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情感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优秀14篇)

时间:2023-12-12 04:11:40 作者:薇儿

范文范本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修养。范文是在学术写作中具有一定标准和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它可以起到指导和激励作用,帮助读者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是每个写作者都要思考和追求的目标,写一篇完美的范文需要具备系统性的思维和条理性的组织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途径分析

学生戏称学习高中语文的感受:“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文言文学习以难度系数最高而占据榜首。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老师眼里,一个字――累;在高中生眼里,一个字——难。是什么原因导致文言文教学让人猛如虎?何时才能还师生文言文学习轻松愉悦的一片蓝天?究文言文教学难出成效的根源,笔者认为归根结底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剥夺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权利,教师没有紧紧抓住文言文学习需要――多读、多记忆、多积累的特点。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有必要首先深化理解“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自己对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重新设计教学行为,抓好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三个环节。

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学生学习文言文需要多动手、多动嘴、多动脑,采用这种“生本课堂”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可以帮助我们把夸美纽斯“少教多学”、“轻松愉悦”的理想变成现实,实现文言文高效教学。

一、课前预习裸读。

“以生为本”理念指导下的文言裸读主要强调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所能掌握的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可能交还给学生,教师尽快让学生活动起来,把可以托付的教学行为托付给学生完成,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对于高一阶段的学生,针对文言文教材较为浅、显、易的特点,让学生“裸读”课文对于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大有裨益。这里,我以《师说》教学为例,让学生抛开参考书,收起课本,只拿一支笔和一份教师印发的《师说》原文,借助工具书,完全凭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和文言文功底,写出对文言文的翻译和对文章的理解。不可否认,这种做法让一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心理,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个故事,据说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黄侃一个字也没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并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接连三次,用时三个月,点破了三本《说文解字》后,黄侃说:“标点三次,《说文解字》你已经烂熟于心,这文字之学你已得大半,不用再点了。以后,你做学问也用不着总翻这书了。”这才给陆宗达讲起学问来。后来,陆宗达成为我国现代训诂学界的泰斗,他回忆说:“就是当年翻烂了三本《说文解字》,从此做起学问来,轻松得如庖丁解牛。”听完故事后,渴求提升文言能力的同学们“裸读”时一个个趣味盎然,无论是功底较好的学生,还是相对不好的学生,都绞尽脑汁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解读。虽然有的同学写出了“没有富裕没有贫穷”、“郯子的徒弟”等令人啼笑皆非的译文,学生在小组交流时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愉悦的笑声,在笑声中,理解有错的同学记住了正确的解释。“裸读法”要结合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在同伴的激发下,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话题,几乎所有同学都有自己的参与空间,都能产生独立探究欲望,探究、思考与记忆就在这样令人兴奋的氛围中进行着,他们一点一点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看到了自己学到的东西,体会到了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裸读法”教学还没有结束,学生还需要读,大声地朗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理解的文义,读出自己理解的文言文每一句的语气。同时,教师也需要“裸读”,即使在头脑里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东西,也应该尽量让自己恢复到初读文章的状态中品读文本,尽量让文本的真实含义“没有遮盖”地“露出来”。这样才能更了解学生的阅读实际,理解学生阅读中的感受,以便更好地在课堂上开展引导。

二、课堂教学优化。

身边很多老师为了应对高考,教学目标直指高考,只注重文言字、词、句的落实,只注重句子的翻译指导,忽略文本内容的探讨。殊不知,新课标除了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还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等价值定位。因此教师教学时需注意文章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以及作品的章法技巧等,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真正能力只有在多读多思中慢慢形成。而这一切教学都更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老师的讲解只能起点拨作用。

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体现三种教学观。一是重学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发展观,不仅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发展学生思考文言文深刻内涵的智力;三是审美观,把美的因素带到教学活动中,借助审美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愉悦身心。

我尝试用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预习――小组交流――展示――大组交流――教师点拨――总结提升(含随堂检测)。运用这样的基本模式,课堂从一言堂变为百家争鸣。在讲授《赤壁赋》一文时,探讨文章的写作手法、主旨,学生就苏轼是否真正是一个乐观、旷达之人及文中的主客是否是同一人的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辩。同学们从《赤壁赋》延伸到“也无风雨也无晴”,触及到苏轼儒道佛的三种思想,有的同学甚至搬出“东坡肉”佐证自己的观点。在争论主客是否是一人时,班上王培同学现场演绎了一段是否救助跌倒老人的思想交锋;同学们更搬出了贾谊的《鸟赋》。当原本枯燥的、令人昏昏欲睡的文言文课堂变成学生思想交流、观点碰撞、精彩迭现、踊跃发言的舞台;当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探索时;当学生自发地把课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有意无意地纵横联系其他学科知识的时候,语文教师的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很多老师把精心布置作业当做一项必做的功课。教师费尽心思、竭尽智慧布置的作业,却不能适合全体学生的需要,即使分层布置了,也只是适合度相对提高。文言文教学作业往往是这几项:熟读成诵,默写课文,翻译课文,解释加点的字词,积累文中各种语言活用现象及文言特殊句式,再有就是对课文文意的探究及课外知识的补充等。其结果是有些学生耗费时间,做无用功,有些学生来不及完成,只能疲于奔命,而每天堆积如山的作业批改让教师苦不堪言。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让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作业起到应有的效果呢?一次布置背诵《阿房宫赋》的任务时,班上的“记忆高手”无意中的一句“我早就会了”提醒了我,既然我们的生本课堂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主、自己学习,为什么作业的布置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呢?因而那天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就是“请同学们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自己设计作业,自己解答,小组内交换批改、督查。第二天,我带着期盼又略微不安的心情看了学生的一份份作业。让我惊喜的是,学生的作业既中规中矩,与我原先设想要求他们掌握的相差无几,又不乏创新。而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自设的作业,还学习了他设的作业,量上增多了,但质却没有降下,反而成倍增长了。与此同时,还增进了师生间的了解,使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民主、和谐;增强了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激情,为了“自设作业”,他们认真研读课本,并搜集素材,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设作业“解放了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了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了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定教,善待学生差异”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让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显著变化,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课堂上再也看不到以前学生脸上的迷茫、无奈、厌烦,更多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时的张张思索、自信的笑脸。

“以生为本”、“自主活动”的文言文教学模式的尝试告诉我:紧抓文言文教学预习、课堂、作业过程中的自主活动与小组合作,则古文教学的春天必将到来。

探索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

【正文】:

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是汉字特有的一种情感凝结。

在阅读中,对于“新绿”的理解,有人仅停留在“刚长出的绿色”上,而有人却由此感到“蓬勃、朝气、希望”等说不完的旨趣;对于“秋”有人只知是四季之一,有人却透过文字,体会到“寂寞、惆怅、思念”等说不尽的意味。可见,语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阅读效果。有了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就能更好地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历来就重视对学生的语感训练。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最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那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哪些有效途径呢?对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让语感活跃起来。

在课的伊始,如果能有效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心灵深处的语感,在各种情境的作用下,被慢慢地激活,渐渐地活跃起来!

1、示范朗读,孕育语感。

《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由此可见,朗读背诵是产生、增强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反复诵读,让学生领略字里行间的意蕴、情感,从中得到语言的感染和熏陶。值得重视的是我们应重视教师的范读。教师经过了专业训练,长时间的实践,有着比学生更高层次的语言感受能力。所以,教师的范读可以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榜样,创设朗读的情境。比如我在执教《雾凇》时,通过深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就感觉好像真的来到了雾凇的世界,正漫步松花江岸的十里长堤之上,欣赏吉林雾凇神奇景观。这样,就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动情生趣,产生一读为快的欲望。同时,范读也又一次地对学生进行了语感的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式的训练。

2、情境朗读,激发语感。

朗读,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应的表象。而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个感情的场,让学生带着与文本相符的情感基调,进行朗读教学的推进,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语感的激发!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就聆听了《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如此再进行文与曲融合教学,学生更易走近阿炳的生活、走近阿炳的精神世界。

其实,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从而孕育、催生出语感,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捷径!

二、比较鉴赏,让语感细腻起来。

比较、鉴赏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精妙的有效办法。通过这些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语感变得更加细腻起来!

1、在字词的敲打处,细化语感。

(1)、指读,说说读后的感受。

(2)、“刁难”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替换?

(3)、“我”刁难姥姥的“手段”是——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4)、姥姥被“刁难”住了吗?何以见得?(引读文中描写“喜鹊登枝”的片段)。

(5)、姥姥为什么没有被“刁难”住?(熟能生巧)姥姥“熟能生巧”的手艺是如何练就的?(一读文中写剪的部分内容,二读课件上以诗歌形式的练剪,三情景朗读练剪的部分。)。

(6)、是啊!就在那一声声悦耳致极的剪纸声中,作者不禁感叹道——[出示中心句]。

这样以一个“刁难”串联文章中4~6自然段的探究,即是达到“纲举目张”之效。这层的设计中,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的反衬手法:“我”越是“调皮”,越是“刁难”,就越能显示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姥姥的心灵手巧和慈祥、敦厚。以“充满温馨”由读而思,诉说心情;以“耍赖”口吻情境对话,畅谈感受;以多样的读,穿梭于姥姥的“剪”的时光隧道,体悟姥姥在各时各地的“剪”,可谓“声声入耳、语语入心”。这样组织教学,语感自然流露,情趣频生。

对于这些对表达有生命力的关键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鉴赏、体会。这样敲敲打打,才会使语感走向细腻、成熟!

2、在句式的.转换处,细化语感。

对于那些看似平淡,但含义丰富的细小关节更应引导学生去仔细揣摩,深入体味,准确把握,以逐渐润泽学生本有的、粗糙的语感。这些细小关节可能只是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例如教学《螳螂捕蝉》一文中“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一句,我又作如下安排——。

(1)、(出示):“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表达?

(2)、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有什么感受?(突出少年期待被发现的程度)。

(3)、(出示):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

(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说说有什么感受?(突出吴王发现少年的不易!)。

通过句式的几次转换,而后静心阅读、细心比较、精心揣摩,让学生的句式变换的游走过程中,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准、感受人物的智慧,于无形中获得语感的积淀!

3、在标点的替换处,细化语感。

还曾经记得,在教学《穷人》一文中,讲抱回孩子的桑娜,听到丈夫回来后连忙站起来,并说道“哦,是你!”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把原句和改动了标点的句子作比较:

“哦,是你!”

“哦,是你。”

并问:这两个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通过揣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桑娜内心那种既盼望丈夫回来,又担心丈夫回来后无从解释的矛盾心理。可见,解读标点,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一个意蕴丰厚的语言世界。我们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语感丰富的心灵的场!

综上所述,巧妙运用教学细节,通过比较、揣摩语言的精到,孕育语感!

4、在画面的比对处,细化语感。

基于对电教媒体特性的认识,所以有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文本,艺术地处理“声、色、画、乐”等元素,甚至有意缺失其中“一元”,形成同一个背景下的不同效果,那课堂效果会更好。如高敏康老师执教《特殊的葬礼》一文。他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从前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一泻千里,滔滔不绝。首先播放瀑布雄伟壮观的画面,学生观看后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再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赏析品读,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瀑布的胸扎气势。接下来播放如今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细小的水流配上静音的处理,学生们感到如此巨大的差别,身处寂静的环境,又通过文字的品读,再提笔直抒胸臆,感触颇多!可见,电教媒体以其独有的艺术化的个性,能够适时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器官去捕捉和理解语言信息,勾勒出一幅幅真切生动的形象场景,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思维,从而使课堂显现出智慧与生命的灵性。这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增强。

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比较是人的最珍贵的智力宝藏。”通过比较鉴赏,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使本来粗糙的语感变得细腻起来!

三、广读博学,让语感积淀下来。

汉语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富有韵味。我们的教材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传统阅读教学重积淀,故而强调吟诵;重语文修养,故而强调博览群书。诸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数以得之,思索以通之”等名训,表明古人注重多读多思多写,朗朗地读,大量地读,大量地背,大量地记,认真地思考,悉心地揣摩,由感悟到积累以至于运用,诵之于口,得之于心,出之于笔。故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背熟了若干篇文章,才能纯熟地积累起若干有用的语言材料、形成某些基本的语言习惯;在诵读的基础上精思,也才能达到“心悟”的境界。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增加背诵量并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美文佳句,比较不同语境的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思考、揣摩、体会,把课文中好的语言、观念、情感、方法,都储入长期记忆,并真正变成自己的,学生就会真切地领会文章的意境、情感,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立体地、整合地积累语言材料,从而积淀语感经验。

四、实践运用,让语感丰富起来。

语感的训练,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不懈的工作,仅仅靠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实践,多运用。因为《课程标准(实验稿)》告诉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要组织、引导好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中、习作中、口语交际中去大胆的实践,适当的运用。这样,学生就能积累经验,掌握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感。

总之,我们只要重视语感训练,多种训练途径综合使用,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就能提高阅读的效果,使学生原本粗糙、生硬的语感变得日益细腻、成熟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探索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

新《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

而语感教学,也就是一种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语感教学要将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二者兼顾。语感实践,就是放手让学生去亲自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语感分析,不是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如这是什么词性,这是什么方式,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那里又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而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例如,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这里是在赞颂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给人鼓舞,使人看到光明。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仔细体会语言的表现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力。

以往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可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自觉地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感受,或感受深浅与否,直接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而言,由于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个体实践的产物。其感受深浅与否,也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语言感受能力的形成。数年前,外地某校对近千名中学生进行一次调查,他们发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语言形象感受(时间发展感、空间移动感、事物变化运动感等)强,语言逻辑感受力(条理感、主次轻重感、并列感、递进感、对比感、综合概括感等),以及语言内含的思想感情、态度分寸感受力等均较强。这些集中表现在作文上;语言干净、准确、生动流畅;内容比较丰满、富有感情、想象力;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主次、轻重、详略比较得当。而作文写得差的学生,这些语言感受力均显得薄弱。

语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加强语文课的语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有出路。

那么,如何进行语感教学呢?

我认为,语感教学的实施可以从两条途径走。一是要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要避免讲风盛行的现象,要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语言,增强语言的感知力。如赵大鹏在讲授《榆钱饭》一课时,要求学生先扫除认读障碍,然后,通过自读谈谈发现,谈哪个词用得好,妙处何在?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他让学生独立阅读、动手、动口、动脑,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点拔,逐步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的语言。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在课内给学生创造读、说、写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学习课文语言的过程中增强语感。另外,课余时间也可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比如,收听广播,每日一诗,天天写日记,抄名人名言,办手抄报,搞小记者采访,等等。这些活动既增长了知识才干,又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增强了语感。

首先要进行正确理解和掌握语音语义的训练,这是培养语感的最基本的训练。譬如对于词语的理解,不仅仅是查阅字典、词典,还要细细品味辨析。这就要注意下列几种情况。第一注意一词多义的情况,如《小桔灯》练习五,揣摩两个好字的含义:

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第一个好字,显然指妈妈的病好了。这是承前文;而第二个好字是指我们大家都过上好生活了。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第二要注意辨析近义词。如《老山界》课后练习五第1题,这个练习引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用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问如果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行吗?为什么?这两组词表达的程度有差别,运用程度较深的生怕和不准才能更好地写出红军战士对人民财产的精心爱护。从而体现出红军是劳苦大众的军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借用同义词进行比较,就可以显示出原文中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第三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如:《我的老师》一文中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查觉这里的狡猾则是机灵的意思。贬义褒用。除这些外,还可能有其他情况。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时候,就通过启发、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比较、辨别、分析,直至深入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其次要对语言有所发现。就是说,在文章当中,看哪个语言运用得好,要说明好在哪里,为什么用得好。在散文要注重发现它的形象性、生动性、抒情性;在小说中,要体会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所起的作用;在说明文,重在分析其准确性;在议论文重在感受其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再次是应用语言的训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只有确切地掌握了语言的含义,色彩情味以及用法之后,才能正确地使用语言,因此应用语言的训练是一种培养语感的综合训练。

总之,语感的运用,就是要让学生一读一听,便知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从能力角度看,语感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离开语感,听说读写就无法进行。语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技能。这是有别于一般技能的心智技能。当然,要形成这种技能必须以知识的领会为必要条件。这就像练游泳,先得懂得游泳知识,知道一些游泳的方法和要领,不然就会走弯路,不利于游泳的技能的形成。由此可见,训练语感,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加强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学习;二是加强语言实践。

语感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敏锐的语感,这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具有示范性,所以教师的语言,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特别是课堂语言,应力求做到准确、简练、形象、生动,有节奏、有美感,这是养成学生良好语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探索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语感教学。”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其实质也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纵观近些年的高考试题,除了少数语文基础知识(语音、文字等)、文学常识考题外,其余基本上属于对学生语感能力的考查。因此,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活动,应该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服务。

以前,我们总是认为,用高考的指挥棒来指挥语文教学,就是学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纯知识性的东西,因而把一篇篇文情并茂的活生生的课文弄得支离破碎,变成一二三四abcd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题目,课堂变成了以解题为主的模式训练。让学生重复那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机械劳动,而忽视对学生语文素质和领悟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厌学语文和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那么,怎样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或者说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我的体会有三:

一是表情诵读。这里之诵读,绝不等同于为完成背书任务或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而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道工序。这种读,正如叶老所说,应该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语调上应该抑扬顿挫,读出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不但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而且懂得作者在想什么。所谓“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读到传神发兴的地步。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读书提出如下章法:第一遍观其大略,谓之粗读,读后要动笔列出提纲;第二遍对照注释细嚼慢咽,谓之细读,读后要提出疑难;第三遍据其要点,居高临下,谓之深读,读后要释疑解难,言之成理;第四遍吸取精髓,举一反三,谓之精读,读后要有所发现,联想翩翩。当然,这里的一遍并不等于一次,有时是两次或多次。同时,强调手脑并用,用心发现。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情感是借助语义的形象化和语音的语气化来传递的。因此,特别要注意让学生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愫和作品的意境。如读《扬州慢》中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不但语调要低沉,而且情绪要凄婉,于字里行间去体味那种“悲怆美”。而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则应强调高昂激越,声音铿锵有力,表现出“雄浑豪爽”之美。这样的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是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的语感实践,绝不可等闲视之,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感教学》。书本中有些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东西,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最高境界。要进入这种境界,全靠读书人的参悟,非强拉所能至也。因此表情朗读得好,不但表现出自己的语感能力强,而且会使听众产生同样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师,在注重学生训练学生表情朗读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还要充分利用课文朗读磁带,发挥电化教学的作用。有些课文学生一听就明,一读就懂,教学任务完全可以提通过朗读训练来完成。学生的语感能力强了,就是对语文的理解能力长进了,考试时解题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是想象创意。这个环节必须建立在第一个环节之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语言文字有了直觉思维,形成了表层意义上的语感,但这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产生想象而创造意境,形成感性和理性相通融的悟性,从而进入认知的境界。这个过程要求老师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恰到好处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引导,使学生扑捉住语言文字中的全部信息,起到洞幽发微的作用。叶老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说,要领会这两句诗,必须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构成的画面: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这样的想象,其实是叶老为我们提供的一个极好的教学范例。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此也深有体会。如教《琵琶行》时,白居易江心聆听琵琶曲的一段,是运用诗歌描写音乐的名段,极其精彩。其用词的传神,比喻的贴切,意境的高妙,简直非言辞所能表达也。为了启发学生的想象,我先让他们欣赏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和《十面埋伏》,具体感受音乐形象。然后重温《明湖居听书》一文中对白妞表演的描写,与本诗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互相照应,使学生产生领悟能力,他们的想象就丰富了。

当然,这种想象创意,并不局限于散文和诗歌的教学,议论文乃至说明文都有这个要求。譬喻读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拿来主义》等等文章,不进入作者特定的境界,没有形象思维,是无法读懂读好的。吕叔湘先生说:“可以通过语感判断感情,判断语意,有助于深入理解思想内容。”此话信然。

探索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

摘要:语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直接影响着学习者语言交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语感的训练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语感相关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有效途径: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语感;优化英语听说环境,强化语感;重视写作训练,发展语感。

关键词:语感;交际能力;英语语感训练。

“语感是对言语对象的感知和理解”(张建房,)是一种综合语言直觉能力,包括对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许多方面的敏感的直觉能力。语感的过程就是“语感主体通过感知言语作品的形式,进而理解其内容的过程,即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话语和字面了解别人的表达意图的过程。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根本基础。”研究表明:语感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对语篇的理解有辅助作用;听和说的活动常常是在感觉的层面上“不假思索”或“脱口而出”;人们在写作过程中或写成之后也是凭语感来修改和完善的。有研究者提出“语感技能”的概念,认为语感必须经过语言的指导,语感技能的形成离不开练习,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形成语感。(张建房,1999)。

语感是衡量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准。语感强的人理解力强,听别人说话抓得住要领,语言表达流畅得体,反应迅速,表现出来就是外语学习的高效率。可以说,语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支点。那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呢?笔者根据初中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强和活泼好动等特点,经过多年教学探索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效果较为理想。

一、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

古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英语学习同样如此。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读,多背诵,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朗读和背诵这一教学环节。鼓励学生晨读,要求学生多读多背,特别要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意味和美感来。朗读和背诵的材料以教材为主,适当选一些脍炙人口的英语故事、新闻报道、诗歌、谚语等让学生朗读和背诵,以提高朗诵兴趣,促进语感形成。

二、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语感。

多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语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的好方法。加强阅读训练应重视以下两点:。

1.立足教材,坚持课文整体教学。课文整体教学是提高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可以避免学生在理解文章时断章取义。通过整体教学,一遍一遍地感知,逐层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意义,通过不同层次的感悟性阅读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思维的语感能力。老师要鼓励学生或学生在一起通过教材所涉及到的阅读策略知识和技巧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比较,深化与巩固语感技能为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和转化奠定基础。

2.超越教材,扩大学生阅读面。超越教材是指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通过增加阅读量,增加学生感知语言的机会。人脑就像一个用来容纳知识的容器,输入的语言信息越多,经过大量的积累和巩固,输出的语言就会越来越顺利,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可适当要求学生阅读文学名着,让学生接触真实语言,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为实际交流奠定基础。

三、优化英语听说环境,强化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初中生一般缺少自然的英语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优化英语学习环境,尤其是听说环境。优化英语学习环境,教师首先要尽量用英语授课,并用手势、眼神、音调、动作等作为辅助手段,让学生能听懂、会交流。其次,课堂上设计和组织各种听说活动,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多边活动,实现师生和生生的多边互动。值日生汇报,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讨论问题(就课内外材料)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口头交流的机会,养成大胆开口的习惯,形成讲英语的良好氛围,提高口语能力。再次,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多听英语为母语者朗读的磁带,观看英语电视节目,组织英语之声校园广播,创办英语墙报等等,都是优化英语学习环境的有效措施。

四、重视写作训练,发展语感。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成,这种发生通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需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写。英语的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机械的写,如抄写、默写和听写;另一个是创造性的写,即写作。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英语语感的成熟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笔者在指导写作中,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从基本词汇的积累和运用着手,强化基本句型和常用句型的训练,力求表达地道、通顺、流畅、平易、得体,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指导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的组织结构和段落层次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过渡词语和逻辑关联用语使短文保持连贯流畅,读起来有纯正语言味道、有美感。教师还鼓励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和多次修改习作,教会学生凭借语感修改习作,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语感是言语理解的辅助手段,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向导,是言语主体发挥语言潜能的重要载体。总之,语感在英语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要想真正掌握英语,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熟练性,提高他们对语言的反应能力,从而增加有限时间内语言信息处理量,并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论语感张建房济宁师专学报1999.4。

2语感与英语语感训练宋梅梅洛阳大学学报。

高中语文情感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最大的转身就是开始意识到教学的主体性,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探究与思维能力发展,更关注激励、唤醒等方式。笔者在这里将要和大家共同探讨微探究教学。所谓微探究教学是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微”处着手,以小化大或化大为小,见微知著,唤醒自我,从不同视角欣赏文本。本文以《陈情表》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浅谈微探究教学在实践中的运用与探索。《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中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答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如何引导学生领略该文陈情艺术的“绝妙”是一大难点。微探究教学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目的'性、创造性、启发性与适切性。基于此,笔者在探究《陈情表》陈情艺术的“绝妙”时精心设计“微问题”,层层深入,点燃学生思维之火,巧解文本难点。

一、“一叶知秋”细品味,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一课时后,学生借助工具书已大致了解了本文是李密在忠孝难两全的情况下写的文章。但是怎样从文本阅读得出这个结论也是颇费脑筋的。笔者在教学中借“微”问题作大文章,从小切口进入,牵一问而动全文,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让阅读既不脱离文本,又能高于文本。文言文中不乏古代官职与人名的合称,例如《五人墓碑记》中有“贤士大夫者,浊湟蛑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梅花岭记》中有“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这些都是官职与姓名等连用,而《陈情表》却有“前太守臣逵”“后刺史臣荣”这样看起来莫名其妙的组合。于是可以以此设置问题进行探究。微探究问题设置:这里的表达与惯例相比多了一个“臣”字,李密这样写用意何在?微问题一出,学生才惊觉这个表达确实特殊,他们不自觉地把这句话又读了数遍,然后开始各抒己见:生:这句话如果老师不说,我也没觉得特殊,就是读起来拗口一点,现在一说还真的特殊,太守、刺史本就是官职,再加个臣,太守臣,刺史臣,底下的注释中也没出现这个“臣”字的翻译。生:我发现一个问题,整篇文章李密都是自称为“臣”,现在又在他们的官职上加个“臣”,这中间是不是有关联?生:“臣―――俯首称臣”,经过大家的议论我突然想到了这个词,这是李密在表明态度。生:对,李密想说自己和他们一样都是皇帝的臣子,愿意接受晋武帝的统属。生:原来李密心思缜密到这个地步啊,望尘莫及!(整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李密作为一个旧朝遗臣,身份尴尬,其心思缜密、言语谨慎,从此例可见一斑。“孝情”是可以光明正大放到台面上的,可“忠情”对于李密来说确实是一个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的难题,李密仅凭一个“臣”字就解决了难以言说的“诉忠情”。

二、“步步为营”巧设疑,吹皱一池春水。

(一)问点“独创”,激起探究欲望。

李密在文章开头极力陈述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在第三、第四段用说理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忠孝抉择”,也就是只能先尽孝再尽忠。微探究问题设置: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互换位置,先说理后言情可不可以?生:我觉得也可以,先给晋武帝戴上高帽子,把不能尽忠的理由充分表达出来,再展现自己的现实处境,也未尝不可。生:我觉得不可以。在晋武帝面前,李密最合适的方式就是打感情牌。先动之以情,博得同情,然后才有机会说理。生:我觉得从人的认知顺序来说,还是先谈情比较好,正如妈妈要跟你讲大道理的时候,往往先用情作铺垫,然后一切就水到渠成了。(整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自己与祖母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祖母病情日笃来博取晋武帝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这个微问题在设置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把握文章结构,知晓作者的写作思路。问题设置的难度不是很大,与第一课时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对于学生梳理课文脉络、完成知识建构帮助较大。

(二)问点“留白”,插上想象的翅膀。

微探究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教学组织者和学习者不竭的创造潜能,教师要利用教学契机,以新颖的视角创造性地设置微问题,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微探究问题设置一:“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这个三段论式的推理,其大前提是“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其小前提是“臣孤苦,特为尤甚”,两者都已具备,可结论却没有说出,你能把李密真正想说的话补充完整吗?生:这很简单,大概意思就是说在这样一个以孝治天下的朝代,我的情况又是如此特殊,所以我因为要尽孝,不能出来当官。微探究问题设置二:李密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呢?生:肯定是说不出口,这件事只能让晋武帝意会,不可言传。生:这两个理由虽然冠冕堂皇,但不是无懈可击。毕竟他曾经也是在蜀汉当官的,能在蜀汉当官,为什么就不能在晋朝当官呢?生:在蜀汉当官是李密不可回避的历史,与其被晋武帝提及,不如自己主动谈及,还显得落落大方,而且在文中李密把蜀汉称为“伪朝”,也是跟历史划清界限的表现。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中,答案的生成往往也是水到渠成。这样的微问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完成认知的飞跃,获得更深层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冯为民.高中语文微探究教学论纲[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增强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教育论文

句子的翻译,在评卷标准中要求语言通顺、逐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字词,更是有可能一字0.5分,而且这几乎是一道文言文必考题。对此,笔者以为,如果一开始就以此为标准,要求学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弄清每一个字的意思,然后借助一些简单的语法、句法知识,将句子串连通顺,写出来的时候没有错别字,这是一种中规中矩的办法。以此对学生进行翻译引导,他们确实能够扎扎实实打牢基础,但是同传统字词学习的弊端一样,依然是从“文”出发,学生的兴趣不大,而且,很容易进入思想内涵和文化信息碎片化的有言无文的尴尬状态,即使在教学的下一环节中,教师会将句整合成文,引领学生理解、分析、欣赏,但那其中也充满着将肢解了的文章重新拼合之嫌,学生脑中已然有了裂痕,再弥合也难以感受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因此,笔者更愿意顺承字词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默读、朗读、浏览等方式中,感受文本,当将帮助理解的字词敲定之后,掌握一些语法,便水到渠成地把句子译通,并且,这种方式更利于学生在翻译中衔接句与句的关系,不像从词到句的翻译法,学生常会忽略句子的连贯问题。

上《口技》一课,笔者让学生齐读第一遍,边读边圈点,将其中自己不会的、把握不准读音的字词标识出来。读一遍后,通过看注解、查阅工具书解决;接着用比较慢的速度自读第二遍,边读边猜想文章的大致意思,遇到不明白意思的字词用另一种符号标识出来,这一遍后标注甚多,但学生大多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只是细节不甚了了;于是让学生默读第三遍,联系上下文把刚才的意思具体化,越具体越好,其中有些学生会弄错文意,接着,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把正确的'翻译写到作业本上。

二、内容理解,在诵读中细化。

诵读一直都是文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古人的诵读,是以熟悉直至理解为目的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前面说过,那种耗时费力的方式,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我们现在仍沿用诵读方式,每一遍读都是有附加目的的,如第一遍圈点出生字词,第二遍了解文章大意,第三遍读出感情、节奏,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采用一遍遍呈现递进关系要求的诵读,学生逐步将文本的整体内容理解清楚,就如ppt动画演示中,渐渐达成清晰直至完全明朗的效果。

上《桃花源记》一课,在学生翻译完全文之后,笔者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诵课文,把自己的理解贯穿其中,小组互听、点评、讨论之后,自己再进行细节上的修改;各组推举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同学,在班上朗读。学生边读教师边引领学生品味文章内容。如有一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时,把其中的氛围读得怡然自得,甚至有些得意洋洋的感觉,招来了其他同学的非议,马上有人提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之属”一段要读得收敛一点,不应当把语调放得太开,但是他读不出自己的感觉,于是笔者示范了一遍,将那种祥和、宁静感读了出来。这样,经过不同学生的朗读展示,大家分别针对不同的段、句、词展开研讨,渐渐明确了文章中所表现的理想状态,从而明白作者虚构这样一个世上没有的理想世界,表达的是对现实的不满,也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愿望。字词、文句和内容三者之间呈现出递进关系,这种按部就班的阅读教学,显著的特点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但也常使学生一进去立马面对的就是使人感到索然无味的散尸碎骨般的字词,直接影响学生对文言美文的欣赏。对此,笔者一直希望能够在自己的教学中,打破这一樊篱,让自己的学生,不仅能够明白,更能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粹。所以虽然本文的提纲,是按照传统文言文教学的逻辑,以文为本展开的,但是在内容的主张上,笔者是偏向于以生为本的。笔者边教学、边总结、边探索,只希望既能够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语言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学得开心,提高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从而提高文言文的学习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积累语言教学的途径

巧妇不再难为无米之炊――浅谈语言积累。

摘要: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到作文时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多积累,天长日久,待到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让“巧妇不再难为无米之炊”,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把积累与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积累带来的益处,这样,积累才会有内驱力。

一、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景美文美,教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并观看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热爱、向往之情。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想象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壮丽的特点,读中欣赏壮丽神奇的景观。“漂亮的大拐弯、阳光普照、春意盎然、奇花异草、黄色的油菜花,紫白色的豌豆花,镶嵌在绿浪翻滚的青稞地里,好似一幅精美的山水画。”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对文章的形式获得了真切、敏锐的感受,激起情感之流,产生了情感的共鸣,直觉体悟语言、运用语言,从中学得为文之道,既培养学生的语感,又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此外,我每月举行班级背诵比赛。那场面就更精彩了:一幕幕优美的描写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下,映入学生的眼帘,流入学生的心田;一首又一首精美的小诗在学生入情入境的吟诵下,透彻心骨,荡气回肠……阵阵掌声,张张笑脸,成功与喜悦,骄傲与自豪,激情与自信,荡漾在语文课堂。我还给优秀者颁发了奖状,学生积累语言的热情再度提高。

二、品。

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作者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在鉴赏、体验中,情感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如,《赤壁之战》一课,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中的“船帆”和“帆船”比较。教师巧妙地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士兵说是“船帆”,而曹操看见的却是“帆船”呢?学生通过比较词语得出了:“兵士来报告时只是隐隐约约地看到了船帆,可见东吴的船在水天相接处刚出现;可是当曹操定睛一看时,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一队帆船,可见东吴的船速度太快了,所以这两个字侧重点不一样,多么精彩的回答,他们找到了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有的课文语言简洁流畅,语言生动,多一个字或少一个字,或者词语顺序的改变,都会影响原文语言整体的和谐及内在的意蕴。

三、说。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让学生多开口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吸收,再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如,教学《观潮》一课,播放录像激发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语感。()在教学中,以故事描述、导游介绍、即兴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在说话中沉淀积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投入读书实践,通过实践来强化语言的习得机制,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的表象材料,最终建立起一种正确的语言习惯和敏锐的语言直觉。

四、用。

叶圣陶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借助想象和联想,唤起鲜明的“内心视象”,才能深得文章旨趣,使语感培养富有成效。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意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中,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我就此向学生提问:“地球有哪些地方像母亲?”学生展开想象,思绪万千,各抒己见:“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滚滚的江河是她沸腾的血液。”“地球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她结实的肉体,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爱护地球是表达我们对母亲的爱……”学生文思如泉,滔滔不绝,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我经常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歇后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

总之,“读、品、说、用”开辟了语言积累途径,情实感,让积累成为学生的乐事,让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让“巧妇不再难为无米之炊”。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诗山霞锦小学)。

体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将“体验”进行到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何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表达真情,抒写真切体验呢?我认为“体验”是关键,必须在“体验”上做文章。“体验”既有“领悟”“体味”“设身处地”的心理感受,又有“实行”“实践”“以身体之”外部实践的含义。因此,体验不仅重视主体的心理结构,更注重主体与客体合一的动态建构。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我的教学体会,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所谓“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主体体验入手,为其创设一个特定的“真”情景(客体),让学生设身其中,实现“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实的转化”,从而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体验式作文教学是让学生作文走向“立诚”的最佳途径,不仅能让学生“写自己的话”,而且“写自己知道得最亲切,感悟得最深切的东西”循着以上理论脉络,我尝试着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在“真交际”中体验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一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

二、在“真角色”中体验情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体悟去塑造个性化的角色。

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演员萨尔维尼,主张演员在表演时应生活于角色的生活之中,每次演出都要感受角色的感情。二十世纪初期,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推崇其表演主张,强调表演艺术必须以内部体验(感受同角色相类似的情景)为基础,将内部体验过程视为演员创作的步骤。这就是著名的“体验艺术学派”表演理论。“感受同角色相类似的情景”就是做一个“真角色”,因为只有成为一个“真角色”,才可能用“那一个”角色特有的语气去说话,去行走,去思想,才能成为不同于任何角色的个性化角色。这不正和作文教学体验性原则相通吗?例如,写想象类的作文,学生很容易出现想象雷同、不合情理的毛病。但如果让学生进入想象中的.“真角色”,效果就截然不同。以续编故事《狐假虎威》为例,我先让学生重温故事,揣摩角色。五年级学生都熟悉《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因此播放故事前我提出更高要求: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很精彩,你能绘声绘色的讲给大家听吗?学生讲完后,进行评比。“谁讲得更精彩,为什么?”提示学生明白:要想把故事写得吸引人,必须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细致描述。“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和老虎?”让学生体悟到狐狸的狡猾与沉着,老虎的愚钝与暴躁。这为想象故事的生动性和对角色的主调把握奠定了一个基础。通过想、议、演、说,把学生置于“真角色”境地:“假如你现在就是那只倒霉的小狐狸,在老虎的魔掌下你会怎样说,怎样做来逃脱此难呢?”“这屋子里现在有62只小狐狸,比―比哪一只小狐狸的办法天衣无缝,没有漏洞。”学生冥思苦想,议论纷纷。想出的办法先不说,而和老虎(老师扮演)现场表演。表演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准确的表达,合理的想象。这一过程,老师成了愚钝暴躁的老虎,学生成了狡猾沉着的狐狸,老虎稍一放松警惕就有被骗的可能,狐狸稍一疏忽就有被吃掉的危险,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活,一个个充满智慧的脱身之计应运而生!不仅如此,活动结束后,“幸存的狐狸”还主动帮助“被吃掉的狐狸”分析原因,另想对策。教与乐之间,学生完成了一篇情感激荡、足智多谋的纯体验作文。

三、在“真观感”中体验精蕴,让学生学会精细的观察和准确的表达。

“接触了生活并不―定认识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材料,而且了解其’精蕴‘,才能成为写作的材料。”“精蕴”即事理的深奥处细密处,这是小学生在观察生活时很难认识到的,但如果给学生―个亲身体验的、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观察点,必能激发观察意向,揣摩观察方法,获取深刻而细致的“观感”(看到事物以后所产生的印象和感想)。例如,让学生亲手种植牵牛花,写观察体验日记。老师发给学生一些种子,但并不告诉他们是什么种子。四月下旬开始培土和播种,学生从形状、颜色、硬度、重量等方面观察种子,并记录下种的时间、经过及对种子的寄语。一个孩子写到:种子像芝麻一样,黑黑的。而有的孩子细致观察后指出表述不合实际,应为:种子比芝麻略小,黑中微黄。可见有的孩子观察更精细了。7至10天后出芽了,孩子们惊叫起来,花苗渐渐长大,孩子非常想知道是什么花,查阅了很多有关植物的书籍,有的甚至端着花钵向花匠请教。当他们看见花苗长出细藤时,便确定是牵牛花了。但自己种的牵牛花会开出什么颜色呢?对照资料,根据花苗叶子的形状和大小推测花的颜色。他们意外地从网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果把―朵红色的牵牛花泡在肥皂水里,牵牛花就由红变成蓝,如果把已变成蓝色的牵牛花再浸到稀盐酸的溶液里,则牵牛花又恢复到原来的红色。孩子们又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对“花瓣细胞里的花青素”的研究。自主探究的激情一旦迸发,孩子们就好象长出了第三只眼,走进事物深奥的殿堂,发现了粗浅观察不能发现的新天地。八月中旬,牵牛花大多开了,虽然是在暑假,很多孩子还是打电话告诉了我喜讯,他们又发现了新问题:没有一个孩子亲眼目睹到花开的经过。后来他们告诉我,牵牛花大多凌晨3点开始绽放,四点左右花开结束,每朵花只有一天的寿命一一他们都快成牵牛花专家了。花开了,孩子的心扉也打开了,充满想象与创造的文字诞生了:“在微风中,柔弱美丽的牵牛花飘然若仙”“她抖抖沾满露珠的紫裙,挺起胸脯,吹着喇叭,又努力攀登,我发现她比昨天又高了一截。”“它细细的茎蔓不停地向上缠,我用手把它向上提了一把,没想到不到一个时辰,它又倔强地退回原地,慢吞吞地自己爬,原来它也有思想呀!”……深秋,花枯萎了,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摘下花籽,准备第二年春天播种。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我们真正把体验性作文教学进行到底,作文与生活的隔膜就就会自然消失,生活之清泉就会源源不断注入作文之田,丰盈、灵动、真挚、深刻的好文章就会如同缤纷美丽的个性化花朵盛开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活动中。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途径的论文

摘要:新课改的深入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在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也还面临着不少问题,除了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尚待完善之外,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也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这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为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高中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和实践基础上的,并且具备较强研究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一切物质和生命的运动规律。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除了能够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之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推断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对我国生物科学技术发展来说,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观念落后。

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方法极大地影响了新课程改革中“改”的程度,大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旧还保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师这一群体当中,新课改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高中生物教学当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核心仍旧还是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片面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因为没有看到时代发展给生物学科带来的巨大改变,所以造成了学生思想的僵化,导致其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从而对教学质量造成了影响。

(二)教学方式单一。

大多数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课堂教学工作时,都采用的是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法,受这种方法的影响,学生总是在被动地接受相关的生物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也被过分强化,学生真正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仍旧以重复啃读教材为主,教师“一言堂”的状况普遍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极度缺乏交流与沟通,整个学习过程显得非常单调和无聊,因此很难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实践缺乏。

因为高中生物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很多教学实验。然而,就目前看来,我国还有很大部分学校因为生物实验设备的缺乏而没有办法正常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对生物实验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教材中的课堂实验大多都是以“纸上谈兵”的方式来开展,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也就因此只能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层面上,与实际的结合程度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自身素质。

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应新课改要求逐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塑造。传统生物教学观念明显无法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作为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思想,主动和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以使自身作为教师这一角色的促进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准确地把握新课改教育思想,并以此为基础,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根据时代潮流逐步更新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比如,高中生物教师这一群体之间可以每周组织一次教学谈论会,所有参与讨论会的教师在会上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传授自己的经验,甚至还可以说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取长补短的方式来改善自身的不足。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生物课堂。

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就应该着力寻求更多的课堂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但却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构建起一种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热情,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再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表现出来。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究学习机会,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提出诸如“枫叶为什么只在秋天变红?”以及“为什么窗台上的植物要向阳生长?”等比较生活化的问题来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兴趣,使其感受到生物课堂的乐趣所在,由此而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三)强化教学实践。

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生物教学也是如此,生物教学的本质属性也要求广大高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生物教学实践的重视,因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使教学更加高效。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认识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之外,还要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可以动手实验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实验中去,使其通过自主探究提高其观察和创造能力,进而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大势所趋的新课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这为高中生物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使其生命力更加旺盛和持久。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面对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时,一定要有敢于改变的勇气,要用更新的、更合理的方法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以从整体上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作者:丁英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搞好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与策略论文

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使命。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承担起促进发展、提高素质、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让学生从语文中得到人文精神熏陶和感染,受到人文思想的教育。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运用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内容,如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精神贯注和人格熏陶,为其“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我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有目的地利用各环节激发学生感悟,是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读中感悟,读中悟情。

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又有人说感悟的心理历程是“循文、明象、体情、悟道”,即感知语言文字,再现事物表象,进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意图和方法。可见感悟不是通过教师讲解达到的,而是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品位其中的感情才实现的。一句话,要激活情感,“以读求悟,读中悟情。”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教学16、17自然段两个段时,如何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呢?且看下面的教学。

师:自由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但不管怎样读都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有什么感悟。

生自由朗读,感悟这些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1:我感悟到了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是因为:他有一个慈祥的母亲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有一位严厉的父亲常常警告他,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生2: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爱。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巴迪的父母都很爱他,只是母亲的爱是慈祥的,鼓励式的;父亲的爱是严厉的,严格要求的爱。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样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想想:巴迪理解了父母的爱后会怎么样?

生齐:会很感激。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有道理,根据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读读这句话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个别读,评价后齐读。

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启引下,真切地感受到了爱有许多种,它会产生不同的力量;感受到了严父与慈母的爱,他们的爱造就了今天的巴迪;感受到在生活中要正确看待父母的。学生的思想得到感动,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训练,学生与语言充分地面对面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对课文中蕴涵的伦理道德、人间真情、人文境界、民族尊严等的感悟也更加深刻、更加全面了。

二、联想中感悟,陶冶情操。

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让学生通过对课文情节补白、充实和设身处地地联想,在扩展故事内容中陶冶高尚的情操。

《荔枝》一课的结尾是“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我要求学生体会作者饱满的感情,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几句作者没说完的话。通过补白联想,让学生感悟到了作者深深的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渗透了做人的道理。

三、情境中感悟,以趣激情。

[1] [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积累语言教学的途径

我们面临的大部分学生平时说起话来可谓滔滔不绝,机灵诡辩,可为什么到写作文的时候就寥寥数语,干巴巴的,一点也不生动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语言贫乏,有话道不出来。这可能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面临这样的学生,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了。当然了,积累语言看起来是一件较容易的事儿,多听、多看、多读、多写不就完了吗?但真要做起来,而且还要行之有效,那可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况且,重视语言的积累,既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又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应该引起重视。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去积累语言呢?下面就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粗浅地谈几点。

一、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

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学生积累语言,首先得要他感兴趣,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先得有教师优美、动听、幽默、流利而丰富的语言。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教师的语言规范、准确、鲜明、生动、流利,精炼传神,能体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笑而生乐,乐而不俗;怒而激昂,有节有制;伤而低回,沉而足气;朗读课文时,声音能外化成和煦的春风,炎热的夏日,绵绵的秋雨,酷寒的冬雪;能外化成制作小桔灯的小姑娘,“变色龙”般的奥楚蔑洛夫,朴实善良的阿长,把人逼成“鬼”的黄世仁总之,教师的语言让学生听起来觉得像音乐,像甘泉缓缓浸入他们的心扉,能够激发他们心中的爱恨情愁,他们当然就乐意去享受、去感受这种艺术美了。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也会逐渐的丰富起来,优美起来。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呆板、贫乏、不规范,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像催眠曲,巴不得老师的课快点完,好逃离这堂“是非之课”,时间一长,学生自然就会厌倦你这一科,更谈不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了。因此,要学生积累好语言,首先教师得有优美的语言做表率,这就要求教师广闻博识,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增强教师语言的魅力,力求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使学生学而不厌,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积极的语文学习心态,从而实现了师生在教学中的快乐情感的交流与共享。

二、引导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古人认为,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学习语文的“积”,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吸收,主要途径是读;而“发”则是对语言文字的倾吐和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语言生动形象、文笔优美且贴近现实生活的文章,大纲要求要多读,以读宋代替繁琐的分析和理解。

朗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训练学生说话发音正确,句读分明,语气连贯,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爱憎情感。朗读的时候,方式要力求多样化,比如范读、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带着问题读、听别人读、赏读等。广观当前的农村学生,他们上课必须两耳只听“一人说”,一心仅读“一本书”,而课外读物,几乎是清一色的作文书籍。这类书籍无论怎样的“优秀”“经典”,也无法摆脱学生生活阅历、文学素养等各方面的限制。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会听“一人说”、仅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博览群书。首先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可以启发他们运用“圈点评注法”、“一页读书法”、“逆向思维法”、“换位思考法”等,去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使读书学习的过程成为不断思考与解决认识上的某些矛盾——怀疑进而获得的真知的过程。还可以给他们规定课外阅读和背诵文章的数量,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其次,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一要广读,广泛涉猎,多方吸纳,不要只限于某一类读物;二要多思,如想一想文章写了些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等等;三要勤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把课外阅读中名家名篇的精美语言、优美词句和精彩语段分类摘抄下来;四要善用,除了汲取精神营养外,在写作与表达中注重知识的迁移,将新学的知识运用于各项语文活动和其他活动之中。

三、加强语言实践,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把理解了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需要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在语言实践中加深理解,这样才能形成语言能力。在充分积累语言的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发”,也就是把自己积累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上课前可以拿3——5分钟让学生说话,范围和形式不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时间长了,学生的胆量培养出来了,看的知识内容也多了,当然说起话来也就流畅多了。在这个说话的过程中,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都会受益匪浅;讲课中,遇到文中优美的词语,特别是实用性强的词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一个词可以说几个不同的句子;遇到富含哲理或对学生很有教育启发性的文章,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畅谈自己的感受;遇到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不仅要分角色朗读,而且还可以让几个学生去表演,表演中允许他们加入自己的、且符合故事情节的语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除此外,还可以适当地举行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赛、辩论赛、演讲赛等,让学生在听说中理解,在听说中运用,在听说过程中积累。当然,教师也可带领或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家务劳动,在实践中参与语言交流,从而积累口头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素养的锻炼提高并非一朝一日所能。只要所有的教师和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不但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能让自己立于教与学的不败之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积累语言教学的途径

语文素养很多都是从生活经验中得来的,实践出真知。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便是语言文字信息在生活中的积累运用,进而变成了文字再现和文字表象的一种活动。读书就是一边读,一边思考自己所经历的与其相类似的生活,或者是一边读,一边思考别人的生活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作文的来源是生活。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注意多多积累属于自己的语言,而且更要指导他们积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生活的积累更为重要,毕竟现在的小学生生活经验并不多,家长的庇护使得他们很大程度上像温室里的小花朵,没经历过风吹日晒的洗礼,除了家庭和学校,他们很难接触一些事物,甚至在家都不会自己动手洗衣、做饭,因此,生活知识对他们来说尤为缺乏。这样的现状让他们对于有丰富内涵的文字材料难以理解,那些经过历史浪花沉淀下来的传统经典让他们难以消化,这样便影响了他们继续阅读的心情,淡化了他们积累知识的欲望,减弱了他们进行阅读的兴趣,当然也就大大影响了语文水平的提高。

考虑到这些影响语文积累的因素,那么,教师要如何做呢?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多用心去观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事情,观察自己以及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丰富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对生活的认识水平,通过这些来帮助学生积累生活语言是很重要的。

二、古典诗文积累的同时还要注重传授现代信息知识。

现在的教学和旧时的私塾大有不同,这个区别作为教师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学生接触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古老的中国曾经一度是诗的国度,如果不学习《诗经》,那么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和别人交流。《诗经》是语言的精华,形象地说,也就是不学习语言的精华,不学习优秀的经典,就不能和别人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出口成章、落笔成诗是古时候的人们在无意识中相传下来的`,知识分子要交友,要表达感情,要谈论时事政治,都离不开诗,他们或是自己创造或是引用经典,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熟读了唐诗三百首后,就会作诗吟诗。

但是,现在的文化语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和古时候是根本不一样的,现在的大众传媒占据了很大的生活空间,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地加以引导,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加任何解释的话,效果肯定是远远达不到目标的,还有可能适得其反。所以,教师要在注重传统古典诗文教学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传授现代信息的知识,如果能够结合现代的生活,赋予古典诗文一些新的意思,那么,既联系了生活的实际又面向了未来,面向了世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传授这些现代的信息,可以反映出丰富和多彩的现代生活,能够让学生从中感悟阅读的意义,而且也使学生乐于表达,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去阅读,大大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能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知识素材。

三、注重积累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知识的运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平时积累的时候,提供的内容一定要切合实际,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这样能够让他们在读的时候会心一笑或者是怦然心动,而且还要他们真正理解那些名言和警句,只有学生真正领悟,而且将其实际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样才会把积累的资料变成自己的知识。所以,要尽可能地创造语境,让学生自己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只有通过实际运用,才有可能把所积累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而且在运用的时候,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吸取他人的语言精华,这样便形成了语言的再积累。比如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展现一些情境,让学生发表看法,讨论一下能够想到哪些名言警句;或者带他们到细雨蒙蒙中,或者是开满烂漫春花的公园中,让他们去讨论一下相关的诗词名句,这样活动的开展,要比单纯地死记硬背要有效许多。

搞好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与策略论文

(荆馨工作室)。

一、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在语文课上倡导教学民主,推崇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乐”,让自己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信的朋友,对学生不成熟的甚至是荒诞的想法,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因此,我的课堂总是洋溢着浓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息。学生思维活跃,想法标新立异,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为学生个性流淌的舞台,语文课堂的效率得到提升。如我在讲完了《羚羊木雕》这一课时,在班上开展了以“金钱和友谊”为主题的辩论会,在论辩过程中,正反双方唇枪舌战,谁都毫不示弱,充分展示着自己个性风采。通过辩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锻炼,同时还让学生爱上了语文学科,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而我也由以往的课堂“独裁者”,退居为课堂中普通的一员,为和谐平等教学氛围服务,和学生享受着一起辩论的乐趣。

二、用精心设计的独特新颖的创意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的开头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一段充满哲理或诗意的导语;可以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笑话或小故事;可以用一处特定的情境,还可以几者相互结合,但是不论选取哪种方式都要切合文章的内容。例如,在讲授吴晗的《谈骨气》时,可以运用特设的情境,一位打工青年在外国老板制造的罚跪事件中宁愿被开除也决不下跪,多数人赞扬这位青年有骨气,然而也有一些人说:“只要有钱,跪一次又有什么了不起!”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通过以上,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增强了学生装对骨气的认识又能鼓起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劲头,由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优化教学情境、手段,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

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完善人格。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必须是在积极的参与下进行并达成的,参与的广度、频度、力度、深度,决定了参与是否充分、积极、有效。参与状态良好的学生,总能积极踊跃、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例如:我在《春》、《驿路梨花》、《济南的冬天》及唐宋诗词等的教学中,就鼓励、引导学生尝试以诗配文、以画衬文;鼓励几个“电脑小高手”根据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去设计制作课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充满丰富想象的稚拙而又富有灵气的诗文、绘画和细腻逼真的课件作品,令人耳目一新,让人不得不感叹学生头脑中蕴藏的巨大潜能。通过这种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既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利于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焕发其生命活力;同时这样的课堂也必然会形成学生富有激情、个性和灵性的创造性参与,提高参与的程度、力度,真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四、拨学习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像力。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采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像和大胆想像,创造出更为奇妙而有趣的情景来。

五、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例如教学《背影》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父亲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呢?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背影”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过铁道买桔子”时的细节呢?课文几处写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行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如果让你写父亲的“背影”,你如何构思呢?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而“活”了起来。

六、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例如,我在教这《孔已己》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个‘孔乙己’这个名字”为题,启发学生设想一下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以“孔乙已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师放手的爱,多媒体巧妙的导、趣味的想(象)、多样的写和创意的画,定能创设出五彩缤纷的课堂,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开启学生幽闭的心门,唤醒学生创造的天性,让学生个性在多彩的语文课上轻舞飞扬,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