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教案(优质17篇)

时间:2023-11-17 09:27:14 作者:笔砚

高中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并融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10.以下是一些高中教案范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亮点和创新的设计思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案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能对其种类、部门、管理等方面进行列举。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工官”制度作进一步认识;同时,能对所涉及的手工业专有名词进行探究。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养成阅读历史文献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了解其生产的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合理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性探索,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以及手工业发展的数据,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结合地图,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手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像、合理的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和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按合理、有效的原则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同时,设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讨论过程和结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中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区,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增加对古代手工业成就的切身感受。

通过书中文献、历史图片和地图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文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共分为五个目。第一目,从总体上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背景下手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并说明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小农为经营主体的高度分散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事实。农户以耕作为主,兼营副业,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是比较普遍的。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形式,因此受到限制。

第二目,介绍了西汉手工业的“工官”制度和后来“匠户”的产生。并说明“工官”制度的延续,使得技术水准较高的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的范围里,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新技术难以广泛推行。在“匠户”制度下,工匠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受到限制。

第三目,介绍了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以及在世界上所产生的影响。说明当时丝绸制品主要为上层社会所消费,劳动人民在纺织品方面的消费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

第四目,介绍了中国古代冶铸业的发展。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商代的青铜器文明高度发达。春秋时期出现铁器,中国生铁和块炼铁大体同时出现。中国古代的冶铁鼓风技术较早就进入了成熟期。

第五目,介绍了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说明中国原始时代的彩陶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从陶到瓷的过渡阶段。中国古代的制瓷业高度发达,地域分布较广,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理解手工业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讲解法,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有哪些差异?

答案提示:(1)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2)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3)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不是这样;(4)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全国的,而民间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5)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6)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

[议一议]。

1.运用我们从古代诗文、戏曲、民间传说中已经学到的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状况。

答案提示:戏曲“黄梅戏”中董永和七仙女的“男耕女织”的剧情,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典型体现。

答案提示:译文:禹在涂山召集诸侯,有许多诸侯手执玉器和丝帛参与盛会。这说明物质生产比较贫乏的禹的时代,丝织业的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然而,在中国古代丝绸是贵重织物,往往为贵族所专有。

[自我测评]。

在地图上标示出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耀州窑的大体位置。

答案提示:它们的所在省份是:定窑——河北、均窑——河南、景德镇窑——江西、龙泉窑——浙江、耀州窑——陕西。

[材料阅读与思考]阅读《颜氏家训》中的一段话,思考中国传统农户是怎样实现消费的基本自给自足的: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译文:老百姓要想生存,吃的食物来源于庄稼,穿的衣服来源于桑麻。蔬菜果类是园子里生产的;鸡猪等畜类是圈养的。至于住的房屋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燃料和照明所用灯烛,无一不是劳动经营所得。所以,能守住家业的人,即使不出门生存所需的东西都有了,只是家中没有盐井而已。

答案提示:因为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传统农户基本不和外界发生关系,尤其是商品交换关系;他的日常所需,诸如吃的、穿的、用的都可以通过土地来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其中“桑麻以衣”以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等,都是手工业生产所得。

[知识链接]“匠户”和“匠籍”

明代学者王守仁设计“十家牌法”,关于“匠户”写道:“匠户则云某里甲下某色匠。”可知匠户管理的形式。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的历史归纳、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奠定更好的学习基础。

[评价方法]测验法、活动法。

[评价过程]。

在本课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就本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测验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主要形式可以是笔试。要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不仅考查学生再现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应当重视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的考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教学内容,通过作业或制作历史图表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从而有助于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如各地有名的瓷窑等。参观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参观报告,教师以此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总结]本课的内容适合用各种评价方法。在此只用了两种,来检测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变化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法。

(五)历史问题注释。

[崔是与《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的作者崔是,生活在东汉中晚期之间,生年不详,卒于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出生于当地一个“清门望族”之家,祖驷,父瑗,虽未居显位,然均有文名。中年以前居家。汉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由原郡荐举,出仕为郎。同年转为议郎。不久(约元嘉元年以后,延熹二年以前,即公元151—159年之间),出任五原太守。任内劝导当地人民种麻和发展家庭纺织业,并整顿边防,卓有成效。因病去职,再任议郎。大约延熹六年(公元163年),鲜卑犯边,被任命为辽东太守,因母丧未竟就职。以后,大约永康元年(167年)底到建宁二年(169年)之间,被任命为尚书,“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为官清廉,去世时,“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他是当时与蔡邕齐名的的学者,两次任议郎期间,均参与在“东观”(东汉的国家藏书馆)撰修《汉纪》、审定《五经》等工作。“所著碑、论、箴、铭、苔、七言、祠、文、表、记、书凡十五篇。”代表作是《政论》一书,“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后汉书•崔是传》)。

《四民月令》作为一部家庭经营手册,主要是根据当时农业生产的实况来设计的,但其中也融会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和经济思想。

《四民月令》成书后,流传甚广。

新中国建立后,农史工作者把《四民月令》的整理研究当做整理祖国农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石声汉的《四民月令校注》。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缪启瑜的《四民月令辑释》。这两个辑佚本均以《玉烛宝典》为主要根据,广泛汲取《齐民要术》和各种类书中的有关资料,参考各种辑本,尽量做到不漏辑、不误辑,对所辑原文作了详细校勘和注释,并分别在“附录”和“序说”中分析了崔是的生平、思想和《四民月令》的内容与价值。他们的工作比前人大大前进了一步,为对《四民月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作为反映东汉末年地主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的珍贵资料,《四民月令》亦为史学界所重视,视作重要的研究对象。

《四民月令》的主题,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将一个家庭中的事务,作有秩序有计划的安排。这些家庭事务,可以区分为三类:一是家庭生产和交换;二是家庭生活(其中又包括祭祀、医药养生、子弟教育、住房和器物的修缮保藏等方面);三是社会交往。

《四民月令》所载家庭事务虽然牵涉面广泛,但有关家庭生产和交换的内容是最多的。在家庭生产当中,大田作物栽培、园圃作物栽培、林木种植和利用、畜牧、采集,都属于广义农业的范畴,其中种植业尤其是粮食作物种植业占居主导地位。在家庭手工业中,桑蚕纺织是与农业相结合的特殊的手工业生产项目,酿造和其他食品制作也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属于农产品从生产转向消费的重要一环。交换活动主要是农产品和家庭副业产品的贱买贵卖。因此,虽然《四民月令》不是专谈农事的,更没有具体论述农业生产技术的原理,只讲什么时令应该做什么事情,但这些事情大多直接或间接与农业有关,《四民月令》整个按月安排的计划中,中心和起决定作用的无疑是农事活动,这与后世专谈节序的月令书不同,所以历来都把它视为农书。

“四民”包括“士、农、工、商”,是指四种不同职业的编户齐民。“四民月令”,顾名思义,它按时令所安排的各项活动应该对“士、农、工、商”“四民”都是适用的;从《四民月令》的内容来考察,它的确有普遍适用的一面,并非只适用于哪一个阶层。书中对各项农事的时间安排,如“三月桃花盛,农人候时而种也”;六月“趣耘锄,毋失时”;十月“趣纳禾稼,毋或在野”,只要是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当然对所有经营农业的编户齐民都是适用的。其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的安排亦然。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它的基本特点是: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直接满足本经济单位或生产者个人的需要。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是由许多成独立体系的经济单位(如原始氏族公社、奴隶制庄园、宗法式的农民家庭和封建庄园等)组成的。每一个这样的单位,除了主要经营农业(少数则是畜牧业)以外,还从事其他各种经济活动:从采掘原料开始,直到最后把这些原料加工成消费品,都在本单位内部实现,和外界的经济联系很少。例如,在中国传统社会,农民个体经济就是一种自然经济,它们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家庭成员按照性别、年龄所形成的自然分工,从事各种不同的劳动,如耕作、放牧、打柴、纺线、织布、缝纫以及制造工具等等。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_选集》,第586—587页)。农业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然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自然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从有人类社会起,一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前,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只具有从属和补充的作用。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和单纯性。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规模十分狭小,各个经济单位又彼此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因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闭关自守,也就成了这种经济的必然具有的特征。

在向近代化迈进的时期,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趋于瓦解,并终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代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占统治地位的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自然经济只是作为一种落后的经济残余而存在。不过,在殖民地和附属国里,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控制和奴役,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自然经济仍然被大量保留下来。

[匠户制度]。

蒙古统治者在其初期掠夺战争中,把从中亚各地和中原地区俘获的手工艺匠人集中起来,加以利用。这些工匠成为元代初期官营手工业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身份同于工奴。大规模战争结束后,元政府采取拘括户口的办法来控制工匠。工匠的户籍,编入另册,称为匠户。

元代匠户主要有两种,为军队生产,受军队管辖的是军匠;为各局院生产,受局院管辖的是官局人匠,总称系官人匠。此外,还有受各贵族王公直接管辖的,称投下匠户。匠户名义上不再负担其他科差,每月并向政府领取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大致是每人米三斗、盐半斤。家属只供给四口,大口每月二斗五升,小口一斗五升,超过四口的,不予供给。由于长官的克扣,经常还不能够完全领到手。所以工匠们常是“衣食不给,致有庸力将男女质典者”。

匠户的职业是世袭的,非经放免,子孙不能脱籍。官局中的劳役完全是强制性质的,这就是所谓“匠不离局”。

在这种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工匠们经常用逃亡和怠工等形式来进行反抗。由于工匠们的反抗,官局手工业各部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有时不得不采用差派民间工匠到官局手工业部门中劳动的办法来解决技术、劳力缺乏的问题。

明代沿袭了元代的匠户制度,将人户分为民、军、匠三等。其中匠籍全为手工业者,军籍中也有不少在各都司卫所管辖的军器局中服役者,称为军匠。从法律地位上说,这些被编入特殊户籍的工匠和军匠比—般民户地位低,他们要世代承袭,且为了便于勾补,不许分户。匠、军籍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隶匠、军籍是不得应试跻身士流的。轮班匠的劳动是无偿的,要受工官坐头的管制盘剥,工匠以怠工、逃亡等手段进行反抗,明政府不得不制定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以银代役法。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这样,轮班匠实际名存实亡,身隶匠籍者可自由从事工商业,人身束缚大为削弱。明中期开始的逐步深化的匠役改革无疑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到了清代,持续了4个半世纪的匠户制度正式终结。

[中国早期蚕丝生产]。

中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织丝的国家,传说其发明者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她用蚕丝织造绢帛,使人们有了衣裳。丝织品比葛、麻类纤维织出的粗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

把传说与考古加以印证,说明中国蚕丝的出现确实不下五千年的历史。近年考古学家在良渚文化(距今约5250—4150年)遗址中发现了不少丝绸的物证。如在吴江梅堰袁家棣出土的一件陶壶的下腹部刻有五条头向一致的蚕纹,其形态与现代家养桑蚕酷似,证明当时已经饲养了桑蚕。钱山漾遗址中还出土了绢片、丝带和丝线。经鉴定,原料都属家蚕丝。丝带宽0.5厘米,是由30根单丝分10股编织而成的圆形带子。绢片的经纬密度为每平方厘米48根,可能是先缫而后织,推测是用水平式腰机织成的。这说明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国的丝织业已达到了一定水平。

家蚕丝又叫桑蚕丝,与野生柞蚕丝、葛麻丝不同,是桑蚕化蛹前吐的丝,颜色洁白,有光泽,手感柔软。一只桑蚕能吐800—1500米天然纤维。现代家蚕个体大,吐的丝也粗。古代的家蚕形体小,蚕丝纤维偏细,所以当时用增加经纬丝数来达到绢织物的密度。桑蚕的饲养及先缫后织技术的发明确实是中国古代一项很了不起的创造。

[西汉的丝织业]。

西汉时期的纺织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当时,长安和临淄(山东淄博市)是全国丝织业的中心。长安设有东西织室,临淄和陈留襄邑(河南睢县)等地设立了大规模的官营作坊,作坊的织工常达数千人之多。在丝织业发达的城市里,也有富商大贾经营的作坊。农民家庭则主要是纺织自己穿用和缴纳赋税的麻布、葛布和绢帛,有时也出售一小部分纺织品。

丝织品的种类很多,官营作坊以生产比较贵重的锦、绣、纱觳为主。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保存完好的绢、纱、绮、锦、起毛棉、刺绣、麻布等丝麻织品,这些绚丽多彩的高级丝织物,用织、绣、绘、印等技术制成各种动物、云纹、卷草及菱形等花纹,反映西汉的纺织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特别是一件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其重量仅49克,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帛画和汉画像石中已有单锭纺车的图像。特别是1956年在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人物在织布、纺纱和调丝操作的图像,展示了一幅纺织生产的生动情景。

西汉时不仅有纺纱的工具,而且出现了织布机。秦汉之际,斜织机在南北方地区已经比较普遍,在农村广泛地采用了脚踏提综的织机。同时还有织造提花织物的机械——提花机,提花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汉锦是汉代织物水平的代表,是多彩织物。经对丝织品的化学分析,知道是用茜草素和蓝靛作染料,可染成绿、红等色。这比战国时的染色工艺提高了一步。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为一马鞍形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原来以为是五代楚王马殷的墓葬,1972—1974年相继发掘,先后出土3座西汉墓葬。据考证,这是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其墓葬结构非常宏伟复杂,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外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约1万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30厘米。棺内女尸一具,保存十分完整,为国内所仅见。随葬物品非常丰富,达3000余件,有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竹木器、木桶、农畜产品、中草药等。其中覆盖在内棺上的一幅彩绘帛画,花纹鲜艳,色彩绚丽,画面内容想像丰富,是中国现存2100多年前的丝织品绘画珍品。另外,一号汉墓中出土了大量西汉初年的丝麻织品,有许多锦、绮、菱纹罗等精美的提花织物,还有凸版彩色套印的印花纱以及多次套染与媒染相结合染成的织物,据分析共有三十六种色相,反映了西汉初期纺织和印染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推断,一号墓为汉侯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是利苍之子。3座墓葬的时间相距20多年。又据考证,侯系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封,四年(公元前191年)即废。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如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其原书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种。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医学的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出土文物后移至湖南省博物馆陈列,三号墓坑则仍保留原样,以供中外游人参观游览。

[青铜时代]。

青铜是铜与铅、锡的合金。红铜又称纯铜。由于铜矿石与其他有色金属矿常常是伴生的,所以红铜中常含有铅、锡等金属。一般称锡含量低于2%,铅含量低于3%的铜为红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铸成的器物硬度差,铸造过程中的流动性也不好,冷却时收缩性也较大。但加入锡、铅以后,其性能可以改善。例如:加入10%的铅,熔点可降低43℃;加入10%的锡,熔点可降低73℃;若加入20%的锡,熔点可降低193℃。同时,布氏硬度也可以提高。红铜的布氏硬度为35,加入5%一7%的锡,布氏硬度就增高到50—65,加入9%一10%的锡以后,布氏硬度可达到70—100。另外,加入铅和锡以后,铸器时可使铜液的流动性得以改善,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获得清晰的效果。

商代除了铅青铜(铜铅合金)和锡青铜(铜锡合金)外,还出现了铜铅锡三元合金。大约在商王武丁前后,古代工匠已经掌握了这种三元合金工艺。这比西方要早好几个世纪。

一件铜器的铸造需要经过以下的工艺流程:(1)制模,即将要制作的青铜器先用泥塑出模子,有花纹的要刻出花纹;(2)从泥模上翻制外范;(3)将泥模刮去薄薄一层,使之成为范芯;(4)范芯与泥模先阴干,然后用高温烘烤;(5)将陶范与范芯组装起来,并予以固定;(6)浇注铜液;(7)拆去陶范与范芯;(8)修整、打磨毛刺。这时—件金灿灿的铜器就铸造出来了。

在完成上述程序后即可获得一件铜器的称为浑铸法。但有些铜器造型奇特,如四羊尊的肩部有四只形象生动的羊头,用浑铸法不能铸成。于是工匠们用分铸法,先铸出附件(羊头),再在铸造器身时,将它们铸接在一起;也有的是先铸器身,再将附件与器身铸接在—起。这种分铸技术在商代已被工匠们熟练地掌握,所以铸造出许多精美、奇特的铜器。泥范分铸方法的应用,开创了与古代西方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范铸技术,这是三千年前中国工匠的杰出创造。

青铜文化即青铜时代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大约从夏代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青铜器的应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于青铜工具的锐利远胜于石器,加以当时的铸造技术可以制作出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各种手工工具和农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拥有众多人口的都邑出现了。在这些都邑中,建造起巨大的宫殿;修造大型王陵;构筑起城垣与壕沟之类的防御设施。在都邑与各地之间有马车与舟船等交通工具相连接;还出现了锲刻的甲骨文,用于记录社会生活中的事件;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也发展起来。青铜工具用于采矿业,可以采出更多的矿石。冶炼业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使青铜铸造业的发展。这种良性循环,使中国的青铜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所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古代冶铁业]。

中国古代冶铁业兴盛于公元前770年左右,春秋战国之际进入铁器时代,铸铁件大量用于制作农具、手工工具等。公元前221年秦统—中国后,设“铁官”管理冶铁业。到公元前119年的汉武帝元狩四年,共在大河上下、长江南北的39个郡内的49个产铁地区设有铁官。到唐代,全国共有铁矿104处。公元810年前后,铁的年收入量约为200万斤。到宋代,全国冶铁场所分布于36个州,年总收入量达到550万斤,其中的74%集中在今河北的邢台、磁县两地。元明时代,中国官铁收入大幅度增长,元初达到1000万斤/年,明初更达到1800余万斤/年。同时,冶铁业重点南移到江西、湖广地区。公元1395年的明洪武28年,官库存铁达3700余万斤。于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停办官冶铁,让民间自由开采,官府只按2/30的税率收税。至清代,大型铁场集中在广东佛山和陕西汉中2处。佛山的冶铁工人曾多达3000人。汉中铁场有大小分厂几十处,大厂有2000—3000人,小厂有数百人至千余人不等。

中国铸铁冶炼技术所以能够比欧洲早1900年发明,并且很早推广应用,主要由于继承和发展了青铜冶铸技术,并运用了长期累积的丰富经验。远在商代和西周时代,青铜冶铸技术已有很高水平,商代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司母戊大方鼎”,西周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大盂鼎”、“大克鼎”等。春秋时代已使用高大的圆锥形炼铜竖炉,高达1.2到1.5米左右,炉缸有一或两个鼓风口,有着鼓风设备,因而到春秋后期,冶铁鼓风炉有重大的进步,已能铸造大型铁器用来颁布成文的刑法。公元前513年,晋国曾在国都征收“一鼓铁”的军赋,把成文的刑法(即当时所谓“刑书”)铸在铁鼎上颁布(《左传》昭公29年)。

我国冶铁技术的进步是和冶铁鼓风炉的改进分不开的。由于冶铁手工业积累了经验,扩大了炼炉,加强了鼓风设备,使得炼炉的温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改进了冶铁技术。当时冶铁炼炉上的鼓风设备是一种特制的有弹性的大皮囊,这种大皮囊的形式和当时一种盛物的叫做“橐”的皮囊相类似,两端比较紧括,中部鼓起,好似骆驼峰。在这个大皮囊上有把手,用手拿把手来鼓动,就可把空气中的氧不断地压送到炼炉鼓风管中,以促进炼炉中木炭的燃烧,从而提高炼炉的温度。这时冶铁的炼炉叫做“橐”。鼓风的大皮囊因为形式像橐,就称为“橐”。那个炼炉的鼓风管的装置,因为和一种称为“篇”的管乐器差不多,就称为“篇”。这种鼓风设备也总称为“橐篇”。

1953年河北兴隆燕国冶铁遗址出土大批铁质铸范,包括六角梯形锄范、双镰范、斧范、双凿范、车具范等,大多数是复合范,构造复杂,制作精美,说明这时铸铁的铸造工艺已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从六角梯形锄范使用铁内芯来形成锄柄孔的办法(即通过锄范壁插入一根铁芯子)来看,说明当时冶铁手工业工人已掌握了相当熟练的操作技术。铁范本身是白口生铁的铸件,又是铸造铁器的模具。这样用铁范来铸造铁器,可使铸件形状稳定而精致,并可连续使用,不致像一般陶范那样用一次就要毁坏,其生产效率就可以提高很多。

战国时代开始广泛使用铸铁的工具,但是早期的铸铁,是质脆而硬的白口铁,很容易折断,不耐用。因此,当时劳动人民从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两种柔化铸铁的技术:一种方法是铸铁件的可锻化热处理,经过氧化脱碳并析出部分石墨,使成为白心可锻铸铁。到战国晚期,出现了黑心可锻铸铁,是经过长时间加热退火而成,韧性比白心可锻铸铁高。

另一种方法是经过加热氧化,对铸铁进行脱碳处理。在脱碳不完全时,铸件外层已成为钢,内层还是铸铁,成为一种钢和铁同存于同一工具中的复合组织;在脱碳较完全时,白心组织消失,铸件组织全部由铁变成钢,但还保存有铸件的特点(具有缩孔、气眼等特征)。

当时还利用控制退火办法,创造了表面为低碳纯铁、中心为硬度高的钢质复合铸件,使用中把表面层磨损,露出中间层作为刃口,解决了某些工具要求有坚硬锋利耐磨的刃口而又具有韧性的矛盾,这种方法在战国后期,北起燕赵、南达楚国的范围内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铁工具的功能。

我国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要比外国早2000多年。欧洲到18世纪才有白心可锻铸铁,19世纪美国才开始熔制黑心可锻铸铁。我国这项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对于当时铁工具的广泛使用,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湖北大冶铜绿山遗址]。

湖北大冶铜绿山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规模的采炼工场。这个遗址长2公里、宽1公里,发现有古矿井、冶炼遗址和炼铜炉。古矿井分为竖井、斜井、水_三种,深入地下40至50米,坑道用木架支撑,井下有排水系统和通风设施。在不同期的井内出土的开采工具有:木质的锤、铲、锹、钩,船形木斗,铜质的斧、锛、凿、锄,铁质的斧、锤、锄、耙等。古矿井附近的冶炼遗址,地表覆盖着大量炉渣,总重量约达40万吨左右。炼炉则为竖炉,它由炉基、炉缸、炉身构成,有风沟、风口、金门,作鼓风、排渣和出铜液使用。炉壁各部位用不同的耐火材料建造,矿石被碎成3至4厘米的球状,加入溶剂配料后入炉。模拟试验表明,炉温可高达1200℃,铜块含铜91%一93%,炉渣含铜量0.7%。为研究古代冶炼技术提供了可靠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理解了东西才记得准,记得牢。所以必须“先懂后记”。这是最基本的记忆方法。

2、联系实际记忆。

常说“学以致用”,反过来“用也可促学”。把生活实践中的经验知识应用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会记得更牢固。

例如:“管理农作物时进行松土,可以促肥”——记“植物的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必需要氧气促进根的有氧呼吸”;“氧气疗法驱除蛔虫”——记“蛔虫的异化作用方式是厌氧型”。

3、形象记忆。

内容形象、直观、记忆就深刻、难忘。把知识形象化能帮助记忆。

例如:u——(像尿桶)脲嘧啶c——(像半圆包过来)胞嘧啶a——(像线飘起来)腺嘌呤t——(像胸前的十字架)胸腺嘧啶dna的结构特点可以借助dna的实物模型或多媒体形象显示帮助记忆。

4、英汉互译记忆。

抽象的生物字符借助英语记起来就方便易懂。

例如:h——hear(can’thear听不懂h区受损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s——speak(can’tspeak不能讲s区受损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adp中的d——double“双倍”;所以adp称“二磷酸腺苷”

5、口诀记忆。

将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例如:判断遗传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

“无(病)中生有(病)为(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

“有(病)中生无(病)为(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

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

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

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dna-dna)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方法是采用分子杂交(dna-rna)技术。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生物抗虫或抗病的鉴定等。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3.基因治疗: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作用。

4.基因诊断:又称为dna诊断,是采用基因检测的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体。

(四)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

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

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

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高中政治选修课教案

本框由“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两目构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智力成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勇于发明创造,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智力成果权。可以说:本课的教学内容在八年级思想品德教育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本课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学会创新,积极创造智力成果,为祖国、社会做贡献;同时。

增强学生尊重权利与法律的意识,不仅学会积极维权,更懂得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依法维护自我智力成果的能力,并在智力成果权的问题上帮助学生。

提高基本的首先判断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等,能够负责地做出选择。

知识目标:了解智力成果的含义、表现及意义,了解智力成果权的内涵及属地老妪,知道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权及依法维权的途径。

(三)本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智力成果的重要意义,及依法维护智力成果权。

教学难点:在智力成果权的问题上帮助学生提高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

等,能够负责地做出选择。

第三部分: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导学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等。

学法:情境导入、分组讨论、作品展示等。

第四部分:说学情分析。

知识和智慧是无形的财产。随着社会的进步,智力成果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人们的智力。

成果不能侵犯。未成年人对此了解有限,一些未成年人购买了盗版光盘、抄袭了他人的作品,却理直气壮。通过教育激发起发明创造的热情,使其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第五部分:说教学过程。

我在本课设计了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更好地体现本学科---时代感强的特点,在新课导入中,我利用上海世博会通榆的闯关东年画进行导入。

幻灯片放映通榆闯关东年画。

生:

师:农民种地属于体力劳动,收获的果实是有形的财产而闯关东年画是脑力劳动,是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属于无形的财产,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七课第三框题《无形的财产》(板书)。

设计意图:因为联系时代热点是本学科的教学脉搏,通过通榆的闯关东年画亮相上海世博会进行导入,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明了小小纸也能创造价值,由此引出课题《无形的财产》。

第二板块: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

1、智力成果的含义。

活动一:创新大赛——快乐思维。

将学生分组展开思维的翅膀,使白纸增值。

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了解知识和智慧是无形的财产,进一步了解智力成果的含义。

2、法律保护智力成果的意义。

活动二:思维畅想——视野畅想。

(1)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智力成果。

(2)幻灯片播放世博会伦敦零碳馆,由学生谈谈这些成果对世界会有什么影响?

(3)教师介绍“2010年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随着世博会的召开也在全国展开。

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了解法律保护智力成果的意义,进一步了解智力成果权的含义。

一、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

1、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权。

活动三:开拓思维——畅所欲言。

幻灯片展示“娃娃剪纸迎奥运”活动中少儿获奖作品。

请同学们探讨,他们是否拥有智力成果权?

2、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

活动四:海宝欣赏——七嘴八舌。

幻灯片播放“民间海宝”与“山寨海宝”图片,分析其不同的命运,引发学生讨论自己买不买盗版。

(由几名学生出演小品,分别饰演“民间海宝”和“山寨海宝”,以人物形象来阐述他们自身的命运。)。

第三板块:梳理提炼情感升华。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是思品课教学的特点,为了明了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的知识,并具体到生活和学习中的运用,我设计由学生主动参与的两个小活动“思维扩展——课堂演练”“学习书签——学有所得”。最后通过教师自编的打油诗“智力成果脑力创,知识智慧价值高。鼓励创新人人夸,了解权益做的好。

我们也有成果权,互相奔走相通告。法律武器来维护,尊重他人好创造。”将本节课的内容穿插到一起,从而结束了本课也使本课达到了升华。

第六部分:效果预设。

通过设计这节课,感觉条理清晰事例新颖,但感觉效果不会太好,因为学生对世博方面的高科技毕竟知道的少一些,所以也许参与的相对会少一些。

高中语文选修教案

2、过程与方法:掌握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学习梁启超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感。

1、运用旁批方法,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刻画的方法。

2、对《箜篌引》、《桃花扇》、杜诗作适当补充讲解。

赏析、合作研讨、探究、练笔。

一课时(40分钟)。

事先印发导学案,设计预习问题,以及课文相关资料链接,包括《箜篌引》备注,《桃花扇》简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清末时有一位十岁的少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里一株蓓蕾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但又不好当面开口,便匆匆走进客厅安然落座了。父亲总为儿子这件事惴惴不安,一心想不露声色地训示儿子一番。筵席开始了,父亲灵机一动,便当众对少年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少年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但凭腹中的才学,自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下来。父亲略加思索,作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这少年听后一惊,恍然大悟,但也未显失色,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彩不已。父亲早忘了那件不体面的趣事,他被儿子那字字珠玑、音韵铿锵、对仗工稳的下联陶醉了。这个少年后来成为了中国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那么,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少年是谁呢?他就是——梁启超,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主人公。

(设计意图:此导入能够引发学生兴趣,了解梁启超其人。)。

二、自学检查。

1、字音字词检查(见《导学案》,教师ppt展示)。

2、解题,并提问:对于本篇文章主人公,你了解多少?

明确: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中国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设计意图:此环节在于检查学生预习,做好基础落实,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

三、自主研习。

文中对梁启超及其这次演讲做了哪些描述,画出描写的句子,仿照课后习题一,做旁批。然后分析梁启超的人物形象,品味作者的语言。

正面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听讲者的感受和表现。

四、合作探究。

1、结合印发的资料,说说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三处材料有何用意?

明确:

引用《箜篌引》的用意:

梁启超是一个“过渡时代”的英雄,这个时代险象环生,他却用他的行动去实践爱国救国的理想,历尽沧桑仍近似疯狂滴执着于信念的梁启超,不正是那个明知死路,仍蹈死不悔的白首狂夫么?他投身于变法洪流,踏上救国道路,饱尝艰辛,却义不容辞,这十六字的《箜篌引》也许就是梁启超执着前行的真情写照吧!

引用《桃花扇》的用意:

这个悲剧中藏着梁启超的身影,含着他的悲苦,他就如同左良玉,几十年忧国如病,以天下为己任,却未能实现理想,同僚或死或逃,而推行变法的光绪皇帝死于非命,独殉了社稷苍生。这位一辈子都在探求中国富强之路的“行者”,演讲到这一段时,心中蓄积的巨痛如溃堤洪水,喷涌而出,终于“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引用杜甫诗用意:

救国于危难之中是中国读书人自以为的本分之责,当他高声诵读杜诗时,他的情感也遥接千年前的杜甫,为“官军”收复失地而喜泪满衣,所以他“张口大笑”了。

此三则材料都体现梁启超一生“爱国救国”的理想。

2、归纳:梁启超先生的形象。

梁启超是一个才华横溢、博闻强识、风趣幽默、谦逊自负、稳健潇洒、有热心肠的爱国学者形象。

(设计意图:加强印象,学会人物形象分析,为高考现代文阅读分析人物做铺垫)。

3、进一步感受梁启超的爱国情怀,诵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可畅所欲言,教师结合实际正确引导,让学生对梁启超其人有更深刻的了解,诵读部分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小结:

规律总结——本文在写人方面的独特写法:

抓住细节。

突出个性。

正侧结合。

六、课堂反馈。

请模仿本文写人手法描写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要求:

1。抓住细节,突出特征;

2。语言简洁,描写生动;

3。不出现姓名;

4。完成后由各小组推荐,本人朗读,由听众辨别是谁,看谁写得最像。

(设计意图:让学生活学活用,既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能巩固写人手法的运用)。

七、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梁实秋的《雅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案

一、抗战开始时间的问题。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二、抗战阶段: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中日_逐渐上升,中国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伟大的抗日战争开始了。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大举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_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显示出了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三、抗战特点:中国抗战的特点是“全”.全体现在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各种作战方式各种正义力量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如何体现。其次是一场持久战;最后是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国抗战的伟大体现:从抗战的历史意义分析出,国内意义:中国的抗战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扞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意义有: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五大国,并担任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说教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抗日战争纪念馆的_情境模式,围绕重点、难点及亮点精心设计问题群,促进学生互动讨论、辩论纠误,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将本课内容设计为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形式展开教学,教师本人将担任抗战纪念馆馆长,并在课前布置好预习课题。

说学法:

学生以参观抗日战争纪年馆的形式来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这节内容,四位同学将担任抗战纪念馆分馆馆长并做好为其他同学讲解的课前准备。其余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在体念中自主、互动学习,进行知识的辨析和迁移。

说教学手段:

制作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以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方式完成对本课的教学。

说教学理念:

1、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评价,教中有评,评中有教,体现一种过程引导、及时反馈和激励鞭策的教学理念。

3、注重情景体验和理性分析、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4、屏弃原来的以教材为中心,一纲一本的观念,树立新的教材观,以课标为依据,参照教学指导意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我的课堂教学观可以概括为“六点论”,即凸显重点、破袭难点、呈现亮点、追踪热点、教的有效点、学的轻松点。

说教学目标:

在“六点论”课堂教学观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三维教学目标。主要是体现“合理”性,可能性,避免“假、大、空”.

过程与方法:角色扮演法、材料法、图片法、图示法、研究性学习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科学、合理、客观评价事物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信心,体会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含义。

说教学重点:

分析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原因、表现及结果,探究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确立依据:因为她在地域上是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和后方),全国各阶级、各阶层都参加了战斗。从中日两国实力对比来看,中国是个弱国,只有全民族抗战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是近代一次全民族反对外敌入侵又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说教学难点:

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确立依据:从中日两国实力对比来看,中国是个弱国,日本是一个强国,因而只有全民族抗战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1)如果对老师有抵抗情绪,听课就没有心情,很容易走神,甚至睡觉。对老师有信心了,老师走进课堂,你的兴奋性增高,无意识记忆就会增强。

(2)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否定自我,就是给自己关上了学习生物的门。学习生物的兴趣是逐渐培养的,离不开点滴的积累,真的没有灵丹妙药的。

记住比理解重要:

(1)不懂有机化学的高中生学蛋白质是有许多不能理解的。氨基酸的写法就是跟着写,对于变换是见多识广。蛋白质的计算问题知道怎样用就可以了。

(2)边看边写是有助于记忆的。像学英语一样,每天定时记忆10分钟是必要的,因为回答必须准确才能得分。

多问问题是入门的捷径。

(1)碰上十字路口向行人问路是最捷径的,走错了再重走是很浪费时间。

(2)解惑可以理清思路,考试时才能准确提取出来,如果把知识放错位置了,答题不出错才怪。

(3)同学间相互发问是最好的,在争论中不但可以弄清真像,而且影响深刻,不会遗忘。

(4)老师帮你答问时可以发现你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

(二)学会听课。

听课的状态很重要。

(1)做到精神饱满,充满热情;。

(2)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确实不能坚持听课是可以小睡一会来恢复精力,对于心中有老师的人是不会大睡的。

记笔记要有选择性。

(1)课堂重在理解,记笔记是辅助,记得过多会影响思考,有冲突时要以听课为主。

(2)换灯片和板书的内容要有选择性记忆,避免记成流水帐。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记笔记不仅是文字,用符号表示可以缩短写的时间,但所用符号必须贯彻始终。

和老师密切配合。

(1)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务必把老师讲的内容听清楚,尤其要注意老师语言的变换,那是教学的重点。

(2)高度关注老师的肢体语言,也就是表情、动作,活生生的课堂才能留下深刻印象。

(三)课后整理。

形成知识网络。

(1)建立纵向知识体系:

元素、核苷酸、核酸链、核酸、细胞核。

元素、氨基酸、肽链、蛋白质、核糖体。

(2)建立纵向知识体系: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氨基酸顺序,核酸控制蛋白质合成,细胞核控制代谢和遗传,核酸合成需要酶(蛋白质)来催化。

求同求异:如线粒体和叶绿体。

(1)相同点。

有双层膜和基质,基质中含dna和酶,都能进行能量转换。

(2)不同点。

内膜面积不同(增加膜面积的方式不同)、功能不同必然dna、蛋白质和酶都不同。

错题整理。

(1)不整理错题的人今后碰上此题还是会错,因为做错的主要原因是大脑存储出错了。

(2)蓝笔抄错题,红笔作批注是可以的,但浪费时间。大量抄题还不如抄书上重点句子,因为准确记住教材重点句子才是法宝。

(3)记录做错某题的原因才是关键,如不知道某知识点、某种方法没有想到、没有分清哪些概念、把什么看错了等。

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

【过程与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学习,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师: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师:有机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教材的第一章着重研究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本章则着重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均属于热力学研究的范畴。通过以前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以及原电池的原理等理论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准备。化学电池是依据原电池原理开发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范围的技术产品。本节的教学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延伸和拓展,将抽象的理论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感性体验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深入认识化学电池。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电池工业的进步,各种新型的电池层出不穷。教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类电池,如生活中最常用的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二次电池(铅蓄电池)、和在未来有着美好应用前景燃料电池。简介了电池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性能和适用范围,引出了“活性物质”,比能量,比功率自放电率,记忆效应,等概念。同时向学生渗透绿色环保的意识。

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电池,对他们的性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计划采取由学生分组进行课前准备,各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就某一类电池的结构,性能,反应原理,应用范围,优缺点进行分析归纳,并指派一位同学进行发言,其他同学对其发言进行评价。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做好引导,协调,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主体。

教学重点: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性能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

二.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本节教材内容,并组成学习小组分别搜集有关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材料。将各类电池的结构特点、反应原理、性能、以及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合作精神。

【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的知识。我们知道化学能可以直接的转化为热能、电能等其他的能量形式,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的“原电池”就是将化学物质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下面我们一起回顾有关原电池的知识。

【复习回顾】。

1.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构成前提:有一个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构成条件:有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

有电解质溶液。

构成了闭合回路。

2.原电池的原理(以cu-zn原电池为例)。

负极:zn–2e-=zn2+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2h++2e-=h2发生还原反应。

【过渡】。

原电池装置尽管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但是能量转化效率太低,而且缺乏实用性。我们现在使用的各种化学电池都是科技人员在原电池这一理论模型的基础之上,在不断的实践中应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技术设计出的具有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供能稳定可靠、电容量大、工作寿命长、使用维护方便的各种实用电池。各种化学电池的性能也不尽相同,如何判断一种电池性能是否优劣下面我们请各组发言同学上台为大家介绍常见的各类电池。同学们注意对比不同电池的结构、性能、反应原理、和使用范围。

【学生活动】。

1学生代表上台介绍一种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的基本构造、反应原理、以及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围,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小结】教师就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进行小结。

碱性锌锰电池比酸性碱性锌锰电池存放时间较长,电压稳定。

电极反应:

负极:zn(s)+2oh-(aq)-2e-=zn(oh)2(s)。

正极:2mno2(s)+2h2o(l)+2e-=2mnooh(s)+2oh-(aq)。

总反应:zn(s)+2mno2(s)+2h2o(l)=2mnooh(s)+zn(oh)2(s)。

【学生活动】。

1学生代表上台介绍一到两种二次电池(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构造、反应原理、以及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围,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小结】教师就二次电池(铅蓄电池)进行小结。

铅蓄电池在所有二次电池中可充电次数最多,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铅蓄电池的主要缺点是“比能量”低,笨重,废弃后会污染环境。

电极反应:(放电时)可以自发进行。

负极:pb(s)+so42-(aq)-2e-=pbso4(s)。

正极:pbo2(s)+4h+(aq)+so42-(aq)+2e-=pbso4(s)+2h2o(l)。

总反应: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电极反应:(充电时)不能自发进行。

阴极:pbso4(s)+2e-=pb(s)+so42-(aq)。

阳极:pbso4(s)+2h2o(l)-2e-=pbo2(s)+4h+(aq)+so42-(aq)。

总反应:2pbso4(s)+2h2o(l)=pb(s)+pbo2(s)+2h2so4(aq)。

【学生活动】。

1学生代表上台介绍一到两种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的基本构造、反应原理、以及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围,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小结】教师就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小结。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超过80%,远高于普通的燃烧反应,而且排放的废弃物也很少,有利于节能减排。燃料电池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优先考虑物理方法,然后再考虑化学方法。

1、过滤和蒸发。

过滤: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

蒸发:从溶液中分离出已溶解的溶质。

实验: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转移。

检验so42-的方法:先加过量的稀盐酸(可排除ag+和co32-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含有so42-,反之则无。

检验co32-的方法: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溶质为ca(oh)2),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含有co32-,反之则无。

2、蒸馏和萃取。

蒸馏的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萃取的原理: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对萃取剂的要求:(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更大(2)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等。

分液: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实验: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注意:碘单质能升华。

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之前的章节中,已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做了详细的介绍,为本章内容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本节课中对晶体常识的介绍,则是以后学习各种晶体结构与性质的一个重要开端。关于晶体的常识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点;3、晶体的制备。从教材看,本章首先从人们熟悉的固体出发,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引出了晶体的特征和晶胞的概念。从外形、微观角度和物理性质等方面讨论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学生充分体会的化学的意义。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研究晶体结构的最基本概念,教科书利用图片、比喻等方式介绍了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并通过例子介绍了如何计算晶胞中所含的原子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对晶体与非晶体在宏观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微观本质了解并不多,基本可以运用在前几个章节学习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对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再通过设计合适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的各种性质。高一15班是西安交通大学少年预科班,具有较高的实验素养和理论知识以及对科学强烈的探究精神。所以本节课在知识的理论性上可以适当加深,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设计理念:

本教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实物展示和形象比喻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激发学生探究晶体和非晶体本质区别的热情。通过晶体和非晶体微观上的本质区别,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宏观性质上的区别,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维方法。

建构起晶胞的概念,形象比喻的方式,体会晶胞与晶体之间的关系;再以课本上的问题设置矛盾,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的适当点拨,总结归纳出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探究晶体结构的兴趣,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辨证思维。

教学重点:晶体和晶胞的概念;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晶胞的结构、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目标达成预测。

【引入】在前面两张,我们从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这两种微观结构研究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在这一章,我们将从另一种微观角度——晶体结构,来研究固体的性质与结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晶体的有关常识。

【板书】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初中对于晶体和非晶体是如何定义的?那些物质是晶体,那些不是?

展示一些晶体和非晶体的图片。

展示具体的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例如,展示一些实验室常见的晶体实物:食盐、蓝矾、明矾、__钾等;展示一些非晶体实物:玻璃、松香,一些塑料。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晶体的有关常识。

【学生】晶体:胆矾、水晶、金刚石……。

非晶体:玻璃、石蜡……。

观看图片。

回答:晶体和非晶体。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联系旧知,导入课题。

引导学生观察刚才展示的实物以及本章章图中的各种矿石的彩__片等。

展示教科书中的图3-4晶体sio2和非晶体sio2的示意图。

提出问题:(1)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2)晶体有什么特点和性质?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观察、小组讨论、归纳。

归纳:

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非晶体:不具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归纳与整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的意识。

探究本质差异。

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nacl、co2、金刚石等晶体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展示教科书中的图3-4晶体sio2和非晶体sio2的示意图。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晶体二氧化硅。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非晶体二氧化硅。

提出问题:

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归纳:

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内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非晶体: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通过问题解决,运用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讲解晶体的自范性:

请学生观察老师制备得到的玛瑙和水晶,并告诉其制备方法,结合前边看到的晶体sio2和非晶体sio2的示意图。

引导学生从制备方法中得到晶体具有自范性的条件。

归纳:

晶体具有自范性的条件:

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结合以前和今天学到的知识,总结出晶体的性质。

归纳:。

晶体的特点:

1.晶体内部质点和外形质点排列的高度有序性。

2、有固定的熔点。

3、有各向异性。

【演示】实验3—1。

碘的升华与凝华。

引导学生应用晶体的概念和性质,总结制备晶体的方法:

熔融态物质凝固。

气态物质凝华。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得到晶体的一般途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重新展示上课开始的图片,请学生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通过板书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的内容:晶体的概念、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及晶体的制备方法。

板书设计。

第三章晶体和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非晶体:不具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3、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4、晶体具有自范性的条件。

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案

知识与能力:

(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6)从多角度分析明清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_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_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_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_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而且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对于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过,但对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应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使学习过程成为“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更是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

(二)学法。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发学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一是观察学习法,充分运用材料作铺垫,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期望学生在运用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培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辨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以史实为依据”的历史学习习惯。

二是思辨学习法。通过提供相关知识背景,创设各种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开展课堂讨论,形成互动的课堂氛围,在合作与交流中切实体验历史,深刻理解历史。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带领同学们回顾一下第2、3课学习的内容,因为第2课讲的是_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第3课讲的是_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对这两节课内容的复习将_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脉络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接下来就通过对胡惟庸案的讲解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导入新课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们展示一段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的资料,提示学生大肆杀戮功臣是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接着引导学生看课本提问他们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从而得出明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关于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忆清宫戏中见到的一些现象,通过讨论来总结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因为最近有关清代宫廷的电视剧比较多,学生们应该都接触过。这是难点“明清时期加强君主_措施”的解决方案。

难点“宰相制和内阁制区别”解决方案:史学家钱穆在其《国史大纲》曾指出:“(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宰相是“大臣”,握有大权的阁臣只是“权臣”。然后通过课本p17“历史纵横”中张居正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比如张居正当时是有皇太后的支持。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张居正死后的下场可以证明这点。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难点“明清加强君主_的影响”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对西方内阁和明清时期内阁的比较这一探究性问题来认同学们认识到:明朝的内阁是皇权_强化的产物,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__。中国的内阁使得中国走向_、愚昧,而西方近代的内格使他们走向民主、科学。从而引导同学们来总结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3.课堂小结。

在讲授完本节课的内容后,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力求本课内容当堂消化,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作个小结。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5.布置作业。

高中选修1历史教案

扩张时代的时间及含义;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客观条件;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及主要航线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扩张的地域和主要特点;殖民统治的结果;扩张时代的开始对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获取知识的途径。

(1)通过对开辟新航路动机的认识,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的实质。

(2)通过学习价格革命、殖民掠夺等历史事实,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是建立在残酷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之上的。

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对欧洲航海家艰苦卓绝的航海历程和百折不回的精神的了解,发展学生坚毅、进取的性格。

(2)通过有关早期殖民活动和相关材料的学习、阅读,使学生认识殖民主义的残暴本质,培养学生热爱独立、自由,痛恨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情感。

(3)通过学习中国的罗盘针运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一方面,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发展的重大事件,它有利于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地理方面的便利,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西方殖民活动的进行使西方的资本原始积累得以顺利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西方的殖民扩张给亚非人民以及美洲土著居民带来了灾难。

教材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分析。

(1)通过向学生提供一些教材以外历史资料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2)通过对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条件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地探索和认识历史事件原因的初步能力。

(3)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活动一系列社会经济后果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资本原始积累的理论,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理论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4)通过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所表现出来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以及唯利是图、残酷掠夺殖民地人民的两重性的了解,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5)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两种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分析。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后果。本节课主要围绕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影响进行。

重点的突破方案。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突破:在学生阅读课文前四段内容和所提供的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如果自己是当时欧洲的航海家,是否能够进行长途的航海旅行,为什么?西欧人为什么在15世纪末非要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根本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推动他们完成这一壮举的。为什么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在海上探险的最前头?学生在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关于“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后果”这一问题的突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思考新航路开辟后可能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后果。

难点分析。

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中学生在难理解“资本原始积累”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时有一定的困难。

难点的突破方案。

将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两个概念对比解释。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和所提供的有关材料,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一些相关问题。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请学生介绍与四位航海家及其航海经历有关的轶事。

选修语文《石榴》教案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郑振铎,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刻画得细致而饱满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自读、自我检测,深入理解文本,体会文中所流露出来的深刻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郑振铎敬佩和赞叹之情。

(2)体会做着爱戴、思念父亲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品读句子,体会作者是怎么把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而饱满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选读。

1、见ppt课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关注借物抒情的文章,以提示新课)。

2、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第14课,和《酸枣情》一样。都是借物抒情的文章。作者借得什么物?抒发得怎样的情呢?我们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吧!

二、自渎课文,掌握生字,整体把握课文。

1、出示自读提纲:见ppt。

2、开火车说积累的好词,好句。

3、同桌互相交流,大声地读出来,要互相正音,补充词语库。

4、教师检查:见ppt指名学生读字词。中间出示郑振铎资料,介绍郑振铎先生生平。

三、深入学习。

1、出示课文的阅读提示,指导学生分析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中其实是隐含着我们阅读课文的精髓问题。我们不但不能忽视阅读提示,而且还要认真地分析其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见ppt,两张幻灯片出示了不同的阅读提示。相比之下,后一张幻灯片红字部分其实是完善了阅读提示的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画,根据提示学生展开自读。

2、指名反馈问题。

(1)文章围绕“石榴”来讲故事,线索清晰;讲了哪几个故事?

第一件事情在石榴上刻上所有孩子的名字,待石榴成熟再分给孩子们。

第二件事情和一个南方的小姑娘打赌石榴能否在盆里开花结果。

第三件事情最后一次石榴节前父亲临别的嘱托。

(2)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塑造“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些词句使父亲的形象更加细致而饱满呢?找1—2句做批注。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自己认定“石榴”这条主线,感知作者是怎么表达了对父亲深切地怀念之情。在字里行间找到体现父亲形象的字、词、句,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点点滴滴,更要学会作者借物抒情的手法。

学生的不同感知侧面,会找到不同的句子,但学生一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伴着音乐导入最后一部分的教学,ppt最后一张整个环节到下课再音乐中进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慈爱,童心未泯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生命,懂得生活的父亲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1958年10月18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的途中因飞机失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大家望着那红的似火的果实,望着那不久前被父亲刻上名字的一个个血红的石榴,依然不能相信这个噩耗,依然盼着父亲的归来。孩子们仿佛听到…看到…。

那红的似火的果实谁也没有去摘,谁也不忍去摘,任它…这是为什么呢?(生结合课文分析。)。

而此时,郑尔康先生望着临院的石榴,就会想到旧居,想到父亲,想到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的影响早已深深的刻入了每个孩子的心中。因此,每当石榴树上又挂满了小红灯笼的时候,曾经得到过他关爱的人们就会更加怀念起郑振铎先生来。正如作者所说的…(生配乐齐读我思念他们,思念旧居的…作者连用三个思念,又是为什么呢?)。

关于父亲的种种往事,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在眼前映过。作者通过石榴这条主线,把父亲的形象刻画得淋漓精致。

4、结合课文简介借物抒情,布置小小习作。

5、布置作业。

板书。

14石榴又红了。

刻名字,分石榴。

围绕石榴写了三件事和小姑娘们打赌思念父亲离别时的嘱咐。

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

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以“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为话题,请学生谈一谈他们的想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乙醇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有机物,引入对乙醇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乙醇的物理性质。

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乙醇的颜色、状态、气味,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结论。这一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在讲解乙醇的化学性质之前,我会首先提问学生乙醇的分子式是什么,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既然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有所关联的,那么能否通过探究物质的性质推知物质的结构呢,从而进入接下来的学习。

2.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材涉及了两个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1)乙醇与钠的反应。

我会首先请学生观看乙醇与钠反应的视频,并请学生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判断产物是哪种气体。接下来提出钠与烃不能反应,请学生判断乙醇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与烃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是否相同。接着让学生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简式,并最终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乙醇的结构简式为。在这里我会指出—oh即为羟基。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我会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乙醇和乙烷的化学性质不同,乙醇与钠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出有关官能团的学习,由此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的学习模式。

(2)乙醇的氧化反应。

首先请学生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思考乙醇还能不能发生其他的氧化反应。接着请学生自主实验3-3,观察实验现象,根据教材判断生成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铜丝的作用是什么。并且通过分析铜丝先变黑后变红的过程写出由乙醇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在这里我会详细讲解在乙醇生成乙醛的过程中,乙醇分子内的化学键是如何断裂的,由此提出新的问题,如果醇经催化氧化能生成醛,醛应该具有怎样的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请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其他的有关乙醇、乙醛、乙酸相互转化的信息。

环节三:巩固提升。

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学生完成学案上有关乙醇的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我也会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比如将本节课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中,或者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这一作业的设置也能够体现出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无处不在。

七、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板书内容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有2个,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高中化学选修6教案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原电池的概念,理解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池起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广泛学习的科学习惯。

经历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勇于探索问题的本质特征,体验科学过程。

【教学重点】。

原电池概念、工作原理、形成条件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练习归纳,实践应用。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电池的起源》。

1780年,意大利科学家加伐尼发现,用两种金属线连接死青蛙,蛙腿仍会抽搐。受到电鳗等放电生物的影响,他认为这是“生物电”。但同是意大利的科学家伏打质疑,电流时试验中的金属线产生的,于是,他用蘸了盐水的湿布替换了青蛙,也产生了电流。根据这个实验原理,伏打设计了第一个电池——伏打电堆。

高中化学选修6教案

一、课程标准要求: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二、教材整体分析:

三、教学目标:。

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下探究和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