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江凡教案(汇总17篇)

时间:2023-12-19 20:20:59 作者:文轩

合理的二年级教案可以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教案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教师出示课文内容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内容。与同桌练习说一说。

3、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讲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小葫芦,他非常高兴。

(3)教师强调两点:

a、第一句中的葫芦是指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而后练习读一读,谈一谈应读出什么语气。自己先思考,遇到问题与同桌商量商量。

(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有几个蚜虫怕什么”那个人满不在乎,在读书时要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种葫芦的人希望小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要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5)让学生练习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6)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

第三自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练习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看法。

(2)进行交流:“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虫根本不用治,为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芦。”读这些语句时要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我要的是葫芦。”要读重些,是肯定的语气。结合学生说的,板书:蚜虫,不治)

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表示自己的建议。

(3)分角色朗读,大家评议。

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思考:葫芦为什么掉了?板书:落了

(2)引导学生交流: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

(4)指名读这个自然段,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三、布置作业

1、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附:板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江上渔者》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8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和反复诵读文中古诗,让学生在感受古代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诗人范仲淹创作古诗《江上渔者》的经历,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cai课件,舒缓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游戏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全班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词和会认字词。

2、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全班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宝宝,认读生字。

2、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2、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还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很多人都爱吃,但是古时候的渔民只能在江河里才能捕捞到。

2、今天我们将跟随着大诗人——范仲淹,继续了解“江上渔者”的劳动艰辛,一起感受这首诗创作的过程。

3、齐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二、自主体验,感悟诗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师:有一天,范仲淹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

2、请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出自己勾画的句子: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他听到了什么?(指名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回答)。

4、指导读“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这一句。想象酒楼里品尝鲈鱼的客人在称赞鲈鱼时会说些什么?(可以鼓励学生朗读或表演,体会“坐满”“不住地称赞”等词语。)。

5、刚才大家读的这句话,老师数了数,有26个字,但你们瞧,作者范仲淹却只用了一句很简单的句子就描绘出当时的情景。(出示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谁想读?(引导学生读这句诗)。

6、你们觉得这句写得怎么样呢?到底好在哪里?

(1)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2)你从诗中读懂什么了?(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指导学生说说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体会“南来北往”这个词,从而理解“往来人”的意思。)。

(3)让回答、体会得好的学生读诗句,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7、鲈鱼是非常好吃的,这些客人大老远地来吃鲈鱼,还“不住地”称赞鲈鱼的味道鲜美。这时,范仲淹站起身来.向江面望去。他看见了什么?(指名学生读课文这一句.相机运用评价和合作指导读出捕鱼危险的情景。)。

8、江面上风浪这么大,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出危险。引导学生说出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后果,引导他们体会渔民的艰辛和危险。

9、可是这些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却不知道捕鱼的辛苦和危险。

10、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你从哪儿知道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把描写的句子好好读读。

11、指名学生反馈。“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读得好,(出示课件: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像树叶一样柔弱的小船被浪推着摇晃的情景)想想看,一片树叶在波涛汹涌的江水中哪里还看得见,谁知道会被江水冲到什么地方去。

12、再请学生读这一句:

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评价学生:在江上捕鱼真危险啊,老师听出你很同情那些渔民。还可以由同学来评价他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可以给小伙伴提意见。

13、出示诗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2)分四人小组充分地谈自己的观感,然后全班反馈。

14、教学至此,高潮出现。

这时,教师在哀婉的民乐声中用深沉而缓慢的语调小结,把学生的思绪引到更深更远:在茫茫的江面上,渔民随时会遭强风暴雨的袭击;江面上波浪起伏、波涛汹涌,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都会有翻沉的危险,可这些渔民为了生活,不得不在风浪中捕鱼……这不由地又让老师想到一首我们学过的写农民种地艰辛的诗——《锄禾》,老师诵读《锄禾》,学生受到感染也会跟读。

15、你们都是很有同情心的好孩子。大诗人范仲淹看到这样的情景也和你们一样,对渔民产生了同情,于是他就写下了这首《江上渔者》。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把你的感受都读出来吧。

16、师生一起满怀情感诵读全诗。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大家的课文读得这么有情感,字也一定写得很美,让我们一起来写字吧。

2、出示要求会写的田字格中的8个字: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自己试着记一记。

3、把自己不会写的字在小组提出来.如果都会记就交流一下记字方法,用自己的好方法帮助不会的同学。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好的识字方法,如:比较识字(酒一渔、宋一客);自编儿歌;字形想象等。

4、教师挑选几个重点字在全班交流。

5、教师范写要注意的关键字。

6、播放舒缓的音乐:学生练习写字。并提醒学生注意关键笔画的写法。如:“酒”:左窄右宽,右边的“酉”压着竖中线写。“站”:左边的“立”横变提。“君”:中间一横要出头等。

四、拓展学习,开拓眼界。

1、这一课的字,大家写得很好,让我们再一次回顾诗人写作这首诗时的经历吧,再读课文。

2、范仲淹写的这首诗和我们学的其他许多文章一样,不仅文字优美,而且很有思想。其实我们班也有很多小作家,只要你们注意积累好词好句,学会像范仲淹那样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加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你也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3、出示课件: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师简要介绍:他的散文《岳阳楼记》也是一篇描写优美的美文,令人百读不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读。

板书设计。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吃鱼者)(鲜美)。

渔民生活。

苦难艰辛。

江中: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打鱼人)。

二年级教案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北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合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热爱北京的语气。

1、怀着热爱、赞美的感情,朗读全文。

2、北京真美!我们都爱她。让北京美丽的景色留在我们记忆里,好不好。

(1)指名读三、四自然段。

(2)教师引背。

(3)同桌互相背。

(4)齐背。

(5)闭上眼睛,想着北京的美景背诵。

1、检查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课后练习第2题。

2、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3、自由扩展。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话。(同桌说、老师说、指名说)

4、抄写课后练习第4题的句子。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江上渔者》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知道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知道文学创作的实质是要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体验诗人创作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图画导入,激起共鸣。

2这是一只在风浪中捕鱼的小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议)。

3宋朝大诗人范仲淹看到这种情景也有许多感触。他把自己的感受通过一首诗表达了出来,这就是——《江上渔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诗人写的这首诗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读课文,勾画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互相检查读生字的情况。

4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5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己再读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地方不太明白?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者、宋、酒、南”,学生观察。

重点指导:

“酒”注意第九笔是什么?。

2学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味、鲜、危、险、舟“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创作情感。

学习过程:

一复习质疑。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3质疑: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再读读课文吧!

二读懂文章内容,朗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的哪些内容可以解释诗句的意思。

2学生边读边勾画有关句子。

3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江山往来者,但爱舻鱼美。“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的肉嫩味鲜。”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风浪起伏。一会儿被打入浪尖,一会儿被卷入浪谷。人们都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

4由此范仲淹想到什么,你想到什么?

5带着自己的体会练习吟诵古诗《江上渔者》。

6练习背诵古诗。

三从课文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1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

2诗人对捕鱼的人的同情。

四练习书写。

1出示生字“客、涛、汹、君”,学生观察字形,想一想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涛”的笔顺。

3学生练习描红,写字,教师个别辅导。

4作业练习。

(一)抄写背诵古诗,用书中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在仿写一个比喻句。

(三)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年二年级语文《江雪》课文及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

2、体会诗人孤独、苦闷、彷徨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点:意境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导入课题。

1、说几个表示冬天的成语。

二、初读课文,了解概况。

1、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2、把课文读正确(这里应该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多读,大面积的检查。)。

3、猜猜课文大概写了些什么?(用一个“猜”字能减轻学生的心里压力,发言的同学就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三、教给方法,自主学习。

1、仔细观察,今天学的古诗与以往学的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何不同?

2、板书“注释”。利用注释帮助理解古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今天就请大家用这种方法自己去学懂古诗。(五年级的课文中第一次对古诗作出注释,让学生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方法。)。

3、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四、集体交流,适时点拨。

(一)理解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千山、万径”难道不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

2、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不断的群山和许许多多的路。“千”和“万”在数学上都是很大的数,在文学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千()万()”说几个成语?(既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又进行了词语的积累。)。

(二)理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情?读读后两句。

2、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老渔翁独对寒意袭人的江流,冒着风雪垂钓。你感受到了什么?

4、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字字都浸透着诗人难言的孤独。找出表示数量的4个词。师板书:千万孤独。

(三)了解背景,体会意境。

1、读到这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诗人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

2、了解诗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唐顺宗永贞年间,柳宗元协同王叔文进行积极的政治革新,惨遭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司马,这就是历的“二王八司马案”。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在永州整整度过了十个颠沛流离的春秋。政治上,他处处遭到黑暗腐败朝廷的打击、排斥;生活上,昔日好友沦落天涯,杳无音讯。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写成了千古绝唱《江雪》。

3、了解了这些,你认为老渔翁真的在钓鱼吗?

五、课外延伸。

唐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诗人常常借助景物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立体侧面。我们再来欣赏几首唐诗。

(一)《渔歌子》。

1、这首诗是作者厌恶了官场污浊的'生活,而宁愿过那种“不须归”的隐居生活。

2、自己根据注释,读懂这首诗。

3、背诵古诗。

(二)《枫桥夜泊》。

1、根据注释自己读读这首诗。

2、猜猜看,写这首诗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3、背诵古诗。

六、总结。

二年级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知识点: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力点:

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

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学生汇报:

(1)用口算30+30=60,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

(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二年级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部分的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祖国的强盛使广大侨民倍感自豪的感情。

投影片、照片、录音机。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课前交流:录音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师:今天吕老师很高兴,都说咱们是好朋友,猜猜吕老师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生:因为我们家又来客人老师听课了,这回的客人可不一般,他们是吕老师的领导。

生:因为我们家来了两位尊贵的客人,他们看起来和蔼可亲,给我们这个大家庭增添了快乐,温馨的气氛。

生:今天不仅吕老师高兴,我们也非常高兴,因为我能感受到领导对我们的关爱。

师 :是啊,爱我们的人今天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好好表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学生,好朋友,好吗?上课!

导入课文:

师:伴着这首世界名曲《友谊地久天长》让我们一起走上一段难忘的友谊的航程(齐读课题)

(学生默读思考,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其中)

生: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出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师随即板书:赢得友谊,倍感振奋、自豪)

生: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写了“华侨倍感振奋与自豪”的表现。

生:我发现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是个过渡段,它把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内容都概括了。

(打出第三自然段文字投影)

师:了不起,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同学们再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一下它的作用。

(生自由读)

生:我知道这一自然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次考试中我们遇到的,中国海军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是总结上文也就是承上了,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是总结了下边的内容,也就是启下,引起下文。

师:说得多好啊 !确实如此,它就像一座桥梁,把这两部分内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尽可能地使用过渡段,使段与段之间衔接自然,前后连贯,让文章更加具体、完整!

1、读议第2自然段:批注课文,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

师 :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次出访确实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的字里行间,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琢磨,品味。如果你有想法就随手写在课文 的空白处,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学生边阅读,边动笔批注课文,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思考)

师生对话:

生:我从“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赶来争睹中国军舰的风采。一连几天,圣迭戈军港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这两句话看出,这次出访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

生:我从“纷纷争睹”一词体会出 人很多,人们都是争先恐后地来看中国军舰的风采。

生:我补充,还能从这段的“奔走相告”体会到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人。

生:我还要补充兰兰的意见,从“奔走相告”还能看出这些外国人是多么热情,多么好奇呀!因为这是中国军舰第一次到达美洲大陆啊!

生:中国海军舰容整洁,士气高昂;水兵们举止文明,充满自信。

(出示照片:中国海军舰容军姿)

师:你觉得中国海军舰容军姿怎么样?

生 :很精神(帅)、(士气高昂)、(有气质)、(威武)

师 :你们能把我军的这种帅气读出来吗?

(指名读、评议后齐读。)

师:确实很帅,所以不仅使普通老百姓前来纷纷争睹,也博得了美国军官的称赞。

(打出军官称赞的话语投影)(指名读)

生评价:我觉得他没有读出称赞的语气,没有发自内心的赞扬,我想来读一读。(该生读)

师:给你们大家一次当美国军官的机会学着她的样子一起来夸夸咱们中国的海军吧!

(激情齐读)

生:我从“在美丽的圣迭戈海滩,两国官兵,一起野餐。

二年级教案

1、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探究生活中有关力的科学现象。

3、通过橡皮筋的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

4、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通过橡皮筋的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

一、玩变脸游戏,激趣导入

1、(教师玩一个变脸游戏,引导学生看一看。)同学们,大家看一看,老师用手在脸上这样一捏,老师的脸还跟原来一样吗?(不一样了)大家也像老师一样做一做变脸游戏,看谁做的最滑稽有趣。

2、学生做变脸游戏,教师指5到6名学生上台表演。(注意不重复)

4、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的,我们的脸发生变化是因为力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形状改变了。

5、板书课题:8、形状改变了

6、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物体形状的改变

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放在桌子上面,展示一下。

2、同学们带的东西真多呀!大家看这些东西放在桌子上面是这个形状,那么大家能不能使这些东西的形状发生改变呢?下面请大家动手来试一试。

3、学生自由动手操作,用各种方法使这些东西的形状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尽量使同一种东西的形状发生不同的变化。

4、全班交流,指生上讲台演示自己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操作方法。

6、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是的,这些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他们受到了力的作用,是力使这些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三、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大小的关系。

2、学生预测结果:有关系,没有关系

3、不管有没有关系,我们用事实来说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关橡皮筋的小实验,探究一下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有没有关系。

4、出示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钩码3到5个、挂钩、一块板(可以用小黑板)、小尺。

5、实验的方法:出示课本第26页下面这幅图,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了解实验的方法。

6、教师强调实验的要领:

(1)注意黑板上挂钩的高度要一样,便于我们记录。

(2)橡皮筋要用新的,这样弹力差不多,便于我们统计实验的结果,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7、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相机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8、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交流实验结论。

9、教师表扬学生在实验中认真严谨的态度并小结:正如同学们实验得出的结论一样。力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用力大,物体的形状发生的变化大;用力小,物体的形状发生的变化小。力的大小和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四、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

1、同学们,用力都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但是,用力不同,物体形状发生的改变也不一样,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传统用力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的物体形状的方法产生的结果。

学生观察观察图片,仔细比较,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过去,由于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人们仅仅依靠自身的力气,改变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小。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改进技术,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变得更容易,更符合人们的要求。可见,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4、大家再思考思考,想想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力使物体形状改变的现象?

5、学生列举生活中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

五、课堂总结

刚刚大家列举了生活中许多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是的,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而且力的大小直接对物体形状改变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用力大,物体形状变化大;用力小,物体形状变化就比较小。

六、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在课后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

二年级教案

1、在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2、感受与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

【重难点】

感受与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

【教学过程】

1、同桌交谈:暑假里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学到了什么本领?

2、交换暑假中的作品,互相看看、说说作品中有意思的故事。

1、小小展示会:我们快乐的暑假生活。

请同学将自己暑假中的作品按照暑假作业、小制作、照片、数学日记等分类放在讲台上。

2、小组活动:把每件作品中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小组评一评谁讲得最有趣、最有价值,推选他为小组代表。

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也可以两三个同学合讲、表演、演示,等等。

4、评选优秀小制作。

组织学生评选优秀小制作,送交学校展览。

1、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新学期开始了,我们有很多美好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请学生感受并交流自己的心愿。

2、心愿果。

每人画一个苹果(简笔画,空心),把自己的心愿写或画在上面,并在小组里交流。

3、心愿树。

出示一棵“我们的心愿树”。

请同学把自己的心愿苹果挂在树上。然后把这棵树放在班里适当处,经常激励每个同学实现自己美好的心愿。

1、与同桌说说自己的心愿,讲讲自己打算如何实现心愿,请同桌见证。

2、全班交流自己实现心愿的方法,学习别人的好方法,请其他同学一起出谋划策。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教案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1、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3、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1、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课件、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和头饰。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出示青蛙图片)青蛙从生下来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生活在井底。(画井)在井里抓虫,在井里玩耍,从来没有见到过外面的世界。另一位朋友是(出示小鸟图片)小鸟生活在广阔的天空,他每天在天上飞来飞去,见到了很多东西。今天,这两位新朋友要带大家去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

1、请打开课文60页,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再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词语你弄不明白的把它画出来。

3、全班交流:无边无际井沿一百多里大话。

过渡:同学们通过读书提出了这么多词语,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读书也能自己找到答案。

1、“井沿”

谁能告诉老师“井沿”这个词语出现在哪一个自然段?谁来读一读?

井沿在哪里?到底哪里是井沿?谁来指一指?是井的哪一部分呢?(井的边上)。

井的边上叫井沿,桌子的边上叫什么?河的边上叫什么?床的边上叫什么?

谁能让小鸟飞落在井沿上?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故事就这样开始了,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了,谁也不让谁,究竟是什么事呢?请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答案。

2、无边无际。

请你试着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先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读出来没有?谁能读的比他读得更好?

天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我们还可以从小鸟的那句话中看出天是无边无际的呢?自己找一找。

指名读。

你从这一自然段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天无边无际?

3、“一百多里”

一百多里有多远啊?

试着把一百多里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评价)。

飞了一百多里,小鸟可能看见了什么呢?

小鸟看见了这么多东西,飞了这么远的路,还是没有看到天的尽头,天大不大?一起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

4、大话。

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却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呢?(吹牛、夸张、不切实际)(撒谎的话是谎话。)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坐在井里,没有出去)。

试着把青蛙的话读一读。(男生读)。

5、青蛙和小鸟都认为自己说的对,那么你认为谁说得对?小组先讨论。

小结: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好不好?请同学把书卷成圆筒状,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强调“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会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他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青蛙呢?(目光狭窄、自以为是)。

6、你还从课文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青蛙是自以为是的呢?请你找一找。

小青蛙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认为自己是对的。下面请小朋友读第六自然段,要读出小青蛙自以为是的样子。

7、分角色朗读。

青蛙还是不相信小鸟的话,他们争论的更加激烈了,我们也学着他们争论争论好不好?

(1)戴上头饰同桌对读。

(2)师生共读:师读旁白,男女生分角色读。

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用下面的句式来说:

青蛙鼓足了勇气,跳了出来。它看见……。

它说:“……”

课堂小结:后来,人们给这个寓言故事起了个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坐井观天)现在你们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目光狭窄还自以为是。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呀!

今天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小朋友们还想不想读更多有趣的寓言故事呢?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寓言成语故事,然后到班上来一起交流分享。

小鸟(图)。

13坐井观天。

天有多大小鸟:大无边无际。

青蛙(图)。

青蛙:小只有井口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级教案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1、合作学习,提出疑问,质疑探究。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阐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情感与态度: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一天傍晚,一个人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他觉得生活平淡而无聊,年轻的心不愿再负担人世间的孤独和艰辛。于是,他把脚轻轻凌空一提。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独特的声音,他不禁侧耳静听。原来是婴儿的哭声,在这荒山野岭,他能够感到生命依然高高在上。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向他袭来,他一把推开诱他自杀的死神,循着啼声和灯光走去。那是他生命里为惊心动魄的一次闪电。数年后,他的伟大作品如春雨般洒落在俄罗斯及世界各地。他就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屠格涅夫。

问:是什么使屠格涅夫终抛弃自杀的念头

(是生命的呼唤,是屠格涅夫心中尚存的热爱生命的信念。)

二、作者

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的《随笔集》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用心感悟蒙田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

2、请学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合作探究

(一)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1、题目叫做《热爱生命》,那作者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呢

文章的自然段讨论了什么问题

明确:度日

分别探讨了哪几类人他们是怎样度日的

坏日子消磨光阴

好日子细细品尝

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苦事贱物

我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

2、对待生命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不同的结果呢

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希望寄于来世

聪明的人享受生活充实

3、聪明人享受生活,其实享受生活也要讲究方法,作者在第三段是告诉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享受生活呢(读)

抓紧时间

有效利用时间

只有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享受生活。

(二)个性阅读

1、从文中找出你感触深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有可能出现的哲理性句子: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人的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伟大而神奇的杰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既然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上天的厚赐,更值得我们珍惜。)

b、“生之本质在于死。”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死亡是人人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又是衡量生命价值的起点,俗话说“盖棺定论”,一个人只有到了死亡,才定格了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对每一个想活得有意义的生命而言,走向死亡的过程便是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浑浑噩噩,消极悲观地对待生活,留下太多遗憾,临终必然苦恼。从哲学意义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饮鸩身亡的苏格拉底、引颈就刀的阿基米德、服毒自杀的杰克伦敦、自沉汩罗的屈原、进退皆忧的范仲淹、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鞠躬尽瘁的周恩来等的人物都是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生命的自我超越。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只有关心生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品味生活、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虽然生命的长度难以改变,但是只要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生命的内容和质量就会得到无限地丰富。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2、对于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去预测,就像这次在日本大地震中丧失生命的人们,前一刻或许他们还在欢歌笑语,而此刻,他们却提早的告别了这个世界。既然生命的长度不可以把握,那生命的分量可以增加吗我们如何增加自己生命的分量(学生各抒己见)

小结:通过刚才的的讨论、解答,我们了解了作者在面对死亡时之所以那么从容,是因为他有化死亡为生命的“秘诀”,即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到生命的大价值。塞内卡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我们大家都很幸运地拥有了生命,它的存在与消亡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可是我们能够决定它的价值,那么,就让我们活出精彩的自我,不要辜负我们所拥有的时光。

五、比较阅读

食指《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学生活动一:学生朗读上述文字片段,感受不同作者对生命的共同热爱与歌颂,并谈谈自己比较喜欢哪个语段,为什么。

蒙田的《热爱生命》思路清晰,严密。用简洁朴素的文字探讨了生与死以及怎样去对待生死的问题,发人深思。

食指的《热爱生命》以异乎寻常的刚强与坚毅,执着和热烈,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管命运多么坎坷,我们都必须愈挫愈强,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

学生活动二:练习运用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

提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形式,诗歌,散文,故事,格言警句均可。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篇谈论生命问题的文章,在两位睿智作家精妙文字的启迪下,我们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明白了热爱生命的重要性。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努力过好每一天,使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后,让我以罗曼罗兰的名言来结束本课的内容――“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七、布置作业

以“生命”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段300左右的短文。

二年级教案


教学内容: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书第一课《古诗二首》的第一首古诗《村居》。

教材分析:《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会写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语境中自主识字并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诗句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天的美好,热爱春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法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用多媒体出示一张有关于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而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老师展示出了一张图片,谁能够来说说图片里有哪些景物呢?(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教师:通过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观察的十分仔细。老师呢还有一个疑问,这些景物通常是在哪个季节里出现呢?(学生:春天)回答正确,这些景物是在春天里出现。春天是美丽迷人的,春天是绚丽多彩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山村里的春天吧!

(板书课题――《村居》,学生齐读课题)

二、走进作者

1、教师: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是哪个朝代的呢?(点名回答,并给予评价)

学生:清朝的高鼎。

教师:回答的不错,这首诗是清朝的高鼎所写。我们对诗人仅仅知道名字和朝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所以,请同学们把目光移到多媒体上,让我们来更全面地了解这位诗人。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教师朗读

三、初步学习古诗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在文中圈画出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诗句读正确。

(2)同学们都圈好了,请把你刚认识的新朋友自豪地念给同桌听,如果有没念准的请互相帮助一下。

(3)同桌检查朗读古诗。

(4)请学生朗读古诗。

(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教师在学生自读古诗时进行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趁”的韵母是en,不是eng ;“鸢”不要读成yan)

2、学习生字,认读字词:

(1)出示“醉、烟、童、散、忙”这些生字,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小组成员一个一个接着朗读生字并组词。

(3)引导学生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笔顺跟随表,说出笔顺。指名反馈(学生自由发言,找到关键笔画,后再通过课件演示)

(5)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6)学生描红、临摹。

3、自读古诗,读出节奏:

(1)(出示诗句)自由诵读,力争读出诗句的'节奏。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指名读(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在朗读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要带着活泼、开心的语气)

(3)配乐练读

教师: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4)全班齐读

四、品悟古诗

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1)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老师配乐朗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自由交流想象中的画面,老师激励小结。

2.借助插图,启发想象:黄莺一边飞一边干什么?(叽叽喳喳地叫)它好像在说什么?

再次启发想象:春风轻轻地吹来,柳条会怎样呢?(轻轻摆动,好像在跳舞;轻轻地摇摆,陶醉在了美丽的春色里……)

诗人高鼎看到这样的景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学生齐读)

让我们想象着春天的美丽景色,有滋有味地诵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引读。

3.联系生活,换位体验:在这样美妙的春光里,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出示儿童放纸鸢图片)孩子们放起风筝,你们放过风筝吗?你放风筝时什么心情?(学生自由发言)

现在你就是那几个刚刚放学回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诵读这句诗,读出你心中的高兴、喜悦。(学生练读)

4.再读古诗,感悟春天

(1)自己再完整地读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春天?

预设:美好的春天;快乐的春天;温暖的春天……

(2)想象自己就是高鼎,置身于这幅美丽的画卷中,学作诗人吟诵出此诗。(学生练读、指名配乐诵读)

(3)绿草如茵,柔柳如烟,莺歌燕舞,天真活泼的儿童,还有那晴空飘飞的风筝,把这江南春光点缀得更加活跃欢快,更加生机盎然。诗人信步走来,呼吸着春天的气息,在自然绿色的怀抱里,春光明媚得让诗人心醉,也让我们陶醉。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出此时的心情吧!(学生再次齐诵)

五、背诵全诗

1、教师边展示本课配图边引导学生联想诗句所描绘的美景: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啊!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背下这首古诗。

2、学生自由背诵。

3、集体配乐吟诵。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出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来读一读。)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沾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村居》

2、搜集高鼎的其他古诗名句,进行整理。

二年级教案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教具制作有天安门图片和北京风光短片的课件。电脑、实物投影仪。展板一块、生字及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与北京有关的资料、图片。

1、提问: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哪个城市举行?

2、说说自己在电视里看到的北京,或者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己印象中的北京。

3、展示自己与父母一起收集的资料。

4、引入: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美丽的北京的。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己安排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带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组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自然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呢?小声自由读文,自己体会。

2、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从哪几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a.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特写,领会天安门的美。

b.放映北京风光短片,感知北京的柏油马路及立交桥的美。再读课文,请学生自己说说又认识了哪些四字词语。结合看图体会“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意思。鼓励学生用自己知道的词语来形容它们的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出赞美与喜爱的情感。

2、展示读。选读自己认为读得好的段落。

1、观看北京风光短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学生欣赏。

3、学生朗读,教师欣赏。

1、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2、同桌互相背诵、交流。

1、用不带拼音的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新词认读情况。认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字词语。

2、认读要求写的字,并用这十个字分别组词语。

3、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记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优、阴、坛、城、图。

熟字减偏旁:央(英)、旁(膀)、交(校)。

编字谜:在大房子里过冬天(图)。

形近字,巾一市。

找相同点:坛和城都有提土旁;国和图都有方框。

4、练习书写。

(1)认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字词语。

(2)老师在小黑板上范写“央”字,学生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请学生当小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写“交”字。学生评议。、

(4)余下生字由学生讨论该如何正确书写。然后书空、描红、临写。

1、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制成一块展板,放在教室里展示、交流。

2、交流北京有哪些新变化。

二年级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61个生字,会写42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背诵《秋天的图画》、《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和《黄山奇石》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激发学生收集词语、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喜欢背诵古诗的兴趣。

5.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识字一

教学目标:

1、学认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培养生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感悟秋天的美。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cai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的景色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吧!

二、看图识字。

1.出示课件,课本插图。

认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秋天来了,”这句话说具体。

(根据学生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2.交流学生收集的画面。

(l)把你收集到的秋天的画面介绍给大家。

(2)指名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相机出示词语。

3.看图读词。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宜、层??

这些生字你都会认吗?自由试读。

2、出示带拼音的字,自由试读。

3、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

4、小组合作识字。(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

5、组词练习:我会读。

6、袖卡片,认读词语。

四、朗读词语。

1、范读词语,读出词的韵味。

2、自由练读词语,指名读。

3、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4、生自由选择词语想象说话。

(引导学生这样说:我读到“瓜果飘香”时好像看到果园里梨子黄澄澄的,苹果红通通的,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

5、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宇和词语。

2.改动词语顺序,指名认读。课件出示: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二、指导写字。

1、抽卡片认读“宜、实、色、华、谷、金、尽、层、丰、壮”。

2、观察字的结构,说一说。

3、师示范写,生观察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生练习书写,评议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5、练习写字。

三、积累词语。

1、读一读,背一背本课所学的词语。

2、小组对抗赛。比比哪一组说出的有关秋天的词语多。

四、扩展活动。

秋天的景色美吗?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金秋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复习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

这是我给这个班上的第一堂课,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很多的词语还是一知半解,上课不认真听,字迹比较潦草,没有人积极回答问题。但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能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读书习惯和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2、启发谈话。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

自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3、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

朗读

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3、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挑战读,向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挑战,看看谁读得更好。诵读

5、课件出示秋天的画面,启发学生谈感受。

6、师引读课文:(随即指导朗读)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3、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4、背诵展示。比一比谁背得有感情。

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读。

2、说说句子描写的画面。

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可以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还可以写句子、儿歌、小诗赞美秋天,等等。在班会上我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学生认读。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同桌评价。

板书设计: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1秋天的图画勤劳的人们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着力突出了以下三个要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课伊始,通过帖画的出示,引出给画面配音朗读的任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积极性。

2.强化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读、想像读、评价读、加动作读、齐读、为画面配音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读中学会读,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3.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

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注意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形成的设计。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读文想像的方法指导。

4、通过让学生想象的说、练,让学生学会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人

1、出示黄山风景图片: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2、师范读,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

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黄山奇石的神奇

1、先自主学习,要求:a.选择一块自己最喜欢的奇石,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块奇石,并读一读.b,图文对照,说说这块奇石的“神奇”之处,并用“——”划出描写巨石样子的句子。

2、再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学习课文。

图展示猴子观海的样子:

(1)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

(2)演一演,评议。

(4)想象说话:几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仿佛在想什么?

(5)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你们喜欢吗?齐读

图展示仙人指路:

(1)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板书:站伸指

(2)想象说话:这位仙人仿佛会说什么?

(3)课文并列地写了“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两个内容。我们说一段话里,有时并列地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这样的段式叫()。那么文中用什么句子把这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呢?请用“~~~”划出连接句。

(4)指名说

二年级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单,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正确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的积。

3.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出示主题图)。

谈话: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的?小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板书:2+2+2=6(只)]。

追问: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

2.补充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第一个算式的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都是3,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

比如,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谁会列式?

(板书:2+2+2+2=8)。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8。

再比如,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板书:4+4+4=12)。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玩具娃娃)。

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聪明娃娃?

让学生独立观察得到:横看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

(板书:5+5+5=5,3+3+3+3+3=153个5相加,5个3相加)。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来的都是这儿一共有的聪明娃娃的个数,所以得数相同,都是15。

二、初步认识乘法。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谈话: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2=8)6张桌上呢?9张桌上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小朋友,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很麻烦)。

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指名口答“想想做做”第3题。

3.反思乘法的意义。

二年级教案

1、了解学生产生不同情绪的表现,学会识别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2、使学生认识到情绪是可以调节的,使学生初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帮助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情绪变化.

2、引导学生对比小精灵和小胡涂的两种不同表现,认识调节情绪对自己生活当中的影响。

3、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

人的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高兴、愉快、轻松、紧张、苦恼、忧郁等都属于情绪活动.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主观体验,情绪和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积极情绪对健康有益,消极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本节课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当中不同的情绪表现可以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适当的调节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帮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师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调节情绪的认识,通过对比自己和小精灵,自己和小胡涂的不同,找到调节情绪的适当方法,借助学习交流活动掌握调节情绪的技巧.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教师和学生谈话:同学们已经连续上了两节课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快乐老家,放松一下心情.教师播放快乐老家的音乐和学生一起拍手欣赏.师:同学们,有时适当调节自己的情绪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揭示课题: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2、导航灯.师:小精灵在调节自己的情绪上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起观察图片.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并说说小精灵的故事.

生:小精灵不小心丢了铅笔,不但没有急噪,反而告诉自己:别难过,就是再难过铅笔也找不回来了,还是认真听课吧.生:在这种情况下,小精灵可以自我安慰,自我开导.指导学生观察第二副图,说说图中小精灵的表现.

生:小精灵考了100分,但是他没有沾沾自喜,并告诉自己:不能骄傲一定要继续努力.生:小精灵是怕自己被100分冲昏了头脑,用自我提醒的方式告诫自己.他的这种作法值得我学习.以前我考试成功了总是骄傲,所以下一次考试往往是以失败告终.指导学生观察3,4幅图并说说小精灵有哪些有效控制情绪的行为.

生:爸爸妈妈出去了,小精灵独自在家,天黑了,小精灵感到害怕,但是他对自己说没有什么可怕的,还是专心做作业吧.

师:小精灵是用自我暗示的方法转移自己的害怕情绪.你在生活当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生:我自己在家时也会感到害怕,不过打开电视,精采的动画片吸引了我,渐渐的.就不害怕了.

生:考试的时候我会感到紧张,望望窗外的景色就不那么紧张了.

生:有时因为一件小事心情不好,我就小声歌唱,转眼间烦脑的事就忘了.教师在学生交流自己的经历体验时,对学生的积极作法及时鼓励肯定.

生:小胡涂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可以跳过去先做自己会做的题,等基本上答完试卷以后,再回头思考这道题,这样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考试时间,不至于耽误考试.

生:面对学生的嘲笑,小胡涂你不要暴跳如雷,这只是生活当中的一件小事,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用良好的学习表现可以获得同学的赞赏.

生:上课的时候很关键,小糊涂应该集中注意力听课,不应该再为其它的事而烦恼,否则会影响听课效果.

师:你和你的同学还有哪些不善于调节情绪的行为?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在讨论交流时大胆谈出自己和同学的不善于调节情绪的表现,并互提意见,相互学习.

4、总结: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色彩.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师生一起欣赏歌唱快乐老家.

六、学具、教具和教学媒体的使用。

借助多媒体播放快乐老家的音乐,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放松心情.借助幻灯片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对比小精灵和小糊涂的表现,认识调节情绪的重要性.。

二年级教案

1、认识课文中的十四个生字,会写其中十个字、认识反文旁。

2、注意正确书写“杂、齿、省”三个字的笔顺、

3、会组词、造句。

重难点。

区分字形,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乐学善思办法。

采用各种赛读形式来识记生字。

教学流程。

一、回顾课文检查识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生字卡片。

2、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

3、选出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生字。

4、老师利用卡片抽查识字情况。

5、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二、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指导书写“班、造、杂、齿、省”等五个字。重点强调“杂”下面是“”。

2、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在写字书中描红、临写。

3、展示学生所写的字,进行评议。

4、练习利用所组词语造句。

三、运用所学积累内化。

1、比一比,组词。

班棵()杂()。

斑()颗()朵()。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宫殿一()小草一()叶子。

一()口子一()工具一()小河。

3、多音字。

划传。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