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模板16篇)

时间:2023-12-02 16:22:02 作者:紫薇儿

优秀作文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触动着读者的心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片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爱心教育心得体会_爱心教育个人工作总结

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是政法机关立足本职,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在当前形势下,政法机关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还要重点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政法机关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还要重点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就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扎实勤奋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群众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要给予最及时、最方便、最大程度的实现和满足。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和杜绝各种形式的乱作为、不作为现象,这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现实问题。乱作为主要是一些政法机关和干警漠视案件的客观事实,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实体规定,滥用执法权力。不作为往往表现为不勤政敬业,工作缺乏热情,有警不出、有案不立、案件久拖不决等现象,这实质上是漠视人民群众的疾苦,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不予理睬。乱作为和不作为都有悖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全体政法干警要努力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甘当公仆。

政法干警作为人民公仆,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妥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政法机关行使管理职责的根本目的是为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管理行为只是手段,而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对此,绝不能本末倒置。当然,也不能因倡导服务,就放松管理或不敢管理,对于越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普遍利益的领域和事项,越是要严格管理、强化管理。

(三)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文明执法,就是要做到服务热情,多为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加麻烦。文明执法,要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文明执法,还必须注意执法者的警容风纪。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印象和评价,往往来自对执法者本身的印象和评价。执法者举止文明,待人平和,仪容整洁,群众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信任感,每一位政法干警都应加强自身修养,既重视八小时以内的举止文明,也重视八小时以外的生活自律,真正树立起政法队伍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四)清正廉洁。

爱心教育是最有力量最神圣的教育方法爱心教育的例子

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已被广泛接受。有些人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开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过外部的言语和音乐来影响子宫里成长着的胎儿,进行胎教,希望给孩子以积极的健康的发展。“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ducare,意思是“引出”。社会根据受教育程度选拔人才。人通过受教育实现社会地位的变迁。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对教育的定义,各国学者认识不同。如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中国的李壮认为“教育是强迫或引导被教育者接受特定的知识、规矩、信息、技能、技巧等。”

爱心教育是最有力量最神圣的教育方法爱心教育的例子

屡见中小学门前,正正方方地树个牌子,上书“教育圣地,闲人莫入”之类的大字。

然而,在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年代里,教育之神圣从何而来?

教育之神圣,仰赖于知识之神圣。知识之神圣,仰赖于知识分子之独立。知识分子欲作公务员而不得的时代,教育又如何神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也许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古老智慧辩证看待一下,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整个这些问题即便不迎刃而解,也就显得特别无聊了。

爱心教育的随笔

心得陶行知先生四颗糖果多么感人!学生打人,校长没有训斥,没有疾言厉色,更没有体罚学生,而是用四块糖的方式肯定了学生守时、尊重人、正义和勇于认错的四个优点,从而使学生一步步认识了错误。不愧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仅用“四块糖”就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这“四块糖”上不仅凝聚着教育家的爱心、信任、平等、尊重、理解和宽容,而且呈现了教育家高超的批评艺术和教育方法,这种循循善诱的方法值得当今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深思。

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门艺术!面对有错误的学生,对他们多一份尊重和宽容,少一点批评与苛求;多一份支持和帮助,少一点埋怨与指责;多一份理解和信任,少一点挑剔与猜忌;多一份坦诚和关心,少一点掩饰与冷漠。

陶行知的“四块糖”故事告诫我们,教学方法要充满爱心和信任。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心,体会到你的善意,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教师的一切工作才会是有效劳动。否则,纵有千言万语,也只是徒劳。信任学生,是对自己思想工作的一种肯定。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设想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准备安排全都是白搭,不会有任何效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从法制的角度讲,青少年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不仅享受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青少年也有受尊重的权利。青少年时期,如果他们的独立人格和独立地位被忽视,甚至被歧视,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情绪,在他们已存在逆反心理的情况下再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效果恐怕会适得其反。而陶行知,作为一校之长,既没有领导的架子,也没有教育家的权威,他既摆平了自己的心态,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他把犯了错误的学生也真诚地当作人对待,尊重其人格,这自然就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开了“绿灯”。这样一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一种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之上的思想工作,焉有不成功之理。

理解万岁,是学生的共同呼声。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才会找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正确方法。缺乏理解,学生的思想工作就会失去保障。如何理解学生呢?首先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其次,要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到与学生同喜同悲。理解了学生,就会做到宽容。为师者宽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在宽容的环境里,才会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宽容不等于纵容,无关大是大非,无关道德品质的小缺点、小毛病,会使学生更显出自己的个性,切不可斤斤计较。对这些小缺点,为师者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努力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总去抓学生的“辫子”和“尾巴”;做到宽容,遇事要分情析理,忌把学生“一棍子打死”;做到宽容,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可简单粗暴。

陶行知的“四块糖”故事告诫我们,热爱和信任学生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学习、提升素质、塑造师德,静下心来教书,捧出爱心育人,就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不但要善待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陪伴我们的学生,呵护比我们弱小的生命,这是教育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我们学习陶行知的教学方法,对于老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爱心教育的随笔

七年前,我带着火一样的热情与激动走进了幼儿园,当上了一名名符其实的“孩子王”。面对人们不解的目光,我只是坦然一笑。因为我知道我爱孩子,热爱幼教工作。我坚信我的人生选择。就是带着这样的一颗爱心,我来到了孩子们中间。

孩子太小,太柔弱,需要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吃喝拉撒全都要管,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是琐碎而繁杂的。我在工作实践中,很注意观察孩子,发现孩子不高兴,便仔细询问原因,逗他高兴;孩子头发散了,便为她梳好小辫;指甲长了,为他剪指甲;孩子午睡时,我总是守在孩子身边,一次又一次给他们盖上被蹬掉的被子。

今年,我所带的班是托班,又担任了托班班主任的工作。托班的孩子一般都刚满两周岁,大都未经历过集体生活,让他们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或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往往会产生剧烈的情绪反应。记得刚开学的几天,是最最黑暗的日子,每天总是在孩子们的一阵阵哭闹声中渡过。一天下来,我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全身像散了架的骨头,动弹不得。大约过了两个星期左右,大部分幼儿和亲人分别时偶尔会哭,不过情绪相对稳定了许多,课堂上他们也愿意听一会儿,有时感兴趣的话也能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例如,有些孩子特别喜欢玩大型玩具,每天到幼儿园总是要问我:“吴老师,我想去玩滑滑梯,我们什么时候去玩滑滑梯?”这时,我就对她们说:“明天我们小朋友早上来幼儿园不哭了的话,我就带你们去玩。”一些孩子听了马上说:“吴老师,我以后不哭了。”另外,其他孩子也随声附和道:“吴老师,我也不哭了。”听着孩子们那稚气未脱的声音,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作为托班的班主任,我深知肩上的担子很重,幼儿园的教育提倡的.是保教并重的教育。那么对于托班的幼儿来说,保育工作是重中之重。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我们的孩子在父母巨大的保护伞下,自理能力越来越差。针对这种情况,我把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刚开始,有大部分小朋友不肯自己吃饭,需要老师来喂。为了能让她们学会自己吃饭,我先通过教师演示,老师是怎么吃饭的,然后就一对一、手把手地教孩子自己吃饭。虽然饭粒洒了一桌,但孩子们能自己动手吃饭,我也就很高兴。我想只要我们耐心地教导,孩子的吃饭问题肯定能解决的。

为了能让孩子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我每天都早早地来幼儿园做好准备工作,来迎接每一位孩子的到来。由于幼儿年龄小,有时不小心就有孩子大小便拉在身上,即使这样我也不会因此而批评这位孩子,而是很自然地对这位孩子说:“没关系,老师帮你脱下来,洗一下,就没事了。”从这以后,这位孩子再也没尿湿过。

班上有名小朋友叫浩浩,性格内向,胆小又不合群,一天到晚不说一句话。于是我就主动接近他,用亲切、和蔼、信任的语气与他交谈,使他消除了紧张情绪,增强了自信心,逐渐开始说话了。我总觉得只有这样一点一滴地把爱倾注在孩子身上,才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幼教事业。如果对孩子的爱只停留在情感上,而不去开发孩子们的智慧和才能,那么这种爱是缺乏理智的,孩子一方面是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另一方面接受能力又有限,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一定的教育技能和技巧。我在中专里学的都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又感到很难运用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去摸索和研究。经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虽然工作到现在从没带过托班,但我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和探索,我想我一定会把托班的班级管理好,创设出托班幼儿的特色来。

爱心教育的随笔

我任教31年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网络,联系自身教学实际,不断的探索,以“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的。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求索。三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储存了大量的教学心得,常把自己成功经验与教学心得与大家共享。

去年我所带的四年级班里有几个男孩子最令我头疼,张延辉便是其中一个。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班里的同学接二连三地过来告他的状。每次犯错误,我批评他几句,他总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只是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凉透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直到一次,一群一年级的学生气冲冲的来办公室找我,你一言我一语的告状,从他们激动的话语中,我大概听明白是他带着几个学生踢球不仅占用了他们的游戏场地还三番五次的捣乱、搞破坏。听着这些低年级的孩子的诉苦声,我的火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这孩子胆子越来越大了,竟然欺负起小同学来了。于是,我一声令下,延辉又被带到了办公室。可当看到他时,我的火也熄灭了一半,只见他手上、膝盖上有几处擦伤,有的地方破了皮、流了血。他显然一副强忍着疼痛,等待着我的批评的样子。当时的我想也没想,先给他处理伤口。于是,我用棉棒、碘伏、创可贴,一顿擦洗、消毒、包扎过后,我的火气也就基本没有了。我开始心平气和的与他谈话,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才知道因踢球的活动场地有限,不得不占用了那群孩子的游戏场地,且双方经商量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怕伤害他们在躲避的过程中自己摔倒了。我庆幸自己没有冤枉一个善良的孩子。随后我又和他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谈了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并希望他能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一番谈话之后,看得出他也欣然接受了。

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更要有爱的艺术。“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张宇翔是我班的一名男生,可他总是板着一张阴暗的脸,毫无生气。上课,总是趴在桌子上,每节课都是这样。但从他的眼神中,我分明窥探到了一丝希望。经一番思考,我决定选择另一种方式去“揭穿”他。刚好有一个道题对他是有些难度的,没想到他仰起头,眨了眨眼睛,嘴巴一张,答案便跟着出来了。回答很精彩。我被他的灵敏、聪慧惊呆了。顿时,全班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我抓住时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安琪是一个内向温柔、性格倔强、成绩优秀的孩子。她的家庭情况是再普通不过了,没有过高的技能,也没有过高的收入,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爱说爱笑的农民。农民的朴实尽显在这个骨子里不服输的女孩子身上。每天认真地做事,下课也不与同学打闹,上课多是倾听,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叫到她时,她才怯怯地回答,好像担心自己做不好。我在她身上看到自己小时候的影子,决意要帮助她。因为童年的我,是那么渴望得到一位教师的赏识。在我的鼓励下,她成为一名检查作业的小组长,我相信她能胜任这份工作。不愧于我的希望,她成功了。一次偶然的课间,我继续在班里备课,她走上前:“老师,我们组有一名同学几次没有让我检查作业。”我告诉过她,你在为班级服务的时候,遇到任何问题就告诉我。她迈出了第一步,我非常理解她的无奈。我在班里告诉全班学生小组长们的辛苦,他们的努力服务,让班级学习更有效。此后,我觉得安琪在改变。孩子们的变化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觉得未来的天空好大好蓝。我没有办法让时光停止,但我尽力保留住时光里的美好故事。

教育不仅是心中一片温暖,也不仅是热泪盈眶时的无言,还不仅仅是从内心顿生的冲动;它是如春风般无声的轻柔,它是像雨后晴空中彩虹般的灿烂。从教几十年来,行走在教学路上,虽然十分辛苦,但是我默默着耕耘者自己的教育热土,收获着我和孩子们的点点滴滴,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教育幸福。要做好教师这份工作,首先必须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学生,因为跟他们在一块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其次,从生活点滴中去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与呵护;再次,我们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具体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教育,并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让我们的爱充满教育心智,让教育之爱永远闪耀!

爱心教育的作文

出于要完成培训班读后感的任务,我把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从学校图书馆借了出来。捧读这本书时,说实话,我真的没打算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投入,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看看自己,走上讲台也十多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毫无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直到捧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

下面我就谈谈读后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几点:

一、教育的本质应该是爱。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回首十多年的教学过程,我究竟有没有做到一个称职的老师,有没有去爱我的学生、了解我的学生、学生是否又喜欢我这位老师、我以后又是怎样做呢?……众多的问题在我脑海里浮现与思考。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是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二、如何去爱?

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真心,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对有进步的学生会给他们一张报喜表带回家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这都是我们教师值得学习的地方。

李老师在书中提到了“后进学生”的教育方式。他提到几点:

1,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

2,科学: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

3,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这是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我们要民主地,科学地,教育学生,并且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我们只有与学生平等地对待,以心交心,他们才会信任你,才会听取你的意见和教导。学生都有向善向好学习的天性,所以,要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们,只要他们自发的想完善自己,改进自己,他们就会主动地学习自己需要的知道和道理。同样,对于后进生,不要以分数论英雄,要懂得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并且由衷地赞美他们的长处,并善于用各种方法去引导他们改正缺点。

关于转化“后进学生”,李老师也提出要主意的几点:

第一,注重感情倾斜。教师对“后进学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上进心。

第二,唤起向上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想,这对“后进学生”同样适用。

第三,引导集体舆论。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

第四,讲究有效方法。李老师书里讲述了他与“后进生”万同的事例,其中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考究和学习,也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到,李老师对他学生们的真切之爱。

李老师关于“优秀学生”的培养方式。他提到“优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较文明,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强,一般没有重大的违纪现象。

2.求知欲较旺盛,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方法较科学,成绩较好。

3.长期担任学生干部,演说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它工作能力都较强,在同学中容易形成威信。

4.课外涉猎比较广泛,爱好全面,知识面较广。

5.由于智力状况比较好,课内学习较为轻松,因而容易自满,不求上进。

6.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比较自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

7.在畸形的“升学率”压力下,有的“优生”之间容易产生互相嫉妒、钩心斗角的狭隘情绪和学习上的不正当竞争。

8.从小就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之中,因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及一般普通学生。

相应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第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第二,帮助“优生”认识自己。第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第四,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第五,训练“优生”受挫心理。第六,培养“优生”创造能力。这也是李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结出的智慧果实,都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我会尝试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学生。

对于学生青春期教育,一直是老师们痛的问题,而李老师也分享了他宝贵的经验。“目前教育最缺乏的内容之一便是心理教育——虽然近几年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但比起广大中学生的心灵需求,还是远远不够的。不少教师仍然习惯于把学生的心理疾病、性格弱点,当做“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问题来解决,或热情地教育,或严肃地批评,这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思想工作怎么会奏效呢?”李老师的肺腑之言,也是正是我们忧心的学生青春期教育现状。我作为初中的思想政治老师,更感觉到身上的担子之沉重。李老师提出心理教育的途径与形式:1,创设和谐氛围氛围的和谐有利于心灵的舒展、愉悦,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具备了舒展、愉悦的心灵,教师的心育便成功了一半。所谓和谐氛围,主要指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与班级内部的和谐环境。

2,开设专题讲座是一种集体谈话形式。班主任根据学生已经出现或将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将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保健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和科学地健全自己的心理素质。

3,进行个别谈话,个别谈话是青春期教育最重要、最广泛的一种形式。这里说的个别谈话是心理辅导,与单纯的教育性谈心不同。心理辅导的谈话具有两个特点:倾听与协商。

4,保持书信交流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有时候交谈并不是心灵沟通的最好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书信便成了师生对话的合适途径。对学生来讲(尤其是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样做既避免了面谈的局促不安,又能与自己信任的老师进行心灵的交流。对班主任来说,与学生建立并保持书信联系,意味着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书信往来,教师可以比当面谈话更全面、更真实、更细腻地感受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及其变化,从而更主动、更准确、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5,推荐有益读物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报刊资料,这也是进行心理辅导的有效方法之一。

6,争取家长配合父母与子女的特殊关系,确定了他们在青春期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实践证明,学生家长的参与是青春期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李老师从他与学生点滴的交流中,看到他对学生们真切的爱。而所有这些宝贵的经验,都让我受益匪浅,对比自己的教学,可以更全面的做好学生的工作,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让他们全身心的健康成长。

爱心教育的随笔

那天,班上的一个小男孩哭的满脸通红,跑到我这告状:xx同学掀他四个巴掌!当时一听,表示震惊!掀他的那个孩子在我面前表现一向很好,虽长的人高马大,却很是可爱,还品学兼优。更为震惊的是眼前的这个哭的撕心裂肺的孩子,也是个不错的人才。这两个人,怎样会发生磨擦!

古人有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按捺心中的怒火,找来当事人。平日里温柔的小男生此刻异常淡定!应对我的和颜悦色不言不语。我想该是气到了极致吧?!

被打的男生显得躁动不安,连哭带嚎:我就说他考英语的时候,抄书了啊!他就打我!我目问,他没有否定,也不说话,我再追问的时候,他再勉强说:是!但我没有作弊!那个被打的男生最终承认:他也没亲眼所见,听别人说的。

好像我是默许了那个甩人耳光的同学,身边一群看热闹的小孩子,个个七嘴八舌都说某某该打,他就是不会说话,他说话就是让人生气,想抽他。

然后,我对这个仍然不言不语的孩子说:你的怒火老师能够理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得学会尊重别人,想想你的老师,你的家长,有没有哪个人因为生气给过你耳光?打的是脸,伤的其实也是心啊!

在这场是非中,他们俩个都有错,错在我们在说话做事的时候,没有顾及到对方的感受,因而言行举止失去了分寸。激怒的别人的方法有好多种,但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不尊重。我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们俩个互相道了歉,算是结束这场风波了!

第二天,他们俩个又在一齐开心的玩耍了!

反思:

教书已有不少年头,习惯了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只要不是罪大恶及,无法无天,都是小事,都值得宽容,都值得理解。我是一个不太厉害的班主任,很少与孩子生气,也能够说这些年的生活,我已经学会不再生气了。

英语老师说小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有道理!有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泪水与汗水呢?成长不都是在一次次泪水的洗礼下才变的.越发茁壮的吗?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没有人会能感同身受!那个口无遮拦的孩子也许会被几个巴掌觉醒,会懂得说是一种潜力,而不说才是一种智慧,不道听途说该是一种原则!那个打人的孩子,看着平日里灿烂阳光的孩子哭的死去活来,最终也会明白:巴掌的伤害不亚于一颗子弹。

懂得尊重,就应是青春期里孩子教育的第一课!

爱心教育的随笔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心。

沈建新是我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可他又是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沈建新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在区域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

但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让小朋友给打小报告。看书的时候,他总是不断的下座位,和别的小朋友抢图书,而在抢图书的时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边的小朋友,所以,我听到的就是:“老师,沈建新抢我的图书了”“老师,他碰到我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与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沈建新小朋友的绘画比较有创意,在活动时,我有意拿着他的作品向小朋友进行展示,进行表扬,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慢慢的,沈建新改变了很多,小朋友们都爱跟他玩了。

爱心教育的随笔

当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进入了让我引以为傲的行业中来。那时的我原以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只需要陪孩子们玩耍就好了。可是接触以后我不再那么觉得了,刚开始我像被打败一样,从心理上不愿意去接受,我觉得所做的事情超出了我的负荷一样,也有过抵抗的情绪。

慢慢的我从中了解到幼教这一行业的辛苦和快乐,虽然这一行业很平凡,在别人眼里也许更为简单,不过只有身处其中的人能明白我们有多认真多辛苦,同时又获得了多少快乐。我们每天扮演着很多角色,例如变脸大师、保姆、民事调解员、舞蹈老师、钢琴老师、搬运工等等,每一个不同的角色我们都要扮演好,我相信这些方面大家往往都了解不到。没错我们在工作时是很平凡,也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但是却平凡的温馨。

我还记得第一个孩子叫我老师的时候,我的心里非常激动,好像所做的一切得到了认可一样,顿时所有的辛苦和委屈都不见了,有的只是幸福,那是对我的第一次认可,那种感觉我想这一辈子都忘不了吧,有时很累很想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一想班里的孩子,还有我们一起经历的事情,每次想到这些我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理由,虽然有时真的很累很辛苦,不过我告诉自己:“孩子们需要我!”还有孩子们第一次拉着我的手对我说“老师像妈妈一样”“老师我喜欢你”“老师你老了我养你”“老师节日快乐”等等每一句话都带给我不同的惊喜和感动,我知道了当我积极的对待他们时,他们的.心里就会有我的存在,把我当做家人一样。慢慢的,我越来越喜欢这种感觉,越来越离不开孩子们。

我更觉得我的工作像是我的老师,因为通过它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道理,也是因为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无私的爱”什么是“真正的责任”,当所有的老师为了幼儿园的一件事情纷纷献策的时候,当孩子不小心受伤时老师十分心疼的时候,当每位老师舍小家顾大家的时侯,当老师们为了一个目标不懈努力争取做到最好的时候,我看到了幼师的伟大。无论何时何地孩子们总会牵动老师们的心!

小时候幻想长大以后可以成为一名老师,总觉得老师很了不起,很受人尊重,羡慕的不得了。长大以后我真的做到了,现在工作了我也很满足了,因为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我一直都很欣赏人民老师,老师们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和自我约束的强烈责任感,人们都说老师是建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幼师就是孩子们的第二任老师吧,那我希望我所教过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长大以后都可以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

我也希望孩子们以后也能明白责任如山,爱心无价的含义,“老师”这个称呼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是这些荣耀,而是更多的责任,有了这份责任,我们才能将心比心,更加努力认真的呵护好每一位孩子,让他们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教育!

一位称职的老师可以不需要多漂亮,但一定要亲切,脸上永远挂着微笑;可以不需要很温柔,但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也要懂得关心;可以不需要很天真,但一定要充满活力,并且充满想象力。可以学历不是特别高,但是要有上进心,要多问多学。可以记忆力不是很强,但是一定要有足够的细心。这是我对老师的理解,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还会有改变,但我相信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得更好而已。

爱心教育的作文

引言:默默无闻的园丁总是用爱心耕耘着教育事业,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篇深入耕耘事业的作文吧!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真实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脑海里,只觉得做他的学生实在是无比幸福的事。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刻画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

1、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这种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而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一点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一点安慰;学生高兴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2、用心灵赢得心灵。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认为“一无是处”、“无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美好的道德的萌芽。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这种做法,绝不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有真诚而产生的相互信任。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时,将是无比幸福的,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3、激励优生超越自我。

教师对优生的感情几乎是不需要培养的,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班上的优生多一些,因为他们有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学习成绩优异,各方面的工作能力突出,可以成为老师的助手。但他们也存在着作为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容易自满,不求上进,比较骄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面对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然还有个性方面的一些特点。培养优生,要注意: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引导优生意识到,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从现在就应比别人多一份努力;帮助优生认识自己。帮助优生超越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的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进而针对性的发展自己;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让他们通过与班上同学的平等相处,感受同学们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德,让他们在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让他们面对分数和荣誉会淡然处之互相谦让,以培养自己豁达而淡泊的心境。四、激励优胜超越自我。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对于孩子,要教导他们,有时很困难,有时也很容易,只要真正爱他们,他们会爱你得更深、更真切。当爱存在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无坚不摧。作为一个教师,当然需要渊博的知识,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本领,但更需要爱。

爱心教育的随笔

带小班两个月了,两个月的相处已经让我对我们班的孩子了解了不少,说实话我真的蛮有成就感的,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宝宝们来幼儿园都是闹着哭着要回家,现在孩子们可喜欢上幼儿园了呢,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叫小涛的宝宝是个很特别的孩子,年龄也是我们班最小的一个,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孩子特别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什么都是一个人,记得刚开始来幼儿园的时候,他总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一天到晚都是这样的,连吃饭小便都不说,所以经常小便小身上,吃饭也是我们老师把他拉过来喂给他吃的,有时候他还会把饭吐出来,还有就是午睡,可把我们弄的`晕头转向,老师一个人躲在角落,其他的孩子们全去睡觉了,把他一个人留在教室么我不放心,让他去睡觉么他不愿意离开他所谓的“安全地带”所以每次我都要把他抱到午睡室,每次他都要哭一场,为此我们老师很头疼,我们想去接近他,想和他交流,但他老把我们拒之千里之外,就这样时间过得也很快,我记得我有一天的中午,我和往常一样,给孩子们盛饭、盛菜,因为那天吃的是鸭腿,孩子们还小,有些孩子咬不动鸭腿,我就帮孩子吧鸭肉给撕下来,因为忙于撕鸭肉就忘了给小涛喂饭了,等到其他宝宝一个一个陆续吃晚饭了,突然小涛跑到了身边看着我,这下我想起来了,他肯定是饿了,我就问了他一句“小涛你是不是饿了呀”意外的是你回答了我一句“恩”虽然只是轻轻的一个字,可把我激动死了,宝宝居然说话了,自从那天以后小涛越来越开朗了,现在的他和其他宝宝一样听老师的话,都已经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呢……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很真,不会去掩饰什么,只要我们积极去关心他们爱他们总有一天他们会被我们的爱感化!

爱心与教育心得

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爱心与教育》读完了,良久无言。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爱心与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差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

李老师不论是对“后进学生”的转化,还是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李老师的爱无不渗透其中。他到底有怎样的魔力,缘何让学生们对他终生难忘。是高深的思想,是非凡的能力还是独特的个性?这是值得让我认真思索的问题。是啊,一个专业知识扎实,人格魅力不同寻常的老师也许会吸引学生,让学生去敬畏他,喜欢他,但能够达到李老师这样跟学生成为一生的知己的老师却为数不多。当一位老师开始真正爱自己的学生的时候,他就会凭借这种深深的爱,去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去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甚至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心血。正如他所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忠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爱学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学》中这样说过:“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他因自己小朋友圈子的扩大而兴奋,因走到小朋友的心灵深处而带给他们快乐,而感到无比幸福。这些不是凭借功利性的目的而做教育的人所能真正体会到的。李老师曾经这样写道:“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道理——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他所做的一切,证明了这句话的价值。我想说,教育者的快乐也是学生给的。一个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人会把学生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学生的不幸当作自己的不幸。

几年的教学,让我渐渐明白,老师的行为在学生们的心里会种下怎样的印象。以前我的两个课代表喜欢冲着那些学习后进的学生大喊大叫,我发现之后并没有当着大家的面批评他们,而是先让他们停止叫喊,然后走到这名看似有错的学生跟前轻轻地询问缘故。之后我的课代表意识到他们的这种做法并不能顺利解决问题,反而会把矛盾激化,她们不但向我承认自己做得不够好,还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办法。一次日记中,他们曾这样写道:“长大之后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当我的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不是先去责骂他,而是先问明原因,然后虚心地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知道到他们能这样想,我很欣慰。

在独生子女日益成长为社会建设者的同时,我们才渐渐发现他们责任感的缺失和爱的缺乏。真诚与善良似乎在这个社会成了一种无能的表现。看看时下充斥的书籍,多半是为升学而准备的辅导书,其次是幽默故事书、漫画书,真正净化学生心灵的书籍少之又少。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懂得如何张扬个性,而不知如何感恩父母;他们知道要考上大学,却不知考上之后该做些什么;他们明白要踏实工作,但方向在哪里却从来都不明确。这分明是一种责任心与爱心的缺乏。现在国家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作为教师恰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教会学生如何去爱,爱世界,爱国家,爱校,爱家,爱父母,爱自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在一个充满仁爱的大环境里,我们的班级才会更加团结,学校才会更加繁荣,家庭才会更加和睦,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才不会让那些正直善良的孩子走上邪路。

李老师的教育手记,让懂得了理解的微笑,平等的交流,内心的宽容,真诚的关怀,不仅仅是为了当一名好老师应该这样做,而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爱的驱使,让他自然而然地去做一切。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凭着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把幸福与快乐送达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我们会以李老师为榜样,努力做教育这趟列车上的爱心传递员,让真诚、善良、友爱陪伴学生走过以后的人生旅程。

爱心演讲稿:爱心与教育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接下来由本站小编为大家推荐爱心。

演讲稿。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对同事们的敬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无私的师爱。爱心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我认为对同事们的尊敬和关爱是我们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更是形成一支高工作效率,和谐团队的核心,是教师师德的重要表现!而对工作的热爱,是一个教师具有良好师德的动力源泉。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爱护学生。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可以想象,一个工作认真敬业,教学严谨有趣,仪表端庄大方,心理健康向上的教师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会认真的去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会想方设法的去让学生喜欢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会记得你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们!

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有爱,就会有创造的喜悦,有创造的喜悦,就会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永恒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当我望着孩子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老师们,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爱心教育心得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生活在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间,随时会让你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近孩子,体验、感受孩子们带来的幸福与快乐吧。

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贝,是父母的宝贝,是爷爷奶奶的宝贝,是老师的宝贝,身为老师的我宝贝信任我、崇拜我、我爱他们喜欢他们,同时也在教育他们。

每个人对快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听到一句赞美的话感到快乐,有的人享受到一顿美餐感到快乐,有的人得到一件美丽的衣裳感到快乐,孩子能痛痛快快的玩感到快乐。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从物质上,我认为只要能愉悦的,放松的,有好心情的,回忆起来是那么甜美的,就是快乐的。

在我带班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难题,最难的是跟家长的沟通问题,我是一个很开朗的人可是对于只见过一面的,没有怎么沟通过的家长我会不知道该跟他们说些什么。有一次,也是我刚开始带班没多长时间我们班上的一个宝贝不愿意来上幼儿园,爸爸妈妈两个人一起来送宝贝,宝贝哭得很伤心,家人看得很难过我站在旁边束手无策不知道要干些什么,这是院长正好进来,她看见宝宝后马上就开始哄宝宝,还让我们班的小朋友跟他拥抱和她一起跳舞,宝宝的情绪一下子就平稳了下来,看见家长脸上的表情也有了一些变化。家长走后才发现自己身上有那么多的不足。

后来院长也跟我说明了一切,才意识到严厉不是对孩子的爱,要把自己改变成像水一样柔软,这样孩子就会慢慢的认可我,我也在带班的路上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学习。

同时也在院长的身上学习到了一些经验,如果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也知道该怎么去处理。为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活在这样一群孩子中间,我忍不住要亲亲这个,逗逗那个,他们的一个亲昵动作,一段天真的话语,一个奇特的想象,浸透着他们的机灵,活泼和纯真,正是孩子们特有的灵性让我们的童心永驻,让我们的眼睛不时地一亮,让我的心灵不时地得到愉悦,让快乐不时地围绕在我身边。

爱心教育的随笔

我觉得孩子太自私是因为缺乏爱心,应注重培养她爱别人、替别人着想、关心别人的品格。

于是,我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及时发现并利用一切时机引导孩子,把表扬作为在孩子心中播撒爱心的的种子。有一次为灾区捐款活动,心怡指着捐款箱好奇的问:“老师,那些钱是做什么用的?”我回答说“那是用来帮助那些没有饭吃、没有书读的.人的。”“奥!”他想了想说:“我也想帮他们。”当我看到她把钱放进捐款箱露出开心的笑容时,我激动的揽过了她,深深的亲吻她说“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我为你骄傲。”我趁机告诉她:“当那些没有饭吃,没有书读的孩子们收到你的钱时,他们会非常的高兴,他们会十分感谢你的。”孩子好像真的听到了别人的感谢,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也正是这次表扬和鼓励改变了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在班里团结同伴,遇到问路人,她会主动的回答,别人有困难时她会主动去帮助。一声声感谢更激起了孩子的爱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