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春节习俗(汇总15篇)

时间:2023-11-26 18:25:04 作者:紫薇儿

安徽位于中国东部,地理位置优越,既有山川秀丽的自然景观,也有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以下是安徽省旅游局发布的最新旅游线路,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安徽的美景。

安徽淮南春节习俗有

每到春节,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是不一样的,各具各的特色,大街小巷却都热闹非凡,那么,安徽淮南春节习俗有什么呢?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在宿松,腊月中下旬,年味就渐渐浓了。

宿松有段民谣,孩子们很小就会唱。“天哪天,莫起风,二十四里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杀鸡又杀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讲好话,初一初二不挨骂。”宿松做的粑是用米粉和成的,用蒸笼蒸熟,凉了干了,就用水浸着,可以吃到春耕插秧。粑用桃木雕花造型,有万字印,有喜字印,有寿字印,还有春字、福字等印。孩子多的人家还雕桃子印。

在吃年饭的时间上,宿松大多数地方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但宿松湖区,靠东洪、下仓一带却有些特别:大年三十早上,天刚破晓,就有人家炸起了鞭炮“过年”,一家人围桌吃起了“年早饭”。性急的人家甚至四点多钟就“完年”了。

宿松人的“小年”在正月初七过。小年过得很随便,往往是在黄昏放一挂鞭炮就算过了小年。而元宵节却很隆重。过去有“吃了元宵肉,农夫脱赤足”,即意味着春耕生产又开始了。

在阜阳地区的乡村,人们过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民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两支红蜡烛,红蜡烛的中间摆上一些贡品,像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绝对不许灭掉。

在定远县的很多农村,年的过法各不相同。在这里,人们常说的“年夜饭”却是大年三十中午吃。

在定远县很多农村,一直以来都是大年三十中午吃年饭。很多家庭为了“抢早”,有的上午11点不到,就开始贴。

春联。

放鞭炮吃“年夜饭”了。很多做生意的有时因为生意好才很无奈地把“年夜饭”改在晚上吃。有些做生意的为了赶在中午吃年夜饭干脆在大年三十便把生意停了一家人从早上便开始准备中午的“年夜饭”。

(1)年二九开始打扫家里卫生。

(2)年三十中午随便的吃点,下午包包子包饺子,贴上春联,晚上吃年夜饭,当然也有中午吃年夜饭的。

(3)吃饭之前要放一挂鞭炮,吃完看春晚。

(4)晚辈开始向长辈要红包,尤其是孙子辈要找爹爹奶奶要红包了。

(5)吃晚饭也能打打牌叙叙话。

(6)夜里十二点要放炮。

(7)年初一早上要吃饺子,吃之前也要放炮,而且放过的炮纸不能扫掉,一直要到年初四才能扫。也不能动剪子针之类的。年初一基本上就逛逛街。

(8)年初二到姥姥家,娘家。

(9)年初三夜里十二点要放炮,叫送年。

(10)正月十五还要放一次,基本上就结束了。

安徽的春节习俗作文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第一大习俗应该是“春联”了。“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现在春联已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呢。

第二大习俗就是“爆竹”了。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第三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这种习俗,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打麻将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请大家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春节习俗吧,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

安徽春节习俗作文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最为盛大的节日,因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所以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春节习俗。我们安徽地区的春节习俗大致如下:

从腊月初八开始准备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延续达一月之久。

腊八早晨要喝“腊八粥”。这种粥一般用糯米、大米煮成,里面还要放上红枣、栗子、绿豆、花生仁等。有的人家全天吃粥,早餐甜粥,午餐咸粥,晚餐淡粥。寺庙的僧人都讲究吃“腊八粥”。

常言道“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一般人家从这天开始就着手办年了。磨年面,杀猪宰羊,做新衣服,采购各种年货。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和扫除的日子。相传“老灶爷”是一家之主,他每年上天述职,“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官祭三,民祭四”,一般人家常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祀,以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在这一天还要“去尘秽,净庭户”。把大小家具抬到院子里刷洗干净,室内要扫屋顶,擦门窗,打扫得窗明几净,迎接春节的到来。

祭灶后,家家都大忙起来。蒸馍,炸丸子,炸麻叶,炸馓子,做菜等,准备各种过年的东西,各家都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尽力操办。

腊月三十日(小月是二十九日,如今年)是“除夕”。这一天全家团聚,除旧迎新,还要到坟地里祭祖。春联也在这一天贴。旧社会欠债的人家多,他们认为贴上春联,有了门神把门,讨债的人就不敢来。中午合家要吃团圆饭,晚上要“安神”,在神主和祖先牌位前面摆供,烧香、点蜡,表示敬意。晚辈要给长辈“辞岁”,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天伦之乐融融。主妇此时都忙着包饺子,把包好的饺子放在锅拍上,人再少也要包上三拍子,意思是“连中三元”,也有包四拍子、五拍子的,意思是“四季如意”“五子登科”。

除夕之夜,鞭炮齐鸣,此起彼伏,通宵达旦。人们睡得很晚,有的彻夜不眠,这叫“守岁”。

正月初一最为隆重。人们天不亮就起床了,身着新衣,向神主、祖先牌位、长辈拜年。五更时分下扁食(饺子),也有深更半夜下的,同村人家有的争着早起,说是抢财。有些人家在某一个饺子中包上铜钱(或硬币),谁吃着这个带钱的饺子,谁就最“有福”。

春节时,拜年最热闹。吃过扁食,“近门”的成年男子要集结一起去祖先坟地上坟。天亮后,晚辈要到长辈家拜年,有近亲关系的.要下跪磕头,长辈拿花生、麻叶、糖等给晚辈吃。

从初二起,就要去亲戚家拜年了。这种拜年十分讲究。要先到最亲的亲戚家去,如姥姥家、岳父家,然后再按亲疏情况一家一家地拜。拜者要带礼物,受拜者要设宴款待。拜年都要在上午,下午不兴拜年,对居丧人家也不拜年。有时受拜者还要根据情况进行象征性的“回拜年”,拜年一般在正月十五以前结束。

正月初五叫“破五”,俗称“小年”。早餐也吃扁食,但这次吃的扁食必须当天包,这叫“捏破”,意思是破除不利之事。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也是灯节。在乡村,各家孩子都要打灯笼,说是“十五不亮灯,扬场没有风”。大人也要打灯笼照照自家的各处墙根,说是以后能防止蝎子、蜈蚣等蜇咬。这天晚上,各家都要放烟花,说是能“刺”去晦气。

在春节期间,亳州地区还有一些“忌讳”,年前蒸馍、炸丸子时小孩不能在厨房里,以免乱说话;不过初五不能使剪刀等等。这些“忌讳”如今有的还存在,有的已无影无踪了。

安徽的春节习俗作文

黄山一带,除了吃粽子、绿豆糕外,还要吃“五黄”:黄瓜、黄鳝、黄鱼、雄黄酒、咸蛋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合肥人最多在端午佳节吃咸鸭蛋了。吃“五黄”的最佳时刻是端午节的中午,在这一刻,借助“五黄”驱邪解毒的功效,便可以扭转运势,万事顺心。

除了吃的方面有讲究,在穿的方面也要有端午特色。在这天,人们会将绣上蝎子、蜈蚣、毒蛇、哈蟆、壁虎这“五毒”形象的肚兜给小孩子穿,可以驱“五毒”,防瘟疫。而香包也是在端午节当天给孩子的最佳礼物。香包里装了雄黄、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而一些人家也会挂上钟馗的画像,避邪保安康。

安徽春节习俗作文

从腊月初八这天起,春节的气氛就十分浓厚了。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香肠、咸肉、咸鸡……”都会提早买回来,清理后,用盐腌制,再放在通风处风干。每从一旁走过,那肉香扑鼻而来,诱惑你流下口水,不管有多馋,也要忍住。

腊月二十三这天,是过小年。太阳刚落山,那爆竹声就接二连三地响起,一家接一家地放。过年喜庆的气氛也愈加浓厚。过年拉开了帷幕。

腊月二十三后腊月二十四是“送神日”,也称“祭灶神”。传说灶神是天上派来住在每户人家的,年底会返天报告该家一年的善与恶,由天帝分别给予凶吉,因此大家为了让灶神说好话,就用丰盛的祭品贿赂他,黏住他的嘴,不让他打小报告。

腊月二十三一过,一眨眼便到了最热闹的除夕。除夕这天,吃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在我们肥西这边,一直以来都是中午吃年夜饭。很多家庭为了“抢早”,有的上午十一点不到,就开始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了。年夜饭当然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其中最不可少的就是一条大鱼,但不可以吃完,以象征“年年有余”。除夕夜家家都得灯火通明,到晚上十二点后才能关上大门。而关上大门后就不能再开了,即使外面有人敲门也不行,一直到年初一早上,烧了香、燃了烛,再开门放炮。而且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支红蜡烛,中间摆上贡品,如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绝不许灭掉。

除了点蜡烛,在除夕深夜大家都关上了大门时,有一些好事者将平时用黄土捏成的,外面裹上金纸,与真元宝大小形状一样的假元宝放到各家各户的大门槛上。年初一早上,主人们把门打开的一刹那,“元宝”骨碌碌地滚进来,该户主人见到“元宝”心花怒放,这正应了“开门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吉兆,他们将“元宝”恭敬地放到香案上,前来拜年的人都要说上几句吉祥话。但是这“元宝”也不是白送的,正月十五后,送“元宝”的人将挨家挨户地讨“吉利钱”。

大年初一的早上,会有很多的孩子成群结伴地去家家拜年,说些吉利话,便会得到很多糖果,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备好一些糖果。在这天不能扫地,连茶水也要倒入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意思是不将财气扫或泼出去。这天一般不劳动,因此有了“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的说法。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说,安徽这里的春节习俗是不是很有趣?

安徽的春节习俗作文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而且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方风俗虽然大致相同,但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在此我以我的家乡安徽凤阳婚嫁习俗的变迁为题采访了我的老姨和姨夫,他们于结婚,是以传统方式结的婚,对过去婚嫁习俗有很好的了解,在他们生活的这么多年里,又数次帮别人做媒,对当下的婚嫁习俗以及变迁也有很好的了解。通过采访可以了解到我的家乡凤阳婚嫁习俗的变迁。

首先,我先详细叙述在我老姨和姨夫结婚时的婚嫁习俗。

看门头如若相亲时男女双方看对方都很满意,媒人便和男方家商量一个好的日子,由媒人带着女方以及女方的“七大姑八大婆”到男方家吃一顿饭,商量订婚的日子,俗称看门头。饭后,男方要带着女方上街,给女方买两套新衣服,男方家也可给女方几百元见面礼,以图喜庆。然后由媒人定一个好日子定亲,即订婚。

定亲通过媒人交换“庚帖”,即“生辰八字”,也叫“合口八”。媒人将书写的男方生辰八字送与女方以合属相,男方红帖面书“敬请金诺”四字,如无相克,女方即回“恭允玉音”绿帖,表示正式婚约已成。庚贴由男家保存,至此,男女两家的婚姻关系正式确立,这就是俗称的“结发夫妻”。当时订婚,男方需要准备四样吃的礼物,有几十斤猪肉,两箱酒,两条鱼,六包糕点赠送女方,还有缝纫机,脚踏车,手表,录音机,照相机作为订婚礼,俗称“三转一响一嘎叽”。正式婚姻关系确立后,人情之事,相互往来,家长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婿、媳,都赠送见面礼,皆以钱为主。订婚后,每逢节日,男方都要带几件礼物,如研究鸡鸭鱼肉等到女方家,同时男方也要把女方接待自己家过节,过节时男方要给女方买几套新衣服,也要给女方红包。

择日选择结婚日期,也称“看日子”、“看喜期”。到结婚的年龄,男方初步择好迎娶的日期,因禁忌较多,托媒人征求女家意见,经协商后,大约在初步定的日期前一个月,请媒人定下结婚日子。日期一般都选择二、四、六“双头日子”,不用“八”,意在“结结巴巴”不吉利;三十也不用,说是一个月的“尽头日子”。

下聘又称“过礼”、“下礼”,有大礼和小礼之分。首先下的是小礼,又称同心礼。结婚前一个月,男方准备四折礼,肉,鱼,糕点,酒到女方家,通知结婚日期,叫做同心礼。结婚前三天前,男家要备大礼送给女家,大礼多为衣料、衣服、聘金等,衣服数目取双忌单。大礼一般是是猪半个,要含猪头和猪尾巴、白酒24瓶、糕点24包、香烟两条、鲤鱼2条、鸡2只、大馒头24个、衣物若干等。女方置嫁妆,婚期送往男家,称为“陪送”、“陪嫁”。陪嫁品有箱柜、桌椅、衣料、桶、盆、灯、化妆品、日用品等。

迎娶旧时迎娶多用花轿,男为“带亲”,女称“出嫁”,伴有民族乐队和仪仗。贫苦人家的闺女骑毛驴或坐二人抬小轿,或自己走到男家。当时条件已经有很大改善,结婚当日由媒人带着迎亲车队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新郎在家等候,车队基本都是面包车,新娘所乘车为轿车,由兄弟或叔伯背上车前往男家,上车前,车门下放两条步步糕,新娘踩着糕上车。车队出发后新娘不能回头看,否则有穷娘家的说法。新娘母亲也要端一碰水泼出门外,意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同时车队也将女方陪嫁的被子,桌椅,沙发等随车拉走。车队临近男家门时,绕过一段,俗说“新人不走旧路”。车队到门前放下,放鞭炮。开车门门后,车门下再放两条糕,新娘踩着,由新郎背或抱入家中。男家选“全命人”(公婆、丈夫、儿女俱全的人)搀亲、布置新房,将红枣、花生(染红色)、栗子、钱等撒在新人床上,以求早生、多子、富贵,俗称“撒床”。送亲者宴席后到新房中看望。房中备有茶点。新郎、公婆迎接,送亲者托以关照、原谅之辞,名为“瞧房”。送亲者离去之后,邻里亲友进入洞房,祝贺取闹,称为“闹房”。闹房不分辈份老小,俗称“三天不分大小”。次日,新娘绞去脸上汗毛,以示与未婚女子的区别,称为“开脸”。上坟祭祖,到宗堂前叩拜,称为认亲。

从相亲到结婚,媒人在此间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好处也是很多,单单是在男方家就要吃上八顿饭,俗称媒八嘴。分别是1.介绍2.看门头3.订婚礼4.定日期5.下小礼6.结婚前三天,男方请四大红媒到男方家吃饭,准备第二天下大礼7.下大礼当日晚上回男方家吃饭8.结婚当日。

回门婚后第三日,新娘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与丈夫同往,称为“双回门”,娘家以酒宴招待,同时女方家要找和新郎同辈的人同桌吃饭,因为当日新郎新娘要坐在上位,长辈不能坐在下位,所以只能找同辈人陪同吃饭,回门是新娘要提两包糕点,此糕点在回门期间不能食用,要来回提一个月才能食用。饭后新郎新娘要在日落之前赶回男方家,不能在娘家过夜。回家时女方家要烙两个油饼,一个咸的,一个甜的给新郎新娘大会给婆婆吃,意思是少说新娘娘家的话。婚后第六日,娘家要派送亲的中男的去男方家接新娘回娘家吃午饭,当晚再送回男方家吃晚饭,不得在娘家过夜,两包糕点还是要提去再提回来。婚后十二天,女方父亲到男方家接女儿回家住两天,再送回。两包糕点还是要提去再提回来。一个月后,娘家来人接回,住满一个整月,期间新娘给男方家媒人做一双鞋,称为“住对月”,俗语有“三天回门六天接,一个月回去住对月”。至此,就算结婚正式完毕。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普遍好转,普通百姓逐步走向富裕,时至今日婚娶的习俗大部分保留了原先的婚嫁风俗,但是也有相当多的部分随之而改变,婚嫁的规格有所提高。下面我将叙述当今家乡的婚嫁变化。

女方买金银首饰,新衣服,还要给女方父母买立娘衣等,另外还包括猪,鱼,糕点等,以示保留风俗之意,现在大多数人也不太在意这些猪鱼等彩礼,下礼时只保留少数,意思一下便可。结婚时和以前差别较大,主要是因为现在经济条件都较好,婚礼排场比以前好豪华很多。现在结婚时都是新郎亲自带着车队到女方家接新娘,车队一般都是奔驰宝马等豪华轿车,更有保时捷,法拉利等豪车婚车队,现在婚嫁酒席基本都是在大饭店定的,酒席排场比以前豪华很多。新郎到女方家接新娘时要带半袋米,新娘要坐在米上,新郎跪在搓板上给新娘洗脚,穿袜子,穿鞋,以示婚后要听女方的话。女方穿上鞋后脚不能着地,由新娘兄弟背上车后,车队出发去新郎家。

现在婚后三天回门,不必像以前回门那么多规矩。当今的婚礼除了上述不同外,其他基本与以前相差不多,但都有所简化,不像以前如此繁琐,规矩繁多。再有就是现在结婚成本比以前高很多。比如女方要看男方有没有房子啊,车啊,现在家乡还有一句俗话叫做“一动不动”,一动代表动的,即车,不动代表不能动的,即房子。

总结现在和过去婚嫁习俗的变化,就是婚礼比以前豪华,程序有所简化,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状况的改善,生活节奏的加快。

安徽的春节习俗作文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古人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福扯,所以把它定为一年节令的开端,各地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为良辰吉日,故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要举行各种庆典活动。历代统治者多选择在冬至日进行祭天活动。“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礼,是历代帝王镶灾祈福,在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祭天的前一天晚上,皇帝要斋戒沐浴,住在斋宫,准备在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

在民间,有冬至日祭祖的习俗。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敬献鞋袜,此习俗现在仍然十分流行。

俗谚云“冬至大过年,不返无祖宗”,所有外出谋生的人都要在冬至节时赶回家乡过年,表示年终有归宿。旧时安徽皖南徽州地区多于冬至日备酒祭奠祖先,上坟挂标压土。各名门望族备鼓乐开门祭祖,族长主祭,有名望者朗读祭文,祭祀秩序井然,午时在祠堂设宴,凡族中有功名者均赴宴,族长作陪,俗称“冬至酒”。有祠产的氏族备有大量猪肉等食物,按户丁分发,每丁一份。

民间又把冬至称为“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1个“九”,共分成9个“九”,九九八十一天之后便进人春天。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省各地都十分流行,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这些谚语和顺口溜在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猫狗寻阴地。

冬至时各地有吃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习俗。安徽处于南北交界处,冬至的食品各地不同,阜阳一带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据说是为纪念南阳医圣张仲景的。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蔽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后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进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做“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此种习俗。

皖中合肥、六安以及皖北地区的萧县、杨山、滩溪等地冬至有吃狗肉的习俗。狗肉性温,可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在冬天最寒冷的冬至这一天食狗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热量,达到既御寒又进补的目的。传说当年刘邦被匈奴单于围困于平城,无粮可供充饥。冬至这一天,刘邦手下大将樊啥弄到一条狗杀了送给刘邦吃。刘邦为了不忘大将樊啥的功绩和被匈奴围困之仇,回到长安后,每年冬至必食狗肉。民间效仿,便有冬至食狗肉的习俗。肥西县民间在冬至日素有吃挂面、油炸南瓜把把和油炸鸡蛋的习俗,据说可以防肚痛、哮喘。另外,腌制腊菜、制作过冬和年节的杂副食品也从这天开始。各地有许多关于冬至日的养生谚语,比如流传较广的一首:冬至一阳生,冬至萝卜夏至姜。冬至不割禾,一夜脱一萝。冬至定果年节定瓜,正月十五定棉花。冬至出日头,过年冷死牛。冬至天气晴,来年果木成。冬至天气爽,来年果木广。

安徽的春节习俗作文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代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则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中国人的春联,一般都喜欢用吉庆的字眼,表达人们希望来年兴旺,生活幸福,消灾免难的愿望。春联最醒目的地方,是在自家的大门上,这是一家人的脸面,一定要选用吉祥的内容,符合本家实际情况的语言来表达对未来生活追求的良好愿望。一般农家人贴对联,都表达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安康。而经商人家,则希望财源茂盛,发财致富。那些农村中的教书人,则希望合家平安,子女能在学业上长进,并能才学并茂,在仕途上有前程。官宦人家,当然表现出不同凡俗,力求光宗耀祖、显赫于人和官运亨通的意愿。院子里,有些人家干脆用个“福”、“寿”、“禄”字贴在一进大门的照壁上,有时还专门把“福”字倒贴,读为福倒,音谐福到,以求吉祥。在猪、羊、鸡、鸭的窝、圈内,则要写上“猪羊满圈”,在牛圈、马圈,则贴“六畜兴旺”的春联。每到春节,家家户户换上新春联。红色的春联,本来就烘托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再加上表达良好祝愿的内容,深含的寓意,更从深一层次挖掘了、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安徽宣城春节有习俗

每到春节,大街小巷却都热闹非凡,各地的习俗各具特色,那么,安徽宣城春节习俗有什么呢?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古称“元旦”、“元日”、“元辰”、“元朔”、“正元”、“正旦”等,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民间则俗称“过年”、“过大年”。农历“大年三十”古时称“除夕”,意为“旧岁至此夕而除”。正月初一乃“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故称“三元”,俗称“大年初一”。中国民间“过大年”亦称“腊月忙年”。

“过年”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共同的盛大节日,中国人过年热闹喜庆,还有一些很有讲究的习俗。

据民间相传:“年”原是太古时代的一种怪兽,每届寒冬将尽新春来临之际,便四处噬人。古人为防御“年”的掠食,便聚集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出巨响,把“年”吓跑。

既然“年”怕火光、爆响,人们每逢除夕便贴红。

对联。

燃放爆竹,在烛火通明中聚集守更待岁,于是,便形成吃团年饭与除夕守岁的风俗。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分岁饭”。根据《荆楚岁时记》记载,至迟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团年饭的习俗。除夕守岁也是从吃团年饭开始,这顿饭常常得准备好几天,是农家一年中最丰盛的合家团聚之宴,一般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一直吃到深夜。可见这顿“团年饭”是何等重要。

“团年饭”南北风俗各异,但大都有所寓意。北方人喜欢包饺子,意即“更岁交子”,南方人喜欢打年糕,楚地人喜欢做鱼肉糕,“糕”与“高”谐音,红烧全鱼则是祈祷“年年有余”。

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南北朝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在共叙亲情中辞旧迎新,寄托了人们对来年年景的美好期望。

《北平年谣》有“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新年正月初一,人们早起后穿上崭新的衣服,放过“开门炮”便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古代通常的“拜年”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拜亲朋好友,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不同的讲究,一直拜到正月十五,这年才算拜完了。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则是平辈间相互道贺。在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恭拜新年,这大概是早期的贺年片。至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有“新年快乐”、“吉祥如意”之类的祝词。

过年时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将事先备好的“压岁钱”赐予晚辈,寓意“压岁祈福”。相传“压岁钱”能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故又称“压祟钱”。

晚辈得到“压岁钱”即可平安度过新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

民间百姓将“压岁钱”放置孩子枕头下,正是为了“压祟”,期望在恶鬼妖魔或传说中的“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当然,这也是长辈们希望孩子们在来年平安健康的美好祝愿。

过年风俗源于远古农耕民族的“腊祭”。“腊祭”是古人“神先享用”意识的体现,由于宗教、风俗本身的保守性及历代统治者的倡导,这种原始时代的“敬神”礼俗代代相袭,并逐渐演化为祭灶神。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自灶神产生开始,老百姓就顶礼相拜。人们想祈福禳灾,便对灶王爷恭恭敬敬。

“二十三,糖瓜黏”,说的便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升天禀报一年情况时,人们要祭灶,麦芽糖和酒必不可少,酒是为让灶王爷喝得晕头转向,麦芽糖甜而黏,灶神嘴吃甜后只能说好话。民间百姓把“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用在对灶神的供奉上。宋代范成大《祭灶诗》即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祭灶风俗伴随社会的进步而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祭祖。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的一个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

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一般百姓人家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

春联。

之后,或举家去给祖先上坟祭拜,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让后辈祭拜。晚上那顿准备多日的团年饭,大都也是先请祖先“前来”享用后方可开席。各地祭祖形式虽不尽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义大致一样。

安徽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节日,由于中秋节之夜月色最明最亮,所以中秋节喻有祭月,团员之意。安徽各地有吃月饼、舞龙灯、舞草龙等习俗。

(一)吃月饼、赏月

安徽各地中秋皆吃月饼,且几乎都在晚上祭过月神之后吃,唯独休宁人例外,一般在早上吃。天长人在敬月之后,分食月饼,如有人在外,即留一份或寄去。涡阳人在焚香祭月之后,分赏月饼和毛豆。

江淮赏月之俗一般是先祭月再赏月。祭月又称拜月。将香案供桌大多摆放在庭院中,或设在院内篱笆旁、天井边。供桌上摆放的祭品有多有少,但一般都有月饼很水果,如石榴、柿子、梨、苹果、鲜藕、板栗、枣子之类。所放水果的多少,因地理环境、生产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别。除月饼和水果之外,有些地方还加有特殊的贡品,如休宁,歙县城乡摆上一个大南瓜;长丰放一个大馍;六安供茶水;蒙城供焦馍;天长供鸡头苞、毛豆荚,并有月宫嫦娥象等,祭祀时固执、五河是月出鸣炮敬祭;巢湖市是月出鸣炮染香拜月;休宁蒙城是然组焚香叩拜;屯溪是点上红烛,全家跪拜。六安,铜陵、寿县、凤台、长丰等则为焚香拜月。祭过月神,才真正开始赏月。人们一边欣赏似镜的明月,一边品尝祭品,如涡阳,六安、铜陵、冬至、休宁、屯溪、巢湖、天长、合肥等皆如是。屯溪人在全家赏月时往往围坐一处,一面吃月饼,水果等,一面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等到月过中天,才回屋就寝。

(二)舞草龙

在徽州等地皆有中秋玩草龙习俗。草龙是有稻草扎成的龙。黟县又称“舞草龙”即用稻草扎成龙头,又以稻草捆成一束一束,连成龙身,再以一段由粗到细稻草束作龙尾,每段之间用绳系着,每人手擎一段,配以锣鼓,上下滚动,欢度中秋。休宁又称“舞香龙”,其用稻草扎成,周身插香,长短依舞龙的人数而定,每隔七八尺支木棍一根,龙身上插满点燃的篾香。香龙循街道行进舞动,后随各式花灯,锣鼓,鞭炮相伴。香龙所到之处,各户均插一炷香并放鞭炮,表示欢迎助兴。到午夜香熄,送龙下水(将龙身投入河中),意为象征丰收。屯溪则在龙头上悬挂着一盏红灯,龙身插以“篾香”,舞龙者多为村中儿童,舞到人家门口,嘴里要唱出一段吉祥如意的言辞,如“香龙到你家舞一舞,来年讨个好媳妇”之类,以博得人家的欢心与款待。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现在中秋节的习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送礼似乎演变成了一种新型的中秋节习俗。不管是领导还是客户,老人还是小孩,中秋注定是个送礼节。而月饼也一天比一天价高,无怪乎大家呼喊传统文化的衰落,本来是全民同享的大众月饼,现在也变成了某些人谋取利益的高端奢侈品。依小编看,月饼才是中秋节的高级黑。

中秋本是团圆的日子,所以很多新人会选择在中秋节求婚或是结婚,那么一枚婚戒是必不可少的了。因此这个时候男生买求婚戒指的画面随处可见。而乐维斯实名制戒指因其“一生一世不离不弃的”寓意,在情侣中特别的抢手。一生只有一次,婚戒作为最诚挚的爱情信物,既代表真爱,又代表永久,那一定要认真筛选。

中秋节不管你是否有准备求婚、结婚,都只是踏进婚姻的开始,而之后两个人一起经营好一个家才是最好的婚姻。“乐维斯”不仅仅是个戒指,还寓意着两个人“一生一世不离不弃”的爱情!是承诺,更是责任!它是幸福爱情的最好见证。

[陕西省]

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以讨赏钱,例同端午、除夕。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於校内聚餐。

[福建省]

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建宁中秋夜俗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中秋,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红叫“天公”。拜月的红则做成猪羊的形状,数目必是九猪十六羊。

[山西省]

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楼县中秋祀城隍。

[江苏省]

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湖北省]

州中秋,取促织虫相斗。

[河北省]

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中秋节若下雨,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

[江西省]

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後,再放醋进去。这样子就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自十一夜起悬挂通草灯,以鼓乐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四川省]

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除了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於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

[广东省]

《乳源县志》还记载,中秋节吃芋头,可治疥癞。广东中秋也有儿童提灯的风俗。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使人爱不释手。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风俗。曳石是戚继光发明的,以石块系上绳索,沿街拖拉,虚张声势,用来恐哧敌军。

[山东省]

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安徽省]

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之器具。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光辉可爱。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後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星空如玉如盘的明月,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明月寄托思念故乡和亲人之情。因此,中秋又称“团圆节”。

1.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核桃、柿子、石榴等时令水果,祭拜月神。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的“举杯邀明月”,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2.吃月饼

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最早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3.吃鸭子

江南一带中秋除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

4.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玩花灯是其中之一。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5.青苗社

在北方,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

6.阿细“跳月”

阿细族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青年男女为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也让“月老”为之动情动容。

7.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中秋节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安徽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祭月等。

安徽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节日,你知道安徽中秋节习俗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本站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安徽中秋节习俗,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合肥民间历来视中秋节为大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除吃月饼外,还保留有一种特殊的食俗,就是中秋要吃藕,并且是以吃包河无丝(私)藕为荣,这是为何呢?这里有一个美好的历史传说。

相传,包公晚年,宋仁宗封赏功臣,因包公为国操劳一生,为官清廉,欲将半个庐州(合肥古称)赐封给他,但包公认为自己为官二十多年,不占民财,两袖清风,如今已是暮年,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能自食其力,于是,谢绝赏封,但是毕竟圣意难违,深思熟虑后,只要了一段护城河,就是今天的包河。有一年,庐州大旱,包河周边的树皮草根都被吃光了,饥饿的灾民自然很想吃这包河里的藕。当时包公就亲笔写下“河藕能吃不能卖,愿者挖藕度荒年”的告示叫家人贴到街上,百姓听说后,纷纷下河挖藕充饥,度过了难关。后来百姓们感谢包公的恩德,不愿意将藕挖尽,特意留下许多藕根,让其能繁衍至今,但包河里的藕和一般的藕不一样,人们常说藕断丝连,包河的藕不仅鲜嫩可口,而且每个藕都有七个孔,断而无丝,被人们誉为无丝藕,象征着包公的无私精神,而且合肥还留下一句。

歇后语。

“包河藕——无丝(私)”。这里的丝具有了双重含义,除了藕丝的含义外,另一个就是借丝的读音表达的是公正无私的私了。此外合肥人吃无丝藕,还离不了冰糖,以表示“冰心无私”的风范长存。

如今在合肥包公祠两侧、浮庄周围和九狮广场南面的包河上栽植的几十亩荷花,盛夏期间一派荷叶田田,随风摇曳的荷叶翩翩起舞,荷花怒放,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包河的藕无丝"不再只是一个传说和一段佳话了。

另外,合肥人过中秋节,还有着“摸秋”、“玩火把”、“杀鸭子”、“磨百刀”等独特习俗,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徽州地区欢度中秋的习俗除了各地常见的吃月饼赏月、摸秋等习俗外,最具特色的就是舞草龙了。这一习俗流传于徽州,祁门、黟县、绩溪、歙县、休宁等地。

徽州舞草龙,最有特色的是歙县洪琴村的舞香龙。全村分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扎成5条香龙,明月之夜作“五龙闹中秋”之舞,很是热闹。龙身围2尺,用稻草捆扎而成,长约30余丈,每隔七八尺用一柄钢叉支撑;龙背上扎草辫。龙头制作很是精致。龙头和龙身的钢叉各由两名壮汉撑举,龙头主领全龙动作。入中秋之夜,龙头灯火齐明,龙身插满篾香,星光遍体。舞龙进入高潮时。鞭炮声震耳欲聋,烟雾弥漫,纸屑纷飞;灯光、月光、香火光交融一片,喊声、笑声、唿哨声一时齐发。五副锣鼓齐响,指挥着五龙表演。五条龙要协调一致,步伐整齐,队形和舞姿造型,都有常规。

首先是“五龙献月”。五龙依次走圆场,后龙头接前龙尾,顺绕三圈,反绕三圈,盘成圆圈造型,象征亲人团圆。突然一龙昂首斜插入圈中,其余四龙依次紧跟,小跑步,往中心盘旋,逐层叠高,中心龙居于最高点,形成一座层次分明的五龙盘旋塔。稍停片刻,只听唿哨一响,撑龙人回身向后,反尾为首,在紧锣密鼓声中,小跑反盘,美其名为“五龙盘月”。

然后是“五谷丰登”,五龙各自盘成圆形,其一居中,余者居四角,五圆彼此靠近,象征五个粮囤,同时各自在原地盘旋,一顺一反,重复三次。又一声唿哨,阵势猛然变化为“金龙追龙”。由一龙组成一个小圆,其余的围成一个大圆,前龙头和后龙尾将小圆夹住,小圆就象月亮绕地球一样,既自转又随着大圆圈的龙尾公转,于是,大圆、小圆同时旋转,越转越快,直至小圆公转一周才停。此时,鼓声如滚雷,锣声如急雨,气氛非常热烈。后五龙再度走圆场慢步行进,各自构成“梅花瓣”,然后靠拢,美其名为“花好月圆”,象征人们相亲相爱,美满幸福。

祭拜土地公。

中国台湾农民有在中秋节,祭拜土地公的习俗,感谢土地公保佑其丰富的秋收。除了祭祀土地公,农民还得在田间插设“土地公拐杖”。土地公拐杖是以竹子夹上土地公金,插在田间。另外在中国台湾南部,也有于中秋节祭拜树王公的习惯。

祭拜太阴星君、太阴娘娘。

太阴星君和太阴娘娘都是中国的月亮之神,其地位有如西洋神话的黛安娜。既然中秋祭月,自然少不了祭拜月神了。以苗栗头份的太阳宫为例,每年中秋为太阴娘娘祝寿的活动包括奏表祭拜,念经祝寿,举行月光晚会,颂血盆经等等。

女性祈求长寿。

中国台湾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少女在中秋夜晚睡,则可使她的母亲长寿。

祈求嫁得如意郎君。

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绘遇到一个如意郎君。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项习俗。

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许许多多,各地还有些许不同,正是这些春节的习俗,构成了除夕浓浓的年味,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

对联。

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

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动手,在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春节食俗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放爆竹。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安徽的春节

从腊月初八这天起,过年的气氛就十分浓厚了。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香肠、咸肉、咸鸡……”都会提早买回来,清理后,用盐腌制,再放在通风处风干。每从一旁走过,那肉香扑鼻而来,诱惑你流下口水,不管有多馋,也要忍住。

腊月二十三这天,是过小年。太阳刚落山,那爆竹声就接二连三地响起,一家接一家地放。过年喜庆的气氛也愈加浓厚。过年拉开了帷幕。

腊月二十三后腊月二十四是“送神日”,也称“祭灶神”。传说灶神是天上派来住在每户人家的,年底会返天报告该家一年的善与恶,由天帝分别给予凶吉,因此大家为了让灶神说好话,就用丰盛的祭品贿赂他,黏住他的嘴,不让他打小报告。

腊月二十三一过,一眨眼便到了最热闹的除夕。除夕这天,吃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在我们肥西这边,一直以来都是中午吃年夜饭。很多家庭为了“抢早”,有的上午十一点不到,就开始贴。

春联。

放鞭炮,吃年夜饭了。年夜饭当然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其中最不可少的就是一条大鱼,但不可以吃完,以象征“年年有余”。除夕夜家家都得灯火通明,到晚上十二点后才能关上大门。而关上大门后就不能再开了,即使外面有人敲门也不行,一直到年初一早上,烧了香燃了烛,再开门放炮。而且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支红蜡烛,中间摆上贡品,如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绝不许灭掉。

除了点蜡烛,在除夕深夜大家都关上了大门时,有一些好事者将平时用黄土捏成的,外面裹上金纸,与真元宝大小形状一样的假元宝放到各家各户的大门槛上。年初一早上,主人们把门打开的一刹那,“元宝”骨碌碌地滚进来,该户主人见到“元宝”心花怒放,这正应了“开门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吉兆,他们将“元宝”恭敬地放到香案上,前来拜年的人都要说上几句吉祥话。但是这“元宝”也不是白送的,正月十五后,送“元宝”的人将挨家挨户地讨“吉利钱”。

大年初一的早上,会有很多的孩子成群结伴地去家家拜年,说些吉利话,便会得到很多糖果,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备好一些糖果。在这天不能扫地,连茶水也要倒入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意思是不将财气扫或泼出去。这天一般不劳动,因此有了“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的说法。

安徽元宵节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在安徽,有什么不一样的习俗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徽元宵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年味正浓是元宵。

临近元宵这几天,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的街道社区和乡村田野里,各种民俗文艺表演一场接着一场。扭花鼓灯、耍龙灯、狮子滚绣球、高跷、抬阁、花棍、花灯、伞灯、旱船、独竿桥等多彩多姿的表演,不仅把新年的气氛推向高潮,而且也让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领略了独特的淮河风情文化。

淮河两岸,旧有“正月xx大似年”的说法。年初一到初三的大年三天,人们忙于辞旧迎新、探亲访友,顾不上吃顾不上玩,元宵节才是年味最浓的时刻。

元宵前的几天,白天,一些年轻人和老艺人们身着七彩异装,不停歇地参与各种表演;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城镇吃糯米汤圆和酵子茶;农村则将咸馍切成小块、长块充作晚饭,以示农业丰收在望。元宵当天,各家各户男女老幼几乎倾巢而出,看表演、会亲友,到处都是喜气洋洋、欢笑阵阵。晚饭后,儿童打着各式各样的灯笼,相互比赛,看谁的灯式样新颖;人们争相燃放花炮或焰火。村前屋后更是锣鼓喧天,扭花鼓灯、耍龙灯,是人们期待已久的照例节目。表演队由锣鼓乐队领先在街道和村里游动,如果有谁想请表演队表演,就先燃放一串鞭炮欢迎,然后鼓掌吆喝。此时,艺人们拉开架势开始表演。演出中,脚痒痒心痒痒的观众也可以加入其中,跳一段舞一场。这种热闹场面,往往从黄昏持续到深夜。与众不同的是,元宵夜的娱乐活动中,女角由男青年扮演,有的还用木头做些假“三寸金莲”套在脚上,扭扭摆摆。这些假女郎(称“腊花”)如果扮相好,歌喉婉转,唱得一口好曲子的,更受观众欢迎,演至半夜时,人们会端出茶点、果品招待演员。演出的内容,一般必以通俗易懂、音韵响亮而顺口的民间戏文、歌谣为主。如今,沿淮一带的各种元宵民俗表演式样已推陈出新,演出娱乐的内容丰富而健康。

正月花市灯如昼。

阜阳人民勤劳聪明,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曲艺,有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和戏剧。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些异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汇聚成独具特色的阜阳灯会。

阜阳灯会始于隋唐,盛行于明代。宋代欧阳修在颍州任太守时曾写下“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一诗,说明宋代阜阳的灯会已很盛行。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便是传统的灯会,每到这一天,群众都会自发地把自己扎制的花鸟虫鱼兽灯、十二生肖灯等等各种不同造型的彩灯悬挂自家门前。元宵佳节灯会期间还要唱一些大戏,有一台戏或两台以上的戏对唱,又称之为“戏台戏”。同时,各家还燃放各种焰火助兴。

灯会的节目多种多样,表现了阜阳各地不同的地域风情。临泉肘阁、抬阁,属于民间舞蹈谱系,盛行于明代,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20xx年2月,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泉的肘阁、抬阁演出的节目较多,技巧与难度并重,流传保留的肘阁节目有《刘全进瓜》、《孙悟空盗桃》、《天女散花》、《秦香连》、《困同台》、《吴凤岭》、《戏杜丹》。抬阁节目有《回荆州》、《游西湖》、《怒打镇西关》、《哪叱闹海》、《二乔比美》等。

被誉为“东方芭蕾”、“中国的东方迪斯科”的颍上花鼓灯,20xx年被评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颍上是花鼓灯的诞生地和二十世纪花鼓灯艺术革新的发祥地。颍上各地民间花鼓灯艺人分布十分广泛,男女老幼都喜爱花鼓灯艺术,锣鼓一响,花鼓灯上场。

“千班锣鼓万班灯”是颍上花鼓灯在淮河流域最盛行时的真实、生动写照。颍上花鼓灯表演的角色分男角和女角,男角称“鼓架子”,会翻筋斗,要有武技,动作粗犷有力;女角称“兰花”,左手执手帕,右手拿扇子作舞。主要以舞蹈、灯歌和锣鼓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把情节性的双人舞与情绪性的集体舞结合起来,表现生活、生产中生动的人物和人物复杂的情感,唱腔辽阔高亢,旋律欢快悠扬,节奏刚劲有力,情感炽烈奔放,具有强烈的民歌风、田园风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阜阳灯会表达了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良好愿望,展现阜阳儿女的礼义风情、勤劳勇敢,表现青年男女纯真朴实的爱情,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著与向往。

舞龙赏灯闹春来。

春节渐行渐远,元宵转瞬即至,迎来送往之间,说不尽火树银花、春风得意的盛况。踩高跷、玩狮子、吃汤圆……舞龙赏灯闹元宵,欢天喜地迎春来,又是一番花香人醉的好景致。要说皖东南元宵民俗,却也是五彩缤纷,既有宣城本地的圆灯会,又有郎溪、广德一带的花灯节,还有绩溪等地别具一格的“秋千抬阁”民俗表演,令人目不暇接。

在宣城本地,有元宵圆灯之说。原来,从腊月开始,这里的农村灯会就开始走村串户送灯、玩灯,包括布龙(滚龙)、板龙、旱船、虾子灯、河蚌灯及采茶戏等等,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就要圆灯,取圆圆满满之意,表示此后就要专心稼穑,准备春耕。元宵节当日,还要举办为期一天的“灯坛”汇演,算是这一年灯会的“告别演出”。在宣州区洪林镇万村,还存在一种延续百年的“龙灯会”,从正月初八到元宵节,有连续三次的“龙神三巡”活动,龙灯巡游全村,名曰“龙神大拜年”、“回龙保平安”和“龙舞元宵庆丰年”。

在广德、郎溪等地,闹花灯也是遍及城乡。如郎溪县城南的老龙灯,一些乡镇的小马灯等,各具特色。玩灯时伴以火流星、烟花等,十分壮观。同时还有踩高跷、旱船、玩狮子、挑花篮等活动,儿童提灯更是美不胜收,有三脚蛤蟆灯、鲤鱼灯、兔子灯、元宝灯、绣球灯等等,不可胜记,颇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感觉。笔者所在的广德县农村,亦有走马灯、旱船和舞狮子等风俗,可惜随着时代演进,一些技艺已渐被遗忘,许多活动都终止了。

在徽文化发源地之一的绩溪县,元宵民俗更是丰富多姿,令人流连。盛行于该县东乡的民间灯会游艺活动源远流长,当地在元宵节当日要燃放一种叫孔明灯的灯,由一只大灯和若干小灯组成,大灯上糊扎着用铁丝、篾片制成蜘蛛网状的灯络,用来盛放燃料;小灯即简易小灯笼,里面插上蜡烛,等距离系在细绳子上,挂在大灯之下。放时灯络上置放松明片、废橡胶和猪油夹棉纱捣成的团子,将燃料点火,使浓烟熏入灯肚,大灯依靠浓烟熏腾,牵引小灯升空。

除放灯之外,当地还举办一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文艺活动,包括舞龙舞狮、蚌壳舞、划旱船、抬花轿等表演,相关民间艺人当日会齐聚现场,现场pk。其中来自该县湖村的“秋千抬阁”表演令人叹为观止。此种秋千系风车形,转轮于花船上缓缓转动,花船由人抬行,转轮悬活动转椅,四名幼女穿着古戏服扮作彩旦,缚坐在椅上,有乐师伴以吹奏。抬阁为木棉方箱,四周镂花,俨然一小小舞台,由七八位壮士抬着走。几个七八岁的孩子脸上化着五彩的妆,扮作生旦净末丑等各式戏剧人物,或凤冠霞帔,或金盔铁甲,根据剧情组成一个个精彩的造型,被高高地固定在抬阁的铁柱和支架上,有惊无险。秋千抬阁与耍狮舞龙、彩船队相互交融,一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时间万人空巷,一睹为快。

春节习俗

春节,是人们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我们东北,关于春节的讲究就不少。

每年过年我家都热热闹闹的,今年也不例外。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帮助爸爸妈妈和姐姐贴。

对联。

挂福字。挂福字也有讲究福字要倒了挂这样就表示“福到了”。妈妈每当过年时都为我们做上一桌子的大餐今年比往年更丰盛。每年妈妈都会做鱼因为鱼可以表示“年年有余”饭桌子上不仅要有鱼还要有猪蹄猪蹄表示“有抓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