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5篇)

时间:2023-12-09 06:16:32 作者:文轩

初中教案的编写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同教学情境。通过研读这些教案范例,教师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执着追求。

的准则。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仅这样还不够,还应努力的钻研业务。信息技术不像其它学科,它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

二、从教学方法方面入手。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既有趣味又苦涩难学的学科,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践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其次,可以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新授前,我都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探求和认知兴趣,这样一节课下来,才会有教为理想的效果。秘决:多夸奖学生。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每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

是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学生;差的教育是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学生。

三、处理好教师、学生及教材的关系。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学生发展为本。现代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现代课堂教学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训导、灌输,随意摆布的教学行为应彻底屏弃。要确认学生是一个有一定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会学"个体,是一个独立构建个体。我们既要重视他的情感过程,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思维过程。

四、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关组学生的发展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信息技术课程同样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伙伴教学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早日成才。

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肩负着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学科研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教学心得,教学的路还要走很长,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常见的图表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图表的不同类型,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会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常见的图表类型及特点。

【难点】图表的合理选择。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授课之前,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不同的图表类型,比如折线图柱状图等引导学生们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表类型能很容易知道数据的含义。此时我会再次的提出问题:这些图表的名称和含义都是什么?进而引出本节课内容《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柱形图。

任务二:折线图。

紧跟着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想了解某些学生近6个月成绩的表现情况,应该怎么办?柱形图是否还能清晰的给出结果呢?预设学生都摇头,预习过的学生能给出可以通过折线图来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然后提问折线图的意义是什么?【折线图用一些以直线相连的点表示数据,点在图表中的横向位置,对应着它所属的数据项,纵向位置对应着它的值,折线图可以较好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带领学生观看班级近6月的成绩折线图表,一起分析成绩变化的原因。

任务三:饼图。

教师进行讲解,如果想查看某一个数据占总数据的的'百分比应该用饼图。然后通过展示地壳中几种元素占比的饼图为例,进行细致讲解饼图的具体含义。讲解完毕后,请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一起总结饼状图的每个模块代表的意义。最后请学生代表回答。【饼图用一个圆表示全体数据,用圆中不同颜色的扇形表示不同的数据项。扇形的面积对应的是数据的值】教师适当补充利用饼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数据项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巩固提高。

小游戏:在多媒体上将统计图表类型和图表特点打乱,请举手最快的同学上台连线,将图表与其特点对应起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对于同一份数据分别用三种统计图表进行表示。

四、板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件夹的作用和基本概念;

2、学会建立文件夹;

3、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重命名操作。

教学重点:

1、学会建立文件夹;

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重命名操作。

教学难点: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重命名操作。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小明想要在计算机中建立起自己的文件夹,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一、建立新文件夹。

在c盘中创建一个新文件夹。

1、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2、在“我的电脑”窗口双击(c:),打开“轵城二中:”窗口;

3、单击“文件”菜单,将指针指向“新建”,在出现的子菜单中单击“文件夹”命令;窗口中出现一个“新建文件夹图标”。

二、文件夹的重命名。

1、选定“新建文件夹”;

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重命名”命令;

3、在“新建文件夹”框中输入“小明文件夹”,并按回车键。

三、移动文件夹。

小明想把保存在“我的文档”中的“房子”文件移动到“小明文件夹”中。

1、选定“房子”文件;

2、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

3、打开“小明文件夹”窗口,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窗口中显示“房子”文件,表明文件已被移动。

四、复制文件。

1、选定要复制的文件“房子”;

2、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

3、将软盘插入软盘驱动器,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再双击软盘驱动器;

4、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窗口中显示复制的文件。

议一议:

文件的复制和移动操作有什么区别?

练一练:

在e:盘建立一个“我的作业”文件夹,然后把c盘上的“小明文件夹”移到里面;

将保存在磁盘中的画图文件复制到“我的作业”文件夹中。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尝试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设计。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向;

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左右电机转速差异与机器人转弯的关系。

培养学生学习机器人知识的思维模式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

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1.“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使用;

2.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顺序程序结构;

3.机器人的搭建及左右电机的设置。

2.左右电机的设置与机器人转向的关系。

欣赏图片,思考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2.最基本的机器人的搭建,为学生展示搭建好的机器人,演示一个发电机及轮胎的安装,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其他发电机的安装。

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以及搭建好的机器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安装发电机的任务。

教师活动。

2.布置任务一(完成机器人走直线)。

学生活动。

基本机器人知识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

教师活动。

2.演示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的步骤。

学生活动。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重点:掌握二进制的原理。

教学难点:二进制的运算和原理。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组谈论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1”(或者用ppt中的幻灯片展示),要求学生回答这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回答:11或者3。

老师:同学们的答案都是正确的,事实上,学习了今天的课程,你们会发现它可能是11,可能是3,可能是17,也可能是61。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留个小疑问,我们来学习这学期的第一课:计算机与二进制。(板书:第一课计算机与二进制)。

二、新课讲解。

(一)十进制与二进制。

1.十进制的由来及其数制表示方法和进位方式。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辅助回答。教师利用小黑板和小磁石来解释:教师讲解逢十进一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个小磁石来表示十,把小磁石放在小黑板上。并把小磁铁横排,表示十进制中不同的位。(讲解完,将其保留在小黑板上。或者,教师可以将这个设想用ppt做出来。)。

…(10个1)=(代表10)。

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老师:十进制是由0~9这10个数构成的,最大的数字是9。大家都知道十进制的进位方式是:“逢十进一,借一当十”。

2.二进制及其运算规则。

教师用ppt展示幻灯片:

十进制――――“逢十进一,借一当十”最大的数字是:9。

十六进制――――?最大的数字是:?

六十进制――――?最大的数字是:?

二进制――――?最大的数字是:?

答案在学生思考回答之后分条列出。

“逢十六进一,借一当十六”15。

“逢六十进一,借一当六十”59。

“逢二进一,借一当二”1。

熟悉了二进制的数制组成和它的运算规则,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请同学们看以下的题目:

(二)数制的表示。

老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11”可以表示那么多数字了吗?对了,都是不同的数制惹的祸。该怎么解决呢?这就牵涉到我们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数制的表示。

教师用ppt展示数制的表示方法:

一般用“()角标”来表示不同的进制。所以,(11)2和(11)10就区别开来了。

在计算机中,一般在数字后用特定的字母来表示该数的进制。

b――二进制。

d――十进制。

o――八进制。

h――十六进制。

老师:所以(11)2也可以表示为(11)b;而(11)10可以表示为(11)d。

(三)计算机与二进制。

教师用ppt展示莱布尼茨和冯诺依曼的图片,引出有关计算机与二进制的讲解。

学生分组讨论,再由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之间相互挑刺,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和相关原理的理解。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使学生获得总结性知识:

开关的“接通”与“断开”控制电灯的“亮”与“灭”

利用二进制的“0”和“1”状态来表示计算机中的电路的通与断,电子元件的开与关等,非常简单、稳定,而且会大大地简化计算机的结构,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课堂活动。

讨论:如果计算机采用十进制,会是怎样的呢?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尝试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设计。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向;

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左右电机转速差异与机器人转弯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机器人知识的思维模式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

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教法选择】。

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使用;

2.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顺序程序结构;

3.机器人的搭建及左右电机的设置。

【教学难点】。

2.左右电机的设置与机器人转向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欣赏图片,思考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2.最基本的机器人的搭建,为学生展示搭建好的机器人,演示一个发电机及轮胎的安装,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其他发电机的安装。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以及搭建好的机器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安装发电机的任务。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2.布置任务一(完成机器人走直线)。

学生活动。

基本机器人知识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

教师活动。

2.演示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的步骤。

学生活动。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教学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通过制作实例,让学生掌握符号绘制及创建运动动画的方法。

1、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动手设计精美的动画。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互相讨论帮助中完成运动动画的制作。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安排尝试性、探索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通过设计制作动画,提高他们各自的审美观点。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制作出有自己特色的动画。

3、通过他们之间的对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对比中互相学习。

【】。

1、符号的绘制。

2、运动动画的创建。

【】。

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课件。

【】。

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思想,“以学带教,以教促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体现课程改革内容的精髓。

在以前的学习中,对动画制作中利用工具栏中的工具绘制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如何利用工具栏绘制图形,如何插入关键帧,如何选取一个或多个对象,如何移动和复制对象等是创建运动动画的关键。

任务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安排尝试性、探索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互相讨论帮助中学会运动动画的制作。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对比中互相学习。比如:动画“气球上升”的探究学习。并且对学有余力的同学适当的安排进阶任务,这样可以避免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的发生,实现了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

最后学生通过回顾“气球上升”的制作过程,总结出运动动画的创作过程,教师予以补充肯定,这样就实现了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体系。

【】。

前面我们了解flash的基本知识,对它的界面有了一定认识,还学习了关键帧动画,掌握了关键帧及关键帧的插入。关键帧动画是帧帧动画,不容易实现动画的连续性,并且文件比较大。

对比过渡动画和关键帧动画。

我们今天来学习另一类动画:过渡动画。根据前面我们学习,知道过渡动画只要制作关键帧画面,由flash产生关键帧之间的变化过程。我们今天学习过渡动画的一种运动动画。

符号绘制及运动动画。

在制作运动动画之前先了解两个概念一个规定:

符号:指一个可重复作用的图形、动画或按钮。

实例:符号在舞台上的实际应用。

规定:flash中运动动画的运动对象必须是一个实例。

观察flash运动动画一些实例,说明运动的形式有多种,如:移动,旋转,改变大小,颜色,透明度等。

我们以“气球上升”为例来实践。

尝试制作“气球上升的动画,要求动画长度25帧。

在这个动画中,气球是在做从舞台下方向舞台上方的运动,那么气球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就是动画的关键画面,将其设为关键帧。

根据“规定”我们知道:应该先制作气球符号,然后再制作气球实例移动的动画。

下面同学们根据我们的分析,结合课本的操作指南,尝试完成此任务。

学生操作时,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互相讨论。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边框、中心点、画线、符号工作区、舞台)。

演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给予修正。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对于已经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尝试制作“风车”动画,“风车”动画。(风车的形状可自行设计)。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在“风车”动画的制作中,重点和难点是风车符号的制作。可以利用“矩形工具”和“箭头工具”制作一个个性扇叶符号,然后将扇叶多次复制、粘贴制作成“风车”符号。

制作运动动画的过程:第一步创建运动对象,第二步设置运动的关键帧,第三步创建关键帧间的动作。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1)通过学习能够识别计算机内部中的cpu、硬盘、音像设备、内存、光驱等硬件设备的主要功能。

(2)能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外部多媒体设备。

(3)掌握常见外部设备的安装。

把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特点和性能,学会根据应用需求适当地选择或升级硬件。

(1)计算机硬件型号与特性。

(2)掌握“赫兹”与“字节”等单位。

(1)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2)观察调查学习方法,将获取的资料归纳和,形成表格。

1课时。

计算机络实验室。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1. 情境导入:

a. 李鸣要求升级电脑。

b. 如何看软件运行环境说明?

2. 教师提出学习问题、学生分析讨论问题:

a. 如何查看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b. 多媒体计算机需要哪些配件?

c. 如何帮助李鸣安装新打印机 从情境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3. 教师讲解、分组(4人/组)学习:

a. 教师演示如何查看硬件的配置表。

b. 教师出示cpu、内存、硬盘、光驱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各配置的性能和特点。

4. 小组活动:出示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运行环境说明,根据现在学生所使用的计算机分析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并提出硬件升级建议。

a. 学生查看自己的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b. 利用“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了解硬盘分区容量的大小和各个分区中已使用的容量及剩余容量。

c. 根据软件运行环境使用要求和计算机的实际配置,提己的升级建议并说己的理由。

6. 学生自主学习:

a. 教师根据李鸣要用多媒体汇报学习的实际,让学生分析可能使用到的多媒体外部设备。

b. 学生分组分析,结合课文,提出本组选用的多媒体外部设备。

c. 小组学习汇报。 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7. 教师演示安装新设备。

a. 教师演示如何安装摄像头,对于一些安装的细节借助视频进行演示。

b. 教师演示如何安装驱动程序

9. 布置课后练习:

a. 指导学生到电脑商场实地了解各种硬件配置。

b. 通过上搜索了解最新计算机配件情况。 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现实资源和络开展学习,拓展学习的时空,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梦想秀——图层蒙版的使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本课选自大连理工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十二课《图层蒙版的使用》。

“图层蒙版”属于photoshop应用程序中的高级应用知识,它难以理解,但操作简单。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图层蒙版”的原理和作用,再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使用方法和技巧,通过使用“图层蒙版”显示或隐藏图层的某些部分,实现特殊的图层叠加效果。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photoshop中的选择工具、魔棒工具、移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图层的基本操作,已经能完成一般的图像设计,但对于复杂的图形图像,却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如果掌握了“图层蒙版”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学生完全可以制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初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本课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意义的主题——梦想,同时为他们提供有趣的、美观的素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创作热情。

基于上述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图层蒙版的原理和作用;

(2)能运用图层蒙版显示或隐藏图层的某些部分,从而实现特殊的图层叠加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物教学、观察对比,深入理解图层蒙版的原理和作用;

(2)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图层蒙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帮助他人完成梦想,憧憬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

(2)通过制作环保宣传画,为环境保护做贡献;

(3)通过自主选材,自主创作,增强创新意识,提高鉴赏与审美能力。

由于“图层蒙版”本身操作简单,但难以理解,因此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图层蒙版的使用方法”,而将教学难点设定为“图层蒙版的原理和作用”。

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使用了如下教学法:

采用任务驱动策略——以帮助小女孩实现“梦想”为主线,学习利用图层蒙版进行图像的拼合。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学生示范、实物教学,教师示范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图层蒙版的作用和使用。

为落实本课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本课以实现小女孩的“梦想”为主线,学习图层蒙版的使用方法,主要设计思路如下:

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本课的主题“梦想秀”,教师通过演示寻找小女孩的四个梦想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图层蒙版;然后请学生根据学案提示添加蒙版并找到自己需要完成的是哪个梦想,从而初步体会蒙版的神奇之处;此时学生会很想知道它如此神奇的原因,因此接下来会利用实物讲解蒙蔽的原理和作用,突破难点;在学生制作作品时,先让学生尝试——操作——纠错——再完善,将教学重点内容层层推进,从而进一步掌握图层蒙版的使用方法;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最后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拓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进行演示讲解使用的素材和学生自己创作使用的素材完全不同但又关系紧密,都是在“找梦想”和“实现梦想”,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机械的模仿老师,而是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散思维,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根据这一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设计了六个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课前播放歌曲《梦想》,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梦想秀。随后打开图像文件“我的梦想。psd”,在这个素材文件中将小女孩的梦想“文字图层”放到了“星空图层”下面,并在“星空图层”中添加了图层蒙版。

分别在普通图层窗口和图层蒙版中使用黑色画笔进行涂抹,对比产生的效果,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图层蒙版”,感受它的神奇作用,同时把操作结果:梦想的具体内容作为本课任务布置给学生。

(二)讲授新知。

个梦想,但具体要完成的是哪个梦想需要学生自己找到。因为添加图层蒙版操作比较简单,所以这部分知识让学生根据学案中的提示尝试自己完成。

为保证所有的学生均能掌握图层蒙版的使用方法,找一名操作熟练到教师机进行演示。先通过“我来说,你来做”活动,让其示范删除图层蒙版的方法。之后请这位同学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如何添加蒙版并找到小女孩的梦想。

根据学案中的操作提示,加上学生示范操作,学生们通过图层蒙版的操作找出本课的具体任务。

在全体学生都找到梦想后,请各组汇报本组需要完成的梦想。然后通过填写学案中的“练一练”,初步总结图层蒙版的使用方法。

(三)实物讲解。

通过讲授新知部分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图层蒙版的使用方法,也领略了其神奇之处。此时学生必然想知道图层蒙版如此神奇的原因。因此在下一部分中我着重介绍图层蒙版的工作原理。

由于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我采用实物教学的方法:用打印出来的星空图片表示星空图层,用梦想图片代表文字图层,用透明纸表示图层蒙版,用黑色小纸片表示用黑色画笔涂抹。

利用实物讲解,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蒙版的原理和作用。然后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来验证利用图层蒙版可以安全方便地拼合图片。

(四)作品制作。

下面就到了作品制作环节。在这部分中,首先让学生在学案中简单描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接下来学生尝试制作作品,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然后进行纠错,即与学生共同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讨论解决办法,最后让学生继续完善作品。

由于学生创作作品时必然会出现快慢不一的情况,因此这部分需要分层次教学。我在学案中设置了“技能挑战”部分,做的较快的学生可以利用这部分提示设计出更加精美的作品。

(五)作品展示评价。

这部分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欣赏、表达、学习和交流,正确评价他人的作品,以评促学。

(六)总结拓展。

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学习不会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终止,因此设计了拓展环节。

在这部分中,首先由师生共同总结图层蒙版的作用,巩固本课的知识点。

然后展示利用图层蒙版创作的精美作品,从而拓展学生创作思路,激发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欲望。

在整堂课的最后对本课的主题——“梦想”进行升华,让学生憧憬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

本节课学生兴趣盎然,教学目标达成良好,他们的作品让我吃惊、让我感动。不仅如此,我自己也在成长,也在收获:第一是关于素材的使用。整堂课教师使用的素材和学生使用的素材完全不同又联系紧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机械的模仿老师,而是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散思维,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第二是利用实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图层蒙版的原理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直接在电脑上演示会很抽象,因此我想到利用实物模拟讲解。从学习效果看,学生对于难点的理解比较到位。

追求优质教学的脚步永远不能停止,在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我有一些困惑,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仁能给予指导和帮助。

1、在各组展示作品时应该由学生来推选还是教师来指定;

2、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展示作品的学生进行作品介绍;

3、利用教学广播软件中的“电子表决功能”请学生评价作品是否合适。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这节课的内容是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的第一单元第四课---《word的高级编辑》,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同学们已经系统地学习了word的基本操作、简单文字处理与在word中插入表格等内容,对word中的一些基本工具栏、功能设置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word的高级编辑》这一节课中将学习艺术字的设置,文档页面设置,文档添加引用内容,以及公式编辑器等内容。这部分的内容相对于整本《信息技术》教材来说处于基础知识的地位,是学习电子表格制作、幻灯片(ppt)制作、多媒体软件等制作的基础;但在第一单元中本节课的内容属于重点内容,它是在前几个课时的基础上对word文本操作的提炼与概括,以及学习一些难度相对较高的知识,比如给文档设置页眉、页脚、页码、添加引用内容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务必逐步推行信息技术必修课,该课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即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word高级编辑内容是学生处理信息、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基石,把word高级编辑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能够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word中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

3、知道如何使用公式编辑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操作,强化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习成果,并制作出个人成品;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分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以及实际动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感受word高级编辑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艺术字的操作方法;

2、文档页面设置的操作步骤(包括文档分栏、分页、分节、设置页眉页脚);

3、给文档添加引用内容(添加题注、脚注)。

难点:

1、文档页面设置的操作步骤(包括文档分栏、分页、分节、设置页眉页脚页码);

2、给文档添加引用内容(添加题注、脚注)。

(一)一般特征。

七年级学生处于行为规范阶段,学习自制力相对小学阶段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学习时精力还不能完全集中,不过对形象生动、动手实践的学习有很大的兴趣。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大部分的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热情较高,但不得不承认学生进入信息技术课堂的愉悦更多的来源于他们面对电脑与网络的第一反应是娱乐而非学习,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课让他们玩玩电脑游戏、上网聊聊天……课程的目标要求与学生的内心反应仿佛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入门能力。

对于七年级第二学期来说,学生在小学阶段以及初一第一学期已经对信息技术课程有过接触,尤其是在初一上学期,学生已大致了解了计算机的启动、关机、简单系统软件的基本操作等。但由于一学期的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较大,以及学生家庭条件参差不齐,课后用电脑练习实践的时间不均,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word高级编辑的认识和了解就更少,但经过前几次课的。学习,学生对word的一些文本编辑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为本节课高级编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学习风格。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感知通道的偏爱主要是听觉,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坚持性较弱,在学习时喜欢活动,更喜欢结伴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喜欢动手操作等。因此,在讲授word高级编辑时可以精心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多加组织小组学习、协作学习。

(四)个别差异。

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的学生年龄都基本一致,不会相差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也大都无异。但基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水平不一,以及家庭经济基础不同(家庭条件良好的可以为学生提供课下电脑练习的设备,家庭条件较差的也许没有电脑操作的设备),可以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提问法、讨论法。

1、讲授法与练习法。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教师一般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通过演示操作,讲解新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讲解后,通过自己操作练习,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运用讲授法可以系统的讲授知识,尤其是重难点的讲解,学生也能清晰地了解知识的脉络结构。信息技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word的高级编辑学习也是如此,需要学生及时地操作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

2、任务驱动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学习兴趣等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单单是讲授法和练习法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创设情境、布置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分层教学法。

学生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能力、学习风格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教师的系统讲解只能保证每一个学生达到了本课基本要求,但有的学生在课下或在父母的指导下已经掌握了较高的word编辑技巧;或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支持条件不足,对所学知识不能尽快消化,这时候就需要分层教学,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有余力的同学超前学习新知识或自学其他软件,挖掘其潜在能力,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4、提问法。

每一门课的教学都需要教师在上课期间提问一些问题,一方面,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集中思考,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质量。

5、讨论法。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利用课本内容、数字资料、互联网信息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由信息技术程度好的学生和信息技术程度差的学生组成,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开展协作学习。技术掌握好的学生可以帮助技术较差的学生,技术较差的学生可以请教技术掌握好的学生,既发挥了信息技术程度好的学生的优越性,也弥补了信息技术程度差的学生的不足。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

2、足量的电脑。

3、ppt课件。

1、探究式学习。

基于任务教学法所提出的任务,学生可以进行探究式学习,以问题情境为实破点,作出各种猜测,要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查阅文献资料、检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资料,通过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在讲word的高级编辑中可以向同学们布置任务或展示一些成品,让学生思考探究怎样操作才能达成目标。

2、自主学习。

前面已经说到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学好这门课,学好word的高级编辑仅仅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实时练习是不够的,需要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后勤加练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3、合作学习。

七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活动,喜欢结伴学习,而且在这门课中多采用任务驱动法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因此更需要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生生之间协作交流、互相借鉴分享,各抒己见,在ww思想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点。

(一)引言。

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以及同学们的课下练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对一些文字进行简单的美化,如何插入表格、编辑表格,并且我们在《匆匆》那篇散文上进行了系统的操练,那么大家想不想再学习一些word的高级编辑技巧,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美观呢?我们先来看一幅图文混排的《匆匆》散文,这样的排版格式是不是比我们之前看到的更加耳目一新,那么大家思考一下,结合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如何才能做成此作品。

(二)讲授新课。

要达成上述排版的效果,除了用到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还需要这节课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就系统地学习word的高级编辑。

1、设置艺术字。

插入艺术字:插入—文本—艺术字—选择一种样式。

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同学们可以在之前练习过的《匆匆》这篇散文上练习一下,设置一些艺术字,对其进行美化一下,一会儿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部分同学的作品。

2、文档页面设置。

文档分栏:

将插入点定位到需要分页的位置;

页面布局—页面设置—分隔符—分页符;

在打开的分隔符下拉列表中列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分节符;

选择文档所需的分节符完成相应设置。

设置文档页眉页脚页码:

(三)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我们本节课word的高级编辑就学完了,我们一共学习了四个模块的内容(设置艺术字、文档页面设置、文档添加引用内容、公式编辑器),通过老师的演示以及同学们在电脑上的动手练习,相信大家对本节课所讲的知识、技能、方法、步骤等都有了很好地掌握。

在课后希望同学们勤加练习,在这里老师布置一个小小的作业:大家可以在朱自清《匆匆》这篇散文上运用本节课所讲内容对这篇文章进行修饰,要求如下:将文章分成两栏,将题目设置成艺术字,在文章最后添加题注(有关朱自清的简单介绍)。期待在下节课欣赏大家的佳作!

(一)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是否对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正确恰当的预设,是否做好了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准备(是否具有教育机智),是否准备好了教具,是否安排了适量、适度的课堂例题和练习题等等。

(二)学生学习评价。

新课程非常重视评价的多元化,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堂,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主选择、有效的主动实践,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上也应多元化。比如:

1、项目活动评价法。

因为我们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使我们的教学模式是以协作学习为主,而这种模式的呈现又多以项目活动为主,在项目活动中,学生运用与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知识技能,同时其它的智力因素和个性特征也会表现出来,比如,与同伴的协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精力持续时间等。自我评价及同伴、小组互评一起运用,来考评学生的技能和能力,会使评价更客观、真实有效。

2、自我评价法。

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系列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理解,又有助于其对学习目标的认识,有助于对学习过程的控制,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其对学习及活动的评价能力。

3、观察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上机操作、探究学习、小组讨论时的表现(发言能力、交流能力、写作能力等)进行考评,可以利用观察表格来记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特别技能、行为及进步。

4、作品档案评价。

收集学生在这一科目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这样可以反映出该生的相关学习过程及结果,能积极促进学生参与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有强烈的责任感。

5、总结性评价。

一门课或一节课的学习过后,需要布置一些练习题或测试题,这些试题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学生的学习结果,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需要对这些试题进行总结性评价。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教材选自x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活动七《走进可视化程序设计》vb。本节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起,与程序世界的实例作类比,让学生通过举例和上机实践,理解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可视化编程包含的许多概念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和方法的雏形,要在以后的章节中学会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编程,必须从理解和掌握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入手,而学习的方法是从vb提供的可视化编程环境和可视化编程组件开始,因为可视化编程的方法和步骤简单、易于上手。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阅历,能够对各种生活现象加以分析和说明,已接触了许多应用软件,具备了应用软件的一些使用技能,对程序世界的很多现象也有了一定的感触。而可视化编程的方法涉及较少,所以,本节将以“vb”可视化编程基础开始学习,对一些概念将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明确。

1、精选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任务,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布置制作“电子钟”应用程序任务。

2、硬件、软件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学习资源主要以教材为主。

3、策略准备:以vb编程的基本步骤为线索,通过对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之喜悦,通过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空间。

(一)知识目标。

1、了解visualbasic开发环境的使用。

2、了解可视化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3、了解对象、属性、事件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经历可视化编程的基本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vb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重点。

1、vb可视化编程的方法。

2、vb可视化编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3、理解事件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二)教学难点。

理解事件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一)教法。

任务驱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

(二)学法。

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

本节课我将从情境导入、新课学习、拓展提高、交流评价、课堂小结作业这五个部分进行。

情境导入。

我们经常见到“电子钟”程序,今天我们来学习用vb制作“电子钟”程序应用程序。

学生活动: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认真听课并思考。

设计意图: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回顾:

1.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2.“电子钟”程序需要对什么进行判断?涉及到程序设计的哪种软件?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联结新旧知识。

新课学习。

布置制作“电子钟”程序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利用vb可视化编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1)建立工程。

(2)创建图形用户界面。

(3)设置对象属性。

(4)编写程序。

(5)调试运行程序。

(6)保存和编译程序。

学生活动:听课、思考,探究、合作。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可视化编程的过程,也为学生将来自觉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拓展提高。

(1)学习较吃力的学生继续完成上面基本任务,可寻求同伴指导。

(2)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针对“电子钟”程序界面进行修饰完善,自主学习,添加相应控件。鼓励这些学生指导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完成任务,达到共同进步。

(3)思考:制作真正的“电子钟”程序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学生活动:合作、自主学习,探究、实践。

设计意图:关注全体学生、体现分层教学思想。

交流评价。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部分作品。

学生活动:展示、表达、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激励、诊断、促进学习。

课堂小结作业。

(1)涉及哪些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

(2)事件过程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3)如何设置和读取对象的属性值?如何调用对象的方法?

(4)简述vb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步骤。

学生活动:思考、回顾、回答。

设计意图:提升认识。

全面阅读教材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巩固、准备。

板书设计:

走进可视化程序设计。

一、认识可视化界面。

vb界面、事件、对象、属性。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启动flash5的方法,熟悉它的界面。

2、掌握引入一个已有动画的方法,并观看自己所引入的动画。

3、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flash5基本技能,启发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学会独立使用flash5软件。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索能力,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锻炼学生,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

了解flash5的时间轴、舞台、绘图工具以及浮动面板的功能。

教学难点:

给图库中的对象进行分类,以入图层的命名。

教学方法:

讲解法、操作法、演示法等。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是啊,我想,每位同学都有伴随动画片一起成长的经历,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看过许多难忘的动画片,大家想知道这些精美的动画片是怎么做出来的?(生:想知道)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动画的软件:flash,flash5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能作动画,还能做广告宣传等,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逐渐接触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

首先指导学生启动flash5,让学生熟悉flash5的界面,了解时间轴的作用、舞台、绘图工具及浮动面板。

(2)合作学习

现在就让我们启动flash5动画软件吧,首先同学可以通过开始菜单来进入,和启动其它软件的方法一样,开始—程序—flash5,或者在桌面上有可直接双击进入。

师让生观察flash5界面并讲解:

1、时间轴:

它像电影的胶片,每一小格代表动画的一帧,帧里面装载着动画内容。当你对某一帧进行编辑、修改的时候,只要用鼠标点时间轴与它相对应的小格就可以进入这一帧的编辑状态。

2、舞台:

flash5编辑区有一相非常形象的名字,叫舞台。它是创建动画和动画演出的场所。这和以前学过的我们常常把编辑区看成画布和白纸的方式不同。

有了舞台就要有演员,flash5中的演员是什么呢?它们叫图形和元件(组件),图形很好理解,就是我们用绘图工具画的或“导入”的图片,元件是什么呢?它是组合在一起的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动画效果的按钮,还可以是一段动画,在flash5,中叫“影片剪辑”。

绘图工具:

和我们以前学过“画图”软件中的绘图工具差不多。

浮动面板:要制作一部动画片要有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各种各样的方法,这了进行这些设置,flash5中设计了很多浮动面板。它们分布在屏幕的右侧。这些面板可以在屏幕上随意拖动,来回切换,如果嫌碍事,还可以关闭。如果弄乱了,你可以通过窗口——面板位置——默认规划命令把它们恢复过来。

好了,我讲了半天,大家对flash5一定有所了解,一定想试试操作了吧,下面我们就来作一个最简单的动画——大海中的一个小鱼在游来游去。

(一)制作动画

1、启动flash5

2、导入图片

3、在预览窗中出现一条小鱼,单击按钮可以预览动画

4、用鼠标拖住预览窗中的鱼,将它拖入舞台,随意放在舞台底部。

(二)预览动画

可通过“控制”菜单下的“测试影片”进行测试。

(三)保存文件

和以住我们保存文件的方法一样,不再重复。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1.进一步了解app的制作方法。

2.通过体验离线和在线制作app,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制作app的方法。

重点是制作一个漂亮的app,难点是app的发布。

建议本课用1课时。

本课的内容是在线制作app,要求电脑能够上网。如果电脑不能够上网,或者网速很慢,建议还是继续用上一课所用的软件离线制作app。

在线制作app的网站有很多,如应用公园、腾讯风铃、简网app工场、金和iu等,建议老师上课前检查哪些app制作网站可用,学生制作app不一定要用教材中推荐的这些网站,老师可以推荐更好的app制作网站。不管选用什么网站在线制作app,教材中制作多媒体app的项目流程都可供学生参考。

教材中制作app的任务是《我的班级》,老师可以收集班级的活动资料(包括照片和文字资料)发给学生,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app制作。app的图标可以用photoshop制作,也可以用在线图标制作网站生成图标。学生还可以在百度中搜索出更多的在线图标制作网站。如果启动页面等图片需要处理,可以使用photoshop。学生制作完成后,自然希望看看效果,老师可以挑选一些较好的app安装到手机上,让学生看看在手机上的运行效果。

1.体验app的制作和发布过程,了解app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学会制作不用编程的app。

重点了解app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难点是制作一个漂亮的app。

建议本课用1课时。

前面几课主要是讲手机及各种应用,手机的应用离不开app程序,因此在本单元的最后两课安排学生制作app,让学生对智能手机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制作app的软件有很多,本课选用的软件是appmaker,该软件是电脑版。在资源目录中有该软件的安装程序。如果老师认为有更合适的制作app的软件,也可以选用更合适的软件来制作app。本课可以让学生选定一个制作app的任务,然后在电脑上自主完成。制作app的任务可以是故事书,也可以是班级的文宣、某个报名活动的宣传等,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任务,或者由学生自己构思任务。

为了让学生体验制作app的完整过程,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老师可以将部分制作得较好的学生作品发布到手机上,演示给学生看,并点评。本课实际上是制作一个类似演示文稿的app,制作的过程比较简单,难就难在准备制作app所需要的素材。老师应该针对各种任务为学生准备一些必要的图片和视频素材,以防学生找不到素材影响教学效果。至于语音素材,教材中提到了用“文字转成语音生成器”来制作语音,课堂上可以用这个软件来制作语音,该软件生成的语音是wav格式的文件,而appmaker不支持wav格式的声音文件,所以要用“格式工厂”转换声音文件格式。在学生完成app制作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软件,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本课需要使用的软件都放在资源目录中:

1.app制作软件:appmaker。

2.文字生成声音:文字转成语音生成器。

1.了解什么是二维码,认识qr码。

2.会将各种信息制作成二维码(qr码),理解自己制作的二维码是直接表达信息还是表达信息存储的网址。

3.理解扫二维码所存在的安全风险。

重点是制作二维码,难点是理解二维码存在的安全风险。

建议本课用2课时。

第一、二节用1课时,第三节用1课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迅速火了起来。似乎一夜之间,二维码即遍布各电商平台、商场、网站、杂志、车票上,甚至电线杆上,二维码迅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儿。面对这个特别的图形,学生一定充满了好奇。老师可以通过“扫一扫”来展示二维码的各种应用,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猜一猜):二维码中的黑点、白点表示什么?由此开始介绍什么是二维码。我们现在所用的二维码都是qr码,因此本课只讲qr码。

qr码的原理比较复杂,本课只简单介绍qr码的主要特点:

(1)qr码有不同的尺寸大小;

(2)qr码的结构特征;

(3)qr码的信息容量;

(4)qr码有很强的纠错功能。

制作二维码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老师应该先筛选一些好用的二维码制作网站,然后让学生在这些网站上在线制作二维码。教材中有一些二维码制作的任务,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探究学习生活中哪些事情可用二维码,并制作二维码,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构想的二维码应用,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说出来,并加以点评。

随着二维码应用的普及,借助二维码进行传播的手机病毒、恶意程序日益增加。由于从外观上并不能判断二维码的安全性,这就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扫描到不安全的二维码。用户一旦扫描了嵌入病毒链接的二维码,其个人信息、银行账号、密码等就可能完全暴露在黑客面前,酿成的后果可想而知。因此,本课应该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例如:资源目录中的视频:“1-7.2二维码病毒现身,扫码小心中招”),让学生树立起安全意识,防范二维码扫描所带来的安全风险。需要向学生强调的是:二维码本身并无毒,但是二维码所指向的网站、下载链接或下载文件可能被提前植入了木马或病毒。如果扫码进入后,遇到要我们输入个人信息或下载软件安装,这时就要特别小心,认真核对该网站是否可信。因为稍不留神个人信息就会泄漏,手机就会中毒。

那么,如何防范二维码扫描的安全风险呢?一般可以采取下面几个措施:

1.选择一款权威且具有安全检测能力的二维码扫描软件。

现在有些二维码扫描软件具有安全检查能力。例如,微信的“扫一扫”。微信基于腾讯大数据的支撑来鉴别扫描的二维码是否安全。用户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网页时,微信将判断该网站是否属于数据库白名单,如果网址在白名单上,则用户可直接访问;如不是则会被判断为非安址,用户则需通过复制操作才能继续访问。而白名单中的所有网址,均经由人工审核确认。此外,微信内不可以随意下载链接,以防止一些含有木马病毒的文件趁机自动下载到用户的手机。

2.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扫描一些不明来路的二维码。

在扫描前,要先确认二维码发布来源是否权威可信,只有正规商家提供的二维码才是安全的,不要轻易扫描一些不明来路的二维码。万一扫到可疑网站,不要立即打开,要先打开手机杀毒软件进行扫描查看是否存在木马病毒,检验无误后再打开。使用二维码在线支付时,应认真核对网站域名、认准官方渠道,如交易过程存异常应该立即停止支付。若手机和银行卡之间相互绑定,尽量不要在银行卡内存储大量资金,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3.在手机上安装能够进行病毒查杀、骚扰拦截等功能的手机软件,例如腾讯手机管家、360手机卫士等,有效地防范手机使用中的安全风险。

信息技术教案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安全、合理地利用网络,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是网络安全防范。

初中生对于网络已经非常了解,但对于网络安全却并不清楚。必须引导他们认识网络安全的危害,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难点是病毒、木马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教学重点:

1、加强网络使用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自身使用网络的遵守意识。

2、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网络使用安全的意识。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网络安全的意义;

2)认识病毒、木马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3)掌握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网络安全实例的,掌握网络安全防范的方法;

2)提高防范意识;

3)树立健康上网理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2)自觉的养成信息安全习惯;

3)不做有害社会和他人的事情。

1.多媒体课件;

2.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一)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菊花台》,同时对应根据《菊花台》改编的熊猫病毒歌词(引导学生跟唱),引出上课内容――网络安全。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满屏的熊猫香,删除过往,熊猫猖狂,点上三根香,是谁在电脑前冰冷的绝望;猫慢慢拜,暗黄色的香,我瘫坐椅子上,精神错乱,路在何方,谁为我思量,冷风吹乱憔悴模样。熊猫拜,三根香,你的笑容已泛黄,重装又重装,我心里在发慌。瑞星除,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在机旁神伤。(简要介绍熊猫烧香病毒)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网络安全的意义;

2)认识病毒、木马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3)掌握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问题与活动

问题1:什么是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如果信息安全出了问题,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信息等在网络上传输时就会被他人利用、篡改,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所以我们希望网络信息能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非法存取、非法占用、非法控制以及病毒等威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安全问题。

问题2: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木马

(特洛伊木马故事引入病毒、木马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木马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它可以隐藏在计算机系统中,不同的是,病毒通过自我复制或者修改其他程序扰乱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而木马就像故事中所说的那样,它伪装之后,你把它请到了电脑中,它会在你的系统打开一个“后门”,黑客通过“后门”进入电脑,窃取你的个人信息。

黑客指的是人,什么样的人呢

黑客――指那些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通过未经授权非法入侵别人的计算机系统而达到自己个人目的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让学生认识病毒、木马,知道它们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可激发性、破坏性等。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问题3:计算机病毒如何进行传播

网络是计算机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还可以通u盘、光盘等介质传播。

【设计意图】了解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病毒传播介质。

问题4: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

安装杀毒软件可以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

例题:下列软件中,不是常用的杀毒软件的是()。

a.360杀毒b.瑞星杀毒

c.金山毒霸d.超级解霸

安装个人防火墙软件可以防范黑客的入侵,如天网防火墙、瑞星防火墙等。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杀毒软件,养成信息安全习惯,学会防范计算机病毒。

(四)当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计算机查杀毒软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查杀毒软件进行一次杀毒之后就不可以使用了

b、查杀毒软件需要经常升级才能更有效地防范病毒

c、查杀毒软件有免费的也有付费的

d、查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要开启

2.王楠同学开始学习使用查杀毒软件保护计算机免受病毒侵害,你给他的合理建议是。

a、尽量多安装几种查杀毒软件以便更好的保护计算机

b、需要杀毒的时候才启动杀毒软件

c、只需要开启查杀毒软件对可执行文件的实时监控即可

d、查杀毒软件需要经常联网升级才能更有效地防范病毒

3.以下软件中,不能加强计算机软件系统安全的是。

a、360安全卫士

b、天网

c、瑞星防火墙

d、千千静听

4.小明是qq的老用户,以下的做法不健康的是。

a、经常在qq群里获取有用的消息

b、qq只用来聊天,消磨无聊时间

c、小明不仅需要结交qq网友,更需要结交现实生活中的朋友

d、小明每次在互外地旅行之前,都可以使用qq结交目的地的网友,获取详细的旅游信息

5.小周在使用学校网络教室的计算机过程中,合理的做法是。

a、建立专供自己使用的用户账户,保存自己的用户信息及学习文档

b、在画图中绘制一幅签名图画,将其设置为计算机公用桌面背景

c、随意将该计算机中其他用户的文件删除

d、上课时为计算机设置自己的登录密码

6.下列关于因特网上的文明和道德规范,不恰当的是。

a、因为因特网是虚拟的,所以现实的法律法规不适用因特网。

b、因特网上的人际交往是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

c、在网络游戏中盗窃其他玩家的账号、装备等,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

d、在因特网中获取信息时要注意版权问题

二、判断题(在括号里填写“对”或“错”)

1.网络游戏中,玩家账户的虚拟装备、资产等不是实物,可以使用病毒、木马等将其盗取。()

2.一般来说,为了防范病毒通过u盘传播,在每次使用u盘之前尽量对其进行查杀病毒的操作。()

(五)课堂小结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网站规划的一般创建步骤。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网站规划的创建步骤,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感受网站规划的重要性,养成做事有计划、勤思考的习惯。

【重点】网站的规划步骤。

【难点】网站的合理规划。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网站与哪些。百度、新浪。并提出是否想在网上建立一个类似于网站的一个新空间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该如何规划呢?抛出疑问引入新课——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

(二)新课讲授

1.确定网站的主题和风格

教师引导并提问写作文之前需要确定作文主题,那制作网站的第一步需要做什么。学生通过类比得出确定网站的主题。教师补充:还需确定网站的风格,网站主题就是网站的体裁,能够确定想要什么人来访问。风格就是给浏览者的整体感受。教师继续追问,若想建立“情感小屋”网站,该如何确定主题和风格。请学生以同桌两人为单位,限时3分钟讨论。请学生小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情感小屋浏览对象是同学或同龄人,风格应讲究色彩搭配,图文并茂】教师点评学生确定的主题很到位,对网站风格有自己的思考。教师补充讲解在设定主题及风格前可进行换位思考,思考用户希望看到什么风格的网站。

2.设计网站结构和版面布局

教师多媒体展示“情感小屋”结构图,并提问学生类比写作文,结构图对于网站的功能是什么。【将网站的子主题确定,能提高建设网站的效率】教师点评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很强,并表示在建设网站前可将结构图画出。在确定结构和内容后,需要对网站整体版面布局,请学生自主探究出网站版面有哪些布局类型。【t型、口型、三型、时尚型四种结构布局形式】教师可以点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很强并补充说明四种结构布局形式的特点:t型页面结构清晰,主次分明;口型充分利用版面,信息量大;时尚型以一张精美的图片作为页面的中心内容;三型页面上横向摆放两条色块,将页面整体分割为四部分,色块中大多放广告条。

3.收集素材及选择制作工具

(三)巩固提高

在了解网站规划的步骤后,开展一个小游戏,以开火车的形式请学生依次讲述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上课很积极、认真。并进行补充。

作业:以“我的学校”为主题,制定一个网站规划方案,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