗透于幼儿在园每一环节内。

2、加大家长安全教育宣传,做到家园共育,将幼儿园常规安全与家庭生活相结合。利用半日开放活动家长来园时,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家长看到的常规安全隐患。

3、转变角度,让幼儿成为主人,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寻找发现常规安全隐患。

4、教师分阶段开展课题研讨,开展安全教育教学观摩活动。

5、班级之间进行对比。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发放后期家长问卷调查,了解通过教师教育后、幼儿学习后的改善情况。

2、通过交流、座谈、汇编有关成果等形式,整理归纳总结,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1.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幼升小,家长往往会焦虑,孩子会无助,老师们会盲从。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转折点上,在实现这个转折的过程中,幼儿会有不适应,比如在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跟上小学的节奏和要求。作为幼儿园充分研究一些准备工作处理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这对于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连贯性与整体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进行幼小衔接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平稳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1.让幼儿快乐地期盼小学生活---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让幼儿主动地感受小学生活的特点---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让幼儿自信地走进小学---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4.在“幼小衔接”方式上,建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以幼儿园、家庭、小学为实施载体的“多维互动体”,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无缝衔接。

(三)研究意义。

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展示自我价值。根据小学一年级在整个教育历程中的特定地位,在开展丰富活动的同时营造幼小衔接的氛围。

2.促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学习适应的衔接。幼小衔接是针对以往新生入学所反映的种种弊端而进行的,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针对过去一些弊端,我们应立足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养成珍惜时间和乐于学习的`好习惯,用小学生的行为去规范自己,逐步养成自律的能力。

3.充分做好入学前应有的良好心理准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减缓两学段的坡度,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一个不间断的整体,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也是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所在。

(一)课题研究内容。

1.建立“师”与“幼”的互动关系,关注幼小衔接内容的有效性“幼小衔接”中应怎样构建师幼间的互动,其关键在于我们到底教什么、如何教。面对今天的幼儿,幼小衔接工作如何才能更有意义、更有成效,以满足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

(1)把幼小衔接与幼儿园新课程的实施有机结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把幼小衔接与幼儿发展的特点有机结合,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是幼小衔接工作成功的保证。携手为家长提供支持和帮助,形成“家”与“园”的资源互动链,提高幼小衔接的实效性,解决“转折点”问题。

3.建立“家”与“园”与“社区”的互动关系,促进幼小衔接体系的连贯性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创建幼儿园与小学间的互动协作环境,是幼小衔接工作连续性的保证。

4.对幼小衔接工作的不断反思。

(1)幼小衔接工作的创新更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

(2)幼小衔接工作的突破在于教研方式的改变。

(3)幼小衔接工作的长效在于价值取向的拓宽。在幼小衔接的路途中,我们将和幼儿携手共同面对变化、经历过程、体验成长。

(二)课题研究过程。

1.明确研究任务并进行分工,修订课题方案和计划。

2.邀请区教委领导和专家进行指导工作。

3.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工作。

4.举行课题研讨及开放活动。

5.组织阶段性评估。

6.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结题工作做好资料积累。

(三)课题研究方法手段。

1.积累资料法。每一位教研员结合自己的写作教学和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尽可能地将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和学生成长进步的案例积累下来,作为研究的重点参考资料和研究成果。

2.调查法。

(1)跟踪调查法,以园所为单位对于进入小学的孩子进行一年的的跟踪研究,建立好幼儿成长档案,看幼儿的发展提高。

(2)问卷调查法,在不同的阶段设置面对幼儿、家长和学生升入一年的班主任或者社区邻里调查问卷,随时存档,对比。

3.经验总结法。结合课题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点结自己的一些做法,体会,并撰写总结性文章,进行推广。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11——20xx.12)。

1.组织选题,开题,提出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任务和分工,各位参加研究的教师自主提出研究目标,写出研究计划。

2.通过年级组根据研究计划,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面进行探讨,制定详细的实施规划,讨论、研究后备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1——20xx.11)。

1.落实研究内容。

2.资料收集。

(1)对于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能解决的策略。

(2)组织各种互动,及时进行反馈、总结整理。

3.聘请领导和专家进行指导。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升课题研究质量。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xx.12)课题组成员撰写结题报告,出课题研究成果。

1.经验总结:对教育经验活动及经验认识进行分析、加工、制作、整理,形成较为系统的、合乎逻辑的认识。依据的是教育实践经验所提供的事实,深入分析与总结教育实践中的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2.研究日志: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不仅仅罗列生活事件的清单,而是通过聚集这些事件,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地假定。记录的是教师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所解释的和反思的内容。

3.教育叙事:课题实施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行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写作的成型的研究成果。

4.教育案例:教师将发生在课题研究中的事例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是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

5.教学课例:强调对课题研究进行详细的罗列以及加上简要的评析或反思。

幼儿园美术教育开题报告幼儿园美术教育论文

八、课题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指导课题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理性;合理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3、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实验资料,注意收集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4、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幼儿园教育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示范对幼儿创造力影响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作为一名专门从事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师,我一直在摸索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大胆地进行美术创作并突显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质,真正引领他们跨进艺术的门槛。由于幼儿园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都还不完善,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是凭借直觉和想象的,有的想法甚至脱离现实的“原生态”。对孩子来说,绘画不是一种技巧,而是思维活动。他们的画应该是天真可爱且随心所欲、幼稚纯朴且无所顾忌的,正是这种不为形累,不为物牵的思维方式无意中契入艺术的本体之中。

然而,现在很多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内容都只是在机械地临摹他人的作品,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老师无法教出来的。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相当好的绘画“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模仿和临摹书上的画,就是强迫儿童依从别人的感受,改变自己的感觉,长期以往自己的感觉就会迟钝,丧失了实践的经历和体验,增加了孩子的挫折感,这时丢掉的不仅仅是能画象的“功夫”,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

因此,我认为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否合理?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影响有多大?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就是我本次选题的缘由。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研究范围:所有研究均在新城区北郊教工幼儿园各年龄班中进行。

课题含义:通过对幼儿绘画活动“示范法”的探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1、本课题是在我园美术特色教育的基础上生成的,并进一步加深研究,将过去的“示范、模仿”为主的传统美术教法与现今提倡的教师“不示范”的教法进行选择和再组合,因此具有可行性和发展延续性。

2、教师在幼儿绘画活动中采用的“示范法”,具体从是否需要教师示范、进行教师示范的时机及教师示范的方法三方面展开。

3、该课题负责教师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所有研究均在新城区北郊教工幼儿园各年龄班中进行。

第一阶段:调研(4月—6月)。

2、研究任务:听幼儿园常规美术课,了解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示范画运用情况。

第二阶段:资料收集(6月—8月)。

1、收集幼儿园常规美术教学中生成的幼儿美术作品和教师示范情况;。

2、研究任务:

(1)分析不同教师、不同示范情况下,幼儿生成作品的分析;。

(2)关于《幼儿园美术教学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

第三阶段:教学实验阶段(9月—11月)。

1、运用教学实验,验证不同示范情况下,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表现;。

2、研究任务:在少示范或不示范的情况下,运用其他方式进行引导,观察幼儿的接受情况和绘画中的造型表现,体会教学效果。

最后阶段:成果总结(11月—12月)。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示范对幼儿创造力影响的研究》(暂定)在结题期内完成。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第一阶段:调研。

写出阶段调研随笔。

第二阶段:资料收集。

1、幼儿园常规美术教学中生成的幼儿美术作品和教师示范情况的简要分析。

2、《幼儿园美术教学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回收情况简单分析。

第三阶段:教学实验阶段。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

美术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一种。绘画活动能给幼儿带来快乐,是发展智力和培养性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扩大幼儿视野,增进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认知的经验。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获得绘画技能的同时,陶冶了艺术情操。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孩子们的艺术发展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更好的更大空间的发展孩子的美术表现力,我们是要仅仅交给孩子如何完成一幅美术作品还是更重要的教会孩子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与鱼还是授之与渔。我们如何更好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地向美术课要质量,从而培养孩子的绘画表现力和审美情趣。幼儿园阶段,美术教学内容特别强调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从不同年龄阶段来说,孩子在美术作品的表达上是我们老师特别应该关注的。给孩子一个想画、敢画、愿意画、并能进行比较欣赏的氛围也是我所探索的领域。美术教学要强调孩子的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美术教育更是一门自然学科,我们要为孩子营造感受美的氛围,从而让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所感受的生活之美。

1、通过美术活动的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情趣,让幼儿想画,敢画,愿意画。

2、在绘画活动中,通过课堂上的引导,观察,模仿,操作,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大胆的表达自己所见所想。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经验,设计符合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

4、探索美术绘画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指导策略,完善幼儿的美术教学。

本课题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特点,探讨创造型美术教学活动的艺术环境营造、美术材料提供、作品表现内容、个性表现方式、多元组织形式、有效指导方式和作品展览赏析来开展的。

1、前期阶段

主要是掌握幼儿在各年龄段美术发展的特点以及各年龄段幼儿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了解幼儿对于美术发展的认识。

2、具体研究阶段

主要是根据幼儿现有的知识点,根据幼儿在该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设计以及有准备的教学,并在每次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记录。

3、总结阶段

主要是采取经验总结法,总结各阶段研究的进度,进行改进,同时撰写阶段性的总结报告。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7-20xx、9)

1.重点了解幼儿在各年龄段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对美术发展的认知情况。

2.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搜集幼儿喜欢的美术作品。

3.各班在绘画方面确定一个班级进行美术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的尝试性研究。总结出有关前期调查报告、经验论文以及教学案例。

1.在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选择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导入,并能跟幼儿一起进行情境的创设,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幼儿设想的情境进行简笔绘画,培养幼儿兴趣,让游戏贯穿于教学始终。

2.结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让绘画活动不在单一。

3.撰写专题小结、教学案例、论文。

(三)第三阶段:整理阶段(20xx.3-20xx.7)

整理相关资料、照片、教案、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教学活动实践的成果照片。

2.教学方法、反思、论文。

3.教学活动设计。

4.课题研究报告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