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红楼梦经典名著读后感(精选14篇)

时间:2023-11-29 19:03:59 作者:文轩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进一步消化和思考读到的内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几篇精选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红楼梦》经典名著的读后感

故事讲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其中宝钗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以林黛玉之名嫁入贾府,也深知宝、黛二人心意相通,却无力抵抗。就算贾母再怎么疼她,也无能为力。

我始终觉得宝钗是全剧中真正的强者,她从不会在人前为难他人,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我很佩服她的才华,她也是相当有才智的。她跟凤姐区别在于:凤姐无话不说,而且说话毫不忌讳。《红楼梦》一书涉及了许多人物,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每个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楼梦》这本书写得真是太好了,故事很令我感动。因为是第一次读,我还有很多内容不是很明白,有时间我还要反复读,认真地去理解书中的含意。所以很推荐大家去看哦!

红楼梦经典名著读后感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红楼梦》经典名著学生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它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红楼梦》是一出悲剧,剧中的每个人都被牢牢困在命运的蛛网上。下面是小编整合的《红楼梦》经典名著学生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看完《红楼梦》心中有一丝悲哀,忽觉秦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月圆则亏,水满则溢。”世上无事可“永保无虞”。就像这朝朝代代,总是从初期到全盛再到衰败,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汉,三国,晋,南北朝,隋……无一幸免。身边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总有顺心与阴暗的时期,所以人生给予的感觉就饶有滋味……有人时常觉得人生凄苦,可没有这苦,那怎会感受到成功到来时的快乐?若纨绔子弟只知玩乐,终老一生,死前才去遗憾,“人生何其短,吾还碌碌无为终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尝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说,“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没有白活。”

我甚是欣赏他们对于神说以及命运的无所畏惧,即使是现今社会,又有何人能真正做到不满命运的安排,能挑战命运。想想社会之中,大多数人们还希望圣人、神仙的出现,从苦恼将他们解救,以此说来似乎还不及这些贪官_臣。

那这些贪官_臣错在哪儿?失败在那儿?--我想应该是,想得不够长远。就好似吕不韦,得到了皇位又怎样?也许会更觉空虚,到头来终免不了一死。“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那如此说来岂不是什么都别做,做什么终究都还是在替别人做嫁衣裳。

其实不能这么想,人这一辈子,很多事是无可奈何的。我个人觉得,人这一生,概括起来就三字“活下去”。什么都不做怎生活下去?什么都是需要代价的,你学习,换来好的工作;你工作,换来生活需要的钱。钱让人过好日子,没有钱是活不下去的。突然想到,有些人自命清高的认为前乃污浊之物,即是污浊之物,为何还要用他?即是污浊之物,为何还需靠他活?我不觉得钱是什么污浊之物,钱只是一件物品,用它之人不堪,所以才让它蒙羞。“功名利禄”,只是换取钱的手段罢了。人生在世,只要赚钱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贪污就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将别人用代价应换来的东西据为己有。若是用正当方式,让自己活得更好,没什么不对,即使在别人眼里显得奢华,又怎样,这是用代价换来的,是付出过后得来的,是一点点赚来的,本就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舒坦,奢华点也是自愿的,没什么不可以的。所以为了活下去,要赚钱。如果总想着是为他人作嫁衣,索性都别活了。毕竟只有少数人能享受看破红尘的生活。既然有许多事都放不下,就别放下,糟踏了光阴。“圣人”也需“凡人”衬。

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有甚多不满,可有人对我说,“既然你不满,林黛玉最终抱憾而亡,贾宝玉出家为僧,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结局是完美的。”的确,我对甚为不满颦儿之死,颦儿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终日只想一展才华,违反了古时“女儿无才便是德”之说。颦儿在文中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我实是钦佩,也为她那种叛逆而佩服。可她为何不能叛逆至底?贾母素日疼她,更疼宝玉,他俩二人想要结为连理枝,贾母也未必反对,她竟不去争取,偏自寻苦恼,气死了。可细细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宝玉,也难免会被气死。她又不似凤姐会借酒撒泼,怎生向贾母开得了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贾府她毕竟不像宝钗那样得人心。宝钗为人圆滑,讨人喜欢,她最终也是无法摆脱父母之命嫁于宝玉,最终独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觉得有些惋惜,“金簪雪里埋。”再说宝玉,最后看破红尘,做了和尚。难道做和尚真是的结局吗?若是如此,世人都改为僧。想法太极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预示着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无法改变。我不满的是宝、黛二人最终仍是无法逃出命运的束缚。那人又对我说,“宝玉,做和尚已不是为黛玉而做。宝玉不做和尚,还能做什么?去追求功名利禄吗?”是啊,细度之,对于宝玉而言,这不失为的结局。他已淡薄名利,对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让历史重演,看着自己的后代再来上演这“红楼梦”吗?他看似没有摆脱命运的束缚,但命运业已不能束缚住他了,他既不是为颦儿去做和尚,那就是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无牵挂,看尽红尘。那人还对我说,“做和尚的有两种,一种是为了逃避,还有一种就是为了面对。”我想逃避的那些就是“看错红尘”的,而面对的才是真正“看破红尘”的。

恐怕许多人都读过《红楼梦》,但大众人士都很少书面评阅她,没有点儿丰厚的文化底蕴谁敢妄加评阅?鄙人拙识,可能是职业使然,我被《红楼梦》中的肖像描写深深吸引。

写作课上,让学生写人,尽管我使出浑身解数,大部分学生写人物外貌都是千篇一律,这让我大伤脑筋,也许悟一悟《红楼梦》中的肖像描写,对我的教学有所帮助吧。

《红楼梦》的开篇,各样人物出场,便是通过人物眼光,在对比中各自亮相。宝黛初会,一见面便似曾相识,”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贾宝玉初见林黛玉,便抓住她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虽也用说书传统的肖像套话,却又不落俗套地勾画出了黛玉所特有的”笼烟眉“。正因黛玉”眉尖若蹙“,宝玉给她取字”颦颦“。正因黛玉”泪光点点“,宝玉觉得”久别重逢“。正因黛玉貌如”神仙“,却并没有”通灵“佩饰,宝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狠命摔去那”劳什子“。正因为运用了有特征的肖像为引线,从而带出了有个性的心理、言语和行动描写,显示了主人公心相通的痴情,拉开了《红楼梦》大悲剧的序幕。

曹雪芹描写贾宝玉的肖像,一次未能尽意,再次让他亮相,使黛玉感到他”外貌最是极好“,却又已”好皮囊“跟世俗所说的”腹内原来草莽“形成反差。这种”表里不一“的肖像,唤起读者的关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肖像描写中”眼睛“的描写甚是重要,我们经常说:他的眼睛会说话。鲁迅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是画了全副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画好眼睛,等于成功地描写了肖像。而成功的肖像,就等于在读者眼前,打开了认识人物的窗户。曹雪芹这样描写黛玉的眼睛:奇眉妙眉,奇目妙目,奇想妙想,真真写杀!那奇妙处,就在于会说话,能让读者透过它们看到内心。

生活中不存在容貌完全相同的人,人物外貌的独特之处,就在最能体现其人本质并且足以区别他人的地方。作者应该根据人物的性格,作品的需求,用精巧的笔墨把它们描写出来,力求外貌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特色鲜明。

看了很多遍的红楼,以前总是觉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么的凄凉,总也不忍看后几回中的黛玉焚稿,宝玉成亲,。觉得那么残忍的结局,知道就够了,不想一遍遍去复习那种伤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红楼续补,以前对于这种书,我总是排斥的。觉得那些人搞出一个个大团圆,或死而复生或仙境重逢之类的结局,实在是没有意义。这么粗劣的改续,无聊的紧。不过这次去图书馆,见到书架上好几个版本的这种书,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却使我萌动了重读红楼结尾几章的想法。

以前的我,是很讨厌薛的。从蜂腰桥扑蝶到最后的成亲,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现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实细想起来,她的悲剧也许比林的更令人叹惋。

薛宝钗家境富足,从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没错,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综观全书她的举止,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只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桥下陷害林的一段。现在想来,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恶毒举动。她从小生长在皇商家庭,这种“趋吉避凶”的法门应该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虽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许认为人理所应当就该这样应对。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爱情,也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她。而她,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认为母女间有的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服从的孝道。这样冷酷的纲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而且还毫无知觉的麻木着。

她的作为,其实并没有多少是自由的选择。她只是一个典型的循规蹈矩的服从者。她是聪慧有才的,却被教育着认为女子读书也是无用,香菱和湘云谈诗她说道“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剧作戏曲,却认为这些_词巧句是不能为端庄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评宝琴的咏古诗;她像任何人一样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当母亲为了贾府的权势而把她嫁给痴痴傻傻的宝玉时,因为母亲告诉说她已经应承了,也就只有流泪接受。直到最后宝玉出家,她的悲剧达到_。即使在这时,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为的。王夫人说“看着宝钗虽是痛哭,他端庄样儿一点不走,却倒来劝我,这是真真难得的!”可想想宝钗如此人物,又这样年轻,此时想起自己的一生将如何结束,她的痛苦其实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着,这是她的“尊重”!

与林相比,他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林至少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感情,最终一死解脱了所有的痛苦。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吧!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几句判词,注定了薛是红楼数场悲剧中的一个。对于她的一生,作者曹雪芹应该也是叹惋的吧!

那时的我,大脑还不够成熟,就已经走进了一扇时光大门——《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颗种子,它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五岁时,电视里它使我悟得了人世间的善、美、乐、苦、恶,把我通向一个充满纷争的世界。八岁时,我偷偷地从妈妈的书架拿下捧着它,我会好奇。因为灯迷有趣无比;我会伤心,因为黛玉含恨归天。十岁时,它把我送进了一个趣味横生、诗韵丰满的世界。“绕堤柳借三高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红楼梦》是一颗红宝石,它发出的异彩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情不自禁地打开通向古代王府的大门。在那充满了趣、韵、美、苦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红楼梦》还是一个梦,是一个品质之梦,是一个趣味之梦,还是一个爱恨交加的梦。

月洒清辉,夜已降临。小老鼠台灯下有一个瘦瘦的身影,那就是我。唔,我该打开哪扇门呢?我轻轻翻开一页,那是《湘云醉酒》。我用心读着:众人听了,都笑着去看。见湘云睡在假山上的石凳上,四面盛开的芍药花飞了一身,手中的扇子也掉到了地上……十分生动有趣。

“嚓——”我打开了一扇。哦,那是《宝黛定情》。再读:他们终于都明白了自己在深爱的对方,而对方也在深爱着自己。这话可所谓情真意切。

“哧——”我又翻开一篇。唔,是《宝玉挨打》。我用心再读:他又见仆人不敢使劲打,自己抢过板子,往死里打了三四十下……此时,宝玉的恨缠绕在一起,让人越发觉意味深长。

《红楼梦》,你是我通向成熟的一扇门,一扇时光大门。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红楼梦》所呈现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人生悲剧。

我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琢磨着《红楼梦》,虽然几个月就把它给看完了,但我还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红楼梦》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家荣、宁国府之间,表现在婚姻、建筑、文化、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中最让我羡慕的则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比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就连作者寥寥几笔勾勒的晴雯、紫鹃、雪雁等丫鬟,都成为了我国文学画廊中的艺术典型。

《红楼梦》所讲述的,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大家庭,原本荣华富贵,后来因家庭成员获罪以致被抄家,逐渐走向没落,最终繁华成空的大悲剧。

因此,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作为主力呈现,也适度传出了《红楼梦》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宝玉的悲剧,肇始于封建社会中,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决定,子女本身并没有资格决定。贾宝玉的父亲命他娶薛宝钗,他就非娶不可,尽管实际上他心里喜欢林黛玉。婚姻大事他无法自主,最终导致了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悲剧。

当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和《苦绛珠魂悲伤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时,听着悲伤的音乐。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那不争气的眼泪始终还是把那页给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为结局会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与公主生活只是童话故事而已,然而,这么悲惨的结局我却怎么也想不到。

当黛玉听完傻大姐的话后,就直吐鲜血。不住地流泪。因为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黛玉她恨宝玉,恨他为什么不理解自己。她把宝玉送给她的那绢子往火上一撂,顿时化为灰烬。熬了一天,黛玉已经奄奄一息。突然,她高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狠心两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只见黛玉两眼一翻,一缕芳魂就这样随风而逝。

黛玉死的时候,正是宝玉娶宝钗的同一个时辰。只因潇湘馆离新房很远,听不到潇湘馆这边悲恸的哭声。

这真的是个不朽的悲剧啊!

我为黛玉和宝玉感到悲哀,宝玉最后竟然出家当了和尚,因为他知道林妹妹是为自己而死的。便在灵柩前放声大哭。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经典语录59句

41、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稀逢,飞尘不到。

42、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景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旧日的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她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

43、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44、当下言不着雨村。且说那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的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书香继世之家。

45、人命官司一事,他却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

46、只是薛蟠起初之心,原不欲在贾宅居住者,生恐姨父管约拘禁,料必不自在的;无奈母亲执意在此,且要宅中又十分殷勤苦留,只得暂且住下;一面使人打扫出自己的房屋,再移居过去的。谁知自在此间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纨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

47、’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48、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她:“月钱放完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刚才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49、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50、有日,到了都中,进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带了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

52、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他向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封肃喜得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

53、老太太那边的门早已关了,老爷正在厅上看南京的东西,那一条路定难过去,如今只好走后门。

54、士隐待客既散,知雨村自便,也不去再邀。

55、贾瑞听了,魂不附体,只说:“好侄儿,只说没有见我,明日我重重的谢你。”贾蔷道:“你若谢我,放你不值什么,只不知你谢我多少?况且口说无凭,写一文契来!”贾瑞道:“这如何落纸呢?”贾蔷道:“这也不妨,写一个赌钱输了外人帐目,借头家银若干两便罢。”贾瑞道:“这也容易。

56、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

57、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

58、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

59、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像个衰败之家?”冷子兴笑道:“亏你是个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经典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在寒假快两个月的时间里,我读了一本让人记忆犹深的红楼梦,他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

这个本书主要讲的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贾府,里面有一个贾宝玉、薛宝钗和林黛玉,他们三个人发生的故事。

读了红楼梦后,我对贾宝玉这个人物极其不喜欢,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他明明是个大男人,骨子里却像女人一样柔弱,遇上一点儿伤心事,就立刻哭了起来,有时候还哭得厉害,眼泪如破堤的洪水一样"哗哗哗"地往下流;其二,贾宝玉不喜欢读仕途经济的书,说这些事情俗气,那他整天和女人混在一起,想的、做的、写的都是女孩的事,难道这就不俗了吗?我认为,男儿志在四方,应该出去打天下,不应该老呆在家里吃吃玩玩,和女孩子在一起取乐,这有失男性的尊严。

不过话又说回来,根据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原则,我觉得贾宝玉还是有不少优点的。首先他为人处事十分和善,他作为皇亲国戚又是贾府最得宠的少爷,他没有架子,经常和丫头和下人混在一起,同情他们,即使他们做错了事情,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从不会责骂他们,这说明他有人与人之前平等的思想观念。其次,贾定玉是一个性情中人,当紫鹃开玩笑告诉他林黛玉明年要回老家去时,他马上就发呆生病了,这说明贾宝玉同情很专一。

不过,我还是想说说这个林黛玉,她可爱哭了,跟贾宝玉一样,每次都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鼻子,真是爱哭鬼。但是他也有好处,他琴棋书画样样样样都精通。却在贾宝玉成亲的夜晚,凄凉地死去。

红楼梦这本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经典名著红楼梦感悟心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其中看似一个无聊至极的人胡编乱造一个家族中细枝节的小事,却向我们真实的展现了当时清朝封建皇权下新一代人们蠢蠢欲动的心和一个古老繁荣而辉煌的贵族的腐朽,预示着这个内在早已腐烂的朝代即将覆灭。作为自己真实经历的叙述者,作者就像铁屋子里醒来的人一样痛苦地还原了他所看到的一切,渴求唤醒屋子里的人却无能为力,而留下一把泪水。

贾府是整个大观园的缩影,他们的经历和故事反映了清朝社会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作为那个社会中的一员,他们也深受这那个社会的影响。作者详细讲述了这个家族由盛及衰的过程,主要是“衰”。贾府的衰亡是作者有所感觉有所预测的,说明贾府的倒塌不是一种偶然的情况,而是必然会发生的灾难。政治的斗争、内部的不合、观念的冲突和利益的取舍使得整个家族的关系渐渐复杂了起来,慢慢暴露出腐朽的根基。

其中比较主要的因素在于贾府的核心人物意识到了封建思想的错误并且产生了当时社会本不该有的想法,以至于他不愿意支持这个错误继而延续下去,宁可让它自生自灭。最重要的宝玉,作为这个家族的继承者,无意于恶俗的功名利禄权利家产,向往美好而纯洁的生活,他拒绝“金玉良缘”的贤妻良母而钟情于“木石情缘”的林黛玉。在爱情的选择上,他会比较看好自己的选择,而不是盲目地听信规则的安排。即使说他没有很大的作为,但是相比之庶出的贾瑞、沾花惹草的贾琏、服从组织安排的贾珍,他有了很多从内心的突破和对世界和他人正确的看法,但是并没有伤害到别人,反而为别人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即使是贵族公子,他待自己的侍女如朋友,比如他会因为自己不小心踢了袭人,然后感到十分的愧疚;为了晴雯的病求医问药;为了芳官烧纸钱向老妈子辩护。他有了与之他人相比,难能可贵的善良和对自由的向往。对于他所处的社会和环境而言,他的性格想法和他的身份和整个的家族氛围格格不入,所以他并不想要接管这个家族,那么暂时的后继无人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贾府的女人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贾府的兴旺是基于贾元春当上皇妃,才有了坚实的后盾。元春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自由爱情侥幸换得全家的荣华富贵,但不过是过往烟云、一朝得势,不能长久稳定。从元春来讲,她也只是庞大政治斗争集团中的小小棋子,无力决定自己的命运,一切也只能听天由命。然而朝野变革无常,她很容易地成为了可怜的牺牲品。在那个社会,贵族们通过将家中的女子嫁入皇宫,借此谋求长久稳固的荣华富贵;然而这些大家闺秀们也要因为家族的利益而放弃自己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以及宝贵的自由。作者塑造元春这一人物,也是感叹当时女子所处境地的悲哀,以及他对堂堂一个大家族要仰仗这样弱小的女子来谋求发展而感到的同情。

元春的命运会大大地影响到贾府,但是元春自己并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根据我在百度上看到的说,当时有很明显的“日月之争”,矛盾已经持续了好几代人但没有得到解决,而元春在宫里和贾府里应外合地周旋,对这个庞大的政治集团来看,贾府也是微小的一粒棋子,由于他们站错了队伍,最后只能不幸地以失败告终。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也是会随着大环境的政治变革而随时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大部分人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也无法对自己的命运做出太大的改变。

除了大环境的影响,他们自身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较为激烈的是贾宝玉婚姻问题,关于“金玉良缘”和“木石情缘”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贾母支持自己的至亲林黛玉和自己最心爱的宝玉在一起可以拥有幸福和快乐,同时他们两个人做贾府的继承人也会大大稳固贾母的地位,至少是屹立不倒。财政主管王熙凤很是支持这样一个成日吟诗作赋、对理财毫无概念、又有些不善于交际的“花瓶”成为宝玉的妻子。王熙凤如今位高权重,但是作为贾琏的媳妇始终比不上贾宝玉的夫人来得名正言顺;假如薛宝钗这样的理财能手一旦上位,凤姐的地位将大受威胁,所以林黛玉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另一方的人有薛姨妈、王夫人,他们最大的根据是薛宝钗从家境、出身各方面都很不错,而且为人处世很有大家风范,生辰八字与宝玉相合,接“金玉良缘”之说必能促成一段美好的姻缘。而且贾府的未来也很需要这样知书达理,能够处理危机公关,管理贾府这样的大家族,更能督促宝玉学习考取功名的人。这样的门当户对非常符合当时的封建思想和人们脑海中固有的高低关系。有了薛宝钗的存在,他们日后更是有着稳定的生活而且能够稳固自己的地位不受到任何威胁,寻到一座稳定的靠山。由于两方都在为着自己的利益而争执,产生很多的矛盾,导致整个家族中出现小团体,以至不团结的现象日益加剧。比如凤姐总是在自己掌权期间从各种需要贾府帮忙的人那里搜刮钱财、每次的活动经费或是发工资只要是经她转手的必然会雁过拔毛,凤姐也利用这种机会捞取不少好处。邢夫人有十分不满自己的儿媳一味地讨好王夫人,而处处克扣凤姐的银子;甚至为了稳固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向自己的丈夫贾赦献上小妾,以此博得他的欢心。薛宝钗来贾府的目的又何止借宿那么简单,她的哥哥薛蟠借此机会发展工作,她自己也利用机会参加选秀将自己嫁给“玉玺”的持有者;虽然没有被选中,但是能够嫁给贾宝玉也算是不错的选择。在这个庞大的家族里存在着庞大的利益链条,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得已的做出一些卑鄙的事情,但表面上又是欢聚一堂的盛况;从他们复杂的关系和阴暗的心理也反映出他们所存在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他们的社会也早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另一个我一直觉得特别重要的内因是他们生活的方式和消费的观念加速了家族的衰亡。比如说他们的生活标准大大高于普通百姓的消费,他们那里一枚鹌鹑蛋的费用是一个普通农民一年的收入,可谓天壤之别。他们不仅平时就花得猛,过年过节也要开各种奢华的宴会,比如流水般的蟹宴、两天两夜的年会,各种活动都彰显了他们的疯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中除了凤姐比较了解行情之外,宝玉等人完全与外面的时代脱节。比如晴雯生病了,请大夫,宝玉根本不知道钱放在那里,也不知道给多少钱比较合适。为了哄晴雯开心,宝玉随意地撕了很多名贵的扇子,而且很享受碎裂的声音。还有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他们在全城饥荒、百姓都没粮食,他们还依然保持自己奢靡的作风,装作毫不知情。他们过于奢靡的生活习惯早晚会坐吃山空,白白辜负在前线战斗的贾元春,没有危机意识的他们无法理解百姓的疾苦,而是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这样的想法和观念也加剧危机的发生,使得他们很快陷入入不敷出的状态。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言,过大的贫富差距说明财富永远是聚集在少数人的手中,这个社会还是畸形的,那么早晚也会面临一场社会的变革。

贾府的衰败是多重的因素加剧而成的,有社会政治不可避免的因素以及他们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风气导致了这个家族迅速的衰亡。从这个家族的身上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从存在的问题以及它衰亡的原因。作者通过对这个大家族的观察和分析,逐渐地向我们诠释一棵腐烂的大树是怎样从慢慢倒塌,展现它腐朽的一面。贾府也是这个封建社会的缩影,反映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而它也在被这个有问题的社会所影响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经典名著红楼梦阅读感悟

风花雪月之事,假假真真之幻,有有无无之乱。或许没有战三国的雄伟壮观,或许没有水浒汉的忠义情深,或许没有梦西游的虚幻迷人,但红楼有着一种千古不变的发人深思。

《红楼梦》乃曹雪芹先生之心血之作——“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本书贯用北京方言,看官可透过表面用心观测到曹雪芹先生极力反对封建思想,批判封建腐败。读红楼,令人叹为的可不仅仅是家族兴衰史,还有种种风流事,种种风流情。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木石前盟,那金玉良缘,勾出了一段段风流俗事。林黛玉本就是多病身,幼年丧母,寄身于外祖母家中,少不得处处留心、小心多疑。而表哥贾宝玉又是个“只爱在女儿们身边的”。两人一见如故,更少不了些冤家琐事。她是一向娇弱的林妹妹,他是始终爱女儿之洁的宝哥哥。他们日夜相伴,情味相似,厌恶世俗。宝黛之恋缠绵辗转,可最后,也不过是“卿于新房花烛中,余则凄然焚稿末。”

身带金锁的薛宝钗是位极符合封建思想的女子。待人宽厚,不得罪他人,脾气和顺。可也正因为与林黛玉性格的反差,造就了一系列的悲剧。封建包办婚姻不仅没能为贾宝玉带来幸福,还让他经历了生死离别。薛宝钗从小灌溉封建妇女思想,时刻铭记着“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场所谓的婚姻,亦是悲剧。

有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觉,《红楼梦》前几十回是一场美轮美奂的精神盛宴。元妃省亲建大观园,何不宏伟?元宵众人同乐猜谜,何不愉悦?林黛玉等人起诗社,何不自在?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衰弱往往都是从那最繁华的一瞬开始的。这一切都如一场梦,家族兴衰的梦,讲述封建礼教的梦。过眼云烟。烟消云散。最终,大观园的繁荣仅仅止步于过去。

张晓风曾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有刺,三恨红楼梦未完。《红楼梦》不仅是一本讲述四大家族由兴到衰的经典之作,而且,在更多人眼里她就是对某一个时代的回忆,能触发人心底的温情。“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葬花,葬的不仅是桃花,还有她居人篱下的惆怅。红楼,梦一场,到头来,惹得那人憔悴。

辗转红楼,忘不了伊细泣独怜,忘不了伊焚稿断痴情,忘不了红楼一瞬却终究梦一场。红楼,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红楼梦经典名著读后感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这所有,都是作者凭着国内出色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一直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红楼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方法方面的卓越收获,不只在国内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而且在国际上也遭到很多国家学者的看重和研究,有法国评论家称赞说:曹雪芹具备普鲁斯特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的能力。

名著《红楼梦》有感

大观园中形形色色的人比比皆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黛玉,虽是偶尔喜欢耍耍小脾气,但也是这些小细节看出黛玉着实是个心底善良的女子;“行为偏僻乖张,哪管世人诋毁”这是作者对宝玉的'评价,我着实喜欢这个不为世俗羁绊的男子,在我看来,那样一个封建的社会拥有那样的胸怀令人钦佩;而王熙凤这样一个“泼辣”典范,虽然有点毒辣,但是对于其过硬的管理能力我们还是很佩服的…像宝钗、妙玉、袭人、史湘云等等,她们皆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书中宝黛之间凄美的爱情不乏是一大亮点,虽然最终一个红颜薄命,一个看破红尘,但是至少我们见证了他们为了自己的爱情努力过、挣扎过封建的枷锁。汤显祖曾经这样评价过宝黛的爱情“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大观园的辉煌到最终的衰败,读着读着情绪不禁为情节的跌宕起伏所影响,这样的“荒唐言”确实是让人心酸至极。

写到这儿,面前不禁浮现那样一个可人儿背着锄头抹着眼泪儿在那哀怜落花,但落花无情,人却是有情…我期待再次深入阅读,期待红楼给我别样的情感。

名著《红楼梦》诗词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随身伴(第八十九回)。

随身伴,独自意绸缪。谁料**平地起,顿教躯命即时休。孰与话轻柔?东逝水,无复向西流。想象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脉脉使人愁!

海棠何事忽摧隤(第九十四回)。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西江月其一(贾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如梦令柳絮(史湘云)。

岂是绣绒才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妨。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南柯子柳絮(贾探春)。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唐多令柳絮(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西江月柳絮(薛宝琴)。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梨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枕?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临江仙柳絮(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何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妙曲精选。

致林黛玉赋(四章)(薛宝钗)。

悲时序之递嬗兮,又属清秋。感遭家之不造兮,独处离愁。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无以解忧兮我心!

云凭凭兮秋风酸,步中庭兮霜叶干。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静言思之兮恻肺肝。

惟鲔有潭兮,惟鹤有梁。鳞甲潜伏兮,羽毛何长!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

银河耿耿兮寒气侵,月色横斜兮玉漏沉。忧心炳炳兮,发我哀吟;吟复吟兮,寄我知音。

琴曲和薛宝钗赋(四章)(林黛玉)。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掇,素心如何天上月!

枉凝眉。

一个是琅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编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世难容。

恨无常。

喜荣花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虚花悟。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收尾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七言诗。

咏白海棠(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堂(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说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白海棠和韵(其一)(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白海棠和韵(其二)(史湘云)。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忆菊(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尉语重阳会有期。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拭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处处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露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和井径绝尘埃。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画菊(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计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彩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澎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若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山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恐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金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分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咏蟹(贾宝玉)。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咏蟹(林黛玉)。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指清风菊带霜。

咏蟹(薛宝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尘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赋得红梅花(邢岫烟)。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瘐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红。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赋得红梅花(李纨)。

白梅懒赋赋红梅,呈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限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赋得红梅花(薛宝琴)。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访妙玉乞红梅(贾宝玉)。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生香割紫云来。

槎伢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紫菱洲歌(贾宝玉)。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坪。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林黛玉)。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续,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挑泪烛。

泪烛摇摇热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七言诗。

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梦归。

贾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

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

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深。

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

造衅开端实在宁。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

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妨。

枉与他人作笑谈。

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咏月(贾雨村)。

时逢三五便团爱猫扑.爱生活把清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题大观园(贾元春)。

衔山抱水建来精。

多少功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

芳园应锡大观名。

题“旷性怡情”(贾迎春)。

园成景物特精奇。

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

游来宁不畅神思。

题“文章造化”(贾惜春)。

山水横施千里外。

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

景夺文章造化功。

爆竹(贾元春)。

能使妖魔胆尽摧。

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

回首相看已化灰。

算盘(贾迎春)。

天运人功理不穷。

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

只为阴阳数不通。

风筝(贾探春)。

阶下儿童仰面时。

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

莫向东风怨别离。

海灯(贾惜春)。

前身色相总无成。

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

性中自有大光明。

题“万象争辉”(贾探春)。

名园筑出势巍巍。

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

果然万物生光辉。

书贾宝续箧文后(林黛玉)。

无端弄笔是何人。

剿袭南华庄子文。

不悔自家无见识。

却将丑语诋他人。

竹夫人(薛宝钗)。

有眼无珠腹内空。

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别。

恩爱夫妻不到冬。

赤壁怀古(薛宝琴)。

赤壁沉埋水不流。

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

无限英魂在内游。

交趾怀古(薛宝琴)。

铜柱金城振纪纲。

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

铁笛无须说子房。

钟山怀古(薛宝琴)。

名利何曾伴女身。

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

莫怨他人嘲笑频。

淮阴怀古(薛宝琴)。

壮士须防恶犬欺。

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

一饭之恩死也知。

广陵怀古(薛宝琴)。

蝉噪鸦栖转眼过。

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

惹得纷纷口舌多。

桃叶渡怀古(薛宝琴)。

衰草闲花映浅池。

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汗。

小照空悬壁上题。

青冢怀古(薛宝琴)。

黑水茫茫咽不流。

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

樗栎应惭万古羞。

马嵬怀古(薛宝琴)。

寂寞脂痕渍汗光。

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

此日衣衾尚有香。

蒲东寺怀古(薛宝琴)。

小红骨贱一身轻。

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

已经勾引被同行。

梅花观怀古(薛宝琴)。

不在梅边在柳边。

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

一别西风又一年。

西施(林黛玉)。

一代倾城逐浪花。

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

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姬(林黛玉)。

肠断乌啼夜啸风。

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酉盒)。

饮剑何如楚帐中。

明妃(林黛玉)。

绝艳惊人出汉宫。

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

予夺权何界画工。

绿珠(林黛玉)。

瓦砾明珠一例抛。

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

更有同归慰寂寥。

红拂(林黛玉)。

长揖雄谈志自殊。

美人具眼识空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

岂得羁縻女丈夫。

茫茫大世叹宝玉(其一)。

天不拘兮地不羁。

心头无喜亦无悲。

却因锻炼通灵后。

便向人间觅是非。

茫茫大世叹宝玉(其二)。

粉渍脂痕污宝光。

绮栊昼夜因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

冤孽偿清好散场。

七绝一首。

颦儿才貌世应希。

独抱幽芳出绣闺。

鸣咽一声犹未了。

落花满地鸟惊飞。

嘲顽石诗。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推动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题“文采风流”(李纨)。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题“凝晖钟瑞”(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更香(林黛玉)。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更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蛙声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栏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枫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霜鸟)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唯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奴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开辟鸿莺,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好了歌》(第一回)。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好了歌〉解注》(第一回)。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无材可去补苍天(第一回)。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一局输赢料不真(第二回)。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护官符》(第四回)。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好事终》(第五回)。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女娲炼石已荒唐(第八回)。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说到辛酸处偈(第一百二十回)。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葬花吟》(第二十七回)。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桃花行》(第七十回)。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璧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字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风萧萧兮秋气深(第八十七回)。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五言诗。

题石头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警幻仙姑歌。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林黛玉和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

贾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对月(贾雨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云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题“世外仙源”(林黛玉)。

宸游增说豫,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思宠,宫车过往频。

代拟“杏帘在望”(林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咏“有凤来仪”(贾宝玉)。

秀玉初成实,堪且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防阶水,穿帘得鼎香。

莫摇分碎影,好梦正初长。

咏“蘅芷清芬”(贾宝玉)。

芜满静苑萝,蘅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湿衣裳。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咏“怡红快绿”(贾宝玉)。

庭深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经典名著红楼梦的读后感

暑假将来到来之际,老师为了丰富我们的假期生活以及增加我们的阅历,为我们推荐了很多有意义的书籍。我选了我感兴趣的《红楼梦》,让爸爸去书店给我买了来。看到书时我有些发愁了:这么厚的书何时才能看得完呀?后来我慢慢静下心来,尝试去翻阅它。我渐渐被其中的人物所吸引,也逐渐的投入感情在其中,随着他们一起悲,一起喜。

不经感慨这真是一本好书,代入感真的很强,人物性的塑造鲜明。说到这,我相信让许多人映像深刻的莫过于刘姥姥逛大观园,以及还有那泼辣的王熙凤了。不经如此呀!还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端庄大方的薛宝钗,心直口快的史湘云······个个都是值得揣摩。

“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可不正是天上掉下来的神仙妹妹。每每想到关于黛玉的情节,不由得就会泪流满面呀。这个“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多三分胜三分”的女孩,令我产生了无限的恋爱。无论是离愁别恨,还是草木枯荣,都会让她黯然泪下。这个多愁善感的女孩,或许她真是那株美丽的绛珠仙草,来到世间是为了“还泪”吧。

他好像是通灵宝玉的化身,清灵、纯洁,他不爱读书,因为他看淡功名利禄,不想参杂到污浊的官场,也不愿为封建礼数所束缚。他就是贾宝玉了,宝玉与大观园中众姐妹的关系甚好,因为他懂得这些女孩的内心,能看清她们水一样清澈的心灵。

看完这本书我已经无法将《红楼梦》看成是一部普通的小说了,它更像是一段历史的象征。它写出了那个年代那个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也写出了人物间的悲欢离合。都说《红楼梦》所展现的是将没好东西碾碎给人看的悲剧,关于这出悲剧或许我们只能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呀,它的衰亡确实是必然性的,不过对于还不太懂得世间存亡法则的我来说,我多希望它不是个悲剧,我多希望贾宝玉可以和林妹妹在一起。但是细细想来从古至今只有悲剧才能叫人久久难忘呀。

文档为doc格式。

名著《红楼梦》有感

然而,我更为宝黛之间的爱感到惋惜:有情人为什么不能终成眷属?宝玉对黛玉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俩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然而黛玉因生性多愁善感,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整日郁郁寡欢,加之黛玉又失去最后一把保护伞——疼她爱她的贾母时,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等人使用卑劣的掉包之计,促成了宝钗的姻缘,致使黛玉焚稿断痴情,宝玉出家了尘缘,而可怜的`宝钗最终得了抑郁症而悲亡。在众多人物中,我较喜欢“雲姑娘”——史湘云,凡是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史湘云性格豪爽,口无遮拦,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女性,也是个十足的假小子。有一回,她淘气地穿着宝玉的衣裳,弄得贾母直呼她“宝玉”。

平日里,她因咬舌把“二”叫成“爱”,但她仍能毫不避嫌地叫宝玉“爱哥哥,爱哥哥”,我相信她别无他意,确实是个心地单纯的女孩。正所谓:一场红楼中的梦事,写尽人间悲欢!

经典名著红楼梦读后感

大家可还记得林黛玉?对,正是那个花下葬花的林黛玉,曹雪芹笔下的与花有缘的林黛玉。

小时候也看过林黛玉的越剧影片。那里面的人物除了贾宝玉、林黛玉,也都想不起来了。只是记得花树下,音丽而思深的吴侬软调划过长空,仿佛枝上的一滴露,颤颤落下。

黛玉手持花锄,在树下忙碌,边葬花,边悲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突然,一声“林妹妹“叫来,竟是贾宝玉。千般柔情尽在他这一句“林妹妹”。

乍看去,黛玉多愁善感,待人遇事略显刻薄。仔细瞧,才微微想到黛玉的无奈,内心压抑而无处诉说。可她可爱的地方你瞧见了么?不只是浓郁诗情,绝色佳颜,也是那一点天真慧黠,善雅虐。这才是她内心深处最真的,远不是人们所夸大的如此多愁。

而黛玉的俏虐正如宝钗所说:“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一概是世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用”春秋“的法子,将世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

人说黛玉的美式一种艺术,“呜呼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但她的人却如此的立体鲜活。她的人不只是晓风染白莲,她比大观园里任何一个女子都要美。内心犹如牡丹,姹紫嫣红开遍。可“此花有殊色,只为一人开。”

她丰富的内心,只有宝玉懂得,而宝玉的内心,她也懂得,所以他们相知相爱。

本应是一段姻缘,却因为黛玉的傲而娇,不肯说出口,错过了一生。我又想到红拂女,她只将心事表与李靖,便做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何苦藏得那么累呢?黛玉最后终是含冤而逝,犹如花儿刚开便枯萎,令人惋惜。

从黛玉身上,我总结出:人生短暂,不要忸怩而不肯放言,时间飞逝,转眼青丝成白雪,我们应该活得大胆,活出自己的人生。

恍惚中,我仿佛听到黛玉又在低唱:“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宝玉唤一声“林妹妹”,她罢唱,回眸对他盈盈一笑,只见日月失色。

红楼梦经典名著读后感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名著红楼梦个人读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到各位。

黛玉葬花可谓是《红楼梦》的一大经典,只葬花这一件小事就将她的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黛玉的一生是个悲剧,而他与宝玉两小无猜的情感也注定是一个悲剧,有许多人不喜黛玉多疑的性格,可竟不知她有她的苦衷。黛玉小小年纪,父母先后离开人世,过着寄人篱下的孤单生活,这就使本就多愁善感的黛玉,变得更加敏感多疑,从而铸就了她孤傲清高的性格。也正因他的个性并非贾母所喜欢的,注定黛玉无人可以依赖,于是她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和对世俗的怨愤离开了人世间,实现了她“至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誓言。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薛宝钗作为一个封建社会女子的典范,深受贾府上下人等的喜爱。正如脂砚斋评价说:“在任职务不清不输,不远不近,可恶之人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

正是这样一个端庄得体,落落大方特点,使贾母王夫人对他青睐有加,而薛宝钗“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态度,完全是遵循封建主义的明哲保身的哲学。宝钗头脑里浸透着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理教的淑女,但即使这样,她也是一个悲剧角色。嫁给宝玉后,明知宝玉心心念念想着他的林妹妹,却还要苦心经营这段夫妻关系,年纪轻轻就要接受宝玉出家,自己支撑家业的惨痛事实。不得不说,这样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当真叫人可悲可叹!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昔有陶翁,才情旷世。一曲《桃源》成了多少人至死仍心心念念的美好。而今起更有大观园“名园住何处,仙境别红尘”。真个天上少有,地上无双。

大观园,是一个梦,一个极尽人间财富堆切堆砌出来的美梦,是神仙在人世的宅邸,是文人墨客心之所向。这里生活的女孩儿,哪个不是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的存在,她们结识社,赏菊花,猜灯谜,评戏文,吟诗作对……真真如神仙般的日子。然而愈美好愈不真实,愈不真实,愈易一朝毁之。

终于,桃源逝去,美梦破碎。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茶,就是这一片简简单单、淡雅清新的树叶,却惹得中国这座温婉的古国荡起了层层涟漪。“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烦。”黄庭坚在《满庭芳》对茶持这样态度;“红纱绿,春风饼。趁梅驿、来云岭。紫桂岩空琼窦冷。佳人却恨,等闲分破,缥缈双鸾影。一瓯月露心魂醒。”党怀英把对茶的情谊寄托在这首《青玉案》中;“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杜毓在《礼赋》中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祖国山区孕育的奇产茶叶,描绘品评新茶的特殊感受;“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杯,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在《山泉煎茶有怀》也有过精彩的描绘。

而《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巨著、世界文学的瑰宝的作者就是一个白居易所期望的“爱茶人”。

一些雅士做过这样的考证: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中有273处写到了茶,全书提到仙茗一种、名茶七种、外国茶一种。其中,涉及到的茶名就有六茶安茶、老君眉、普洱茶、龙井茶、枫露茶、女儿茶、漱口茶等多种,更有小厮名唤“焙茗”。不夸张地说,在读每回章节中都能闻到茶的清香,尝到茶的甘醇,可谓是“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所以,民间有谚语说:“读了红楼想喝茶”,这样的描写一点都不为过。

另外,《红楼梦》中对茶的用水、烹茶的艺术、精美的茶具和茶礼习俗的描述也都非常详细。而且,从作者对茶用墨的多少和对茶文化的了解来看,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绝不是一人所写。

浩瀚红学,不仅让我们收获了丰富多彩的知识,更了解到艺术家从事创作,缺少生活不行,缺乏艺术修养也不行。在一个安静的下午,听雨打屋檐的脆响,品一口清茶,翻一页红楼,贪婪的嗅着空气中弥漫的雏菊花的味道,不得不感叹时光荏苒,岁月静好。

增删五次,批阅十载。哭成此书,芹为泪尽而逝。

这似乎就意味着,这部费尽芹溪心血的恢宏之作,众多的“草蛇灰线”,都没能等到揭晓的一天了。可人们却不满足,带着种.种猜测,去窥探八十回后众人的去处。

姑且不往远了论,先说一个稍微明晰的“晴天霹雳”——金钏儿投井。我是被那句谶语给惊住了,“金簪子掉进井里,是你的还是你的。”当时巧笑倩兮,听者也无意。偏偏隔了好几回,都快忘了有这回事的时候,突然发生这样的悲剧,哪里还想得起那句话。老师突然那么一提,我细思恐极。即便是被王夫人诬陷成“好好的爷们都被你们勾引坏了”,其本质也不是无情的啊。这个姑娘既说了这么一句话,怀着的是怎样的爱意,有着怎样的依顺啊。对应后面的投井,这个姑娘是在以死明志啊。作者没有给她留更多的话,就那么一句。可是大家细读,却都能明白她和王夫人、宝玉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之后宝玉抛下众人去铁槛寺祭她,也便能够理解。

再一个可供参考的“晴天霹雳”的前奏,「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让宝玉撞见,作者安排宝玉成为这场感情波折的见证者,似乎也是让笔下的主人公,也是让我们领悟到一个事实:人死不能复生,生活还要继续。只是不要忘了过去,时不时可以再来祭奠。再照应歌里便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这两种感情也有些相似,一个是不被认可的同性之间的狎昵之情,一个是不能延续家族兴旺的同样不被认可的自由恋爱。结局也都是没有排斥身边再添新人,只不过一个让过去的过去,一个最终选择了叛离,当然后者还有更为复杂的因果。人生如戏,演了一场戏,谢罢幕,戏子们尚能走出来,而人生终不比戏。

若只是去看故事背后的隐射,很多表现生活意趣的情节岂不白白错失了?读懂里面极有特色的口语,就像知道为什么一个笑话让大家都哈哈大笑了一样痛快。比如宝玉的“给你个榧子吃!”,对应“看我打你不”的半是威胁半是嗔怒的情态;王熙凤向李纨解释到“她这说的是四五门子的话呢,难怪你不懂”,说的是四五家的事,真是贴切极了,说的可不就是“舅奶奶”、“你们奶奶”、“我们奶奶”这几家人的事吗?而不是我猜测的哪个“江湖帮派”……还有那句唱词“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是“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我不着急一下子全知道,想知道了就去查查,有些限于阅历也不能体会,但我愿意以细水长流的方式,珍惜一点一滴的积累。

一袭道袍,飘飘曳曳,宛如天外之人,高洁而不沾染一死凡尘,她就像那年盛开在她庵外的红梅,美丽而孤傲,妙玉的美丽是上天造就的,但她的孤傲却是命运使然的`,自幼多病的她在父母双亡之后孤身一人流落至此,本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怎落得如斯之地步!她就像那一枚明珠却被误投于深海之中,贾府的放荡风气与藏圬纳垢,让她不得不因为保护自己而对别人冷目三分,甚而让别人觉得她“可厌”!无非就是因为她的无权无势与身份低微。

也许如果没有让她遇到玉贾宝,也许她没有爱上他,甚而为他走火入魔,也许她便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一生,即使一辈子面对清灯古佛,独自老去,她也不会觉得有一丝一毫的空虚,但她见到了他,这个第一个待她平等之人,第一个值得她为之倾心之人,第一个知她甚深之人,在妙玉心中,他是特别之人。

虽然红楼梦中有暗示,妙玉会这里获得幸福,但我觉得高鄂的续书不无道理,在续书中,妙玉被强盗掠走,生死不知,乍看,很悲惨,但我觉得,让她在贾府中受心痛煎熬一辈子是更残忍之事,也许此后的她有了一些转机也未可知。

正如妙玉在给宝玉的帖子中写到:“槛外人妙玉遥祝芳辰”,槛外人”三个字大有深意,妙玉无疑是聪慧的,她用三个字向宝玉表明心迹,体现她不愿让自己涉足于这纷扰的尘世间,保护自己也保护自己所爱之人,人人都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千古悲歌,从来没有人注意到妙玉对贾宝玉苦苦思恋,黛玉无疑是幸福的,她毕竟还有一段美好的憧憬与爱情,但妙玉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结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

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