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大全(23篇)

时间:2023-11-07 23:27:15 作者:薇儿 最优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大全(23篇)

一个好的实施方案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分配、时间安排、风险评估等,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借鉴他人的实施方案经验可以加快我们自己的学习和成长。

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为进一步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巩固党的基层政权,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村级“有钱办事”的问题,根据“四群”教育相关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及“四群”教育相关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时期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模式,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集体积累逐年增加,形成较强的经济发展后劲,建立充满活力的集体经济自我发展机制,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管理的支出需要。到20**年底,力争使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结合本村实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和模式。

1、培植农业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热区资源优势,依托甘蔗、香料烟两大主导产业和养殖、林果、石斛等新兴特色产业,结合村情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同时,创建“支部+协会”等各种服务体系,在种养业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户或养殖户“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问题,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增加集体收入。

2、发展村级合作组织。适应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新趋势,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由村级组织牵头的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采取“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3、加快土地有序流转,盘活农村土地存量。土地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村级集体组织最主要的资源。要顺应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趋势,针对长期外出务工人员的承包土地闲置,及集体统管或农户承包荒山、荒坡、荒田,可鼓励经营管理能手、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或采取反租承包、合股经营的形式进行开发。也可由集体采取自主经营、租赁、抵押、承包、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开发集体土地资源,使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盘活“三资”。充分挖掘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种资产、资源,采取多种方式,促进资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通过盘活和增加村级经营性资产,进一步提升村级自身“造血”功能,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

5、创新多种经营方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创新集体经济经营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搞活集体经济项目。结合实际,灵活选择独资、合资、合作经营和委托、租赁、转让、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产权清晰、管理规范、制定完善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实行资本运营,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决制止和查处平调集体资产行为,实行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资产保值增值水平。加强对村级“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的清理、登记、管理,逐村建立“三资”台帐。村级集体资产发包出租,必须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村集体经营性物业资产不允许随意变更,不得对外提供担保。

2、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严格收支审批,努力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完善村帐“双代管”制度,规范代管手续。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

3、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行村级重大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完善监督机制,以村民为主成立监事会,对村级集体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

村两委为成员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理清发展思路,选准发展项目,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切实做到责任、措施、投入到位。并做好思想发动,加强领导,严格监督;农村集体经济要认真谋划好经营、发展,加强对集体资金的管理,严格财经纪律,依章理事,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规范、可持续的、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3、因地制宜,稳步实施。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实际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实现一村一策,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多渠道多形式探索集体经济的发展,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级要求的目标任务。

4、检查验收,严格考评。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并形成书面自查报告和年终总结报告,报村党支部,接受镇党委、政府的年终考核验收。

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材料

近年来,我县立足县情实际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积极探索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产业党委模式,大力推广乌龙头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抓组织设置,抓运行管理、抓素质提升,大力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一是夯实党建引领发展基础。各乡镇党委牵头,党员干部带头,对村党支部自身发展能力强,种植乌龙头、中药材、花椒等特色产业方向明确的,由村党支部组建合作社,村集体开展自主经营。村党支部将帮扶资金和专项资金注入合作社,并吸收有发展意愿的其他群众以租赁合作、有偿服务等形式入股合作社抱团发展。全县成立乌龙头研究发展中心党支部、西梁片区及东梁片区乌龙头种植基地等产业党支部15个,在产业链上成立栽培技术、销售管理等功能型党小组86个。

二是培育乡村振兴“领头羊”。鼓励村党组织书记通过个人率先出资、动员党员能人和致富带头人争取项目资金等方式,创办领办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引导党员群众以土地、资金或其他固定资产作价入股,参与组建合作社。全县村级党组织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229个,村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中致富能人占85%。

三是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拓展党员发挥作用途径,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带头培育特色产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措施作为党员公开承诺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切实把党员培养成土专家、田秀才,涌现出绿野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创业带富合作社和马甲平等一批乡土人才。

围绕解决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单一经营主体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对接市场难度大等问题,充分发挥产业党委引领保障作用,促进村级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一是深化加工扩销路。针对产业基础薄弱、农产品销路不畅等难点,通过鼓励发展深加工产业,激发产业振兴的动力。“乌龙头产业党委”按照“兜底、扩面、转方式”的原则,将政策支持的重点从一家一户逐渐向集中连片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三产融合等转移。乌龙头研究发展中心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及省内高校合作,不断挖掘乌龙头产业附加值,提升价值链。

二是创新模式促发展。采取精选一个主导产业、打造一个产业龙头村、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产业振兴“五个一”模式,鼓励支持引导各类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党员致富能人以结对共建方式与群众结成创业致富对子,形成了支部引导党员、党员带领群众、群众共同富裕的党群携手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全县党员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823家,注册资金9.97亿元,带动农户2.8万户。

三是抱团联结享红利。抱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连龙头企业,统一技术培训、生产管理,产后统一销售、统一开拓市场;下连农户,组织农民开展规范化生产经营。深化拓展“党支部+”“三链建设”等模式,健全完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农业产业规模化、红利化发展。乡音流年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赋能“休闲农业+”,将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人文资源与乌龙头采摘交叉融合,大力发展农事体验等活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坚持机制、载体、方法创新,着力把各类专业合作社打造成党员群众增收致富的主阵地,促进党建与产业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同频共振。

一是贴息贷款激发创业热情。按照个人申请、县人社局审核、县担保公司调查、经办银行审核发放、财政部门贴息的流程,为党性观念强、带富作用好、个人信用优、产业发展基础牢的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及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发放创业贷款,解决合作社发展融资难题的同时,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保障的能力明显提升。先后为15个专业合作社协调发放贷款300万元,建立扶贫车间84个。

二是打造党群致富联合体。联合致富带头人、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资源优势,帮助专业合作社及群众解决生产、经营和销售中的实际难题,提高市场经营能力。以党组织为纽带,整合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的技术、资金等资源优势,组织科技特派员、农业服务团、乡土人才等到产业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大力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通过开展乌龙头品牌推介等特色农产品对接活动,促进消费帮扶,把特色产业发展的势头巩固住、拓展开、提升足。乌龙头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后,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三是建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规范村集体组织章程,明确为村党组织领导下、村民自治组织监督下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主要负责管理村级集体资源资产和村集体经济事务。村级集体经济实行理事会、监事会,每月定期研究合作社经营事项,确保村集体经济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建立集体经济常态化审计制度,县委组织部、纪检监察机关、审计等部门,结合日常工作、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方面掌握的情况,对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登记台账、财务凭证及其审批程序进行全面清查,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确保村级资产阳光透明。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汇报材料

xx社区位于徐州市的西北部,北靠九里山,南依故黄河,西与泉山区接壤、东与沈苑社区相连。社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一、基本情况

我社区是一个集商贸、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圈,黄河南路西街商贸城占地60亩,建筑面积36800平方米,已被区政府定为鼓楼区第六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社区共有居民1260户,总人口3781人,分为两个居民小组,其中,涉农家庭582户,涉农人口948人。社区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共计党员134名。社区经济建设以第三产业为主,拥有固定资产1.06亿元,可出租的门面房、厂房和场地5万余平方米,年收取租金600余万元,年人均收入 1.2万元。10年、11年村队总收入分别是885.03万元和1102.27万元,支出分别是369.46万元和472.12万元,收益分别是488.57和630.15,福利费用分别是692.08万元和462.1万元,人均收入1.2万元。

二、“三资”管理

三资组织网络。一是成立社区“三资”管理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社区主任任副组长,经管站、村民代表为领导成员。具体业务由社区经管站负责,负责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指导、监督社区“三资”管理工作。二是成立“三资”监督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下属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监督村日常“三资”管理工作。明确工作原则:一是坚持“四权”不变原则。即“三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审批权不变,仍归村级所有,二是坚持民主管理原则。三是坚持简单、实用、有效原则。四是坚持配套推进原则。五是坚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原则。“三资”管理的着眼点是加强监管,规范村干部行为,落脚点在于提高“三资”运作效率,增加村集体经济实力。统一“三资”范围 ,摸清“三资”底数,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强化监管功能。

公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地点“五规范”的要求,完善民主管理。凡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和关注的财务事项,都要坚持全面公开、逐项公布,保障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强化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每月按时开展民主理财,对每月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公示,进一步规范民主理财工作。四是加强对村干部离任审计、任期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从根本上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发展、轻管理”等问题。同时,要严格执行“三资”台账等级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对“三资”变动情况及时做好财务调整,保证账账相符、账物一致。

三、活动阵地与信息网络建设

社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按照上级的要求,投资10几万元,建立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会议室等,购买了电脑、空调等设备,对办公条件进行了改善,现已具备“七室两市一场”的条件,逐步完善为民服务体系,使社区居民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务。具有先进的信息网络,社区达到了新三通。

四、社区居民福利

予500—1000元的奖励。3、社区每年拿出280余万元,为村民办理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村民按户用上了液化气。4、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社区有“夕阳红”和“新天地”两所敬老院,对本村五保户实行免费入住,另外残疾人、困难等弱势群体,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xx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年一年以来,古宜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工作部署,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措施狠抓不放。一年来,全镇的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现将我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如下: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硬任务,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明确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村(社区)和相关单位绩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硬指标和述职的重要内容,纳入驻村工作组及驻村干部年度评价考核,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三是年初制定一套适合本村(社区)的收益分配制度,明确收益的来源和开支,防止集体经济资金混乱。

(一)开阔思路,选准路子。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发展“一村一策或一村多策”。充分依靠各村自然资源优势,因村制宜,把村集体增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乡村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特色经济强村,形成各具特色的集体经济经济发展路子,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一是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全镇共有17个村(社区)的村民合作社通过投资入股县属国有的政府平台公司三江县惠农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经营,2020年6月17个村(社区)从惠农公司获得5万元的投资分红。二是走资源开发的路子。城北社区、城南社区、南站社区、大洲村、周坪村、大竹村6个村(居)委会充分利用集体山地、门面资源优势进行发包出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建设汽车服务站。南站社区居民合作社还利用上级扶持的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与县文旅公司合作发展三江县旅游集散中心洗车配套服务站项目,采用整体发包按车位收取固定车辆的洗车费用的经营模式,2020年获得收益5万元。四是积极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由古皂村、泗联村、马坪村、洲北村、周坪村、南站社区6个村(社区)联合三江县益康消毒中心、三江县佳洁洗涤中心共同成立三江县众康消毒洗涤有责任公司,建设集餐具洗涤消毒、布草洗涤消毒、医院被服洗涤消毒于一体的标准化厂房,项目建成后预计可为每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8万元。

(二)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任务常抓不懈。各村党总支以“五个好”为目标,建设能够推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村党总支。“农村要想富,要有一个好支部”。选好人,用好人,特别是选准、选好村党总支书记,是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当作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切实提高村干部尤其是后进村干部的素质,培养一支有一定文化水平,思想解放,敢创敢干的村干部队伍,以党支部为核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我镇党委政府今年上半年组织各村党支书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培训班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澄清错误认识,找准本地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另外我镇还对全镇18个行政的村“两委”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培训,使干部对在新形势下发展社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共识,坚定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三)对各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清理。对存在不合理不规范合同的村,下发了整改通知,并成立联审工作小组对不规范、不合理的合同联审整改,加强了对集体资产的管理。

(四)经多方帮扶,2020年全镇1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积累资金达10万元以上,其中达20万以上的有城北社区,今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有城北、大洲、周坪、鼓楼坪、南站村(社区)。

(五)利用集体经济收益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重要论述精神,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激励我镇在读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全镇利用集体经济收益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从村集体收益分配资金中一次性奖励在读优秀贫困大学生,通过奖励扶持助力在读大学生实现“大学梦”,以教育扶贫达到减贫、带贫效果。

(六)开展全镇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换证赋码工作。2020年全镇14个行政村已完成换证赋码工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联合社开设对公账户、注销原村民合作社账户和新旧合作社资产移交工作顺利完成。

我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部分村“两委”存在“等、靠、要”思想,驾驭经济工作能力差;二是部分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投资条件差;三是部分村没有固定集体资产,没有可支配使用的资源;四是部分村对集体资源管理不力,忽视对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五是忽视“经济能人”的带动效应,不注重培养和发展经济能手。

下步工作打算:为推动我镇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再上新台阶,我们将从解决制约发展集体经济的根本问题入手,在下步工作中坚持做到: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现形式和当地实际相结合,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与搞活经营相结合,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相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用创新化解困难,用发展解决问题。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走综合开发之路;二是注重培养和发挥“经济能人”的带动效应。

一是加大对两村干部的培训力度,破除等、靠、要思想;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条件;三是加强对集体资源的管理;四是加大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多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

xx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

根据省、市美丽乡村建设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目标,从20xx年起分级分步推进中心村建设,到20xx年,实现村庄布点规划保留的全市中心村建设全覆盖,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丽家园,到20xx年底80%以上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其中60%达到省级中心村要求,40%达到市县自主建设中心村要求)。20xx年起,对有旅游发展潜力的村,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打造成3a至4a景区。

从20xx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采取分级分类分步建设的办法,对我市103个中心村,分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按不同内容和标准建设,到20xx年底实现四级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到20xx年对未达标的中心村进行提升,力争80%以上中心村达到建设要求。

1.省级中心村31个。20xx-20xx年已建成18个,结合乡村旅游进行建设,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建设。20xx年建设6个,20xx年建设7个。

2.市级中心村19个。20xx年建设6个,20xx年建设6个,20xx年建设7个。

3.县级中心村25个。20xx年建设7个,20xx年建设9个,20xx年建设9个。

4.乡级中心村27个。20xx年建设8个,20xx年建设9个,20xx年建设11个。

1.省级中心村。严格按省定内容和标准进行建设。

2.市级中心村。按照低于省级中心村标准进行建设。

3.县级中心村。重点对村庄进行“三清四改五化一推”(“三清”:清垃圾、清河道、清沟渠;“四改”:改水、改厕、改路、改圈;“五化”: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一推”:推广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具体内容和标准见附件1)。

4.乡级中心村。重点进行村庄整治、庭院整治、环境整治、卫生整治。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三年全覆盖工作领导组,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负责三年全覆盖工作,确保三年完成各级各类中心村建设任务。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根据三年全覆盖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内容,确保按年度完成建设任务。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要构建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考核机制,各乡镇、街道要抓好组织协调、资金整合和督查指导,推动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2.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省级中心村旅游发展型按250万元/村,社区功能型按200万元/村进行奖补,市、县、乡级中心村分别按30万元、20万元、10万元标准进行奖补。在财政预算安排时,市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按照5%以上的比例增长。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和社会资本参与度,引导民营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规模化效益。

3.加大项目整合。建立涉农项目整合县级“一把手”负责制,编制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总体规划,完善协调机制,规范整合程序,确保涉农项目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各级中心村建设。乡镇和村在自身财力许可范围内,增加投入,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其投工投劳,开展力所能及的筹资工作。重点整合旅游资源,逐步做到美丽乡村建设向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发展转变,在美丽乡村建设产出上做文章。文旅部门要加强指导,特别要加强家庭农场、农家乐、公厕、停车坪等建设的指导,按照旅游标准进行建设。

4.完善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市级领导联系乡镇和市直单位帮扶美丽乡村建设制度,市领导每年必须到联系乡镇和中心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指导等活动;市直单位必须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中层干部具体负责包村工作,重点加大对联系中心村建设的帮扶力度,从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对联系村实施有效帮扶。

5.强化考核指导。20xx年、20xx年省级中心村分为旅游发展型和社区功能型两大类,旅游发展型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年度实施,重点突出旅游发展元素和文化元素,突出亮点,在特色上做文章;社区功能型重点在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上做文章,投入上要控制,无需大拆大建,关键在村庄整治和环境治理。同时将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三年全覆盖完成情况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完善现有的中心村考核体系,改进指标设置、考核方式方法,形成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美丽乡村建设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为全面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凝聚力和服务群众的经济基础,根据上级统一安排,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统领,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农村工作和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宏伟目标。

每个村健全一个具有发展活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培育一个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主体,培植一个以上可持续增收的集体经济项目,建立一套激励集体经济发展的灵活机制,健全一套规范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管理办法。

1.坚持思路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理清发展思路,强化发展理念,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推动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坚持村级主体,突出市场主导。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主体作用,增强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不搞行政命令,防止因发展集体经济而增加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防止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发生。

3.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实行一村一策,宜农则农、宜商则商,重点抓好集体经济收入为“空白”的村经济发展工作。

4.坚持资源整合,实现整体推进。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各村(社区)结合实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和模式。

1.培植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壮大特色农业经济。鼓励村级组织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领办和创办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示范项目,带动农民发展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利结合起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2.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壮大物业经济。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村集体统一经营农户自愿转让的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结合村庄整治,开展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整治、零星自然村迁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的有效耕地由村集体所有和经营。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可采取自主经营、租赁、抵押、承包、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增加集体资产收益。

3.发展村级合作组织,发展服务型集体经济。适应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新趋势,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4.增强村办企业活力,发展异地发展型集体经济。引导村级组织依托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配套兴办各种小型加工、服务等企业,构建企业带动、产业互动格局。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兴办种植养殖型、加工增值型和产品运销型等各种经济实体。同时,盘活存量优质资产,通过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依法组建联合投资公司等方式,“走出去”创业增收。

5.挖掘自然资源潜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型集体经济。坚持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村域内的水、林、风景等自然资源特别是荒水、荒地、荒滩资源潜力和乡土文化浓郁的优势,创办集体经济实体,发展农家乐、度假村、休闲观光农业等,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6.创新多种经营方式,发展自主经营型集体经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创新集体经济经营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搞活集体经济项目。村集体直接从事产、供、销活动获取经营收益。同时,结合实际,灵活选择独资、合资、合作经营和委托、租赁、拍卖、转让、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产权清晰、管理规范、制度完善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实行资本运营,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1.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进一步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坚决制止和查处平调集体资产行为,实行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资产保值增值水平。加强对村级“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的清理、登记、管理,逐村建立“三资”台帐。村级集体资产发包出租,必须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村集体经营性物业资产不允许随意变更,不得对外提供担保。

2.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严格收支审批,努力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完善村帐“双代管”制度,规范代管手续。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办公费用包干制度,规范村干部办公经费开支。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要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强对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落实工作措施,妥善解决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形成工作合力。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宏观指导、检查督办和宣传表彰等活动,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提供服务,全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镇纪委要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办公室要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管理和指导,加强对农民负担、扶贫开发、惠农政策、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等具体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财政所要加大财政支农政策宣传和财政支农资金落实工作。同时,全镇各单位要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帮扶工作任务,重点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资金支持等方面对结对村进行帮扶,共同推进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3.严格考核奖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镇上下必须高度统一认识,严格标准抓好每一环节工作,镇党委、政府将组织专人定期督办检查,并把发展集体经济纳入村级年度工作实绩底线考核一并奖惩。

集体经济发展汇报材料

xx社区位于徐州市的西北部,北靠九里山,南依故黄河,西与泉山区接壤、东与沈苑社区相连。社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一、基本情况

我社区是一个集商贸、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圈,黄河南路西街商贸城占地60亩,建筑面积36800平方米,已被区政府定为鼓楼区第六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社区共有居民1260户,总人口3781人,分为两个居民小组,其中,涉农家庭582户,涉农人口948人。社区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共计党员134名。社区经济建设以第三产业为主,拥有固定资产1.06亿元,可出租的门面房、厂房和场地5万余平方米,年收取租金600余万元,年人均收入 1.2万元。10年、11年村队总收入分别是885.03万元和1102.27万元,支出分别是369.46万元和472.12万元,收益分别是488.57和630.15,福利费用分别是692.08万元和462.1万元,人均收入1.2万元。

二、“三资”管理

三资组织网络。一是成立社区“三资”管理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社区主任任副组长,经管站、村民代表为领导成员。具体业务由社区经管站负责,负责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指导、监督社区“三资”管理工作。二是成立“三资”监督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下属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监督村日常“三资”管理工作。明确工作原则:一是坚持“四权”不变原则。即“三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审批权不变,仍归村级所有,二是坚持民主管理原则。三是坚持简单、实用、有效原则。四是坚持配套推进原则。五是坚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原则。“三资”管理的着眼点是加强监管,规范村干部行为,落脚点在于提高“三资”运作效率,增加村集体经济实力。统一“三资”范围 ,摸清“三资”底数,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强化监管功能。

公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地点“五规范”的要求,完善民主管理。凡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和关注的财务事项,都要坚持全面公开、逐项公布,保障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强化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每月按时开展民主理财,对每月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公示,进一步规范民主理财工作。四是加强对村干部离任审计、任期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从根本上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发展、轻管理”等问题。同时,要严格执行“三资”台账等级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对“三资”变动情况及时做好财务调整,保证账账相符、账物一致。

三、活动阵地与信息网络建设

社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按照上级的要求,投资10几万元,建立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会议室等,购买了电脑、空调等设备,对办公条件进行了改善,现已具备“七室两市一场”的条件,逐步完善为民服务体系,使社区居民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务。具有先进的信息网络,社区达到了新三通。

四、社区居民福利

予500—1000元的奖励。3、社区每年拿出280余万元,为村民办理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村民按户用上了液化气。4、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社区有“夕阳红”和“新天地”两所敬老院,对本村五保户实行免费入住,另外残疾人、困难等弱势群体,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集体经济发展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施方案_**村委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按照市农委等11部门《关于全面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成农联发〔**〕12号)和**区关于印发《**区全面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成武产改领办发〔**〕1号)文件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就开展全面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清查核实集体各类资产,摸清集体家底,健全管理制度,防止资产流失,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20xx年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切实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确保数据完整、准确,按期汇交。

三、工作重点。

(一)成立工作指导小组。

1.成立街道工作指导小组。街道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和社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清产核资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具体指导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

2.成立社区工作小组。成立由社区两委成员、议事会、监事会、委派会计、民主理财成员、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区域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各社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步骤、清查范围、时间安排等内容,确保清产核资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各社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于**年6月20日前报街道工作指导小组。

(三)开展宣传动员。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清产核资工作,及时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充分调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发放政策汇编手册、新媒体、宣传海报、公示栏等方式,用群众听得明白的语言、看了清楚的典型,解读好政策精神和工作要求,动员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清产核资工作。宣传动员工作要在6月20日前完成。

(四)清查核实资产。

1.按照《**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办法》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表》要求,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以**年12月31日为清产核资登记时点,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充分利用不动产登记和自然资源登记成果、已有的清产核资成果等,根据增减情况对现有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确保做到账证相符和账实相符。

2.健全完善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各社区分别填写《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表》(农清明细01—20)。财务科负责组织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表》(农清汇总01)的汇总填报工作,校验核对数据。推进科负责组织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表》(农清汇总02)的汇总填报工作,校验核对数据。各社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表》(农清明细01—20)确认无误后,经社区主要领导审定、加盖单位公章,于10月10日前报送街道指导小组办公室。

对政府拨款、减免税费等形成的资产,把所有权确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对集体资产所有权有争议的,除法律、法规已有规定外,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列为待界定资产,也可通过仲裁或司法程序解决。

(六)结果公示确认。各集体经济组织要对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形成的集体资产账面数、核实数等清查结果进行公示确认。各社区在社区居务公开栏内用a4纸以表格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期间,要做好群众质疑的核查处置和问题的解答,对有权属或价值争议的资产在重新调查核实后再次公示,公示期15天。对公示无异议的清产核资结果,须经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依法确认通过。

(七)规范数据档案。各集体经济组织在清产核资工作过程中要注重文件档案、图像照片、录音影视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清产核资工作方案、资产台账、估价结果、会议决议、纠纷调处、公示内容及佐证资料和清产核资结果,要作为长期档案,永久进行管理并报街道备案。按照农业部要求,集体经济组织要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数据,在统一的报送系统中录入、校验、审核,并导入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

要制定资产保管制度,明确资产管理和维护方式,以及责任主体等;

要制定资产处置制度,明确资产处置流程,规范收益分配管理。

(九)验收总结。各社区要组织对本辖区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和成果验收,健全完善集体资产监管管理制度,编写工作总结报告,并以正式文件形式于10月20日前报送街道指导小组办公室。街道指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在抽查的基础上进行检查验收,编写街道工作总结报告,形成街道、社区、组三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负债汇总表和资源性资产清查登记汇总表,经街道指导小组审定同意,报送区统筹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街道指导小组负责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各社区是清产核资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充分认识清产核资工作在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要认真分析研究解决清产核资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上报,由街道工作指导小组上报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

(三)加强监管考核。街道指导小组将会同纪工委对清产核资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进行督查,严肃查处在清产核资过程中的违法乱纪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加强信息报送。各社区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注重提炼工作中的特色亮点,按月报送工作推进情况,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篇二)。

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按照市农委等11部门《关于全面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成农联发〔**〕12号)和**区关于印发《**区全面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成武产改领办发〔**〕1号)文件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就开展全面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清查核实集体各类资产,摸清集体家底,健全管理制度,防止资产流失,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20xx年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切实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确保数据完整、准确,按期汇交。

三、工作重点。

(一)成立工作指导小组。

1.成立街道工作指导小组。街道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和社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清产核资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具体指导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

2.成立社区工作小组。成立由社区两委成员、议事会、监事会、委派会计、民主理财成员、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区域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各社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步骤、清查范围、时间安排等内容,确保清产核资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各社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于**年6月20日前报街道工作指导小组。

(三)开展宣传动员。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清产核资工作,及时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充分调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发放政策汇编手册、新媒体、宣传海报、公示栏等方式,用群众听得明白的语言、看了清楚的典型,解读好政策精神和工作要求,动员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清产核资工作。宣传动员工作要在6月20日前完成。

(四)清查核实资产。

1.按照《**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办法》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表》要求,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以**年12月31日为清产核资登记时点,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充分利用不动产登记和自然资源登记成果、已有的清产核资成果等,根据增减情况对现有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确保做到账证相符和账实相符。

2.健全完善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各社区分别填写《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表》(农清明细01—20)。财务科负责组织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表》(农清汇总01)的汇总填报工作,校验核对数据。推进科负责组织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表》(农清汇总02)的汇总填报工作,校验核对数据。各社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表》(农清明细01—20)确认无误后,经社区主要领导审定、加盖单位公章,于10月10日前报送街道指导小组办公室。

对政府拨款、减免税费等形成的资产,把所有权确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对集体资产所有权有争议的,除法律、法规已有规定外,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列为待界定资产,也可通过仲裁或司法程序解决。

(六)结果公示确认。各集体经济组织要对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形成的集体资产账面数、核实数等清查结果进行公示确认。各社区在社区居务公开栏内用a4纸以表格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期间,要做好群众质疑的核查处置和问题的解答,对有权属或价值争议的资产在重新调查核实后再次公示,公示期15天。对公示无异议的清产核资结果,须经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依法确认通过。

(七)规范数据档案。各集体经济组织在清产核资工作过程中要注重文件档案、图像照片、录音影视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清产核资工作方案、资产台账、估价结果、会议决议、纠纷调处、公示内容及佐证资料和清产核资结果,要作为长期档案,永久进行管理并报街道备案。按照农业部要求,集体经济组织要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数据,在统一的报送系统中录入、校验、审核,并导入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

要制定资产保管制度,明确资产管理和维护方式,以及责任主体等;

要制定资产处置制度,明确资产处置流程,规范收益分配管理。

(九)验收总结。各社区要组织对本辖区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和成果验收,健全完善集体资产监管管理制度,编写工作总结报告,并以正式文件形式于10月20日前报送街道指导小组办公室。街道指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在抽查的基础上进行检查验收,编写街道工作总结报告,形成街道、社区、组三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负债汇总表和资源性资产清查登记汇总表,经街道指导小组审定同意,报送区统筹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街道指导小组负责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各社区是清产核资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充分认识清产核资工作在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要认真分析研究解决清产核资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上报,由街道工作指导小组上报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

(三)加强监管考核。街道指导小组将会同纪工委对清产核资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进行督查,严肃查处在清产核资过程中的违法乱纪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加强信息报送。各社区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注重提炼工作中的特色亮点,按月报送工作推进情况,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

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杭州市网络经济发展现状,从政府服务监管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和措施,促进我市网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作为杭州网络经济行政服务监管部门,组建了网络经济调研组,从20xx年4月份开始,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的具体情况如下:

网络经济,可以概括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其本质上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网络经济是国家大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杭州大力支持和发展网络经济,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在20xx年至20xx年四年间,杭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以促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工业企业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多项政策,大力推进了杭州市经济、社会信息化基础建设,扶持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杭州市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信息化硬件资源基础和技术支撑。20xx年,杭州市政府出台了《杭州市电子商务发展实施纲要(-20xx年)》和《关于促进杭州市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首次直接针对杭州的电子商务发展制定了稳定和具有阶段性、科学性的政策规划。20xx年以后,杭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大企业培育计划、中小企业“瞪羚计划”和《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三年行动计划》等,提出了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目标,并采用直接财政补助、优化服务、设立企业荣誉等手段和方式,促进和引导企业应用电子商务。20xx年9月,杭州市建立电子商务进企业专项资金,据了解已为15000多户企业提供了财政资金补助,共发放专项补助资金3700多万元。20xx年8月,杭州?v康电子商务网络有限公司等10户企业被杭州市政府授予“20xx年度杭州市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的称号,并进行了资金奖励和广泛宣传。数年以来,杭州市出台的诸多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点面结合,有效地促进了杭州市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繁荣。

杭州市的网络经济发展,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一是发展环境优越。杭州拥有一批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it产业人才济济;杭州市场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社会需求旺盛,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杭州市政府深入实施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电子商务进企业、网商培训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又为杭州市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20xx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的互联网经济激励、扶持措施,每年用于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企业融资方面的财政奖励、资助资金达3亿元以上。二是聚集优势明显。杭州拥有以“中国化工网”、“中国钢铁网”等为首的众多行业性电子商务网站,在20xx年,在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中,有31户杭州企业入选。全国3000多家领域电子商务平台中,1/6落户于杭州,位居全国第一。20xx年,淘宝网以2083亿元的交易额占据了全国c2c交易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三是模式创新突出。近年来,以移动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网络经济模式在杭州迅速崛起并得到快速发展。20xx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阿里巴巴云计算有限公司,期望能通过反馈消费者数据给中上游制造业,让他们生产出更好、更适合市场的产品。20xx年6月,中科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研发中心揭牌,杭州市宣布将要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物联网产业基地和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城市,力争到将物联网产业培育成千亿元产业。

二、杭州网络经济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研活动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和问卷的形式,对杭州参与网络经济的企业进行调查。调研组成员与阿里巴巴、淘宝网、博库书城、老板集团等33户参与网络经济的典型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召开了2次网商代表座谈会。设计了调查问卷,发放了1000份的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84份,并对工商部门掌握的企业登记数据、经营型网站备案数据及经营情况信息进行了分析。经由上述几种手段分析显示,杭州网络经济的基本状况为:

(一)网络经济产业分布:

全市参与网络经济活动的企业(以下简称“涉网企业”,指依托网络发布产品相关信息或从事网上交易的企业。)42288户,有效网址65328个。涉网企业占全地区188664户企业总数的22.4%,其中第三产业企业数量为25336户,占所有涉网企业的59.91%;第二产业企业数量为16566户,占39.17%;第一产业企业数量为386户,仅占0.92%。

全市参与网络经济活动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涉网个体工商户”,指依托网络发布产品相关信息或从事网上交易的个体工商户。)1729户,占全地区290979户个体工商户总数的0.594%。

全市涉网企业注册资本共有3494亿元,其中第三产业注册资本总额最高,达到2266.63亿元,第二产业注册资本总额为1188.92亿元,第一产业注册资本为38.45亿元。

(二)网络经济行业分布:

全市42288户涉网企业中,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和“批发和零售业”是涉网企业的主体。数量位居第一的是“制造业”,有15224户,占全部涉网企业的36.00%,其注册资本总额达到1078.89亿元;数量位居第二的是“批发和零售业”,有13151户,占31.10%,其注册资本总额为516.99亿元。

(三)网络经济交易模式分布: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直接通过网络交易的主体15916户,其中企业15800户,个体工商户116户。从交易模式看,大多数网络交易的主体同时开展b2b和b2c交易,共有11057户,占总数的69.48%;只进行b2b交易和b2c交易的企业分别位居二、三位,为3160户和1580户;只进行c2c交易的主体相对较少,为118户,其中116户为个体工商户,2户为网络交易平台举办方企业;同时有b2b、b2c、c2c交易的企业是网络交易平台举办方企业,为1户。

(四)涉网企业规模分布:

全市涉网内资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的有32930户,占涉网内资企业的80.75%,其中注册资本在50-100万元的涉网内资企业最多,达到14665户,其次为注册资本在100-500万元的涉网内资企业有9815户,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涉网内资企业有8450户。

全市涉网外资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美元以下的有1098户,占全部涉网外资企业的77.11%;注册资本在50万美元以下的涉网外资企业数为549户,50-100万美元的涉网外资企业171户,100-500万美元的涉网外资企业位378户,500-1000万美元的涉网外资企业148户,1000万-1亿美元的涉网外资企业167户,1亿元以上注册资本涉网外资企业为11户。

(五)涉网企业地区分布:

从涉网企业的地区分布看,全市共有5个行政区内的涉网企业数在4000户以上,3个行政区内的涉网企业数在500户以下。萧山地区涉网企业数最多,达到6706户,占全市涉网企业的15.86%;拱墅区涉网企业数为5745户、占13.59%,西湖区涉网企业数为4936户、占11.67%。

(六)网络交易平台总体情况:

全市共有网络交易平台23个,主要分布在以下4个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其中只提供b2b交易的平台9个,只提供b2c交易的平台2个,只提供c2c交易的平台2个,同时提供b2b、b2c交易的平台9个,同时提供b2b、b2c、c2c交易的平台1个。

20xx年度,网络交易平台上发生交易笔数共有150504.5451万笔,交易金额为2101.35893亿元,其中只提供c2c交易的平台交易笔数最多,达到150000.08万笔,交易金额为2083.05亿元,平均每笔交易金额为139元;交易笔数位居第二的是同时提供b2b、b2c交易的平台,交易笔数为475.5万笔,交易金额为4.8415亿元,平均每笔交易金额为102元;交易笔数位居第三的是只提供b2b交易的平台,交易笔数为20.55万笔,交易金额为13.47亿元,平均每笔交易金额为6553元。

(七)企业关注问题情况:

从问卷调查的反馈意见情况来看,受访企业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政府服务、政府监管、信用建设、自身经营等几个方面。

1.政府服务。有30%(143户)企业关注政府服务,他们主要希望政府能加大力度推出更多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包括推出电子商务的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扶持、开展并完善行政指导等工作。有9.3%(45户)企业关注资金支持性问题,希望政府能为其提供财政资金支持;有8.5%(41户)企业关注信息共享的问题,希望政府能够完善政务公开,通过适当的方式将政府各职能部门掌握的企业基本情况和信用信息向公众开放查询,提供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资信认证平台,以促进网络经济诚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2.政府监管。有35.1%(170户)企业希望政府能完善法律法规,加快自身信息化和管理队伍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网络监管工作机制。细化分析之,被调查企业主要关心政府监管网络经济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市场准入监管,包括主体准入和商品准入。被调查企业基本认可参与网络经济活动的各类企业和个人应当进行实名认证,并在经营性网站上开展“网上亮照”,公开企业基本登记信息和个人实名认证信息,确认交易主体的合法身份和资格资质,以降低交易过程中信息不确定的风险。同时,也有部分企业表达了实行实名制可能会带来管理手续繁多、产生管理费用和对网店进行征税等问题。商品准入方面则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对网上经营的商品进行经营资格、产品质量等进行审查。二是开展经营行为监管,主要是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打击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宣传、侵犯知识产权、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经营行为的力度,净化网络经济竞争环境,推进网络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3.信用建设。有16.7%(81户)企业关注网络经济中的诚信体系建设,包括消费维权、市场规范性、企业及行业自律等方面。在消费维权方面,企业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加大消费维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培养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加强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完善异地消费维权体系,加强对商家售后服务的监管。在配套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反馈意见主要着眼于企业级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在企业和行业自律方面,反馈意见主要集中于组建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引导工作,开展企业间培训、交流,建立行业诚信自律体系等。

推进夜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范文

为推动我县夜间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到2021年,全县建成至少1个特色夜间经济集聚区,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体系和“食、游、购、娱、体、演、宿”多元消费的夜间经济聚集区。

(一)打造特色夜间经济集聚区。

(二)丰富夜间消费特色活动和服务供给。

(三)加大夜间经济招商引资。

(四)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发展夜间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商务、财政、公安、文广新旅、住建、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城管、教科体、交通、城投、旅投、发投、金龙镇、南迳镇、龙源坝镇等部门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设在县商务局,统筹推进全县夜间经济发展。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夜县长”工作机制,2020年重点打造桃江新区夜间经济集聚区。

(二)强化政策保障。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研究务实的支持措施,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规划指引,高起点规划建设夜间经济聚集区和商业街区,将夜间经济发展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老旧街区改造计划,完善夜间经济空间布局。设立夜间经济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夜间经济项目建设。研究落实土地保障、延时经营补贴、税费减免、摆卖管制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提升夜间交通保障,优化夜间停车管理,完善夜间公共交通设置,延长夜间运营时间,方便市民夜间出行;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维护夜间市场经营秩序,完善食品安全、治安和消防安全等配套管理措施,为夜间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三)考评机制。将发展夜间经济列入政府年度考核重点工作,加强监督考核。夜间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考评监督工作,建立项目推进调度、考核、通报、问责机制,推动夜间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内容提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与一个地区农村社会发展进步和农民思想意识、生活水平是否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国家减免农业税等优惠政策实施后,布尔津县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发生了明显变化,各个乡(镇)村(社区)依托自有优势,围绕土地、林地、畜牧养殖、旅游服务、劳务等,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乡村集体经济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但在集体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布尔津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集体经济、资源优势、科学经营、奖惩激励。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布尔津县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农村级集体经济的总体实力得到了不断壮大。

一、发展的基本现状。

据我们调查资料显示,截止xxxx年底,全县辖x乡x镇xx个行政村,x个居委会,目前,万元。其中:村(社区)万元,集体地面积xxxxx亩收入xxx万元,集体林面积xxxx亩收入xxx.x万元,万元,集体畜xxxx头(只)收入xx.x万元,其他经营性收入xx.x万元。xx个行政村和x个社区居委会中:x万元-x万元的xx个,占村总数的xx.x%;x-x万元的xx个,占村总数的xx.x%;x-xx万元的xx个,占村总数的xx.x%;集体经济收入xx---xx万元以上的x个,占村总数的x.x%;集体经济收入xx万元以上的x个,占村总数的x.x%。

二、呈现的主要特点。

近几年来我县乡村两级党组织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依托地缘、资源、产业等优势,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从全县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开发农业增收,仍然是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亩,平均每村xxx.x亩;集体林xxxx亩,亩;草集草场xxxx亩.亩,总数收入xxx.x万元,占总收入的xx.x。特别是杜来提乡耕地面积大,各村预留机动地相对较多,周边宜农荒地也较广,在全县集体经济收入x个到十万元以上的村中,该乡就占了x个,其中最多的杜来提乡草原新村集体地xxxx亩,万元,集体林xxx亩,x万元。这些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集体所有,农户竟价承包经营办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依托集体资产优势,实行多种经营,仍然是乡、村级集体经济最普遍的经营方式。我县大部分乡、村的集体经济规模较小,经济总量不大,区位优势不明显。这些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搞活集体资产经营,促进资源转化增值,增加集体收入。主要是利用集体统管的荒地、荒滩、林场、草场、养殖场(集体畜)、房屋等资源,通过招标承包、招商引资,使用权出让,租赁经营等途径,搞综合经营性开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xxxx年全县各村集体畜xxxx头(只),万元。杜来提阿肯齐村集体林xxx亩,收入x.x万元。窝依莫克乡托洪台村水费收入x.x万元。禾木哈纳斯村房屋租赁一次性收入x.x万元。

(三)依托地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成为乡、村集体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按照“围绕旅游办基地,办好基地促旅游,搞好旅游促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靠城、靠路、靠景点的优势,修建饭店、市场、出租门店等设施,围绕第三产业求发展,成为乡村集体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目前,由各乡镇村自主开发建设了“阳光沙滩”、阿合贡盖提民俗风情园、白桦林休闲园等xx多个旅游景点和配套服务网点,使乡村集体年增收xx多万元。例如,窝依莫克乡养殖示范区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旅游沿线建起了“大药房”,一部分用作村办公室,一部分用于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xxxx元。

(四)依托资源优势,组建农村股份合作社,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新渠道。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村集体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新点子壮大集体经济。例如,托洪台村积极兴办农村股份合作社,按照“参股不控股,监督不经营”的原则,采取村集体出资、村民出力的方式,成立了“托洪台湖股份合作社”,增加集体收入,达到了村集体与村民共同获利的“双赢”效果。窝依莫克村在不影响正常办公的前提下,把村办公室的临街处全部建成了门面房,增强了集体经济。

(五)依托帮扶共建,确保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下联动工作形成合力。建立了滚动帮扶重点村发展集体经济工作制度,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结合起来,并选派了xx个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县直部门滚动帮扶贫困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一举措收到了明显成效,在圆满完成第一轮帮扶目标任务的基础上,xxxx年又启动了第二轮帮扶工作,各帮扶单位累计投入xx万,为x个重点帮扶村购买了xxx只生产母畜、新建了村级办公阵地及配套设施、安装了有线电视等。针对部分村资源匮乏、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采取强乡帮弱村、强村带弱村的方式扶持“后进”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杜来提乡采取牧业村给农业村借畜、农业村给牧业提供草料的方式,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格孜托别乡通过给村集体借畜、划拔集体畜的方式,确保了“空壳村”不出现反弹。

三、当前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

总体来看,虽然布尔津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从整体来看,乡村集体经济整体的实力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从我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和经济大环境等主客观条件分析来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因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增收渠道不宽,年全县农村(社区)万元,其中直接经营收入仅为xx.x万元,万元。

全县年收入超过xx万元的村只有x个,超过xx万元的只有x个。而一些地处偏远,而又无资源优势的村,年经营性收入只有x万元,可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还非常薄弱,无钱办事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干部素质不适应的问题。尽管目前乡村干部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村干部文化层次普遍较底,思想解放不够,发展意识不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知之甚少,也没有经营管理的经验,不能顺应市场的要求,从市场发展需求出发寻找路子,因而,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基层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一是部分乡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发展的空间很小。加之县、乡两级对集体经济特别是薄弱乡村的集体经济扶持不够。不仅总体上数额小,而且扶温饱的多,扶根源的少,极易返贫。二是一些乡、部分村的发展思路不清,缺乏长远规划,增收路子窄,发展点子少,短期行为多,滚动发展慢。

(二)主要原因。

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与近年来农村个私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显得相形见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识不浓。不少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足:一是“过时”论。认为现在大气候是鼓励发展个私经济,再讲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时宜。二是“畏难”论。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集体资产管理难度大。三是“无用”论。认为现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无关乎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不须再强调集体经济作用。此外,在一些贫困村还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条件薄弱。全县不少集体经济薄弱村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小。只能靠机动地获取有限的收入,缺乏新的有效的增收渠道。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干部能力不强。村干部在素质上差距还比较大,特别是在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上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少数村干部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别有目的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找思路,而是想从中捞取好处,谋取个人利益;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整日忙于乡镇的中心工作,很少有时间谋划村里发展大计,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存在“小富即安”思想。

四、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县、乡、村三级联动,各级领导及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立足现实,放眼长远,积极培育和扩大集体财源,拓宽增收渠道,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创造力、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认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为村集体经济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选优配强村领导班子,要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将有经济头脑,有实干精神的能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二)因地制宜,多轮驱动,扩大乡村集体生产资料规模。

各乡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也可以发展第三产业,购置农业机械,入股搞合作社等多种形式。

第一、抓住农区畜牧业和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的机遇,充分挖掘农牧区的载畜潜力,不断扩大集体畜、禽养殖规模。

一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挖掘乡(镇)村的内在潜力,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根据自身的发展能力,不断扩大集体畜群的数量。

另一方面,把扶贫项目购进的牲畜作为乡集体扶贫基础畜,无偿转借分配到各重点贫困村,由村集体负责承包经营。每轮帮扶任务完成后,基础畜如数返还乡集体,形成“牲畜轮借,帮扶轮茬”的滚动发展机制,在滚动发展中增加集体的生产资料。通过x-x年的发展,使每个村集体畜达到xxx头(只)以上,有条件的村达到xxx头(只)以上。

第二、结合退耕还林工作,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政策,在保证效益、有利增收的前提下,稳步增加集体林面积。

借助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补助资金,县乡村三级联动,积极开展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除将不宜耕种的土地还林还草外,把荒山荒地及其它宜林地一起纳入了还林还草工程,通过国家和集体出资,农民出力的方式大幅度增加集体林面积,在农民受益的同时,增加集体收入。种植业扶贫项目主要以低产田改造、发展黄豆基地和饲、草料基地为主。万亩,万亩。可通过争取扶贫项目,实现低产田改造,扩展黄豆基地和饲草料基地建设。

第三、积极利用喀纳斯旅游资源优势,为农村发展集体经济谋求一席之地。引导乡镇立足本地优势,在全县旅游开发的大框架、大规划下,积极参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在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服务方面创收,增加集体收入。如禾木喀纳斯乡、冲乎尔乡、窝依莫克乡、布尔津镇都可以借助旅游的优势,发展集体经济。

(三)明确奖惩,加强激励,督促乡(镇)村、帮扶单位形成发展集体经济工作合力。

一是通过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这一有效途径充分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由县委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乡(镇)、村、对口帮扶单位和下派干部的工作职责,按照百分制量化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落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责任主体。每年把各乡(镇)、帮扶单位、下派干部落实责任状情况与乡村综合评比、帮扶单位评优定等和干部考核结合起来。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和单位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党政“一把手”、下派干部,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并与工作较好的单位和个人一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

二是实行村干部结构工资制度,改变那种干好干坏都拿相同报酬的旧模式,把村干部的报酬与村集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多劳多得的工作机制。村干部是村民自治的代言人,是由村民自主选举产生的代表村民管理村级事务的特殊群众,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通过引导和制定激励措施来实现。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县制定并实行了村干部结构工资制度,把村干部工资划分为基础工资、奖金和发展集体经济效益工资三部分。基础工资、奖金部分由各乡党委、政府根据各村的集体收入状况和每年年终考核情况确定。在此基础上,按照集体经济依靠自我投入和滚动发展增收的部分核定一定比例作为发展集体经济效益工资发放给村干部。

(四)加强监管,科学经营,引导乡村集体经济步入长期稳定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

一是加大对乡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每年由县委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乡级集体资产进行一次专项审核,乡(镇)负责组织人员对各村进行一次审核,全面排查掌握各乡(镇)村集体资产的数额和各项财务开支情况,摸清各乡(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底数。强化村账乡管制度,建立乡、村集体资产专门台帐,定期进行登记更新。

二是完善乡村集体资产承包经营制度,向科学经营要效益。对现有集体耕地和集体畜,坚持扶优扶强的承包方向,结合养殖示范区、种养示范户建设工作,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的方式,集中发包,确保规模经营。发包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进行,根据集体资产安全运营的需要,明确规定经营能力、赔偿损失能力等承包条件,经过可行性论证后才能发包。对大规模承包经营集体资产的,预收部分承包费或以固定资产作抵押。所有承包行为必须签定书面承包合同,并经过公证部门的依法公证后,才能承包。

三是逐步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工作失职、失察、失误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求其追回流失的资产或按一定比例进行赔偿,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五个”结合。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放在整个农村工作中通盘谋划,实行“五个”结合:一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二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体制创新相结合。三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相结合。

四是发展与管理相结合。五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加大对经济落后村的帮扶,使其尽快摆脱贫困局面。

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施方案_**村委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农经站:

按照《关于实行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进度报告制度的通知》(平农改办字〔**〕7号)要求,现将清产核资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组织成立方案制定情况。

按照区、市、县关于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决策部署和相关要求,我镇积极组织、立刻行动,结合我镇实际印发《宝丰镇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组织成立宝丰镇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和宝丰镇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各村分别成立清产核资工作小组、核实小组和评估处置小组。

(二)宣传及培训情况。

为提高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我镇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其中,参加区农牧厅培训两人、市农牧局培训9人、县农经站培训11人,我镇组织培训两次,共27人参加。为更好的宣传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重大意义,我镇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宣传动员并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村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宣传栏等方式积极宣传。

二、清产核资开展情况。

以确权数据为依据,以卫星地图为参照,采取实地测量的方式完成全村资源性资产的清查;

镇财经所结合“三资”平台和账本、报表、银行对账单等,完成各村银行存款和账面现金的清查。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接下来,我镇工作小组将依据各村、各队卫星地图和各村上报的资源性资产清查底册对所有资源性资产逐笔核实,详细分类,确保清查的准确性和彻底性,为资产评估做好准备。同时,镇村联合对债权债务进行逐笔清查核实,明确债权关系和形成原因。对账面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核实,帐实对照,逐笔盘点,为固定资产清理做好准备。

xx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xx区xx乡地处闽北南部边陲,距市区69公里,是xx区最为偏远的革命老区乡和国家级生态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1.5万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个人经济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多数村存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不稳定、负债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20xx年度全乡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补助收入530.91万元,主要是“美丽乡村”建设、水利、道路建设等工程款,村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其他收入174.8万元,除营业性收入50.76万元外,主要是802线、高铁征地发给村民的补偿款和临时用地租金以及发给村民的生态林管护费等,根据我乡各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全乡11个村中,3个属于集体经营收入“空白村”如九龙村、横坑村两个“高山村”及边远的半岭村,2014年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有8个村合计经营收入50.76万元,村均4.61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上埔村12.6万,村组织日常工作开支基本依靠补助收入维持。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交通条件,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相对平整、有水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相比较好,2014年度全乡11个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xx村和半岭村的村集体总收入为338.84万元,占4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基础较弱。

3.农村集体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不稳定。我乡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收入形式,但其中3个村集体的收入仅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也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

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742.524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67.5万元。

1.选优配强班子。让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肯做事的经济能人、科技能人、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中选拔培养村两委干部,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以干得助,争取项目资金。坚持以干得助,促进项目对接,加大跨部门协调服务力度,聚力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巩固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好“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802县道改造工程、村居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烟基”工程等各项惠民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增加村集体收入。

3.发挥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擦亮“国家级生态乡镇”金字招牌,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依托xx乡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古村落、土厝群等旅游资源,立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大力发展“森林农家”、“农家乐”产业,将xx建成为乡村生态修养胜地,以旅游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实现旅游兴乡目标。

4.夯实农业基础,做强优势产业。继续做好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烟叶种植产业、水产禽类养殖产业,立足山区林业资源优势,合理经营林木产业、林下经济,积极推进万亩油茶林开发项目等优势产业,稳定提高农户及村集体收入。

5.管好盘活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确保保值增值。一是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工作,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二是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由乡“三资”管理中心建立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台帐,建立资产资源交易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村级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经营和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我乡农村集体发展缓慢、模式单一、底子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足。表现在:一是有些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保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二是有的村干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缺乏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三是有的村干部忙于自家生产生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时间少、精力少。

2.基础设施条件制约。我乡偏居xx区南部69公里,属于山区乡,交通不便,招商引资、发展企业和工厂的难度较大。

3.缺乏发展资金。我乡耕地资源、林木资源,水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村级组织集体经济底子薄,无力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上级财政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也不够。

4、人气难以积聚。我乡总人口1.5万人,由于地处闽北南部边陲,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或举家搬迁到城区生活的村民近万人以上,留在村里的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对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缺少足够的人力保障和人才储备。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入手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强化“三资”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班子是村级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选优配强发展型村两委干部,大胆选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到村两委干部岗位上工作。

2、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要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到发展较好的周边乡镇甚至是跨市跨省的经济发达的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3、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建议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建议成立区、镇(乡)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营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

4、强化民主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健康。加大群众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村级集体积累的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规范村务公开,提升民主理财,在千方百计“做大蛋糕”的同时,既要保证公正合理“分好蛋糕”,更要做到严格规范“管好蛋糕”,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管理得严格、使用得合理、分配出激情。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乡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10公里,辖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79个村(居)民小组,幅员面积76.8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1.2万人,有集体经济的村有4个,占33.3%。其中1个村是门市、场地等财产租赁收入,3个村是林地、矿产等资源收入。集体经济在500元以下的村1个,1000-5000元的村3个。

二、存在的问题。

1、发展后劲乏力。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乡只有3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占村居总数的25%。从收入主要项目来看,卡防村15亩集体果园租赁,小林村40亩集体茶园、30亩林场租赁,太和村1亩集体桑园租赁,水井村20㎡门市租赁,收入大多为场地租赁,方式较为单一。从整体上看,村集体可利用的资源少,加之人工费用高,且所处地段偏僻,创收困难,增长点匮乏,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

2、基础条件薄弱。调查发现,村级基础设施滞后很多程度上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最近实施了小农水、农网改造等项目,但从整体上来看,我乡可利用项目少,可开发利用资源少,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

三、几点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增强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从经营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有发展思路的能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选配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廉洁自律的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2、因地制宜,选准集体经济发展的好路子。一要在资源利用上下功夫。发挥土地、水源、林木等自然资源优势,挖掘经济潜力,因地制宜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二要在资产经营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规划的优势,通过盘活闲置场地、闲置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找准市场需求点,开展资产运作,实现资产增值。三要在产业服务上下功夫。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我乡特色,组建加工企业等,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四要在项目开发上下功夫。借力各项涉农项目,引进项目开发,增加集体经营项目,扩大集体经营规模,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推进夜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扩大夜消费、做旺夜经济,加快省会现代服务业发展,方便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夜经济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石家庄市进一步推进夜经济发展工作方案如下:

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活跃市场、繁荣省会、服务民生、促进消费为目的,围绕食、购、娱、游等夜消费活动,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建设、龙头带动、市县互动等形式,整合商业、文化、体育、旅游、城管、交通等各种资源,倾力打造夜经济品牌,努力形成规划合理、设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经济发展格局,切实让城市亮起来、经济火起来、市民走出去、农民进城来,促进城市发展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力争到2013年全市夜经济零售总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0%以上,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增3-5个百分点,将夜经济打造成为石家庄的一张名片。

(一)开展延时营业,促进夜间消费。从3月15日起,全面推动市区商贸服务、文化演艺、健身休闲、书店和图书馆等服务企业延时营业,方便广大市民夜间休闲消费。主要包括:三横六纵沿街主要企业;14个区域商圈主要企业;8个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主要门店;13条特色商街、夜市内所有服务企业等,营业时间延长至22∶30以后。

责任单位: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市旅游局。

(二)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夜经济上水平。利用三年的时间,着力建设好十二个夜经济重点项目:

1.规范提升13条特色街区。进一步巩固提高2010年建成的13条夜经济特色街区、夜市。石门1925特色商街今年要建设成为大型夜经济综合体,其他12条特色街区、夜市进行分类指导,促进完善提升,规范运营。对建设主体二期没有完工的,督导其加快进度,实现年内正常运营。

责任单位: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城管局。

2.推进重点延时区域的亮化、美化。重点亮化、美化区域为三横六纵主干线、14个区域商圈、13条特色商街(夜市)、8个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工作目标:一是夜经济建设工作确定的延时营业区域路灯要全部开放,景观灯每天开放至23∶30;二是规范提升门店店招,霓虹灯设置,加强街区楼宇灯光亮化、外立面美化;三是中山路(中华大街-体育大街)路段以及三横六纵重要节点沿街行道树绑缚彩灯、led流星雨、满天星等,鼓励沿街企业自行开展亮化、美化工作;四是在主要路段、主要区域,按照《石家庄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具体要求,设置城市户外广告,实现亮化工作的提档升级,切实发挥城市中心区夜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园林局、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责任分工:一是市城管、园林部门负责制定三横六纵主干道亮化、美化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协调管理权限下放到各区的道路、街区等区域制定亮化、美化工作方案,指导各区政府组织实施;二是各区政府负责制定本辖区内商圈、特色街区(夜市)、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夜经济综合体等亮化、美化工作方案,组织相关单位实施楼宇、街区、门店亮化、美化,以及行道树绑缚彩灯、led流星雨、满天星等项工作;三是市城管、园林部门负责市直部门与各区之间,以及各区之间衔接路段、区域等部位的协调工作,做到风格统一,格调一致。

完成时间:5月1日前要全部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3.打造14个区域性夜消费商圈。重点打造怀特、建华、天河等14个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健身等项目为一体的区域商圈,通过提升区域内重点企业服务功能,引进品牌企业进入区域经营等方式,完善区域内大型商贸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项目,提升区域商圈的夜经济辐射能力。

责任单位: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城管局、市园林局、市商务局。

4.建设和完善4个夜经济综合体。市内五区和高新区要分别打造1个购物、餐饮、文化、休闲等高品味、高标准、上规模的综合类大型夜经济载体,通过实施全方位、多业态的经营模式,形成多种消费方式的配套发展、和谐发展。重点推动北国东尚购物中心、石门1925特色商街、万象天成、石门欢乐城等4家大型夜经济载体的改造提升工作。

责任单位: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商务局。

5.规范8家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结合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特点,在规范提升原有业态的基础上,引进品牌连锁企业、专卖店等进入社区经营,并对各门市店招、牌匾等进行统一规范,提升形象,不断完善社区商业服务功能。在社区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演出、群众歌舞等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发挥国家级示范社区的带动作用。

责任单位:市内五区政府、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6.建设4条特色商业街。按照商务部《商业街管理技术规范》的建设标准,推动大经街(民生路历史文化长廊)、广安街(谈北路商业街)、南小街(南花园步行街)、东风路等街区改造升级,调整业态布局,9月底前把4条街区建设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

责任单位:有关区政府、市规划局、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电业局。

7.开办10家主题美食休闲广场。5月1日前,利用市政广场、商业广场、街区、商场超市、宾馆饭店等设施开办青岛啤酒广场、雪花啤酒广场、嘉禾啤酒广场等10个主题美食休闲广场,彻底改变以往夜市摊点零、散、小的“地摊式”形象,形成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形象包装的规范化夜经济消费集合体。适时举办各类啤酒节、美食节、购物节,通过组织花车巡游、卡通表演、酒王争霸赛、万瓶啤酒免费赠饮等活动,聚集人气,扩大消费。

责任单位:有关区政府、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

8.打造“三河”沿岸和环城水系系列休闲带。搞好三河沿岸主要区域景观建设,在滹沱河、太平河沿岸部分路段建设营地式休闲消费场所,逐步形成大型活动中心。切实抓好滹沱河两岸800米人工沙滩、3座沙洲等设施建设,搞好子龙大桥夜景亮化等工程;抓紧推进太平河沿岸赵陵铺跌水水下餐厅改造,红星街以西大型游乐场建设,红星街-前进街河道南岸商业一条街建设等工程;依托民心河,重点打造民心河沿岸东明桥等3个休闲消费场所和民心河西线和平路至新石南路观光廊带等3个夜间观光带。5月1日前完成环城水系通水,同时逐步在环城水系沿岸建设公园、临水商业街、文化娱乐设施,形成“三河”沿岸和环城水系系列观光休闲带。

责任单位:市园林局、水务局。

9.推动县域休闲消费中心建设。各县(市)、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庙会、采摘节、旅游景点、温泉洗浴等特色优势,整合各类农家餐厅、农家乐等资源,提升打造农家特色鲜明、风味独特的乡村大食堂,各自建成1-2个休闲消费中心,逐步发展成为县域休闲消费中心。特别是正定、鹿泉、藁城、栾城、井陉、灵寿、平山、赞皇、矿区等9重点县(市)、区要抓紧完成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各县(市)、矿区政府。

10.建设5家特色公园。重点对世纪公园、欧韵公园、水上公园、友谊公园、月季公园等五家公园进行打造,逐一对每家公园进行科学谋划、特色定位,按照“提出主题、分区设置、集中展示”的原则,通过美化亮化和组织开展各类演出、展览、美食展会、民俗游园、群众性文化娱乐等活动,形成主题鲜明的品牌化休闲消费公园。

责任单位:市园林局、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有关区政府。

11.打造5个文化娱乐项目。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鼓励各类文化团体开辟价格适中,内容丰富的夜场演出,重点打造园博园大型实景演出、洪顺曲艺社曲艺专场、休闲茶馆、大型演艺歌舞和民俗表演、红色演出季和一月一名剧等5个夜经济文化娱乐项目;同时组织常山战鼓、井陉拉花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民间艺术等定期到市区表演,丰富市民夜间休闲文化生活。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正定新区管委会和有关县(市)、区政府。

12.提升5家健身活动中心。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积极组织开展重大体育赛事和形式多样的夜间健身活动,长安体育场、中山体育场(馆)、游泳馆、少儿体校等体育健身场所开放时间延长至22∶30以后。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一)明确工作职责。调整充实省会夜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抽调专人集中办公,统一部署、协调和督导夜经济建设各项工作,制定全市夜经济建设规划、方案,明确各部门具体建设目标。市商务局负责搞好综合协调,指导各县(市)、区抓好夜经济载体的培育工作;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负责规范发展娱乐场所和文化广场,积极开展夜间文化娱乐活动;市交通运输局负责落实市区公交线路延长运营时间、末班车在23:30以后收车,进一步方便市民夜间出行;市旅游局负责组织开展夜间旅游工作,将省会特色商街、三河沿岸、环城水系休闲消费项目纳入旅游定点项目,组织好“夜经济-文化旅游在行动”活动,把外地游客请进来,吸引本地市民走出去,同时整合西部山区县旅游资源,使广大市民走下去;市体育局负责将全市体育健身场所和大型体育场、游泳馆夜间营业时间延长到22:30以后,切实满足市民夜间健身娱乐需求;市公安局负责组织警力,加强巡控力度,做好夜间治安巡逻防范,及时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群众夜间出行安全。同时负责督导夜经济主办单位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安保措施。督导夜经济主办单位设置停车场,防止交通堵塞;督导美食休闲广场设立流动警务室;市城管局负责夜经济集中区域、夜景照明、环境卫生清扫、公厕设立等配套设施的设立维护工作。对延时区域内企业利用门前场地在20:00以后举办的各类促销、演出、群众性娱乐、休闲美食等活动,采取备案制度;市城管局、交管局要切实搞好夜消费重点区域周边停车场的规划建设,每天22∶00至次日6∶00将不影响交通的地段、地块作为停车场使用;市交管局要加强对夜消费相对集中场所和周边路段的交通监控和疏导,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保障交通秩序。同时,为旅游车辆发放市区车辆通行证,方便旅游休闲消费;市工商局、食药监局、卫生局等部门要加强对夜间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为广大市民创造安全和谐的购物、娱乐消费环境;市园林局负责公园、广场的夜间照明和环境卫生等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开展各类展览、民俗表演等文化娱乐活动,组织举办各类美食节、啤酒节等活动,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水、电、气(汽)等基础设施服务部门要制定保障方案,确保商贸服务企业夜间正常营业。各县(市)、区政府作为县域夜经济建设的主要责任部门,也要成立夜经济工作机构,制定本地夜经济发展规划及具体建设目标,明确责任,抓好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

(二)加强政策扶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夜经济的指导意见》、市政府《关于推进夜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丰富市民夜生活,繁荣省会夜经济的安排意见》,切实加大各项政策扶持力度,工商部门要在证照办理等方面提供方便,税务部门在税收等方面要给予减免扶持。工商、税务、食药监等部门要切实搞好服务,可对夜市、美食休闲广场等商户实行集中办公,联席审批;市、县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扶持大型专业性或综合性夜经济载体的建设,对企业举办的主题休闲美食广场、美食节、民俗表演、歌舞演出等活动项目要给予适当补贴。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夜经济建设。

(三)降低企业成本。市商务局和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商贸服务企业从3月15日起开展延时服务,各类百货商场、超市、便利店要延时至22∶30以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营业时间延长至24时或凌晨2时。延时营业后,政府将对延时企业给予电费补贴,补贴办法是:由延时企业提出申请,经各区政府确认,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备案后,列入市政府电费补贴范围。

(四)建立考核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夜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市政府将对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所有夜经济建设工作任务要明确责任,逐项分解,落实到每家单位和具体工作人员,市政府督查室要同步跟踪,并定期进行督导;实行奖惩,对完成建设任务好的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进行奖励,同时对完成任务不到位的予以批评;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考核机制,制定奖惩办法,确保全市夜经济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五)强化宣传引导。市、县两级宣传部门要组织制定宣传方案,切实做好夜经济宣传工作。电视、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栏目,大力加强夜经济工作的宣传报道,采取实时互动的形式,及时报道夜经济活动资迅、夜间促销信息,推介休闲消费场所,营造浓厚热烈的宣传氛围,引导广大市民走出家门上街消费。各商贸服务企业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购物、餐饮、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等夜间21∶00后的酬宾促销活动,增强夜经济的吸引力,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要建立商贸服务企业与新闻媒体夜消费信息宣传联盟,加大夜消费活动的宣传力度,培育和壮大夜消费主体,引导市民转变生活观念和消费习惯,心情舒畅地参与夜消费,共同推进夜经济的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夜经济消费场所要主动向新闻媒体提供有关建设规划、消费项目等情况,通过召开推介会,刻制光盘、印制宣传册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积极营造我市夜消费的良好氛围,努力把石家庄打造成为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不夜城。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灵马镇位于武鸣区西部,与平果县、马山县、隆安县毗邻。20323国道、灵马到马山县周鹿镇两条公路穿境而过。镇政府驻灵马圩,距武鸣城区50公里,是武鸣区主要汉族聚居地。灵马镇高楼村距离镇政府9公里,交通便利,大小车辆均能行驶。

(二)高楼村的规模。

高楼村位于武鸣区灵马镇西北部,全村辖10个自然屯,16个村民小组,1005户,总人口4530人。村总支部下辖五个支部,共有党员62名。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071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外出务工为主,全村耕地面积4761亩,其中水田1219亩,旱地3542亩,适合种植水稻、辣木、玉米、木薯、花生、水果等农作物。

由于高楼村集体经营项目的欠缺,除每年财政拨给的村级办公经费3万元外别无其它的经济收入,没有其他资产资源,可以“造血”来增加村集体收入,由于缺乏经费的保障,导致村级组织建设不规范、集体活动缺乏,村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配套和修缮不完善不及时,只能通过“等、靠”上级资金扶持,村域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村民“自谋生路”,难以体现和发挥村集体“领航者”和带头作用,村域经济发展“瓶颈”问题难以突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迫在眉睫。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项目背景情况。

自2014年7月22日习近平主席出访古巴,把辣木产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古巴总统卡斯特罗,同时和古巴芬莱研究院签订《辣木技术合作备忘录》后,辣木这一树种才慢慢被国人认知,并悄然在大江南北兴起了辣木热潮。

辣木的用途超级广泛,因其天然的抗生素特性和天然的抗氧化特性,主要作为天然生态饲料及日化类产品的重要原料。此外,还能用于生产辣木茶、辣木饮料、辣木保键品、营养品、食品等。辣木也因其超多种类、超高含量、超全面的营养成份和超呼想像的生长速度,将作为人类粮食和牲畜饲料的重要资源而无可替代。2017年初在镇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村委依托《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辣木种植农民合作社,并在灵马镇各村屯开展了83场辣木推广交流会,同时把辣木产品免费送给300个有便秘、三高、糖尿病、失眠等亚健康慢性病的农户服用两个月时间,其中有221个坚持服用的患者有了明显的好转,在给农户进行辣木科普活动的同时打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

2017年6月3日,我高楼村委带领合作社种植了130亩的辣木作为试点,长势良好,说明我们当地的土壤和气候很适合辣木的生长,第一批辣木种植共有26个农户参与,其中有3个贫困户,26户农户当年增收8000元—25000元不等,农户们对合作社十分支持和拥护,纷纷动员其他农户和贫困户把土地转入合作社,几个月时间就整合了1300亩土地。2017年底,合作社成立辣木茶加工厂,当年生产辣木茶6500斤,我们的辣木茶是由制茶名师《中国科学管理会》委员余惠卿教授亲手炒制。余惠卿教授亲手炒制辣木茶在《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产品质量和功效深得消费者的喜爱,产品刚上市就有300多名客商慕名而来,产品供不应求。

2018年年初至今不断有农户和贫困户积极参与到合作社来,增加种植了辣木达600多亩,辣木的田间管理和采收、加工、生产,帮助了180多个农户和贫困户就业。今年7月,武鸣区组织部部长王智平同志亲自带队前往灵马镇深入调研辣木项目,看到辣木长势喜人,农户和贫困户增产增收,辣木产品品质优越,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今年8月份,武鸣区电视台又到灵马镇高楼村辣木种植专业合作进行采访报道,我们辣木基地和加工厂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全国各地区政府、单位、个人自费前往灵马镇考察,考察人数多达2000多人次。

(1)考虑所选产业抗风险能力,我高楼村资金基础较为薄弱,村集体选择的经济项目如果与《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把投资风险降至最低,从而让村集体经济能获得稳健收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考虑所选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村集体选择的经济项目应具备一定示范带动作用,成为村民发展致富的“领航者”和“火车头”带动村民集体致富。扶贫车间的投入使用将带动高楼村的“一村一品”的形成。

(3)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符合国家精准扶贫目标,让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变为“造血”,同时又能为村中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机会、致富门路,帮助贫困人群尽快脱贫致富。

四、合作项目内容和目标任务。

(1)经高楼村村三委的讨论决定:为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的收入,我们高楼将以“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共同修建经营一新的初制茶厂扶贫车间,初步预算共投入资金为150万。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车间使用面积为2000平方米。该项目已经武鸣区发改局进行了备案;项目用地也经城区土地局到实地勘察确定能够修建扶贫车间。

(2)项目建成后产权属于高楼村村委,由村委出租给《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主体将是《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辣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自主生产,自负盈亏,同时每年支付给村委会固定租金30万,租期18年。村集体所得到的30万租金,将用于村集体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

五、项目建成后将给社会带来的益处。

(1)扶贫车间建设好后,将带动灵马镇新龙、方和、坡江三个贫困村每个村200亩的辣木推广种植,扶贫车间制茶设备将在现有的两条生产线的基础上再增加四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可安排30人就业,届时可安排180人以上的农户及贫困人口进厂工作,按现有的辣木茶厂的人均收入计算,每人每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同时还可带动周边数百人的村民劳动力就业,每年给农户及贫困户增产增收500万元人民币以上。

(2)目前,灵马镇的很多农户都想将自己手中的土地流转给《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辣木,我村干部群众已经明确辣木种植业将成为我村村民增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新兴的辣木种植业将成为我村的“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

(3)结合我高楼村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我村“一村一品”辣木种植的特色农业,我们采用的联营模式,将有效的提高农户及贫困户的收入。让农户真正发家致富,让贫困户从真正意义上去脱贫。

六、财政安排资金情况及资金使用方向。

如果我们能争取得到南宁市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50万元,我村将用此笔资金建设茶厂扶贫车间,每年所收到的30万元将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通过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方向,确保通过资源合理利用,进一步提升全村经济水平,提高村民的精神文明。

七、村集体成员对项目发展意愿情况。

发展集体经济可使高楼村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进一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公益事业的发展,可让农民不用外出,在家乡就可以务工,而且收入可宽。高楼村日前已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会议就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试点进行表决,参会的全体户主代表同意建设扶贫车间。

在此,我代表灵马镇高楼村全体干部群众,真诚的请求各位评委领导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若本届村集体经济项目落户我灵马镇高楼村,我们一定有信心,有能力,把这个项目做成最优秀的项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在此,我顺便提一下:我们高楼村委2014年在灵马镇政府的领导下,引入政府专项资金把我们高楼村三塘屯进行了新农村风貌改造工程,仅花了400多万做出了1000万的改造建设效果,在绩效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荣获了“南宁市百佳示范屯”称号,如果这一次“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也要进行项目绩效评比的话,我们依然有信心,有能力拿第一名!

谢谢大家!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按照县委安排,我于5月被组织选派到镇村挂职锻炼,任镇党委委员、村第一书记。驻村后,我到所挂职锻炼的村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调研和工作锻炼,充分了解村情民意,加深对农民关心的问题的认识,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思路,认真履行县委关于第一书记的职责要求。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城以西2.5公里、镇政府以北1公里处,312国道穿境而过,全村共有325户,分为4个村民小组,共1306人,劳动力954人,全村总耕地面积1108亩。畜牧业发展情况:奶牛42头,生猪335头,羊248只,鸡1521只。果品生产户数301户,面积700多亩,产值900多万元。全村电网改造工程已完成,现有变压器4台,自来水入户工程也已完成。村级路面全部沙石化,其中水泥路面2公里。全村有大型运输车12辆,商业门面100多户,医疗门诊点2所。全村共有党员34名(其中男党员30名,女党员4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发展滞后。通过调查发现,该村在农业上优势不明显。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由于历史上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原因,勤劳的村民思想较为保守,致富思路不多,大多村民依旧满足于年轻人务工,中老年在家种地的`现状,村里致富能手少,也很少有村民意识到利用土地流转等农村优厚的政策环境进行创业致富。在调研中了解大部分村民对发展特色农业意识不强,畏惧风险,对市场行情了解不够。

(二)科技人员缺乏,劳动力素质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强,种植、养殖业都没有形成规模,难以抵御市场风险,造成村民收入增长缓慢。很多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不能及时得到推广应用,农业技术优势得不到充分地发挥。

(三)村民思想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大部分村民还是依赖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对新行业、新市场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观念。只有少数人敢于抓住当前改革开放带来的空前发展机遇,果断投资,上新项目、发展养殖业、加工业。但由于经验不足,规模不大,导致效益不高,影响力不够,带动力不大,这就造成全村经济发展不快。

(四)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一是村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年轻人中多数是初中或小学毕业,并有少数文盲,高中毕业生很少。二是村民安于现状,个别群众存有惰性,甘愿于贫乏、单调。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实地调研、进村入户听取民情,召开干部会等,我基本掌握了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以及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该村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做好党员纳新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选出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二是建立健全两委工作制度,设立政务公开栏,及时公开村务,保持“五个好”党支部标准,创建县级先进党支部,配合村“两委”会把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该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重要的是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村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农民素质,为他们寻找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调整之路,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根据村自身优势和潜力调整经济结构,突出地方特色。一要通过村集体土地和农户土地流转政策,积极引导适宜当地生长环境的种植业的发展,强化品牌建设。在目前状况下,大力发展高效高产绿色农业。加快“一村一品”建设,打造自己的品牌,实现品牌效应,让农民更快的富起来。有效地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带动农民增收。二要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可采取返租倒包、合股经营等形式,对村级集体资源和农户个人资源重新规划、整理和开发,实施规模和品牌战略,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是开展新型农民培训。鼓励村民树立学习意识、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勤劳意识和自强意识。要采取邀请专家来村授课,现场指导等形式鼓励村民学习科学文化、政策法律、实用技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使其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目前虽然政府投入农村扶持资金逐年增加,但毕竟财力有限,不可能使所有家庭都得到扶持。因此,要引导村民抢抓发展机遇,发扬“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财富。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开放农家书屋,让农民享受知识成果。利用健身广场的健身设施,组织村民在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聊聊天、健健身,加强村民间的沟通,减少邻里之间的摩擦,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注意培养农民的集体意识。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能力,加快培育增收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计划。

到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管理体制更加健全,管理制度更趋完善,产业布局更趋完善,引领产业发展、经营管理、带农增收能力明显增强,村集体经济收入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带动、物业经济、光伏发电、入股分红的发展格局稳步形成。年度目标是:2020年,6个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39.35万元。

(一)发展农业主导产业。

1.投资县种羊公司1000万元,投入县扶贫开发公司与种羊繁育基地合作发展羊产业,扶持乡绿洲小城镇发展村集体经济,每年按照投入资金的8%,向村集体经济返回投资收益,获得投资收益80万元;。

2.创办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投资1900万元,获得投资收益95万元,具体如下:维修改造县乡绿洲小区原有16栋养殖牛棚作为养羊场,改造原有16座日光温室作为养鸡场,购买种羊1000只,育肥羊6000只。5个新村共投入资金1700万修建羊场及附属设施,羊场及附属设施固定资产产权归5个新村所有,每个行政村占比20%。新村投入资金200万元修建鸡场及其附属设施,鸡场及其附属固定资产产权归新村所有。这两个项目建成运行后,预计年收入资金200万元,两个项目建成后按不低于5%收益。

(二)发展壮大物业经济。

1.出租绿洲小城镇商铺12间获得租金收入24万元;。

2.出租果蔬保鲜、冷藏车获得租金收入12.1万元。

(三)运营光伏扶贫电站。

县城建公司运营光伏扶贫电站,按光伏扶贫电站资产确权比例分配发电收益,乡绿洲小城镇收益资金294.9万元。

(四)入股经营主体分红。

1.入股县扶贫公司32万元发展鸡产业,每年按10%分红收益27.65万元;。

2.入股生态牧业有限公司55万元发展羊产业,每年按10%分红收益5.5万元;。

3.入股农牧有限公司2万元发展牛产业,每年按10%分红收益0.2万元;。

(一)加强能力建设。村“两委”班子要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发展经济、经营管理意识,积极领办创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探索依靠自身力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路子,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和监督,严格实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集体管理制度,落实重大经营事项报告制度,村“两委”班子要亲力亲为抓好经营管理,切实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二)盘活用好资金。用活用好村集体闲散资金,让闲钱散钱聚起来活起来,实现滚动发展。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一半以上要用于经营性投入,持续扩大再生产,不断拓宽收入来源。鼓励村集体通过跨村、跨乡镇联合方式,聚拢盘活村集体闲散资金,形成规模效应,用于发展增收产业和物业经济。

(三)制定发展规划。各村要按照“因地制宜、长短结合、一村一策”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分析谋划,认真制定村集体经济年度计划,三年发展计划,明确方式途径、资金支撑和具体措施,确保目标明确,路径可行,措施有力,稳定持续增收。

(四)加大政策支持。采取划拨资产、配套基础设施、落实信贷资金等措施,解决经营主体发展资金困难,壮大经济实力。落实对乡镇扶贫产业开发公司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产业发展各项奖补政策,充分调动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扎实开展学习培训、考察观摩等活动,不断提高经营主体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1.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情况。乡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2050万元,主要为村民自筹、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主要包含:集体林地1.2619.08万亩、土地706.2亩、农业种植机械设备4套,流动性资产约302万元。

2.九环沿线的3个村主要以旅游观光产业为主,村民建立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合作发展,采用股份制管理模式,年底合作社和公司按比例分红,高半山的2个村主要以蔬菜种植产业为主,党员干部带动村民建立合作社,统一购买和销售。

3.5个村均为合作社代村民管理集体资产。

4.经验启示。

起,各村积极落实松潘县委县政府建设国际旅游胜地战略部署,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源,纷纷成立专业合作社,作为产业发展的实施载体,采用“支部+农户+公司”模式,规范旅游市场,降低经营风险,拓宽就业渠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探索出了一条群众自筹一点、政府补贴一点、企业投资一点的“三个一点”现代农村产业发展道路。

坚持党支部带动引领。

近年来,各村党支部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以党的组织建设理念抓合作社管理和人才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管理能力提升,为以党建促发展找到了契合点,为深化党的先进性建设搭建了平台,村支部的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管理有序。

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

群众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党员看组织,越是在发展集中的`地方越是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干部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发动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在建设过程中坚决服从组织领导,在半农半牧的基础上建立了旅游服务产业主导,实现了干部有为。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战略。

依靠产业支撑,突出基础先行,为重构产业发展秩序,围绕一系列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好推进服务工作,带领全村群众坚定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大骨节病试点成果巩固提升项目、民族团结进步中药材种植项目、安全饮水项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实现了基础先行。

坚持强化村民综合素质能力。

为走好乡村生态旅游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规范村民议事规则和各项管理制度,所有重大事项均召开班子会议或村民大会一致通过决定。合作社还通过带动部分贫困户参与旅游经营,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石。注重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素质,巩固发展成果,多次组织外地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厨艺、家政、礼仪培训,按照“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收入、统一宣传、统一培训”的管理模式,提升川盘整体形象。注重维护团结稳定局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全村和谐稳定,近年来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刑事案件及涉稳事件,实现了社会和谐。

近年来,各村各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但与经济发展需要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受气候影响,高原地区各项基础建设使用寿命有限,后期管理维护往往难以跟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当前全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下,对乡村旅游服务业的规范和监管存在一定真空,受发展规模影响,各村难以开展民族传统食品和酒类的文化体验等经营活动。

进一步加快道路、饮水、排污、用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涉旅产品质量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扩大旅游品牌宣传,推动农村产业健康发展。

推进夜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范文

在农业方面,代表提出,“家家富工程”在我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上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建议区有关职能部门继续加强对“家家富工程”的指导和支持。代表还建议做好对生态林建设的指导工作,在生态林建设上给予优惠政策。同时,要积极维护万亩生态林失地农民的利益。

在工业方面,代表提出,要加强对现有落地企业的管理和资源整合,对符合产业导向、经济附加值高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对环境污染重、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应采用关、停、并、转等办法,使土地和厂房等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在社会保障方面,代表认为,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建设的同时,要切实维护好失地农民的利益。建议妥善解决因320国道拓宽、张泽道路修建等道路建设占用、挖废土地以及道路绿化带占地的补偿和农民保障问题。

代表针对各镇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间待遇相差悬殊的问题,建议区有关部门开展调研,制定统一标准。

在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代表提出,我区部分游戏场所内设有赌博游戏机,建议区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游戏机场所的监督和管理。代表还针对网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一是严格审批程序;二是限制网吧营业时间;三是加强对网吧管理人员的培训;四是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对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经营者进行严肃处理,对屡教不改的网吧坚决取缔。

代表提出,很多学生由于学校离家较远,往往采用集体私人包车的形式解决交通问题,很不安全。建议区有关部门研究相关措施,以切实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代表提出,为推动枫泾镇南部地区开发建设,加强枫泾镇与*中部、东部地区的联系,必须要加快*区西部公路网的建设,完善西部地区主要公路网之间的沟通,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将枫泾镇枫兰路(环丰公路)向西延伸与浙江姚庄镇公路网连接;二是拓宽枫泾连接浙江大通镇的公路网络;三是拓宽与连接大通镇至朱吕公路(金廊路)的公路网络。

鉴于320国道(朱泾段)交通堵塞的现状,代表建议按照《朱泾镇新一轮总体规划》要求,尽快在*大桥北侧新建一座掘石港大桥,并列入“*”建设计划。

代表提出,我区道路公路网架已经相对完善,但是公交线路的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建议区有关职能部门设置完善的公交线路,增加区内对外公交线路,方便群众出行。同时,要对道路两侧路标、路牌、公交车站牌等指示牌进行修复或重新配置。

在河道整治方面,为了河道水清岸绿,代表建议区有关部门打通石化地区的断头河——战斗港,直通运石河;整治临海二村南侧的庙河、维修亭林镇新紫石泾河金明村段的石驳岸、清理农村河道里的捕鱼网具。代表还建议要建立河道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并列为各级干部的考核内容。

在房地和物业管理方面,鉴于朱泾镇部分住宅小区存在无房屋维修基金、无物业管理的情况,代表建议区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研究可行的解决方案,逐步将此类房屋纳入物业管理的范围。

代表提出,基于在规划区域内不允许房屋新建或翻修的规定,部分农村居民出于家庭人口增加、婚姻和房屋老化破损等原因,需要新建住房或对原有住房进行翻修的呼声很高,迫切希望能妥善解决住房问题。建议区职能部门引起高度重视,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

代表还对事业编制人员住房补贴问题提出建议。

在社区建设方面,代表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老年活动室的需求不断提高,而现有的老年活动室已满足不了需要。建议区有关部门加大对各镇、社区居民委员会老年活动室的建设力度。代表还针对临蒙、卫清小区等居委会无固定办公用房的问题,要求区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协调,尽快予以解决。

推进夜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范文

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十年,根据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制订**年至**年远景规划,使之成为公司各项工作的指导。

十年内的奋斗目标和重点是:研制尖端产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进行部分产品的更新换代;新建和扩建部分生产车间;大量培训员工,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企业发展规划:新建××车间,进行××产品的生产;扩建××车问,使×种产品的生产到2010年比现在提高×倍,年产量达到××万只;增加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部分管理人员,使之从现有的××人,增加到××人。

(二)产品发展方向:与××研究所舍作,积极研制××、××等新产品,其中××新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对现有的××等几种产品进行(二)产品发展方向:与××研究所舍作,积极研制××、××等新产品,其中××新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对现有的××等几种产品进行(二)产品发展方向:与××研究所舍作,积极研制××、××等新产品,其中××新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对现有的××等几种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使之符舍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和工人生产技术的提高,到2010年全年劳动生产率要比现在提高××%左右。

2、增加总产值:在××车间的扩建和××车间的新建工程完成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万美元,比现在提高×倍。

3、降低可比产品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燃料等消耗,使可比产品成本到2010年比现在减少××%左右。

4、加速技术周转:在产品增加的情况下,做到不增加流动技术,使流动技术的周转天数从现在的××天,降低到××天。

5、提高盈刺水平:在增加生产、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20lo年的利润从现在的××万美元,增长到××万美元。

(一)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员工文化水平,学习先进(二)产品发展方向:与××研究所舍作,积极研制××、××等新产品,其中××新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对现有的××等几种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使之符舍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和工人生产技术的提高,到2010年全年劳动生产率要比现在提高××%左右。

2、增加总产值:在××车间的扩建和××车间的新建工程完成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万美元,比现在提高×倍。

3、降低可比产品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燃料等消耗,使可比产品成本到2010年比现在减少××%左右。

4、加速技术周转:在产品增加的情况下,做到不增加流动技术,使流动技术的周转天数从现在的××天,降低到××天。

5、提高盈刺水平:在增加生产、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20lo年的利润从现在的××万美元,增长到××万美元。

***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部分村“两委”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集体经济费力不讨好、吹糠不见米,吃穿不愁、平平安安就满足了。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选新华区村级集体经济年度调研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近年来,新华区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富民强村新局面。最近,我们对全区3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新华区下辖1个镇、10个街道(其中1个管委会),31个行政村。目前,焦店镇的焦店村、余沟村、场坊村、野王村、褚庄村、张庄村,曙光街街道的李庄村,西高皇街道的郝堂村、西高皇村,西市场街道的武庄村,光明路街道的王庄村,矿工路街道的陈庄村,香山管委会的边庄村、徐洼村、石桥营村、杨官营村,共16个行政村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52%。

20xx年底,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约4235万元。收入来源主要有租赁自然资源、租赁村资产、创办企业、服务企业园区、股份制集体经营、征地补偿等,其中以租赁自然资源收入的有6个村:边庄村出租土地年收入50万元,杨官营村出租土地年收入4万元,场坊村出租土地年收入4万元,野王村出租土地年收入5万元,褚庄村出租土地年收入20万元,张庄村出租土地年收入40万元,6个村年收入共计123万元;以租赁村资产收入的有5个村:王庄村出租门面房年收入20万元,郝堂村出租门面房年收入75万元,武庄村出租门面房年收入265万元,陈庄村出租门面房年收入40万元,李庄村出租门面房年收入600万元,5个村出租门面房年收入共计1000万元;以创办企业经营收入的有2个村:西高皇村创办绝缘厂年收入40万元,李庄村5个村办企业年收入2800万元,2个村创办企业年收入共计2840万元;以服务企业园区收入的有2个村:杨官营服务平煤煤矿年收入13万元,余沟村服务平煤煤矿年收入10万元,2个村合计年收入23万元;以征地补偿收入的有5个村:焦店村重点工程一次性征地补偿收入60万元,野王村一次性征地补偿收入100万元,徐洼村一次性征地补偿收入68万元,杨官营村一次性征地补偿收入54万元,石桥营村一次性征地补偿收入67万元,5个村合计年收入249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依托区位优势,发展集体经济。随着我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中村和城市近郊村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等有利条件,通过出租场地、出租门面等多种途径,运用股份制、租赁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发展集体经济。2008年以来,曙光街街道李庄村积极推动旧城改造建设,利用有限土地资源,选好合作商,打造特色商业,实现互利双赢截至目前,集体固定资产达到20亿元,村民分红每年达到2万元。

(二)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发展基础。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区委区政府提高村级组织工作运转经费,每个村平均每年达到4万元,同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村级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2016年,完成山区造林1000亩,廊道绿化400亩。2016年确定农业项目3个,完成投资0.39亿元。建成了总投资60万、总长约1420米的焦店镇焦店村饮用水给水主管道工程,解决3800多人的用水问题。

(三)加强财务管理,防止资产流失。积极推行“村账镇管”模式,将村级财务收归镇(街道)统一管理,减少了集体资产浪费,增加了村级积累。曙光街街道李庄村实行股份制改革,成立了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财小组、村民监督委员会,坚持“三务”公开,科学监督管理集体经济。其中,村民理财小组定期对村属单位进行年度审计,提出改进措施规范理财行为,否决不合理开支。同时,村“两委”设置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点,及时发现和防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促进村“两委”会干部依法执政。

三、存在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一些村班子坚强有力,发展势头良好,集体经济收入多达百万、千万元。一些村因地理位置、历史原因等没有集体收入,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情况。

(二)总收入不高,处于初级发展。从统计数据看,全区还有15个村无集体经济,部分村还是“吃饭经济”。有集体经济的村自主经济项目偏少,对外部环境依赖性强。

(三)思路不开阔,发展动力不足。部分村“两委”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集体经济费力不讨好、吹糠不见米,吃穿不愁、平平安安就满足了。加之三年村级组织进行换届选举,部分村党组织书记、主任无心思考长远发展之计,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恒心和耐力,工作往往停留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上,不求大功,但求无错。

四、意见建议。

(一)选优配强村级班子。要优化村“两委”班子,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打破行业、身份、地域限制,从致富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人群中,大胆选用思想解放、事业心强、思路清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不拘一格用人才。同时,要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到山东寿光、江苏华西等经济发达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立足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城郊型”、“种养型”、“资源型”、“服务型”等类型的集体经济。例如,位于城镇中心和城郊结合部的村,围绕服务产业,创办物管公司、家政公司,为居民、小区等提供服务,增加集体收入;自然资源丰富的村,可依托乡土文化、生态资源等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增加村集体资源开发收入和服务经营收入。

(三)增强驻村帮扶实效。深化县级领导干部“三包三联系”制度,借助“五项建设”活动,使驻村工作队根据所驻村实际情况,结合本单位优势资源,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帮助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四)健全完善配套机制。推行智囊团制度,将发展集体经济的政策咨询、项目立项、分步实施等环节,充分征求专家人才意见建议,力求项目的可行性,最大程度减少失误。实行激励机制,选树试点,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鼓励村进一步挖掘潜力,先行先试,因村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完善长效监管制度,强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行,发挥村监委会作用,确保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合理使用、惠及民生,使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区、镇(街道)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营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赣州、宜春、吉安、新余等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因村施策,突出造血功能,使出真功硬招,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最近,省委组织部对各市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度,并汇总了有关数据,与相比,全省“空壳村”从9606个减少到270个,减幅达97.19%;5万元以上的村从1964个增加到13001个,增幅达561.96%,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提升了组织力,强化了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乡村振兴、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强保证。为进一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省委组织部策划了本期月刊,刊发部分地方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做法。

在广袤的赣南,像蔡阳这样在近年发生巨变的村还有很多。这是赣州市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推行“党建+”理念,多措并举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和“空壳村”,铸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党建引擎”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底,赣州市3469个村,“空壳村”全部消除,其中,5万元以上的村2174个,占比62.66%;100万元以上的村47个;该市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达21841.9万元,占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的43.15%。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新图景正在赣南老区徐徐展开。

赣州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责任落实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党组织带头人选拔机制,保障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党员干部责任落实机制。为了让各地各部门都“动”起来,赣州市委实行“一村一台账”“一月一调度”,要求各地按照“一村一策”要求,制定具体发展计划,明确资金来源、发展目标、发展模式以及具体措施,对薄弱村、“空壳村”实行销号管理,形成“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落实机制。2017年,赣州市将帮助村级发展集体经济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所挂点帮扶村集体收入未达到5万元的,年度内不能评先评优;对发展缓慢的个别县(市、区)委组织部长进行约谈,在市级重要会议上对发展滞后的县(市、区)点名批评。

党员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业绩与村干部报酬、绩效考核、招录考试挂钩,调动村干部谋发展、抓发展的积极性。瑞金市对新办集体经济长效项目、并能因此获取持续性收入的村,市财政按投资额20%的比例进行资金奖补,激发村级积极性。石城县对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允许给村干部增发1个月的基本报酬;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在乡镇站所事业编制人员招录中给予适当加分奖励,优先推选为“两代表一委员”、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有奖有罚的政策很合理,干部的干事激情进一步激发,一批批肯干、能干、会干的干部脱颖而出。”石城县委组织员办主任许贤亮说。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选拔机制。把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夯实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和“空壳村”实现“脱壳化蝶”的关键之举。大力推行“实习村干部”培养制度,引导和支持致富能人、大学生、退伍军人参选村“两委”干部,真正把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人选拨出来、培养起来、使用上来。在今年新当选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致富能手就有2105人,占比达60%以上。信丰县西牛镇曾屋村曾梓清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他牵头修建村里的通组公路,热心村集体公益事业,得到村民和组织的一致认可,先被大家推选为村民理事会会长,后来又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里还欠了7.5万元的债务,上任后,他带领村民种植了480亩烟叶,债务不到半年就还上了。现在的曾屋村,由支部牵头成立憨农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折合为股本,村集体占股25%,村民以现金、土地入股等方式占股75%。2017年合作社经营性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1.7万元。

出台一揽子帮扶奖补政策。

近年来,赣州由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牵头统筹协调,把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市县两级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推动金融、财政、国土、发改、扶贫等部门,研究出台多项含金量十足的帮扶政策,构建合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格局,破解以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资金、政策方面的难题,为薄弱村和“空壳村”获得集体收入“第一桶金”提供了有效保障。

——征拆补偿政策方面。按被征收土地面积减去所征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面积后4.8%的比例,为村级预留建设用地。同时,将协征协拆费全额返还村级,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实施土地“增减挂”项目,按照一定标准直接奖励给村级集体。

——项目扶持政策方面。鼓励各县(市、区)整合涉农和扶贫领域资金,采取财政补助一点、帮扶单位和乡镇出一点、银行贷一点的“三个一点”模式,帮助村级集体建设光伏发电站、购置商业店面等项目,实现稳定收入。

——金融扶持政策方面。市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风险缓释金,撬动银行信贷资金80亿元,每个贫困村可申请贷款100万元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由财政贴息3-5年。各县(市、区)分别安排500-800万元专项资金,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奖补和贷款贴息。

——税费优惠政策方面。对村级集体投资兴建标准厂房、商业店铺等实体项目,免收征地管理费等行政事业收费,服务性收费按底价减半收取。实体租赁收入上缴税金地方留存部分,采取补助方式,用于村级集体运转。

——产业奖补政策方面。对发展烟叶等特色产业的村,按照发展产业上缴税收的一定比例作为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奖励给村级集体。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村,农业龙头企业吸纳贫困户入股并帮助其脱贫的,给予村级组织3000-5000元的奖补资金。

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撬动大量资金、项目集聚找到了有力的“支点”,助推了各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多年前,赣州市南康区东山街道坪岭村党支部书记曾宪贵面对村里的“家底”发愁:105国道和322国道穿村而过,商贾如流,却没有一条通组的水泥公路;为了策应全区的城市建设,村里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征收,眼看都要建起高楼大厦,村集体却穷得叮当响。“村集体没有收入,村民服务如何开展?”穷则思变,他积极向上争取为村集体预留土地,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7年3月,赣州市南康区出台政策,明确“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按照被征收土地面积减去所征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面积后4.8%的比例,给予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预留用地指标”。这也成为赣州市各地解放思想,大胆谋划,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量身定制的政策之一。2017年11月,赣州市南康区龙华乡双江村拿出积累的“第一桶金”200多万元,在南康首次以村集体名义拍买了商用地,开始谋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二次飞跃。“依托政府出台的系列政策,我们将‘机遇性’收入转化为持久性收入,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聚宝盆’。”村党支部书记钟圣飞说。

竹林舞台、木制小屋、民俗表演……大余县内良乡白井村儿童夏令营基地成为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放松身心的“快乐营地”。白井村生态条件优美,发展林下经济、高山蔬菜、有机绿茶、乡村旅游等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乡党委书记周金平和村党支部书记聂斌谋划着,整合上级各项政策和资金,发展乡村旅游。聂斌表示:“只有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了,我们支部才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群众才会信任我们、支持我们。”这一点,周金平深有同感:“县乡开大会,逢会必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我们不敢有一丝松懈。”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赣州各地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层层压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责任,结合实际,深挖潜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宁都县小布镇陂下村将闲置多年的小布中学校舍、老村部以及120亩村集体老茶园入股镇旅游公司,2017年村集体获得分红27万元。赣州市蓉江新区武陵村充分利用背靠高校园区的优势,与文化创意产业公司合作,将53亩村组预留地用于开发赣南大学城文化广场项目,每年租金收入达120万元。赣州市南康区龙华乡茶叶坳村利用村预留地入股建设标准厂房5000平米,年收入可达60万元。安远县鹤子镇半迳村组织农户以土地、劳务加入规模合作经济组织,聘请专家指导成立电商扶贫合作社,对接电商企业签订包销式协议,村集体从中获取一定比例报酬,2017年该村集体实现收入10.15万元。

通过党建引领带动,赣州市各地村级集体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并反哺基层建设,使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大幅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明显提高,为实现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吉安市创新开展以“党员树旗帜、组织强堡垒、党建强活力”为主要内容的“一树两强”主题活动,坚持以村党组织建设为重点,配强党组织书记,把政治坚定有理想、发展经济有本领、处事公道有威信、遇到困难有办法、带农致富有热心的人选入村级领导班子。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1500多名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被选进村“两委”班子。该市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用地政策、金融信贷支持、整合项目资金等方式,汇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整体合力。财政资金“支持一点”。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竞争立项等方式,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遂川县专门安排24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解决“空壳村”和薄弱村无发展启动资金的问题。用地政策“倾斜一点”。严格落实征收土地预留地政策,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用于农村各类经营项目,节余指标经批准可有偿调剂到城镇使用,其土地增值收益按比例返还村集体所有。新干县实行圩镇规划区内征收集体土地,拍卖所得价款扣除相关税费基金后,乡镇分成部分的2%返还给拍卖土地所在地的村委会。金融服务“优先一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纳入评级授信范围,并纳入“财政惠农信贷通”支持对象,降低融资门槛,加大信贷力度,实行信贷优先、利率优惠。吉水县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村集体提供5-10万元“财政惠农信贷通”贴息贷款,支持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和房屋财产权作为抵押贷款,并享受利息优惠。目前,该县共对152个村集体发放了贴息贷款,64个村集体和银行签订了协议。涉农项目“整合一点”。充分利用中央和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精准扶贫、光伏发电扶贫等政策资金,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保护、土地整理、宅基地复垦、光伏发电、乡村基础设施等项目资金整合,更多地投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新余市坚持因村施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进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新余市鼓励村级组织依法流转农户承包的土地,以股份合作形式转租给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连片开发,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土地效益,增加集体收入。分宜县湖泽镇水川村将全村闲置土地流转集中,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吸引投资商建设花卉苗木、莲花种植观赏等特色农业产业,村集体每年获得收益10万余元。盘活集体资源,整合开发利用。新余各地鼓励村级组织对村集体办公用房、校舍、旧厂房、仓库等闲置或低效使用的资产,通过租赁、参股、联营等方式进行有效开发利用,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渝水区城南街道东风管理处地处老城区核心地块,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有店面近200间、大型集贸市场2个、中型宾馆2家、专业交易市场1个,该处在新余市高新区投资兴建占地70余亩的东风工业园,现有集体固定资产达4.2亿元,村集体年纯收入860余万元,成为新余市名副其实的“第一村”。依托特色农业,打造自主品牌。鼓励带领致富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依托特色小镇创建,结合村情实际,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优质瓜果、高产油茶、蔬菜、中药材、休闲农业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发挥独特优势,壮大村级经济。鼓励有区位优势的城中村、城郊村、园区村,有交通优势的交通沿线村,有旅游资源的村,依托各自优势,实现特色增收。仙女湖区充分挖掘景区水面资源,在景区周边17个行政村推行“党建+虚拟旅游股份”工作,即以景区周边行政村协助职能部门完成辖区渔政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森林资源保护、违章建筑管控等工作任务为“虚拟股份”,每年按有关部门考核打分情况,从景区水面发包费中拿出3-10万元不等金额作为村里的年终分红,2017年共获分红97万余元,各村平均收益达5.7万元。

宜春多措并举唱响强村富民之歌。

宜春市提出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攻坚计划”,通过税费返还、征收补偿、预留集体用地等方式,让利于基层,支持村级集体增加收入。发展特色产业增收。立足各具特色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增长。适合发展现代农业的,采取返租倒包、租赁承包、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发展蔬菜、水果、茶叶等优势农业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做好“无中生有”文章。山林、河湖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利用水资源丰富、风光优美的优势,开发水利水电、旅游观光等项目,让村集体和村民成为股东,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高县塔下乡田北村由村集体出资成立从事建筑工程承包业务的实业有限公司,两年来村集体创收250余万元。盘活资源资产获益。充分利用集体闲置资产,盘活资源,变“冷”为“热”,激活农村“沉睡资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城中村”积极整合闲置的办公楼、厂房、设备及产业用地等集体资产,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经营,或者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企业经营,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边远村”充分利用村级集体统管或农户承包的荒山、荒水、荒地、荒滩等“四荒”资源,鼓励经营管理能手、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丰城市剑南街道丁家社区,把原来违章搭建的空地清理整顿出来,集资建设蔬菜批发市场和停车场,年租金超过100余万元。用足扶持政策生财。依托发展前景较好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园和产业协会,采取股份制形式,让村集体与农民以土地使用权、资产、资金、资源等方式参股,或投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集体资金保值增值。借助多种途径创收。经济条件比较好、企业比较多的村,村级组织按照企业方便、村民实惠、村级增收的原则,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原料供应、技术指导、品牌注册、市场信息、产品直销、物业管理、宣传推介等有偿服务,收取中介服务费用以此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上高县芦洲乡章江村为村内4家石灰石开采企业提供保障服务,每年获得服务性收入100余万元。

【党委党建范文】二。

如何避免干部退出领导岗位后懈怠松劲?发展任务重与编制少的矛盾如何破解?四川达州通川区将两个问题梳理到一起进行了持续探索。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让他们走上新舞台,展现新风采!”达州市副市长、通川区委书记杜海洋说。

近年来,通川区大胆创新干部工作,结合实际定岗搭台,发挥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经验阅历丰富、干事能力较强等优势,为推动经济社会增添强大正能量。

2013年9月以来,通川区结合市区重点项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试点等各项中心工作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搭建干事平台,多类职位设岗定责,100余名因身体及干部结构调整需要等原因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坚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强保障重关怀,让退出领导岗位干部一线发力有激情。通川区委今年“七一”表彰中,有重点项目一线人员30名,其中不少是退出领导岗位干部。与此同时,通川区还在经费保障、年度考核、外出研学、体检就医、困难救助等方面,对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给予无微不至的激励和关怀,在政策范围内尽力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提供工作和生活保障,让他们放下包袱、发挥才干。

定标准建机制,让退出领导岗位干部个人价值全面体现。区卫计局原纪委书记吴心中卸任后,局党委根据区委关于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要求,结合他熟悉党务工作的专长,安排他专项督导党建工作,“传帮带”方面也卓有成效。在年初的区五届三次党代会上,区党代表、北外滨江品质生活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卓越提出的建言,不久就落实到了工作之中。

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参与全区性的重要会议,在通川区已成常态。上至区委、区政府,下到乡镇办委、区级部门,已经形成了通过邀请列席党委会议、专题会议和参加决策咨询、定期通报等方式保障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发挥余热。

通川区在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工作上大胆开展有益探索,实现助推发展和个人价值“双赢”的良好局面。通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杰表示,按照市里关于退出领导岗位干部五条措施的要求,通川区还将出台全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服务办法,让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有岗有责、主动担当。

【党委党建范文】三。

今年以来,陕西省凤翔县在16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深化开展“学习型、智慧型、服务型、奋进型”党支部建设,亮出党员本色,激发服务活力,推动农村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丰富形式内涵,深化巩固“学习型”支部建设。紧扣新思想、新精神、新内容等学习重点,由县委组织部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每月定期下发《“四型”支部学习参考资料》,做到学有重点、学有所获。贯彻落实《党员干部测试制度》,采取闭卷测试、现场提问、网络答题、知识竞赛等形式,每季度开展一次知识测试,评定结果作为党员积分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实效。充分运用固定学习日、“掌上支部”、流动党员微信群等平台,创新载体方式,开展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实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扩大有效覆盖,深化延伸“智慧型”支部建设。深化“智慧型”党支部建设,加大对村内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经济组织的“两个覆盖”力度,对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可设立党组织,党员不足3人的,按就近就地、便于管理原则,挂靠或联合建立党组织,明确隶属关系,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综合运用“凤翔智慧党建可视系统”“凤翔智慧党建app”“凤翔先锋”微信公众号等教育管理平台,拓展“四项智能活动”,组织党员学习交流,不断延伸党员教育管理触角,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

创新载体方式,深化提升“服务型”支部建设。深化“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内涵,依托镇村便民服务大厅主阵地,规范服务窗口设置,推行“一厅式、上门式、延伸式”服务模式,实行“服务代办制”,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把精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按照“党员定诺、党支部审诺、公开示诺、党员践诺、民主评诺”的程序,深化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由党组织和群众对其践诺情况进行监督,实行积分制管理,每月进行量化考核,积分情况作为年底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

聚力中心大局,深化拓展“奋进型”支部建设。突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维护稳定等工作重点,持续深化“奋进型”党支部建设,把农村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党建+农业园区”“党建+电子商务”“党建+企业+贫困户”等“党建6+”模式内涵,鼓励倡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县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吸纳就业,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微小加工、服务业、电商等产业发展。

【党委党建范文】四。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始终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组织引领,凝聚脱贫攻坚向心力。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一线指挥部”作用,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书记和村级后进党组织定期分析研判、动态跟踪监管机制,开展村“两委”班子大研判、后进党组织大排查大整顿,调整村“两委”班子6人,排查村级后进党组织13个。围绕脱贫攻坚夏秋攻势,重点围绕兴办一批村办企业、发展壮大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培育一批以村民自治改革为核心的“志智双扶·感恩奋进”思想扶贫示范点、规范建设一批村级活动场所、预选培养一批村级后备干部“五个一”活动,切实发挥好村级党组织在产业发展、村民自治中的组织引领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聚焦尽锐出战,激发脱贫攻坚原动力。坚持发挥组织优势,统筹各方力量,推动干部人才下沉,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围绕“七个一”精准方略助推脱贫攻坚,以村为单位,统筹整合帮扶单位和部门帮扶干部、驻村干部、镇村干部、农村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组建村级脱贫攻坚专班。以组为网格单元,组建网格攻坚工作组,把帮扶干部和农村党员集结到脱贫攻坚最前沿,真正做到尽锐出战、全员出击,切实将攻坚阵地推进到各个村网格、深入到每家每户,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深到底的攻坚组织体系。同时,整合省、州、县农业专家资源,建立县级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库,组建“镇党委副书记+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农工+林业+水务”等专家和技术员组成的11支农业特色专家工作组,派驻各镇(乡、街道)开展技术巡回指导;选派77名技术专家定点联系服务全县69个贫困村现有主导产业,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缺乏技术等一系列问题,有效增强群众致富能力和信心。

发挥产业带动,增强脱贫攻坚支撑力。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以党建引领产业扶贫,以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机制,在拉关村建成毛南生态黑猪放养中心,帮助贫困户稳定获得订单收益,与贫困群众签约,由贫困户自己买黑猪来喂养,喂养9个月后,合作社按20元每斤毛猪价向贫困户保价收购进行集中生态放养,实现村级党组织、贫困户多方受益良好发展态势,催生了“铛铛”工作法,既唤醒了党员党性意识,又敲响了一条致富产业链,更催生了群众自发自强的内生动力。甲茶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招商引资形式引进一家有多年百香果种植与经营经验广西企业入驻,通过土地流转示范种植并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贫困户发展种植1000亩百香果,带动合作社种植200亩。

【党委党建范文】五。

党的十九大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卫计委认真落实中央有关要求,按照“讲得准、讲得好、讲得活、讲得全、见实效”的要求,切实把“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武汉卫计委)”办成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学校,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大讲习”“大学习”,推动新思想在武汉市卫生计生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政治标准,把好宣讲政治关,确保“讲得准”

坚持政治标准,做到讲习所政治方向正确、舆论导向正面、政治立场鲜明。讲习所阵地必须牢牢坚持“姓党”原则,在讲习机制、方法上抓好落实,使讲习所成为传播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阵地。委党委成立讲习所工作专班,召开全系统党建工作推进会,部署讲习所工作,将讲习工作纳入全系统党建绩效考核。委党委成员分别到党校课堂、到有关单位党委中心组进行宣讲。委组织人事处协同委党校制定全年讲习计划,进一步强化政治把关,确保讲习所方向不跑偏、内容不走样。

精心组建讲师团,统筹安排宣讲人员,确保“讲得好”

着眼于高质量建设讲习所需要,坚持高标准组建宣讲队伍。年初,市卫计委组建一批53人组成的红色教育师资库,师资库由省市委党校、社科院、在汉高校、武汉市卫计委直属单位、市卫计委党校的教授、专家、党委书记、院长、行业先模人物组成。讲习所从红色教育师资库中遴选一批优秀宣讲成员,组建讲师团。邀请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专家对讲师团集中培训。选派讲师团成员参加市委党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全市宣讲员骨干培训班。安排老师到北京大学进修学习。抽选老师与国家卫计委党校高标准对接。安排老师进基层调研,提高讲师团政策水平和授课能力,促进健康武汉建设,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全市人口均衡发展,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精心准备授课内容,科学设置宣讲课程,确保“讲得活”

组织讲师团认真准备授课内容,重点突出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及全年党建重点工作进行授课准备。利用两周时间组织讲师团成员试讲试听,形成了“贯彻新思想争做排头兵奋力推进健康武汉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推进健康武汉建设”等20多个精品课件,宣讲成员结合专业知识,围绕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解读和宣讲阐释,确保授课内容理论性与实操性。

精心建好阵地,创新宣讲方式,确保“见实效”

讲习所周密制定教学安排,深入发动人员,学前预发通告,学后撰写体会,严格教学互评,有力保障讲习所实施效果。采取到革命博物馆讲、到红色教育基地讲、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讲、到医院讲、到图书馆讲、到纪念活动现场讲、到党校讲等灵活多样形式,做到全系统建设、全行业覆盖。充分用好市卫计委党校主阵地和委属单位22家业余党校,用“普通话”讲大形势、用“武汉话”讲身边事。开办入党发展对象培训班、新发展党员培训班、信访工作培训班、基层党支部书记骨干培训班、统战工作培训、党委书记培训班、党员示范班、机关离退休干部理论知识培训班等多种班次。“七一”前夕,联手7个区开展庆祝建党97周年活动,各区卫计委分别通过开展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优秀党员代表谈体会、播放电教片、做形势报告、讲党课、慰问困难党员等形式,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7月份,挑选出6堂党课参加市委组织部“百优党课红动江城”全市宣讲活动。今年,讲习所已对全系统7031名党员干部进行宣讲。讲习所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到群众的心坎上,把新时代的“新思想”传播到一线广大党员,增进党员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讲习所教育党员、发动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三推”是指,推行“六种模式”、推广农安县巴吉垒镇资产清查经验、推动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

——推行“六种模式”,即深入推行资源利用型、资产活化型、村企合作型、合作社带动型、资本运营型、“三农”服务型六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根据经济基础、产业状况、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因素,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六种模式”进行再研究再对照,找准与本地推行的契合点,研究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盘活村级现有资产,鼓励进行合作化经营,增加经营性收入比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双增强”。

——推广农安县巴吉垒镇资产清查经验。参考借鉴农安县巴吉垒镇在资产清查工作中成立专班、宣传先进、阳光操作等经验做法,积极开展违规发包和乱占集体资源清查工作,挽回集体收益损失。同时,建立村集体资产定期清查、登记、评估和经营制度,实现资产规范化管理,杜绝村集体资产流失现象再度发生。

——推动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把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村拔尖人才选拔到村班子中,提升村班子抓集体经济发展能力。采取乡镇领导督促、县乡教育培训、年底重点述职等方式,消除村班子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同时,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持力度,全方位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两帮”助力。

“两帮”是指,支部联建帮助建强集体经济、党员结对帮扶增强集体经济活力,即从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两个层面,助力集体经济更好发展。

——支部联建帮助建强集体经济。积极推进组织联建,坚持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中心村带周边村,放大组织、产业、资金等要素效应。发挥强村、弱村的独特产业优势,充分整合两村的项目、人才、技术等资源,找准最佳利益链接点,激发单元效能,壮大优势产业,实现强弱互补、产需平衡,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经济共同体。

——党员结对帮扶增强集体经济活力。推行“1+2+1”模式,即1名致富党员联系2名群众和1名困难党员。组织有带富能力的党员与创业农户对接帮扶,帮助抓服务、送技术、打品牌、提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与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公开承诺、党员志愿服务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最大帮扶效果。

扶持聚力。

培育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扶持”是指,中央和省集体经济扶持项目。通过做大做强扶持项目,发挥项目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建好集体经济扶持项目。通过压实责任、落实包保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做大做强扶持项目,发挥扶持资金最大效用。通过加强对工作落实和扶持项目的监督检查,实现扶持项目推进落实情况全程跟踪问效。对好的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着力产生“立起一个,带动一片”的效应,发挥项目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切实用中央和省扶持资金“撬动”长春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局。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