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景观工程的心得体会和感想(通用16篇)

时间:2023-11-09 16:20:27 作者:雨中梧

心得体会是我们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的过程,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精华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景观工程团队心得体会

我们是一支优秀的景观工程团队,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完成了多项高品质的景观设计和施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以下是我们团队的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景观工程师,必须要深入了解业务本质并善于沟通。一个成功的景观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和多个职能的人员协同完成,因此,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接受任务之前,我们首先仔细阅读资料,与业主进行充分交流,聆听他们的需求并给予准确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与场地设计师和施工人员保持良好交流,以确保设计的准确实施以及最终成果的高品质。

其次,团队成员之间要保持合作,高效工作,以提高整个项目的效率。每个队员拥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因此我们必须相互理解和协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保持着沟通协商的良好态度,及时解决问题,分工明确,提高工作效率。这样,我们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果。

最后,我们发现,要想设计出优秀的景观工程,必须要注意细节,把握每一个环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一如既往地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一项工作的精细和质量,继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总的来说,在景观工程中,精细和细节决定了最终的成果。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个细节,并努力确保每一个细节得到充分的把握。我们坚信,在这些原则的指引下,我们团队会不断进步,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

景观工程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参与了多个景观工程项目的工程师,我对景观工程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景观工程不仅仅是填土和种树,而是一门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在不同的项目中学到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景观工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在景观工程中最重要的是提前规划和设计。在开始工程之前,我们需要仔细研究和分析项目的环境和要求。这包括了解土壤状况、水资源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只有通过充分的规划,我们才能确保项目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某个项目中,我们发现土壤中富含盐分,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选择了耐盐植物,并在种植之前进行了土壤改良,确保植物能够良好生长。这个经验告诉我,在景观工程中,规划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我认为团队合作是景观工程成功的关键。在一个项目中,涉及到很多不同的专业领域,如土木工程师、景观设计师和园林师等。每个人的知识和技能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一个稳定和高效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我曾经参与了一个大型景观工程,我们的团队由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通过密切合作和有效沟通,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项目。这个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才能在景观工程中取得真正的成功。

第三,我认为持续的修剪和管理是景观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景观工程不仅仅是修建一些花坛和池塘,还包括对植物和景点的长期管理。定期修剪和管理可以保持景点的美丽和净化,同时避免疯长和滋生害虫。我曾参与的一个项目,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和修剪植物,以保持其美观和健康。这个经验告诉我,景观工程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开始的设计和建设,更来自于对景点的长期管理和维护。

第四,我认为创新和持续学习是景观工程中取得的关键。景观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新的材料、技术和设计理念不断涌现。作为一名景观工程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我曾经参与的一个项目,我们尝试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材料来建造景观元素,效果非常出色。这个经验告诉我,只有保持创新和持续学习,我们才能在景观工程中保持竞争力。

最后,我认为景观工程最重要的是创造美丽和舒适的环境。景观工程不仅要考虑功能需求,还要注重人们的感受和体验。一个成功的景观工程应该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我曾参与的一个项目,我们设计了一个公园,注重人们的休闲和放松。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布局,我们成功地创造出一个美丽而舒适的空间,受到了当地居民的高度赞扬。这个经历告诉我,景观工程要注重人的感受和体验,创造美丽和舒适的环境。

综上所述,景观工程是一门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设计、团队合作、长期管理和创新等多个因素的学科。通过我的多年经验,我认识到提前规划和设计、有效的团队合作、持续的修剪和管理、创新和持续学习以及创造美丽和舒适的环境是景观工程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我们才能在景观工程中取得真正的成功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景观工程的心得体会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景观工程越来越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工程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也能调节城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在从事景观工程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着重分享。

段落二:从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是重要的一环,实践中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在每一次实践过程中,我总结总结了一些规律和经验。例如在规划阶段,考虑设计面向不同人群的审美要求,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功能需求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景观设计融入城市环境之中,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环境的增值需求。

段落三:注重细节。

景观工程需要注重细节处理,这一点对提升景观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在设计中,应当注重景观的逻辑性、连贯性,以及各项配套设施的合理性、便利性。在施工中,更要注重施工细节,特别是如何处理好人行道、绿化带、水景等交织复杂的部分,不仅要保证实用性,还要体现艺术性和环境融合性。

段落四:创新和可持续性。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景观工程需要具备可持续性和创新性。可持续性反映了景观工程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这种生态建设需要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整合。创新性则取决于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只有通过创新的设计,才能实现更高的工程质量和生态效益,达到优化城市环境的目标。

段落五:总结。

在景观工程的实践中,体会更多的是团队协作和不断学习的过程,每一步实践,都需要我们在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不断学习,与其他领域不断交流,以期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同时,景观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关注生态环境、创新思维和可持续性的事业,我们应该通过团队协作和知识创新来推动景观工程的进步,为城市环境提供更多的美丽和舒适。

景观工程心得体会

景观工程是以美化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建筑工程项目,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一名从事景观工程的实践者,我不仅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也对景观工程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景观工程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景观工程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它既要满足实用性和功能性的需求,又要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将技术手段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比如,在选择植物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它们的生长环境、日照条件等技术因素,同时也要根据设计主题与风格选择合适的植物,以创造出美丽的景观效果。这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

第三段: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景观工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简单地对自然进行改造和破坏。在实践中,我明白了景观工程应当是与自然相协调的,而不是对自然的压迫。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元素,如树木、湖泊和草地等,使其与人工构筑物相融合,创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景象。

第四段:不断追求创新与独特性。

在景观工程实践中,我意识到创新与独特性对于打造一流的景观作品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推动景观工程发展的源泉,只有不断追求创新才能实现景观作品的差异化。在我的实践中,我不断学习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通过将前沿的设计理念与景观工程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创造出独特的景观作品。

通过从事景观工程,我深刻体会到了景观工程的社会价值。景观工程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居住和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善城市形象,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交流。我认为,景观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社会的更多认可和支持,通过不断提升景观工程质量,创造更美丽的城市风景。

结尾。

通过参与景观工程实践,我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新与独特性以及景观工程的社会价值等方面深入认识和体会到了景观工程的魅力与意义。在未来的实践中,我将继续加强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努力打造更美丽、更富有创意与独特性的景观作品,为城市的美化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景观工程团队心得体会

我们是一支景观工程优秀团队,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我们取得了不少成果,得到了不少的经验以及体会。现在,我们想要分享一下我们在景观工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良好的规划和设计是景观工程成功的关键。早在开始项目之前,我们就要对整个项目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充分的考虑和研究。我们要充分了解项目的环境、气候、地形等情况,并根据客户需求和预算,制定出最佳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景观工程建设能够符合客户的期望,并且在后期的维护和管理过程中,也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

其次,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在景观工程中,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材料的质量、价格以及环保等因素。我们要选择高质量的材料,同时要注重节约成本。为了避免材料的浪费,我们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避免出现重复施工或者是不必要的赠品浪费。

最后,我们认为,团队协作是取得成功的秘诀。在景观工程中,一个出色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团队成员之间必须要保持充分的沟通和协调,共同解决问题,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团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并且在项目的管理和维护中,可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成果。

综上,我们认为景观工程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中,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和经验。

景观工程的心得体会

景观工程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的一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愉悦和美好。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常常遭遇到各种问题和难题。在我长达几年的从业经历中,我不断地面对挑战和反思,不断地积累经验和体会,在此分享一些心得,以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二、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景观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涵盖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美学、建筑、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等等。因此,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素养,才能把工程做好。在此之前,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并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这样我们才能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做出更好的成果。

三、环保意识的重视。

景观工程的建设要融合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区域。因此,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环保意识的重视和贯彻,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此外,在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消除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并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达到园林绿化的目标。

四、与客户沟通的技巧。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客户,因此,与客户沟通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与客户沟通时,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根据不同的客户做出不同的方案。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聆听客户的意见,及时解答客户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同时,我们也需要合理地向客户解释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以获得客户的理解和支持。

五、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景观工程的确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工程,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因此,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在团队合作中,我们必须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并且沟通良好,以保证工作的协同完成。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进步。

六、总结。

景观工程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它可以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许多美好。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会遭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通过这些问题和困难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总结经验和体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希望我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从业者,在业内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价值。

希望工程30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还记得曾让您动容的“大眼睛”女孩和“大鼻涕”男孩吗?“大鼻涕”后来穿上了军装,“大眼睛”苏明娟当选安徽省团委副书记(兼职)。是爱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就是“希望工程”。

“希望”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它从很多人那里来,最终会传递到更多人那里去。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10月30日发起实施希望工程,这是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公益事业。邓小平曾两次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并题词。

“希望”,从来都不是某个人的事。

它从很多人哪里来。

最终会传递到更多人那里去。

网友:感动有你!你成就了我,我也要继续接力。

希望工程30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1989年,希望工程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建立,成为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基金。20xx年,这项以“希望”命名、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的社会公益事业,传递了党的温暖,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亮眼且动人的成绩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希望工程30周年的。

方便大家学习。

由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甘肃省纪念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暨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兰州举行。

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出席活动并讲话,强调广大受资助的学生要牢记总书记关于“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的殷切期望,努力学习,不懈奋斗;要牢记总书记关于“抓住三个根本性问题”的谆谆嘱托,发挥优势,矢志建功;要牢记总书记关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的重要要求,守望相助,播撒大爱。

活动仪式上,三星集团、安踏集团、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香港苗圃行动、深圳市仙迪化妆品有限公司、湖南省青基金、天津团市委、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和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甘肃希望工程捐赠8330万元,通过教育扶贫,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30年来受希望工程资助的5名优秀受助生代表分享了“希望工程”在各自改变命运的道路上的真实故事。仪式上还对10名公益之星进行了表彰,向20xx年希望工程受助生代表发放了助学金。

此次活动是全省共青团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巩固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成效,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攻方向,突出共青团主责主业,以实施甘肃青少年助学助困计划为载体,引导各级团组织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动员全社会关注、参与和支持教育扶贫,使建档立卡户青少年在“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中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改变自身命运,促进健康成长。

据介绍,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以“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为抓手,重点抓好“‘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公益助学行动及“两州一县”及深度贫困县的希望工程帮扶计划,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助力全省脱贫攻坚,为全省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建设做出积极的努力。

“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于1989年10月组织发起并实施的社会公益事业,走过30年,唤起了社会包括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促进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在党的领导下,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聚焦助学育人目标,植根尊师重教传统,创新社会动员机制,架起了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希望工程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截至20xx年9月,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xx5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

寄语。

希望工程,让我们深刻领悟了希望工程的意义,更想到那双希望的“大眼睛”。30年来,希望工程“大眼睛”为什么能够牵动亿万人心?这是新中国“70年70问”之一,从中,让我们看到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祖国花朵、对民族未来的高度重视,看到共青团中央在希望工程事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更看到全社会包括很多社团、企业、爱心人士和广大群众对希望工程的热忱支持,让希望工程成为新时代中国最伟大、最暖心的“社会工程”。

其实,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来,我们都是参与者。当初,无论机关企业,还是地方军队,为了一座希望小学,为了贫困地区儿童的温暖和书包,我们都会慷慨解囊,党员干部带头,一人拿出一天、几分之几、甚至是半月一月的工资来支持,由此掀起了全社会支持希望工程的热潮,形成了全社会爱的奉献的新风尚,让更多的贫困儿童能够有学上和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

希望工程,是爱的奉献,也是爱心传递的桥梁。“大眼睛”苏明娟曾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如今,她更转身成为践行社会公益事业的行动者,第一笔工资就捐给了希望工程,在去年圆梦大学行动中,她资助了15名大学贫困新生,今年她打算资助50名大学新生,希望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像“大眼睛”苏明娟一样由爱心受助者转变为爱心奉献者的人还大有人在,爱心的传递,让我们倍加欣慰。

大音希声,大爱无言,在希望工程千千万万的奉献者当中,还曾有这样一位党员,1992年6月10日傍晚,两位军人受人之托带着3000元钱走进中国青基会捐款室,在得知捐款必须留下姓名后,他们回答:“如果一定要留名,就写‘一位老共产党员’吧。”同年10月6日,当这两位军人再次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捐助了20xx元后,中国青基会工作人员几经辗转终于了解到,这位“老共产党员”就是邓小平。这个感人的故事启示我们,众人拾柴火焰高,搞好希望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力而为,爱心无价,奉献爱心不分职务高低,人人有责,党员干部更当牢记初心,带头作为。

“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注和支持希望工程,让广大青少年都能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今天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我们,更须站在对国家发展、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积极担当,成为希望工程的积极支持者。办好希望工程需有你我他,每一个你我他,也许微不足道,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还记得曾让您动容的“大眼睛”女孩和“大鼻涕”男孩吗?“大鼻涕”后来穿上了军装,“大眼睛”苏明娟当选安徽省团委副书记(兼职)。是爱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就是“希望工程”。

“希望”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它从很多人那里来,最终会传递到更多人那里去。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10月30日发起实施希望工程,这是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公益事业。邓小平曾两次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并题词。

“希望”,从来都不是某个人的事。

它从很多人哪里来。

最终会传递到更多人那里去。

网友:感动有你!你成就了我,我也要继续接力。

30年前的今天,1989年10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作出决定:设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会,长期资助我国贫困地区品学兼优而又因家庭困难失学的孩子重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1989年10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作出决定:设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会,长期资助我国贫困地区品学兼优而又因家庭困难失学的孩子重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10月发起实施的希望工程,截至20xx年9月,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同时,还根据贫困地区实际推出了“圆梦行动”、“希望厨房”、乡村教师培训等项目,有效推动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了贫困家庭青少年成长发展、弘扬了社会文明新风,希望工程成为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力的公益事业之一。

30年,足够让一颗种子长成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30年,足以改写人生轨迹,点亮梦想和未来。

30年,募集资金150多亿元,援建小学2万余所,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0多万名——希望工程,这项社会公益事业交出一份让人感动的成绩单。

1989年10月30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青基会”)发起了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使命的希望工程,如今已成长为一个贡献大、参与度高、影响力深远的公益项目。

让每个孩子不再因贫穷而失去课堂。

“俺爹穷,他不让我们念书,可是我们还想念书,念出书来像你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1989年,家住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桃木疙瘩村的张胜利13岁,在经历家庭变故后,他不得不辍学。缘于对上学的渴望,张胜利给县里的“官员伯伯”写了一封求助信。这封信辗转到了中国青基会工作人员手中,成为希望工程的一个发端。

不久,张胜利接到了资助就读证,成为希望工程救助的首批学生之一,他的人生道路也因此改变。1995年,张胜利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录取,两年后,张胜利回乡任教,让希望在家乡桃木疙瘩村延续。

为了铭记希望工程,张胜利给女儿取名“张希望”。张胜利的故事,是希望工程30年书写的众多动人篇章中的一页。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上世纪90年代,希望工程先后发起“1(家)+1”结对救助和“希望小学”两大公益产品,组织开展“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号召全社会奉献爱心、捐资助学,大家纷纷为“希望工程”慷慨解囊。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苍穹。

30年来,希望工程积极探索的“坚持党的领导,关注社会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发挥团组织优势,动员青年积极参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益事业模式,对我国公益组织的孕育、公益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截至20xx年9月,全国希望工程累计资助家庭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xx5所……数字的背后是无数爱心的凝结和汇聚。希望工程专注解决青少年因贫失学、辍学问题,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助推了全民受教育意识的提升。

蓝色心形海浪上一轮红色的太阳,配上“希望工程”四个字,共同组成了希望工程的标志,意为“托起明天的太阳”。30年来,希望工程锲而不舍地践行着一个朴素的理想:让每个孩子不再因为贫穷而失去课堂。

一场广泛、持久、深入的公益意识普及运动。

苏明娟,被称为希望工程的“名片”。30年前那张著名的“大眼睛”照片,震撼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

“我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20xx年成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我曾是希望工程最具代表性的受益者,如今我已成为社会公益的行动者。”苏明娟说。

读书期间,苏明娟就经常将他人的捐款转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参加工作后她更是将自己的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十几年来从未间断。20xx年6月,她成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希望不断扩大公益影响力。

希望工程不仅为贫困学子播下了梦想的种子,还完成了一场广泛、持久、深入的公益意识普及运动。

“希望工程推动了公益平等化,促进了‘人人公益’‘全民公益’;推动了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创新企业公益理念与公益模式;也为许多非专业的个人与组织深入参与公益创造了机会和平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说。

……。

30年间,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来自个人和机构的捐款超过150亿元。个人捐赠者来自海内外,遍及各地区、民族、年龄段和社会阶层,他们不仅捐钱捐物,还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志愿服务;机构捐赠者涵盖了国内外的各类企业、媒体、社会组织,以及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

30年滴水成河,30年聚沙成塔,希望始终在延续。

走中国特色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之路。

1990年5月19日,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正式落成。

该校前身南溪小学占地不到5000平方米,教职工不足10人。如今,学校已有两个校区,占地约3.6万平方米,有学生约20xx人、教职工100余人,美术、音乐、体育、科学探究等功能室一应俱全,书法、美术、葫芦丝等兴趣小组丰富多彩,还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

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是新时代赋予希望工程的新使命。在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希望工程全面升级,将资助对象扩大到高中(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将“救助”模式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

20xx年,希望工程推出“圆梦行动”,帮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迈入大学校门,由简单物质扶助提升为“学业资助+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资助模式;推出“激励行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增强自信、培养责任、锻炼和提升能力。

希望工程还开设了教师培训项目、研学夏令营、志愿者支教行动及科技公益季等素质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促进农村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大之后,希望工程聚焦教育扶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开展“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10万+行动”,将“三区三州”等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作为主要资助对象,20xx年以来已筹集资金3.18亿元,精准资助11万余名困难学生。

希望工程30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30年来,希望工程积极探索“坚持党的领导,关注社会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发挥团组织优势,动员青年积极参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益事业模式,对我国公益组织的孕育、公益文化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郭美荐介绍:通过希望工程传递了党的温暖,服务了青少年成长成才,引领了社会风尚,推动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亮眼和动人的成绩单。

上世纪90年代,希望工程将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作为根本使命,有效解决青少年因贫失学、辍学问题,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和升学率。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希望工程将资助对象扩大到高中、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拓展了救助模式。

党的十九大以来,希望工程聚焦教育扶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将“三区三州”等重点扶贫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作为主要资助对象。据了解,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下一步希望工程将继续积极资助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担负时代使命。

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寄语希望工程。他指出,在党的领导下,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聚焦助学育人目标,植根尊师重教传统,创新社会动员机制,架起了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希望工程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进入新时代,共青团要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注和支持希望工程,让广大青少年都能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工程是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实施的,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的社会公益事业。截至9月,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

希望工程30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近30年来,希望工程在吉安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项牵涉面最广、受惠贫困少年儿童最多的公益事业,陪伴我们几代人长大。吉安希望工程实施工作,不仅成为吉安共青团工作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成为吉安市的“名牌工程”、“民心工程”。

30年交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筹资1.1736亿元,援建希望小学427所、希望医院3所,居全国地级市建希望小学数第一,救助贫困学生43000余名,配置“希望书库”、“三辰影库”115套,为402所农村小学捐建电脑教室、图书室、美术室、希望厨房,培训农村教师7000人次,资助贫困大病青少年100余人次。

吉安希望工程自实施以来,经历了宣传启动、探索前进、蓬勃发展、巩固提高、攻坚冲刺、重点转移等6个发展阶段,向社会推出了“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希望工程1+1助学行动”“希望工程三员募捐活动”“希望工程爱心储蓄活动”等一系列大规模筹资活动。

新世纪以来,吉安希望工程启动开展了“共同关注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希望工程留守儿童阳光家园”、“童行中国·夏梦有我”公益夏令营、“书香庐陵微爱公益行”、“找零捐赠”、“百校千村助成长真情助孤”、“真情相伴,爱心助困”青年志愿者关爱贫困家庭援助计划、“爱心入户宝贝出村”—吉安希望工程关爱留守儿童研学计划、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等活动。针对农村群众就医难、希望小学教师培训难、希望小学体育器材严重缺乏等现状,探索、开发了希望工程的延伸项目—生命希望工程、希望工程快乐体育行动、希望小学教师ge培训等项目。吉安希望工程有如爱的“及时雨”,洒遍了乡村学校,滴进了失学青少年的心田,缓解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压力,促进了社会和谐,为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被人们誉为“民心工程”,赢得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赞许。

关注社会难点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多年来,市希望工程始终关注社会难点问题,配合政府不断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在吉安非常突出。因此,希望工程把资助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吉安基础教育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宣传,扶贫先扶智、教育要先行成为人们的共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市希望工程办的发展也得益于各级团组织积极主动工作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教育、审计、金融及宣传等部门都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协助,为希望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便利,创造了条件。事业单位、私营企业也纷纷慷慨解囊,从名人到普通工薪阶层,从老人到孩子纷纷捐款。泰和县金石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徐晓辉个人捐款100万元人民币,设立“吉安希望之星—金石爱心基金”,这是吉安希望工程收到本土青年企业家最大捐款金额。华能电厂一对夫妻,从谈恋爱起到现在十几年,每年两次开学时间准时把助学款汇入市希望工程办账户,从未间断。他们用爱心点燃了贫困失学孩子的希望。希望工程作为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公益事业,是由无数普通人托举起来的“民心工程”。

希望工程的实施,也极大地调动了全市各级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许多地方在兴建希望小学过程中大力支持,当地干部、群众积极主动地集资投劳,共建校园。在这427所希望小学中,全市县、乡、村三级组织共配套资金7000余万元,群众义务投工投劳20万余人(次)。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人士还考察当地的资源、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状况,为经济欠发展的山区带来了发达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信息,增进城乡间的相互交流。我市及各县(市、区)与许多发达地区及国内著名企业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带动了经贸、旅游、卫生等其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建一所希望小学就交了一个朋友,就多了一条发展路子”的积极效应,形成了“希望工程搭台、经贸唱戏”的格局。

今后,市希望工程办将大力实施“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吉安市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行动”于启动实施,宗旨是募集资金资助我市高考成绩在本科分数线以上、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子。这是吉安最早关注贫困大学新生群体的社会组织,带动、促进了政府和社会各行各业关心帮助家庭困难优秀学子圆梦大学。来,吉安希望工程募集资金1368万元,帮助2366名大学新生顺利迈进大学校门。如今,每年有几百名学生申请资助。站在新起点,吉安希望工程将充分发挥“希望工程”公益慈善项目作用,拓宽资助来源,实现建档立卡户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

创新实施“爱心入户,宝贝出村”关爱留守儿童研学计划。为了不让处于困境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予他们增长知识、扩大眼界的机会,让孩子们在社会爱心的呵护下走出山村,亲身感知社会的进步。吉安希望工程今年启动实施了“爱心入户,宝贝出村”关爱留守儿童研学计划。今后,将加大资助力度,组织更多品学兼优的困境儿童走出乡村,走进科技馆、红色教育基地、知名企业、大学校园参观交流,了解吉安的人文历史,感受城市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帮助引领他们树立勤奋学习、努力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

实施希望工程“1+1”助学行动。这是希望工程的核心项目之一。就是通过一对一的精准扶贫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子提供助学金,帮助他们缓解家庭经济困难,获取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教育资源。其资助对象大部分是孤儿、单亲家庭孩子。他们现在年龄尚小,缺少家庭教育和应有的亲情关爱,需要社会各界从学习、生活、亲情陪伴等方面给予关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此外,“希望工程1+1”助学行动邀请各界人士一起点亮贫困孩子的上学梦,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养成阳光乐观的心理,茁壮成长。

30年来,希望工程积极探索“坚持党的领导,关注社会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发挥团组织优势,动员青年积极参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益事业模式,对我国公益组织的孕育、公益文化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郭美荐介绍:通过希望工程传递了党的温暖,服务了青少年成长成才,引领了社会风尚,推动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亮眼和动人的成绩单。

上世纪90年代,希望工程将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作为根本使命,有效解决青少年因贫失学、辍学问题,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和升学率。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希望工程将资助对象扩大到高中、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拓展了救助模式。

党的十九大以来,希望工程聚焦教育扶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将“三区三州”等重点扶贫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作为主要资助对象。据了解,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下一步希望工程将继续积极资助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担负时代使命。

希望工程30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30年,足够让一颗种子长成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30年,足以改写人生轨迹,点亮梦想和未来。

30年,募集资金150多亿元,援建小学2万余所,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0多万名——希望工程,这项社会公益事业交出一份让人感动的成绩单。

1989年10月30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青基会”)发起了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使命的希望工程,如今已成长为一个贡献大、参与度高、影响力深远的公益项目。

让每个孩子不再因贫穷而失去课堂。

“俺爹穷,他不让我们念书,可是我们还想念书,念出书来像你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1989年,家住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桃木疙瘩村的张胜利13岁,在经历家庭变故后,他不得不辍学。缘于对上学的渴望,张胜利给县里的“官员伯伯”写了一封求助信。这封信辗转到了中国青基会工作人员手中,成为希望工程的一个发端。

不久,张胜利接到了资助就读证,成为希望工程救助的首批学生之一,他的人生道路也因此改变。1995年,张胜利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录取,两年后,张胜利回乡任教,让希望在家乡桃木疙瘩村延续。

为了铭记希望工程,张胜利给女儿取名“张希望”。张胜利的故事,是希望工程30年书写的众多动人篇章中的一页。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上世纪90年代,希望工程先后发起“1(家)+1”结对救助和“希望小学”两大公益产品,组织开展“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号召全社会奉献爱心、捐资助学,大家纷纷为“希望工程”慷慨解囊。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苍穹。

30年来,希望工程积极探索的“坚持党的领导,关注社会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发挥团组织优势,动员青年积极参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益事业模式,对我国公益组织的孕育、公益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截至209月,全国希望工程累计资助家庭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5所……数字的背后是无数爱心的凝结和汇聚。希望工程专注解决青少年因贫失学、辍学问题,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助推了全民受教育意识的提升。

蓝色心形海浪上一轮红色的太阳,配上“希望工程”四个字,共同组成了希望工程的标志,意为“托起明天的太阳”。30年来,希望工程锲而不舍地践行着一个朴素的理想:让每个孩子不再因为贫穷而失去课堂。

一场广泛、持久、深入的公益意识普及运动。

苏明娟,被称为希望工程的“名片”。30年前那张著名的“大眼睛”照片,震撼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

“我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我曾是希望工程最具代表性的受益者,如今我已成为社会公益的行动者。”苏明娟说。

读书期间,苏明娟就经常将他人的捐款转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参加工作后她更是将自己的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十几年来从未间断。6月,她成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希望不断扩大公益影响力。

希望工程不仅为贫困学子播下了梦想的种子,还完成了一场广泛、持久、深入的公益意识普及运动。

“希望工程推动了公益平等化,促进了‘人人公益’‘全民公益’;推动了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创新企业公益理念与公益模式;也为许多非专业的个人与组织深入参与公益创造了机会和平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说。

……。

30年间,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来自个人和机构的捐款超过150亿元。个人捐赠者来自海内外,遍及各地区、民族、年龄段和社会阶层,他们不仅捐钱捐物,还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志愿服务;机构捐赠者涵盖了国内外的各类企业、媒体、社会组织,以及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

30年滴水成河,30年聚沙成塔,希望始终在延续。

走中国特色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之路。

1990年5月19日,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正式落成。

该校前身南溪小学占地不到5000平方米,教职工不足10人。如今,学校已有两个校区,占地约3.6万平方米,有学生约2000人、教职工100余人,美术、音乐、体育、科学探究等功能室一应俱全,书法、美术、葫芦丝等兴趣小组丰富多彩,还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

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是新时代赋予希望工程的新使命。在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希望工程全面升级,将资助对象扩大到高中(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将“救助”模式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

希望工程推出“圆梦行动”帮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迈入大学校门由简单物质扶助提升为“学业资助+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资助模式;推出“激励行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增强自信、培养责任、锻炼和提升能力。

希望工程还开设了教师培训项目、研学夏令营、志愿者支教行动及科技公益季等素质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促进农村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大之后,希望工程聚焦教育扶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开展“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10万+行动”,将“三区三州”等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作为主要资助对象,20以来已筹集资金3.18亿元,精准资助11万余名困难学生。

希望工程30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30年,足够让一颗种子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30年,足以改写人生故事,点亮无数个梦想和未来。

1989年,希望工程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建立,成为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基金。

30年来,希望工程积极探索“坚持党的领导,关注社会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发挥团组织优势,动员青年积极参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益事业模式,对我国公益组织的孕育、公益文化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30年来,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0多亿元,援建小学2万余所,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0多万名——这项以“希望”命名、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的社会公益事业,传递了党的温暖,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亮眼且动人的成绩单。

点燃贫困学子成长成才的希望。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桃木疙瘩村的张胜利,是希望工程救助的首批学生之一。

曾因家庭变故中途辍学的张胜利,出于对上学的渴望,给县里的“官员伯伯”写了一封求助信,求助信辗转到了青基会工作人员手中,由此揭开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序幕。

1989年10月,希望工程首次资助就读证颁发仪式上,张胜利接到“沉甸甸”的资助就读证,人生道路就此发生转折。

1995年,张胜利被上海第一师范录取。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回乡任教,让希望在家乡继续延伸。为了铭记希望工程,张胜利给女儿取名张希望。

张胜利的故事,仅仅是希望工程30年书写的动人篇章中的一页。

上世纪90年代,希望工程将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作为根本使命,先后发起希望工程“1(家)+1”结对救助和“希望小学”建设,有效解决青少年因贫失学、辍学问题,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和升学率。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希望工程将资助对象扩大到高中(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将“救助”模式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圆梦行动”帮助众多农村经济困难学生迈入大学校门,“激励行动”鼓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提升能力。

党的十九大以来,希望工程聚焦教育扶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开展“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10万+行动”,将“三区三州”等重点扶贫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作为主要资助对象,以来已筹集3.18亿元,精准资助11万余名困难学生。

30年来,平均每天有500多名贫困孩子得到希望工程资助,有近2所希望小学落成。希望工程30年锲而不舍地践行一个朴素理想:让每个孩子不再因为贫穷而失去课堂。

探索公益文化培育传播的希望。

蓝色的心形海浪上一轮红色的太阳,配上“希望工程”四个字,希望工程的标志意为“托起明天的太阳”。

希望工程是我国首次将一项公益性社会活动名称注册为服务商标。在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希望工程探索、实践了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公益理念、公益模式,对公益文化的培育与传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创办之初,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希望工程,如何募捐筹资,是青基会面临的最大难题。青基会坚持不依赖行政动员,通过民间力量筹资。这一大家如今习以为常的公益理念,由此开创先河。

30年来,希望工程开创了大量公益新办法,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子:刊登首个公益募捐广告,推出“1(家)+1”结对助学方式,制订希望小学建设和贫困生资助实施规则,建立希望工程监察委员会,开展希望医院、希望厨房等项目,探索“希望工程走向非洲”。

30年来,希望工程的体系建设、运作模式、品牌开拓、项目发展、机构治理现代化不断完善,社会公信力和公益项目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其实施主体中国青基会不断推进机构治理体系的健全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公益理念,不断创新项目设计,探索多元化社会动员方式,形成了良好的项目落地、执行管理和风险防控等机制,为希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连续三次被民政部评为5a级基金会。

弘扬爱心善意延绵接续的希望。

1991年5月,一张“大眼睛”照片震撼人心,照片中的女孩苏明娟由此成为希望工程的名片。

“我曾是希望工程最具代表性的受益者,如今已转身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践行者。”苏明娟说。

读书期间,苏明娟就经常将他人的捐款转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参加工作后更是将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十几年来从未间断过捐款。20,她成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希望将公益影响力最大化。

希望工程不仅为贫困学子种下梦想的种子,还完成了一场广泛、持久、深入的公益意识启蒙,成为公益大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说:“希望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公益的平等化,使‘人人公益’‘全民公益’成为现实;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创新企业公益理念与公益模式;为许多非专业的个人与组织深入参与公益创造了机会和平台。”

1989年10月,时年93岁高龄的革命老人帅孟奇率先为希望工程捐款人民币元,这是希望工程收到的第一笔个人捐款。

1989年11月,天津市塘沽区二年级学生朱彤,将自己积攒起来的27元零用钱捐给了希望工程,成为第一个为希望工程捐款的小学生。

30年间,希望工程累计接受个人和机构捐款150多亿元。个人捐赠者遍及海内外,他们不仅捐钱、捐物,还提供了难以估值的志愿服务。机构捐赠者涵盖国内外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各级政府部门。

30年滴水成河,30年聚沙成塔。

如今,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希望工程继续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以共青团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为目标,积极资助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担负时代使命。

为未来种下希望,用希望点亮未来。希望工程将继续托起明天的太阳。

希望工程30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在党的领导下,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聚焦助学育人目标,植根尊师重教传统,创新社会动员机制,架起了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希望工程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截至9月,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5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希望工程,让我们深刻领悟了希望工程的意义,更想到那双希望的“大眼睛”。30年来,希望工程“大眼睛”为什么能够牵动亿万人心?这是新中国“70年70问”之一,从中,让我们看到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祖国花朵、对民族未来的高度重视,看到共青团中央在希望工程事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更看到全社会包括很多社团、企业、爱心人士和广大群众对希望工程的热忱支持,让希望工程成为新时代中国最伟大、最暖心的“社会工程”。

其实,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来,我们都是参与者。当初,无论机关企业,还是地方军队,为了一座希望小学,为了贫困地区儿童的温暖和书包,我们都会慷慨解囊,党员干部带头,一人拿出一天、几分之几、甚至是半月一月的工资来支持,由此掀起了全社会支持希望工程的热潮,形成了全社会爱的奉献的新风尚,让更多的贫困儿童能够有学上和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

希望工程,是爱的奉献,也是爱心传递的桥梁。“大眼睛”苏明娟曾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如今,她更转身成为践行社会公益事业的行动者,第一笔工资就捐给了希望工程,在去年圆梦大学行动中,她资助了15名大学贫困新生,今年她打算资助50名大学新生,希望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像“大眼睛”苏明娟一样由爱心受助者转变为爱心奉献者的人还大有人在,爱心的传递,让我们倍加欣慰。

大音希声,大爱无言,在希望工程千千万万的奉献者当中,还曾有这样一位党员,1992年6月10日傍晚,两位军人受人之托带着3000元钱走进中国青基会捐款室,在得知捐款必须留下姓名后,他们回答:“如果一定要留名,就写‘一位老共产党员’吧。”同年10月6日,当这两位军人再次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捐助了元后,中国青基会工作人员几经辗转终于了解到,这位“老共产党员”就是邓小平。这个感人的故事启示我们,众人拾柴火焰高,搞好希望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力而为,爱心无价,奉献爱心不分职务高低,人人有责,党员干部更当不忘初心,带头作为。

“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注和支持希望工程,让广大青少年都能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今天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我们,更须站在对国家发展、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积极担当,成为希望工程的积极支持者。办好希望工程需有你我他,每一个你我他,也许微不足道,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希望工程30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30年前的今天,1989年10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作出决定:设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会,长期资助我国贫困地区品学兼优而又因家庭困难失学的孩子重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1989年10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作出决定:设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会,长期资助我国贫困地区品学兼优而又因家庭困难失学的孩子重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10月发起实施的希望工程,截至9月,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同时,还根据贫困地区实际推出了“圆梦行动”、“希望厨房”、乡村教师培训等项目,有效推动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了贫困家庭青少年成长发展、弘扬了社会文明新风,希望工程成为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力的公益事业之一。

30年,足够让一颗种子长成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30年,足以改写人生轨迹,点亮梦想和未来。

30年,募集资金150多亿元,援建小学2万余所,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0多万名——希望工程,这项社会公益事业交出一份让人感动的成绩单。

1989年10月30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青基会”)发起了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使命的希望工程,如今已成长为一个贡献大、参与度高、影响力深远的公益项目。

让每个孩子不再因贫穷而失去课堂。

“俺爹穷,他不让我们念书,可是我们还想念书,念出书来像你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1989年,家住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桃木疙瘩村的张胜利13岁,在经历家庭变故后,他不得不辍学。缘于对上学的渴望,张胜利给县里的“官员伯伯”写了一封求助信。这封信辗转到了中国青基会工作人员手中,成为希望工程的一个发端。

不久,张胜利接到了资助就读证,成为希望工程救助的首批学生之一,他的人生道路也因此改变。1995年,张胜利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录取,两年后,张胜利回乡任教,让希望在家乡桃木疙瘩村延续。

为了铭记希望工程,张胜利给女儿取名“张希望”。张胜利的故事,是希望工程30年书写的众多动人篇章中的一页。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上世纪90年代,希望工程先后发起“1(家)+1”结对救助和“希望小学”两大公益产品,组织开展“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号召全社会奉献爱心、捐资助学,大家纷纷为“希望工程”慷慨解囊。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苍穹。

30年来,希望工程积极探索的“坚持党的领导,关注社会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发挥团组织优势,动员青年积极参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益事业模式,对我国公益组织的孕育、公益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截至209月,全国希望工程累计资助家庭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数字的背后是无数爱心的凝结和汇聚。希望工程专注解决青少年因贫失学、辍学问题,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助推了全民受教育意识的提升。

蓝色心形海浪上一轮红色的太阳,配上“希望工程”四个字,共同组成了希望工程的标志,意为“托起明天的太阳”。30年来,希望工程锲而不舍地践行着一个朴素的理想:让每个孩子不再因为贫穷而失去课堂。

一场广泛、持久、深入的公益意识普及运动。

苏明娟,被称为希望工程的“名片”。30年前那张著名的“大眼睛”照片,震撼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

“我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我曾是希望工程最具代表性的受益者,如今我已成为社会公益的行动者。”苏明娟说。

读书期间,苏明娟就经常将他人的捐款转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参加工作后她更是将自己的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十几年来从未间断。6月,她成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希望不断扩大公益影响力。

希望工程不仅为贫困学子播下了梦想的种子,还完成了一场广泛、持久、深入的公益意识普及运动。

“希望工程推动了公益平等化,促进了‘人人公益’‘全民公益’;推动了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创新企业公益理念与公益模式;也为许多非专业的个人与组织深入参与公益创造了机会和平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说。

……。

30年间,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来自个人和机构的捐款超过150亿元。个人捐赠者来自海内外,遍及各地区、民族、年龄段和社会阶层,他们不仅捐钱捐物,还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志愿服务;机构捐赠者涵盖了国内外的各类企业、媒体、社会组织,以及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

30年滴水成河,30年聚沙成塔,希望始终在延续。

走中国特色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之路。

1990年5月19日,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正式落成。

该校前身南溪小学占地不到5000平方米,教职工不足10人。如今,学校已有两个校区,占地约3.6万平方米,有学生约2000人、教职工100余人,美术、音乐、体育、科学探究等功能室一应俱全,书法、美术、葫芦丝等兴趣小组丰富多彩,还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

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是新时代赋予希望工程的新使命。在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希望工程全面升级,将资助对象扩大到高中(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将“救助”模式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

希望工程推出“圆梦行动”帮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迈入大学校门由简单物质扶助提升为“学业资助+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资助模式;推出“激励行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增强自信、培养责任、锻炼和提升能力。

希望工程还开设了教师培训项目、研学夏令营、志愿者支教行动及科技公益季等素质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促进农村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大之后,希望工程聚焦教育扶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开展“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10万+行动”,将“三区三州”等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作为主要资助对象,20以来已筹集资金3.18亿元,精准资助11万余名困难学生。

希望工程30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2009年,赵文越离开工作了15年的陆家嘴交警中队,转岗世博园参与交通组织和管理工作。

夜幕降临,通往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的耀华路整洁宽敞,前身为世博会中国馆的中华艺术宫光彩夺目。在世博会举办前,赵文越走过的耀华路周边还是一片尘土飞扬的“大工地”。“世博会前后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可以说那时的浦东已经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赵文越感触最深的是,在世博会筹备阶段浦东打通的多条断头路。例如,东明路(成山路一杨思路),这条原被川杨河隔断的路,在2009年启动造桥联接工程。打通后的东明路,不仅完善了周边路网结构,为周边居民出行提供便捷,也为区域发展架设了新路径。

曾经,打通断头路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因为工作涉及到多个区域、多个部门。赵文越回忆,为了打通东明路,街道、路政、公安等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奔来跑去,好容易才达成施工方案。“那次积累的经验固化下来,形成了可参照的模式,我们后面又陆续打通了多条断头路。”

路通了,是赵文越对城市发展最直观的感受。不止于此,世博会期间交通管理部门在交通流的组织和交通信息诱导上推行集约交通的理念,也让他耳目一新。

“那时候私家车越来越多,如果市民都自驾观展,势必导致部分区域交通瘫痪。所以那时我们就开始借助技术手段,提前研判交通形势,加强客流疏导,同时倡导大家通过轨交等公共交通出行。”赵文越说,这一系列管理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参观世博的客流中约95%通过公共交通入园。

世博会后,赵文越的岗位换到了浦东的更东边——聚集迪士尼乐园、奕欧来等新地标的国际旅游度假区。

同样负责一片“新区”的道路交通管理,他不再像以前一样驻守在路口了,也不用仰仗“指挥手势”。得益于智能信号灯、大数据交通研判平台等先进科技,城市交通管理迈上智能化的新台阶,城市交通管理能效不断提升。

乌金蓝领工程班组长培训心得体会感想

6月11日~21日,我有幸参加昆钢集团举办的班组长培训班,参加完这次培训,让我无论在班组管理的理解上都有了进一步的体会。本次培训不光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对于刚上管理岗位的我来说,无疑是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授课形式生动、有趣,在老师讲解中,我们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知识,找到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我不断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与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使其成为一个完美的工作团队呢?通过培训,使我对班组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班组长是整个班组工作的组织领导者和指挥者,也是直接参与工作的人,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影响班组管理的成败。所以,班组长不仅要有善于沟通、执行力要强、具有影响力、关注细节、带领团队等的管理能力,还要掌握足够的技术技能、与人共事的人事技能和思想技能。同时班组长要明确自己在班组中的角色,对自己的定位要清楚,明白工作的主要职责。了解上级领导对自己的期望和班组成员对自己的期望。在班组长的带领下,设定一个共同明确的目标,朝着这个制定的行动方向,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班组长要树立权威性和强有力的执行力。不仅自己要能出色的完成任务,还要使班组成员个个会干,个个愿干。

要扮演好兵头将尾的角色,在安排、布置班组成员完成任务的同时,指导他们如何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遇到困难,要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发扬团队精神,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既要实干,也要巧干。让班组成员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锻炼成长,使班组成员个个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在工作中,班组成员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大量各种知识的吸取,保持积极的上进心。一个班组的工作,需要每位员工的配合和协作,这就要求全体成员要增强纪律意识,以团队为核心,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要相互理解、支持和鼓励,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人,努力有可能,退却就不可能,只要肯开动脑筋,办法总比问题多!

在班组中有时候会形成不同的小团体,对这样的小团体不要一味的排斥,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这种力量发挥到工作中或者有益的事情上,在班组管理中,经常都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沟通,处理事情要保持先梳理心情后处理事情的心态,采取换位思考的沟通技巧,赞赏、批评、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任何一个铁石心肠的人都会被融合,这样的工作就好开展多了。

班组5s管理方面,它注重的是细节工作,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工作,但做好了它,领导对此满意,社会也非常认可。所以我们平时的工作一定要注重5s管理,把有用的东西放好,把不用的东西扔掉,把有用的东西按照使用方便原则摆放好,把现场的灰尘、油渍、污垢统统清理掉,保持现场的清爽美观,让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形成班组高素质局面。

在实际工作中,当一个好的班组长并不容易。其一,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主动与人沟通,把大事做细,小事做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性,调动大家的热情,积极参与管理,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其二,更要发现自己的不足,主动积极地学习,掌握更好更新的管理手段,提高自己所在班组的业务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不断增强班子团队凝聚力。

班组长是现场管理第一责任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是生产顺利运行的保障;2、影响决策的实施质量;3、影响制度的落实程度;4、提升企业战斗力的关键。班组长与其他管理者不同,他必须要深入工作现场,既是管理者,也是生产者,要会懂生产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操作程序,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去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管理班组。

这次班组长学习培训,虽然时间不多,但在老师的讲解下,与同事间的交流中,使我受益匪浅,回到班组一定将所学融会贯通,结合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工作中去,从小事抓起,从自己做起,为昆钢美好明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